机械课程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机械培训的课程设计

机械培训的课程设计

机械培训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机械基本原理,包括简单机械的构造、功能及工作原理。

2. 学生能描述并分析常见机械设备的操作步骤和安全规范。

3. 学生能运用物理知识解释机械运动和力的作用效果。

技能目标:1. 学生能操作简单机械装置,进行基本的组装和分解。

2. 学生能运用工具进行简单的机械维修和保养。

3. 学生能运用图表和说明书解读机械设备的操作方法和维护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机械设备的兴趣,增强探究精神和动手能力。

2. 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尊重和珍视生命。

3. 学生培养合作精神,学会在团队中沟通与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机械培训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机械基本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的特点,课程内容将结合物理知识和实践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安全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合作与沟通,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简单机械原理:包括杠杆、滑轮、斜面等基本原理,以及它们在实际机械中- 教材章节:第一章 机械基础- 内容列举:杠杆的分类与原理、滑轮系统的效率、斜面的应用。

2. 常见机械设备操作与安全规范:介绍实验室及生活中常见的机械设备,如显微镜、车床、钻床等,并学习其操作步骤和安全使用规则。

- 教材章节:第二章 机械设备的操作与维护- 内容列举:设备操作流程、安全标志识别、应急预案处理。

3. 机械运动与力的作用:结合物理知识,分析机械运动中的力的作用效果,如加速、减速、转动等。

- 教材章节:第三章 机械运动与力- 内容列举:牛顿运动定律、摩擦力的作用、力的合成与分解。

4. 实践操作与维修技能:通过实践活动,学习简单机械装置的组装、分解以及维修保养方法。

- 教材章节:第四章 实践操作与技能训练- 内容列举:工具的正确使用、机械装置的拆装、润滑与保养。

5. 团队合作与沟通: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机械设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2. 机械设计的方法和步骤3. 机械零件的设计4. 机械系统的总体设计5. 机械设计的优化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机械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过程。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参与机械设计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进行设计任务,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2. 第二课时:机械设计的方法和步骤3. 第三课时:机械零件的设计4. 第四课时:机械系统的总体设计5. 第五课时:机械设计的优化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设计基本概念的理解。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设计任务:评价学生运用机械设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六、教学内容6. 机械设计中的材料选择7. 机械设计中的力学分析8. 传动系统设计9. 机械结构的强度计算10. 机械设计的可靠性分析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材料选择、力学分析、传动系统设计、强度计算和可靠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这些方法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参与相关设计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进行设计任务,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八、教学安排1. 第六课时:机械设计中的材料选择2. 第七课时:机械设计中的力学分析3. 第八课时:传动系统设计4. 第九课时:机械结构的强度计算5. 第十课时:机械设计的可靠性分析九、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材料选择、力学分析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哈工大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四篇

哈工大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四篇

哈工大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四篇(2个积分)哈工大的学弟学妹们:你们好,作为哈工大的一员,知道哈工大的功课很累。

所以我特地把我们寝室四人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上传到网上,方便你们参考。

但是不要抄袭,这是锻炼能力的很好机会。

而且,作为工大人,知道你们为了下载文档很纠结。

所以这次四篇文档只要2个积分。

第一篇目录一、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3)1.设计数据及要求: (3)2.传动装置简图: (4)(二)选择电动机 (4)1.选择电动机的类型 (4)2.选择电动机的容量 (4)3.确定电动机转速 (5)(三)计算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 (5)1.总传动比i (5)2.分配传动比 (6)(四)计算传动装置各轴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6)1.各轴的转速 (6)2.各轴的输入功率 (6)3.各轴的输出转矩 (6)二、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7)(一)高速齿轮传动 (7)1.选择材料、热处理方式及精度等级 (7)2.初步计算传动主要尺寸 (7)3.计算传动尺寸 (9)(二)低速速齿轮传动(二级传动) (11)1.选择材料、热处理方式及精度等级 (11)2.初步计算传动主要尺寸 (11)3.计算传动尺寸 (13)(三)验证两个大齿轮润滑的合理性 (16)(四)根据所选齿数修订减速器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

(16)1.各轴的转速 (16)2.各轴的输入功率 (16)3.各轴的输出转矩 (17)三.轴的设计计算 (17)(一)高速轴(轴Ⅰ)的设计计算 (17)1.轴的基本参数--Ⅰ轴: (17)2.选择轴的材料 (18)3.初算轴径 (18)4.轴承部件的结构设计 (18)5.轴上键校核设计 (20)6.轴的强度校核 (20)7.校核轴承寿命 (23)(二)中间轴(轴Ⅱ)的设计计算 (24)1.轴的基本参数--Ⅱ轴: (24)2.选择轴的材料 (24)3.初算轴径 (24)4.轴承部件的结构设计 (25)5.轴上键校核 (26)7.校核轴承寿命 (30)(三)输出轴(轴Ⅲ)的设计计算 (31)1.轴的基本参数--Ⅲ轴: (31)2.选择轴的材料 (31)3.初算轴径 (31)4.轴承部件的结构设计 (32)6.轴的强度校核 (33)7.校核轴承寿命 (36)(四)整体结构的的最初设计 (37)1.轴承的选择 (37)2.轴承润滑方式及密封方式 (38)3.确定轴承端盖的结构形式 (38)4.确定减速器机体的结构方案并确定有关尺寸 (38)四.设计参考文献: (39)一、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一)设计题目课程设计题目:带式运输机传送装置1.设计数据及要求:设计的原始数据要求:F=1900N ; d=250mm ; v=0.9m/s机器年产量:大批量; 机器工作环境:有尘;机器载荷特性:平稳;机器最短工作年限:5年2班。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西工大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西工大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西工大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理解机械结构的设计过程和关键要素。

2. 使学生了解并能够运用西工大机械设计课程中的相关知识点,如力学分析、材料选择、工艺流程等。

3. 帮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中常用的计算方法和公式,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进行机械零部件的绘制和设计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文献资料、网络资源等工具进行机械设计相关研究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在小组项目中共同完成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创新意识,树立工程意识。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养成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注重绿色设计,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求知欲,但可能缺乏实际设计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西工大机械设计课程的特点,注重实用性,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设计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注重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大纲:a.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及概念- 研究机械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掌握机械系统性能与结构设计的关系b. 机械零部件设计- 分析并设计常用机械零部件(如轴、齿轮、轴承等)- 了解零部件的加工工艺和装配要求c.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学习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利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部件的绘制和设计d. 机械设计实例分析- 分析典型机械设计案例,理解设计过程和方法- 学习并运用设计优化和评价方法2.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 第1周: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及概念- 第2周:机械零部件设计(1)- 第3周:机械零部件设计(2)- 第4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第5周:机械设计实例分析(1)- 第6周:机械设计实例分析(2)3. 教材章节及内容:- 第1章:机械设计概述- 第2章:机械零部件设计- 第3章: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第4章:机械设计实例分析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西工大机械设计课程要求,按照教学大纲安排,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机械设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常用设计方法,理解机械创新设计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机械结构优化、功能创新、材料选择等机械创新设计的关键环节。

3. 帮助学生掌握利用现代设计工具(如CAD软件)进行机械设计的技能。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创新思维方法,提出机械设计方案,并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机械设计项目的操作和实施。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使其能够在项目中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意识,使其认识到机械设计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认识到机械创新设计在促进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目标明确、具体,便于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评估和调整。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机械创新设计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设计流程,以教材第一章内容为基础,使学生建立完整的机械设计理念。

2. 机械创新设计方法:介绍常用的创新设计方法,如头脑风暴、TRIZ理论、六顶思考帽等,结合教材第二章内容,帮助学生掌握创新设计思维。

3. 机械结构优化:分析机械结构优化设计的方法和技巧,以教材第三章内容为参考,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结构优化以提高机械性能。

4. 功能创新与材料选择:探讨功能创新的方法和材料选择原则,结合教材第四章内容,使学生掌握如何进行功能创新及选用合适材料。

5. 现代设计工具应用:学习CAD软件等现代设计工具的使用方法,参考教材第五章内容,提高学生运用现代技术进行机械设计的技能。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流程。

(2)掌握机械零件的主要设计方法,如轴承、传动系统等。

(3)熟悉机械设计的规范和标准。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CAD等软件进行机械设计。

(2)具备分析机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机械设计项目。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增强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职业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流程。

2.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如轴承、传动系统等。

3.机械设计的规范和标准。

4.CAD软件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5.机械设计实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实验法: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机械设计基础》等。

2.参考书:相关领域的学术论文、书籍等。

3.多媒体资料:PPT、视频等。

4.实验设备:CAD软件、机械设备等。

通过以上教学资源的使用,我们将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考试:定期进行考试,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

评估方式要求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我们将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以促进学生的进步。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如下:1.教学进度:按照教材的章节和教学大纲进行教学。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设计方案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设计方案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设计方案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机械基本原理,包括力学、材料力学、机械结构等基础知识。

2. 学生能了解并描述常见机械设备的结构、原理及其应用场景。

3. 学生能掌握机械创新设计的基本流程、方法及技巧。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图纸绘制的能力。

2. 学生能运用创新思维方法,独立完成机械设备的改进或创新设计。

3. 学生具备团队协作能力,能在团队中发挥专长,共同完成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机械设计及创新的兴趣,激发探究精神和创造欲望。

2. 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关注机械设计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尊重、沟通、合作,培养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机械创新设计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初中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但需引导和激发。

教学要求:1. 结合教材,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

2.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创新思维。

3. 强化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4.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组织:1. 理论知识学习:- 引导学生复习并巩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结构等基础知识。

- 介绍常见机械设备的结构、原理及其应用场景,结合教材相关章节,如:齿轮传动、凸轮机构、联轴器等。

2. 创新设计方法与流程:- 讲解机械创新设计的基本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详细设计、制作与调试等。

- 介绍创新设计方法,如头脑风暴、六顶思考帽、TRIZ等,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实践操作与技能培养:- 安排CAD软件教学,使学生掌握机械图纸的绘制方法。

- 设置创新设计课题,要求学生分组完成,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 组织课堂讨论和展示,让学生分享设计成果,互相学习、交流、评价。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20篇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20篇

第13章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题目汇编近几年来,随着机械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重点应放在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构思和设计上,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设计能力,这已成为共识。

本书从这一认识出发,并根据《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对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提出的要求,汇编了二十个课程设计题目,供教师选用和参考。

13.1 四工位加工机床的刀具进给系统和工作台转位系统设计(1) 功能要求及工艺动作分解提示 1) 总功能要求实现对工件的装卸、钻孔、扩孔、铰孔。

2) 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分解提示四工位加工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分解如图13.1所示。

该系统由安装工件的回转工作台和装有刀具的主轴箱及传动部分组成。

工作台有四个工位,能绕自身回转轴线作间歇转动。

主轴箱上装有三把刀具,对应工作台Ⅱ位置装钻头,Ⅲ位置装扩孔钻头,Ⅳ位置装铰刀。

刀具的旋转运动由主轴箱系统提供,主轴箱能实现静止、快进、进给、快退的工艺动作。

主轴箱完成一次静止、快进、进给、快退的循环运动,在四个工位上分别完成相应的装卸、钻孔、扩孔、铰孔工作,在刀具退出工件期间,工作台完成一次回转90度的转动。

依次循环四次,一个工件就完成了装、钻、扩、铰、卸等工序。

(2) 原始数据和设计要求1) 刀具顶端离开工件表面65mm 开始动作(图13.2),快速移动60mm 距工件5mm 时匀速送进60mm ,然后快速返回,回程和工作行程的平均速比(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 =2。

2) 刀具匀速进给速度为2mm/s ;工件装卸时间不超过10s 。

图13.1 图13.23) 生产率为每小时约74件。

(3) 运动方案构思提示1) 工作台的间歇转动可采用槽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曲柄摇杆棘轮机构、蜗杆凸轮间歇机构、圆柱凸轮间歇机构等。

2) 主轴箱的移动可采用移动推杆圆柱凸轮机构、移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摆动推杆盘形凸轮与摇杆滑块机构、曲柄滑块机构、带滑块的六杆机构等。

1000套机械课程设计

1000套机械课程设计

1000套机械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理解并能够运用1000套机械课程中所涉及的机械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2. 使学生能够描述并分析各类机械装置的特点、优缺点,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3.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机械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提高对机械工程领域的认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等软件进行简单机械设计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1000套机械课程中的设计任务。

2. 培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团队合作等方式解决实际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机械创新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其在合作中学会相互尊重、沟通与协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在设计过程中注重节能、环保,培养绿色设计的理念。

4.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其关注我国机械行业的发展,为我国机械事业的繁荣做出贡献。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机械设计人才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结合教材相关章节,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

2. 机械结构及其工作原理:介绍1000套机械课程中涉及的典型机械结构,如齿轮、轴、轴承、联轴器等,分析其工作原理和应用。

3. 机械装置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机械装置,分析其结构、原理、优点和缺点,结合教材相关章节,提高学生对机械装置的认识。

4. 机械设计软件应用:教授CAD等软件的基本操作,使学生能够运用软件进行简单机械设计,为实际操作奠定基础。

机械原理教案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教案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教案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机械原理基本概念,如力、运动、能量的相互关系。

2. 使学生了解常见简单机械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如杠杆、滑轮、齿轮等。

3. 帮助学生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并运用其分析实际机械系统的效率。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机械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设计简单机械装置的能力,能结合实际需求进行创新设计。

3. 提高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数据采集和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机械原理的兴趣,培养其探究精神。

2.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团队协作的意识,提高沟通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机械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初中物理机械原理部分,以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学生处于好奇心强、动手能力逐渐提高的阶段,对机械原理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简单机械原理:介绍杠杆、滑轮、斜面等基本简单机械的定义、分类和工作原理。

关联课本第二章第一节内容。

2. 机械效率:讲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引导学生学会计算机械效率,分析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

关联课本第二章第二节内容。

3. 动力与阻力:阐述动力、阻力的概念,分析二者在机械系统中的作用。

关联课本第二章第三节内容。

4. 能量转化与守恒:介绍能量在简单机械中的转化过程,强调能量守恒定律。

关联课本第二章第四节内容。

5. 创新设计:结合所学简单机械原理,指导学生进行简单机械装置的设计与制作。

关联课本第二章综合实践活动内容。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简单机械原理(1)第二课时:简单机械原理(2)第三课时:机械效率第四课时:动力与阻力第五课时:能量转化与守恒第六课时:创新设计实践教学内容进度:第一周:简单机械原理(1)、(2)第二周:机械效率、动力与阻力第三周:能量转化与守恒、创新设计实践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本章节内容,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机械原理知识。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DOC32页)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DOC32页)

南京工业大学机械设计根底课程设计计算讲明书设计题目系〔院〕班级设计者指导教师年月日名目1:课程设计任务书。

12:课程设计方案选择。

23:电动机的选择。

34:计算总传动比和分配各级传动比。

45: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56:减速器传动零件的设计与计算(1)V带的设计与计算。

8(2)齿轮的设计与计算。

13 (3)轴的设计与计算。

177:键的选择与校核。

268:联轴器的设计。

289:润滑和密封。

2910:铸铁减速器箱体要紧结构设计。

30 11:感想与参考文献。

32 一、设计任务书①设计条件设计带式输送机的传动系统,采纳带传动和一级圆柱出论减速器②原始数据输送带有效拉力F=5000N输送带工作速度V=m/s输送带滚筒直径d=450mm③工作条件两班制工作,空载起动载荷平稳,常温下连续〔单向〕运转,工作环境多尘;三相交流电源,电压为380/220V。

④使用期限及检修间隔工作期限:8年,大修期限:4年。

二.传功方案的选择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方案如如下面图:〔画方案图〕带式输送机由电动机驱动。

电动机1将动力传到带传动2,再由带传动传进一级减速器3,再经联轴器4将动力传至输送机滚筒5,带动输送带6工作。

传动系统中采纳带传动及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采纳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三.计算及讲明计算及讲明计算结果⑴电动机的选择①电动机类型与结构形式的选择对一般的机械运输,选用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 安装形式为卧式,机座带底足,电压380V 。

②电动机型号的选择 ⒈电动机的功率依据条件由计算得知工作机所需有效功率44610610 1.772.19450w w V n D ππ===⨯⨯⨯⨯⨯r/min 72.19w n =因:0.94w η=,那么5000 1.79.0410*******.94w w w w F V p η⨯===⨯kwr/min 设:η1-联轴器效率=0.98〔由表1-7〕;9.04w p = ηkw η ηη-传动装置的总效率 P w -工作机所需输进功率由电动机至运输带的传动总效率为那么工作机实际需要的电动机输出功率为010.11P =09.0410.110.894wP P KW η===kw计算及讲明计算结果依据P 0选取电动机的额定功率P m ,使()01~1.310.11~13.14m P P ==kw⒉电动机的转速44610610 1.772.19450w w V n D ππ===⨯⨯⨯⨯⨯r/min 72.19w n =因为V 带传动比b i 2~4=,齿轮传动比i 3~5g =,那么r/min(6~20)(433.14~1443.8)m w b g w w in i i n n n ====kw由上述P m ,n m 查表12-1得:选用P m =11kw ,n m =970r/minY160L-6 电动机的型号为:Y160L-6型电动机 ⑵计算总传动比和分配各级传动比① 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 n m :电动机的满载转速 n w :工作机的转速 ② 分配各级传动比 依据设计要求:i b <i g 故取i b =3.5,那么i b =⑶传动系统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传动装置从电动机到工作机有三轴,分不为Ⅰ、 Ⅱ、Ⅲ、Ⅳ轴,传动系统各轴的转速、功率和转矩计 计算及讲明计算结果 算如下:① Ⅰ轴〔电动机轴〕 ② Ⅱ轴〔减速器高速轴〕 ③ Ⅲ轴〔减速器低速轴〕 ④Ⅳ轴〔输送机滚筒轴〕将计算结果和传动比及传动效率汇总如表1-1表1-1传动系统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及讲明计算结果⑷减速器传动零件的设计与计算 ① V 带的设计与计算 ⒈计算功率P C1.21113.2c A k p p ==⨯=kwK A :工况系数,查表的K A = P :电动机额定功率⒉选取V 带型号依据13.2c p =kw 和小带轮转速1970/min n r =,由 图8-10可知,工作点处于B,C 型相邻区域,取 C 型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芦书荣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芦书荣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芦书荣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理解机械结构的功能与组成;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机械传动、连接和支撑等设计方法;3. 帮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过程中所需的工程图纸绘制及标注技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设计和绘制工程图纸的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机械设计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2.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树立良好的工程伦理观念;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注重节能和可持续发展。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将目标分解为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机械结构的设计和计算;2.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CAD软件进行工程图纸的绘制和标注;3. 学生能够在团队项目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与团队成员共同解决问题;4. 学生能够对机械设计有更深入的了解,对机械工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介绍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设计方法,包括力学分析、材料选择、公差配合等;教材章节:第一章 机械设计概述、第二章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

2. 机械传动设计:讲解齿轮传动、链传动、带传动等常见机械传动的设计方法和计算;教材章节:第三章 齿轮传动设计、第四章 链传动设计、第五章 带传动设计。

3. 机械连接设计:介绍螺纹连接、焊接、铆接等连接方式的设计方法和应用;教材章节:第六章 螺纹连接设计、第七章 焊接与铆接。

4. 机械支撑设计:分析轴、轴承、联轴器等支撑部件的设计方法和选用原则;教材章节:第八章 轴与轴承设计、第九章 联轴器与联接件。

5. 工程图纸绘制与标注:教授CAD软件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包括工程图纸的绘制、标注和修改;教材章节:第十章 工程图纸绘制、第十一章 CAD软件应用。

福大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福大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福大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福大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福大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常用方法,了解相关工程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福大机械设计原理和方法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包括选择合适的材料、结构和参数,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并能够进行适当的制图和计算机辅助设计。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福大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设计的目的、要求和方法等。

2.常用机械设计方法,包括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强度计算、刚度计算和稳定性分析等。

3.机械设计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包括现代设计方法、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绿色设计等。

4.实际工程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机械设计案例,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福大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使学生能够加深对机械设计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选择合适的教材,用于学生学习和参考。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

3.多媒体资料: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和动画等资料,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4.实验设备:提供适当的实验设备,用于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

以上是本课程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福大机械设计知识,培养相关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学设计思路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学设计思路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学设计思路一、课程目标:1.熟悉常用的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包括材料力学、机械制图、机械零件设计等内容。

2.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教学内容与实践结合。

二、教学内容:1.材料力学:包括受力分析、受力计算、应力应变分析等内容。

2.机械制图:包括构图、尺寸标注、视图投影等内容。

3.机械零件设计:包括标准零件选用、传动设计、连接设计等内容。

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案例分析,学生了解相关的机械设计基础知识。

2.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和实际操作,学生学会机械设计软件的使用和相关机械设计的过程。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机械设计案例,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过程:1.前期准备:教师提前准备好课程教材和案例资料,并安排好实践操作的时间和场地。

2.理论讲授:分模块进行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的讲解,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3.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一定数量的机械设计软件操作实践,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4.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相关机械设计案例,并带领学生进行讨论。

五、评价方式:1.考试:通过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的理论考试来检测学生的理论掌握程度。

2.实践操作考核: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成果和实验报告来考核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3.课程设计:布置一定数量的机械设计作业和课程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

六、教学手段:1.教学课件: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相关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

2.机械设计软件:安排学生使用相关的机械设计软件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3.实验设备:准备好相关的实验设备和材料,让学生进行相关的实验操作。

七、课程设计建议:1.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2.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际的机械设计问题。

3.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机械设计活动,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总之,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要充分结合理论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大学机械创新课程设计

大学机械创新课程设计

大学机械创新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理解机械系统创新设计的重要性。

2. 学习并运用机械设计的相关知识,如力学、材料科学、制造工艺等,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了解当前机械工程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新技术,为后续课程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创新思维方法,提出具有创意的机械设计方案。

2. 掌握机械设计软件的使用,进行三维建模和仿真分析,提高设计效率。

3. 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在项目中发挥个人特长,共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机械工程,对机械设计产生浓厚的兴趣。

2. 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认识到机械设计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勇于尝试,面对挑战。

本课程针对大学机械专业高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以上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将来从事机械设计及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涉及力学、材料科学、制造工艺等基础知识。

2. 机械创新设计方法:介绍创新思维方法,如头脑风暴、六顶思考帽等,引导学生运用创新思维进行机械设计。

3. 机械设计软件应用:教授常用机械设计软件的使用,如CAD、SolidWorks 等,培养学生具备三维建模和仿真分析的能力。

4. 机械系统设计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机械系统设计案例,使学生了解实际工程中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5. 机械设计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团队项目设计,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按照以下教学大纲进行安排和进度:第1周:机械设计基本原理第2周:机械设计方法与创新思维第3周:机械设计软件应用(上)第4周:机械设计软件应用(下)第5周:机械系统设计案例分析第6周:机械设计实践(上)第7周:机械设计实践(中)第8周:机械设计实践(下)教学内容与教材章节相对应,涵盖《机械设计》教材的第1章至第8章,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步骤。

2. 熟悉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公式,具备一定的机械设计能力。

3.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机械设计的一般步骤3. 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公式4. 机械设计实例分析5. 课程设计的要求和评分标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分析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公式。

2. 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课程设计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机械设计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机械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交流设计心得,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介绍机械设计的一般步骤。

2. 第二课时:讲解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公式,分析机械设计实例。

3. 第三课时:布置课程设计任务,讲解设计要求和评分标准。

4. 第四课时:学生分组进行课程设计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程设计成果的完成情况,包括设计报告、图纸和实物模型。

2. 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学生对机械设计原理和方法的理解程度,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学生课程设计的创新性和实用性,以及对机械设计的兴趣和热情。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设计基础》2. 参考书籍:《机械设计手册》、《机械零件设计》3. 网络资源:相关机械设计的学习网站、论坛和视频教程4. 软件工具:CAD、SolidWorks等机械设计软件5. 实物模型:展示常用机械零件和完整的机械设备模型七、教学过程1. 课程导入:通过展示实物模型和图片,引发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

2. 讲解基本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唐增宝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唐增宝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唐增宝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生能掌握并运用机械制图的相关知识,完成机械零件的绘制。

3. 学生能了解并运用机械设计中的工程材料和加工工艺。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进行机械设计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创新思维方法,解决实际机械设计问题。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协作,完成一个简单的机械设计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其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提高其工程素养。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使其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对机械设计有一定兴趣,但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机械设计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机械设计项目,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要求和设计步骤等,参照教材第一章内容。

2. 机械制图:涵盖制图标准、视图表达、尺寸标注等,结合教材第二章进行讲解和实践。

3. 机械零件设计:讲解轴、齿轮、轴承等常见零件的设计方法和要点,参照教材第三章内容。

4. 工程材料和加工工艺:介绍常用工程材料的特点及选用原则,分析不同加工工艺的适用范围,结合教材第四章进行教学。

5.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应用:教授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设计的能力,参照教材第五章内容。

6. 创新思维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创新思维方法,解决实际机械设计问题,结合教材第六章进行讲解和实践。

7. 机械设计项目实践:安排学生进行团队协作,完成一个简单的机械设计项目,包括项目分析、设计、制作和调试等环节。

机械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基础课程设计可以包含以下内容:
1. 设计一个简单的机械系统:学生可以选择一个简单的机械系统,例如手摇发电机或者手摇绘图仪,然后进行设计。

包括机械部件的设计和装配,以及使用材料和制造工艺的选择。

学生需要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绘制图纸,并根据设计要求制作物理模型。

2. 测量实验设计:学生可以设计一个测量实验,例如测量某个物体的质量或者弹簧的弹性系数。

学生需要设计实验装置,并根据实验原理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

实验过程中需要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并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

3. 机械力学计算:学生可以选择一个机械系统,例如悬挂物体的平衡问题或者机械运动的轨迹分析,进行力学计算。

学生需要使用力学知识,如牛顿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对系统进行物理建模,并进行计算和分析。

计算结果可以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验证。

4. 机械制造过程设计:学生可以选择一个机械零件,例如螺纹轴或者齿轮,进行制造过程设计。

学生需要了解零件的制造要求和工艺流程,并进行工艺规划。

包括材料选择、加工工艺和设备选择等。

学生可以使用制造过程模拟软件,模拟制造过程,并进行性能分析和优化。

5. 机械系统的优化设计: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复杂的机械系统,
例如汽车发动机或者飞机机翼,进行优化设计。

学生需要考虑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性能指标,并使用优化方法进行设计。

优化的目标可以是最小成本、最大效率、最小重量等。

学生需要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建模和分析。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课程设计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水平进行调整和扩展。

机械综合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综合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综合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2. 学生能够了解机械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并运用相关知识进行综合设计;3. 学生能够掌握机械设计中常用的材料、机构和传动方式,并能合理选择与应用;4. 学生能够运用力学原理和数学方法进行简单的机械结构分析。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的绘制和装配;2. 学生能够运用仿真软件对机械系统进行运动分析与优化;3. 学生能够运用工程图纸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并撰写设计说明书;4.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个小型机械综合设计项目,展示其设计与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机械工程,关注国家机械产业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2.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善于合作、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3.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未知、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综合设计实践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但缺乏实际设计经验和系统性训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教师应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未来的机械工程领域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设计方法,涉及可靠性、实用性和经济性等方面。

教材章节:第一章 机械设计概述2. 机械系统组成与功能:分析典型机械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功能,使学生了解机械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结构特点。

教材章节:第二章 机械系统的组成与功能3. 机械零件设计:介绍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选用原则和结构特点,包括轴、齿轮、轴承、联轴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传动装置总体的内容包括确定传动方案、选定电动机型号、合理分配传动比、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1.1 确定传动方案本装置打算采用V带传动和闭式齿轮传动。

V带用在高速级,能发挥它的传动平稳、缓冲吸震和过载保护的优点,且该工作环境并不是特别恶劣。

闭式齿轮在低速级,它具有高的传动效率和传动精度,也能承载较大的载荷。

选用第六组数据,其机构运动简图:2——电动机3——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4——联轴器5——运输带6——卷筒已知条件及数据:1传输带工作拉力 kN F 3.2=2传送带工作速度 s m V /6.1=(允许传送带速度误差%5±) 3滚筒直径 mm D 270=4滚筒效率96.0=η(包括滚筒与轴承的效率损失) 5两班制工作,连续单向运转,载荷较平稳 6使用折旧期8年7工作情况:室内,灰尘较大,环境最高温度35度 8动力来源:电力,三相电流,电压380/220V9检修间隔期:四年一次大修,两年一次中修,半年一次小修 10制造条件及生产批量:一般机械厂制造,小批量生产1.2 电动机类型的选择电动机是通用机械传动中应用极为广泛的原动机,是由专业生产厂家批量生产的系列化定型产品。

其中Y 系列的全封闭式笼型三相异步电动机(JB/T8680.1-1998)是按照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标准设计的,具有效率高、性能好、振动小等优点。

用于空气中不含易燃易爆或腐蚀性气体的场所;使用于电源电压为380V ,无特殊要求的机械上。

(1)工作机所需功率为:kW Fv P w 68.310006.123001000=⨯==其中,w P —输送机所需功率; F —输送机的工作阻力; v —输送带的工作速度。

(2)传动装置的总效率:82.095.099.097.098.096.03543321=⨯⨯⨯⨯=∙∙∙∙=ηηηηηη其中,由《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表3-1可知:1η: V 带传动效率 0.96 ;2η:滚动轴承效率 0.98(球轴承)3η:齿轮传动效率 0.97 (7级精度一般齿轮传动)4η:联轴器传动效率 0.99(弹性联轴器)5η:卷筒传动效率 0.96(3)电动机的选择: 滚轮的角速度: s rad s m r /85.11135.0/6.1===υω输入转速为:min/22.1132/r n w ==πω机构所需功率为:kW kW F P 68.36.1300.2=⨯==υ 所需电动机功率为:kW kW P P wd 49.482.068.3===η其中,d P 电动机所需功率。

根据动力源和工作条件,电动机的类型选用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

电动机转速选择常用的两种同步转速:1500r/min 和1000r/min ,以便比较。

根据电动机所需功率和同步转速,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表8-53确定电动机型号为Y132M2-6或Y132S-4。

且Y132M2-6的满载转速为960转;Y132S-4的满载转速为1440转。

传动系统的总传动比为72.122.113/1440/48.82.113/960/21======w m w m n n i n n ii —总传动比(表3-2推荐值:V 带传动比乘以一级圆柱齿轮的传动比)又因为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的尺寸、质量及价格等因素,为使传动装置结构紧凑,决定选用同步转速为1500min r 的电动机。

根据表8-53,选择1.3 总传动比和各级传动比的分配带传动的传动比取为31=i则减速器总传动比为:24.4372.121===i i i j1).各轴的转速电动机轴 min 1440r n n m I == 高速轴 min 48031440r i n n ===II I I低速轴 min 22.11324.4480r i n n ≈==I II I I I I卷筒轴 min 22.113r n n w ==I I I 2).各轴的输入功率电动机轴 kw P P d 49.4==I高速轴 kw P P 05.497.098.049.421=⨯⨯==I I I ηη 低速轴 kw P P 93.398.099.005.423=⨯⨯==I I I I I ηη 卷筒轴 kw P P w 81.398.099.093.324=⨯⨯==I I I ηη 3).各轴的输入转矩高速轴 m N n p T ∙==I I I 96.84/955011 低速轴 m N n p T ⋅==I I I 35.189/955022 卷筒轴 m N n p T ⋅==74.183/955033卷第二节 传动零件设计2.1 V 带设计选择带型电动机额定功率为kw 5.5,转速为min 1440r n w =,带传动传动比为3=i ,两班制工作(即每天工作16小时)。

1)确定计算功率ca P有《机械设计》表8-7查得工作情况系数2.1=A K ,于是:kwP K P d A ca 6.65.52.1=⨯==2)选择V 带类型根据计算功率d ca n P ,,由《机械设计》图8-11查得,应选用A 型V 带。

3)确定带轮的基准直径d d 并验算带速v(1) 初选小带轮的基准直径1d d由《机械设计》表8-6和表8-8,选取小带轮基准直径mm d d 1001=,且mm H d d 16021=<,其中H 为电动机机轴的高度,满足使用要求。

(2) 验算带速vsm n d v md 54.7100060144010014.31000601=⨯⨯⨯=⨯=π因为s m v s m 255<<,所以带速是合适的。

(3) 计算大带轮的基准直径2d dmmd i d d I d 300100322=⨯==4)确定V 带中心距a 和基准长度d L(1) 由式)(2)(7.021021d d d d d d a d d +≤≤+得:8002800≤≤a ,选mm a 6000=(2) 计算相应的带长0d Lmma d d d d a L d d d d d 7.18444)()(2202122100=-+++=π(3) 计算实际的中心距a 以及变动范围mmL L a a d d 68020=-+=5)验算小带轮包角1αoood d oad d 901633.57)(180121>≈--=α6)计算带的根数z(1) 计算单根V 带的额定功率r P由mm d d 1001=和min 1440r n m =,查阅《机械设计》表8-4a 得kw P 32.10=,根据min 1440r n m =,3=I i 和A 型带,查《机械设计》表8-4b 得kw P 17.00=∆,查《机械设计》表8-5得96.0=αK ,查表8-2得03.1=L K ,于是Lr K K P P P α)(00∆+=(2) 计算V 带的根数z549.4280.2896.10≈===rca P P z即:取5根。

7)确定V 带的初拉力由《机械设计》表8-3得A 型带的单位长度质量m kg q 10.0=,所以有N qv zvK P K F ca11.146)5.2(500)(2min 0=+-=αα应使新安装带的实际初拉力N F F 2.219)(5.1min 00==。

8)计算压轴力p F压轴力的最小值为NzF F p 21702sin2)(10min ==α9)带轮的结构设计小带轮采用实心式,大带轮为腹板式,单根带宽为17mm 取带轮宽为100mm 。

2.2 齿轮的设计(1)选定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1)按简图所示的传动方案,选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2)运输机为一般工作机器,速度不高,故选用7级精度(GB10095-88)。

3)材料选择。

由《机械设计》表10-1选择小齿轮材料为45号钢(调质),硬度为230HBS ,大齿轮为45钢(正火),硬度为200HBS ,二者材料硬度差为30HBS 。

要求齿面粗糙度m R a μ3.62.3-≤ 4)选小齿轮齿数271=z ,则大齿轮齿数11512==I I z i z(2) 初步设计齿轮主要尺寸1)设计准则:先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再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

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即2311)][(132.2H E d t Z u u KT d σ±⋅Φ≥ 1>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数值 Ⅰ.试选载荷系数3.1=t K 。

Ⅱ.计算小齿轮传递的转矩 mN n P T ⋅=⨯⨯=⨯=I I96.84125.30363.8105.95105.955251Ⅲ.由《机械设计》表10-7选取齿宽系数1=Φd。

Ⅳ.由《机械设计》表10-6查得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218.189MPa Z E =。

Ⅴ.由《机械设计》图10-21d 按齿面硬度查得小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MPa H 6001lim =σ;大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MPa H 3002lim =σ。

Ⅵ.计算应力循环次数9110106.1)830016(14806060⨯=⨯⨯⨯⨯⨯==h II jL n N81210608.2⨯==I Ii N NⅦ.由《机械设计》图10-19取接触疲劳寿命系数90.01=HN K ;95.02=HN K 。

Ⅷ.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 取失效概率为1%,安全系数S=1MPa MPa SK HN H 5406009.0][1lim 11=⨯==σσMPaMPa SK HN H 28530095.0][2lim22=⨯==σσ2>.计算Ⅰ. 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t d 1,代入][Hσ中较小的值。

mm Z u u KT d H E d t 283.42)][(132.22311=+⋅Φ≥σ Ⅱ.计算圆周速度v 。

s m n d v IIt 062.11000601=⨯=πⅢ.计算齿宽b 。

mm d b t d 283.421=⨯Φ=Ⅳ.计算齿宽与齿高之比hb模数 mm z d m t t 566.127283.4211===齿高 mm m h t 524.325.2==999.11=hbⅤ.计算载荷系数根据s m v 062.1=,7级精度,由《机械设计》图10-8查得动载系数10.1=V K ;直齿轮,1==ααF H K K ;由《机械设计》表10-2查得使用系数1=A K ;由《机械设计》表10-4用插值法查得7级精度、小齿轮相对支撑对称分布时,318.1=βH K ; 由999.11=hb ,318.1=βH K 查《机械设计》图10-13得30.1=βF K故载荷系数 450.1==βαH H V A K K K K KⅥ.按实际的载荷系数校正所算得的分度圆直径 mm K K d d tt t 845.4331==Ⅶ.计算模数 mm z d m t 624.127845.431===(3).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 弯曲强度的设计公式 3211)][(2F SaFa d Y Y z KT m σΦ≥1>.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数值Ⅰ.由《机械设计》图10-20c 查得小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MPa FE 6001=σ;大齿轮的弯曲强度极限MPa FE 3202=σ;Ⅱ.由《机械设计》图10-18取弯曲疲劳寿命系数90.01=FN K ,92.02=FN K ; Ⅲ.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 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 S=1.4,有 MPa S K FE FN F 714.385][111==σσMPa SK FE FN F 286.210][222==σσⅣ.计算载荷系数K ;430.130.1110.11=⨯⨯⨯==βαF F V A K K K K K Ⅴ.查取齿形系数;由《机械设计》表10-5查得57.21=Fa Y ;14.22=Fa Y Ⅵ.查取应力校正系数;由《机械设计》表10-5查得60.11=Sa Y ;.12=Sa YⅦ.计算大、小齿轮的][F Sa Fa Y Y σ并加以比较;01066.0][111=F Sa Fa Y Y σ018023.0][222=F Sa Fa Y Y σ大齿轮的数值较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