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年级上册 实验评分标准
4上3单元实验操作能力评价标准 (1)
滨州市小学《科学》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评价标准(试行稿)编号:4S3D1K-1 评委:时间:基本信息实验基本信息被测者基本信息实验名称:听听音叉发出的声音实验所属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课标要求:能完成时间:10分钟姓名:性别:年龄:学校:评价信息评价内容评价指标与标准权重等级与分值实验情况记录A B C D实验研究的问题:音叉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问题完整、表述准确。
5% 5 4 3 2实验器材名称:大小两个音叉或大小不同的铁钉(固定在纸制的鸡蛋盒上或悬挂起来)实验器材领取:学生自主领取器材,领取齐全,方法正确。
学生能写出所有器材名称。
领取齐全、拿取正确。
10% 10 9 7 6实验装置组装(图示):学生会画草图,草图完整、规范、美观。
10% 10 9 7 6实验步骤与操作要求:1.先用同样的力量分别敲击大音叉和小音叉,并描述听到的声音;2.选取一个音叉,先轻轻击打,再重一点击打,描述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操作方法科学:正确击打音叉、安静贴近听声音;每一步都要进行重复实验;每一步实验都要把握好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
30% 30 27 21 19实验记录:1.及时、科学、公正地记录下实验现象;2.知道对出现分歧的现象或操作错误引起的错误现象进行重新实验。
实验记录完整、清晰、实事求是、有条理。
无记录不得分。
15% 15 13 10 8实验信息整理:1.对多次实验现象用统一的标准描述;2.通过分析现象,组内得出一致的解释。
实验分析思路清晰,分析准确到位。
无分析不得分。
10% 10 9 7 6实验结论:大音叉产生的音调低,小音叉产生的音调高。
敲击同一个音叉,轻轻击打产生的声音弱,重一点敲击产生的声音强。
实验结论正确、表述清楚、完整。
10% 10 9 7 6实验器材整理与小组合作情况:1.主动整理实验器材;2.合理分工、有效合作。
若某选手独立完成该项不得分。
10% 10 9 7 6综合评语:总得分等级说明:1.标准中ABCD各等级的分值都为该等级的最高分;2.各等级分数区间为:A、 90—100分;B、70—89分;C、60—69分;D、60分以下。
(4年级)小学科学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测试实验细则
小学科学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测试评估细则小学科学四年级《食物营养成分的检验》评价表
测评小组(签名)
小学科学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测试评估细则小学科学四年级《物体溶解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评价表
测评小组(签名)
小学科学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测试评估细则小学科学四年级《分离叶绿素》评价表
测评小组(签名)
小学科学四年级《茎输导水分》评价表
测评小组(签名)
小学科学四年级《热气球实验》评价表
测评小组(签名)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串并联电路》评价表
测评小组(签名)。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操作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操作题答案及评分标准实验名称:观察食盐和沙在水中的状态实验器材:烧杯2个、搅拌棒2根、小匙2把、沙、食盐、水实验步骤:1.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烧杯内,轻轻搅拌。
2.取一小匙沙,放入盛水的烧杯内,轻轻搅拌。
3.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状态,填写结论。
实验结论:食盐在水中溶解了,沙在水中没有溶解。
评分标准:1.正确选取实验所需器材得3分。
2.第一步和第二步操作正确各得10分。
3.第三步操作正确,观察比较得5分。
4.得出正确结论得5分。
5.实验报告填写得10分。
6.整理实验器材得2分。
实验名称:观察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实验器材:烧杯1个、搅拌棒1根、面粉、水实验步骤:1.取一小匙面粉,放入盛水的烧杯内,轻轻搅拌。
2.对着光线观察混合物中的颗粒,填写观察结果。
实验结论:对着光线观察混合物,发现了面粉颗粒,说明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
评分标准:1.正确选取实验所需器材得3分。
2.第一步操作正确得10分,第二步操作正确得15分,填写观察结果得5分。
3.得出正确结论得5分。
4.实验报告填写得10分。
5.整理实验器材得2分。
实验名称:过滤食盐、沙和面粉与水的混合物实验器材:铁架台1个、漏斗1个、烧杯6个、玻璃棒3根、滤纸3个、(面粉、沙、食盐)溶液3份实验步骤:1.折叠过滤纸。
2.将折叠好的过滤纸放入漏斗中。
3.将漏斗放在铁架台上,在漏斗下放好接盛滤液的烧杯。
4.分别倾倒食盐溶液、沙和水的混合物、面粉和水的混合物进行过滤。
5.观察比较滤纸,观察实验结果,并填写结论。
实验结论:过滤后,食盐没留在滤纸上,沙留在滤纸上,面粉留在滤纸上。
评分标准:1.正确选取实验所需器材得3分。
2.第一、二、三步操作正确各得5分。
3.第四步操作正确得5分,填写结论得5分。
4.得出正确结论得5分。
5.实验报告填写得10分。
6.整理实验器材得2分。
实验名称:不同物质的溶解实验器材:面粉、沙、食盐、高锰酸钾各1份,烧杯4个、小匙、水实验目的: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实验步骤:用小匙将四种物质分别放入盛有相同水的烧杯内,观察并描述物质在水中的状态。
科学小实验评分标准
科学小实验评分标准一、比赛流程1.先抽实验题目,2个学生做一个实验,一个边说边做实验,一个写实验报告,2个孩子要配合好,怎么做就怎么写。
2.一个学生向评委介绍实验报告,另一个学生同时完成实验。
3.将实验报告交给评委。
二、评分标准1.清楚说明要研究的内容及所做实验名称。
(1分)2.介绍对所需器材名称准确,材料其全。
(1分)3.实验学生对评委有礼貌;语言表达清晰;实验态度认真、严谨,实验过程有条理,动作敏捷规范。
(1分)4.实验结束后,能将所用仪器、物品及时放回原处,保持卫生。
(1分)5.实验过程中学生操作规范,熟练,一边实验,一边观察,及时记录原始实验数据,表述清楚严谨。
(3分)6.两个学生配合默契。
(1分)7.实验结论中,学生表述与实际实验现象一致。
(2分)实验报告与实际实验现象不一致的扣1分。
比如说:正确的表达是“通过实验看到……”;表述成“会看到……”就是错误的。
附1:各年级实验报告,仅供参考,也可以自己创新做实验。
三年级小实验实验一:设计实验研究植物吸水现象实验器材:试管架、试管、油、水、滴管、小草、尺子、塑料泡沫。
实验操作:1.在试管中装入一定量的水,为防止水蒸发,上面滴一滴油,再放入小草。
2.用塑料泡沫(中间钻孔、切成两半)固定好植物,并在杯壁处做标记。
3.每天用尺子量一量水少了多少,观察小草的变化(查看平时的实验记录)4.看到水少了,小草长高了。
实验结论:生命离不开水。
实验二:设计实验研究水的毛细现象实验器材:玻璃杯、餐巾纸、水、红墨水、布、塑料尺、玻璃棒等。
实验操作:1.在盛水的玻璃杯内滴几滴红墨水。
2.把各种材的料下部竖直插入水中,观察现象,观察越细致越好。
实验结论: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或向四周扩散的现象就是毛细现象。
实验三:设计实验研究水的表面张力实验器材:回形针、盛满水的玻璃杯实验操作:1.在玻璃杯内盛满水,往装满水的杯子里慢慢的放入回形针,试一试在水溢出之前能放入多少个回形针。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测评评分表
实验题目1:用温度计测量水温(100分)成绩:
学校名称:学生姓名:学籍号:监考教师签字:
实验题目2:量筒的使用(100分)成绩:
学校名称:学生姓名:学籍号:监考教师签字:
学校名称:学生姓名:学籍号:监考教师签字:
实验题目4:摩擦力与物体表面的关系(100分)成绩:
学校名称:学生姓名:学籍号:监考教师签字:
实验题目5:托盘天平的使用(100分)成绩:
学校名称:学生姓名:学籍号:监考教师签字:
实验题目6:磁铁的性质(100分)成绩:
学校名称:学生姓名:学籍号:监考教师签字:
实验题目7:组装小灯泡电路(100分)成绩:
学校名称:学生姓名:学籍号:监考教师签字:
实验题目8:金属的性质(100分)成绩:
学校名称:学生姓名:学籍号:监考教师签字:
学校名称:学生姓名:学籍号:监考教师签字:
实验题目10:使用测力计(100分)成绩:
学校名称:学生姓名:学籍号:监考教师签字:
学校名称:学生姓名:学籍号:监考教师签字:
学校名称:学生姓名:学籍号:监考教师签字:
学校名称:学生姓名:学籍号:监考教师签字:
实验题目14:物体在水中溶解(100分)成绩:
学校名称:学生姓名:学籍号:监考教师签字:
实验题目15:杠杆(100分)成绩:
实验题目16:滑轮(100分)成绩:
实验题目17:显微镜(100分)成绩:
学校名称:学生姓名:学籍号:监考教师签字:
实验题目18:摆的规律(100分)成绩:
学校名称:学生姓名:学籍号:监考教师签字:。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操作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操作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实验名称:观察食盐、沙在水中的状态(实验预计时间大约:5分钟)实验器材:烧杯2个、搅拌棒2根、小匙2把、沙、食盐、水。
实验步骤:1.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2.取一小匙淘洗干净的沙,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3.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状态,填写结论。
实验结论:食盐在水中溶解了,沙在水中没有溶解。
1.正确选取实验所需器材3分。
2.前两个步骤操作正确各10分。
3.第三个步骤:观察、比较5分。
4.得出正确结论5分。
5.实验报告填写(0~10分)6.整理实验器材2分。
(二)实验名称:观察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实验预计时间大约:5分钟)实验器材:烧杯1个、搅拌棒1根、面粉、水。
实验步骤:1.取一小匙面粉,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2.对着光线观察混合物中的颗粒,填写现象。
实验结论:对着光线观察混合物,发现了面粉颗粒,说明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
1.正确选取实验所需器材3分。
2.第一步骤操作正确得10分,第二步操作正确15分,填写现象5分。
3.得出正确结论5分。
4.实验报告填写(0~10分).5.整理实验器材2分。
(三)实验名称:过滤食盐、沙和面粉与水的混合物(实验预计时间:15分钟)实验器材:铁架台1个、漏斗一个、烧杯6个、玻璃棒3根、滤纸三个、(面粉、沙、食盐)溶液三份。
实验步骤:1.折叠过滤纸。
2.将折叠好的过滤纸放入漏斗中。
3.将漏斗放在铁架台上,在漏斗下放好接盛滤液的烧杯。
4. 分别倾倒食盐溶液、沙和水的混合物、面粉和水的混合物进行过滤。
5.观察比较滤纸,观察实验结果,并填写。
实验结论:过滤后,食盐没留在滤纸上,沙留在滤纸上,面粉留在滤纸上。
1.正确选取实验所需器材3分。
2.第一二三步骤操作正确各5分。
3.第四步操作正确5分,填写现象5分。
4.得出正确结论5分。
5.实验报告填写(0~10分)6.整理实验器材2分。
科学实验规范比赛评分标准 文档
四年级科学实验规范操作比赛评分标准
一、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每项满分7分评委可酌情给分)
1、取下灯帽,竖直扣放在酒精灯旁。
2、检查酒精灯的酒精量(不能没有,但不超过灯瓶容积的三分之二)。
3、用火柴自下而上点燃灯芯。
4、火柴火焰用完转身用嘴轻轻吹灭,并将残梗收集。
5、用外焰加热物体。
6、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直接盖灭。
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每项满分6分评委可酌情给分)
1、温度计的液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2、温度计不能碰到容器的底部和壁。
3、读取温度时不能将温度计拿出液体。
4、要用平视的方法去读数。
5、测完后将温度计轻放在实验台上。
三、加热液体(水)并探讨水加热时温度上升的规律(28分)
由评委依次用酒精灯加热一杯凉水,各位选手分四组,对每组正在加热的水用温度计测试温度,并记录在自己设计的表格中,根据表格数据画出升温折线统计图,由此得出水加热升温的规律,写出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小学生科学实验比赛评分方法
小学生科学实验比赛评分方法一、评分标准本次小学生科学实验比赛评分标准共分为五个方面,分别为:实验设计(20%)、实验操作(20%)、实验现象观察与分析(20%)、团队协作(10%)和科学素养(10%)。
1. 实验设计(20分)实验设计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和实验方法。
- 实验目的明确,与主题相符(5分)- 实验原理正确,能解释实验现象(5分)- 实验步骤清晰,操作性强(5分)- 实验方法合理,易于实施(5分)2. 实验操作(20分)实验操作主要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动作规范、安全意识和实验技巧。
- 操作规范,动作熟练(5分)- 安全意识强,能正确使用实验器材(5分)- 实验技巧熟练,能有效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5分)- 实验过程中能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5分)3. 实验现象观察与分析(20分)实验现象观察与分析主要评价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能力、描述能力和分析能力。
- 能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描述准确(5分)- 能分析实验现象背后的原因,逻辑清晰(5分)- 能运用科学知识解释实验现象,观点合理(5分)- 能提出有价值的疑问,积极探讨(5分)4. 团队协作(10分)团队协作主要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沟通协作能力。
- 团队成员之间沟通顺畅,能共同解决问题(5分)- 能分工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5分)5. 科学素养(10分)科学素养主要评价学生的科学知识水平、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 科学知识掌握扎实,能运用到实验中(5分)- 科学思维敏捷,能从多角度分析问题(3分)- 具有创新精神,能提出新颖的实验想法或方法(2分)二、评分细则1. 实验设计:评委根据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和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创新性进行评分。
2. 实验操作:评委根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动作规范、安全意识和实验技巧进行评分。
3. 实验现象观察与分析:评委根据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描述、分析和解释进行评分。
4. 团队协作:评委根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沟通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进行评分。
小学实验评分细则
实验
名称
不同形状物体在斜面的运动(固定高度)
得分
实验
器材
(0.5)
木板、支架(或者小木块)、小球、长方体、正方体、铅笔(六棱柱)、小石块
0.5
方法
和
步骤
(1.5)
1.将小木块竖着搭起来,形成基座并在基座上搭上木板,形成斜面。
2.将长方体轻轻放在斜面上端,观察它运动情况。
3.按上面的方法,分别观察正方体、小球、铅笔、小石块在斜面的运动情况。
浮力大小
1
排开的水量
(受到的浮力=在空气中的重力-在液体中重力)
实验
结论
下沉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1
总分
(10)
3.计算出小石块(钩码)小部分、大部分、全部浸入水中在中受到的浮力及排开的水量。(0.5)
4.整理分析数据,概括实验结论。
1.5
实验
操作
(5)
清点实验器材是否齐全,不清点不得分。
1
将测力计调到0刻度,测出小石块(钩码)在空气中的重力,并记录。
1
标记小石块(钩码)小部分、大部分浸入水中线。将小石块(钩码)小部分、大部分、全部浸入水中并读出测力计数,记录。
3.画出简单的电路图。(0.5)
1.5
实验
操作
(5)
清点实验器材是否齐全,不清点不得分。
1
用导线把电池、灯泡、开关逐个串接(并联)连起来。
1
闭合开关,小灯泡亮起来,开关能控制灯泡的亮灭。
1
实验器材操作程序科学、规范、不错乱、无异响。
1
能整理实验器材放回原处、器材无掉落遗失、清理实验场地桌面。(包括:材料、凳子)
最新小学四年级科学实验测评方案
最新小学四年级科学实验测评方案最新小学四年级科学实验测评方案一、平日成绩:(70%)本学期科学探究活动多是中长期的活动,如:探究土壤的组成、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种子发芽需要怎样的环境、光的传播路线、面镜对光的反射、春夏星空的探究、材料的特点等。
因此对实验的测查重点放在平日。
要求试验设计合理,材料选择准确,形式多样,及时记录,注意积累。
二、实验操作检测(30%)实验内容:(任选其一)1、光的传播方向实验;2、常见材料的特点;实验标准:1、光的传播方向a学生任意选择实验材料(自备);b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c方案合理、独特,实验操作熟练,实验效果明显,有说服力为优。
d不符合优等条件的为良。
(可修改方案,重新实验)2、常见材料的特点a自备实验材料必备:木头、玻璃、陶瓷片、金属、塑料。
其他可自选。
b教师帮助准备电池组、导线、小灯泡、水槽、酒精灯。
c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
d方案合理,选材准确,效果明显为优,否则为良。
测试方法:1、光的传播方向学生操作(可找一名助手)实验,能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就为成功。
由教师和学生代表共同评判,给出成绩。
2、常见材料的特点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围绕材料的硬度、浮力、导电性、耐火(耐高温性)等方面,并能正确操作,验证不同材料的以上特点极为成功,由评判小组给出成绩。
方案合理,选材准确,效果明显为优,否则为良。
测试方法:1、光的传播方向学生操作(可找一名助手)实验,能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就为成功。
由教师和学生代表共同评判,给出成绩。
2、常见材料的特点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围绕材料的硬度、浮力、导电性、耐火(耐高温性)等方面,并能正确操作,验证不同材料的以上特点极为成功,由评判小组给出成绩。
方案合理,选材准确,效果明显为优,否则为良。
测试方法:1、光的传播方向学生操作(可找一名助手)实验,能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就为成功。
由教师和学生代表共同评判,给出成绩。
2、常见材料的特点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围绕材料的硬度、浮力、导电性、耐火(耐高温性)等方面,并能正确操作,验证不同材料的以上特点极为成功,由评判小组给出成绩。
4年级品社、科学评分标准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评分标准
一、我会填(10分)每空2分
1、诚实
2、不守时
3、爱
4、九月初九
5、氧气
二、我会选(20分)每题2分
1.B
2.C
3.A
4.A
5.C
6.C
7.B
8.C
9. C 10. B
三、综合题(20分)
1、8分意思对即可
2、12分这种说法不对(4分)
原因(8分)意思对即
四年级科学评分标准
一、我会填(10分)每空2分
1、液体的热胀冷缩
2、放大镜
3、风化
4、4 增大
二、我会选(20分)每题2分
1.B
2.C
3.B
4.B
5.A
6.C
7.B
8.B
9. C 10. A
三、实验探究8分(每空2分)
上升下降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更清楚(利于、便于)观察
四、生活中的科学(12分)
1、(6分)为了防止固体的热胀冷缩。
2、破碎(破坏)(2分)长期受风化作用的影响(只要回答出风化作用即可)(4分)。
实验评分标准(共20分)
实验评分标准(共20分)
一、实验预习部分(4分,实验教师评定)
预习部分应包括:①实验目的;②实验内容;③实验环境等三部分。
以各项表述是否清楚、完整,版面是否整洁评分。
预习部分不合格者,不允许进入机房进行实验调试。
该生实验应重新预约。
二、操作技能(7分,实验教师评定)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应完成以下事项:
1)实验操作步骤:包含①安全操作要求;②规范操作计算机;③机房设备整理。
2)程序调试:包括程序调试过程熟练程度,实验结论是否正确。
以上各项要求独立完成。
三、实验部分(7分,主讲教师评定)
1)程序的分析、处理及结论是否正确。
2)格式及版面整洁。
按照学生实验/预习报告书写是否规范、版面是否整洁评分。
四、实验课堂纪律(2分,实验教师评定)
按照学生是否遵守实验室管理规定,认真完成实验评分。
五、实验成绩
主讲教师签名:_________ 年月日
实验教师签名:_________ 年月日实验/预习报告
(计算机类)
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项目:_________________
计算机号:_________________
学院及专业: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
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
年月日。
四年级综合实践上学期评价标准及教案
四年级上学期评价标准及办法一、四年级上学期资源包单元说明四年级上册资源包(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影子的乐园》《关心天气》较侧重于课程探究为主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国传统工艺》较侧重于实际应用为主的设计与制作类学习活动;《阅读情况的调查》较侧重于社会考察为主的体验性学习活动;《我们的运动会》《三百六十行》《一起玩》较侧重于社会参与的实践性学习。
其中《信息与生活》《近视问题的研究》《说说口香糖》等主题综合性较强,在活动过程中,不同阶段可涉及到不同的学习活动方式。
二、四年级上学期各单元评价标准及办法第一单元课题探究为主的研究性学习活动1.本单元分析本单元学习重点:围绕研究主题进行有目的的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所要研究的主题(我研究的到底是什么),明确需要研究的问题(我要解决什么问题),将实践建立在间接经验的基础上(别人怎么做的,哪些可供我借鉴),进行理性的研究与实践。
因此,查找文献资料是研究性学习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本单元学习在学生以往查找资料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习得方法,提升学生查找文献资料能力。
文献资料查找形式多样,根据学生智能发展的水平,本学期本单元学习以书籍报纸或杂志等纸质媒体的资料查找为主,由于学生占有文献资源的不足,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与主题相关的图书资源,教师可利用学校图书馆或社区图书资源。
本单元主题宜小、集中,具有一定的时效性,目标在于学习文献资料查找和整理的方法的学习。
在小组合作学习方面,无论从小组的组建还是小组合作的实效上,学生小组合作能力的提高,有赖于教师有意识有目的的指导。
在本单元学习中,教师可在文献资料的查找与交流活动中,关注学生小组合作能力的发展状况。
本单元内容分析:资源包中《中国传统工艺》《影子的乐园》《近视问题的研究》《我们的运动会》《信息与生活》等主题的研究中,都需要经历查找文献资料的阶段。
本册资源包中,其它主题的子课题也包含有部分研究性学习的成份。
小学四年级科学实验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实验一食盐在水中溶解了
(考试时间:10分钟)
学校姓名考号
监考教师签字:
实验二高锰酸钾的溶解
(考试时间:10分钟)
学校姓名考号
监考教师签字:
实验三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考试时间:10分钟)
学校姓名考号
监考教师签字:
实验四哪一个溶解得快(P31实验一)
(考试时间:10分钟)
学校姓名考号
实验五听听音叉发出的声音
(考试时间:10分钟)
学校姓名考号
监考教师签字:
实验六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考试时间:10分钟)
学校姓名考号
监考教师签字:
实验七尺子的音高变化
(考试时间:10分钟)
学校姓名考号
监考教师签字:
实验八室内室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考试时间:10分钟)
学校姓名考号
监考教师签字:
实验九制作风向标
(考试时间:10分钟)
学校姓名考号
监考教师签字:
实验十测量平静状态下的心跳和呼吸
(考试时间:10分钟)
学校姓名考号
监考教师签字:。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
把磁铁的N极与N极互相接近。
3
3
把磁铁的S极与S极互相接近。
3
4
把磁铁的N极与S极互相接近。
3
5
有条不紊,操作规范。
3
6
分工合作,配合较好。
27实验后器Fra bibliotek整理较好。3
五年级斜面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序号
评分标准
分值
扣分
扣分原因
1
用测力计竖直提起小车,测用了多少力。
4
2
搭建一个斜面
3
3
沿斜面匀速拉小车,测用多少牛顿的力
四年级光的直线传播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序号
评分标准
分值
扣分
扣分原因
1
用白纸卷纸筒。
2
2
点着蜡烛。
2
3
通过纸筒看蜡烛。
2
4
把纸筒弯折。
2
5
再次通过纸筒看蜡烛。
5
6
有条不紊,操作规范。
3
7
分工合作,配合较好。
2
8
实验后器材整理较好。
2
三年级磁铁两极相互作用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序号
评分标准
分值
扣分
扣分原因
1
把磁铁放入小车中。
2
6
分工合作,配合较好。
2
7
实验后器材整理较好。
3
4
4
过程完整,现象明显,一次成功。
2
5
有条不紊,操作规范。
3
6
分工合作,配合较好。
2
7
实验后器材整理较好。
2
六年级摆的快慢与摆线的关系操作评分标准
序号
小学科学实验成绩评定标准
小学科学实验成绩评定标准为了全面、公正、客观地评价学生在小学科学实验课程中的表现和成绩,我们制定了一套详细的评定标准。
这些标准旨在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活动,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以下是我们的评定标准:一、实验态度1.1 出勤与纪律- 满分:10分- 评分细则:- 准时参加实验课程,无故缺勤不超过1次:10分- 准时参加实验课程,无故缺勤1次:9分- 准时参加实验课程,无故缺勤2次:8分- 准时参加实验课程,无故缺勤超过2次:0分1.2 合作与交流- 满分:10分- 评分细则:- 与团队成员积极配合,有效沟通,主动分享实验结果:10分- 与团队成员配合,沟通尚可,分享实验结果:9分- 需要指导才能与团队成员配合,沟通一般,分享实验结果:8分- 无法与团队成员配合,沟通困难,不分享实验结果:0分二、实验操作2.1 实验技能- 满分:20分- 评分细则:- 操作规范,能独立完成实验步骤,无安全隐患:20分- 操作较规范,能在指导下完成实验步骤,无安全隐患:15分- 操作不够规范,需较多指导才能完成实验步骤,无安全隐患:10分- 操作不规范,无法独立完成实验步骤,存在安全隐患:0分2.2 实验记录- 满分:15分- 评分细则:- 实验记录完整、清晰,数据准确,图表规范:15分- 实验记录较为完整、清晰,数据较准确,图表较规范:12分- 实验记录不完整,数据不够准确,图表不规范:9分- 实验记录混乱,数据错误,图表无法辨认:0分三、实验报告3.1 报告结构- 满分:10分- 评分细则:- 结构完整,包括摘要、引言、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10分- 结构较为完整,部分环节缺失:8分- 结构不完整,缺失较多环节:5分- 结构混乱,无明显章节:0分3.2 内容质量- 满分:20分- 评分细则:- 内容详实,数据充分,分析深入,结论合理:20分- 内容较为详实,数据较充分,分析较深入,结论较合理:15分- 内容不够详实,数据不足,分析不够深入,结论不够合理:10分- 内容空泛,数据缺乏,分析浅显,结论不合理:0分四、实验创新4.1 创新点- 满分:10分- 评分细则:- 提出具有原创性的实验思路或方法,对课程内容有拓展:10分- 提出较为创新的想法,对课程内容有一定拓展:8分- 想法一般,无明显创新:5分- 没有创新点,仅完成基本实验要求:0分4.2 创新实现- 满分:10分- 评分细则:- 成功实现创新点,并有明显效果:10分- 基本实现创新点,效果一般:8分- 部分实现创新点,效果不明显:5分- 未实现创新点:0分五、综合评价- 满分:10分- 评分细则:- 综合表现优秀,态度积极,操作熟练,报告严谨,有创新思维:10分- 综合表现良好,态度积极,操作较熟练,报告较严谨,有创新思维:8分- 综合表现一般,态度尚可,操作不够熟练,报告不够严谨,创新思维一般:6分- 综合表现较差,态度消极,操作不熟练,报告不严谨,无创新思维:0分以上评定标准将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全面实施,以确保评价过程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并鼓励学生在各个层面上不断进步和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名称:让静止的小车动起来(b)
实验目的:尝试用多种方法让静止的小车动起来
实验材料:小车、线绳、尺子、两块磁铁等
实验步骤:
1、把小车放在桌子上,用手推。
2、把线绳拴在小车上,用手拉。
3、把小车放在桌子上,用尺子弹。
4、把小车放在桌子上,用磁铁吸引或排斥。
5、……
(每个学生都要操作,至少用2种以上的方法)
实验现象:用手推、用尺子弹、用手拉、用磁铁等可以使小车动起来。
实验结论:我们可以使用弹力、拉力、推力、吸力或斥力等让静止的小车动起来。
实验所需时间:大约10分钟
实验名称:让运动小车的速度发生改变(b)
实验目的:探究小车运动的快慢与路面光滑程度的关系
实验材料:玩具车、木板、直尺、毛巾、棉布
实验步骤:
1、做好小组分工:赛车手、测距员、记录员。
2、将小车放在一定高度的斜面上自由滑下,用直尺测量出在光滑平面上前进的距离,并及时记录实验数据。
3、将平面上铺上棉布,将小车放置在相同高度,重复上述步骤。
4、将平面上铺上毛巾,将小车放置在相同高度,重复上述步骤。
实验结论:物体运动的快慢与相互接触的物体表面光滑程度有关,表面越不光滑,物体运动的阻力就越大。
实验所需时间:大约15分钟
实验名称:运动小车能量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X)
实验目的:探究运动小车的能量和小车质量的关系
实验材料:玩具车、斜面、钩码、直尺
实验步骤:
1、做好小组分工:赛车手、测距员、记录员。
2、让小车从斜坡滑下撞击木块,测量并记录木块移动的距离。
3、保持小车起始高度、木块摆放的位置不变。
每次在小车上增加一个钩码改变小车的质量,记录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
4、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进行比较。
实验所需时间:大约20分钟
实验名称: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现象(B)
实验目的:使学生知道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实验材料:钢尺或者锯条、音叉、鼓、纸屑、水槽、水
实验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将直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一端悬空,用手拨直尺。
可以听到直尺发出的声音,看到直尺有什么变化?按住直尺,使直尺停止,声音也停止。
3、用橡皮锤敲击音叉的叉股,音叉发出了嗡嗡声,观察叉股有什么变化。
用发声音叉接触平静的水面,观察水面的变化。
4、在鼓面上撒些纸屑,敲鼓,听到鼓声,同时可以看到纸屑有什么变化?
5、用力敲鼓,再用手按住鼓面,观察并记录现象。
6、物品放回原处。
实验现象:各种物体发声时候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声音停止。
实验名称:传声实验(b)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声音可以在液体中能传播
实验材料:水槽、水、砂纸、石块
实验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桌面中央,耳朵贴在桌面上能听到音叉振动的声音么?
3、往水槽中加入多半槽水。
4、将两个石块或者砂纸在水中摩擦。
5、让学生用耳朵紧贴在水槽边上听,是否能听到摩擦声。
(学生轮流多次实验,现象明显)
6、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实验现象:声音在固体、液体中能传播。
实验结论:声音在固体、液体中能传播。
实验名称:让小灯泡亮起来(b)
实验目的:了解电路原理,掌握简单的电路连接方法。
实验材料:导线、小灯泡、小灯座、闸刀开关、电池盒、电池
实验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将电池放入电池盒,先将电池的负极和电池盒的弹簧片接触,再将电池的正极压入电池盒内;灯泡插入灯座。
3、用导线把电池盒和小灯座的接触点连接起来,接入闸刀开关,形成一个完整的闭合的回路。
观察现象。
(接入闸刀开关时,闸刀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3、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实验现象:当闭合开关时电路中的小灯泡亮起来,当断开开关时,电路中的小灯泡灭了。
实验结论:要使小灯泡亮起来需要一个闭合的电路。
实验名称:验证导体和绝缘体(b)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常见的物体时导体还是绝缘体
实验材料:导体和绝缘体材料若干种、导线、小灯泡、小灯座、开关、电池盒、电池
实验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用导线把电池正负极和小灯泡的接触点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闭合的回路。
3、将曲别针、铁钉、铜线、铝片逐一连接在电路中,观察电路是否亮,并且做好记录。
4、将塑料尺、橡皮、玻璃片、干木条逐一连接在电路中,观察电路是否亮,并且做好记录。
5、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实验过程中,注意不要让电池短路。
实验现象:曲别针、铁钉、铜线、铝片等能使灯泡亮起来,塑料尺、橡皮、玻璃片、干木条等使灯泡不亮
验证导体和绝缘体记录单
实验结论:容易使电通过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实验名称:制作岩石标本(x)
实验目的:学会制作岩石标本
实验材料:鞋盒、各种岩石、胶水、棉花、笔、硬纸板、空白记录卡实验步骤:
1、取一个鞋盒,用硬纸板给鞋盒分开成若干个小格。
2、在小格中放入棉花。
3、在小格中放入自己收集并洗干净的岩石。
4、在岩石资料卡上填写完整。
实验结论:实验标本盒制作完成
实验所需时间:约15分钟
实验名称:观测一天中影子的变化(X)
实验目的:研究一天中影子的变化规律
实验材料:直尺、素描纸、水笔笔杆、量角器等。
实验步骤:
1、在素描纸上画两条垂直相交的线,并标出地图方位。
2、将水笔笔杆用胶水固定在交点的位置上。
3、将做好的模型放在太阳光可以照到的平面上,并按方位摆好。
4、分别在10点、11点、12点、13点、14点和15点时,描绘出笔杆影子的位置和长度,并做好观察记录。
实验现象: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方向是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的,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实验结论:太阳高度高,影子则短,太阳高度低,影子则长。
实验所需时间:观测影子大约5小时
实验名称:交通信号灯模型(x)
实验目的:根据本册书所学知识,设计制作交通信号灯并实现自动控制
实验材料:包装盒、灯泡、导线、吸管、电池盒、开关、小刀、直尺、小汽车、线路板、单片机等
实验步骤:
1、在包装盒上剪出合适的洞,固定开关和吸管(立柱)。
2、将灯泡上的金属丝插入纸板,并在纸板反面分别与导线接牢固。
3、分别将连接红、黄、绿灯的导线穿进相应颜色的吸管里。
4、将连接红、黄、绿导线的一端分别接入对应开关的金属片上。
5、将电池盒接入电路。
6、将电池盒与导线放入包装盒,完成制作。
7、测试通过开关来控制交通信号灯。
8、编写控制程序:
程序1:设计交通信号灯亮与灭的时间流程图,在电脑中输入程序,将编写的程序载入单片机,连接到电路中即能实现红绿灯亮与灭的自动控制。
程序2:在路口后方一定距离处放置红外线检测器件来检测车流,某个方向车流量大而另一个方向车流量小时,让车流量大的方向的车辆优先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