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

合集下载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1. 生物的家园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分类及生活习性2.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状态变化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简单的物理实验3.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季节的变化与地球运动的关系地球上的自然现象4. 能量的转换常见的能量形式能量的转换与守恒定律能量应用实例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掌握生物分类及生活习性。

2. 理解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学会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

3. 掌握地球的运动规律,了解季节变化与地球运动的关系。

4. 理解能量的转换与守恒定律,了解能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能量的转换与守恒定律。

2. 教学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地球的运动规律,能量应用实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物图片、物质性质实验等,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例题讲解:详细讲解教材中的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

3.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知识拓展:分享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科学知识,拓宽学生视野。

六、板书设计1. 生物的家园: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分类及生活习性。

2.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状态变化、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简单的物理实验。

3.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季节的变化与地球运动的关系、地球上的自然现象。

4. 能量的转换:常见的能量形式、能量的转换与守恒定律、能量应用实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物的基本特征,并举例说明。

(2)简述物质性质变化的一个实例,并解释原因。

(3)描述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并说明季节变化与地球运动的关系。

(4)举例说明能量转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生物的基本特征: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繁殖。

2024年完整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完整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完整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春天的植物》:第1节《校园里的植物》、第2节《植物的生长》。

2. 第二章《电路》:第1节《电路的组成》、第2节《电路的连接》。

3. 第三章《磁铁》:第1节《磁铁的性质》、第2节《磁铁的应用》。

4. 第四章《声音》:第1节《声音的产生》、第2节《声音的传播》。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教材中涉及的基础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路的连接、磁铁的性质、声音的传播。

2. 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电路的组成、磁铁的应用、声音的产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样本、电路实验器材、磁铁、音叉等。

2. 学具:显微镜、放大镜、画图工具、实验记录本等。

五、教学过程1. 春天的植物(1)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植物,让学生描述所见所感。

(2)例题讲解: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结合植物样本进行观察。

(3)随堂练习:让学生画出生长过程中的植物,并标注各部分名称。

2. 电路(1)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简单的电路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2)例题讲解:讲解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法,进行实验演示。

(3)随堂练习:让学生动手连接简单的电路,观察现象。

3. 磁铁(1)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磁铁的吸铁现象,引导学生思考。

(2)例题讲解:讲解磁铁的性质和应用,进行实验验证。

(3)随堂练习:让学生用磁铁进行实验,探究磁铁的性质。

4. 声音(1)实践情景引入:敲击音叉,让学生感受声音的产生。

(2)例题讲解:讲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进行实验演示。

(3)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声音的传播现象。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植物:生长过程、各部分名称。

2. 电路:组成、连接方法。

3. 磁铁:性质、应用。

4. 声音:产生、传播。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植物,描述其生长过程。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生活中的水1.1 水的用途1.2 水的组成1.3 水的资源与保护2. 第二章动物与人类2.1 常见的家畜2.2 动物的运动方式2.3 动物与人类的关系3. 第三章植物的生活3.1 植物的器官3.2 植物的生长3.3 植物与人类的关系4. 第四章玩具中的科学4.1 简单机械4.2 力与运动4.3 玩具的设计与制作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水的用途、水的组成、动物的运动方式、植物的器官等基本科学知识。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生命观念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水的组成、动物的运动方式、简单机械的原理。

2. 教学重点:水的用途与保护、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植物的生长。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水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水的重要性。

提问:“你们知道水有哪些用途吗?”引发学生思考。

2. 新课导入(10分钟)介绍本章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水的用途、水的组成等知识。

结合教材,讲解相关概念。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安排学生进行水的实验,观察水的三态变化。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了解水的组成。

4.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水的用途、动物的运动方式、植物的器官等知识。

结合教材,解答学生疑问。

5. 随堂练习(10分钟)布置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引导学生互评、讨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水、动物、植物的知识?”引导学生拓展思维。

六、板书设计1. 板书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2. 板书内容:第一章生活中的水第二章动物与人类第三章植物的生活第四章玩具中的科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1 请列举水的三种用途,并说明原因。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一章:饮食与健康【引言】小学科学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的第一章主题是饮食与健康。

通过学习本章的知识内容,学生将了解到不同食物对身体的影响,以及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食物对身体的影响,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2. 掌握不同食物的分类和特点,如谷物、蔬菜、水果、肉类等;3. 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学会合理搭配食物;4. 了解食物中可能存在的危害物质,如过多的糖和食品添加剂。

【教学重点】1. 不同食物对身体的影响;2. 饮食的分类和特点;3. 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难点】1. 了解和区分各类食物对身体的作用;2. 培养学生的饮食意识。

【教学准备】1. 教材:小学科学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2. 教具:幻灯片、图片、食物模型。

【教学过程】一、导入 (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他们对本课主题的思考。

例如,"同学们,你们吃什么食物可以让身体变得更强壮呢?" "什么样的食物可以让我们保持健康呢?"二、讲授新知 (30分钟)1. 向学生介绍不同食物对身体的影响,如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脂肪维持体温,蛋白质帮助生长等,并结合图片和食物模型进行具体展示。

2. 分类和讲解各类食物的特点,如谷物、蔬菜、水果、肉类等。

可以通过比较他们的外形、味道和营养功效等进行说明。

3. 通过案例讲解,引导学生认识到过多的糖和食品添加剂可能对身体造成的危害。

并提出保持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三、拓展延伸 (10分钟)1. 带领学生一起制定一周的饮食计划,让他们根据所学知识合理安排各类食物的摄入。

2. 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饮食心得和健康的饮食经验。

四、巩固练习 (15分钟)1. 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组织展示自己的饮食计划,并给予其他组的评价和建议。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04
教学方法与技巧
启发式教学
总结词
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和思考能力。
详细描述
教师通过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规律, 解决问题,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自 主学习的能力。
实验教学
总结词
通过实验操作,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 动手能力。
详细描述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 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05
教学资源推荐
图书资源
《科学探索者》系列图书
这是一套美国中学主流科学教材,内容涵盖了生物、化学、地球科学等多个领域 ,适合作为科学四年级下册的辅助教材。
《小小科学家》系列图书
该系列图书专为小学生设计,内容生动有趣,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科学知识, 适合作为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的配套读物。
网络资源
第2章: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的分类
生物的分类是研究生物多样性的 基础,这一节将介绍生物的分类 方法和分类体系,以及不同分类
等级的特征。
植物的多样性
植物是生物界的重要组成之一, 这一节将介绍植物的多样性和植
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动物的多样性
动物是生物界中种类最多、形态 最复杂的类群,这一节将介绍动 物的多样性和动物的生态适应性
使用建议
教师指导
建议教师在使用本教科书 时,结合实际教学情况, 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和实验 活动。
学生自主探究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 ,积极参与实验和活动, 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家长参与
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 过程,共同关注孩子的科 学素养发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3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7课《种子的传播》教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7课《种子的传播》教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7课《种子的传播》教案一. 教材分析《种子的传播》是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7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掌握不同植物种子传播的方式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对于身边的花草树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进一步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不同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和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不同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和特点。

2.难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掌握不同植物种子传播的方式和特点。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种子、实验器材等。

2.学生准备笔记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不同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这些植物的种子是如何传播的吗?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和观察心得。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不同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和特点。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这些植物,还有哪些植物的种子传播方式值得我们去探究?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引导学生掌握不同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和特点。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种子传播方式,并做好记录。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突出不同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和特点。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1.7不一样的电路连接-简单的串联与并联电路-教科版(20张)ppt课件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1.7不一样的电路连接-简单的串联与并联电路-教科版(20张)ppt课件
简单的串联与并联电路
导语
一段导线和一节电池能点亮 一个小灯泡,导线、电池和小灯 泡就组成了一个简单电路。
如果我们能连接更多的电器 元件来组成电路,那会怎么样呢?
1 实验 目的
实验目的
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 电路的概念
学会组装串联、并联 电路
2 带灯座的 电路
灯座附灯泡
认识实验器材 观察电池盒和 小灯座的构造
2、再使用三根导线将 两个小灯泡与电池的一 端连接起来
3、用连接电池和小灯 泡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 接连接开关,确定电路 已经连接好
4、按下开关,两个小 灯泡能够同时被点亮
串联电路图实物图
串联电路
串联电路图
并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源1个
把电池安装在电池盒里
2个小灯泡
用导线连接小灯泡和一 个开关,导线的两端连
电池盒
电池
灯座上有一个小灯泡和一红一 黑的两个灯柱
电池盒可以装一节1号电池 电池盒有正极和负极,只有导 线同时连接正极和负极才能导

1号电池两节
认识实验器材
开关
导线
开关3个,开关有两个金属支架, 导线就是缠在这两个支架上
导线若干条,导线的两头需要 将里面的铜丝露出来
3
实验步骤
带灯座的电路
电池、小灯泡、导线是怎样安装连接的?
圣诞树上的彩灯也是并 联电路
谢谢观看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全
知识是一种快乐 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培根
1、在并联电路中,每个 开关只能控制属于自己的 的一个灯泡
2、在两个小灯泡的开关 都闭合的情况下,总开关 可以控制两个灯泡
5 生活中的例子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4、灵活应对意外:在执行教学时,出现了意外的情况:摩擦并不产生静电。尽管同学 们的热情很高,使劲用塑料棒摩擦头发,摩擦衣服,或者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均不能吸起细 碎的纸屑或头发,我也感到意外,按照常规,用摩擦过的塑料棒或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
去接近碎纸屑和观察用梳过干燥头发的梳子去接近头发,它们是会相互吸引。这到底是为什 么?同学们都感到茫然,发展学生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也是科学课的教学目标,面对这 意外实验现象,该如何解释,也是引导同学们进行探讨的大好契机。我决定根据同学们已有 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做进一步的探究。于是我问学生:“为什么 今天摩擦过的塑料棒不能吸起碎纸屑,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也不能吸起头发,而在冬天却很 容易吸起它们呢?”孩子们面面相觑,“哪是不是与天气有关啊?冬天天气怎样,现在呢?” 这下同学们向炸开了锅似的,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冬天天气又冷又干,我脱衣服的时候会 发出啪啪的响声,经常被衣服电到,现在是夏天,天气闷热潮湿,头发衣服都被汗浸湿了, 在夏天脱衣服时从来没被电过;摩擦起电是不是与湿度有关?同学们的意见不一。建议用实 验来证明,只要用梳子摩擦干头发和湿头发,就可以知道原因了。同学们发现长发女孩的发 梢比较干燥,就用塑料梳子摩擦发梢,结果发现头发发梢随着梳子飘起来,而用同样的方法 去梳出了汗的湿发却没有随梳子飘起来,用塑料棒摩擦其他的干燥物体也会吸引碎纸屑。通 过实验同学们发现:干燥的物体相互摩擦更容易产生静电。
课后,对此课我进行了反思,在引导学生直接参与探究过程中,面对教学意外,教师要 积极引导学生对意外现象进行反思,适时调整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引发他们 的好奇心,其实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奥秘,挖掘探究的深度,往往也能使学生获 得意外的收获。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 2 课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套教案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套教案

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0 年月教科版修订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目录第一单元电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2 点亮小灯泡3 简单电路4 电路出故障了5 导体与绝缘体6 做个小开关7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第二单元新的生命1 油菜花开了2 各种各样的花3 花、果实和种子4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5 种子的萌发6 动物的卵7 动物的繁殖活动第三单元食物1 一天的食物2 食物中的营养3 营养要均衡4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5 面包发霉了6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7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1各种各样的岩石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3 岩石的组成4 观察、描述矿物(一)5 观察、描述矿物(二)6 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7 岩石、矿物和我们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3、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

过程与方法: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解释静电现象【教学难点】认识正负电荷【教学准备】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球、绑气球的细线、挂气球的支架、静电现象的相关图片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体验静电现象1、引入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看老师的表演,问:靠近纸屑,可能会出现什么?教师演示:用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可能会怎样?----头发飘起来了。

头发为什么能飘起来呢?----出示课题:生活中的静电现象2、体验静电现象小组实验:拿出一根经过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

发现了什么?----摩擦过的塑料棒能吸起碎纸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塑料棒经过摩擦,产生了静电,就把纸屑吸起来了。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你知道的有哪些?二、认识电荷1、不一样的电荷1)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2)进一步研究静电现象----小组研讨解释前面的静电现象:如: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互相靠近时产生互相吸引的现象,所以头发就飘起来了。

新教科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教案

新教科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教案

新教科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教案一. 教材分析《岩石与土壤》是新教科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了解岩石和土壤的性质,探究它们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设计了一系列富有探究性的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身边的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岩石和土壤的性质,他们可能还缺乏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直观的实验,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岩石和土壤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探究它们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岩石和土壤的名称,了解它们的基本性质,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岩石和土壤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岩石和土壤的性质,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岩石和土壤的性质,岩石和土壤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难点:岩石和土壤的成因,实验探究方法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验法、小组合作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掌握岩石和土壤的相关知识,熟悉教材内容,准备实验材料和仪器。

2.学生准备:提前了解岩石和土壤的基本概念,预习教材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如地球的构成、地壳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岩石和土壤的实物标本,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外观特征,初步认识岩石和土壤。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岩石和土壤的性质,如硬度、颜色、密度等。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教科版四下科学《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解读(新教材解读)

教科版四下科学《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解读(新教材解读)

教材单元主题内容
项目 单元
1 2 3 4 5 6 7 8
三年级下(旧版) 植物的生长变化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种植我们的植物 我们先看到了根 种子变成了幼苗
茎越长越高 开花了 结果了 我们的大丰收
四年级下(新版) 植物的生长变化
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 种植凤仙花 种子长出了根 茎和叶 凤仙花开花了 果实和种子 种子的传播 凤仙花的一生
教材单元主题内容
新四年级教材特点:
02 内容整合
将原三年级《植物的生长变化》和四年级《新的生命》两个单元 内容进行整合,并按照凤仙花器官出现的现后顺序进行编排,凸显 了大单元主题教学。
教材单元主题内容
新四年级教材特点:
03 课程外延
新版教材中,设置了拓展版块,融入知识拓展和工程设计等元素。 例如增设做种子画、凤仙花模型等项目化活动。
教材单元主题内容
新四年级教材特点:
04 文本语言
(1)科学词汇。本单元科学词汇数量达到28个。
课时
科学词汇
1
种子 种皮 胚 胚根 胚芽 子叶
2
播种 种子萌发 生长条件 观察计划
3
根 芽 直根系 须根系 变态根
4
茎 叶 运输 蒸腾 纵切 横切
5
花萼 花瓣 花粉 雄蕊 雌蕊 传粉
6
果实 果皮 种子
7

四年级《植物的生长变化》
形 成

三年级的《动物一生》


一年级的《植物》、《动物》

教材单元设计意图
2.为什么选择凤仙花作为载体?
01
生命力强,易栽培,具有普适性。
02
生长周期短。
03 能完整呈现绿色开花植物六大器官。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科书有四个单元:“电”“新的生命”“食物”和“岩石和矿物”。

每个单元有7课,一共28课。

本册内容由“电”、“新的生命”、“食物”和“岩石和矿物”四个单元组成。

第一单元“电”是从“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开始的。

学生对静电有比较丰富的生活体验,让他们适当地了解一点有关电荷的知识,在寻找静电的生活体验中开始思考物体为什么会带电,这虽然是浅层次的认知,但是建立了静电与生活用电的联系,对电的本质有了了解,这种“点到为止”的认识是后面探究活动的基础,可以使后续课中电流、电路的学习更有基础。

这一单元将通过与电相关内容的实验、交流、预测、检验、测量和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学生形成关于电的初步概念,同时获得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是从“观察油菜花”引入的。

先认识完全花和不完全花,由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系列观察活动,过渡到动物的卵、繁殖的观察和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得植物和动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认识,并形成关于生命的一系列发展性概念。

教科书中的观察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都是在支撑有关生命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生命的理解。

第三单元“食物”,通过对一天中所吃食物的回忆和分类,引起学生对饮食的关注,发现自己在饮食中的不良习惯,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科学、合理、均衡地饮食。

食物的变化和获取食物信息方法的研究也是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是学生初次对构成地球固体物质的探究。

通过对岩石、矿物的观察、分类和描述,使学生形成关于地球物质的一般性概念,并对保护、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意义有进一步的了解。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教科版修订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目录第一单元电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2 点亮小灯泡3 简单电路4 电路出故障了5 导体与绝缘体6 做个小开关7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第二单元新的生命1 油菜花开了2 各种各样的花3 花、果实和种子4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5 种子的萌发6 动物的卵7 动物的繁殖活动第三单元食物1 一天的食物2 食物中的营养3 营养要均衡4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5 面包发霉了6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7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1各种各样的岩石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3 岩石的组成4 观察、描述矿物(一)5 观察、描述矿物(二)6 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7 岩石、矿物和我们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3、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

过程与方法: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解释静电现象【教学难点】认识正负电荷【教学准备】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球、绑气球的细线、挂气球的支架、静电现象的相关图片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体验静电现象1、引入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看老师的表演,问:靠近纸屑,可能会出现什么?教师演示:用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可能会怎样?----头发飘起来了。

头发为什么能飘起来呢?----出示课题:生活中的静电现象2、体验静电现象小组实验:拿出一根经过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

发现了什么?----摩擦过的塑料棒能吸起碎纸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塑料棒经过摩擦,产生了静电,就把纸屑吸起来了。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你知道的有哪些?二、认识电荷1、不一样的电荷1)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2)进一步研究静电现象----小组研讨解释前面的静电现象:如: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互相靠近时产生互相吸引的现象,所以头发就飘起来了。

教科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教科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新知讲解
探索1:种子萌发
观察种植杯中的种子,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提示:展示拍照记录或画图记录。
新知讲解
我的观察记录
第3天
第5天
第8天 第13天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观察发现
幼苗就是种子的胚生长成的具有根、茎、叶的小植物。
新知讲解
问题研讨1
为什么种下的种子有些没有萌发,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①没有足够的水分 ②种子已死了 ③温度太低 ④种子正在体眠
新知讲解
实验结论
植物的根有吸水的作用 。
新知讲解
问题研讨2
1.种植杯中的植物的根,生长方向为什么不同?
根据根具有吸水性特点得知,植 物的根是朝着水的方向向下生长 。
新知讲解
2.根除了能吸收水分,还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生活中哪些现象可以作为证据呢?
风吹不倒
拔不出来
新知讲解
3.花盆中种植凤仙花种子时,为什么土壤要肥沃?
第三单元 岩石与土壤
1.岩石与土壤的故事 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3.岩石的组成 4.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 5.岩石、 沙和黏土
6.观察土壤 7.比较不同的土壤 8.岩石、土壤和我们
(每一课都提供精美课件!)
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 2.种植凤仙花 3.种子长出了根 4.茎和叶 5.凤仙花开花了 6.果实和种子 7.种子的传播 8.凤仙花的一生
复习回顾
复习回顾
情景导入
情景导入
激发兴趣
1、同学们,这株凤仙花美不美啊? 2、同学们,想不想种植凤仙花?
设置疑问
1、同学们,种植凤 仙花需要哪些材料?
设置疑问
2、同学们,种植凤仙花的 方法怎样?
新知讲解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完整版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植物的生长与繁殖1.1 植物的生长过程1.2 植物的繁殖方式2. 第二章:动物的适应与行为2.1 动物的适应性2.2 动物的行为3. 第三章:风、雨、雷、电3.1 天气的形成3.2 天气现象及其对生活的影响4. 第四章:光与影4.1 光的传播4.2 影子的形成二、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繁殖方式,认识到植物对生活的重要性。

2. 认识动物的适应性、行为特点,培养关爱动物的情感。

3. 掌握风、雨、雷、电等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提高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能力。

4. 掌握光的传播、影子的形成,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繁殖方式;动物的适应性、行为;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光的传播、影子的形成。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践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记录本、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校园内的植物、动物,引入新课。

2. 例题讲解:(1)植物的生长过程:以种子发芽为例,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动物的适应性:以鸟类为例,讲解动物的适应性。

(3)天气现象:以暴雨为例,讲解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

(4)光的传播:以小孔成像为例,讲解光的传播和影子的形成。

3. 随堂练习:(1)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其生长过程。

(2)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适应性和行为。

(3)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分析天气现象。

(4)进行光的传播实验,观察影子的形成。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生长与繁殖: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成熟植株繁殖方式:有性繁殖、无性繁殖2. 动物的适应与行为:适应性:形态、结构、生理、行为行为:觅食、繁殖、防御、攻击3. 风、雨、雷、电:天气形成:水汽、温度、气压天气现象:风、雨、雷、电4. 光与影: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反射、折射影子的形成:光沿直线传播,遇到遮挡物形成影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一种植物的生长过程,绘制生长过程图。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精彩课件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精彩课件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精彩课件一、教学内容1. 我们身边的物质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混合物和纯净物物质的分类2. 生命的奥秘植物的生长动物的运动人体的呼吸3. 地球与宇宙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天气的观察与预报宇宙的探索4. 电与磁电路的组成与应用电流的产生与作用磁场与电磁感应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物质的性质、变化、分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 掌握动植物的生长、运动特点,增强学生对生命科学的认识。

3. 提高学生对地球与宇宙的认知,激发学生对天文科学的兴趣。

4. 学习电与磁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电路的组成与应用、地球自转与公转。

2. 教学重点:物质分类、动植物生长、天气观察、电流的作用、磁场与电磁感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实验器材:烧杯、试管、酒精灯、显微镜、磁铁、导线、电池等。

2. 教学课件:包含动画、图片、视频等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科学现象。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重点、难点知识。

3. 随堂练习: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4.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直观展示教学内容。

2. 突出重点、难点知识,方便学生课后复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物质性质的判断题动植物生长的观察日记天气预报的制作简单电路的设计磁场方向的判断2. 答案:判断题:正确与错误选项分别给出解析观察日记:提供评价标准,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观察简单电路设计:给出多种设计方案,鼓励学生创新磁场方向判断:给出磁场分布图,引导学生正确判断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学生拓展:鼓励学生开展科学小实验、制作科技作品,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3. 课外阅读: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科普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3-1《一天的食物》 教科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3-1《一天的食物》      教科版

1.一天的食物【教材简析】《一天的食物》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食物》单元的起始课。

由“记录一天中吃的食物”和“给食物分类”两个主要活动组成。

“记录一天中吃的食物”,希望让儿童关注食物,并通过简单的统计分析,发现每个人“一天中的食物”的种类是非常丰富的;并为食物的分类和健康饮食提供素材。

记录完一天所吃的食物后,为了交流汇报,又促使儿童自觉地对一天所吃的食物进行生活中的分类和描述。

在这里,分类是孩子们对各种各样的食物进行有效描述的方法。

当然,分类也使孩子们对各种各样的食物的认识上升到概括的层面。

所以,无论是“记录一天的食物”还是“给食物分类”的活动,都是为达成“让儿童关注自己所吃的食物”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单纯地为记录而记录,为分类而分类。

当儿童开始关注自己的食物,并对自己所吃的食物进行整理分析时,就有可能认识到自己每天都要吃几十种不同的食物,继而产生一系列与“食物”相关的问题,引发后续的学习活动。

如:为什么要吃那么多食物?每天只吃一两种食物,行吗?怎么吃这些食物(包括加工、搭配等)?所以,本课是《食物》单元的引入课,同进更是为后续学习做准备的课。

【学情分析】儿童在四年级上册学习了食物在体内的旅行等,已经初步了解了食物是可以为人体提供营养以维持各项生命活动。

儿童对于食物是非常熟悉的,因为他们每天都在吃各种各样的食物,但他们对食物的认识有比较大的局限,他们往往比较关注食物的口味,而其他方面的问题关注就比较少,更谈不上研究、思考。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我们要吃很多不同的食物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2.食物可以分成各种不同的类别。

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对一天的食物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一天的食物种类是非常丰富的,感受摄入种类丰富的食物的必要性。

2.通过对食物的记录和分类的研究,提升对食物单元的学习的兴趣。

科学态度目标能参与集体的研究讨论活动并表述自己的想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食物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篇一: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解读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解读第一部分教科书整体介绍一、教材分析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科书有四个单元:“电”“新的生命”“食物”和“岩石和矿物”。

每个单元有7课,一共28课。

本册内容由“电”、“新的生命”、“食物”和“岩石和矿物”四个单元组成。

第一单元“电”是从“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开始的。

学生对静电有比较丰富的生活体验,让他们适当地了解一点有关电荷的知识,在寻找静电的生活体验中开始思考物体为什么会带电,这虽然是浅层次的认知,但是建立了静电与生活用电的联系,对电的本质有了了解,这种“点到为止”的认识是后面探究活动的基础,可以使后续课中电流、电路的学习更有基础。

这一单元将通过与电相关内容的实验、交流、预测、检验、测量和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学生形成关于电的初步概念,同时获得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是从“观察油菜花”引入的。

先认识完全花和不完全花,由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系列观察活动,过渡到动物的卵、繁殖的观察和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得植物和动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认识,并形成关于生命的一系列发展性概念。

教科书中的观察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都是在支撑有关生命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生命的理解。

第三单元“食物”,通过对一天中所吃食物的回忆和分类,引起学生对饮食的关注,发现自己在饮食中的不良习惯,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科学、合理、均衡地饮食。

食物的变化和获取食物信息方法的研究也是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是学生初次对构成地球固体物质的探究。

通过对岩石、矿物的观察、分类和描述,使学生形成关于地球物质的一般性概念,并对保护、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意义有进一步的了解。

二、在教学中注意事项学生在过去一年半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科学课学习经验,即将展开的本册四个单元的科学学习,对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至关重要。

教学中,我们要继续坚持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引导他们逐渐养成尊重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

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指导学生的科学主题探究活动: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

2.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

教科书中涉及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科学图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

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随时提示他们将自己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修正,教师每周都要对学生的记录进行督促和检查。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

活动中需要学生进行描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

5.指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尤其要重视学生6、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

第二部分各单元概述与单元教学目标、措施第一单元电一、第一单元单元概述当我们轻轻闭合开关:电灯就会发出光,收音机就会播放动听的乐曲,电视机就会呈现五彩缤纷的画面??这一切对我们来说似乎早就习以为常了。

电的大规模应用,是基于人类对电的不断探究。

孩子们也对电感兴趣。

这一单元将借助导线、灯泡、电池等电器元件和许多有趣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电的初步概念,促进他们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第1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学生将首先对身边的静电现象开展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静电现象在学生们的身边经常会发生。

在这一课中,他们将知道静电现象是物质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电荷转移而形成的。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如果电荷能持续地向一个方向流动,就会产生电流。

这些是学生们建立电概念的基础。

第2—4课《点亮小灯泡》、《简单电路》、《电路出故障了》:学生将开展对电路的研究。

用一根电线和一个电池使小灯泡发光。

这一活动看似简单,但四年级的学生仍会津津有味地参与到活动中。

他们将在活动中认识电、电路,想象电流是怎样流动的。

而在一次次使小灯泡亮起来的实验中,他们会提出更具挑战性的任务,并尝试着用更多的连接方法使小灯泡亮起来。

电池盒和小灯座的使用将使他们连接的电路更加稳定,并便于操作。

为了“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学生将探索不同电路连接方式对小灯泡的影响。

在电路中,如果某个地方连接不好或者某个电器元件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导致灯泡不亮。

“电路出故障了”一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在寻找电路故障的过程中,将自制的“电路检测器”做为重要的检测工具。

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将形成关于电的一些重要概念,如“电是一种能源,它能使物体发光、发热”“要使小灯泡发光,电必须流经包括电池在内的完整的回路”“用相同的材料可以连接不同的电路”等。

第5课《导体和绝缘体》: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导体和绝缘体”,将使学生对身边物质性质的认识得到发展,同时对电的理解也得到加深。

第6课《做个小开关》:本单元还在导体与绝缘体的认识基础上,安排了“做个小开关”一课,旨在使学生把已形成的电路概念进一步发展为一个“可以控制的电路”,同时也深化对导体和绝缘体的认识。

第7课《不一样的电路连接》:日的是整理学生的发现和认识,比较串联和并联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方法。

整个单元的安排是一个严密的结构,前后课之间有着学生认识发展上的逻辑关系。

学生从认识电的本质一电荷开始,到认识电路、电流、开关、电路检测器、导体、绝缘体,这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将最终指向对电的认识。

在本单元中,学生使用的是电池这样一个安全的电源,而在日常生活中,多数用电器使用的是220伏的交流电。

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知道220伏交流电的电源是很危险的,不能直接用家里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

要把安全用电的教育贯穿单元教学的始终。

二、单元教学目标在这一单元中,希望让学生通过对电的相关内容进行调查、交流、预测、验证、测量和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学生达成如下一些具体目标:科学概念●静电现象是物质在外力的作用下电荷位置发生变化所产生的带电现象。

●电荷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电荷持续的定向流动就形成了电流。

●要使电流经过导线使小灯泡发光,需要有一个完整的电路。

●使用相同的材料,可以组成不同的电路;用不同的连接方式连接的电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有的物质容易导电,这样的物质称为导体;有的物质不容易导电,这样的物质称为绝缘体。

●开关通过连接和断开电路来控制电路中的用电器。

●电是一种能量来源,能产生光和热。

过程与方法●组装简单的电路。

●在关于电的探究活动中,进行预测、观察、描述和记录实验的结果。

●用简单的电路图表示电路的连接方式。

●制作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

●用电路检测器检验电路中的故障。

●用电路检测器检验导体和绝缘体。

●用电路检测器探究接线盒里电路的连接情况。

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激发探究电的兴趣。

●发展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三、具体教学措施1、本单元是学生第一次在课堂上接触电的知识,必须十分重视安全用电的教育。

因为教材只涉及电池和直流电,不能把它扩大到照明用电上去,以免造成严重的触电事故。

要反复强调,电池的电与照明电路的电的不同之处,引起学生的重视。

2、学生对电的知识感到神秘,又感到好奇。

因此要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尽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来学习电的知识。

准备的材料要充分,一些材料可以让学生课前准备。

3、激发学生课外研究的兴趣,往往对电的兴趣就是从本单元开始的。

要鼓励学生在课外的研究与探索,适当提供器材,促进学生的课外活动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4、注意教材编排过程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和科学价值。

科学课强调实事求是,强调对事实的尊重。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科学本质对学生的影响作用,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5、每个学生的发展水平是不同的,我们允许有的学生走得快一些,走得远一些,发展到很高的水平,但是不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达到高要求,要允许有的学生走得慢一些,学的少一些。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一、第二单元概述在前面的科学课中,学生们已经观察认识了生命体的特征,建立起了生命体的概念,并通过种植风仙花、养蚕等活动,认识了动植物的一生所要经历的主要生长过程及其变化,建立起了生命周期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试图帮助学生建立起繁殖的概念。

让学生认识到,生物物种并不以生物个体的死亡而结束,它们可以通过繁殖产生新的生命,使物种得以延续。

通过本单元的研究学习,可以为学生以后研究生物与环境、生物多样性打下基础。

新生命的诞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对于本单元的核心概念——“繁殖”,学生理解起来也并不困难。

但是要真正研究生物的繁殖过程或繁殖方法,学生们会感到比较陌生和困难。

因此,教科书从学生比较熟悉的植物的花开始,研究开花植物是怎样繁殖的,进而研究动物是怎样繁殖的。

第1—5课为本单元的第一部分,是帮助学生认识开花植物的繁殖方式。

第1课《油菜花开了》:观察研究活动从观察油菜花开始。

油菜花的构造典型、简单。

本课通过解剖、观察油菜花,让学生初步了解花的基本构造。

第2课《各种各样的花》:观察各种各样的花,认识花在构造上的多样性和相同性(一般的花都有花蕊——雄蕊和雌蕊),建立起花的构造和果实与种子的联系,知道植物开花是为繁殖做准备的。

第3课《花、果实和种子》:细致观察雄蕊和雌蕊,了解它们在形成果实与种子中的作用,知道给花传粉的意义。

第4课《把种子散播到远处》:通过观察油菜果荚和多种植物的果实,了解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传播种子的方式,植物种子的某些特点适合于用这样的方式来传播种子。

第5课《种子的萌发》:观察发芽的蚕豆,了解种子的内部构造以及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第6—7课《动物的卵》、《动物的繁殖活动》:本单元的第二部分,是帮助学生认识动物的繁殖方式。

通过认识动物的卵、卵的孵化过程及哺乳动物的繁殖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繁殖也是动物的共同特征,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繁殖方式”的概念。

二、第二单元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繁殖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动物和植物都需要通过繁殖延续物种。

●许多动植物在繁殖方式上具有相似性,植物的花和动物的卵都要经过受精后才能产生新的生命。

●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花的特殊构造使它能够承担生产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

●植物种子和动物卵的构造是与它们发育新的生命的作用相适应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