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拉线内悬浮抱杆分解组塔计算
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立铁塔工艺资料
目录1 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工艺简介 (2)2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3)3 人员组织 (16)4 材料与设备 (16)5 质量控制 (18)6 安全措施 (19)7 环保措施 (22)1 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工艺简介(1)内悬浮外拉线抱杆的主要工艺原理。
1) 利用已组立好的塔身段,通过承托系统和外拉线系统使抱杆悬浮于塔身桁架中心来起吊待装的铁塔构件。
2)利用已组装好的塔身提升抱杆,并连接承托绳,调整好外拉线,继续起吊安装下一个高度段的待组塔片构件。
3)循环以上步骤,直至铁塔组立完毕。
利用铁塔落下抱杆并将其拆除。
4)内悬浮外拉线抱杆组立铁塔工艺布置正视图见图1-1俯视图见图1-2。
图1-1内悬浮外拉线抱杆组立铁塔工艺布置正视图1-抱杆;2-腰环(起吊工况不受力);3-外拉线;4-已起立塔片;5-起吊滑车组;6-转向滑车;7-手扳葫芦;8-塔片;9-吊点补强;10-控制大绳;11-承托绳(2)抱杆参数简介。
采用常见的角钢组合钢抱杆,抱杆中段为口700mm,两端为口300mm断面的钢抱杆。
抱杆组合长度:双回路塔多采用28m;单回路塔多采用32m。
抱杆受力工况下最大偏心为10°,最大起吊重量一般控制在70kN( 7143kg)及以下。
口700mm抱杆主要参数见表1-1。
注:表中单边起吊负荷为计算荷载。
起吊时,抱杆斜倾角度为10°,吊重钢丝绳与铅垂面的夹角为15°。
图1-2内悬浮外拉线抱杆组立铁塔工艺布置俯视图1-抱杆;2-塔身;3-手扳葫芦;4-外拉线地锚;5-钢绳外拉线(3)适用范围。
本施工方法普遍适用于110kV~1000kV输电线路单回路、双回路和120m以下的普通自立式铁塔组立吊装施工。
对于个别现场地形条件严重受限或塔基周边环境较为复杂,如邻近带电体,有重要建筑物或其他重要地表附着物等情况,以及大跨越塔型或特殊设计塔型则不适用本施工方法。
2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2.1 施工工艺流程本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1所示。
内悬浮抱杆内外拉线组塔计算及受力分析
内悬浮抱杆内外拉线组塔计算及受力分析一、内悬浮抱杆的定义:二、内悬浮抱杆内外拉线组塔的计算:1.首先要确定内悬浮抱杆的高度和跨距,并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规格。
2.根据内悬浮抱杆的高度和跨距,计算出内悬浮抱杆的自重和所受风荷载。
3.根据内悬浮抱杆的自重和所受风荷载,计算出内悬浮抱杆的抗倒力矩和抗倒力矩所需的基础尺寸。
4.根据内悬浮抱杆的抗倒力矩和基础尺寸,确定内悬浮抱杆的基础形式和尺寸。
5.根据内悬浮抱杆的基础形式和尺寸,计算出内悬浮抱杆的基础材料和数量。
6.根据内悬浮抱杆的高度和跨距,计算出内悬浮抱杆的内外拉线的长度和所受拉力。
7.根据内悬浮抱杆的内外拉线的长度和所受拉力,选择合适的拉线材料和规格。
8.根据内悬浮抱杆的内外拉线的长度和所受拉力,计算出内外拉线的受力情况,包括受力方向和受力大小。
三、内悬浮抱杆内外拉线组塔的受力分析:1.内悬浮抱杆受到的主要力是自重力和风荷载力。
自重力作用在内悬浮抱杆的上部,通过基础传递到地面。
风荷载力作用在内悬浮抱杆的上部,通过内外拉线传递到地面。
2.内悬浮抱杆的自重力和风荷载力会产生倾覆力矩,需要通过基础来抵抗。
基础的尺寸和形式根据内悬浮抱杆的高度、跨距、自重力和风荷载力进行计算。
3.内悬浮抱杆的内外拉线承受拉力,拉线的受力方向和大小根据内悬浮抱杆的高度、跨距、内外拉线的长度和所受拉力进行计算。
4.内悬浮抱杆的内外拉线通过拉线塔传递拉力到地面,拉线塔的尺寸和形式根据内外拉线的长度和所受拉力进行计算。
总结:内悬浮抱杆内外拉线组塔的计算及受力分析是高压输电线路设计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内悬浮抱杆的高度、跨距、自重力和风荷载力进行计算,可以确定内悬浮抱杆的基础尺寸和形式。
同时,通过对内外拉线的长度和所受拉力进行计算,可以选择合适的拉线材料和规格,并确定内外拉线的受力情况。
通过合理的计算和受力分析,可以确保内悬浮抱杆内外拉线组塔的安全可靠,提高电力线路的稳定性和可持续运行性。
内悬浮抱杆内、外拉线组塔计算及受力分析
目录一、说明 (2)二、内拉线组塔受力分析及计算公式 (2)1.起吊绳、调整大绳受力 (2)2.抱杆轴向压力 (4)3.下拉线受力 (5)4.上拉线受力 (6)5.腰滑车、底滑车受力 (7)三、外拉线组塔受力分析及计算公式 (7)组塔受力分析及计算一、说明1.附件为Excel 计算表及AutoCAD 做的图解法验算,另附了用于受力分析的立体示意图。
已应用AutoCAD图解法对计算表中公式分四种情况进行了校验(吊件重均按1000kg计算),计算结果均能吻合:第一种情况:抱杆垂直,不反滑轮组;第二种情况:抱杆垂直,反1-0滑轮组;第三种情况:抱杆向吊件侧倾斜5°,不反滑轮组;第四种情况:抱杆向吊件侧倾斜5°,反1-0滑轮组;2.图解法中力的比例为1:100,即图中的10表示1000kg,以此类推;3.图解法中长度单位为1:1,长度单位为米,即图中的5表示5m,以此类推;4.计算表及图解法中吊件与塔身距离均按0.5米进行计算;5.计算表用于受力分析后归纳出的公式测试,不是真正的组塔计算;二、内拉线组塔受力分析及计算公式1.起吊绳、调整大绳受力1)请参见“受力分析图”中的“图(一)”及“图解法验算图”中的“图1-1”及“图1-2”;2)依正弦定理,有:可得,调整大绳受力:………………………….公式(1)起吊绳受力:,考虑反动滑轮组时,起吊绳受力递减情况,因反1个动滑轮受力减少为原来的一半,可得:……………………………………公式(2)式中:G:吊件重;F:调整大绳受力;T:起吊绳受力;β:起吊绳与铅垂线夹角;ω:调整大绳与水平夹角;n:反动滑轮组时动滑轮个数,例如:反1-0时,n=1。
3)起吊绳与铅垂线夹角:…………公式(3)式中:L2:抱杆竖直时坐深,即抱杆竖直时抱杆在上拉线绑点以下部分长度;B2:上拉线绑点处铁塔水平面上宽度;X:吊件吊起至吊件绑点与上拉线绑点位于同一水平面时与塔身水平距离。
外拉线悬浮抱杆组塔施工设计与电算化
s
、 L悬 擞_ 4 ‘ / { x 批 . /
i
受力较小侧悬浮拉线合力与抱杆夹角
【 i l 一— = 竺 】 、 / 槭_ . x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7杆 压 N: P ) 受力: : 抱 N 嚣
可得 出单根 悬浮 下拉 线 的受力 : 1 × W, . :2 旦
说明:在 以上所有通过计算吊重 i求 出的各部受力,已考虑了动荷系 数, 不必再重复计算 ; 在单根控制拉线受力 R 、 单根抱杆外拉线受力 T 、 单根 SL  ̄m 1 0 2 n - 3,  ̄ s nL or l t H02 , 悬浮下拉线受力 W 的计算公式中, 又考虑了拉线的不对称性引起的不平衡 2 起吊系统各种角度的分析计算及合力分解计算 : 2 系数 。 1控 制拉 线合 力x Y夹 角 ‘及 单根 受 力 R : ) # ,g p 变化量以尽可能小的步长值连续变化( 至其最终界限)在循环计算的过 , 控制吊物位置的控制拉线由两根构成 , 分别用长 v形套连接在所吊构件 程中, 结果数据发生相应的变化 , 将本次值与上次值比较后 , 大者存入给定的 的上下四个节点上。计算时将其看作一根( 即合力 ) , 合力对地夹角 ‘. P所以: “ 变量名” 。程序在不断循环计算 、 比较筛选后 , 结果数据( 各部受力计算结 即: m h 果) 的最大 值最 终“ 落入 ” 给定 的 “ 量名 ” 变 。反 映出起 吊变化过 程 中各部 受 力 =g‘—X/————— t — ————— d ————— — 2 a2 b -/- 的最大值 , 达到计算的目的。 单根控制托线受力可取合力的一半 , 并考虑不平衡系数 1 , R ̄1 x . 即: 2 2 利用高等数学中的函数分析方法 、 微积分 、 求极限计算最大值。 对前文中 R2 / 各部受力的计算式( 即函数式 ) , 用微积分求极限的方法可求出其中的各个 自 2吊绳 与垂直 线 的夹角 d: ) 变量变化过程中, 应变量( 即各部受力 ) 的最大值。 也可利用函数方法, 绘出其 X2 a + /+/ b 2 嫡数式的函数曲线, 分析曲线得出最大值。  ̄- -g t 基于特高压输电线路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施工的需求 , 提出了顶 式中: L h: 抱杆此时的垂直高度 ,1L 州, h= o L为抱杆长度 ; 部拉线 抱 杆分解 组塔 施 工的— 个通用 仿真 力学 模型 , 过调 整抱 杆结 构和 工 通 h: 杆根 部此 时距地 面 的高度 , 抱 即提升 高度 ; 况参数, 可适应顶部打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施丁的精确计算: 通过开发程序 , 可 h .、 L 对 ( Fx 帮 ) 一 / 雠一x 绑. / I + 4 有效实现各种工况组塔施T的快速精确的力学分析和计算 ,进而优选工器 h 悬浮下拉线绑点距地面高度 。 %: 具 , 化 吊装方 案 。 优 L 磷: 单根悬浮下拉线长度( 一般吊侧的两根可用一根 2 倍长度的钢 参 考文献 绳, 穿过抱杆根部的牛鼻环或平衡滑车使用, 反侧的同样 ) ; … I王艳琦. 云南省 2 0 V镇雄站通信工程设计f1 都: 2k D成 四川大学,0 5 20 . x : 悬浮下拉线在塔身绑点处的塔身正面宽度。 赵静. 高压输电塔架结构控制 内力分析 . 超 重庆: 重庆大学,0 7 20. x 悬浮下托线在塔身绑点处的塔身侧面宽度。 刘 万群. 越输 电塔 线体 系风振 响应研 究【】 海 : 大跨 D. 上 同济 大学 ,0 6 20 .
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的工器具静力计算
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的工器具静力计算
刘万夫
【期刊名称】《东北电力技术》
【年(卷),期】2007(028)005
【摘要】利用计算机语言实现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的工器具静力计算及软件开发,对传统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使其操作简单,数据准确,提高了组塔安全性.【总页数】3页(P26-28)
【作者】刘万夫
【作者单位】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送变电工程公司,辽宁,沈阳,11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752
【相关文献】
1.塔上外拉线悬浮抱杆分解组塔方法 [J], 陈小元;
2.内拉线悬浮抱杆单片分解组塔技术在山地风电场的应用 [J], 徐惠;高胜勇
3.内悬浮内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施工的安全要点 [J], 李瑞山
4.塔上外拉线悬浮抱杆分解组塔方法 [J], 陈小元
5.内悬浮内拉线抱杆分解组塔在东非高原雨季的研究和探讨 [J], 罗雨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内悬浮抱杆内外拉线组塔计算及受力分析
内悬浮抱杆内外拉线组塔计算及受力分析内悬浮抱杆是指在高压电力线路跨越河流、山谷等需要大跨距支撑的地方,为保证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两个电力杆之间单独设置一个悬浮抱杆。
内悬浮抱杆受到两条拉线的拉力作用,同时还需要承受电力线路的重力。
以下是内悬浮抱杆内、外拉线组塔计算及受力分析的说明。
首先,内悬浮抱杆内、外拉线组塔的计算需要考虑到线路跨越的距离、线路电压等因素。
根据我国电力行业标准,内悬浮抱杆两个拉线之间的最大跨越距离为200-300米。
根据具体情况,我们可以选择逐跨双线塔、双回悬垂塔或者其他构型。
其次,内悬浮抱杆内、外拉线组塔的计算还需要确定拉线和悬垂绝缘子串的基本尺寸。
一般来说,内悬浮抱杆内、外拉线组塔的拉线采用矩形软钢丝绞线,悬垂绳及连接柱用铝合金绞合线或铝镁合金绞合线。
接下来,我们需要进行内、外拉线组塔受力分析。
在正常情况下,内悬浮抱杆内、外拉线组塔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力的作用:拉线的水平拉力、拉线的垂直拉力、塔架的重力。
其中,拉线的水平拉力主要用于抵抗线路的水平外载荷,比如风力等;拉线的垂直拉力主要用于抵抗线路的竖直外载荷,比如自重、冰荷等;塔架的重力主要用于保证整个结构的稳定。
在内悬浮抱杆内、外拉线组塔的受力分析中,还需要考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为了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内悬浮抱杆内、外拉线组塔的设计中应采用合理的材料、合适的截面尺寸和合理的节点连接方式。
为了保证结构的安全性,还需要对内悬浮抱杆内、外拉线组塔进行抗震设计,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地震等自然灾害。
另外,内悬浮抱杆内、外拉线组塔的计算和受力分析还需要考虑场地条件和环境因素。
对于复杂的地质条件和特殊的环境要求,需要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进行处理,确保内悬浮抱杆内、外拉线组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总之,内悬浮抱杆内、外拉线组塔计算及受力分析是电力行业项目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内悬浮抱杆内、外拉线组塔的合理设计和受力分析,可以确保电力线路的稳定运行和安全输送电能。
杆塔分解组立
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
一、概述 因此,组塔设备轻巧,安装简单 迅速。但由于分解组塔,要一吊一吊 地在高处进行安装,如图3-25所示。 因此,施工时要格外细心,要由较高 技术和熟练的工人,严格遵守有关安 全工作规程,进行塔上高处作业。 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从使用抱杆数 量上来划分,可分为外拉线单抱杆组 塔、外拉线双抱杆组塔和四根抱杆组 塔三种;从起吊构件的分段上划分, 可分为分段起吊组塔法、分片起吊组 塔法和单腿起吊组塔法三种。各种方 法现场布置、施工工艺和受力计算基 本相同。
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
二、现场布置 4.起吊系统 一般情况下,牵引钢绳自起吊滑车顺着抱杆直至转向滑车。但 是,当抱杆倾角较大或塔身坡度较大时,在抱杆根部系一个腰滑车, 使牵引钢绳顺着抱杆,经腰滑车再顺塔身坡度至转向滑车,这样可 以减少抱杆的水平分力(亦即减少外拉线的受力)。腰滑车的受力不 大,选用0.5~1吨的起重滑车做腰滑车即可。 转向滑车都系在铁塔基础的外露部位,为了防止受力后把混凝 土挤坏,应在绑钢绳套处垫以木板、草袋。对于塔脚落地式铁塔, 则应系在主材露出地面处。若受力较大,绑在一根主材上容易使之 弯曲,可同时系到两个塔腿的主材上。转向滑车的受力,可按 1.41~1.60倍最大起吊重量估算。 外拉线分解组塔起吊重量一般不超过1.5吨,因此,都将牵引钢 绳直接连到牵引设备上。
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
三、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操作方法 1.地面对料组装 根据地形考虑吊装的方向和吊装的 方便;先吊装的先对料,并放在基础附 近;先选主材置于塔基两侧,主材下部 指向基础,然后再将连接板、斜材、水 平材按图纸组装;连接时,应注意连接 螺栓规格和规定方向;各吊随带的水平 材、斜材、辅助材要求带全。 2.抱杆始放及起立 分片、分腿吊装时,应将抱杆立于 塔位中心,抱杆可用叉杆起立或小人字 抱杆整立。按图3-29布置,利用牵引设 备,通过滑轮组,先后将两侧腿部塔片 起吊。
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立铁塔工艺
目录1 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工艺简介 (2)2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3)3 人员组织 (16)4 材料与设备 (16)5 质量控制 (18)6 安全措施 (19)7 环保措施 (22)1 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工艺简介(1)内悬浮外拉线抱杆的主要工艺原理。
1) 利用已组立好的塔身段,通过承托系统和外拉线系统使抱杆悬浮于塔身桁架中心来起吊待装的铁塔构件。
2)利用已组装好的塔身提升抱杆,并连接承托绳,调整好外拉线,继续起吊安装下一个高度段的待组塔片构件。
3)循环以上步骤,直至铁塔组立完毕。
利用铁塔落下抱杆并将其拆除。
4)内悬浮外拉线抱杆组立铁塔工艺布置正视图见图1-1俯视图见图1-2。
图1-1内悬浮外拉线抱杆组立铁塔工艺布置正视图1-抱杆;2-腰环(起吊工况不受力);3-外拉线;4-已起立塔片;5-起吊滑车组;6-转向滑车;7-手扳葫芦;8-塔片;9-吊点补强;10-控制大绳;11-承托绳(2)抱杆参数简介。
采用常见的角钢组合钢抱杆,抱杆中段为口700mm,两端为口300mm断面的钢抱杆。
抱杆组合长度:双回路塔多采用28m;单回路塔多采用32m。
抱杆受力工况下最大偏心为10°,最大起吊重量一般控制在70kN( 7143kg)及以下。
口700mm抱杆主要参数见表1-1。
表1-1 □700mm抱杆主要参数主要参数角钢组合抱杆主材规格∠75mm×6mm(Q345,表面防腐处理)斜材规格∠40mm×3mm(Q345,表面防腐处理) 抱杆组合高度(m) 28(4m×7节)、32(4m×8节)重量(kg) 1520(28m)、1710(32m) 单边最大起吊负荷(kg) 6900(32m)/7200(28m)(安全系数≥2.6)注:表中单边起吊负荷为计算荷载。
起吊时,抱杆斜倾角度为10°,吊重钢丝绳与铅垂面的夹角为15°。
图1-2内悬浮外拉线抱杆组立铁塔工艺布置俯视图1-抱杆;2-塔身;3-手扳葫芦;4-外拉线地锚;5-钢绳外拉线(3)适用范围。
外拉线内悬浮抱杆分解组塔计算
外拉线内悬浮抱杆分解组塔计算
悬浮式电力线路是一种电力输电线路的布置方式,它可以在既有的输电线路上安装外悬挂抱杆来增加输电线路的运行能力。
外拉线内悬浮抱杆分解组塔计算是悬挂式电力线路设计中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详细介绍外拉线内悬浮抱杆分解组塔计算的相关内容。
一、悬浮抱杆的选型计算:
在悬挂式电力线路设计中,悬浮抱杆的选型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选型计算要考虑到抱杆与线路之间的距离、线路的电气参数以及线路的机械强度等因素,以确定最合适的抱杆型号和规格。
二、悬浮抱杆的强度计算:
悬浮抱杆作为电力线路的支撑结构,其强度必须能够承受线路的负荷及外力的作用。
悬浮抱杆的强度计算包括抱杆的最大抗扭矩、挠度、破坏荷载等参数的计算,以保证抱杆在运行中不发生断裂或变形等事故。
三、外拉线与悬浮抱杆的连接计算:
外拉线与悬浮抱杆的连接计算主要包括连接件的强度和刚度计算。
连接件的强度计算要考虑到连接点的受力情况,以确定连接件的最小截面尺寸和强度要求。
连接件的刚度计算要考虑到连接点的变形情况,以确定连接件的刚度要求。
四、高压导线的风荷载计算:
高压导线作为电力线路的主要承载结构,其受到风荷载的作用。
风荷载计算要考虑导线的长度、形状、材料及风速等因素,以确定导线在受到风力作用时的最大承载能力。
以上是外拉线内悬浮抱杆分解组塔计算的主要内容。
在进行计算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和理论模型,并利用计算软件和工程经验进行计算和分析。
同时,还需要根据计算结果进行结构设计和参数优化,以确保外拉线内悬浮抱杆组塔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完整版)内悬浮外拉线组塔施工方法
附件二、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内悬浮抱杆分解组塔时,抱杆的临时拉线有两种布置方式:一种是内拉线,另一种是外拉线。
外拉线是抱杆拉线由抱杆顶引至铁塔以外的地面,通过拉线控制器与地锚连接固定,所以也称落地拉线。
内悬浮外拉线抱杆与内拉线抱杆相比,前者更适于起吊较重的塔片,各种组塔方法对于吊装酒杯塔横担都存在一定困难,但使用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出装酒杯型铁塔的横担困难相对较小。
内悬浮外拉线抱杆组塔与内悬浮内拉线抱杆组塔相比,除将抱杆拉线由塔身内侧改为塔身外侧外,其余操作及施工计算均相同。
第一节现场布置一、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的现场布置其现场布置示意如图6-1所示。
二、计算抱杆长度(1)对于干字型塔(包括上字型及双回路直线塔等),抱杆长度应满足吊装塔身各片的要求。
其长度应满足:L A ≥ 2/3L 1 2 D X+L +H +H式中: L —按塔身段长度计算的抱杆长度, m ;AL —塔身各段中最长的一段段长, m ;1L —抱杆插入已组塔段的长度,可近似取已组塔体上端根开, m ; 2H H D X —吊点绳的垂直高度,可近似取被吊构件上端的根开, m ;—起吊滑车组收缩后的最小长度, m ,一般取 2? 4m。
(2)对于酒杯塔(包括猫头塔等),抱杆长度应满足吊装横担的需要。
其长度应满足L ≥ H +L +L +H +HB b 3 2B D X式中: L B b —按吊装酒杯塔横担计算的抱杆长度, m ;—酒杯塔横担的立面高度, m ;H L —酒杯塔平口至横担下平面的高度 ,m ;3L —抱杆插入塔身部分的长度,可近似取平口的根开, m 。
2B 当抱杆根部的承托绳能挂在下曲臂靠上端(注意应有横杆支撑等补强措施)时,可取 L =0,由此得出的抱杆长度会稍短些。
2B三、抱杆的临时拉线布置(1)抱杆临时拉线的地锚应位于与基础中心线火角为 45°的延长线上。
拉线的对地火角不宜大于 45°。
外拉线内悬浮抱杆分解组塔计算
增补三外拉线内悬浮抱杆分解组塔计算下文中,把通过起吊提升钢丝绳滑车组上下滑车的铅垂面剖视图称为“主视图”;而“平衡侧视图”则是从被起吊物的相反侧(平衡侧)向抱杆方向的水平视图。
外拉线共四根,正交布置,拉线地锚位于杆塔的四角方向。
一、在铁塔的正面或侧面单侧组吊塔材组件在铁塔的正面或侧面用外拉线内悬浮抱杆分解组塔可分单侧起吊塔材组件和双侧同时起吊塔材组件两种。
单侧起吊塔材组件如图3-1所示。
图3-1 单侧起吊塔材组件主视图外拉线内悬浮抱杆单侧吊塔在被吊塔材组件就位位置时工器具受力达到最大值,其中尤其关注就位位置最高和塔材组件自重最大时的吊装。
图3-2 所示为在被吊塔材接近就位状态时的各方向视图。
图3-3 所示为被吊塔材接近就位状态时各视图中的有关尺寸和作用力。
AB——塔材组件;CD——系吊钢丝绳套(即千斤绳)段C1D、C2D的投影;CH——塔材控制绳合力线;DE1——提升钢丝绳的向上段;E1F1——提升钢丝绳的向下段;E1F——抱杆;GE——平衡侧(位于起吊的对侧)抱杆的上拉线G1E、G2E的投影;JF——起吊侧承托钢丝绳J1F与J2F的投影。
12 增补三外拉线内悬浮抱杆分解组塔计算(a)平衡侧拉线平面;(b)主视图;(c)起吊侧系吊钢丝绳套平面和承托钢丝绳平面;(d)俯视图图3-2 在铁塔的正面或侧面方向单侧起吊增补三 外拉线内悬浮抱杆分解组塔计算 13下列公式计算塔材组件接近就位时的情况,此时、各工器具承受的力达到最大。
1. 提升滑车组的张力P (亦即系吊钢丝绳套的合力T )()ϕαϕ'+'⋅==cos cos W T P 塔材组件接近就位时:Ce h H -+≈'-231tan ϕ()13211cos sin tan H H h L h C -+--≈-ξξα其中: hi 1s i n-=ξ 2. 系吊钢丝绳(即千斤绳)套的张力T ′βsin 2PT ='其中:bδβ2t a n1-=(a )平衡侧拉线平面; (b )主视图;14 增补三 外拉线内悬浮抱杆分解组塔计算(c )系吊钢丝绳套平面及起吊侧承托钢丝绳平面 ; (d )俯视图图3-3 在铁塔的正面或侧面方向单侧组吊塔材组件3. 塔材控制绳的总张力F ′()ϕαα'+⋅='cos sin W F4. 抱杆顶端承受的的轴向压力N()()R N ξϕηαϕ++-=cos cos 其中:ξξϕsin 2cos tan 111h xH L ++≈-R ——提升滑车组张力P 与提升滑车组引向腰滑车的提升钢丝绳向下段张力(P /n 工作绳数)的合力(见图3-4),kN ;()21sin 21工作绳数工作绳数nn P R +-+=ατη——R 与提升滑车组张力P 间的夹角(见图3-4),度。
2.悬浮抱杆组塔受力计算总结
1. 前言
外(内)拉线悬浮抱杆分解组塔的施工计算应包括主要工器具的受力计算及构件的强度验算。主要工 器具包括控制绳、起吊绳(包括起吊滑车组、吊点绳、牵引绳等)、抱杆、抱杆拉线、承托绳、起吊滑车和 地滑车等。工具受力计算应先将全塔各次的吊重及相应的抱杆倾角、控制绳及拉线对地夹角进行组合,计 算各工器具受力,取其最大值作为选择相应工器具的依据。
F ω
T
αN Ph
G G0
S
F ω
T0
T0
(a)工况一
内拉线悬浮抱杆组塔受力分析图
(b)工况二
2.1 控制绳受力
对于分片或分段吊装时,绑扎吊件处的控制绳应采用左右各一根钢丝绳,两根钢丝绳对地的夹角宜为 30°~60°,以保证塔片稳定提升,控制绳的合力计算式为:
式,( ); 起吊滑车组轴线与铅垂线间的夹角,(°); 控制绳对地夹角,(°); 被吊构件的重力,( )。
2.6 承托绳受力
承托绳不仅要承担抱杆的外荷载,还要承担抱杆及拉线等附件的重力。当抱杆向受力侧倾斜时,受力
侧承托绳合力比反侧大,其受力值为:
( +)
=
(+ )
(2 )
式中:
抱杆向受力侧倾斜时,受力侧承托绳的合力,( );
抱杆的综合计算轴向压力,( );
抱杆及拉线等附件的重力,( );
受力侧两承托绳合力线与抱杆轴线间的夹角,(°)。
式(2.1-11)
地滑车受力计算: 式中:
= √2 地滑车的受力,( )。
式(2.1-12)
2.4 抱杆受力
式(2.1-3)
抱杆受力分析图如下:
α Ph
δ
N0
βT
T0
SDXL-ZW-07外拉线悬浮抱杆分解讲解
第1部分:输电线路外拉线悬浮抱杆分解组立铁塔作业指导书编码:SDXL-ZW-07二○一一年三月目录1 工程概况及适用范围 (1)2 编写依据 (1)3 作业流程 (1)4 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 (2)5 作业准备 (6)6 作业方法 (7)7 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 (16)1 工程概况及适用范围1.1 工程简述包括:工程的总体情况,铁塔设计型号,工程量,地形等。
1.2 铁塔配置表1-1 铁塔配置表(详见杆塔明细表和铁塔施工图)2 编写依据表2-1 编写依据3 作业流程图3-1 作业(工序)流程图4 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4.1 外拉线悬浮抱杆分解组立铁塔作业前,施工项目部根据该项目作业任务、施工条件,参照《电网建设施工安全基准风险指南》(下简称《指南》)开展针对性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形成该任务的风险分析表。
4.2 按《指南》中与外拉线悬浮抱杆分解组立铁塔作业相关联的《电网建设安全施工作业票》(编码:SDXL-ZW-07-01/01),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分析,确定风险等级,现场技术员填写安全施工作业票,安全员审核,施工负责人签发。
4.3施工负责人核对风险控制措施,并在日站班会上对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接受交底的作业人员负责将安全措施落实到各作业任务和步骤中。
4.4安全施工作业票由施工负责人现场持有,工作内容、地点不变时可连续使用10天,超过10天须重新办理作业票,在工作完成后上交项目部保存备查。
表4-1作业任务安全基准风险指南5 作业准备5.1 人员配备表5-1 人员配备表5.2 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表5-2 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表15×250m24×30m2515×160m11×130m表5-2(续)226 作业方法6.1施工准备6.1.1技术准备6.1.1.1 铁塔组立施工前,必须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6.1.1.2 施工人员熟悉铁塔组装施工图纸,并对所负责铁塔组立的桩位的地形、地貌、适宜采用哪种组立方法,应做到心中有数。
(650-16Mn)内悬浮外拉线抱杆计算样表
动负荷系数 K 1.2
抱杆倾斜角 角度 δ 0
起吊组偏斜角 角度 β 5
承托合力 kN 67.46 吊件重力 Q KN
单根承托绳力 kN 50.63 整体稳定系数 K稳 2.50
50.8
24.8 82.53 0.554
2T kN 67.06 起滑牵引绳力 T0 kN 19.74 控制绳受力 N kN 8.27 拉线合力 Ph kN 10.12 单根拉线 P kN 7.60 吊件重力 Q KN
50.8
内悬浮外拉线分解组塔)
压应力拆减系数查取 压应力拆减系数 φ 0.347 ←按λ ′查表填入
抱杆长度(m) λ ′ φ 37.8 124.79 0.304 34.8 115.01 0.347 31.8 105.25 0.4047 27.8 92.25 0.4725
应用表--□650(16Mn) 抱杆校核计算表(内悬浮外拉线分解组塔)
参数输入:
抱杆断面 □ cm 65 抱杆长度 H cm 3480 抱杆组装弯曲 ‰ 2 偏心距 e cm 17.5 拆合长细比 λ ′ 115.01
工况输入:
拉线对地角度 角度 γ 45 控制绳对地角 滑轮组有效绳数 承托绳对抱杆 角度 ω 45 n 4 夹角φ (度) 45 风速 m/S 12
内悬浮外拉线抱杆组塔施工方案
3.2 方案选择根据本标段的现场情况和从安全施工的角度出发,本标段耐张塔所处地形条件较好且可以设置外拉线,塔形均为干字型铁塔,组塔方案采用如下方式:采用长35米的800mm断面的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立铁塔,本方案仅适用于耐张塔的组立。
3.3抱杆基本参数3.3.1(1)工况控制条件①内悬浮外拉线抱杆组塔,抱杆竖直时重物允许最大垂直偏角(β)20°;或抱杆竖直偏角(δ)10°时,重物最大允许垂直偏角(β)10°;抱杆外拉线布置在基础中心线夹角45°延长线上,离基础中心距离不小于塔高1.2倍;吊物控制绳对地角不大于45°;两抱杆承托绳之间的夹角不得超过90 °;②抱杆组合弯曲不超过杆长的1/600;③作业风速<10m/S。
(2)内悬浮外拉线抱杆组塔受力分析图(3)起吊部件受力计算公式 ①控制绳对于分片或分段吊装时,绑扎吊件处的控制绳应采用“V ”形钢丝绳,“V ”形钢丝绳的夹角宜为30º~90º,以保证塔片平稳提升。
其受力计算式为:G F )cos(sin βωβ+=式中:F ——控制绳的静张力合力,kN ; G ——被吊构件的重力,kN ;β——起吊滑车组轴线与铅垂线间的夹角,(º); ω——控制绳对地夹角,(º)。
②起吊滑车组静张力kNGT )cos(cos βωω+=③起滑组牵引绳静张力kN0n n TT η=0式中:n 为滑车组有效绳数,η为滑轮效率(取0.96) ④外拉线静张力PhPPT 0T F PhFGT 0Gp h )cos()cos(sin cos δγβωβδω++⨯=)+(式中:δ为抱杆偏斜角 γ为拉线合力线对地角 单根拉线静张力PhP P θcos 23.1=式中:θ为拉线与拉线合力线间夹角 ⑤抱杆静轴压力N)cos()cos(cos )cos(T G N +++-=βωγδωβγ⑥承托绳静张力S())2sin(sin 02φδφ)+(G N S +=式中:G0为抱杆自重S2为受力侧承托绳的合力,φ为受力侧两承托绳合力线与抱杆轴线间的夹角 一根承托绳的静张力Sψcos 22⨯⨯=K S S式中: K 为综合不平衡系数(1.5); ψ为承托绳与承托绳合力线之夹角 3.4受力计算及工器具选择分析杆塔组立过程的受力情况,详见附件《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主要受力计算书》。
(样表)内悬浮摇臂抱杆组塔吊装施工计算
内悬浮摇臂抱杆组塔吊装施工计算(单侧起吊)1吊装布置γ1γ2θ1θ2起吊滑车组平衡滑车组锚于塔脚ω控制绳吊件重W起吊偏角α1承托绳平衡组偏角α2定位拉线4321说明:1S 起吊侧起幅滑车组; 1γ起吊侧起幅滑车组与水平线夹角;2S 起吊反向平衡侧起幅滑车组;2γ起吊反向平衡侧起幅滑车组与水平线夹角; 1Q 起吊侧摇臂; 1θ起吊侧摇臂与水平线夹角;2Q 起吊反向平衡侧摇臂; 2θ起吊反向平衡侧摇臂与水平线夹角 1R 起吊滑车组; 1α起吊滑车组与垂线夹角;2R 起吊反向平衡滑车组; 2α起吊反向平衡滑车组与垂线夹角; W 吊件物; U 承托绳; 4321P P P P 、、、分别为起吊、平衡侧起幅滑车组及起吊滑车组出线端; K 冲击振击系数取1.2; δ吊件偏斜角度,最大取5度。
2受力计算(单侧起吊):2.1吊件计算重力G kNW KW G 2.1==2.2控制绳受力FG )(F 11cos sin αωα+=2.3起吊滑车组受力1T kNG T )cos(cos 11αωω+=2.4牵引绳静张力3P kNnn T P η213=式中 2n 起吊滑车组钢丝绳的工作绳数;η 滑车效率,η=0.96。
2.5起吊侧摇臂调幅滑车组静张力1S kN1S =11131211sin cos cos 2/cos γγθαh )L G G (T ++ 式中 2G 摇臂重力kN ; 3G 起吊滑车组重力kN ; 1γ 起幅滑车组与水平线夹角)L L h (tg 11111cos sin θθγ-=-式中 1h 摇臂支点以上主抱杆长度(m ) L 摇臂长度(m )2.6起吊侧摇臂调幅滑车组出线端牵引力1P kN nn S P η111=式中 1n 摇臂起幅滑车组钢丝绳的工作绳数;η 滑车效率,η=0.96。
2.7起吊侧摇臂静压力1Q kN1113231111sin cos 2/cos θαθγ)T G (G P )(S Q +++++=2.8平衡侧摇臂调幅滑车组静张力2S kN2112cos cos γγS S =2.9平衡侧摇臂调幅滑车组出线端牵引力2P kN nn S P η122=2.10平衡侧平衡滑车组静张力2T kN232222212cos /cos 2/cos cos αθθγ)G G L S h (T --=2.11平衡侧平衡滑车组出线端牵引力4P kN nn T P η224=2.12平衡侧摇臂静压力2Q kN2223242222sin cos 2/cos θαθγ)T G (GP )(S Q +++++=2.13承托绳静张力U Kn抱杆倾斜一侧两承托绳的合力φδφϕ2sin sin )(N U +=式中 ;δ 抱杆对垂线的倾斜角度;φ 一侧承托绳合力线与铅垂线的夹角;Hbtg21-=φ其中 b 为已组塔上口宽度尺寸;H 为抱杆在已组塔上口以下的长度,见布置图H=(23h h +)。
内、外拉线内悬浮抱杆分解组立铁塔
国家电投湖北秭归云台荒风电场电气安装项目内、外拉线内悬浮抱杆分解组立铁塔施工方案批准:审核:编写:江西水电检修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新余分公司湖北秭归云台荒风电场电气安装项目部编制时间: 2020年 03月 20日目录一、编写依据 (1)二、工程概况及适用范围 (2)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3)四、作业准备 (7)五、铁塔组立施工技术规定及作业方法 (14)六、铁塔组立安全保证措施 (29)七、铁塔组立质量保证措施 (36)八、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41)九、危险点分析及预控 (42)一、编写依据二、工程概况及适用范围2.1工程简述2.1.1 工程概述本工程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
本工程为国家电投湖北秭归云台荒风电场电气安装项目,本工程架空部分包括集电线路A线、B线、C线、D线等四条集电线路。
场地位于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北边陲,长阳县榔坪镇北部,县城距宜昌市约30km。
风电场场址区主要山脊海拔高度在 1600~2000m 之间,场地较为开阔,地势起伏较大。
本工程导线:导线采用单根JL/G1A-150/35钢芯铝绞线;JL/G1A-240/40钢芯铝绞线和电力电缆。
本工程地线:线路架设两根地线,一根为JLB20A-50铝包钢绞线,另一根为24芯OPGW复合光缆(机械特性与JLB20A-50匹配)。
2.1.2 杆塔型号及数量清单全线路新建角钢塔151基。
其中单回耐张塔 45 基,单回直线塔 106 基。
架空线路全长 35.29km,本工程 35kV 集电线路两端进出线均为电缆敷设,利用电缆终端塔引下后敷设引入升压站和风机箱变。
其中跨越乡村道路88条,200V线路26条,380V线路7条,10KV线路15条,通讯线6条。
1.1.3 集电线路 A 线:新建线路长 7.20km;集电线路 B 线:新建线路长 6.86km;集电线路 C 线:全线单回路架设,新建线路长 7.13km;集电线路 D 线:全线单回路架设,新建线路长 13.88km(主线一 9.54km,主线二4.34km);塔型为1B1Z3-J1、1B1Z3-J2、1B1Z3-J3、1B1Z3-Z2型。
浅谈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施工方法
浅谈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施工方法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施工方法是一种常见的电力线路施工方法,主要用于高压输电线路的搭设。
该方法采用了内悬浮的方式来支撑抱杆,并通过外拉线的方式来加固和稳定整个抱杆组塔结构。
以下是对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施工方法的浅谈。
首先,内悬浮是指在抱杆顶端设置悬浮高压电缆,并使用电缆和杆塔之间的张力来支撑整个抱杆。
这种方式能够降低杆塔的高度,减少对地面的占地,并提高抱杆的稳定性。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运用经验和技巧来准确计算和调整张力,以确保抱杆能够承受外部负荷。
其次,外拉线是指在抱杆的底部设置外拉线,通过外部拉力来增加抱杆的稳定性。
外拉线通常使用钢丝绳或拉索,将抱杆与杆塔、地面或定锚点连接起来。
通过外拉线的作用,能够有效抵抗外部风力和重力对抱杆的影响,保持整个抱杆组塔结构的稳定。
在实施内悬浮外拉线抱杆分解组塔施工方法时,需要进行以下步骤:1.设定施工计划: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抱杆的数量、位置和安装顺序,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并确定所需的设备和人员。
2.安装杆塔:根据设计要求,在事先挖好的基坑中安装杆塔,并进行垂直和水平的调整,确保其稳定性。
3.安装内悬浮:在杆塔顶端通过绝缘子串的安装安装内悬浮,根据设计要求调整电缆的张力,并确保其能够正确地支撑抱杆。
4.抱杆上飞:在内悬浮和外拉线的支撑下,使用专门的设备和工具将抱杆从地面抬升至杆塔顶端,并与内悬浮进行连接,使其垂直。
5.安装外拉线:在抱杆底部通过绝缘子串的安装安装外拉线,将其连接至杆塔或地面的定锚点,增加抱杆的稳定性。
6.调整和固定:根据需要,调整外拉线的长度和张力,使抱杆达到设计要求的倾斜角度和稳定性,并使用支撑材料或梁等固定抱杆的底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补三外拉线内悬浮抱杆分解组塔计算下文中,把通过起吊提升钢丝绳滑车组上下滑车的铅垂面剖视图称为“主视图”;而“平衡侧视图”则是从被起吊物的相反侧(平衡侧)向抱杆方向的水平视图。
外拉线共四根,正交布置,拉线地锚位于杆塔的四角方向。
一、在铁塔的正面或侧面单侧组吊塔材组件在铁塔的正面或侧面用外拉线内悬浮抱杆分解组塔可分单侧起吊塔材组件和双侧同时起吊塔材组件两种。
单侧起吊塔材组件如图3-1所示。
图3-1 单侧起吊塔材组件主视图外拉线内悬浮抱杆单侧吊塔在被吊塔材组件就位位置时工器具受力达到最大值,其中尤其关注就位位置最高和塔材组件自重最大时的吊装。
图3-2 所示为在被吊塔材接近就位状态时的各方向视图。
图3-3 所示为被吊塔材接近就位状态时各视图中的有关尺寸和作用力。
AB——塔材组件;CD——系吊钢丝绳套(即千斤绳)段C1D、C2D的投影;CH——塔材控制绳合力线;DE1——提升钢丝绳的向上段;E1F1——提升钢丝绳的向下段;E1F——抱杆;GE——平衡侧(位于起吊的对侧)抱杆的上拉线G1E、G2E的投影;JF——起吊侧承托钢丝绳J1F与J2F的投影。
12 增补三外拉线内悬浮抱杆分解组塔计算(a)平衡侧拉线平面;(b)主视图;(c)起吊侧系吊钢丝绳套平面和承托钢丝绳平面;(d)俯视图图3-2 在铁塔的正面或侧面方向单侧起吊铁塔概况和吊点系吊位置(起吊次数≤20):各吊次序承托绳抱杆位置所吊塔材系吊点固定处高度H1,m固定处宽度D2,m固定处宽度D1,m承托绳固定处以上抱杆长L1,m主视图中抱杆顶端相对底端的水平位移i,m自重W,kN系吊点至所吊塔材底端距离h2 ,m所吊塔材底端就位点离塔中心距离C,m所吊塔材底端就位高度H3,m左右系吊点间距b,m系吊点连线至吊钩距δ,m塔中心至控制绳地锚距离e,m1 H1-1D2-1D1-1L 1-1i1W1h2-1C1H3-1b 1δ1e12 H1-2D2-2D1-2L 1-2I2W2h2-2C2H3-2b2δ2e2∶∶增补三 外拉线内悬浮抱杆分解组塔计算 1320 H 1-20 D 2-20 D 1-20L 1-20 i 20 W 20 h 2-20 C 20 H 3-20 b 20 δ20 e 20下列公式计算塔材组件接近就位时的情况,此时、各工器具承受的力达到最大。
1. 提升滑车组的张力P (亦即系吊钢丝绳套的合力T )()ϕαϕ'+'⋅==cos cos W T P塔材组件接近就位时: Ce h H -+≈'-231tanϕ()13211cos sin tan H H h L h C -+--≈-ξξα其中: hi 1sin-=ξ 2. 系吊钢丝绳(即千斤绳)套的张力T ′βsin 2PT ='其中:bδβ2tan 1-=(a )平衡侧拉线平面; (b )主视图;14 增补三 外拉线内悬浮抱杆分解组塔计算(c )系吊钢丝绳套平面及起吊侧承托钢丝绳平面 ; (d )俯视图图3-3 在铁塔的正面或侧面方向单侧组吊塔材组件3. 塔材控制绳的总张力F ′()ϕαα'+⋅='cos sin W F4. 抱杆顶端承受的的轴向压力N()()R N ξϕηαϕ++-=cos cos 其中:ξξϕsin 2cos tan 111h xH L ++≈-R ——提升滑车组张力P 与提升滑车组引向腰滑车的提升钢丝绳向下段张力(P /n 工作绳数)的合力(见图3-4),kN ;()21sin 21工作绳数工作绳数nn P R +-+=ατη——R 与提升滑车组张力P 间的夹角(见图3-4),度。
()⎥⎦⎤⎢⎣⎡-=-ατηcos sin 1R n P工作绳数ξξτsin 21cos tan 1211L D L +≈-图3-4 (P /n 工作绳数) 、P 、合力R 和夹角η增补三 外拉线内悬浮抱杆分解组塔计算 155. 平衡侧(即起吊的对侧)每根抱杆拉线的张力S ′()()R S ξϕρηξα+-+='cos sin 2sin 其中: ρ——在平衡侧抱杆拉线平面上拉线对两固定点连线的夹角,度。
()xH L h x 2cos sin 22tan 21121++⎪⎭⎫ ⎝⎛+=-ξξρ6. 起吊侧承托钢丝绳的张力V ′()()N V λεξλ2sin sin 2cos -=' 其中: λ——在主视图中,承托钢丝绳合力线对水平面的夹角,度;22121cos tan D L ξλ-= ε——在承托钢丝绳平面上承托钢丝绳对两固定点连线的夹角,度;图3-5 在铁塔的正面或侧面杆双侧起吊塔材组件16 增补三 外拉线内悬浮抱杆分解组塔计算()12222121cos 2tan D D L ⎪⎭⎫ ⎝⎛+=-ξεL 2——承托钢丝绳固定节点平面以下的抱杆长度,m 。
L 2= h -L 17.提升钢丝绳的拉力T=P / n 工作绳数二、在铁塔的正面或侧面双侧起吊塔材组件图3-5所示为在铁塔的正面或侧面用外拉线内悬浮抱杆双侧起吊塔材组件、被吊塔材接近就位状态时的各方向视图。
图3-6所示为被吊塔材接近就位状态时各视图中的有关尺寸和作用力。
(a )平衡侧拉线平面和承托绳平面 ; (b )主视图; (c )起吊侧系吊钢丝绳套平面和承托钢丝绳平面;(d )俯视图图3-6 在铁塔的正面或侧面双侧起吊塔材组件图3-6中:AB ——塔材组件;CD ——系吊钢丝绳套(即千斤绳)段C 1D 、C 2D 的投影;增补三 外拉线内悬浮抱杆分解组塔计算 17CH ——被吊塔材控制绳的合力线; DE 1——提升钢丝绳向上段; E 1F 1——提升钢丝绳向下段; E 1F ——抱杆;GE ——两起吊侧抱杆拉线G 1E 与G 2E 的投影; JF ——右起吊侧承托钢丝绳J 1F 、J 2F 的投影。
下述各有关公式计算主要考虑塔材组件接近就位时的情况,此时、各工器具承受的力达到最大,其中尤其关注就位位置最高和塔材组件自重最大时的吊装。
但在双侧起吊塔材组件施工中,由于在起吊初瞬以及就位终瞬两侧塔材组件实际上不可能做到完全同步,故在此时所有索具之受力状况有可能转化为单侧起吊塔材组件之状况,因此在双侧起吊塔材组件施工设计中,抱杆拉线的的受力计算应按单侧起吊塔材组件情况考虑。
双侧起吊塔材组件时抱杆和承托钢丝绳受力远大于单侧吊时。
双侧起吊塔材组件时,在主视图中,抱杆对铅垂线的倾角ξ值应为0 。
(a )平衡侧拉线平面和承托绳平面 ; (b )主视图; (c )起吊侧系吊钢丝绳套平面和承托钢丝绳平面 ; (d )俯视图图3-7 在铁塔的正面或侧面双侧起吊塔材组件1.每套提升滑车组的张力P (亦即系吊钢丝绳套的合力T )()ϕαϕ'+'⋅==cos cos W T P18 增补三 外拉线内悬浮抱杆分解组塔计算塔材组件接近就位时: Ce h H -+≈'-231tanϕ()13211tan H H h L C-+-≈-α2. 系吊钢丝绳(即千斤绳)套的张力T ′βsin 2PT ='其中:bδβ2tan 1-= 3. 塔材控制绳的总张力F ′()ϕαα'+⋅='cos sin W F4. 抱杆顶端承受的的轴向压力N()R N ηα-=cos 2R ——每套提升滑车组张力P 与提升滑车组引向腰滑车的提升钢丝绳向下段张力(P /n 工作绳数)的合力,kN 。
()21sin 21工作绳数工作绳数nn P R +-+=ατ其中:21121tan D L -≈τ η——R 与提升滑车组张力P 间的夹角,度。
()⎥⎦⎤⎢⎣⎡-=-ατηcos sin 1R n P工作绳数5. 平衡侧(即起吊的对侧)抱杆拉线的张力S ′由于就位瞬间两侧塔材不可能做到完全同步,因此求S ′的最大值时应按单侧起吊塔材考虑()R S ϕρηαcos sin 2sin -=' 其中:ρ——在平衡侧抱杆拉线平面上,拉线对两固定点连线的夹角,度。
增补三 外拉线内悬浮抱杆分解组塔计算 19()xH L x 222tan 21121++⎪⎭⎫ ⎝⎛=-ρϕ——在主视图中,平衡侧抱杆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度;2tan 111x H L +≈-ϕ 6. 起吊侧承托钢丝绳的张力V ′()N V λελ2sin sin 2cos ='7.提升钢丝绳的拉力T=P / n 工作绳数其中:λ——在主视图中,承托钢丝绳的合力线对水平面的夹角,度;22121tanD L -=λ ε——在承托钢丝绳平面上,承托钢丝绳对两固定点连线的夹角,度;()122221212tan D D L ⎪⎭⎫ ⎝⎛+=-εL 2——承托钢丝绳固定节点平面以下的抱杆长度,m 。
L 2=h -L 1以上各式中:P ——提升滑车组受力,kN ; T ——系吊钢丝绳套的合力,kN ;ϕ′——在主视图中,塔材控制绳合力线对水平面的夹角,度; α——在主视图中,提升滑车组对铅垂线的夹角,度;W ——所吊塔段(含提升滑车组等)重,kN ; H 1——承托绳固定处高度,m ;h 2——所吊塔段系吊点至所吊塔材底端距离,m ; H 3——所吊塔段底端的就位高度,m ;e ——塔材控制绳地面锚固点至塔位中心的距离,m ; C ——所吊塔材底端就位点离塔中心距离,m ; D 1——承托绳固定处宽度(见图3-3、图3-7),m ; D 2——承托绳固定处宽度(见图3-3、图3-7),m ;20 增补三外拉线内悬浮抱杆分解组塔计算ξ——抱杆向起吊方向倾角,度;i——主视图中抱杆顶端相对底端的水平位移,m;h——抱杆长度,m;L1——承托绳固定处以上抱杆长,m;T′——系吊钢丝绳套(即千斤绳)套的张力,kN;β——在系吊钢丝绳套平面上,系吊钢丝绳套段对两绑扎点联线的夹角,度;δ——系吊点连线至吊钩距,m;b——左右系吊点间距,m;F′——塔材控制绳的总张力,kN;ϕ——在主视图中,平衡侧(即起吊的对侧)抱杆两根拉线的合力线对水平面的夹角,度;x——拉线地锚至杆塔中心的水平距离(折算到水平基面),m;τ——在主视图中,提升钢丝绳的向下段对水平面的夹角,度;N——抱杆顶端承受的轴向压力,kN;η——提升滑车组张力P与提升滑车组引向腰滑车的提升钢丝绳向下段张力(P/n工作绳数)的合力R与提升滑车组张力P间的夹角,度;R——提升滑车组张力P与提升滑车组引向腰滑车的提升钢丝绳向下段张力(P/n工作绳数)的合力,kN;S′——平衡侧(即起吊的对侧)抱杆拉线的张力,kN;ρ——在两侧抱杆拉线平面上,拉线对两角固定点联线的夹角,度;V′——起吊侧承托钢丝绳的张力,kN;λ——在主视图中,两侧承托钢丝绳的合力线对水平面的夹角(近似地认为左右夹角相等),度;ε——在两侧承托钢丝绳平面上,承托钢丝绳对两角固定点联线的夹角(近似地认为左右夹角相等),度;L2——承托绳固定处节点平面以下的抱杆长度,m;T——提升钢丝绳的拉力,kN;n工作绳数——起吊滑车组工作绳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