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放大器 实验报告
低频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低频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电路组成;2. 掌握低频功率放大器的调试方法;3. 测试和分析低频功率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4.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二、实验原理低频功率放大器是一种将低频信号放大到足够大的功率,以驱动负载(如扬声器)的电路。
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输入级、驱动级和输出级。
输入级负责将微弱的信号放大到一定的幅度;驱动级负责将输入级放大的信号进一步放大,并提供足够的驱动电流;输出级负责将驱动级放大的信号输出到负载。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低频功率放大器实验电路板;2. 晶体管;3. 负载电阻;4. 信号发生器;5. 交流毫伏表;6. 直流毫安表;7. 示波器;8. 万用表。
四、实验步骤1. 搭建低频功率放大器实验电路,包括输入级、驱动级和输出级;2. 调整电路参数,使放大器工作在最佳状态;3. 测试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包括输出电压和电流;4. 测试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分析负载电阻对放大倍数的影响;5. 测试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分析产生失真的原因;6. 测试放大器的带宽,分析电路参数对带宽的影响;7. 测试放大器的效率,分析电路参数对效率的影响;8.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撰写实验报告。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静态工作点测试:通过调整电路参数,使放大器工作在最佳状态。
测试结果显示,输出电压约为15V,输出电流约为0.5A。
2. 电压放大倍数测试:在输入信号为1V时,输出信号约为10V,电压放大倍数为10。
3. 非线性失真测试:通过调整输入信号幅度,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
当输入信号幅度较大时,输出信号出现失真现象。
分析产生失真的原因是电路参数设置不当,导致放大器工作在非线性区域。
4. 带宽测试:在输入信号频率为20Hz到20kHz范围内,放大器具有良好的带宽。
分析电路参数对带宽的影响,发现适当调整电路元件参数,可以提高放大器的带宽。
5. 效率测试:通过测量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计算放大器的效率。
低频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

低频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和制作低频功率放大器,了解放大器的基本原理、特性和工作方式,掌握放大器电路的设计方法和调试技巧。
二、实验原理1. 放大器基本原理放大器是一种将输入信号增加到更高电平的电路。
它可以增加信号的幅度、功率或电压,使得信号能够被更远距离传输或被更多设备使用。
放大器通常由一个输入端、一个输出端和一个控制元件组成。
2. 低频功率放大器的特点低频功率放大器是指工作频率在几千赫兹以下,输出功率在几瓦以下的放大器。
它具有以下特点:(1)输入电阻高;(2)输出电阻低;(3)增益高;(4)线性好;(5)失真小。
3. 放大器电路设计方法(1)选择合适的管子: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管子,如双极晶体管或场效应管等。
(2)确定工作点:根据管子参数和负载要求确定工作点。
(3)设计偏置电路:根据所选管子类型和工作点需求设计偏置电路。
(4)确定放大器电路拓扑结构: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放大器电路拓扑结构。
(5)计算元件参数:根据所选拓扑结构和工作点计算元件参数。
(6)布局和布线: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布局和布线。
三、实验步骤1. 放大器电路设计本次实验采用晶体管作为放大器管子,以共射极放大器为基础,设计低频功率放大器电路。
具体步骤如下:(1)选择晶体管型号;(2)根据晶体管参数和负载要求确定工作点;(3)设计偏置电路;(4)选择合适的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5)计算元件参数。
2. 低频功率放大器制作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元件选配、布局和布线,制作低频功率放大器。
3. 低频功率放大器测试将信号源接入输入端,将示波器接入输出端,调节偏置电位器使得输出波形不失真。
测量并记录输入信号幅度、输出信号幅度、增益等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测试,本次实验制作的低频功率放大器实现了预期的功能。
在输入信号频率为1kHz、幅度为10mV的情况下,输出信号幅度为1.2V,增益为120倍。
在输入信号频率为10kHz、幅度为10mV的情况下,输出信号幅度为1.0V,增益为100倍。
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

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和搭建高频功率放大器电路,实现对输入信号的放大,并验证其放大性能和稳定性。
二、实验原理。
高频功率放大器是一种能够对高频信号进行放大的电路。
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晶体管等元件对输入的高频信号进行放大,从而得到输出信号。
在实际搭建电路时,需要考虑元件的参数选取、电路的稳定性以及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度等因素。
三、实验器材。
1. 信号发生器。
2. 高频功率放大器电路板。
3. 示波器。
4. 直流稳压电源。
5. 电阻、电容等元件。
四、实验步骤。
1. 将高频功率放大器电路板搭建好,并连接好电源和信号源。
2. 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输入合适的高频信号。
3. 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入和输出信号的波形,记录波形的幅度和相位差。
4. 调节输入信号的幅度,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情况。
5. 测量输入和输出信号的电压、功率等参数,分析功率放大器的放大性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我们得到了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输入和输出信号波形,并记录了其幅度和相位差。
同时,我们还对输入和输出信号的电压、功率等参数进行了测量和分析。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高频功率放大器的放大性能和稳定性。
六、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我们得出了关于高频功率放大器的结论。
我们验证了高频功率放大器对输入信号的放大效果,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估。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改进的方向,为今后的研究和实验提供了指导和思路。
七、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通过搭建高频功率放大器电路,验证了其放大性能和稳定性。
我们不仅掌握了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原理和实验方法,还积累了实验数据和分析经验。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高频功率放大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八、参考文献。
[1] 《电子电路实验指导书》。
[2] 《电子技术基础》。
[3] 《电路原理与设计》。
以上就是本次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的报告内容,谢谢阅读。
低频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

低频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低频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引言低频功率放大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设备,用于放大低频信号。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低频功率放大器电路并进行实验验证,探究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1. 了解低频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2. 学习搭建低频功率放大器电路的方法;3. 测试低频功率放大器的性能指标,如增益、频率响应等。
二、实验器材和原理1. 实验器材:(列出所使用的器材,如信号发生器、电阻、电容、晶体管等)2. 实验原理:(简要介绍低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如输入信号经过放大器电路,经过放大后输出)三、实验步骤1. 搭建低频功率放大器电路:(详细描述电路的搭建步骤,包括所使用的元件和其连接方式)2. 连接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将信号发生器连接到放大器的输入端,将示波器连接到放大器的输出端)3. 调节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观察示波器上的输出信号)4. 测量和记录数据:(测量和记录放大器的增益、频率响应等数据,可以使用示波器和其他测量仪器)四、实验结果和分析1. 实验数据:(列出实验测得的数据,如输入信号频率、幅度,输出信号频率、幅度等)2.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并比较放大器的增益、频率响应等性能指标)3. 结果讨论:(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可能的误差来源,探讨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的一致性)五、实验总结1. 实验心得:(简要总结实验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如对低频功率放大器的理解加深,实验操作技巧的提升等)2. 实验改进:(提出对实验的改进意见,如增加测量数据的次数,使用更精确的测量仪器等)3. 实验应用:(探讨低频功率放大器的实际应用领域,如音频放大器、通信设备等)结语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低频功率放大器的原理和性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相符,验证了低频功率放大器电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通过实验的过程,我们也提高了实验操作技巧和数据分析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基础。
(完整word版)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终)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学生姓名: 王晟尧 学号: 6102215054 专业班级: 通信152班 实验类型:□验证 □综合 □设计 □创新 实验日期: 实验成绩:音频功率放大电路设计一、设计任务设计一小功率音频放大电路并进行仿真。
二、设计要求已知条件:电源9±V 或12±V;输入音频电压峰值为5mV ;8Ω/0.5W 扬声器;集成运算放大器(TL084);三极管(9012、9013);二极管(IN4148);电阻、电容若干基本性能指标:P o ≥200mW (输出信号基本不失真);负载阻抗R L =8Ω;截止频率f L =300Hz,f H =3400Hz扩展性能指标:P o ≥1W (功率管自选)三、设计方案音频功率放大电路基本组成框图如下:话音放大器滤波器功率放大器话筒输出扬声器音频功放组成框图由于话筒的输出信号一般只有5mV左右,通过话音放大器不失真地放大声音信号,其输入阻抗应远大于话筒的输出阻抗;滤波器用来滤除语音频带以外的干扰信号;功率放大器在输出信号失真尽可能小的前提下,给负载R L(扬声器)提供一定的输出功率.应根据设计要求,合理分配各级电路的增益,功率计算应采用有效值。
基于运放TL084构建话音放大器与宽带滤波器,频率要求详见基本性能指标。
功率放大器可采用使用最广泛的OTL (Output Transformerless)功率放大电路和OCL(Output Capacitorless)功率放大电路,两者均采用甲乙类互补对称电路,这种功放电路在具有较高效率的同时,又兼顾交越失真小,输出波形好,在实际电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负载来说,OTL电路和OCL电路都是射极跟随器,且为双向跟随,它们利用射极跟随器的优点——低输出阻抗,提高了功放电路的带负载能力,这也正是输出级所必需的。
由于射极跟随器的电压增益接近且小于1,所以,在OTL电路和OCL电路的输入端必须设有推动级,且为甲类工作状态,要求其能够送出完整的输出电压;又因为射极跟随器的电流增益很大,所以,它的功率增益也很大,这就同时要求推动级能够送出一定的电流。
otl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共8篇)

otl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共8篇)OTL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课程设计课程名称题目名称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二○一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目录引言 (2)模拟电子技术功率放大器12网络工程本2郭能51202032019 孙艳孙长伟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2)1.1 设计任务 (2)1.2 设计要求 (2)二、方案设计...................................................(3)三、总原理图及元器件清单....................................(4)四、电路仿真与调试.............................................(6)五、性能测试与分析..........................................(7)六、总结......................................................(8)七、参考文献 (8)OTL功率放大器引言:OTL(Output transformerless )电路是一种没有输出变压器的功率放大电路。
过去大功率的功率放大器多采用变压器耦合方式,以解决阻抗变换问题,使电路得到最佳负载值。
但是,这种电路有体积大、笨重、频率特性不好等缺点,目前已较少使用。
OTL 电路不再用输出变压器,而采用输出电容与负载连接的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使电路轻便、适于电路的集成化,只要输出电容的容量足够大,电路的频率特性也能保证,是目前常见的一种功率放大电路。
它的特点是:采用互补对称电路(NPN、PNP参数一致,互补对称,均为射随组态,串联,中间两管子的射极作为输出),有输出电容,单电源供电,电路轻便可靠。
两组串联的输出中点”可理解为采用互补对称电路(NPN、PNP参数一致,互补对称,均为射随组态,串联,中间两管子的射极作为输出)。
OTL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

OTL功率放⼤器实验报告七OTL功率放⼤电路⼀、实验⽬的1.进⼀步理解OTL功率放⼤器的⼯作原理。
2.学会OTL电路的调试及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法。
图7-1 OTL功率放⼤器实验电路⼆、试验原理图7-1所⽰为OTL低频功率放⼤器。
其中由晶体三极管T1组成推动级,T2 ,T3是⼀对参数对称的NPN和PNP型晶体三极管,他们组成互补推挽OTL功放电路。
由于每⼀个管⼦都接成射极输出器形式,因此具有输出电阻低,负载能⼒强等优点,适合于作功率输出级。
T1管⼯作于甲类状态,它的集电极电流I c1的⼀部分流经电位器R W2及⼆极管D,给T2.T3提供偏压。
调节R W2,可以使T2.T3得到适合的静态电流⽽⼯作于甲.⼄类状态,以克服交越失真。
静态时要求输出端中点A的电位U A=1/2U CC,可以通过调节R W1来实现,⼜由于R W1的⼀端接在A点,因此在电路中引⼊脚.直流电压并联负反馈,⼀⽅⾯能够稳定放⼤器的静态⼯作点,同时也改善了⾮线性失真。
当输⼊正弦交流信号U i时,经T1放⼤.倒相后同时作⽤于T2.T3的基极,U i的负半周使T2管导通(T3管截⽌),有电流通过负载R L,同时向电容C0充电,在U i的正半周,T3导通(T2截⽌),则已充好的电容器C0起着电源的作⽤,通过负载R L放电,这样在R L上就得到完整的正弦波.C2和R构成⾃举电路,⽤于提⾼输出电压正半周的幅度,以得到⼤的动态范围.OTL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1.最⼤不失真输出功率P om理想情况下,P om=U CC2/8R L,在实验中可通过测量RL两端的电压有效值,来求得实际的P OM=U O2/R L。
2.效率=P OM/P E 100% P E-直流电源供给的平均功率理想情况下,功率M ax=78.5%.在实验中,可测量电源供给的平均电流I dc,从⽽求得P E=U CC I dc,负载上的交流功率已⽤上述⽅法求出,因⽽也就可以计算实际效率了。
低频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共)doc(二)2024

低频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共)doc(二)引言:本实验报告旨在研究低频功率放大器的原理和性能,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通过使用实验测量和分析的方法,我们将对低频功率放大器进行深入研究,并总结实验结果。
正文:I. 低频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原理1. 放大器的定义和分类2. 低频信号的特点3. 低频功率放大器的基本电路结构4. 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特性II. 低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要点1. 放大器的增益和频率响应要求2. 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度要求3. 设计时应考虑的功耗和效率问题4. 输入和输出阻抗的匹配设计5. 选择合适的元件和器件参数III. 实验测量及数据分析1. 实验所使用的仪器和测量方法2. 测量输入输出特性曲线3. 测量增益与频率响应曲线4. 测量功率放大器的效率和功耗5. 数据分析和结果总结IV. 低频功率放大器的应用案例1. 音频放大器的设计和应用2. 实验室仪器中的低频功率放大器应用3. 低频放大器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4. 摄像和电视设备中的低频功率放大器应用5. 汽车音响系统中的低频功率放大器应用V. 总结与结论1.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2. 低频功率放大器的优点和限制3.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和建议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研究了低频功率放大器的原理和性能,并从设计要点、实验测量和数据分析、应用案例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讨论。
我们发现低频功率放大器在各种应用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具有许多优点。
然而,我们也意识到该技术还存在一些限制,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以进一步改进和提高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和可靠性。
功率放大电路 实验报告

功率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功率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引言:功率放大电路是电子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电路,它的作用是将输入信号的功率放大到更高的水平,以便驱动负载。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功率放大电路,探索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实验装置:1. 功率放大器芯片:我们选择了一款常用的功率放大器芯片,具有高增益和低失真的特点。
2. 电源:为了保证电路的正常工作,我们使用了一个稳定的直流电源。
3. 输入信号发生器:为了提供输入信号,我们使用了一个可调频率和幅度的信号发生器。
4. 负载:为了测试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出能力,我们选择了一个合适的负载。
实验步骤:1. 搭建电路:根据电路原理图,我们将功率放大器芯片、电源、输入信号发生器和负载依次连接起来。
2. 设置参数:根据实验要求,我们将电源电压、输入信号频率和幅度进行调整,以便观察电路的工作情况。
3. 测试输出:通过连接示波器,我们可以实时监测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并记录相关数据。
4. 分析结果: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功率放大电路的增益、频率响应和失真程度等指标,并进行分析和比较。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增益特性:功率放大电路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增益,输入信号经过放大后,输出信号的幅度明显增加。
2. 频率响应:功率放大电路对不同频率的输入信号具有不同的放大效果,一般在特定频率范围内工作最佳。
3. 失真特性:由于电路本身的非线性特点,功率放大电路在放大过程中会引入一定的失真,主要表现为谐波失真和交叉失真。
4. 输出能力:功率放大电路可以驱动较大的负载,输出功率与负载阻抗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讨论与改进: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改进的空间:1. 温度效应:功率放大电路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温度的变化可能会影响电路的性能稳定性,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2. 失真抑制:为了减少失真的影响,可以采用一些补偿电路或反馈控制技术,提高功率放大电路的线性度和稳定性。
otl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共8篇)

otl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共8篇)
1. OTL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该报告概述了OTL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设计及其实验流程。
此外,它还应用直流、交流仿真模型来评估OTL功率放大器的性能。
2. OTL功率放大器实验数据分析:这一报告主要研究OTL功率放大器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输出特性,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3. OTL功率放大器实验结果分析:这一报告分析了OTL功率放大器的增益、电压和功率的响应特性,以及实验结果与理论模型的差异。
4. OTL功率放大器实验数据处理:这一报告研究了OTL功率放大器的输入和输出参数,以及实验中所使用的数据处理方法。
5. OTL功率放大器实验结果对比:本报告将OTL功率放大器的实验结果与理论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其优劣,并提出改进方案。
6. OTL功率放大器实验可靠性分析:该报告通过对OTL功率放大器实验结果的分析,考察其可靠性,并提出改进方案。
7. OTL功率放大器实验参数优化:本报告根据实验结果,优化OTL功率放大器的参数,以提高其性能。
功率放大器 实验报告

功率放大器的组装与设计实验目的:培养综合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提高和巩固模电知识,熟悉常见的元器件,和基本焊接方法。
实验仪器:函数发生器,收音机(其他能发出声音的声音源均可),音响,焊接常用的器材如电烙铁,焊锡丝,吸锡泵,镊子等。
实验原理第一部分:1.作用与组成声频放大器又称音频放大器,低频放大器或扩音机,顾名思义,它是放大电信号的装置。
由于各种信号源(声源)输入的信号很弱(几毫伏到1-2伏),不足以推定扬声器放声,因此必须将这些微弱的信号进行放大。
从高保真意义上讲,要求放大器如实地放大原信号,即原汁原味,但从广义上讲,为了使声明更动听,又常常对信号进行必要而适当的修饰与加工。
按声频放大器中各部分的功能不同,可将其分成两部分:其一为前置放大器(还可细分为信号源前置放大和主控放大器)其二称为功率放大器(也称后级放大器)按类又可分为合并式(前置后级一体式)、与分体式(前置与后级分开),分体式一般为高档机。
2.前置放大电路前置放大的作用是对调谐器、点唱机、录音机、传声器,激光唱机以及其它声源送来的信号进行各种处理与放大,以便为功率放大器准备适宜的电信号,使后者顺利工作。
确切的说,前置的作用是对输入的某些信号进行频率均衡或阻抗变换,并对各种信号进行不同量的放大,使各种信号输出电压基本相同,以利于其后主控放大器进行工作。
前置放大器中的主控放大器也称放大器或线路放大器,主要作用是将前面送来的信号进行各种处理,修饰与放大,使之满足功率放大器对输入信号电平的要求,并达到人们对音响效果的某些主观要求,比如,音量调节、响度控制、音调调节、噪声抑制、声道平衡、宽度展宽等功能都在此环节完成。
3.功率放大器其本质是将交流的电能“转中换”为音频信号能。
其构成成分为输入级、前置激励级、功率输出级、保护电路和功率指示、电源。
由于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高保真立体声放大器广泛采用晶体管集成电路,随着人们对电声指标的更高要求,在民用放大器中甲类、超甲类、电流负反馈等其他类型的超低失真放大器逐渐增多,为了改善音质,人们对场效应管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功率放大器 实验报告

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引言功率放大器是电子电路中常见的一种设备,用于将输入信号的功率放大到较大的输出功率。
它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音频放大器、射频放大器等。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功率放大器电路并进行测试,以了解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性能。
实验目的1. 了解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2. 掌握功率放大器电路的搭建方法;3. 测试功率放大器的性能指标,如增益、频率响应等。
实验器材1. 功率放大器芯片;2. 电容、电阻等被动器件;3. 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测试仪器。
实验步骤1. 搭建功率放大器电路根据给定的电路图,按照电路原理进行连接,注意器件的极性和接线的正确性。
2. 测试电路的直流工作点将示波器的探头连接到输出端,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
通过调节电阻和电容的值,使得输出信号的直流偏置点处于合适的范围。
3. 测试电路的交流增益将示波器的探头连接到输入端和输出端,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
通过测量输入和输出信号的幅度,计算得到功率放大器的增益。
4. 测试电路的频率响应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信号发生器的频率,测量输出信号的幅度和相位,绘制功率放大器的频率响应曲线。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量和计算,得到了功率放大器的增益和频率响应曲线。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发现,功率放大器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具有较好的增益和线性特性。
然而,随着频率的增加,放大器的增益会逐渐下降,这是由于被动器件的频率特性等因素所致。
同时,功率放大器还存在着一些非线性失真问题,如交趾失真和截止失真等,这些问题需要在实际应用中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性能指标。
通过搭建电路并进行测试,我们成功获得了功率放大器的增益和频率响应曲线。
这些实验结果对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和应用功率放大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功率放大器,并进行相应的电路设计和优化,以实现更好的性能和效果。
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报告实验名称:高频功率放大器一、实验环境Multisim 14.0二、实验目的1、进一步了解Multisim仿真步骤,熟练操作获取波形2、仿真验证高频功率放大器原理,观察高频功率放大器工作在过压、临界、和欠压状态的波形三、实验原理和设计高频功率放大器工作在三极管截止区,导通角小于90度,属于丙类放大器。
故三极管输出波形为尖顶余弦脉冲序列(临界或欠压)或是凹顶余弦脉冲序列(过压),信号经过选频网络后,能够恢复指定频率的波形信号。
原理图如图2.1所示。
图2.1输出电流Ic和Vce 关系曲线,如图2.2图2.2四、实验步骤1,按照原理图连接电路。
2,计算电路谐振频率,画出幅频响应和相频响应。
3,选择合适的电源电压值,使三极管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
4,调节基极偏置电压源、信号源幅度、并联回路电阻值和集电极电源,观察输出电压Vc 、输出电流ic波形,判断电路状态五、实验结果及分析1、并联谐振回路的幅频响应和相频响应,如图4.1所示图4.1并联谐振回路谐振频率为11.56MHz,与电路参数计算相吻合。
其0.707带宽为15.65MHz2、输入信号改为f= 11,56MHz,计算频谱如图4.2.1所示图4.2.1输出信号频谱如图4.2.2所示图4.2.23、观察时域波形。
调节参数Vbb= 0.7V反偏,Vi = 0.9Vrms,Vcc = 10V,波形如图4.3.1所示图4.3.1根据三极管特性,发射极反偏时,电流信号Ib需克服Vbb和Vbz才能导通,所以Ib和Ic应为尖顶余弦脉冲。
但是仿真出波形为完整余弦脉冲,不符合理论。
可能的原因有,三极管导通电压参数与理论值差异较大,发射结反偏程度低。
三极管模型不符合实际特性,无截止区。
调节Vbm,使Vi = 1.0V,其余参数不变,观察时域波形,如图4.3.2输出电压Vc产生失真,可能因放大倍数等参数不合适导致。
图4.3.2波形出现尖顶余弦脉冲,电路为欠压状态,导通角2θ=(202.6-188.6)ns * 11.56Mhz*360°= 58.26°,半导通角θ= 29.13°信号电压,ic的频谱如图4.3.3所示图4.3.3继续增大信号电压至1.2V,波形如图4.3.4图4.3.4观察输出波形Ic,类似出现了凹顶余弦脉冲,所以电路处于过压状态,半导通角θ= 28°输入输出信号频谱如图4.3.5.1和4.3.5.2所示图4.3.5.1图4.3.5.2六、小结本次实验验证高频功率放大器的欠压和过压状态,观察欠压状态的尖顶余弦脉冲序列和过压时的凹顶余弦脉冲序列。
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

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熟悉各类功率放大器的原理;
2.熟悉Multisim软件的使用。
二、实验要求:从甲类、乙类、甲乙类、丙类放大器中任选一种,设计其原理图及参数。
三、实验内容:
1.实验原理图:
由上图可知,积极电阻R1=70k欧,电容C1=200mF,输入端的变压器为100:1,输出端的变压器为10:1。
负载R3=1k欧。
2.实验结果:
由上图可得,波形无失真输出,且符合甲类放大器的要求,在一个周期内导通。
放大器的放大倍数约为55倍。
四.实验分析:1.Vcc不仅保证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而且也是提供能量的能源。
总功率即为Vcc*ICQ。
2.输入信号功率仅仅是为了实现控制而消耗在输入回路中,它不会对输出信号功率有所贡献,且其值一般很小。
3.通过本次试验,我对功放的了解更深了,同时对Multisim 的使用更加熟练了。
otl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

otl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OTL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引言:OTL功率放大器是一种特殊的功率放大器,它的输出级直接连接到负载,没有输出变压器。
这种设计可以减少功率放大器的尺寸和成本,同时提高效率。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OTL功率放大器电路并进行测试,验证其性能和特点。
一、实验原理OTL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基于晶体管的放大特性。
在电路中,输入信号经过前级放大后,经过功率放大级放大到足够的电平,然后通过输出级直接连接到负载。
由于没有输出变压器,OTL功率放大器可以实现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失真。
二、实验器材和电路图实验器材包括电源、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电阻、电容、晶体管等。
电路图如下图所示:(此处插入OTL功率放大器电路图)三、实验步骤1. 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确保连接正确无误。
2. 打开电源,调节电源电压和电流到合适的范围。
3. 调节信号发生器,输入合适的频率和幅度的正弦信号。
4. 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并记录相关数据。
5. 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和幅度,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我们得到了一系列的实验数据。
在不同的输入频率和幅度下,我们观察到输出信号的波形和幅度变化。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输出波形的失真程度与输入信号的频率和幅度有关。
在低频和小幅度的情况下,输出波形基本保持原样。
随着输入频率和幅度的增加,输出波形开始出现失真,波形变得不规则,出现了畸变。
2. 输出信号的幅度受到电源电压和电流的限制。
当电源电压和电流较小时,输出信号的幅度也较小。
增加电源电压和电流可以提高输出信号的幅度,但是过高的电压和电流会导致晶体管过载。
3. OTL功率放大器的效率较高。
由于没有输出变压器的损耗,功率放大器的效率较传统的功率放大器更高。
通过实验测量,我们可以计算出功率放大器的效率,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OTL功率放大器电路,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
高频功率放大器 实验报告

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引言:高频功率放大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设备,用于将低功率的信号放大到较高功率的水平。
在无线通信、雷达系统、无线电广播等领域,高频功率放大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研究高频功率放大器的性能和特点,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放大效果。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1. 了解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2. 研究高频功率放大器的频率响应和增益特性;3. 通过实验验证高频功率放大器的放大效果。
二、实验装置和原理1. 实验装置:本次实验所使用的装置包括高频信号源、高频功率放大器、频谱分析仪等设备。
2. 实验原理: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基本结构包括输入匹配网络、放大器芯片、输出匹配网络等组成。
输入匹配网络用于将输入信号的阻抗与放大器芯片的阻抗匹配,以提高能量传输效率。
放大器芯片是实现放大功能的核心部件,其内部包含多个晶体管级联,通过适当的偏置和电源供应,实现对输入信号的放大。
输出匹配网络用于将放大器芯片的输出阻抗与负载的阻抗匹配,以提高能量传输效率和输出功率。
三、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电路:按照实验要求,搭建高频功率放大器的电路。
连接高频信号源、高频功率放大器和频谱分析仪,并确保连接正确。
2. 调节输入信号:调节高频信号源的频率和幅度,使其符合实验要求。
注意调节信号源的输出阻抗与输入匹配网络的阻抗相匹配。
3. 测量放大器的频率响应:通过改变高频信号源的频率,测量高频功率放大器在不同频率下的输出功率和增益。
记录数据并绘制频率响应曲线。
4. 测量放大器的线性度:在实验中,改变输入信号的幅度,测量高频功率放大器在不同输入功率下的输出功率。
记录数据并绘制线性度曲线。
5. 测量放大器的稳定性:在实验中,改变负载的阻抗,测量高频功率放大器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输出功率和增益。
记录数据并分析稳定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频率响应: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频率响应曲线显示,高频功率放大器在特定频率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增益,且在频率范围外的增益下降明显。
LM187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

LM1875音频功率放大电路实验报告1.实验器材:lm1875芯片,喇叭一个,电源及其他元件报表。
2.LM1875主要参数:电压范围:16~60V静态电流:50MmA输出功率:25W谐波失真:<0.02%,当f=1kHz,RL=8Ω,P0=20W时额定增益:26dB,当f=1kHz时工作电压:±25V转换速率:18V/μS3.电路原理:LM1875功放板由LM1875放大电路以及电源供电电路组成。
输入口处2.2u电解电容为隔直电容,防止后级的LM1875直流电位对前级电路的影响。
放大电路部分主要由LM1875、1K和20K 电阻、瓷片及电解电容等组成,电路的放大倍数由20K与1K电阻之比值决定。
0.22uF瓷片电容的作用是防止放大器产生低频自激。
本放大器可带负载阻抗为4→16Ω。
为了保证功放板的音质,电源变压器的输出功率不得低于80W,输出电压为2*15V,。
LM1875音频功率放大器的引脚如右图所示。
LM1875采用TO-220封装结构,形如一只中功率管,体积小巧,简单,且输出功率较大。
该集成电路内部设有过载过热及感性负载反向电势安全工作保护。
实验原理图4.实验步骤与调试:(1)工具准备:20W电烙铁一把,万用电表一个,尖嘴钳一把,螺丝刀一把,焊锡丝和松香水若干。
(2)准备焊接:焊接时先焊接跳线,再焊接电阻,再焊电容,再焊整流管,再焊电位装散热片时螺丝很难打进去。
LM1875与散热片接触的部分必须涂少量的散热脂,以利散热。
(3)调试:电路板焊好电子元件后,要仔细检查电路板有无焊错的地方,特别要注意有极性的电子零件,如电解电容,,一旦焊反即有烧毁元器件之险,请特别注意。
放大器的输出端先不接扬声器,而是接万用电表,最好是数显的,万用表置于DC*2V档。
功放板上电注意观察万用电表的读数,在正常情况下,读数应在30mV以内,否则应立即断电检查电路板。
若电表的读数在正常的范围内,则表明该功放板功能基本正常,最后接上音箱,输入音乐信号,上电试机。
功率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功率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功率放大电路实验报告一、引言在电子学领域中,功率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电路。
它可以将输入信号的功率放大到更高的水平,以驱动高功率负载。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和测试功率放大电路,探索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二、实验原理功率放大电路是由放大器和负载组成的,其中放大器起到放大信号的作用,而负载则是输出信号的目标。
常见的功率放大电路有B类、AB类和A类等。
本实验采用B类功率放大电路。
B类功率放大电路是一种高效率的放大器,其特点是在没有输入信号时,输出电流几乎为零。
当输入信号存在时,输出电流会随着信号的变化而变化。
这种特性使得B类功率放大器在音频放大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三、实验器材和步骤1. 实验器材:- 功率放大器芯片- 电容、电阻等被动元件- 示波器- 变压器- 功率负载2. 实验步骤:a) 按照给定的电路图搭建功率放大电路。
b) 将输入信号连接到放大器的输入端,同时将示波器连接到放大器的输出端。
c) 调节输入信号的频率和幅度,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并记录相关数据。
d) 将不同负载接入输出端,测试不同负载下的输出功率和效率。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中,我们采用了一个音频信号作为输入信号,并将其连接到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入端。
通过示波器可以观察到输出信号的波形和幅度。
在测试不同频率下的输出信号时,我们发现输出信号的幅度随着频率的增加而略微下降。
这是因为在高频率下,电容和电感等被动元件会引入额外的损耗,降低了输出信号的幅度。
此外,我们还测试了不同负载下的输出功率和效率。
结果显示,当负载阻抗较低时,输出功率较大,但效率较低。
而当负载阻抗较高时,输出功率较小,但效率较高。
这是因为在低阻抗负载下,功率放大器需要提供更大的电流,从而产生更大的功率损耗。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我们发现B类功率放大器具有高效率、低静态功耗的优点,适用于音频放大等领域。
实验结果还表明,在不同负载条件下,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出功率和效率会有所不同。
otl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

otl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OTL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引言OTL功率放大器(Output Transformer-Less Power Amplifier)是一种无输出变压器的功率放大器,它在音频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OTL功率放大器进行实验研究,探讨其原理和性能。
一、OTL功率放大器的原理OTL功率放大器是基于直接耦合放大器的一种改进设计。
其主要原理是通过直接耦合放大器的输出级中引入一个电流放大器,将电流放大器的输出直接连接到负载上,从而实现对负载的直接驱动,避免使用输出变压器。
二、实验器材和步骤实验器材:1. OTL功率放大器电路板2. 电源3. 函数信号发生器4. 示波器5. 音箱实验步骤:1. 将OTL功率放大器电路板与电源连接,并接通电源。
2. 将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与OTL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相连。
3. 将示波器的输入与OTL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相连。
4. 将音箱与OTL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相连。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中,我们通过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观察示波器上的输出波形,并通过音箱听到放大后的声音。
1. 输出波形分析实验中观察到的输出波形与输入信号波形基本一致,没有明显的失真。
这表明OTL功率放大器在放大过程中能够保持信号的准确性。
2. 音质分析通过音箱听到的声音,我们可以感受到OTL功率放大器的优异音质。
相比传统的输出变压器功率放大器,OTL功率放大器能够提供更为清晰、透明的音质,更好地还原原始音频信号。
3. 功率输出分析实验中我们逐渐增加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幅度,观察到OTL功率放大器的输出能力。
结果显示,OTL功率放大器能够提供足够的功率输出,满足一般音响需求。
四、OTL功率放大器的优势和应用1. 优势OTL功率放大器相比传统的输出变压器功率放大器,具有以下优势:- 更好的音质:由于无输出变压器的使用,OTL功率放大器能够提供更为清晰、透明的音质。
- 更低的失真:由于简化了电路结构,OTL功率放大器能够减少失真的产生。
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

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引言:功率放大器是电子学中常见的一种电路,其作用是将输入信号的功率放大到更高的水平,以便驱动负载或者输出到其他电路中。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研究和测试不同类型的功率放大器电路,并分析其性能和特点。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1. 理解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2. 掌握不同类型功率放大器电路的设计和搭建方法;3. 测试和分析不同功率放大器的性能指标,如增益、频率响应等。
二、实验器材和方法1. 实验器材:- 信号发生器- 功率放大器电路模块- 示波器- 多用途电表- 负载电阻2. 实验方法:- 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搭建不同类型的功率放大器电路;- 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输入信号到放大器电路中;- 使用示波器和多用途电表测量输出信号的增益、频率响应等性能指标;- 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类A功率放大器:我们首先搭建了一个基本的类A功率放大器电路,并进行了测试。
通过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我们观察到输出信号的增益随着输入信号的变化而变化。
此外,我们还测试了该功率放大器的频率响应,发现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增益基本保持稳定。
2. 类B功率放大器:接下来,我们尝试搭建了一个类B功率放大器电路。
与类A功率放大器不同的是,类B功率放大器在没有输入信号时,输出电流为零。
通过测试,我们发现该功率放大器在输入信号较小的情况下,输出信号的失真较小,但在输入信号较大时,输出信号会出现明显的失真现象。
3. 类AB功率放大器:最后,我们设计了一个类AB功率放大器电路,并进行了测试。
与类A和类B 功率放大器相比,类AB功率放大器在输出信号的失真和效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折中。
通过测试,我们发现该功率放大器在输入信号较小时,输出信号的失真较小,而在输入信号较大时,输出信号的失真也相对较小。
四、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率放大器的组装与设计
实验目的:培养综合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提高和巩固模电知识,熟悉常见的元器件,和基本焊接方法。
实验仪器:函数发生器,收音机(其他能发出声音的声音源均可),音响,焊接常用的器材如电烙铁,焊锡丝,吸锡泵,镊子等。
实验原理
第一部分:
1.作用与组成
声频放大器又称音频放大器,低频放大器或扩音机,顾名思义,它是放大电信号的装置。
由于各种信号源(声源)输入的信号很弱(几毫伏到1-2伏),不足以推定扬声器放声,因此必须将这些微弱的信号进行放大。
从高保真意义上讲,要求放大器如实地放大原信号,即原汁原味,但从广义上讲,为了使声明更动听,又常常对信号进行必要而适当的修饰与加工。
按声频放大器中各部分的功能不同,可将其分成两部分:其一为前置放大器(还可细分为信号源前置放大和主控放大器)其二称为功率放大器(也称后级放大器)按类又可分为合并式(前置后级一体式)、与分体式(前置与后级分开),分体式一般为高档机。
2.前置放大电路
前置放大的作用是对调谐器、点唱机、录音机、传声器,激光唱机以及其它声源送来的信号进行各种处理与放大,以便为功率放大器准备适宜的电信号,使后者顺利工作。
确切的说,前置的作用是对输入的某些信号进行频率均衡或阻抗变换,并对各种信号进行不同量的放大,使各种信号输出电压基本相同,以利于其后主控放大器进行工作。
前置放大器中的主控放大器也称放大器或线路放大器,主要作用是将前面送来的信号进行各种处理,修饰与放大,使之满足功率放大器对输入信号电平的要求,并达到人们对音响效果的某些主观要求,比如,音量调节、响度控制、音调调节、噪声抑制、声道平衡、宽度展宽等功能都在此环节完成。
3.功率放大器
其本质是将交流的电能“转中换”为音频信号能。
其构成成分为输入级、前置激励级、功率输出级、保护电路和功率指示、电源。
由于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高保真立体声放大器广泛采用晶体管集成电路,随着人们对电声指标的更高要求,在民用放大器中甲类、超甲类、电流负反馈等其他类型的超低失真放大器逐渐增多,为了改善音质,人们对场效应管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第二部分:实验原理图如下所示
从原理图中可以看出该电路主要分成三部分:左边为前置放大电路,输入端的电容起到隔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的作用。
中间部分为功率放大电路,Q8,Q9为功率管。
右边的电路四个二极管组成一个整流桥,经过电容的滤波作用,使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源。
在输出部分接一个RC电路起到滤波的作用。
(凑字数,整个电路综合运用了模电的知识,包括电容的作用,差分放大电路,二极管整流桥,功率放大电路等。
)
实验内容
第一部分:根据原理图选取材料
器件清单如下:
电解电容:100uF x4 , 10uF x1 , 10000uF(2200uF)x2;
瓷片电容:101 x2 ,104 x2;
电阻:33K x1 ,3K3 x2,51 x1,100 x4,22K x1, 1K x1,47K x1, 200 x2, 10 x1,水泥电阻0.5 x2; 三极管:2N5551 x4, 2N5401 x3, A1047 x2;
二极管:IN4001 x2,4148 x1, FR307 x4;
保险管: x2;
第二部分:根据实验原理图和实验室提供的洞洞板合理布局。
元器件布局的时候要考虑到实际器件的情况,方便后面焊接。
保证元器件的间距合理,避免发生短路等现象。
布局图如下所示:
布局图
第三部分:元器件的焊接。
在第二步完成元器件的布局图后就可以进入焊接工作啦,焊接的时候注意不要把所有的器件都摆在洞洞板上一起去焊,这样容易焊错,而且效率也不高。
正确的应该是对着布局图,一个一个的按一定的顺序依次焊接,在焊接三极管、二极管、以及电解电容的时候一定要先确定极性,电解电容的一端标有“—”号。
注意三极管A1047暂时不接。
第四部分:检查
在完成之前的工作时,为了保证以后测试的顺利,一定要仔细地进行检查,包括元器件的引脚,极性有没有接错;是否有虚焊,少焊,多焊。
实验后面出现有电容爆炸的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电路连接的问题,如电容的正负极性接反,二极管接反等等。
第五部分:局部测试
首先,断开原理图的①、②处,接上电源测试变压器的两端输出的对地电压是否在18V 左右(万用表调到交流档),以及①、②处的电压是否在18V左右(此时万用表调到直流档),在确定两部分的电压均没有问题,把①、②处重新焊好(一般在焊接的时候不知道此处要剪断检查,因此多了这一步)。
其次,在输出端接一个8欧的电阻,将220欧的电位器调节到最大值,用万用表测量③处也就是图中Q6的基级电压,接近零,此时再调节电位器,Q6的基级电压将保持在一个数值基本不变,0.6-1V之间均可(也有出现0.4或0.5的),确定电压值小于1V,然后再将A1047接上,也就是连着散热片的两个三极管,在焊接之前要确保三极管的引脚与下面散热板是绝缘的(在三极管与散热板之间垫了一片云母片,绝缘用)。
最后,再调节电位器,使Q6的基级电压大约在1.2V左右,以确保两个三极管均能导通,再通过调节电位器,使得④处水泥电阻的两端电压低于20mv。
在确定一切都没有问题之后,引出输入端和地线,就可以试验啦。
第五部分:试验
取下8欧的电阻,将输出端接在音响的输入端,并将一个声音源如收音机等接在焊好板子的输入端,上电之后,实验听到音响发出的洪亮的声音。
表明试验成功。
第六部分:测试指标,这里只测试增益、通频带和静态工作点
增益的测量:使用函数发生器生成一个50mv,1000Hz的小信号,接在输入端,输出端还接之前8欧的小电阻,在输出端接示波器,通过观察示波器的幅值确定增益。
通频带的测量:将输出的电压乘以0.707,并且将示波器测量用的参考线之间的电压值设为电压乘以0.707得到的值,然后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分别往增大和减小的方向调整,观察波形的幅值的变化,当幅值与所设的参考线等幅时,记下当前的频率f1,f2(f2>f1),则通频带为f2-f1。
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保持电路的工作状态,用万用表测试每一个三极管各个引脚的电压值即可。
实验数据:
50mv输入,2.455V输出,增益hef=2455/50=49.1
改变输入的频率测得最大的频率为148.56KHz,最小为 4.91Hz,因此通频带为4.91Hz~148.56KHz。
静态工作点:
实验心得
可能故障及其分析:
一、未检查元器件的好坏。
在焊接之前,没有注意检查元器件本身的好坏,造成测试电路的时候发生故障时无从下手。
这时应该先检查元器件的好坏,再做后面的检查。
二、虚焊,少焊,多焊。
虚焊和少焊都会造成电路无法正常工作,多焊有可能造成短接,这种错误危害大,很有可能造成电容爆浆。
这时应该在确定元器件是好的前提下,仔细对照原理图,再次检查电路的连线,确保完全正确。
三、三极管、二极管、电解电容的极性接反。
三极管、二极管接错可能会导致电路无法正常工作,或者导致电容爆浆,电解电容接反,有可能直接爆炸,严重还会烧坏其他器件。
在通电之前,一定要确保元器件的引脚接对。
四、A1047功率管的引脚和散热片接触,我们没遇到过,老师说这个后果很严重。
我们组都是刚刚暑假参加过电子设计大赛的,所以上这课的时候,都挺兴奋,想着可以一展身手。
可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实际往往和自己想的不一样,本以为可以轻松搞定的,可实际还是受到了不少的挫折,比如在元器件布局这一块就花了一早上的时间。
焊接的时候则深刻的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队友的默契配合,使得我们组焊接的非常顺利。
焊好之后,我们都有点迫不及待的想直接插上电源测试。
可是老师却给我们泼了一盘冷水,说你们刚焊好,肯定100%会出错,你是选择冒险一试,然后烧了重做,还是仔细的先检查检查。
我听完心里是挺不舒服的,但老师说的也有道理,万一错了,可能就得重新焊。
我们虽然急切的想测试测试,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们只好压下心里的冲动,照着老师说的步骤一点一点地检查。
结果还真的犯了不少错,有一根线没有焊上,一个电阻也焊错了,还有一个电容差一点就和另外的一个引脚想接触。
现在无话可说了,如果当初真的直接上电就测试,肯定运行不了,那个时候可能就会像个无头苍蝇一样,无从下手。
只会耽误更多的时间。
同时,这样的一次实验,还考验了我们的耐心和定力。
一个班上,十几个组,肯定又快又慢的,当听到快的同学测试成功的那会,或者其他同学都陆陆续续的让音箱发出美妙声音的时候,慢一点的同学是否能坐得住,这个时候更应该静下心来仔细检查未发现的错误,扎实地做好每一个环节。
而作为一个集体,先完成的同学,应该帮助较慢的同学,这正体现了一个班级的团结。
总之,我们能从这样的实习中学到很多东西,不仅仅是课本里没有的知识,动手能力,它还教会了我们做人的道理,越接近成功就该越冷静,切不可贪图一时之快,导致满盘皆输。
最后我得感谢我的队友熊俊同学,他的细心使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还要感谢知无不言的老师,谢谢您们的悉心指导。
(这些都是凑字数的)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