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欢迎大家来到举世闻名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它是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为基础,以秦始皇帝陵遗址公园为依托的一座大型遗址性博物院。

我们首先来参观秦始皇帝陵遗址公园。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姓嬴名政,公元前259年出生于战国末期赵国的都城邯郸。公元前246年年仅13岁的嬴政继承了秦国王位,公元前238年22岁的秦王赢政按照秦国礼制在故都雍城的蕲年宫(今陕西凤翔城南)举行了加冠礼,开始亲自执掌国家政权。之后在三年的时间里,他消灭了嫪毐、吕不韦两大敌对势力,并结束了太后干预朝政的局面,为统一战争的进行扫除了内部障碍。从公元前236年开始,秦王嬴政重用一大批文臣武将,采取远交近政的战略方针,先后消灭了韩、赵、燕、魏、楚、齐六大诸侯国,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了全中国,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长达500多年割据称雄、大国争霸的战乱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帝国——秦王朝。统一大业的完成,不仅充分展示了秦王嬴政的胸才大略,更是符合人民群众迫切愿望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统一中国后,嬴政将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各取一字,合并成“皇帝”一词,意味着自己功过三皇,德超五帝。从此,皇帝代替了国王的称号,成为历代君主的称谓。他作为秦朝的第一位皇帝,就是“始皇帝”,希望秦帝国自始能够传至千万世。秦始皇帝为了巩固政权,创建了一整套自上而下的中央集权政治新制度。秦始皇帝在地方上废除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在全国实行郡县制。他把全国分为36郡,后来又增加到40郡。郡下设有县、乡、亭、里等机构。中央和地方的行政长官都由皇帝直接任免。这套金字塔一样严密的政权体系,使权力高度集中到皇帝手中。为了进一步巩固集权专制制度,秦始皇帝还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了法律、文字、货币、车轨、度量衡。公元前220年,秦始皇帝下令以京都咸阳为中心,修筑通往全国各地和边境地区的驰道。根据《汉书•贾山传》中的记载,秦代驰道一般宽300尺,约等于现在的69米,道路两边夯筑有厚实的矮墙,每隔三丈距离,种植一棵青松。我们可以想象当年秦代的驰道宽广平坦,路边翠荫相接,绵延千里,直达天际,景色十分壮观。此外,秦始皇帝还派兵北击匈奴、筑万里长城,南平百越,设置闽中、南海、桂林、象郡等,使中原华夏族与少数民族之间有了密切的联系和交往,推动了汉民族的形成,并为我国多民族的团结统一奠定了重要基础。秦始皇帝所制定的统一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封建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并且在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里一直沿用,所以他对中国历史的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被誉为“千古一帝”。

从公元前220年开始,十年的时间里,秦始皇帝沿着四通八达的驰道先后五次出巡各地,足迹遍布今天的陕西、甘肃、山东、河南、河北等省,公元前210年7月在他第五次出巡途中,突然暴病死于河北沙丘(今河北省广宗县境内)。同年9月,他的尸体运回陕西,葬入骊山陵墓之中。

现在,大家请看这座巍峨耸立的山丘就是秦始皇陵。因为它位骊山脚下,所以原名“丽山”,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13岁继承秦国王位时,就开始为自己修建陵园。到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后,又征发了刑徒等70多万人更大规模的营建陵园。秦陵地宫挖得很深,一直见到了地下水层,并用铜液浇灌,涂上丹漆,上面再放棺椁。地下宫殿中有文武大臣的牌位和大量的珍宝器皿,珍禽异兽。宫门中设置有弩机暗器,走入其中的人将会被射杀。用水银做成江河大海的模型,以机械动力使之流动不息。在墓室顶部绘有天文星宿的图像,地面上模拟有山岳九州的地形。用四足鱼炼成膏做成蜡烛,这种烛灯点燃很久也不会熄灭。时至今日,秦始皇帝陵地宫之谜也依旧未能解开。

请看:在秦始皇陵西侧内外城垣之间,已经发现珍禽异兽坑及跽坐俑坑31座,秦陵封土西侧发现两组彩绘铜车马,是供秦始皇的灵魂出游天国的乘舆工具。陵东1.5公里处发现的近8000件兵马俑象征着守卫陵园的部队。陵东北5里发现有鱼池遗址,秦始皇陵高大的封土就是来源于这里。陵西发现的郑庄打石场遗址和埋葬修陵劳动者和刑徒的赵背户村墓地反映了当年修陵的漫长和艰苦过程。为了防止骊山上洪水冲进秦始皇陵园,当年在陵园南侧还修建有防水护陵堤,俗称“五岭遗址”。近几年来,秦始皇陵园又相继有许多重大考古发现。考古人员在秦陵封土东南发现面积达13000平方米的石甲胄陪葬坑,目前在试掘方内清理出石质铠甲90领,石质头盔36顶和其他文物。这些首次发现的秦代铠甲和头盔,为研究秦军当年的装备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在石甲胄陪葬坑南约40米处,发现有面积约700平方米的百戏俑陪葬坑,坑内出土11件形体各异,动作造型完全不同的秦代百戏俑。它们有的右臂托起,象是正在举鼎;有的双臂及胸部肌肉突起,完全是大力士的形象;有的身材瘦小灵巧,像是杂技演员。专家们认为它们很可能反映了丰富多彩的秦代宫廷娱乐生活。百戏俑陪葬坑中部过洞内出土一件重达212公斤的铜鼎,造型精美厚重,是目前发现体量最大的一件秦代铜鼎,被誉为“秦陵第一鼎”。在秦陵

南侧距封土约20米的地方,考古人员还发现了文官俑坑,里面有12件大型陶俑,1辆秦代木车。

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进行,秦始皇陵园这座埋藏丰富的地下历史文物宝库里还会有更多的珍贵文物出土面世的。好,下面请朋友们跟随我进入一号兵马俑坑参观。现在展现在大家眼前一号坑是三个俑坑之中规模最大的,相当于两个足球场的面积。据推算,一号坑大概有兵马俑6000多尊,战车50余乘,是一个战车、步兵混合编组的长方形军阵。大家看,这前面3排俑就是前锋部队,这些兵俑手中都持有强弓劲弩,都是以骁勇善战而著称于世的。他们在作战时都不戴头盔。头盔本来是作战时的一种最基本的防护装备,但是秦国军队规定一律不准戴头盔。所以历史上称他们为“科头”。由于“科头”不戴头盔便敢杀入敌阵,史籍上也称他们为“科头锐士”。从这些“科头锐士”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秦军的勇猛和善战了。大家看左手一排俑面墙而立,那是“右翼部队”;右手一排俑也是面墙而立,是“左翼部队”。俑坑的中部是战车和步兵组成的38路纵队,他们构成军队的主体。中间的军阵共分为11列,坑里共有10个隔梁,隔梁上面排放有棚木。大家看前面的这些俑都是完整的,但我告诉大家,兵马俑出土时都是被打破了的碎片,而且还伴有火焚的痕迹。这么大规模的破坏,在历史上是何人所为呢?有人说是楚霸王项羽,当然这个现在还没有定论。兵马俑的制作采取分体制作,比如踏板、脚、腿、上体、颈、手和头,然后组合。踏板起平衡作用,铠甲是直接刻在俑上的,五官可是千人千面,陶马是空心的。大家可以看到每一件制作的暗处都有一个印记,那就是工匠的名字,称作“物勒工名”。这些陶俑的硬度达到了接近石头的程度,不能不叹服秦人烧陶的工艺水平。大家看到的这些兵马俑都是写实主义作品,都是按照当年秦兵的雄姿如实塑造的。秦俑最低的1.78米,最高的1.98米,比秦代的真人要高一块,每个俑手上都拿着一件真兵器,或戈、或矛、或戟,威风凛凛,严阵以待,再现了当年秦国大军的风貌。大家再看陶马,马匹的牙齿都是六至八颗,表示马正处于青壮时期。

参观完气势雄伟的面积最大一号兵马俑坑,请大家随我到二号兵马俑坑参观。展厅内光线较暗。在参观过程中,请各位朋友留意安全,走慢一点。

这里是二号兵马俑坑遗址发掘现场。二号兵马俑坑采取了边发掘边展出的形式,所以观众朋友有机会看到现场考古发掘的场景。

二号坑是一个由车兵、步兵、骑兵、弩兵联合编组而成的曲尺形军阵,这个军阵兵种多、车辆多、结构复杂。二号坑的内部精心构筑了战车方阵、骑兵阵、弩兵阵和车、步、骑混合方阵。弩兵阵位于整个军阵的东部前沿。这个方阵内四面环廊,站立172件立射俑,中心部位是160件跪射俑。这些张弓待发的弓弩手,一旦情况有变,可以立兵坐兵迭次交换,轮番射击,使敌人无法逼近,增强了战斗杀伤力。

军阵的中部,是由19辆战车、264件步兵和8组骑兵组成的混合方阵。这个方阵的配合中,战车在前,步兵在后,骑兵在这里被放在车阵的尾部。作为机动兵力。他们或用作通讯联络、或配合车战快速突袭,可以弥补车阵行动缓慢的缺点。

骑兵方阵被布置在整个车阵的北侧。这个方阵内有战车6乘,陶质鞍马108匹,骑兵俑108个,他们排成11列横队,这是目前我国考古史上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大批骑兵俑群。可以想见,便捷快速的骑兵,在当时已经现身于战争舞台之上了。

二号俑坑中四个方阵有机组合成一个大型军阵,这就是兵书上所说的方、圆、曲、直、锐五种阵中的曲形阵。这种布阵方法,是所谓大阵套小阵,大营包小营,阵中有阵,营中有营,互相勾连。作战时,分合齐正,变换灵活。同时,这个混合方阵的组合编列向我们展示了当时各兵种的作用。随着二号坑的不断发掘,多兵种相互配合作战的集团军全貌,以后将逐渐展现于观众朋友的眼前。

为了使观众朋友们近距离的欣赏秦兵马俑坑中出土的精品文物,在二号坑展厅内,秦俑博物馆特别展出有兵马俑坑中出土的典型陶俑和青铜兵器,现在请大家随我前去欣赏。

将军俑所穿铠甲的主要特征是:甲片细小,制作精致,色彩艳丽。褐黑色的甲片,配着朱红色的联甲带,甲衣周围的花边在白色的底上绘着绚丽的几何纹图案花纹。前胸及后背、双肩有八朵彩色花结,华丽多彩,显示了等级的高贵。

请看这件立射俑。立射俑,顾名思义是指站立射箭的步兵俑。立射俑排列在二号坑弓弩方阵的阵表四周。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