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制冷第一讲制冷原理(压焓图)
制冷原理的压焓图应用
![制冷原理的压焓图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0470a06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dc.png)
制冷原理的压焓图应用1. 简介制冷原理中,压焓图(Pressure-Enthalpy Diagram)是一种重要的图示方法,用于描述和分析制冷循环过程中的热力学性质变化。
本文将介绍制冷原理中压焓图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2. 压焓图概述压焓图是一种在压力-焓坐标系下绘制的图形,用于分析和展示制冷系统中的热力学性质变化。
在压焓图中,横轴表示焓(即热含量)而纵轴表示压力。
通过绘制制冷循环过程的轨迹,可以直观地了解制冷系统中的性质变化。
3. 压焓图的绘制制冷系统的压焓图可以通过实际测量数据或理论计算得到。
一般情况下,制冷系统的工作流程可以分为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四个阶段。
根据不同的制冷循环类型,可以得到相应的压焓图。
下面以蒸氨制冷循环为例,简要介绍压焓图的绘制过程:1.根据制冷系统中的工质和工作参数,确定系统所处的工质状态点。
2.在压焓图上标出各个状态点,并相应地绘制系统的工作流程轨迹。
3.根据工质的热力学性质,计算各个状态点的焓值,并将其标在图上。
4.连接各个状态点,得到系统的工作流程轨迹。
4. 压焓图的应用压焓图在制冷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4.1 制冷剂选择制冷剂的选择是制冷系统设计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压焓图,可以对比不同制冷剂的性能指标,如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压缩功率等。
利用压焓图中的等温线和等熵线分析,可以找到系统最优的制冷剂。
4.2 制冷循环分析压焓图可以帮助工程师对制冷循环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
通过观察压焓图上的轨迹,可以判断制冷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如液态回流、过热过冷程度不合理等。
同时,可以对制冷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和优化。
4.3 热交换器设计在制冷系统中,热交换器是实现热量传递的关键设备。
通过压焓图,可以确定制冷循环中的热量传递过程。
通过计算不同状态点的焓差,可以确定热交换器的设计参数,如传热面积、换热系数等。
4.4 节能改造通过分析制冷循环中的能量流动和损失,可以找到节能改造的潜力。
空调制冷原理-压焓图
![空调制冷原理-压焓图](https://img.taocdn.com/s3/m/c6e8c7a4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a2.png)
汽液共存
过冷
饱和
过热
焓
17
P-H 图简介 :
饱和区
饱和区 汽液混合物
18
P-H 图简介 :
质量恒定
压力
100% 液体
焓
19
P-H 图简介 :
质量恒定
压力
100% 蒸汽
焓
20
P-H 图简介 :
质量恒定
压力
20% 液体 80% 蒸汽
焓
21
P-H 图简介 :
质量恒定
LATENT
22
P-H 图简介 :
39
在P-H图上描绘制冷循环:
节流装置
节流装置
压力
22.8 psia
节流装置 • 热力膨胀阀 • 节流孔板 • 浮球阀
6 psia
焓
40
在P-H图上描绘制冷循环:
制冷循环
压力
冷凝器 节流装置
蒸发器
压缩机
焓
制冷剂将热 量排放给冷
却介质
制冷剂从负 荷吸收热量
41
在P-H图上描绘制冷循环:
制冷循环效率
59
冷水机组工作原理(P-H图)
压力
焓
满液式蒸发器 (冷冻水在管内流动 ,制冷剂在管外)
60
冷水机组工作原理(P-H图)
压力
焓
挡液板 (阻止制冷剂液体
进入吸气管)
61
冷水机组工作原理(P-H图)
导流叶片 (冷量控制) 压力
焓
62
冷水机组工作原理(P-H图)
吸气管
TURNING VANES
SUCT PIPE
压缩机
压头
35
在P-H图上描绘制冷循环:
十分钟掌握:制冷系统与压焓图(附视频讲解)
![十分钟掌握:制冷系统与压焓图(附视频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1db3ab2c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2e.png)
⼗分钟掌握:制冷系统与压焓图(附视频讲解)本次福利:1纯物质的特性纯物质的特性可以绘制成图表。
1、压⼒ – 温度图(P - T 图)2、温度 – 熵图(T - S 图)3、温度 – 焓图(T - h 图)4、压⼒ – 焓图(P - h 图)注意:压⼒ – 焓图经常⽤于制冷和空调系统。
现在举例如下:1、温度 – 焓图(T-h 图)⽔的温度 – 焓图⽔的温度 – 焓图(不同压⼒)2、压⼒ – 温度图(CO2 相态图)CO2 的压⼒ – 温度图3、压⼒ – 焓图(P-h 图)4、压⼒ – 焓图(P-h 图)1、压⼒-焓图是纯物质的特性图。
2、图中包含物质的⼀些更为重要的特性,例如温度、压⼒、⽐容、密度、⽐热、焓或熵。
5、P-h 图和 Log(P)-h 图2压⼒ – 焓图(Log(P)-h 图)压焓图(lgp-h图)指压⼒与焓值的曲线图,,压焓图以绝对压⼒为纵坐标(为了缩⼩图的尺⼨,提⾼低压区域的精度,通常纵坐标取对数坐标),以焓值为横坐标。
压焓图是分析蒸⽓压缩式制冷循环的重要⼯具,常⽤于制冷循环设计、计算和分析。
1、压焓图概述1)、图中有三个区域,分别表⽰液体-混合物- 蒸⽓2)、这些区域⽤蓝⾊的半圆形曲线隔开,这条曲线叫做饱和曲线。
在半圆形区域内,制冷剂达到热平衡,以蒸⽓和液体的混合物形式存在。
3)、混合物中的蒸⽓含量从 0%(饱和半圆的左侧)变为 100%(半圆的右侧)。
4)、在饱和曲线的左外侧,制冷剂仅以液体形式存在。
在饱和曲线的右外侧,制冷剂仅以蒸⽓形式存在。
2、压焓图与制冷循环现在我们⽤ Log(P)-h 图来表现⼀个制冷循环。
3、详细理解压焓图我们来看看如何阅读真正的制冷剂——R134a 的压焓图1)、等温线的绘制2)、等容线的绘制3)、等熵线的绘制4)、等湿线的绘制5)完整的压焓图在压焓图上,我们可以把它分为:⼀点、⼆线、三区、五态、六线。
⼀点:指临界点,临界点为两根粗实线的交点。
在该点,制冷剂的液态和⽓态差别消失。
制冷原理及压焓图基本知识
![制冷原理及压焓图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db2e4f3fab069dc502201e0.png)
同的区域变化形状不同,在过冷区等温线几乎与横坐 标轴垂直;在湿蒸气区却是与横坐标轴平行的水平线 ;在过热蒸气区为向右下方急剧弯曲的倾斜线。
等熵线:图上自左向右上方弯曲的细实线为等熵线。
制冷剂的压缩过程沿等熵线进行,因此过热蒸气区的 等熵线用得较多,在lgp-h图上等熵线以饱和蒸气线作 为起点。 等容线:图上自左向右稍向上弯曲的虚线为等比容线 。与等熵线比较,等比容线要平坦些。制冷机中常用 等比容线查取制冷压缩机吸气点的比容值。 等干度线:从临界点K出发,把湿蒸气区各相同的干 度点连接而成的线为等干度线。它只存在与湿蒸气区
流程图
高温高压气体
冷凝器
低温高压气液 混合
压缩机
节流
低温低压气体
蒸发器
低温低压气液 混合
压缩机: 压缩和输送制冷蒸汽,并造成蒸发器
中低压、冷凝器中高压,是整个系统 的心脏。
冷凝器: 输出热量的设备,将制冷剂在蒸发器
中吸收的热量和压缩机消耗功所转化 的热量排放给冷却介质。
节流阀: 对制冷剂起节流降压作用,并调节进
p0
1
h
理论循环在p-h图上的表示
END
谢 谢!
上述六个状态参数(p、t、v、x、h、s)中,只要知
道其中任意两个状态参数值,就可确定制冷剂的热力 状态。在lgp-h图上确定其状态点,可查取该点的其 余四个状态参数
3、制冷循环过程在压焓图上的表示
3 4 B 2
p
C
5 D
1 A
4
pk
3
2
5 制冷系统图
A—压缩机; B—冷凝器; C—节流阀; D—蒸发器。
制冷原理及压焓图基本知识
杜波波 2011.8.16
制冷原理与压焓图图文详解
![制冷原理与压焓图图文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b5f93d2daeaad1f346933fe8.png)
1)将潜热和显热从高压制冷剂传递给冷却水;
2)贮存足够的液体在冷凝器和膨胀阀之间形成液封阻隔蒸气。
膨胀阀的作用?
膨胀阀是截流元件的一种。来自冷凝器的高压液体流经膨胀阀后转变成低压的气
/液体混合物。
蒸发器中提供换热表面,使低压制冷剂液体蒸发成制冷剂蒸气。在液态向气态的 转变过程中吸收潜热。这些潜热来自被冷却的载冷剂(冷冻水)。
饱和:某种物质在其饱和温度和压力下,处于饱和的气/液混合状态。
过热:指某种气态物质,其温度高于其饱和温度,高出饱和温度的值 Nhomakorabea是过热 度。
过冷:指某种液体温度低于其饱和温度,低于饱和温度的值即是过冷度。 制冷循环示意图
蒸气压缩
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蒸气排入冷凝器。当高温气体与冷的管壁接触时,它首先释 放显热(过热)成为饱和气体。然后,将潜热释放给管内的冷却水之后,气态制 冷剂凝结成液体。
制冷原理与压焓图图文详解
发布时间:2018-04-1611:33
制冷一些概念和术语
T与C的换算
F=9/5C+32, C=5/9(F-32)
式中F-华氏温度,C-摄氏温度。
显热:显热即指引起物质温度变化的热量;如果加热某种物质,使其温度升高, 则加入的热量称为显热;同样地,如果冷却某种物质,使其温度降低,则释放的 热量也称为显热;显热可以通过温度的变化测量出来。
在冷凝过程中,制冷剂压力保持不变。
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气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机将其压缩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 蒸气。
蒸发器split:蒸发器饱和温度与蒸发器出水温度差。
蒸发器ran ge:蒸发器进、出水温度差。
冷凝器split:冷凝器饱和温度与冷凝器出水温度差。
制冷原理及压焓图基本知识
![制冷原理及压焓图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aaf2c4c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ab.png)
制冷循环的分析与计算
制冷循环是利用制冷剂作为传递介质,从低温热源中吸收热量并向高温排放,实现温度降低的过程。掌握制冷 循环的分析和计算方法,有利于制冷系统的设计和优化。
常见制冷循环的压焓图分析方 法
压焓图的构成和表示方法
压焓图包含压力、温度、焓三个指标,常用图形为坐标和矩形。通过绘制等 焓线和等温线,标识物质的热力状态,并对制冷循环进行分析。
压焓图的基本特点
压焓图具有明显的曲线和面积特征,直观地反映了物质状态的变化和能量的 转换。同时,它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制冷循环的性能和效率。
Hale Waihona Puke 压焓图的应用领域不同的制冷循环有着各自独特的特点和优缺点,如蒸发冷凝循环、压缩冷凝 循环等。在压焓图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分析和比较它们的性能和可行性。
探索制冷的奥秘
掌握冰山底部的工作原理并不难!本次演示我们将为您揭开制冷原理的神秘 面纱,让您对此有个全面的理解。
制冷的基本原理
了解制冷的基本原理对于学习压焓图至关重要。原理是通过控制液体的汽化 和冷凝进行热的吸收和释放,最终达到降低温度的目的。
压焓图概述
掌握压焓图的基本概念,可以使制冷循环的分析和计算更加准确有效。它是 热力学领域的一种标志性图表,用于表示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状态。
空调制冷第一讲制冷原理(压焓图)演示幻灯片共62页
![空调制冷第一讲制冷原理(压焓图)演示幻灯片共62页](https://img.taocdn.com/s3/m/1be4ce5d6529647d262852c3.png)
空调制冷第一讲制冷原理(压焓图)演 示幻灯片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 —爱献 生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制冷原理及压焓
![制冷原理及压焓](https://img.taocdn.com/s3/m/6afbd892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be.png)
4
上述六个状态参数(p、t、v、x、h、s)中,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两个状态参数值,就可确定 制冷剂的热力状态。在lgp-h图上确定其状态点,可查取该点的其余四个状态参数
3、制冷循环 过程在压焓图
上的表示
3
4
B C
5D
p
2
1A
制冷系统图
A—压缩机; B—冷凝器; C—节流阀; D—蒸发器。
4
pk
3 2
a
hb
压焓图
h
临界点K和饱 和曲线
02
K点左边的粗实线Ka 为饱和液体线,在Ka 线上任意一点的状态 ,均是相应压力的饱
和液体;K点的右边 粗实线Kb为饱和蒸 气线,在Kb线上任 意一点的状态均为饱 和蒸气状态,或称干
蒸气。
01
临界点K为两根粗实 线的交点。在该点, 制冷剂的液态和气态 差别消失。
三个状态区
01
Ka左侧——液体区,该区域内的制冷剂 温度低于同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02
Kb右侧——过热蒸气区,该区域内的 蒸气温度高于同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03
Ka和Kb之间——气液混合区,即湿蒸 气区。该区内制冷剂处于饱和状态,压 力和温度为一一对应关系。
04
在制冷机中,蒸发与冷凝过程主要在湿 蒸气区进行,压缩过程则是在过热蒸气 区内进行。
5
p0 1
h 理论循环在p-h图上的表示
谢!
谢
END
1
等熵线:图上自左向右上方弯曲的细实线为等熵线。制冷剂的压缩过程沿等熵线进行,因此 过热蒸气区的等熵线用得较多,在lgp-h图上等熵线以饱和蒸气线作为起点。
2
等容线:图上自左向右稍向上弯曲的虚线为等比容线。与等熵线比较,等比容线要平坦些。 制冷机中常用等比容线查取制冷压缩机吸气点的比容值。
空调制冷 制冷原理 压焓图
![空调制冷 制冷原理 压焓图](https://img.taocdn.com/s3/m/6afde3779e3143323868930b.png)
②将该低压蒸气提高压力为高压蒸气 ③将高压蒸气冷凝,使之成为高压液体 ④高压液体降低压力重新变为低压液体, 返回到①从而完成循环。
压缩机:
压缩和输送制冷蒸汽,并造成蒸发 器中低压、冷凝器中高压,是整个
系统的心脏。
冷凝器: 输出热量的设备,将制冷剂在蒸发 器中吸收的热量和压缩机消耗功所 转化的热量排放给冷却介质。
无效过热循环
无效过热循环:过热过程中产生的冷量没有
被冷却介质所吸收。
(1)单位制冷量 q 0
不变
q0 (h1h5)
(1-13)
(2)单位容积制冷量 q v
qv
h1 h5 v1'
减小
(3)理论比功 w 0
增加
w0 h2' h1'
(4)单位冷凝热 q k 增加
qk h2' h4
(h2' h2)(h2h4)
压力降没有关系,只要没有气化。
(4)膨胀阀到蒸发器之间的管道
通常膨胀阀是紧靠蒸发器安装的。倘若 将它安装在被冷却空间内,传给管道的热量 将产生有效制冷量;若安装在室外,热量的 传递使制冷减少,因而此段管道必须保温。
压力降也没关系。
(5)冷凝器
假定出冷凝器的压力不变,为克服冷凝器 中制冷剂的流动阻力,必须提高进冷凝器时 制冷剂的压力,这必须导致压缩机的排气压 力升高,压力比增大,压缩机耗功增加,制 冷系数下降。
(6)蒸发器
若保证蒸发器的出口压力不变,为克服蒸 发器中制冷剂的流动阻力,必须提高进蒸发器 时制冷剂的压力,这必然导致平均蒸发温度升
高,传热温差下降。
若保证传热温差不变,克服蒸发器中制 冷剂的流动阻力,这必然导致压缩机的吸气 压力下降,吸气比容增大,压力比增大,压
空调制冷第一讲制冷原理(压焓图)(1)
![空调制冷第一讲制冷原理(压焓图)(1)](https://img.taocdn.com/s3/m/8e41125e50e2524de5187ee1.png)
p
4 pk 3 2 2’ 5 p0 1 1’ q0 q0
h 过热循环在p-h图上的表示
过热循环分有效过热和无效过热两种情况
有效过热循环
有效过热循环:过热过程中产生的冷量也为
被冷却介质所吸收。
(6)蒸发器
若保证蒸发器的出口压力不变,为克服蒸 发器中制冷剂的流动阻力,必须提高进蒸发器 时制冷剂的压力,这必然导致平均蒸发温度升
高,传热温差下降。
若保证传热温差不变,克服蒸发器中制 冷剂的流动阻力,这必然导致压缩机的吸气 压力下降,吸气比容增大,压力比增大,压
缩机耗功增加,制冷量减小,制冷系数下降。
(7)压缩机
在理论循环中,假设压缩过程为等熵过程。 而实际上,整个过程是一个压缩指数 在不断 变化的多变过程。另外,由于压缩机气缸中有 余隙容积的存在,气体经过吸、排气阀及通道 出有热量交换及流动阻力,这些因素都会使压 缩机的输气量减少,制冷量下降,消耗的功率 增大。
p 4 5
pk
3 2s 2
p0 0
第一讲
单级蒸气压缩制冷循环
1 单级压缩制冷的理论循环 2 单级压缩制冷的实际循环 3 工况与性能
1 单级蒸气压缩制冷的理论循环
1.1 系统与循环 1.2 压焓图 1.3 制冷循环过程在压焓图上的表示 1.4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发制冷构成循环的四个基本过程是:
0 h1 h4 1 h1 h4 Tk T0
c h2 h1 Tk 1 h2 h1 T0
T0
(1-12)
这里εc为在蒸发温度(T0)和冷
凝温度(Tk)之间工作的逆卡诺循环的
制冷剂压焓图说明
![制冷剂压焓图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2f097604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1c.png)
制冷剂压-焓图(lgP-h图)介绍制冷剂的热力学性质可通过热力参数之间的关系来描述,而制冷剂的热力参数之间的关系是通过实验方法测定出来的,一般用热力学性质图、表来表示。
制冷剂的lgP—h图:(又称莫里尔图(Molliev Diagram))图中:K ——临界点 P ——等压线 h ——等焓线 t ——等温度线s ——等熵线 v ——等比容线 x ——等干度线在lgP—h图上任意一点都能表示制冷剂的一种热力状态,在一个状态点上,制冷剂具有确定的压力、温度、比容、焓和熵,以及蒸气所占的比例,即干度值X。
X = 制冷剂蒸气质量 / 制冷剂总质量饱和液体线(X=0):在lgP—h图上,将不同温度下的饱和液体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叫做饱和液体线。
在饱和液体线上的各点所表示的是制冷剂饱和液体在此点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干饱和蒸气线(X=1):在lgP—h图上,将不同温度下的干饱和蒸气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叫做干饱和蒸气线。
在干饱和蒸气线上的各点所表示的是制冷剂干饱和蒸气在此点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饱和液体线和干饱和蒸气线均为粗实线,相交于临界点,这两条线将lgP—h图分成三个区域。
饱和液体线左边是过冷液体区,干饱和蒸气线右边是过热蒸气区,两条曲线中间的区域为饱和区,也就是湿蒸气区,在这个区域内的制冷剂为饱和状态,区域内各点上的饱和蒸气均为湿蒸气。
等温线(t):将表示温度相同的各点用点划线连接起来成一条折线,这条折线就是等温线。
等温线在过冷液体区为竖直线,与等焓线重合;在湿蒸气区为水平直线,与等压线重合;在过热蒸气区为向右下方向的曲线。
等比容线(v):将比容相同的各点用虚线连接起来的曲线叫做等比容线。
等熵线(h):将熵值相同的各点用细实线连接起来的曲线叫做等熵线。
等干度线(x):在饱和区内将干度相同的点连接而成的曲线叫做等干度线。
在lgP—h图中,箭头所指的方向表示各参数数值增加的方向。
另外,可以根据任意两个状态参数就能确定其在lgP—h图上的状态点,通过这个点,就可以查出其它几个状态参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的热力 计算
单级理论循环是建立在以下一些假设的基础上的:
(1)压缩过程为等熵过程,即在压缩过程 中不存在任何不可逆损失 (2)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中,制冷剂的冷凝 温度等于冷却介质的温度,蒸发温度等于被 冷却介质的温度,且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都 是定值
(3)离开蒸发器和进入压缩机的制冷剂蒸 气为蒸发压力下的饱和蒸气,离开冷凝器和进 入膨胀阀的液体为冷凝压力下的饱和液体 (4)制冷剂在管道内流动时,没有流动阻 力损失,忽略动能变化,除了蒸发器和冷凝器 内的管子外,制冷剂与管外介质之间没有热交 换
p
4’ 4
5’ 5
pk
3
2
p0
q0
q0
1
w
h
过冷循环在p-h图上的表示
(1)单位制冷量
q0 h1 h5
q0
增加
) (h1 h5 ) (h5 h5 (2)单位容积制冷量 qv 增加
h1 h5 q v1 (3)理论比功 w0
' v
(1-13)
不变
(4)单位冷凝热
等干度线----只存在于湿蒸气区域内,其方向大致与饱 和液体线或饱和蒸气线相近,视干度大小而定。
1.3 制冷循环过程在压焓图上的表示
3 4 B C 5 D 2
p
1 A
4
pk
3
2
5 单级蒸气压缩 式制冷系统图
A—压缩机; B—冷凝器; C—节流阀; D—蒸发器。
p0
q0
1
w
h
理论循环在p-h图上的表示
q0 (h1 h5 )
(2)单位容积制冷量
(1-13)
qv
减小
h1 h5 qv v1'
(3)理论比功
w0 h2' h1' (4)单位冷凝热 qk qk h2' h4
(5)制冷系数
w0
增加
(1-14)
增加
(1-14)
(h2' h2 ) (h2 h4 )
(1-20)
p 4’ 4
pk
5
3 2 2’
1 1’
5’
p0
q0
q0
h
回热循环在p-h图上的表示 回热循环中各性能指标的变化完全同于过冷和 无效过热循环。
2.4 不凝性气体的存在对循环性能的 影响
积存于冷凝器; 冷凝压力增加; 压缩机排气压力升高; 比功增加; 制冷系数下降; 压缩机容积效率降低;
(4)膨胀阀到蒸发器之间的管道
通常膨胀阀是紧靠蒸发器安装的。倘若 将它安装在被冷却空间内,传给管道的热量 将产生有效制冷量;若安装在室外,热量的 传递使制冷减少,因而此段管道必须保温。 压力降也没关系。
(5)冷凝器
假定出冷凝器的压力不变,为克服冷凝器 中制冷剂的流动阻力,必须提高进冷凝器时 制冷剂的压力,这必须导致压缩机的排气压 力升高,压力比增大,压缩机耗功增加,制 冷系数下降。
T0
(1-12)
这里ε c为在蒸发温度(T0)和冷 凝温度(Tk)之间工作的逆卡诺循环的 制冷系数。热力完善度愈大,说明该循 环接近可逆循环的程度愈大。
2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实际循环
2.1 2.2 2.3 2.4 2.5 液体过冷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蒸气过热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气-液热交换器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不凝性气体的存在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单级压缩实际制冷循环的热力计算
(1-1)
这里,把自外界传入的功作为负值。
(1)压缩过程:
q0
(1-2)
w h2 h1
(2)冷凝过程:
w0
(1-3)
qk h2 h4
(3) 节流过程:
w 0, q 0
(1-4)
h4 h5
(4)蒸发过程:
w0
(1-5)
q0 h1 h5 h1 h4
为了说明单级压缩蒸气制冷机理论循环 的性能, 采用下列一些性能指标。 (1)单位制冷量
(7)压缩机
在理论循环中,假设压缩过程为等熵过程。 而实际上,整个过程是一个压缩指数 在不断 变化的多变过程。另外,由于压缩机气缸中有 余隙容积的存在,气体经过吸、排气阀及通道 出有热量交换及流动阻力,这些因素都会使压 缩机的输气量减少,制冷量下降,消耗的功率 增大。
p
4
5
pk
3 0
2s 2
p0
(1-13)
qv
h1' h5 v1'
qv
?
(3)理论比功
w0 h2' h1' (4)单位冷凝热 qk qk h2' h4
(5)制冷系数
1'
w0
增加
(1-14)
增加
(1-14)
(h2' h2 ) (h2 h4 )
h h h h
1 1 5
q0
单位制冷量可按式(2-5)计算。单位制 冷量也可以表示成汽化潜热r0和节流后的干度 x5的关系:
q0 r0 (1 x5 )
(1-6)
由式(1-6)可知,制冷剂的汽化潜热越 大,或节流所形成的蒸气越少(x5越小)则单 位制冷量就越大。
(2)单位容积制冷量
qv
(1-7)
q0 h1 h4 qv v1 v1
减小
(1-15)
h1 h5
h2' h1'
2.3 回热器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利用回热使节流前的制冷剂液体与压缩机吸 入前的制冷剂蒸气进行热交换,使液体过冷、 蒸气过热,称之为回热。 若不计回热器与环境空气之间的热交换,则 液体过冷的热量等于使蒸气过热的热量,其 热平衡关系为
h4 h4 h1 h1
2.5 单级压缩实际制冷循环的热力 计算
实际循环和理论循环有许多不同之处, 除了压缩机中的工作过程以外,主要还有下 列一些差别: 1.流动过程有压力损失。 2.制冷剂流经管道及阀门时同环境介质间有热 交换。 3.热交换器中存在温差。
热交换及压力损失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1)吸入管道
吸入管道中的压力降始终是有害的,它使 得吸气比容增大,压缩机的压力比增大,单位容 积制冷量减少,压缩机容积效率降低,压力比增 大,制冷系数下降。 吸气管道中的热交换可视情况当作有效过热 或无效过热来分析。
(3)理论比功
w0
对于单级蒸气压缩制冷机的理论循环来 说,理论比功可表示为
w0 h2 h1
(1-8)
单级压缩蒸气制冷机的理论比功也是随 制冷剂的种类和制冷机循环的工作温度而变 的。
(4)单位冷凝热
qk
单位(1kg)制冷剂蒸气在冷凝器中 放出的热量,称为单位冷凝热。单位冷凝 热包括显热和潜热两部分
①制冷剂液体在低压(低温)下蒸发, 成为低压蒸气 ②将该低压蒸气提高压力为高压蒸气 ③将高压蒸气冷凝,使之成为高压液体 ④高压液体降低压力重新变为低压液体, 返回到①从而完成循环。
压缩机: 压缩和输送制冷蒸汽,并造成蒸发 器中低压、冷凝器中高压,是整个 系统的心脏。
冷凝器: 输出热量的设备,将制冷剂在蒸发 器中吸收的热量和压缩机消耗功所 转化的热量排放给冷却介质。
(6)蒸发器
若保证蒸发器的出口压力不变,为克服蒸 发器中制冷剂的流动阻力,必须提高进蒸发器 时制冷剂的压力,这必然导致平均蒸发温度升 高,传热温差下降。
若保证传热温差不变,克服蒸发器中制 冷剂的流动阻力,这必然导致压缩机的吸气 压力下降,吸气比容增大,压力比增大,压 缩机耗功增加,制冷量减小,制冷系数下降。
(2)排出管道
在压缩机的排出管道中,热量由高温制冷 剂蒸气传给周围空气,它不会引起性能的改变, 仅仅是减少了冷凝器中的热负荷。 排气管道中的压降会引起压缩机排气压力 升高。
(3)冷凝器到膨胀阀之间的液体管道
在冷凝器到膨胀阀这段管路中,热量通常由 液体制冷剂传给周围空气,使液体制冷剂过冷, 制冷量增大。然而,也可能水冷冷凝器中的冷却 水温度很低,冷凝温度低于环境温度,热量由空 气传给液体制冷剂,可能导致部分液体气化,这 不仅使单位制冷量下降,而且使得膨胀阀不能正 常工作。 压力降没有关系,只要没有气化。
p
4 5
pk
3 2 2’
p0
q0
1 1’
q0
h
过热循环在p-h图上的表示
过热循环分有效过热和无效过热两种情况
有效过热循环
有效过热循环:过热过程中产生的冷量也为 被冷却介质所吸收。 增加 q0 (1)单位制冷量
q0 h1' h5
(h1' h1 ) (h1 h5 )
(2)单位容积制冷量
?
(1-15)
h2' h1'
图2-19有效过热的过热度对制冷系数的影响
(6)压缩终温
t2
44.4
72.1
升高
R22 NH3
过热度 R502 R600a R290 R134a
0
30
45.3
73.9
37.4
65.7
44.1
72.9
55.9
93.0
86.3 131.5
无效过热循环
无效过热循环:过热过程中产生的冷量没有 被冷却介质所吸收。 不变 q0 (1)单位制冷量
第一讲
单级蒸气压缩制冷循环
1 单级压缩制冷的理论循环 2 单级压缩制冷的实际循环 3 工况与性能
1 单级蒸气压缩制冷的理论循环
1.1 1.2 1.3 1.4 系统与循环 压焓图 制冷循环过程在压焓图上的表示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 环的热力本过程是:
上面所述的循环,是单级压缩蒸气制 冷机的基本循环,也是最简单的循环。在 实用上,根据实际条件对循环往往要作一 些改进,以便提高循环的热力完善度。在 单级制冷机循环中,这一改进主要有液体 过冷、吸气过热及由此而产生的回热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