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液体压强》教案(精选12篇)
《液体压强》教案〔精选12篇〕篇1:《液体压强》教案【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知道液体内部和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理解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事实,知道液体内部不同深度处压强的大小和方向。
2.体验和感悟游泳时身体受到水产生的压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和探究,鼓励学生参与探究并积极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关注周围现象的意识以及亲密联络实际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液体内部有压强以及液体压强的特点,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猜测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及实验。
【教学用具】装满水的薄塑料袋,液体压强的演示装置、水槽、U形管压强计、水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播放视频:潜水艇,提出问题:问题:“的里雅斯特”号深潜器在探测马里亚纳海沟后出现了什么情况?〔整个外壳直径缩小了〕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液体的压强二、新课教学〔一〕引入探究课题1.出示一个装满水的薄塑料袋。
〔问题:发生了什么现象?〕2.将水倒入上端开口、下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圆桶内。
〔问题:发生了什么现象?〕3.将蒙有橡皮膜的容器浸入水中。
〔问题:发生了什么现象?〕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后得出结论: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并且向各方向都有压强。
提问:同学已经知道了液体内部存在着压强,那么液体的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二〕猜测:学生考虑:液体的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并根据实验现象提出篇2:《液体压强》教案一、设计意图压强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因为其概念较为抽象,大局部学生在初二下学习时会感到困难,对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处理的不够好,不会灵敏应用固体压强、液体压强的特点来解决实际问题,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帮助学生建立起压强的知识体系、框架,认清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的不同之处,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中采用比照法和归纳法,师生讨论的方法等。
二、复习目的1. 正确理解压强,区分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的不同之处,知道固体压强等于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液体压强的知识比较抽象,是初中物物理教学难点之一。
学生学习这部分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同时由于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感性经验较少,所以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时感到困难较大。
主要表现为:1、较难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而且液体能产生向上的压强,液体内部也有压强等。
2、液体压强公式中的深度的认识(深度的起点选取)。
为了能解决上述2个方面的问题,我在教学中以实验为先导,从实验、理论及实践入手,使学生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1、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有压强。
让学生观察:盛水的塑料瓶盖向外鼓起,用针在侧壁上扎孔后,水会从小孔中流出。
引导学生讨论后得出: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有压强。
实验探究1:液体对容器的底部有压强。
堂上练习1,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分析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压强大小与深度有关。
实验探究2:液体对容器的侧壁有压强。
引导学生认识到水(液体)对容器的侧壁有压强。
为了帮助学生认识液体对容器壁的压强,将课本上的14.2-2改成学生实验,器材由侧壁上开有小孔的饮料瓶改成(在饮料瓶的侧壁上不同位置戳上几个孔,得出水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液体对容器的底和侧壁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的压强的探究。
学生实验:将一个底部和侧壁开有小孔的塑料瓶压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水会流入瓶子内。
讨论后得出:液体的内部存在压强。
引出问题: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在讨论结果的基础上用实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实验:用U型管压强计研究液体压强介绍压强计的使用方法:用手压压强计金属盒上的橡皮膜,让学生看到U形管的两边高度发生变化,即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形管的两边液面出现高度差(也就是压强是通过U形管的两边的液面的高度差表现出来的)。
然后将金属盒放入水中,使学生看到同样的变化。
即可用压强计来观察水对容器侧壁及容器底的压强。
在讲清怎样使用U 型管压强计测液体压强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堂上练习实验1、2进行实验,根据实验1、2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 液体的压强》教案
液体的压强课标解读与教材分析【课标要求】因为液体压强较抽象,不像固体压强那样容易理解。
其中本章的第一节压力和压强及第二节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是学习本节内容的根底,本节课的内容又是以后学习大气压强、浮力一章的根底,本节课可以说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所以学好本节课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教学内容分析:液体压强的知识比拟抽象,是初中物理教学难点之一。
学生学习这局部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同时由于学生对这局部知识的感性经验较少,所以学生学习这局部知识时感到困难较大。
主要表现为:〔1〕较难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而且液体能产生向上的压强,液体内部也有压强等。
〔2〕液体压强公式的推导时液柱的选取及讨论处受压面的选取较为抽象。
〔3〕液体压强公式中的深度的认识〔深度的起点选取〕。
〔4〕液体压强与液体在总重力、液体的体积、容器形状等无关。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2、掌握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能用液体压强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3、掌握液体内部压强公式。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了解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有压强的事实。
2、通过分组实验,经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过程,进一步了解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对设计出来的实验方案进行归类并得出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结论。
媒体教具水、烧杯、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侧壁开口的玻璃管、U形管压强计、盐水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修改栏教学内容师生互动一、课前准备布置学生完成学案中“课前预习〞局部,互相交流感受。
二、导入新课思考问题:水坝为什么上窄下宽?潜水员为什么要使用不同的潜水服?三、实验探究(一)体验液体压强的存在演示:将水倒入上端开口、下端蒙有橡皮膜的玻璃管。
液体的压强教案
液体的压强一、分析教材《液体的压强》是学生学习了《压强》后对压强知识的延伸。
学习本课既能巩固前面所学知识;也能让学生懂得不但固体产生压强,液体也会产生压强。
而且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也为今后学习浮力做好知识铺垫。
所以本节是联系前后知识的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有压强②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和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2)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培养提出猜想、设计实验、操作收集数据和分析归纳等多方面的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感悟研究物理的过程和方法,享受学习物理的愉悦三、重点和难点重点: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因为这是解释社会生活中相关现象的基础知识。
)难点:液体压强大小的计算公式(公式的推导需要运用前一节学的压强的知识,包括重力等知识,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
)四、教法与学法依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本节课采用的是探究式实验教学法。
将以往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探究实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
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水平,决定了初中学生学习物理必须由一定的物理情景和实验,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诱导学生思考问题,师生共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掌握事物的规律。
所以本课的学法是探究式学习法,在探究的过程中要正确的运用控制变量法。
五、教学程序教具准备:演示用:装满水的薄塑料袋、两端开口的玻璃圆筒、侧壁开口的玻璃圆筒、橡皮膜、U形管压强计、水、盐水、盛水的大圆筒学生用:U形管压强计、刻度尺、盛水的大圆筒、水、盐水(以上器材,每两位学生一组)第一步、设置情景,引入课题引用课本84页的1、2两个习题,请问同学们如何解释题目中的现象,进而导入课题第二步、演示实验,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请两位同学和老师在讲台上一起完成课本81页的三个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的现象分析其中的道理,符合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特点。
高中物理液体压强分析教案
高中物理液体压强分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液体压强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能力目标:掌握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并能够应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应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理解液体压强的概念
2. 掌握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应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出液体压强的概念。
2. 概念讲解:通过示例引导学生理解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讲解相关概念及公式。
3. 过程演示:实地演示如何计算液体压强,并让学生尝试计算。
4. 练习与巩固: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运用:让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运用液体压强计算公式解决问题。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引导学生拓展相关知识。
四、教学手段
1. 实验仪器:水桶、压力计等
2. 多媒体教学:展示相关实验过程及计算方法
3.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4. 个案分析: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教学计划
五、教学效果评价
1. 通过课堂练习、作业及测试评估学生对液体压强概念及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2. 观察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情况,评估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3. 收集学生反馈意见,根据学生反馈及表现调整教学内容及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第八章第二节科学探究_液体的压强》作业设计方案-初中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科学探究_液体的压强》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1. 理解液体的压强概念,掌握压强的基本公式和计算方法。
2. 学会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究液体的压强变化规律。
3. 培养自主思考和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主要分为以下部分:1. 理论学习:学生需仔细阅读《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相关章节,掌握液体的压强定义、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
2. 观看教学视频:学生需观看教师录制的液体的压强教学视频,了解实验过程和注意事项。
3. 实验准备:学生需准备实验器材,如水、容器、压强计等,并确保实验环境安全。
4. 实验探究:学生需按照教师指导,自主进行液体压强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条件下液体的压强变化。
5. 实验报告:学生需根据实验过程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数据记录及分析等。
三、作业要求为保证作业质量,提出以下要求:1. 理论学习要认真,掌握液体的压强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观看教学视频时,需留意教师强调的实验重点和难点。
3. 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教师指导进行,确保实验数据准确可靠。
4. 实验报告需条理清晰,数据记录真实准确,分析深入,体现出对液体的压强变化规律的理解。
5. 团队合作时,要积极交流,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理论掌握程度:考察学生对液体的压强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2. 实验过程: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性和数据记录的准确性。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实验报告的条理性、数据记录的真实性和分析的深入程度。
4. 团队合作能力:考察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和贡献。
五、作业反馈作业反馈将采取以下方式:1. 教师批改: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指出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
2. 小组互评:小组内成员可互相交换作业,进行互评,互相学习和借鉴。
3. 课堂讲解:教师将在课堂上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液体的压强》说课稿7篇
《液体的压强》说课稿7篇《液体的压强》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液体的压强》是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四章第二节的内容,由“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的大小”及“连通器”三个问题组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刚学习完压力和压强的概念后提出的,由压力和压强的关系引出液体的压强。
因此学习本节内容能巩固前内容,让学生懂得除固体产生压强,液体也会产生压强,气体也会产生压强。
所以本节是联系前后知识的桥梁,是物理知识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2、教学目标:依据《物理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同时针对我校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使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和液体压强大小。
(2)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培养学生学会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接受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感悟研究物理的过程和方法,享受学习的愉悦,通过阅读“科学世界——三峡船闸”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和民族自豪感。
3、重点和难点:重点: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因为这是解释社会生活中相关现象的基础知识。
难点:从理论推导液体压强大小的公式,因为其中研究问题的过程和方法(物理模型法)尽管在前面已初步接触,但学生只是停留在表面,并没有深入理解,对学生来说仍然比较陌生,我将主要用分解问题、由浅入深的方法突破这一难点。
4、课时安排:本节安排1课时5、教具准备:在这节课中,我准备的器材如下:教具:装满水的薄塑料袋、铁钉、薄膜手套、U形管压强计、盛水的大圆筒、刻度尺。
学具:薄膜手套、U形管压强计、刻度尺、盛水的大圆筒、水、盐水(或煤油)。
二、学情分析:学生学习物理往往反映内容多、杂乱,不易理出头绪,要记的东西多、容易忘记;学生长处是对知识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
他们对实验现象兴趣很浓,希望每节物理课都有实验,但不了解应该怎样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思考问题,更不会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去思考问题。
9.2液体的压强 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第九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课题第九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课型新授课课时二课时教材地位《液体的压强》是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二节的内容,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压强的概念、压强的计算方法。
这些知识都为这一节课的学习作了充分的准备。
学习本节内容能巩固前面的内容,让学生懂得除固体产生压强,液体也会产生压强,气体也会产生压强,为后面的物理学习奠定基础。
所以本节课是联系前后知识的桥梁,是物理知识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节课讲述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方法及过程,这些内容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发展理念。
学情分析学生虽然刚学完固体产生的压强,但对于液体内部也会产生压强肯定很陌生,甚至不相信,特别是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重力、容器的大小、形状、底面积等因素无关可能难以理解,因此通过实验探究改变学生心中的固有想法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的压强;知道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2)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3)知道液体压强的分布规律。
(4)能利用液体内部压强的分布规律解释分析一些简单的有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总结液体的压强分布规律,让学生初步体会实验归纳的研究方法。
(2)实验和理性思维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各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物理知识的精神。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学难点:推导压强的计算公式教学资源1.学生实验器材:微小压强计、大烧杯、水(学生自备)、盐2.教师演示器材:玻璃管(侧面开口)、微小压强计、大烧杯、水、玻璃管(两端开口)、橡皮膜3.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资源安排设计意图时间分配情景引入固体由于重力对支撑它的物体有压强,那液体也受到重力的作用,液体对支撑它的物体也有压强吗?多媒体展示深海带鱼和梯形大坝提问:带鱼生活在深海中,为什么我们市场的带鱼不是活的?为什么大坝要做成上窄下宽梯形状的?学生思考并回答:既然液体也有重力,那对支撑它的物体应该也有压强。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1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实验,认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2、过程与方法能联系生活实际,感知液体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
根据固体压强的概念,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方法。
能通过实验探究体会到液体压强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整堂课的学习中,能经过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乐于参加探究的态度,敢于把想法说出来与大家交流的勇气。
在观察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能对学习的过程、知识和方法进行总结,梳理所学知识,学会反思。
2学情分析初中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强,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每个学生的智力发展、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各不相同,但是喜欢看实验和做实验,并有一定的生活积累,他们对液体压强会有一定的认识,但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
如果直接让他们想办法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实验来,未免难度过高。
然而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求知欲强,而固体、液体的压强具有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性,因此,本节设计是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固体压强概念之后,再根据固体压强的特点,通过类比,进一步探究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方案。
3重点难点重点:本节重点放在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因为这是解释社会生活中相关现象的基础知识。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对设计出来的实验方案进行归类并得出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结论。
4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新课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三个问题:1、潜水员为什么要穿潜水服潜水?2、潜水员下潜深度为什么会有限制?3、深海中的带鱼捕到岸上为什么常常会死亡?活动2【活动】新课学习演示实验:装满水的塑料袋装满水后鼓起来。
用手指触摸有什么感觉?提问:固体压强的概念是什么?能不能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实验呢?活动3【导入】教学环节如果要定量的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又是哪个方案合适些?方案三更为适合引导学生综合评价各个方案:1、方案一、二教简便直观;而方案三较复杂;、方案三能定量测量得到液体压强的大小;从刚刚的实验展示中我们已经知道液体压强的哪些特点?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八年级物理下册92液体的压强教案一等奖3篇
1、八年级物理下册92液体的压强教案一等奖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八年级物理下册9.2液体的压强教案1(新人教版),欢迎阅读与收藏。
整体设计说明通过复习放在水平面上的固体的压强产生的原因,提出新问题:液体也受重力,在容器中的液体对容器底有没有压强呢?继而用实验来直观地观察液体产生的压强,再对液体的压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展开讨论与探究,最后进行整理总结。
这样的安排使知识学习过程过渡自然,不是突兀地提出液体的压强,并能自然地了解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探究,使学习过程成为在探究中学习的过程,既学到知识,又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协作精神。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压强在液体中的表现。
学生在生活中体验较少,已有的感性认识少,使得本节知识比较抽象,加上学习本节内容需要用到密度和重力的知识,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
液体压强是固体压强知识的延深,并是浮力产生的原因,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因而要重视本节的教学。
教法建议探究、实验、分析讨论法。
学情分析学生已学习了固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压强的因素,并具有密度知识,这为学习液体压强打好了基础。
在我们的生活中,能体验到液体压强的事件很少,就是游泳,由于水不会太深,也难以觉察到水的压强的存在,造就了液体的压强这一知识比较抽象。
教学过程中多用现象比较直观的实验,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就容易接受新的知识。
学法引导自学与互学总结归纳实验探究。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2)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知道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
(3)认识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的连通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串联、并联电路电压的关系,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究活动理解液体压强的规律及其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和对科学的求知欲。
教学重难点:重点:液体压强的特点难点:用液体压强知识解释实际现象教具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开口塑料筒、橡皮膜、简易压强计、水、盐水、连通器教学过程:一、创设物理情景,引入新课水中的气泡越上升变的越大渔民们发现,带鱼刚从海里被捕捞到船上差不多已经死亡了,为什么?引导学生分析、思考,上述情景中蕴含着什么物理知识?如何用科学的语言描述?二、新课教学(一)、液体压强的产生老师演示实验:用塑料袋装水时,它会胀起来,让学生感知液体会产生压强,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①用一个塑料袋装满水,用一个钉子从底部扎一小孔,水就会从底部流出。
(组织学生讨论)说明:水对底部有压强。
②老师用钉子从袋子的四周扎上一些小孔,水就会从四周喷出。
(组织学生讨论)说明:水对侧面有压强。
如果塑料袋子装的是别的液体,实验现象是一样的。
说明: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壁有压强。
(组织学生讨论)液体有重力,所以对底部有压强;液体跟固体不同,有流动性。
容器壁阻挡着它流动,它就会对容器壁有压强。
③用侧壁开有几个小孔的筒装有水,让学生观察到水从小孔流出来,且处于不同位置的小孔流出来的水的射程都不一样,用液体压强计测出不同深度的压强大小,让学生感知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水对底部和侧壁有压强,水的内部是否有压强?(二)、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教师讲述:测液体内部压强需要用压强计,结合课本介绍压强计的构造及工作原理2、学生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3、引导学生把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进行归纳,得出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要求学生填写课本P70相应内容)(1)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在同一深度,各方向的压强都相等;(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4)在相同深度,液体的压强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初三物理液体压强教案(精选8篇)
初三物理液体压强教案 篇1 [设计理念] 液体的压强是一个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却又非常重要的概念。
为了使学生加深理解,获得深刻影响,特在课本P81的演示实验上增加学生分组探究实验。
通过本节课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液体压强的特点,认识到液体压强只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
本节课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日常生活经验的相关情景,使学生对液体压强获得初步印象,然后让学生猜想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并设计实验,自主探究。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合作学习的协作精神。
同时还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科学知识的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2) 知道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3) 理解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知道探究学习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2)培养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进行操作的能力,通过实验分析,概括出物理规律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2) 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主动探索科学知识的精神。
(3) 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教学用具] 演示用:橡皮膜、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管、侧壁开口的玻璃管、压强计、盛液筒两个、小烧杯两个、水、盐水。
学生用:盛液筒、压强计、玻璃管、橡皮膜、水、盐水。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是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两个因素。
难点: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归纳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引入课题 1、 用多媒体展示情景一: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存在压强。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茶杯对桌面存在压强是由于茶杯受到重力作用,并提问:液体也受到重力,液体对容器底有没有压强呢? 2、 用多媒体展示情景二:夏天天气炎热,不少同学喜欢游泳,当你站在齐腰深的水中时,有什么感觉? 学生回答后,提出探究课题,板书课题。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液体 压强 特点
液 体 对 容 器 壁 有 压 强
1、鼓励学生思考:如 何很快在塑料杯上打 上又细又圆的孔? 2、提问:你能否利用 手中的器材证明液体 对容器壁也有压强? 3、师生对问题进行初 步评价。 1、小组讨论并动手操作 探寻打孔的方法; 2、学生实验探究,老师 提问并观察思考讨论,为 什么水能从侧壁喷出且 远近不同?
1、学习简单科学研究的实验方案; 2、鼓励学生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 单的科学规律, 并能书面或口头表达自己 的观点, 使学生认识到分析论证在科学探 究中的重要性; 3、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坚持不解的探 究精神。4、深度不变来改变探头方向时, 发现各次高度差的格数略有不同, 探头朝 上朝下就有 1—2 格的差别,这是压强计 设计的不足, 可借助刻度尺来控制深度相 同; 5、不事先说明两杯液体的密度,就是为 了加深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的印象, 同 时让学生又明白了一种鉴别物质的方法。
2、你有哪些收获?
3、你还有什么疑问?
课外作业
观察我们身边的护河大堤,研究: 1、堤坝为什么要修成下宽上窄? 2、在沿河面为什么要种树? 3、为什么大堤迎水面坡度缓,背水面坡度陡? 4、管涌是怎么回事,如何排除? 5、万一发生溃堤事故,该如何自救? 本节紧张有序的教学,突破了“液体压强特点”的重点,达到了三维目 标的要求,特别是对探究方法的改进、实验手段的创新,是本节课的亮点。 如:看似与主题无关的,在一次性塑料杯上的“烙孔”,不仅提高了学生的 动手、动脑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降低了实验的难度;又如: 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的实验设计,就是控制变量与物质鉴别 的“经典”之作;再如:“连通器中各液面相平”,是很容易看出来的,而 要描点、连线后才能发现,就很有创意。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节《液体的压强》。
本节课主要讲述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的计算以及液体压强对物体产生的影响。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液体压强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并且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 掌握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能运用液体压强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了解液体压强对物体产生的影响,能举例说明液体压强的应用。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难点: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及其对物体产生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液体压强计、水、盐水、气球、塑料瓶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液体压强计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并感受液体内部压强的存在。
引导学生思考:液体内部为什么会有压强?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2. 知识讲解讲解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以及液体压强对物体产生的影响。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液体压强的应用。
3.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液体压强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及时批改,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5. 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液体内部压强的变化。
要求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填写实验报告单。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一、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 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3. 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二、液体压强的计算1. 液体压强公式:p = ρgh2. 应用液体压强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液体压强对物体的影响1. 液体压强使物体受到的压力。
2. 液体压强对物体的形状和结构产生影响。
3. 液体压强的应用实例。
初中物理_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新课教学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通过这两个实验学生很容易猜想到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深度和密度有关。
猜想2:液体压强的大小可能与液体密度有关;…让学生掌握科学的猜想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设计实验)根据现有的实验器材和有限的课堂时间,我确定液体深度、密度和方向三个因素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探究。
(1)实验器材:水槽、U形管压强计、水、盐水、刻度尺等。
(2)教师出示U形管压强计,简单解释其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
探究一:探究在水下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液体压强的特点探究二:探究在水下不同深度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步骤:把金属盒放入水中不同深度时,分别记录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
探究三: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学生设计实验,师生共同讨论最佳的实验方案学生进行实验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及实验创新能力新课教学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设计表格)实验步骤:分别把金属盒放入相同深度的水和盐水中,分别记录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
教师巡视观察,并重点点拨实验中动手能力差的学生教师要多引导。
提示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设计。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分析得出结论)(5)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液体压强的特点1、同一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2、同一液体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3、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观察记录数据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归纳总结的能力理论推导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教师演示实物模拟液柱对底面的压强实验利用压强定义公式结合质量、密度、重力公式推导液体压强公式。
p ghρ=学生从具体实物到抽象的理想化模型,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物理模型学生比较生疏,教师通过演示实验模拟液柱对底面的压强来建立模型液柱,通过求解液柱对底面的压强来推出液体内部压强的一般公式,《液体的压强》学生学习情况分析从学生的心理上说,初中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强,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每个学生的智力发展、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各不相同,但是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很浓厚,特别是对物理实验是“情有独钟”,并且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上说,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已经比较好的掌握了固体的压强,而固体、液体的压强具有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性,他们对液体压强会有一定的认识,但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本节的探究实验操作方便、规律性强、结论容易获取,适宜学生探究;但学生对实验方法和实验方案往往缺乏科学性和严密性,对科学探究的真正意义还不甚明了,要加强引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2.能应用液体压强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设计实验。
收集实验数据。
从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等能力2.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综合运用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在思想教育方面,要求学生尊重实验事实,树立学好液体压强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1.推导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2.科学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和规律。
3.应用液体压强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问题。
【教学过程】
一、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
回顾固体压强,提出设问,学生思考。
计算固体压强时,我们知道,只要某物体对另一物体表面有压力,就存在压强,而装有液体的容器底面同样受到液体的压力作用,因此液体对容器底面也存在压强。
液体是不是只对容器底面有压强呢?那么液体的压强到底有什么样的特点和规律呢?
二、实验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和规律。
1.演示矿泉水瓶实验,得出液体对容器的侧臂和底部都有压强。
2.设问:液体内部是否也有压强?
3.教师介绍形管压强计的结构和作用。
4.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用形管压强计来研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和规律。
5.演示实验,学生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得出液体压强的特点和规律。
6.让学生用实验得出的液体压强的特点和规律去解释导课中的两种现象。
7.学生阅读“信息窗”,并解释这种现象。
8.从实验我们得知,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当液体的密度一定时,液体越深液体的压强越大;当液体的深度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这只是从定性上了解了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的关系,如果涉及到具体计算液体压强的大小时,同学们能不能解决?也就是说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什么样的定量关系呢?
三、理论推导液体压强的特点和规律。
1.引导学生阅读书中的“分析与论证”。
2.引导学生进行公式推导。
3.引导学生从公式有几个物理量、是什么物理量、各物理量的单位、物理量的间接测量、公式的变形与计算、各物理量间的正反比关系等方面来学习公式。
强调液体深度的认识,液体深度是液体内部某一点到液面的竖直距离。
三、小结。
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液体对容器的侧臂和底部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的各处。
朝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4)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当液体的密度一定时,液体越深液体的压强越大;当液体的深度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