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普尔科学客观性理论的“社会学转向”
波普尔的科学哲学思想
波普尔的科学哲学思想1.科学哲学波普尔的科学哲学思想:波普尔的哲学体系,重点在于批判的理性主义,这即与经典的经验主义及其观测-归纳法泾渭分明。
波普尔尤其反对观测-归纳法,他认为科学理论不适用于普世,只能作间接评测。
他也认为,科学理论和人类所掌握到的一切知识,都不过是推测和假想,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掺入了想象力和创造性,好让问题能在一定的历史、文化框架中得到解答。
人们只能依靠仅有的数据来树立这一科学理论,然而,此外又不可能有足够多的实验数据,能证明一条科学理论绝对无误。
(例如,人们在检测100 万头绵羊后得出“绵羊是白色的”这一理论,然而检测之外,只要有一只黑色的绵羊存在,即可证明前面的理论错误。
谁又能无穷无止地检测绵羊,以证明“绵羊是白色的”理论的绝对无误呢?)这一“可错性”原则所推演出的“真伪不对称性”(真不能被证明,只有伪可以被证明),是波普尔哲学思想的核心。
波普尔高度评价了休谟对归纳法的批判,虽然他对休谟和归纳逻辑主义的批判是牵强的,但他对基础论的批判是相当有力的。
基础论是指人们普遍相信,知识需要一个坚实的基础,经验科学的基础是感觉基础。
这也正是归纳法的根源所在。
他指出经验基础论将科学分为两部分,一是观察和实践所得到的基础。
二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理论。
而人们普遍忽略了,观察和理论不是独立的两种理论,任何观察都受理论倾向的影响。
这里可以发现测不准定理对他的启发。
波普尔认为寻求知识基础是一种错误,但不是偶然的失误。
这是一种基于人本性中寻求安全感的需要。
2.证伪主义理论证伪主义理论作为波普尔哲学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哲学理论,对当代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波普尔同意对偶然真理的界定,但他强调这样的经验科学应该服从一种证伪主义。
证伪主义至少存在两个优点。
第一,科学理论的表达一般为全称判断,而经验的对象是个别的。
所以,经验如果用来证实理论,那么它将是无法穷尽一般的理论的。
比如,再多的白羊也不能证明所有的羊都是白的,而只要一只黑羊就能证明所有的羊都是白的这个理论是错误的。
评关于科学进步的三种主要观点
评关于科学进步的三种主要观点当代科学哲学家在科学进步问题上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模式,稍微细一些可分为逻辑经验主义的积累发展观、波普尔的证伪主义试错法式的进步图式、库恩纯历史的社会学的和心理学的科学革命观、劳丹解决问题的历史标准、普特南等科学实在论者将客观真理与人的历史活动相结合的积累发展观,以及夏皮尔介于历史主义和实在论之间的科学进步模式,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关于科学进步的观点。
总起来看,最有代表性的主要科学进步观有三个:一是逻辑经验主义和波普尔的进步观点,二是历史主义的观点,三是科学实在论的科学发展模式。
本文试图分析、比较和评论这三种模式,并简略地讨论科学发展模式多元并存的问题。
逻辑经验主义和证伪主义的进步观传统的逻辑经验主义的科学观是建立在证实主义基础上的积累发展观,在数十年内这种思想占了主导地位。
逻辑实证主义者坚持事实与解释之间的区别,把科学发展看作是在知识大厦中不断添加不依赖于理论而存在的新事实,旧理论不断地被更普遍、更广包的新理论所代替。
这种科学进步观描述的图景正是新的科学理论和思想不断地发展、修改、扩展、纠正和重新解释旧理论的持续过程。
因此,这是一种渐进的、非革命的、改良的积累发展观。
这种积累发展观在方法论上可分为归纳主义和演绎主义两种倾向。
归纳主义者相信科学经过经验归纳从经验命题或原子命题而得出带普遍性的科学命题。
而演绎主义者则认为科学是从普遍命题和事实命题或初始条件相结合而对科学理论提供的因果说明。
与逻辑实证主义关系复杂的波普尔在1959年发表的《科学发现的逻辑》一书中提出过一种简单的演绎说明模型:“对一个事件作出因果说明意味着运用作为演绎前提的一个或多个普遍定律,并与某些单称陈述即初始条件相结合,演绎出一个描述该事件的命题。
”([1],p.59)这就是说,演绎主义者认为,一个经验命题可以从多个普遍定律和关于特定系统的事实而演绎出一个理论,以此对经验定律提供说明。
运用于科学理论的进步,后起的科学理论与以前的理论相比,所描述和预测的事实、所提供的说明更为精确,所适用的范围更为广泛。
波普尔的科学发展模式评述
波普尔的科学发展模式评述波普尔的科学发展模式强调问题的重要性。
他认为,科学研究应该始于问题。
问题的提出不仅是科学研究的起点,也是科学发展的推动力。
波普尔认为,一个好的问题需要具备以下几个特征:首先,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可以激发科学家的兴趣和创造力;其次,问题应该具有明确和具体的表述,以便科学家能够对其进行具体的研究和解决;最后,问题还应该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实用价值,能够对人类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波普尔的科学发展模式中,主题句或主题池是问题的关键。
主题句是指科学研究的关键性问题,通过对该问题的研究和解决,科学家可以对该领域的知识和理论进行深入探讨。
主题池则是一组相关的主题句,它们共同构成了科学领域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
波普尔认为,一个好的主题句或主题池应该具备以下几个要素:首先,它们应该与问题密切相关,能够回答问题或解决问题;其次,它们应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可行性,以便科学家能够对其进行研究和验证;最后,它们应该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一致性,能够与已有的知识和理论相协调。
波普尔的科学发展模式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强调问题的重要性,可以帮助科学家在研究中更加明确和具体地界定问题,从而提高研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其次,它提供了一种规范化的研究方法,使得科学家能够在研究中有条不紊地进行,从而进一步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
最后,它强调主题句或主题池的构建,可以帮助科学家对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进行系统性的思考,从而提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然而,波普尔的科学发展模式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这种方法可能过分强调问题的重要性,忽视了其他因素对科学研究的影响。
科学研究涉及到众多的因素,包括科学家的兴趣、社会经济环境、科研条件等,这些因素也会对科学研究产生重要影响。
其次,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理想化倾向。
在实际科学研究中,问题的提出往往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科学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反复调整和修订,而不是一成不变地坚持原有的问题。
卡尔波普尔的科学哲学
卡尔波普尔的科学哲学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哲学家,他的思想对20世纪的科学方法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波普尔在其著作中提出了一些关键概念,这些概念挑战了传统的科学观念,并重塑了我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本文将探讨波普尔科学哲学的主要思想,包括可证伪性、科学理论的临时性以及对实证主义的批判。
可证伪性可证伪性是波普尔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他认为,科学理论并非通过验证得到支持,而是通过能够被证伪的特性来界定。
换句话说,一个理论如果能够提出预言,并且有可能被经验事实所反驳,那么它才应该被视为科学理论。
这一观点与传统实证主义的观念形成鲜明对比,后者强调通过不断积累经验数据来证明理论。
例如,牛顿的经典力学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都可以提出可证伪的预言。
如果我们发现了违反这两种理论预言的现象,这两个理论就需要被修改或抛弃。
通过强调可证伪性,波普尔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更为严格和保守的方法。
事实上,波普尔主张,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进步是在不断检验和修正理论中实现的。
科学理论的临时性波普尔还提出了科学理论应该被视为临时性的观点。
他认为,没有任何一个理论能够最终确立为真理,因为我们的知识总是处于发展和变化之中。
即使某个理论经过多次实验验证,看似无懈可击,它仍然可能在未来的新实验中遭到反驳。
这种看法促使科学家们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随时准备接受新数据和新的理论解释。
波普尔以“科学是一个不断接近真理但永远无法达到真理的过程”来形容这一概念。
这也意味着科学家不应当过于依赖过去获得的数据或结论,而应该不断地进行新的实验和观察,以保持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
实例分析波普尔在这一方面吸取了历史上许多著名科学理论衰落的教训。
例如,19世纪末,拉马克关于物种进化的观点曾广泛接受,但随着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理论,拉马克主义遭到了反驳。
在这个过程中,表明了即使是曾经被视为合理科学观念,也可能会随着新理论的发展而变得站不住脚。
波普尔的科学发展模式
波普尔的科学发展模式波普尔的科学发展模式是一种关于科学进步的理论,由匈牙利裔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
该模式旨在解释科学是如何不断进展和发展的,并强调科学以可证伪性为基础,通过理论的质疑和实证的检验来推动进步。
1.初始阶段:科学发展的起点是一个问题或观察到的现象,科学家对此进行观察和思考,并提出了一个初步的假设或理论。
这一阶段是理论提出的阶段,即“问题阶段”。
2.然后,科学家开始进行实证研究,即实验和观察,以验证或证伪他们的假设。
如果实验证实了他们的假设,则可以继续研究,但如果实验证伪了假设,则需要进行修改或废弃,并重新提出新的假设或理论。
这个过程被称为“试错阶段”。
3.经过多次实验和观察,科学家可能会发现一个成功的理论或假设,这就进入了“具体化阶段”。
在这个阶段,科学家会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他们的理论,并进行更多的实验和观察。
这个过程也可能会导致一些新的问题,从而开始一个新的循环。
4.然而,波普尔认为,一个科学理论永远无法被证明为真实,因为在未来的实验和观察中,随时可能会出现新的证据来质疑或证伪该理论。
因此,科学发展的过程是不断重复的,不断进行质疑、试验和修改的循环。
这个循环被称为“以推翻性为导向的进步”或“可证伪性原则”。
波普尔的科学发展模式对科学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强调了科学研究的不确定性和不断变化的本质,使科学家们更加谦虚和开放,更愿意接受批评和质疑。
其次,它鼓励科学家们不断进行实验和观察,以验证或证伪自己的理论,并及时修改和调整。
这种开放和包容的科学态度有助于科学的快速进展。
然而,波普尔的科学发展模式也受到了一些批评。
有人认为,该模式对探索性的科学研究不够重视,过于强调实证和可验证性,忽视了科学的创新和发现过程。
另外,该模式也没有考虑到科学研究中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因素,以及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应用在实际中的影响。
总的来说,波普尔的科学发展模式提供了一种理论框架,解释了科学是如何通过不断的质疑、试验和修改来推动进步的。
波普尔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
波普尔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卡尔·波普尔是一个备受推崇的学者。
他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构建提供了深刻而有价值的洞察力。
本文将探讨波普尔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包括其核心思想、应用领域以及对社会科学的影响。
波普尔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核心思想是批判主义。
他认为知识的真实性不能通过验证,而应通过持续的质疑和反驳来测试。
波普尔主张,“真理”应被视为一个永恒追求的目标,而不是一种已经被证实的陈述。
他强调,通过持续的批判和发现错误,我们才能不断改进我们的知识和理解。
在波普尔看来,科学研究的目标是通过观察和实证研究来解决问题,并提出假设并对其进行检验。
他主张科学家应该以开放的态度对待新证据和观点,并随时准备与现有理论进行辩论和调整。
波普尔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使得社会科学研究摆脱了对“绝对真理”的追求,更加注重通过不懈的批判和反驳来不断改进和发展。
波普尔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包括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
举个例子,社会学家可以运用波普尔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在这种方法下,社会学家不仅仅关注已经得到证实的理论,还要不断质疑和测试这些理论。
社会学家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对待新的观点和证据,并将批判性思维贯穿于研究过程中。
同样地,政治学家和经济学家也可以在研究中运用波普尔的社会科学方法论。
政治学家可以通过对政治制度和政治理论的批判性思考来改进其研究和理解。
经济学家可以通过持续的质疑和反驳来测试和完善经济理论。
在这一方法的指导下,社会科学家能够更加客观和科学地研究社会问题,并提供更为可靠和准确的结论。
波普尔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对社会科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提醒了研究者对于已有理论和观点的批判性思考和讨论的重要性。
它还促使社会科学家持续进行探索和研究,以不断改进和发展社会科学的知识和理论。
最重要的是,波普尔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强调了知识的不确定性和变化性,使得社会科学更加真实和有意义。
浅谈波普尔“世界三”理论
浅谈波普尔“世界三”理论李喻寰当代西方著名的哲学家卡尔·波普尔的哲学理论体系庞大,包括科学哲学、历史哲学、伦理哲学和宇宙论等。
他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以《科学发现的逻辑》一书而跻身于国际学术界,系统的提出了科学知识增长的问题,并逐渐形成著名的证伪体系以及“猜想—证伪—猜想”的科学发展模式,在这个模式基础上,波普尔又做出了他后期的最重要的贡献,关于“三个世界理论”。
一、世界三理论的提出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强调科学理论发展的客观性,而且这种客观性要具有主观精神的独立的逻辑性。
1967年,在第三次国际逻辑性、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上,波普尔作了题为《没有认识主体的认识论》的报告。
在这次报告中,他提出了著名的第三世界理论,为他的客观知识的发展提供本体论基础。
波普尔认为,在所有存在的宇宙客体中,“可以区分出下列三个世界或宇宙:第一,物理客体或物质状态的世界;第二,意识状态或精神状态的世界,或关于活动的行为意向的世界;第三,思想的客观内容的世界,尤其是科学思想、诗的思想以及艺术作品的世界。
”【1】(P114)在这里,波普尔所指的“第三世界是概念东西的世界,即客观意义上的观念的世界—它是可能的思想客体的世界:自在的理论及其逻辑关系,自在的论据,自在的问题境况等世界。
”【1】(P165)所谓“自在的”知识,即“客观意义上没有认识者的知识,也即没有认识主体的知识。
”【2】(P312)因此,第三世界既不是客观物质世界,也不是主观精神世界,而是脱离了主体而存在的人类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产品。
即“客观精神世界”或“客观知识世界”。
波普尔任务构成第三世界的成员很广,“尤其突出成员是理论体系,但同样重要的成员还有问题和问题境况。
而且我将论证,这个世界最重要的成员是批判性辩论,并可类似于物理状态或意识状态而称之为讨论的状态或批判辩论的状态;当然还有期刊、书籍和图书馆的内容。
”【1】(P115)二、第三世界的基本特征波普尔认为第三世界既是客观的又是自主的更是实在的,即第三世界具有客观性、自主性和实在性三大特征。
保罗费耶阿本德
保罗·卡尔·费耶阿本德(1924年1月13日-1994年2月11日)是一位奥地利出生的科学哲学家,他的主要著作包括《反对方法》(1975年初版)、《自由社会中的科学》(1978年初版)和《告别理性》(1987年出版的论文选集)。
费耶阿本德因他的科学的无政府主义和反对普遍的方法论规则的存在而闻名,他的著作影响了科学哲学和科学知识社会学(sociolog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的发展。
因其观点趋于极端,维护和论证相对主义、非理性主义、反科学主义,提倡认识论无政府主义,所以被认为是当代科学哲学中的最大异端。
在20世纪50年代,他主要是遵循波普尔的理论,批判逻辑实证主义的方法论。
但他关于理论思维的作用,关于形而上学观念在认识中的作用,以及关于经验的批判力量依赖于理论竞争的思想,也对波普尔本人及其学派的观点有较大的影响。
50年代末期,他的立场转向批判波普尔,其后言词更加犀利,态度更加激进,批判一切建立理论合理性的判据及科学知识进步的合理性理论。
个人思想费耶阿本德提出了一种与传统看法截然对立的科学方法论论点------怎么都行。
作者激烈抨击唯理主义科学方法论的主要倾向,论证说最成功的科学研究从来不是按照理性方法进行的,不应要求科学家遵奉某一种方法论从事科学活动,而应以知识论无政府主义取代理性主义,充分发挥科学家的独创性,倡导著名的“怎么都行”的方法论原则。
《反对方法》- 观点无政府主义的方法论第一、科学在本质上是无政府主义的事业,科学方法是多元的,科学方法论的唯一原则是:“怎么都行”。
费耶阿本德为反对科学研究中固守某些固定不变的方法论,从多元主义出发,提出了“怎么都行”的“反规则”方法论。
其思想的立论根据是:科学是复杂的、异质的历史过程,不能用精确的固定的逻辑范畴来把握,任何方法论都有其局限性;传统的理性主义规则论不仅有害于科学的批判能力,又易导致人的思想僵化,缺乏创新精神。
波普尔的科学哲学
(二)“理论是大胆的猜测”
?2.“科学开始于问题”
? 波普尔认为,科学知识不是始于观察,而是始于问题。 我们不是通过观察和联想来学习,而是通过试图解决问 题来学习。
? 他说:“因此,我乐意承认,象我自己那样的证伪主义 者更宁愿大胆的推测(即使它可能很快的成为假的), 来试图解决一个有趣的问题,而不是去详细叙述一连串 无关的老生常谈。我宁愿这样做是因为我们相信,这是 我们能够从我们的错误中学习的方法;并在发现我们的 推测是假的时,我们对真理就会知道得更多,并将更接 近真理。”
?波普尔否认理论来源于观察,坚信“理论 先于观察”。
?1.“理论先于观察”
?波普尔坚持理论先于观察。其理由是: ?首先,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选择性,这种目
的性和选择性是由科学家的理论、兴趣和期望等 决定的。
?其次,在观察中必须有理解,无理解的观察只是 熟视无睹,而理解必须在一定的理论、观点的指 导下进行。
可以教导哲学家们懂得科 学……仅是大胆的、思辨的猜 测所组成的。”
(三)“知识的增长”理论
?1.“可证伪度”
?波普尔认为,任何理论都是可证伪的,所 以都具有“可证伪性”。但是每一个理论 的 “可证伪度”是不一的。
?(1)理论表述的内容愈普遍,它的可证伪 度就愈高;
?( 2)理论表述的内容愈精确,它的可证 伪度就愈高。
的无穷循环过程图式化为: P1-T T -EE-P2……
?在这里“P1”表示问题,“ T T”表示各种互相竞争的理 论,“EE”表示通过批判和检验以清除错误,“ P2”表 示新的问题。这就是他的著名的科学发展动态模式。有 时他称之为“四段式”。
Hale Waihona Puke (五)科学发展的模式? 2.“试错法”
波普尔的科学发展模式
波普尔(Popper,1902一)是当代西方一位影响较大的科学哲学家,他一反逻辑实证主义关于科学理论来自对经验的归纳的传统观点,认为科学的发展不是通过观察和归纳,而是通过猜测和反驳来现实的;作为全称的普遍定律的理论,不能为有限的单称的观察到的事实所证实,但它可以为单称观察到的的事实所证伪。
在证伪主义的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了科学发展的模式,即:P:(问题),TT(各种互相竞争的理论、猜想和假设)、EE(反驳、证伪、试错和纠错)、P:(新问题),……。
这就是说,科学的发展开始于问题;研究者为了解决问题,发挥想象的创造力,提出可被证伪的假设、猜想、理论;接着,对这些假设、猜想、理论进行批评和反驳,设法通过检验证明它们为假;当它们一旦被检验证明为假时,又出现了新的问题,然后,再提出新的假设理论,进行新的批评和反驳,如此循环不已。
科学认识就在这种过程中得以发展和增长。
其中,关键的环节是对所提出的理论、假设进行批判和反驳,因此,波普尔认为,科学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对原有的理论进行证伪和批判的过程。
波普尔在这个模式中体现出来的敢于犯错误的精神、敢于批判的精神仍然是积极可取的。
创性、启发性的,它提出了许多发人深思的问题,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和可取之处。
它肯定了科学不断逼近客观真理,肯定科学理论的相对性一面,肯定科学发展中证伪的作用,强调科学的批判、革命和探索精神,特别是这一模式突破了逻辑实证主义对科学知识仅作静态的语言的逻辑分析的框框,首次把人们的眼光引到了对科学知识的增长作动态考察的广度及对这一过程的内在机制作逻辑说明的深度。
他强调了理论思维的能动作用,为科学家设计了一种富有批判精神的猜测、反驳、再猜测、再反驳的科学探索逻辑,极大地推动了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在科学哲学的发展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当然,正如波普尔自己认为的那徉,理论越是独创、新奇,有启发力,则理论的可证伪、可反驳性就越大。
波普尔的科学发展模式也是如此,问题不少,受到了广泛的批评。
波普尔科学客观性理论的“社会学转向”
e ts sora on he whol o it a ela e tng u o ils s e ofc iia s us i d m a n t n it m gt e s ce y. sw l s s ti p a s ca y t m rtc ldic son an ki g i
维普资讯
第 3 4卷 第 6期
Vo 、 4 № 、 l3 6
《 徽 师 范 大 学学 报 》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版 ) 安 (
J u n lo An uiNo malUni e st , H u o r a J h r v r i3( m
然性 和 合法性 。 在 1 世纪 3 9 O年代 ,针对 培 根所倡 导 的 “ 无
尔颠 覆 了科 学哲 学 的传 统理念 ,开启 了从 “f理 , l
学方 法” 向 “ 社会 学方 法” 的转 向 。
一
、
对 “ 根 神 话” 的 反驳 培
偏 见 的观察 ”或 “ 中立 的观察 ” 的观 点 ,波普尔 提出了 “ 理论 先 于观察 ” 的理 论 。在 《 科学 发现 的逻辑 》 ①中 ,波 普 尔 就 对 在 科 学 中 坚 持 纯 粹 客
.
at ro h st r st e k f rt eo jcii n sin eb sd o ce ts ’ et e s c oo ia ef ce f i u ni O se o h betvt i ce c ae n as in it Sn i rp y h lgc ls l— t y h
社会学基本理论各流派观点
1、社会学:是一种试图用科学的思维逻辑来讨论人类社会行动和社会结构的科学.2、社会学理论:默顿:社会学理论是社会学家精神活动的产品,是从社会研究中得出的一般性原理,是一个总体概念,并不特指某一流派的理论观念.乔治瑞泽尔:社会学理论是一组互相关联的观念,能够对社会世界的知识加以系统化,能够解释社会世界,并预测社会世界的未来。
3、社会学的功能:描述、解释、预测。
4、社会学的理论视角结构功能主义:帕森斯、默顿;社会冲突论:科赛、达伦多夫;社会交换论:霍曼斯-—行为主义,布劳—-结构主义,爱莫森;符号互动论:米德-—心灵、自我、社会,布鲁默—--定性研究,戈夫曼---戏剧理论。
1、功能主义或者结构功能主义孔德、史宾赛、涂尔干、马林诺夫斯基、帕森斯、莫顿正功能:有利于社会系统的稳定与发展。
潜功能:未曾预料到得客观后果.功能主义的相关特点:第一、社会每一要素都会对社会发展期作用,因此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即'"存在的及是合理的“。
第二、关注系统稳定,协调及最大有效性条件。
第三、社会系统基本上处于动态均衡中。
第四、社会变迁是以渐进、适应的方式进行,而不需要贸然的革命方式进行。
第五、强调价值共识在维持社会稳定和秩序中的作用。
孔德社会学思想的主要内容:社会静力学与社会动力学。
社会静力学:指在揭示人类社会的基本规秩序,从横断面静态的考察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制度,寻找确立和维护人类社会共存的秩序与原则。
特征:社会的协调、和谐、秩序是主题。
构成社会的各组成部分在维护社会秩序中有不同的功能。
研究对象有明显的共识性。
社会动力学:从社会纵向研究社会的变迁与进化。
特征:人类社会的变迁就是人类社会秩序从无序向有序转变的历史过程。
人类社会的变迁与进步是人类智力或人性发展的必然规律.以实验观察为基础获得的知识与秩序的实证阶段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阶段。
观点:认为人类智力发展有三个阶段,认为智力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发展的历史.斯宾塞社会学思想的主要内容--—社会有机体论和社会进化论。
科学哲学的发展与演进
科学哲学的发展与演进科学哲学是一门探讨科学的本质、原则和方法的学科,旨在理解科学的发展和演进过程。
从古代哲学的观点出发,科学哲学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与科学实践相互交织影响。
本文将探讨科学哲学的发展与演进,并阐述其在当代世界的重要性。
科学哲学起源于古代希腊哲学,特别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认为科学是通过观察、实证和推理来获得真理的。
然而,在中世纪,科学哲学受到宗教的限制,进一步发展受到了阻碍。
直到十六世纪的科学革命,科学方法的出现为科学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科学哲学在十七世纪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早期的现代科学家,如培根和笛卡尔,强调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获取科学知识。
他们提出了归纳法和演绎法等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并为科学的实践奠定了基础。
这种新的科学观念促进了科学哲学的深入探讨,如牛顿的自然哲学体系,以及休谟的经验主义。
科学哲学开始逐渐形成独立的学科。
科学哲学的发展在十九世纪迎来了重要的转折点,特别是康德和伦琴的贡献。
康德引入了对科学知识的批判性反思,提出了科学认识的限制和可能性。
他强调主观认知在科学中的作用,并推动了科学哲学从实在论(唯物主义)转向唯心主义的转变。
伦琴则进一步发展了科学哲学的方法论,并引入了假说的重要性。
近代的科学哲学在二十世纪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演进。
逻辑实证主义的出现推动了科学哲学的形而上学转向分析哲学,并重视逻辑语言的运用。
同时,波普尔提出了科学哲学的拓展辩证法方法,强调科学理论应当具有可证伪性和临时性。
在当代世界,科学哲学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科学哲学帮助我们理解科学方法的逻辑、原则和局限性,并促使科学家更加谨慎地进行研究。
科学哲学还帮助我们理解科学知识的本质,以及科学与其他领域知识的关系。
它不仅对科学家和哲学家有重要意义,也对普通人理解科学的本质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此外,科学哲学对于科学伦理和科学社会学的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科学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一些伦理和社会问题,科学哲学可以提供指导和解决方案。
[整理版]波普尔的科学发展模式
波普尔(Popper,1902一)是当代西方一位影响较大的科学哲学家,他一反逻辑实证主义关于科学理论来自对经验的归纳的传统观点,认为科学的发展不是通过观察和归纳,而是通过猜测和反驳来现实的;作为全称的普遍定律的理论,不能为有限的单称的观察到的事实所证实,但它可以为单称观察到的的事实所证伪。
在证伪主义的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了科学发展的模式,即:P:(问题),TT(各种互相竞争的理论、猜想和假设)、EE(反驳、证伪、试错和纠错)、P:(新问题),……。
这就是说,科学的发展开始于问题;研究者为了解决问题,发挥想象的创造力,提出可被证伪的假设、猜想、理论;接着,对这些假设、猜想、理论进行批评和反驳,设法通过检验证明它们为假;当它们一旦被检验证明为假时,又出现了新的问题,然后,再提出新的假设理论,进行新的批评和反驳,如此循环不已。
科学认识就在这种过程中得以发展和增长。
其中,关键的环节是对所提出的理论、假设进行批判和反驳,因此,波普尔认为,科学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对原有的理论进行证伪和批判的过程。
0波普尔在这个模式中体现出来的敢于犯错误的精神、敢于批判的精神仍然是积极可取的。
创性、启发性的,它提出了许多发人深思的问题,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和可取之处。
它肯定了科学不断逼近客观真理,肯定科学理论的相对性一面,肯定科学发展中证伪的作用,强调科学的批判、革命和探索精神,特别是这一模式突破了逻辑实证主义对科学知识仅作静态的语言的逻辑分析的框框,首次把人们的眼光引到了对科学知识的增长作动态考察的广度及对这一过程的内在机制作逻辑说明的深度。
他强调了理论思维的能动作用,为科学家设计了一种富有批判精神的猜测、反驳、再猜测、再反驳的科学探索逻辑,极大地推动了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在科学哲学的发展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0当然,正如波普尔自己认为的那徉,理论越是独创、新奇,有启发力,则理论的可证伪、可反驳性就越大。
波普尔的科学发展模式也是如此,问题不少,受到了广泛的批评。
从科学知识的不同解释模式解析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发展
从科学知识的不同解释模式解析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发展论文关键词:科学知识;非对称性解释;对称性解释;新对称性解释;科学知识社会学论文摘要:从传统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对科学知识的非对称性解释到布劳尔对科学知识的对称性解释,标志着科学知识社会学学科的建立,而从布劳尔对科学知识的对称性解释到拉图尔的新对称性解释,则标志着科学知识社会学发展的重要转向。
在科学知识社会学(SSK)之前,无论是逻辑经验主义、曼海姆知识社会学,还是默顿的科学社会学,都曾经试图探究科学知识的本性。
他们所作的解释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相关解释可谓格格不入。
前者认为科学知识截然不同于其他人类文化形态,两者不能相提并论。
而后者则坚持对包括科学知识在内的所有知识进行对称性解释。
从非对称性解释到对称性解释,这是科学知识社会学得以确立和发展的重要前提。
一、传统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对知识的不对称解释自启蒙运动时起,整个知识体系就被划分为两类,即“纯知识,,( Pure Knowledge)和“不纯知识”(Impure Knowledge) o“纯知识”指不受社会因素影响,不受历史条件制约的客观知识或实证知识;“不纯知识”则指受社会因素影响,受历史条件制约的主观知识。
启蒙运动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将科学知识视为带有某种优越性的特殊知识。
百科全书式的人物狄德罗(D ·Diderot)就是这一思想的典型代表。
这种思想后来又被迪尔凯姆(E·Durkheim)、曼海姆(K·Mannheim)等学者所推崇和加强,如曼海姆曾经将知识划分为“精密科学”和“社会科学”,所谓精密科学即指自然科学。
“知识的二分法”传统由此形成,随之而来的是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解释上的不对称关系,即自然科学知识是客观的、不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社会科学知识是主观的,受社会因素影响和制约。
因此,曼海姆知识社会学中的“知识”一词就有了特殊的含义,它仅严格限于社会科学知识,而自然科学知识则享有特权,免于社会学解释。
波普尔“三个世界”理论评述
波普尔“三个世界”理论评述作者:马晨来源:《文化产业》2015年第02期摘要:波普尔在借鉴当代自然科学的新成果基础上提出了“三个世界”理论,将世界分为三个层次,即“世界1”、“世界2”、“世界3”,并对“世界3”进行了深度发挥,重点阐发了三个世界相互作用理论,这对我们研究心灵哲学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波普尔;三个世界;相互作用;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2-00-01波普尔是二十世纪著名的哲学家,其主要著作包括《科学发现的逻辑》、《猜想与反驳》、《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等,论述内容涉及到逻辑学、科学方法、社会政治哲学等一系列内容。
波普尔作为当代的二元论者,在吸收、借鉴和利用当代自然科学的有关成果上,进一步提供了新的论证,采取了新的理论形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个世界”理论。
一、“三个世界”理论基本内容波普尔首次对“三个世界”理论进行阐述是在1967年的第三届逻辑方法与科技哲学国际会议上。
他认为,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多次进化的产物,世界的性质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我们却可以把它分为三个层次,即“世界1”、“世界2”、“世界3”。
波普尔认为,“世界”概念纯粹是一个名词概念,是一个借用名词。
“世界1”,即“第一世界”,就相当于我们平时所说的物质世界,是指由宇宙间一切物理事件、过程和形态构成的世界,是由可感触到的真实实物构成的世界。
“世界2”,即“第二世界”,相当于主观精神世界,也就是意识的世界。
是人的原始意识活动及其所产生的精神状态和事实以及作为其基础的实体所构成的世界。
其本质是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认知活动。
“世界3”,即“第三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世界。
它是由符号形式表述出来的意义和象征组成的包括一切客观物质的精神产品。
“世界3”主要包括三种基本形式:一是人脑以外的物质实体乳书本、房子、绘画、雕塑等表现出来的精神产品;二是人脑中储存的记忆、概念、知识等,这属于主观精神符号化于人脑中;三是未被人类发现的或认识的,潜在的“世界3”。
波普尔与库恩科学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
波普尔与库恩科学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摘要】波普尔和库恩都是当代著名的科学哲学家,两人各自提出了不同的科学发展模式理论,波普尔的证伪主义科学发展模式与库恩科学革命的发展模式在科学哲学发展史上都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本文拟对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模式和库恩科学革命模式作比较,以说明二者的异同及其对科学社会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使科学社会学研究发生根本转向。
研究波普尔和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对深刻揭示出科学发展的规律与促进科学知识的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波普尔与库恩科学发展模式证伪主义科学革命科学社会学【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2-0088-02一、引言波普尔和库恩是当代著名的科学哲学家,为推动科学哲学的进步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他们在科学哲学思想领域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舒炜光等学者认为科学哲学是沿着逻辑实证主义、批判理性主义、科学历史主义、科学实在论……的路径在曲折中发展着。
[1]可见,波普尔与库恩在促进科学哲学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科学发展模式理论是波普尔和库恩科学哲学思想中的重要思想。
波普尔是批判理性主义的代表,从证伪的角度看待科学的发展,一个理论经证伪被另一个理论代替,科学才能发展。
而库恩是历史主义的代表,他用历史主义的态度和范式理论去考察评判科学是否发展与进步。
波普尔、库恩两位科学哲学家从不同角度对科学发展模式加以阐释,通过比较研究两者的科学发展模式,对于深刻揭示出科学发展的规律与与科学社会学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波普尔与库恩科学发展模式理论概述科学发展模式是关于科学发展规律性、特征、内在运行机理的认识总结,反映了科学发展的本质。
有人认为它主要回答了以下几个问题:科学是怎样发展的?科学发展的形式是怎样的?什么是科学知识增长的动力和机制等等问题。
[2]波普尔和库恩从不同的角度和程度回答了这些问题。
波普尔通过猜测与反驳两个环节来建构他的科学发展模式,他认为,“科学中,知识积累远不及科学理论的革命变化”。
析波普尔对科学客观性的追求
见性 。 在实证主义影 响下 , 西方长久 以来 , 普遍对超 义 的可证实性标准 , 波普尔旗 帜鲜明地提 出了可否
米[ 收稿 日期]0 9 9 2 2 0— — 0
[ 作者简介] 章文军(96 )男 , 17- , 安徽芜湖人 ,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 哲学硕士; 研究方向: 科学哲学。
实证主义看来 。 科学知识是关 于客观事物本身的知
从 波普尔 的科学哲学著作 里 ,我们很容 易看
识 。是以力 图脱离人类背景的方式而获得 的一种知 出 , 普 尔 是 反 对 实 证 主 义 思 想 的 , 别 是 实证 主 波 特
识 , 此 , 为 科 学 的客 观 性 需 要 价 值 中 立 和 无 偏 义的两大核心——可证实性和归纳法。针对实证主 因 认
]0 9 8 3 (0 0 0 — 0 8 0 10 — 5 4 2 1 )1 0 5 — 4
波 普 尔 是 在 对 实 证 主 义 批 判 的基 础 上 建 立 自 出人 类 经 验 范 围 以外 的知 识 存 疑 , 只要 与 观察 相 抵
己的证伪 主义思想体系 , 但是波普尔并不 因此否定 触 的理论一定加 以怀疑 , 句话说 , 换 人类感官接触
2 1 - 2月 00  ̄
第1 3卷・ 1 第 期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析波普尔对科学客观 性的追求
章文 军
( 安徽 商贸职 业技术 学院 安徽 ・ 湖 芜 2 1 0 4 03
【 摘
要】 波普 尔是上个世纪最著名的科 学哲学家之一 , 他的研 究涉及科 学哲 学、 历史哲学、 社会政治哲
58
第1 3卷 ・ 1期 第
21 0 0年 2月
宿 州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波普尔“衡量一种理论科学地位的标准 ”
018波普尔“衡量一种理论科学地位的标准”如何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波普尔自1919年秋季研究科学哲学以来,最为关注的问题就是“一种理论的科学性质或者科学地位有没有标准?”[1]。
他从这个问题出发想要对科学和伪科学进行有效的区分和辨别。
而在当时受普遍大众接受的观点是:科学不同于伪科学或者形而上学的地方,是他的经验方法。
科学是通过归纳方法,也就是观察与实验的方式得出的。
波普尔对此抱有不同的见解,他认为完全诉诸于归纳的方法,仅仅通过观察和实验得到科学理论是远远不够的,归纳不一定得到必然真理。
休谟曾指出“不管观察重复多次,从经验中归纳出的任何普遍性结论都不具有逻辑必然性,即从过去无法合乎逻辑地推出未来。
因而任何由个别经验导出的一般结论都不是理性的结果”[2]。
赖欣巴哈明确提出“归纳推理并非用于发现理论,而是通过观察事实来证明为正确的”[3]。
同样波普尔更加注重真正的经验方法和非经验方法的区分。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与三种理论的不同之处1919年,爱丁顿通过对日全食的观测得出的数据验证了爱因斯坦关于广义相对论的种种预测。
由此推翻了牛顿的理论进而转向现代科学中最具革命性的科学理论——广义相对论。
正是因为理论物理学的确证,致使波普尔对社会学或心理学的科学地位产生了不满和怀疑。
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学和个体心理学的毛病在哪里?为什么它们同物理学理论、同牛顿理论、特别是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这么不一样?在波普尔看来,马克思、弗洛伊德和阿德勒的理论存在着许多共同点,这些理论都能对自身所涉及的领域进行合理、有效的解释,社会现象是对这些无所不能的理论的确证,这些源源不断的证实和观察促使人们相信这三种理论具有不可否认的真理性。
对马克思主义持反对态度的波普尔对强化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并不加辨别的把马克思主义归到教条主义之列;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总是强调他们的理论已经被其所谓的临床观察所验证为正确的,波普尔认为实际上每个人都存在心理状态上的差异,仅仅依靠自身理论的侧重点套用在千差百异的患者身上并实施强行解释和证实是不可取的;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是依靠机械的累积性经验得来的,这个理论忽略了个体的差异性,盲目自信的把所有患者的病症等同,通过自卑感理论对患者的病症进行公式化的套用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4卷第6期Vol.34№.6《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 ournal of A nhui N ormal Universit y(Hum.&Soc.Sci.)2006年11月Nov.2006波普尔科学客观性理论的“社会学转向”彭启福(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安徽芜湖241000)关键词:波普尔;科学;客观性;社会学转向摘 要:波普尔在科学客观性问题上,颠覆了科学哲学的传统理念,开启了从“心理学方法”向“社会学方法”的转向。
这一转向的最大特点,就是对客观性的追求不是奠基在科学家个体在研究过程中自我心理控制活动的基础上,建立在价值中立的、排除个人主观偏见的研究态度上,而是奠基在科学家群体乃至整个社会开放式的“批评性讨论”的基础上,奠基在这种批评性讨论社会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的基础上。
中图分类号:B565.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435(2006)06065305On the Sociological Turn in Popper’s Theory about Objectivity in SciencePEN G Qi f u(Colleg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 aw,A N U,W uhu241000,China)K ey w ords:Popper;science;objectivity;sociological turnAbstract:By turning f rom a psychological method to a new sociological method in the research of the objec2 tivity in science,Popper overturns the traditional idea in the former scientific philosophy.The typical char2 acter of this turn is to seek for the objectivity in science based on a scientist’s neither p sychological self control nor his value-f ree attitude in the scientific process,but on open critical discussions among the sci2 entists or among the whole society,as well as setting up a social system of critical discussion and making it better. 卡尔・波普尔(Karl Raimund Popper, 1902~1994)是一位客观主义者,但他并不是一位传统的客观主义者。
他坚持科学的客观性,但他对科学客观性的诠释和追求却与传统的科学客观主义者明显不同。
在科学客观性问题上,波普尔颠覆了科学哲学的传统理念,开启了从“心理学方法”向“社会学方法”的转向。
一、对“培根神话”的反驳从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 1626)以来,客观主义科学观在科学和哲学界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科学知识往往被视为通过客观的方法获得的客观的知识,客观性甚至被看作是科学的根本特征之一。
所以,当波普尔宣称自己是一位客观主义者,并说自己的“许多工作是捍卫客观性,向主观主义观点进攻和反攻”[1]时,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异的地方。
然而,波普尔并不是一个虔诚的培根信徒,正是他无情地反驳了有关科学中性的、客观的观察这一“培根神话”,坚持科学观察过程中“主观性”介入的必然性和合法性。
在19世纪30年代,针对培根所倡导的“无偏见的观察”或“中立的观察”的观点,波普尔提出了“理论先于观察”的理论。
在《科学发现的逻辑》①中,波普尔就对在科学中坚持纯粹客观的观察这一主张的荒谬性进行了揭露。
他指出:“如果我接到命令:‘记录下你现在正在经验着的东西’,我将不知道怎样执行这个模糊不清的命令。
我是否该报告我正在写字;我听到铃响; 收稿日期:20060620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OZBZX018)作者简介:彭启福(1963),男,福建长汀人,教授,外国哲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诠释学、科学哲学。
① 波普尔《研究的逻辑(德文版,1934年)》一书的英文版。
一个报童在叫卖;一个扩音器发出嗡嗡之声;或者,也许我是否该报告这些噪音使我恼怒?而且即使我能够执行这个命令,不论你用这种方法积累的陈述收集得如何丰富,它决不能加在一起成为一门科学。
”[2]7778波普尔把培根关于观察客观性的思想称作“培根神话”,并予以严厉的批评。
波普尔坚信,科学的美酒并不像培根设想的那样,能够从勤奋收集来的“无数成熟的应时的葡萄”中自然流出;科学不可能从未被解释的感觉经验中提炼出来,不管我们多么勤奋地收集和挑选它们。
所以,他强调“科学需要观点和理论问题”。
那么,科学在什么意义上需要理论呢?仅仅是在科学观察和经验描述的结果这个意义上吗?显然不是。
波普尔认为,在具体的科学活动过程中,科学理论不是作为科学观察的结果出现,它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假设,是科学观察的前提条件。
他指出:在科学活动中,“理论家提出某些确切的问题给实验家,后者力图用他们的实验来对这些问题而不是对任何其他问题,给出一个判决性的回答:他努力排除所有的其他问题。
……因此,正是理论家给实验家指示道路。
不过,即使实验家,他的大部分工作也不是进行精确的观察,他的工作也主要是理论性的。
理论支配着实验工作,从它开始计划一直到在实验室里最后完成。
”[2]7879不难发现,波普尔实际上提出了“理论先于观察”的主张,他的一本重要著作《猜想与反驳》的书名本身也昭示了这一点:理论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假设和猜想,观察和实验则是对理论的证伪和反驳,理论先于观察。
在1973年的一次讲演中,波普尔还继续强调,“一切观察都渗透着理论。
没有纯粹的、无偏见的、不带理论的观察。
”[3]171可以说,“理论先于观察”是贯穿波普尔科学哲学思想始终的基本观点之一。
从“理论基于观察”到“理论先于观察”的变迁,不能仅仅看作是对理论与观察之先后顺序的简单颠倒,它实际上反映了波普尔科学哲学研究思路的重要转换。
他不再像弗兰西斯・培根以及其后的逻辑实证主义者那样痴迷于科学理解和科学解释的纯粹客观性,而是肯定并凸显了理解主体的主观性在科学理解和解释中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他甚至用科学家(理解者)的主观性方面来引导和制约整个观察的过程。
在波普尔看来,观察以及观察陈述都是具有选择性的,而这种选择性很大程度上受观察者的主观性制约。
一方面,观察对象的选定受到科学家主观性因素的制约。
“对于科学家来说,规定他的着眼点的,则是他的理论兴趣、特定的研究问题、他的猜想和预期以及他作为一种背景即参照系、‘期望水平’来接受的那些理论”。
[4]另一方面,观察陈述也受到科学家的主观性因素的制约。
观察陈述总是借助于一定的语言来进行的,尤其是科学的观察更是离不开专门的概念化的描述语言,因此必然带上某种理论的印痕。
由此可知,强调“理论渗透于观察”的波普尔与强调“无偏见的客观的观察”的培根(包括逻辑实证主义者)就存在着重要的分歧:前者肯定“主观性”在科学观察和科学解释中的合法性,而后者则将科学家的主观性视为科学研究的障碍。
二、科学方法的客观性问题上的“社会学转向”波普尔对培根追求科学客观性的努力并没有采取一种全盘否定的态度,他所反对的只是培根这种追求客观性的方式。
按照波普尔的考虑,科学家的主观性是根本无法彻底消除的,不仅观察的过程渗透了理论,而且我们赖以观察外物的感官本身也体现了某种意义上的偏见。
这一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因为人们的感官并非全然相同,这里既存在天赋的差别,也存在后天训练的差异,所以感官认识外物的能力因具体主体的不同而会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同样,人们的理性认识能力也存在着个体的差异,对感觉、知觉和表象的提炼加工也会因主体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然而,如果我们并不会因感官的偏见而排斥感觉、知觉和表象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那么又有什么理由因为理论可能带来的偏见而彻底清除一切理论呢?所以,正如我们无法因为追求科学观察的客观性而排斥一切感觉印象一样,我们也不能以同样的理由排斥一切理论。
那么,理论可能带来的偏见及其对科学观察的负面影响怎么消除呢?波普尔诉诸科学家在科学活动过程中坚持的科学批评方法:客观性依赖于批评,依赖于批评性讨论,依赖于对实验的批评性检查。
波普尔是证伪主义理论的创始者,他主张科学理论仅仅是一种最终将要被证伪的假说,而不456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34卷是将被证实或已经被证实了的真理,由此与传统的科学哲学形成明显对比。
但是,波普尔仍然是一位坚定的科学进步论者,他仍然把追求真理和追求科学的客观性看作是科学的基本任务之一。
在这层意义上,波普尔把自己称为一位“客观主义者”是有理由的。
但是,我们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来看清波普尔这样一位“客观主义者”的反传统性。
波普尔指出:“科学进步的客观性与合理性并非起因于科学家个人的客观性与合理性,这一点应当是显而易见的。
伟大的科学家和伟大的诗人一样,常常从非理性的直觉知识获得灵感。
伟大的数学家亦然。
”[3]178这句看似平常的一段话,实际上却颠覆了从培根(甚至可以追溯得更早)以来的科学哲学思想中有关客观性的传统。
在传统的科学观中,科学的客观性是依赖于科学家个体的客观性来实现的,因此,在科学活动过程中科学家如何通过个人心理控制活动排除主观偏见也就成为科学哲学家们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
无论是近代的培根还是现代的逻辑实证主义者,都把排除科学观察者的个人主观性作为通达科学客观性平台的基本途径。
然而,波普尔别出心裁,给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结论。
他不仅不把科学家个人的主观性视为追求科学客观性道路上的障碍,而且相反,将之视为伟大的科学成就得以完成的重要条件。
当然,波普尔并不是简单地宣称科学家的个人主观性无碍于科学客观真理的追求就可以了,由于主观性与客观性存在着明显的异质性,如何在两者之间架构起彼此通达的桥梁是波普尔必须认真考虑的事情。
那么,波普尔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呢?其基本的策略是诉诸科学方法的公共性和社会性,或者说诉诸科学家群体的主体间性。
在波普尔对德国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Karl Mannheim,1893 1947)的“知识社会学”理论的批评中,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这点。
波普尔提出,曼海姆在其知识社会学理论中,承认在客观性上,社会科学家和自然科学家,或者社会研究和自然研究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