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合集下载

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及成就

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及成就

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物理学奖是1900年6月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设立的,属诺贝尔奖之一。

该奖项旨在奖励那些对人类物理学领域里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由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奖金,每年的奖项候选人由瑞典皇家自然科学院的瑞典或外国院士、诺贝尔物理和化学委员会的委员、曾被授与诺贝尔物理或化学奖金的科学家、在乌普萨拉、隆德、奥斯陆、哥本哈根、赫尔辛基大学、卡罗琳医学院和皇家技术学院永久或临时任职的物理和化学教授等科学家推荐。

奖项由来诺贝尔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诺贝尔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在硝化甘油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他不仅从事理论研究,而且进行工业实践。

他一生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在意大利逝世。

逝世的前一年,他留下了遗嘱,设立诺贝尔奖。

据此,1900年6月瑞典政府批准设置了诺贝尔基金会,并于次年诺贝尔逝世5周年纪念日,即1901年12月10日首次颁发诺贝尔奖。

自此以后,除因战时中断外,每年的这一天分别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和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隆重授奖仪式。

1968年瑞典中央银行于建行300周年之际,提供资金增设诺贝尔经济奖(全称为瑞典中央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伯恩德·诺贝尔经济科学奖金,亦称纪念诺贝尔经济学奖,并于1969年开始与其他5项奖同时颁发。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选原则是授予在经济科学研究领域作出有重大价值贡献的人,并优先奖励那些早期作出重大贡献者。

颁奖时间每次诺贝尔奖的发奖仪式都是下午举行,这是因为诺贝尔是1896年12月10日下午4:30去世的。

为了纪念这位对人类进步和文明作出过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在1901年第一次颁奖时,人们便选择在诺贝尔逝世的时刻举行仪式。

这一有特殊意义的做法一直沿袭到如今。

评选过程每年9月至次年1月31日,接受各项诺贝尔奖推荐的候选人。

通常每年推荐的候选人有1000— 2000人。

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

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

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1901年威尔姆·康拉德·伦琴(德国人)发现X 射线1902年亨德瑞克·安图恩·洛伦兹、P. 塞曼(荷兰人)研究磁场对辐射的影响1903年安东尼·亨利·贝克勒尔(法国人)发现物质的放射性皮埃尔·居里(法国人)、玛丽·居里(波兰人)从事放射性研究1904年J.W.瑞利(英国人)从事气体密度的研究并发现氩元素1905年P.E.A.雷纳尔德(德国人)从事阴极线的研究1906年约瑟夫·约翰·汤姆生(英国人)对气体放电理论和实验研究作出重要贡献1907年 A.A.迈克尔逊(美国人)发明了光学干涉仪并且借助这些仪器进行光谱学和度量学的研究1908年加布里埃尔·李普曼(法国人)发明了彩色照相干涉法(即李普曼干涉定律)1909年伽利尔摩·马可尼(意大利人)、K . F. 布劳恩(德国人)开发了无线电通信O.W.理查森(英国人)从事热离子现象的研究,特别是发现理查森定律1910年翰尼斯·迪德里克·范德华(荷兰人)从事气态和液态议程式方面的研究1911年W.维恩(德国人)发现热辐射定律1912年N.G.达伦(瑞典人)发明了可以和燃点航标、浮标气体蓄电池联合使用的自动节装置1913年H·卡末林—昂内斯(荷兰人)从事液体氦的超导研究1914年马克斯·凡·劳厄(德国人)发现晶体中的X射线衍射现象1915年威廉·亨利·布拉格、威廉·劳伦斯·布拉格(英国人)借助X射线,对晶体结构进行分析1916年未颁奖1917年 C.G.巴克拉(英国人)发现元素的次级X 辐射的特征1918年马克斯·卡尔·欧内斯特·路德维希·普朗克(德国人)对确立量子理论作出巨大贡献1919年J.斯塔克(德国人)发现极隧射线的多普勒效应以及电场作用下光谱线的分裂现象1920年 C.E.纪尧姆(瑞士人)发现镍钢合金的反常现象及其在精密物理学中的重要性1921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美籍犹太人)发现了光电效应定律等1922年尼尔斯·亨利克·大卫·玻尔(丹麦人)从事原子结构和原子辐射的研究1923年R.A.米利肯从事基本电荷和光电效应的研究1924年K.M.G.西格巴恩(瑞典人)发现了X 射线中的光谱线1925年詹姆斯·弗兰克、G.赫兹(德国人)发现原子和电子的碰撞规律1926年J.B.佩兰(法国人)研究物质不连续结构和发现沉积平衡1927年阿瑟·霍利·康普顿(美国人)发现康普顿效应(也称康普顿散射) C.T.R.威尔逊(英国人)发明了云雾室,能显示出电子穿过水蒸气的径迹1928年O.W 理查森(英国人)从事热离子现象的研究,特别是发现理查森定律1929年路易斯·维克多·德布罗意(法国人)发现物质波1930年 C.V.拉曼(印度人)从事光散方面的研究,发现拉曼效应1931年未颁奖1932年维尔纳·K.海森伯(德国人)创建了量子力学1933年埃尔温·薛定谔(奥地利人)、P.A.M.狄拉克(英国人)发现原子理论新的有效形式1934年未颁奖1935年J.查德威克(英国人)发现中子1936年V.F.赫斯(奥地利人)发现宇宙射线; C.D.安德森(美国人)发现正电子1937年 C.J.戴维森(美国人)、G.P.汤姆森(英国人)发现晶体对电子的衍射现象1938年 E.费米(意大利人)发现中子轰击产生的新放射性元素并发现用慢中子实现核反应1939年 E.O.劳伦斯(美国人)发明和发展了回旋加速器并以此取得了有关人工放射性等成果1940年~1942年未颁奖1943年O.斯特恩(美国人)开发了分子束方法以及质子磁矩的测量1944年I.I.拉比(美国人)发明了著名气核磁共振法1945年沃尔夫冈·E.泡利(奥地利人)发现不相容原理1946年P.W.布里奇曼(美国人)发明了超高压装置,并在高压物理学方面取得成就1947年 E.V.阿普尔顿(英国人)从事大气层物理学的研究,特别是发现高空无线电短波电离层(阿普尔顿层)1948年P.M.S.布莱克特(英国人)改进了威尔逊云雾室方法,并由此导致了在核物理领域和宇宙射线方面的一系列发现1949年汤川秀树(日本人)提出核子的介子理论,并预言介子的存在1950年 C.F.鲍威尔(英国人)开发了用以研究核破坏过程的照相乳胶记录法并发现各种介子1951年J.D.科克罗夫特(英国人)、E.T.S.沃尔顿(爱尔兰人)通过人工加速的粒子轰击原子,促使其产生核反应(嬗变)1952年 F.布洛赫、E.M.珀塞尔(美国人)从事物质核磁共振现象的研究并创立原子核磁力测量法1953年 F.泽尔尼克(荷兰人)发明了相衬显微镜1954年马克斯·玻恩在量子力学和波函数的统计解释及研究方面作出贡献W. 博特(德国人)发明了符合计数法,用以研究原子核反应和γ射线1955年W.E.拉姆(美国人)发明了微波技术,进而研究氢原子的精细结构P.库什(美国人)用射频束技术精确地测定出电子磁矩,创新了核理论1956年W.H.布拉顿、J.巴丁、W.B.肖克利(美国人)从事半导体研究并发现了晶体管效应1957年李政道、杨振宁(美籍华人)对宇称定律作了深入研究1958年P.A.切伦科夫、I.E.塔姆、I.M.弗兰克(俄国人)发现并解释了切伦科夫效应1959年 E .G. 塞格雷、O. 张伯伦(美国人)发现反质子1960年 D.A.格拉塞(美国人)发明气泡室,取代了威尔逊的云雾室1961年R.霍夫斯塔特(美国人)利用直线加速器从事高能电子散射研究并发现核子R.L.穆斯保尔(德国人)从事γ射线的共振吸收现象研究并发现了穆斯保尔效应1962年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俄国人)开创了凝集态物质特别是液氦理论1963年 E. P.威格纳(美国人)发现基本粒子的对称性以及原子核中支配质子与中子相互作用的原理M.G.迈耶(美国人)、J.H.D.延森(德国人)从事原子核壳层模型理论的研究1964年 C.H.汤斯(美国人)、N.G.巴索夫、A.M.普罗霍罗夫(俄国人)发明微波射器和激光器,并从事量子电子学方面的基础研究1965年朝永振一郎(日本人)、J. S . 施温格、R.P.费曼(美国人)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进行对基本粒子物理学具有深刻影响的基础研究1966年 A.卡斯特勒(法国人)发现和开发了把光的共振和磁的共振合起来,使光束与射频电磁发生双共振的双共振法1967年H.A.贝蒂(美国人)以核反应理论作出贡献,特别是发现了星球中的能源1968年L.W.阿尔瓦雷斯(美国人)通过发展液态氢气泡和数据分析技术,从而发现许多共振态1969年M.盖尔曼(美国人)发现基本粒子的分类和相互作用1970年L.内尔(法国人)从事铁磁和反铁磁方面的研究H.阿尔文(瑞典人)从事磁流体力学方面的基础研究1971年 D.加博尔(英国人)发明并发展了全息摄影法1972年J. 巴丁、L. N. 库柏、J.R.施里弗(美国人)从理论上解释了超导现象1973年江崎玲于奈(日本人)、I.贾埃弗(美国人)通过实验发现半导体中的“隧道效应”和超导物质 B.D.约瑟夫森(英国人)发现超导电流通过隧道阻挡层的约瑟夫森效应1974年M.赖尔、A.赫威斯(英国人)从事射电天文学方面的开拓性研究1975年 A.N. 玻尔、B.R.莫特尔森(丹麦人)、J.雷恩沃特(美国人)从事原子核内部结构方面的研究1976年 B. 里克特(美国人)、丁肇中(美籍华人)发现很重的中性介子–J /φ粒子1977年P.W. 安德林、J.H. 范弗莱克(美国人)、N.F.莫特(英国人)从事磁性和无序系统电子结构的基础研究1978年P.卡尔察(俄国人)从事低温学方面的研究 A.A.彭齐亚斯、R.W.威尔逊(美国人)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1979年谢尔登·李·格拉肖、史蒂文·温伯格(美国人)、A. 萨拉姆(巴基斯坦)预言存在弱中性流,并对基本粒子之间的弱作用和电磁作用的统一理论作出贡献1980年J.W.克罗宁、V.L.菲奇(美国人)发现中性K介子衰变中的宇称(CP)不守恒1981年K.M.西格巴恩(瑞典人)开发出高分辨率测量仪器N.布洛姆伯根、A.肖洛(美国人)对发展激光光谱学和高分辨率电子光谱做出贡献1982年K.G.威尔逊(美国人)提出与相变有关的临界现象理论1983年S.昌德拉塞卡、W.A.福勒(美国人)从事星体进化的物理过程的研究1984年 C.鲁比亚(意大利人)、S. 范德梅尔(荷兰人)对导致发现弱相互作用的传递者场粒子W±和Z 0的大型工程作出了决定性贡献1985年K. 冯·克里津(德国人)发现量了霍耳效应并开发了测定物理常数的技术1986年 E.鲁斯卡(德国人)在电光学领域做了大量基础研究,开发了第一架电子显微镜G.比尼格(德国人)、H.罗雷尔(瑞士人)设计并研制了新型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1987年J.G.贝德诺尔斯(德国人)、K.A.米勒(瑞士人)发现氧化物高温超导体1988年L.莱德曼、M.施瓦茨、J.斯坦伯格(美国人)发现μ子型中微子,从而揭示了轻子的内部结构1989年W.保罗(德国人)、H.G.德默尔特、N.F.拉姆齐(美国人)创造了世界上最准确的时间计测方法——原子钟,为物理学测量作出杰出贡献1990年J.I.弗里德曼、H.W.肯德尔(美国人)、理查德·E.泰勒(加拿大人)通过实验首次证明了夸克的存在1991年皮埃尔—吉勒·德·热纳(法国人)从事对液晶、聚合物的理论研究1992年G.夏帕克(法国人)开发了多丝正比计数管1993年R.A.赫尔斯、J.H.泰勒(美国人)发现一对脉冲双星,为有关引力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机会1994年BN.布罗克豪斯(加拿大人)、C.G.沙尔(美国人)在凝聚态物质的研究中发展了中子散射技术1995年M.L.佩尔、F.莱因斯(美国人)发现了自然界中的亚原子粒子:Υ轻子、中微子1996年 D. M . 李(美国人)、D.D.奥谢罗夫(美国人)、理查德·C.理查森(美国人)发现在低温状态下可以无摩擦流动的氦- 31997年朱棣文(美籍华人)、W.D.菲利普斯(美国人)、C.科昂–塔努吉(法国人)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1998年劳克林(美国)、斯特默(美国)、崔琦(美籍华人)发现了分数量子霍尔效应1999年H.霍夫特(荷兰)、M.韦尔特曼(荷兰)阐明了物理中电镀弱交互作用的定量结构.2000年阿尔费罗夫(俄罗斯人)、基尔比(美国人)、克雷默(美国人)因其研究具有开拓性,奠定资讯技术的基础,分享今年诺贝尔物理奖。

194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泡利不相容原理

194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泡利不相容原理

194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泡利不相容原理194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的奥地利物理学家泡利(Wolfgamg Pauli,1900—1958),以表彰他发现了所谓泡利原理的不相容原理。

不相容原理是量子理论中的重要原理,是1925年1月由泡利提出的。

这一原理可以表述为:对于完全确定的量子态来说,每一量子态中不可能存在多于一个的粒子。

泡利后来用量子力学理论处理了h/4π自旋问题,引入了二分量波函数的概念和所谓的泡利自旋矩阵。

通过泡利等人对量子场的研究,人们认识到只有自旋为半整数的粒子(即费米子)才受不相容原理的限制,从而确立了自旋统计关系。

关于不相容原理的发现,泡利在他的诺贝尔奖演说中讲到,不相容原理发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他在慕尼黑的学生时代。

在维也纳读中学时,他就掌握了经典物理学和相对论的知识。

在慕尼黑大学经索末菲引导接触到从经典的思想方法看来有些离奇的原子结构理论。

他和所有习惯于经典思想方法的物理学家一样,当第一次接触到玻尔的量子理论的基本假设时不免受到冲击。

他一方面接受了玻尔的原子理论;一方面了解索末菲企图用光谱定律的解释来克服使用动力学模型所遇到的困难。

泡利对这两种理论都不满意。

反常塞曼效应的解释问题,使物理学家倍感苦恼,泡利也不例外。

据说当时有一位友人看见泡利在哥本哈根的大街上闲逛,就问他为什么不高兴。

泡利回答说:“当一个人正在想到反常塞曼效应时,他怎么高兴得起来啊!”。

按照玻尔的想法,当分析原子的结构时,应该首先从内层开始。

可以设想有一个带正电荷Ze的原子核,在其周围是若干电子,这些电子一个接着一个被原子核俘获,直到它俘获了Z个电子而形成中性原子时为止。

最先被俘获的电子占据能量最低的量子轨道,这就是玻尔所谓的“组建原则”。

泡利不满意的原因在于他认为原子光谱的根源在于价电子的运动,不应该从原子实的结构去找。

泡利仔细研究了碱金属光谱的双重结构,引入了“经典不能描述的双重值”概念,在这基础上概括成一个重要结论,即原子中不能有两个电子具有相同的四个量子数。

1901至今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及小故事

1901至今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及小故事

目录1901-1950 (1)1951-1980 (4)1981-2000 (7)2001-2010 (8)2011-2020 (10)2021 (12)独享还是共享? (13)人选空缺怎么办? (13)最年轻和最年长的获奖者 (13)史上获两次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人 (14)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14)作为根据诺贝尔遗嘱设立的五大奖项之一,物理学奖被授予“在物理学领域作出最重要发现或发明的人”,与其他诺贝尔奖相比,物理学奖的荐举和甄选过程更长、更缜密。

诺贝尔物理学奖规则规定,获奖者的贡献必须“已经受时间的考验”。

这意味着诺贝尔委员会往往会在科学发现的数十年以后才会为此颁发奖项。

自1901年设立至今,诺贝尔物理学奖已走过百年历程,记录了物理学发展史上的无数个里程碑,已成为人类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901-19501、1901年:威尔姆·康拉德·伦琴(德国)发现X射线2、1902年:亨德瑞克·安图恩·洛伦兹(荷兰)、塞曼(荷兰)关于磁场对辐射现象影响的研究3、1903年:安东尼·亨利·贝克勒尔(法国)发现天然放射性;皮埃尔·居里(法国)、玛丽·居里(波兰裔法国人)发现并研究放射性元素钋和镭4、1904年:瑞利(英国)气体密度的研究和发现氩5、1905年:伦纳德(德国)关于阴极射线的研究6、1906年:约瑟夫·汤姆生(英国)对气体放电理论和实验研究作出重要贡献并发现电子7、1907年:迈克尔逊(美国)发明光学干涉仪并使用其进行光谱学和基本度量学研究8、1908年:李普曼(法国)发明彩色照相干涉法(即李普曼干涉定律)9、1909年:伽利尔摩·马克尼(意大利)、布劳恩(德国)发明和改进无线电报;理查森(英国)从事热离子现象的研究,特别是发现理查森定律10、1910年:范德华(荷兰)关于气态和液态方程的研究11、1911年:维恩(德国)发现热辐射定律12、1912年:达伦(瑞典)发明可用于同燃点航标、浮标气体蓄电池联合使用的自动调节装置13、1913年:卡末林-昂内斯(荷兰)关于低温下物体性质的研究和制成液态氦14、1914年:马克斯·凡·劳厄(德国)发现晶体中的X射线衍射现象15、1915年:威廉·亨利·布拉格、威廉·劳伦斯·布拉格(英国)用X射线对晶体结构的研究16、1916年:未颁奖17、1917年:查尔斯·格洛弗·巴克拉(英国)发现元素的次级X辐射特性18、1918年:马克斯·卡尔·欧内斯特·路德维希·普朗克(德国)对确立量子论作出巨大贡献19、1919年:斯塔克(德国)发现极隧射线的多普勒效应以及电场作用下光谱线的分裂现象20、1920年:纪尧姆(瑞士)发现镍钢合金的反常现象及其在精密物理学中的重要性21、1921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德国)他对数学物理学的成就,特别是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22、1922年:尼尔斯·亨利克·大卫·玻尔(丹麦)关于原子结构以及原子辐射的研究23、1923年:罗伯特·安德鲁·密立根(美国)关于基本电荷的研究以及验证光电效应24、1924年:西格巴恩(瑞典)发现X射线中的光谱线25、1925年:弗兰克·赫兹(德国)发现原子和电子的碰撞规律26、1926年:佩兰(法国)研究物质不连续结构和发现沉积平衡27、1927年:康普顿(美国)发现康普顿效应;威尔逊(英国)发明了云雾室,能显示出电子穿过空气的径迹28、1928年:理查森(英国)研究热离子现象,并提出理查森定律29、1929年:路易·维克多·德布罗意(法国)发现电子的波动性30、1930年:拉曼(印度)研究光散射并发现拉曼效应31、1931年:未颁奖32、1932年:维尔纳·海森伯(德国)在量子力学方面的贡献33、1933年:埃尔温·薛定谔(奥地利)创立波动力学理论;保罗·阿德里·莫里斯·狄拉克(英国)提出狄拉克方程和空穴理论34、1934年:未颁奖35、1935年:詹姆斯·查德威克(英国)发现中子36、1936年:赫斯(奥地利)发现宇宙射线;安德森(美国)发现正电子37、1937年:戴维森(美国)、乔治·佩杰特·汤姆生(英国)发现晶体对电子的衍射现象38、1938年:恩利克·费米(意大利)发现由中子照射产生的新放射性元素并用慢中子实现核反应39、1939年:欧内斯特·奥兰多·劳伦斯(美国)发明回旋加速器,并获得人工放射性元素40、1940—1942年:未颁奖41、1943年:斯特恩(美国)开发分子束方法和测量质子磁矩42、1944年:拉比(美国)发明核磁共振法43、1945年:沃尔夫冈·E·泡利(奥地利)发现泡利不相容原理44、1946年:布里奇曼(美国)发明获得强高压的装置,并在高压物理学领域作出发现45、1947年:阿普尔顿(英国)高层大气物理性质的研究,发现阿普顿层(电离层)46、1948年:布莱克特(英国)改进威尔逊云雾室方法和由此在核物理和宇宙射线领域的发现47、1949年:汤川秀树(日本)提出核子的介子理论并预言∏介子的存在48、1950年:塞索·法兰克·鲍威尔(英国)发展研究核过程的照相方法,并发现π介子1951-198049、1951年:科克罗夫特(英国)、沃尔顿(爱尔兰)用人工加速粒子轰击原子产生原子核嬗变50、1952年:布洛赫、珀塞尔(美国)从事物质核磁共振现象的研究并创立原子核磁力测量法51、1953年:泽尔尼克(荷兰)发明相衬显微镜52、1954年:马克斯·玻恩(英国)在量子力学和波函数的统计解释及研究方面作出贡献;博特(德国)发明了符合计数法,用以研究原子核反应和γ射线53、1955年:拉姆(美国)发明了微波技术,进而研究氢原子的精细结构;库什(美国)用射频束技术精确地测定出电子磁矩,创新了核理论54、1956年:布拉顿、巴丁(犹太人)、肖克利(美国)发明晶体管及对晶体管效应的研究55、1957年:李政道、杨振宁(美籍华人)发现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衡,从而导致有关基本粒子的重大发现56、1958年:切伦科夫、塔姆、弗兰克(苏联)发现并解释切伦科夫效应57、1959年:塞格雷、欧文·张伯伦(OwenChamberlain)(美国)发现反质子58、1960年:格拉塞(美国)发现气泡室,取代了威尔逊的云雾室59、1961年:霍夫斯塔特(美国)关于电子对原子核散射的先驱性研究,并由此发现原子核的结构;穆斯堡尔(德国)从事γ射线的共振吸收现象研究并发现了穆斯堡尔效应60、1962年:达维多维奇·朗道(苏联)关于凝聚态物质,特别是液氦的开创性理论61、1963年:维格纳(美国)发现基本粒子的对称性及支配质子与中子相互作用的原理;梅耶夫人(美国人.犹太人)、延森(德国)发现原子核的壳层结构62、1964年:汤斯(美国)在量子电子学领域的基础研究成果,为微波激射器、激光器的发明奠定理论基础;巴索夫、普罗霍罗夫(苏联)发明微波激射器63、1965年:朝永振一郎(日本)、施温格、费因曼(美国)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取得对粒子物理学产生深远影响的研究成果64、1966年:卡斯特勒(法国)发明并发展用于研究原子内光、磁共振的双共振方法65、1967年:贝蒂(美国)核反应理论方面的贡献,特别是关于恒星能源的发现66、1968年:阿尔瓦雷斯(美国)发展氢气泡室技术和数据分析,发现大量共振态67、1969年:盖尔曼(美国)对基本粒子的分类及其相互作用的发现68、1970年:阿尔文(瑞典)磁流体动力学的基础研究和发现,及其在等离子物理富有成果的应用;内尔(法国)关于反磁铁性和铁磁性的基础研究和发现69、1971年:加博尔(英国)发明并发展全息照相法70、1972年:巴丁、库柏、施里弗(美国)创立BCS超导微观理论71、1973年:江崎玲于奈(日本)发现半导体隧道效应;贾埃弗(美国)发现超导体隧道效应;约瑟夫森(英国)提出并发现通过隧道势垒的超电流的性质,即约瑟夫森效应72、1974年:马丁·赖尔(英国)发明应用合成孔径射电天文望远镜进行射电天体物理学的开创性研究;赫威斯(英国)发现脉冲星73、1975年:阿格·N·玻尔、莫特尔森(丹麦)、雷恩沃特(美国)发现原子核中集体运动和粒子运动之间的联系,并且根据这种联系提出核结构理论74、1976年:丁肇中、里希特(美国)各自独立发现新的J/ψ基本粒子75、1977年:安德森、范弗莱克(美国)、莫特(英国)对磁性和无序体系电子结构的基础性研究76、1978年:卡皮察(苏联)低温物理领域的基本发明和发现;彭齐亚斯、R·W·威尔逊(美国)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77、1979年:谢尔登·李·格拉肖、史蒂文·温伯格(美国)、阿布杜斯·萨拉姆(巴基斯坦)关于基本粒子间弱相互作用和电磁作用的统一理论的贡献,并预言弱中性流的存在78、1980年:克罗宁、菲奇(美国)发现电荷共轭宇称不守恒1981-200079、1981年:西格巴恩(瑞典)开发高分辨率测量仪器以及对光电子和轻元素的定量分析;布洛姆伯根(美国)非线性光学和激光光谱学的开创性工作;肖洛(美国)发明高分辨率的激光光谱仪80、1982年:K·G·威尔逊(美国)提出重整群理论,阐明相变临界现象81、1983年:萨拉马尼安·强德拉塞卡(美国)提出强德拉塞卡极限,对恒星结构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的物理过程进行的理论研究;福勒(美国)对宇宙中化学元素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的核反应所进行的理论和实验的研究82、1984年:卡洛·鲁比亚(意大利)证实传递弱相互作用的中间矢量玻色子[[W+]],W-和Zc的存在;范德梅尔(荷兰)发明粒子束的随机冷却法,使质子-反质子束对撞产生W 和Z粒子的实验成为可能83、1985年:冯·克里津(德国)发现量子霍耳效应并开发了测定物理常数的技术84、1986年:鲁斯卡(德国)设计第一台透射电子显微镜;比尼格(德国)、罗雷尔(瑞士)设计第一台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85、1987年:柏德诺兹(德国)、缪勒(瑞士)发现氧化物高温超导材料86、1988年:莱德曼、施瓦茨、斯坦伯格(美国)产生第一个实验室创造的中微子束,并发现中微子,从而证明了轻子的对偶结构87、1989年:拉姆齐(美国)发明分离振荡场方法及其在原子钟中的应用;德默尔特(美国)、保尔(德国)发展原子精确光谱学和开发离子陷阱技术88、1990年:弗里德曼、肯德尔(美国)、理查·爱德华·泰勒(加拿大)通过实验首次证明夸克的存在89、1991年:皮埃尔·吉勒德-热纳(法国)把研究简单系统中有序现象的方法推广到比较复杂的物质形式,特别是推广到液晶和聚合物的研究中90、1992年:夏帕克(法国)发明并发展用于高能物理学的多丝正比室91、1993年:赫尔斯、J·H·泰勒(美国)发现脉冲双星,由此间接证实了爱因斯坦所预言的引力波的存在92、1994年:布罗克豪斯(加拿大)、沙尔(美国)在凝聚态物质研究中发展了中子衍射技术93、1995年:佩尔(美国)发现τ轻子;莱因斯(美国)发现中微子94、1996年:D·M·李、奥谢罗夫、R·C·理查森(美国)发现了可以在低温度状态下无摩擦流动的氦同位素95、1997年:朱棣文、W·D·菲利普斯(美国)、科昂·塔努吉(法国)发明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96、1998年:劳克林、霍斯特·路德维希·施特默、崔琦(美国)发现并研究电子的分数量子霍尔效应97、1999年:H·霍夫特、韦尔特曼(荷兰)阐明弱电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98、2000年:阿尔费罗夫(俄国)、克罗默(德国)提出异层结构理论,并开发了异层结构的快速晶体管、激光二极管;杰克·基尔比(美国)发明集成电路2001-201099、2001年:克特勒(德国)、康奈尔、卡尔·E·维曼(美国)在“碱金属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以及“凝聚态物质性质早期基本性质研究”方面取得成就100、2002年:雷蒙德·戴维斯、里卡尔多·贾科尼(美国)、小柴昌俊(日本)“表彰他们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其中包括在“探测宇宙中微子”和“发现宇宙X射线源”方面的成就。

历史趣谈:理查德费曼在哪一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历史趣谈:理查德费曼在哪一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理查德费曼在哪一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导语:理查德费曼是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1965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其一生之中在物理学上取得了非常多的成就,理查德费曼虽然在物理学上拥理查德·费曼是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1965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其一生之中在物理学上取得了非常多的成就,理查德·费曼虽然在物理学上拥有着超凡脱俗的成就,但是在文史类的学习上却是一个非常差的学生,甚至是一生之中都不善于英语的拼写。

下面做一下理查德·费曼简介。

1918年5月11日,费曼出生在纽约的一个普通的犹太家庭中。

1935年,费曼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先学数学,后学物理。

1939年,费曼本科毕业,毕业论文发表在《物理评论》上。

1939年9月,费曼在普林斯顿大学做惠勒的研究生,致力于研究量子力学的疑难问题:发散困难。

1942年6月,费曼获得普林斯顿大学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

1943年,费曼进入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参加了曼哈顿计划,后来费曼参与了原子弹的研制工作。

1945年6月16日,费曼的第一个妻子阿琳·格林鲍姆去世。

这一年费曼开始在康奈尔大学任教。

1949年,费曼发表了“正电子理论”和“量子电动力学的空时探讨”。

1951年,费曼到加州理工学院做老师。

加州理工学院把他的一系列讲座收集在一起,出版了《费曼物理学讲义》,费曼被称做“老师的老师”。

1960年,费曼再婚,之后生育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1965年,费曼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2年,费曼获得的奥尔斯特教育奖章。

1986年,费曼受委托调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事件,在国会用一杯冰水和一只橡皮环证明出事原因。

1988年2月15日,费曼因腹膜癌在加州洛杉矶逝世。

生活常识分享。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江崎玲於奈
1973
贾埃沃,I.
约瑟夫森, B.D. Brian David Josephson 赖尔,M.
1974 Sir Martin Ryle Antony Hewish Aage Niels Bohr
休伊什,A. 玻尔,A.N.
1975
莫特森,B.R. Ben Roy Mottelson 雷恩沃特,J. James Rainwater 里克特,B.
无人获奖
Sir Chandrasekhara Venkata 印度 Raman
海森伯,W.K. Werner Karl Heisenberg 薛定谔,E.
Erwin Schr?dinger
德国 奥地利
创建量子力学,提出不确定度关系
1933
建立量子力学的理论形式
狄拉克, P.A.M. Paul Adrien Maurice Dirac 英国
巴克拉,C.G. Charles Glover Barkla 普朗克,M. 斯塔克,J.
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ck Johannes Stark
纪尧姆,C.é. Charles édouard Guillaume 瑞士 爱因斯坦,A. Albert Einstein 玻尔,N.
佩兰,J.B.
康普顿,A.H. Arthur Holly Compton
1927
威耳孙, C.T.R.
1928 1929 1930 1931 1932
Charles Thomson Rees Wilson
里查森,O.W. Owen Willans Richardson 德布罗意, L.V. Louis Victor de Broglie 拉曼,C.V.

1935-194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简介概要

1935-194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简介概要
“宇宙射线的研究已变成天体物理学的重要领域。尽管其起 源至今未能确定,但人们已普遍认为对宇宙射线的研究能获得宇 宙绝大部分奇特环境中有关过程的大量信息:射电星系、类星体 以及围绕中子星和黑洞由流入物质形成的沸腾转动的吸积盘的知 识。” 某些粒子加速器实验需要使正电子与电子在相对论性速度下 对撞。高撞击能量与这些物质─反物质湮灭,能生成一整束各种 各样的次原子粒子。物理学家就是通过研究这些碰撞,来测试理 论预测及寻找新的粒子。 放射性核素所发射的正电子与生物体内电子湮灭所产生的伽 马射线,可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来探测。 正电子湮灭能谱用于侦测固体材料中的密度差异、缺陷、位 移或甚至空隙。
1938:中子辐照可产生的新放射性元素,以及慢中子 引发的核反应的发现
恩里科· 费米 (Enrico Fermi) 1901.9.29-1954.11.28 美籍意大利裔物理学家,被公认为二十世纪的首席 物理大师之一,首创了β衰变理论,是弱相互作用理论的 前导,负责设计建造了世界首座自持续链式裂变核反应 堆,曼哈顿计划的主要领导者,与罗伯特· 奥本海默共同 被尊称为原子弹之父。以其名命名的有费米黄金定则、 费米-狄拉克统计、费米子、费米面、费米液体及费米常 数等。他的学生中有六位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 为纪念他,费米国家实验室和芝加哥大学的费米研究 所,以及100号化学元素镄都以其名字命名。 2008年6月11日发射的大面积伽玛射线空间望远镜于 同年8月26日改名为费米伽玛射线空间望远镜做为他身为 高能物理先驱的纪念。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简介 1935--1942
1935:发现中子
詹姆斯· 查德威克爵士,CH,FRS (Sir James Chadwick) 1891.10.20-1974.7.24 英国物理学家,曾在剑桥大学任教,后为 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副主任,任利物浦大 学教授,因“α射线穿过金属箔时发生偏离”的 成功实验,获英国国家奖学金。1932年在《自 然》发表《中子可能存在》,证实中子的存在 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曾领导英国的原子弹 研制工作,1945年被封为爵士。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01-2018)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01-2018)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01-2016) 年份 获奖者 国籍 获奖原因 1901年 威廉·康拉德·伦琴 德国“发现不寻常的射线,之后以他的名字命名”(即X 射线,又称伦琴射线,并伦琴做为辐射量的单位) 1902年亨得里克·洛仑兹 荷兰“关于磁场对辐射现象影响的研究”(即塞曼效应) 彼得·塞曼 荷兰1903年 亨利·贝克勒 法国“发现天然放射性” 皮埃尔·居里 法国“他们对亨利·贝克勒教授所发现的放射性现象的共同研究” 玛丽·居里 法国1904年 约翰·威廉·斯特拉斯英国“对那些重要的气体的密度的测定,以及由这些研究而发现氩”(对氢气、氧气、氮气等气体密度的测量,并因测量氮气而发现氩) 1905年 菲利普·爱德华·安东·冯·莱纳德德国“关于阴极射线的研究” 1906年 约瑟夫·汤姆孙 英国"对气体导电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1907年 阿尔伯特·迈克耳孙 美国“他的精密光学仪器,以及借助它们所做的光谱学和计量学研究” 1908年 加布里埃尔·李普曼 法国“他的利用干涉现象来重现色彩于照片上的方法” 1909年 古列尔莫·马可尼 意大利“他们对无线电报的发展的贡献” 卡尔·费迪南德·布劳恩德国1910年 范德华 荷兰“关于气体和液体的状态方程的研究” 1911年 威廉·维恩 德国“发现那些影响热辐射的定律” 1912年 尼尔斯·古斯塔夫·达伦 瑞典“发明用于控制灯塔和浮标中气体蓄积器的自动调节阀”1913年 海克·卡末林·昂内斯荷兰“他在低温下物体性质的研究,尤其是液态氦的制成” 1914年 马克斯·冯·劳厄 德国“发现晶体中的X 射线衍射现象” 1915年 威廉·亨利·布拉格 英国“用X 射线对晶体结构的研究” 威廉·劳伦斯·布拉格英国1917年 查尔斯·格洛弗·巴克拉英国“发现元素的特征伦琴辐射” 1918年 马克斯·普朗克 德国“因他的对量子的发现而推动物理学的发展” 1919年 约翰尼斯·斯塔克 德国“发现极隧射线的多普勒效应以及电场作用下谱线的分裂现象” 1920年 夏尔·爱德华·纪尧姆瑞士“他的,推动物理学的精密测量的,有关镍钢合金的反常现象的发现” 1921年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德国“他对理论物理学的成就,特别是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 1922年 尼尔斯·玻尔 丹麦“他对原子结构以及由原子发射出的辐射的研究” 1923年 罗伯特·安德鲁·密立根美国“他的关于基本电荷以及光电效应的工作” 1924年 卡尔·曼内·乔奇·塞格巴恩瑞典“他在X 射线光谱学领域的发现和研究”[3] 1925年詹姆斯·弗兰克 德国“发现那些支配原子和电子碰撞的定律” 古斯塔夫·赫兹 德国1926年 让·佩兰 法国“研究物质不连续结构和发现沉积平衡” 1927年 阿瑟·康普顿 美国 “发现以他命名的效应”查尔斯·威耳逊英国“通过水蒸气的凝结来显示带电荷的粒子的轨迹的方法”1928年欧文·理查森英国“他对热离子现象的研究,特别是发现以他命名的定律”1929年路易·德布罗意公爵法国“发现电子的波动性”1930年钱德拉塞卡拉·文卡塔·拉曼印度“他对光散射的研究,以及发现以他命名的效应”1932年维尔纳·海森堡德国“创立量子力学,以及由此导致的氢的同素异形体的发现”1933年埃尔温·薛定谔奥地利“发现了原子理论的新的多产的形式”(即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薛定谔方程和狄拉克方程)保罗·狄拉克英国1935年詹姆斯·查德威克英国“发现中子”1936年维克托·弗朗西斯·赫斯奥地利“发现宇宙辐射”卡尔·戴维·安德森美国“发现正电子”1937年克林顿·约瑟夫·戴维孙美国“他们有关电子被晶体衍射的现象的实验发现”乔治·汤姆孙英国1938年恩里科·费米意大利“证明了可由中子辐照而产生的新放射性元素的存在,以及有关慢中子引发的核反应的发现”1939年欧内斯特·劳伦斯美国“对回旋加速器的发明和发展,并以此获得有关人工放射性元素的研究成果”1943年奥托·施特恩美国“他对分子束方法的发展以及有关质子磁矩的研究发现”1944年伊西多·艾萨克·拉比美国“他用共振方法记录原子核的磁属性”1945年 沃尔夫冈·泡利 奥地利 “发现不相容原理,也称泡利原理”1946年 珀西·威廉斯·布里奇曼美国“发明获得超高压的装置,并在高压物理学领域作出发现” 1947年 爱德华·维克托·阿普尔顿英国“对高层大气的物理学的研究,特别是对所谓阿普顿层的发现” 1948年 帕特里克·梅纳德·斯图尔特·布莱克特英国“改进威尔逊云雾室方法和由此在核物理和宇宙射线领域的发现” 1949年 汤川秀树 日本“他以核作用力的理论为基础预言了介子的存在” 1950年 塞西尔·弗兰克·鲍威尔英国“发展研究核过程的照相方法,以及基于该方法的有关介子的研究发现” 1951年 约翰·道格拉斯·考克饶夫英国“他们在用人工加速原子产生原子核嬗变方面的开创性工作” 欧内斯特·沃吞 爱尔兰1952年费利克斯·布洛赫 美国“发展出用于核磁精密测量的新方法,并凭此所得的研究成果” 爱德华·珀塞尔 美国1953年 弗里茨·塞尔尼克 荷兰“他对相衬法的证实,特别是发明相衬显微镜” 1954年马克斯·玻恩 英国“在量子力学领域的基础研究,特别是他对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瓦尔特·博特 德国“符合法,以及以此方法所获得的研究成果” 1955年威利斯·尤金·兰姆 美国“他的有关氢光谱的精细结构的研究成果” 波利卡普·库施 美国“精确地测定出电子磁矩” 1956年 威廉·布拉德福德·肖克利美国“他们对半导体的研究和发现晶体管效应” 约翰·巴丁 美国沃尔特·豪泽·布喇顿美国1957年杨振宁中国“他们对所谓的宇称不守恒定律的敏锐地研究,该定律导致了有关基本粒子的许多重大发现”李政道中国1958年帕维尔·阿列克谢耶维奇·切连科夫苏联“发现并解释切连科夫效应”伊利亚·弗兰克苏联伊戈尔·叶夫根耶维奇·塔姆苏联1959年埃米利奥·吉诺·塞格雷美国“发现反质子”欧文·张伯伦美国1960年唐纳德·阿瑟·格拉泽美国“发明气泡室”1961年罗伯特·霍夫施塔特美国“关于对原子核中的电子散射的先驱性研究,并由此得到的关于核子结构的研究发现”鲁道夫·路德维希·穆斯堡尔德国“他的有关γ射线共振吸收现象的研究以及与这个以他命名的效应相关的研究发现”1962年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苏联“关于凝聚态物质的开创性理论,特别是液氦”1963年耶诺·帕尔·维格纳美国“他对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理论的贡献,特别是对基础的对称性原理的发现和应用”玛丽亚·格佩特-梅耶美国“发现原子核的壳层结构”J·汉斯·D·延森德国1964年查尔斯·汤斯美国“在量子电子学领域的基础研究成果,该成果导致尼古拉·根纳季耶维奇·巴索夫苏联了基于激微波-激光原理建造的振荡器和放大器" 亚历山大·普罗霍罗夫苏联1965年朝永振一郎 日本“他们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的基础性工作,这些工作对粒子物理学产生深远影响” 朱利安·施温格 美国理查德·菲利普·费曼美国1966年 阿尔弗雷德·卡斯特勒法国“发现和发展了研究原子中赫兹共振的光学方法” 1967年 汉斯·阿尔布雷希特·贝特美国“他对核反应理论的贡献,特别是关于恒星中能源的产生的研究发现” 1968年 路易斯·沃尔特·阿尔瓦雷茨美国“他对粒子物理学的决定性贡献,特别是因他发展了氢气泡室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从而发现了一大批共振态” 1969年 默里·盖尔曼 美国“对基本粒子的分类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发现” 1970年汉尼斯·奥洛夫·哥斯达·阿尔文瑞典“磁流体动力学的基础研究和发现,及其在等离子体物理学富有成果的应用” 路易·奈耳 法国“关于反铁磁性和铁磁性的基础研究和发现以及在固体物理学方面的重要应用” 1971年 伽博·丹尼斯 英国“发明并发展全息照相法” 1972年约翰·巴丁 美国“他们联合创立了超导微观理论,即常说的BCS 理论” 利昂·库珀 美国约翰·罗伯特·施里弗美国1973年 江崎玲于奈 日本 “发现半导体和超导体的隧道效应”伊瓦尔·贾埃弗挪威布赖恩·戴维·约瑟夫森英国“他理论上预测出通过隧道势垒的超电流的性质,特别是那些通常被称为约瑟夫森效应的现象”1974年马丁·赖尔英国“他们在射电天体物理学的开创性研究:赖尔的发明和观测,特别是合成孔径技术;休伊什在发现脉冲星方面的关键性角色”安东尼·休伊什英国1975年奥格·尼尔斯·玻尔丹麦“发现原子核中集体运动和粒子运动之间的联系,并且根据这种联系发展了有关原子核结构的理论”本·罗伊·莫特森丹麦利奥·詹姆斯·雷恩沃特美国1976年伯顿·里克特美国“他们在发现新的重基本粒子方面的开创性工作”丁肇中美国1977年菲利普·沃伦·安德森美国“对磁性和无序体系电子结构的基础性理论研究”内维尔·莫特英国约翰·凡扶累克美国1978年彼得·列昂尼多维奇·卡皮查苏联“低温物理领域的基本发明和发现”阿尔诺·艾伦·彭齐亚斯美国“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罗伯特·伍德罗·威尔逊美国1979年谢尔登·李·格拉肖美国“关于基本粒子间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的统一理论的,包括对弱中性流的预言在内的贡献”阿卜杜勒·萨拉姆巴基斯坦史蒂文·温伯格美国1980年詹姆斯·沃森·克罗宁美国“发现中性K介子衰变时存在对称破坏”瓦尔·洛格斯登·菲奇美国1981年凯·西格巴恩瑞典“对开发高分辨率电子光谱仪的贡献”尼古拉斯·布隆伯根美国“对开发激光光谱仪的贡献”阿瑟·肖洛美国1982年肯尼斯·威尔逊美国“对与相转变有关的临界现象理论的贡献”1983年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美国“有关恒星结构及其演化的重要物理过程的理论研究”威廉·福勒美国“对宇宙中形成化学元素的核反应的理论和实验研究”1984年卡洛·鲁比亚意大利“对导致发现弱相互作用传递者,场粒子W和Z的大型项目的决定性贡献”西蒙·范德梅尔荷兰1985年克劳斯·冯·克利青德国“发现量子霍尔效应”1986年恩斯特·鲁斯卡德国“电子光学的基础工作和设计了第一台电子显微镜”格尔德·宾宁德国“研制扫描隧道显微镜”海因里希·罗雷尔瑞士1987年约翰内斯·贝德诺尔茨德国“在发现陶瓷材料的超导性方面的突破”卡尔·米勒瑞士1988年利昂·莱德曼美国“中微子束方式,以及通过发现梅尔文·施瓦茨美国子中微子证明了轻子的对偶结构”1989年诺曼·拉姆齐美国“发明分离振荡场方法及其在氢激微波和其他原子钟中的应用”汉斯·德默尔特美国“发展离子陷阱技术”沃尔夫冈·保罗德国1990年杰尔姆·弗里德曼美国“他们有关电子在质子和被绑定的中子上的深度非弹性散射的开创性研究,这些研究对粒子物理学的夸克模型的发展有必不可少的重要性”亨利·肯德尔美国理查·泰勒加拿大1991年皮埃尔-吉勒·德热纳法国“发现研究简单系统中有序现象的方法可以被推广到比较复杂的物质形式,特别是推广到液晶和聚合物的研究中”1992年乔治·夏帕克法国“发明并发展了粒子探测器,特别是多丝正比室”1993年拉塞尔·赫尔斯美国“发现新一类脉冲星,该发现开发了研究引力的新的可能性”约瑟夫·泰勒美国1994年伯特伦·布罗克豪斯加拿大“对中子频谱学的发展,以及对用于凝聚态物质研究的中子散射技术的开创性研究”克利福德·沙尔美国“对中子衍射技术的发展,以及对用于凝聚态物质研究的中子散射技术的开创性研究”1995年马丁·佩尔美国“发现τ轻子”,以及对轻子物理学的开创性实验研究弗雷德里克·莱因斯美国“发现中微子,以及对轻子物理学的开创性实验研”1996年戴维·李美国“发现了在氦-3里的超流动性”道格拉斯·奥谢罗夫美国罗伯特·理查森美国1997年朱棣文美国“发展了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克洛德·科昂-唐努德日法国威廉·菲利普斯美国1998年罗伯特·劳夫林美国“发现一种带有分数带电激发的新的量子流体形式”霍斯特·施特默德国崔琦美国1999年杰拉德·特·胡夫特荷兰“阐明物理学中弱电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马丁纽斯·韦尔特曼荷兰2000年若雷斯·阿尔费罗夫俄罗斯“发展了用于高速电子学和光电子学的半导体异质结构”赫伯特·克勒默德国杰克·基尔比美国“在发明集成电路中所做的贡献”2001年埃里克·康奈尔美国“在碱性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凝聚态物质属性质的早期基础性研究”卡尔·威曼美国沃尔夫冈·克特勒德国2002年雷蒙德·戴维斯美国“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尤其是探测宇宙中微子”小柴昌俊日本里卡尔多·贾科尼美国“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这些研究导致了宇宙X射线源的发现”2003年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俄罗斯“对超导体和超流体理论做出的先驱性贡献”维塔利·金兹堡俄罗斯安东尼·莱格特美国2004年戴维·格娄斯美国“发现强相互作用理论中的渐近自由”休·波利策美国弗朗克·韦尔切克美国2005年罗伊·格劳伯美国“对光学相干的量子理论的贡献”约翰·霍尔美国“对包括光频梳技术在内的,基于激光的精密光谱学发展做出的贡献,”特奥多尔·亨施德国2006年约翰·马瑟美国“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形式和各向异乔治·斯穆特美国性”2007年艾尔伯·费尔法国“发现巨磁阻效应”彼得·格林贝格德国2008年小林诚日本“发现对称性破缺的来源,并预测了至少三大类夸克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益川敏英日本南部阳一郎美国“发现亚原子物理学的自发对称性破缺机制”2009年高锟英国“在光学通信领域光在纤维中传输方面的突破性成就”威拉德·博伊尔美国“发明半导体成像器件电荷耦合器件”乔治·史密斯美国2010年安德烈·海姆俄罗斯“在二维石墨烯材料的开创性实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俄罗斯2011年布莱恩·施密特澳大利亚“透过观测遥距超新星而发现宇宙加速膨胀”亚当·里斯美国索尔·珀尔马特美国2012年塞尔日·阿罗什法国“能够量度和操控个体量子系统的突破性实验手法”大卫·维因兰德美国2013年彼得·W·希格斯英国对希格斯玻色子的预测[1][4-6]弗朗索瓦·恩格勒比利时2014年赤崎勇日本“发明一种新型高效节能光源,即蓝色发光二极管(LED)”天野浩日本中村修二美国2015年梶田隆章日本“通过中微子振荡发现中微子有质量。

诺贝尔物理学奖六十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六十年

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索尔·佩尔马特,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布莱恩·施密特,以及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教授亚当·里斯。

他们的贡献是,通过对超新星的观测证明宇宙在加速膨胀、变冷。

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为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

他们在2004年制成石墨烯材料。

石墨烯是目前已知材料中最薄的一种,被普遍认为会最终替代硅,从而引发电子工业的再次革命。

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为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以及美国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

高锟获奖是由于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作出了突破性成就,而两位美国科学家的主要成就是发明半导体成像器件——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

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为美国籍科学家南部阳一郎和日本科学家小林诚、益川敏英。

南部阳一郎的贡献是发现了亚原子物理学中的自发对称性破缺机制,而小林诚和益川敏英的贡献是发现了有关对称性破缺的起源。

2007年,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因发现“巨磁电阻”效应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6年,美国科学家约翰·马瑟和乔治·斯穆特因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形式和各向异性而获奖。

2005年,美国科学家罗伊·格劳伯、约翰·霍尔和德国科学家特奥多尔·亨施因为“对光学相干的量子理论的贡献”和对基于激光的精密光谱学发展作出了贡献而获奖。

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归属美国科学家戴维·格罗斯、戴维·波利策和弗兰克·维尔切克。

他们发现了粒子物理强相互作用理论中的渐近自由现象。

20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超导和超流体理论研究领域的卓越贡献2003年度诺贝尔物理奖授予拥有俄罗斯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科学家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俄罗斯科学家维塔利·金茨堡以及拥有英国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科学家安东尼·莱格特,以表彰他们由于在超导和超流体理论研究领域所作出的开创性贡献。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四)】1945年物理学奖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四)】1945年物理学奖

物理学奖奥地利,泡利(WolfgangPauli1900-1958),发现泡利不相容原理美籍奥地利科学家沃尔夫冈·泡利(WolfgangE.Pauli,1900~1958),是迎着20世纪一同来到世界的,父亲是维也纳大学的物理化学教授,教父是奥地利的物理学家兼哲学家。

人物生平沃尔夫冈·泡利(WolfgangE.Pauli,1900~1958),1900年4月25日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一位医学博士的家庭里,从童年时代就受到科学的熏陶,在中学时就自修物理学。

1918年中学毕业后,泡利带着父亲的介绍信,到慕尼黑大学访问著名物理学家索末菲(A.Sommerfeld),要求不上大学而直接做索末菲的研究生,索末菲当时没有拒绝,却难免不放心,但不久就发现泡利的才华,于是泡利就成为慕尼黑大学最年轻的研究生。

1918年,18岁的泡利初露锋芒,他发表了第一篇论文,是关于引力场中能量分量的问题。

1919年,泡利在两篇论文中指出韦耳(H.Wegl)引力理论的一个错误,并以批判的角度评论韦耳的理论。

其立论之明确,思考之成熟,令人很难相信这出自一个不满20岁的青年之手。

1921年,泡利以一篇氢分子模型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

同年,他为德国的《数学科学百科全书》写了一片长达237页的关于狭义和广义相对论的词条,该文到今天仍然是该领域的经典文献之一,爱因斯坦曾经评价说:“任何该领域的专家都不会相信,该文出自一个仅21岁的青年之手,作者在文中显示出来的对这个领域的理解力、熟练的数学推导能力、对物理深刻的洞察力、使问题明晰的能力、系统的表述、对语言的把握、对该问题的完整处理、和对其评价,使任何一个人都会感到羡慕。

”1922年,泡利在格丁根大学任玻恩(MaxBorn)的助教,和玻恩就天体摄动理论在原子物理中的运用联名发表论文。

玻恩邀请丹麦著名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到格丁根讲学,在谈论中,玻尔了解到泡利的才华,和他广泛交谈,从此开始了他们之间的长期合作。

历年诺贝尔奖名单列表

历年诺贝尔奖名单列表

历年诺贝尔奖名单列表篇一:自1901年开始,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诺贝尔奖以表彰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和平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团体。

此外,从1969年起,瑞典国家银行也开始颁发诺贝尔经济学奖。

以下是一些历年诺贝尔奖的名单列表:物理学奖:- 1901年:Wilhelm Conrad Rntgen(发现了X射线)- 1915年:William Henry Bragg和William Lawrence Bragg(发现了X射线晶体衍射)- 1921年:Albert Einstein(解释光电效应)- 1938年:Enrico Fermi(发现了核反应引起的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1956年:William Shockley、John Bardeen、Walter H. Brattain(发明了晶体管)化学奖:- 1903年:Marie Curie(发现了镭和钋)- 1945年:Artturi Virtanen(发展了新的方法来保存食品)- 1962年:Linus Pauling(提出了化学键的量子力学解释)- 2000年:Alan J. Heeger、Alan G. MacDiarmid、Hideki Shirakawa(发现了导电聚合物)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4年:Ivan Pavlov(研究了消化系统的神经调节)- 1928年:Alexander Fleming(发现了青霉素)- 1953年:James Watson、Francis Crick、Maurice Wilkins(发现了DNA的结构)- 2006年:Andrew Z. Fire、Craig C. Mello(研究了RNA干扰)文学奖:- 1907年:Rudyard Kipling(对于其出色的叙事才能)- 1949年:William Faulkner(对于其突出的小说创作)- 1997年:Dario Fo(对于其剧作的创新和幽默)和平奖:- 1911年:Tobias Asser、Alfred Hermann Fried(为国际和平运动做出了贡献)- 1964年:Martin Luther King Jr.(为非暴力抗议运动做出贡献)- 2009年:Barack Obama(为国际外交和核裁军做出努力)经济学奖:- 1969年:Ragnar Frisch、Jan Tinbergen(为宏观经济学做出了贡献)- 1994年:John Nash(对于非合作博弈理论的贡献)- 2019年:Abhijit Banerjee、Esther Duflo、Michael Kremer(研究了贫困和发展经济学)这仅仅是一小部分历年诺贝尔奖的名单,每年获奖者都代表着各个领域的杰出成就和创新。

(完整word版)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01-2018)

(完整word版)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01-2018)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01—2016)年份获奖者国籍获奖原因1901年威廉·康拉德·伦琴德国“发现不寻常的射线,之后以他的名字命名”(即X射线,又称伦琴射线,并伦琴做为辐射量的单位)1902年亨得里克·洛仑兹荷兰“关于磁场对辐射现象影响的研究"(即塞曼效应)彼得·塞曼荷兰1903年亨利·贝克勒法国“发现天然放射性”皮埃尔·居里法国“他们对亨利·贝克勒教授所发现的放射性现象的共同研究"玛丽·居里法国1904年约翰·威廉·斯特拉斯英国“对那些重要的气体的密度的测定,以及由这些研究而发现氩"(对氢气、氧气、氮气等气体密度的测量,并因测量氮气而发现氩)1905年菲利普·爱德华·安东·冯·莱纳德德国“关于阴极射线的研究"1906年约瑟夫·汤姆孙英国"对气体导电的理论和实验研究"1907年阿尔伯特·迈克耳孙美国“他的精密光学仪器,以及借助它们所做的光谱学和计量学研究"1908年加布里埃尔·李普曼法国“他的利用干涉现象来重现色彩于照片上的方法"1909年古列尔莫·马可尼意大利“他们对无线电报的发展的贡献"卡尔·费迪南德·布劳恩德国1910年范德华荷兰“关于气体和液体的状态方程的研究" 1911年威廉·维恩德国“发现那些影响热辐射的定律”1912年尼尔斯·古斯塔夫·达伦瑞典“发明用于控制灯塔和浮标中气体蓄积器的自动调节阀”1913年海克·卡末林·昂内斯荷兰“他在低温下物体性质的研究,尤其是液态氦的制成”1914年马克斯·冯·劳厄德国“发现晶体中的X射线衍射现象”1915年威廉·亨利·布拉格英国“用X射线对晶体结构的研究”威廉·劳伦斯·布拉格英国1917年查尔斯·格洛弗·巴克拉英国“发现元素的特征伦琴辐射"1918年马克斯·普朗克德国“因他的对量子的发现而推动物理学的发展”1919年约翰尼斯·斯塔克德国“发现极隧射线的多普勒效应以及电场作用下谱线的分裂现象”1920年夏尔·爱德华·纪尧姆瑞士“他的,推动物理学的精密测量的,有关镍钢合金的反常现象的发现”1921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德国“他对理论物理学的成就,特别是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1922年尼尔斯·玻尔丹麦“他对原子结构以及由原子发射出的辐射的研究”1923年罗伯特·安德鲁·密美国“他的关于基本电荷以及光电效应的工作”立根1924年卡尔·曼内·乔奇·塞格巴恩瑞典“他在X射线光谱学领域的发现和研究”[3]1925年詹姆斯·弗兰克德国“发现那些支配原子和电子碰撞的定律”古斯塔夫·赫兹德国1926年让·佩兰法国“研究物质不连续结构和发现沉积平衡”1927年阿瑟·康普顿美国“发现以他命名的效应”查尔斯·威耳逊英国“通过水蒸气的凝结来显示带电荷的粒子的轨迹的方法”1928年欧文·理查森英国“他对热离子现象的研究,特别是发现以他命名的定律”1929年路易·德布罗意公爵法国“发现电子的波动性”1930年钱德拉塞卡拉·文卡塔·拉曼印度“他对光散射的研究,以及发现以他命名的效应”1932年维尔纳·海森堡德国“创立量子力学,以及由此导致的氢的同素异形体的发现”1933年埃尔温·薛定谔奥地利“发现了原子理论的新的多产的形式”(即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薛定谔方程和狄拉克方程)保罗·狄拉克英国1935年詹姆斯·查德威克英国“发现中子"1936年维克托·弗朗西斯·赫斯奥地利“发现宇宙辐射”卡尔·戴维·安德森美国“发现正电子”1937年克林顿·约瑟夫·戴维孙美国“他们有关电子被晶体衍射的现象的实验发现”乔治·汤姆孙英国1938年恩里科·费米意大利“证明了可由中子辐照而产生的新放射性元素的存在,以及有关慢中子引发的核反应的发现”1939年欧内斯特·劳伦斯美国“对回旋加速器的发明和发展,并以此获得有关人工放射性元素的研究成果”1943年奥托·施特恩美国“他对分子束方法的发展以及有关质子磁矩的研究发现”1944年伊西多·艾萨克·拉比美国“他用共振方法记录原子核的磁属性"1945年沃尔夫冈·泡利奥地利“发现不相容原理,也称泡利原理”1946年珀西·威廉斯·布里奇曼美国“发明获得超高压的装置,并在高压物理学领域作出发现”1947年爱德华·维克托·阿普尔顿英国“对高层大气的物理学的研究,特别是对所谓阿普顿层的发现”1948年帕特里克·梅纳德·斯图尔特·布莱克特英国“改进威尔逊云雾室方法和由此在核物理和宇宙射线领域的发现”1949年汤川秀树日本“他以核作用力的理论为基础预言了介子的存在"1950年塞西尔·弗兰克·鲍威尔英国“发展研究核过程的照相方法,以及基于该方法的有关介子的研究发现”1951年约翰·道格拉斯·考克饶夫英国“他们在用人工加速原子产生原子核嬗变方面的开创性工作”欧内斯特·沃吞爱尔兰1952年费利克斯·布洛赫美国“发展出用于核磁精密测量的新方法,并凭此所得的研究成果"爱德华·珀塞尔美国1953年弗里茨·塞尔尼克荷兰“他对相衬法的证实,特别是发明相衬显微镜”1954年马克斯·玻恩英国“在量子力学领域的基础研究,特别是他对波函数的统计解释"瓦尔特·博特德国“符合法,以及以此方法所获得的研究成果"1955年威利斯·尤金·兰姆美国“他的有关氢光谱的精细结构的研究成果”波利卡普·库施美国“精确地测定出电子磁矩”1956年威廉·布拉德福德·肖克利美国“他们对半导体的研究和发现晶体管效应”约翰·巴丁美国沃尔特·豪泽·布喇顿美国1957年杨振宁中国“他们对所谓的宇称不守恒定律的敏锐地研究,该定律导致了有关基本粒子的许多重大发现"李政道中国1958年帕维尔·阿列克谢耶维奇·切连科夫苏联“发现并解释切连科夫效应”伊利亚·弗兰克苏联伊戈尔·叶夫根耶维奇·塔姆苏联1959年埃米利奥·吉诺·塞格雷美国“发现反质子"欧文·张伯伦美国1960年唐纳德·阿瑟·格拉泽美国“发明气泡室”1961年罗伯特·霍夫施塔特美国“关于对原子核中的电子散射的先驱性研究,并由此得到的关于核子结构的研究发现”鲁道夫·路德维希·穆斯堡尔德国“他的有关γ射线共振吸收现象的研究以及与这个以他命名的效应相关的研究发现”1962年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苏联“关于凝聚态物质的开创性理论,特别是液氦"1963年耶诺·帕尔·维格纳美国“他对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理论的贡献,特别是对基础的对称性原理的发现和应用”玛丽亚·格佩特-梅耶美国“发现原子核的壳层结构"J·汉斯·D·延森德国1964年查尔斯·汤斯美国“在量子电子学领域的基础研究成果,该成果导致了基于激微波-激光原理建造的振荡器和放大器"尼古拉·根纳季耶维奇·巴索夫苏联亚历山大·普罗霍罗夫苏联1965年朝永振一郎日本“他们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的基础性工作,这些工作对粒子物理学产生深远影响”朱利安·施温格美国理查德·菲利普·费曼美国1966年阿尔弗雷德·卡斯特勒法国“发现和发展了研究原子中赫兹共振的光学方法”1967年汉斯·阿尔布雷希特·贝特美国“他对核反应理论的贡献,特别是关于恒星中能源的产生的研究发现”1968年路易斯·沃尔特·阿尔瓦雷茨美国“他对粒子物理学的决定性贡献,特别是因他发展了氢气泡室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从而发现了一大批共振态”1969年默里·盖尔曼美国“对基本粒子的分类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发现”1970年汉尼斯·奥洛夫·哥斯达·阿尔文瑞典“磁流体动力学的基础研究和发现,及其在等离子体物理学富有成果的应用”路易·奈耳法国“关于反铁磁性和铁磁性的基础研究和发现以及在固体物理学方面的重要应用"1971年伽博·丹尼斯英国“发明并发展全息照相法”1972年约翰·巴丁美国“他们联合创立了超导微观理论,即常说的BCS理论”利昂·库珀美国约翰·罗伯特·施里弗美国1973年江崎玲于奈日本“发现半导体和超导体的隧道效应”伊瓦尔·贾埃弗挪威布赖恩·戴维·约瑟夫森英国“他理论上预测出通过隧道势垒的超电流的性质,特别是那些通常被称为约瑟夫森效应的现象”1974年马丁·赖尔英国“他们在射电天体物理学的开创性研究:赖尔的发明和观测,特别是合成孔径技术;休伊什在发现脉冲星方面的关键性角色”安东尼·休伊什英国1975年奥格·尼尔斯·玻尔丹麦“发现原子核中集体运动和粒子运动之间的联系,并且根据这种联系发展了有关原子核结构的理论”本·罗伊·莫特森丹麦利奥·詹姆斯·雷恩沃特美国1976年伯顿·里克特美国“他们在发现新的重基本粒子方面的开创性工作”丁肇中美国1977年菲利普·沃伦·安德森美国“对磁性和无序体系电子结构的基础性理论研究”内维尔·莫特英国约翰·凡扶累克美国1978年彼得·列昂尼多维奇·卡皮查苏联“低温物理领域的基本发明和发现"阿尔诺·艾伦·彭齐亚斯美国“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罗伯特·伍德罗·威尔逊美国1979年谢尔登·李·格拉肖美国“关于基本粒子间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的统一理论的,包括对弱中性流的预言在内的贡献”阿卜杜勒·萨拉姆巴基斯坦史蒂文·温伯格美国1980年詹姆斯·沃森·克罗宁美国“发现中性K介子衰变时存在对称破坏"瓦尔·洛格斯登·菲奇美国1981年凯·西格巴恩瑞典“对开发高分辨率电子光谱仪的贡献”尼古拉斯·布隆伯根美国“对开发激光光谱仪的贡献”阿瑟·肖洛美国1982年肯尼斯·威尔逊美国“对与相转变有关的临界现象理论的贡献"1983年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美国“有关恒星结构及其演化的重要物理过程的理论研究”威廉·福勒美国“对宇宙中形成化学元素的核反应的理论和实验研究”1984年卡洛·鲁比亚意大利“对导致发现弱相互作用传递者,场粒子W和Z的大型项目的决定性贡献”西蒙·范德梅尔荷兰1985年克劳斯·冯·克利青德国“发现量子霍尔效应”1986年恩斯特·鲁斯卡德国“电子光学的基础工作和设计了第一台电子显微镜”格尔德·宾宁德国“研制扫描隧道显微镜”海因里希·罗雷尔瑞士1987年约翰内斯·贝德诺尔茨德国“在发现陶瓷材料的超导性方面的突破”卡尔·米勒瑞士1988年利昂·莱德曼美国“中微子束方式,以及通过发现梅尔文·施瓦茨美国子中微子证明了轻子的对偶结构”1989年诺曼·拉姆齐美国“发明分离振荡场方法及其在氢激微波和其他原子钟中的应用”汉斯·德默尔特美国“发展离子陷阱技术"沃尔夫冈·保罗德国1990年杰尔姆·弗里德曼美国“他们有关电子在质子和被绑定的中子上的深度非弹性散射的开创性研究,这些研究对粒子物理学的夸克模型的发展有必不可少的重要性"亨利·肯德尔美国理查·泰勒加拿大1991年皮埃尔-吉勒·德热纳法国“发现研究简单系统中有序现象的方法可以被推广到比较复杂的物质形式,特别是推广到液晶和聚合物的研究中”1992年乔治·夏帕克法国“发明并发展了粒子探测器,特别是多丝正比室”1993年拉塞尔·赫尔斯美国“发现新一类脉冲星,该发现开发了研究引力的新的可能性"约瑟夫·泰勒美国1994年伯特伦·布罗克豪斯加拿大“对中子频谱学的发展,以及对用于凝聚态物质研究的中子散射技术的开创性研究"克利福德·沙尔美国“对中子衍射技术的发展,以及对用于凝聚态物质研究的中子散射技术的开创性研究”1995年马丁·佩尔美国“发现τ轻子”,以及对轻子物理学的开创性实验研究弗雷德里克·莱因斯美国“发现中微子,以及对轻子物理学的开创性实验研”1996年戴维·李美国“发现了在氦-3里的超流动性”道格拉斯·奥谢罗夫美国罗伯特·理查森美国1997年朱棣文美国“发展了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克洛德·科昂-唐努德日法国威廉·菲利普斯美国1998年罗伯特·劳夫林美国“发现一种带有分数带电激发的新的量子流体形式"霍斯特·施特默德国崔琦美国1999年杰拉德·特·胡夫特荷兰“阐明物理学中弱电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马丁纽斯·韦尔特曼荷兰2000年若雷斯·阿尔费罗夫俄罗斯“发展了用于高速电子学和光电子学的半导体异质结构”赫伯特·克勒默德国杰克·基尔比美国“在发明集成电路中所做的贡献”2001年埃里克·康奈尔美国“在碱性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凝聚态物质属性质的早期基础性研究”卡尔·威曼美国沃尔夫冈·克特勒德国2002年雷蒙德·戴维斯美国“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尤其是探测宇宙中微子"小柴昌俊日本里卡尔多·贾科尼美国“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这些研究导致了宇宙X射线源的发现”2003年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俄罗斯“对超导体和超流体理论做出的先驱性贡献”维塔利·金兹堡俄罗斯安东尼·莱格特美国2004年戴维·格娄斯美国“发现强相互作用理论中的渐近自由”休·波利策美国弗朗克·韦尔切克美国2005年罗伊·格劳伯美国“对光学相干的量子理论的贡献”约翰·霍尔美国“对包括光频梳技术在内的,基于激光的精密光谱学发展做出的贡献,"特奥多尔·亨施德国2006年约翰·马瑟美国“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形式和各向异性"乔治·斯穆特美国2007年艾尔伯·费尔法国“发现巨磁阻效应"彼得·格林贝格德国2008年小林诚日本“发现对称性破缺的来源,并预测了至少三大类夸克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益川敏英日本南部阳一郎美国“发现亚原子物理学的自发对称性破缺机制”2009年高锟英国“在光学通信领域光在纤维中传输方面的突破性成就"威拉德·博伊尔美国“发明半导体成像器件电荷耦合器件”乔治·史密斯美国2010年安德烈·海姆俄罗斯“在二维石墨烯材料的开创性实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俄罗斯2011年布莱恩·施密特澳大利亚“透过观测遥距超新星而发现宇宙加速膨胀”亚当·里斯美国索尔·珀尔马特美国2012年塞尔日·阿罗什法国“能够量度和操控个体量子系统的突破性实验手法"大卫·维因兰德美国2013年彼得·W·希格斯英国对希格斯玻色子的预测[1][4-6]弗朗索瓦·恩格勒比利时2014年赤崎勇日本“发明一种新型高效节能光源,即蓝色发光二极管(LED)"天野浩日本中村修二美国2015年梶田隆章日本“通过中微子振荡发现中微子有质量。

历年诺贝尔奖名单列表

历年诺贝尔奖名单列表

历年诺贝尔奖名单列表篇一:诺贝尔奖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奖项,旨在表彰在物理学、化学、医学、经济学等领域的杰出贡献。

以下是历年诺贝尔奖的名单列表,以及对这些奖项的介绍和拓展。

1. 1901年 - 物理学奖:约翰·普雷斯珀·斯托曼(John presper Sto Stomenoff)2. 1902年 - 化学奖:威廉·亨利·纽曼(William Henry Newman)3. 1903年 - 物理学奖: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4. 1904年 - 化学奖:路易斯·达盖尔(Louis de Groot Dagendarian)5. 1905年 - 物理学奖:约翰·伯努利(John Perseby努利)6. 1906年 - 化学奖:爱德华·泰勒(Edward DeWitt泰勒)7. 1907年 - 物理学奖: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8. 1908年 - 化学奖:伊萨克·牛顿·萨克雷(Isaac Newton萨勒姆)9. 1909年 - 物理学奖:莱布尼茨·普朗克(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0. 1910年 - 化学奖:约翰·冯·诺伊曼(John von Neumann)11. 1911年 - 物理学奖:詹姆斯·普雷斯珀·海森伯(James Clerk Maxwell)12. 1912年 - 化学奖:尼古拉·约瑟夫·弗拉迪米尔·霍夫斯塔特(Nicolaus Copernicus)13. 1913年 - 物理学奖: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4. 1914年 - 化学奖:爱德华·泰勒(Edward DeWitt泰勒)15. 1915年 - 物理学奖:罗伯特·胡克(Robert Hooke)16. 1916年 - 化学奖: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门捷列夫(Niels Bohr)17. 1917年 - 物理学奖:约翰·伯努利(John Perseby努利)18. 1918年 - 化学奖:阿图尔·谢尔比(Atal Sherbi)19. 1919年 - 物理学奖: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20. 1920年 - 化学奖:弗朗茨·伯姆(弗朗茨·冯·伯姆)21. 1921年 - 物理学奖:尼尔斯·玻尔(Niels Bohr)22. 1922年 - 化学奖:雅各布·伯努利(Jacob Bernoulli)23. 1923年 - 物理学奖: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24. 1924年 - 化学奖:尼古拉·约瑟夫·弗拉迪米尔·霍夫斯塔特(Nicolaus Copernicus)25. 1925年 - 物理学奖: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26. 1926年 - 化学奖:弗朗茨·伯姆(弗朗茨·冯·伯姆)27. 1927年 - 物理学奖:詹姆斯·普雷斯珀·海森伯(James Clerk Maxwell)28. 1928年 - 化学奖:约翰·普雷斯珀·斯托曼(John presper Sto Stomenoff)29. 1929年 - 物理学奖:约翰·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30. 1930年 - 化学奖:雅各布·伯努利(Jacob Bernoulli)31. 1931年 - 物理学奖: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32. 1932年 - 化学奖: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门捷列夫(Nicolaus Copernicus)33. 1933年 - 物理学奖:尼尔斯·玻尔(Niels Bohr)34. 1934年 - 化学奖: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35. 1935年 - 物理学奖: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36. 1936年 - 化学奖:爱德华·泰勒(Edward DeWitt泰勒)37. 1937年 - 物理学奖:约翰·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38. 1938年 - 化学奖:弗朗茨·伯姆(弗朗茨·冯·伯姆)39. 1939年 - 物理学奖:罗伯特·胡克(Robert Hooke)40. 1940年 - 化学奖:乔治·塔普斯科特(George Taylor)41. 1941年 - 物理学奖: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42. 1942年 - 化学奖:尼古拉·约瑟夫·弗拉迪米尔·霍夫斯塔特(Nicolaus Copernicus)43. 1943年 - 物理学奖:詹姆斯·普雷斯珀·海森伯(James Clerk Maxwell)44. 1944年 - 化学奖:雅各布·伯努利(Jacob Bernoulli)45. 1945年 - 物理学奖:约翰·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46. 1946年 - 化学奖:约翰·普雷斯珀·斯托曼(John presper Sto Stomenoff)47. 1947年 - 物理学奖:詹姆斯·普雷斯珀·海森伯(James Clerk Maxwell)48. 1948年 - 化学奖:乔治·塔普斯科特(George Taylor)49. 1949年 - 物理学奖: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50. 1950年 - 化学奖:弗朗茨·伯姆(弗朗茨·冯·伯姆)51. 1951年 - 物理学奖:詹姆斯·普雷斯珀·海森伯(James Clerk Maxwell)52. 1952年 - 化学奖:乔治·塔普斯科特(George Taylor)53. 1953年 - 物理学奖:尼尔斯·玻尔(Niels Bohr)54. 1954年 - 化学奖:雅各布·伯努利(Jacob Bernoulli)55. 1955年 - 物理学奖:罗伯特·胡克(Robert Hooke)56. 1956年 - 化学奖:阿图尔·谢尔比(Atal Sherbi)57. 1957年 - 物理学奖: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58. 1958年 - 化学奖:乔治·塔普斯科特(George Taylor)59. 1959年 - 物理学奖:约翰·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60. 1960年 - 化学奖:爱德华·泰勒(Edward DeWitt泰勒)61. 1961年 - 物理学奖:尼尔斯·玻尔(Niels Bohr)62. 1962年 - 化学奖:雅各布·伯努利(Jacob Bernoulli)63. 1963年 - 物理学奖:詹姆斯·普雷斯珀·海森伯(James Clerk Maxwell)64. 1964年 - 化学奖:乔治·塔普斯科特(George Taylor)65. 1965年 - 物理学奖: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66. 1966年 - 化学奖:尼古拉·约瑟夫·弗拉迪米尔·霍夫斯塔特(Nicolaus Copernicus)67. 1967年 - 物理学奖:詹姆斯·普雷斯珀·海森伯(James Clerk Maxwell)68. 1968年 - 化学奖:乔治·塔普斯科特(George Taylor)69. 1969年 - 物理学奖:阿图尔·谢尔比(Atal Sherbi)70. 1970年 - 化学奖: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71. 1971年 - 物理学奖:约翰·麦克斯韦(James Clerk篇二:诺贝尔奖是一个备受尊敬的奖项,旨在表彰在物理学、化学、医学、和平等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194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4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4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鮑利不相容原理194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美國紐澤西州普林斯頓大學的奧地利物理學家鮑利(Wolfgang Pauli,1900―1958),以表彰他發現了也稱為鮑利原理的不相容原理。

不相容原理是量子理論中的重要原理,是1925年1月由鮑利提出的。

這一原理可以表述為:對於完全確定的量子態來說,每一量子態中不可能存在多於一個的費米子(fermion)。

鮑利後來用量子力學理論處理了h/4π自旋問題,轉載入了二分量波函數的概念和所謂的鮑利自旋矩陣。

通過鮑利等人對量子場的研究,人鮑利們認識到只有自旋為半整數的粒子(即費米子)才受不相容原理的限制,從而確立了自旋統計關係。

關於不相容原理的發現,鮑利在他的諾貝爾獎演說中講到,不相容原理發現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他在慕尼黑的學生時代。

在維也納讀中學時,他就掌握了古典物理學和相對論的知識。

在慕尼黑大學經索末菲引導接觸到從古典的思想方法看來有些離奇的原子結構理論。

他和所有習慣於古典思想方法的物理學家一樣,當第一次接觸到波耳的量子理論的基本假設時也不免受到衝擊。

他一方面接受了波耳的原子理論,一方面瞭解索末菲企圖用光譜定律的解釋來克服使用動力學模型所遇到的困難。

鮑利對這兩種理論都不滿意。

反常塞曼效應的解釋問題,使物理學家倍感苦惱,鮑利也不例外。

據說當時有一位友人看見鮑利在哥本哈根的大街上閒逛,就問他為什麼不高興。

鮑利回答說:“當一個人正在想到反常塞曼效應時,他怎麼高興得起來啊!”按照波耳的想法,當分析原子的結構時,應該首先從內層開始。

可以設想有一個帶正電荷Ze的原子核,在其周圍是若干電子,這些電子一個接著一個被原子核捕獲,直到它捕獲了Z個電子而形成中性原子時為止。

最先被捕獲的電子佔據能量最低的量子軌道,這就是波耳所謂的“組建原則”。

鮑利不滿意的原因是他認為原子光譜的根源在於價電子的運動,不應該從原子核的結構去找。

鮑利仔細研究了鹼金屬光譜的雙重結構,轉載入了“古典不能描述的雙重值”概念,在這基礎上概括成一個重要結論,即原子中不能有兩個電子具有相同的四個量子數。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01-191019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X射线的发现19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塞曼效应的发现和研究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放射形的发现和研究19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氩的发现19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阴极射线的研究19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气体导电19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光学精密计量和光谱学研究19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照片彩色重现19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无线电报19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气夜状态方程1911-192019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热辐射定律的发现19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航标灯自动调节器19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低温物质的特性19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晶体的X射线衍射19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19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未授奖19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元素的标识X辐射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能量级的发现19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斯塔克效应的发现19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合金的反常特性1921-1930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对理论物理学的贡献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原子结构和原子光谱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基本电荷和光电效应实验19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X射线光谱学19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弗兰克-赫兹实验192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物质结构的不连续性192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康普顿效应和威尔逊云室192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热电子发射定律192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电子的波动性193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拉曼效应1931-1940193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未授奖193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量子力学的创立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原子理论的新形式193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未授奖193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子的发现193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宇宙辐射和正电子的发现193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电子衍射193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子辐照产生新放射性元素193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回旋加速器的发明194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未授奖1941-1950194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未授奖194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分子束方法和质子磁矩194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原子核的磁特性194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泡利不相容原理194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高压物理学194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电离层的研究v194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云室方法的改进194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预言介子的存在195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核乳胶的发明1951-1960195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人工加速带电粒195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核磁共振195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相称显微法195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波函数的统计解释和用符合法作出的发现195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兰姆位移与电子磁矩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晶体管的发明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宇称守恒定律的破坏195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切连科夫效应的发现和解释195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反质子的发现196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泡室的发明1961-1970196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核子结构和穆斯堡尔效应196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凝聚态理论196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原子核理论和对称性原理196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微波激射器和激光器的发明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量子电动力学的发展196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光磁共振方法196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恒星能量的生成196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共振态的发现196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基本粒子及其相互作用的分类197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磁流体动力学和新的磁性理论1971-1980197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全息术的发明197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超导电性理论197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隧道现象和约瑟夫森效应的发现197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射电天文学的先驱性工作197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原子核理论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J/?粒子的发展197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电子结构理论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低温研究和宇宙背景辐射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弱电统一理论198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C_P破坏的发现1981-1990198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激光光谱学与电子能谱学198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天体物理学的成就198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W±和Z?粒子的发现198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量子霍尔效应198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电子显微镜与扫描隧道显微镜198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高温超导电性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微子的研究198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原子钟和离子捕集技术199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核子的深度非弹性散射1991-2001199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液晶和聚合物199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多斯正比室的发明199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新型脉冲星199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子谱学和中子衍射技术199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微子和重轻子的发现199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发现氦-3中的超流动性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激光冷却和陷俘原子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分数量子霍耳效应的发现199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亚原子粒子之间电弱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半导体研究的突破性进展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玻色爱因斯坦冷凝态的研究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天体物理学领域的卓越贡献(资料来源:山东大学物理系张承踞老师)。

弗兰克和G·赫兹简介

弗兰克和G·赫兹简介
从19451945年到年到19541954年在苏联工作领导一个研究室这期间他被任命为莱比锡卡尔年在苏联工作领导一个研究室这期间他被任命为莱比锡卡尔马克马克思大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和教授
弗兰克和G· 赫兹
19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格丁根大 学的弗兰克(JamesFranck,1882—1964)和 哈雷大学的G.赫兹(Gustav Hertz,1887— 1975),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原子受电子碰撞 的定律。
G.赫兹1887年7月22日出生于汉堡。他是电磁波的发现者H.赫兹的 侄子。赫兹在汉堡的约翰尼厄姆学校毕业后,于1906年进入格丁根大学, 后来又在慕尼黑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1911年毕业。1913年任柏林大学 物理研究所研究助理。由于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赫兹于1914年从军, 1915年在一次作战中负重伤,1917年回到柏林当校外教师。1920年到 1925年间,赫兹在埃因霍温的菲利普白炽灯厂物理研究室工作。 1925年赫兹被选为哈雷大学的教授和物理研究所所长。 1928年回到 柏林任夏洛腾堡工业大学物理教研室主任。1935年由于政治原因辞去了 主任职务,又回到工业界,担任西蒙公司研究室主任。从1945年到 1954 年在苏联工作,领导一个研究室,这期间他被任命为莱比锡卡尔·马克 思大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和教授。1961年退休,先后在莱比锡和柏林居住。 G.赫兹是柏林德国科学院院士,1975年在柏林去世。
简:
弗兰克1882年8 月26日出生于汉堡。他在这里上了威廉中学后,在 海德堡大学学了一年化学,后来又在柏林大学学物理。在这里,他的主要导 师是瓦尔堡和德鲁德(P.Drude)。1906年在瓦尔堡的指导下,1902年入柏林 大学学习物理学,1906年获博士学位。在法兰克福大学担任助教不久,又返 回柏林大学任鲁本斯(H.Rubens)的助教。1911年获得柏林大学物理学“大 学授课资格”,在柏林大学讲课直到1918年(由于战争而中断了教学。战争 中曾获一级铁十字勋章),后成为该大学的物理学副教授。1917年起任威廉 皇帝物理化学研究所的分部主任。1921年受聘为格丁根大学教授,并担任第 二实验物理学研究所主任。1933年为抗议希特勒反犹太法,弗兰克公开发表 声明并辞去教授职务,离开德国去哥本哈根;一年后移居美国,成为美国公 民。1935年— 1938年任约翰·霍布金斯大学物理系教授。1938年起任芝加哥 大学物理化学教授,直到1949年退休。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参加了研制 原子弹有关的工程,但与大多数科学家一样,他反对对日本使用原子武器。 在芝加哥大学期间,弗兰克还担任该校光合作用实验室主任,对各种生物过 程、特别是光合作用的物理化学机制进行了研究。 1964年弗兰克在访问格丁根时于5月21日逝世。

荣格平衡原则例子

荣格平衡原则例子

荣格平衡原则例子诺贝尔物理学奖1945年的获得者,是弗洛伊德的老乡泡利。

泡利作为最顶尖的物理学家,他的优势功能当然是思维,所以他也是一个超理性的人。

但是泡利接受过荣格和荣格学生的长期心理分析之后,曾经做过这样的一个梦:当我来到外面,我注意到我戴上了帽子,穿上了外套。

从远处,我听到一个C大调的C-E-G-C和弦,显然,这是钢琴教师独自一人的时候演奏的。

一个超理性的人,却梦见了钢琴教师在演奏音乐和弦,说明这个梦中的阿尼玛(注:男性的女性特质)与钢琴的关系一往情深,他帮助泡利意识到,意思和理解的汇合、爱神和逻各斯(Logos)的汇合,以及非理性和理性的汇合,都必须保持平衡。

爱神(Eros)、逻各斯(Logos),在荣格的心理学著作中经常会碰到。

简单来说,Eros可以理解为感性、爱,Logos可以理解为理性、逻辑。

荣格经常把爱洛斯和逻各斯相提并论,把二者看做一种对立统一的两个面向。

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同样来自一个“极富理性”的女病人。

她的名字叫克里斯蒂安娜·摩根,是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

她来找荣格治疗的时候,正陷入严重的孤独状态,经历着严重的心理危机。

分析开始不久,克里斯蒂安娜做了这样一个梦,这是病人陈述的第一个梦:我正想弹琴,家里所有其他的人都来干扰。

我站在阳台上,遥望着大海,旁边桌上一位富有的犹太人也开始演奏音乐。

他的演奏是如此美妙,我让自己停下来,听他的音乐。

荣格与参加讲座的学生,对这个梦进行了这样的分析和讨论:“音乐意味着情感……在现实的生活中,病人的智力与思维性强,于是在梦中其现实中成弱势的情感就自然而然地出现。

梦也带出了病人的问题:情感及其表达受到了压抑与阻挠。

于是病人在演奏音乐,实际上是要演奏或表达其情感,梦中这样的表现也是无意识的补偿作用。

”荣格告诉她,这些意象是她的意识和其弱势人格功能——情感和感受交流的特别途径。

荣格说:“它是以某种寓言似的方式在和你说话,你也必须把它作为寓言一样来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4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45年物理学奖得主,是奥地利的沃尔夫冈·泡利(Wolfgang E.Pauli),获奖理由是他提出了泡利不相容原理。

沃尔夫冈·厄恩斯特·泡利(Wolfgang Ernst Pauli,1900—1958),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

父亲是维也纳大学的生化学家,母亲是一名作家。

他小他受到良好的教育,中学阶段就自学了大学物理和数学分析教程,被当作物理和数学神童。

中学毕业后,泡利带着父亲的介绍信去慕尼黑找著名的物理学家索茉菲学习理论物理。

泡利申请不学大学课程而直接读研究生,并要求参加高年级研究生的讨论班。

这让索茉菲惊讶不已,觉得这个年轻人有些不知天高地厚。

不久后,索茉菲发现在讨论班上,泡利发言最快,观点鲜明,才肯定了他的才华。

当时,德国准备出版一本百科全书,其中有关相对论的章节,请索茉菲代为起草。

索茉菲自己没有动笔,却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泡利。

泡利以惊人的速度,很快写出了一份250页的有关相对论的综述文章,再次让索茉菲惊叹不已。

这篇文章写就于1921年,即使在今天,这篇文章和外尔(weyl)所著的《空间、时间和物质》,仍然被公认为评述相对论的经典著作。

同年,在索茉菲的推荐下,泡利来到哥丁根大学做玻恩的助手。

这年秋天,泡利与师弟海森堡一起,随导师索茉菲在哥丁根参加了一个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泡利遇到了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玻尔。

玻尔很快发现这两个年轻人非同一般,马上邀请他们去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工作。

从此,泡利、海森堡与玻尔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泡利不
1
是一个好的演讲者,或者说他对演讲和讲课不感兴起,讲解时经常自言自语,在黑板上写的字又小又乱。

他还有一个癖好,就是在讲课时也在思考自己的课题,因而影响到教学效果。

泡利在与人争论学术问题时,往往言词犀利,不留情面,让人有点难以接受。

传说有一次在讨论会上,玻尔发言时被泡利突然打断:“住口,别冒傻气!”玻尔了解泡利的脾气,并未生气,而是温和地说:“但是泡利,你听我说完。

”泡利立刻回口:“不,我一个字也不想听。

”1928年,泡利转到瑞士苏黎世联邦工学院任物理学教授,一直工作到退休。

1956年,杨振宁和李政道为解释τ-θ之谜而提出了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理论,泡利曾极力反对,直到该理论被吴健雄证实。

1958年,泡利在瑞士苏黎世去世,享年58岁。

1922年,泡利应玻尔之邀到哥本哈根工作,致力于研究不规则的塞曼效应。

当时玻尔、索茉菲和兰德都认为,尤其是在碱金属中,价电子所围绕运动的原子核心具有角动量,造成了原子的不规则磁性。

泡利持不同意见,他认为,不规则磁性与核心无关,是由电子的属性引起的。

根据薛定谔描述量子规律的波动方程,已知的量子数有三个:n、l和m。

主量子数n给出电子到达原子核的近似距离,这是极可能发现电子的地点。

n值的范围从1到无穷大,对于处于基态的原子,n不超过7。

第二量子数l给出电子的角动量值,这个数值一般与电子所占区域的形状有关,对于一给定电子,l值总是低于n值。

第三量子数m叫作磁性量子数,它给出电子的角动量在磁场中的定向,其值范围从负l到正l。

因此,对于l的第一个值都有m的容许值2l+1。

2
然而,这三个量子数是不足以解释化学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排列顺序的,这种排列顺序体现了元素化学性质的周期性。

因此,泡利引进了第四个量子数,即自旋量子数s,代表电子的自旋。

s只能有两个值,一个代表顺时针旋转,另一个代表逆时针旋转。

他对此进行了进一步论述,即“泡利不相容原理”:原子中不能有两个以上的电子处于同一量子态上。

具体来说,就是同一原子中的两个电子,不可能有同样一组的四个量子数,这就意味着由前三个量子数决定的轨道上允许存在最多两个具有相反自旋的电子。

这一原理圆满地解释了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排列时所呈现出来的化学性质上的周期性。

泡利除了提出“不相容原理”外,1928年提出了原子光谱的超精细结构。

1929年与海森堡合作研究,为场量子化的系统理论奠定了基础。

1931年提出中微子的基本性质。

1955年论证了基本粒子对称性的CPT定理。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