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测量水的温度 3教学设计
教科小学科学三下《3.2.测量水的温度》word教案(1)
![教科小学科学三下《3.2.测量水的温度》word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b2b4aa117375a417866f8fbb.png)
测量水的温度【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制作了不同的温度计。
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
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过程与方法:1、观察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刻度范围在-20℃——110℃)用于测量水的温度。
2、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和记录4杯不同冷热的水的温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在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教学重点】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
【教学难点】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水的温度【教学准备】小组:4杯不同冷热的水(自来水、温水、热水、热水瓶里刚倒出的烫水),4支水温计(刻度范围在-20℃——110℃),水温测量记录表(参考书P46)全班:其他各种式样、不同用途的温度计若干(气温计、体温计、高温计等)【教学过程】一、测量水温的方法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温度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温度计来测量水的温度。
板书:测量水的温度2、师:书P45展示了一些温度计(气温计、数字温度计、体温计等),你还知道哪些温度计呢?3、师:要测量水的温度,我们必须要有合适的温度计,该选择怎么样的呢?4、学生讨论交流后师小结:一般来说,液体水的温度会在0℃——100℃之间,所以,要测量水的温度,需要选择测量值在0℃——100℃范围的温度计。
5、师:有了合适的温度计之后,我们可以直接测了吗?我们要如何来测量水温呢?请大家一起来看一下P45的插图和方法。
(学生阅读)6、师生共同明确方法。
教师边讲解边演示:(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注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介绍完了之后,请学生想想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如果不按照这样的要求操作,会出现什么情况?(归纳:(1)——上端比较好操作,拿中间会挡住刻度,拿玻璃泡会造成所测的不是水的温度。
《测量水的温度》教案
![《测量水的温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533df2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a2.png)
《测量水的温度》教案《测量水的温度》教案1一、教学内容:《测量水的温度》是义务教育学校科学教科版教材三班级下册《温度与水的改变》单元的第二课二、教材分析:第一部分:测量水温的方法测量水温,首先要指导同学选择合适的测温计。
选择时要让同学思索,水的温度值在什么范围内?接着就学习和理解测量水温的'方法。
教学时,可让同学图文结合阅读理解每一操作步骤的要求。
特别要让同学反思,假如不根据这样的要求操作,会涌现什么状况?同时老师肯定要进行正确的操作示范,由于这一阶段的同学的技能学习主要是以仿照为主的。
第二部分:测量水的温度这部分的第一项活动:是学习用水温计对四种不同温度的水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数据。
沟通各小组测得的水温数据,分析产生差异的缘由,为下一步连续测量10分钟内的水温作铺垫。
第二项活动:每隔2分钟,分别测量一次每杯水的温度,并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活动的主要意义在于通过对观测数据的整理分析,使同学认识水在自然降温时的一般规律:温差越大,降温幅度越大;水温越高,温度下降得越快。
第三部分:推想水温的改变对观测数据的整理分析,使同学认识到水在自然降温时的一般规律。
据此,引导同学推想,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四杯水的温度将分别作怎样的改变?最末怎样?引出科学概念: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削;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增加。
最末作一项推想:假如要让水的温度低于四周空气的温度,可能吗?需要怎样做?老师要引导并带领同学把一些水放入冷冻箱内,为下节课《水结冰了》的教学和学习做预备。
三、学情分析:《测量水的温度》是三班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也是继前一课《温度和温度计》学习的连续。
本课我将给同学更多的时间去实际练习测量物体温度和识读摄氏温标。
同学在这一课将分别测量凉、温、热、烫4杯水的温度,并每隔2分钟连续测量10分钟内每杯水的温度。
本课中每位同学都将有比较多的实践机会。
因此,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教科小学科学三下《3.2.测量水的温度》word教案(5)
![教科小学科学三下《3.2.测量水的温度》word教案(5)](https://img.taocdn.com/s3/m/ce644cbf8bd63186bdebbc19.png)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测量水的温度一、教材简析:教材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测量水温的方法,旨在让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测温计来测量物体的温度,学习和理解测量水温的方法;第二部分:测量水的温度,这部分有两项活动,第一项活动是学习用水温计对四种不同温度的水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数据,第二项活动:每隔2分钟,分别测量一次每杯水的温度,并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活动的主要意义在于通过对观测数据的整理分析,使学生认识水在自然降温时的一般规律:温差越大,降温幅度越大;水温越高,温度下降得越快;第三部分:推测水温的变化,根据前面对观测数据的整理分析,引出科学概念: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增加,最后作一项推测:如果要让水的温度低于周围空气的温度,可能吗?需要怎样做?教师要引导并带领学生把一些水放入冷冻箱内,为下节课《水结冰了》的教学和学习做准备。
二、教学背景:《测量水的温度》是本单元的第2课,也是对前一课《温度和温度计》学习的继续。
本课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实际练习测量物体温度和识读摄氏温标。
学生在这一课将分别测量凉、温、热、烫4杯水的温度,并每隔2分钟连续测量10分钟内每杯水的温度。
本课中每位学生都将有比较多的实践机会。
因此,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要让学生理解每一条规定的意义,并掌握每一步骤的操作规程,以保证后续测量数据的相对准确。
在这一课的学习中,还期望学生能将物体温度的变化与热量的传递建立起联系来,为后续学习(如五年级的“热”单元)打下基础。
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内能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内能增加。
热量是描述内能转移的物理量,但内能这一概念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难以理解的,因此教材采用了小学生通常使用的热量的说法。
三、教学设计:教 1.科学概念:学目标(1)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制作了不同的温度计。
科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测量水的温度》教学设计
![科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测量水的温度》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856913d5901020207409cb0.png)
《测量水的温度》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测量水的温度》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2课,也是对前一课《温度和温度计》学习的继续。
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将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实际练习测量物体温度和识读摄氏温标,以保证后续测量数据的相对准确。
在本课的学习中,还希望学生能将物体温度的变化与热量的传递建立起联系来,为后续学习(如五年级的“热”单元)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2、掌握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
3、初步了解一个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获得热量,温度上升。
4、培养学生在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教学重点】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
【教学难点】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水的温度,发现水温变化的规律。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水温温度计、烧杯、4杯不同冷热的水等。
【教学过程】一、播放动画,情境导入:小鸟被滚烫的水烫伤了,这样的水能不能马上喝?请同学们猜测,这杯水的温度大概是多少?如何去验证猜测呢?从而揭示课题:测量水的温度。
二、新授:1、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水在自然情况下的温度,一般在0ºC—100 ºC之间,所以要选择量程范围至少在0ºC—100 ºC之间的水温计。
2、演示操作,掌握方法。
(1)学生观看视频,学习测量水温的方法。
(2)教师亲自演示测量水温的方法。
演示过程中,让学生纠正其不规范的操作动作,教师详细解说这些动作将导致的不同错误结果。
(3)由学生总结经验:在实验过程中,有哪些应该注意的问题,并把错误的实验方法汇总,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实验步骤,并感受科学实验的严谨性!(4)请个别学生示范正确的测量方法。
(5)明确实验要求,分组实验:水温的测量记录(6)分组汇报测量结果:猜测的温度和测量的温度有没有差异?为什么同一种水,会测出不同的温度?请学生分析。
(7)测量一杯水10分钟内的温度变化。
三年级科学《测量水的温度》实验教案
![三年级科学《测量水的温度》实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dc47ec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51.png)
三年级科学《测量水的温度》实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测量水温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培养学生合作实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其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水的温度概念2.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3. 实验操作步骤4. 数据记录与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测量水温的方法和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地测量水温,并进行数据记录与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操作、讲解、讨论、观察等方法进行教学。
2.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其实践能力。
3.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对实验现象的直观感受。
五、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温度计、水、杯子、记录本等。
2. 教学课件:实验过程动画、温度变化图等。
3. 实验场地和设备:实验室或教室内的实验桌、热水壶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温度现象,激发学生对测量水温的兴趣。
2. 讲解:介绍水的温度概念,解释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示范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3.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温度下的水温,并记录数据。
4. 数据记录与分析:学生整理实验数据,观察温度变化规律,分析可能影响水温的因素。
5. 总结与拓展:总结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测量水温的知识。
七、实验注意事项1. 确保温度计的量程和精度适合测量水温。
2.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热水烫伤。
3. 学生操作温度计时,教师要加强指导,确保测量准确。
4. 记录数据时要细心,避免出现错误。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操作温度计,正确测量水温。
2. 学生能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3. 学生对科学实验感兴趣,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
4. 学生能够将实验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九、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测量水的温度教学设计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测量水的温度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3a022ff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98.png)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测量水的温度教学设计第一篇: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测量水的温度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科学《测量水的温度》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课《测量水的温度》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制作了不同的温度计。
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
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过程与方法1、观察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用于测量水的温度。
2、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和记录四杯不同冷热的水的温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在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教学重点:测量水温的方法教学难点: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水的温度课前准备:为每组准备:250ml玻璃杯(编号○1~○4),0℃~100℃温度计(4支),不同冷热的水4杯,水温测量记录表(一),连续测量10分钟内水温变化记录表(二)。
为全班准备:0℃~100℃温度计,体温计,500 ml玻璃杯,一热水瓶开水,秒表,投影,分组分工。
教学过程:一、趣味猜谜.导入新课师:孩子们,你们喜欢猜谜吗?今天,老师就为大家说一则谜语,大家来猜猜,看谁是我们班的猜谜大王。
“身上一把尺,肚里一红线;夏天线儿长,冬天线儿短。
”同学们真了不起,知道的还真多呀!对于温度计我们上节课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那么,你知道的温度计都有哪些呢? 生:回答,放映幻灯片.师:对,温度计有很多种,(出示各种温度计,)师:那么,我们要如何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水的温度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
(板书课题)师:同学们,要想测量水的温度,我们必须要有合适的温度计,你认为测量水温应该选用什么样的温度计?为什么?师:同学们,你们选择好了吗?哪个同学说说你选择哪种温度计来测量水温?师:小结:一般来说,液体水的温度会在0℃~100℃之间,我们要测量水的温度就需要选择测量值在0℃~100℃范围的温度计。
第2课《测量水的温度》教案(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
![第2课《测量水的温度》教案(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ed7e010a7f1922791788e83c.png)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第2课《测量水的温度》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课是继《温度和温度计》一课之后,使学生进一步知道温度计的有关知识——如何使用温度计。
因此,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本课训练学生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学习使用水温计测量水温的基本方法,掌握操作的基本要领。
通过多次测量基本掌握用温度计测定物体温度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定量观察的能力。
同时通过这项活动,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记录的良好习惯。
在这一课的学习中,我们还期望学生能将物体温度的变化与热量的传递建立起联系来,为后续学习(例如五年级的“热”单元)打下基础。
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内能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内能增加。
热量是描述内能转移的物理量。
但内能这一概念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难以理解的,因此教材采用了小学生通常使用的热量的说法。
设计思路本节课的第一环节教师讲解、介绍规范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方法,在教师的讲解及学生自己反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每一条操作规定的意义。
第二个环节教师安排了两个活动——测量不同水的温度、测量水在不同时间的温度。
通过两个活动,使每个学生都有多次测量水温的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巩固和熟练操作技能。
同时通过小组同学间的互相提示,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通过对观测数据的整理分析,使学生认识水在自然降温时的一般规律。
第三个环节通过连接实验室直播冷水加热的演示实验,让同学们理解对于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热量减少;温度上升,热量增加。
第四个环节设疑为下节课做铺垫。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制作了不同的温度计。
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
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过程与方法:1.观察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刻度范围在-20℃——110℃)用于测量水的温度。
教科小学科学三下《3.2.测量水的温度》word教案(7)
![教科小学科学三下《3.2.测量水的温度》word教案(7)](https://img.taocdn.com/s3/m/7dd808f79ec3d5bbfc0a740a.png)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测量水的温度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2.掌握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
3.初步了解一个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获得热量,温度上升。
4.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和记录4杯不同冷热程度的水的温度。
5.培养学生在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
三、教学难点: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水的温度。
四、教学方法:演示,自主、合作、探究。
五、教学准备:每组4杯不同冷热程度的水(自来水、温水、热水、热水瓶里刚倒出的烫水),4支水温计(刻度范围在0℃——100℃),水温测量记录表。
其他各种式样、不同用途的温度计(气温计、体温计、水温计等)六、教学过程:(一)测量水温的方法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温度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温度计来测量水的温度。
板书:测量水的温度2.师:出示温度计(气温计.数字温度计.体温计等),你还知道哪些温度计呢?3.师:要测量水的温度,我们必须要有合适的温度计,该选择怎么样的温度计呢?4.学生讨论交流。
5.指名汇报。
师小结:一般来说,液体水的温度会在0℃——100℃之间,所以,要测量水的温度,需要选择测量值在0℃——100℃范围的温度计。
有了合适的温度计之后,我们可以直接测了吗?我们要如何来测量水温呢?请大家一起来看一下教材45页的插图和方法。
(学生阅读)6.师生共同明确方法,教师边讲解边演示:(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如果不按照这样的要求操作,会出现什么情况?归纳:(1)——好操作,拿中间会挡住刻度,拿玻璃泡会造成所测的不是水的温度。
(2).(5)——如果碰到容器或读数时离开液面,测量的就不是水的温度了。
教科小学科学三下《3.2.测量水的温度》word教案(7)
![教科小学科学三下《3.2.测量水的温度》word教案(7)](https://img.taocdn.com/s3/m/e1154fe9195f312b3169a54c.png)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测量水的温度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2.掌握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
3.初步了解一个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获得热量,温度上升。
4.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和记录4杯不同冷热程度的水的温度。
5.培养学生在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
三、教学难点: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水的温度。
四、教学方法:演示,自主、合作、探究。
五、教学准备:每组4杯不同冷热程度的水(自来水、温水、热水、热水瓶里刚倒出的烫水),4支水温计(刻度范围在0℃——100℃),水温测量记录表。
其他各种式样、不同用途的温度计(气温计、体温计、水温计等)六、教学过程:(一)测量水温的方法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温度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温度计来测量水的温度。
板书:测量水的温度2.师:出示温度计(气温计.数字温度计.体温计等),你还知道哪些温度计呢?3.师:要测量水的温度,我们必须要有合适的温度计,该选择怎么样的温度计呢?4.学生讨论交流。
5.指名汇报。
师小结:一般来说,液体水的温度会在0℃——100℃之间,所以,要测量水的温度,需要选择测量值在0℃——100℃范围的温度计。
有了合适的温度计之后,我们可以直接测了吗?我们要如何来测量水温呢?请大家一起来看一下教材45页的插图和方法。
(学生阅读)6.师生共同明确方法,教师边讲解边演示:(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如果不按照这样的要求操作,会出现什么情况?归纳:(1)——好操作,拿中间会挡住刻度,拿玻璃泡会造成所测的不是水的温度。
(2).(5)——如果碰到容器或读数时离开液面,测量的就不是水的温度了。
教科小学科学三下《3.2.测量水的温度》word教案(12)
![教科小学科学三下《3.2.测量水的温度》word教案(12)](https://img.taocdn.com/s3/m/9193f2aef8c75fbfc77db2d5.png)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测量水的温度一、教材简析:教材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测量水温的方法,旨在让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测温计来测量物体的温度,学习和理解测量水温的方法;第二部分:测量水的温度,这部分有两项活动,第一项活动是学习用水温计对四种不同温度的水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数据,第二项活动:每隔2分钟,分别测量一次每杯水的温度,并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活动的主要意义在于通过对观测数据的整理分析,使学生认识水在自然降温时的一般规律:温差越大,降温幅度越大;水温越高,温度下降得越快;第三部分:推测水温的变化,根据前面对观测数据的整理分析,引出科学概念: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增加,最后作一项推测:如果要让水的温度低于周围空气的温度,可能吗?需要怎样做?教师要引导并带领学生把一些水放入冷冻箱内,为下节课《水结冰了》的教学和学习做准备。
二、教学背景:《测量水的温度》是本单元的第2课,也是对前一课《温度和温度计》学习的继续。
本课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实际练习测量物体温度和识读摄氏温标。
学生在这一课将分别测量凉、温、热、烫4杯水的温度,并每隔2分钟连续测量10分钟内每杯水的温度。
本课中每位学生都将有比较多的实践机会。
因此,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要让学生理解每一条规定的意义,并掌握每一步骤的操作规程,以保证后续测量数据的相对准确。
在这一课的学习中,还期望学生能将物体温度的变化与热量的传递建立起联系来,为后续学习(如五年级的“热”单元)打下基础。
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内能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内能增加。
热量是描述内能转移的物理量,但内能这一概念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难以理解的,因此教材采用了小学生通常使用的热量的说法。
三、教学设计:教 1.科学概念:学目标(1)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制作了不同的温度计。
三年级科学《测量水的温度》实验教案
![三年级科学《测量水的温度》实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2d7988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c1.png)
三年级科学《测量水的温度》实验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是用来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学生能够使用温度计正确地测量水的温度。
1.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温度的变化。
学生能够运用温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3 情感目标学生对科学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学生能够意识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正确测量水的温度。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温度变化,理解温度与物体冷热程度的关系。
2.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准确地使用温度计,注意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学生能够分析实验现象,归纳出温度变化的规律。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3.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温度概念。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温度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探究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教师演示如何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引导学生注意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学生分组实验,测量不同温度下的水的温度,记录数据。
4.3 观察温度变化学生观察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变化,讨论温度与物体冷热程度的关系。
4.4 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归纳出温度变化的规律。
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心得,总结测量水温度的方法。
4.5 拓展延伸学生思考:温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饮食、医疗等。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反思优点和不足。
5.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指出在实验中的合作与不足。
5.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观察能力、思考问题等方面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5ff6500e9b89680202d8255d.png)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1、温度和温度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2、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注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过程与方法:1、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2、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测量工具使用规定的意义,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定。
【教学重点】摄氏温度的读与写。
【教学难点】识读零下温度。
【教学准备】小组:体温计(1)、气温计(1)、水温计(刻度范围-20℃——110℃)(2)全班:自制温度计模型(刻度范围在-20℃——110℃)【教学过程】一、比较水的温度1、引入:同学们,在生活中用手触摸过冷水和热水吗?有什么感觉?2、出示冷热不同的两杯水,请学生用手触摸感知哪一杯温度高,哪一杯温度低,回答后指导:温度是感知物体的冷热程度的。
板书:温度讲述:温度的单位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我们可以通过皮肤等触觉器官感知、比较物体的冷热情况。
3、师:我们再来感知一下,每个小组的桌上有四杯水(1号杯内装的是凉水,2号、3号杯内装的是温水,4号杯内装的是热水)。
大家一起安静的来完成下列活动:先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
4、汇报。
(预设:4号杯的水热,1号杯的水冷;3号杯的水比2号杯的水冷。
)5、师:我们再来一次,这次的要求是先把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他们的冷热。
(预设:2号和3号杯的水温度差不多,1号杯的水冷,4号杯的水热)6、师:同样的四杯水,由于实验顺序不同,手指获得的感觉是不同的,那有什么办法可以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呢?板书:温度计二、观察温度计1、出示温度计,我们要正确使用温度计,首先必须要认识这个温度计,了解它有哪几个部分组成?2、分发温度计,提示:先想一想你准备怎么观察温度计,然后仔细观察。
三年级科学《测量水的温度》实验教案
![三年级科学《测量水的温度》实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0121df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6d.png)
三年级科学《测量水的温度》实验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是用来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掌握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方法。
1.2 教学内容温度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3 教学过程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温度概念,如冬冷夏热等。
展示温度计,介绍其构造和使用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第二章:实验准备2.1 教学目标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了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2.2 教学内容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2.3 教学过程复习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如量程、分度值等。
讲解实验步骤,如测量前准备、测量方法等。
强调实验注意事项,如防止水溅出、温度计破裂等。
第三章:实验操作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会独立完成实验。
3.2 教学内容实验操作步骤。
3.3 教学过程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位置的水温。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准备后续分析。
第四章:实验分析4.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了解水温的变化规律。
4.2 教学内容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4.3 教学过程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分享测量数据。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如水温的分布规律等。
5.1 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2 教学内容5.3 教学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温度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天气测量、医疗等。
布置课后作业,如调查温度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第六章:课后作业6.1 教学目标巩固实验知识,提高学生运用温度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2 教学内容课后作业的布置与要求。
6.3 教学过程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测量家中或学校的水温,并记录数据。
提醒学生在测量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温度计破裂。
第七章:评价与反思7.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的能力,提高实验技能。
7.2 教学内容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实验过程中的表现。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测量水的温度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测量水的温度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d69d925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07.png)
《测量水的温度》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测量水的温度》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教科版教材三年级下册《温度与水的转变》单元的第二课二、学习目标【科学概念】1.依照不同的测量范围和利用需要,人们设计制作了不同的温度计。
测量物体温度时要依照不同测量对象,选择适合的温度计。
2.对一个物体来讲,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取得热量,温度上升。
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转变能够明白那个物体失去热量仍是取得热量。
【进程与方式】1.观看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适合的温度计(刻度范围在0℃~100℃)用于测量水的温度。
2.距离一段时刻持续测量和记录3杯不同冷热的水的温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育在观测、记录的进程中始终维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2.进一步巩固小组合作探讨的学习意识。
三、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测量水温的步骤、方式。
四、教学预备:教师:教学PPT、温度计、烧杯等小组:3杯不同冷热的水(1号杯自来水,2号杯温水,3号杯热水),3支相同的水温计(刻度范围在0~100℃),水温测量记录表五、教学进程:第一部份:导入新课出示两幅图片。
师提问:1、哪个地址温度更高呢?你确信吗?你敢确信吗?生答:情形1:不敢。
教师追问那你想不想确信呢?那么用什么测量就能够够明白两个地址准确的温度呢?(情形2:敢。
那你凭什么敢这么确信呢?)生答:用温度计测量,就能够够准确明白两地温度高低了。
(超级好!)师承接:教师也给大伙儿带来了几种温度计,那么你会选哪一种呢?第二部份:探讨新知出示五种温度计图片。
教师直接介绍五种温度计,别离叫什么,测量范围,用途等等。
问题1:你选哪一种去测量上面两个地址的温度呢?你会选择吗?(气温计)问题2:你选哪一种去测量体温呢?(体温计)问题3:教师那个地址有一杯水,若是教师想测量这杯水的温度,你又会选择哪一种呢?(实验室用温度计)什么缘应选它呢?师:一样说来,水的温度在0—100摄氏度,因此要选择测量范围大于0—100摄氏度的实验室温度计。
三年级科学下册 测量水的温度 3教案 教科版
![三年级科学下册 测量水的温度 3教案 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3a4c4c3aeefdc8d376ee327d.png)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测量水的温度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对于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
可以知道这个物体是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二)能力目标:1根据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2测量和记录。
3杯不同冷热水的温度。
(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在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二、重难点:1.用水温计测量3杯不同温度的水并做好记录数据。
2.间隔相同的时间连续测量和记录3杯不同冷热的水的温度。
三、教学准备:三杯不同温度的水,[自来水,温水,热水瓶里的热水。
]每组3支温度计,每组两张记录单。
实物展示台,课件[温度计图片资料,实验操作前的方法及要求,温馨提示,一张折线图表。
四、教学过程:(一)正课:1.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已经学习了认,读,写温度计了,你还知道哪些温度计?[生答,有体温计。
室温计,还有气温计,电子温度计。
]2.出示图片,各种温度计的图片资料。
[师问:名称,用途。
]3.出示3杯不同温度的水,热水是现倒的,[小组合作交流,汇报猜测结果]4.想不想验证我们的猜测呢。
5.这些温度计应该选择哪种温度计呢[水温计。
]6.材料员取回材料。
2张记录单[3支温度计]出示温馨提示。
课件展示检查温度计。
7.测量水温的方法,[用课件展示,由学生来读,让学生按方法操作]8.实验一,测量3杯水的温度,[6人一组,两名同学一小组,分别测量3杯水的温度,并填写记录单,教师巡视指导规范操作]汇报实际测量结果,[用实物展示台展示学生的记录单。
师问:和我们猜测的一样吗?生答:。
]9.如果在过几分钟,水会有什么变化吗,估计会怎样变呢?[生答。
1水会变凉了2温度低了。
3温度下降了。
]10.实验二。
[连续测量10分钟内水温变化讲清楚实验要求在进行操作。
2人一小组。
填写好记录单,3小组汇总一张记录单,教师巡回指导实验小组正确操作]11.汇报测量结果。
三年级科学下册测量水的温度教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测量水的温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0efcb1aeaad1f347933f39.png)
三年级科学下册测量水的温度教案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测量水的温度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2.掌握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
3.初步了解一个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获得热量,温度上升。
4.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和记录4杯不同冷热程度的水的温度。
5.培养学生在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
三、教学难点: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水的温度。
四、教学方法:演示,自主、合作、探究。
五、教学准备:每组4杯不同冷热程度的水(自来水、温水、热水、热水瓶里刚倒出的烫水),4支水温计(刻度范围在0℃——100℃),水温测量记录表。
其他各种式样、不同用途的温度计(体温计、水温计等)六、教学过程:(一)测量水温的方法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温度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温度计来测量水的温度。
板书:测量水的温度2.师:出示温度计(气温计.体温计等),你还知道哪些温度计呢3.师:要测量水的温度,我们必须要有合适的温度计,该选择怎么样的温度计呢4.学生讨论交流。
5.指名汇报。
师小结:一般来说,液体水的温度会在0℃——100℃之间,所以,要测量水的温度,需要选择测量值在0℃——100℃范围的温度计。
有了合适的温度计之后,我们可以直接测了吗我们要如何来测量水温呢请大家一起来看一下教材45页的插图和方法。
(学生阅读)6.师生共同明确方法,教师边讲解边演示:(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如果不按照这样的要求操作,会出现什么情况归纳:(1)——好操作,拿中间会挡住刻度,拿玻璃泡会造成所测的不是水的温度。
教科小学科学三下《3.2.测量水的温度》word教案(7)
![教科小学科学三下《3.2.测量水的温度》word教案(7)](https://img.taocdn.com/s3/m/e4e62eef240c844769eaeeba.png)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测量水的温度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2.掌握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
3.初步了解一个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获得热量,温度上升。
4.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和记录4杯不同冷热程度的水的温度。
5.培养学生在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
三、教学难点: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水的温度。
四、教学方法:演示,自主、合作、探究。
五、教学准备:每组4杯不同冷热程度的水(自来水、温水、热水、热水瓶里刚倒出的烫水),4支水温计(刻度范围在0℃——100℃),水温测量记录表。
其他各种式样、不同用途的温度计(气温计、体温计、水温计等)六、教学过程:(一)测量水温的方法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温度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温度计来测量水的温度。
板书:测量水的温度2.师:出示温度计(气温计.数字温度计.体温计等),你还知道哪些温度计呢?3.师:要测量水的温度,我们必须要有合适的温度计,该选择怎么样的温度计呢?4.学生讨论交流。
5.指名汇报。
师小结:一般来说,液体水的温度会在0℃——100℃之间,所以,要测量水的温度,需要选择测量值在0℃——100℃范围的温度计。
有了合适的温度计之后,我们可以直接测了吗?我们要如何来测量水温呢?请大家一起来看一下教材45页的插图和方法。
(学生阅读)6.师生共同明确方法,教师边讲解边演示:(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如果不按照这样的要求操作,会出现什么情况?归纳:(1)——好操作,拿中间会挡住刻度,拿玻璃泡会造成所测的不是水的温度。
(2).(5)——如果碰到容器或读数时离开液面,测量的就不是水的温度了。
教科小学科学三下《3.2.测量水的温度》word教案(7)
![教科小学科学三下《3.2.测量水的温度》word教案(7)](https://img.taocdn.com/s3/m/4c0d1c5825c52cc58bd6bea7.png)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测量水的温度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2.掌握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
3.初步了解一个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获得热量,温度上升。
4.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和记录4杯不同冷热程度的水的温度。
5.培养学生在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
三、教学难点: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水的温度。
四、教学方法:演示,自主、合作、探究。
五、教学准备:每组4杯不同冷热程度的水(自来水、温水、热水、热水瓶里刚倒出的烫水),4支水温计(刻度范围在0℃——100℃),水温测量记录表。
其他各种式样、不同用途的温度计(气温计、体温计、水温计等)六、教学过程:(一)测量水温的方法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温度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温度计来测量水的温度。
板书:测量水的温度2.师:出示温度计(气温计.数字温度计.体温计等),你还知道哪些温度计呢?3.师:要测量水的温度,我们必须要有合适的温度计,该选择怎么样的温度计呢?4.学生讨论交流。
5.指名汇报。
师小结:一般来说,液体水的温度会在0℃——100℃之间,所以,要测量水的温度,需要选择测量值在0℃——100℃范围的温度计。
有了合适的温度计之后,我们可以直接测了吗?我们要如何来测量水温呢?请大家一起来看一下教材45页的插图和方法。
(学生阅读)6.师生共同明确方法,教师边讲解边演示:(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如果不按照这样的要求操作,会出现什么情况?归纳:(1)——好操作,拿中间会挡住刻度,拿玻璃泡会造成所测的不是水的温度。
(2).(5)——如果碰到容器或读数时离开液面,测量的就不是水的温度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
测量水的温度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2.掌握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
3.初步了解一个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获得热量,温度上升。
4.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和记录4杯不同冷热程度的水的温度。
5.培养学生在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
三、教学难点: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水的温度。
四、教学方法:演示,自主、合作、探究。
五、教学准备:
每组4杯不同冷热程度的水(自来水、温水、热水、热水瓶里刚倒出的烫水),4支水温计(刻度范围在0℃——100℃),水温测量记录表。
其他各种式样、不同用途的温度计(气温计、体温计、水温计等)
六、教学过程:
(一)测量水温的方法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温度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温度计来测量水的温度。
板书:测量水的温度
2.师:出示温度计(气温计.数字温度计.体温计等),你还知道哪些温度计呢?
3.师:要测量水的温度,我们必须要有合适的温度计,该选择怎么样的温度计呢?
4.学生讨论交流。
5.指名汇报。
师小结:一般来说,液体水的温度会在0℃——100℃之间,所以,要测量水的温度,需要选择测量值在0℃——100℃范围的温度计。
有了合适的温度计之后,我们可以直接测了吗?我们要如何来测量水温呢?请大家一起来看一下教材45页的插图和方法。
(学生阅读)
6.师生共同明确方法,教师边讲解边演示: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如果不按照这样的要求操作,会出现什么情况?
归纳:(1)——好操作,拿中间会挡住刻度,拿玻璃泡会造成所测的不是水的温度。
(2).(5)——如果碰到容器或读数时离开液面,测量的就不是水的温度了。
(3)——俯视或仰视会造成读数偏大或偏小。
(4)——没有稳定时测出的温度不准。
(二)测量水的温度(自主、合作、探究)
1.师:清楚了测量的方法之后,我们就要来实际操作一下,比一比哪个小朋友学得最快最准确。
盛四杯水,1号杯内装的是自来水,2号杯内装的是温水.3号杯内装的是烫手的热水,4号杯内装的是刚从热水瓶里倒出的热水。
开始吧,及时将数据记录下来。
要求:没拿温度计操作的同学,监视其他同学的操作,提醒操作错误的同学。
(温馨提示:温度计要小心拿放,同时要小心热水烫手。
)
水温测量记录表
2.学生测量后汇报。
各组测得的数据一样吗?(预设:通过交流能发现每个小组测量同一种水的温度有差异。
)讨论:这些差异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温度计自身产生的差异.测量错误。
)
3.师:我们再来测量一下,现在要求每隔2分钟测量一次,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在等的过程中思考:这些水的温度会有变化吗?估计会怎样变化?
4.小组测量,教师指导。
连续测量10分钟内水温变化的记录表
5.汇报交流。
师:从这些数据中你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随着时间的变化,2、3、4号杯里的温度都在下降,4号杯里的下降得最快,1号杯里的温度变化不大。
水温越高,温差越大,温度下降得越快。
自来水的温度与周围空气的温度相同,所以,水温在短时间内几乎不发生变化。
)
6.指名汇报,这些变化说明什么?
师小结并板书: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增加。
学生阅读。
7.推测水温的变化。
师:如果这四杯水再过10分钟,水温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呢?放一天呢?温度还会变化吗?水的温度会无限下降吗?
(预设:当水的温度和周围空气的温度一样的时候,水温就不会下降了。
)
师:如果要让水的温度低于周围空气的温度可能吗?有什么办法吗?
(预设:把水放进冰箱冷冻槽里,水温就会继续下降直至结冰。
)
(三)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巩固测量水温的方法。
)
2.你还想了解些什么知识?(为探索水结冰作铺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