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试题答案
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构成和分类(50张-含13真题及原创题
![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构成和分类(50张-含13真题及原创题](https://img.taocdn.com/s3/m/8d534111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79.png)
考点训练
5.(2013·雅安)石油蒸馏可以分离得到汽油、煤油等系列产品, 由此可以判断石油属于( )
A.单质(dānzhì)
B.化合物
C.混合物
D.纯净物
答案:C
考点知识梳理 第十七页,共51页。
中考典例精析
考点训练
6.(2013·福州)用“ ”和“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 子,下列微观示意图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
考点知识梳理 第六页,共51页。
中考典例精析
考点训练
(1)碘是人体必需的______________元素(填“微 量”或“常量”)。
(2)由图 1 可知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 (3)下列与碘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_(填 字母)。
考点知识梳理 第七页,共51页。
中考典例精析
氧酸化物
化合物
无机物碱 盐
有机物
混合物
考点知识梳理 第四页,共51页。
中考典例精析
考点训练
考点知识梳理 第五页,共51页。
中考典例精析
考点训练
例 1 (2013·兰州)美国两位科学家利用碘元素,借 助放射学进行了“G 蛋白偶联受体” 研究,揭开了 “细胞如何感知周围环境”之谜,获得了 2012 年诺贝 尔化学奖。下图是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 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考点训练
解析: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从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 中的信息可以(kěyǐ)知道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6.9; 由于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 相等的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所以选择B。
答案:(1)微量 (2)126.9 (3)B
考点知识梳理 第八页,共51页。
中考典例精析
中考化学----物质的组成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物质的组成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0fae4b5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4a.png)
中考化学----物质的组成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2022·山东枣庄·中考真题)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较多。
下列化合物中氯元素为+5价的是A.NaClO3 B.KClO4 C.HClO D.ClO22.(2022·江苏徐州·中考真题)生活中常对一些场所进行消毒以保障人体健康。
下列几种消毒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二氧化氯(ClO2)由1个氯原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B.次氯酸钙C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C.正丙醇(C3H8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gD.过氧乙酸(C2H4O3)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4:33.(2022·黑龙江哈尔滨·中考真题)未成年人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摄入比成年人更多的钙元素。
如图为某钙片的商品标签,若某同学每天服用1片这种钙片,他每天至少可以摄入钙元素的质量为A.0.8g B.1.2g C.1.8g D.2g 4.(2022·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且既具有宏观意义,又具有微观意义的是A.A B.B C.C D.D5.(2022·湖北恩施·中考真题)中印“东湖茶叙”使恩施州硒茶品牌迅速蹿红,享誉全球恩施绿茶中的茶多酚(C22H18O11)是形成茶叶色香味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茶多酚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58gB.茶多酚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茶多酚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小D.茶多酚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2:16.(2022·湖南永州·中考真题)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镁元素mg B.钠离子Na+C.两个氮分子N2 D.氧原子结构示意图7.(2022·广西贺州·中考真题)钼是组成眼睛虹膜的元素之一,虹膜可调节瞳孔大小,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
Na2MoO4是Mo元素的重要化合物,其中Mo 元素的化合价是A.+4 B.+5 C.+6 D.+7二、填空题8.(2022·黑龙江黑龙江·中考真题)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______;(2)2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_;(3)与对应的粒子符号______;(4)标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5)2N2中的前面“2”表示______;右下角“2”表示______。
初三化学物质的构成和分类试题
![初三化学物质的构成和分类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9d1852876a20029bc642d4f.png)
初三化学物质的构成和分类试题1.乙醇(C2H5OH)是可再生资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 +3O2=2CO2+ 3H2O,该化学方程式中,不存在的物质种类是A.单质B.氧化物C.盐D.有机化合物【答案】C【解析】A.氧气是单质;B.二氧化碳和水是氧化物;C.盐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各物质均不属于;D.乙醇属于有机化合物;故选C【考点】物质的分类2.下图是某一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B原子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没有改变C.反应后生成的乙和丙分子的个数比为1︰3D.由甲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单质【答案】D【解析】 A选项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B原子是正确的叙述;B选项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没有改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反应后生成的乙和丙分子的个数比为1︰3是正确的叙述;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甲物质有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故答案选择D【考点】化学反应的微观结构示意图3.某化学反应可以用微观示意图表示如下,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B.示意图中虚线框内的原子应该是“○”C.该反应涉及到四种原子D.参与反应的物质都属于化合物【答案】B【解析】A.根据图示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此项错误。
B.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可知:示意图中虚线框内的原子应该是“○”。
此项正确。
C.根据图示可知:该反应涉及到三种原子。
此项错误。
D.参与反应的两种物质一种为单质,一种为化合物。
此项错误。
所以应选B项。
【考点】微观模型图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测某酸性溶液的pH时,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B.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大C.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D.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答案】C【解析】 A选项是错误的操作,用水润湿试纸会造成误差;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为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为氢气;C选项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是正确的叙述,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混合时;故答案选择C【考点】试纸的使用、电解水、纯净物的概念5.对于图示,理解错误的是A.原子可结合成分子B.可用表示氢分子的形成过程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D.化学变化是分子的裂解和原子的重新组合【答案】C【解析】由题给图示可知:氢分子的形成过程:由2个氢原子结合生成氢气分子;A.氢原子可结合成氢气分子,故A正确;B.选项所给图示表示由2个氢原子结合生成氢分子的形成过程,故B正确; C.氢气由分子构成,但不代表“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金属由原子构成、氯化钠由离子构成,故C错误;D.化学变化就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故D正确.【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化学反应的实质6.某元素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与Ne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二周期B.该粒子为阴离子C.该粒子核电荷数为10D.该粒子为Na+【答案】D【解析】Ne原子核外具有10个电子,由题意可得该元素的原子核外具有11个电子,是Na元素,核电荷数为11,失去一个电子形成Na+。
初三物质构成测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质构成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5fcc91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b6.png)
初三物质构成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质的最小微粒是:A. 分子B. 原子C. 离子D. 电子2. 以下哪个不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A. 质子B. 中子C. 电子D. 光子3. 原子核由什么组成?A. 质子和中子B. 质子和电子C. 中子和电子D. 分子和离子4.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在于:A.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B. 是否有能量变化C. 是否有颜色变化D. 是否有状态变化5. 以下哪种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A. 铁C. 氢气D. 钠6. 原子中质量最大的是:A. 质子B. 中子C. 电子D. 原子核7. 以下哪个是纯净物?A. 空气B. 河水C. 氧气D. 矿泉水8.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什么决定?A. 原子核B. 中子C. 电子D. 质子9. 原子中带正电的是:A. 质子B. 中子C. 电子D. 原子核10. 以下哪种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A. 铜B. 氧气D. 氢气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物质的三种状态是固态、液态和________。
12. 原子由原子核和________组成。
13. 原子核由________和中子组成。
14.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原子最外层的________决定。
15. 纯净物分为________和化合物。
16.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________组成的纯净物。
17. 金属元素通常由________构成。
18. 非金属元素通常由________构成。
19.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________。
20. 物质的化学式表示了物质的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21. 请简述分子和原子的区别。
22. 什么是化学变化?请举例说明。
23. 什么是离子化合物?请举例说明。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24. 已知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求水分子(H2O)的相对分子质量。
25. 已知一个铁原子的质量为9.3×10^-23克,1克铁中含有多少个铁原子?答案:一、选择题1-5 B D A C B6-10 D C C C C二、填空题11. 气态12. 电子13. 质子14. 电子数15. 单质16. 元素17. 原子18. 分子19. 分子20. 组成和性质三、简答题21.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而原子是化学变化中不可分割的基本单位。
化学物质的组成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物质的组成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b420a5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c7.png)
1.根据如图的信息判断;下列关于铝的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金属元素B.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3C.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2gD.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Al3+2.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①③是不同种元素B.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C.②③的化学性质相似D.①④表示的是离子3.斯里兰卡的一家报社由于在油墨里加了香茅精油;而使印出来的报纸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清香;同时又能很好的驱走蚊虫;这说明A.分子很小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可以再分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氧B.硅C.铝D.铁5.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A.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B.成熟的菠萝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液化石油气须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D.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6.以下对O2、CO2、SO2、MnO2四种物质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都含有氧分子 B.都含有2个氧原子C.都含有氧元素 D.都是氧化物7.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水、氨气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B.氯化钠、硫酸铜都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C.铁、铜、汞等金属单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D.氧气、白磷、金刚石等非金属单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8.下列关于NaNO2、Na2O2、SO2、O2等四种物质的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都含有氧气B.都含有2个氧原子C.都含有氧分子 D.都含有氧元素9.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一定不变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D.当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时;二氧化碳分子间不存在间隔10.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图是某同学学习物质结构知识后;以二氧化碳为例进行的梳理;下列选项中与a、b、c相对应的是A.核外电子、原子核、原子 B.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C.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 D.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11.据报道;上海某医院正在研究用放射性碘治疗肿瘤.这种碘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相对原子质量为125.下列关于这种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中子数为72 B.质子数为72C.电子数为53 D.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2512.下列有关原子构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原子不显电性B.相对于原子的体积来说;原子核的体积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C.原子核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13.下列关于Na、Na+两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④质量几乎相等⑤质子数相等⑥Na+比Na稳定.A.①④⑤B.①③⑤⑥C.①④⑤⑥D.②③④14.下面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1A~E共有种元素;B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周期;该元素的原子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2表示原子的粒子有填序号;下同;3表示阴离子的有;4表示阳离子的有;5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是.15.碘是人体必须得一种微量元素.碘元素的符号为I;图1是I﹣碘离子的结构示意图.1图1中x= .2碘属于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图2表示的微粒中;与I化学性质相似的是填字母序号.16.A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A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电子变成离子;属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B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该离子带个单位正电荷;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总共有个电子.A、B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用A、B表示为.17.请认真回忆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金属铁是由构成的;氯化钠是由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构成的.填“原子”、“分子”或“离子”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①当a= 时;该粒子是原子;该原子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周期.②当a=8时;该粒子是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18.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离子中1构成物质的微粒2构成原子核的微粒3带正电的是4带负电的是5不带电的是6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是7参加化学反应时;一定发生变化的有.19.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名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1能直接构成纯净物的是;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3带正电荷的粒子是;4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是.20.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用分子、原子等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 不发生变化;只能重新组合成新的.2从微观上解释混合物和纯净物.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填“同种分子”或“不同种分子”下同构成的;纯净物是由构成的.21.有一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若此示意图表示原子;则n 10填“<”、“>”或“=”;若此示意图表示阳离子;则n 10填“<”、“>”或“=”;若此示意图表示阴离子;则n 10填“<”、“>”或“=”.22.用元素符号填空: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石蜡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有;可能含有的元素是.23.构成物质的粒子有、、等;如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金由构成;氯化钠由离子和离子构成.24.用“分子”、“原子”填空:1水是由构成的.水分子是由和构成的.2根据甲烷的分子模型回答下列问题:①甲烷是由构成的.②甲烷分子是由原子和原子构成的.③一个甲烷分子中含有个原子和个原子.④甲烷是由元素和元素组成的.25.某种原子中共有40个粒子;其中14个不带电的粒子叫;其中带正电的粒子叫;带负电的粒子叫;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该原子的名称是.26.如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X表示;Y表示2当X=12时;Y= ;该粒子为原子.3当X=17时;该粒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则Y= .则该粒子的符号为.4当Y=1时;该粒子易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变成带电荷的.填粒子符号27.试依据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原子一般由原子核和构成;原子核一般由质子和构成;图中硫元素的核电荷数Z= ;氯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Y=填数值;则与氯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2核电荷数为12的元素的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它的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某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如图;则该离子带个单位电荷;该元素原子的核外共有个电子3如图的排列具有一定的规律;如:同一行中;从左到右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加.你还能找到哪些规律写出一个:.28.分析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两种“碳的氧化物”;“碳的氧化物”里的“碳”是指选填:“分子”、“原子”、“元素”或“单质”;2甲图表示元素周期表中的碳元素;由此可查出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在乙图的A、B两种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能用来表示碳原子的是.29.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初步认识了物质的微观结构.1氯化钠、金刚石、干冰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2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电子填“得到”或“失去”.3如图是CO与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填序号.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30.学习化学后;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1已知碳原子和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别为:和;两种原子中相等的是填序号.A.质子数 B.电子数 C.第一层电子数 D.第二层电子数2保持一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名称是.3如图是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的微观模型图;请在如图框中以图示的方式完成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图中●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3小题1.C;2.B;3.D;4.C;5.D;6.C;7.D;8.D;9.C;10.D;11.B;12.C;13.C;二.填空题共16小题14.4;二;得到;BD;AE;C;ACE;15.53;非金属;E;16.得到;氯;非金属;1;11;NaCl;17.原子;离子;分子;10;二;阴离子;18.分子、原子、离子;质子和中子;质子、原子核;电子;分子、原子、中子;质子和中子;分子;19.分子、原子;原子;质子;质子、中子;20.分子;原子;分子;不同种分子;同种分子;21.=;>;<;22.N;O;Al;O;C、H;O;23.分子;原子;离子;金原子;氯;钠;24.水分子;氢原子;氧原子;甲烷分子;碳;氢;1;碳;4;氢;碳;氢;25.中子;质子;电子;27;铝原子;26.核内质子数;最外层电子数;2;8;Cl-;失去;正;Na+;27.电子;中子;16;7;F;Mg2+;Ne;1;负;9;同一横行;电子层数相等;28.元素;12.01;A;29.氯化钠;失去;D;三.计算题共1小题30.C;一氧化碳分子;。
初三化学物质的构成和分类试题
![初三化学物质的构成和分类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1b49acc0b4c2e3f562763a0.png)
初三化学物质的构成和分类试题1.在①分解反应;②化合反应;③置换反应;④复分解反应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生成物中一定不含单质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③④D.②④【答案】D【解析】①分解反应生成物中可以由单质也可以没有单质;②化合反应的生成物中一定没有单质;③置换反应生成物中一定由单质;④复分解反应生成物中一定没有单质,故选D【考点】基本反应类型2.在原子的构成中,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A.质子数B.中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D.核外电子总数【答案】C【解析】在原子的构成中,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最外层电子数,故答案选择C【考点】元素化学性质的决定因素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冰镇啤酒B.新鲜空气C.优质燃煤D.干冰【答案】D【解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是纯净物,故选D【考点】物质的分类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生理盐水B.啤酒C.食醋D.蒸馏水【答案】D【解析】纯净物是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A选项生理盐水是溶液属于混合物;B选项啤酒是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C选项食醋属于溶液是混合物;D选项蒸馏水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答案选择D【考点】物质的多样性及物质的分类5.对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理解,错误的是A.它们都带电荷B.它们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C.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不完全相同D.它们属于不同种元素【答案】A【解析】 A选项是错误的叙述,第二种粒子不带电荷,故答案选择A;B选项是正确的叙述,因为最外层都有8个电子;C选项是正确的叙述,因为最后一种粒子有三层电子;D选项是正确的叙述,因为质子数不同.【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6.下列几种常见的饮料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果汁B.牛奶C.蒸馏水D.啤酒【答案】C【解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A选项果汁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B选项牛奶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C选项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答案选择C;D选项啤酒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考点】纯净物的概念7.下列有关物质粒子或图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都不发生改变B.未见饭菜就闻到饭菜的香味,说明物质的分子很小,且在不停地运动C.某粒子示意图,表示的是一种金属阳离子D.构成金刚石、石墨等碳单质的原子,其核内质子数都为6【答案】A【解析】A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核电荷数不发生改变,答案选择A;B选项未见饭菜就闻到饭菜的香味,说明物质的分子很小,且在不停地运动,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是正确的叙述,表示镁离子;D选项是正确的叙述,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原子构成的,碳原子的原子序数为6.【考点】微观结构、原子结构示意图8.钙是人体必需的元素,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钙元素的原子序数是2B.钙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C.钙元素的原子核内有20个质子D.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40g【答案】C【解析】A、由题目中的元素周期表中的钙元素,可知原子序数是20,故A错误;B、由钙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钙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0个电子,故B错误;C、由题目中的元素周期表中的钙元素,可知原子序数是20,所以质子数也为20,故C正确;D、由题目中的元素周期表中的钙元素,可知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40,没有单位g,故D错误【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9.下列选项中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一致的是A.二氧化碳冰CO2B.氢氧化钙熟石灰 Ca(OH)2C.碳酸钠烧碱 Na2CO3D.氧气臭氧 O3【答案】B【解析】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专项02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25题-2024年中考化学常考点必杀300题(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项02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25题-2024年中考化学常考点必杀300题(全国通用)(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65f0dbac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a1.png)
专项02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秋冬季的夜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霜。
该过程中A .水分子的体积变小了B .水分子变成了霜分子C .水分子的质量变小了D .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小了 【答案】D【详解】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霜属于物理变化,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小了,而分子的种类、质量、体积都不变。
故选D 。
2.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是A .HgB .CuSO 4C .COD .He 【答案】B【详解】A 、Hg 是由原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 、CuSO 4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C 、CO 是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 、He 是由原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B 。
3.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比原子大B .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C .所有的原子中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D .22H O 和2H O 中都含有氢分子 【答案】B【详解】A 、分子由原子构成,同种物质对应的分子比原子大,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和原子没有可比性,错误; B 、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正确;C 、所有的原子中都含有质子和电子,不一定含有中子,例如普通氢原子中没有中子,错误;D 、H 2O 2和H 2O 分别是由H 2O 2分子、H 2O 分子构成,不含有氢分子,错误。
故选B 。
4.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
“缺铁性贫血”是常见的贫血类病症,这里的“铁”指的是A .元素B .单质C .分子D .原子【答案】A【详解】“缺铁性贫血”是常见的贫血类病症,这里的“铁”指的是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一类原子的总称;故选:A 。
5.元素观、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B.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C.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D.原子中一定有质子、中子和电子【答案】A【详解】A.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例如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例如氦气由氦原子构成,故A正确;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故B错误;C.粒子包括分子、原子、粒子等,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例如1个水分子和1个氖原子质子数都为10,故C错误;D.氢原子中无中子,故D错误。
物质结构基础试题及答案
![物质结构基础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10a9eb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0f.png)
物质结构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A. 分子B. 原子C. 电子D. 质子和中子答案:B2. 原子核由什么组成?A. 电子B. 质子和中子C. 原子D. 分子答案:B3.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什么决定?A. 原子核B. 电子C. 质子D. 中子答案:B4. 哪种粒子带有正电荷?A. 电子B. 质子C. 中子D. 分子答案:B5. 哪种粒子带有负电荷?A. 电子B. 质子C. 中子D. 分子答案:A二、填空题1. 原子由____和____组成,其中____带有正电荷,____带有负电荷。
答案:原子核,电子,质子,电子2. 原子核由____和____组成,它们都是不带电的粒子。
答案:质子,中子3.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____和____的递增顺序排列。
答案:原子序数,电子层数三、简答题1. 描述原子的结构。
答案: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围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有正电荷,中子不带电。
电子带有负电荷,位于原子核外的电子云中。
2. 什么是化学键?答案:化学键是原子之间通过共享、转移或吸引电子而形成的连接。
这种连接使得原子能够结合形成分子或化合物。
四、计算题1. 如果一个碳原子有6个电子,那么它有多少个质子?答案:6个2. 一个氧原子的原子序数是8,它的原子核中有多少个质子和中子?答案:氧原子的原子核中有8个质子和通常8个中子(氧的常见同位素是氧-16)。
高一化学物质的组成和分类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物质的组成和分类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372e024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7a.png)
高一化学物质的组成和分类试题答案及解析1.人们用DNA制造出一种臂长只有7nm的纳米镊子,这种镊子能钳起分子或原子,并对它随意组合。
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直径与纳米粒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A.溶液B.胶体C.悬浊液D.乳浊液【答案】B【解析】纳米级镊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溶液中溶质的直径<1nm,悬浊液、乳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100nm,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答案为胶体;故选B。
【考点】考查胶体分散系的本质特征2.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直径介于10-9 m~10-7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B.电泳现象可以证明胶体属于电解质C.用聚光手电筒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不相同D.将Fe(OH)3胶体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发现均不能通过滤纸【答案】C【解析】A、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0-9 m~10-7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错误;B、胶体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电泳现象可以证明胶体粒子带电荷,错误;C、用聚光手电筒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Fe(OH)3胶体产生丁达尔现象而氯化钠溶液不产生丁达尔现象,现象不相同,正确;D、将Fe(OH)3胶体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发现泥沙不能通过滤纸而Fe(OH)3胶体能透过滤纸,错误。
【考点】考查胶体的本质和性质。
3.下列关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用红外光谱分析仪可以确定物质中是否存在C、H、O、N、S、Cl等元素B.根据化合物中含氢数目的多少,把化合物分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等C.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D.一定温度、压强下,一定数量的任何物质的体积由微粒间的平均距离所决定【答案】C【解析】A、用红外光谱分析仪可以确定物质中是否存在某些原子团,错误;B、根据1个酸分子电离出的H+数目,把化合物分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等,错误;C、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正确;D、一定温度、压强下,一定数量的固体和液体物质的体积由微粒本身的大小所决定,错误。
2023中考化学真题基础练专题三物质的组成与结构课件
![2023中考化学真题基础练专题三物质的组成与结构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5ecc934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34.png)
A.氯化钠、硫酸铜
B.水、干冰
C.金刚石、氧化汞
D.氦气、氨气
答案
2.A
容易题
3 [2021攀枝花]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 A.氯化钠 B.金刚石 C.干冰 D.银
答案
3.C 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A错误;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B错误;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 成,C正确;银属于金属单质,由银原子构成,D错误。
答案
2.D 元素周期表的一格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 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铑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5,A正确;铑元素的元素符号为Rh,B正确;核外电子层数决 定元素所在周期数,C正确;铑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2.9,D不正确。
容易题
容易题
4 [2022福建]某海水淡化系统(如下图)工作时,蒸发腔中的水在光热作用下变为水蒸气,太阳能风扇将水蒸气吹到冷 凝腔冷凝,实现海水淡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光热作用下,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B.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水蒸气冷凝为水,水分子本身变小 D.海水变为淡水,水分子化学性质不变
答案
5.A 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故铀-214的中子数=214-92=122,故A错误;原子序 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铀-238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92,故B正确;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铀238与铀-214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故C正确;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实际质量成正比,铀-238的相对原子质量 为238.0,铀-214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14.0,故铀-238原子的质量大于铀-214,故D正确。
中档题
高三化学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练习题
![高三化学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eb620ce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aa.png)
高三化学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练习题
题目一:
1. 以下哪一种物质是由不同种类的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
a) 钠氯化合物
b) 氧气分子
c) 硝酸铵
d) 甲烷
2. 已知物质X由两种元素A和B组成,A的原子质量为12,B的原子质量为16,化学式为AB2。
则物质X的分子质量是多少?
3. 以下哪个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
a) 硫酸
b) 氨气
c) 氯气
d) 硫化氢
题目二:
1. 以下哪个化学式代表的物质是有机物?
a) HCl
b) CH4
c) NaCl
d) CO2
2. 已知某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化学式为C6H12O6。
该物质属于什
么类型的有机化合物?
3. 葡萄糖是一种单糖,化学式为C6H12O6。
根据该化学式,葡萄糖的分子中包含
了多少个碳原子?
题目三:
1. 以下哪一种物质不属于元素?
a) 氧气
b) 纯净水
c) 金属铁
d) 氢气
2. 已知某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只含一种同位素,而另一种元素含
有多种同位素。
该物质是什么类型的物质?
3. 氯气是由两个氯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分子。
根据该信息,氯气的分子式
是什么?
请注意,以上练习题旨在帮助高三学生复习和巩固化学中有关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的知识。
通过解答这些问题,学生可以加深对共价键、离子键、化学式等概念的理解,并提升解题能力。
希望这些练习题对学生们的化学学习有所帮助。
专题26 物质的构成和组成
![专题26 物质的构成和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bc3232f7770bf78a65295427.png)
碘盐中含有一定量的碘酸钾。3月15日 起,某省实施新的碘盐含碘量标准,碘盐中碘含量从每 千克35毫克降至25毫克。这里的“碘”是指( )
A.碘原子
C.碘元素 答案:C
B.碘分子
D.碘单质
例
3 (2013· 宁波)汽车尾气是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之一。
2012年起我市所有机动车必须取得“环保合格标志”后
3.原子的性质:质量、体积很小 (原子半径一般 在 10
- 10
米数量级,多数原子的质量在 10
-26
千克数量
级 );不断运动,有空隙。 4.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过程 (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
(2)会识读简单模型。 原子内部结构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 修正的过程。 道尔顿 (1803 年 )——提出原子概念 汤姆生(1897 年 )——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均 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电子像面包里的葡萄干那样镶 嵌在其中
例
1 (2013· 温州)近日,某省发现部分大米镉超标,镉 ) D.160
超标易引起镉中毒。镉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8,相对原子
质量为112,则镉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A.48 B.64 C.112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原子的结构。在原子中,质子数=
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
数,根据题意可知镉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48。 答案:A
(H2O2)等都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三种物质中 都含有(
A.氧分子
C.氧气
B.氧离子
D.氧元素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式表示的含义。题干中三种物质为
纯净物,故不可能含有氧分子和氧气;另外三种物质都
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不可能含有氧离子;观察化学式
初三化学物质组成的表示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物质组成的表示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8ddfbde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93.png)
初三化学物质组成的表示试题答案及解析1.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并不均匀,如非洲多金矿,澳大利亚多铁矿,中国富产钨等,从整个地壳中元素含量的多少分析,最丰富的是()A.铝B.铁C.氧D.硅【答案】A【解析】要记住地壳中含量居于前五位的元素名称。
地壳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的前五种元素分别是:氧、硅、铝、铁、钙.含量最丰富的是氧元素,铝是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考点】本题考查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地壳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和有关的信息,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同种元素的原子一定相同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B.质子数C.中子数D.电子数【答案】B【解析】根据元素的定义进行解答。
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这里的“一类”指的是核电荷数相同或者是质子数相同。
【考点】本题考查原子的定义与构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及元素概念的理解,并能灵活应用到能力。
3.某硫的氧化物中,硫与氧的质量比为1∶1,则该氧化物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A.+6B.-2C.+2D.+4【答案】D【解析】要计算硫的氧化物中硫元素的化合价,首先要确定硫、氧两元素所组成氧化物的化学式;而确定物质的化学式需要确定分子中的S原子和O原子个数;利用元素质量比,可确定原子个数比,从而写出化学式,然后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计算硫元素的化合价。
设硫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S2OX,则硫氧元素质量比为64:16X=1:1,解得X=4,化简得SO2,从而求得S的化合价为+4,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点评:本题是化学式的推断与化合价的计算相结合的综合题,由元素的质量比进行化学式的推断是计算化合价的基础和关键。
4.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之间的最根本不同点是()A.质子数B.电子数C.中子数D.相对原子质量【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元素的意义。
初中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分类
![初中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8367ecd60c22590102029d79.png)
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分类一、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知识要点单质纯净物 化合物混合物从物质组成的宏观角度分析 从物质结构的微观角度分析1、对于任何物质,宏观上都是由 组成的,微观上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粒子包括 、 、 等。
试着归纳一下初中化学你学过的物质分别由什么粒子构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有: 。
[例题1]下列微粒中,能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是(A )二氧化碳分子 (B )碳原子 (C )氧原子核 (D )碳原子和氧原子 题析 本题考查分子的概念,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二氧化碳分子一旦分成碳原子和氧原子,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再保持,所以二氧化碳分子是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注意,并非所有物质的化学性质都由分子保持,例如金属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保持铁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铁原子;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保持氯化钠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钠离子和氯离子。
答案 (A )。
[例题2]请分析下列事实,其中能证明分子是可分的是( )(A )冷却热饱和硝酸钾溶液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B )海水晒干得到食盐晶体 (C )水通电得到氢气和氧气 (D )水受热变成水蒸气 题析 本题从微观角度考查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实质,物理变化是物质发生形状或状态的改变(或能量的转换),构成物质的粒子没发生改变;而化学变化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发生改变,例如水通电,水分子在通电条件下分解成氢原子、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分别构成氢分子和氧分子,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A )、(B )选项中都是溶液中的溶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没有发生粒子的改变,(D )选项物质只是发生状态的改变,它们都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答案 (C )。
[例题3]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原子中所含的质子数为16B .该原子属于金属元素的原子C .该原子属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D .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题析 原子的结构可以用结构示意图表示,所以了解原子的结构、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表达的意义,以及原子结构与元素分类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化学物质的构成和分类试题
![化学物质的构成和分类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041c82050e2524de4187e5c.png)
化学物质的构成和分类试题1.有一些物质,它们中的一些原子集团常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
下列物质中含有原子集团的是()。
A.NaCl B.NaNO3C.CaCl2D.KCl【答案】B【解析】原子团是指几个原子形成的集合体一般以整体的形式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A、NaCl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没有原子团,故A错;B、NaNO3中含有硝酸根原子团,含有原子团,故B正确;C、CaCl2由钙元素和氯元素组成,没有原子团,故C错;D、KCl由钾元素和氯元素组成,没有原子团,故D错.故选B.【考点】物质的元素组成.点评:要熟记常见的原子团:硫酸根、硝酸根、碳酸根、氢氧根、铵根等.2.小魔术“空瓶生烟”方法如右图:A瓶中充满氯化氢气体,B 瓶中充满氨气,抽开毛玻璃片,瓶中产生浓浓的白烟。
由此回答:(1)若“”表示氢原子,“”表示氮原子,“”表示氯原子,上述反应过程如右下图。
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根据右下图,你能得出的结论是(写一条):。
(2)如果这两个瓶子是质地较软的塑料瓶,我们将会观察到塑料瓶变瘪了,原因是:。
(3)生成物氯化铵是一种常见的化肥,它属于化肥中的(填:氮、磷、钾)肥,此化肥不能与混合使用。
【答案】(1)NH3+HCl==NH4Cl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会改变(合理答案均给分)(2)两种气体反应生成了固体,使瓶内压强减少。
(3)氮肥碱性物质。
【解析】:(1)根据题目的叙述及图示的反应,可以确定反应物氯化氢和氨气,生成物是氯化铵,各物质的化学式前化学计量数分别是1,1,1,故化学方程式为:NH3+HCl═NH4Cl;由图示可发现,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或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或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破裂和原子重组等.(2)两种气体反应生成固体,会使瓶内气体减少,气压变小,塑料瓶变瘪.(3)氯化铵含有氮磷钾中的氮元素,为氮肥;同时它又属于铵盐,和碱性物质反应生成氨气,所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故答案为(1)NH3+HCl=NH4Cl;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会改变(2)反应后生成固体使瓶内气压减小.(3)氮;碱性.【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点评:根据图示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找准对应关系,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特征确定物质的化学式;另外要重视铵盐与碱性物质反应生成氨气的性质.3.下图为有关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有关粒子的结构示意图A B C D E回答下列问题:(1)镁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
【化学】 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及答案经典
![【化学】 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及答案经典](https://img.taocdn.com/s3/m/1a31461edaef5ef7bb0d3c4a.png)
【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及答案经典一、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择题1.对于图示理解错误的是 ( )A.原子可结合成分子B.可用表示氢分子的形成过程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D.化学变化的基础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由上图可知,氢原子可结合成氢气分子,理解正确;B、可用表示氢分子的形成过程,理解正确;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理解错误;D、化学变化的基础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理解正确。
故选C。
2.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所示,由该图示不能得出的的结论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氟气比氧气更活泼C.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没有改变D.丙不是氧化物【答案】C【解析】根据反应条件和图中信息知,A、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是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活泼的置换不活泼的,氟气能把氧气置换出来,说明氟气比氧气更活泼;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4个分子,反应后5个分子,反应前后应分子数目已改变;D、丙是氟化氢,不是氧化物。
故选C。
点睛∶对于金属来说,活泼的置换不活泼的;对于非金属单质来说,同样是活泼的置换不活泼的。
3.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离子的是A.B.C.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C中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C。
4.下面各种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蒸馏水B.二氧化碳C.空气D.氮气【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A、蒸馏水由水分子构成,B、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C、空气是混合物,由氮分子、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等构成,故含有氧分子,正确,D、氮气由氮分子构成,故选C考点:物质的微观构成5.固体碘受热升华,下列关于此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碘分子质量变大B.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C.碘分子体积变小D.碘分子运动速率不变【答案】B【解析】物质由固态→液体→气态,分子间隔在变大,但分子的大小不变。
九年级化学--物质组成的表示练习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物质组成的表示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46015b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ce.png)
九年级化学一物质组成的表示练习(含答案)夯实基础1.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 HeB. N2C. HD. 2O22.有关过氧化氢(化学式为H2O)的说法,正确的是()A.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过氧化氢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C.过氧化氢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D.过氧化氢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3.焦亚硫酸钠在食品加工中常用作防腐剂、漂白剂和疏松剂。
焦亚硫酸钠(Na2s20)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A.-2B.+3C.+4D.+54.下列化学符号与其对应的含义均正确的是()A.KC12——氯化钾B.30H-1——3个氢氧根离子C.C12——2个氯原子D.2S03——2个三氧化硫分子5.“盱胎十三香龙虾”史闻天下,该龙虾调料中含有的肉桂醛(CHO)是一种食用香料。
下9 8列关于肉桂醛的说法正确的是()A.肉桂醛是一种氧化物8.肉桂醛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C. 一个肉桂醛分子由18个原子构成D.肉桂醛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9:86.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人体缺乏后会引起贫血的元素是。
②2个氢原子。
③3个二氧化硫分子。
④4个碳酸根离子。
(2)在符号“H12O”中H正上方的“ + 1”表示”右下角的“2”表示。
7.(1)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氮元素:②?个甲烷分子;③氢氧根离子;@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4。
图 K6—1⑵图K6-1是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填字母)。
②图中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8.成语是我国的文化瑰宝。
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表示下列有关成语中带点内容的字。
(1)如胶似漆:胶中含有碳、氢、钙等元素,写出其中一种非金属元素的元素符号⑵争风吃醋:醋溶液中含有氢.离.子.:⑶大浪淘沙:沙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的化学式:。
高考关于物质的组成试题及其答案和详解
![高考关于物质的组成试题及其答案和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1eb13944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2f.png)
冠夺市安全阳光实验学校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用途及其制备的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组成和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应组成和结构,本文将历届高考中关于物质的组成试题进行了归纳汇总,并作出了答案和解析及其知识点归纳,使您在短时间内了解历届高考是如何考察物质的组成知识点的。
1.(1979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分子是组成的一种微粒,它是保持物质性质的基本微粒。
1.[答案]物质,化学。
[相应知识点归纳](1)物质的构成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2)分子晶体由分子通过分子间作用力或氢键结合而成;离子晶体由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原子晶体是由原子间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的空间网状结构的晶体;金属晶体是由金属原子(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通过金属键结合而成的。
(3)原子是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4)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中学阶段重要的等电子离子如下:①.具有2个电子(He型)的简单离子:Li+、Be2+、H-。
②.具有10个电子(Ne型)的简单离子:Na+、Mg2+、Al3+、F-、O2-、N3-。
③.具有10个电子(Ne型)的复杂离子:NH+4、H3O+、OH-、 NH-2、BH-4。
④.具有18个电子(Ar型)的简单离子:K+、Ca2+、Cl-、S2-、P3-。
⑤.具有18个电子(Ar型)的复杂离子:N2H+26、HS-、 O-22。
说明:复杂等电子体相互反应实例:①NH+4+ NH-2=2NH3;②H3O+ + OH- =2H2O ;③NH+4+ OH- =NH3•H2O ;④H3O+ +F- =HF +H2O ;⑤H3O+ + NH-2=NH3•H2O 。
2.(1982年全国高考第一大题第1小题)小苏打的分子式是( ).(A)Na2SO4·10H2O (B)Na2CO3·10H2O (C)NaHCO3(D)Na2S2O3·5H2O2.[答案]B。
有机物的组成,结构练习题
![有机物的组成,结构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8cf5d359b89680202d8252d.png)
有机物的组成,结构练习题【基础达标】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些有机化合物可以从有机体中提炼出来B.凡是自然界里存在的有机化合物,运用有机化学方法都可以合成出来C.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完全不同D.当前人们还可以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答案】C【解析】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在实验室里用无机化合物氰酸铵(NH4CNO)合成出有机化合物尿素[CO(NH2)2],证明了有机物和无机物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二者在性质上有区别,但并不是完全不同;有机化学发展到现在,人类不仅可以合成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还可以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B.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的化合物都是烃C.大多数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或碳原子与其他原子之间相结合的化学键是非极性共价键和极性共价键D.有机物完全燃烧只可能生成CO2和H2O【答案】C【解析】有机物通常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CO、CO2、Na2CO3等少数物质,虽含有碳元素,但其性质却跟无机物相似,故一般把它们归为无机物;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仅说明该化合物中含有C、H两种元素,但不能说明只由C、H两种元素组成,例如,乙醇(C2H6O)完全燃烧也只生成CO2和H2O,但乙醇不是烃;有机物中碳与碳之间不论是单键、双键、三键,都是非极性共价键,而碳与其他原子间多为极性共价键,故C选项正确;有些有机物除含碳、氢、氧外,还含有氮、硫、卤素、磷等,它们完全燃烧可能还会生成SO2、氮的氧化物等物质。
3.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A.2,2-二甲基丙醇和 2-甲基丁醇B.邻氯甲苯和对氯甲苯C.2-甲基丁烷和戊烷D.甲基丙烯酸和甲酸丙酯【答案】D【解析】甲基丙烯酸(分子式为C4H6O2)和甲酸丙酯(分子式为C4H8O2)的分子式不同,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4.某期刊封面上的一个分子球棍模型图如图所示,图中“棍”代表单键、双键或三键,不同颜色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新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的组成及其变化习题含答案
![新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的组成及其变化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35e217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7d.png)
新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的组成及其变化习题含答案1. 题目: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A. 氧气B. 非金属铜C. 二氧化硫D. 水答案:C. 二氧化硫2. 题目: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水的冰、液态和气态都是一种物质B. 水的分子式为H2OC. 水是化合物D. 水的沸点为100℃答案:D. 水的沸点为100℃3. 题目:下列属于单质的是()A. 酒精B. 氧气C. 水D. 二氧化碳答案:B. 氧气4. 题目:下列关于化学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化学元素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B. 每个化学元素都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C. 目前已知的化学元素有118种D. 化学元素的性质主要由其原子的结构决定答案:C. 目前已知的化学元素有118种5. 题目:一种物质的分子式为C,可以判断该物质是()A. 元素B. 钠C. 氧气D. 氮气答案:A. 元素6. 题目: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 醋酸B. 高锰酸钾C. 纯净水D. 木炭答案:B. 高锰酸钾7. 题目:下列关于混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混合物的组成是不固定的B. 混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与组成物无关C. 任何两种物质混合都属于混合物D. 混合物可以通过化学变化得到答案:A. 混合物的组成是不固定的8. 题目:下列属于化合物的是()A. 纯净水B. 二氯化钠C. 沸腾的水D. 空气答案:B. 二氯化钠9. 题目:下列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本质上是相同的B. 物理变化只改变物质的外貌和性质,化学变化改变物质的本质C. 物理变化会伴随能量的吸收或释放,化学变化不会D. 物理变化是可逆的,化学变化是不可逆的答案:B. 物理变化只改变物质的外貌和性质,化学变化改变物质的本质10. 题目:物质A和物质B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新的物质C,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反应前后的物质总质量不变B. 反应后生成的物质总质量比反应前的物质总质量大C. 反应后生成的物质总质量比反应前的物质总质量小D. 不能确定反应后生成的物质总质量与反应前的物质总质量的关系答案:A. 反应前后的物质总质量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1.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蜡烛燃烧B. 水结成冰C. 铁矿石炼成铁D. 生石灰变熟石灰2.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空气B. 食盐水C. 氧化镁D. 石油3.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 )A. 氮气B. 水C. 铝D. 二氧化碳4.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氯酸钾 ( KClO3 )B. 五氧化二磷 ( P2O5 )C. 氧气 ( O2 )D. 氢氧化钙 [ Ca(OH)2 ]5.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 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B. 分子间有空隙,原子间没有空隙C. 分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D.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6. 下列关于水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A.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C. 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D. 水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7.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 二氧化硫B. 二氧化锰C. 液态氧D. 高锰酸钾8.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 )A. 中子数B. 核电荷数C. 最外层电子数D. 原子量9.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 木炭B. 硫C. 红磷D. 铝10. 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C. 氧气不易溶于水D. 木炭可以在氧气中燃烧11. 实验室用KClO3和MnO2混合加热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有以下主要操作步骤:① 装药品② 加热③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 停止加热⑥ 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①②③④⑤⑥B. ①③②④⑥⑤C. ③①②④⑤⑥D. ③①②④⑥⑤12. 酒精灯的酒精洒到桌面上起火后,可以用湿布盖灭的原因是( )A. 降低温度B. 隔绝空气C. 既降低温度又隔绝空气D. 改变了酒精的着火点13. 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5 价的是( )A. NO2 B. KNO3C. N2D. NO14.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氧化镁 (MgO2)B. 氢氧化钙 (Ca(OH)2)C. 氯化钠 (ClNa)D. 氯化铁 (FeCl2)15. 在空气中发生的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 )A. 反应都很剧烈B. 反应都需要加热C. 反应都放出大量的热D. 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16. 下列仪器中,不能用于加热的是: ( )① 试管② 蒸发皿③ 量筒④ 集气瓶⑤ 燃烧匙⑥ 烧杯A. ①②B. ③④C. ⑤⑥D. ③⑥17. 氢气具有比同体积的空气轻的性质,所以可用于( )A. 充灌探空气球B. 做还原剂C. 做燃料D. 合成盐酸18. 氢气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主要利用了氢气的( )A. 氧化性B. 可燃性C. 还原性D. 稳定性19. 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 2H2+O2 2H2OB. Fe+H2SO4 === FeSO4+H2↑C. 2KMnO4 K2M nO4+MnO2+O2↑D. Na2CO3+2HCl===2NaCl+H2O+CO2↑20. 化学反应前后,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是因为( )A. 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没有变化B.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变化C.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变化D.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21. 化学方程式, C+O2 CO2 表示( )A. 碳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碳B. 碳与氧气混合后生成二氧化碳C. 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D. 在点燃条件下 12 份质量碳与 16 份质量氧气生成 28 份质量二氧化碳2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氢气B. 欲停止加热,用嘴吹灭酒精灯C. 用镊子夹住锌粒投入直立的试管中D. 将导管插入单孔橡皮塞时,先用水湿润导管口23. 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正确操作的顺序是( )A. 加热---通氢气---停止加热---继续通氢气至试管冷却B. 通氢气---加热---停止加热---继续通氢气至试管冷却C. 通氢气后立即点燃酒精灯加热D. 停止加热后立即停止通氢气24. 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 氮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甲烷25. 工业酒精不能饮用,因含有一种有毒的物质,饮用后会使人眼睛失明,甚至死亡.该物质是( )A. 乙酸B. 甲醇C. 乙醇D. 白酒26. 冬天用煤火取暖,如果不装烟囱或虽装烟囱而排气不良,就会发生煤气中毒事件,即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有毒的原因是( )A.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B. 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C. 它能跟血液里的氧气结合生成二氧化碳D. 它能跟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1,O-16,Mg-24,S-32,C-12)27. 下列化学式量正确的是( )A. 2H2O 2+1×2+16=20B. Mg(OH)2 24+16+1×2=42C. 3SO2 3×(32+16×2)=192D. CO2 12×16×2=38428. 某元素 R 一个原子的质量为 m 千克,某碳原子(核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质量为1.993×10 千克,则 R 元素的原子量是( )A. m 千克B.C. D.29. 在一定温度下,往 100 克硝酸钾的溶液中,加入 10 克硝酸钾晶体,则该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会( )A. 不变B. 变大C. 变小D. 无法确定(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Al-27,Fe-56,S-32,H-1,O-16)30. 今用一小块铝和一块铁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得到的氢气恰好相等,则铝和铁的质量比为( )A. 1:1 B. 3:2C. 27:28 D. 9:28二、填空与判断:1. 判断: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 )2. 判断:氢氧化钠又叫苛性钠,这是因为它有强烈的挥发性.( )3. 判断:在10℃ 时 w 克某物质完全溶于水后,形成 v 毫升密度为ρ 克/厘米的饱和溶液,则该物质在10℃ 时的溶解度是,此饱和溶液中该物质的质量分数是( )4. 填空:某元素的原子结构:该元素的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7个电子,该元素的名称叫( )。
5. 填空:在甲烷、纯碱、氢气、干冰、盐酸、熟石灰六种物质中,用于充灌探空气球的是( ),可用于致冷剂的是( ),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 ),用于降低土壤酸性的是( )。
6. 填空: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HNRO2N+1 ,它的式量为 m . 则 R 的化合价为( ), R 元素的原子量为( )。
三、多项选择:1. 下列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的是( )A. 稀硫酸B. 稀氢氧化钠溶液C. 碳酸钠溶液D. 硫酸钠溶液2. 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 )A. 冰、干冰B. 煤气、沼气C. 石灰石、生石灰D. 乙醇、酒精3. 在CuCl2 和MgCl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A. 铜B. 锌C. 镁和铜D. 锌和铜4. 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在空气中充分燃烧,产物完全相同的是( )A. 碳和一氧化碳B. 氢气和一氧化碳C. 甲烷和氢气D. 甲烷和酒精5. 将足量氢气通过 a 克灼热固体氧化物 MO , MO 还原为 M 。
当完全反应后冷却,称重,得 M 质量为 b 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O 为还原剂B. 生成水的质量是(a-b)克C. M 的原子量是D. MO 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四、实验题:1. 在氯化钙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钙,可用(一种)____试剂除去碳酸钙。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2. 在进行粗盐的提纯时,需要进行的主要基本操作是________;使用的主要仪器有_______。
答:(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Zn-65,H-1,Cl-35.5)五. 计算题:1. 用 32.5 克的锌跟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可生成氢气多少克?解:(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Na-23,S-32,O-16,Ba-137,Cl-35.5)2. 已知Na2SO4 样品中混有少量 NaCl 杂质.今取该样品 7.5 克溶于水,然后逐滴加入BaCl2 溶液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经过滤、干燥后,得到沉淀物 11.65 克,求该样品中Na2SO4 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解:(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Na-23,C-12,O-16,H-1,Cl-35.5)3. 20℃时,向 61.1 克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加入 73 克 10%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计算:(1) 20℃ 时碳酸钠的溶解度.(2) 完全反应后,生成物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解:参考答案一、1. B2. C3. A4. B5. D6. B7. C8.B 9.C 10. D11. D 12. C 13. B 14. B 15. D 16. B 17. A 18. C 19.B 20. B21. C 22. D 23. B 24. D 25. B 26. D 27. C 28. C 29.D 30. D二、1. 对2. 错正确答案: 因为它有强烈的腐蚀性.3. 对4. ( 氯 )5. ( 氢气 ) ( 干冰 ) ( 盐酸 ) ( 熟石灰 )6. ( +(3n+2) ) ( m-33n-16 )三、1. BC 2. D 3. D 4. AD 5. CD四、1. 答:稀盐酸CaCO2+2HCl === CaCl2+H2O+CO2↑2. 答:溶解、过滤、蒸发、洗涤烧杯、漏斗、蒸发皿、量筒、玻璃棒、铁架台、酒精灯。
五、1. 解: 设生成氢气质量为 #Ex# 克Zn+2HCl===ZnCl2+H2↑65 2 32.5 克 x=1克答:(略).2. 解: 设样品中含Na2SO4 的质量为 x 克Na2SO4+BaCl2===BaSO4↓+2NaCl142 233x 11.65 克答:(略).3. 解: 设 61.1 克饱和Na2CO3 溶液中含Na2CO3 的质量为 x ,反应后生成 NaCl 的质量为 y ,生成CO2为 z 克Na2CO3+2HCl===2NaCl+H2O+CO2↑106 73 117 44x 73克×10% y z专题二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考点透视1.理解元素涵义,能应用元素涵义解决有关问题,会判断对物质组成的叙述是否正确。
2.对分子、原子的发现及对其涵义的理解;对物质的可分性、微观粒子的涵义和真实性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