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如何欣赏雕塑作品》教案

合集下载

新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和教学反思《如何欣赏雕塑作品》

新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和教学反思《如何欣赏雕塑作品》

新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和教学反思《如何欣赏雕塑作品》
本帖最后由网站工作室于 XX-4-20 10:31 编辑
《如何欣赏雕塑作品》教案
教学内容:
雕塑种类、特点以及中外雕塑的比较;
如何欣赏雕塑作品。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雕塑艺术及其特点,提高对雕塑艺术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雕塑及其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雕塑艺术的特点。

课的类型和方法:
多媒体课件、有关兵马俑的书籍和图片。

教具:
教材、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引:
1、两位同学上讲台摆一个他们自己认为很酷的姿势,在让下面的同学讨论一下两位同学的姿势如何?由此引入
今天的课题。

2、问一下同学们平时见过哪些雕塑?给他们留下怎么样的印象?能看出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
一、导入新课:先出示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作品的图片各一张。

问美术分为哪几类?再问一下同学们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吗?由此引出雕塑概念。

雕塑:可雕性、可塑性的材料,通过雕、塑、铸、焊等手段制作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审美理想的三维实体的造型艺术。

二、雕塑的分类:
1)、按材料:石雕、木雕、竹雕、泥雕、金属雕、冰雕、石膏像等。

2)、按空间形制(形态):圆雕、浮雕、透雕。

附:圆雕:不附着背景的完全立体的可从四面观赏的一种雕塑。

如《思想者》,《菊花仙子》。

《14如何欣赏雕塑作品(选修)》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美版七年级下册

《14如何欣赏雕塑作品(选修)》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美版七年级下册

《如何欣赏雕塑作品(选修)》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学习与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雕塑作品的基本欣赏方法,了解雕塑艺术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独立鉴赏雕塑作品的能力,并提升其美术欣赏水平。

二、作业内容本作业设计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 理论学习:通过教师讲解和观看视频,学生了解雕塑艺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发展历程。

同时,学生需要自学雕塑流派及特点,为后续的实践环节做好理论铺垫。

2. 案例分析:选取若干代表性雕塑作品进行深入分析,教师带领学生讨论作品的表现形式、历史背景和所表达的思想内涵等。

学生在课堂内外进行深入分析并完成赏析报告,至少包含作品的造型特征、文化内涵及个人看法。

3. 创作与想象:根据所学的雕塑知识,学生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创作构思。

这一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艺术表现力。

学生需绘制草图或制作简易模型,展示自己的创作思路和初步构想。

4. 实践操作: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尝试进行雕塑材料的操作实践。

实践内容包括基本的雕塑切割、打磨等操作,并利用身边的材料(如泥塑、木雕等)完成一个简短的创作作品。

三、作业要求1. 理论学习部分:学生需认真阅读相关学习资料,理解并掌握雕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案例分析部分:学生需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对所选的雕塑作品进行全面分析,并撰写不少于500字的赏析报告。

报告中应包含作品的详细描述、个人看法及对作品的总体评价。

3. 创作与想象部分:学生需提交一份详细的创作构思方案或草图,能够清晰表达其创作主题、构图思路及运用的材料和技巧等。

此部分内容将占成绩的一部分比例。

4. 实践操作部分:学生在完成基本操作后,需提交一份完整的雕塑作品,同时需附上创作过程的简单描述及心得体会。

作品质量将作为作业成绩的重要依据。

四、作业评价作业将根据以下标准进行评价:1. 理论掌握程度:是否掌握了雕塑的基本概念及理论知识;2. 案例分析报告质量:是否进行了全面的作品分析;3. 创意构思与构想:创作的主题与思路是否具有独特性;4. 实践操作与作品质量:操作技能和完成的雕塑作品质量。

《14如何欣赏雕塑作品(选修)》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美版七年级下册

《14如何欣赏雕塑作品(选修)》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美版七年级下册

《如何欣赏雕塑作品(选修)》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了解雕塑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

2. 学会欣赏雕塑作品的造型、材质、光影效果等。

3. 提升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课程为第一课时,作业内容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一)理论知识学习学生需认真阅读《如何欣赏雕塑作品》的教材内容,掌握雕塑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和不同艺术流派的特点。

了解雕塑的分类,如圆雕、浮雕等,以及不同材质的雕塑作品所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

(二)作品欣赏与记录学生需选择至少三件具有代表性的雕塑作品进行欣赏,并从造型、材质、光影效果等方面进行详细记录。

作品可以来自历史名作,也可以是当代优秀作品。

记录方式可以是文字描述,也可以辅以简单的素描草图。

(三)小组讨论与分享学生需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欣赏记录,分享对雕塑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小组讨论后,每组需推选一名代表,将小组内成员对所选作品的共同看法和见解进行整理,并准备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三、作业要求1. 理论知识学习部分要求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阅读,理解并掌握雕塑的基本知识。

2. 作品欣赏与记录部分要求学生选择的作品要具有代表性,记录要详细,可以辅以适当的个人见解。

3. 小组讨论与分享部分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充分交流,代表的分享要简洁明了,能够概括小组的主要观点。

4. 作业提交时需附上所选作品的名称、作者和欣赏记录的简要文字描述(或素描草图)。

5. 作业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提交,迟交或不交作业将按照学校相关规定处理。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作品选择的代表性、记录的详细程度与个人见解的独到性、小组交流的充分性以及代表分享的表达能力等。

2. 评价方式: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和课堂上的分享表现进行评价,并给出相应的分数。

同时,鼓励同学之间进行互评,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指出不足之处并提供改进建议。

《14如何欣赏雕塑作品(选修)》学历案-初中美术人美版七年级下册

《14如何欣赏雕塑作品(选修)》学历案-初中美术人美版七年级下册

《如何欣赏雕塑作品(选修)》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程的学习主题为“如何欣赏雕塑作品”。

雕塑作为美术领域中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雕塑的基本知识,了解雕塑的创作过程和欣赏方法,提高对雕塑作品的鉴赏能力。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雕塑的基本概念、分类、发展历程以及不同风格的特点。

2. 技能与操作:学会观察雕塑的造型、材质、光影等要素,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作品。

3. 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对雕塑作品的兴趣,培养其审美情感和人文素养。

三、评价任务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互动交流以及回答问题的情况。

2. 作品分析评价:学生能够准确分析一件雕塑作品的造型、材质、光影等要素,并阐述自己的观点。

3.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完成一幅雕塑作品欣赏报告,包括作品信息、个人分析和感悟等。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几件经典雕塑作品,引起学生对雕塑的兴趣。

同时,简述雕塑在美术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

2. 知识讲解:介绍雕塑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发展历程。

重点讲解不同风格的特点,如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

3. 作品欣赏:选取几件代表性雕塑作品进行详细欣赏,指导学生观察作品的造型、材质、光影等要素,并分析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艺术价值。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雕塑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分享观点和感受。

5. 课堂总结: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强调雕塑欣赏的重要性和方法。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雕塑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选择一件自己感兴趣的雕塑作品,完成一幅欣赏报告,包括作品信息、个人分析和感悟等。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在哪些方面表现较好?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如何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2. 学生反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哪些收获?对雕塑作品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在欣赏和分析作品时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解决这些困难?对今后的学习有何建议和期待?通过以上反思,学生可以更好地总结学习经验,为今后的学习提供参考和指导。

《如何欣赏雕塑作品》教案

《如何欣赏雕塑作品》教案

《如何欣赏雕塑作品》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且知识内容对学生吸引不是很大,但是本课却是知识传授与欣赏融为一体的综合课,教学内容是按雕塑发展的时代背景来编排的,对影响较大的典型作品进行了详细介绍。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的重要成就和艺术特点,从而丰富学生的雕塑艺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2.了解陵墓雕刻、佛教石窟造像在中国雕塑史上的重要地位,并掌握其发展的历程。

3.中国古代雕塑是个艺术宝库及其背景,是各个朝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产物,在历史上曾经被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产生了不可弥补的损失,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懂得珍惜祖国文化遗产。

三.教学方法1.任务型教学法这篇文章内容较难理解,我设计了一些有关雕塑生动的故事让学生对此课内容感兴趣。

再通过讲解与比较大概了解各时期雕塑,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2.多媒体教学法这一课主要利用多媒体展示影片相关图片和录相,让学生直观和形象生动地了解有关雕塑的背景和形象。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印象。

3. 问答式教学法提出有关问题,然后通过观看图片回答问题。

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目的的去观看,效果更佳。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要点:①知道中国古代雕塑一般的表现形式。

②了解中国古代雕塑发展历程。

③对其代表作品欣赏,了解其艺术特点。

2、教学重难点:古代雕塑呈现形式和重要作品的欣赏。

五、教学过程1、涵义雕塑──雕塑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在实在的三维空间内占据一定的空间位置塑造可视的静态艺术形象的一个艺术门类。

作为雕塑作品而言,三维空间的体积是其艺术语言最根本的东西,所以作品本身的凹进、凸现、间隔、断裂、穿透、大小是雕塑作品的目的之一。

尽管雕塑也可以实现由三维到二维空间的转换,但是立体空间才是其生命根本之所在。

2、种类下面两件雕塑作品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从表现形式可分为圆雕、浮雕。

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如何欣赏雕塑作品》说课稿

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如何欣赏雕塑作品》说课稿

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如何欣赏雕塑作品》说课稿一、课程背景《如何欣赏雕塑作品》是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节重要课程。

通过这节课,学生将学习欣赏雕塑作品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对雕塑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这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审美观,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理解雕塑的定义和基本知识。

2.学习欣赏雕塑作品的方法和技巧。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1.雕塑作品的分类和特点。

2.欣赏雕塑作品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内容1. 雕塑作品的分类雕塑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通过刻、塑、雕等手法在一定空间内塑造形象。

根据材料、内容和表现形式的不同,雕塑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石雕:以石材为主要材料,通过凿、雕等手法刻画出静态或动态的形象。

例如中国的狮子雕塑和希腊的大理石雕像。

•木雕:以木材为主要材料,通过刨、削、雕等手法创造出具有立体感的形象。

例如中国的木雕人物和古代船模。

•金属雕塑:以金属为主要材料,通过锻、铸等手法雕塑出各种形象。

例如雕塑家卡尔斯的铁艺作品。

•泥塑:以泥土为主要材料,通过塑、揉等手法塑造出形象。

例如中国的泥人张和欧洲的陶瓷人偶。

以上只是雕塑作品的一些常见分类,每一类雕塑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

2. 雕塑作品的欣赏方法欣赏雕塑作品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欣赏方法:•观察:仔细观察雕塑作品的形状、线条和细节,注意它们的比例和结构。

例如,观察一件人物雕塑时,可以注意人物的身材、面部表情和动作姿态。

•比较:将不同的雕塑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异同之处。

例如,比较中国的青铜器和希腊的雕像,可以发现它们在材料、形象和表现方式上的差异。

•联想:通过观察和思考,联想到雕塑作品背后的故事和意义。

例如,观察一座纪念碑雕塑,可以联想到它所纪念的事件或人物,进一步理解其背后的意义。

•表达:将自己对雕塑作品的感受和理解以言语或绘画等形式进行表达。

例如,写一篇对雕塑作品的感悟,或者通过绘画表达对雕塑形象的理解。

《14如何欣赏雕塑作品(选修)》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美版七年级下册

《14如何欣赏雕塑作品(选修)》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美版七年级下册

《如何欣赏雕塑作品(选修)》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引导学生欣赏雕塑作品,培养学生对雕塑艺术的审美能力,加深对雕塑艺术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水平。

二、作业内容本节课的作业内容主要围绕“如何欣赏雕塑作品”展开,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理论学习:学生需通过课堂讲解和自学,了解雕塑艺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不同风格和流派等基础知识。

2. 作品选择:学生需从课本或教师提供的雕塑作品中挑选出至少三件,并对其背景、作者、创作风格等进行初步了解。

3. 欣赏分析:学生需对所选雕塑作品进行深入欣赏,从造型、材质、空间感、光影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尝试理解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4. 创作笔记:学生需将欣赏分析的过程和心得体会记录在美术笔记本上,包括作品的名称、作者、创作时间、个人感受等。

5. 作品分享:学生需在课堂或小组内,将个人分析笔记和心得体会与同学进行分享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三、作业要求1. 理论学习要求学生对雕塑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有清晰的认识,能够准确描述不同风格和流派的特点。

2. 作品选择要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出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雕塑艺术特点。

3. 欣赏分析要求学生对所选作品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和分析,能够从多个角度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4. 创作笔记要求字迹工整、内容详实,能够准确记录学生的欣赏过程和心得体会。

5. 作品分享要求学生在分享时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能够与同学进行互动交流。

四、作业评价本作业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理论学习的掌握程度;2. 作品选择的代表性和分析的深度;3. 欣赏分析的全面性和准确性;4. 创作笔记的字迹工整程度和内容详实程度;5. 作品分享的清晰度和互动性。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和评价,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给予指导和建议。

同时,教师还将对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表扬,激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美术鉴赏水平。

如何欣赏雕塑作品教案

如何欣赏雕塑作品教案

如何欣赏雕塑作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雕塑的概念及其基本要素;2. 能够分析和欣赏不同类型的雕塑作品;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深入理解雕塑作品所传递的思想和意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雕塑的概念和基本要素;2. 不同类型的雕塑作品欣赏;3. 如何深入理解雕塑作品所传递的思想和意义。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 雕塑的定义和基本要素a. 雕塑的定义及其发展历程;b. 雕塑的基本要素:形体、线条、色彩等;c. 授课方法:讲解、演示、比较分析。

2. 雕塑的分类与欣赏a. 雕塑的分类:现代雕塑、古代雕塑等;b. 雕塑作品欣赏:根据艺术风格、題材、技法、时代背景等因素;c. 授课方法:讲解、示例分析、展示比较。

3. 深入理解雕塑作品a. 雕塑作品的意义和价值;b. 雕塑作品传递的思想和情感;c. 授课方法:阅读讨论、演示分析、自我探究。

四、教学过程第一讲:雕塑的定义和基本要素1. 教师介绍雕塑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鼓励学生阐述自己对雕塑的认识和理解。

2. 教师讲授雕塑的基本要素,包括形体、线条、色彩等,并对其进行範例说明和演示。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雕塑作品的基本要素及其对作品的影响。

4.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进行知识点回顾。

第二讲:雕塑的分类与欣赏1. 教师讲解不同类型的雕塑作品,包括现代雕塑、古代雕塑等。

2. 教师演示展示雕塑作品,对不同类型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其特点。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不同类型雕塑作品的感受和评价。

4.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不同类型雕塑作品欣赏的方法和技巧。

第三讲:深入理解雕塑作品1. 教师介绍雕塑作品的意义和价值,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雕塑作品。

2. 学生根据阅读分析的实例,自我探究,深入理解雕塑作品的传递的思想和情感。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对所学知识点进行回顾和巩固。

五、教学评估与反思1. 评估方法:课堂教学观察、学生作品展览、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等。

七年级美术下册14如何欣赏雕塑作品教案人美版

七年级美术下册14如何欣赏雕塑作品教案人美版

14.如何欣赏雕塑作品教学目标:1、欣赏外国优秀的绘画和雕刻作品。

通过欣赏,可宽阔学生的眼界,增长知识,认识各种美术形式,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

2、提高学生对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并用语言或文字表达欣赏美术作品的感受,培养创造意识。

3、感受立体艺术的魅力,培养尊重人类文化遗产,关注人类文化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欣赏分析雕塑艺术的审美取向及造型特点。

了解雕塑艺术发展的历史,认识雕塑作品从形到意的艺术造型。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雕塑作品的造型和表意特点。

教学准备:课本、外国雕塑作品图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1、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常规。

2、师生谈话: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四幅外国画家的绘画作品,今天我们来欣赏外国雕塑家的作品,同时板书课题。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欣赏的目的。

二、欣赏阶段:先由学生说自己喜欢的作品,教师随之课件展示该作品。

学生们可以以辨论的方式集体对该作品进行发表建议。

1、欣赏《大卫》这幅作品高5、5米,充分显示了艺术家的惊人才能和魄力,是举世闻名的雕塑艺术珍品。

欣赏《奥古斯》提问:为什么要建立这座纪念的雕塑呢?欣赏《国王和王后》作者将变形的人物形象上用凹陷和空洞进行艺术处理,使其具有起伏和深远的感觉,构成形体的雕塑画。

放在田野上,与大地蓝天为伴,显示了国王的威严与镇之力。

教师最后,对学生们的建议进行小结、评述。

激发学生欣赏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三、总评阶段:教师对两节课的欣赏情况作一总结,对学生提出今后的希望。

1、通过学习有关的知识,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

2、日常生活中,如何组织在画面上,让它具有艺术美,今后要努力发现努力创造。

3、希望书写欣赏静物画以后的感想。

使学生对周围的生活充满美好的向往,同时启发他们学会寻找美,表现美。

14、如何欣赏雕塑作品(课时2)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雕塑艺术的语言、特点、分类和材料等,了解雕塑的审美特点2.初步学习分析和鉴赏雕塑作品的基本方法,能用历史的、艺术的眼光去看待各具美感的雕塑艺术。

七年级美术下册 14 如何欣赏雕塑作品教学设计1 人美版

七年级美术下册 14 如何欣赏雕塑作品教学设计1 人美版

14. 如何欣赏雕塑作品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雕塑艺术的特点,丰富学生的雕塑艺术知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探究、合作讨论,欣赏观察、相互评价使学生掌握欣赏雕塑作品的方法,可以鉴赏雕塑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欣赏雕塑艺术的能力和水平,开阔学生艺术眼界,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2新设计这一课主要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直观和生动形象地了解有关雕塑的背景和形象。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印象。

有目的的去观看,效果更佳。

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学生对中国雕塑艺术的认识和理解。

3学情分析学生对雕塑知识有所了解,但缺乏系统的学习。

通过课前调查,学生对欣赏雕塑作品的方法不太了解。

我们常说:“授之以渔”,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在教学中,多创造条件和机会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作品的艺术性,组与组之间互相讨论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欣赏雕塑作品的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可以鉴赏雕塑作品,提高审美观。

5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组织教学1、组织学生按小组结合情况分组就坐,并让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进入学习状态。

2、师生问好。

3、复习导入。

活动2【活动】自主学习1、学生根据学习目标预习本课内容,画出欣赏雕塑作品的方法。

2、学生发言,根据自己的理解概说如何欣赏雕塑作品。

3、教师对发言同学进行表扬并总结欣赏雕塑作品的四个角度。

活动3【讲授】教学内容1、从四个角度进行鉴赏雕塑作品:(1)题材(2)情境(3)结构(4)创作手法2、教师总结后让学生根据以上方法来欣赏本课卢舍那大佛,并选取一个自己喜欢的角度用自己的话表述。

3、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鼓励。

活动4【练习】小组合作交流1、教师出示三幅雕塑作品,使学生小组合作,至少完成一副自己喜欢的作品尝试欣赏评价。

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他学生可以进行补充。

3、教师补充,总结。

活动5【活动】课堂小结1、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第14课《如何欣赏雕塑作品》(选修)教案-人美版七年级下册美术

第14课《如何欣赏雕塑作品》(选修)教案-人美版七年级下册美术
重点
通过解读优秀的雕塑作品,获得对雕塑艺术语到到鉴赏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讲授新课
如何欣赏雕塑作品
一、激趣导入
教师多媒体展示图片并提问:大家熟悉下面的这几组雕塑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马踏匈奴、马踏飞燕、自由女神像、断臂维纳斯
我们应该如何欣赏这些雕塑作品呢?导入本课课题——《如何欣赏雕塑作品》。
如何欣赏雕塑作品教学设计
课题
如何欣赏雕塑作品
课时
第14课
学科
美术
年级
七年级
教材分析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七年级下册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
学习
目标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欣赏雕塑作品的方法,及对东西方雕塑在造型,主题等方面的了解。通过让学生回忆如何欣赏绘画作品来引出雕塑的欣赏方法,结合东西方雕塑的作品从题材、结构、环境、创作手法等角度来学会欣赏雕塑作品。学习欣赏雕塑作品,通过所学的知识,从环境、结构、题材等方面来分析了解騅塑在美化装饰生活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以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感望和能力。
(2)情境的提示:雕塑是置身于空间中立体的作品,欣赏时请移动你的脚步,变换你的视角,这样才不会遗漏每一个细节。而雕塑作品也会随着观者视点和位置的转移,给欣赏者带来不一样的情感体验和内心感受。
(3)结构的提示:除了对雕塑内在结构关系进行比较了解和欣赏外,还可将雕塑和整体环境联系在一起来考察作品。
(4)创作手法的提示:用写实、抽象、夸张、变形等不同的艺术手法来创作雕塑,会使作品呈现不同的面貌。
2.找找自己身边的雕塑作品,谈谈它们对于城市、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和作用。

人美版美术7年级下册 14如何欣赏雕

人美版美术7年级下册 14如何欣赏雕

《如何欣赏雕塑作品(选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雕塑艺术在各个阶段的艺术特点,从而丰富学生的雕塑知识。

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如何欣赏雕塑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情感价值目标:在情感态度方面,中国雕塑是艺术瑰宝,是各个时期劳动人民创造的产物,在授课的同时,适时的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①、了解xx雕塑的发展历程;②、对其代表作品欣赏,了解其艺术特点。

难点:对具有代表意义雕塑作品的概括分析。

一、猜画导入:同学们想不想欣赏老师作画?那就让我们做一个游戏:老师每画一笔,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它象什么?老师用什么工具和材料作画的?什么画种(板书:中国画)?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板书:诗书画印)?引言:中国画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的国宝。

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高雅的艺术。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高不可攀。

生活中的花鸟虫鱼,瓜果蔬菜都可入画,同样的笔墨在不同人的手里,被赋予了鲜明的个性,以此来抒情达意。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这节课我们就走入诗情画意的中国花鸟画的世界,感受它带给我们的快乐和情趣。

二、游戏实验:画中国画最重要的是用笔和用墨,它就像一个人的血肉筋骨。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请同学们先把毛笔沾水,然后沾墨,在宣纸上大胆肆意的涂抹,一直画到笔干墨枯为止。

然后再用同样的方法再来一次,观察墨色是怎样变化的及产生的原因,帮助学生理解分析各种点线面产生的原因及用笔。

板书:浓淡干湿焦中锋侧锋逆锋引言:笔墨在水的参与下,在画家的手中被赋予了鲜明的个性,他们血肉丰满,意趣盎然。

梅花凌寒而开,兰花香而不艳,竹子四季常青,菊花傲霜吐香。

三、欣赏酝酿播放课件:1、名作欣赏:讲解诗与画的关系讨论:(1)画家笔下的物象与生活中一模一样吗?(2)透过画面,你能感受作者怎样的情怀?3、学生个性作品欣赏引言:看了这些充满了童真、童趣的作品,是不是觉得画中国画并不难,它不追求形似,重在表现画面情趣和抒发情感,想必大家已经迫不及待了。

如何欣赏雕塑作品美术教案

如何欣赏雕塑作品美术教案

如何欣赏雕塑作品美术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雕塑的定义、发展,掌握欣赏雕塑作品的方法。

2.培养学生欣赏雕塑作品的审美能力,通过欣赏提高学生审美品位。

3.了解雕塑作品的背景、表现形式及艺术结构,并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深刻理解的能力。

教学内容:1.简述雕塑的定义、发展和类型。

2.介绍欣赏雕塑作品的方法。

3.学生分析选择的雕塑作品,理解其艺术结构,掌握欣赏技巧。

教学重点:1.了解雕塑作品的艺术性,掌握欣赏雕塑作品的方法。

2.理解雕塑作品的背景、表现形式及艺术结构。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雕塑作品的艺术结构。

2.如何将欣赏雕塑作品的方法指导到实际操作中。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老师简述雕塑的定义、发展和类型,并介绍作品欣赏的方法。

Step 2.介绍作品老师选取一件雕塑作品,介绍其作者、作品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结构,让学生全面了解这件作品。

Step 3.分析作品老师要求学生观察和分析这件雕塑作品,理解它的主题、形式、构图、材料等方面的艺术结构,并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Step 4.训练欣赏技巧老师带领学生学习欣赏雕塑作品的技巧,如如何观察作品中的细节、如何分析作品的形式内容、如何判断、评价作品等。

Step 5.创作辅助老师提供一些材料和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创作一幅雕塑作品的图纸或草模。

Step 6.总结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所学的内容,回顾雕塑的发展和欣赏作品的方法,对所创作的雕塑作品进行评价和分享。

Step 7.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欣赏一件自己感兴趣的雕塑作品,并就其艺术结构进行分析和评价。

教学评价:1.学生行为表现评价:观察、分析和创作能力。

2.学生作品评价:审美品位、分析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14如何欣赏雕塑作品(选修)》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美术人美版七年级下册

《14如何欣赏雕塑作品(选修)》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美术人美版七年级下册

《如何欣赏雕塑作品(选修)》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旨在培养学生对雕塑作品的基本鉴赏能力,教学目标如下:1. 知识与理解:使学生了解雕塑艺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发展历程,掌握雕塑作品的欣赏方法。

2. 技能与操作:通过实际观察与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雕塑作品造型、材质、神韵等要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雕塑艺术的兴趣与热爱,培养其审美情趣及艺术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重点:掌握雕塑作品的欣赏角度,包括造型、材质、表现手法等,学会从多维度评价雕塑作品。

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雕塑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及时代背景,提高学生的综合鉴赏水平。

三、教学准备为确保本课教学效果,需做好以下教学准备:1. 教材准备:准备雕塑作品图片、视频资料及相关文献资料。

2. 环境准备:美术教室布置,确保有足够的展示空间和良好的学习环境。

3. 学生准备:预习雕塑相关知识,准备纸笔等记录工具。

4. 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准备教案、PPT等教学辅助材料。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与导入本节课的引入环节至关重要,它将为后续的课程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师首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几幅著名的雕塑作品图片,如“断臂的维纳斯”、“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等。

每幅作品旁边附带简单的背景介绍,帮助学生快速抓住雕塑作品的吸引力。

紧接着,教师可以通过简短的讲解,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雕塑?雕塑是如何创作的?雕塑作品为何值得欣赏?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理论知识的讲解在理论知识的讲解环节,教师需要详细介绍雕塑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历史发展。

教师可以使用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如提问与回答、小组讨论等,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雕塑艺术。

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具体的雕塑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和创作背景,使学生对雕塑作品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三、实践操作与赏析本环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际操作和赏析活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欣赏雕塑作品的技巧。

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第十四课 《如何欣赏雕塑作品》教案

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第十四课 《如何欣赏雕塑作品》教案

(三)讲授新知,提高素养雕塑的欣赏步骤:
(1)题材。

宗教,现实主义,象征意义
(2)结构。

(3)环境:雕塑于环境的关系,
让学生感受一下《乐山大佛》和美国《国家元首》的雕塑图片
(4)创作手法。

中国的“曹衣出水”和“吴带当风”的画风对雕塑创作的影响
从不同年代的中西方雕塑的对比来欣赏:
让学生体会这几个步骤是否能够为我们欣赏雕塑提供便利的条件
学生参与让知识与
生活紧密联系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
谈出自己的感受
(四)优选“资源”,助教助学。

1、图片显示一件雕塑作品让学生尝试运用以上方法进行欣赏练习。

2、欣赏类型:象征表现手法、如实在现表现手法
3、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展示多幅作品让学生分析
学生加深认识,结合
自己的实际。

如何欣赏雕塑作品 教案

如何欣赏雕塑作品 教案

如何欣赏雕塑作品教案教案标题:如何欣赏雕塑作品教案目标:1. 了解雕塑的基本定义和特点。

2. 能够识别不同材料和风格的雕塑作品。

3. 学习欣赏雕塑的技巧和方法。

4.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忆并分享他们对雕塑的印象和经验。

2. 列举一些著名的雕塑作品,向学生展示他们所熟悉的雕塑作品的图片,并鼓励他们谈论这些作品令他们感兴趣的地方。

知识讲解:3. 解释雕塑的定义和特点,如立体感、透视和材料选择等。

4. 介绍雕塑的常见材料,如石料、木材、金属等,以及不同的雕塑风格,如抽象、现实主义等。

雕塑欣赏:5. 向学生展示一组不同材料和风格的雕塑作品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他们的第一印象。

6. 引导学生探索雕塑作品的形态、色彩、线条和纹理等方面的特点,帮助他们获取更多细节信息。

7. 让学生通过比较雕塑作品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分析出各自的特点和风格。

教师示范与学生实践:8. 教师展示一件雕塑作品,并解读其中的艺术元素和作者的意图。

9.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选择一个雕塑作品进行艺术分析和说明,包括作品的主题、材料和风格等,并分享给全班。

艺术创作:10. 鼓励学生尝试进行简单的雕塑创作,可以用泥土、纸板或其他可塑性材料等,以体验雕塑的过程和技巧。

总结回顾:11. 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总结欣赏雕塑作品的技巧和方法,并分享个人的收获和感受。

教案评估:12. 利用小测验或学生展示雕塑作品的方式,评估学生对雕塑欣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拓展活动:13. 鼓励学生通过参观艺术展览、阅读相关书籍或搜索网络资源等方式,进一步拓宽对雕塑作品的了解和欣赏。

注:根据教学时间和学生年龄、程度的差异,以上步骤可以相应调整和扩充。

【配套K12】七年级美术下册14如何欣赏雕塑作品教学设计2人美版

【配套K12】七年级美术下册14如何欣赏雕塑作品教学设计2人美版

14. 如何欣赏雕塑作品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对雕塑作品的知识点的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雕塑作品的分类。

二、能力目标:通过雕塑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初步学会欣赏雕塑作品。

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对三维艺术的欣赏能力。

2学情分析本课以雕塑的种类及其欣赏艺术为主,内容较为丰富,知识点较多,有一定的难度。

3重点难点雕塑及其雕塑艺术的特点。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问题指向,预习先行1、先出示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作品的图片各一张。

由此引出雕塑概念。

雕塑:可雕性、可塑性的材料,通过雕、塑、铸、焊等手段制作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审美理想的三维实体的造型艺术。

活动2【讲授】呈现目标,任务导学2、雕塑的分类:1)、按材料:石雕、木雕、竹雕、泥雕、金属雕、冰雕、石膏像等2)、按空间形制(形态):圆雕、浮雕、透雕圆雕:圆雕是艺术在雕件上的整体表现,观赏者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物体的各个侧面。

浮雕: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厚度,根据凸起的高度可分为浅浮雕和高浮雕透雕:在浮雕的基础上镂空背景部分,有重视一面艺术效果的单面雕,也有双面雕。

3)、按功用和所放的位置:城市雕塑、园林雕塑、纪念性雕塑、室内雕塑等。

活动3【活动】交流展示,适度拓展3、雕塑的鉴赏雕塑的鉴赏可以通过对雕塑的感知、认识、鉴别与赏析,获得审美感受与理解的活动。

4、鉴赏雕塑作品时,从以下四个角度分析:题材:对雕塑的名称、形象、背景年代、事件以及社会作用的了解,体会创造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情境:雕塑的位置、体量、光线、观赏角度等以及雕塑的动态、情绪等带给观众的心理感受,体验作品。

结构:通过对雕塑的形体。

材质、肌理、色彩以及空间关系的组织安培等的研究,认识作品。

创作手法:通过多雕塑的不同的手法,如写实、概括、抽象、夸张、虚实、对比等的艺术手法,来分析作品。

活动4【练习】强化训练,当堂达标雕塑作品的艺术魅力其主要体现在:1、题材的提示同样的题材在不同的雕塑家手里有不同的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欣赏雕塑作品》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雕塑艺术及其特点,提高对雕塑艺术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
欣赏分析雕塑艺术的审美取向及造型特点。

了解雕塑艺术发展的历史,认识雕塑作品从形到意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雕塑作品的造型和表意特点。

教具准备:
与课本图片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引:
1、两位同学上讲台摆一个他们自己认为很酷的姿势,在让下面的同学讨论一下两位同学的姿势如何?由此引入今天的课题。

2、问一下同学们平时见过哪些雕塑?给他们留下怎么样的印象?能看出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
二、导入新课:
先出示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作品的图片各一张。

问美术分为哪几类?再问一下同学们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吗?由此引出雕塑念。

雕塑:可雕性、可塑性的材料,通过雕、塑、铸、焊等手段制作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审美理想的三维实体的造型艺术。

三、雕塑的分类:
1)、按材料:石雕、木雕、竹雕、泥雕、金属雕、冰雕、石膏像等
2)、按空间形制(形态):圆雕、浮雕、透雕。

圆雕:不附着背景的完全立体的可从四面观赏的一种雕塑。

如《思想者》、《菊花仙子》。

浮雕: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厚度,根据凸起的高度可分为浅浮雕和高浮雕。

透雕:在浮雕的基础上镂空背景部分,有重视一面艺术效果的单面雕,也有双面雕。

如室内的屏风。

3)、按功用和所放的位置:城市雕塑、园林雕塑、纪念性雕塑、室内雕塑等。

四、雕塑艺术的特点:
1、雕塑的形体:
雕塑作为三维空间的实体,给予人的感受,首先来自它的形体。

形体美是雕塑的形式美的灵魂。

雕塑的形体,不仅要比例匀称、结构严谨,更要通过形体展示形象的动势、情绪与生命力。

例如:
A、罗丹的《思想者》。

罗丹是法国近代最著名的雕塑家,被称为“近代雕塑之父”。

他是旧时期(古典主义)的最后一位雕塑家,又是新时期(现代主义)最初一位雕刻家。

这尊雕塑是罗丹为《地狱之门》中央的门楣而作的。

雕塑的人物形态是弯腰屈膝,右手托着下颚,嘴咬着自己的粗手,陷入苦苦的思索之中。

眉弓突起,双眼深陷隐于暗影之中,咬肌凸起,全身肌肉紧张。

强化了他的苦闷、深思。

B、摩尔的《斜卧像》。

这是1957——1958年为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楼创作的雕像。

这是一件抽象化的雕塑,描绘的是一位斜卧翘首远望的女性。

像这种表现性的雕像,强调主观精神,审美理想。

这样的雕塑应从内在的意境去观看,不能单看外表。

C、雕塑具有体量感,它直接影响着观赏效果与主题的表达。

2、雕塑作品的象征性和寓意性:
雕塑形象单纯,难于作复杂的描绘所以作者利用其形体变化,体量和外轮廓造成雕塑的节奏韵律感,赋予象征性和寓意性。

如法国马约尔的《地中海》。

他以丰满的女人体象征美丽富饶的地中海。

马约尔是一位善于刻画女性美的艺术家,他从一个形象和姿态中显露出内心的情感,形体表达内在精神。

3、注重作品的材质和内容的关系:
材质美和材质与内容的统一,便是雕塑艺术的重要特点。

《鳖》是一件因材施艺,构思奇巧,造型成功的小石雕。

作者琢磨得精细逼真,同时在印体石上留有粗糙的砸痕来保持石材原有的特点。

这是利用材质肌理对比和加工留痕,增强表现力和审美情趣。

霍去病墓的各种动物雕刻多是利用石材的原形稍加雕凿,既使其具有生命,又保持了石质的美感。

4、雕塑作品与环境的协调统一性
雕塑作品大多是为某一特定环境制作的,使作品作用与环境,并使环境成为作品的组成部分共生出新的景观。

爱得华的《美人鱼》,是置于丹麦哥本哈根海滨公园中的巨石上。

她倚坐在水边礁石上,是礁石、海水、天光、倒影都成为作品内涵不可缺少的部分。

美国的《红色立方体》是纽约海上保险公司大厦前的雕塑。

在林立的高楼大厦间,斜立的几何体和几何形楼群,形成了正与斜的对立统一关系,暗示了保险公司。

强烈的红色使它成为公共环境中的点睛之作。

五、课后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