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初中学生利用几何画板学数学的一些尝试

合集下载

《几何画板》在教学中的应用

《几何画板》在教学中的应用
趣被调动起来 了。 在学 习及 应用的过 程中 给学生一种耳 目一新之感 。 二、 教学中实现学生个体化 学习 在 学生 力所 能及 的范 围内使之 真正成 为 学 习的主 人。凡是 学生 能 自己探索 出来 之有效 的手段。例如 , 在讲解三 角形 的几 让学生进行操作 演练 , 提高其分析 问题和
创造性 思维 ,提高分 析 问题和解 决 问题 歌 曲就想 到 曲子 一样 。运 用数形 结合 思 堂教学 “ 增值 ” 。
的能 力。
想 解 决 问题 能 培 养 学 生见 数思 形 的好
中构 造 一个 图形 , 把题 目形 象 化 , 象 抽
参考文献 : [] 1 数学课堂 中的数形结合浅析 []. J
[] 5 朱效东 . 浅谈数形结合在 数学 教学
中的应用[] 0 4 J. 0 2
面更深 刻。 数形结合思想不仅培养 了学生
[] 6吕传汉. 学的方法. ] 数 [ . H 高等教育
借 助 图形 帮 助 同 学 识 记 和 理 解 新 的 知
的学 习能力 , 也为教学 工作打 下 了良好的 出版社 . 0 2 6 0
2 1・ 02 3
[] 2潘江儿. 漫谈小学数学思想及 其在
2 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2
活 动 ,它 要 解 决 的 问题 是 把思 想 形 象 解 决 问题 的方 式就 是 想象 能 力 , 数 与 数学 教学 中的渗透 [ ] 民教育 出版 社. 让 H. 人 [] 3张振中. 浅谈数形结合[/L. 0 . J 2 5 . 0]0 6
个 “ ” , 角形 的三条角平分 线 、 心 时 三 三条 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线 、 三条高 ( 或延 长线 ) 各交于一点是三

北师大版七下数学《2.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2)》教案

北师大版七下数学《2.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2)》教案

北师大版七下数学《2.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2)》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七下数学《2.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2)》的内容。

在前一节课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了解到两条直线平行需要满足的条件。

本节课将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直线平行的性质,并通过实例来加深学生对直线平行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六年级时已经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等基本概念,对直线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对直线的性质和判定 still有些混淆。

此外,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判定,因此具备一定的几何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直线平行的性质,并能运用性质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2.培养学生运用几何语言描述直线平行的性质,提高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

3.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将直线平行的性质应用于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直线平行的性质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证明直线平行的性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直线平行的性质。

2.利用几何画板软件,动态展示直线平行的性质,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3.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几何画板软件,用于动态展示直线平行的性质。

2.准备相关实例,用于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几何画板软件,动态展示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

然后提出本节课的问题:直线平行还有哪些性质?2.呈现(10分钟)呈现直线平行的性质,引导学生用几何语言描述。

例如,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同时,解释性质的含义和应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利用几何画板软件,尝试证明直线平行的性质。

谈谈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谈谈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谈谈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一直强调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高效课堂,但在教学中会发现,有效的课堂时间上,教师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去画图形或者准备图形课件,既浪费了时间又没能让学生参与到真正的数学动手与探究中来。

所以在教学中我认真学习《几何画板》,结合教学实际运用到几何教学中,现就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谈谈几何画板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1、体现数学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都说数学美,可是它的美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教师也很难说清楚,学生更是难明白。

在初中阶段,和谐的几何图形、优美的函数曲线都无形中为我们提供了美的素材,在以往为了让学生感受,教师花费很大的精力、体力去搜集图片,资料,在黑板上无休止地画图。

如今,利用几何画板按几下就可以绘出金光闪闪的五角星、旋转变换的正方形组合等等一系列能体现数学美丽一面的图形。

用它们来引入正题,学生会很快进入角色,带着问题、兴趣、期待来准备听课,效果可想而知。

例如:我在讲解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应用时,首先在屏幕上迅速制作了一个有颜色变化的五角星,同学们很快就被吸引,教师跟着提出问题。

五角星的五个角的度数和是多少呢?学生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当教师用画板的度量功能和计算功能得出它的五个角和为180度时,学生们惊讶不已。

立刻就有同学着手证明……在总结出一般解法之后,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七角星和九角星的各角读数和是多少呢?……一节课在积极热烈的气氛中进行着。

原本静止枯燥的数学课变成了生动、活泼、优美感人的舞台,学生情绪高涨,专注、渴求和欣喜的神情挂在脸上。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的老师,是原动力。

当我们使用《几何画板》动态地、探索式地表现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还有象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等等,都能把形象变直观,实现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实践证明使用《几何画板》探索学习数学不仅不会成为学生的负担,相反使抽象变形象,微观变宏观,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极大的乐趣,学生完全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

利用几何画板制作数学课件(一)

利用几何画板制作数学课件(一)

探究性问题解决
02
几何画板可以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探究性问题,通过实验和观察
,发现数学规律和性质。
模拟数据采集和分析
03
在几何画板中,可以模拟数据采集的过程,并对采集的数据进
行分析和处理,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交互式学习
交互式图形操作
几何画板提供了交互式的图形操作工具,学生可以通过拖拽、旋转 等操作,与图形进行互动,增强学习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交互式问题解决
在几何画板中,可以设置交互式的问题解决环境,引导学生逐步解 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交互式评价与反馈
通过几何画板的交互功能,教师可以及时地对学生的操作和回答进行 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PART 04
几何画板制作数学课件的 案例分析
REPORTING
案例一:利用几何画板制作动态几何图形课件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几何画板提供了丰富的探究性学习资源,教师可以利用这 些资源制作探究性学习课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 例如,在制作“勾股定理”的探究性学习课件时,可以设 计一系列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观察、猜想和 证明勾股定理。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探究精神,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PART 02
制作数学课件的步骤
REPORTING
确定课件主题和目标
确定课件主题
选择一个具体的数学知识点或问 题作为课件的主题,确保主题明 确、具体。
设定教学目标
根据课件主题,设定明确的教学 目标,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等 方面。
设计课件结构和内容
划分知识点
设计交互环节

《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转、 反射 、 缩放 、 迭 代 等 图形
变换 功 能.
点可 改变 它 的形 状 , 但 是 平 行 四边形 固有 的几何
( 3 ) 提供 了强 大 的度 量 功能 ( 长度、 角度、 面积 、
性质 是不会 变 的. 另 外 还 可根 据 需 要 把 三角 形 旋 转
( 6 ) 可 以在 P o w e r P o i n t 幻灯片 、 Wo r d文 档 中无

性 质定 理毫 不理解 , 只能死记 硬背 , 更 别说运 用 自如 了. 这 时教 师如果 能 在课 堂上 能 根 据需 要 利 用 几 何
画板制作相应的图形创设教学情境 , 加 以演示 , 不仅
半径、 斜率 、 比例 、 坐标等) 和计算功能( 常规 的代数 运算 、 常用十余种 函数计算等) , 能动态演示数据变
化, 并 可根据 需 要制表 . ( 4 ) 提供 了图表功 能 , 可 建 立直 角 坐标 系 , 方 便
的过 程呈 现 出 来 , 这样更 直观 , 也 易 于 归 纳 出其 性 质. 同样 , 矩形、 菱形、 正方形 也可 仿照 上例.
平行 线 、 三线八 角及 三角形 、 四边形 、 任意 多边形 、 圆
《 几何 画板》 方面的有关知识 , 并且在课堂教学 中也 进行 了一些 尝试 , 感 觉 到将 几何 画板 应 用 于 数 学课 堂教学主要有 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 ①有利于数与形 的完美结合 ; ②有利于培养学生空间想象的能力 ; ③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 习兴趣 ; ④有利于数学教学质 量 的提 高. 下 面先 介绍 一下 《 几何 画板》 的主要 功 能 :
等都 可用 《 几何 画板》 来 画 图. 例 如 在学 习九 年级 上

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摘要:《几何画板》软件即插即用,在教学中可随时使用,操作方便。

其图形变化功能,强大的计算功能,对于几何教学中图形性质的探究,动态几何过程的理解,图形变换性质的探究,函数及图象性质的探究,都有很好的作用。

在教学中尝试利用几何画板辅助教学,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便于学生理解,还能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几何画板;探究;性质;图形变换;函数图象;课堂;教学效果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对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整合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几何画板》软件中的绘图功能,图形变化功能,强大的计算功能,对于几何教学中图形性质的探究,动态几何过程的理解,图形变换性质的探究,函数及图象性质的探究,都有很好的作用。

一、利用《画板》探究图形性质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看,“空间与图形”是四块教学内容中的重要一块,它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推理能力的重要一环。

在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数学教学的诸多软件中,《几何画板》软件具有制图方便,准确灵活,具有强大的计算功能等优点。

这也是新的沪科版数学教材编排信息技术应用的原因之一。

以下是笔者结合实际教学,举的几个利用《几何画板》探究图形性质的例子。

1.利用《几何画板》探究对顶角、平行线的性质在传统的教学中,对于“对顶角相等”这一性质的获得,是利用量角器测量获得的。

几何画板也能完成这一功能,它还有更优秀之处,那就是它可以在转动某一条线,使两线相交的夹角发生改变时,两对对顶角在动态变化中相等这一特性不变,使学生对这一性质深信不疑。

同样在对平行线性质的探究时,学生绘图或教师在黑板上制图,难免有偏差,不准确的现象。

借助几何画板的计算功能和图形变化功能验证学生的探究结论,则能做到准确无误,动静结合。

如下图,在几何画板中绘平行线AB平行于CD,作一直线EF与之相交,测出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度数。

在EF旋转变换中观察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关系。

用几何画板辅助进行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教学

用几何画板辅助进行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教学

用几何画板辅助进行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教学一、教学目标:1、掌握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及其判定方法。

2、掌握利用数形结合解决与直线、圆有关问题的思想方法。

3、会利用“几何画板”形象地展示问题,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并探寻解题的思路。

4、会使用“几何画板”求解一些简单的数形结合问题。

5、培养学生观察、探究、动手能力以及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如何求解“圆上到直线距离为a(a>0)的点的个数”问题。

解决方法:①利用“几何画板”求解(让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作出圆和直线的图形,在圆上取一点,度量出点到直线的距离,然后让点在圆上移动,观察满足条件的点的个数。

②利用“几何画板”探寻解题思路,通过“几何画板”的演示,启发和引导学生将问题逐渐转化:点到直线的距离→两平行直线间距离圆上一点P到直线l的距离的最值问题→过P点的直线与圆相切的问题圆上到直线距离为a(a>0)的点的个数→到直线的距离为a的两条平行线与圆的交点个数通过具体问题的分析、讲解,由学生归纳出一般结论,最后用于指导具体问题的操作。

在该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采用“几何画板”求解和常规方法求解相结合,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动手能力和学生的基本技能以及解题能力。

2、教学难点:学生能熟练使用“几何画板”,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会设计过程、寻找思路并解得答案。

解决方法:事先通过培训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方法,了解“几何画板”所能解决的问题。

在课堂上通过例题的讲解和示范,使学生对如何将一个数学问题中的条件在“几何画板”中呈现出来,对问题答案的求解又可以通过“几何画板”中的什么操作来完成这整一个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对类似问题的求解进行操练并且不断深化,使学生基本掌握使用“几何画板”求解一些简单的数形结合问题的方法和过程。

三、教学过程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按直线与圆的交点个数分:相交(两个公共点)、相切(一个公共点)、相离(无公共点)判别方法(根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与半径r 之间的大小关系):相交(d<r ) 相切(d=r ) 相离(d>r )2、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应用(数形结合问题)例1、的距离的最大值。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4.4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4.4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教学设计
3.反思与总结:通过完成练习、参与讨论、总结规律等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系统性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学生在完成练习后,对照答案进行自我检查,找出错误原因,及时修正。
-教师组织课堂小结,让学生复述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和应用,巩固所学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让学生体会相似三角形在几何图形中的美。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几何画板或其他教具,观察相似三角形的特征,并总结规律。
-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观察结果,讨论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条件。
2.理论与实际结合:结合具体实例,让学生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设计具有实际背景的问题,指导学生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求解。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相似三角形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艺术等,激发学生对几何美的追求。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共同解决问题。
3.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积极性。
2.提出问题:向学生提问:“你们觉得这些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如何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回顾相关知识:简要回顾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为学生学习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打下基础。
(二)讲授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将系统地讲解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判定方法及其应用:
-设计开放性问题和实际应用题,评价学生对相似三角形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

几何画板学习心得

几何画板学习心得

几何画板学习心得作为一名高中生,学习几何一直是我学业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几何在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很多其他学科的基础。

为了提高我的数学水平和应对高考,我决定系统地学习几何知识。

为此,我购买了一块几何画板,并开始了我的几何学习之旅。

几何画板是一种用于学习几何的工具,它是由一个木制的画板和一张白色的几何纸组成的。

画板上有许多刻度和标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绘制几何图形。

几何纸上则有一些预先绘制好的几何图形和坐标系,方便我们进行练习和研究。

在开始使用几何画板之前,我首先学习了一些与几何有关的基础知识,如直线、射线、线段、角度等。

这些知识是我后续学习几何的基础,没有它们我将无法理解几何画板的使用方法和作用。

学习几何画板的第一步是了解画板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我仔细观察了画板上的刻度和标志,并按照说明书上的指导进行了操作。

刚开始使用几何画板时,我有些不习惯,经常出现绘制图形不准确或者操作不流畅的情况。

但是随着不断的练习和熟悉,我逐渐掌握了使用几何画板的技巧。

我发现,要想在画板上绘制准确的几何图形,除了要准确地使用刻度和标志外,还要有耐心和细心,不能急于求成。

之后,我开始通过几何画板进行几何知识的学习和实践。

我按照课本上的习题,利用几何画板绘制和分析各种几何图形。

通过实践操作,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几何的概念和原理。

我发现,几何画板能够帮助我直观地感受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点,加深我对几何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几何画板也锻炼了我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让我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几何问题。

在使用几何画板进行几何练习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些问题和困惑。

有时候,我会出现绘制图形不准确、计算错误或者无法解决某些问题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积极寻求帮助并进行反思。

我向老师请教、与同学讨论,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书籍进行学习。

通过不断地调整和改进,我逐渐提高了在几何画板上进行几何学习和练习的能力。

几何画板的使用不仅仅局限于解题,它还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几何证明。

“几何画板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教学案例(刘正红)

“几何画板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教学案例(刘正红)

几何画板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瑞安市新纪元实验学校:刘正红在数学教学中,设法使学生在接受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融入主动的探究、发现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归纳概括获取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自生活,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就在自已的手中。

自从自学了几何画板后,我就经常尝试着应用几何画板将呆板的数学图形动起来,让学生看见动中的图形,我一试,学生就来了学习的兴趣,也增强了我的教学兴趣。

以下教学案例就是我在新课程标准下的一个尝试。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现实生活中的平移.2.理解图形平移的概念.3.理解图形平移的性质:即图形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和方向;连接对称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4.会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教学重难点】重点:图形平移的概念和性质。

难点:本节的范例运用实际操作和作图两种方法来解,要求较高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教学方法】——教法:三学循环教学法【学习方法】自学为主,三学循环【教学准备】几何画板,三角板及课件等。

教学方法:1、教师教法:开放式讨论、尝试发现、实验与探究相结合。

2、学生学法:以自学为主、自主动手、动手与主动发现相结合。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探究过程:情景导入:感悟:关心国家大事,努力学习。

这些字有没有平移二、新课3.得出结论:理由:(2)改变了图形的方向,而平移不改变图形的方向。

4.实验。

可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观察、思考、交流,可能得到的结论:三、例题精讲学生口述,教师板书解题过程。

四、练习巩固拓展提高在Rt ABC中,∠A=90°,现将ABC沿AB方向平移,到DEF的位置,若平移的距离为3,AB=AC=5.(1)试找出∠BGD的同位角.(2)试求出线段CF的长.(3)试求BDG的面积.堂堂清:1.将面积为30cm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向下平移20cm,得到△MNP,则△MNP是三角形,它的面积是 cm22.“小小竹排水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所蕴涵的图形变换是__________变换?3.如图所示,是小李家电视机的背景墙面上的装饰板,它是一块底色为蓝色的正方形板,边长18cm, 上面横竖各两道红条进行装饰,红条宽都是2cm,问蓝色部分板面面积是多少?五、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质。

初中三角形全等教学策略的几个技巧

初中三角形全等教学策略的几个技巧

初中三角形全等教学的几个策略运用和反思靖远县三滩中学崔巧芳730615初中数学中三角形的全等,其实是对平面几何中两个图形关系的研究。

三角形的全等是两个形状、大小都相同的三角形,其中一个三角形可以经过平移、旋转、对称等运动与另一个三角形完全重合。

三角形全等是两个三角形之间最常见的关系,探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条件,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四种判定方法,渗透分类思想,逐步学会写出逻辑推理的证明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思维,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策略一:置疑设景,激发思维在新课程标准的框架下,这一章的教学中,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如何去识别全等的三角形,还要让学生掌握其中的思维方式。

利用初中生所特有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利用生活中学生所熟悉的三角形的存在和应用,带领学生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让学生体会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例如,元旦联欢会,为活跃气氛,班委会想让班级每个同学自制一个小彩旗,可怎样才能使全班的彩旗形状、大小完全相同呢?又如,我们修建人字架的房屋,怎样才能使房顶的所有人字架大小相等呢?由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尝试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怎样画一个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全等?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激发同学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生可能会提出很多方案,对于这些方案教师不急于评价,先引导学生分析各种方案的共同特点:都是先通过已知三角形的边、角的条件画出一个三角形与原三角形全等;不同点是所需条件的个数不同。

学生的思维在此产生碰撞,要使两个三角形全等到底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教师进一步明确本节课研究的方向,引出课题。

牵住了学生的思维的鼻子。

策略二:手动心思,验证思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在兴趣引导下学生自发地学习和探索,更需要多方面的配合。

此时此刻,教师可利用早就让学生准备好的学具,开始手动心思的活动。

教师带领学生利用身边随处可见的东西——纸,经过折叠、剪裁以后,亲手制造出两个完全相等的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就是全等三角形。

数学教学中如何使用几何画板

数学教学中如何使用几何画板

数学教学中如何使用几何画板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很多情况下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特别是在一些几何部分的知识教学环节,能够起到很好的教学帮助作用。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数学教学中如何使用几何画板,欢迎大家阅读!1数学教学中如何使用几何画板在学习兴趣培养中的应用。

很多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学习缺乏必要的兴趣,对数学课程有着十分明显的厌恶心态。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与初中数学知识内容的繁琐性、抽象性以及枯燥性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而为了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全新的认知,便需要使用几何画板软件,将一些看起来较为枯燥的数学知识通过全新的方式表现出来,从而获得更加良好的理解。

比如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很多学生会感到无所适从,为了让学生对二次函数有更加新颖的了解,便可以将函数通过图像的方式,在几何画板中表现出来,如下图所示:在图一中,表现的是一个二次函数y=ax2+bx+c的相关参数变化情况,从图像中可以非常直观地了解到随着a、b、c三值的变化,函数图像所产生的相应变化,对于学生学习二次函数以及了解其本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让学生对枯燥的数学知识重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让教学变得更加规范,几何画板下的二次函数图像要比传统的黑板上作画精确许多。

帮助日常教学活动的进行。

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很多情况下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特别是在一些几何部分的知识教学环节,能够起到很好的教学帮助作用。

以初中数学中一个几何体上各条棱的平行与垂直关系为例,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如果缺乏了相应的教辅示范工具,那么学生往往会很难理解教学内容,空间想象力不够丰富的学生甚至完全不能进入学习中。

而几何画板则为这种情况提供了非常好的帮助,让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如下图便是对正六面体的各条棱空间关系分析:在图二中,将六面体的各个顶点分别命名为A、B、C、D以及A’、B’、C’、D’,通过几何画板中图形的旋转,将六面体全方位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可以很直观地观察到每一条棱与其他棱之间的空间平行、垂直、异位等关系,从而为后续的进一步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创新(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创新(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创新第一篇范文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创新已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教师专业发展四个方面,探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创新策略。

教学内容创新1.引入生活化教学内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和魅力。

例如,在教授几何知识时,可以让学生调查身边的几何图形,分析其特点和应用。

2.拓展数学文化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介绍数学历史、数学家和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如讲述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我国数学发展历程,激发民族自豪感。

3.注重跨学科整合: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如物理、化学、生物等,让学生在跨学科的学习中,形成知识体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函数知识时,可以引入物理学中的力学原理,让学生理解函数与力学之间的联系。

教学方法创新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在教授概率知识时,可以设计一系列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悟概率的本质。

2.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例如,在教授几何证明时,可以让学生分组探讨,互相验证证明方法,提高解题技巧。

3.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如利用几何画板软件,直观展示几何图形的变换,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几何知识。

教学评价创新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如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讨论、提问、作业完成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给予及时的指导和鼓励。

2.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结合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例如,在数学日记、数学小论文等形式的评价中,充分展示学生的数学素养。

3.弹性评价标准: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制定合适的评价标准,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评价中找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激发学习动力。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4.2.2.2《切线的判定和性质》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4.2.2.2《切线的判定和性质》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4.2.2.2《切线的判定和性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切线的判定和性质》是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4章《圆》的第二个知识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圆的定义、性质以及圆的基本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切线的定义、判定和性质,以及切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这些知识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圆的性质,解决与圆有关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圆的性质和运算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切线的定义、判定和性质以及切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已知的圆的性质出发,推导出切线的性质,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切线的相关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切线的定义、判定和性质,以及切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切线的定义、判定和性质,以及切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教学难点:切线的判定和性质的推导过程,以及切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讲授法、引导发现法、小组合作学习和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几何画板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切线的性质和判定。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圆的性质,引导学生思考与圆有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发现:引导学生从已知的圆的性质出发,观察和思考切线的性质,引导学生发现切线的判定和性质。

3.讲解与示范:讲解切线的定义、判定和性质,以及切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并通过几何画板进行演示。

4.动手操作: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或者手工画图,自己尝试作出圆的切线,并判断其性质。

5.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切线的性质和判定,以及切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教学案例:4.1几何图形(2课时)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教学案例:4.1几何图形(2课时)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学习经验和方法,如“你觉得你在解决这个问题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如何克服的?”
2.设计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评价指标,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能力发展和情感态度进行评价,如“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程度如何?你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如何?”
3.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如“你觉得自己的解答是否合理?你的队友对你的解答有什么看法?”
2.利用问题导入:提出问题“你能说出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几何图形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和回忆。
3.利用复习导入:复习小学阶段学过的平面几何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等,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讲授新知
1.三角形:讲解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和特点,如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等。
3.培养学生关爱自然、关爱社会的情感,通过几何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我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我要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化,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要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和情感态度,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生活情境: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几何图形的概念,如房间的布局、道路的设计等,让学生感受到几何图形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问题情境: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如“如何在三角形中找到一个点,使得该点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3.操作情境:利用几何画板等工具,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和体验几何图形的性质,如通过拖动三角形的顶点,观察三角形的变化规律。

让初中学生利用几何画板学数学的一些尝试之欧阳美创编

让初中学生利用几何画板学数学的一些尝试之欧阳美创编

让初中学生利用《几何画板》学数学的一些尝试王松萍计算机的出现,网络技术的运用,信息时代的来临,正在给教育带来深刻的变化,教育技术的更新也更新了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投入到现实..并有更多的精力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几何画板》是一个适用于几何教学的软件,它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几何图形的内在关系,探索几何图形奥妙的环境。

它以点、线、圆为基本元素,通过对这些基本元素的变换、构造、测量、计算、动画、跟踪轨迹等,构造出其它较为复杂的图形。

《几何画板》操作简单,容易学,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动态几何。

我们学校把《几何画板》作为校本课程,学生进入初中后,我们利用十课时左右的时间教学生掌握《几何画板》中的简单作图、变换、度量等基本功能,我们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课件、设计作品,试图利用《几何画板》帮学生学习数学,让学生更乐意学习数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用《几何画板》设计图案,使学生更乐意投入到现实的数学活动中去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增加了能灵活运用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能运用任意一个三角形、四边形或正六边形这几种图形进行简单的镶嵌设计。

并将这些内容贯穿在七年级到八年级的三册书中。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第八节《图案设计》,《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三角形》第三节《图案设计》,第七章《生活中的轴对称》第四节《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第四节《简单的图案设计》,第四章《四边形性质探索》第七节《平面图形的密铺》)图案设计丰富了学生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且它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服装设计、家居装修等领域都要用到图案设计。

案例1:北师大《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四边形性质探索》第七节《平面图形的密铺》中的“读一读”:用多边形及其组合可以拼成许多漂亮的密铺图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教学设计 旋转《旋转的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教学设计 旋转《旋转的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旋转《旋转的性质》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旋转的性质》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旋转的性质,掌握旋转的基本概念,以及旋转对图形的影响。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对图形的变换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旋转的性质和应用,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逐步理解和掌握旋转的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旋转的性质,掌握旋转的基本概念。

2.能够运用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旋转的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2.旋转对图形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总结,自主探索旋转的性质。

同时,结合例题讲解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2.几何画板或者白板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钟表的指针运动,引出旋转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用PPT课件或者几何画板,展示一些图形的旋转,让学生观察和思考,旋转前后的图形有什么关系,旋转中心、旋转角度等参数对图形有什么影响。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几何画板或者白板,自己动手操作,尝试不同的旋转参数,观察图形的变换。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旋转的性质解决问题。

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出示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如几何题、生活应用题等。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旋转的性质和应用。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有关旋转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巩固复习。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突出旋转的性质和关键点。

利用几何画板培养学生能力

利用几何画板培养学生能力

( ) 养 学 生 的 探 索 、 察 能 力 2培 观
“ 探索是数学 的生命 线” 。用 < 何画板》 几 进行 探索思考 、
观察 。 学 生 的想 象 力 得 以 发 挥 , 显 示 功 能 通 过 动 态 的 演 使 其 示轨迹 , 强学生感性认识 , 抽象 的事物为具体的事物 。 增 化
来 解决问题 , 由过去 重分析重推理 变为 由猜测 到实验 然后 可
再 探 求 轨 迹 。 样 增 强 了 学 生 的 猜 测 与 观 察 能 力 。 生 也 就 这 学 有 了 更 多 的 提 出问 题 和 发 现 规 律 的 机 会 。 例 3 已 知 x +v :4与 y轴 正 半 轴 交 于 M, : 2 2 A是 圆上 的 动 点 , 点 M和 点 A分 别 作 圆 的切 线 , 们 相 交 于 点 P 试 求 过 他 ,
等 吗” 共 有 几 次 “ 等 ” 机 会 ? 当 A点 在 其 他 象 限 时 , 一 相 的 这 两个 角关 系 如何 ?
端点 的线段 。对此题 而言 。 用计算 机可 能被认 为 小题 大做 ,
用 传 统 的 教 法 也 完 全 能 够 让 学 生 听懂 此 题 , 用 ‘ 何 画 板 》 但 几
G的轨迹是以 M为圆心半径为 2 的一个 圆 , 这样 , 几何 画 在‘
板) 的帮助 下 。形” 如此 简单 , 么如何 求 出轨迹方 程 呢? “ 是 那
维 2期
兵 团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J OUR NAL I OF B NGT UAN EDUC ATI S T ON TJ UTE
v 1 1 No. o.6 2 Ap . 0 6 r2 0
例 2 己知 : A C与 它 的 内接 矩 形 。 形一 边 在 B : AB 矩 C边

数学交互式教学心得体会

数学交互式教学心得体会

数学交互式教学心得体会数学交互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通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各种互动工具,设计出具有趣味性和实践性的学习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主动性。

在我进行数学交互式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了这种教学方式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首先,数学交互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而通过利用互动工具,我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例如,在教授平面几何的时候,我可以通过使用几何画板软件,让学生通过拖拽图形、调整尺寸等方式,亲自操作并观察图形的性质,从而加深对平面几何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其次,数学交互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是一门需要思考和推理的学科,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让学生只停留在记忆和应用知识的层面上。

而通过数学交互式教学,我可以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并通过不断尝试和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一来,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此外,数学交互式教学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们往往是孤立地进行学习,很难与其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

而通过数学交互式教学,我可以设置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解决问题,彼此交流和分享思路。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从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中获得启发和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另外,数学交互式教学还有利于个性化教学的实施。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难以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

而通过数学交互式教学,我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和学习进度,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任务。

例如,我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为他们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提供不同难度的习题,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学习区域内发展,提高学习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初中学生利用《几何画板》学数学的一些尝试王松萍计算机的出现,网络技术的运用,信息时代的来临,正在给教育带来深刻的变化,教育技术的更新也更新了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投入到现实的《几何画板》是一个适用于几何教学的软件,它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几何图形的内在关系,探索几何图形奥妙的环境。

它以点、线、圆为基本元素,通过对这些基本元素的变换、构造、测量、计算、动画、跟踪轨迹等,构造出其它较为复杂的图形。

《几何画板》操作简单,容易学,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动态几何。

我们学校把《几何画板》作为校本课程,学生进入初中后,我们利用十课时左右的时间教学生掌握《几何画板》中的简单作图、变换、度量等基本功能,我们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课件、设计作品,试图利用《几何画板》帮学生学习数学,让学生更乐意学习数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用《几何画板》设计图案,使学生更乐意投入到现实的数学活动中去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增加了能灵活运用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能运用任意一个三角形、四边形或正六边形这几种图形进行简单的镶嵌设计。

并将这些内容贯穿在七年级到八年级的三册书中。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第八节《图案设计》,《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三角形》第三节《图案设计》,第七章《生活中的轴对称》第四节《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第四节《简单的图案设计》,第四章《四边形性质探索》第七节《平面图形的密铺》)图案设计丰富了学生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且它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服装设计、家居装修等领域都要用到图案设计。

案例1:北师大《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四边形性质探索》第七节《平面图形的密铺》中的“读一读”:用多边形及其组合可以拼成许多漂亮的密铺图案。

下面的图案是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密铺图案的一部分。

欣赏这些图案,你能发现哪些多边形或其组合可以密铺。

……,你能利用几种多边形,通过组合进行密铺吗?我要求每位学生设计一个密铺的图案,但收到的作业质量不是很好,只有美术功底较好的学生的作品还算可以。

还发现学生用纸笔等传统工具,不是很乐意去完成图案设计作业。

于是我就想利用学生已经会用的《几何画板》,让他们完成图案设计的作业,没想到这一改,竟使学生完成的作业美不胜收,即使是数学功底不好的学生,也完成的相当出色。

以下是收集的一些同学的作品。

在这里,学生自由发挥,利用反射、旋转、图形组合及色彩搭配等各种方法,充分展示了自己对几何图形的阐述。

如最后一个图案,学生的灵感来自本节“随堂练习”第2题:利用习题3.7所得的“鱼”形图案能否进行密铺?“鱼”形图案是由正三角形剪拼得到的,用“鱼”形图案可以密铺得到漂亮的图案,用正三角形也一定行。

下图是它的操作步骤,在第一步画正三角形时要用到“旋转”,从第五步以后要用到“反射”,学生们在设计中体味到了“用数学”带来的快乐。

CACACACABBB拖动第三步图形中的任意一个点的位置,可以改变最终的图案(如下图),学生也体会到利用《几何画板》进行图案设计的快捷与便利。

B'C'B'C'A'A'二、运用《几何画板》开展探究,使学生更乐意投入到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探究性学习是区别于直接接受性学习的学习形式,它是指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以问题为导向,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

目前,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主要还停留在教师制作课件、学生接受学习的层面上。

《几何画板》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探究的平台,能够快速的度量线段的长度和角的度数,利用图形中点的运动,能够更直观的让学生观察变化、产生猜想、验证结论。

用《几何画板》进行探究性学习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从而形成研究数学的积极态度。

案例2: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六章A组复习题第1题:将正方形的四个顶点用线段相连,什么样的连法最短?研究发现,并非对角线最短,而是如图的连法最短(即用线段AE,DE,EF,BF,CF把四个点连接起来)。

如图已知∠DAE=∠ADE=30°,∠AEF=∠BFE=120°,你能证明此时AB∥EF吗?学生对如何“研究发现....,并非对角线最短,而是如图的连法最短”感兴趣,问我:“到底是怎么研究发现的?我们初中生也能通过研究发现吗?”DB'C'B'C'B'A'A'A'我建议学生利用《几何画板》试一试,为什么连接正方形四个顶点的线段数恰好是五条时长度和最小?点E 、F 为什么要摆在如图的位置?1、如果用四条线段连接,一定要过中心在正方形ABCD 所在平面上取一点M ,度量AM 、BM 、DM 、CM 的长度,计算它们的和,拖动M 点,观察长度和的变化情况。

m A M+m MB +m MD+m CM = 8.61 厘米m CM = 2.17 厘米m MD = 2.15 厘米m MB = 2.15 厘米m A M = 2.13 厘米拖动点M拖动点Mm A M+m MB +m MD+m CM = 8.84 厘米m CM = 2.02 厘米m MD = 2.84 厘米m MB = 1.50 厘米m A M = 2.49 厘米D CD C学生很快猜得M 为AC 和BD 的交点时,长度和最小(当正方形边长为3cm 时,长度和约为8.61cm )。

这个猜测,很容易用“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加以证明(证明过程略)。

度量课本中图形中的线段和(当正方形边长为3cm 时,长度和约为8.32cm )的情况,学生发现确实用五条线段连接比用四条要好。

用六条线段呢?2、六条线段的情况可以转化为五条线段通过多次尝试,学生发现,移动图中的Q 点,只引起两条线段长度PQ 、QC 的改变(移动O 点或P 点都会引起三条线段长度的改变),比较容易发现规律。

当O 、P 不动时,通过拖动点Q ,发现当P 、Q 、C 三点共线时,长度和最小,这个结论也可以用“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加以证明,从而发现,用六条线段连接的情况可以转化为五条线段连接的情况。

当用七条以上的线段连接正方形的顶点时,情况多种多样,非常复杂。

在学生们尝试的几种情况中,都能够用固定一些点,变动一个点的方法,化曲为直,m A O+m OD+m OP+m P B+m P Q+m QC = 8.61 厘米m QC = 1.28 厘米m P Q = 1.23 厘米m P B = 1.54 厘米m OP = 1.37 厘米m OD = 1.85 厘米m A O = 1.32 厘米拖动点 Q拖动点 Qm A O+m OD+m OP+m P B+m P Q+m QC = 9.13 厘米m QC = 1.57 厘米m P Q = 1.46 厘米m P B = 1.54 厘米m OP = 1.37 厘米m OD = 1.85 厘米m A O = 1.32 厘米DD变为线段数较小的情况。

本人认为,该问题的彻底解决,需要用到图论的知识,这是我的初中学生力所不能及的。

学生们在电脑上对各种情形进行尝试后,虽然没有列举出所有的情况,但已经确信用五条线段连接的情况比用六条以上的线段连接要好(指的是连接正方形四个顶点的线段总长度的最小值最小)。

下面只要研究用五条线段连接的情况。

3、结论是可以猜到的在五条线段连接正方形的四个顶点的情况中,学生们一时找不到观察的方向,是问题中的“如图已知∠DAE=∠ADE=30°,∠AEF=∠BFE=120°”给了他们灵感,要从角度方面观察,从而想到度量角度。

如图(1),F 点不动,拖动点E ,通过多次尝试,学生发现当∠AEF=∠DEF=∠AED 时,线段和较小(如图(2))。

如图(3),E 点不动,拖动点F ,发现当∠BFE=∠CFE=∠CFB 时,线段和较小(如图(4))。

重复以上两个步骤,经过若干次的逐步调整,∠AEF 、∠DEF 、∠DEF 、∠BFE 、∠CFE 、∠CFB 大致都是120°,此时线段和不再变小(这与计算机的计算精度有关)。

拖动点W拖动点XDDDAAA拖动点F (3)m ∠EFB = 137.33︒m ∠EFC = 112.30︒m ∠DEF = 120.75︒m ∠FEA = 120.46︒m AE+m ED+m FE+m CF+m FB = 8.37 厘米m FB = 1.50 厘米m CF = 2.18 厘米m FE = 1.17 厘米m ED = 2.02 厘米m AE = 1.50 厘米(4)m ∠EFB = 137.33︒m ∠EFC = 112.30︒m ∠DEF = 120.75︒m ∠FEA = 120.46︒m AE+m ED+m FE+m CF+m FB = 8.37 厘米m FB = 1.50 厘米m CF = 2.18 厘米m FE = 1.17 厘米m ED = 2.02 厘米m AE = 1.50 厘米(2)m ∠EFB = 120.46︒m ∠EFC = 120.07︒m ∠DEF = 112.06︒m ∠FEA = 129.16︒m AE+m ED+m FE+m CF+m FB = 8.34 厘米m FB = 1.56 厘米m CF = 1.95 厘米m FE = 1.30 厘米m ED = 2.02 厘米m AE = 1.50 厘米拖动点E (1)m ∠DEF = 145.96︒m ∠FEA = 59.10︒m AE+m ED+m FE+m CF+m FB = 9.32 厘米m FB = 1.50 厘米m CF = 2.18 厘米mFE = 1.39 厘米m ED = 1.55 厘米m AE = 2.70 厘米DCDCDCAA图(2)中的点E就是△ADF的费尔马点,但学生不知道这个结论。

事后我表扬了学生,“你们利用《几何画板》发现了法国大数学家费尔马发现的结论——费尔马点到三角形三个顶点距离和最小”。

学生们限于知识,还不能证明自己发现的结论,但通过在《几何画板》上的数学实验,学生们不再对课本上的说法“研究发现....,并非对角线最短,而是如图的连法最短”感到奇怪,而是深深体会到:“我也可以研究发现....”。

学生的探究活动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学生们遗漏了用三条线段连接正方形的四个顶点的情况,最终学生也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证明。

但重要的是通过探究式活动培养了学生研究数学的自觉性和自信心,有些学生又对“用线段连接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连接正五边形的五个顶点,……,什么时候线段的长度和最小”开展了探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