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多中心协同发展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胡佛认为,区域是根据叙述、分析、管理、规划
或制定政策等目的,作为一种有效实体来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根据内部矛盾同质性或功能同一性而加以划分[1]。Martin 、Sunley 认为,区域经济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存在各种物质和信息联系,使区域经济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互影响,一个区域经济体的增长不仅依赖于自身的基础,也依赖于其他区域的增长轨迹[2]。区域,一个由点、线、面,人、事、物等通过流、链、场形成的广域性城市的时空集合体,一个多向、多维与多元关联复合体,表现为结构、主体与要素的差异性、多元性、动态性,多中心的结构关系、主体关系、要素关联等构成以城市为媒介的区域发展的重要构面,是国家核心竞争力与软实力重要载体。Carter 认为,城市是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的复合体,城市事例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3]。大转型与大调整背景下,基于资源与要素不均衡性、区位差异性、结构差异性、不对称性等,区域表现出个性与差异,基于互补与关联的区域竞争与合作成为必然;多元性、开放性与包容性逐渐成为区域的基本特征,区域多中心、板块化与模块化成为研究的主线。
1980年代以来,以区域均衡与非均衡为主线,从区域趋同/收敛性、区域差异构成与分解、Gini 系数与Theil 系数、区域空间结构与差异、产业区位与政策评价、要素投入、内生增长、区域经济系统与发展战略等角度对区域问题进行研究,其成果对指导解决区域差异与协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4-22]。同时,国家区域政策对区域空间结构与区域合作问题起
到重要推动作用,全国多中心区域群起群飞空间格
局正在形成。大转型时期,个性、开放与包容逐渐成为区域的关键特征,区域板块化、多中心化、集群化成为主流趋势。因此,区域多中心的关系问题将影响和制约区域发展格局与动态、时空结构与区域关系。如何解决区域同质性竞争与重构问题?如何协调多中心关系、推动多中心共生?正成为解决区域差异与协同问题的困惑。基于此,本文引入共生思想,从共生与多中心协同发展角度对区域协作发展进行探索性研究,以期开启区域合作与协调发展的新视角。
1区域多中心共生
1.1共生与区域共生
共生(symbiosis ),源于希腊语“sumbioein ”意为共同生活在一起(to live together )。德贝里(De Bary )提出并定义为不同种属生物生活在一起,进行物质交换、能量传递[23]。Douglas 认为共生体的主要特征是生物体从其共生伙伴处获得一种新的代谢能力,表现为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与其他生物走向联合,共同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互相依赖,各自获取一定利益的生物与生物间的相互关系[24]。从社会大系统角度讲,共生普遍存在于社会大系统中,是区域系统功能最优化、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的动态与持续的共赢、共振状态。
区域共生,指区域单元与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牵制、相互促进、相互嵌套的互动、共赢状态,是一种系统组织、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现象。
文章编号:1000-8462(2010)08-1272-06
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多中心协同发展研究
朱俊成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上海201804)
摘要:多中心是区域和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多中心问题与多中心关系成为影响区域协调与可持续发展进程的重要因子。在大转型背景下,运用共生理论,从多中心主体、多中心层级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区域多中心共生的
机理、结构与模式,提出了区域多中心嵌套共生结构模式;以武汉城市圈为例,利用断裂点、经济能级指数建立了多中心共生空间结构模型,分析了多中心共生机制、结构与模式,提出了多中心协同共生的发展战略模式。关键词:多中心;区域共生;协同发展;武汉城市圈
中图分类号:
F061.5;F299.27文献标识码:A 感谢导师方耀楣教授的精心指导与帮助!收稿时间:2010-04-25;修回时间:2010-08-10
第30卷第8期经济地理Vol.30,No.82010年8月ECONOM IC GEOGRAPHY Aug.,2010
1.2多中心共生
从规模尺度讲(Forstall&Greene,Kloosterman& Musterd),多中心或者是域内的城市集群模式,如洛杉矶、伦敦、巴黎,或者是域间的城市集群模式,如荷兰任仕达或佛兰德地区[25-26]。因此,区域多中心是以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为中心,通过集聚与辐射流联系在一起的不同等级、不同功能、不同性质的多区域构成的复杂的、开放的集合体,既有跨域的,如长三角城市群,又有域内的,如武汉城市圈。多中心通过职能、角色分工实现共生发展,中心城市扮演核心、研发、创新等职能,副中心、外围与边缘城市扮演服务、基地、腹地等职能。区域多中心共生是基于区域大系统的复杂性、多中心的差异性、不均衡与不对称性、多中心关联性,以流为媒介的区域竞争—合作方式,用于解决区域共生问题,激活多中心活力,促进区域合作、互动、协同与共赢,实现共生的累积与放大效应。
图1区域多中心共生机理模式
Fig.1Regional polycentric symbiosis mechanism model 由图1,区域共生基于多主体、多层级、多元化导向,始终围绕协同与共生的目标,通过流、链实现多中心共生,并通过区域场推动多中心从制度、经济、区域等层面实现联动,利用调控层与交流层二个博弈平台,引导求同存异、共同发展,本着“自主、互补、互利、共担、共赢、共享”原则,以协商与谈判为手段,以公平占有、共同发展、共利多赢为目标,以流、链、域、场为媒介,以自愿、有序、适度、平等、互惠、互利为基本原则,推动实现区域多中心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2区域多中心共生结构与启示
2.1多中心共生结构
国内学者利用共生理论,对小型经济、集群经济、行政区经济、城市圈经济共生理论与实证性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对称性互惠共生与非对称性互惠共生[27]、共生共荣[28]、一体化共生[29]、对称互惠条件下的一体共生[30]等模式。这些模式主要从区域合作的角度进行了阐释,未对区域的时空间结构及动态、共生机理、共生战略、多主体等进行研究,也未涉及区域空间结构的动态性、复杂性与自组织性对共生与区域协同发展的影响的研究。
区域是一个典型的多重关联的政治、经济、社会复杂大系统,纵向上表现为多重嵌套关系,横向上表现为多维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制约与被制约关系。区域空间结构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中心向多中心的动态演化过程(图2):“一枝独秀”模式,即单中心结构(图2-A);“双心联动”模式,即较高阶段的双中心、多副中心的区域空间结构(图2-B);“众心捧月”模式,即更高级阶段的一强多中心纵向嵌套的区域空间结构(图2-C);“多中心共生”模式,即成熟阶段的多强多中心的复杂的嵌套区域空间结构(图2-D);“核心—枢纽—网络”模式,是未来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趋势与模式,形成复杂的网络结构(图2-E)。
图2区域空间结构演化模式
Fig.2Regional spatial structure evolutional model
由图2,区域多中心共生结构呈等级式、连续与非连续扩展,由若干个区域中心单元通过共生媒介、共生环境建立共生关联体。
2.2多中心共生对区域发展的启示
从影响效应看,多中心共生发展,对多主体与多层次问题、区域发展结构与模式等问题具有导向性影响。由于多主体、多层级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性,在区域发展中必然产生相互牵制与冲突的域,共生可促进协商与谈判,并通过建立共同的信息、调控与监督、交流与反馈、激励与约束平台,以达到协同双赢与多赢的合作目标。
从相互作用角度看,差异催生竞争,竞争中有协同,合作中有竞争,竞争以协同为基础,协同以竞争为条件,竞争与协同相伴并影响区域发展,共生则成为区域联动、共赢发展的优化组合。竞争能够使要素或子系统保持个体性、差异性与特色性的状
第8期朱俊成: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多中心协同发展研究1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