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多中心协同发展研究
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经济与地方高校互动发展研究
在 一 起 , 主要 由三 要 素 构 成 :共 生 单 元 、共 生 模 式 和 共 生环 境 。共 生 单 元 指 构 成 共 生 体 的基 本 单 位 ,共 生
方 高 校 与 区域 经 济 不 再 是 一 个 个 独 立 的单 元 ,他 们 之
间 结 成 了友 好 的伙 伴 关 系 , 以合 作 方 式 视 为 二 者 之 间
维普资讯
・哆 l ・ ‘ 盎 } ,
●2 8 0 年第5 0 期●
基于 理 共生 论的区 济与 高 动 展 域经 地方 校互 发 研究
刘松 平 ① 刘 国平 ② 周艳 荣 ③
( 华 东师 范大学高教研 究所助理研 究 员 ② 浙江 海洋学 院机 电工 程学院 院长 、教授 ③ 浙 江海洋 ①
( ) 共 生理 论视 角 二
在 较 长 一 段 时 间 内 ,我 国的 高 等 学 校 一 直 把 自己
囿于 象 牙 塔 内 ,按 照 人 才 培 养 的职 能 在 最 基 本 的 轨道
伴 随 教 育 全 球 化 和 经 济 区域 化 的 浪 潮 ,社 会 正 从
上 不 断 地 运 转 着 。后 来 一 些 在 美 国 留学 的 知识 分 子 回
( ) “ 生 ” 概 念 的 分 析 一 共
“ 生 ”概 念 由德 国 的德 贝 里 真 菌 学 家 提 出 ,他 共
认 为 共 生 是 不 同 种 属 的 生 物 按 某 种 物 质 联 系 共 同 生 活
中 主动 占领 本 地 区域 经 济 的 主 战场 ,猎 取 自己在 本 地
区域 经 济 发 展 的需 求 点 ,培 植 “ 生 ” 的 合 作 基 础 , 共 实 现 地 方 高 校 快 速 、健 康 、持 续 发 展 。总 而 言 之 ,地
武汉城市圈多中心城市-区域结构及其协同共生
【 键 词 】多 中 心 ; 市一 区域 结 构 ; 同 共 生 ; 汉 城 市 圈 关 城 协 武
【 图 分 类 号 】F 9 . 7 F 2 中 2 9 2 ; 17
【 献标识码】 文 A
区域 是一个 空 间集合 概念 , 由点 、 、 , 、 线 面 人 事 、 等多 元 、 维 的 流 、 与关 系 群 以 场 、 为 基 物 多 链 域 础 形成 的 , 个 具有 自组 织 性 与 他 组 织 性 的 复 杂 多 一 元化 综合 体 、 一个 同质 性 与 异 质 性 相 统 一 的 综合 经
【 章 编 号 】 0 6—3 6 2 1 0 文 10 8 2( 0 2) 3—0 0 0 7—0 8
区 域 研 究
武 汉 城 市 圈 多 中 心 城 市 一 区 域 结 构 及 其 协 同 共 生
朱 俊 成 张 敏 宋 成 舜 汤进 华
( .同济 大学 经济 与 管理学 院 , 1 上海 ,0 8 4;. 宁 学 院资源 与环 境科 学学 院 , 2 10 2 咸 湖北 咸宁 ,3 10 47 0 )
作 为 区域 发 展 的载 体 , 已成 为 承 载 区 域 综合 竞 争 力
与 软实 力 的 载 体 。作 为 具 有 自组 织 性 与 他 组 织 性
的 复杂适 应 性经 济 体 , 市 区 已成 为 研 究 区域 问题 都
的重 要 载体 , 响 和 制 约 区 域 协 调 、 续 发 展 的路 影 持
济 体与 经济 发 展 的载 体 , 区域 发 展 具 有 差 异 性 、 依
赖性、 联性 、 关 自组 织 性 与 他 组 织 性 。在 全 球 化 与
一
体 化 背景 下 , 性 、 元 、 放 与 包 容 逐 渐成 为 区 个 多 开
产业协同集聚的测度方法及其应用共生理论的视角
产业协同集聚的测度方法及其应用共生理论的视角产业协同集聚是指不同产业内的企业或组织在同一地区集中发展,通过密切合作、资源共享和技术交流实现协同效应的现象。
产业协同集聚可以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创新能力和效率,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为了评估产业协同集聚的程度和效果,可以采用多种测度方法,并结合应用共生理论进行分析。
一种常用的测度方法是基于企业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
通过收集企业之间的合作数据、总部-分支机构布局、供应链连接以及资本关联等信息,可以构建产业协同网络。
通过计算网络中的各种指标,如节点的度中心性、聚类系数、介数中心性等,可以评估企业之间的合作紧密程度、信息交流频率和资源共享程度,从而判断产业协同集聚的程度。
此外,还可以采用社交网络分析方法,如小世界网络模型、无标度网络模型等,来描述产业协同网络的结构特征和演化规律。
另一种测度方法是基于地理空间的集聚程度进行分析。
通过收集企业所在的空间位置信息,可以构建产业空间分布图。
通过计算产业集聚指数、空间自相关系数等指标,可以评估产业在空间上的聚集程度。
此外,还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分析产业设施的空间布局、交通网络的分布和效率,进一步揭示产业协同集聚的空间特征和影响因素。
应用共生理论可以为产业协同集聚的研究提供分析框架。
共生理论认为,不同产业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和相互依存的特征,通过密切合作和资源共享可以产生协同效应。
在应用共生理论的视角下,可以通过构建共生模型,描述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和效应。
共生模型可以包括因果循环图、系统动力学模型等,用于分析产业协同集聚的动态演化过程和成因机制。
综上所述,产业协同集聚的测度方法包括基于企业关联性的网络分析和基于地理空间的分析;应用共生理论的视角可以提供分析框架和模型。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可以全面评估产业协同集聚的程度和效果,揭示其形成和演化的规律,为产业协同集聚的实践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共生理论视域下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与路径研究——以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为例
共生理论视域下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与路径研究①———以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为例廖忠明(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江西赣州341000)党的二十大报告将科技、教育与人才进行统筹部署,进一步明确了三者的战略地位,同时突出了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
报告提出推进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
高职院校要强化科教融汇理念,深化学校办学模式,构筑产学研共同体,打通教育与产业的经脉,为学校输送更多高素质适应性人才,服务区域发展。
产学研不仅是高校实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项基本职能的重要形式,而且是激活高校办学活力、深掘高校育人育才潜能、促使高校高水平运转的一条高速通道。
针对目前国内高职院校产学研多元主体协同创新积极性不高、合作动力不足、运行机制不畅等发展困境,从共生的角度剖析高职院校、行业协会、企业以及地方政府在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相互作用关系与内在作用机理,以期为高职院校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借鉴与路径。
一、共生是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基础“共生(Symbiosis )”一词由希腊语“Sumbioein ”演变而来,译为“共同、在一起”。
该词源于生物学,最初用来描述不同属种之间特有的生活现象。
它原本指的是两种或更多生物在生理上相互依存,以达到一种平衡状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概念逐渐引申为协同发展和构建命运共同体的过程。
共生关系实际上是不同属种间基于资源依赖或功能互补而结成的协作关系,本质上是多元主体基于有效分工而形成的竞争与合作关系。
共生理论表明,在共生关系中,互利双方按照各自的特性相互依赖、共同生活,以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
在本质上,共生是一种合作的关系,其中各方通过相互合作和相互支持,实现了共同的利益和生存条件。
多学科交叉研究发现,共生不仅是一种生物现象,而且是一种社会现象。
共生是指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按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
共生理论的核心即“共存”与“双赢”。
共生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条件及规律、共生关系对共生单元进化的作用及规律,以及如何运用来指导可持续发展,是共生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基于共生理论的产业链协同演化模型及其机制研究
基于共生理论的产业链协同演化模型及其机制研究产业链协同演化模型是指由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合作,使得产业生态系统中的各个参与者能够以协同的方式共同发展和成功。
共生理论是指两个或多个不同物种之间互相依存和互惠共生的关系。
将共生理论应用于产业链协同演化模型的研究中,可以发现产业链中的各个节点之间并非彼此独立的,而是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
基于共生理论的产业链协同演化模型建立的核心是共生机制,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利益共享机制在一个产业链中,有着不同的角色扮演者,例如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消费者等。
这些角色的利益往往有着紧密的关联。
在传统的产业链模式下,利润主要由供应商和制造商两个角色所获得,而分销商和消费者则很难获得实质性的利益。
在共生机制下,利益应该获得更加公平的分配。
例如,制造商可以将部分利润分给分销商,以协调共同发展的目标。
2. 资源共享机制在共生机制下,不同角色扮演者之间可以共享资源。
在传统的产业链中,每个角色扮演者都会将资源集中在自己手中,以达到竞争的目的。
而在共生机制下,每个角色扮演者可以将自己拥有的资源与其他角色扮演者共享,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3. 信息共享机制信息共享是共生机制最为关键的一种机制。
在传统的产业链中,每个角色扮演者都往往是孤立的,信息互通的机会非常有限。
但是,在共生机制下,每个角色扮演者都可以通过互相共享信息,了解到其他扮演者的需求和愿望,从而更好地协调各自的目标和合作方式。
在实践中,基于共生理论的产业链协同演化模型的应用已经给企业链带来了明显的好处。
由于企业之间的合作得到了加强,不同角色扮演者的互动更加协调,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各参与者之间的竞争转变为合作,产业链的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特别是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之间的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共生理论的应用更是意义重大。
总之,基于共生理论的产业链协同演化模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共生机制的运用改善了整个产业链生态系统的效率,为企业的发展带来生动活力。
城乡区域协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17城乡区域协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黄祖辉1 刘慧波2 邵 峰1(11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29;21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29) 摘要:城乡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文章归纳了改革开放30年来城乡区域不断协调发展的历程,并加以详尽分析。
同时对区域经济发展,弱化城乡“二元结构”的理论研究进行梳理,揭示了区域协同发展的内在机理。
关键词:城乡差异;二元结构;协同发展中图分类号:F06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0246(2008)08-0071-08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一种自然、历史、经济和政治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各区域内部之间的合作也有所加强,但区域之间的增长差距也在扩大,主要表现在经济差距、社会发展差距、科技差距、区域开放差距等方面。
①虽然我国已经在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城乡二元结构表现依然明显,城镇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等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大多数农村地区,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滞后,使得区域发展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如果这种状况不能得到有效的缓解,将会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民族团结和政治稳定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
因此,加快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的转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基础 11城乡分化促使城乡二元结构形成迄今为止,人类世界在聚居的形式和聚居组织上已经历了三次大的变化。
第一次大的变化是渔猎到农业的革命,发生在新石器时代。
它使人类从根本没有聚落到出现半永久性的农牧业村舍,然后过渡到定居的乡村聚落(村庄);第二次大的变动是城市的出现;第三次大变动就是城市化。
从城市的最初形成来看,只有在农业生产力发展能够提供剩余产品的前提下,少数人完全脱离农业生产而专门从事非农活动时,才开始了城市发展的历史。
从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来看,它本身就是变落后的乡村社会和自然经济为先进的城市社会和商品经济的历史过程。
共生理论视角下高校协同创新共生一体化研究
共生理论视角下高校协同创新共生一体化研究
邵云飞;詹坤;钱航
【期刊名称】《科技进步与对策》
【年(卷),期】2015(32)8
【摘要】协同创新已成为实施“2011计划”和科技创新的核心概念,反映了国内科学研究发展趋势和政策导向。
结合现实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运用共生理论探讨高校协同创新过程中高校、企业、政府之间的共生关系、共生特征以及作用方式;通过对高效协同创新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共生模式的具体分析,构建高校协同创新共生一体化体系。
在此基础上,对美国斯坦福大学高校协同创新进行案例分析,具体阐述其共生一体化系统的演化过程,为完善我国高校协同创新共生一体化建设提供借鉴,进一步推动高校协同创新发展。
【总页数】5页(P150-154)
【作者】邵云飞;詹坤;钱航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四川成都 610054;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四川成都 610054;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5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4
【相关文献】
1.共生理论视角下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教学改革背景下高校教师党员与学生专业能力共生发展机制研究——基于协同理论视角
3.田园综合体的多元利益主体和谐共生机制研究\r——基于共生理论视角
4.从共存走向共生:共生理论视角下书院与学院协同发展研究
5.基于共生理论视角下的抚顺市工业遗产共生保护机制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共生理论视角下区域教研共同体运行的困境与出路
共生理论视角下区域教研共同体运行的困境与出路
何倩;吉学秀
【期刊名称】《教育评论》
【年(卷),期】2022()5
【摘要】从“共存”走向“共生”是区域教研共同体发展的必然趋势,追求和而不同区域教研共同体的共生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然而,在实际运行中,区域教研共同体面临诸多困境,如成员之间角色互相割裂、教师主体性缺失、共同体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等。
文章基于共生理论,对区域教研共同体的运行困境进行反思,针对以上问题,从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共生能量等方面提出切实建议,以期对构建和运行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区域教研共同体提供借鉴。
【总页数】6页(P138-143)
【作者】何倩;吉学秀
【作者单位】毕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老鹰山街道中心幼儿园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共生理论视角下的校本教研共同体建构
2.共生理论下的高校体育课堂教学共同体构建
——基于边缘学生归化视角3.共生理论语境下现代产业学院协同共建:困境与出路
4.共同体理论视角下幼儿教师区域学习共同体构建的机制研究——以禅城区学前教育发展共同体为例
5.场域视角下区域幼儿园教研共同体发展的困境及其突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协同发展的文献综述
关于协同发展的文献综述山西财经大学一、国外协同理论的发展应用协同(synergy),它是指复杂系统内各子系统通过协同行为的相互作用,从而产生整个系统的联合作用超越各要素的单独作用的现象。
协同理论从产生到发展和不断的完善,主要经历了微观到宏观的发展历程。
Ansoff(1965)从微观层面首次指出,协同指的是基于主要是指两个企业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共生互长的关系。
将协同理论上升为一门学科的哈根指出,不同的系统,虽然性质不同,但是从无序转变到有序状态的过程中却遵循一个相同的规律。
Haken 于 1977 年出版专著《协同学导论》,正式将系统学的理论框架建立起来。
协同学指出,每个系统都包含多个子系统,系统的有序或无序则用有序度来表示。
在系统处于非平衡状态时,各子系统则呈现自发的、无规则的运用,子系统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联运用。
系统在有序和无序之间存在一个临界点,成为变相点。
当系统靠近变相点时,子系统之间的关联性得以增强,而相对的独立的无规则运动得以减弱。
子系统的关联作用达到一定值时,变成了主导地位,整个系统就会呈现子系统之间的关联运动所表现出的协同作用。
随着协同学的快速发展,目前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领域都开始运用协同理论来开展广泛研究,它为人们解决复杂的系统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
协同学的发展使得人们重新开始认识生命系统从非生命系统产生的过程,也使得有序与无序真正统一起来成为可能。
在社会科学领域,社会生态系统理论(Society Ecosystems Theory)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
Beckett 和 Johnson(1995)研究指出,生态系统理论是指用于描绘、分析人和其他存在的系统,以及他们之间交往的理论。
随着协同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协同理论运用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之中,用来调和生态系统中经济要素、经济主体和经济客体的关系。
此后,James F.Moore(1998)从社会生态系统中,分离出商业生态系统,界定了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的内涵。
基于协同共生理念的区域改造与城市设计研究——以上海市划船俱乐部的二次规划为例
基于协同共生理念的区域改造与城市设计研究——以上海市
划船俱乐部的二次规划为例
王双双;张杰
【期刊名称】《设计》
【年(卷),期】2013(000)008
【摘要】21世纪被称为“城市的世纪”,城市化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城市环境、交通、生态、功能、空间结构等方面的调整与变化,城市化所带来的各种城市问题
已经成为我国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与此同时,协同共生理论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
的生物学理论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多种学科之中.本文基于对协同共生理论的研究
梳理,以“统筹城市开发空间系统发展”为出发点,以上海市划船俱乐部的二次规划
为例,对区域改造与城市设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总结了城市设计的方法,并将协同共生理论进一步引入城市设计的各个方面,建立城市协同共生系统,对城市设计与规划
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总页数】3页(P94-96)
【作者】王双双;张杰
【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
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基于行为的城市滨水开放空间设计研究——以上海市北外滩滨江公园为例 [J], 尚维;杨春侠
2.基于区域城市化LUCC的人类生态过程定量研究——以上海市区典型城市化样带为例 [J], 郑辛酉;贾铁飞;倪少春
3.城市街道空间改造设计研究\r——以上海市安远路为例 [J], 宋玉瑶
4.基于功能视角下的城市街道景观改造研究——以上海市徐汇区田林路街道景观改造方案设计为例 [J],
5.基于空间、时序与要素协同的区域平衡发展研究——以上海市长宁区为例 [J], 朱建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共生理论视角下“新工科”融合创新发展研究
2021年第4期总第324期里危>惠教岍究Heilongjiang Researches on Higher EducationNo. 4,2021Serial No. 324共生理奋视角下“It工科”弒合钊I斤发展研堯刘剑平〃,夏换3(1.湖南科技学院,湖南永州425199; 2.双牌赋能数字经济云产业园有限公司,湖南永州425000;3.贵州财经大学,贵州贵阳550025)摘要:“三个面向”新形势下“新工科”融合创新范式的提出极大地拓展了“新工科”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共生理论为“新 工科”融合创新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方法论和实施路径,有助于深度剖析“新工科”融合创新发展的本质特征和深刻内涵及有效解决“新工科”融合创新发展面临的难题。
在共生体系组成、共生联结机制、共生作用界面、共生模式、共生生态体系等方面分析了 “新工科”融合创新发展体系的内在逻辑和作用机理,在强化共生发展理念、构建高效共生模式、营造正向共生环境、畅通 共生界面、增强合作共生效能等方面提出了构建“新工科”融合创新发展共生体系的发展路径,以期构建“新工科”融合创新共生发展新型体系,为增强“新工科”融合创新发展能力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新工科;融合创新;共生理论;共生模式;范式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丨003 -2614(2021)04 -0019 -06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先后经历了 技术范式(1949年至20世纪80年代末)、科学范式(20世纪 90年代至2010年)和工程范式(2010年以来)等三个范式阶 段[1]_[4]。
事实证明,历次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是符 合当时的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的,特别是2010年教育 部启动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标志着我国高等工程教育 进人了“工程教育要回归工程”阶段。
近年来,我国高等工程 教育面临着来自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全球再工业 化、新经济等一系列国内外的重大发展机遇与挑战[5][6],需 要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进行再次变革。
共生理论视域下地方高校发展路径探究
共生理论视域下地方高校发展路径探究作者:侯园园来源:《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7年第12期摘要:知识经济时代,地方高校发展何去何从一直是高等教育领域所关注的问题。
基于共生理论视角,通过阐述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共生关系,探讨院系与企业、高校与行业、高校群落与园区等不同层次的共生模式,构建结构多样化的“点”“线”“网”状共生体,以期达到地方高校与区域发展的最佳共生效率,使得地方高校在新时代背景下不负社会发展赋予其使命的同时逐渐完善自身建设,寻觅一条适合其生存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地方高校;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发展路径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一、共生理论内涵共生(symbiosis,intergrowth)最早是由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Anton.debarry,1879)提出,后经范明特(Famintsim,1835—1918)、保罗·布克纳(Prototaxis,1886—1969)发展完善,指不同种属按某种物质联系生活在一起,形成共同生存、协同进化或者抑制的关系。
[1]在《辞海》中,“共生”也被称为“互利共生”,泛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有机体生活在一起的相互关系,一般指一种生物生活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外互相有利的关系。
[2]源于生物学领域的共生学说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其独特的研究视角与方法,经过学者们的提炼慢慢演化为共生理论,共生理论可以用来解释诸多领域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彼此之间的联系、互利与共存。
如在经济学领域,共生的核心是双赢与共存,社会学领域表现为互动与合作,政治学领域则是和平共处、平等互利。
可以说,共生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学者们对这一广泛存在的现象给予更为具体形象的概念界定,即在整个共生系统内,相互联系的个体为独立的共生单元,共生单元是共生系统内进行信息沟通、能量转换的基本单元。
共生单元之间以某种特定的形式相互作用、相互结合即为共生模式,也称共生关系。
共生理论视域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共生机制、现实困境与推进策略
共生理论视域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共生机制、现实困境与推进策略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共生理论逐渐成为解释复杂系统中各元素相互依存、共同演化的重要视角。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作为实现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路径,其共生机制、现实困境及推进策略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从共生理论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面临的主要难题,以及针对性的推进策略。
文章将系统梳理共生理论的基本框架和核心概念,分析其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的适用性。
在此基础上,构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共生机制模型,揭示产业间协同演化、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的内在逻辑。
通过实地调查和案例分析,诊断当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的现实困境,如产业协同度低、创新能力不足、体制机制障碍等。
结合国内外成功经验,提出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建议,包括完善政策体系、强化创新驱动、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链水平等。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认识,也为政策制定和实践操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通过构建共生机制、破解现实困境、实施推进策略,有望推动农村产业实现更高水平的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注入强大动力。
二、共生理论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概述共生理论,源自生物学领域,描述的是不同生物之间为了共同生存而形成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
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一理论逐渐被引入社会科学领域,特别是在经济学和生态学中,共生理论被用来解释和分析不同经济主体或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协同发展。
在共生理论中,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是构成共生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
共生单元是构成共生体的基本物质条件,是能量生产和交换的基础;共生模式即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相互结合的形式,它反映共生单元之间作用的强度、频率和方式;共生环境是共生关系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对共生体的稳定性和共生单元间的共生关系具有重要影响。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则是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背景下,以农业为基本依托,通过产业联动、要素集聚、技术渗透和体制创新等方式,将资本、技术和资源要素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基于共生理论的应用型高校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探究
76海外文摘OVERSEAS DIGEST 海外文摘2020年第20期总第823期No.20,2020Total of 8230 引言应用型高校校企协同育人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共生理论背景下,高校要与企业形成良好的育人体系,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水平,从而构建更加高效的协同育人机制,帮助学生提高专业实践水平。
下面结合具体实际,科学的进行实践研究,希望分析能进一步提高研究能力。
1 共生理论的观点概述共生是自然环境的普遍生存模式,能够体现出生态系统的产生和进化的规律特征。
从已经总结出的研究成果可知,共生可作为生态系统长远发展的基本动力,该理论也对人类的进化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当前我国所研究的共生理论已经从原本的生物学领域拓展到人文社科范围,从生物识别发展到社会认识和发放论的研究。
首先,共生系统并不是由几个主体直接组合而成,而是存在高度内在相关性的社会主体形成的自组织整体,具有共存和协同进化的关系,该模式主要受到共生单元、模式、环境极其形成的共生界面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其次,对于共生系统来说,其可作为相互识别和认知的互融过程,能够促使具有复杂性及系统性等特征的单元能够相互稳定的逻辑关系,促进系统能够共生发展。
校企共生具有明显的实践性特征,具体表现可描述为:校企共生的合作模式不具有明显的利益关联,但从双方的整体利益角度来说,合作模式能够促进双方获得长远的利益,这也可作为校企合作的主要目标。
其次校企共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从合作的层次来讲,互助是感性层面,普遍存在于双方较为熟悉的情况。
可见校企合作是基于相互了解且具有共同利益的系统中开展的合作行为。
但校企合作模式仍然会受到不同条件和效果等方面的限制。
协作关系虽然可作为感性的升华,但进入理性层面,便仍需在工具性的层面停留。
在工具理性的作用下,校企合作也可视为双方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而形成的协同规划,尽管能够普遍应用到各种环境下,但一旦合作双方出现危机,便难以继续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
中小学课题申报书:基于共生教育理念的共生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基于共生教育理念的共生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学科分类:基础教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共生教育课程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一、问题的提出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014年)》要求: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水平,更好地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在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提到: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
由此看来,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当前教育的重点和根本。
另一方面,学校践行共生教育历经四个阶段:2002.5—2007.7年针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进行探索;2007.8—2012.7针对农民工子女就读进行研究;2012.8—2016.6进行全纳教育理念下师生心本发展实践研究;2017.6至今,进行共生教育理念下的学校品牌建设的实践研究。
共生教育是对我校自2002年以来开展全纳教育实践研究的深入思考和传承,也是学校历史办学理念的拓展和延伸。
学校以“共生教育”作为核心办学理念,朝着“共同成长生命至上”的学校愿景迈进,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帮助学生“成就更好的自己”为主旨,对学科课程以外的课程进行梳理、整合、创新,以期形成我校的特色共生课程。
学校课程正尝试以“共同”为基石,以“生长”为关键词,形成阅读、活动、实践三条主线,品德与人文、语言与阅读、科学与技术、艺术与审美、运动与健康五大板块,多门共生课程内容。
我们希望在共生教育理念的引领下,通过学校共生课程建设的实践,建构、开发具有学校“共生”特色的课程体系,变革、优化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形成具有共生特质的教育实践形态。
与此同时,本研究也在实践变革过程中,努力丰富、提升共生教育理论。
从共存走向共生:共生理论视角下书院与学院协同发展研究
收稿日期:2020-03-11作者简介:翁婷婷(1987—),女,湖北大冶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南方医科大学辅导员专项科研课题“从共存走向共生———共生理论视角下书院与学院协同发展研究”(FDY2019Z04)近年来,我国高校纷纷探索现代大学书院制的教育模式改革,书院建设发展迅速且价值日益凸显。
现代大学书院制传承了我国古代传统书院的教育理念、精神内涵和价值追求,同时也充分汲取了西方大学住宿学院制的教育模式,形成一种书院与学院“共存”的新型“双院”人才培养格局。
尽管如此,由于现代大学书院制是一种在已成体系化、制度化的大学教育制度基础上建设而成的教育制度,其与现有学院教育体制、教育理念、组织体系、学科文化等方面仍存在融合困境。
因此,积极探求书院制教育模式下的“双院”人才培养格局的和谐“共生”发展生态及改革路径,对进一步促进现代大学书院发展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书院”的发展古代书院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教学机构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据独特的地位。
书院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和社会责任的培育,有效融合统一“德业”与“举业”的教育目标追求;书院教育者倡导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注重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引导学生;书院重视优美和谐的教育环境的构造,注重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传统书院的教育理念和追求,对我国现代大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正如钱穆所言:“我们的大学教育是有其历史传统的,不能随便抄袭别人家的制度。
中国的传统教育制度最好的莫过于书院制度。
私人讲学,培养通才,这是我们传统中最值得保存的先例。
”[1]在西方,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著名高校实行了一种住宿学院制,这种教育架构在组织模式和教育理念上与古代书院有异曲同工之妙。
“它主要是以学生宿舍为管理的空间和平台,以学生公寓为活动社区,旨在对学生实施通识教育,并承担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与行为养成等方面的教育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胡佛认为,区域是根据叙述、分析、管理、规划或制定政策等目的,作为一种有效实体来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根据内部矛盾同质性或功能同一性而加以划分[1]。
Martin 、Sunley 认为,区域经济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存在各种物质和信息联系,使区域经济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互影响,一个区域经济体的增长不仅依赖于自身的基础,也依赖于其他区域的增长轨迹[2]。
区域,一个由点、线、面,人、事、物等通过流、链、场形成的广域性城市的时空集合体,一个多向、多维与多元关联复合体,表现为结构、主体与要素的差异性、多元性、动态性,多中心的结构关系、主体关系、要素关联等构成以城市为媒介的区域发展的重要构面,是国家核心竞争力与软实力重要载体。
Carter 认为,城市是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的复合体,城市事例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3]。
大转型与大调整背景下,基于资源与要素不均衡性、区位差异性、结构差异性、不对称性等,区域表现出个性与差异,基于互补与关联的区域竞争与合作成为必然;多元性、开放性与包容性逐渐成为区域的基本特征,区域多中心、板块化与模块化成为研究的主线。
1980年代以来,以区域均衡与非均衡为主线,从区域趋同/收敛性、区域差异构成与分解、Gini 系数与Theil 系数、区域空间结构与差异、产业区位与政策评价、要素投入、内生增长、区域经济系统与发展战略等角度对区域问题进行研究,其成果对指导解决区域差异与协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4-22]。
同时,国家区域政策对区域空间结构与区域合作问题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全国多中心区域群起群飞空间格局正在形成。
大转型时期,个性、开放与包容逐渐成为区域的关键特征,区域板块化、多中心化、集群化成为主流趋势。
因此,区域多中心的关系问题将影响和制约区域发展格局与动态、时空结构与区域关系。
如何解决区域同质性竞争与重构问题?如何协调多中心关系、推动多中心共生?正成为解决区域差异与协同问题的困惑。
基于此,本文引入共生思想,从共生与多中心协同发展角度对区域协作发展进行探索性研究,以期开启区域合作与协调发展的新视角。
1区域多中心共生1.1共生与区域共生共生(symbiosis ),源于希腊语“sumbioein ”意为共同生活在一起(to live together )。
德贝里(De Bary )提出并定义为不同种属生物生活在一起,进行物质交换、能量传递[23]。
Douglas 认为共生体的主要特征是生物体从其共生伙伴处获得一种新的代谢能力,表现为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与其他生物走向联合,共同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互相依赖,各自获取一定利益的生物与生物间的相互关系[24]。
从社会大系统角度讲,共生普遍存在于社会大系统中,是区域系统功能最优化、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的动态与持续的共赢、共振状态。
区域共生,指区域单元与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牵制、相互促进、相互嵌套的互动、共赢状态,是一种系统组织、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现象。
文章编号:1000-8462(2010)08-1272-06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多中心协同发展研究朱俊成(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上海201804)摘要:多中心是区域和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多中心问题与多中心关系成为影响区域协调与可持续发展进程的重要因子。
在大转型背景下,运用共生理论,从多中心主体、多中心层级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区域多中心共生的机理、结构与模式,提出了区域多中心嵌套共生结构模式;以武汉城市圈为例,利用断裂点、经济能级指数建立了多中心共生空间结构模型,分析了多中心共生机制、结构与模式,提出了多中心协同共生的发展战略模式。
关键词:多中心;区域共生;协同发展;武汉城市圈中图分类号:F061.5;F299.27文献标识码:A 感谢导师方耀楣教授的精心指导与帮助!收稿时间:2010-04-25;修回时间:2010-08-10第30卷第8期经济地理Vol.30,No.82010年8月ECONOM IC GEOGRAPHY Aug.,20101.2多中心共生从规模尺度讲(Forstall&Greene,Kloosterman& Musterd),多中心或者是域内的城市集群模式,如洛杉矶、伦敦、巴黎,或者是域间的城市集群模式,如荷兰任仕达或佛兰德地区[25-26]。
因此,区域多中心是以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为中心,通过集聚与辐射流联系在一起的不同等级、不同功能、不同性质的多区域构成的复杂的、开放的集合体,既有跨域的,如长三角城市群,又有域内的,如武汉城市圈。
多中心通过职能、角色分工实现共生发展,中心城市扮演核心、研发、创新等职能,副中心、外围与边缘城市扮演服务、基地、腹地等职能。
区域多中心共生是基于区域大系统的复杂性、多中心的差异性、不均衡与不对称性、多中心关联性,以流为媒介的区域竞争—合作方式,用于解决区域共生问题,激活多中心活力,促进区域合作、互动、协同与共赢,实现共生的累积与放大效应。
图1区域多中心共生机理模式Fig.1Regional polycentric symbiosis mechanism model 由图1,区域共生基于多主体、多层级、多元化导向,始终围绕协同与共生的目标,通过流、链实现多中心共生,并通过区域场推动多中心从制度、经济、区域等层面实现联动,利用调控层与交流层二个博弈平台,引导求同存异、共同发展,本着“自主、互补、互利、共担、共赢、共享”原则,以协商与谈判为手段,以公平占有、共同发展、共利多赢为目标,以流、链、域、场为媒介,以自愿、有序、适度、平等、互惠、互利为基本原则,推动实现区域多中心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2区域多中心共生结构与启示2.1多中心共生结构国内学者利用共生理论,对小型经济、集群经济、行政区经济、城市圈经济共生理论与实证性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对称性互惠共生与非对称性互惠共生[27]、共生共荣[28]、一体化共生[29]、对称互惠条件下的一体共生[30]等模式。
这些模式主要从区域合作的角度进行了阐释,未对区域的时空间结构及动态、共生机理、共生战略、多主体等进行研究,也未涉及区域空间结构的动态性、复杂性与自组织性对共生与区域协同发展的影响的研究。
区域是一个典型的多重关联的政治、经济、社会复杂大系统,纵向上表现为多重嵌套关系,横向上表现为多维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制约与被制约关系。
区域空间结构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中心向多中心的动态演化过程(图2):“一枝独秀”模式,即单中心结构(图2-A);“双心联动”模式,即较高阶段的双中心、多副中心的区域空间结构(图2-B);“众心捧月”模式,即更高级阶段的一强多中心纵向嵌套的区域空间结构(图2-C);“多中心共生”模式,即成熟阶段的多强多中心的复杂的嵌套区域空间结构(图2-D);“核心—枢纽—网络”模式,是未来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趋势与模式,形成复杂的网络结构(图2-E)。
图2区域空间结构演化模式Fig.2Regional spatial structure evolutional model由图2,区域多中心共生结构呈等级式、连续与非连续扩展,由若干个区域中心单元通过共生媒介、共生环境建立共生关联体。
2.2多中心共生对区域发展的启示从影响效应看,多中心共生发展,对多主体与多层次问题、区域发展结构与模式等问题具有导向性影响。
由于多主体、多层级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性,在区域发展中必然产生相互牵制与冲突的域,共生可促进协商与谈判,并通过建立共同的信息、调控与监督、交流与反馈、激励与约束平台,以达到协同双赢与多赢的合作目标。
从相互作用角度看,差异催生竞争,竞争中有协同,合作中有竞争,竞争以协同为基础,协同以竞争为条件,竞争与协同相伴并影响区域发展,共生则成为区域联动、共赢发展的优化组合。
竞争能够使要素或子系统保持个体性、差异性与特色性的状第8期朱俊成: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多中心协同发展研究1273态和趋势;协同促进系统实现要素间、子系统间集合性状态,彰显系统的整体实力与优势;共生引导多中心子系统的合理整合、优化配置、实现多中心的良性发展。
从资源与环境约束、绩效角度看,利于促进区域发展转型,推动资源与要素的合理流动、配置与组合,提高资源与要素的分配与使用的有效性与合理性,降低多中心与城市化扩张的资源与环境成本,提升区域多中心发展绩效,实现多中心共生的累积、协同与放大效应。
从发展趋势看,多中心协同共生符合城市国际化、城市体系再造的发展趋势;满足区域参与国际竞争、走向国际舞台的需要;有利于推动跨域整合、培育和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与软实力;符合区域发展转型、缩小差距、推动多中心协同发展的需要;符合解决国家区域不协调、不和谐、竞争与冲突,实现区域协同共生、良性互动的需要;符合城市化转型与城乡一体化,培育农民攫取财富的能力和促进市民身份转型的需要。
因此,多中心共生,对于反思区域割据、行政干预、资源与环境成本、发展绩效、区域转型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制定与执行区域政策、区域协同与持续发展、财富分配,促进公平、透明、和谐的区域发展环境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3案例:以武汉城市圈为例3.1多中心共生的背景3.1.1中部崛起的呼唤。
2006年,中部崛起战略写入“十一五”规划、“中央10号文件”、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等,标志中部崛起战略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武汉城市圈作为中部的重要地域经济体,是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支撑点,2010年3月国家发改委批复《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时第一次明确武汉作为中部中心城市的地位,提供了多中心整合与协同、共生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
3.1.2“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
2007年12月,武汉城市圈获批“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9年12月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获批自主创新示范区。
从战略上界定了武汉城市圈的发展方向与目标定位,以武汉为核心,着力建设科技发展试验区、先进产业聚集区、自主创新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领军人才基地、两型社会典范、新型城市化先行区,开辟武汉城市圈多中心共生发展新格局。
3.1.3城市化与新型城乡关系及发展转型的需要。
区域与城市发展转型是新时期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客观需要,武汉城市圈作为典型的多中心、城乡多元化经济体,应在集约、有序、节约、高效目标的定位下,以同城化模式稳定推进城乡关系整合,实现城乡和谐发展,从而实现多中心协同共生与全面发展。
3.2多中心共生的机制与模式3.2.1共生机制。
①组织与体制机制:以政府服务转型为契机,着力推进政府体制与机制改革,建立统一的资讯、决策与服务平台———联席会,克服全能政府的职能缺位、错位、越位与失灵;推进组织与体制一体化改革,完善服务与保障机制,突破行政区障碍,促进行政经济区整合;建立发展智库,负责对政府运作进行评价与监督,确保共生系统良性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