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第1课时)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河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河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题第二节中国的河流课时1课时主备人备课时 1 执教人执教时间模式7+1 审核人教材解读本节教材包括“滚滚长江”这部分内容,教材主要阐述了长江源流概况,上、中、下游划分及自然特征,巨大的水能资源和“黄金水道”等内容。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长江的自然特征及其对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图文资料的分析处理能力,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学习资源。
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的概况,以及各河段的主要水文特征。
2.说出长江水能资源丰富、航运、洪涝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3.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分析,知道长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治理对策,感悟合理利用和保护河流的重要性;运用具体案例,说出长江的开发利用价值,了解长江水利建设上所取得的成就,感悟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重点难点1.长江流域的概况、水文特征和各河段的开发利用2.长江水系的空间分布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播放歌曲《长江之歌》导入新课二、新课学习(二)滚滚长江学生自主学习长江概况:长度、流域面积、年径流量、源头、注入海洋明确:长江全长6300千米,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年径流量约10000亿立方米。
是中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东峰,注入东海。
引导学生在教材第9页中国行政区划图中找出长江干流流经的省区明确:长江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共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在中国地形图中找出长江流经的地形区(学生找出并回答)明确:长江先后流经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要求学生图2-46中找出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并圈出来。
明确:上中游的分界点:宜昌;中下游的分界点:湖口引导学生找出长江上、中、下游的支流及沿岸主要城市(学生边找边用不同颜色笔勾画出来)过渡:学习一条河流最主要是要分析掌握它各段的特征。
中国的河流 教案 教学设计

中国的河流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中国的河流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帮助学生建立对中国的河流的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1. 引入话题:中国的河流的特点和重要性。
2. 展示一些中国的河流的图片,让学生猜测和讨论。
教学活动:1. 开始课程,向学生介绍中国的河流的重要性和特点。
2. 展示一些中国的河流的图片,让学生猜测和讨论。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第二章:长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长江的基本信息,包括地理位置、流经省份等。
2. 帮助学生了解长江的经济和文化重要性。
教学内容:1. 介绍长江的基本信息,包括地理位置、流经省份等。
2. 讨论长江的经济和文化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向学生介绍长江的基本信息,包括地理位置、流经省份等。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长江的经济和文化重要性。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第三章:黄河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河的基本信息,包括地理位置、流经省份等。
2. 帮助学生了解黄河对中国农业和历史文化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介绍黄河的基本信息,包括地理位置、流经省份等。
2. 讨论黄河对中国农业和历史文化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向学生介绍黄河的基本信息,包括地理位置、流经省份等。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黄河对中国农业和历史文化的重要性。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第四章:珠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珠江的基本信息,包括地理位置、流经省份等。
2. 帮助学生了解珠江对中国经济和发展的贡献。
教学内容:1. 介绍珠江的基本信息,包括地理位置、流经省份等。
2. 讨论珠江对中国经济和发展的贡献。
教学活动:1. 向学生介绍珠江的基本信息,包括地理位置、流经省份等。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珠江对中国经济和发展的贡献。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教学目标:2. 激发学生对进一步学习中国河流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人:刘小敏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我国外流河水文的共同特征及成因
2、我国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异及原因
3、了解长江水系概况,知道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
4、学会分析并掌握长江各段的水文特征;
5、了解长江开发利用的现状及潜力;治理保护的首要任务。
6、了解黄河上、中、下游的分段及各段的自然特征;
7、了解黄河水能资源和著名的水利枢纽的分布;
8、理解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主要河流和湖泊的水文特征。
2、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3、学会分析并掌握长江各段的水文特征;
4、了解长江开发利用的现状及潜力;治理保护的首要任务。
5、了解黄河上、中、下游的分段及各段的自然特征;
6、了解黄河水能资源和著名的水利枢纽的分布;
7、理解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难点:1、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2、了解长江开发利用的现状及潜力;治理保护的首要任务。
3、了解黄河水能资源和著名的水利枢纽的分布
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
教学课时/4课时。
中国河流(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流域、水系、外流河、内流河、外流区、内流区的概念。
2、区别内流河、外流河在水文特征方面的区别,区别外流河中秦岭—淮河以南、以北的河流在水文特征上的差异。
3、了解我国湖泊的分布地区和主要的湖泊。
4、了解长江水系概况,知道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
5、通过学习增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
课题课型授新课教材分析重点1、认识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
2、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3、掌握长江水系概况。
难点外流河的水文特征;长江概况中长江流经的省区和主要地形区。
方法以《长江之歌》的FLASH以及设问引入,再通过概念识记的竞赛了解流域、水系、外流河、内流河、外流区、内流区的概念,区别内流河、外流河在水文特征方面的区别,区别外流河中秦岭—淮河以南、以北的河流在水文特征上的差异。
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些河流、湖泊景观图的展示,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读图掌握我国的河流和湖泊的概况。
然后通过读图分析掌握长江水系概况。
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课前播放《长江之歌》,渲染情境。
设问:歌曲歌颂的是什么河流?除这条河流外,我国还有哪些主要的河流和湖泊呢?通过FLASH以及设问引入。
新课讲授:一、外流区为主1、内流区和外流区知识小竞赛:学生阅读课文,并以竞赛的方式迅速找出流域、水系、外流河、内流河、外流区、内流区等概念,并在教师引导下区分外流河、内流河、外流区、内流区的概念。
学生活动:读中国水系图,寻找:(1)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2)怒江、雅鲁藏布江;(3)额尔齐斯河;(4)塔里木河。
找到这四组河流后,分别观察各组河流注入哪里?通过学生的读图分析,进一步区分内流河与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并且了解太平洋水系、印度洋水系、北冰洋水系等。
2、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通过以塔里木河为例引导学生理解。
3、外流河水文特征。
引导学生分秦岭——淮河以北、以南进行对比。
结合气温、降水分布进行理解。
项目流经干湿区水量汛期含沙量是否结冰秦岭淮河以南秦岭淮河以北4、京杭运河:京杭运河北起什么地方?南到什么地方?京杭运河流经哪些省市?京杭运河沟通哪些水系?二、湖泊学生活动:读中国水系图,找出中国主要的湖泊,如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等的位置,所在的省区。
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河流第一课时教案

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教具、学具
地图册、课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读图法、讨论归纳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备注
一、导入:
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我国人民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气候条件,一个地区的降水量发生变化,江河、湖泊的水量也会随其改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五章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二、新授
板书设计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
一、内流区和外流区
1、概念:内流河、外流河
2、内流区、外流区
二、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1、我国外流河水文的共同特征及成因
2、我国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异及原因
三、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1、我国内流河水文的共同特征及成因
2、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四、京杭运河
1、起止点、长度
2、经过的省市、沟通的水系
备课时间
月日
授课时间
月日
授课人
课题
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河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掌握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划分和分布,中国主要的外流河和内流河;
过程与方法:学生讨论分析我国外流河共同水文特征的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热情和科学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1、主要河流水文特征。2、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3)塔里木河是内流河还是外流河?说说你的判断理由。
(4)、在地图上找出京杭运河,看一看,京杭运河经过哪些省市?连通了哪些水系?小组讨论完成后汇报成果。
4、读图2—40,找出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它与前面学过的哪几条地理分界线接近?(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与季风区、非季风区分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位置相似,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南部、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中国的河流(第1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材分析《中国的河流》这一节是八年级上册中国的自然环境中的最后一节,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中国的气候、中国的地形等知识,本节课将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并分析它们的水文特征;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
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根据河流的归宿区分外流河、内流河,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2.运用资料,比较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珍惜和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树立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的观念,及海洋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
2.外流河、内流河的水文特征【教学难点】外流河、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原因教学过程【课程引入】视频欣赏:《三江源》师: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既有许多奔腾不息的巨江大川,也有许多悠悠流淌的小河溪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众多河流的概况。
(板书)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中国的河流第1课时一、外流区为主【讲授新课】教师展示“长江流域图”、“长江、黄河流域示意图”,介绍河流流域的基本名称——“水系”、“分水岭”。
(板书)一. 外流区为主1. 河流分布师:河流可以分为外流河与内流河,它们两者的划分依据是什么呢?生:最终流入海洋的为外流河,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为内流河。
师:外流河所在区域成为外流区,内流河所在区域成为内流区。
接下来那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中国内、外河流的分布及差异。
快速查阅课本,结合书本P46图2-40,找出以下内容:(1)在图上找出长江、黄河、黑龙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和塔里木河,在这6条河流中,哪些河流位于外流区,哪些河流位于内流区?(2)在图上找出中国外流区、内流区的界线,看一看它与图2-25中哪一条年等降水量最为接近,并归纳中国外流河与内流河的分布特征?【承转过渡】外流河与内流河由于所处地区气候差异,它们的河流径流量、水位变化等水文特征差异显著,而外流河中,由于南方与北方气候环境不同,南方与北方的河流水文特征差异也比较大。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_《中国的河流》名师学案(第1课时)

《中国的河流》名师学案(第1课时)一、学习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根据河流的归宿区分外流河、内流河,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2、运用资料,比较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重点、难点)3、知道我国的两大湖区,记住主要的淡水湖、咸水湖名称、位置。
二、学法指导1、读图“中国水系图”,学会从图中认识我国主要的河流、湖泊的名称及其位置。
2、运用比较法分析我国内流河与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三、预习·导学1、外流河是指、外流区是指。
2、内流河是指、内流区是指。
3、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是怎样的?为什么?4、内流河的水文特征是怎样的?为什么?5、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它的水文特征如何?6、我国的两大湖区分别分布在和。
它们分别有何特点?7、我国最大的湖泊是,它位于省;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是,它位于省。
四、学习·研讨1.读图2-40“中国的外流区与内流区”,在图上描出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想一想它与什么界线的分布基本一致。
2.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影响显著,讨论探究原因?盛行时形成南成因降水量气温3.比较我国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主要分布我国西北我国东南占陆地面积河流数量(数量、长度)河流水量(大、小)季节变化夏季气温,为汛期夏季降水,为汛期五、练习提升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数字和字母代表的河流、湖泊名称:河流: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湖泊:A ,B ,C ,D 。
(2)数字代表的河流中,属于内流河的是;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是;注入太平洋的河流有。
(填数字)(3)湖泊A、B、C、D中,属于内流湖的是。
(填字母)(4)从图上分析可知,我国以为主。
2.(2015湖南株洲中考)我国内流区域面积广大,内流河年径流总量不足全国的5%,关于我国内流河的叙述错误的是()A.汛期出现在冬季 B.多为季节性河流C.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D.通常水量随夏季气温增高而增加3.读图,下面四条河流中,汛期由长到短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④ D.②①④③六、巩固·延展不同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①我国外流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即夏季风带来的雨水,我国东部河流(除东北地区的河流外)汛期由南向北渐短,结冰期渐长。
《中国的河流》教案

《中国的河流》教案2020-08-28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国的河流》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国的河流》教案1第1课时【知识与技能】1、知道内流区和外流区的概念及分界线2、掌握内流河和外流河的水文特征3、知道我国五大淡水湖的分布【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形成学生的空间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河流的水文特征,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学习重难点】重点:河流的水文特征难点:空间概念的形成【学习过程】一、知识回顾1、我国几种特殊天气中在主要在冬季爆发,能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是,主要影响江淮地区的是主要在春季出现严重影响生活环境的是主要影响我国沿海地区的是。
2、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洪涝灾害多发生在季节,主要发生在我国。
二、自主学习读教材第42—45页,回答下列问题1、读课文理解水系和流域的概念。
2、内流河是指外流河是指我国的外流河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内流河主要分部在的区。
3、读图2-28完成活动题(1)答:。
(3)答:。
(4)答:京杭大运河经过的省(市)有。
沟通的水系有:。
4、我国的特殊河流: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
我国第一大河:。
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汛期最长的河流:。
结冰期最长的河流:。
最长的内流河:。
位于南方地区河北方地区分界线上的河流:。
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有、。
5、填表表1外流河共同水文特征及成因表水量(大或小)水位结冰期(有或无)夏季风盛行时水文特征水位形成成因冬季风盛行时水文特征水位形成南方:北方:成因表2外流河水文特征差异及成因表地区代表性河流水量水位汛期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秦岭—淮河以北地区辽河海河黄河夏季冬季秦岭—淮河以南地区长江珠江夏季冬季6、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内流河的补给水源主要来源于,流量一般较外流河,季为丰水期,冬季有的河流出现,大部分河流为河。
《中国的河流》课堂学习活动设计.doc

《中国的河流》课堂学习活动设计第三节第1课时【知识与技能】1、知道内流区和外流区的概念及分界线 2、掌握内流河和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3、知道我国五大淡水湖的分布【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形成学生的空间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河流的水文特征,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学习重难点】重点:河流的水文特征难点:空间概念的形成【学习过程】一、知识回顾 1、我国几种特殊天气中在主要在冬季爆发,能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是,主要影响江淮地区的是主要在春季出现严重影响生活环境的是主要影响我国沿海地区的是。
2、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洪涝灾害多发生在季节,主要发生在我国。
二、自主学习读教材第42—45页,回答下列问题 1、读课文理解水系和流域的概念。
2、内流河是指外流河是指我国的外流河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内流河主要分部在的区。
3、读图2-28完成活动题(1)答:。
(3)答:。
(4)答:京杭大运河经过的省(市)有。
沟通的水系有:。
4、我国的特殊河流: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
我国第一大河:。
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汛期最长的河流:。
结冰期最长的河流:。
最长的内流河:。
位于南方地区河北方地区分界线上的河流:。
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有、。
5、填表表1外流河共同水文特征及成因表水量(大或小)水位结冰期(有或无)夏季风盛行时水文特征水位形成成因冬季风盛行时水文特征水位形成南方:北方:成因表2外流河水文特征差异及成因表地区代表性河流水量谢谢分享水位汛期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秦岭—淮河以北地区辽河海河黄河夏季冬季秦岭—淮河以南地区长江珠江夏季冬季6、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内流河的补给水源主要来源于,流量一般较外流河,季为丰水期,冬季有的河流出现,大部分河流为河。
7我国的湖泊主要分布在和我国最大的湖泊是我国五大淡水湖,,,,最大的淡水湖是。
二、合作探究 2、读教材第44—45页阅读材料,你认为该如何保护洞庭湖的生态环境?三、课堂总结教学资源集散地。
中国的河流 教案 教学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中国的河流教案教学设计课时安排:1课时年级学科:小学地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主要河流及其分布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运用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的能力。
教学重点:1. 中国的主要河流。
2. 河流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1. 河流的分布特点。
2. 学生运用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中国河流分布图。
2. 相关教学素材和案例。
3.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学生准备:1. 预习相关知识点。
2. 准备笔记本和文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中国河流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大家能说出哪些是我们国家的著名河流呢?”2. 自主学习:学生根据预习内容,自主学习河流的相关知识点,教师巡回指导。
3. 课堂讲解:教师结合地图和教学素材,讲解中国的主要河流及其分布特点。
4.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河流的分布特点,分享学习心得。
5. 练习巩固:教师出示相关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四、课后作业1. 绘制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
2. 收集相关河流的案例,了解其地理特点。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中国河流分布图,引导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地理环境中,提高学习兴趣。
2.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河流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河流的地理特点。
3.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地理信息系统法: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运用地理信息技术的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课堂讲解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练习巩固: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和巩固情况。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在中国的河流分布图上指出内流区和外流区,并主要说出主要的内流河分布,了解京杭运河和我国的内流湖和外流湖。
(2)叙述我国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并会分析成因。
(3)初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叙述我国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并会分析成因。
难点:初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教学方法:启发性讲授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图片导入新课展示三峡大坝和壶口瀑布图,简单介绍中国的河流后导入新课。
二、展示目标三、师生探讨,学习新知(一)外流区与内流区1、动口说.教师出示,外流河、内流河、外流区、内流区、内流湖、外流湖的概念。
与学生自学后直接动口说出定义。
2、动耳听.教师出示分水岭图向学生讲解什么是河流的流域。
3、动手画.教师出示主要外流河图,随着动画的.展示、学生把中国主要外流河画在课本上4、动脑想.出使中国内流和外流区分界图。
总结外流区和内流区的分界线是什么?思考此线和什么线大体一致,并根据中国的水系,中国的季风和中国的降水量图(二)外流河的水文特征1、出示松花江、黄河、西江、长江流量变化图,简单讲解什么是河流汛期,并解释中国外流和汛期形成的原因,完成图下填空题2、教师讲解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哪些方面?(水量、汛期、有无含沙量、结冰期)3、教师出示中国气候图和中国降水图让学生自己分析松花江、黄河、西江、长江的水文特征,总结在课件中的表格中,并请学生说明原因,教师可适当补充。
(三)京杭运河这部分教学分两部分:1、播放京杭运河的介绍视频。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2、完成课件中的填空题(四)以塔里木河为例学习中国的内流河,主要通过以下方式:1、动眼看,找塔里木河位置,看图大概概括塔里木河的水文特征。
2、分析内流河的河水来源3、总结内流河的水文特征(五)中国的湖泊1、由鄱阳湖图片导入2、展示湖水输出的方式请学生讲解内流湖和外流湖的不同。
3、认识我国主要湖泊,并在地图上找到位置。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2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中国的河流 第1课时 外流区为主 教案

第1课时外流区为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根据河流的归宿区分外流河、内流河,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2)运用资料,比较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和归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地利用资源的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1)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基本特征。
(2)比较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教学难点】外流区和内流区的划分和空间识记。
【教学方法】读图、析图、比较、讨论、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
提问:看到地图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导入:中国的河流众多,那么怎么归类认识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新课学习(一)外流区与内流区★多媒体展示:外流河和内流河示意图。
讲解: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最终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内流河。
★多媒体展示:流域示意图。
讲解:汇集河水的地域称为河流的流域。
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
提问:内流区的定义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承转过渡:中国的河流众多,哪些是外流河?哪些是内流河?★多媒体展示:中国主要河流图。
引导学生读图:(1)依据图例,读取主要外流河及其流向和流入的海洋。
(注意讲解:淮河没有天然入海口,借助京杭大运河,注入长江入海)(2)依据图例,读取主要的内流河。
★多媒体展示:中国的外流区和内流区图。
引导学生读图:(1)依据图例,读取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范围。
教师使用表格总结: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
(2)依据图例,读取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并结合中国干湿地区划分、降水量分布图、季风区图,分析河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外流河和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多媒体展示:水文特征的概念。
讲解:人们通常将河流流量的大小、水位的高低、含沙量的大小、结冰期的有无等,统称为河流的水文特征。
1.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多媒体展示:中国东部主要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图。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第1课时)第一篇:《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第1课时)《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第1课时)学习目标:(1)从地图上找出我国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主要外流河,以及最终未注入海洋的主要河流。
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2)从河流流量、水位、汛期、冰期、含沙量等方面描述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水文特征,理解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运用流域图和相关水文资料,描述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能够说出长江、黄河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或问题,进一步理解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读图归纳我国内、外流河的分布以及水文特征;说出长江、黄河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或问题;教学难点:读图归纳我国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说出长江、黄河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或问题;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法教学过程:一、以外流区为主课程引入:【教师】展示:河流航运、灌溉、旅游等图片,洪水泛滥图片,思考讨论:河流和湖泊能给我们生活提供哪些便利?也给我们造成了哪些灾害?【学生】讨论回答:利──灌溉、航运、渔业、盐、旅游、水能;害……水灾【教师】导语:我国疆域辽阔,有许多大江巨川源远流长,奔腾不息,它们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既可兴利,又可作害。
我们研究河流,就是为了今后的生产活动中,兴利除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河流的概况。
读图感知【教师】投影:《中国的河流湖泊分布图》和《中国河流数量表》,提出问题:看到我国河流湖泊分布图的第一印象和感受是什么?【教师】读图查找/ 5 【教师】展示《中国水系图》,引导学生结合《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
【学生】结合课本图,找出主要河流:长江、黄河、松花江、黑龙江、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怒江。
读图观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提问:1.我国所有河流都东流吗?2.有没有流入其他大洋的河流?(提示:流入北冰洋和印度洋的河流),请说出该河流的名称及所注入的海洋。
中国的河流(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中国的河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课程标准】1.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2.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材解读】《河流》是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的第三节内容。
第二章介绍中国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与河流。
河流是我国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河流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这一节内容蕴含着深刻的人地关系思想。
由于河流的分布、发展受到地形的制约,河流的水文特征受气候影响,因此本章三节内容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
是对前面“地形地势”“气候”的拓展和延伸,同时又为学习下一章中国自然资源中的“水资源”的基本状况打下基础,因此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在介绍我国河流的基础上,又以长江和黄河为重点,围绕人地关系的交互作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论述。
【学情分析】七年级在学习《东南亚》时,学生已经接触了河流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因此对于河流的作用不难理解,而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对中国的地形、气候等方面的知识也有所掌握,加以引导就能够分析出气候对河流分布以及水文特征的影响。
但学生在运用地图和资料存在问题。
本节课教学中,学生可能对长江、黄河的各河段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分段治理措施难以分析归纳,缺少空间认识。
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地图和资料对长江、黄河各段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说明,引导学生分段分析治理措施。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从地图上找出我国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主要外流河,以及未注入海洋的主要内流河;2.能够从流量、流速、水位、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查找我国主要的内流河和外流河,并归纳出内流河和外流河的分布特征,提高归纳地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众多的河流,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初步建立人地关系意识。
河流(第一课时)教案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河流水文特征)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我国主要河流。
2、概括内流区和外流区自然环境的特点,掌握内流河和外流河的分布。
3、了解河流的水文特征和影响因素。
(二)过程和方法通过本节学习,加强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众多的河流,加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我国主要河流的分布。
【难点】我国河流的分布、水文特征。
三、教学方法读图法、多媒体演示法四、教学准备课件、图片资料五、教学用时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壶口瀑布视频,导入新课,学生观看视频(二)新课讲授(一)外流区为主1.教师介绍我国的著名河流,我国是世界上河流众多的国家之一,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江巨川。
2.教师简要介绍河流的主要功能-河流为我国提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塑造了富饶的冲积平原,为众多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利于灌溉、养殖、航运、发电和旅游等。
3.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河流的相关概念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外流区——外流河所在的区域(流域)内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内流区——内流河所在的区域水系——有干流和支流构成的河流系统分水岭——分隔两大水系的山岭或高地4.教师总结我国河流的主要特征-中国外流区面积610多万千米2,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64%。
内流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36%。
外流河的年径流总量占全国的95%以上。
5.课堂活动:学生在图上,找出外流区、内流区的界线,看一看它与降水分布图中哪一条等降水量线最为接近,并归纳出中国外流河与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学生:与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最为接近。
我国外流河主要分布于东部区域,流域面积较大;内流河主要分布于西部内陆地区。
6.课堂活动:界线以东南的河流是否都为外流河?学生:外流区中有内流区;内流区中有外流区。
(二)外流区河流1.三大水系太平洋水系--(播放航拍西江)印度洋水系(播放航拍雅鲁藏布江)北冰洋水系(播放额尔齐斯河)2.边界河流播放航拍黑龙江3.国际性河流(三)内流区河流播放塔里木河视频(四)河流的水文特征1.教师讲解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要素水量(流量、水位)的大小流量的变化大小及汛期和枯水期出现的季节含沙量的大小有无结冰期及长短2.介绍我国外流和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秦岭—淮河线为界,以北地区的河流主要流经半湿润或半干旱地区,水量不大,汛期短,辽河、海河和黄河含沙量大,冬季河流有结冰现象。
初中地理《中国的河流》第一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A.气温的变化
B.雨季长短
C.降水量的多少
D.降水量的空间分布
4、世界最高咸水湖纳木错位于青藏高原念青唐古拉山北麓,属非季风区湖泊,近年来,湖水水量有增大现象。
纳木错湖水量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植被覆盖增加B.冰川融水增多
C.冻土融化加强D.大气降水增加
5、图中是我国东部三条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读图并完成问题:(1)长江、珠江比黄河的汛期,是
因为。
(2)三条河流均注入 ,称为
河,基本流向都是,主要受
我国的影响。
其中珠江干流流经我
国地势的第、级阶梯,水力资源丰富。
教学反思(由使用教师撰写)。
中国的河流 教案 教学设计

中国的河流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及特点;2. 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地理资料,分析中国河流的地理意义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地图观察、数据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2. 利用实地考察、调查访问等方式,提高学生对河流环境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流,珍惜水资源的思想感情;2. 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中国的河流概述1. 中国河流的分布特点2. 河流的分类及特点3. 主要河流简介第二课时:长江与黄河1. 长江的地理特征2. 黄河的地理特征3. 长江与黄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三课时:珠江与黑龙江1. 珠江的地理特征2. 黑龙江的地理特征3. 珠江与黑龙江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第四课时:中国河流的环境问题1. 河流污染的原因与危害2. 河流生态破坏的原因与危害3. 保护河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第五课时:实践活动——走近我们的河流1. 实地考察附近河流的地理特征与环境状况;2. 调查访问当地居民对河流利用与保护的看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及特点;2. 河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3. 保护河流环境的措施。
难点:1. 河流地理特征的分析;2. 河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四、教学方法1. 地图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了解中国河流的分布及特点;2. 数据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河流的地理数据,掌握河流的地理特征;3.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走近河流,了解河流的环境状况;4. 调查访问法:让学生调查访问当地居民,了解他们对河流利用与保护的看法;5.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河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五、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在地图观察、数据分析等方面的能力;2. 评价学生在实地考察、调查访问等方面的表现;3. 评价学生在保护河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意识。
2.3中国的河流(第1课时)(教案)-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湘教版)

2.3中国的河流(第1课时)(教案)-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精品课堂(湘教版)课程名称:《中国的河流》课时安排:本课时为第1课时,共计1课时(40分钟)。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主要河流及其特点。
2.掌握中国的河流分布情况及其流域特点。
3.了解水资源的保护意义,掌握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和措施。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主要的河流,掌握其流域特点和水资源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教学难点:掌握教学重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图解法、实物展示法、分组配对法、问答法等。
教学准备:电脑、投影仪、教材、地图、河流图片、保护水资源的画册、蓝屏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生活实例启示老师拿一瓶水,问学生们这瓶水哪里来的?学生们的回答:“水龙头、地下水、河流、湖泊等”。
接着老师指出,水是我们生命的源泉,然而,水资源却在变得越来越紧张。
为什么呢?接下来我们进行探究。
(2)小组讨论根据学生们的回答,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
每组都拿到一张世界地图,让学生们探讨一下:什么是河流?河流的特点有哪些?(3)归纳总结每个小组汇报讨论内容,教师引导学生们对河流的特点进行梳理总结,画出蓝色的流线图,准备介绍中国的主要河流。
Step 2:讲授主要内容(1)介绍中国的河流分布及特点教材P18页,应用地图分析中国主要的河流,展示黄、长、淮、海等七条主要河流及其流域特点,以图片和比例尺的方式更直观的呈现。
(2)图示流域地貌特点教材P20页,呈现流域地貌剖面图,让学生通过比较长江、黄河和珠江三个流域的地貌剖面图对比,对中国主要河流的地貌特点进行分析。
Step 3:探究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和措施(1)展示保护水资源画册教材P18页,通过丰富的图片和色彩,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再通过铺张浪费影响到水资源的紧缺性,引导学生行动起来了解并保护水资源。
(2)小组活动,探究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和措施把学生分成小组,通过讨论、整理和归纳,总结出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和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从地图上找出我国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主要外流河,以及最终未注入海洋的主要河流。
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2)从河流流量、水位、汛期、冰期、含沙量等方面描述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水文特征,理解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运用流域图和相关水文资料,描述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能够说出长江、黄河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或问题,进一步理解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读图归纳我国内、外流河的分布以及水文特征;说出长江、黄河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或问题;
教学难点:读图归纳我国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说出长江、黄河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或问题;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以外流区为主
课程引入:
【教师】展示:河流航运、灌溉、旅游等图片,洪水泛滥图片,思考讨论:河流和湖泊能给我们生活提供哪些便利?也给我们造成了哪些灾害?
【学生】讨论回答:利──灌溉、航运、渔业、盐、旅游、水能;害……水灾
【教师】导语:我国疆域辽阔,有许多大江巨川源远流长,奔腾不息,它们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既可兴利,又可作害。
我们研究河流,就是为了今后的生产活动中,兴利除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河流的概况。
读图感知
【教师】投影:《中国的河流湖泊分布图》和《中国河流数量表》,提出问题:看到我国河流湖泊分布图的第一印象和感受是什么?
【教师】
读图查找
【教师】展示《中国水系图》,引导学生结合《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
【学生】结合课本图,找出主要河流:长江、黄河、松花江、黑龙江、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怒江。
读图观察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提问:
1.我国所有河流都东流吗?
2.有没有流入其他大洋的河流?(提示:流入北冰洋和印度洋的河流),请说出该河流的名称及所注入的海洋。
3.塔里木河最终流向哪里?
(教师点拨)纠正学生指图缺点。
着重指出:在图上指河流或观察河流,要顺着源头→下游方向指或观察。
【学生】读图回答:
1.不是,是大部分向东流入太平洋。
2.有,我国西南部的雅鲁藏布江注入印度洋,新疆北部的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
3.塔里木河最终流入内陆湖泊或中途消失在沙漠中,我国西北地区的大多数河流也都如此。
明晰概念
【教师】我们来画一幅示意图,你能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一下什么叫内流河,什么叫外流河吗?
【学生】我们把这些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作外流河。
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叫作内流河。
【教师】对,描述的非常准确。
【教师】出示河流景观图,小结:我国河流以外流河为主,大多数外流河曲折东流,注入太平洋,少部分河流注入印度洋,注入北冰洋只有唯一的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分析成因
【教师】地势对我国的河流流向有何影响?
【学生】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部分河流向东流。
【教师】分析得很好。
我国的河流不只向东流,而是流向多个方向,亚洲中部这一块高起来的“世界屋脊”,是亚洲众多大河的发源地。
因为这个原因,把青藏高原称为是“亚洲的水塔”。
读图归纳
【教师】明白了内、外流河的基本概念,那我们再来看看内、外流河分布情况怎样?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内流河的流域称为内流区。
【学生】内流区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部,外流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部。
【教师】内流区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部,外流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部。
再进一步对比内、外流区的面积和水量。
为什么内、外流区的水量有这么大的差异,主要是什么因素带来了影响?
【教师】对,是降水。
仔细读图,你会发现内、外流区的分界线与某条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学生】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教师】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内流河分布在它的西北地区,外流河分布在它的东南地区。
拓展思考
【教师】你能不能进一步深入分析,我国东部外流河河流的水量受什么气候的影响很大?为什么?它的主要补给水源是什么?我国西北内流河主要的补给水源是什么?来我们边画示意图边分析。
【学生】外流河受季风气候影响很大;夏季风盛行时,降水多,河流流量大,反之,河流流量就小;东部外流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天然降水。
内流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感知理解
【教师】能分析这么深入的问题,真的用心啊。
到此,我们对于河流有了一定的认识,分析河流可以从河流长短、河流位置、河流源头、流向、沿途流经哪些地区、注入什么海洋等方面来分析。
河流具有较长较复杂的流程,一般划分上、中、下游三个河段,我们也可以对每段河流分别进行分析。
除此之外,我们还常常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河流的水文特征与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直接决定着河流的开发利用。
如通过读两则新闻,发现这反映的是哪个水文特征?它与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有什么关系?
【学生】结冰情况。
【教师】补充,有的河流结冰,结冰期有长有短,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有的河流终年不冻,从发展航运来说,四季皆可通航。
【教师】河流的水文特征与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那我们就进一步研究河流的水位特征,还有什么?还有汛期,读图观察了解汛期,河流在汛期和枯水期时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影响?
【学生】影响河流在汛期容易泛滥成灾,在枯水期,水量减少,人们生活用水能以满足,轮船不能正常航行。
……
【教师】喜欢河流的同学们,经常在河边玩耍小住的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水文特征?
【学生】河流有时清澈,有时浑浊。
有的河流水量大,有的河流水量小,同一条河流有时水量大,有时水量小。
【教师】说得好!一般我们研究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流量、含沙量、水位、结冰期等。
流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水流体积,它反映河流水资源多少,通常以米3/秒为单位。
水位指河流在某地某时段的水面高程,它是反映水体水量大小的最直观的重要标志。
含沙量指单位体积水中所含泥沙的重量。
结冰期指河流封冻的时间长短。
接下来我们重点学习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温故知新
【教师】我们先来看看以前提到过的,结冰期。
河流有无结冰期是以哪条线为界?主要影响结冰期的因素是什么?
【学生】以秦岭—淮河为界。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河流有冰期,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河流无冰期。
【教师】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不能只从感性入手,辅以更科学的方法,我们能分析得更具体,更深入。
接下来,我们更专业地分析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以下面四条河为例,注意这四条河的分布情况。
我们把它们按自北向南的顺序编号。
松花江、黄河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长江、珠江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这幅图是什么图?横纵坐标各表示什么?单位是什么?能用来分析哪些水文特征?怎样分析?
【学生】水量、水位、汛期、结冰期。
读图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读图思考
1.四条河流什么季节流量最大?什么季节流量最小?(夏季流量大,冬季流量小;夏季盛行夏季风,降水多;冬季盛行冬季风,降水少。
我国外流河大都流经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多,形成汛期,汛期径流量一般占全年径流量的60%—80%;而冬季降水少,形成枯水期。
)2.黄河、松花江为什么在冬季出现枯水期,甚至断流?(黄河、松花江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流量小,冬季出现枯水期,有结冰现象,甚至断流。
)
3.从北到南,河流汛期开始和结束时间有何不同?汛期长短有何变化?(一般北方河流汛期开始较晚,结束时间较早汛期较短;南方的河流汛期开始较早,结束时间较晚,汛期较长。
)归纳总结:外流河的主要水文特征
【教师】承转: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除了众多的天然河流外,还有许多人工开凿的河流──运河,从古至今,它们为我国的航运、灌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举世闻名的京杭运河就是一个典型实例。
【学生】按照提纲自学
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我们明白了外流河、内流河的概念、分析归纳了内、外流河的分布特征。
了解了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分析了季风气候对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影响。
同时也懂得了由于我国季风气候面积广大,各地区气候、地形、植被等自然条件不同,因而河流的水文特征又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