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微观经济学第一章.pptx
合集下载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及第二章PPT课件
Qd P
2020/3/28
22
二、需求规律
一般而言,某种商品的价格越高,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 的数量就会越少;反之,价格越低,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 数量就越多。我们将这种需求量与价格的反方向变动规律称之为需求规律。
特例:
吉芬商品——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2020/3/28
2020/3/28
33
第三节 市 场 均 衡
一、均衡、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
1、均衡的含义
均衡是指经济体系中一个特定的经济单位或者经济变量在一系列经济 力量的相互制约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并保持不变的状态。
供求力量的相互作用使得一个市场处于均衡状态,市场价格就趋于不 变。
2020/3/28
34
2、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
政策主张:自由放任
2020/3/28
5
三、新古典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建立时期 ( 19c70 年代 —20c30年代)
主要代表人物 :(奥)门格尔、(英)杰文斯
(法)瓦尔拉斯、(英)马歇尔
代表作: 《经济学原理》(1890) 马歇尔
基本观点 :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同时进行分析的均衡价格论,以边际效 应论来说明需求,一生产费用论来说明供给,由此形成均衡价格理论,用 价格理论来代替价值理论。
2020/3/28
9
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资源的有效配置及合理利用
2020/3/28
10
第四节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经济模型与数学分析 二、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三、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四、边际分析
2020/3/28
11
第五节 如何看待西方经济学
2020/3/28
22
二、需求规律
一般而言,某种商品的价格越高,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 的数量就会越少;反之,价格越低,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 数量就越多。我们将这种需求量与价格的反方向变动规律称之为需求规律。
特例:
吉芬商品——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2020/3/28
2020/3/28
33
第三节 市 场 均 衡
一、均衡、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
1、均衡的含义
均衡是指经济体系中一个特定的经济单位或者经济变量在一系列经济 力量的相互制约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并保持不变的状态。
供求力量的相互作用使得一个市场处于均衡状态,市场价格就趋于不 变。
2020/3/28
34
2、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
政策主张:自由放任
2020/3/28
5
三、新古典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建立时期 ( 19c70 年代 —20c30年代)
主要代表人物 :(奥)门格尔、(英)杰文斯
(法)瓦尔拉斯、(英)马歇尔
代表作: 《经济学原理》(1890) 马歇尔
基本观点 :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同时进行分析的均衡价格论,以边际效 应论来说明需求,一生产费用论来说明供给,由此形成均衡价格理论,用 价格理论来代替价值理论。
2020/3/28
9
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资源的有效配置及合理利用
2020/3/28
10
第四节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经济模型与数学分析 二、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三、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四、边际分析
2020/3/28
11
第五节 如何看待西方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第1章 经济学基础-优选PPT
出来的耐用物品。
▪ 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导致社会产出的有限。
生产可能性边界定义: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简记为PPF)
表示在技术知识和可投入品数量既定的 条件下,一个经济体所能够得到的最大 产量组合。也称生产可能性曲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就业和效率)
❖对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理解: ➢产出空间中,经济资源充分利用时所
经济学的逻辑
▪ 经济推理中常见的一些谬误:
1. 后此谬误(the post hoc fallacy) :将先发生的 事件当作后发生事件的原因。
➢ 把相关性或相连性与因果关系混淆。例如,我们可 能发现,当变量X增加时,变量y也增加。但是这种 相关性并不意味着有因果关系存在,即不能认为x增 加是y增加的原因。
宏观经济的 基本问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有那些不同的方式?
市场经济、指令经济和混合经济
▪ 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y)是一种主要由个人 和私人企业决定生产和消费的经济制度。极 端情况被称为自由放任(laissez-faire)经济,即 政府不对经济决策施加任何影响。
▪ 指令经济(command economy)是由政府作出有 关生产和分配的所有重大决策的经济制度。 (中国和前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集中计划体 制)
▪ 混合经济(mixed economy)既带有市场成分也 带有指令成分的经济制度。
社会的技术可能性
造出的每一支枪,下水的每一艘军舰, 发射的每一枚火箭,归根结底,都意味 着一种对于那些忍饥挨饿的人们的偷盗 。
——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总统
投入和产出
▪ 投入(inputs) :生产物品和劳务过程 中所使用的商品和劳务。也叫生产要 素,即经济资源。
▪ 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导致社会产出的有限。
生产可能性边界定义: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简记为PPF)
表示在技术知识和可投入品数量既定的 条件下,一个经济体所能够得到的最大 产量组合。也称生产可能性曲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就业和效率)
❖对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理解: ➢产出空间中,经济资源充分利用时所
经济学的逻辑
▪ 经济推理中常见的一些谬误:
1. 后此谬误(the post hoc fallacy) :将先发生的 事件当作后发生事件的原因。
➢ 把相关性或相连性与因果关系混淆。例如,我们可 能发现,当变量X增加时,变量y也增加。但是这种 相关性并不意味着有因果关系存在,即不能认为x增 加是y增加的原因。
宏观经济的 基本问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有那些不同的方式?
市场经济、指令经济和混合经济
▪ 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y)是一种主要由个人 和私人企业决定生产和消费的经济制度。极 端情况被称为自由放任(laissez-faire)经济,即 政府不对经济决策施加任何影响。
▪ 指令经济(command economy)是由政府作出有 关生产和分配的所有重大决策的经济制度。 (中国和前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集中计划体 制)
▪ 混合经济(mixed economy)既带有市场成分也 带有指令成分的经济制度。
社会的技术可能性
造出的每一支枪,下水的每一艘军舰, 发射的每一枚火箭,归根结底,都意味 着一种对于那些忍饥挨饿的人们的偷盗 。
——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总统
投入和产出
▪ 投入(inputs) :生产物品和劳务过程 中所使用的商品和劳务。也叫生产要 素,即经济资源。
曼昆-经济学基础知识(新手最佳教材)详细版.ppt
是一门关于如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的科学。
家庭经济学
研究家庭资源如何能够实现有效配置,从而实 现家庭财务资源效用的最大化。
价格
在现象上表现为标价,即换取某种商品和劳务 使用或占有权所要支付的货币代价。
.精品课件.
4
1.1.2 边际效用与价格
价格的决定:
一般而言,价格由价值决定。而所谓价值,简 单的解释,就是一个物品对于使用者的有用程 度,即效用。
存货投资(inventory investment): 它不代表产品 和劳务实际支出,而是企业持有存货数量变化, 即产量超过实际销售量的存货积累。
政府购买(governm.精e品n课t件p.urchase):政府购买的产 30
支出法
中国按支出法计算的 GDP(1980 年以来若干年份)(单位:亿元)
年份 GDP
最终消 费
资本形 成
净出 口
其中
居 民 消 政府消 其中
费
费
固定资 存货增
本
加
1980 1985 1990 1995 1997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4551.3 8792.1 18319.5 58510.5 74894.2 82429.7 89340.9 98592.9 107897.6 121511.4
.精品课件.
27
国内生产总值概念(3)
GDP是反映国民经济总量活动的最重要单 个指标,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很多经济活动无法计入GDP。一些
没有经过市场交换程序的经济活动,如家 务劳动、DIY活动等,不在GDP统计范围以 内。
第二,GDP反映福利水平变动存在较大局
限性。GDP反映产量变动,但产量变动不
家庭经济学
研究家庭资源如何能够实现有效配置,从而实 现家庭财务资源效用的最大化。
价格
在现象上表现为标价,即换取某种商品和劳务 使用或占有权所要支付的货币代价。
.精品课件.
4
1.1.2 边际效用与价格
价格的决定:
一般而言,价格由价值决定。而所谓价值,简 单的解释,就是一个物品对于使用者的有用程 度,即效用。
存货投资(inventory investment): 它不代表产品 和劳务实际支出,而是企业持有存货数量变化, 即产量超过实际销售量的存货积累。
政府购买(governm.精e品n课t件p.urchase):政府购买的产 30
支出法
中国按支出法计算的 GDP(1980 年以来若干年份)(单位:亿元)
年份 GDP
最终消 费
资本形 成
净出 口
其中
居 民 消 政府消 其中
费
费
固定资 存货增
本
加
1980 1985 1990 1995 1997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4551.3 8792.1 18319.5 58510.5 74894.2 82429.7 89340.9 98592.9 107897.6 121511.4
.精品课件.
27
国内生产总值概念(3)
GDP是反映国民经济总量活动的最重要单 个指标,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很多经济活动无法计入GDP。一些
没有经过市场交换程序的经济活动,如家 务劳动、DIY活动等,不在GDP统计范围以 内。
第二,GDP反映福利水平变动存在较大局
限性。GDP反映产量变动,但产量变动不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PPT课件
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区分二者的重要标志
(一)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不涉及价值判断,它力求说明和回答经济现象
“是什么”,即经济现象的现状如何? 微观经济学主要以实证分析为主
(二)规范分析 规范分析以价值判断为基础,它涉及是非善恶、应该与否、
(二)基本经济问题
1、生产什么? 2、怎样生产? 3、为谁生产?
二、经济学的定义
对人类基本问题的选择和解决涉及一个社会资源 利用效率和分配公平与否的问题,即资源的配置 与利用问题,这构成了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节 经济学的历史演进及最新发 展
一、经济学带的萌芽阶段
(一)15世纪—17世纪中期的重商主义也称为“商业本位”, 这一时期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确立的时期。
他们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微观经济学应该成为宏观经济 学的基础,近年来,经济学家们已经开始运用微观经济学 的工具来分析宏观经济学领域的问题了。
第五节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与构 架
一、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一)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分析的最基本假设
(二)完全信息假设
(三)除上述两个最基本假设之外,还有市场出清假设、 完全竞争假设、稀缺性假设、制度假设等。经济人假设和 完全信息假设是最基本的。是微观经济学分析的基础。
在宏观经济学中,则主要采用的是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方 法。
Hale Waihona Puke 第四节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 关系
一、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一)基本假设方面 (二)研究方法方面 (三)研究对象方面 (四)主要理论方面 二、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联系
(一)研究目的方面 (二)研究内容方面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存在着区别,但更应该强调
微观经济学-曼昆版 PPT10
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制度限制了供给污染的权 利,与税收也同样的效果
当政策制定者不知道需求曲线的位置时, 这种许可证制度能更好的达到减少污染的 目标
15
对关于污染的经济分析的批评
一些政客以及许多环保主义者宣称:没有人拥 有“购买”污染的权利,也不能对环境标价
然而,人们面临权衡取舍。清新的空气与清 洁的水的价值必须与它们的 Nhomakorabea本进行比较
6
外部性的影响:总结
如果存在负外部性 市场生产的数量大于社会合意的数量 如果存在正外部性 市场生产的数量小于社会合意的数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使“外部性内在化” 对有负外部性的物品征税 对有正外部性的物品补贴
7
两种方法针:对外部性的公共政策
命令与控制政策:直接管制
例如:
限制排放的污染数量 强制企业采取某种技术来减少排放量
当市场参与者必须支付社会成本时, 市场均衡= 社会均衡
(对买者征税也能达到相同的结果;市场均衡 量等于社会最优量)
4
接种预防传正染外病的部疫性苗的不例子
仅保护你自己,而且也保 护在你之后到沙拉吧或者 生产部门的人.
研究与发展创造出了别人 也可以使用的知识
人们上大学提高了教育水 平,并减少了犯罪和改善 了政府
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向私人决策者提供 由他们自己来解决问题的激励。
例如:
矫正性税收与补贴
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
8
矫正税:矫旨在正引性导税私人收决与策补者考贴虑负外部性
引起的社会成本的税收 这种税也被称为庇古税,它是以最早主张采
用这种税收的经济学家阿瑟·庇古(Arthur Pigou,1877-1959)的名字命名的 理想的矫正税= 外部成本 对于有正外部性的活动,理想的矫正补贴= 外部利益
当政策制定者不知道需求曲线的位置时, 这种许可证制度能更好的达到减少污染的 目标
15
对关于污染的经济分析的批评
一些政客以及许多环保主义者宣称:没有人拥 有“购买”污染的权利,也不能对环境标价
然而,人们面临权衡取舍。清新的空气与清 洁的水的价值必须与它们的 Nhomakorabea本进行比较
6
外部性的影响:总结
如果存在负外部性 市场生产的数量大于社会合意的数量 如果存在正外部性 市场生产的数量小于社会合意的数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使“外部性内在化” 对有负外部性的物品征税 对有正外部性的物品补贴
7
两种方法针:对外部性的公共政策
命令与控制政策:直接管制
例如:
限制排放的污染数量 强制企业采取某种技术来减少排放量
当市场参与者必须支付社会成本时, 市场均衡= 社会均衡
(对买者征税也能达到相同的结果;市场均衡 量等于社会最优量)
4
接种预防传正染外病的部疫性苗的不例子
仅保护你自己,而且也保 护在你之后到沙拉吧或者 生产部门的人.
研究与发展创造出了别人 也可以使用的知识
人们上大学提高了教育水 平,并减少了犯罪和改善 了政府
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向私人决策者提供 由他们自己来解决问题的激励。
例如:
矫正性税收与补贴
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
8
矫正税:矫旨在正引性导税私人收决与策补者考贴虑负外部性
引起的社会成本的税收 这种税也被称为庇古税,它是以最早主张采
用这种税收的经济学家阿瑟·庇古(Arthur Pigou,1877-1959)的名字命名的 理想的矫正税= 外部成本 对于有正外部性的活动,理想的矫正补贴= 外部利益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ppt
“经世济民”、“经邦济世”,有治国富国、利民裕民之道,涵 盖着广泛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 日常生活中的俭省节约; 金融工商等活动。
二、经济学的概念
1. 前提/对象
稀缺(scarcity)
选择(Choice)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1)稀缺:产生
无限的欲望 VS 有限的资源=>稀缺性
欲望: 无限性,层次性 ;稀缺: 相对性,绝对性。 稀缺性:有限的经济物品难以满足无限膨胀的人类欲望,这一
矛盾就是稀缺性。
稀缺法则:资源和物品相对于人类无限欲望的有限性及由此产
生的合理使用资源和物品的客观要求。
(1)稀缺:三类物品
物品分 类 稀缺性 价格 经济功能 取得的代价 举例(相对)
1932年罗宾斯的《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第一次正式地 把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规定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强调:资源的稀缺性+人们面临的选择( 须有效配置和利用资源)。
二、经济学的概念
2. 定义
• 曼斯菲尔德《经济学》:按照一个标准的定义经济学研究满足人 们需要的在可供选择的用途之间配置资源的方式。
说)
(1)稀缺:经济资源
劳动labor: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时间和努力(
无差别的人类体力和脑力)。
土地land: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自然禀赋。 资本capital:用于生产其他物品与劳务的、利用
土地和劳动制造出来的投入品
物力资本 人力资本
企业家才能Entrepreneurship (1)组织协调劳动、土
二、经济学的概念
理论基础:微/宏观经济学、经济史、经济思想史
微观经济学曼昆PPT课件
17
经济学原理
N.格里高利.曼昆 著
寡头
2020/2/28
1
本章我们将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
• 寡头市场的可能结果是什么? • 为什么寡头企业很难合作? • 反托拉斯法如何用来增加竞争?
2020/2/28
22
集中度的衡量
• 集中度:市场上最大的四家企业供应的产 量占市场总产量的百分比
• 集中度越高,竞争越少
PQ $0 140
5 130 10 120 15 110 20 100 25 90 30 80 35 70 40 60 45 50
▪ 小镇有140个居民
▪ 物品:
没有时间限制的移动通话服务和免费手 机
▪ 小镇的需求表
▪ 两个企业:T-Mobile, Verizon
(双头:有两个企业的寡头)
▪ 每个企业的成本:FC = $0, MC = $10
Q = 40
– 如果 Verizon 生产 Q = 40, T-Mobile 最好的办法是生产Q = 40.
– 如果T-Mobile 生产 Q = 40, Verizon 最好的办 法是生产Q = 40.
O2L0I2G0/O2/2P8 OLY
14 14
市场结果间的比较
当寡头企业单独地选择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时:
O2L0I2G0/O2/2P8 OLY
66
例子:小镇移动电话的双头
PQ $0 140
5 130 10 120 15 110 20 100 25 90 30 80 35 70 40 60 45 50
收益
$0 650 1,200 1,650 2,000 2,250 2,400 2,450 2,400 2,250
T-Mobile的利润 = 50 x ($25 – 10) = $750
经济学原理
N.格里高利.曼昆 著
寡头
2020/2/28
1
本章我们将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
• 寡头市场的可能结果是什么? • 为什么寡头企业很难合作? • 反托拉斯法如何用来增加竞争?
2020/2/28
22
集中度的衡量
• 集中度:市场上最大的四家企业供应的产 量占市场总产量的百分比
• 集中度越高,竞争越少
PQ $0 140
5 130 10 120 15 110 20 100 25 90 30 80 35 70 40 60 45 50
▪ 小镇有140个居民
▪ 物品:
没有时间限制的移动通话服务和免费手 机
▪ 小镇的需求表
▪ 两个企业:T-Mobile, Verizon
(双头:有两个企业的寡头)
▪ 每个企业的成本:FC = $0, MC = $10
Q = 40
– 如果 Verizon 生产 Q = 40, T-Mobile 最好的办法是生产Q = 40.
– 如果T-Mobile 生产 Q = 40, Verizon 最好的办 法是生产Q = 40.
O2L0I2G0/O2/2P8 OLY
14 14
市场结果间的比较
当寡头企业单独地选择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时:
O2L0I2G0/O2/2P8 OLY
66
例子:小镇移动电话的双头
PQ $0 140
5 130 10 120 15 110 20 100 25 90 30 80 35 70 40 60 45 50
收益
$0 650 1,200 1,650 2,000 2,250 2,400 2,450 2,400 2,250
T-Mobile的利润 = 50 x ($25 – 10) = $750
曼昆-微观经济学-第一章-经济学的十大原理PPT课件
效率 vs. 平等
▪ 效率: 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的最大利
益
▪ 平等: 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
▪ 权衡取舍:为使社会更加平等, 需要在富人
与穷人之间重新分配收入。但这会减少工作 与生产的激励,并缩小经济“蛋糕”的规模
可编辑
5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原理二: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 东西
例如:
▪ 举例:航空公司的机票定价。 ▪ 水与钻石的价格差异。
可编辑
9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原理四: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 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诸如惩罚或奖励的预期
▪ 理性人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例如:
▪ 当汽油价格上涨时, 消费者会更多的购买
混合动力汽车,更少购买耗油的越野车
▪ 当烟草税上升时,青少年吸烟人数会下降
可编辑
3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原理一: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所有决策者都面临着权衡取舍。比如:
▪ 参加期中考试前一天晚上的聚会意味着更少
的时间学习
▪ 想要更多的收入需要工作更长时间,这就使
得休息时间减少
▪ 保护环境意味着生产消费物品的资源减少
可编辑
4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原理一: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 社会面临一种重要的权衡取舍:
▪ 人们欲望的无限更多是指权力或虚荣(优越
感),而不是具体的吃穿等欲望。
可编辑
2
经济学研究什么问题
▪ 经济学: 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比如:
▪ 人们决定购买什么, 工作多长时间,储蓄
多少,消费多少
▪ 企业决定生产多少,雇佣多少工人 ▪ 社会决定如何在国防,消费物品,环境保
▪ 效率: 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的最大利
益
▪ 平等: 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
▪ 权衡取舍:为使社会更加平等, 需要在富人
与穷人之间重新分配收入。但这会减少工作 与生产的激励,并缩小经济“蛋糕”的规模
可编辑
5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原理二: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 东西
例如:
▪ 举例:航空公司的机票定价。 ▪ 水与钻石的价格差异。
可编辑
9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原理四: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 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诸如惩罚或奖励的预期
▪ 理性人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例如:
▪ 当汽油价格上涨时, 消费者会更多的购买
混合动力汽车,更少购买耗油的越野车
▪ 当烟草税上升时,青少年吸烟人数会下降
可编辑
3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原理一: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所有决策者都面临着权衡取舍。比如:
▪ 参加期中考试前一天晚上的聚会意味着更少
的时间学习
▪ 想要更多的收入需要工作更长时间,这就使
得休息时间减少
▪ 保护环境意味着生产消费物品的资源减少
可编辑
4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原理一: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 社会面临一种重要的权衡取舍:
▪ 人们欲望的无限更多是指权力或虚荣(优越
感),而不是具体的吃穿等欲望。
可编辑
2
经济学研究什么问题
▪ 经济学: 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比如:
▪ 人们决定购买什么, 工作多长时间,储蓄
多少,消费多少
▪ 企业决定生产多少,雇佣多少工人 ▪ 社会决定如何在国防,消费物品,环境保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部分)-经济学十大原理课件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部分)-经济学十大原理
原理1: 人们面临着交替关系
People Face Tradeoffs.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free lunch!”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部分)-经济学十大原理
原理1: 人们面临着交替关系
People Face Tradeoffs.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部分)-经济学十大原理
原理8: 生活水平取决于一国的生 产
• Almost all variations in living standards are explained by differences in countries’ productivities.
• 生活水平的几乎所有差异都可以用各个国家生产率 的差异加以解释。
• an externality, which is the impact of one person or firm’s
actions on the well-being of a bystander. • 外部性---一个人或企业的行为对局外人福利的影响。
• market power, which is the ability of a single person or
是你为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部分)-经济学十大原理
原理2:某一事物的成本是你为了 获得它而放弃的东西
LA Laker 的篮球明星 Kobe Bryant 选择放弃上大学,从高 中直接进入职业球队,因此他 可以赚到成百上千万美元。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部分)-经济学十大原理
原理3: 理性人进行边际思考
resources through the decentralized decisions of many firms and households as they interact in markets for goods and services.市场经济是一种通 过许多企业和家庭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与 此同时企业和家庭在商品和服务市场上发生相互作 用。
原理1: 人们面临着交替关系
People Face Tradeoffs.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free lunch!”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部分)-经济学十大原理
原理1: 人们面临着交替关系
People Face Tradeoffs.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部分)-经济学十大原理
原理8: 生活水平取决于一国的生 产
• Almost all variations in living standards are explained by differences in countries’ productivities.
• 生活水平的几乎所有差异都可以用各个国家生产率 的差异加以解释。
• an externality, which is the impact of one person or firm’s
actions on the well-being of a bystander. • 外部性---一个人或企业的行为对局外人福利的影响。
• market power, which is the ability of a single person or
是你为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部分)-经济学十大原理
原理2:某一事物的成本是你为了 获得它而放弃的东西
LA Laker 的篮球明星 Kobe Bryant 选择放弃上大学,从高 中直接进入职业球队,因此他 可以赚到成百上千万美元。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部分)-经济学十大原理
原理3: 理性人进行边际思考
resources through the decentralized decisions of many firms and households as they interact in markets for goods and services.市场经济是一种通 过许多企业和家庭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与 此同时企业和家庭在商品和服务市场上发生相互作 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经济学? ▪ 人们心目中的经济学:
当人们知道你是经济学专业学生时,会问你
A.你认为近来股票市场的状况如何?股票会
不会涨?你觉得那一种股票比较好呢?
B.现在的房子价格如何?现在值不值得买房
子呢?
C.现在的商品,比过去更贵了还是更便宜了
?用哪些指标衡量?商品的价格高好还是低
好?
经济学十大原理
2
生活中的经济学 ▪ A 为什么即使总经理的打字速度比秘书快,
经济学十大原理
9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原理一: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 社会面临一种重要的权衡取舍:
效率efficiency vs. 平等 equality
▪ 效率: 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的最大利
益
▪ 平等: 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
▪ 权衡取舍:为使社会更加平等, 需要在富人
与穷人之间重新分配收入。但这会减少工作
▪ 通过比较成本与利益的边际变动做出决策
边际变动:
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incremen existing plan
经济学十大原理
13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原理三: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例如:
▪ 一个大学生考虑是否要多上一年学
会比较学费加上损失的工资和多上一年学所增加 的额外收入
护和其他需求之间分配资源
经济学十大原理
7
2.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2.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原理一: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People Face Tradeoffs
所有决策都面临着权衡取舍。比如:
▪ 期末考试前一天晚上看韩剧意味着更少的
时间学习
▪ 想要更多的收入需要工作更长时间,这就
使得休息时间减少
▪ 保护环境意味着生产消费物品的资源减少
▪ 任何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
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
▪ 这是人们做决策的相关成本
经济学十大原理
11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 东西
例如: 上一年大学的机会成本?
不仅仅是学费,书籍,住房和伙食的钱全部加 起来,还包括由于没有工作而损失的工资
款机)的键盘上都带点字盲文?(厂商成本)
▪ 为什么顶尖的女模特收入比顶尖男模特的收入高
得多?(劳动力市场)
▪ 为什么有不少快餐厅承诺,要是你付钱时没拿到
收银条,可以享用一顿免费餐点?(劳动力市场
)
▪ 为什么新娘会在婚纱上花大价钱,而后来几乎不
会再穿,新郎则会租用便宜的礼服。
经济学十大原理
5
本章我们将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
▪ 一个经理考虑是否要增加产出
在增加的劳动力与原材料的成本和额外的收益之 间进行比较
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 不仅是票价,还包括你呆在剧院的时间的价值
经济学十大原理
12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原理三: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Rational People Think at the Margin
理性人:
▪ 系统systematically 而有目的地purposefully
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objective的人
1 C H A P T E R
经济学原理
N.格里高利.曼昆 著
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Premium PowerPoint Slides by Ron Cronovich
© 2009 South-Western, a part of Cengage Learning, all rights reserved
▪ B 很多国家的政府喜欢给公务员加薪,而不愿意
把更多的钱用来救济穷人,为什么?
▪ 按照经济学的方式思考:
▪ 任何决策都应基于比较收益和成本的基础上
▪ 然而,经济学规则不能用来进行价值判断。
经济学十大原理
4
博物经济学
▪ 为什么牛奶盒是方的,可乐瓶是圆的?
▪ 为什么所有取款机(哪怕是安装在高速路边的取
▪ 经济学Economics: 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
己的稀缺资源, the study of how society manages its scarce resources,比如:
▪ 人们决定购买什么, 工作多长时间,储蓄
多少,消费多少
▪ 企业决定生产多少,雇佣多少工人
▪ 社会决定如何在国防,消费物品,环境保
how people interact?
▪ 4.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What are the principles of
how the economy as a whole works?
6
1.经济学研究什么问题
▪ 稀缺性Scarcity: 社会资源的有限性,the
limited nature of society’s resources
仍然是让秘书打字,而不是自己亲自打字?
▪ B 为什么即使丈夫比妻子炒菜速度快、水平
高,仍让妻子做菜?
▪ C 在现代,大家庭在解体,在外吃饭的人越
来越多,为什么人们不喜欢自己下厨房做饭 了呢?
经济学十大原理
3
从经济学视角看社会问题
▪ A 前几年,在美国一家医院,几名有名望的年轻
医生联合起来,要求减少对那些年老、且没有治 愈希望的病人的治疗,以便将时间和医药用在更 有希望治愈的年轻病人身上,在美国引起了不小 的风波。经济学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呢?
与生产的激励,并缩小经济“蛋糕”的规模
经济学十大原理
10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原理二: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 的东西,The Cost of Something Is
What You Give Up to Get It
▪ 人们做出决策时需要比较可供选择行动方案
的成本cost与利益benefit.
▪ 1.经济学研究什么问题?What kinds of questions
does economics address?
▪ 2.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What are the principles of
how people make decisions?
▪ 3.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What are the principles of
1 C H A P T E R
Ten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Microeonomics P R I N C I P L E S O F N. Gregory Mankiw
© 2009 South-Western, a part of Cengage Learni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