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法学考试题及答案
《教育法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教育法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f6875d680203d8ce2f24e0.png)
《教育法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1.教育法中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此项规定为授权性规范。
( )2.学生的隐私属于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
( )3.学生是指在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注册和参加考试的受教育者。
( )4.捐赠,是指为了社会公益事业或其他目的,将财产给予他人的法律行为。
( )5.民事诉讼的起诉要件可分为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的颁行,标志着我国教育法制建设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
A.宪法B.高等教育法C.义务教育法D.教育法2.《教育法》中关于“国家扶持和发展残废人教育事业”的规定,体现了教育的()A.平等性B.终身性C.公共性D.方向性3.( )中规定:“人人有资格享有本宣言所列举的一切权利和自由,不分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见解、国籍或社会出身、财产、出生或其他身分等任何区别。
”A.《宪法》B.《儿童权利公约》C.《儿童权利宣言》D.《世界人权宣言》4.教育立法程序一般分为:法律议案的提出,法律草案的审议、通过,法律的( )。
A.实施B.适用C.解释D.公布5.学校是指经主管机关批准或登记注册,以实施学制系统内各阶段教育为主的( )机构。
A.产业B.教育C.事业D.行政三、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1.国家教育权的分配在横向上一般可分为()A.立法权B.行政权C.司法权D.监督权2.教育法的正式解释又可称为()A.法定解释B.司法解释C.有权解释D.学理解释3. 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中规定,()。
A.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B.适龄儿童、少年免试人学C.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D.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对屡教不改者,可以开除4.下列各项中,()属于《教师法》中规定的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
教育法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教育法学自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fcb489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77.png)
教育法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教育法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 教育法律规范B. 教育法律关系C. 教育法律制度D. 教育法律责任答案:B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实行的教育制度不包括()A. 学前教育B. 职业教育C. 义务教育D. 成人教育答案:D3. 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A. 主体、内容、客体B. 权利、义务、责任C. 法律、规范、制度D. 政策、方针、措施答案:A4. 下列哪项不属于教育法律规范的类型?()A. 授权性规范B. 禁止性规范C. 义务性规范D. 指导性规范答案:D5. 教育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是由()引起的。
A. 法律事件B. 法律行为C. 法律后果D. 法律制裁答案:B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A. 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B. 国有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C. 事业单位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D. 私营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答案:A7. 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主要包括()A. 教育行为B. 教育财产C. 教育信息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8. 教育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不包括()A. 赔偿损失B. 恢复名誉C. 公开道歉D. 行政处分答案:C9.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的实施主体是()A. 家庭B. 学校C. 社会D. 国家答案:D10. 教育法律关系的保护方式主要是通过()A. 法律解释B. 法律监督C. 法律救济D. 法律宣传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教育法律规范的特点包括()A. 规范性B. 强制性C. 普遍性D. 灵活性答案:ABC12. 教育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包括()A. 受教育权B. 教育权C. 管理权D. 财产权答案:ABCD13. 下列属于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的有()A. 学生B. 教师C. 学校D. 教育行政部门答案:ABCD14. 教育法律责任的类型包括()A. 民事责任B. 行政责任C. 刑事责任D. 道德责任答案:ABC15. 教育法律救济的途径包括()A. 行政复议B. 行政诉讼C. 民事诉讼D. 仲裁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6. 教育法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不依赖于其他学科而存在。
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29d1e7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16.png)
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平等原则B. 公正原则C. 效率原则D. 法治原则答案:C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哪项不是受教育者的权利?A. 接受教育的权利B. 选择学校的权利C. 获得奖学金的权利D. 强制教育的权利答案:D3. 教育法律关系中,哪一方是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A. 学生B. 教师C. 学校D. 教育行政部门答案:C4. 教育法律责任的种类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民事责任B. 行政责任C. 刑事责任D. 经济责任答案:D5. 以下哪项不是教育法律的实施方式?A. 教育行政B. 教育监督C. 教育评价D. 教育惩罚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教育法的功能。
答案:教育法的功能主要包括规范功能、保障功能、指导功能和促进功能。
规范功能是指教育法通过设定规范,明确教育活动中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保障功能是指教育法保障受教育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指导功能是指教育法为教育活动提供方向和原则。
促进功能是指教育法通过规定和激励措施,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2. 阐述教育法律关系的特点。
答案:教育法律关系的特点包括主体的多样性、内容的复杂性、形式的规范性和关系的稳定性。
主体的多样性是指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不仅包括个人,还包括组织和机构。
内容的复杂性是指教育法律关系涉及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教育管理、教学、科研等。
形式的规范性是指教育法律关系必须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和形式。
关系的稳定性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一旦建立,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易随意变更。
3. 描述教育法律监督的主要内容。
答案:教育法律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教育法规的执行情况的监督、对教育活动的合法性的监督、对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行为的监督以及对受教育者权益的保护。
教育法律监督的目的是确保教育法规得到正确实施,维护教育秩序,保护教育参与者的合法权益。
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be715b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f1.png)
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法学是一门研究教育领域中法律问题的学科,其主要研究对象是()。
A. 教育政策B. 教育法规C. 教育制度D. 教育实践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实行()年义务教育制度。
A. 六B. 九C. 十二D. 十五3. 教育法学中的“教育权”主要指的是()。
A. 受教育的权利B. 教育他人的权利C. 管理教育的权利D. 监督教育的权利4.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 平等原则B. 尊重原则C. 效率原则D. 公正原则5. 教育法的适用范围是()。
A. 全社会B. 所有教育机构C. 所有受教育者D.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此处省略其他题目,以保证试题的完整性)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教育法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
A. 教育法律关系的确定B. 教育法律规范的制定C. 教育法律行为的实施D. 教育法律后果的处理2. 教育法律关系的特点包括()。
A. 法律关系的主体具有平等性B. 法律关系的客体具有多样性C. 法律关系的内容具有强制性D. 法律关系的形成具有自愿性3. 教育法律规范的特点包括()。
A. 规范性B. 强制性C. 普遍性D. 稳定性...(此处省略其他题目)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教育法的基本原则及其意义。
2. 阐述教育法律关系与一般法律关系的区别。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1. 某校学生因违反校规被学校给予警告处分,该学生不服,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
请分析该案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及可能的法律后果。
2. 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体罚手段,导致学生身心受到伤害。
请分析该教师的行为是否合法,并提出相应的法律依据。
五、论述题(15分)请结合实际,论述教育法在促进教育公平中的作用及其实施中可能遇到的挑战。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B2. B3. A4. C5. B二、多项选择题1. ABCD2. ABC3. ABC三、简答题1.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原则、尊重原则、公正原则等。
本科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
![本科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05574b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21.png)
本科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下列哪项不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A. 言论自由B. 宗教信仰自由C.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D. 财产权答案:D2. 法律关系的基本要素包括主体、客体和什么?A. 法律事实B. 法律规范C. 法律行为D. 法律后果答案:C3. 我国《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罪的法定最高刑是?A. 无期徒刑B. 有期徒刑C. 死刑D. 拘役答案:C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下列哪种行为不构成侵权责任?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未经许可使用他人肖像C. 合法使用他人作品D. 非法侵占他人财产答案:C5. 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该规定体现了什么原则?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行政诉讼的合法性原则C. 行政诉讼的及时性原则D. 行政诉讼的公正性原则答案:B6. 我国《教育法》规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什么原则?A. 国家利益B. 社会公共利益C. 个人利益D. 教育公平答案:D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合同的订立应当遵循什么原则?A. 公平原则B. 自愿原则C. 诚实信用原则D. 合法原则答案:B8. 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在什么情况下有权解除劳动合同?A. 用人单位未按照约定支付劳动报酬B. 用人单位未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C. 劳动者个人原因D. 用人单位经营不善答案:A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著作权的保护期限是多久?A. 作者终生B. 作者终生及其死后50年C. 作者终生及其死后60年D. 作者终生及其死后70年答案:D10. 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B. 谁污染,谁治理C. 谁开发,谁保护D. 可持续发展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我国《宪法》中关于公民平等权的规定。
教育法学考试题及答案
![教育法学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28aebda8956bec0875e3d4.png)
教育法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A卷)1、学校的法律地位答:学校的法律地位,就是指学校在不同法律中的地位及其他主体之间构成的法律关系的性质、内容与责任.2、教育法答:教育法就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规范的综合.3、法律意义上的学校答:从法学的视角看,学校是法律调整的对象,是指经主管机关批准设立和登记注册教育机构,是享有一定权利并承担一定义务的社会组织。
4、行政法律责任答:是指行为人因实施了行政违法行为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简称为行政责任,进一步说,就是行为主体违反了属于行政方面的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义务,致使国家、社会和公民的利益受到损害时,在行政上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5、教育法的遵守答:指的是任何组织和个人必须按照教育法律规定的要求行为具体说,守法有两层含义,一是要求谁守法,即守法的主体是谁;二是守什么法,即守法的内容.(B卷)1。
教育法的实施答:教育法律法规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和实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它要求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个个人都要遵守教育法;二,要求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严格执行教育法,准确适用教育法,保证法律的实现。
2。
教育法律救济答:教育法律救济是指当教育行政机关或其他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在管理过程中侵犯了校对人的权益时,相对人可以通过申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或调节等方式获得法律上的补救。
3.法律意义上的学生答:法律意义上的学生就是在依法成立或国家认可的学校及其他机构规定条件具有或取得学籍,并在其中接受教育的公民。
4. 教师聘任制度答:学校教师聘任制是国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的教师管理制度,是学校与教师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以合同形式确认教师的职务、职责以及双方权利和义务的教师任用制度。
5。
教育立法答:教育立法就是指由特定立法主体依照一定的法定权限和程序所从事的制定、修改或废止教育法律法规的专门活动。
(C卷)1. 教育法律责任答:教育法律责任是指教育法律的主体违反了教育法法律规定的义务,在法律上应当承担的义务,是由于违反教育法规定的行为所产生的一种法律后果,它具有国家强制性、专权追究性、规则的特定性.2. 法律上的教师答:法律意义上的教师是指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育法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教育法学自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8f3423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a1.png)
教育法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 教育法学的研究对象是()A. 教育法律关系B. 教育法律规范C. 教育法律制度D. 教育法律行为答案:A2. 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A. 教育机构B. 教育行政机关C. 教育工作者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教育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不包括()A. 假定B. 处理C. 制裁D. 教育政策答案:D4. 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A. 教育权利B. 教育义务C. 教育行为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教育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依据是()A. 教育法律规范B. 教育政策C. 教育行政命令D. 教育合同答案:A6. 教育法律行为的主体是()A. 学生B. 教师C. 教育行政机关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7. 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不包括()A. 教育设施B. 教育经费C. 教育成果D. 教育法律规范8. 教育法律规范的假定部分是指()A. 法律规范适用的条件B. 法律规范的制裁C. 法律规范的主体D. 法律规范的客体答案:A9. 教育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A. 法律关系的主体变更B. 法律关系的内容变更C. 法律关系的客体变更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B10. 教育法律行为的法律效力包括()A. 法律约束力B. 法律保护力C. 法律强制力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 教育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包括()B. 处理C. 制裁D. 教育政策答案:ABC2. 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可以是()A. 学生B. 教师C. 教育行政机关D. 教育法律规范答案:ABC3. 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可以是()A. 教育权利B. 教育义务C. 教育行为D. 教育法律规范答案:ABC4. 教育法律行为的主体可以是()A. 学生B. 教师C. 教育行政机关D. 教育法律规范答案:ABC5. 教育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依据是()A. 教育法律规范B. 教育政策C. 教育行政命令D. 教育合同答案:AC三、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教育法》试题及答案
![《教育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16e545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46.png)
《教育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关于教育法的性质和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教育法是一门独立的法学分支,具有系统性和专门性。
b. 教育法是指国家对教育事业进行管理的一系列法律法规。
c. 教育法以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为核心内容。
d. 教育法是学校内部行为规范的总称。
答案:a. 教育法是一门独立的法学分支,具有系统性和专门性。
2. 下列属于我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中的基础法律是:a. 教育法b. 义务教育法c. 国家教育法d.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答案:d.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3. 教育法依法规定了哪些教育主体的权利和义务?a. 教师b. 学生c. 家长d. 所有上述答案:d. 所有上述4. 以下哪个层级可以制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章和决定?a. 中央政府b. 省级政府c. 地方政府d. 教育行政部门答案:c. 地方政府5. 教育法规定了教育机构的何种性质和属性?a. 公办教育机构b. 民办教育机构c. 私立教育机构d. 所有上述答案:d. 所有上述二、判断题1. 根据教育法规定,国家承担维护公民受教育权益的责任,但并不包括教育资源的供给。
答案:错误2. 学生在校期间享有受教育权利,但没有义务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教育活动。
答案:错误3. 教育行政部门是指各级地方政府的教育管理机构。
答案:正确4. 教育机构的设立和管理完全由政府负责,没有任何民间力量可以参与。
答案:错误5.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享有广泛的教学自由,不受任何制约和指导。
答案:错误三、问答题1. 简要阐述教育法的基本任务和原则。
答案:教育法的基本任务是为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利,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其主要原则包括: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强调教育法治,注重教育改革和创新。
2. 请列举教育法涉及的一些具体内容。
答案:教育法涉及的具体内容包括:教育的目标、义务教育、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质量评估、教育行政管理、教育经费保障等。
《教育法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法学》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4f9f60aa00b52acec7ca2d.png)
《教育法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判断题(对者在括号中划“?”,错者划“X”。
每题2分,共10分)1(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情况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 )2(无论是广义的解释还是狭义的解释,教育法的适用都是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以国家的名义实施教育法律规范的活动。
( )3(学生的法律地位是指学生以其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在具体法律关系中取得的一种主体资格。
( )4(在公立学校中,国家是学校财产的唯一的和统一的所有人。
( )5(公平责任原则,是指一方在对另一方造成损害有过错的情况下,由法院(法官)根据公平概念,结合当事人财产状况及其他条件,确定一方对另一方的损失给予适当的补偿的法律责任。
( )二、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题2分,共10分)1(《民办教育促进法》属于( )。
A(行政法规 B(规章C(单行条例 D(法律2,《教育法》第八条中规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此项规定属于 ( )规范。
A(义务性 B(禁止性C. 授权性 D(强制性3(学生的隐私属于教育法律关系的( )。
A(主体 B(客体C(内容 D(结构4(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 )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A(行政处罚行为B(行政强制措施C. 不服行政处分及其他人事处理决定的D(不发放有关费用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 )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A(财产关系和物权关系 B(经济关系与人身关系C(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D(物权关系与人身关系三、多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可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正确答案。
每题2分,共10分)1 我国教育法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 )。
A(法律责任与救济 B(教育事实规律C. 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与义务 D(教育法的基本理论2(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共同特点是( )。
教育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
![教育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203de0ff00bed5b8f31df0.png)
教育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 a)年义务教育制度。
A.九B.十C.十一D.十二2、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c )。
A.学费B.杂费 C.学费、杂费 D.学费、杂费、住宿费3、义务教育实行(a)领导, ( )统筹规划实施, () 为主管理的体制。
A.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
D.国务院;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4、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d)批准。
A.学校B.市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C.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乡镇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5、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的工资水平应当(b )当地公务员的平均水平。
A.相当于B.不低于 C.略高于 D.略低于6、县级人民政府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 c ),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
A.学习和培训 B.沟通和合作 C.培训和流动D.交流和互访7、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d),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A.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B.团队合作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C.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D.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和实践能力8、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c)津贴。
A.特殊岗位补助B.生活补助 C.艰苦贫困地区补助D.特殊奉献补助9、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 )予以保障。
A.国家B.社会C.学校 D.人民政府10、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a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 a ),制定本法。
《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2dd8d17375a417876f8f1d.png)
《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共20题,共100分)1.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及经济特区市人民政府,有权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制定和发布地方性,行政法规的具体的规范性文件,有地域性和专业性的特点。
正确错误正确答案:正确2.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者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正确错误正确答案:正确3.国家教育权是指国家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创制、修改、补充、废止规范性教育法律文件的权力。
正确错误正确答案:错误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正确错误正确答案:错误5.在公立学校中,国家是学校财产的唯一的和统一的所有人。
正确错误正确答案:正确6.公平责任原则是指因行为或与行为相关的事件对他人的权利造成损害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正确错误正确答案:错误7.民事诉讼的起诉要件可分为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
正确错误正确答案:正确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颁行,标志着我国教育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正确错误正确答案:错误9.属于行政法规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确错误正确答案:错误10.教育法律关系是指教育法律规范在调整教育社会关系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正确错误正确答案:错误1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正确错误正确答案:错误12.行政复议可以解释为公民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做出行政复议决定的活动。
正确错误正确答案:错误13.教学设施为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正确错误正确答案:错误14.育法的正式解释又称为法定解释正确错误正确答案:错误1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设立学校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必须有组织机构和章程正确错误正确答案:错误16.与社会保险不同,商业保险的基本特点为自愿性。
教育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
![教育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957403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87.png)
教育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一、教育法律法规试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哪一年颁布?2.哪个法律法规规定了中小学义务教育的实施规定?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了几年的义务教育?4.在中国,教育公平的核心是什么?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了未成年人是否可以从事劳动?6.在学校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法律依据是什么?7.《中华人民共和国儿童福利法》规定了未成年人的权利保护,这个法律适用于哪个年龄段的未成年人?8.在教育法律法规中,对学生的权益保护做出了明确规定的是哪个法律法规?9.学校领导行为的合法性和合规性主要依据的法律是?10.学生在校外组织同学会是否需要学校同意?二、教育法律法规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1995年颁布。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了中小学义务教育的实施规定。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了九年的义务教育。
4.在中国,教育公平的核心是素质教育。
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了未成年人可以从事轻活,但不能从事危险、有毒有害的劳动。
6.在学校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儿童福利法》规定了0到18岁的未成年人的权利保护。
8.在教育法律法规中,对学生的权益保护做出了明确规定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9.学校领导行为的合法性和合规性主要依据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0.学生在校外组织同学会需要学校同意。
以上是教育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对您的学习和了解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儿童福利法。
教育法律法规的题库与答案
![教育法律法规的题库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cacf50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b8.png)
教育法律法规的题库与答案一、选择题1. 教育法律法规的主要目的是:- A. 保护学生权益- B. 管理学校教育事务- C. 提升教育质量- D. 促进教育发展- 正确答案:A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包括:- A. 幼儿园教育- B. 小学教育- C. 初中教育- D. 高中教育- 正确答案:A、B、C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的基本权利包括:- A. 教育教学自由- B. 薪酬待遇保障- C. 职称评定机会- D. 假期休假权利- 正确答案:A、B、C、D二、判断题1.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公民的受教育权利从出生开始到完成初中教育结束。
- 正确答案:错误2. 学生在校期间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但不能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 正确答案:正确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社会办学。
- 正确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主要内容。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了国家对教育事业的管理和保障,主要内容包括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幼儿园教育、特殊教育等方面的规定。
该法强调了教育的公平性和普及性,保障了公民的受教育权利,明确了教育机构的职责和义务,规定了教师的权益和责任。
此外,该法还强调了教育的质量评价和监督体系的建立。
2. 请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的要求。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首先,教师应当具备相应的学历和专业知识,具备教育教学能力。
其次,教师应当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保护学生权益,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
再次,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积极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
此外,教师还应当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积极引导学生的成长发展。
以上是教育法律法规的题库与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育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
![教育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e7254a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fb.png)
教育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哪项不属于教育的基本原则?A.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B. 坚持教育的公益性C. 坚持教育的强制性D. 坚持教育的平等性答案:C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有以下哪些权利?A. 获得工资报酬B. 参与学校管理C. 参与教育改革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的实施主体是谁?A. 家庭B. 社会C. 国家D. 学校答案:C4. 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 高等教育应当坚持质量第一B. 高等教育机构不得以营利为目的C. 国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高等教育D. 高等教育机构必须全部由国家设立答案:D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A. 学术型人才B. 研究型人才C. 技能型人才D. 管理型人才答案:C二、填空题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_________年义务教育。
答案:九2. 教师应当具备相应的_________和_________,以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答案:学历、教师资格3. 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_________接受义务教育。
答案:免费4. 高等教育机构的设置、变更和终止,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经过_________审批。
答案: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5. 职业教育应当与普通教育相沟通,与_________相结合,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答案:终身学习三、简答题1. 请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关于教育目的的规定。
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简述义务教育的特点。
答案:义务教育具有普及性、免费性和强制性三个特点。
普及性指国家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权利;免费性指国家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费、杂费;强制性指适龄儿童、少年有义务接受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
《教育法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教育法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6ff557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e8.png)
《教育法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法律条文含义所做的界定及所做的补充说明称为()。
A 、法理解释B 、立法解释C 、司法解释D 、权力解释答案:B2. 英国初等国民教育制度建立的法律依据是()。
A 、《巴尔福法案》B 、《巴特勒法案》C 、《福斯特法案》D 、《布莱斯法案》答案:C3. 法律关系的主体依法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能力称为()。
A 、权力B 、权益C 、权力能力D 、义务能力答案:C4. 强迫教育的首倡者是()。
A 、马丁路德B 、夸美纽斯C 、卢梭D 、狄德罗答案:A5. 关于学校内部管理体制问题,《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类学校实行()。
A 、教师聘任制B 、结构工资制C 、全员聘任制D 、校长负责制答案:D6. 在农村开办幼儿园的登记注册机关是()A 、县(区)人民政府B 、县(区)教育局C 、乡、镇人民政府D 、乡、镇教育委员会答案:C7. 我国幼儿园的内部管理体制是()。
A 、分工负责制B 、教师负责制C 、保育员负责制D 、园长负责制答案:D8. 法律对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必须做出或者不做出一定行为的约束称为()。
A 、规则B 、法则C 、义务D 、制裁答案:C9. 西方教育史上出现最早的较完善的教育法是古希腊城邦奴隶制国家斯巴达的()。
A 、“军事教育法”B 、“儿童教育法”C 、“教育制度法”D 、“学校教育法”答案:A10. 我国义务教育的基本入学年龄是()。
A 、6周岁B 、6.5周岁C 、7周岁D 、7.5周岁答案:A11. 为了加强幼儿教育管理,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教委于1989年9月发布()。
A 、《幼儿园教育纲要》B 、《幼儿教育发展纲要》C 、《幼儿教育督导条例》D 、《幼儿园管理条例》答案:D12. 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加速科技人才的培养,美国于1958年颁布了()。
A 、《生计教育法》B 、《国防教育法》C 、《合作教育法》D 、《教育质量法》答案:B13. 义务教育阶段,我国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
本科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
![本科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37a087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2c.png)
本科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下列哪项不属于法的要素?A. 法律概念B. 法律规则C. 法律原则D. 法律后果答案:D2. 根据我国《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A. 国务院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 最高人民法院D. 最高人民检察院答案:B3.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法律关系主体?A. 自然人B. 法人C. 国家D. 物品答案:D4. 我国《刑法》规定,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A. 14岁B. 16岁C. 18岁D. 20岁答案:B5. 下列哪项不是法律解释的方法?A. 文理解释B. 系统解释C. 目的解释D. 个人解释答案:D6. 根据我国《民法典》,以下哪项不属于民事权利?A. 财产权B. 人身权C. 知识产权D. 行政权答案:D7. 在我国,法律效力最高的是:A. 宪法B. 法律C. 行政法规D. 地方性法规答案:A8. 以下哪个原则不是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罪刑法定C. 罪刑相适应D. 无罪推定答案:D9.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主要由哪一方承担?A. 原告B. 被告C. 第三方D. 法院答案:B10. 下列哪项不是我国《合同法》规定的合同无效的情形?A. 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B.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C.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D. 当事人未满18周岁订立的合同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以下哪些属于我国《民法典》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A. 遗嘱B. 赠与C. 买卖D. 租赁答案:A, B, C, D12.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犯罪?A. 故意杀人B. 盗窃C. 贪污D. 诈骗答案:A, B, C, D13. 在我国,以下哪些行为属于行政复议的范围?A.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处分不服B.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罚款决定不服C.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吊销许可证决定不服D. 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强制拆迁决定不服答案:A, B, C, D14. 以下哪些属于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A. 文学作品B. 口述作品C. 电影作品D. 计算机软件答案:A, B, C, D15. 根据我国《劳动法》,以下哪些情形下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A. 用人单位未按时支付劳动报酬B. 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C. 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D.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答案:A, B, 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6. 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
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61f5bc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ca.png)
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公平性原则B. 教育优先发展原则C. 教育与宗教分离原则D. 教育自主权原则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哪项不是受教育者的权利?A. 接受教育的权利B. 选择教育内容的权利C. 参加教育教学活动的权利D. 获得学业证书的权利3. 教育行政诉讼的主体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教育行政机关B. 学校C. 教师D. 学生家长4. 以下哪项不属于教育法律责任?A. 民事责任B. 行政责任C. 刑事责任D. 道德责任5. 教育法的调整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哪几项?A. 教育活动B. 教育关系C. 教育设施D. 所有以上选项6. 教育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A. 保障公民受教育的权利B. 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C. 提高民族素质D. 所有以上选项7. 教育法的适用范围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国家举办的各级各类学校B. 社会力量举办的教育机构C. 个人举办的教育活动D. 所有以上选项8. 教育法规定的教育活动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 教育与宗教相分离C. 教育与科学相分离D. 教育与政治相分离9. 教育法规定,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原则是什么?A. 逐年增加B.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适当调整C. 保持不变D. 减少10. 教育法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遵守职业道德B. 具备相应的专业水平C. 可以从事商业活动D. 尊重学生人格答案1. D2. B3. D4. D5. D6. D7. C8. C9. A10. C结束语以上试题及答案仅供学习和参考之用,实际考试内容和形式可能会有所不同。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学习教育法学,更好地理解教育法律的基本原则和应用,为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四
![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四](https://img.taocdn.com/s3/m/80810a961eb91a37f0115cb8.png)
《教育法学》试卷一、名词解释题(每题2分,共10分)1. 教育法2. 家庭教育权3. 教育法的渊源4. 教育法律关系5. 相邻关系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教育法学是以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分支学科。
2.从狭义上讲,教育法的适用是专指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运用教育法处理各种案件的专门活动。
3.教师是指国家对教师岗位的设置及各级岗位的任职条件和取得该岗位职务的程序等方面的有关规定的总称。
4.根据法律责任的类型划分,法律制裁可相应地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5.民事诉讼起诉的要件可分为两种。
三、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每题1分,共5分)1. 1995年,()的颁行,标志着我国教育法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A. 教师法B.高等教育法C.义务教育法D.教育法2.《教师法》属于()。
A. 法律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D.规章3.在《扫除文盲工作条例》中,规定了个人脱盲标准。
其中,规定农民识()个汉字。
A.500B. 1000C. 1500D. 20004. 《教育法》中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等组织形式,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
”A. 教师代表大会B. 学生会C. 教职工代表大会D. 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5.《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对未成年人的信件,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毁弃;??”。
A. 隐匿B.开拆C.窥看D.传阅四、多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每题1分,共5分)1.下列各项中,()是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
A. 学校B. 教师的教学行为C.学生D.教学设施2. 下列各种教育法制监督的类型中,属于国家监督的有()。
A. 各级政府监督B.教育行政部门监督C.行政监察D.人民政协监督3.与社会保险不同,商业保险的基本特点为()。
A. 自愿性B.福利性C.互济性D.契约性4. 法律责任与其他责任(如道德责任、纪律责任)等不同,其具有()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法学考试题及答案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教育法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A卷)1、学校的法律地位答:学校的法律地位,就是指学校在不同法律中的地位及其他主体之间构成的法律关系的性质、内容与责任。
2、教育法答:教育法就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规范的综合。
3、法律意义上的学校答:从法学的视角看,学校是法律调整的对象,是指经主管机关批准设立和登记注册教育机构,是享有一定权利并承担一定义务的社会组织。
4、行政法律责任答:是指行为人因实施了行政违法行为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简称为行政责任,进一步说,就是行为主体违反了属于行政方面的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义务,致使国家、社会和公民的利益受到损害时,在行政上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5、教育法的遵守答:指的是任何组织和个人必须按照教育法律规定的要求行为具体说,守法有两层含义,一是要求谁守法,即守法的主体是谁;二是守什么法,即守法的内容。
(B卷)1. 教育法的实施答:教育法律法规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和实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它要求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个个人都要遵守教育法;二,要求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严格执行教育法,准确适用教育法,保证法律的实现。
2. 教育法律救济答:教育法律救济是指当教育行政机关或其他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在管理过程中侵犯了校对人的权益时,相对人可以通过申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或调节等方式获得法律上的补救。
3.法律意义上的学生答:法律意义上的学生就是在依法成立或国家认可的学校及其他机构规定条件具有或取得学籍,并在其中接受教育的公民。
4. 教师聘任制度答:学校教师聘任制是国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的教师管理制度,是学校与教师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以合同形式确认教师的职务、职责以及双方权利和义务的教师任用制度。
5. 教育立法答:教育立法就是指由特定立法主体依照一定的法定权限和程序所从事的制定、修改或废止教育法律法规的专门活动。
(C卷)1. 教育法律责任答:教育法律责任是指教育法律的主体违反了教育法法律规定的义务,在法律上应当承担的义务,是由于违反教育法规定的行为所产生的一种法律后果,它具有国家强制性、专权追究性、规则的特定性。
2. 法律上的教师答:法律意义上的教师是指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3. 教育法律规范答:教育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般行为原则,这种规则体现了通知阶级的意志,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的警察、军队、监狱等国家暴力机器作后盾的。
4. 教师申诉制度答:《教师法》确立的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的行政救济程序的制度,即教师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的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就是教师申诉制度。
5. 依法治教答:依法治教是指依据法律来管理教育,即在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上,使教育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
二、解答题(A卷)1.研究学校法律地位的意义。
答:①学校的法律地位决定学校法律关系的类别、性质;②学校的法律地位决定学校法律关系的内容;③学校的法律地位决定法律关系主体的责任形式。
2. 教育法律规范的涵义及其结构。
答:涵义:教育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般行为规则;结构:1、假定(假定是指法律规范适用的条件和范围)2、处理(处理是指教育法律规范要求的作为与不作为)3、奖惩(奖惩是指人们作出或不作出某种法律规范规定的行为时,在法律上引起的后果)3. 学校作为事业单位法人与企业法人相比有什么特点?答:1、学校的设置目的不同于企业;2、学校的经费来源不同于企业;3、对学校的调节手段不同于企业。
4. 教育法的作用。
答:(一)教育法的规范作用:①指引作用;②评价作用;③教育作用;④预测作用;⑤强制作用。
(二)教育法的社会作用:①确认和保障教育的性质和方向;②规范教育权力运行;③实现教育管理科学化;④保障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⑤深化教育改革,推进依法治教进程;⑥促进和保障教育平等。
(B卷)1.如何完善教师聘任制?答:①从立法上讲,对教育法中相关法律条款进行修改、并及时制定与上述法律相配套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等下位法规是十分必要的;②从法律监督的角度讲,加强对学校聘任权的监督是保证聘任过程公正、公平、公开的有效途径;③从法律适用的角度看,明确教师聘任的法律依据是化解聘任纠纷的有效途径。
2.学校依法享有的权利。
答:①自主管理权;②实施教学权;③招收学生权;④管理处分权;⑤颁发证书权;⑥聘任教师权;⑦管使设经权;⑧拒绝干涉权;⑨法定其他权。
3.教育行政执法的概念?答:从法、主体、权力和客体四个要素理解教育行政执法的概念:①教育行政执法是适用教育法律规范并产生法律效力的活动;②教育行政执法是国家教育行政机关适用教育法律规范并产生法律效力的活动;③教育行政执法是教育行政机关按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进行的活动;④教育行政执法是以特定的事项和特定的教育管理相对人为对象的适用教育法律规范的行为。
4.教育法律关系客体的内涵与内容及其成为教育法律关系客体的条件答:(一)内涵: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又称权义客体,是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力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
(二)内容:第一,物和物质财富。
包括动产和不动产;第二,非物质财富。
主要是指智力成果;第三,行为。
行为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实现其权利和义务的作为与不作为。
(三)条件:(1)必须是一种资源,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因而被认为具有价值;(2)必须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因而不能被需要它的人毫无代价地占有利用;(3)必须具有可控制性,因而可以被需要它的人为一定目的而加占有和利用。
5.学生伤害事故及其学生伤害事故中的归责原则。
答:(一)广义的“学生伤害事故”包括在学校内发生的学生、教员、设施、设备的事故以及盗窃、火灾等其他灾害的总称;狭义的“学生伤害事故”是指与教育活动密切相关的生活场地中发生的学生受伤、疾病、死亡事故。
(二)原则: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原则、元过错原则和公平原则。
(P346)(C卷)1. 教育司法的要求。
答:①公正准确;②合法合理;③及时高效;④司法平等;⑤司法独立。
2. 教育法的特点。
答:1、教育法的规定具有公定力;2、教育法的规定具有强制性;3、教育法具有多变性的特定;4、在教育法之上没有统一的法典。
3.教育立法的意义和原则?答:(一)教育立法的意义:1、是先打教育普及化的要求;2、是现代教育公共化的要求;3、是现代教育法制化的要求;4、是现代教育民主化的要求:平等、开放、自由。
(二)教育立法的原则:较高的概括性、较强的操作性、相对的稳定性。
(1)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尊重教育的客观实际、要深入实际全面调查教育实践、要根据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要求;(2)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原则:核心是体现教育公平——义务教育的机会、内容与过程的平等;高等教育的机会平等;(3)系统性的原则:按照层级来建设,要协调一致;(4)稳定性与发展性原则:稳定性是其内在属性,体现的是权威性和严肃性;发展性就是与时俱进。
4.教师申诉制度的特征。
答:①教师申诉制度是一项法定申诉制度;②教师申诉制度是一项专门性的权利救济制度;③教师申诉制度是非诉讼意义上的行政肾虚制度;④从对教育申诉的处理看,教育主管部门、人民政府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对教育申诉的处理活动,是行使其职权的行为,并且其处理结果能够直接对申诉人和被申诉人产生法律后果,符合具体行政行为的要求。
5.学校行使学生纪律处分的原则。
答:①处分行使的原则之一:比例原则;②处分行使的原则之二:法律保留原则;③处分行使的原则之三:正当程序原则;④处分行使的原则之四:平等原则。
6.推进我国依法治教的具体措施。
答:(一)提高教育法律意识,转化教育管理观念;(二)依法治教的重要条件是有法可依;(三)运动法律手段,推动、促进、深化教育改革;(四)初步建立新的运行体制,不断提高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能力与水平;(五)继续推进教育法律的实施与监督工作。
6.依法治教的基本原则。
答:(一)坚持教育社会主义方向的原则;(二)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原则;(三)教育活动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四)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原则;(五)教育法制统一的原则;(六)终身性原则。
5. 教师惩戒权的内涵及其惩戒与体罚的不同答:(一)内涵:是教师依法对学生的不合范行为施予否定性的制裁,避免其再次发生,以促进其合范行为的产生和巩固的一种教育权力。
(二)与体罚的不同:①从目的上看,惩戒是为了帮助学生真正认识错误,悔过自新,从而“不愿”犯错,体罚则侧重于使学生惧怕皮肉之苦,从而“不敢”犯错;②从程度上看,惩戒是不以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原则的一种教育方式,是教师职业权利之一;而体罚不仅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更是一种违法行为;③从手段上看,虽然二者都是通过施罚使学生身心感到痛苦来达到最终的目的,但痛苦的内涵不同,惩戒中的“痛苦”是学生幡然悔悟后的痛苦,多是内发的;体罚中的“痛苦”更多地是教师施加给学生的,多是外铄的;④从效果上看,惩戒能使学生最终心悦诚服地改掉错误,且能增进师生感情;而体罚虽然也能使学生改正错误,但学生完全是被动的,学生往往还会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导致更加严重的违规行为。
6.依法治教的意义。
答:(一)依法治教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党的领导在教育领域的直接体现和必然要求;(二)依法治教会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客观需要;(三)依法治教是教育行政部门改变领导方式,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与水平的必然选择;(四)依法治教是培养跨世纪一代新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有力保证;(五)依法治教是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和教育管理参与权的需要;(六)依法治教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法律保障;(七)依法治教是有效解决教育纠纷的法律手段。
1、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并重点阐述教育法律关系内容中权利与义务的表现形式及其二者的关系。
答:(一)内容:教育法律关系是教育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二)表现形式:权利的表现形式一般为:行为权、要求权、请求权三种;义务的表现形式一般为:作为、不作为、接受国家强制三种。
(三)关系: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为:结构相关、功能互补、数量相当、价值主从(权利本位)。
2、如何完善学校教师聘任制以及教师聘任制的未来走向答:(一)完善:①从立法上讲,对教育法中相关法律条款进行修改、并及时制定与上述法律相配套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下位法规是时分必要的;②从法律监督的视角讲,加强对学校聘任权的监督是保证聘任过程公正、公平、公开的有效途径;③从法律适用的角度看,明确教师聘任的法律依据是化解聘任纠纷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