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婚俗
彝族的婚俗食俗和传统节日特色
彝族的婚俗食俗和传统节日特色彝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有诺苏、纳苏、罗武、米撒泼、撒尼、阿西等不同自称。
你知道彝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吗?下面,店铺来为你介绍彝族的婚俗食俗和传统节日特色。
彝族的婚礼习俗男女青年订婚之后,便要进行婚宴的准备。
婚宴多用猪、鸡肉,一般不用羊肉(丧事则用羊肉)。
滇南石屏彝族有在出嫁前邀集男女伙伴聚餐痛饮之习;滇西的彝族,凡娶亲嫁女,都要在庭院或坝子,用树枝搭棚,供客人饮酒、吸烟、吃饭、闲坐,民间把这种用枝搭的临时棚子称“青棚”。
彝族的婚恋奇特而有趣,最有趣的是,举行过“换裙礼”的少女,方可在“玩场”中与心上人结交恋爱,以及媒人说亲和吃酒定亲、让新娘挨饿、亲朋通宵哭嫁、向迎亲者泼水、抢背新娘、洞房博斗等传统婚俗。
少女换裙带礼彝族姑娘进入成年时(一般多在15岁),依俗要举行隆重的“换裙礼”。
换裙礼仪式上,姑娘要让姐妹们把她原来的单辫子改梳成双辫子,盘于头顶。
还要把原先佩带两耳的白坠片或穿耳旧线扯下,换上红玛瑙似的珊瑚珠或银光闪闪的耳坠,以示吉祥。
最后,姑娘脱去原先的红白两色童裙,换上绣了花边的上衣和黑、蓝、黄、白等五彩相间的有褶拖地长裙。
换上新裙后,姑娘便可到“玩场”跳舞唱歌,参加社交活动,开始寻找自己的心上人了。
背新娘按照彝家俗规,新娘出阁时,双脚不得落地沾土,否则便有子嗣不蕃之虞,须由接亲的小伙子来背新娘,并扶她上马。
迎娶归途上还有种种规矩:倘山高路窄无法骑马时,须由接亲的小伙子轮流背负新娘而行;过河涉水,更得由人背过河,新娘的绣花鞋万万不能沾水。
泼水接亲彝族认为,清水能驱恶除邪,送走妖魔,带来幸福。
因此,彝族新婚时一定要泼水,为能经受住这个考验,在迎亲时,男家选派未婚伙子去接亲时,既要身体强壮,又要精明能干,既能招架泼水的受寒之苦,又能完成"抢走"新娘的艰巨任务,往往在推荐人选时反复审议,择优录用,有的不惜长途跋涉,选拔良才。
彝族的迎亲是通过“抢”的方式完成的。
彝族传统婚礼的流程和礼仪
彝族传统婚礼的流程和礼仪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彝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拥有丰富的文化和传统。
彝族传统婚礼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包括以下流程和礼仪:一、说媒。
彝族的风俗习惯是什么
彝族的风俗习惯是什么彝族的风俗习惯是什么彝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明。
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属于自己文化的独特习俗,彝族也不例外。
那你知道彝族有哪些风俗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彝族特有的民族风俗,希望大家喜欢!彝族独特的婚俗定亲及娶亲过去,黑彝以牛马金帛为聘;白彝以酒、布、银钱为聘;乾彝以酒、麻布、炒面为聘。
解放后,聘礼从简。
一般是青年男女定亲后,男方请人去和女方父母说亲,只需带一瓶酒去,只要女方父母接酒喝,就表示同意。
然后男方就到女方家正式定亲,一般是带二三丈布,二三十元钱,布和钱都是给女方的。
过了三个月,男方还要买三支青布或蓝布、一块肉、一瓶酒去女方家,这些东西都是给女方父母的,称为“递小礼”。
男方请毕摩择日子,择出的日子要和女方父母商量。
这次去,可以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给女方买点结婚用品,称为“压八字”。
女方的父母为孩子准备嫁妆,一般是做一个橱柜、两个装面柜、两只箱子、小桌子三张,大桌子必配齐八个凳子,二号饭桌、小号饭桌只配备四个凳子;还要配制二套被褥、洗脸盆、口缸、毛巾等。
男方在讨亲时,要做好女方穿的一套衣服,包括包头、鞋子、针线等,由作陪郎的娶亲人背到女方家。
这些东西要到晚上女方的父母请个歌师来喝“娶亲歌”时,唱到一样才拿出一样。
如果歌师唱错,娶亲人便将唱错的东西拿出来在歌师眼前绕三转,笑眯眯地装进自己的包包,不给新娘,也不还新郎,娶亲人自己得。
如果歌师要的东西唱准确了。
娶亲人拿不出来,歌师就用一个簸箕在娶亲人头上打三下,引得客人们哄堂大笑。
娶亲人和女歌师对唱下去,女歌师要把娶亲人唱败,娶亲人才乖乖地把背箩放在堂屋中间。
然后,女歌师唱着裤子就拿出裤子,唱着衣褂就拿出农褂。
泼水迎亲彝族姑娘出嫁时,姑娘的姊妹兄弟和同辈的青年男女可以用水浇波迎亲者。
比较大的彝族寨子,在姑娘出嫁的前十天,寨子里的青年男女。
就砍些木桩钉在路两旁,然后用野藤控成绊索。
等迎亲者到来时,就用路边早就准备好的几十桶水。
彝族婚姻规矩
彝族婚姻规矩
彝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其婚姻制度独特。
彝族的婚姻多以“摆酒”仪式为主,一般在男方家中举行。
婚前男女不能有私通,女方要在婚前保持贞洁。
婚后,男方要负责家务劳动,女方主要负责照顾家庭。
另外,彝族婚姻还有以下规矩:
1.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彝族的婚姻多由父母和媒妁安排,男女双方只需听从安排,不得违背。
2. 同姓不婚。
彝族有“族姓制度”,即同姓不婚,认为同姓婚姻会引起家族间的纠纷。
3. 血亲禁婚。
除了近亲外,彝族还禁止远房亲戚之间的婚姻。
4. 婚前要交换礼物。
男方要送婚戒和彩礼给女方家,女方要送鸡、鸭、鱼等给男方家,以示双方家庭的友好与祝福。
5. 婚后要过三“门”。
即三年为一个“门”,共过三“门”,意味着夫妻要团结互助,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
总之,彝族的婚姻规矩以家族和社会利益为重,强调夫妻间的相互尊重、互助和团结。
- 1 -。
四川凉山的风俗
四川凉山的风俗
四川凉山是一个充满独特魅力和丰富文化的地区,拥有许多独特的民俗和传统。
以下是一些四川凉山地区的主要风俗:
1. 火把节:火把节是凉山彝族人的传统节日,通常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
在这一天,人们会点燃火把,载歌载舞,祈求神灵保佑,并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2. 彝族舞蹈:凉山彝族舞蹈是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披毡舞》、《大刀舞》、《跳月》等。
这些舞蹈风格独特,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情。
3. 婚俗:凉山彝族的婚俗非常独特。
传统的婚礼通常会持续数天,期间会举行一系列的仪式和活动,如求婚、送聘礼、迎亲等。
在婚礼上,人们会唱歌、跳舞、喝酒,以表达祝福和喜悦。
4. 饮食文化:凉山的饮食文化也非常有特色。
彝族人喜欢吃烤肉、荞麦面、酥油茶等传统食品。
此外,凉山的酿酒文化也非常悠久,著名的有“凉山酒文化博物馆”。
5. 毕摩文化:毕摩是彝族传统宗教中的祭司,也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毕摩在彝族人民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负责主持祭祀、卜卦、治病等活动。
以上是四川凉山地区的一些主要风俗和传统文化,这些风俗和传统在当地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展示了凉山地区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
彝族婚姻规矩
彝族婚姻规矩彝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其婚姻规矩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彝族婚姻规矩包括婚姻形式、婚姻礼仪、婚姻习俗等方面,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一、婚姻形式彝族的婚姻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自由婚姻,即男女自由选择配偶;二是父母介绍婚姻,即父母为子女介绍对象;三是包办婚姻,即父母为子女安排婚姻。
在彝族传统文化中,自由婚姻是最为普遍的婚姻形式。
男女自由选择配偶,不受父母干涉,这也是彝族婚姻自由的体现。
但是,在现代社会中,父母介绍婚姻和包办婚姻也逐渐增多。
二、婚姻礼仪彝族的婚姻礼仪非常繁琐,一般需要进行三天三夜的婚礼。
婚礼的前一天,新郎要带着一些礼品去新娘家拜访,表示自己的诚意。
第二天,新郎要带着一些亲友和礼品去新娘家,进行正式的迎亲仪式。
在迎亲仪式中,新郎要向新娘家长磕头,表示自己的尊敬和感激。
同时,新娘家长也要向新郎家长磕头,表示双方家庭的友好关系。
第三天,新娘要穿上彝族传统服装,和新郎一起回到新郎家,进行婚礼仪式。
三、婚姻习俗彝族的婚姻习俗非常丰富多彩。
在婚礼仪式中,新郎要向新娘家长磕头,表示自己的尊敬和感激。
同时,新娘家长也要向新郎家长磕头,表示双方家庭的友好关系。
在婚礼中,还有一些特殊的仪式,比如新郎要用酒杯敬新娘三次,新娘要用手接住酒杯,表示自己的接受和尊重。
此外,还有一些舞蹈和歌曲,表达新人对彼此的爱和祝福。
彝族的婚姻规矩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彝族人民的传统美德和文化精神。
在现代社会中,彝族的婚姻规矩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但是,它的传统价值和文化内涵仍然深深地影响着彝族人民的生活和思想。
彝族婚姻活动策划方案
彝族婚姻活动策划方案一、婚姻活动的目标与意义婚姻活动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促进家庭的和睦与稳定,传承和弘扬彝族传统文化,加强族群凝聚力,增进彝族人民的民族认同感与归属感。
二、婚姻仪式的内容与流程1. 彝族的婚姻仪式通常包括定情、聘礼、求亲、结婚、新婚等环节。
2. 定情是男女双方表示彼此之间意愿的一个环节,可以在相认集会或其他场合进行。
3. 聘礼是男方家庭给女方家庭的一种礼金,用以表达男方家庭对女方家庭的尊重和感谢。
4. 求亲是男方家庭代表男方向女方家庭正式提亲,以获得女方家庭的同意。
5. 结婚是男女双方正式进入婚姻状态的仪式,通常在新家或男方家中进行。
6. 新婚是新婚夫妇在亲友面前宣布结婚的喜讯,并举行欢庆活动。
三、婚姻活动的策划与组织1. 策划团队的组建与任务分工:策划团队由专业的活动策划人员、彝族文化专家、婚庆服务团队等组成。
2. 礼仪与传统文化的准备:策划团队应深入研究彝族的婚姻仪式,准备相关的服饰、道具、音乐、舞蹈等。
3. 场地与设备的准备:根据具体的活动规模和场地要求,选择合适的场所,并准备所需的音响、灯光、舞台等设备。
4. 婚庆服务的安排:包括婚车装饰、婚纱礼服、婚房布置等,以及婚礼摄影、摄像等服务。
5. 宾客邀请与接待:根据活动的规模和性质,制定宾客邀请的名单,并进行宾客接待的准备工作。
6. 宣传与推广:利用各种渠道宣传彝族的婚姻活动,增加对彝族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四、婚姻活动的重点与亮点1. 强调彝族的传统文化与民俗习惯,将彝族的文化元素融入到婚姻活动当中,体现独特的彝族风情。
2. 结合现代元素,打造独特的婚姻活动形式,例如融合舞台剧、电影、音乐等元素,增加活动的艺术性与观赏性。
3. 创新活动形式,如婚姻文化论坛、彝族婚姻摄影大赛等,吸引更多的民众参与,推广彝族的婚姻文化。
4. 引入科技与互联网元素,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进行活动宣传和互动,增加活动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彝族结婚文化礼仪
彝族结婚文化礼仪彝族婚嫁习俗结婚时,彝语男方叫“且克”,女方叫“阿谋且”。
男方家要组织两个“措说”(新郎的姐夫或老表)、一个新郎的弟弟或侄儿(为新娘拉马),其余数青年作伴,背着礼物、酒、肉、米(数量不限)、新娘的衣物及供奉祖宗的祭祀品。
起程前,由拉马人把马拉到堂屋内,新郎用一盘子端着粮食喂马绕火塘三圈再出门,出门后新郎亲自上马走出一程后,把马交与接亲队便转回(新郎不会去接亲)。
快到女方家门口时,姑娘伴(阿谋措)们站立两旁,用洁净的盆端着水,拿着青竹叶把水撒向接亲的队员们,表示为之接风洗尘(措说低)。
两个“措说”进门坎时,新娘用自己的嫁装新盆端着的水迎面泼出,意是你们进门时我就是泼出去的水了。
“措说”进门后得先给其祖宗磕三个头,期间任何人不准逗闹,否则就是对祖宗的不尊敬,届时,放好行旅赐座,听从主事人的安排。
饭后,由主事人安排,把各位长辈集于堂屋就座,“措说”提着带去的离娘酒“木呕之”敬以长辈们,同时按新娘对长辈的称呼,一一介绍,由拉马这个人向每位长辈磕头表示敬意,就在这时,屋外新娘和姑娘伴们已在外面唱起了酒令歌“措说诛”。
其内容是诉说自己劳作耕织,将要离开这个家了,对家人依依不舍的情怀。
姑娘伴们也会骂“措说”,意是我们从小一起长大,情深意长,今天你们就要把我们分开了,是多么狠心,对此表达各种不同的感受。
然后安慰新娘,祝福今后的日子将会更美好,更幸福,同时共同跳起舞、唱起歌,尽情地歌唱娱乐至深夜。
第二天,按定好的时辰,请属命相合、寿缘好、福气好的老人为新娘梳妆打扮,准备起程,同伴由主事人安排。
新郎的父亲在祖宗灵位前点上灯烛,供上酒、饭、菜等,完后再安排客人吃饭,然后就安排送客。
新娘出门时,在祖宗灵位前磕头,向祖宗拜别,再向就座的各位长辈告别行礼,由哥哥背着出门,到门前扶上马,走上一程,交与接亲的搀扶(接亲的两个“措说”已在新郎出门前就在堂前磕头拜别后来到路上等候)。
新娘组织好的送亲队伍也随之护送,送亲的人员是新娘的舅舅一个“欧妮”、大爹或叔叔一个“欧抹”、兄或弟一个“阿欧”、姑母一人“阿谋木”、伴娘“阿谋措”数人组成(姑母必须骑马)。
对凉山彝族婚姻文化的变迁考察化
对凉山彝族婚姻文化的变迁考察化作为彝族地区之一,四川省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拥有着独特的婚姻文化。
在凉山的彝族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交融之中,彝族婚姻文化也经历了一定的变迁。
一、传统婚姻形式传统凉山彝族的婚姻制度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彝族婚姻大多采取“火种婚”或“群火婚”,即男方在自己家里点燃火柴或蜡烛,将火传递给祖辈家庭,表示男方的求婚。
如果女方答应,双方家长就会开始商定婚礼事宜,包括女方的嫁妆、男方的聘礼等。
在婚礼当天,男方的亲朋好友会送上礼物、贺词和助娶之物,女方的亲属则会准备好饺子和酒款,迎接来自男方家庭的婚礼队伍。
婚礼过后,新娘会被护送回男方家中,完成了正式的嫁娶仪式。
二、现代婚姻形式随着现代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彝族人开始采用现代方式来进行婚姻。
例如,在城市中生活的彝族人,他们的婚姻更多地采用了现代的方式,如见面聊天、恋爱、婚房购买等。
而传统的火种婚等方式则逐渐失去了市场。
三、婚姻观念的变迁在传统彝族文化中,男尊女卑是普遍的社会观念。
在婚姻关系上,由于男方要有更多的邦里和农田来证明自己的财富和能力,嫁妆也成为了女方的必备条件。
然而,在现代化的浪潮冲击下,传统婚姻观念渐渐被打破。
人们开始更加注重婚姻的平等和自由,女性也开始逐渐获得更多的平等地位。
四、新婚庆典的变化随着彝族婚姻文化的变迁,新婚庆典的形式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在传统的婚礼中,新娘需要穿着红色的彝族传统服饰,婚礼前要披着红头巾,在在亲朋好友和老人面前行三个鞠躬礼。
而在现代婚礼中,新娘则更加注重个性,并且可以在礼服的选择上更加自由。
同时,新婚庆典也变得更加讲究和热烈,增加了更多的娱乐节目和游戏等。
总之,凉山彝族婚姻文化的变迁是随着时代的前进和人们的观念禁锢而不断变化的。
传统的婚姻形式虽然逐渐失去市场,但是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仍然需要被传承和发扬。
凉山彝族婚姻文化的变迁
凉山彝族婚姻文化的变迁建国前,由于地理环境险恶,外界对彝族人民的生活习俗知之甚少,有关彝族婚姻习俗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
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外来文化渐渐打破他们原本的生活,彝族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在凉山这块土地上不停地碰撞,使得凉山彝族婚姻文化中的婚姻角色也由被动逐渐转为主动。
在扬长避短,吸收新文化内容之后,彝族婚姻角色正朝着城镇与农村整体变动,突破血统、等级、民族而进行联姻,以及婚姻自主、婚姻中主角被女性取而代之等等悄然兴起的现代、开放的方向重构。
虽然这种重构还未能完全成为当前彝族婚姻生活中的主流,但它无疑是代表了一种进步和一种未来发展的总趋势。
标签:彝族;妇女;婚姻;变革一、旧凉山彝族的等级婚内制度旧的凉山彝族社会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土司(又称兹莫)、黑彝、白彝、阿加和呷西。
黑彝原本本隶属于土司的管辖,但后来他们利用家支,并且密切联系其他等级的民众,“凭借人多势众和奋勇向前的无畏精神,历经多次激烈战斗”,击溃土司势力,侵吞其封地和百姓(白彝),壮大经济力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凉山大部分地区的最高统治者。
在黑彝家支和家庭内部,婚姻的等级制度非常严苛,青年男女虽然在恋爱交往的过程中较少受到干涉,但是一旦进入婚姻关系,那便另当别论了。
实行同族内婚、家支外婚的等级买卖婚姻制。
与这种婚姻制度相应的就是姑舅关系的子女优先婚和转房制度,这就使过去凉山彝族的婚姻因很难谈到真爱而显得痛苦和畸形。
按照当时的习惯,作为丈夫家支财产的妇女,在丈夫死后,如果仍在生育年龄,本已有子女又尚未长大成人,就必须转房给死者的同胞兄弟或远亲,在特殊情况下,还可转房给死者的长辈或晚辈。
对此,彝族谚语说得很深动:“兄死弟在,牛死圈在”。
令人不解的是,女方家支也是这种习俗的坚决拥护者。
女方家支认为转房是一种义务,如不转房给夫家的成员,就是对他们的轻视,甚至还会引起家支之间的械斗。
凉山彝族过去的家庭是父权制的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
凉山彝族婚俗
凉山彝族婚俗蒋志聪彝族婚俗不仅是一家一户的个体行为,而且与整个家族、姻亲、邻居都有关系,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播与接受的过程。
而婚礼的仪礼过程是彝族文化的大展示和演绎,不论是穷古博今、互难才学的“克斯”、“克智”、“佐”等口头演述,还是优美动听的“牛牛伙”歌诗传唱,还是抒发离愁别绪、反抗包办婚姻的哭嫁歌等传统,抑或充满娱乐竞技色彩的泼水、摔跤、“蜀确”、打亲、迎亲仪式,抑或抢狗食、不落夫家、圆房之夜的抓扯等习俗,都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表达了独特的民俗情趣,具有多重文化价值。
婚俗是伴随着人类发展过程而产生的伴随人类社会始终的礼俗制度。
人类的历史有多长,婚姻的历史就有多长。
而婚俗礼制因民族的区别而千姿百态丰富多彩。
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彝民族也形成了一套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婚俗礼制。
不论是汉文史籍还是彝文史料,有关彝族婚礼的记载不多。
彝文典籍《勒俄特依》、《公史传》、《母史传》记载:远古时代,彝族先民经历了“只知有母,不知有父”的母系社会,石尔俄特为寻找父亲而历经磨难,终于在兹尼石色的暗示下取妻生子,实现了“生子见父”的愿望,彝族社会由此进入了“男娶女嫁”的父系社会时代。
彝族与其他古老民族一样,从原始杂乱的群婚制、对偶婚、一夫多妻,历经漫长岁月,逐步过渡到一夫一妻的家庭形式。
凉山作为全国最大的聚居区,婚俗保留最为完整。
彝族结缔婚姻,实行严格的民族内婚、等级内婚、家支外婚、姑舅表优婚和姨表不婚等制度,并保留着转房、抢婚等形式。
一桩婚姻的结缔,需要一定的程序,即为婚前礼仪、结婚礼仪两部分,每种礼仪过程又有若干程序。
一、婚前礼仪有说媒取婚、订亲行聘、择日定期、节食禁水等程序,每个程序有其相应仪式内容。
说媒取婚。
彝族男子到了一定年龄,则请媒人“夫嘎”说媒,媒人根据等级、生辰、命宫、禁忌等了解两家是否可以开亲,如果命宫相合,且双方愿意开亲,则择日到女方杀小猪取胆、脾等进行占卜。
如果不吉,则该婚姻即行中止。
说媒合婚,则媒人往返于双方之间商议聘金。
凉山彝族传统婚丧礼仪文化初探
凉山彝族传统婚丧礼仪文化初探彝族传统婚丧礼仪文化是民间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根据凉山彝族传统的婚礼习俗和丧葬习俗,总结礼仪文化特点,并对其重要性进行论述,期望对这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瑰宝进行保护。
标签:凉山彝族;婚礼习俗;丧葬习俗民间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彝族传统婚丧礼仪文化又是民间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彝族因其人数众多,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中,拥有自身语言,文字,历法的少有的几个少数民族之一。
因此对其重要的婚丧礼仪文化研究非常重要,能够完善彝语文化与汉语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以及个人文化立场、价值观、审美观与时代文化发展趋势之间的复杂关系。
一、婚礼习俗凉山彝族实行严格的包办婚姻制,男女双方的婚配权不在于自己而掌握在父舅手中。
严格实行同等级内婚,家支内禁婚,姑舅表优先婚,姨表不婚的制度。
除此之外,不同外民族通婚,只能在同一等级内择偶,不能与有传染病的家族联姻,占算男女双方生辰是否命相合;家庭经济状况也是影响婚姻成立与否的重要条件。
子女在几岁时,甚至出生不久,父母就代为订婚,举行两次(男女方各一次)隆重的仪式,邀请双方亲友共同参加,议定交付一定数额的聘金,使双方和家支都明确双方婚姻关系的“合法化”和“正规化”,也更有约束力。
双方父母通过媒人商定择吉日举行订婚仪式。
女方送亲队伍进入男方地界能见到男方房屋后,为了表现本家姑娘的尊贵,显示本家人不可輕视,便停坐于途中,表示“怄气”,随行的迎亲人赶紧去告知男方家,男方便派德高望重的人带一坛酒去迎接,从母舅依次敬酒。
太阳落山后,伴娘就背新娘入新房。
这时“新房”内外的气氛都格外活跃而紧张,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审金而”,即是“过门肉”---煮熟的鸡。
主客们拼命哄抢,都为可以分到新人的福气。
来参加婚礼的人围着火塘而坐,边喝酒边唱歌,评歌,对歌。
第二天早饭后,由男方作为赏礼酬赠钱物给新娘全家---母舅、叔父、胞兄、叔弟和送亲的人。
婚俗(彝族传统婚俗)
所谓的“同族内婚”是指只能在本民族内选择通婚,不能和其他民族进行通婚,否则将被惩罚。过去在这种 制度的限制下,无法和外面的世界进行交流,也无法吸取外面世界的文化。民主改革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全 国各民族之间友好往来,和睦相处,互相交流。人们接受外来思想的洗礼,观念在不断发生变化,“同族内婚” 的思想受到了冲击。再随着许多人外出工作,许多彝族青年进入不同地区读书,他们越来越喜欢自己做决定,寻 找自己喜欢的人,追求其他民族的少男少女逐渐增多,“同族内婚”的思想观念也渐渐被人们抛弃,“同族内婚” 的防线被突破。很多彝族年轻人和其他民族通婚,有许多美丽的姑娘嫁给了汉族等其他民族,也有许多帅气的彝 族小伙子娶了其他民族的女孩。
男方迎亲的队伍到女方家后,首先要在供桌上点上香,磕头跪拜之后,就把带来的礼物拿出来进行展示,礼 物的品种很多、有包头、衣服、鞋子、钱币等物,这是男方的聘礼。女方也给待嫁的新娘准备了嫁妆:衣物、被 褥、凳子、彩电等。此时,女方的父母请来的歌师会唱迎亲歌。
传承保护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婚礼过程是彝族文化的大展示和演绎,不论是穷古博今、互难才学的“克斯”“克智”“佐”等口头演述, 还是优美动听的“牛牛伙”歌诗传唱,还是抒发离愁别绪、反抗包办婚姻的哭嫁等传统,抑或充满娱乐竞技色彩 的泼水、摔跤、“蜀确”、打亲、迎亲仪式,抑或抢狗食、不落夫家、圆房之夜的抓扯等习俗,都具有深刻的历 史文化内涵,表达了独特的民俗情趣,具有多重文化价值。
婚俗(彝族传统婚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01 历史渊源
03 传承保护
目录
02 民俗内容 04 社会影响
基本信息
婚俗(彝族传统婚俗),流传于彝族人民居住地区的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彝族婚姻习俗的教育人类学分析
彝族婚姻习俗的教育人类学分析引言彝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云南、四川、贵州等地。
在彝族的婚姻习俗方面,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
本文将从教育人类学的角度出发,对彝族的婚姻习俗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彝族婚姻习俗的概述彝族的婚姻习俗为“摩杨婚姻”,即男女在自由恋爱后,男家送猪、鸡、酒等物品给女家,表示女方已经“摩杨”(答应)了男方的求婚。
之后男方会请大人为其“赶彩”,表示正式确定婚姻关系。
赶彩包括摆宴席、买礼物、跳舞、唱歌等,是彝族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仪式。
在新婚夜,新郎新娘会跳“旱舞”,意味着彼此相互接纳,从此共同经营家庭,共同成长。
二、彝族婚姻习俗的意义1、家族荣誉在彝族传统文化中,家族荣誉是非常重要的。
赶彩是家族的一种重要仪式,男方要展示出自己对女方及其家族的诚心和尊重,从而赢得女方家族的认可和尊重。
在这种仪式中,男方要热情好客,慷慨大方,以此展示出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社交能力。
而女方家族也会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自己的家族荣誉感和自豪感。
2、家庭责任彝族婚姻习俗中,男方会向女方家族赠送多种礼物,以此表达对女方的爱和对未来家庭的承诺。
而女方在接受男方的求婚后,也会认真履行自己的家庭责任,在家庭中担任一个重要的角色。
这种家庭责任意识的传承,可以使整个家族更加团结,更加和谐。
3、文化传承彝族婚姻习俗中,赶彩和旱舞等特殊的仪式,可以传承和弘扬彝族传统文化。
这些仪式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婚姻仪式的传承,可以使彝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
这也是彝族婚姻习俗非常重要的意义所在。
三、彝族婚姻习俗中存在的问题彝族婚姻习俗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
其中,一些传统婚姻习俗中存在的不科学、落后、不卫生等问题,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拒绝。
此外,由于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传统婚姻习俗需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
例如,由于经济压力的增大,彝族的一些婚礼花费已经超出了许多家庭的承受范围。
因此,如何在不破坏传统文化的前提下,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彝族婚姻习俗未来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彝族婚俗规矩
彝族婚俗规矩
,。
彝族婚俗规矩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定亲。
定亲最早是彝族祖先们把子女婚嫁到异族家庭,形成一定
家谱关系,以此拓展宗族势力范围和相互帮助等活动,定下家庭间的文化
联系,从而形成定亲制度。
二、媒妁。
就是选择媒人代为双方家长沟通,然后决定是否能有结婚
双方的可能性,媒妁有口试定亲中无嘴媒者发展而来,负责安排双方结婚
的具体安排,彝族的婚礼都由媒妁安排,包括订礼物、陪送、对答等。
三、送女儿。
彝族的婚俗中,家里养育的女儿叫“担女”,担女到未
婚夫家后,叫做送女,送女的过程是一种非常热闹的仪式,包括礼品以及
礼物等,一般来说,由未婚夫家的家人出面接女家。
四、定婚交换礼物。
定婚之后,双方通常要在定婚日当天交换礼物。
男方通常会送新衣服、银饰、珠宝等,而女方则会送绣花、帽子、裙子等,这些礼物都是双方彼此表达爱意的象征。
五、共同享用食物。
婚礼前双方一起守夜,互相交换礼物以及给对方
礼金,这是彝族礼节的一种,一般会吃有“平安”、“和睦”、“安康”
等意义的食物,指望新婚双方幸福美满。
四川凉山州彝族婚俗
四川凉山彝族婚俗
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至今还保存着彝族完整的结婚习俗。
彝族婚俗既讲究又欢乐。
男女青年相识相恋后,情投意合,双方父母就会请毕摩挑一良辰吉日,为他俩举行婚礼。
婚礼举行前几天,准新娘要减饭减水,临出嫁前,更是不准吃喝,这种“新娘子饿食饿水”的习俗主要来源于彝族“虎妻”的传说,同时也为了避免在迎娶路上解大小便——彝族认为那是不吉利的。
举行婚礼这天,男方家娶亲的队伍来到女方家村口前时,女方兄弟姐妹和同辈青年男女从四面八方一拥而上,一齐把水向娶亲的男方泼去,给他们来个措手不及,以示欢迎和祝贺。
新郎是重点被泼对象,往往被泼得连内衣裤都湿了,却还不能有异议,一直陪着笑脸。
有的客人反客为主,把水夺去倒掉或干脆泼在姑娘们身上,尖叫声和欢呼声四起,好不热闹。
人们认为泼了水,新娘到夫家后就不会到很远的地方背水,即使天干地旱也有吃有喝。
姑娘们在泼水的同时,还会用涂满锅烟灰的手,冷不防地给客人抹个大花脸,弄得客人们哭笑不得,样子滑稽之极,引得姑娘们笑弯了腰。
娶亲的队伍进了女方家门后,在供桌上点上香,磕完头,接着就展示带来的礼物。
……
新娘出嫁时要哭泣,以示对亲人的不舍。
娶亲队伍回到新郎家门口要放大炮,请毕摩念《进亲经》,然后新娘在少女陪同下,走到洞房中坐下。
用晚饭时,新娘一天不得吃两家饭,由陪娘把从女方家带来的饭菜热给新娘吃,新郎陪同。
接着,男方家大宴宾客,大家豪爽地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尽情地唱啊,跳啊。
天亮后,新娘挑两担水在厨房里,在灶里烧一把火,表示新娘开始在夫家勤劳地生活。
这就是我们彝家的婚俗:热闹,喜庆,充满魅力。
彝族结婚文化传统
彝族结婚文化传统
彝族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少数民族,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
在彝族文化中,结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仪式,有着独特的传统和习俗。
彝族的结婚仪式通常由长辈和族人共同参与,一般分为订婚、迎亲和婚礼三个
阶段。
在订婚阶段,男方家长会派代表前往女方家中商讨婚事,如果双方家庭达成一致意见,就会确定结婚的时间和地点。
在迎亲的时候,男方家人会穿着传统的彝族服饰,手持酒和礼物前往女方家中接新娘。
在这个过程中,还会有鞭炮响起,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婚礼是整个结婚仪式的高潮,也是最为隆重的部分。
在彝族传统的婚礼上,新
郎和新娘都要穿着彝族的传统服饰,头戴鹰毛、穗子和珠子等装饰,手持酒杯,进行祭祀和敬酒的仪式。
在祭祀仪式中,新郎和新娘会向天地和祖先祈祷,祈求婚姻美满幸福,家庭和睦。
而在敬酒仪式中,双方亲友会相互敬酒,表示彼此的祝福和祝福。
除了这些仪式外,彝族的结婚还有一些其他的传统习俗,比如新婚夫妇要在新
房门口用玉米和红豆一起煮粥,象征着甜甜蜜蜜的生活。
而在婚礼结束后,新婚夫妇还要举行“披麻戴孝”仪式,表示对已故长辈的尊重和缅怀。
彝族的结婚文化传统是他们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之一,它不仅体现了彝族人民
对婚姻的重视和祝福,更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传统习俗不仅丰富了彝族的生活,也为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希望我们能够更加重视和尊重这些传统文化,让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扬光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凉山彝族婚俗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凉山彝族婚俗蒋志聪彝族婚俗不仅是一家一户的个体行为,而且与整个家族、姻亲、邻居都有关系,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播与接受的过程。
而婚礼的仪礼过程是彝族文化的大展示和演绎,不论是穷古博今、互难才学的“克斯”、“克智”、“佐”等口头演述,还是优美动听的“牛牛伙”歌诗传唱,还是抒发离愁别绪、反抗包办婚姻的哭嫁歌等传统,抑或充满娱乐竞技色彩的泼水、摔跤、“蜀确”、打亲、迎亲仪式,抑或抢狗食、不落夫家、圆房之夜的抓扯等习俗,都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表达了独特的民俗情趣,具有多重文化价值。
婚俗是伴随着人类发展过程而产生的伴随人类社会始终的礼俗制度。
人类的历史有多长,婚姻的历史就有多长。
而婚俗礼制因民族的区别而千姿百态丰富多彩。
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彝民族也形成了一套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婚俗礼制。
不论是汉文史籍还是彝文史料,有关彝族婚礼的记载不多。
彝文典籍《勒俄特依》、《公史传》、《母史传》记载:远古时代,彝族先民经历了“只知有母,不知有父”的母系社会,石尔俄特为寻找父亲而历经磨难,终于在兹尼石色的暗示下取妻生子,实现了“生子见父”的愿望,彝族社会由此进入了“男娶女嫁”的父系社会时代。
彝族与其他古老民族一样,从原始杂乱的群婚制、对偶婚、一夫多妻,历经漫长岁月,逐步过渡到一夫一妻的家庭形式。
凉山作为全国最大的聚居区,婚俗保留最为完整。
彝族结缔婚姻,实行严格的民族内婚、等级内婚、家支外婚、姑舅表优婚和姨表不婚等制度,并保留着转房、抢婚等形式。
一桩婚姻的结缔,需要一定的程序,即为婚前礼仪、结婚礼仪两部分,每种礼仪过程又有若干程序。
一、婚前礼仪有说媒取婚、订亲行聘、择日定期、节食禁水等程序,每个程序有其相应仪式内容。
说媒取婚。
彝族男子到了一定年龄,则请媒人“夫嘎”说媒,媒人根据等级、生辰、命宫、禁忌等了解两家是否可以开亲,如果命宫相合,且双方愿意开亲,则择日到女方杀小猪取胆、脾等进行占卜。
如果不吉,则该婚姻即行中止。
说媒合婚,则媒人往返于双方之间商议聘金。
议定之后,男方择日打酒并携一对同窝孵出的鸡等前往女家请婚。
订婚后,如果一方毁约,则须加倍赔偿对方的损失,如果男方毁约,则已付聘金则不退。
订婚这一天,男方备好女方的第一批彩礼钱。
到了约定的时间,由男方的父亲、伯父、兄弟及媒人去女方家订婚,订婚彝语为“哦惹木”,订婚要“滇布司典”(意为杀牲)。
在订婚饮酒时,媒人先敬酒给双方父亲后说:“天地相亲,彩虹做媒;虫蚊相亲,大地做媒;鱼儿相亲,大海做媒;猴儿相亲,森林做媒;男女相亲,媒人说合成。
今天,哦沙木,即订婚,滇布司典的婚约就是习惯法法定的婚姻,大家要认真对待,你们两家从今天起就是姻亲了。
”女方的父亲表态说:“有女子要嫁给可靠的婆家,牛羊要放到草丰的地方。
我们是放心把女儿嫁给你家儿子的”。
男方的父亲表态说:“打个石头过去要听落音,放群羊子到沟箐看牧草。
你相信我家是可靠的,谢谢你!以后我们全家要带好你女儿,请放心。
”婚龄一般看女方,满虚岁17、19、21、23岁等单数出嫁为宜,男方的年龄不讲究。
婚礼前节食禁水。
彝族至今还保留新娘在出嫁前禁食禁水数天的习俗。
新娘一般在婚前半月就开始节食,婚期临近前一周每天只吃一个鸡蛋和喝一碗水,到出嫁那天完全禁水禁食。
二、婚礼仪式凉山彝族婚礼比较复杂。
概括起来可以分为接亲、送亲等环节。
每一个环节中始终贯穿一个“乐”字。
结婚时间一般选择在秋冬季的属鼠、鸡、猴、羊日。
正式出嫁时,先由男方根据路程远近在本家支中派出彝称“线木”的小伙子数人或十数人,携酒盛装组成迎亲队伍,前往女方接亲。
届时,女方亲友邻里相聚等待,其间最为热闹与惊险的为泼水仪式。
接亲者至,女方的姑娘们早已在房前屋后“线木”必经的沿途储水设防以待,当“线木”们进入了伏击圈时,姑娘们个个精神抖擞、笑逐颜开地手持竹枪、瓢盆、木碗从四面八方冲出将水泼向“线木”,旁观者在旁助威呐喊,可谓水花四溅,你追我赶,十分热闹。
当“线木”们冲进屋里坐定,姑娘时常乘人不备冲进来,将盆盆冷水再次泼向线木,还调戏“线木”们,道“为了养大女儿,妈妈脱了九十九层皮,不泼九十九桶水,不抹九十九把锅烟,哪能让你们轻易背走新娘”线木们则回答:“我们翻越了九十九座山,涉过了九十九条河,走了九十九条路,专程来迎新,不背回新娘怎行”尔后举行婚宴,宴毕则举行摔跤、“克智”比赛。
入夜,女方与“线木”通常通宵达旦唱“牛牛歌”、赛“克智”,举行“索确”的抢亲游戏。
至凌晨鸡鸣时分,“线木”们催着娘家给姑娘梳妆打扮。
姑娘们边为新娘梳妆边唱着《哭嫁》歌,其内容多为:“鸟中最狠莫过鹰/ 鹰小逼上天/任其喽喽飞/世间狠心莫过父兄/谗嘴吃狗肉/谗尽啃狗骨/渴尽饮狗汤/妈妈的女儿哟/尸骨被换作了金银/血液被换作了酒喝/身躯被换作了肉吃/女儿只好离别了”。
唱毕,“线木”冲进姑娘群,强行将背起新娘,双方互不相让,姑娘将早已备好的锅烟灰抹在他们脸上。
迎亲分为报喜、入棚断耳线、摸亲分辫、抢狗食、摔跤、给礼金等过程。
新娘即将到达,女方送亲者将派出二三个小伙子,提前到男家报喜,意为新娘随后就到,叫男方可以准备好婚礼,男家则给前来报喜的人以酒肉招待。
新娘到来之前,由新郎长辈或同寨中有福之长辈充当主婚人,在住宅附近搭一临时“新房”,彝称“也惹”。
“新房”一般用新砍的漆树枝在搭建,内垫松叶、谷草或荞麦杆,顶盖竹笆,三周围上竹篱。
线木们将新娘背至“新房”入坐,伴娘们坐于其旁。
入新房时,主婚人将新娘头上的红蓝二线拆断下埋于房坎下。
新娘入新房,则开始宴客。
彝族婚宴,只要是姑娘初嫁,不论天气状况,都必须在屋外举行。
除本家支和同寨人外,凡前来参加者不论生熟都不带任何礼物,均视为上宾款待。
客人一般为八至十人围坐,每座中间烧一堆火,送上泡水酒、千层饼和相应长条猪肉,让客人尽情饮用。
婚宴毕,一般都要举行摔跤比赛。
为了表示“友谊第一”,一般双方先派出小孩作为第一个出场,以摔成平手为贵。
比赛结束,新郎的母亲或其他长辈妇女将特别为新娘煮好的小荞块送来,意为给新娘尝食,表示婆媳友好。
尔后举行梳头仪式。
一般由新郎的未婚妹或堂妹给新娘梳妆,梳妆时用过年猪油在新娘头上从上而下抹三次,再用梳子梳三次,把独辫分为双辫,以示少女生涯至此结束。
梳妆之际,送亲的小伙子们冷不防会抢走前来梳头的姑娘的头帕、披毡等,并以此为条件,要求姑娘们用酒赎回。
梳头完毕,新郎之弟将新娘背回屋内,同时,送亲者入屋,相互寒喧后进入象征性的“克智”比赛,以示亲谊。
彝族嫁女,必给礼金。
礼金分为开路礼金、舅舅礼金、伯叔礼金、锅庄内方长辈礼金、伴娘礼金、众家族礼金、姨表兄弟礼金等,根据双方事前约定或临时商议而数量不等。
“嫁女之日女为贵”,所以,送亲者都会毫无客气地索要礼金,主人家一般也会满足其要求。
三、婚后礼仪回门返娘家,彝称“约拉姑”,即男方携酒牵牲送新娘返娘家。
一般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根据路程远近在结婚当天或次日由男方派人随同新娘一道返娘家,另一种是结婚后新娘留在男方小住几日,再由男方派人将新娘送返娘家。
届时,岳父母则备酒杀牲,款待客人和四邻亲友,举行泼水、摔跤、赛克智、索确等活动。
彝族婚礼的举行,只能表明双方结缔了婚姻关系,并不意味着圆房。
一般而言,婚后新娘如果没有男方的邀请是不能自行到男方的,而到了男方一般也有姐妹伴娘随同,流动居住在邻居家里。
新郎要与其同房,只能趁夜悄悄潜入邻里家中找准目标摸进,而邻居们既便发现新娘反抗,都得蒙头大睡,装着不知,不得干涉。
彝族至今还保持着“不落夫家”的习俗。
举行了婚礼的姑娘,不论其年龄大小,必须居住在其父母家。
已婚而无性成熟标志的姑娘不能与丈夫同居,否则视为犯禁。
至性成熟,其母亲和姐妹则为其缝制一条红、黄、蓝、黑四色相间的羊毛短裙作为标志,并由兄弟护送到男方。
媳妇住在娘家的时间无具体规定,一般为两三年,有的长达三五年还更长,此间,新郎可前往岳父母家与之相会,直到新娘怀孕后,才正式落户夫家。
四、婚姻禁忌忌单月提亲、定亲,犯之则不成或中途分手;忌嫁娶犯红沙日和执夫执妻;忌发亲时父母目送;忌新娘未满月走亲串门;忌进亲时新娘面向太白星和天狗星,若犯之则子女夭折;忌新娘上马时,马拉屎或狂奔乱跳,预示夫妻不到头或家庭破败。
忌雷雨嫁娶,嫁娶遇雷鸣电闪是大凶之兆。
发亲时雷电轰鸣预兆新娘不久于人世;进亲时有此凶兆,则将成为半路夫妻。
故民间嫁娶一般在农历十月至第二年三月底基本无雷雨的时节举行。
属虎的人忌配属羊的人,兔忌狗,龙忌鸡,蛇忌鼠,猴忌牛、狗忌蛇、猪忌龙、鼠忌龙、牛忌马。
男婚禁忌:虎年生的人虎年忌娶。
兔年生的人鼠年忌娶。
龙年生的人猪年及13、19岁忌娶。
蛇年生的人蛇年忌娶。
马年生的人10、15、25岁忌娶。
羊年生的人20、25岁忌娶。
猴年生的人猴年忌娶。
鸡年生的人鸡年忌娶。
狗年生的人13、15、20岁忌娶。
牛年生的人15岁忌娶。
女婚禁忌:虎年生的人牛年及25岁忌嫁。
兔年生的火狗年、鼠年及18、23岁忌嫁。
龙年生的人猪年及15、25岁忌嫁。
蛇年生的人狗年及21、26岁忌嫁。
马年生的人16岁忌嫁。
羊年生的人猴年及15、20岁忌嫁。
猴年生的人羊年及15、20岁忌嫁。
鸡年生的人15、20岁忌嫁。
狗年生的人蛇年及13、20岁忌嫁。
猪年生的人龙年及20岁忌嫁。
鼠年生的人兔年、鼠年及16、l9、27岁忌嫁。
牛年生的人虎年及28岁忌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