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性成型原理最新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十讲-塑性成形.ppt
35
冷变形金属加热时组织和性能的变化
36
金属的再结晶温度与变形量之间的关系
37
晶粒长大
再结晶过程完成之后,如果再继续升高温度 或延长保温时间,金属的晶粒将会以互相吞并的 方式继续长大。这种不均匀的长大过程类似于再 结晶的形核(较大稳定亚晶粒生成)和长大(吞食周 围的小亚晶粒)的过程,所以称为第二次再结晶。 晶粒长大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是很不利的,应当尽 量避免。
12
塑性变形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晶粒变形 金属塑性变形时,在外形变化的同时,内部晶粒
的形状也发生变化。通常是晶粒沿变形方向被压扁或
拉长。变形度愈大,晶粒形状变化愈大。变形量很大
时,晶粒变成细条状,金属中的夹杂物也被拉长,形
成纤维组织。这将导致金属的性能产生各向异性,例
如沿纤维方向的强度和塑性明显高于垂直方向的。
好。
6
若将表面抛光的单晶体金属试样进行适量的拉伸塑
性变形后,在光镜下观察,可发现试样表面有许多互相
平行的线条,它们被称为滑移带。若进一步用TEM作高
倍观察,则发现每条滑移带都是由许多密集的互相平行
的更细的滑移线和台阶所组成。对滑移线观察表明,晶
体的塑性变形是不均匀的,滑移只是分别地集中发生在
一些晶面上,而滑移带或滑移线之间和晶体层片间则未 产生变形,只是彼此之间相对位移而已。
4
滑移 晶体在切应力作用下,其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沿
一定晶面和晶向发生相对的滑动,即晶体中产生层片之
间的相对位移,这种位移在应力去除后不能恢复。大量
的层片间滑动的积累,就构成金属的宏观塑性变形。
单晶体滑移示意图及实物图
5
能够产生滑移的晶面和晶向,相应地称为 滑移面和滑移方向,滑移通常是沿晶体中原子 密度最大的晶面和晶向进行的。一个滑移面与 其上的一个滑移方向组成一个滑移系,滑移系 越多,金属发生滑移的可能性越大,塑性就越
冷变形金属加热时组织和性能的变化
36
金属的再结晶温度与变形量之间的关系
37
晶粒长大
再结晶过程完成之后,如果再继续升高温度 或延长保温时间,金属的晶粒将会以互相吞并的 方式继续长大。这种不均匀的长大过程类似于再 结晶的形核(较大稳定亚晶粒生成)和长大(吞食周 围的小亚晶粒)的过程,所以称为第二次再结晶。 晶粒长大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是很不利的,应当尽 量避免。
12
塑性变形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晶粒变形 金属塑性变形时,在外形变化的同时,内部晶粒
的形状也发生变化。通常是晶粒沿变形方向被压扁或
拉长。变形度愈大,晶粒形状变化愈大。变形量很大
时,晶粒变成细条状,金属中的夹杂物也被拉长,形
成纤维组织。这将导致金属的性能产生各向异性,例
如沿纤维方向的强度和塑性明显高于垂直方向的。
好。
6
若将表面抛光的单晶体金属试样进行适量的拉伸塑
性变形后,在光镜下观察,可发现试样表面有许多互相
平行的线条,它们被称为滑移带。若进一步用TEM作高
倍观察,则发现每条滑移带都是由许多密集的互相平行
的更细的滑移线和台阶所组成。对滑移线观察表明,晶
体的塑性变形是不均匀的,滑移只是分别地集中发生在
一些晶面上,而滑移带或滑移线之间和晶体层片间则未 产生变形,只是彼此之间相对位移而已。
4
滑移 晶体在切应力作用下,其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沿
一定晶面和晶向发生相对的滑动,即晶体中产生层片之
间的相对位移,这种位移在应力去除后不能恢复。大量
的层片间滑动的积累,就构成金属的宏观塑性变形。
单晶体滑移示意图及实物图
5
能够产生滑移的晶面和晶向,相应地称为 滑移面和滑移方向,滑移通常是沿晶体中原子 密度最大的晶面和晶向进行的。一个滑移面与 其上的一个滑移方向组成一个滑移系,滑移系 越多,金属发生滑移的可能性越大,塑性就越
课件塑性加工原理塑性与变形总课件参考.ppt
1.镦粗时组合件的变形特点 2.基本应力的分布特点 3.第一类附加应力的分布特点
*
上课课件
3. 4. 2 平辊轧制时金属的应力及变形特点
1.基本应力特点 2.变形区内金属质点流动特点 3.平辊轧制时,第一类附加应力的分布特点
*
上课课件
3. 4. 3 棒材挤压时的应力及变形特点
1.棒材挤压时的基本应力状态 2 .棒材挤压时的金属流动规律 3 .棒材挤压时的附加应力
变形程度ε
应力σ
σsb
σsn
图3-25 拉伸时真应力与变形程度的关系 1)无缺口试样拉伸时的真应力的曲线 2)有缺口样拉伸的真应力曲线
*
上课课件
3. 3. 4 残余应力
1.残余应力的来源 2.变形条件对残余应力的影响 3.残余应力所引起的后果 4.减小或消除残余应力的措施 5.研究残余应力的主要方法
*
上课课件
2.最大摩擦条件 当接触表面没有相对滑动,完全处于粘合状 态时,单位摩擦力( )等于变形金属流动 时的临界切应力k,即: = k 3.摩擦力不变条件 认为接触面间的摩擦力,不随正压力大小而变。其单位摩擦力是常数,即常摩擦力定律,其表达式为: =m·k 式中,m为摩擦因子
第3章 金属塑性加工的宏观规律
§3. 1 塑性流动规律(最小阻力定律) §3. 2 影响金属塑性流动和变形的因素 §3. 3 不均匀变形、附加应力和残余应力 §3. 4 金属塑性加工诸方法的应力与变形特点 §3. 5 塑性加工过程的断裂与可加工性
*
上课课件
§3.1 塑性流动规律(最小阻力定律)
上课课件
3. 2. 2 变形区的几何因素的影响
变形区的几何因子(如H/D、H/L、H/B等)是影响变形和应力分布很重要的因素。
《塑性成形工艺》PPT课件
轴类锻件结构
第二节 自由锻
2、尽量减少辅助结构 不设计加强筋、凸台
(a)工艺性差的结构 (b)工艺性好的结构
盘类锻件结构
第二节 自由锻
3、不能有空间曲线
(a)工艺性差的结构 (b)工艺性好的结构
杆类锻件结构
第二节 自由锻
4、复杂零件可设计成简单零件的组合
(a)工艺性差的结构
(b)工艺性好的结构
加工余量。 (2)锻造公差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锻件的实
际尺寸不可能达到锻件的公称尺寸,允许有一定限度的误差,叫做锻 造公差。
(3)余块 为了简化锻件外形或根据锻造工艺需要,在零件的某 些地方添加一部分大于余量的金属,这部分附加的金属叫做锻造余块, 简称余块。
第二节 自由锻
第二节 自由锻
材料 钢材 工业纯铜
再结晶温度 480~600 200~270
热锻温度 1250~800 800~600
第一节 压力加工基本原理
锻造比
在塑性成形时,常用锻造比(Y)来表示变形程度 。锻造比的计算公式与变形方式有关,通常用变形 前后的截面比、长度比或高度比来表示:
❖
拔长
y拔=A0/A1=L1/L0
❖
第十三章 压力加工
第一节 压力加工基本原理 第二节 自由锻 第三节 模锻 第四节 板料冲压
第十三章 压力加工
压力加工:使金属坯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 塑性变形,以
获得所需形状、尺寸和机械性能的原材料、毛坯和零件的加 工方法。
机械性能高
特点 节省金属
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效率 高
第一节 压力加工基本原理
第一节 压力加工基本原理
三、金属的变形规律
1、体积不变定律: • 由于塑性变形时金属密度的变化很小,可认为
《材料塑性成型原理》PPT课件
主应力法 滑移线法 上限法 有限元法
.
28
金属塑性成形问题的求解方法
主应力法(初等解析法)
从塑性变形体的应力边界条件出发,建立简化 的平衡方程和屈服条件,并联立求解,得出边 界上的正应力和变形的力能参数,不考虑变形 体内的应变状态。
.
29
金属塑性成形问题的求解方法
滑移线法
假设材料为刚塑性体,在平面变形状态下,塑 性变形区内任一点存在两族正交的滑移线族, 结合边界条件可解出滑移线场和速度场,从而 求出塑性变形区内的应力状态和瞬时流动状态 ,计算出力能参数。
.
42
汽车翼子板拉深过程有限元分析
1.5
模拟结果与分析
★拉深工作过程
⑴凸模不动,压边圈 下行压住板料; ⑵压边圈不动,保持 一定压边力压住板料, 凸模下行,合模,拉 深板料成形;⑶凸模 到达下止点,继续加 压定型板料;⑷卸载。
.
43
汽车翼子板拉深过程有限元分析
1.5
模拟结果与分析
★拉深工作过程
⑴凸模不动,压边圈 下行压住板料; ⑵压边圈不动,保持 一定压边力压住板料, 凸模下行,合模,拉 深板料成形;⑶凸模 到达下止点,继续加 压定型板料;⑷卸载。
.
54
1.5
模拟结果与分析
★拉深工作过程
⑴凸模不动,压边圈 下行压住板料; ⑵压边圈不动,保持 一定压边力压住板料, 凸模下行,合模,拉 深板料成形;⑶凸模 到达下止点,继续加 压定型板料;⑷卸载。
.
55
汽车翼子板拉深过程有限元分析
1.5
模拟结果与分析
★拉深工作过程
⑴凸模不动,压边圈 下行压住板料; ⑵压边圈不动,保持 一定压边力压住板料, 凸模下行,合模,拉 深板料成形;⑶凸模 到达下止点,继续加 压定型板料;⑷卸载。
.
28
金属塑性成形问题的求解方法
主应力法(初等解析法)
从塑性变形体的应力边界条件出发,建立简化 的平衡方程和屈服条件,并联立求解,得出边 界上的正应力和变形的力能参数,不考虑变形 体内的应变状态。
.
29
金属塑性成形问题的求解方法
滑移线法
假设材料为刚塑性体,在平面变形状态下,塑 性变形区内任一点存在两族正交的滑移线族, 结合边界条件可解出滑移线场和速度场,从而 求出塑性变形区内的应力状态和瞬时流动状态 ,计算出力能参数。
.
42
汽车翼子板拉深过程有限元分析
1.5
模拟结果与分析
★拉深工作过程
⑴凸模不动,压边圈 下行压住板料; ⑵压边圈不动,保持 一定压边力压住板料, 凸模下行,合模,拉 深板料成形;⑶凸模 到达下止点,继续加 压定型板料;⑷卸载。
.
43
汽车翼子板拉深过程有限元分析
1.5
模拟结果与分析
★拉深工作过程
⑴凸模不动,压边圈 下行压住板料; ⑵压边圈不动,保持 一定压边力压住板料, 凸模下行,合模,拉 深板料成形;⑶凸模 到达下止点,继续加 压定型板料;⑷卸载。
.
54
1.5
模拟结果与分析
★拉深工作过程
⑴凸模不动,压边圈 下行压住板料; ⑵压边圈不动,保持 一定压边力压住板料, 凸模下行,合模,拉 深板料成形;⑶凸模 到达下止点,继续加 压定型板料;⑷卸载。
.
55
汽车翼子板拉深过程有限元分析
1.5
模拟结果与分析
★拉深工作过程
⑴凸模不动,压边圈 下行压住板料; ⑵压边圈不动,保持 一定压边力压住板料, 凸模下行,合模,拉 深板料成形;⑶凸模 到达下止点,继续加 压定型板料;⑷卸载。
《塑性成型原理》课件
塑性变形过程
1
传递应力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分子间开始进行运动
变形
2
并传递应力,从行改变材料的形态。
分子在传递应力的过程中发行应变,导致
塑性变形产行。
3
强度恢复
塑性变形结束后,材料开始回弹,进而 使应变减小,强度增加。
塑性成型的工艺与方法
挤压成型
通过挤出口产生的挤压力让高 温软化的材料变形成所需截面 形状。
吹塑成型
将加热的塑料片材放置在形状 符合需要的具有微小孔的模具 上,利用压缩空气把塑料片材 吹卡进去,达到成型的目的。
热成型
根据成型温度、压力或成型方 式不同,又可以分为真空吸塑 成型、热压成型、热拉伸成型 等。
塑性成型的应用领域
工业制造
塑性成型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应用 十分广泛,如汽车、电器、玩具 等生产制造中都广泛使用。
塑性成型原理PPT课件
本PPT课件介绍了塑性成型的基本原理、分类、工艺、应用与优缺点,希望能 够帮助您深入了解这一领域。
塑性成型的定义让热塑性材料变形成所需形状的过程。
2 分类
根据加热方式,塑性成型可分为热成型和冷成型;根据材料的状态,塑性成型可分为固 态变形和热变形。
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需要塑性成型产生的材 料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生物安 全性等特点。
塑料制品
如饮料瓶、打包盒、盆子、盘子 等的生产都需要塑性成型。
塑性成型工艺的优缺点
优点
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制造出来的产品质量稳定,重复性好。
缺点
生产过程对环境污染大;材料无法回收利用,热变性能不稳定。
结论与总结
塑性成型是一种将热塑性材料通过加热或其他方式变形成所需形状的过程,其在生产制造、医疗器械、塑 料制品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但也存在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注意环保措施和材料回 收。
第5章 塑性成形新技术 PPT课件
➢ 超塑性状态下的金属在拉伸变形过程中不产生缩颈现象, 金属的变形应力可比常态下降低几倍至几十倍。因此, 超塑性金属极易成形,可采用多种工艺方法制出复杂零 件。
34
五、微成形
概念:指以塑性加工的方式生产至少在二维方向上尺寸处于 亚毫米量级的零件或结构的工艺技术。
实际应用:主要源于电子工业的兴起,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 制造技术和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微电子工艺的发展,而且 还来自技术的需要,例如医疗器械、传感器及电子器械 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元件、电器组件及计算机配件 等相关零件开始采用这一工艺方法进行生产。随着制造 领域中微型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微型零件的需求量越来 越大,特别是在微型机械和微型机电系统中。
3
二)高速高能成形的类型 1、爆炸成形
1)概念 爆炸瞬间释放出巨大的化学能,对金属毛坯 进行加工的高速高能成形。
2)原理 爆炸成形时,爆炸物质的化学能在极短时间内 转化为周围介质(空气或水)中的高压冲击波,并以脉 冲波的形式作用于毛坯,使其产生塑性变形。 冲击波对毛坯的作用时间为微秒级,仅占毛坯变形时 间的一小部分。这种异乎寻常的高速变形条件,使爆 炸成型的变形机理及过程与常规冲压加工有着根本性 的差别。
2
4)可提高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 与常规成形方法相比,高速高能成形可提高材料的 塑性变形能力。因此,对于塑性差的难成形材料, 高速高能成形是一种较理想的工艺方法。
5)利于采用复合工艺 用常规成形方法需多道工序才能成形的零件,采用 高速高能成形方法可在一道工序中完成。因此,可 以有效地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
8
4)原理 该装置主要由充电回路及放电回路组成。
交流电经过变压器及整流 器后,变为高压直流并向电 容器4充电。
当充电电压达到所需值之 后,导通辅助间隙5,高压电 瞬时加到两放电电极9所形成 的主放电间隙上,并使间隙 击穿,在其间产生高压放电, 在放电回路中形成强大的冲 击电流,使电极周围介质中 形成冲击波及液流冲击而使 金属毛坯成形。
34
五、微成形
概念:指以塑性加工的方式生产至少在二维方向上尺寸处于 亚毫米量级的零件或结构的工艺技术。
实际应用:主要源于电子工业的兴起,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 制造技术和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微电子工艺的发展,而且 还来自技术的需要,例如医疗器械、传感器及电子器械 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元件、电器组件及计算机配件 等相关零件开始采用这一工艺方法进行生产。随着制造 领域中微型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微型零件的需求量越来 越大,特别是在微型机械和微型机电系统中。
3
二)高速高能成形的类型 1、爆炸成形
1)概念 爆炸瞬间释放出巨大的化学能,对金属毛坯 进行加工的高速高能成形。
2)原理 爆炸成形时,爆炸物质的化学能在极短时间内 转化为周围介质(空气或水)中的高压冲击波,并以脉 冲波的形式作用于毛坯,使其产生塑性变形。 冲击波对毛坯的作用时间为微秒级,仅占毛坯变形时 间的一小部分。这种异乎寻常的高速变形条件,使爆 炸成型的变形机理及过程与常规冲压加工有着根本性 的差别。
2
4)可提高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 与常规成形方法相比,高速高能成形可提高材料的 塑性变形能力。因此,对于塑性差的难成形材料, 高速高能成形是一种较理想的工艺方法。
5)利于采用复合工艺 用常规成形方法需多道工序才能成形的零件,采用 高速高能成形方法可在一道工序中完成。因此,可 以有效地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
8
4)原理 该装置主要由充电回路及放电回路组成。
交流电经过变压器及整流 器后,变为高压直流并向电 容器4充电。
当充电电压达到所需值之 后,导通辅助间隙5,高压电 瞬时加到两放电电极9所形成 的主放电间隙上,并使间隙 击穿,在其间产生高压放电, 在放电回路中形成强大的冲 击电流,使电极周围介质中 形成冲击波及液流冲击而使 金属毛坯成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MPa=106 N/m2
? 应力是某点 A的坐标的函数,即受力体内不同点 的应力不同。
? 应力是某点 A在坐标系中的方向余弦的函数,即 同一点不同方位的截面上的应力是不同的。
? 应力可以进行分解 Sn ?? n 、? n (n—normal,法向)
某截面(外法线方向为n)上的应力:
全应力(stress) 正应力(normal sress) 剪应力(shear stress)
? 一点的应力状态的描述:
数值表达: ? x=50MPa,?xz=35MPa 图示表达:在单元体的三个正交面上标出(如图 1-2)
张量表达:
?? x ? xy ? xz?
?
ij
?
? ?
.
?y
?
? yz?
?? . . ? z ??
(i,j=x,y,z)
(对称张量, 9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分量,6个独立分量。)
? 应力分量图示
i、j同号为正,异号为负
? 应力的坐标变换(例题讲解)*
实际应用:晶体取向、织构分析等
? 应力莫尔圆**:
二维应力莫尔圆与三维应力莫尔圆 掌握如何画、如何分析(工程力学已学,看书 )
§1.2 点的应力状态分析
§1.2.1 主应力及应力张量不变量 §1.2.2 主剪应力和最大剪应力 §1.2.3 八面体应力与等效应力
金属塑性加工原理
Principle of Plastic Deformation in Metals Processing
张绪平 中国矿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绪论
?研究内容 ?几个基本概念 ?弹性、塑性变形的力学特征
研究内容
塑性力学是研究物体变形规律的一门学科,是 固体力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变形体受外界作用 (外载荷、边界强制位移、温度场等)时在变形 体内的反应(应力场、应变场、应变速度场等)。
图1-2 平行于坐标面上应力示意图
? 应力的分量表示及正负符号的规定
? ij ? ? xx 、 ? xz ……
(便于计算机应用)
i——应力作用面的外法线方向(与应力作用面的外
法线方向平行的坐标轴)
j——应力分量本身作用的方向
当 i=j 时为正应力?
i、j同号为正(拉应力),异号为负(压应力)
当 i≠j 时为剪应力?
? 主应力的求解(略,见彭大暑《金属塑性加工力学》教材) ? 主应力的图示
§1.2.2 主剪应力和最大剪应力
? 主剪应力(principal shear stress):极值剪应力(不为零) 平面上作用的剪应力。主应力空间的{110}面族。
I2
?
?x ? yx
? xy ?y
?
?y ? zy
? yz ?z
?
?z ? xz
? zx ?x
?
?
x?
y
??
y?
z
??
z?
x
?
?
2 xy
?
?
2 yz
?
?
2 zx
? ? 1? 2 ? ? 2? 3 ? ? 3? 1
? x ? xy ? xz
I 3 ? . ? y ? yz
.
. ?z
? ? 1? 2? 3
影响大(加工硬化、晶粒细化、位错密度增加、形成织构等) ? 变形机理:弹性变形——原子间距的变化;
塑性变形——位错运动为主 ? 弹塑性共存:整体变形中包含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塑性变
形的发生必先经历弹性变形;在材料加工过程中,工件的塑
性变形与工模具的弹性变形共存。
金属塑性加工原理
Principle of Plastic Deformation in Metals Processing
§1.1 应力与点的应力状态
外力(load)与内力(internal force) 外力P:施加在变形体 上的外部载荷。 内力Q:变形体抗衡外 力机械作用的体现。
应力(stress)
? 应力S 是内力的集度 ? 内力和应力均为矢量
lim S ?
?P
? A? 0 ? A
? 应力的单位: 1Pa=1N/m2 =1.0197kgf/mm 2
§1.2.1 主应力及应力张量不变量
设想并证明主应力平面(其上只有正应力,剪应力 均为零)的存在,可得应力特征方程:
?3?I1?2?I2? ?I3 ?0
(?3?I1?2?I2? ?I3 ?0)
(? ??1)(? ??2)(? ??3)?0
? 应力不变量
式中
I1 ? ? x ? ? y ? ? z ? ? 1 ? ? 2 ? ? 3
与其它工程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 力学)的区别:研究方法、对象、结果的差异。 弹塑性力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体(而不是分离体) 变形体内部的应力、应变分布规律(而不是危险 端面)。
几个基本概念
? 弹性(elasticity) :卸载后变形可以恢复特性, 可逆性
? 塑性(plasticity) :物体产生永久变形的能力, 不可逆性
Sn ? ? n ? ?n ?n ??x ?? y??z ?n ? ?x ? ?y ? ?z
或者
? ?? ?
?
S
n n
? ?
? ?
ij lil j ij li
?
??? n ?
S
2 n
?
?
2 n
(求和约定的缩写形式)
一点的应力状态及应力张量
? 一点的应力状态: 是指通过变形体内某点的单元体所有
截面上的应力的有无、大小、方向等情况。
? 讨论:
1. 可以证明,在应力空间,主应力平面是存在的; 2. 三个主平面是相互正交的; 3. 三个主应力均为实根,不可能为虚根; 4. 应力特征方程的解是唯一的; 5. 对于给定的应力状态,应力不变量也具有唯一性; 6. 应力第一不变量I1反映变形体体积变形的剧烈程
度,与塑性变形无关; I3也与塑性变形无关; I2与塑性 变形无关。 7. 应力不变量不随坐标而改变,是点的确定性的判据。
第一篇 塑性变形力学基础
第1章 应力分析与应变分析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应力与点的应力状态 点的应力状态分析 应力张量的分解与几何表示 应力平衡微分方程 应变与位移关系方程 点的应变状态 应变增量 应变速度张量 主应变图与变形程度表示
? 屈服(yielding) :开始产生塑性变形的临界状态 ? 损伤(damage):材料内部缺陷产生及发展的过程 ? 断裂(fracture) :宏观裂纹产生、扩展到变形体
破断的过程
弹性、塑性变形的力学特征
? 可逆性:弹性变形——可逆;塑性变形——不可逆 ? ? -?关系:弹性变形——线性;塑性变形——非线性 ? 与加载路径的关系:弹性——无关;塑性——有关 ? 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弹性变形——无影响;塑性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