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综合实践七年级上册《寻找成功者的足迹》主题活动设计备课参考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全册备课参考(内容简要+思路立意+主要内容)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全册备课参考(内容简要+思路立意+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2743655b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e5.png)
七年级道法上册全册备课参考一、课程内容简要七年级上册共四个单元,13课,每课2框。
教材以学生成长为核心,以追求美好人生为目标,以道德教育和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为主题,围绕如何开启初中生活、如何在初中阶段健康成长等问题。
教材从少年有梦、认识自我开始,讲述了如何徜徉在成长的空间,如何守护生命安全、保持身心健康,最后落脚于如何追求和塑造美好人生。
每个单元末的【单元思考与行动】板块,分为【情境思考】【实践活动】两个部分。
第四单元《追求美好人生》三课内容分别为第十一课《确立人生目标》、第十二课《端正人生态度》、第十三课《实现人生价值》。
栏目与素材更符合时代要求。
新教材强化了道德与法治课程主干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学科本质与内在逻辑。
从整体上看,教材的逻辑结构采取的是以“成长中的我”为原点,将学生不断扩大的生活与交往范围作为课程构建的基础,依据我与自身,我与自然、家庭、他人、社会,我与国家、人类文明的逻辑关系来编写教材。
新教材先谈自己,谈亲情,谈师生,谈友情,扩展到集体、珍爱生命,规划人生。
强化了道德与法治课程主干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显得层次清楚、结构紧实,便于操作,易于落实。
注重单元综合实践、单元思考与行动设置: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让学生思考,更要有实际的行动,实践性明显。
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要求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通过调研、参观、体验等多种实践活动深入社会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以课内知识指引课外实践,以课外实践印证课内知识,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和扩展学生课程核心素养,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学以致用,服务人民,造福社会。
课前引言注重问题启思,如:第一课开启初中生活初中阶段,是人生美好的年华,也是规划未来之路的重要时期。
这段生命旅程给了每个人自我发展的无限可能。
每一次勇敢搏击,都会发出拔节生长的声音,都会让我们收获成长的喜悦。
进入初中,我们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又该如何规划自己的初中生活?知识结构进一步调整,教材的容量进一步加大。
综合实践活动《追寻历史人物的足迹》活动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追寻历史人物的足迹》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57b3ae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04.png)
综合实践活动《追寻历史人物的足迹》活动方案1. 活动背景历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了解和追寻历史人物的足迹,可以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认知。
此次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引导学生们主动探索历史人物的生平和影响,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活动目标- 了解并回顾历史人物的生平和事迹;- 分析历史人物对社会、文化和政治的影响;- 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提高学生的研究和表达能力。
3. 活动内容第一阶段: 历史人物研究- 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历史人物进行研究,并收集相关资料;- 学生应研究历史人物的背景、成就、影响力等方面的信息;- 学生可以参考书籍、互联网资源等多种途径获取资料;- 学生应对所选历史人物的研究进行整理和总结。
第二阶段: 团队合作演讲- 学生按照小组分配,将所选历史人物的研究成果进行整合;- 每个小组准备一份演讲,介绍他们所选历史人物的生平、成就、影响力等内容;- 演讲可以包括图片、视频和其他多媒体形式;- 演讲时间为5-10分钟,包含提问环节;- 每个小组成员都应参与演讲。
第三阶段: 参观实地考察- 学生在活动期间组织一次实地考察,去到相关历史人物的生活或活动地点;- 学生应注意收集实地考察中的观察和感受,并进行记录;- 学生可以进行访谈、拍照等方式收集更多信息;- 学生需要在考察结束后,撰写一篇参观报告。
第四阶段: 结果展示- 每个小组准备一份展板或报告,展示他们对历史人物的研究成果;- 展示内容可以包括文字、图片、视频和其他多媒体形式;- 学生应准备一份简短的陈述,对展示内容进行说明;- 展示时间为10分钟,包含提问环节。
4. 活动评估- 活动将根据学生的研究成果、演讲表现、参观报告和展示效果进行评估;- 学生将以个人和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研究深度、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沟通能力等方面。
5. 活动计划活动将在以下时间段内进行:- 第一阶段: 2天,包括历史人物选择和资料收集;- 第二阶段: 3天,包括研究整合和演讲准备;- 第三阶段: 1天,实地考察和信息收集;- 第四阶段: 2天,包括展示准备和演讲展示。
《寻名人足迹__获成长力量——走进家乡名人》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寻名人足迹__获成长力量——走进家乡名人》综合实践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ba58bed1f34693daef3e6c.png)
《寻名人足迹获成长力量——走近家乡名人》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刘坤一、活动背景正定县地处冀中平原,古称常山、真定,历史上曾与北京、保定并称“北方三雄镇”,是河北省会石家庄的北大门,作为国家历史文化教育名城,正定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文化积淀深厚,享有“古建筑宝库”的美誉。
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
其中,有“京南第一古刹”之称的隆兴寺,是我国现存时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
改革开放以来,正定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1994年被批准为国家级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
作为我们身边的历史文化古城,学生有兴趣、也有必要去深入的了解它,从而激发他们作为一名石家庄人的荣誉感。
另外正定历史中出现了很多历史名人无论是哪方面的名人,他们不但对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他们身上的优良品质、精神,更是能为我们的学生作为榜样,激励他们刻苦学习、将来为建设美好祖国奠定深厚的精神思想。
二、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正定县部分历史名人的简介。
(2)通过活动,学生学习到更多关于历史人物事迹、精神、成就以及贡献。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通过实践活动,走入生活,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强社会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合作精神。
(2)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和探索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资料的查找、收集和整理的能力,小组分工协作能力。
(4)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与合作、并善于总结的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到自己喜欢的历史人物的点滴,让他们潜移默化地学习优良精神。
(2)了解过去生活环境的艰苦,让学生珍惜现在得来不易的幸福生活。
(3)通过活动,学生学会明确目标,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
三、活动组织本次综合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四个阶段,共7周时间。
准备阶段——搜集、整理、阅读资料了解名人。
实施阶段——准备活动节目总结阶段——展示学生活动成果延伸阶段——激励学生建设自己的家乡四、活动准备:(一)教师准备:1、学习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料,把握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及一些应遵循的原则,理清基本思路。
成才的足迹活动策划书3篇
![成才的足迹活动策划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6775352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73.png)
成才的足迹活动策划书3篇篇一成才的足迹活动策划书一、活动背景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渴望成功,追求成才。
然而,成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学习和积累。
为了帮助年轻人更好地了解成才的道路,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我们计划举办一场以“成才的足迹”为主题的活动。
二、活动主题成才的足迹三、活动目的1. 帮助年轻人了解成才的道路和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2. 提供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让年轻人相互学习、相互启发。
3. 展示成功人士的成长历程和经验,为年轻人树立榜样。
四、活动时间[具体时间]五、活动地点[具体地点]六、活动对象全体学生七、活动内容1. 主题演讲:邀请成功人士、学者、教育家等,就成才的道路、方法、心态等方面进行主题演讲。
2. 经验分享:邀请成功人士、校友等,分享他们的成长历程和经验,让年轻人从中得到启发和鼓励。
3. 小组讨论:将年轻人分成小组,就成才的相关话题进行讨论,如学习方法、职业规划、创新思维等,促进年轻人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4. 成才故事分享:收集年轻人的成才故事,制作成展板或视频,在活动现场进行展示,让更多的人了解年轻人的成长历程和经验。
5. 职业体验:组织年轻人参观企业、实验室等,让他们了解不同职业的工作环境和要求,为他们的职业规划提供参考。
1. 制作海报:设计制作活动海报,张贴在学校宣传栏、教学楼等显眼位置。
2. 发布通知:通过学校官网、公众号、QQ 群等渠道发布活动通知,让更多的人了解活动内容和参与方式。
3. 邀请嘉宾:邀请成功人士、学者、教育家等作为演讲嘉宾和分享嘉宾,提高活动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4. 媒体报道:联系当地媒体,对活动进行报道,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九、活动预算1. 场地租赁费用:[X]元2. 嘉宾邀请费用:[X]元3. 宣传材料制作费用:[X]元4. 活动现场布置费用:[X]元5. 其他费用:[X]元十、注意事项1. 活动现场要保持整洁、有序,注意安全。
综合实践活动《寻找名人的足迹》活动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寻找名人的足迹》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69958c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d7.png)
综合实践活动《寻找名人的足迹》活动方案筹划书
活动分析:
活动目标:
2、以本次活动展示为契机,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3、围绕第五单元学习内容的主题,引导学生表达对名人的崇敬、赞颂之情,增强学生对名人的了解,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
活动准备:
活动流程:
一、揭示活动主题
……
二、明确活动要求
1、出示活动展示的具体要求。
2、学生自读,明确活动展示要求。
三、展示活动成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成果展示〕
1、中华伟人
〔2〕小组成员全员参与,汇报展示本组的活动成果。
〔3〕教师小结:针对学生的展示方式、汇报内容或伟人身上所具备的崇高精神品质等进行针对性地小结。
2、文学家
〔2〕小组成员以独特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也可以带动全班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
〔3〕教师有针对性地小结。
3、家乡名人
〔2〕小组成员全员参与活动成果的展示。
〔3〕教师有针对性地小结。
四、畅谈活动收获
了解了这么多名人之后,能说说你的收获吗?〔自由畅谈,教师对学生的收获给予肯定、鼓励与指导。
〕
五、总结活动实效
教师针对本次展示活动的方式、学生的表现及本次活动的实效性进行总结。
师:本次活动,各小组以不同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中华名人的风采,身为中国人的我们感到骄傲。
六、延伸活动足迹
1、制作一张名人书签卡,送给老师,同学或家长。
2、选读一本名人传记。
七、评选活动奖项
学生进行民主评议,推选出本次语文实践活动中涌现出的最正确创意奖、最正确合作奖、最正确表演奖的小组。
综合实践活动《追逐名人的足迹》活动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追逐名人的足迹》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1d4dfc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ff.png)
综合实践活动《追逐名人的足迹》活动方案活动简介本活动旨在通过追寻名人的足迹,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名人的成就、个人品质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综合素质。
通过参与活动,学生能够拓宽视野、增加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活动目标了解名人的生平、事迹和影响发掘名人的良好品质和可借鉴之处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活动步骤步骤一:选择名人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一个他们感兴趣的名人,可以是历史人物、文化名人、科学家、艺术家等。
学生需要针对所选名人做好一个详细的调研,并理解其重要成就、个人品质和影响。
步骤二:追寻名人足迹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名人,在实际中追寻他们的足迹。
这可以包括参观名人的故居、博物馆、展览等,或者前往与名人相关的地方进行考察和学习。
步骤三:整理成果学生需要将他们的调研和实地考察成果进行整理。
这可以是一份简短的报告、一份展板、一段视频或其他形式的成果展示。
步骤四:分享和讨论学生将自己的成果分享给其他同学,并展开讨论。
在讨论中,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对名人的认识和观点,并从其他同学的成果中学习到更多知识和观点。
活动评估活动评估将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研和实地考察的质量和深度成果展示的清晰度和创意性在讨论中的表现和贡献学生对整个活动的反思和总结评估结果将作为活动的一个重要参考,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进行评价。
注意事项学生需要在选择名人和进行调研时,使用可靠的信息源,避免误导和不实信息的引用。
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时需注意自身安全,遵守相关规定和要求。
学生在成果展示和讨论中要注意尊重和理解不同意见,开展有价值的交流。
以上是综合实践活动《追逐名人的足迹》活动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通过实践了解名人的故事和成就,从中汲取知识和启发。
活动的具体实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希望本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有意义和有趣的学习体验。
综合实践活动《发掘名人的足迹》活动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发掘名人的足迹》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ead492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f3.png)
综合实践活动《发掘名人的足迹》活动方案活动目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帮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和发掘名人的足迹,通过实地考察和研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活动主要目标如下:1. 了解名人的生平和事迹。
2. 探索名人在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贡献。
3. 研究运用调查研究和文献整理等方法,提升综合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活动内容阶段一:名人选择与调研1. 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名人,并通过书籍、互联网等渠道获取相关信息。
2. 学生们使用调研工具,如问卷调查或面谈等方式,深入了解所选名人的生平、主要成就及影响力等方面的内容。
3. 学生们根据调研结果,撰写简要的名人介绍文稿和简报。
阶段二:实地考察与体验1. 学生们组织参观名人相关的地点,如故居、博物馆、纪念馆等。
2. 在实地考察中,学生们可以观摩名人的遗迹、展品、图片等,深入感受名人对社会的贡献和影响力。
3. 学生们可以进行实地调研、采访志愿者或参观员工,以了解更多关于名人的相关资料。
阶段三:成果展示与分享1. 学生们根据实地考察和调研的结果,制作名人相关的展板、海报或多媒体展示。
2. 设计个性化展示方式,如模拟名人现场讲解、艺术剧表演等,以吸引观众的兴趣。
3. 学生们进行展示和分享,向同学们和老师们介绍他们所发掘的名人的足迹和对社会的影响。
活动评估活动评估旨在全面了解学生们的研究情况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情况,评估指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名人介绍文稿和简报的内容质量和撰写能力评估。
2. 实地考察和调研的深度和广度评估。
3. 成果展示和分享的创意和表达能力评估。
4. 合作与交流能力的评估。
评估方式可以包括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等,旨在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和提升自身能力。
活动总结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们不仅能够深入了解名人的生平和事迹,还能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此外,活动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加强团队合作意识。
综合实践活动寻找名人的足迹活动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寻找名人的足迹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ad87f5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f0.png)
综合实践活动寻找名人的足迹活动方案活动名称:寻找名人的足迹活动目的:通过参与者寻找名人的足迹,加深对名人事迹的认识和了解,体验历史名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增加参与者的历史文化素养和交流能力。
活动对象:初中学生活动时间:一个半天活动地点:市内名人故居、博物馆等历史场所活动流程:1. 组织成员集结(9:00-9:30)在指定地点组织参与者集结,进行简单的活动说明和分组。
2. 寻找名人的足迹(9:30-11:30)分组进入市内的名人故居、博物馆等历史场所,寻找历史名人的足迹,班级成员相互交流、发掘历史名人的故事和背景。
3. 分享发现与经验(11:30-12:00)活动结束后,班级成员进行经验交流和分享,分享自己发现的名人足迹、认识到的新知识和收获。
4. 回报学校和社会(下午)班级成员综合活动收获和体会,撰写心得体会,制作小型展板或宣传海报,回报学校和社会。
活动要求:1. 注意安全,活动期间听从指导。
2. 尊重历史场所、文物和名人。
3. 建立团队合作意识,珍惜机会认真探究。
4. 保持环境整洁,不乱扔垃圾。
活动评价:本次活动旨在让学生在感知历史文化的同时,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和思辨能力,提升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
活动实行分组形式,使每个团队进行相互交流与协作,分享其发现和经验。
此外,活动通过学生们的参与和互动,增加了参与者的学习兴趣和体验感,活动中,参与者学习了名人的风采,掌握了名人事迹,同时也体验到了历史文化的深度和魅力。
最后,通过回报学校和社会的形式,让学生们整理归纳所学,分享感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学生今后的人生增添更多亮丽色彩。
综合实践活动《追寻历史人物的足迹》活动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追寻历史人物的足迹》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4ea632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b1.png)
综合实践活动《追寻历史人物的足迹》活动方案活动目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旨在通过追寻历史人物的足迹,增加学生对于历史人物的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探索精神,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活动内容1. 第一阶段:确定历史人物- 学生们将通过研究和讨论,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历史人物作为研究对象。
- 学生们需要了解该历史人物的背景、生平和对社会的贡献。
2. 第二阶段:追寻足迹- 学生们将分为小组,深入研究选定的历史人物。
- 学生们需要调查该历史人物曾经居住、工作和旅行过的地方,了解相关历史事件和背景。
- 学生们可以通过图书馆、互联网以及实地考察等方式收集资料。
3. 第三阶段:展示成果- 学生们将准备一份关于选定历史人物的报告,包括其生平事迹和对社会的影响。
- 学生们可以通过海报、PPT、演讲或展览等方式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4. 第四阶段:团队合作- 学生们需要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完成活动任务。
- 学生们应分工合作,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并共同整理和展示研究成果。
活动成果评价1. 研究报告的内容和质量。
2. 活动中的团队合作表现。
3. 展示成果的创意和有效性。
4. 学生对于历史人物的了解程度和对历史事件的把握能力。
活动安排- 第一周:确定历史人物,分组,并开始调查阶段。
- 第二周:整理研究成果,准备展示方式。
- 第三周:展示成果和进行互动讨论。
- 第四周:评价活动成果并总结活动经验。
活动要求- 学生们需要积极参与讨论、研究和整理研究成果。
- 学生们需要遵守团队合作规则,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 学生们需要准备并展示活动成果,以创意和有效的方式呈现信息。
注意事项- 学生们在调查和整理资料时,应注意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避免引用未经证实的内容。
- 活动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与指导。
以上是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追寻历史人物的足迹》的活动方案。
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这次活动,增加对历史人物的了解,培养探索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寻觅名人的足迹》活动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寻觅名人的足迹》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0bc63b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3a.png)
综合实践活动《寻觅名人的足迹》活动方案活动背景综合实践活动《寻觅名人的足迹》旨在通过参观名人故居、墓地或相关场所,让学生亲身感受名人的生活与创作环境,提升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活动目标- 培养学生对名人的尊敬与崇拜的意识;- 激发学生对名人事迹的兴趣和好奇心;-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提升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和文化背景。
活动内容1. 名人故居参观:安排学生参观知名文学、艺术或历史名人的故居,了解他们的生平、创作及生活环境。
2. 名人墓地探访:组织学生前往名人的墓地,向他们致以敬意,并了解他们的贡献和影响。
3. 名人讲座或座谈会:邀请专家学者、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或名人的亲属,对学生进行名人事迹介绍和交流互动。
4. 制作小组展板:学生分成小组,根据所选名人,设计制作展板,展示名人的成就与贡献。
5. 学生演讲分享:鼓励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名人,撰写演讲稿,向全校师生进行演讲并分享名人事迹。
活动安排- 活动时间:活动将在一周内的周末进行。
- 参与人员:全校师生。
- 地点安排:根据所选名人的相关场所确定。
- 物资准备:制作展板所需材料,演讲稿纸张等。
活动评估- 评估方式:通过学生的展板设计、演讲内容及表现进行评估。
- 评估标准:内容准确、表达流畅、创意独特、团队合作等。
注意事项1. 活动前请提前与名人故居、墓地或相关场所预约并确认参观时间。
2. 活动期间请确保学生的安全和秩序,做好人员统筹和安全管理工作。
希望此次综合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名人的足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通过此次活动,希望能够培养学生对名人的崇拜与敬意,以及对艺术与文化的欣赏与理解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综合实践活动《追寻名人的轨迹》活动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追寻名人的轨迹》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d9f650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7e.png)
综合实践活动《追寻名人的轨迹》活动方案活动目的本活动旨在通过追寻名人的轨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促进他们对历史和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活动内容1. 名人介绍:组织老师为学生准备一份名人介绍手册,包括一些知名的历史人物、文化名人或科学家的简要介绍和重要成就。
2. 轨迹探索: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名人,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途径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该名人的生平、成就、重要事件等,并归纳总结。
3. 轨迹讲解:学生向全班同学分享自己所选名人的轨迹,介绍该名人的背景知识、重要贡献以及个人观点。
4. 校外实践:组织带领学生参观有关名人的旅游景点或博物馆,加深对名人轨迹的实地感受。
5. 活动总结:学生撰写一份活动总结报告,包括对该名人轨迹的研究、参观体验以及个人感悟等内容。
活动时间安排- 第一周:名人介绍手册的发放和讲解,学生自主选择名人。
- 第二周至第三周:学生通过自主研究,了解所选名人的轨迹。
- 第四周:学生进行轨迹讲解,向全班同学分享研究成果。
- 第五周:组织校外实践活动,参观相关景点或博物馆。
- 第六周:学生完成活动总结报告。
活动评估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活动评估:1. 学生对名人介绍手册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轨迹探索和总结报告中的研究深度和处理能力。
3. 学生在轨迹讲解时的表达能力和对名人的了解程度。
4. 学生在校外实践中的观察和实地感受。
5. 学生完成的活动总结报告的质量和个人感悟。
预期成果通过本活动,希望学生能够:1. 提升对历史和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2. 培养综合实践能力,包括独立研究和总结能力、表达和分享能力等。
3. 培养学生对名人的尊重和研究榜样的意识。
4.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以上为《追寻名人的轨迹》活动方案,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参与。
综合实践活动寻找名人的足迹活动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寻找名人的足迹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20f632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67.png)
综合实践活动寻找名人的足迹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通过发掘名人的足迹,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的
了解,并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探究精神。
二、活动内容
1. 活动前期
(1)教师介绍活动要求和流程,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名人。
(2)学生在网上或图书馆查阅资料,了解选定名人的生平事迹、所处时代背景、经历等。
(3)进行调研,搜集名人的足迹相关资料,包括生前所住地、
旅行轨迹、重要场地等。
2. 实地探索
(1)学生在小组内将名人的足迹资料整合,制定实地探索计划,包括交通、住宿、景点等安排。
(2)利用周末或假期前往名人相关地点,实地考察。
学生要认
真观察场所的历史、地理、文化等特征,并结合名人的生平历程加
深对名人的了解。
(3)学生可以通过拍照、录音等方式收集证据。
3. 结束总结
(1)学生回到学校后,讨论并总结缺失的足迹资料。
(2)每个小组分享自己发现的足迹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见解和感悟,给其他组员提供启示或参考。
三、活动效果
通过活动,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名人和名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并将自己的思考、判断和发现分享给其他人,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
交流能力。
此外,学生还能够从活动中获得实际经验,提高团队协
作和组织管理能力,培养勇于探索和积极寻找的精神。
综合实践活动《追溯名人的足迹》活动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追溯名人的足迹》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25c159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f8.png)
综合实践活动《追溯名人的足迹》活动方案活动背景在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追溯名人的足迹,帮助学生了解历史背景、人物故事以及相关事迹,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
活动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历史背景和名人故事,扩展他们的知识面。
- 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研究能力。
- 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动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造力。
- 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活动内容1. 名人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历史名人作为研究对象,或者从指定的名人列表中选择。
2. 资料收集: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收集与所选名人相关的资料,包括生平事迹、成就、影响等。
3. 研究分析:学生针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挖掘名人的价值观、思想和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4. 创作展示:学生可以选择合适的方式,如制作展板、演讲、写作等形式,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展示和分享。
5. 合作交流:学生可以组成小组,分享彼此的研究成果,互相研究和交流,共同提高。
活动安排- 第一周:介绍活动目标和要求,引导学生选择名人对象,并提供相关资料收集的指导。
- 第二周至第四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资料收集和研究分析,并提交研究笔记和成果报告。
- 第五周:学生进行创作展示,可以在班级或学校范围内进行展示活动。
- 第六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分享彼此的研究成果,互相研究和交流。
活动评价- 通过学生的展示和交流,评估学生对名人的了解程度和研究成果的深度。
- 综合考虑学生的参与度、创作能力和合作交流情况,给出综合评价和反馈意见。
注意事项- 学生在选择名人对象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并向教师进行申报。
- 学生在资料收集和研究分析过程中,要注重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不得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
- 学生在展示和交流过程中,要尊重他人的观点,积极参与讨论,并严禁抄袭和剽窃他人的成果。
综合实践活动寻找名人的足迹活动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寻找名人的足迹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b63824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45.png)
综合实践活动寻找名人的足迹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通过寻找名人的足迹活动,让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名人的
事迹和贡献,不断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文化素养,培养学生
的勇气、毅力和探索精神。
二、活动内容
1. 活动前期准备
(1)确定活动地点和时间:选择和名人相关的历史场所和时间,比如名人故居、纪念堂、博物馆等。
(2)组织学生学习名人的生平事迹:为活动做前期准备,老师
应该带领学生学习名人的生平事迹,对名人的重要贡献、爱国精神
等方面进行深入解读。
(3)制定活动任务:老师应该为学生制定活动任务,明确框架
和目标,并确保所有学生都有明确的任务。
(4)安排活动日程:定好时间和地点后,老师应该安排好活动
日程,确保所有环节顺畅无误。
2. 活动实施
(1)到访名人故居:选择经过历史性事件的名人故居,让学生
感受名人生活的真实情况。
(2)参观名人博物馆:参观名人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让
学生了解名人的具体成就和贡献。
初中综合实践七年级上册《寻找成功者的足迹》主题活动设计备课参考
![初中综合实践七年级上册《寻找成功者的足迹》主题活动设计备课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3fc454c4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01.png)
寻找成功者的足迹一、设计思路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爱幻想、理想目标不确定、生理和心理发生较大变化的关键时期,在父母、老师和长辈的眼里他们还是孩子,而他们自己认为已经长大了,开始变得有“主见”,对一般的说教有反感心理。
本主题通过“寻找成功人士”和“感悟成功人士”两个次主题活动,采用“采访”、“交流”、“认识”、“体会”等活动方式,引导学生借鉴和吸取别人的经验和教训,树立信心,磨砺意志,持之以恒,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争取做一个“成功者”。
二、活动目的:1、懂得“不付出艰辛的劳动,就不会有成功”。
2、让学生明白:尽自己最大努力实现了自己力所能及的目标就是成功。
三、课时建议:本活动建议4课时完成。
活动内容可以选择和拓展,调查、采访等实践活动安排在课外进行。
四、活动计划本次主题活动预设了三个问题,成功人士的主要标志是什么?我们身边有哪些成功人士?我们自己的成功目标是什么?怎样才能成功?要求学生从预设的问题入手,讨论制定活动计划。
为使学生对计划的内容、格式有所了解,我们在这里提供了活动计划设计表。
制定计划这个环节对顺利完成整个活动过程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分组认真讨论,尤其要关注活动过程的设计,使每个小组都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来。
五、活动分析(一)、寻找成功人士1、采访。
学生通过采访了解“成功人士”。
建议教师给出相应的提示,如:他们是怎么成功的?他们在奋斗过程中有哪些经验和教训?等等,以便采访有一定的针对性。
同时鼓励学生善于提出自己的问题。
教师还要提醒学生做好采访的工作准备,如:采访对象的确定和联系、时间安排、小组成员的分工、器材的落实、交通路线、工具等。
采访中的注意事项应给以提示,尤其是礼貌和采访用语。
2、整理。
这里要求学生将采访到的信息、故事等整理出来。
通过整理和思考对成功有一个初步的理解,为下一个活动“感悟成功人士”做必要的准备。
3、交流。
学生的课余时间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所采访和平时所了解的“成功人士”也是有限的。
综合实践活动寻找名人的足迹活动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寻找名人的足迹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45a9d6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9d.png)
综合实践活动寻找名人的足迹活动方案综合实践活动是现阶段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而寻找名人的足迹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综合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寻找名人足迹的过程中体验到不同的文化和历史。
活动起因这个活动可以由老师安排,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组织实践。
1.老师安排老师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和课程安排选择需要进行此次活动的学科,比如历史、地理、语文等。
同时,老师也可以根据课程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名人,让学生对该名人实地进行足迹寻找。
2.学生自组学生自组实践需要具备一些前期的准备,如确定活动目标、确定时间、确定名人等。
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制定路线和方案。
这种方法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活动地点活动的地点可以选择与名人有关的地方,如名人居住的小区、名人所服务的单位、名人常去的咖啡馆等。
也可以选择与名人有关的历史遗迹、文化场所等。
活动流程1.准备工作:确定活动目标、确定路线、分组、了解名人故事等。
2.实地寻找:根据确定的路线,学生到达指定地点进行寻找。
可以通过询问当地居民、查找历史文献等方式,逐渐找出名人的足迹。
3.记录:在寻找过程中,学生需要记录下所见所闻,可以通过拍照、录音、写日记等方式记录下来,以备后续分析和总结。
4.归纳总结:回到学校后,学生需要对此次活动进行总结和分析,并进行归纳整理。
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展示,相互交流学习。
活动效果通过寻找名人的足迹活动,学生可以获得许多收获。
首先,学生可以了解到名人的生平事迹,了解他们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其次,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感受历史和文化,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此外,学生还可以提高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最后,此类活动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
名人足迹寻找活动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科能力。
寻找成功者的足迹
![寻找成功者的足迹](https://img.taocdn.com/s3/m/c9b93a9dbceb19e8b8f6ba8f.png)
【聚焦】
你认识下面的成功者吗?
林俊德
中国爆炸力学与核试 验工程专进寥廓而深 邃的星空,当 他们问候世界 的时候,给未 来留下了深远 的回声。
你认识下面的成功者吗? 莫 言
莫言是个诗人,他撕下了程式化的宣传海报,让个人从无 名人海中突出。莫言用荒诞和讥讽攻击历史的缪误、贫乏 及政治的虚伪。他用戏弄和不加掩饰的快感,揭露了人类 最黑暗的一面,不经意间找到了具有强烈象征意义的形象。
你认识下面的成功者吗?
李 娜
中国网球队员
【思考】
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成
功之道?
举例:林俊德
爆炸力学史上的巨人 他总是比别人多付出阳光
杨光
【收集】
收集成功者的警句、格言 举例: 能够使我漂浮于人生的泥沼中而不
致陷污的,是我的信心。——但丁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爱默 生
你认识下面的成功者吗?
莫 言 经 典 语 录
1.在那个习惯于悲春伤秋的年代,你陪我看了多少个日薄 西山的景致,我陪你看了多少个破晓阑珊的夜,我们彼此 静默的坐着,不言朝夕。 2.安然的在被窝中躺过一世春秋。浑噩自知。
你认识下面的成功者吗?
莫 言 经 典 语 录
3.我们总是以诗般的语言刻画自己在青春的罅隙中的那般 狼狈。 4.呆坐在眼睛里的空洞和茫然,凝结成氤氲的哀伤,在青 春的天空渐渐延伸和漫散。
第三节
主题实践活动—— 寻找成功的足迹
哈密市伊州区第四中学 马双银
寻找 成功者的足迹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成功者,能够让航天飞机上天是 一种成功,能够把一双鞋修好也是一种成功。成功只是一 种感受,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每一点进步,哪怕只是微小的 进步,都看做是一次成功,都认认真真地品味一番,那么 幸福和快乐就会常伴与我们身边,我们的人生也就会变得 格外的丰富和生动。
一、寻找成功之路
![一、寻找成功之路](https://img.taocdn.com/s3/m/05504b6daf1ffc4ffe47ac6a.png)
一、寻找成功之路教学要求:让学生了解成功人士的事迹,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理想观从中感悟什么叫成功,且懂得失败是成功之母,鼓励学生迈出走向成功的一步。
课时:6课时内容;1.寻找成功人士的足迹 2课时 2.失败是成功之母 2 课时 3.成功之路在我们脚下 2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的事迹、访问成功人士及学习名言,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
2.通过访问成功人士,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寻找成功人士的足迹活动目的1.通过了解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访问成功人士及学习名言,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
2.通过访问成功人士,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活动分析本专题的活动可以分为四个环节进行。
第一个环节是让学生搜集、j交流古今中外人士的事迹。
第二个环节是设计如何采访成功人士,并做总结。
第三个环节是学习名言。
第四个环节是搜集父母、老师的深情寄语,并写下自己的生活、学习格言。
活动建议1.活动准备搜集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的事迹。
2活动过程(1)交流活动前搜集到的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的事迹。
(2)设计访问成功人士的计划。
(3)访问成功人士。
(4)搜集自己喜欢的格言。
(5)请父母、老师写下深情的寄语。
二失败是成功之母活动目的1. 通过了解成功人士背后的故事,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
2. 通过交流讨论,理解怎样叫成功,怎样才是个成功的人。
3.通过交流讨论,懂得在遭遇失败后和挫折后,该如何应对,培养耐折能力。
活动分析本专题的活动可以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了解一些成功人士背后的故事,从而交流各自的看法。
第二个环节是交流讨论:怎样叫成功,怎样是成功人功人士。
第三个环节是交流讨论:在遭遇失败和挫折后,该如何应对。
活动建议1.活动导入通过读文说事,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个道理。
2. 活动过程(1)了解一些成功人士背后的故事,从而交流各自的看法。
(2)交流讨论怎样叫成功,怎样是成功的人。
(3)交流讨论:在遭遇失败和挫折后,该如何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寻找成功者的足迹一、设计思路: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爱幻想、理想目标不确定、生理和心理发生较大变化的关键时期,在父母、老师和长辈的眼里他们还是孩子,而他们自己认为已经长大了,开始变得有“主见”,对一般的说教有反感心理。
本主题通过“寻找成功人士”和“感悟成功人士”两个次主题活动,采用“采访”、“交流”、“认识”、“体会”等活动方式,引导学生借鉴和吸取别人的经验和教训,树立信心,磨砺意志,持之以恒,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争取做一个“成功者”。
二、活动目的:1、懂得“不付出艰辛的劳动,就不会有成功”。
2、让学生明白:尽自己最大努力实现了自己力所能及的目标就是成功。
三、课时建议:本活动建议4课时完成。
活动内容可以选择和拓展,调查、采访等实践活动安排在课外进行。
四、活动计划本次主题活动预设了三个问题,成功人士的主要标志是什么?我们身边有哪些成功人士?我们自己的成功目标是什么?怎样才能成功?要求学生从预设的问题入手,讨论制定活动计划。
为使学生对计划的内容、格式有所了解,我们在这里提供了活动计划设计表。
制定计划这个环节对顺利完成整个活动过程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分组认真讨论,尤其要关注活动过程的设计,使每个小组都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来。
五、活动分析(一)、寻找成功人士1、采访。
学生通过采访了解“成功人士”。
建议教师给出相应的提示,如:他们是怎么成功的?他们在奋斗过程中有哪些经验和教训?等等,以便采访有一定的针对性。
同时鼓励学生善于提出自己的问题。
教师还要提醒学生做好采访的工作准备,如:采访对象的确定和联系、时间安排、小组成员的分工、器材的落实、交通路线、工具等。
采访中的注意事项应给以提示,尤其是礼貌和采访用语。
2、整理。
这里要求学生将采访到的信息、故事等整理出来。
通过整理和思考对成功有一个初步的理解,为下一个活动“感悟成功人士”做必要的准备。
3、交流。
学生的课余时间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所采访和平时所了解的“成功人士”也是有限的。
用“讲述成功者的故事”的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所掌握的有关“成功人士”的信息,学会共同分享。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如:“成功人士”有什么共同特点?等等。
(二)、感悟成功人士1、聚焦。
这里提供了几张著名科学家和感动中国人物的照片:爱因斯坦、王选、王洛宾、邰丽华、刘翔。
并要求学生自己收集其他在人类历史上曾经起到重要作用的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和当今时代先进人物的照片和事迹,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认识、了解和学习“成功人士”,从小立志做一名对社会、对国家有益的人。
2、思考。
本活动通过“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成功之道”,让学生尝试对任长霞等先进模范人物的“成功之道”进行概括和总结。
这一方面是让学生正确把握先进模范人物的本质特征,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语言文字概括能力的一次考验。
教师可以参考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
3、收集。
这里要求学生通过“收集成功者的警句、格言”,从而明白“成功的背后是艰辛的付出”这个道理。
任何“成功人士”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都经历过坎坷和挫折。
本活动还通过选编的一首小诗——《欣赏自己》,引导学生对“成功”有一个正确的全面的理解。
4、你说我说。
通过本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功观”。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成功的秘诀在于:坚强的毅力,百折不挠的信念,矢志不渝地对即定目标的勇敢实践;我们不可能人人都是科学家、思想家,也不可能人人都成为伟人,但是,我们只要脚踏实地、矢志不渝地朝着自己的即定目标努力奋斗,做“最好的自己”,这就是成功!六、评价与生成1、总结评价。
本次活动的总结评价环节,要求学生描述自己在活动中的体会和对成功人士的感悟:成功给我的启示。
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回顾活动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安排的活动内容是要求学生根据对成功人士的感悟,为自己设计一个近期的成功目标。
条条道路通罗马,只要努力就可以到达成功的彼岸。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具体实施的计划。
活动参考资料成功者之歌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举世闻名的德裔美国科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爱因斯坦1900年毕业于苏黎士工业大学,1909年开始在大学任教,1914年任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长兼柏林大学教授。
后被迫移居美国,1940年入美国籍。
十九世纪末期是物理学的变革时期,爱因斯坦从实验事实出发,从新考查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在理论上做出了根本性的突破。
他的一些成就大大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他的量子理论对天体物理学、特别是理论天体物理学都有很大的影响。
理论天体物理学的第一个成熟的方面--恒星大气理论,就是在量子理论和辐射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成功地揭示了能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恒星能源来源的难题。
近年来发现越来越多的高能物理现象,狭义相对论已成为解释这种现象的一种最基本的理论工具。
其广义相对论也解决了一个天文学上多年的不解之谜,并推断出后来被验证了的光线弯曲现象,还成为后来许多天文概念的理论基础。
爱因斯坦对天文学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他的宇宙学理论。
他创立了相对论宇宙学,建立了静态有限无边的自洽的动力学宇宙模型,并引进了宇宙学原理、弯曲空间等新概念,大大推动了现代天文学的发展。
王选出生于1937年,是江苏无锡人。
他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
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
1992年,王选又研制成功世界首套中文彩色照排系统。
先后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金牌,中国专利发明金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特等奖等众多奖项,1987年和1995年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5年和1995年两度列入国家十大科技成就,是国内唯一四度获国家级奖励的项目。
他本人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并多次获全国及北京市劳模、先进工作者、首都楷模等称号,1987年获得中国印刷业最高荣誉奖——毕昇奖及森泽信夫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奖,2001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王选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九三学社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是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文字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电子出版新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北大方正集团董事、方正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科技顾问。
王洛宾作为一名卓越的民族音乐家,洛宾先生从三十年代起就以满腔的爱国激情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和中华民族的解放斗争事业,创作了大量高亢奋进、鼓舞中华民族革命斗志的音乐作品,许多歌曲为爱国军民广为传唱。
全国解放后,作为一名革命军人,他又谱写了大量歌颂人民子弟兵、歌颂领袖、人民和歌颂祖国的音乐作品,成为时代的旋律、民族的心声和巨大的精神力量。
洛宾先生不仅以他搜集、整理、创作的西部民歌著称于世,他在各个历史时期所创作的激动人心的革命歌曲更是我国音乐艺术海洋中的精华。
在长达62年的音乐创作中,他为我们留下了近千首歌曲。
其中《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被誉为“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
他是在联合国高唱民族歌曲的第一位中国人。
他荣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第一位华人音乐家颁发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特别贡献奖”。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今世界上凡是有华人的地方,都会响起王洛宾歌曲迷人的旋律。
邰丽华15岁初中毕业,只身一人赴武汉求学,后来与健全人一样通过全国高考进入湖北美术学院,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装潢设计专业,并获得文学学士学位。
1991年加入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任独舞、领舞演员。
2002年8月至今,先后担任中国特殊艺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演员队长、团长助理。
1992年8月,被称为人类艺术盛典的“无国界文明艺术节”在意大利斯卡拉大剧院举办,邰丽华被特邀与世界顶级艺术家同台演出,被艺术节的艺术总监誉为“美与人性的使者”。
1992年,为纪念“联合国残疾人十年”结束,应联合国和所在国政府邀请,邰丽华随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访问欧洲五国;1993至1999年,为推动“亚太残疾人十年”活动,在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的建议下,应所在国政府的邀请,邰丽华随团出访亚洲、大洋洲的十个国家,展示了中国“平等•参与•共享”的人权理念与现实,以及残疾人的风貌和才华。
2000年9月,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世界顶级艺术殿堂——纽约卡内基音乐厅演出。
音乐厅里悬挂着一百多年来在这里演出过的世界著名艺术家的肖像和经典节目剧照。
惟一的中国剧照,是邰丽华表演的舞蹈《雀之灵》;她还为民族英雄张学良在其夏威夷寓所进行慰问表演。
2002年10月,在日本为世界残疾人会议演出,被誉为“全球六亿残疾人的形象大使”。
2003年6月中旬,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是世界上惟一在非典期间到香港演出的艺术团体。
在邰丽华倡议下,全团演员为香港同胞折叠了数千只纸鹤,并为香港医务人员捐款,与香港同胞共同“励志抗非典,励志庆回归”。
2004年6月18日,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首届好莱坞国际电影电视节上,由邰丽华担任主要演员的舞台艺术片《我的梦》获得最佳电视艺术片奖,反映邰丽华及残疾演员艺术之路的纪实片《与梦同行》获最佳电视专题片奖。
2004年9月28日,在雅典残疾人奥运会闭幕式上,邰丽华带领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聋人舞蹈队表演的《千手观音》震撼了世界,向全世界展示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以及特殊艺术与人性之美,为中华民族赢得了荣耀。
2005年2月23日,应邀在中共中央举行的元宵节联欢晚会上表演舞蹈《雀之灵》。
晚会结束后,胡锦涛主席特意接见邰丽华,对她说“你的舞蹈不但表达了艺术美,而且表达了心灵美,祝贺你演出成功。
也祝贺你和你的伙伴们在春节晚会上的成功演出。
希望今后在更多的舞台上看到你的身影。
”《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获奖者“洪占辉”颁奖词: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弱小的孩子担起了责任,就要撑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学会友善、勇敢和坚强,生活让他过早地开始收获,他由此从男孩开始变成了苦难打不倒的男子汉,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今天他看起来依然文弱,但是在精神上,他从来是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