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在课堂中的运用
视全 班 。 全班 同学 安静下 来将注 意力集 中 待 笔 或教鞭停 留在师生 的视线 中间。 这样 , 学 的学生 ,教 师的微 笑批评 比声色俱 厉的训 后。 才点 头示 意 同学们 坐 下 。 然后 才开 始 上 生 就会 抬起头 看着教 师的眼睛 。并注意倾 斥效 果要好得 多。 师停 止微笑 , 教 露出严肃 课。在 课堂上 , 如果有 学生严 重干扰课 堂 秩 听所讲 的 内容 。经常有意 识地使 用这种 方 表情 , 是对违纪 学生一种 无言警告。 沉着也
已胸有 成竹 。 时还会有学 生暗暗点 头 , 有 表 奖赏 、 同意 、 反对等 。 微笑 的面容传达真 挚、
示可 以回答。 学生 回答 问题 中出现 犹豫 、 诚 恳 、 暖 . 师 生关 系融洽 。 堂气 氛 和 在 温 使 课 迟疑 , 用微 笑加眼神送 去鼓励 , 会增强 学生 谐。 话说 :微笑 如同三春暖 , 俗 “ 恶语一句似 的自信心。 这种交流 比任何语言 更快速 高 冬 寒。 有学生说看教 师的微笑他 们会消除 ” 投入 轻松愉快 的学习氛 围中。 微笑 更有 事半功倍 的效 果。在课 堂教学 中 , 师 效 。在课堂 上 .教 师可 以运用 目光进行 提 紧张感 . 教 常用 的肢 体语言包 含了 以下几 种 : 问. 还可 以借 助 目光送 去批评或表 扬。 专 能 给人一种 平易近 人的 印象 ,同时微 笑也 给
一
、
目光接触
心 听课 的学生 送去表扬 、 鼓励 的 目光 , 他们 显 示出教 师的 自信心。 面带微笑 。 神采 奕奕
在课 堂教学过 程 中 , 师的眼神 和 目光 不但不 会避开 眼神 交流 ,而且会 以更专注 的教 师 , 教 给予人 以朝气 蓬勃 、 发向上 的感 奋 固定 视线常使许 多人不 安 , 用 觉 。 从每学期学 生对教 师的评 议情况 看, 善 有着十分重 要的作 用。 以说 由始 至终 师生 的 目光 回应 ; 可 之间最 不可缺少 的是 目光的交 流、沟 通 , 它 警示 的 目光注视精 神分散 的学生 ,学 生会 用微笑 的老 师常受到学 生的欢迎 。 当一 个 不 仅 可以用 于教 学 管理 ,营 造 良好课 堂 气 领会老 师的用意 ,重 新将注意 力集 中到课 学生在 回答 问题 时 , 出一个漂 亮的答案 , 说
肢体语言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肢体语言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肢体语言(body language)又称身体语言,是指经由身体的各种动作,从而代替语言藉以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目的。
广义言之,肢体语言也包括前述之面部表情在内;狭义言之,肢体语言只包括身体与四肢所表达的意义。
在小学教学中充分使用肢体语言,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的思维随身体动起来。
(一)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探索,成为学习的主人。
肢体语言的恰当运用,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更感兴趣。
肢体语言包含的内容很丰富。
简而言之,包括动作、手势、眼神、表情、讲话语气等。
活泼的肢体语言可以赢得学生的心,如老师说话的语气响亮、富有朝气,学生也会受到感染。
当学生有好的表现时,可以握手、拥抱孩子,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一个赏识的眼神、一个爱抚的动作都会为学生带去暖流,使其在快乐的海洋中健康成长。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如能根据课堂中的不同情况,准确适当地运用激励性眼神,赞扬性动作就可能将问题由难化易,有效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二)利于学生记忆记忆在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儿童天性好动,喜欢运动,教师运用肢体语言带领学生边做边学,使学生释放部分体力,增加学生兴趣。
另外儿童一般来说属于形象思维,运用肢体语言的教学是通过内化理解,行为反应、听说练习,促使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对字、词、句达到顺乎自然的记忆。
他们感觉轻松自然,没有压力,在身心愉快的同时自然学会了知识。
这种记忆是愉快的,牢靠的,遗忘率低。
(三)沟通师生感情在小学课堂中,教师用肢体语言教学,学生会主动投入到课堂中来,从而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有利于沟通师生间的感情。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会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从而对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
教师和学生打成一片,和学生一起在学中玩,唱,跳,做动作,平时注意多摸摸孩子的头,拉拉孩子的手,多和孩子进行肢体接触发挥肢体语言的作用是很有必要的。
课堂教学中的增味剂——肢体语言
课堂教学中的增味剂——肢体语言优秀的教师都有一个共性的特点,那就是——尽力使自己的课充满美感,具有艺术性。
一位好的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善于雄辩的口才,还应有美妙的体态语言,教师恰当的肢体语言能弥补有声语言的不足,起到补充、配合、修饰的作用,可以让语言的表达更加准确、丰富,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
如果教师能够娴熟地运用它们,一定会为课堂增色不少。
正确运用手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离不开手势。
手势具有强调、示范的作用。
《触龙说赵太后》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描写,“太后盛气而揖之。
入而徐趋。
”如果只是干巴巴地解释成小步快跑以示对太后的敬畏,学生肯定感悟不到触龙的良苦用心。
所以有的教师就在课堂上把这个细节通过肢体语言表演了出来,场景生动形象,学生也印象深刻,教学效果非常好。
整节课通过联系实际,配合文章内容,巧妙地运用肢体语言的演示,使学生对触龙高超的游说技能产生了深深的敬佩感,感悟出了文章的价值,积淀了文化知识。
适当运用温和表情马卡连柯说:“做教师的决不能够没有表情,不善于表情的人就不能做教师。
”表情是一个人的内心情绪在其面部的具体表现,是学生收到老师最直接的肢体语言。
著名作家魏巍在《我的老师》一文中,念念不忘就是蔡芸芝先生的温柔和蔼,这便是例证。
教师灿烂的微笑会让学生永久铭记。
所以身为人师就不能像街头小贩一样,喜怒无形,随意渲泻。
巧妙运用头势我们知道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只占课堂中的极少时间,加上学生的好奇心强,极易受外界因素干扰等情况,声音一旦失去作用,我们可以通过点头或摇头来唤回他们的注意力。
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我笑着直点头,伸出大拇指,表示赞扬;当学生回答不正确时,我微笑着拍拍他们的肩膀,表示别灰心,加油!学生的自尊得到了保护,激发了他们以后回答问题的潜能。
保持自信站姿俗话说“站有站势,坐有坐相”,这是对庄重场合或站或坐的要求。
教师的教学是严肃的工作,应该站得笔挺,站出气势,庄重大方,优雅得体。
肢体语言在教学中的妙用
肢体语言在教学中的妙用
一、肢体语言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教师更好的驾驭课堂。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必要的肢体语言与学生进行沟通,如常用的面部表情、眼神、点头、摆首、手势等等。
例如,在学生回答对问题时,可以竖起大拇指表时赞赏,摆手示意其坐下。
又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发现有学生搞小动作,可以用眼神表达对学生的暗示。
再如,在讲课的同时借助特殊的手势表明起立、停止、坐好等涵义。
二、肢体语言能帮助学生理解英语单词或者句子的汉语意思。
肢体语言的运用尤其符合低年级的英语教学。
因为低年级学生单词量少,肢体语言代替复杂的英语口语,更利于学生接受。
三、肢体语言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用一些生动、逼真的表情和动作将枯躁的语言表达出来,把教材的内容活化为实际生活,把教学活化为交际。
例如,教师在教学动词类单词时可以利用动作让学生猜单词。
这样既增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肢体语言可以降低学习英语的难度,有利于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
肢体语言的运用不仅可以降低学生学习英语的难度,增添学习英语兴趣,还可以在愉快的课堂学习中,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肢体语言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肢体语言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肢体语言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交流方式,它通过身体的动作、姿势、眼神等来传达信息和意义。
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肢体语言的运用能够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力,提高学习效果。
肢体语言可以帮助低年级学生理解课文。
年幼的孩子接触到的知识比较有限,他们对文字的理解能力有限,很难准确把握课文中的含义。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来示范课文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肢体语言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他们往往无法持久地保持专注和听讲。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运用肢体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用手指指向黑板上的重点内容,眼神示意学生回答问题等等。
这样一来,学生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增强学习效果。
肢体语言还可以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
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往往需要通过一些实际的动作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老师可以通过手势和动作模拟动物的走路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课文中的描写;也可以通过手势和表情来展示不同情绪的表达方式,让学生能够准确把握课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通过视觉和听觉来获取信息,还能够通过身体感受和实践来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肢体语言的运用也需要注意适度和恰当。
过度夸张的肢体语言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过于关注教师的动作而失去对知识的关注;而过于保守的肢体语言又会让学生感到乏味和无趣,无法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运用肢体语言时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动作和表情,确保肢体语言能够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肢体语言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具有很大的作用。
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提高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灵活运用肢体语言,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培养他们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肢体语言的有效运用及作用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肢体语言的有效运用及作用分析一、引言1. 提高学习效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合理运用肢体语言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通过动作、表情等形式,教师能够直观地对数学概念、数学问题进行说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提高学习效率。
2. 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使用肢体语言,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比于单调的语言表达,肢体语言更生动、有趣,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3. 促进师生互动合理运用肢体语言,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
教师可以通过肢体语言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的意图,提高师生之间的沟通效果,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
4. 提高课堂氛围肢体语言在课堂上的合理运用,能够增添课堂的活跃氛围。
教师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来丰富课堂的表现形式,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营造欢快的学习氛围。
5. 更好地传递知识肢体语言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传递知识。
在数学教学中,有些数学问题或概念是比较抽象的,通过合理的肢体语言运用,能够使抽象的知识更加具体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更好地理解。
1. 用肢体语言解释抽象概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些数学概念对学生而言是比较抽象的,教师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来解释这些抽象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手势、动作等形式来解释图形的性质,角度的大小等概念,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
3. 用肢体语言带领学生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用肢体语言来带领学生学习。
在讲解某个数学定理或公式时,教师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来示范,以示范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四、结语肢体语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教师要善于合理地运用肢体语言,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教师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肢体语言表达能力,丰富肢体语言的形式,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上老师如何运用肢体语言
课堂上老师如何运用肢体语言“那个同学,别再说话了!我指的就是你!”对于一些老师来说,难道课堂手势仅仅用于此?殊不知,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除了依靠语言,还有肢体手势等方式。
而手势运用得好,能为课堂增色,为老师加分。
以下谈谈老师应该如何用手势?用手势可做啥?不外乎这几种……1.辅助教学,化抽象为形象老师们在课堂上可以用手势对一些事物的形状、高度、体积、动作等用手势来描摹,化抽象为形象,引起学生生动、明确的联想。
比如,双拳置于头顶模仿牛、羊等动物形象;“我买了个西瓜这么大(用双手做大小姿势)”;“那条鱼有这么长(双手分开一段距离)”。
2.表情性手势,“夸大”效果表情性的手势动作力度、幅度较大,主要用于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内容,能表达喜、怒、哀、乐,常用于社会学科的教学中。
比如:当讲到革命中为牺牲战友报仇或对敌人表示愤恨的激情处,教师可以借助表情性手势来增强表达效果。
3.不便说话时,无声胜有声在课堂上不易明说或不便明说的情况下,恰当运用手势可以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如,手心向上将手掌轻抬一次或数次,示意站起来;手掌向下按,示意坐下;手指放在嘴边轻“嘘”一声,表示“不要出声”。
4.表扬学生,这些手势不可替代跷大拇指手势一般用来肯定、赞扬学生学习活动中的突出表现,对学生有很强的激励作用。
另一种课堂上常用的评价性手势是鼓掌。
当学生获得成功时,教师往往会令全班学生鼓掌祝贺。
这种掌声,对取得成绩的学生来说,既是对他们行为价值的肯定,又是一种“奖赏”。
但这种手术不要用得过于频繁而流于程式化。
课堂手势正确的“打开”方式是这样的。
1.手势不能瞎用,小心伤了学生的心用手势表达什么意思,可是不能马虎的,否则会闹出笑话的呢!当要比划牛的时候,结果比出羊,这样的“小糊涂”还无伤大雅,怕就怕,要表扬学生,大拇指比成了小拇指,除了老师出糗,还是会“伤”了学生的心。
2.什么时候用手势?表达强烈情感或教学难点时所谓适时首先是指运用手势应注意场合、对象。
小学数学课肢体语言的有效运用
小学数学课肢体语言的有效运用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除了讲授知识点和解题技巧之外,还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来增强教学效果。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肢体语言技巧:
1. 手势示意法
手势示意法是指通过手部动作来模拟数学问题,以便更加生动形象地向学生展示数学概念和解题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手指的位置、指向和动作等来表示加减法运算的基本步骤,还可以通过手指金额的大小来帮助学生理解分数和小数的大小关系。
2. 身体姿势法
身体姿势法是指通过自身身体的姿势来表达数学概念和解题方法,以便更加直观地向学生展示问题和解答方案。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身体的上下移动和左右摆动等动作来模拟平面直角坐标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坐标系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3. 眼神交流法
眼神交流法是指通过眼神交流来推动学生思考和理解,以便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直视学生、眼神交流等方式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提出问题,以提高教学互动度和学生参与度。
4. 转身引导法
转身引导法是指通过转身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和解答问题,以便更加灵活自然地开展教学工作。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转身来引导学生思考最优化问题、预测答案等,以提高学生解题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肢体语言的有效使用可以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解题方法。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兴趣等进行适当的肢体语言教学,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效果和成绩。
教师肢体语言在课堂上的运用【运用好肢体语言驾驭课堂教学】
在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的时候,教师假如觉得比较中意,可用颔首表
生间的沟通与互动,传播学问。但是,光凭口头语言及书面语音来传递信 示“很好〞“正确〞“棒极了〞等有声表示。这种肢体动作既表达赞扬和
息,这是远远不够的。试验证明,人们要想向外界传送完好的消息,纯粹 鼓舞,又使师生感情在默契中得以沟通而更加亲近。
手势也是教学活动中常用的一种肢体语言表达方式。如手掌向上抬, 示意学生起立或表示鼓舞学生大胆商量、答题;手掌侧立,用力下切,表 示斩钉截铁的看法;双手虚按,表示要求中止正在进行的活动;指着板书 勾画圈点,能关心学生从中捕获信息、抓住重点。总之,随着教师手势的 一起一落、一挥一晃,带动的是整个课堂的气氛,让课堂不显得呆板单一, 使学生不因索然无味而心情低落。
的语言重量仅占 7%,声调约占 38%,其余的占 55%的消息都是非语言的肢
四、含笑
体语言来传送。在接受有声语言实行教学的时候,机不行失地帮助以“环
对于问题回答得秀丽的学生,赞美嘉许的目光配以微笑,自然有魔力
顾、凝视、颔首、含笑、停止、手势、目光〞等肢体语言,有助于教师搞 般的作用——使学生信念倍增,从而对学习产生更深厚的兴趣。对于学生
以上各种肢体语言,既可单独使用亦可综合运用,如若运用得当,定 会使课堂教学魅力大大增添。教师在课堂上,应留意更好地驾驭自己的动 作、表情,将它们协调统一起来,敏捷地运用,使教学更加生动好玩,提 高教学效果。
〔唐山市丰南区第一中学〕
第2页共2页
好课堂组织教学管理工作,提高课堂教学魅力。
问题回答的不理想,你的微笑则是和气的批判,但不会造成心情紧急而使
一、环顾
学生畏惧回答下列问题。
上课伊始或学生商量问题课堂较为嘈杂时,教师全神贯注以亲切的目
肢体语言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肢体语言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肢体语言是人们表达情感、意图和思想的重要方式之一,它在日常生活中尤其重要,也同样可以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得到应用和发挥作用。
本文将介绍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肢体语言的运用方法和实例。
一、为什么需要运用肢体语言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语言能力尚不完善,很多时候只能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而教师在教学中也需要使用肢体语言来辅助说明、引导学生,并传达正确的语言信息,以增加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效果。
通过运用恰当的肢体语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1. 发音要清晰、姿势要正确学生在学习语文发音时,需要正确认识发音位置、发音方法和发音规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正确的肢体语言姿势辅助示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模仿发音。
例如在教学“‘声母’和‘韵母’的概念”时,教师可以用手指指向喉咙,示意发音靠喉的部位是“声母”;用手指指向嘴巴,示意发音需要通过嘴巴的吐出,是“韵母”,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
2. 着重标识重点内容教师在讲解知识点时,可以使用肢体语言来标识重点内容,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并掌握。
例如在教学“’夺‘与’奪‘的混淆与应用”时,教师可以摆手示意“夺”是用手去“夺”东西,以对比说明“夺”与“奪” 不同的用法,增加学生的视觉感受和理解效果。
3. 模仿表现激发兴趣在教学运用方面,教师可以利用肢体语言做一些模仿表现,来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和体会知识的应用。
如在教学《草房子》时,教师可以透过肢体语言,模拟“儿刚进草房子害怕得又哭又叫”的情感表现,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角色内心的情感。
4. 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以身作则,通过肢体语言展现个人的形象和思考方式,引导学生更好地编写作文和讲述故事。
例如在讲解写好小学作文的要点时,老师可以努力做到身体挺直,语音准确清晰、神态自然统一,来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1. 在讲解《平凡的世界》时,教师可以透过眼神、肢体语言来表现对平凡生活的优美赞美和鼓舞。
如何在教学中运用肢体语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在教学中运用肢体语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以及用肢体语言来感受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质,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的情操。
在我们的课堂实践中通过长期的音乐教学实践,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生理及心理特征和小学生音乐教学的要求与特点,对小学音乐教育如何运用“肢体语言”进行了实践和探究,从中得出这样的结论:1、运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的情感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一个生动的手势;一个神韵的呼吸;一个亮丽的眼神;一个迷人的微笑?都会给学生一个视觉和听觉的情感冲击。
教师贴切大方的教态、得体规范的手势与丰富的音乐融为一体,构建了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音乐中获得心灵的震撼,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运用肢体语言对提高小学生的歌唱能力和发展音乐的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师的指挥也是一个“以情带声”的形象肢体语言的运用。
当教师的指挥手势随着音乐的高低起伏、节奏的张驰,力度的强弱,音乐色彩的浓淡变化的同时,也把音乐的情感传达给了学生。
2、运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的节奏律动在音乐教学活动中,音乐本身是一种动态的艺术形式。
当音乐的声响刺激学生的听觉再作用到他们的心理时,就产生了内心的情感体验。
当把这种内心的情感体验表现出来的同时,就产生了身体的律动。
从国外的音乐教育体系来看,无论是德国的奥尔夫节奏教学,还是瑞士音乐家、教育家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都强调以自己的身体做为乐器,去理解、接受和表现音乐,自然地将学生引进音乐的殿堂。
教师在音乐律动教学的过程中要正确形象地把握各节奏类型的肢体语言。
其中有动物体态、肢体的模仿,也有人体日常生活化、形象化的肢体语言。
3、运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的舞蹈性在我国现行的中小学音乐教学中,虽然还没有单独开设舞蹈课程。
但教材中已经融入了许多民族、民间舞蹈的内容,拓宽了学生的音乐领域。
这对教师来说面临着新的考验。
如《多快乐呀多幸福》、《我的家乡日喀则》等藏族民歌,都具有藏族舞蹈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歌曲编排一些西藏歌舞的基本舞步进行表演。
教师肢体语言的重要性
教师肢体语言的重要性教师肢体语言的重要性肢体语言顾名思义是借助人体的某一部位做出的一种动作并表达某种含义。
然而,肢体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不仅能让学生明白教师所要表达的某种含义,而且,能帮助学生迅速并牢固的记忆课堂上的新授知识。
运用肢体语言进行教学也符合小学生爱动的天性,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们的课堂参与意识。
肢体语言配合课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和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提高教学的质量,是一种辅助性教学手段。
它的特点主要如下:1. 直观性。
教师通过自己的表情、姿势、行为或举止向学生提供信息或发出指令,有助于吸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注意,加深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必须理解的内容,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形体语言直接获得知识信息它比其他任何直观教学手段更方便、更形象、更具魅力,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深刻。
2. 解释性。
对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时尤其是讲解一些抽象的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使用形体语言便可弥补教师这方面的不足,增强有声语言的表达效果。
这时,形体语言的作用会显得非常重要。
3. 交际性。
除了有声语言,形体语言也有沟通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思想感情的作用。
因此,形体语言的使用是交际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当代著名教育学者徐勋说:“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育作为一门艺术如何去打动人、感染人?本人认为这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口头语言,而且需要形象的肢体语言。
如果能够在从事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运用适当的形象的肢体语言,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突破难点、把握重点的重要作用。
让肢体语言在课堂上发挥的作用,真正做到“此时无声胜有声”。
(一)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探索,成为学习的主人。
1、一个赞许的眼神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表达思想感情的无声语言。
若恰当利用眼神来帮助教学,常常能收到出神入化的效果。
当学生回答对了一个问题时,一个赞许的眼神会给学生莫大的鼓励,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肢体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肢体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除了言语表达,肢体语言也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运用肢体语言,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一、肢体语言在教学中的重要性1.丰富课堂氛围和引起学生兴趣在教学中适当运用肢体语言,可以增加课堂的活跃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加专注于课堂内容。
比如,在讲解诗词时,教师可以演示诗人表达的动作、姿态,或者在讲解文章时,教师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来模拟人物的动作,使学生身临其境,深入理解文本。
2.辅助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有时候,学生难以用准确的语言描述他们的思想和感情。
而肢体语言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举个例子,当学生说“我很高兴”,教师可以表达出自己开怀大笑的样子,或者做出其他愉快的肢体动作,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肢体语言不仅可以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还可以在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合作时使用。
比如,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来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也可以通过肢体语言与其他组员进行互动和沟通。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能够培养起积极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肢体语言的应用方式1.动作与表情通过动作和表情的运用,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比如,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模仿人物表情和动作来生动地讲授故事情节,或者通过一些互动游戏来展示不同的动作和表情,引导学生理解与表达。
2.手势和姿势手势和姿势的使用可以在不使用语言的情况下进行沟通。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手势示意进行问题的提问或解答,或者用手势来引导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知识点。
3.教具与道具教学中可以使用一些教具和道具来辅助肢体语言的运用。
比如,教师可以使用手偶、面具等道具,来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肢体语言与学生进行互动。
同时,一些可移动或可穿着的教具,如贴纸、颜色卡片等,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肢体语言。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肢体语言的有效运用及作用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肢体语言的有效运用及作用分析
肢体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种非语言语言形式,它包括了表情、手势、体态、眼神等多种形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运用肢体语言,来增强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信任感,促进学习效果。
一、增强课堂气氛
在课堂中,教师的肢体动作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情和态度。
例如,教师以轻松的姿态进入教室,自信地走到教室中央,向学生微笑问好,全程保持亲切的面部表情和姿态,无形中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到轻松、愉悦和安全。
二、增强学生参与度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学生因个人原因没有尽心听讲的情况,教师可以通过运用肢体语言来吸引这些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他们的参与度。
例如,教师可以用手指等工具指向黑板上的问题或图表,动作要夸张,让学生觉得很有趣,同时也能让他们对问题或图表产生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促进学习效果
教师用肢体语言来讲解问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内容。
例如,当教师用手势表示数学中的几何图形时,学生们往往能更好地理解图形的特征和变化,进而将这些知识应用到解题中。
此外,教师的肢体语言还可以表达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让他们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促进学习效果。
实际上,教师的肢体语言能够起到微妙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因此,教师应该了解肢体语言的效果和作用,积极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肢体语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如何在语文课堂中运用肢体语言余干县康山初级中学袁海滨一般来说,评价一位新来的教师上课的功底,大家都很关注老师讲课声音的大小,发音的正确及逻辑思维的表达等,而对教师的肢体语言却忽视了,这种评价是非常片面的。
根据专家研究表明,在课堂信息的传递中,有百分之五十五是通过教师的姿态、表情和动作来完成的。
因此,教师的肢体语言极其重要不容忽视。
其实,巧妙的运用肢体语言能活跃课堂气氛,提升教学质量;能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加强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那么,什么是肢体语言呢?肢体语言又称身体语言,是指通过身体的各种动作、神态等代替语言,以达到表情达意沟通的目的,是一种传递信息的工具。
如何在语文课堂中运用肢体语言?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
一、利用面部表情促交流人的面部表情非常丰富,就像“永恒微笑”的蒙娜丽莎神秘的面孔一样。
由面部表情体现的各种情感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
我们知道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性学科,这要求教师不但具有高尚的人格、远见的卓识、广博的知识,而且还应具有细腻的感情,才能驾驭语文课堂的风帆。
教师带着丰富的感情进入课堂,学生的情感被撩拨,师生之间的思想得到了交流、融合、升华。
那么,教师的喜怒哀乐从何而来?从一篇篇感情笃深,激情高昂的文章中而来。
文本中的情感进入了教师细腻的心,再外化为面部表情。
例如讲《最后一课》时,课前我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普法战争的短片,再布置学生预习,在此基础上对自己进行了包装:穿着一件崭新黑西服、扮成老人的样子,戴着一副眼镜。
寒颤颤的走进教室,学生一下子被我的装束吸引了,兴子就上来啦,我的样子表现的十分悲痛,接着,我范读了一遍课文,学生的情感在这里被高度的凝固了,我知道我的情感开始融入到学生幼稚的心中。
我们讨论了小弗朗士逃学、不懂事的性格,学生仿佛明白了许多。
课文结束时我在黑板上用尽全力写下了法兰西万岁!然后脸色惨白的倚在黑板旁,极度悲伤的说:放学了——你们走吧!好长时间,学生才愣过神来。
浅谈课堂教学中肢体语言的运用
浅谈课堂教学中肢体语言的运用摘要:在人际交往中,肢体语言发挥了不言而喻的奇妙作用。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是以说话和写黑板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教师在教学中若能善加运用肢体语言,它就会成为吸引同学注意力的一项利器,让学生更加专心听讲,更加积极思考。
关键词:课堂教学;肢体语言;运用语言是人类表达自身情感和交流的重要途径,由三个部分组成――有声语言、文字语言、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就是相对于有声语言和文字语言的一种非声波、非符号的动作和姿态,并借此来表达出情感状态或是传递信号。
教师在课堂上就好比一个演员,在课堂中使用肢体语言,能够让同学通过视觉更直观地认识到这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加深学生对其的认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一、定义及作用分析肢体语言通常指通过眼睛、双手、眉毛、步姿和脸部表情传递给他人的信息。
教师上课时的举动、讲话的语气、眉目神情、举止态度以及服饰……都可以直接影响到教室气氛,而教室气氛是影响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个不雅的举动、生硬的语气、对学生粗鲁的态度、不修边帽的穿着都可以有抑制学生的创造思维,甚至使学生丧失对一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反之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举止文雅得体,态度和蔼,利润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亲切的眼神都可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因此,教师肢体语言善用与否,直接影响教学成效;肢体语言虽然是人类的本能表达方式之一。
但并非每个人均具有能成功发挥肢体语言效用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如何有效的使用肢体语言呢?二、小学课堂教学中肢体语言的运用技巧(一)眼神的运用,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面部表情中,眼睛能传神、会说话,人们能够通过双眼来表达出各种各样的感情,高兴时的双眼微眯或者是悲伤时的泪满双眼,可以说人的双眼在一开一合之间无不表达出丰富的情感,所以,教师在讲课时,目视是非常有效的教室管理办法,也是营造良好教室气氛的方法。
肢体语言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肢体语言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摘要】肢体语言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通过探究肢体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及影响,分析了教师如何有效运用肢体语言促进学生学习,以及学生如何运用肢体语言提高学习效果。
肢体语言既可增强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本文还总结了肢体语言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并强调了肢体语言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肢体语言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以及如何训练学生有效运用肢体语言。
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师和学生在初中英语课堂中运用肢体语言,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关键词】肢体语言、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学习效果、教师、学生、重要性、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肢体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逐渐被重视。
在英语课堂上,除了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外,肢体语言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肢体语言是指通过身体动作、姿势、表情等非语言方式传递信息和情感的方式,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对于肢体语言的教学和应用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和局限性。
教师在教学中可能过于关注语言表达,而忽略了肢体语言的重要性;学生对于肢体语言的运用可能缺乏自信和技巧。
深入探究肢体语言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找出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就肢体语言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和分析,旨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促进教学改革和提高学习效果。
1.2 研究意义肢体语言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通过这次研究,我们可以深入探讨肢体语言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法,了解肢体语言对学生学习的具体影响,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和学习方法。
这次研究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肢体语言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肢体语言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作用肢体语言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中的“肢体语言”
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
教师的语言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所有教学目标,都要通过语言完成。
语言如何,是评价一个教师的重要方面。
不过一般关注的都是课堂上的言语:是否有感染力,是否简洁,逻辑性如何,等等。
而有一种十分重要的语言却常常被人忽视――身体语言。
也有人关注到,不过多认为这是个人的个性和习惯,或者大概知道其有一些作用。
网上所能找到的论文也多是罗列一些模糊的经验,语焉不详。
总之,身体语言的作用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那身体语言在交流中有多大作用呢?人类学家雷波斯维特发现,在面对面的交流中,语言所传递的信息量在总信息量中所占的份额还不到35%,剩下的超过65%的信息都是通过非语言交流方式完成的!
麦拉宾对近百万条非语言信息研究得出的结果更为精细:一条信息所产生的全部影响力中7%来自语言(仅指文字),38%来自于声音(包括语音、音调及其他声音),剩下的55%则全部来自于无声的肢体语言。
身体语言的作用真有那么大吗?在语言不发达的原始社会,身体语言是一种极其重要的交流方式,为了生存,人类必须通过肢体语言和简单的发音来表示敌意、友善或屈服。
现在西方英语社会,由于语言本身的限制,身体语言也依旧是很重要的沟通方式,特别
表现在丰富的手势。
无声电影时代,身体语言是大银幕上唯一的沟通方式,那时候,像卓别林这样的身体语言大师,能够很巧妙地利用各种手势和身体各部位发出的信号与观众交流。
现在,我们被有声的信息淹没,但身体语言依旧在发挥着难以察觉一一却极其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将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来讲述身体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的课生动有趣,让学生既喜欢又能学到知识。
要想这样,精心设置的课堂言语是不够的。
课堂中,除了嘴巴以外,教师全身每一个可见的部位其实都在无声地说话,而且,由于孩子,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受到后天信息影响较小,人类动物性本能还较强,对这种同样源于动物性本能的身体语言尤其敏锐。
一次给兴趣小组学生上作文课,由于一些事,心情很糟,什么话都没说,只说:“自己写作业。
”自己则双臂抱紧,低头皱眉,来回踱步,学生敏锐地感觉到了,一学生关心地问:“老师你怎么了?”另一学生轻声说:“老师好像死了似的。
”我听到,不禁感叹孩子敏锐的直觉。
怎样控制好自己的身体语言,让它“说”你想“说”的话,而不是暴露出内心真实的、不适合课堂的情绪呢?那就要知道每个身体部位,做出一个动作时,会传递给别人怎样的信息。
以相对比较重要的手掌为例。
手掌的动作主要有三种:手心向上、手心朝下以及有一根手指(通常是食指)在外的握拳状。
手心向上是一种妥协、服从和善意的手势。
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看,人们通常以此来告知对方:我的手中没有武器。
这种手势能让对方感到和善,从而放松,更好地接受你的话语。
如果教师在课堂中多采用手心向上的手势,则能更好让学生接受。
这种
手势有不少变体,举起一只手并以手掌示人,以及将手掌按在心口上等等。
这个手势的核心是,在说话时要将自己的手掌暴露于双方的视线内。
如果说话时将手掌藏起来,则会给人一种不坦诚的感觉,实际上,人在说谎时会下意识地将手藏起,说真心话时会不自觉将手掌摊开。
倘若学生说话时将手收在后面,则很可能有所隐瞒。
第二种手势是手掌向下,带有“我是权威”的意味,最著名的莫过于纳粹希特勒手心向下的敬礼姿势。
在课堂教学中,在需要强调的时候适当采用这个姿势,有利于表现教师的权威性,但不能过多采用,会让人反感。
第三种手势,即一个手指伸出的握拳状。
这样的手势往往会在对方潜意识中造成负面影响,原因不在于手掌本身,而是手臂。
伴随这个手势,往往会有举臂、挥拳等动作,对大多数灵长类动物而言,这是攻击对方的前奏。
在某些国家,比如马来西亚,用这个手势指向他人是一种侮辱。
马来西亚人一般用拇指为他人指路。
针对这三种手势,肢体语言学家做了一个实验:要求八名演
讲者,在长约十分钟的演讲中分别采用这三种手势。
同时,记录下观众们在每一位演讲者讲演期间的动作和表情,以此统计出他们对演讲者的支持率。
实验结束,发现,演讲者采用手心向上这一手势,频
率较高的演讲者获得了观众84%的支持率;但是,演讲的内容不变,仅仅让演讲者演讲时刻意多用手心向下的手势,结果,其获得的支持率就立刻下降到了52%。
至于使用第三种握拳伸出一根手指的演讲者观众的支持率仅有28%,而且在他演讲的过程中,甚至有观众提前退场。
然而,在我平常听课中,发现采用第三种手势的教师是最多的,其次是第二种,采用第一种手势的优秀教师极其少见。
手掌的“语言”是如此重要,那么手臂呢?身体的其他部位呢?
有的教师在上公开课时,由于内心不安,缺乏安全感,有时会摆出手臂环抱自己的姿势,企图在身前形成一道防护“墙”,将“危险”拦在外面,而且这样收缩身体,能让自己显得“弱小”,以避免攻击。
这种下意识的动作,会在别人潜意识中产生影响,让学生潜意识中觉得教师拒绝交流,缺乏开放坦诚的态度,学生也就不容易接受。
事实上,那些喜欢将书放在讲台上,解放双手,上课时眉飞色舞,手舞足蹈的教师通常能更好地调动课堂氛围,达到教学目标。
那如果我们在课堂中发现有学生摆出双手环抱的姿势呢?这就说明学生对当前讲的内容持一种抗拒态度,所以下意识摆出这个姿势。
这时候教师就需要调整了,等到学生对内容更不耐烦,表现出更抗拒的身体姿势时,比如低下头,再想要将学生引入情境中,就很难了。
有时学生会用一只手撑头,除了身体困倦外,一般表示学生对
当前的内容呈审视态度,正在考虑是否接受。
这也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因为下一步,如果课堂内容还不能吸引他,学生就可能会低下头,完全不听了。
同样的姿势还有双腿交叉,侧头斜视等等。
当学生最认真的时候,一般是这样的姿势:身体前倾,目视老师(被吸引的姿势);双臂张开,双腿自然散开不交叉(开放接受的姿势)。
最糟的是低头(完全抗拒接受的姿势);双手在身前交叉,双腿交叉(形成防护“墙”,完全抗拒的姿势);目视别处(被别的东西吸引)。
当学生这些姿势全部出现时,课堂的效果就几乎没有了。
所以,倘若教师懂得身体语言,就可以让自己的表达更加生
动,更能吸引人;就能够对学生的心理状态随时进行评估,以随时调整课堂。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比课堂口语更重要的一种被忽视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