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物变形监测方案设计
变形测量方案设计

变形测量方案设计一、测量目的变形测量的主要目的是监测对象在各种因素作用下的变形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评估工程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如新建建筑物对相邻既有建筑物的影响。
2、验证工程设计的合理性,确保结构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3、为工程施工提供指导,及时调整施工工艺和参数,避免出现过大的变形。
4、监测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如滑坡、崩塌等,提前预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测量内容根据测量目的和对象的不同,变形测量的内容也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常见的变形测量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水平位移测量:监测对象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情况,通常采用全站仪、GPS 等测量仪器进行测量。
2、垂直位移测量:测量对象在垂直方向上的升降变化,常用水准仪、静力水准仪等仪器进行测量。
3、倾斜测量:测定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倾斜程度,可使用倾斜仪、全站仪等设备。
4、裂缝测量:观测建筑物表面裂缝的宽度、长度和发展趋势,通过裂缝观测仪或钢尺进行测量。
5、挠度测量:对于桥梁、大跨度结构等,测量其在荷载作用下的挠度变形,使用挠度计或全站仪等进行测量。
三、测量方法1、传统测量方法水准测量:是一种经典的垂直位移测量方法,通过测量高差来确定点位的高程变化。
具有精度高、操作简单等优点,但测量效率较低。
全站仪测量:可以同时测量水平角、垂直角和距离,适用于水平位移和倾斜测量。
精度较高,但受通视条件限制。
三角高程测量:利用三角原理测量高差,适用于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
2、现代测量方法GPS 测量:具有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适用于大范围的变形监测,但在建筑物内部等信号遮挡严重的区域精度会受到影响。
测量机器人:一种自动化程度很高的全站仪,能够实现自动观测、数据采集和处理,大大提高了测量效率和精度。
激光测量:如激光测距仪、激光扫描仪等,可快速获取物体的空间位置信息,适用于大型结构的变形测量。
四、测量精度要求测量精度的确定应根据测量目的、工程特点以及相关规范标准来确定。
高层建筑物基坑围护墙变形监测方案--以茂业天地工程监测为例

撑系统的受力均衡 问题 , 使得整个基坑开挖过程能始 终处于安全 、 可控 的范畴内; ④通过监测确保本工程基
坑 开挖 期 间周 边 的道 路 、 地 下 管 线及 建 筑 物 的正 常使 用; ⑤通 过监 测及 早发 现基 坑止 水帷 幕 的渗漏 问题 , 并
坑设计深度 1 9 m。周 边有太原 市勘察 测绘研 究 院 C级
勘
测
跟踪 监 测 , 在 换 撑 和 支撑 拆 除 阶段 , 施 工 科 学 有序 , 保
障基坑 始终 处 于安全 运行 的状 态 。
( 1 ) 周边 地 下 综 合 管 线 垂 直 位 移 、 水 平 移 监 测 ( 需 甲方 提供 周边 地下 管线 资料 , 本 方案暂 未 考虑 ) ; ( 2 ) 地表 沉 降监测 ; ( 3 ) 围护 顶部 垂直 位 移 、 水平 位 移 测 ; ( 4 ) 其他 内力 监测 略 去
亲
贤
北
街
图 1 监 测 项 目平 面 图
就必不 可 少 , 本 文 就 是结 合 太 原 市 茂 业 天地 工 程 项 目 对 基坑 围护墙变 形监 测及 分 析方案 进行 阐述 。
筑物损 坏 , 因此 对 其 进行 变 形 监测 , 主要 目的 有 : ① 通 过将监 测数 据与 预 测 值 作 比较 , 判 断上 一 步 施 工 工 艺
收稿 日期 : 2 0 1 3 —1 1 —1 4
计单位 , 使设 计能根据 现场工况发展 , 进一步优化方 案, 达到优质安全 、 经济合理、 施工快捷 的目的; ⑦通过
作 者简介 : 屈吉庆 ( 1 9 6 8 一) , 男, 工程师 , 主要从事测绘管理工 作。
1 5 6
毕业设计:建筑物的变形观测变形监测方案

毕业设计:建筑物的变形观测变形监测方案嘿,小伙伴,今天我要跟你聊聊一个相当有意思的课题——建筑物的变形观测变形监测方案。
别看这名字有点长,其实它就是一门研究如何监控建筑物变形的技术活儿。
下面我就用我那十年方案写作的经验,带你领略一下这个方案的精彩之处。
咱们得知道,建筑物变形是个啥玩意儿。
简单来说,就是建筑物在外力作用下,形状和尺寸发生变化。
这事儿听起来有点玄乎,但却是建筑安全的大敌。
所以,监测建筑物的变形,就成了咱们这个方案的核心任务。
一、方案背景话说这事儿起源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建筑安全问题。
尤其是那些大型、超高层的建筑物,一旦出现变形,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咱们这个方案应运而生,旨在为建筑物的变形监测提供一套可行的方案。
二、监测目的1.确保建筑物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结构安全、稳定。
2.及时发现和处理建筑物的变形问题,防止事故发生。
3.为建筑物的维护、保养提供科学依据。
三、监测方法1.全站仪测量法:这是一种利用全站仪对建筑物进行三维测量,从而得到建筑物变形数据的方法。
优点是精度高,但成本较高,操作复杂。
2.光学测量法:通过光学仪器对建筑物进行拍照,然后分析照片中建筑物的变形情况。
这种方法成本较低,操作简单,但精度相对较低。
3.激光扫描法:利用激光扫描仪对建筑物进行扫描,得到建筑物的三维模型,进而分析变形情况。
这种方法精度较高,但成本较高,设备要求较高。
4.雷达监测法:通过雷达对建筑物进行监测,实时获取建筑物的变形数据。
优点是实时性强,但精度相对较低。
综合考虑,我们选择了全站仪测量法作为主要监测手段,辅以光学测量法进行验证。
四、监测步骤1.建立监测点:在建筑物上设置一定数量的监测点,用于采集变形数据。
2.数据采集:利用全站仪对监测点进行测量,获取建筑物的三维坐标。
3.数据处理:将采集到的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建筑物的变形数据。
4.变形分析:根据变形数据,分析建筑物的变形趋势,为处理变形问题提供依据。
建筑物的变形观测

建筑物的变形观测一、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步骤1. 水准点和观测点的设置水准点是沉降观测的基准,它应埋设在沉降影响范围以外,距沉降观测点20~100 m,观测方便,且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
为了相互校核并防止由于某个水准点的高程变动造成差错,一般至少埋设三个水准点。
水准点之间的高差应用DS1 级水准仪、铟瓦水准尺和尺垫,或精密水准测量方法进行测定,将水准点组成闭合水准路线,或进行往返观测,其闭合差不得超过0.5 mm(n 为测站数)。
水准点的高程自国家或城市水准点引测,或者通过假定得到。
沉降观测的主要内容是建筑物的垂直位移监测,建筑沉降观测的首次观测应连续进行两次独立观测,并取观测结果的中数作为变形测量的初始值。
从基准点开始,组成闭合水准路线,按照二等水准观测精度施测,经平差计算后求出各观测点的相对高程,从而计算出沉降点的沉降量。
本项目自始至终都遵循“五定”原则。
“五定”即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
以上措施在客观上尽量减少观测误差的不定性,使所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保证各次复测结果与首次观测的结果可比性更一致,使所观测的沉降量更真实可靠。
观测点的数目和位置应能全面、正确反映建筑物沉降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在民用建筑中,沿房屋四周每隔10~15 m 布置一点。
另外,在房屋转角及沉降缝两侧也应布设观测点。
观测点的埋设要求稳固,通常采用角钢、圆钢或铆钉作为观测点的标志。
2. 观测时间、方法及精度一般在增加荷重前后,如浇灌基础、回填土、安装柱子和厂房屋架、砌筑砖墙、设备安装、设备运转等,都要进行沉降观测。
施工期间,高层建筑物每升高1~2 层或每增加一次载荷,如基础浇灌、安装柱子等,就要观测一次。
3. 仪器设备DSZ1 精密水准仪,铟钢尺。
4. 沉降观测的成果整理沉降观测是一项长期、连续的工作,为了保证观测成果的正性,应尽可能做到“四定”,即固定观测人员、使用固定的水准仪和水准尺、使用固定的水准基点、按固定的实测路线和测站进行。
变形监测方案设计

变形监测方案设计摘要:变形监测方案设计是工程领域中重要的一项任务,通过对结构体变形的及时、准确监测,可以发现结构体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维修和加固,从而保障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变形监测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目标、方法和应用场景,旨在帮助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变形监测技术。
第一章引言1.1 背景随着建筑和基础设施领域的不断发展,工程结构体的变形监测变得越来越重要。
结构体的变形可能由于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荷载变化、材料老化、地震活动等。
及时监测结构体的变形,可以在早期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避免潜在灾害的发生。
1.2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设计一个可行的变形监测方案,以提供工程师和研究人员在工程项目中使用变形监测技术的指导。
第二章变形监测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2.1 安全性任何工程监测方案的首要原则都是保障监测人员和使用者的安全。
因此,在选择监测技术和设备时,需要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
2.2 准确性变形监测的目的是获取结构体的真实变形情况。
因此,监测方案的设计需要考虑如何减小或消除误差,并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2.3 实用性变形监测方案的设计应该考虑实际的监测需求,并选择适当的监测技术和设备。
同时,方案设计应简洁明了,易于操作和维护。
第三章变形监测方案设计的方法3.1 选择合适的监测技术根据被监测结构体的性质和监测目的,可以选择不同的监测技术,包括全站仪监测、位移传感器监测、应变传感器监测等。
在选择监测技术时需要考虑技术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3.2 确定监测点布置监测点的布置应根据结构体的特点和监测目的进行。
通常,监测点需要均匀分布在结构体的关键位置,以便捕捉结构体可能发生的变形情况。
3.3 设计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是变形监测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监测技术和监测点的多少,可以选择适当的数据采集设备和软件,并设计合适的数据处理算法,以提取有用的监测信息。
高层建筑物激光雷达监测系统施工方案

高层建筑物激光雷达监测系统施工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舒适居住环境的追求,高层建筑的数量快速增加。
然而,高层建筑物的稳定性和结构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确保高层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激光雷达监测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层建筑物激光雷达监测系统的施工方案。
二、方案原理高层建筑物激光雷达监测系统主要通过激光束在建筑物表面形成网格,并利用激光测距仪实时获取建筑物表面的形变信息。
通过与事先设定的基准值进行对比,可以及时发现建筑物的位移变化、松动或倾斜等异常情况。
同时,系统还可以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提供结构变形趋势的预测,为高层建筑物的维护和管理提供重要参考。
三、系统组成高层建筑物激光雷达监测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1. 激光发射器:负责发射激光束,将建筑物表面形成规则的网格。
2. 激光测距仪:通过测量激光束与建筑物表面的反射距离,获取建筑物形变信息。
3. 数据采集设备:负责接收和处理激光雷达系统获取的数据,并将其转化为可视化的结构变形信息。
4. 数据分析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提供结构变形趋势的预测。
5. 报警系统:当发现建筑物出现异常变形时,及时发出报警信号,提醒相关人员采取必要的措施。
四、施工流程高层建筑物激光雷达监测系统的施工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规划设计: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和监测要求,确定激光雷达监测系统的布置方案和参数设置。
2. 安装设备:按照设计方案,在合适的位置安装激光发射器、激光测距仪和数据采集设备,并进行相关的连接和调试工作。
3. 配置软件: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配置相应的数据分析软件,并校准监测系统的基准值。
4. 系统测试:对安装完毕的激光雷达监测系统进行测试,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准确测量建筑物的形变信息。
5. 系统调试:根据实际监测情况,对系统的参数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监测效果和准确度。
6. 运行监测:系统正常运行后,需要进行定期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结构变形风险,并进行预警和维护工作。
高层建筑水平位移变形监测

高层建筑水平位移变形监测高层建筑在现代城市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如自然地质条件、地震等,高层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水平位移变形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确保高层建筑的安全和稳定,相关部门需要进行水平位移变形监测。
本文将探讨高层建筑水平位移变形监测的重要性、监测方法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水平位移变形监测的重要性高层建筑的水平位移变形问题是导致建筑物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建筑物发生水平位移变形时,不仅会影响建筑的安全性,还会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生活造成威胁。
因此,对高层建筑的水平位移变形进行准确的监测是至关重要的。
二、水平位移变形监测的方法1. 全站仪监测法全站仪是一种精密的测量仪器,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
在高层建筑水平位移变形监测中,全站仪可以通过测量建筑物不同位置的横截面坐标,实时监测建筑物的水平位移变形。
这种方法可通过激光技术等精确测量手段实现高精度监测,准确度较高。
2. GPS监测法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地理定位与导航领域。
在高层建筑水平位移变形监测中,通过在建筑物上设置GPS接收装置,可以实时获取建筑物的位置信息,从而实现对水平位移变形的监测。
GPS监测法具有无需建立测量控制点、操作简单、实时性好等优点。
3. 基于传感器的监测法基于传感器的监测方法是一种常用的高层建筑水平位移变形监测手段。
通过在建筑物的关键部位安装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等仪器,可以实时采集建筑物的位移、变形等数据,并通过监测系统进行分析和处理。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监测精度较高。
三、水平位移变形监测的实践应用高层建筑水平位移变形监测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首先,水平位移变形监测可以为高层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通过对建筑物水平位移变形进行长期监测,可以获取实际数据,并结合结构设计理论进行分析和验证,从而提高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
其次,水平位移变形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建筑物水平位移变形情况,对于预测建筑物的失稳、滑移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高层建筑的变形监测

0建筑与工程 O
S IN E&T C N L G F R A I N CE C E H O O YI O M TO N
21 年 01
第 2 期 3
高层建筑的变形监测
李 超 ( 宁夏 回族 自治 区煤 田地 质局 宁夏
银 J 7 0 1 ) l 5 0 I 1
【 要】 摘 高层 建筑物在 建筑施 工期 , 由于荷载 增加 。 或者地基 的可靠性 和工程 结构设 计等诸 多原因造 成不规 则( 或不均 匀) 下沉趋 势, 这种 趋势 必将影响 到建 筑物本 身倾斜 和危及 临近建筑物 的安 全。高层建筑物从施 工到使 用都应进行 变形观 测, 分析 变形产生的原 因, 采取控制措 施. 保证施 工安 全和运 营安全 。 监理预报 , 提供 按照有 关技 术规范及工程要 求, 建筑物的外 围和 内部都 应布设观测点 , 在 结合地质 因素 , 依据 建 筑物 的结构 、 栽及其 它因素进行 定期观测 , 荷 严格操作过程 , 而避 免因沉降原 因造成 建筑物 的主体 结构的破 坏, 从 危及建 筑物的安全使用。 本文 根据 森林半岛 1#和 2 #楼施 .L 程 . 建筑力学、 8 2 z  ̄ 结合 - 土力学和工程信 息 . 出高层 建筑物的变形观 测产生的若干问题 , 提 以供 同仁参考。 【 关键词 1 高层 建筑: 变形观 测: 变形监 测网; 不均匀沉降 ; 主体 结构
1 变 形 观 测 网
变形监测 网布设主要是为了建立变形监测基本体系 。 确定变 形监 测体变形量 的大小 . 保证监测 体在施工 和运营期 间的安 全 . 防止 工程 事故发生。 变形监测 网是 由水平监测网和垂直监测网组成 . 水平监 测网可采 用三角 网、 导线 、 P G S网布设 。森林 半岛工程监测 网布什 6 个监 测点 , 采用双频机南 方 ¥ 6 8 进行观测 . 采用精密 星历进行数据 处理 . D网 按 进行观测 ,各项指标高于规 范要 求 :垂直监测 网使用 WID N 水准 L 2 仪 . 用三等水 准测 量方法 观测 . 准点利 用原 G S , 采 水 P 点 精度满 足规 程要求
如何进行建筑物立面变形监测与分析

如何进行建筑物立面变形监测与分析建筑物立面变形是指建筑物外墙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形状和结构的变化。
这种变形可能是由于自然因素(如温度、风力、湿度等)、建筑物自身结构问题或施工质量等原因引起的。
建筑物立面变形的监测与分析对于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建筑物立面变形监测与分析。
首先,建筑物立面变形监测需要使用一系列的监测仪器和设备。
其中最常用的是全站仪和测量工具。
全站仪可以实时监测建筑物的立面变形,并提供高精度的数据。
测量工具可以用来确定建筑物立面的变形量和变形速度。
这些仪器和设备需要经过专业人员的操作和定期校准,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建筑物立面变形监测需要建立合适的监测方案。
监测方案应该包括监测方法、监测位置、监测频率等内容。
对于不同类型的建筑物,监测方案可能有所不同。
例如,对于高层建筑,需要在不同层次和不同方向上设置监测点,以全面了解变形情况。
监测频率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情况和变形的速度进行确定,以及建筑物所处环境的变化情况。
然后,建筑物立面变形监测需要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数据采集可以通过全站仪等监测仪器进行实时监测,并将监测数据保存和记录。
数据分析可以通过计算和对比监测数据,确定建筑物立面的变形量和变形速度,并进一步分析变形的原因和机制。
数据分析可以借助专业的软件和模型,如有限元分析和结构动力学分析,来模拟和预测建筑物的变形情况。
此外,建筑物立面变形监测还需要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结合。
监测数据只是反映了建筑物立面变形的一个方面,还需要结合实际的观察和人工检查,以获得更全面和准确的结果。
监测人员需要对建筑物的结构和使用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以及对建筑物立面变形的常见问题和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
监测结果应及时与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共享,以便采取必要的修复和维护措施。
最后,建筑物立面变形监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进行长期的监测和维护。
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会不断受到外部环境和内部力的影响,其立面的变形情况也会有所改变。
高层建筑结构的变形监测

高层建筑结构的变形监测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都市化的加速,高层建筑的兴建已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常态。
然而,伴随着高层建筑的崛起,我们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其结构变形带来的潜在风险。
为了确保高层建筑的结构安全可靠,变形监测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高层建筑结构的变形监测方法和技术。
一、静态变形监测静态变形监测是指通过测量建筑结构在静止状态下的变形情况,以获得建筑物的形变数据。
静态变形监测的主要方法包括全站仪、测量雷达、激光测量仪等。
这些仪器可以实时获取建筑物的位置、位移、倾斜等数据。
例如,全站仪是一种先进的测量仪器,可以远程实时监测建筑物的倾斜和位移。
它通过使用红外线和测量角度的方法,能够非常精确地测量建筑物的形变。
测量雷达则利用无线电波的反射原理,可以快速测量建筑物的表面形貌。
激光测量仪则通过激光束的测量,能够精确测量建筑物的位移和倾斜。
二、动态变形监测除了静态变形监测,动态变形监测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动态变形监测是指通过测量建筑结构在受到外力作用下的变形情况,以获得建筑物的动态响应数据。
动态变形监测的主要方法包括加速度计、振动传感器、应变计等。
例如,加速度计可以用于测量建筑物在地震或风灾等自然灾害下的振动情况。
它可以实时监测建筑物的加速度,进而分析建筑物的结构强度和抗震性能。
振动传感器则可以测量建筑物在风力作用下的振动情况,它通过感应建筑物表面的振动信号,进而分析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
应变计则可以用于测量建筑物的应变情况,通过分析应变数据,可以评估建筑物的结构刚度和变形情况。
三、数据处理与分析监测得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获得有关建筑物结构变形的重要信息。
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数据滤波、数据对比和数据模型分析等。
数据滤波是将监测得到的原始数据通过信号处理的方法,去除噪声和干扰,得到更加准确的变形数据。
数据对比是将监测的变形数据与预期的变形数据进行对比,以评估建筑物的结构状态。
数据模型分析是将监测得到的数据与建筑物的结构模型进行比对和分析,以预测建筑物的变形趋势和风险点。
变形监测方案

变形监测方案近年来,随着建筑物、桥梁和其他工程结构的不断发展,对变形监测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变形监测可以帮助工程师评估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在需要时采取必要的维修或加固措施。
为了设计一个有效的变形监测方案,工程师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监测传感器的选择、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以及监测周期等。
一、传感器选择在变形监测方案中,传感器的选择至关重要。
传感器应具备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的特点,能够准确测量结构的各种变形参数,如位移、应变、变形速度等。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变形监测传感器包括激光位移传感器、应变计、形变计等。
应根据具体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传感器,并考虑传感器的可靠性、易用性和经济性。
二、数据采集和分析变形监测不仅需要实时监测结构的变形情况,还需要对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
数据采集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进行,具体采集方式应根据监测目标的位置和结构特点来确定。
同时,数据采集周期也很重要,应根据工程结构的特点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数据采集的时间间隔。
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便获取有用的监测信息。
工程师可以采用数据统计和可视化分析等方法,快速识别结构的变形特点,并作出相应的判断和决策。
三、监测周期结构的变形监测通常需要长期持续的观测,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的问题。
因此,监测周期的确定也是设计变形监测方案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监测周期的选择应基于结构的类型和用途,以及预期的变形情况。
例如,对于高层建筑或大型桥梁等重要结构,监测周期可以设置为每年或每季度进行一次。
而对于一般住宅或小型工程结构,则可以适当延长监测周期,如每两年或每三年进行一次。
四、应急响应和维护措施即使设计了合理的变形监测方案,也不能完全排除不可预见的意外事件。
一旦发生结构变形超过安全范围的情况,工程师需要及时采取应急响应和维护措施,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
如需进行加固或维修,应制定详细的方案,并按照相关的工程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
同时,监测数据也可以为应急响应提供依据,帮助工程师准确评估结构的损伤程度和维修策略。
高层建筑物变形监测技术方法

高层建筑物变形监测技术方法摘要:由于高层建筑的数量愈来愈多,因此高层建筑物变形监测的工作也越来越得到重视。
高层住宅建筑物变形监测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作,因为场地狭小、建筑物构件尺寸复杂等因素,给高层住宅建筑物变形监测工作造成很大麻烦。
为了提升高层建筑变形监测的有效性和监测精确性,必须选择恰当的监测方法,获取准确监测数据,正确分析高层建筑的变形的原因和变形预测。
关键词:高层建筑物;变形监测;水平位移;垂直位移1高层建筑物变形监测概述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程进度的加快,建筑地基所承受的荷载随着施工进展而变化,建筑本身也会随着结构条件和时间的延续而发生一定的变化。
当地面和建筑本身的变化所呈现的值在一定的公差范围内时,可以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现象。
一旦超过限值,将影响建筑物的施工和竣工后的运营,严重威胁生命安全,会造成严重损失。
由此可见,在施工过程中或投入使用后,必须对建筑物的变形进行监测。
如果监测值超过规定值,必须立即分析原因并采取补救措施。
目前,建筑物变形监测的主要方法有沉降、倾斜、挠度和裂缝监测等。
与日常监测工作不同,变形监测以其苛刻的监测环境、先进的测量方法、精确的监测精度和严谨的数据处理而拓展。
2变形监测理论建筑物的变形是不可避免的,通常处于动态平衡过程中。
建筑物变形一般可分为正常变形和异常变形。
正态变形是指在建筑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发生的,符合建筑正常规律的变形,如高层建筑的正态化负载引起地基的整体沉降。
在这种变化中,建筑物的材料、内部结构和工作状态都不会发生变化,不会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或危及其安全。
另一种类型的变形是由极端的外部因素或建筑物内部结构的变化引起的,破坏了建筑物的内部结构,导致建筑物的异常工作行为,超过了设计参数。
一旦这种异常现象发生并持续存在,将对建筑结构造成持续的破坏,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灾难性后果。
因此,在变形监测中,主要监测这类异常变形的建筑物。
建筑物的变形监测不仅可以掌握其安全状况,也可以反馈设计、施工及监理方,监控高层建筑的实时状态。
超高层建筑结构变形监测与安全评估方法研究

超高层建筑结构变形监测与安全评估方法研究超高层建筑结构的变形监测与安全评估是建筑领域中至关重要的研究课题。
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超高层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超高层建筑的结构变形监测与安全评估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超高层建筑结构变形监测与安全评估的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超高层建筑结构变形监测的重要性超高层建筑的结构变形是由于外部荷载、地震、温度变化等因素的作用引起的。
超高层建筑结构的变形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对超高层建筑结构进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结构变形问题,确保建筑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稳定。
二、超高层建筑结构变形监测的方法1.激光扫描技术激光扫描技术是一种非接触、高精度的测量方法,可以实时监测建筑的结构变形。
通过将激光扫描仪安装在建筑的各个位置,可以获取建筑物的三维点云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得出建筑的变形情况。
2.全站仪监测技术全站仪监测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结构监测方法。
通过在建筑的不同位置安装全站仪,并进行定期观测,可以获取建筑的位移和变形情况。
全站仪具有高精度、长测距和全天候监测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超高层建筑的结构变形监测中。
3.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是一种可以实时监测建筑结构变形的方法。
通过在建筑的不同位置安装传感器,并采集建筑的位移、形变等数据,可以及时反馈建筑的变形情况。
传感器技术具有响应速度快、精度高的特点,适用于对建筑结构进行长期监测。
三、超高层建筑结构安全评估的方法1.有限元分析法有限元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结构安全评估方法。
通过将建筑的结构分割成许多小的有限元,然后对每个有限元进行应力和应变的计算,得出结构的安全性指标。
有限元分析法具有分析精度高、计算效率高的优点,广泛用于对超高层建筑的结构安全性评估中。
2.风洞试验风洞试验是一种通过模拟建筑所受到的风力荷载,评估建筑结构的安全性的方法。
通过在风洞中建立模型,并对其进行风力加载,可以观测和分析建筑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运动情况,从而评估建筑的安全性。
建筑物变形监测方案

建筑物变形监测方案建筑物的变形监测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建筑物的变形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建筑物的结构问题,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可靠。
本文将针对建筑物变形监测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建筑物变形监测需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
目前常用的建筑物变形监测方法主要有全站仪测量法、激光测距法、GPS测量法、遥感测绘法等。
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
比如,对于高层建筑物,可以使用全站仪测量法,其具有高精度的优点;而对于广域建筑物,可以使用GPS测量法,其具有范围广、实时性强的优点。
其次,建筑物变形监测需确定合适的监测网点。
监测网点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和变形特点来确定,一般要在建筑物的边缘、节点、重点部位等位置设置监测点。
同时,还需考虑监测点的数量和布置方式,一般来说,监测点的数量应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且布置要均匀,以获得更准确的变形监测数据。
再次,建筑物变形监测需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分析。
数据采集可以通过定期对监测点进行测量来实现,采集的数据可包括建筑物的位移、变形速率等信息。
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使用专业的建筑物变形监测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同时,根据分析结果可以判断建筑物的变形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建筑物的结构问题。
最后,建筑物变形监测需定期进行监测报告的编制。
监测报告是对建筑物变形监测工作的总结和分析,要包括建筑物的变形情况、变形原因、变形趋势、结论和建议等内容。
监测报告可以帮助相关人员了解建筑物的变形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建筑物的安全。
综上所述,建筑物变形监测方案应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确定合适的监测网点,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分析,并定期进行监测报告的编制。
这样可以提高建筑物变形监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可靠。
高层建筑基坑工程变形监测方法的探究

高层建筑基坑工程变形监测方法的探究随着城市化的进程,高层建筑的建设变得越来越普遍。
由于地下环境的复杂性和高层建筑的重量,基坑工程往往会引起地面的变形。
这种变形可能会对周围环境和建筑物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监测。
本文将探究高层建筑基坑工程变形监测的方法。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全站仪进行定期观测。
全站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它可以测量地面的高程和坐标。
在进行基坑工程变形监测时,可以将全站仪安装在周围的固定测站上,并通过观测地面的高程和坐标的变化来判断基坑工程的变形情况。
全站仪可以进行自动测量,也可以通过遥控方式进行操作,可以实现对基坑工程的实时监测。
还可以使用激光扫描仪进行监测。
激光扫描仪是一种通过发射激光束来测量物体表面形状和位置的仪器。
在进行基坑工程变形监测时,可以将激光扫描仪安装在周围的固定测站上,并通过扫描基坑及周围环境的表面来获取三维点云数据。
通过对点云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到基坑工程的变形情况。
还可以使用遥感技术进行监测。
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卫星、飞机等远距离的传感器对地表进行观测和测量的技术。
在进行基坑工程变形监测时,可以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基坑及周围环境的卫星影像或航空影像,并通过对影像进行解译和比对分析,来判断基坑工程的变形情况。
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大范围区域的监测,并具有高时空分辨率的优势。
高层建筑基坑工程变形监测方法包括使用全站仪、测量标杆、激光扫描仪和遥感技术。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对基坑工程的变形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从而及时采取措施来减少对周围环境和建筑物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并将不同方法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监测,以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如何进行建筑物结构变形监测和分析

如何进行建筑物结构变形监测和分析建筑物结构变形监测和分析是建筑工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通过监测建筑物结构的变形情况,分析变形原因,并根据监测结果提出相应的调整和修复措施,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建筑物结构变形监测和分析的常用方法和技术。
1. 变形监测的重要性建筑物结构的变形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变形过大或超过允许范围,将会给建筑物的安全性带来风险。
因此,进行变形监测可以及时了解建筑物结构的变形情况,判断是否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修复或加固。
2. 变形监测的常用方法常见的建筑物结构变形监测方法包括手工测量法、激光扫描法、全站仪法、图像测量法等。
手工测量法即人工对建筑物结构进行测量,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工作效率低且容易受到人为偏差影响。
激光扫描法通过激光扫描仪对建筑物进行三维扫描,可以获得高精度的结构变形数据,但设备较昂贵。
全站仪法类似于激光扫描法,通过全站仪对建筑物进行测量,适用于中小型建筑物的变形监测。
图像测量法则是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建筑物的图像进行处理,获取建筑物结构的变形信息,具有成本低、操作方便等优点。
3. 变形分析的常用技术建筑物结构变形监测后,需要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变形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调整和修复措施。
常用的变形分析技术包括静态分析、动态分析和有限元分析等。
静态分析通过建筑物的静力学原理,对结构的变形进行分析,可以定量地评估建筑物的变形情况。
动态分析则是通过建筑物的动力学特性,研究结构在外部激励下的响应情况,从而判断其变形程度和变形原因。
有限元分析是通过建立建筑物的有限元模型,对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可以更加细致地研究结构变形的机理与规律。
4. 典型案例的分析与应用可以根据具体的变形监测和分析需求,选择相应的方法和技术。
以某高层建筑为例,使用了激光扫描法进行变形监测,并运用静态分析和有限元分析对建筑物的变形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发现建筑物的变形主要集中在某一侧墙体,且变形程度较大,由此推断是墙体的承载力不足导致的变形。
超高层建筑测量方案

超高层建筑测量方案超高层建筑的测量方案是指在建筑物高度超过150米时,对建筑物的测量方案进行设计和实施的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工具和高精度测量仪器,为建筑物的施工、监理、验收等环节提供精确的测量数据和可靠的技术支持。
本篇文章将从建筑物结构、地形环境、测量技术和数据处理等四个方面阐述超高层建筑的测量方案。
一、建筑物结构超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上与传统建筑有很大区别,需要加强对建筑物稳定性和结构安全的测量监测。
首先要确定建筑物的基点和高度基准面,以便进行精确的高度测量。
其次,要对整个建筑物的结构形式、主体结构的构件和节点等进行详细的测量,包括测量各层的高度、墙壁、柱子、楼板等构件的尺寸和位置,以及构件的强度、刚度和变形等参数。
此外,还要对纵向、横向和附加荷载等因素对建筑物的影响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结构变形和破坏等问题,确保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
二、地形环境超高层建筑往往处在地形高差较大的地段,同时建筑物周围也存在大量的道路、铁路、地铁和管线等地下设施,因此需要进行全面的地形环境的测量和分析。
具体来说,要测量其所处地区的相对高度差、绝对高程、地形特征图等,分析地质地形等对建筑物的影响。
同时,还要对地下管线、隧道、地铁等地下设施进行探测和定位,了解其精确位置和深度,以便合理布置建筑物的基础和施工道路,避免对地下设施造成影响。
三、测量技术超高层建筑的测量需要使用一系列的高科技仪器和技术手段,例如全站仪、高精度GPS、激光扫描仪、三维摄影仪等。
其中,全站仪是一种高精度测量设备,可实现建筑物高度、倾角和位置等参数的测量和记录。
高精度GPS则可用于测量建筑物的绝对空间位置,激光扫描仪和三维摄影仪则可用于对建筑物立面和内部进行三维测量和建模等。
此外,还需要采用高速数据传输和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对测量数据进行实时的处理和分析,提高测量效率和准确性。
四、数据处理测量得到的数据是进行建筑物设计、施工和验收等环节的重要依据,因此需要进行科学的数据处理和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1章绪论 (II)1.1 建筑物变形观测的概述 (II)1.1.1 变形产生的原因和类型 (II)1.1.2 变形观测的主要任务 (III)1.1.3 变形观测的目的和意义 (IV)1.2 建筑物变形观测的概况 (V)1.2.1 我国的变形监测工作发展过程 (VI)1.2.2 高层建(构)筑物的变形特点 (VII)1.2.3 其它建(构)筑物的主要变形特点 (VIII)1.2.4 我国开展变形监测工作的主要容 (VIII)1.3 变形监测的精度和频率 (VIII)1.3.1 制约变形监测质量的主要因素 (IX)1.3.2 变形监测的频率 (X)1.3.3 变形监测频率确定的基本方法 (XI)1.3.4 沉降稳定期的确定 (XII)第2章位移观测 (XII)2.1 倾斜观测的述 (XII)2.2 一般建筑物的倾斜观测 (XIII)2.3 特殊建筑物的倾斜观测 (XIV)2.4 建筑物主体倾斜观测 (XVI)2.4.1 主体倾斜观测的方法 (XVI)2.4.2 主体倾斜观测的周期 (XVIII)2.4.3 倾斜观测实例 (XIX)2.4.4 建筑物水平位移观测 (XX)2.5 裂缝观测 (XXI)2.5.1 裂缝观测的概述 (XXI)2.5.2 裂缝观测的方法 (XXI)2.6 挠度观测 (XXIII)2.6.1 建筑物基础挠度观测 (XXIII)2.6.2 弹性挠度观测 (XXIV)2.6.3 建筑物主体挠度观测 (XXIV)2.7 日照和风振变形监测 (XXV)2.8 建筑场地滑坡观测 (XXV)2.8.1 建筑物观测点布设,标石埋设要求 (XXV)2.8.2 滑坡观测的周期规定 (XXVI)2.8.3 滑坡观测点的位移观测方法选用要求 (XXVI)2.8.4 滑坡观测应提交的图表 (XXVI)第3章沉降观测 (XXVII)3.1 沉降观测主要容 (XXVII)3.1.1 沉降观测的述和目的 (XXVII)3.1.2 水准点的布设 (XXVII)3.1.3 观测点的布设 (XXVIII)3.1.4 观测时间和观测方法 (XXVIII)3.1.5 沉降观测的数据处理 (XXIX)3.1.6 建筑物沉降观测实例分析 (XXX)第4章结语 (XXXIII)参考文献 (XXXIV)致 (XXXV)摘要高层建筑物从基础施工到竣工验收及其运营使用过程中,由于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水位地质、土壤的物理性质、大气温度以及建筑物本身的荷重、结构等因素的变化影响,往往产生不同形式的变形。
因此,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只有定期对高层建筑进行变形观测,掌握其变形规律,才能合理预测未来的变形大小,及时采取预防和善后措施,确保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高层建筑物的变形包括建筑物沉降变形、建筑物倾斜变形、建筑物产生裂缝和发生相对位移等变形。
所以对于这些变形我们采取了沉降观测,水平位移观测,倾斜观测,裂缝观测等方法,以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的裂缝,提高高层施工中的沉降观测质量。
在这些变形观测的工作实践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最适当、最有效的的观测方法,并科学分析、处理变形观测结果,对变形观测中常见的一些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准确掌握建筑物的沉降变化规律,为建筑物设计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高层建筑物变形观测精度分析第1章绪论1.1建筑物变形观测的概述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随着建筑物的基础和地基所承受的荷载不断增加,引起基础及四周地层的变形,而建筑物本身在自重和各种外力的共同作用下,也要发生变形,这种变形在建筑物建成后的一段时间继续存在着。
如果变形在一定围,可视为正常现象,但如果超过某一限度就会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严重的还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
为了建筑物的的安全使用,在建筑物施工和运行管理期间需要进行变形观测。
通过对建筑物变形观测所取得的数,用来分析和监视建筑物变形情况,若发现有变形异常情况时,可以及时分析原因,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同时也为今后建筑物结构和地基基础合理的设计积累资料。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土建工程的建设也驶上了快车道。
在各类工程层出不穷、高层建筑鳞次栉比、建筑结构起义日益复杂、工程规模愈来愈大的当今时代,对建筑物进行变形观测有着更现实的意义。
同时,人类在认识、控制变形和预防灾害方面,有其成功的经验,也不乏有惨痛的教训,因此,工程建筑物的变形观测应受到各界的高度重视。
工程建筑物变形观测主要包括:沉降观测,水平位移观测,倾斜观测,裂缝观测等。
工程建筑物的变形观测与其他测量工作相比较其主要特点是:测量精度要求高,观测方法设计精密、严谨,数据处理严密。
1.1.1变形产生的原因和类型一般来说,建筑物变形的原因较多,但主要的原因有三点:其主要原因如下:(1)变形产生的原因①自然条件及其变化建筑物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土壤的物理性质、大气温度的变化,以及相邻建筑物的影响等因素引起建筑物变形。
例如,由于地基下的地质条件不同会引起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使其产生倾斜或裂缝;由于温度和地下水位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的变化,而引起建筑物的规律性变形;新建的想邻大型建筑物改变原有建筑物周边的土壤平衡,使地面产生不均匀沉降甚至出现地面裂缝,从而给原有建筑物造成危害等。
②与建筑物本身相联系的原因如建筑物本身的荷载大小、建筑物的结构、形式以及动荷载的作用、工艺设备的重量等。
此外,由于勘测、设计、施工以及运营管理方面的工作缺陷,还会引起建筑物产生额外变形。
例如在高大建筑物周围进行深基坑开挖,就会对其原有建筑物产生一个额外的变形。
当然这些引起变形的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对建筑物往往是共同作用的,只是不同时间段,不同因素的作用强弱不同而已。
这些变形的原因,是相互联系的。
随着工程建筑物的兴建,改变了地面原有的状态,对于建筑物的地基施加了一定的外力,这就必然引起地基及其周围地层的变形。
而建筑物本身及基础,由于地基的变形及其外部荷载与部应力的作用而产生变形。
通常,这些大型建(构)筑物变形的原因都是互相联系的,并贯穿于建(构)筑物的施工和运营管理阶段。
(2)变形的类型①按变形性质可以分为周期性变形和瞬时变形②按变形状态则可分为静态变形和动态变形静态变形通常是指变形观测的结果仅表示某一期间的变形值,也就是说,它是时间的函数;动态变形是指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它是以外力为函数来表示的动态系统对于时间的变化,其观测结果是表示建筑物在某个时刻的瞬时变形。
1.1.2变形观测的主要任务变形观测的任务是周期性的对观测点进行重复观测,求得其在两个观测周期的变化量,而为了求得瞬时变化,则应采用各种自动记录仪器记录其瞬时位置。
建筑物在施工和营运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和土壤性质的不同,地下水位和大气温度的变化,建筑物荷载和外力作用等影响,导致建筑物随时间发生的垂直升降、水平位移、挠曲、倾斜、裂缝等,统称变形。
用测量仪器定期测定建筑物的变形及其发展情况,称为变形观测。
各种工程建筑物在其施工和使用过程中,都会产生一定的变形,当这种变形在一定限度时可认为属正常现象,但超过了一定的围就会影响其正常使用并危及建筑物自身及人身的安全,因此需要对施工中的重要建筑物和已发现变形的建筑物进行变形观测,掌握其变化量、变形发展趋势和规律,以便一旦发现不利的变形可以及时采取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和建筑物的安全,同时也为今后更合理的设计提供资料。
由于建筑物破坏性变形危害巨大,变形观测的作用逐步为人们了解和重视,因此在建筑立法方面也赋予其一定的地位,建筑部已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同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JDJ/T8-97),并自1988年6月1日起施行。
目前国许多大中城市已经提出要求和做出决定:新建的高层、超高层,重要的建筑物必须进行变形观测,否则不予验收。
同时要求,把变形观测资料作为工程验收依据和技术档案之一,呈报和归档。
通过变形观测,取得第一手的资料,可以监视工程建筑物的状态变化和工作情况,在发现不正常现象时,应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改善运营方式,以保证安全。
其次,通过在施工和运营期间对工程建筑物原体进行观测,分析研究,可以验证地基与基础的计算方法、工程结构的设计方法,对不同的地基与工程结构规定合理的允许沉陷与变形的数值,为工程建筑的设计施工、管理和科学研究工作提供资料。
变形观测的主要任务是周期性地对拟定的观测点进行重复观测,求得其在两个观测周期间的变化量;或采用自动遥测记录仪监测建(构)筑物的瞬时变形。
变形观测的具体方法,则要根据建(构)筑物的性质、观测精度、周围的环境以及对观测的要求来拟定。
1.1.3变形观测的目的和意义(1)变形观测的意义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建(构)筑物产生变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且多数变形由客观自然条件及其变化所造成,因此建(构)筑物产生变形是不可避免的。
当建筑物在施工和运营理过程中,产生不利于建筑物稳定的变化因素时,变形就必然要发生。
当变形值超过允许的限值,建筑物就可能出现危险甚至破坏,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损失。
例如:我国板桥和石漫滩两座土坝1975年洪水破坝失事,造成灾害。
在城市民用建筑方面,某地一座住宅楼因其旁边(仅相隔1m多)新建高层建筑物的影响,造成地面开裂,该6层住宅楼发生严重倾斜,其顶部靠向新建高层建筑成为危房而拆除。
由于地下水位的严重下降,某大城市建于上世纪初的一栋大型建筑,原来的一楼下沉为地下室。
(2)变形观测的目的,变形观测的目的有两个:①监测------以保证建(构)筑物的安全为目的通过变形观测取得的资料,可以监视工程建筑物的状态变化和工作情况;在发生不正常现象时,可以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以保证建(构)筑物的安全。
②科研-------以积累资料、优化设计为目的通过施工和运营期间对建筑物的观测,分析研究其资料,可以验证设计理论,所采用的各项参数与施工措施是否合理,为以后改进设计与施工方法提供依据。
由此可见,通过变形观测,可以检查各种工程建筑物及其地质构造的稳定性,及时发现问题,确保工程质量和使用安全;更好的了解建(构)筑物变形的机理,验证有关工程设计的理论和地壳运动的假说,建立正确的变形预报理论和方法;以及对某种工程的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的性能作出科学的客观评价。
为了达到此目的,应在工程建筑物设计阶段,在调查建筑物地基承载性能、研究自然因素对建筑变形影响的同时,就着手拟定变形观测的设计方案,并将其作为工程建筑物的一项设计容,以便在施工时,就将观测标志和设备埋置在设计位置上,从建筑物开始施工就进行观测,一直持续到变形终止为止。
1.2建筑物变形观测的概况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带动了许多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