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沉淀池工作原理及优缺点

合集下载

高效沉淀池和高密度沉淀池的区别

高效沉淀池和高密度沉淀池的区别

高效沉淀池和高密度沉淀池的区别
1高效沉淀池(高密度)工作原理
原水投加混凝剂,在混合池内,通过搅拌器的搅拌作用,保证一定的速度梯度,使混
凝剂与原水快速混合。

高效沉淀池分为絮凝与沉淀两个部分,在絮凝池,投加絮凝剂,池内的涡轮搅拌机可
实现多倍循环率的搅拌,对水中悬浮固体进行剪切,重新形成大的易于沉降的絮凝体。

沉淀池由隔板分为预沉区及斜管沉淀区,在预沉区中,易于沉淀的絮体快速沉降,未
来得及沉淀以及不易沉淀的微小絮体被斜管捕获,最终高质量的出水通过池顶集水槽
收集排出。

2高效沉淀池(高密度)与传统高效沉淀池的比较
与传统高效沉淀池比较,高效沉淀池技术优势如下:
1、表面负荷高:利用污泥循环及斜管沉淀,大大高于传统高效沉淀池。

2、污泥浓度高:高效沉淀池产生的污泥含固率高,不需再设置污泥浓缩池。

3、出水水质好:高效沉淀池因其独特的工艺设计,由于形成的絮体较大,所以更能拦截胶体物质,从而可以有效降低水中的污染物,出水更有保障。

3高效沉淀池工艺的关键之处—污泥循环和排泥
污泥循环:部分污泥从沉淀池回流至絮凝池中心反应筒内,通过精确控制污泥循环率
来维持反应筒内均匀絮凝所需的较高污泥浓度,污泥循环率通常为5-10%。

排泥:刮泥机的两个刮臂,带有钢犁和垂直支柱,在刮泥机持续刮除污泥的同时,也
能起到浓缩污泥,提高含固率的作用。

4高效沉淀池(高密度)的四大特点
1、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经济效益显著;
2、处理水质优、社会效益好;
3、抗冲击能力强、适用水质广泛;
4、设备少、运行维护方便。

高密度沉淀池应用研究

高密度沉淀池应用研究

1 高密度沉淀池基本原理、运行特点介绍高密度澄清池 ( DENSADEG®)是由法国得利满公司开发研制并获专利的一种池型,在欧洲已经应用多年,该池表面水力负荷可达23m3 /( m 2·h) ,在水质适应性和抗冲击负荷能力上比机械搅拌澄清池更强,效率更高,出水水质更好,占地面积更小,而且在寒冷地区便于修建外围护结构保温。

1.1 高密度澄清池基本原理和构成高密度澄清池综合了斜管沉淀和泥渣循环回流的优点,其工作原理基于以下五个方面:(1)原始概念上整体化的絮凝反应池;(2)推流式反应池至沉淀池之间的慢速传输;(3)泥渣的外部再循环系统;(4)斜管沉淀机理;(5)采用混凝剂+高分子助凝剂。

高密度澄清池的工艺构成可分为反区、预沉- 浓缩区、斜管分离区三个主要部分,详见图 1。

(1)反应区在该区进行物理—化学反应。

反应区分为两个部分,具有不同的絮凝能量,中心区域配有一个轴流叶轮,使流量在反应区内快速絮凝和循环;在周边区域,主要是柱塞流使絮凝以较慢速度进行,并分散低能量以确保絮状物增大致密。

加注混凝剂的原水经高密度澄清池前部的快速混合池混合后进入反应区,与浓缩区的部分沉淀泥渣混合,在絮凝区内投加助凝剂并完成絮凝反应。

经搅拌反应后的出水以推流形式进入沉淀区域。

反应池中悬浮固体( 絮状物或沉淀物) 的浓度保持在最佳状态,泥渣浓度通过来自泥渣浓缩区的浓缩泥渣的外部循环得以维持。

因此,反应区可获得大量高密度、均质的矾花,以满足接触絮凝要求。

这些絮状物以较高的速度进入预沉区域。

(2)预沉—浓缩区絮凝物进入面积较大的预沉区时流入速度放缓,这样可避免造成絮凝物的破裂及涡流的形成,也使绝大部分的悬浮固体在该区沉淀。

沉降的泥渣在澄清池下部汇集并在刮泥机的持续工作中浓缩。

浓缩区分为两层,分别位于排泥斗上部和下部。

上层使循环泥渣浓缩,泥渣在该区的停留时间为几小时,部分浓缩泥渣在设于污泥泵房的螺杆泵的作用下循环至反应池入口,以维持最佳的固体浓度,使低浊水和短时高浊水均能在最佳浊度条件下被澄清。

高密度沉淀池运行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高密度沉淀池运行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高密度沉淀池运行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摘要:高密沉淀池是集混凝、絮凝、沉淀澄清、污泥浓缩于一体的紧凑型污水处理系统,污水首先通过混凝、絮凝区与投加药剂充分混合,药剂通过加药泵投加到混凝区,在絮凝区充分反应形成大颗粒絮体,在高密区由于污泥与水密度差进行自然分离,污泥下沉,清水从出水堰流至下一处理单元。

关键词:高密度沉淀池运行管理一、高密度沉淀池工艺原理高密度沉淀池是通过投加混凝剂、絮凝剂、液碱、碳酸钠等药剂,在混凝、絮凝区利用搅拌器与投加药剂充分混合,投加药剂同时在反应稳流器内部设置提升设施,在提升设施推动下形成内循环流态,利用严格的水力条件保持一定的流速,以利于絮体的逐渐长大,同时又不打破形成的絮体,絮体进入到沉淀区后实现快速分离,从而去除水中的硬度、悬浮物等杂质。

处理水量:100m3/H澄清区表面负荷:11.2 m3/m2·h混合搅拌停留时间:2min絮凝反应停留时间:10min运行方式:2组,并联运行高密度沉淀池结构图二、高密度沉淀池进、出水水质指标三、高密度沉淀池运行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1、悬浮物沉降性能差高密度沉淀池投运初期,在反应区、絮凝区、沉淀区均有絮体上浮,导致产水悬浮物指标不合格,后续水处理设施污堵。

反应区气泡絮凝区污泥上浮解决措施:①降低进水压力。

高密进水压力达0.6mpa以上,导致水中溶解气体在反应区瞬间释放,气体上浮。

通过增加进水分布管,增加过流面积,反应区气泡减少,浮渣明显降低。

②降低搅拌器频率。

絮凝区搅拌器频率由40Hz降低为32Hz,使絮体不被打碎,增加沉降性能。

③加强回泥、排泥管理。

沉淀区泥位太高时容易导致出水带泥,要求操作工加强巡检,不允许沉淀区泥位高出“高位检测口”,要求在“中位检测口”时及时排泥20-30min,并保证“低位检测口”始终有泥。

④调整絮凝区回泥量。

絮凝区回泥量大小影响絮凝反应效果。

调试初期因为高密沉淀区泥量少,再加回泥泵出口阀开度控制,导致回泥量不足絮凝效果差。

高密度沉淀池除硬度的原理

高密度沉淀池除硬度的原理

高密度沉淀池除硬度的原理高密度沉淀池除硬度的原理是通过利用沉淀剂与需要去除的物质发生反应,并形成高密度的沉淀物从而实现去除硬度的目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高密度沉淀池除硬度的原理。

在水中,硬度是指水中含有的可溶解钙、镁离子的总量。

高硬度的水会导致很多问题,比如管道的堵塞、水垢的形成以及对设备的损害等。

因此,降低水中的硬度成为了重要的问题。

高密度沉淀池除硬度就是一种常用的处理方法之一。

高密度沉淀池除硬度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沉淀剂:高密度沉淀剂一般选择钙化合物或者钾化合物等物质作为沉淀剂。

这些物质与水中的钙、镁离子发生反应后形成难溶的沉淀物,从而去除硬度。

2.调节pH值:通常情况下,高密度沉淀池除硬度需要将水的pH值调节到适当的范围。

一般来说,水的初始pH值越高,去除硬度的效果越好。

这是因为在较高pH值条件下,钙、镁离子更容易与沉淀剂反应生成沉淀物。

但是过高的pH 值也会对水处理设备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pH值进行调节。

3.加入沉淀剂:将选择好的沉淀剂加入水中,并充分搅拌使其与水中的钙、镁离子充分反应。

在反应过程中,钙、镁离子与沉淀剂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难溶的沉淀物,从而去除硬度。

沉淀物具有较高的密度,可以方便地从水中沉淀出来。

4.沉淀与分离:经过一定时间的反应,沉淀物会逐渐沉淀到水底部或者浮起到水面上,然后通过沉淀池或者其他的装置进行分离。

从而实现去除硬度的目的。

综上所述,高密度沉淀池除硬度的原理是通过选择合适的沉淀剂和调节合适的pH值,将沉淀剂加入水中与水中的钙、镁离子发生反应形成沉淀物,最后对沉淀物进行分离,从而去除水中的硬度。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硬度,而且操作简便,成本相对较低,是一种常用的处理方法。

同时,高密度沉淀池除硬度还可以与其他水处理方法结合使用,提高除硬度的效果,满足不同水质要求。

高密度沉淀池在废水化学除硬中的研究与应用

高密度沉淀池在废水化学除硬中的研究与应用

高密度沉淀池在废水化学除硬中的研究与应用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废水中的硬度成分日益增加,给环境和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对废水中的硬度成分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去除已经成为了一项紧迫的任务。

目前,高密度沉淀池在废水化学除硬中的研究与应用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

本文旨在探讨高密度沉淀池在废水化学除硬中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际工作提供参考。

二、高密度沉淀池在废水化学除硬中的研究现状(一)高密度沉淀池的原理高密度沉淀池是一种利用高密度沉淀剂将水中的溶解性硬度成分沉淀下来的装置。

其原理是利用高密度沉淀剂与水中的硬度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不溶性的沉淀物,从而实现对硬度成分的有效去除。

(二)高密度沉淀池在废水化学除硬中的优势相比传统的化学除硬方法,高密度沉淀池具有去除效率高、处理速度快、成本低等优势。

其有效提高了废水除硬的效率,减少了消耗的化学剂和处理时间,减轻了废水处理厂的负担。

(三)高密度沉淀池在废水化学除硬中的研究进展目前,国内外对高密度沉淀池在废水化学除硬中的研究已经有了一些积极的成果。

研究者们通过实验和工程应用发现,高密度沉淀池对硬度成分的去除效果显著,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水中的硬度成分快速沉淀下来,同时可以有效减少废水处理厂的运行成本。

(二)高密度沉淀池的发展趋势未来,高密度沉淀池在废水化学除硬中的发展将主要体现在提高去除效率、降低成本、减少化学剂的消耗等方面。

研究者们将进一步完善高密度沉淀池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设计,提高其去除效率和稳定性,降低运行成本,从而推动其在废水处理领域的广泛应用。

四、结论高密度沉淀池在废水化学除硬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我们应该加大对高密度沉淀池在废水化学除硬中的研究力度,促进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为解决废水中的硬度成分问题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们也应该加强对高密度沉淀池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提高人们对废水处理技术的认识,激发更多的创新和研究热情,为推动废水处理行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高密度沉淀池浅析

高密度沉淀池浅析

高密度沉淀池1、高密度沉淀池原理来水先进入分配区,再均匀地分配进入高密度沉淀池。

在高密度沉淀池的前混合池中投加熟石灰,搅拌机快速搅拌使得熟石灰和污水充分混合反应后进入混合池,在混合池中投加Na2CO3和聚铁,搅拌机快速搅拌使得药剂和污水均匀混合。

混合池出水进入絮凝区,絮凝区投加PAM,将小颗粒胶体凝聚成大颗粒矾花,絮凝区出水进入沉淀区,在沉淀区,由于容积变大,水流速变慢,矾花快速沉降。

沉淀区的偏油刮泥机将沉淀下来的污泥收集到集泥区。

同时水面浮油被收集起来排到集油井。

沉淀池出水进入后混合区,在后混合区投加硫酸,将水中pH调到中性翻。

沉淀池中搅拌机,不停地转动,将沉淀的污泥收集到集泥坑,集泥区的泥一部分回流至沉淀区,一部分排至污泥储罐。

高密度沉淀池污泥回流的目的是保证强化絮凝及熟化区(导流筒内)保持较高的污泥浓度,加速矾花的生长和增加矾花的密度。

2、技术特点(1)絮凝到沉淀的过渡不用管渠连接,而采用宽大、开放、平稳、有序的直通方式紧密衔接,有利于水流条件的改善和控制。

同时采用矩形结构,简化了池型,便于施工,布置紧凑,节省占地面积;(2)混合与絮凝均采用机械搅拌方式,便于调控运行工况。

沉淀去装设协管,以进一步提高表面符合,增加产水量;(3)采用池体外部的污泥回流管路很循环泵,辅以自动控制系统,可以精确控制絮凝区混合絮体浓度,保持最佳接触絮凝条件;(4)絮凝区设有导流筒,不仅有利于回流污泥与原水的混合,而且筒外和筒内不同的紊流强度有利于絮体的成长;(5)沉淀池下部设有污泥浓缩区,底部安装带栅条刮泥机,有利于提高排出污泥的浓度,不仅可省去污泥脱水前的浓缩过程,而且有利于在絮凝区造成较高的悬浮固体浓度;(6)促凝剂采用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并投加助凝剂PAM,以提高絮体凝聚效果,加快泥水分离速度;(7)对关键技术部位的运行工况,采用严密的高度自动监控手段,进行及时自动调控。

例如,絮凝——沉淀衔接过渡区的水力流态状况,浓缩区泥面高度的位置,原水流量,促凝药剂投加量与污泥回流量的变化情况等。

(完整版)高密度沉淀池的工作原理

(完整版)高密度沉淀池的工作原理

高密度沉淀池的工作原理更新时间:3-4 15:55高密度沉淀池主要的技术是载体絮凝技术,这是一种快速沉淀技术,其特点是在混凝阶段投加高密度的不溶介质颗粒(如细砂),利用介质的重力沉降及载体的吸附作用加快絮体的“生长”及沉淀。

美国EPA对载体絮凝的定义是通过使用不断循环的介质颗粒和各种化学药剂强化絮体吸附从而改善水中悬浮物沉降性能的物化处理工艺。

其工作原理是首先向水中投加混凝剂(如硫酸铁),使水中的悬浮物及胶体颗粒脱稳,然后投加高分子助凝剂和密度较大的载体颗粒,使脱稳后的杂质颗粒以载体为絮核,通过高分子链的架桥吸附作用以及微砂颗粒的沉积网捕作用,快速生成密度较大的矾花,从而大大缩短沉降时间,提高澄清池的处理能力,并有效应对高冲击负荷。

与传统絮凝工艺相比,该技术具有占地面积小、工程造价低、耐冲击负荷等优点。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已开发了多种成熟的应用技术,并成功用于全球100多个大型水厂。

高密度沉淀池的典型工艺更新时间:3-4 16:04高密度沉淀池的典型工艺有:1 Acfiflo®工艺Actiflo®工艺是由OTV—Kruger公司(威立雅水务集团的工程子公司)开发,自1991年开始在欧洲用于饮用水及污水处理,其特点是以45~150 m的细砂为载体强化混凝,并选用斜管沉淀池加快固液分离速度,表面负荷为80~120 m/h,最高可达200 m/h,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载体絮凝技术。

国内已有部分水厂引进了该技术,如2004年上海浦东威立雅自来水有限公司临江工程项目中即采用了Actiflo®快速沉淀工艺;北京市第九水厂针对原水低温、低浊、高藻的情况,在二期沉淀池改造工程中采用了Actiflo®高效沉淀池工艺。

2 DensaDeg®工艺DensaDeg®高密度澄清池是由法国Degremont(得利满)公司开发,可用于饮用水澄清、三次除磷、强化初沉处理以及合流制污水溢流(CSO)和生活污水溢流(SSO)处理。

高密度沉淀池在废水化学除硬中的研究与应用

高密度沉淀池在废水化学除硬中的研究与应用

高密度沉淀池在废水化学除硬中的研究与应用
高密度沉淀池作为废水化学除硬的一种技术手段,其研究和应用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高密度沉淀池的原理、特点以及在废水化学除硬中的研究和应用等方面进行阐
述。

高密度沉淀池原理
高密度沉淀池是一种基于颗粒密度差异而实现的固-液分离设备,通常用于废水中处
理含悬浮颗粒或浮游生物的水体。

其原理是通过沉降和过滤的过程将悬浮颗粒从水中剔除。

具体来说,通过调节池内悬浮颗粒的密度,将颗粒向下沉降至底部,然后通过底部的滤料
进行过滤,达到水中颗粒物的去除效果。

1、高效净化水体:高密度沉淀池内的滤料可以过滤掉细小的悬浮物质和有机物,对
于化学除硬中难以去除的钙镁离子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

2、装置结构简单:由于高密度沉淀池是一种相对传统的废水处理设备,其结构简单,同时没有能耗较高的设备,不需要耗费过多的能源和资金。

3、适应性强:高密度沉淀池适用于多种废水处理场合,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
不同的池型和滤料。

纺织印染废水的钙镁离子含量较高,难以通过传统的生物处理设备进行处理,这时候
高密度沉淀池便成为了一种可行的选择。

通过高密度沉淀池处理后的废水,不仅可以达到
排放标准,同时水质硬度也得到明显的降低。

造纸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其中钙镁离子含量很高。

采用高密度沉淀池对造纸废
水进行化学除硬处理,可以显著降低废水的硬度,同时减轻生态环境的负荷。

浅谈高密度沉淀池日常运行管理

浅谈高密度沉淀池日常运行管理

浅谈高密度沉淀池日常运行管理摘要:在高密度沉淀池应用过程中,其结构比较紧凑,并且处理效率相对较高,出水水质也比较稳定。

在当前的污水处理过程中应用比较广泛。

在此次研究过程中,主要对高密度沉淀池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了解高密度沉淀池的主要组成和功能;同时对高密度沉淀池的运行管理方法进行深入掌握,了解在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分析回流保障措施,从而提高高密度沉淀池的应用水平。

关键词:高密度沉淀池;日常运行;管理措施1.高密沉淀池的工作原理在高密度沉淀池运行过程中,主要是利用混凝、沉淀理论完成悬浮颗粒物、胶体等物质的分离处理过程。

与普通混凝沉淀处理工艺相比,高密度沉淀池的主要特点是在该沉淀池中有污泥回流系统,澄清区安装斜管用于增加与废水的接触面积、延长废水的停留时间,进一步分离废水中携带的细小絮体,并且斜管内有大量独立的沉淀单元,自由沉淀效果比普通沉淀池更好。

在斜管安装过程中需要与水平面保持一定夹角,方便进行排泥。

[1]2.高效沉淀池的主要组成及功能高密度沉淀池主要包括混合区、絮凝区、沉淀区、污泥浓缩区等不同区域。

第一,混合区。

在进水中投加混凝剂后,可以利用搅拌器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快速混合,对颗粒表面的负电荷进行中和使颗粒脱稳,能够形成比较小的絮体,进入到絮凝区。

第二,絮凝区。

第一絮凝区在筒状区域内进行,利用搅拌器完成搅拌混合作业,保证快速絮凝。

絮凝剂一般投加在搅拌器下方,从污泥浓缩区到第一级絮凝区进行连续的外部泥渣回流,污泥浓度提升可以提供更多的凝聚核心,增强絮凝效果。

在第二个区域主要完成慢速絮凝,生成的矾花密度比较高,水流到沉淀区能够保证矾花的完整性。

而斜管下方的沉淀层主要是完成矾花沉淀作业。

第三,澄清区。

利用斜管能够增加沉淀面积,可以提高高密度沉淀池的运行效率,确保剩余的矾花能够被有效去除,并且可以生产出合格的出水。

第四,污泥浓缩区。

主要是通过重力和刮泥机将污泥收集在池中。

3.高密沉淀池运行管理在高密度沉淀池运行过程中,需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有效管理:第一,利用有效的避光措施防止生长青苔。

高密度沉淀池浅析

高密度沉淀池浅析

高密度沉淀池1、高密度沉淀池原理来水先进入分配区,再均匀地分配进入高密度沉淀池。

在高密度沉淀池的前混合池中投加熟石灰,搅拌机快速搅拌使得熟石灰和污水充分混合反应后进入混合池,在混合池中投加Na2CO3 和聚铁,搅拌机快速搅拌使得药剂和污水均匀混合。

混合池出水进入絮凝区,絮凝区投加PAM将小颗粒胶体凝聚成大颗粒矶花,絮凝区出水进入沉淀区,在沉淀区,由于容积变大,水流速变慢,矾花快速沉降。

沉淀区的偏油刮泥机将沉淀下来的污泥收集到集泥区。

同时水面浮油被收集起来排到集油井。

沉淀池出水进入后混合区,在后混合区投加硫酸,将水中pH调到中性翻。

沉淀池中搅拌机,不停地转动,将沉淀的污泥收集到集泥坑,集泥区的泥一部分回流至沉淀区,一部分排至污泥储罐。

高密度沉淀池污泥回流的目的是保证强化絮凝及熟化区(导流筒内)保持较高的污泥浓度,加速矶花的生长和增加矶花的密度。

2、技术特点(1) 絮凝到沉淀的过渡不用管渠连接,而采用宽大、开放、平稳、有序的直通方式紧密衔接,有利于水流条件的改善和控制。

同时采用矩形结构,简化了池型,便于施工,布置紧凑,节省占地面积;(2) 混合与絮凝均采用机械搅拌方式,便于调控运行工况。

沉淀去装设协管,以进一步提高表面符合,增加产水量;(3) 采用池体外部的污泥回流管路很循环泵,辅以自动控制系统,可以精确控制絮凝区混合絮体浓度,保持最佳接触絮凝条件;(4) 絮凝区设有导流筒,不仅有利于回流污泥与原水的混合,而且筒外和筒内不同的紊流强度有利于絮体的成长;(5) 沉淀池下部设有污泥浓缩区,底部安装带栅条刮泥机,有利于提高排出污泥的浓度,不仅可省去污泥脱水前的浓缩过程,而且有利于在絮凝区造成较高的悬浮固体浓度;(6) 促凝剂采用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并投加助凝剂PAM以提高絮体凝聚效果,加快泥水分离速度;(7) 对关键技术部位的运行工况,采用严密的高度自动监控手段,进行及时自动调控。

例如,絮凝一一沉淀衔接过渡区的水力流态状况,浓缩区泥面高度的位置,原水流量,促凝药剂投加量与污泥回流量的变化情况等。

高密度沉淀池(高效沉淀池)

高密度沉淀池(高效沉淀池)
(4)能有效地完成污泥浓缩,沉淀池排泥浓度可达15%,无须进行 再次浓缩,可直接脱水处理。
(5)处理效率高。有文献显示,高密度沉淀池对SS的去除率在85% 左右,对COD的去除率可达85%一96%,BOD的去除率高达92%。
(6)集混凝、沉淀和浓缩功能为一体的水处理构筑物,结构紧凑, 降低了土建造价并且节约了建设用地。
Page 21
高密度沉淀池 (Densadeg)
适用于饮用水生产、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 和污泥处理等领域。
Page 1
絮凝
高密度池
进水
污泥循环泵
Page 2
出水
斜板模板
取样口
至污泥脱水机
1—混凝剂投加; 2—絮凝剂投加; 3—反应池; 4—斜管; 5—澄清水槽; 6—栅型刮泥机; 7—出水渠; A—原水进水; B—澄清水出水; C—污泥回流; D—污泥排放
8 6 4 2 0
表面负荷 立米/ 平米.日
高密度沉 淀池
平流沉淀 池
Page 16
污泥循环效果
絮凝
1 - 无污泥循环的絮凝 2 - 有污泥循环的絮凝
开始沉淀
沉淀接近结束
12 有污泥循环:
矾花的大小更为均匀 矾花沉淀效率更高 经过沉淀后的水更清
12
Page 17
12
主要配套设备 混凝区搅拌机 絮凝区搅拌机 斜管分离区内斜管及配套集水槽 可调速电机的浓缩型刮泥机 用于污泥循环的螺杆泵 用于污泥排放的螺杆泵
Page 10
斜管及出水槽
Page 11
澄清出水区
Page 12
污泥回流 沉淀池的沉淀污泥在池底刮到泥斗中,污泥循
环采用污泥泵从泥斗中抽取回流至絮凝池。沉淀 池中的污泥有一定的凝聚性能,污泥的回流增加 了污水的悬浮物,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一个絮凝体 的污泥层,回流污泥颗粒能够增加絮体的沉降速 度,同时污泥中生物絮体的絮凝吸附作用能够较 大程度的提高污染物的去除率,起到强化一级处 理的效果,同时可以避免过量投加药剂。

高密度沉淀池技术工艺简介

高密度沉淀池技术工艺简介

高密度沉淀池技术工艺简介一、高密度沉淀池的工作原理高密度沉淀池主要的技术是载体絮凝技术,这是一种快速沉淀技术,其特点是在混凝阶段投加高密度的不溶介质颗粒(如细砂),利用介质的重力沉降及载体的吸附作用加快絮体的“生长”及沉淀。

美国EPA对载体絮凝的定义是通过使用不断循环的介质颗粒和各种化学药剂强化絮体吸附从而改善水中悬浮物沉降性能的物化处理工艺。

其工作原理是首先向水中投加混凝剂(如硫酸铁),使水中的悬浮物及胶体颗粒脱稳,然后投加高分子助凝剂和密度较大的载体颗粒,使脱稳后的杂质颗粒以载体为絮核,通过高分子链的架桥吸附作用以及微砂颗粒的沉积网捕作用,快速生成密度较大的矾花,从而大大缩短沉降时间,提高澄清池的处理能力,并有效应对高冲击负荷。

与传统絮凝工艺相比,该技术具有占地面积小、工程造价低、耐冲击负荷等优点。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已开发了多种成熟的应用技术,并成功用于全球100多个大型水厂。

二、高密度沉淀池的典型工艺根据国内外资料,高密度沉淀池的典型工艺主要有以下几种:1 Acfiflo®工艺Actiflo®工艺是由OTV—Kruger公司(威立雅水务集团的工程子公司)开发,自1991年开始在欧洲用于饮用水及污水处理,其特点是以45~150 m的细砂为载体强化混凝,并选用斜管沉淀池加快固液分离速度,表面负荷为80~120 m/h,最高可达200 m/h,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载体絮凝技术。

国内已有部分水厂引进了该技术,如2004年上海浦东威立雅自来水有限公司临江工程项目中即采用了Actiflo®快速沉淀工艺;北京市第九水厂针对原水低温、低浊、高藻的情况,在二期沉淀池改造工程中采用了Actiflo®高效沉淀池工艺。

2 DensaDeg®工艺DensaDeg®高密度澄清池是由法国Degremont(得利满)公司开发,可用于饮用水澄清、三次除磷、强化初沉处理以及合流制污水溢流(CSO)和生活污水溢流(SSO)处理。

高密度沉淀池技术工艺简介

高密度沉淀池技术工艺简介

高密度沉淀池技术工艺简介一、高密度沉淀池的工作原理高密度沉淀池主要的技术是载体絮凝技术,这是一种快速沉淀技术,其特点是在混凝阶段投加高密度的不溶介质颗粒(如细砂),利用介质的重力沉降及载体的吸附作用加快絮体的“生长”及沉淀。

美国EPA对载体絮凝的定义是通过使用不断循环的介质颗粒和各种化学药剂强化絮体吸附从而改善水中悬浮物沉降性能的物化处理工艺。

其工作原理是首先向水中投加混凝剂(如硫酸铁),使水中的悬浮物及胶体颗粒脱稳,然后投加高分子助凝剂和密度较大的载体颗粒,使脱稳后的杂质颗粒以载体为絮核,通过高分子链的架桥吸附作用以及微砂颗粒的沉积网捕作用,快速生成密度较大的矾花,从而大大缩短沉降时间,提高澄清池的处理能力,并有效应对高冲击负荷。

与传统絮凝工艺相比,该技术具有占地面积小、工程造价低、耐冲击负荷等优点。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已开发了多种成熟的应用技术,并成功用于全球100多个大型水厂。

二、高密度沉淀池的典型工艺根据国内外资料,高密度沉淀池的典型工艺主要有以下几种:1 Acfiflo®工艺Actiflo®工艺是由OTV—Kruger公司(威立雅水务集团的工程子公司)开发,自1991年开始在欧洲用于饮用水及污水处理,其特点是以45~150 m的细砂为载体强化混凝,并选用斜管沉淀池加快固液分离速度,表面负荷为80~120 m/h,最高可达200 m/h,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载体絮凝技术。

国内已有部分水厂引进了该技术,如2004年上海浦东威立雅自来水有限公司临江工程项目中即采用了Actiflo®快速沉淀工艺;北京市第九水厂针对原水低温、低浊、高藻的情况,在二期沉淀池改造工程中采用了Actiflo®高效沉淀池工艺。

2 DensaDeg®工艺DensaDeg®高密度澄清池是由法国Degremont(得利满)公司开发,可用于饮用水澄清、三次除磷、强化初沉处理以及合流制污水溢流(CSO)和生活污水溢流(SSO)处理。

高效沉淀池工艺原理及优缺点详解

高效沉淀池工艺原理及优缺点详解

高效沉淀池工艺原理及优缺点详解高效沉淀池,是一种高速一体式沉淀/浓缩池。

高效沉淀池工艺依托污泥混凝、循环、斜管分离及浓缩等多种理论,通过合理的水力和结构设计,集泥水分离与污泥浓缩功能于一体的新一代沉淀工艺。

该工艺特殊的反应区和澄清区设计,尤其适用于中水回用和各类废水高标准排放领域。

一、高效沉淀池工艺原理高效沉淀池由反应区和澄清区两部分组成。

反应区包括混合反应区和推流反应区;澄清区包括入口预沉区、斜管沉淀区及浓缩区。

在混合反应区内,靠搅拌器的提升混合作用完成泥渣、药剂、原水的快速凝聚反应,然后经叶轮提升至推流反应区进行慢速絮凝反应,以结成较大的絮凝体。

整个反应区(混合和推流反应区)可获得大量高密度均质的矾花,这种高密度的矾花使得污泥在沉淀区的沉降速度较快,而不影响出水水质。

在澄清区,矾花慢速地从预沉区进入到沉淀区使大部分矾花在预沉区沉淀,剩余矾花进入斜管沉淀区完成剩余矾花沉淀过程。

矾花在沉淀区下部累积成污泥并浓缩,浓缩区分为两层,一层位于排泥斗上部,经泵提升至反应池进水端以循环利用;一层位于排泥斗下部,由泵排出进入污泥处理系统。

澄清水通过集水槽收集进入后续处理构筑物。

其实,高效沉淀池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污泥循环和排泥功能,污泥循环中部分污泥从沉淀池返回到絮凝池的中央反应管,并精确控制污泥循环速率,以保持反应管内均匀絮凝所需的高污泥浓度。

污泥循环率通常为5%~10%。

排泥中刮板的两个刮臂配有钢犁和垂直支柱。

刮板在继续刮除污泥的同时,还可以浓缩污泥并增加固体含量。

因此,与传统沉淀池相比,高效沉淀池可以总结以下优点:1、抗冲击负荷较强,对进水浊度波动不敏感,对低温低浊度原水的适应能力强;2、絮凝能力强,絮体沉淀速度快,出水水质稳定,这主要得益于絮凝剂、助凝剂、活性污泥同流的联合应用以及合理的机械混凝手段;3、占地面积小。

因为其上升流速高,沉淀效率是普通沉淀池的8~10倍,且为一体化构筑物布置紧凑,约为传统工艺的1/10;4、水力负荷大,产水率高,水力负荷可达23m³/㎡·h。

高密度沉淀池内部构造

高密度沉淀池内部构造

高密度沉淀池内部构造1. 简介高密度沉淀池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设备,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悬浮颗粒物和污泥。

其内部构造对于污水处理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密度沉淀池内部构造的相关内容。

2. 高密度沉淀池的作用高密度沉淀池主要用于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初级沉淀和中级沉淀。

在污水进入高密度沉淀池后,通过重力作用,悬浮颗粒物和污泥会沉积到池底,从而实现固液分离。

3. 高密度沉淀池内部构造高密度沉淀池的内部构造包括进水口、出水口、污泥收集装置和池底结构等部分。

3.1 进水口进水口是污水进入高密度沉淀池的通道。

为了保证污水均匀分布,进水口通常设置在池的一侧,并采用分流器或分布管等结构。

分流器或分布管可以将污水均匀分配到沉淀池的各个区域,以提高沉淀效果。

3.2 出水口出水口用于排放经沉淀处理后的清水。

为了避免污泥再次悬浮,出水口通常设置在池的上部,以尽量减少污泥的扰动。

出水口还可以设置调节装置,用于控制出水流量和水质。

3.3 污泥收集装置污泥收集装置用于收集沉淀池底部的污泥。

常见的污泥收集装置包括集中式污泥斗和分散式污泥斗。

•集中式污泥斗:位于池的中央,通过污泥管将污泥引导到污泥处理系统。

集中式污泥斗适用于处理大量的污泥。

•分散式污泥斗:分布在池的不同区域,通过污泥管将污泥引导到污泥处理系统。

分散式污泥斗适用于处理小量的污泥,且可以减少污泥的输送距离。

3.4 池底结构池底结构对于沉淀效果起到重要作用。

常见的池底结构包括斜板、集水槽和污泥坑。

•斜板:位于池底,呈一定角度倾斜。

斜板可以增加沉淀池的有效面积,延长污水停留时间,有利于沉淀颗粒物和污泥。

•集水槽:位于池底中央,用于收集沉淀的悬浮颗粒物和污泥。

集水槽通过污泥管将污泥引导到污泥收集装置。

•污泥坑:位于池底,用于存放大颗粒的污泥。

污泥坑通常位于池底中央或池的一侧,通过污泥管将污泥引导到污泥收集装置。

4. 高密度沉淀池的工作原理高密度沉淀池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污水进入高密度沉淀池后,首先通过进水口进入池内。

高密度沉淀池在废水化学除硬中的研究与应用

高密度沉淀池在废水化学除硬中的研究与应用

高密度沉淀池在废水化学除硬中的研究与应用高密度沉淀池是废水处理中的一种常用设备,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具有良好的除硬效果。

本文将从高密度沉淀池的原理、研究进展和应用实例等方面,对其在废水化学除硬中的研究与应用进行探讨。

一、高密度沉淀池的原理高密度沉淀池是一种中空球填料床,内部充满了球形介质。

废水通过沉淀池时,悬浮物和颗粒物会在介质表面吸附,并随着水流一起下沉到池底。

高密度沉淀池通过密度差造成的物料沉降来实现污水处理的目的,其主要原理包括以下几点:1.物料沉降速度差异:悬浮物和颗粒物相对于水的密度较大,因此它们的沉降速度较快,而污水中的溶解物相对密度较小,沉降速度较慢。

2.填料床作用:填料床提供了大量的表面积,使得废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更容易吸附在表面上,增加了沉降效果。

3.水流分布:在高密度沉淀池中,废水通过内部的介质层,形成一种交错的水流分布,使得废水在介质中停留的时间增加,从而提高了除硬效果。

二、高密度沉淀池的研究进展近年来,高密度沉淀池在废水化学除硬中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介质选择:研究人员通过对不同介质的选择和设计优化,提高了高密度沉淀池的除硬效果。

常用的介质包括陶粒、聚丙烯球和陶瓷球等。

2.填料结构:研究人员优化了填料的结构,例如通过增加填料的孔隙率和表面粗糙度,提高了废水在填料层中的停留时间,从而加强了除硬效果。

3.操作参数优化:研究人员发现,在高密度沉淀池中,水力负荷、介质厚度和沉降时间等操作参数对除硬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对这些参数的优化,提高了高密度沉淀池的除硬效率。

三、高密度沉淀池的应用实例高密度沉淀池在废水化学除硬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应用实例的介绍:1.某化工厂废水处理:某化工厂的生产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颗粒物和悬浮物,影响了下游设备的正常运行。

经过引入高密度沉淀池进行除硬处理,废水中的颗粒物得到了有效去除,使得下游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得到了明显提升。

高密度沉淀池技术概述

高密度沉淀池技术概述

高密度沉淀池技术概述高密度沉淀池技术概述导言高密度沉淀池是一种用于处理废水的工艺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城市排水处理系统。

本文将就高密度沉淀池的原理、结构以及优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高密度沉淀池的原理高密度沉淀池是通过将废水中的固体颗粒沉降到底部来实现固液分离的。

其原理基于所谓的斯托克斯定律,该定律描述了颗粒物质在液体中沉降速度与颗粒径向的关系。

根据斯托克斯定律,颗粒沉降速度正比于颗粒直径的平方,并与介质黏度和颗粒与介质密度差相关。

二、高密度沉淀池的结构高密度沉淀池一般由若干个连续运行的单元组成。

每个单元都包括了进水、出水和废泥排放口。

进入高密度沉淀池的废水首先由导流装置引导,使之均匀分配到每个单元中。

然后,废水在单元内经过慢搅拌装置进行混合,以加速颗粒物质的沉降。

在混合过程中,固体颗粒逐渐沉淀到底部形成污泥层,而清水在上层流出。

最后,污泥通过废泥排放口定期排出,以保持高密度沉淀池的正常运行。

三、高密度沉淀池的优点1. 较小的占地面积:由于高密度沉淀池能够实现高效的固液分离,废水经过处理后排出的水量大大减少,从而减少了所需的处理面积。

2. 高沉降效率:由于高密度沉淀池采用了慢速搅拌装置,可以让颗粒物质充分与水混合,使得固体颗粒更容易沉降,从而提高了沉降效率。

3. 良好的排放水质:由于高密度沉淀池能够有效分离固液,废水排出后的水质良好,达到了环保排放标准。

4. 简化操作和维护:高密度沉淀池使用起来简单方便,操作和维护难度较低,节省了操作人员的时间和精力,并减少了维护成本。

四、高密度沉淀池的应用高密度沉淀池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如化工、冶金、制浆造纸、轻工等。

在这些行业中,高密度沉淀池被用于处理产生大量固体颗粒的废水,如悬浮物、泥浆等。

通过使用高密度沉淀池,不仅可以降低污染物排放量,也能够提供清洁的水资源,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结论高密度沉淀池是一种高效的废水处理设备,通过固液分离原理,将固体颗粒沉降,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

高密度沉淀池处理工业废水的应用

高密度沉淀池处理工业废水的应用

高密度沉淀池处理工业废水的应用发表时间:2020-05-09T11:42:53.263Z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6期作者:郭丹[导读] 据报道,高密度沉淀池对COD的去除率达到85%以上摘要:据报道,高密度沉淀池对COD的去除率达到85%以上,对悬浮物的去除率可达85%。

该沉淀池适用范围广,其在废水、生活污水、雨水、印染废水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因此,本文主要针对高密度沉淀池的构成、工艺原理、分类、优缺点及其高密度沉淀池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关键词:高密度沉淀池;废水;应用前言沉淀池是污水处理企业应用最广泛的一项设施,常用的沉淀池可以分为竖流沉淀池、平流沉淀池、辐流沉淀池、加速澄清池、斜管板沉淀池等[1],但是这些传统沉淀池的处理工艺对废水中的悬浮物、COD等污染物处理效率不高,无法达到较高的水质要求,不利于循环利用。

高密度沉淀池技术能够改进传统沉淀池的不足,其是一种具有污泥循环和斜管沉淀的废水处理工艺,一体化程度高,沉降性能良好,大大提高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1高密度沉淀池的构造和工作原理高密度沉淀池是一种紧凑、灵活的澄清工艺,它的构成可以分为混合区、絮凝反应区、沉淀浓缩区三个部分,其结构和工艺过程如图1所示。

图1高密度沉淀池构造及工艺在混合区,原水和投入的混凝剂混合均匀,形成较小的絮体。

加入混凝剂的目的是使悬浮颗粒的稳定性降低。

混合区出水进入絮凝反应区,该区域由快速搅拌区和无搅拌区构成。

快速搅拌区利用可调速叶轮来对混合水的搅拌速度进行控制,无搅拌区可以增大矾花,使得矾花密度高、均匀。

絮凝反应区结合助凝剂——聚丙烯酰胺(PAM)和回流污泥的共同作用,得到较大的絮体颗粒,增加颗粒的碰撞机会,减少系统投药量,使悬浮固体浓度维持均衡,实现胶体、悬浮物、金属游离物、乳化油等污染物的有效吸附。

经过反应后的的污水送入到沉淀浓缩区的移动速度缓慢,可以防止絮体矾花受到破坏。

为了使沉淀反应更加彻底,保证出水水质,沉淀池上部采用高效斜板设置。

高密度沉淀池的原理

高密度沉淀池的原理

高密度沉淀池的原理
高密度沉淀池(High Density Sedimentation Tank)是一种用于固液分离的设备,主要通过重力作用将悬浮固体颗粒沉降到底部,实现固液的分离。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重力沉降:高密度沉淀池利用重力对固体颗粒进行沉降,重力是颗粒沉降的主要驱动力。

由于不同颗粒的密度不同,所以在重力的作用下,密度较大的颗粒会快速沉降到底部。

2. 位移流动:高密度沉淀池中的悬浮固体颗粒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并通过底部的排泥器排出,从而使底部的固体浓度高于上部。

为了保持流体平衡,上部清水区会有补给水流进入。

这种位移流动有助于维持一个稳定的沉淀环境,使颗粒能够持续沉降并集中沉淀。

3. 净化效果:高密度沉淀池的设计将流体从池的一端引入并通过整个池体,使颗粒得以沉淀。

通过设置合适的流速和流动路径,可使废水中的悬浮物颗粒在池内停留足够的时间,从而提高沉降效果。

4. 沉淀区的设计:高密度沉淀池通常采用斜板或斜管的设计,以增加沉降区域的面积。

通过斜板或斜管的形式,可以增加固体颗粒的沉降速度并提高沉降效果。

总之,高密度沉淀池通过利用重力作用和位移流动的原理,使悬浮固体颗粒快速
沉降到底部,从而实现固液的分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密度沉淀池工作原理及优缺点
石英砂,纤维球高密度沉淀池属于水处理领域中最先进的技术一族。

高密度沉淀池是沉淀技术进化和发展的最新阶段,在水处理技术中,属于三代沉淀池中最新的一代。

二十世纪二三是年代采用的是第一代沉淀技术——“静态车垫”;五十年代开发了称为“污泥接触层”的第二代沉淀池并投入使用;八十年代被称为“污泥循环型”的第三代沉底池登上了历史舞台,以密度沉淀池为代表。

石英砂,纤维球高密度沉淀池的原理
用沉淀筒实验说明,在充满悬浮物的量筒内进行沉淀观察,上端为自由沉淀,特点是悬浮物浓度低,颗粒小,沉降速度慢;下端主要是集团沉淀,特点是悬浮物凝聚,颗粒大,沉降速度快。

所以要提高沉降速度,要求将悬浮物凝聚成大颗粒。

石英砂,纤维球优点:
高密度沉淀池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从欧洲引入国内。

其特点是集良好的机械混合、絮凝、澄清和高效混合于一体,分离效率高、陪你水量低、占地面积小,出水浊度低。

石英砂,纤维球特点:
最佳的絮凝性能,矾花密集、结实。

在装置中回流一部分沉淀污泥至絮凝段,利用回流污泥与金水混合,使金水中的脱稳微粒与活性泥渣充分接触,再加上高分子助凝剂的吸附架桥作用,有利于使水中的脱稳微粒形成大颗粒絮凝,提高絮凝沉淀效果。

石英砂,纤维球回流污泥中的混凝剂、助凝剂在絮凝池中得到充分利用,节约混凝剂及助凝剂的投加量。

沉淀池采用斜管沉淀,可达到泥水快速分离的目的,水力停留时间明显减少,使沉淀池的占地面积明显减少,节约工程费,经初步工程方案比较,相对于平流沉淀池,高效沉淀池可降低工程造价约20%。

斜板分离,水力配水设计周密,原水在整个溶气内被均匀分配。

提高的上升流速,上升速度在15~35m/h之间。

外部污泥循环,污泥从浓缩区到反应池。

集中污泥浓缩。

高密度沉淀池排泥浓度较高高你读沉底池具有以下优点:优质的出水;除去剩余的矾花;适用于多类型的原水;由于循环使污泥和水之间的接触时间较长,从而使耗药量低于其他的沉淀装置,在特点条件下达30%;节约用地,高密度沉淀池的沉淀速度较高,它是世界上结构最紧凑的沉淀池,结构紧凑减少了土建造价,并且解药安装用地无以下负作用:原水水质变化,药处理率调节不好,关机后再启动流量变化;由于污泥循环,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