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课件ppt公共汽车的秘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公汽车上的秘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公汽车上的秘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公汽车上的秘密”。
通过观察和分析公共汽车的结构和功能,让孩子们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公共汽车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知道公共汽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学会与同伴共同探讨问题,分享观察成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公共汽车的结构和功能,如何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实践,了解公共汽车的基本结构,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公共汽车模型、图片、视频。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参观公共汽车,引导他们观察公共汽车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征。
2. 例题讲解(10分钟)利用公共汽车模型、图片和视频,讲解公共汽车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如车门、车窗、车轮、车灯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分享他们观察到的公共汽车的特点。
4. 观察分享(5分钟)各组代表分享观察成果,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公共汽车的结构和功能。
5. 创意制作(10分钟)让幼儿利用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自己心中的公共汽车。
对幼儿的制作成果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大胆表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公共汽车,并描述它的特点。
2.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带领幼儿实地观察其他交通工具,如地铁、自行车等,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的科学。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公共汽车的结构和功能,如何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
2.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幼儿参观公共汽车,引导他们观察公共汽车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征。
中班学习活动:公共汽车的秘密
中班学习活动:公交车的秘密
1.观察公共汽车上的不同号码,标志和设施,以了解他们与人的关系。
2.培养幼儿具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各种照片(包括数字,标记,设施等)
2,PPT(救生锤,灭火器图片);视频(842火灾现场的视图)
活动程序:
一,问卷调查交流
在过去的两天里,我们的孩子调查了公共汽车上的秘密。
您谈到了调查的内容以及您的同伴。
二,交流与分享
现在,请告诉我您在公共汽车上找到了什么秘密?
辅助问题:总线头上的数字表示什么?您在公共汽车上看到什么号码?(老师根据孩子们的照片进行总结)
摘要:公共汽车上有许多数字,标志和设施,所有这些都意味着不同的事情。
三,拓展经验
1.看看这是什么?这是为了什么?(了解逃生锤和灭火器的使用)
2.请观看视频,发生了什么?如果你呢?
3.公共汽车上会发生什么?你会怎么想?
简介:当您坐在公共汽车上时,如果遇到意想不到的事情,则必须想办法保护您的安全。
推荐理由:本部分最大的亮点是将这两个程序中的生活教育融入整个活动中,以便孩子们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在公共汽车上的安全。
实际上,年幼的孩子很少乘坐公交车。
他们知道公交车的外观,但是对公交车上可以保护我们自身安全的某些设施并不清楚,例如逃生锤,灭火器,扶手等。
通过活动中的讨论,孩子们可以了解到,在危险时刻人们可以使用这些设施和标记来保护人们的安全。
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公共汽车上的秘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实验《公共汽车上的秘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孩子们可以了解到公共汽车的构造、车内设备和其秘密之处,并且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材料实验所需材料:•模型公共汽车•计数器•闹钟•海绵•水教学前教师需要准备的材料:•课程大纲•记录板•小贴纸•计时器三、教学步骤1. 介绍在开始实验前,老师应简要介绍实验目的,并引导孩子们思考公共汽车的外观和内部构造。
2. 实验步骤1.指导孩子们在模型公共汽车内摆放一些需要计数的物品,例如海绵、玻璃球等等。
2.让孩子们计算在行驶过程中,随着公共汽车的震动,这些物品在一分钟内会发生多少次碰撞。
3.在计算之后,让孩子们在公共汽车内放水,再次计算在行驶过程中,水会向哪个方向流动。
4.最后让孩子们探究在公共汽车行驶中,引起人体感觉的原因,如何减轻晕车的感觉等。
3. 讨论在完成实验步骤之后,老师应引导孩子们讨论,总结实验的结果和相关的科学知识,并让孩子们将这些结论记录在课程大纲上。
4. 反思在课程结束后,老师应立即进行教学反思,以便在下一节课上进行更好的教学。
四、教学效果通过这次课程,孩子们学会了不少关于公共汽车的科学知识,磨练了动手实践能力。
同时,在讨论中也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我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注重对孩子们的引导与启发,让孩子们亲身动手实践,从而学会了更多的知识。
在教学方案设计中,需要合理地安排时间,将实验步骤分解得尽量清楚,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在讨论环节中,老师要注意引导孩子们思考,让他们逐渐形成自己独立思考和发表意见的能力。
同时,教师也应该通过不断的反思和教学实践,逐渐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中班科学实验教案《公共汽车上的秘密》
中班科学实验教案《公共汽车上的秘密》一、教学目标1.了解公共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功能,激发对交通工具的兴趣。
2.通过观察、实验,发现公共汽车上的秘密,培养探究精神。
3.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公共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2.公共汽车上的秘密。
三、教学重点1.公共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2.公共汽车上的秘密。
四、教学难点1.发现公共汽车上的秘密。
2.分析实验结果。
五、教学准备1.公共汽车模型。
2.实验材料:气球、皮筋、小石子、塑料杯等。
3.课件:公共汽车内部构造图、公共汽车运行原理动画。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邀请孩子们观察教室里的公共汽车模型,引发兴趣。
2.提问:你们知道公共汽车有哪些部分组成吗?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二)探究公共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功能1.教师出示公共汽车模型,引导孩子们观察并讲解各部分名称和作用。
2.分组讨论:你们觉得公共汽车上最重要的部分是什么?为什么?(三)实验发现公共汽车上的秘密1.教师出示实验材料,讲解实验步骤。
2.孩子们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气球、皮筋、小石子等在公共汽车模型中的作用。
3.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孩子们的疑问。
4.实验结束后,组织孩子们分享实验结果,引导他们发现公共汽车上的秘密。
(四)分析实验结果2.针对实验结果,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孩子们思考:这些秘密对公共汽车的运行有什么影响?2.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交通工具?它们有什么特点?3.邀请孩子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了解其他交通工具的秘密,分享给全班同学。
七、教学反思1.本节课孩子们对公共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实验活动也激发了他们的探究兴趣。
2.在实验过程中,孩子们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提高,合作意识也有所增强。
3.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多地引导孩子们思考、发现,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4.对于部分孩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他们的个别差异,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指导。
重难点补充:(二)探究公共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功能1.教师展示公共汽车模型,并指出各个部分,如车身、车轮、车窗、车门等。
中班科学实验教案《公共汽车上的秘密》(2篇)
中班科学实验教案《公共汽车上的秘密》活动名称:公共汽车上的秘密活动目标:1、交流和提升幼儿已有生活经验,理解车上各种设施在设计上的人性化理念。
2、增强对周围事物观察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教学具准备:公共汽车上部分设施的照片经验准备:幼儿对公共汽车比较熟悉活动过程:一、提出问题——引起对公共汽车关注的兴趣1、你们乘过公共汽车吗?2、在乘公共汽车时看见车上有些什么东西?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吗?小结:许多小朋友乘过公共汽车,公共汽车车上有椅子给乘客坐,有电视给乘客看。
二、观看录像——在讨论中了解一些设施的作用1、车上的座位为什么要有不同的颜色?这些黄色的座位为什么靠近车门?2、车上为什么要装电视?3、乘车时,如果不知道哪一站下车,可以借助车上的哪些设施查询?4、后车门旁扶杆上的红按钮有什么用处?小结:原来公共汽车上的许多设施有不同的用处,乘客在乘车时会很方便。
三、活动延伸——进一步激发幼儿后期的探究兴趣1、如果你来设计一辆公共汽车,你觉得还可以装些什么?2、怎样才能让乘客更方便?反思:1、幼儿对公共汽车上的各种设施”似曾相识”,却”稍有经验”。
因此i,这些看似平凡的设施激发了他们猜想、探索和发现的兴趣。
2、如果能拍摄一些乘客使用这些设施的照片,让幼儿根据照片进行分析、猜想的话,活动会更加有趣,对幼儿思维的挑战也更有益,而且幼儿对设施用途的理解也会更加形象直观。
3、也可考虑用区域活动或家园合作的形式进行后续活动,使高结构活动与低结构活动有机结合。
中班科学实验教案《公共汽车上的秘密》(2)教案标题:公共汽车上的秘密教案对象:中班科学实验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公共汽车的构造和运行原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索和发现的能力。
教学准备:1. PPT或实物图片:展示公共汽车的各个部分和构造。
2. 实验材料:小型玩具汽车、运输卡车、模型公共汽车、自制轮胎模型、放大镜、玻璃管、吸管、水、小瓶子。
幼儿园中班教案《公共汽车上的秘密》含反思(三篇)
幼儿园中班教案《公共汽车上的秘密》含反思(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目录:
幼儿园中班教案《公共汽车上的秘密》含反思一幼儿园中班教案《再生纸》含反思二
幼儿园中班教案《农村》含反思三
- 1 -
幼儿园中班教案《公共汽车上的秘密》含反思一
中班教案《公共汽车上的秘密》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增强对周围事物观察和探索的兴趣,交流和提升幼儿已有生活经验,理解车上各种设施在设计上的人性化理念,探索、发现生活中公共汽车的特征,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公共汽车上的秘密》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交流和提升幼儿已有生活经验,理解车上各种设施在设计上的人性化理念。
2、增强对周围事物观察和探索的兴趣。
3、探索、发现生活中公共汽车的特征。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教学具准备:公共汽车上部分设施的照片
经验准备:幼儿对公共汽车比较熟悉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起对公共汽车关注的兴趣
1、你们乘过公共汽车吗?
2、在乘公共汽车时看见车上有些什么东西?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吗?
小结:许多小朋友乘过公共汽车,公共汽车车上有椅子给乘客坐,有电视给乘客看。
二、观看录像——在讨论中了解一些设施的作用
1、车上的座位为什么要有不同的颜色?这些黄色的座位为什么靠近车门?
2 / 2。
中班科学教案《公共汽车上的秘密》
中班科学教案《公共汽车上的秘密》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公共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功能,了解公共汽车上的安全设施。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交流的能力,学会遵守公共汽车上的规则。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公共汽车的兴趣,增强他们的交通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公共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功能,了解公共汽车上的安全设施。
难点:让幼儿学会遵守公共汽车上的规则,增强他们的交通意识。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公共汽车模型、图片、视频等。
2. 经验准备:幼儿有乘坐公共汽车的体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公共汽车的外观和内部构造,激发幼儿的兴趣。
2. 基本构造:让幼儿触摸公共汽车模型,了解公共汽车的基本构造,如车轮、车身、车窗等。
3. 安全设施:讲解公共汽车上的安全设施,如安全带、紧急锤、消防器材等,让幼儿学会使用。
4. 规则学习:引导幼儿讨论公共汽车上的规则,如排队上车、文明乘车等,让幼儿自觉遵守。
5. 情境模拟:设置公共汽车上的情境,让幼儿扮演不同角色,如乘客、司机等,实践所学规则。
五、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一起观察生活中的公共汽车,了解公共汽车的特点和作用。
2. 课后反思:让幼儿思考公共汽车上的秘密,谈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六、教学评价:1. 认知评价: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幼儿对公共汽车基本构造和安全设施的认知程度。
2. 技能评价:观察幼儿在情境模拟活动中遵守公共汽车规则的情况。
3. 情感评价:通过课后反思,了解幼儿对公共汽车的兴趣和交通意识的增长。
七、教学延伸:1. 开展“小小交通员”活动,让幼儿设计公共汽车线路图,培养他们的规划能力。
2. 组织幼儿参观公共交通调度中心,了解公共汽车的运行和管理。
3. 邀请公交司机来园讲解公共汽车的工作原理和驾驶技巧,增进幼儿对公共汽车的了解。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参与度和兴趣,确保他们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
中班科学实验教案《公汽车上的秘密》
中班科学实验教案《公汽车上的秘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科学实验教材第四章《交通工具大揭秘》,具体内容为第三节《公汽车上的秘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公共汽车的构造、运行原理以及日常乘坐时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公共汽车的构造,认识公共汽车上的各种设备及其作用。
2.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乘坐公共汽车的文明意识和安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公共汽车的运行原理及安全设备的使用。
教学重点:公共汽车的构造和各种设备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公共汽车模型、各种设备图片、实验器材。
学具:画纸、彩笔、安全标志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邀请幼儿分享乘坐公共汽车的趣事。
(2)教师展示公共汽车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公共汽车的特点。
2. 教学内容讲解(10分钟)(1)教师讲解公共汽车的构造,让幼儿认识各种设备。
(2)通过实验操作,让幼儿了解公共汽车的运行原理。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提出问题:“公共汽车上的安全设备有哪些?”(2)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在画纸上绘制公共汽车,并标注各种设备。
(2)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公共汽车的运行原理。
(2)邀请幼儿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公共汽车的构造:车身轮胎发动机司机室2. 公共汽车上的设备:安全带安全锤灭火器应急出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公共汽车,并标注各种设备。
2. 答案要求:正确标注公共汽车的构造和设备,颜色搭配美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针对不同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公共汽车,实地了解公共汽车的构造和运行原理。
(2)开展“我是小小安全员”活动,培养幼儿的公共安全意识。
中班科学实验教案《公共汽车上的秘密》
中班科学实验教案《公共汽车上的秘密》教案:公共汽车上的秘密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公共汽车的运作原理;2. 发现和分析公共汽车上的一些神秘现象;3.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一张纸、一支钢笔、一台音乐播放器、一些公共汽车模型;2. 其他准备:制作课件,收集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约10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提问:“你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讲了什么吗?”引导学生讲解公共汽车的运作原理。
2. 引入新课(约10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公共汽车运行的视频或展示一些公共汽车模型,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公共汽车上有些什么神秘的现象?”引导学生观察、猜测。
3. 实验(约30分钟)步骤一:展示纸和钢笔,问学生有什么办法让钢笔竖立在纸上不能倒下。
引导学生尝试用纸把钢笔包裹住并支撑起来。
步骤二:让学生坐在座位上,听一首音乐。
观察学生的反应,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坐在座位上听音乐时,感觉身体有时向后倾斜,有时又向前倾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观察力。
建议老师先做示范,然后让学生自己体验。
4. 分析(约15分钟)引导学生总结他们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提出自己的解释。
引导学生借助课件或图片,学习有关公共汽车运行和座椅设计方面的知识,帮助他们理解现象的原理。
5. 小结(约5分钟)概括总结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课后拓展: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观察、记录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有关公共汽车的神秘现象,并进行解释。
2. 扩展实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公共汽车运行或公共汽车模型,进一步探究有关座椅设计的原理。
3. 辩论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讨论公共汽车座椅设计是否合理以及如何改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帮助学生发现和分析公共汽车上的一些神秘现象,并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课后作业和拓展实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公共汽车的理解和探究。
中班科学教案《公共汽车上的秘密》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公共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功能,知道公共汽车上的安全设施及其作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公共汽车,关心公共汽车上的安全问题,养成文明乘车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公共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功能,知道公共汽车上的安全设施及其作用。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观察公共汽车上的安全设施,并能说出其作用。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公共汽车模型、安全设施图片、视频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公共汽车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公共汽车的名字。
2. 基本构造:教师讲解公共汽车的基本构造,如车轮、车身、窗户等。
3. 安全设施:教师展示公共汽车上的安全设施图片,让幼儿说出其名称和作用。
4. 观看视频:教师播放公共汽车安全知识视频,让幼儿了解公共汽车上的安全设施的重要性。
5. 实践操作:教师组织幼儿模拟乘坐公共汽车,引导幼儿注意安全设施的使用。
6.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公共汽车上的秘密,提高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
五、课后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一起观察生活中的公共汽车,了解其安全设施。
2. 环境创设:在活动室布置公共汽车主题墙,展示幼儿作品。
3. 区域活动:设置交通安全游戏区,让幼儿在游戏中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六、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公共汽车模型和图片,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公共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安全设施。
2. 讲解法:教师讲解公共汽车的安全知识,帮助幼儿掌握相关概念。
3. 实践操作法:组织幼儿模拟乘坐公共汽车,提高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
4. 游戏法:设计交通安全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内容1. 公共汽车的基本构造:车轮、车身、窗户等。
2. 公共汽车上的安全设施:安全带、扶手、紧急锤等。
3. 公共汽车的安全知识:上下车注意事项、乘车姿势等。
幼儿园中班《公交车的秘密》PPT课件(上课用)
摄像头
安全锤
灭火器
刷卡机
移动电视
红色应急控制器
大家猜猜 为什么座位颜色不一样?
黄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座位要让给老人坐
一个长方形的东西是什么?(空调)
乘车时,你如果不知道哪一站下车,可以事先借助
哪些设施查询?
公交车站牌
1、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2、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佚名
18、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佚名 19、能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雨果 20、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王守仁 21、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米南德 22、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做出决定。——黑格尔 23、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梭罗 24、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乔·贝利 25、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的威力。——爱因斯坦 26、意志的出现不是对愿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水平上。——罗洛·梅 27、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武者小路实笃 28、有志者事竟成。——佚名/JINGDIANTYPE.html
幼儿园-公交车的秘密 ppt课件
黄色的座位要让给老人坐
PPT课件
12
一个长方形的东西是什么?(空调)
PPT课件
13
乘车时,你如果不知道哪一站下车,可以事先借助
哪些设施查询?
公交车站牌
PPT课件
14
Lvdd
本文来自网络,请不要使用盗版文档,尊重作者的辛苦劳动,谢谢 我爱朱丹老婆
20100808080808080808080808080808080808080808080808080808080808080 我 爱 你
ZDLP
PPT课件
15
公交车的秘密
中(二)班
PPT课件
1
这是什么?(公交车)
PPT课件
2
猜猜公交车上有什么?
PPT课件
3
PPT课件
椅 子
4摄像头PPT课件 Nhomakorabea5
安全锤
PPT课件
6
灭火器
PPT课件
7
刷卡机
PPT课件
8
移动电视
PPT课件
9
红色应急控制器
PPT课件
10
大家猜猜 为什么座位颜色不一样?
PPT课件
11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公汽车的秘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公汽车的秘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交通工具大世界》第三节《公汽车的秘密》。
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公共汽车的基本结构,了解公共汽车的运行原理,探究公共汽车的特点和功能。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公共汽车的基本结构,如车身、车轮、车门等。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了解公共汽车的运行原理。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品质,提高幼儿关爱公共财物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公共汽车的运行原理。
教学重点:公共汽车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公共汽车模型、图片、视频。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邀请幼儿观察教室外的公共汽车,引导幼儿关注公共汽车的特点。
(2)组织幼儿讨论:公共汽车有什么作用?我们怎样乘坐公共汽车?2. 讲解与探究(1)展示公共汽车模型,引导幼儿认识公共汽车的基本结构。
(2)通过视频和图片,让幼儿了解公共汽车的运行原理。
(3)组织幼儿讨论:公共汽车为什么能载很多人?它的轮子有什么特别之处?3. 例题讲解(1)出示例题:请幼儿观察公共汽车模型,找出公共汽车的车身、车轮、车门等部位。
(2)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公共汽车的特点。
4. 随堂练习(1)让幼儿分组,每组画一辆公共汽车。
(2)组织幼儿展示作品,互相评价、交流。
(2)组织幼儿讨论:怎样爱护公共汽车?在乘坐公共汽车时应该注意什么?六、板书设计1. 公共汽车的基本结构:车身、车轮、车门等。
2. 公共汽车的运行原理。
3. 爱护公共汽车,文明乘车。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辆你最喜欢的公共汽车,并描述它的特点。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乘坐公共汽车,体验公共汽车的魅力,注意文明乘车。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幼儿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公共汽车站,了解公共汽车的运行路线和调度过程。
中班科学实验教案《公共汽车上的秘密》
幼儿教育:________ 中班科学实验教案《公共汽车上的秘密》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第1 页共5 页中班科学实验教案《公共汽车上的秘密》活动名称:公共汽车上的秘密活动目标:1、交流和提升幼儿已有生活经验,理解车上各种设施在设计上的人性化理念。
2、增强对周围事物观察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教学具准备:公共汽车上部分设施的照片经验准备:幼儿对公共汽车比较熟悉活动过程:一、提出问题——引起对公共汽车关注的兴趣1、你们乘过公共汽车吗?2、在乘公共汽车时看见车上有些什么东西?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吗?小结:许多小朋友乘过公共汽车,公共汽车车上有椅子给乘客坐,有电视给乘客看。
二、观看录像——在讨论中了解一些设施的作用1、车上的座位为什么要有不同的颜色?这些黄色的座位为什么靠近车门?2、车上为什么要装电视?3、乘车时,如果不知道哪一站下车,可以借助车上的哪些设施查询?4、后车门旁扶杆上的红按钮有什么用处?第 2 页共 5 页小结:原来公共汽车上的许多设施有不同的用处,乘客在乘车时会很方便。
三、活动延伸——进一步激发幼儿后期的探究兴趣1、如果你来设计一辆公共汽车,你觉得还可以装些什么?2、怎样才能让乘客更方便?反思:1、幼儿对公共汽车上的各种设施”似曾相识”,却”稍有经验”。
因此i,这些看似平凡的设施激发了他们猜想、探索和发现的兴趣。
2、如果能拍摄一些乘客使用这些设施的照片,让幼儿根据照片进行分析、猜想的话,活动会更加有趣,对幼儿思维的挑战也更有益,而且幼儿对设施用途的理解也会更加形象直观。
3、也可考虑用区域活动或家园合作的形式进行后续活动,使高结构活动与低结构活动有机结合。
中班科学实验教案《啄木鸟朋友》活动目标:1、了解啄木鸟的外形特征和特有功能,知道啄木鸟是树木的”外科医生”。
2、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啄木鸟,了解禽类动物的基本特征。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公汽车上的秘密(2)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公汽车上的秘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交通工具大世界》第三节《公汽车上的秘密》。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公共汽车的基本构造,了解公共汽车的主要组成部分,探究公共汽车的工作原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公共汽车的基本构造,知道公共汽车的主要组成部分。
2. 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公共汽车工作原理的讲解。
教学重点:公共汽车的基本构造及各部分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公共汽车模型、实物图片、多媒体设备。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公共汽车实物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公共汽车的各部分名称。
2. 讲解公共汽车的基本构造(10分钟)(1)教师利用公共汽车模型,详细讲解公共汽车的基本构造。
(2)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说出公共汽车各部分的功能。
3. 探究公共汽车的工作原理(10分钟)(1)教师以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解公共汽车的工作原理。
(2)教师通过提问、引导,让幼儿理解公共汽车工作原理。
4.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以公共汽车为例,讲解如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利用学具制作公共汽车模型,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公共汽车的各部分名称及功能。
2. 公共汽车工作原理图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公共汽车。
2. 答案要求:作品需包含公共汽车的基本构造,并标注各部分名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幼儿在理解公共汽车工作原理方面的困难,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观察公共汽车,了解公共汽车的更多信息,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究欲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讲解公共汽车的基本构造3. 探究公共汽车的工作原理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公共汽车实物图片,确保图片清晰、色彩鲜艳,便于幼儿观察。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公汽车上的秘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公汽车上的秘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的内容,教材为《幼儿探索乐园》第四章“交通工具大集合”中的第二节“公汽车上的秘密”。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公共汽车的基本结构,了解公共汽车的运行原理,探索公共汽车上的安全设施,以及学习乘坐公共汽车的礼仪。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公共汽车的基本结构和运行原理,培养幼儿对交通工具的兴趣。
2. 掌握乘坐公共汽车的礼仪,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
3.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公共汽车的运行原理和乘坐礼仪。
重点:认识公共汽车的基本结构,了解公共汽车上的安全设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公共汽车模型、图片、视频、挂图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公共汽车图片,让幼儿分享自己乘坐公共汽车的趣事,引起幼儿兴趣。
2. 讲解:(1)介绍公共汽车的基本结构,如车身、车轮、车门、车窗、座位等。
(2)讲解公共汽车的运行原理,让幼儿了解发动机、油门、刹车等部件的作用。
(3)展示公共汽车上的安全设施,如安全带、安全锤、灭火器等。
3. 实践:(1)分组讨论,让幼儿说出自己乘坐公共汽车时的所见所闻。
(2)组织幼儿进行“我是小司机”的角色扮演,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4. 例题讲解:(1)出示挂图,让幼儿指出公共汽车的基本结构。
(2)通过视频,展示乘坐公共汽车的礼仪。
5. 随堂练习:(1)让幼儿用画纸和彩笔,画出自己喜欢的公共汽车。
(2)分组进行乘坐公共汽车的角色扮演,互相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公共汽车的基本结构:车身、车轮、车门、车窗、座位等。
2. 公共汽车的运行原理:发动机、油门、刹车等部件的作用。
3. 乘坐公共汽车的礼仪:排队上车、文明乘车、礼让座位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公共汽车,并介绍其特点。
2. 答案示例:我喜欢的公共汽车是双层巴士。
它有上下两层,可以载很多乘客。
中班科学实验教案《公共汽车上的秘密》
中班科学实验教案《公共汽车上的秘密》教案标题:公共汽车上的秘密教案对象:中班科学实验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公共汽车的构造和运行原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索和发现的能力。
教学准备:1. PPT或实物图片:展示公共汽车的各个部分和构造。
2. 实验材料:小型玩具汽车、运输卡车、模型公共汽车、自制轮胎模型、放大镜、玻璃管、吸管、水、小瓶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PPT或实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公共汽车的外观和构造,引发他们的兴趣和疑问。
2. 引导学生回忆他们坐过公共汽车的经历,让他们谈谈公共汽车是怎么行驶的。
二、实验探究(15分钟)1. 实验一:模拟公共汽车行驶(5分钟)a. 给每位学生发一个小型玩具汽车或运输卡车,并告诉他们可以用手推动它们前进。
b. 让学生尝试用推动的方式让玩具汽车前进,观察推力对汽车运行的作用。
2. 实验二:轮胎的作用(10分钟)a. 给每位学生发放一个自制的轮胎模型(可以用纸板和橡皮筋制作)。
b. 让学生用手指推动轮胎模型,观察模型的移动情况。
c. 引导学生观察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让他们发现轮胎的摩擦力对汽车行驶的作用。
三、实验展示(10分钟)1. 实验三:水的运输方式(5分钟)a. 准备一个小瓶子,将瓶子中装满水,并用吸管将水吸出。
b. 让学生观察水是怎样通过吸管从瓶子中被吸出的。
2. 实验四:气压的作用(5分钟)a. 准备一个玻璃管和放大镜,将放大镜放在玻璃管一端,将玻璃管的另一端封住。
b. 让学生用力吹气进入玻璃管,观察放大镜移动的情况。
四、总结归纳(5分钟)根据实验的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公共汽车的运行原理:1. 公共汽车的行驶需要推动力,可以通过发动机产生的能量推动。
2. 轮胎起到减少摩擦力的作用,使车辆更容易前进。
3. 水和气压都可以通过管道从一个地方运输到另一个地方。
五、拓展延伸(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公共汽车除了行驶外,还有什么其他的功能?2. 让学生自由发挥,用图画或手工制作形式展示公共汽车的其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