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流域概况 全

合集下载

黑龙江黑河导游词

黑龙江黑河导游词

黑龙江黑河导游词黑龙江黑河是我国东北地区最为重要的河流之一,同时也是中国五大河之一。

其发源于蒙古国西部高原,自西向东流经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最终在俄罗斯托木斯克注入阿穆尔河。

黑河流域总面积达74.29万平方公里,是一个河源水利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的区域。

黑龙江黑河的风景秀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黑龙江黑河的导游词。

一、关于黑龙江黑河的概述黑龙江黑河,源头陡峭,在蒙古国和内蒙古之间横亘,自西向东地流经黑龙江省北部,向俄罗斯流去。

黑河是黑龙江的孪生河流之一,总长约1,129千米,母亲河流域面积9.1万平方千米。

黑河是中国最大的泥沙输送河之一,年径流量132亿立方米,生态价值巨大。

黑龙江黑河河水清澈、水量充沛。

其河岸两侧的山脉起伏,处处流水潺潺,景色秀美,让人流连忘返。

二、黑龙江黑河的历史渊源黑龙江黑河,就是中国五大河之一,自然地理状况复杂,风光旖旎,历史悠久。

从古至今,黑河是承载了多种文化的重要历史文化区域。

在汉朝时期,黑河是北方通往中亚的贸易路线之一。

在清朝时期,黑河成为乌苏里江中游的交通重要线路,一度成为黑龙江流域首要的航运线路之一,是广大人民组织开拓疆土、发展经济生产的热土。

三、黑龙江黑河的自然风光1、黑龙江黑河绝美的河流景观黑龙江黑河流域河流纵横、流水潺潺,景色宜人。

在这里可以欣赏到流淌清澈的江河大美景,让人心旷神怡。

2、黑龙江黑河的美丽山山水黑龙江黑河流域山脉重重,景色美丽,丛林茂密,水源丰富,是一处集赏花、观瀑布、登山、远足、探究奇石、鉴赏奇见异物等众多旅游目的于一身的绝佳角色。

3、黑龙江黑河的神奇冰雪景观冬季,在黑龙江黑河岸边可以看到许多堆满冰雪的天然雕塑,形态各异,神秘而美丽。

每年腊月初八的黑河冰雪节也是一个不可错过的节日,那里不仅有美丽的冰雪景观,更有许多精彩的活动等着游客们。

四、黑龙江黑河的文化底蕴黑龙江黑河文化底蕴深厚。

黑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黑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第2 9卷 第 2 4期 2 0 1 3年 1 2月
甘肃科技
Ga n s u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以2 9 No . 2 4 De c . 2 0 l 3
黑 河 流 域 生 态 环 境 现 状调 查 与评 价
砍滥伐和不合理利用土地 , 天然植被严重退化 , 水源 涵养功能锐减 ; 中游为人工绿洲区, 是黑河流域主要 的水资源消耗区, 农业用水严重挤 占生态用水 , 局部
第2 4 期
汇人黑 河 干流 。
王 瑾: 黑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祁 连 山 区和东大 山 区。
2 7
黑河流域各河 的径流补给是由降水和冰川补给
( 自治 区 ) 。
2 黑河 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 . 1 黑河流 域水 资源 现状 及特 征
黑河流域有 3 5条小支流 , 分为东 、 中、 西三个独 立 的子 水 系 。黑 河 干 流全 长 8 2 1 k m, 以莺 落 峡 、 正义
黑河流域水量较为丰富 , 如按水系分 , 东部子水 系水 量最 为丰 富 , 多年 平 均 年 径 流 量 占整 个 流 域 的 6 9 %, 占地下水资源总量的 6 7 . O %, 中部、 西部分别
重下降 , 严重影 响到 了人们 的生 产生 活 , 已经成 为阻 碍经济 社会发 展 的瓶 颈。如何改善 甘肃省 黑河 流域生 态环境 、 高效合理利用 流域水资源 , 是保护和恢 复甘肃省河西地 区流域生态功能 的重要课题 。 关键词 : 生态经济 ; 黑河流域 ; 生 态环 境 ; 现状 ; 评价
占5 . 5 %、 2 5 . 5 %和 9 . 4 %, 2 3 . 6 %。

黑河水文特征

黑河水文特征

黑河水文特征
黑河是欧洲重要的跨国河流,也是欧洲最长河流之一,流域面积约为13.48万平方千米,全河流长度约为1300千米,是欧洲第二长河流,仅
次于马尔加什河。

河流发源于俄罗斯境内,由西南向北顺流经比利时、德国、捷克共和国和波兰最后汇入波罗的海。

黑河的流域是以极端的天气条件(即冬季极寒和夏季几乎没有雨的条件)为特征的,一般来说,每年4-5月河流的流量最大,7-8月时又出现
大水期;7-8月,水位最高,可达7米以上,11月份又出现水位的低期,
只有2米左右。

每年的水量总和为3.3亿立方米,其中90%的水量来自黑
河原始流域,另外10%则来自支流。

黑河平均流量约5400立方米/秒,最大流量在11.3米以上,最小流
量在2.2米以下,有时会出现洪峰,最大洪峰流量可达29200立方米/秒。

黑河的水质状况很差,自然环境受到人类活动的严重破坏。

因此,许多政
府机构和环保组织都在致力于黑河的水质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应用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评价黑河健康状况

应用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评价黑河健康状况

应用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评价黑河健康状况应用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评价黑河健康状况引言:底栖动物是河流生态系统中一种重要的生物类群,其数量和种类的分布状况反映了河流健康状况和生态环境质量。

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作为一种主要的评价工具,能够对底栖动物群落的结构和组成进行综合评估,从而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

本文将以黑河作为研究对象,应用B-IBI指数评价其健康状况,并探讨其结果对黑河管理和保护的意义。

一、黑河概况黑河是中国重要的内陆河流之一,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青海、甘肃、宁夏和内蒙古等区域。

其流域面积约为71.8万平方公里,河长约1,119公里,流域内有丰富的水资源和生物资源。

然而,由于近年来的人类活动扰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黑河生态环境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二、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B-IBI是基于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组成的一个综合评价指数,用于评估河流健康状况和生态环境质量。

它通过考察底栖动物群落中敏感和耐药种类的存在与数量,来反映河流生态系统的受扰动程度和环境的质量。

B-IBI指数的计算需要对底栖动物样品进行采集和鉴定,然后按照一定的算法进行计算得出最后的评价结果。

三、黑河底栖动物群落状况为了评价黑河的健康状况,我们对流域内的不同河段进行了底栖动物采样和鉴定工作。

采样过程中,我们随机选择了若干个采样点,用标准的底栖动物采集工具从河底取样,并将样品送到实验室进行处理和鉴定。

根据鉴定结果,我们得到了每个采样点底栖动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数量。

四、B-IBI评价结果根据B-IBI指数的计算方法,我们得出了黑河不同河段的健康状况评价结果。

结果显示,黑河上游的底栖动物群落较为完整和多样化,B-IBI指数较高,表明上游河段的生态环境相对较好。

而下游河段的底栖动物群落受到了更严重的扰动,B-IBI 指数较低,说明下游河段的生态健康状况相对较差。

五、对黑河管理和保护的意义根据B-IBI的评价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及对策建议: 1. 强化河流保护意识: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黑河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社会各界对黑河的保护意识。

黑河流域的水资源

黑河流域的水资源

水资源概况
降雨 冰川 地表水 地下水 全流域干旱少雨,时空 分布不均,年平均降雨 量108mm 祁连山河源冰川428条, 覆盖面积110.3km2。储 量27.55亿m3 根据水文资料情将产流区划分成 有水测站观测资料的河流,无观 测资料河流,浅山区和走廊平原 区四种类型区
山丘区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9.36亿m3,平 原区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 2032亿m3地下 水资源的可开采量为6.72亿m3
(2)经济生活用水挤占了生态用水
甘肃省提出/兴西济中0发展战略,并向中游地区移民灌溉面积发展很快. 随着人 口的增长和灌溉面积的增加,全流域生产生活用水量已由解放初期的约15亿m3 增长到目前的26.2亿m, 生态用水被挤占导致尾间湖泊消失,地下水位下降,生态 系统退化.
(3)用水结构不合理,水资源有效利用效率低
合理配置优化模型的求解

目前的智能优化算法包括禁忌搜索法 模拟退火法 人工神经网络算法 遗传算法 免疫进化算法(采用该种算法,MATLAB编程)
免疫算法(IEA)的原理
人工免疫优化算法是基于现有进化算法理论,受生物免疫机制启 发,基于免疫系统原理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优化方法.最早由美 国新墨西哥大学的s.Forest等提出了免疫系统的建模方法和思 免疫进化算法的核心在于充分利用最优个体的信息,以最优个体 的进化来代替群体的进化,通过标准差的调整把局部搜索和全局 搜索在进化过程中有机地结合起来.该算法的实现手段着重体现 在最优个体的保留,生殖以及标准差的动态调整上,和现有其他 进化算法相比,它具有搜索效率高 马富裕, 李江全, et al. 基于 BP 神经网络的农田蒸散 量预报模型 [J]. 水利学报, 2008, 39(2): 230-4. [2] 马明国, 刘强, 阎广建, et al. 黑河流域遥感-地面观测同步 试验: 森林水文和中游干旱区水文试验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7): 681-96. [3] 周胜明. 黑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D]; 河海大学, 2006. [4] 袁伟.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黑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及其评价研 究 [D]; 浙江大学, 2009.

黑河

黑河
流域内丘缓谷宽,曲流发育,多牛轭湖,下游段多湖沼,水草丰茂。黑河流域有沼泽地33万hm,泥炭储量丰 富。并有辽阔的若尔盖草原,当年红军长征在若尔盖的班佑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巴西会议。
植物、生物多样性资源若尔盖县木材资源丰富,植物127科1162种,主要有冷杉、云杉、油松、高山柏、桦 木等若尔盖县林木资源,有紫果云杉等珍贵林木。
黑河流域属大陆性寒温带气候,又是“松潘低压”常年所在地区。地面高程在海拔34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 只有0.7~1.1℃,极端最低气温达-33.7℃。气候特点是“冬长、夏无、春秋短”。多年平均气压为666~670毫 米,变幅不大,水的沸点很低只有88℃左右。空气中的含氧量约相当于内地平原的40%~67%。
黑河流域境内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首先是森林资源,共有原始森林面积153万亩。其中云杉、冷杉、落叶 松、桦木、白杨等都是优势树种,紫果云杉被誉为杉类之王,材质特别优良,已有30万亩列为国家保护的稀有珍 贵树木。其次是矿产资源,现已查明的矿产有煤、铁、铜、铀、钙、黄金、泥炭等20多种,其中泥炭储量居全国 之首。再次是药材资源,所产野生中药材、常见的有100多种、大宗药材有贝母、甘松、大黄、羌活、柴胡、独 活、秦艽、黄芪、麝香、虫草等,其中尤以松贝为最著名,远销东南亚和日本等地。再次是动物资源,珍禽异兽 有黑颈鹤、盘羊、藏马鸡、白马鸡、大天鹅、小天鹅、林鹿、马鹿、扭角羚、水獭、金猫、猞猫、猕猴、蓝马鸡 等,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就有14种。
水文特征
黑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为640~750毫米,是黄河流域年降水量的高值区之一,7~9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 的三分之二,暴雨的量级和频次都是黄河流域的低值区,加之地面沼泽对径流的滞缓作用,无大洪峰出现。黑河 若尔盖水文站1961年7月7日实测洪峰流量为191立方米每秒,历时一个月,洪水总量达3.31亿立方米。多年平均 径流量黑河为18.3亿立方米,径流模数每平方公里为24.1万立方米,居黄河支流之冠。

黑河流域概况(全)

黑河流域概况(全)

黑河流域概况一、概述黑河流域是我国西北地区第二大内陆河流域,流域东与石羊河流域相邻,西与疏勒河流域相接,北至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境内的居延海,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流域范围介于东经98°~102°,北纬37°50′~42°40′之间,涉及青海、甘肃、内蒙古三省(自治区),国土总面积14.29万km2,其中甘肃省6.18万km2,青海省1.04万km2,内蒙古约7.07万km2。

黑河发源于祁连山中段, 干流全长928km。

黑河出山口莺落峡以上为上游,河道长313km,面积1.0万km2,河道两岸山高谷深,河床陡峻,气候阴湿寒冷,植被以森林、草原、草甸为主,多年平均气温不足2℃,年降水量350mm,冰川储量丰富,其中甘肃省境内现有冰川1236条,总面积522.6km2,是黑河流域的产流区。

黑河源头分东西两支:东支为干流,上游分东西两岔,东岔俄博河又称八宝河,源于俄博滩东的锦阳岭,自东向西流长80余km,西岔野牛沟,源于铁里干山,由西向东流长190余km,东西两岔汇于黄藏寺折向北流称为甘州河,流程90km至莺落峡进入走廊平原,始称黑河。

西支源于陶勒寺,上游称讨赖河,也有东西两岔,于朱龙庙附近汇合,称北大河(或临水河)。

莺落峡至正义峡为中游,黑河从莺落峡进入河西走廊,于张掖市城西北10km附近,纳山丹河、洪水河,流向西北,经临泽、高台汇梨园河、摆浪河穿越正义峡(北山),进入阿拉善平原,河道长204km,面积2.56万km2,两岸地势平坦,光热资源充足,但干旱严重,年降水量仅有140mm,多年平均温度6~8℃,年日照时数长达3000~4000小时,年蒸发能力达1410mm,人工绿洲面积较大。

正义峡以下为下游,河道长411km,面积8.04万km2。

黑河流经正义峡谷后,在甘肃金塔县境内的鼎新与北大河汇合,北流150km至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境内的狼心山西麓,又分为东西两河,东河(达西敖包河)向北分八个支流(纳林河、保都格河、昂茨河等)呈扇形注入东居延海(索果淖尔);西河(穆林河)向北分五条支流(龚子河、科立杜河、马蹄格格河等)注入西居延海(嘎顺淖尔)。

黑河的水文特征

黑河的水文特征

黑河的水文特征
黑河是中国境内的一条河流,其水文特征受到地理、气候和季节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黑河的水文特征:* 流域分布:黑河流域横跨中国的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等省区,是黄河上游的主要支流之一。

* 河流长度:黑河全长约1,119公里,是一条相对较短的河流。

* 水文循环:黑河流域主要受到高原地区气候的影响,包括季风、降水、融雪等因素。

河流的水量在年内经历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 水文极端事件:由于气候和地理条件的影响,黑河流域可能经历干旱、洪水等水文极端事件。

* 冰川融水:黑河流域的一部分位于青藏高原,这里有大量冰川。

冰川融水对流域水资源的贡献是重要的,尤其是在夏季。

* 人类活动影响:黑河流域经历了一些人类活动的影响,例如水资源开发、农业灌溉等,这些对河流水文特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水质:河流水质可能受到来自农业、工业、城市排放等方面的污染影响。

保护水质是维护流域生态系统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水文特征会受到时空尺度的影响,不同流域和不同地点的水文特征可能有所不同。

深入的水文研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地形、气候、土壤类型等。

1。

黑河流域的水资源

黑河流域的水资源

黑河流域出山口地表径流总量为25.1131亿m3,.其中干流出山口莺落峡站多年平均 径流量为16.19亿m3,梨园堡站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32亿m3,其它沿山支流多年平均 径流量为6.60亿m3. 黑河流域地下水资源量为21.76亿m3,黑河流域地下水主要由河川径流转化补给,地 下水与河川径流不重复量仅为3.33亿m3,其中山前侧向补给量为2.647亿m3(含巴丹 吉林 沙漠侧向下水重复计算量, 黑河流域水资源总量为28.44亿m3
参考文献
[1] 郑重, 马富裕, 李江全, et al. 基于 BP 神经网络的农田蒸散 量预报模型 [J]. 水利学报, 2008, 39(2): 230-4. [2] 马明国, 刘强, 阎广建, et al. 黑河流域遥感-地面观测同步 试验: 森林水文和中游干旱区水文试验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7): 681-96. [3] 周胜明. 黑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D]; 河海大学, 2006. [4] 袁伟.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黑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及其评价研 究 [D]; 浙江大学, 2009.
黑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综合评价
评价指标筛选方法---主成分分析法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熵权法和德尔菲法 综合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灰色关联 度分析,物元分析法,投影寻踪决策法(采用), 墓于模糊隶属度的DEA/AHP的三阶段综合评价方法 (采用)
配置思路:上游水库+中游供水+分水方案约束.主要用于模拟加15 年有上游水库(承担向中下游供水任务),中游下泄水量受分水方案 约束情况下,流域水资源配置情况.
张掖现状工业废水排放量约1385万t,达标排放率仅1.53%,且污染物含量 较高.另外张掖每年化肥施入量约30万t,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干流,出山口 干流水质为I类,中下游降为2-3类

关注西北的黑河流域

关注西北的黑河流域

关注西北的黑河流域黑河流域是我国西北地区第二大内陆河,发源于祁连山北麓中断,流域南以祁连山为界,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东西分另与石羊河、流域相邻,西与疏勒河流域相接,北至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境内的居延海,与蒙古人民共和国相接壤,流域范围介于东经98——102度,北纬37度50分——42度40分之间,涉及青海、甘肃、内蒙古自治区三省(自治区),国土总面积14、29平方公里,其中甘肃省6、18万平方公里,青海省1、04万平方公里,内蒙古自治区约7、07万平方公里。

黑河流域有 35条小支流。

随着用水的不断增加,部分支流逐步与干流失去地表水力联系,形成东、中、西3个独立的子水系。

其中西部子水系包括讨赖河、洪水河等,归宿于金塔盆地,面积2、1万平方公里;中部子水系包括马营河、丰乐河等,归宿于高台盐池一明花盆地,面积0、6万平方公里,东部子水系即黑河干流水系,包括黑河干流、梨园河及20多条沿山小支流,面积11、6万平方公里。

黑河干流全长821千米,出山口莺落峡以上为上游,河道长303千米,面积1、0万平方公里,河道两岸山高谷深,河床陡峻,气候阴湿寒冷,植被较好,多年平均气温不足2摄氏度,年降水量350厘米,是黑河流域的产流区。

莺落峡至正义峡为中游,河道长185千米,面积2、56万平方公里。

两岸地势平坦,光热资源充足,但干旱严重,年降水量仅有140厘米,多年平均温度6——8摄氏度,年日照时数长达3000——4000H,年蒸发能力达1410厘米,人工绿洲面积较大,部分地区土地盐碱化严重。

正义峡以下为下游,河道长333千米,面积8、04万平方公里,除河流沿岸和居延三角洲外,大部分为沙漠戈壁,年降水量只有47厘米,多年平均气温在8——10摄氏度左右,极端最低气温在—30摄氏度以下,极端最高气温超过40摄氏度,年日照时数3446H,年蒸发能力高达2250厘米,气候非常干燥,干旱指数达47、5,属极端干旱区,风沙危害十分严重,为我国北方沙尘暴的主要来源区之一。

黑河流域概况(全)

黑河流域概况(全)

黑河流域概况一、概述黑河流域是我国西北地区第二大内陆河流域,流域东与石羊河流域相邻,西与疏勒河流域相接,北至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境内的居延海,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流域范围介于东经98°~102°,北纬37°50′~42°40′之间,涉及青海、甘肃、内蒙古三省(自治区),国土总面积14.29万km2,其中甘肃省6.18万km2,青海省1.04万km2,内蒙古约7.07万km2。

黑河发源于祁连山中段, 干流全长928km。

黑河出山口莺落峡以上为上游,河道长313km,面积1.0万km2,河道两岸山高谷深,河床陡峻,气候阴湿寒冷,植被以森林、草原、草甸为主,多年平均气温不足2℃,年降水量350mm,冰川储量丰富,其中甘肃省境内现有冰川1236条,总面积522.6km2,是黑河流域的产流区。

黑河源头分东西两支:东支为干流,上游分东西两岔,东岔俄博河又称八宝河,源于俄博滩东的锦阳岭,自东向西流长80余km,西岔野牛沟,源于铁里干山,由西向东流长190余km,东西两岔汇于黄藏寺折向北流称为甘州河,流程90km至莺落峡进入走廊平原,始称黑河。

西支源于陶勒寺,上游称讨赖河,也有东西两岔,于朱龙庙附近汇合,称北大河(或临水河)。

莺落峡至正义峡为中游,黑河从莺落峡进入河西走廊,于张掖市城西北10km附近,纳山丹河、洪水河,流向西北,经临泽、高台汇梨园河、摆浪河穿越正义峡(北山),进入阿拉善平原,河道长204km,面积2.56万km2,两岸地势平坦,光热资源充足,但干旱严重,年降水量仅有140mm,多年平均温度6~8℃,年日照时数长达3000~4000小时,年蒸发能力达1410mm,人工绿洲面积较大。

正义峡以下为下游,河道长411km,面积8.04万km2。

黑河流经正义峡谷后,在甘肃金塔县境内的鼎新与北大河汇合,北流150km至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境内的狼心山西麓,又分为东西两河,东河(达西敖包河)向北分八个支流(纳林河、保都格河、昂茨河等)呈扇形注入东居延海(索果淖尔);西河(穆林河)向北分五条支流(龚子河、科立杜河、马蹄格格河等)注入西居延海(嘎顺淖尔)。

黑龙江河流径流量

黑龙江河流径流量

黑龙江河流径流量黑龙江(阿穆尔河)1概述黑龙江(俄罗斯称阿穆尔河)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是一条国际河流,流经蒙古国、中国和俄罗斯3国。

中国古称羽水、浴水、黑水、望建河、乌桓水、石里罕水等。

蒙语称哈拉穆河,满语称萨哈连河,俄语称阿穆尔河。

黑龙江有南北两源。

南源为额尔古纳(Argun')河,由海拉尔河和克鲁伦(第6理6通河汇流而成。

其中海拉尔河发源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西麓,河流全长626km,流域面积4.91万km2;克鲁伦河发源于蒙古国肯特(Khentei)山脉东坡,南流折向东流,河流全长1264km,至满洲里市东南两河相汇后始称额尔古纳河。

北源为俄罗斯境内的石勒喀(Shilka)河,全长1592km,石勒喀河上游称鄂嫩河,发源于蒙古肯特山脉东侧。

南北两源在中国黑龙江省漠河以西的洛古河附近汇合后称黑龙江。

沿途接纳左岸的结雅河、布列亚河和右岸的呼玛河、逊河、松花江、乌苏里江等支流,在俄罗斯的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注入鞑靼海峡[见黑龙江(阿穆尔河)流域水系示意图]。

以额尔古纳河为河源计算,河流全长4444km。

流域面积185.5万km2,居世界第10位。

其中中国境内89.11万km3,占全流域的48%。

额尔古纳河以海拉尔河为源计算,全长1624km,河道比降平缓,约0.1%。

〜0.3%。

,水面落差200m,中国境内流域面积15.76万km2。

黑龙江干流全长2820。

,自然落差460m,干流可分为3段:自洛古河村至黑河附近的结雅河口为上游,长约900km,平均比降0.2%。

;自结雅河口至乌苏里江为中游,长约950km,平均比降0.09%。

;乌苏里江河口以下至黑龙江入海口为下游,长约970km。

黑龙江水量丰沛,乌苏里江汇合口以上年平均流量8600m3八,入海口多年平均流量10800m3/s,年径流量3408亿m3。

黑龙江(阿穆尔河)流域河网密布,支流、湖泊众多,大小支流10000多条,湖泊60000多个。

黑河流域地理特征

黑河流域地理特征

黑河流域地理特征黑河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条重要河流,流经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等地。

黑河流域地理特征复杂多样,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地形黑河流域地势东高西低,流域范围南北宽度大约为300公里,东西长度北段约400余公里,中段约500余公里,南段约200余公里。

流域地势抬升于东北的松花江流域,向西南逐渐降低并进入东北平原。

在流域南部出现了散布的小丘陵和组成煤炭露天开采区的石炭区。

流域中段存在着一系列河湖平原,如伊通平原、辽源平原和通江平原等。

黑河流域东北部是长白山地,地形较为崎岖,河谷陡峭,是景观区域。

二、气候黑河流域气候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海洋性和大陆性气流的交汇影响,具有显著的气候季节变化。

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春秋季温差较大。

年平均气温在4℃至7℃之间,1月份平均气温在-15℃至-20℃之间,7月份平均气温在20℃至25℃之间。

年降雨量为500至700毫米,集中在夏季,而冬季则较为干燥。

三、水系黑河流域是松花江的第二大支流,上游绵延阔达,包括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境内的长白山区、松花江峡谷,中游主要是吉林省和辽宁省境内的东南山地,下游为盆地,注入辽西平原的草河湾。

全长约862公里,流域面积约10.7万平方公里。

河谷沟壑密布,多沙滩、滩地和沼泽。

黑河水量丰沛,水质较好,当地有适宜的农业、渔业和水利开发条件。

四、土地利用黑河流域土地利用主要集中在农业和林业方面。

其中,农业是黑河流域主要的经济产业,以种植玉米、豆类和水稻为主。

同样,黑河流域也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林区,森林覆盖率较高,主要种植松树、樟子松、白桦和落叶松等,是中国主要的木材生产基地。

此外,黑河流域还有丰富的煤炭、铁矿资源,是一些地方的经济支柱。

综上所述,黑河流域地理特征复杂多样,具有地形多样、气候鲜明、水系丰富和土地利用广泛等特点,为黑河流域的经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条件。

黑龙江水系介绍

黑龙江水系介绍

河流概况名称:黑龙江H eil ong jia ng Pr ovi nc e长度:4478k m平均流量:10,800 m&s up3;/s流域面积:1,855,000 km&sup2源头:蒙古国肯特山脉注入:鞑靼海峡流经国家:蒙古、俄罗斯、中国亦称阿穆尔河(Am ur Ri ver);亦作Hei-lu ng Ch iang或He ilo ng Ji ang,蒙古语作Kha ram ure n。

东亚大河。

形成东南西伯利亚与中国之间的部分边界。

发源于中国东北、内蒙古北部与西伯利亚之间的边界,并大体沿这条边界向东和东南方向流往西伯利亚城市哈巴罗夫斯克(Kha bar ovs k),然後再从那里掉头朝东北方向流去,注入鞑靼海峡,将西伯利亚与库叶岛分开;为北亚最长的河流。

总长度约4478公里(以海拉尔河为源头计算),发源于蒙古肯特山东麓,在石喀勒河与额尔古纳河交汇处形成。

经过中国黑龙江省北界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区(Kha bar ov sk Kr ai)东南界,流到鄂霍次克海的鞑靼海峡(T ata rsk iy Pr oli v)。

中国方面认为,黑龙江本是中国的内河,19世纪中后期沙俄强行占领中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之后,才成为中俄界河。

黑龙江是中国三大河流之一、世界十大河之一(有些资料计为第六),黑龙江沿线曾盛产沙金,在清朝达到繁荣,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签署最后边界协定,将两国国界以黑龙江为基本界限划清。

上游有两源:北源石勒喀河(上源鄂嫩河)出蒙古国北部肯特山东麓;南源额尔古纳河,上源又分3支,其中一支海拉尔河发源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西侧古利牙山麓。

南、北两源在漠河以西洛古河村汇合后始称黑龙江。

蜿蜒东流沿途接纳结雅河、布列亚河、松花江、乌苏里江等大支流,最后在俄罗斯境内注入鄂霍次克海。

全长4370千米(从上源至河口),流域面积184.3万平方千米。

黑河流域——精选推荐

黑河流域——精选推荐

黑河流域黑河流域1概述黑河是我国常用的河流名称,以下主要介绍的是河西走廊中部的黑河流域。

黑河从发源地到https:///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8337042&ss_c=ssc.citiao.link居延海全长821公里,横跨三种不同的自然环境单元,流域面积约14.29万平方公里,北部与蒙古接壤,东以https://baike.so/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60813593&ss_c=ssc.citiao.link大黄山与武威盆地相连,西部以黑山与https:///lemma/ShowInnerLink. htm?lemmaId=41354&ss_c=ssc.citiao.link疏勒河流域毗邻。

分属三省(区),上游属青海省https:///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479550&ss_c=ssc.citiao.link祁连县,中游属https:///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123434&ss_c=ssc.citiao.link甘肃山丹、民乐、张掖、临泽、高台、肃南、酒泉等市县,下游属https:///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123516&ss_c=ssc.citiao.link甘肃金塔和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

黑河流域是我国西北地区第二大内陆流域,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大致介于98°—101°30′E,38°—42°N之间,为甘蒙西部最大的内陆河流域。

黑河发源于南部https://baike/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7954468&ss_c=ssc.citiao.link祁连山区,分东西两支:东支为干流,上游分东西两岔,https:///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66262428&ss_c=ssc.citiao.link东岔俄博河又称八宝河,源于俄博滩东的锦https:///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6693087&ss_c=ssc.citiao.link阳岭,自东向西流长80余公里,西岔https:///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65990197&ss_c=ssc.citiao.link野牛沟,源于铁里干山,由西向东流长190余公里,东西两岔汇于https:///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10623778&ss_c=ssc.citiao.link黄藏寺折向北流称为甘州河,流程90公里至莺落峡进入走廊平原,始称黑河,上述流域为黑河(干流)的上游。

黑河可行性研究报告

黑河可行性研究报告

黑河可行性研究报告近年来,随着北方城市的崛起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北方水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黑龙江省境内一条环绕着乌苏里江支流黑河而形成的水系,也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黑河之所以备受瞩目,既因为它是黑龙江省内最大的河流之一,更因为它则是中国北方地区内主要的供水系统。

因此,展开黑河可行性研究,增加对其开发利用的认识和了解,就显得极为必要。

一、黑河基本情况介绍黑河流域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境内,总流域面积约有130,000平方公里。

它自西向东穿行地域范围辽阔,通越黑龙江省内4个市(恒山市、黑河市、北安市、虎林市)和一部分的齐齐哈尔市,其流经区域内地形总体呈南北分布的椭圆形垂直于江河局势,总下垂幅度接近500米,最高海拔为1,625米,最低为82米。

黑河的全长约为843公里,中游流域地形崎岖,河道纵深大,滩面、长滩、滩地相应多,河谷宽度在30-50米左右,而下游流域由于河段个别沙化日趋严重,建河堤力度加强,水流纳狭,下游部分则成为了增加库容的必经之路。

黑河自开源处和乌苏里江的吉舒太江在曲达里的会合地点算起,一直到海边交汇进入渤海。

黑河河流内涵丰富,河道上下游分别呈现富含鲤鱼、鲟鱼、河鳙、鲢鱼、鲑鱼等多品种的特色鱼群,水质适中,深度也较为合适,因此成为了人们的生活和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水资源。

二、黑河的应用利用价值黑河的水利资源十分丰富。

黑河流域内地下水资源丰富,经测定,黑河径流量达到78亿立方米境内河流1059.3个,年均径流量达415.3亿立方米。

因此,黑河流域成为了人们生活和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源水地区。

目前,黑河上游水利枢纽大小达到1200多个,下游水利枢纽大小达到3000多个,其中,有中型、大型水库10座,大型山洪灾害避险库20座,总面积达到3000多平方公里,总库容达到395亿立方米。

除此之外,黑河的水能资源也十分丰富,黑河上下游段均有水电站,机组总装机容量达到100万千瓦。

同时,黑河流域内还有大量的油气和矿产资源,各种金属元素、化合物等资源也让黑河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资源县。

黑河流域生态环境状况、问题及治理对策

黑河流域生态环境状况、问题及治理对策

黑河流域生态环境状况、问题及治理对策黑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对策探讨周克仪,田存梅1(1.黄委会黑河流域管理局,甘肃兰州730000;2.黄委会上游水文水资源局甘肃兰州730000):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尤其是下游地区,20世纪后半世纪下游生态日益恶化,以成为我国沙尘暴发源地之一。

本文就黑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保护和改善黑河生态环境的对策和措施。

黑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改善;对策;措施1流域自然地理概况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流经青海、甘肃、XX省三省(区)。

流域南以祁连山为界,北与蒙古人民接壤,东、西分别与石羊河、疏勒河流域相邻。

黑河流域范围界于东经97°~102°、北纬37°50′~42°40′之间,流域总面积为14.29万km2,其中XX省为1.04万km2,XX省为6.18万km2,XX省自治区约为7.07万km2。

黑河发源于祁连山北麓,干流全长821km。

出山口莺落峡以上为上游,河道长303km,面积1.0万km2,河道两岸山高谷深,河床陡峻,气候阴湿寒冷,植被较好,多年平均气温不足2℃,年降水量为350mm,是黑河流域的产流区。

莺落峡至正义峡为中游,河道长185km,面积2.56万km2,两岸地势平坦,光热资源充足,但干旱严重,年降水量仅有140mm,多年平均温度6~8℃,年日照时数长达3000~4000小时,年蒸发能力达1410mm,人工绿洲面积较大,部分地区土地盐碱化严重。

正义峡以下为下游,河道长333km,面积8.04万km2,除河流沿岸和居延三角洲外,大部分为沙漠戈壁,年降水量只有47mm,多年平均气温在8~10℃,极端最低气温在-30℃以下,极端最高气温超过40℃,年日照时数为3446小时,年蒸发能力高达2250mm,气候非常干燥,干旱指数达47.5,属极端干旱区,风沙危害十分严重,为我国北方沙尘暴的主要来源区之一。

黑河:中国第二大内陆河,张掖的生命河

黑河:中国第二大内陆河,张掖的生命河

黑河:中国第二大内陆河,张掖的生命河2019-03-13 10:18黑河,古称弱水,全长948公里,是中国西北地区第二大内陆河,发源于青海祁连山北麓中段八一冰川,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流入居延海消失。

黑河流域面积4.44万平方公里,是张掖市、临泽县、高台县及下游金塔和内蒙古额济纳旗绿洲的生命之河。

黑河以莺落峡以上为上游,莺落峡至正义峡为中游,正义峡以下为下游。

黑河自流出鹰落峡,进入中游的河西走廊后,水流变缓,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提供了宝贵的生产生活用水,造就了张掖辉煌灿烂的文明。

黑河年径流量15.7亿立方米,为河西诸河之冠,是张掖灌溉农业的生命之水。

张掖引黑河水灌溉农田的历史可追溯到西汉,汉代张掖就有了灌撅农业,到了唐朝,已兴修了盈科、大满等多处灌区。

但工程设施简陋,灌溉时兴时废,新中国成立前,全流域内灌溉面积约百万亩,灌溉保证率很低。

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修建了祁家店水库、瓦房城水库、双树寺水库、草滩庄引水枢纽工程等,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近300万亩。

黑河两岸山崖陡峻,岩石裸露,地形狭窄,水流湍急,为了利用水能,先后规划了小孤山、二龙山、大孤山、龙首等八座梯级电站,总装机容量为72.17万KW,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为张掖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动力。

为保证下游内蒙古额济纳旗的用水、地下水补充及生态恢复,2000年8月21日,黑河历史上实现了第一次跨省区调水,从位于甘肃张掖的黑河中游调水,黑河沿河两岸近300万亩一度濒临枯死的胡杨、柽柳得到了抢救性保护,以草地、胡杨林和灌木林为主的绿洲面积增加了100余平方公里。

东居延海连续14年不干涸,水域面积常年保持在40平方公里以上,出现了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遗鸥等和白鹭、天鹅、红嘴鸥等12种珍稀鸟类。

为了进一步有效保护黑河及湿地,2011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

正是黑河水的滋养,让地处古丝绸之路和欧亚大陆桥之要地的张掖有了“金张掖”之美誉。

黑河初设报告11.28

黑河初设报告11.28

1气象水文1.1流域概况1.1.1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召陵区作为全国最年轻的县级行政区,位于漯河市区京广铁路东,东与周口市商水县相邻,南接驻马店市上蔡、西平县,北边沙河傍境而过,辖九个乡镇街道办,总土地面积364.38km2,总人口49万人。

黑河位于漯河市召陵区中南部,流域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方向倾斜,海拔高程在55.64~52.84m之间,属于平原洼地,自降坡降约为1/6000。

1.1.2河流水系黑河属汾泉河水系,北临沙颍河流域,南临洪汝河流域。

黑河作为区内主要排涝河道,发源于漯河市召陵区翟庄街道办事处龙塘村西南,流经召陵区东南部翟庄、后谢、邓襄镇、万金镇,向东于万金镇坡小庄村东南出境入上蔡、项城,于沈丘老城入黑河,河长113 km,流域面积1108 km2,其中塔桥断面以上流域面积为206 km2。

召陵区境内长22 km。

1.2河道概况黑河曾于1976、1987年,进行过规模性两次治理,支、斗、农沟配套齐全,本干桥、涵也进行了配套建设,工程实施后效益得到了较好的发挥,1987~1997年,十年间洪涝灾害损失大幅减少。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居民增多,工业、生活废水、废物排放量增加,致使河道淤积严重,排水不畅,水位抬高。

部分堤防堤身单薄,岸陡无滩,堤后有大坑。

涵闸工程,年久失修,启闭机无法启闭,闸门,消力段、挡土墙等不同程度存在损毁现象,已影响其功能发挥。

黑河在召陵区境内长22 km,防洪堤防长11 km(均为左岸堤防),桥梁13座,排涵15座。

图2-1 黑河流域水系图1.3气象、水文特征1.3.1气候特征黑河流域属华北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冬季北方大陆气团不断南侵,多偏北风、天气寒冷、雨雪稀少。

夏季副高北上,多偏南风,降水充沛。

区域内多年平均气温14.6℃,多年平均降雨量796.4毫米,最大年降水量1455.6毫米,最小年降水量378.1毫米,丰枯年相差3倍,且多集中在汛期6~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51.4%,降水历时及强度极不均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河流域概况
一、概述
黑河流域是我国西北地区第二大内陆河流域,流域东与石羊河流域相邻,西与疏勒河流域相接,北至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境内的居延海,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流域范围介于东经98°~102°,北纬37°50′~42°40′之间,涉及青海、甘肃、内蒙古三省(自治区),国土总面积14.29万km2,其中甘肃省6.18万km2,青海省1.04万km2,内蒙古约7.07万km2。

黑河发源于祁连山中段, 干流全长928km。

黑河出山口莺落峡以上为上游,河道长313km,面积1.0万km2,河道两岸山高谷深,河床陡峻,气候阴湿寒冷,植被以森林、草原、草甸为主,多年平均气温不足2℃,年降水量350mm,冰川储量丰富,其中甘肃省境内现有冰川1236条,总面积522.6km2,是黑河流域的产流区。

黑河源头分东西两支:东支为干流,上游分东西两岔,东岔俄博河又称八宝河,源于俄博滩东的锦阳岭,自东向西流长80余km,西岔野牛沟,源于铁里干山,由西向东流长190余km,东西两岔汇于黄藏寺折向北流称为甘州河,流程90km至莺落峡进入走廊平原,始称黑河。

西支源于陶勒寺,上游称讨赖河,也有东西两岔,于朱龙庙附近汇合,称北大河(或临水河)。

莺落峡至正义峡为中游,黑河从莺落峡进入河西走廊,于张掖市城西北
10km附近,纳山丹河、洪水河,流向西北,经临泽、高台汇梨园河、摆浪河穿越正义峡(北山),进入阿拉善平原,河道长204km,面积2.56万km2,两岸地势平坦,光热资源充足,但干旱严重,年降水量仅有140mm,多年平均温度6~8℃,年日照时数长达3000~4000小时,年蒸发能力达1410mm,人工绿洲面积较大。

正义峡以下为下游,河道长411km,面积8.04万km2。

黑河流经正义峡谷后,在甘肃金塔县境内的鼎新与北大河汇合,北流150km至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境内的狼心山西麓,又分为东西两河,东河(达西敖包河)向北分八个支流(纳林河、保都格河、昂茨河等)呈扇形注入东居延海(索果淖尔);西河(穆林河)向北分五条支流(龚子河、科立杜河、马蹄格格河等)注入西居延海(嘎顺淖尔)。

除河流沿岸和居延三角洲外,大部为沙漠戈壁,年降水量只有47mm,多年平均气温在8-10℃左右,年蒸发能力高达2250mm,属极端干旱区,风沙危害十分严重,为我国北方沙尘暴的主要来源区之一。

二、水文水资源特征
黑河流域有35条小支流,随着用水的不断增加,部分支流逐步与干流失去地表水联系,形成东、中、西三个独立的水系。

其中西部水系包括讨赖河、洪水河等,归宿于金塔盆地,面积2.1万km2;中部水系包括马营河、丰乐河等,归宿于高台盆地,面积0.6万km2;东部水系即黑河干流水
系,包括黑河干流、梨园河及20多条沿山小支流,面积11.6万km2,出山口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24.75亿m3,其中黑河干流莺落峡站15.8亿m3,梨园河梨园堡站2.37亿m3,其它沿山支流6.58亿m3,黑河流域地下水资源与河川径流不重复量约为1.75亿m3,天然水资源总量为26.5亿m3。

流域地表水时空分布规律主要取决于祁连山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的时空分布以及祁连山区水文气象垂直分带性、下垫面条件等。

一般来说,山区地表径流年内分配与降水过程和高温季节基本一致,径流量与降水量集中于暖季,春季以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补给为主,夏秋季以降水补给为主,具有春汛、夏洪、秋平、冬枯的特点。

年内变化受气温、森林植被的影响,呈明显的周期规律,冬春枯水季节(10—3月),黑河径流量占年径流总量的19.73%,降水以固态形式蓄存,占年降水量的5—10%。

春末夏初,随气温升高,地表径流量上升,占全年总流量的24.55%,雨季(7—9月)降水量增加,冰川融水量大,地表径流达55.71%。

三、社会经济
黑河流域自上游至下游居延海,分别流经青海省的祁连县,甘肃省的肃南、山丹、民乐、甘州、临泽、高台、金塔县(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的额济纳旗。

共9个县(区),流域内2013年人口146万人,农田灌溉面积576万亩,GDP总量460亿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