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光度测定法 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2010年版
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1 简述1.1 本规范适用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ⅪE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凝胶法和光度测定法。
后者包括浊度法和显色基质法。
供试品检测时,可使用其中任何一种方法进行试验。
当测定结果有争议时,除另有规定外,以凝胶法结果为准。
1.2 供试品细菌内毒素限值的确定1.2.1 药典中或国家标准有规定的,按供试品各论中规定限值;1.2.2 尚无标准规定的,按以下公式确定供试品内毒素限值:L=K∕M式中L为供试品的细菌内毒素限值,以EU/ml、EU/mg、EU/U等表示。
K为按规定的给药途径,人用每千克体重每小时最大可接受的内毒素剂量,以EU/(kg·h) 表示。
其中注射剂,K=5EU/(kg·h);放射性药品注射剂,K=2.5EU/(kg·h);鞘内用药品,K=0.2EU/(kg·h)。
M为人用每公斤体重每小时最大剂量,以ml/(kg·h)、mg/(kg·h)、U/(kg·h) 等表示。
药品人用最大剂量可依据药品使用说明书或参阅《临床用药须知》,中国人均体重按60kg计算,注射时间小于1h的按1h计。
若供试品按体表面积给药,供试品每平方米体表面积剂量乘以0.027即可转换为每千克体重剂量[即M:(最大给药剂量/(m2·h)×1.62m2)/60kg]。
1.3 供试品最大有效稀释倍数的确定供试品的最大有效稀释倍数(MVD)按下式计算:MVD=C·L/λL为供试品的细菌内毒素限值,当L以EU/ml表示时,C等于1.0ml/m1;当L的单位以EU/mg 或EU/u表示时,C为供试品制备成溶液后的浓度,单位为mg/ml或U/ml。
λ在凝胶法中为鲎试剂的标示灵敏度,在光度测定法中为所使用的标准曲线中的最低内毒素浓度。
供试品如为无菌粉末或原料药,供试品最小有效稀释浓度(MVC)按下式计算:MVC=λ/L。
旋光度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目 的:建立旋光度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依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 范 围:适用于旋光度的测定。
责 任:QC 主管、QC 检验员。
程 序: 1.简述:平面偏振光通过含有某些光学活性化合物的液体或溶液时,能引起旋光现象,使偏振光的平面向左或向右旋转。
旋转的度数,称为旋光度。
偏振光透过长ldm 且每lml 中含有旋光性物质lg 的溶液,在一定波长与温度下测得的旋光度称为比旋度。
测定比旋度(或旋光度)可以区别或检査某些药品的纯杂程度,亦可用以测定含量。
除另有规定外,本法系采用钠光谱的D 线(589. 3nm)测定旋光度,测定管长度为ldm(如使用其他管长,应进行换算),测定温度为20°C 。
使用读数至0. 01°并经过检定的旋光计。
2.样品测定操作法:测定旋光度时,将测定管用供试液体或溶液(取固体供试品,按各品种项下的方法制成)冲洗数次,缓缓注入供试液体或溶液适量(注意勿使发生气泡),置于旋光计内检测读数,即得供试液的旋光度。
使偏振光向右旋转者(顺时针方向)为右旋,以''+ "符号表示;使偏振光向左旋转者(反时针方向)为左旋,以"一"符号表示。
用同法读取旋光度3次,取3次的平均数。
3.计算结果:照下列公式计算,即得供试品的比旋度。
α液体样品[a]tD=-------- ld 100α固体样品[a]tD=---------- lc 式中[a]为比旋度; D 为钠光谱的D 线; t 为测定时的温度,℃; l 为测定管长度,dm;a为测得的旋光度;d为液体的相对密度;c为每100ml溶液中含有被测物质的重量(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计算),g。
旋光计的检定,可用标准石英旋光管进行,读数误差应符合规定。
4.注意事项:(1) 每次测定前应以溶剂作空白校正,测定后,再校正1次,以确定在测定时零点有无变动;如第2次校正时发现零点有变动,则应重新测定旋光度。
2010版药品检验仪器操作规程
2010年版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和药品检验仪器操作规程共2册作者: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日期:2010-9-1册数:16开2册定价:665元优惠价:498元内容简介(一)2010年版《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定价:285.00元《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主要收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对于各项药品质量检测方法、各类制剂以及生物测定、中药等诸多方面检验操作规范化的要求,是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的重要依据和补充。
2010年版《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组织编写。
现已出版发行。
(二)2010年版《药品检验仪器操作规程》目录:片剂注射剂酊剂栓剂胶囊剂软膏剂乳膏剂糊剂眼用制剂丸剂植入剂糖浆剂气雾剂粉雾剂喷雾剂膜剂颗粒剂口服溶液剂口服混悬剂口服乳剂散剂耳用制剂鼻用制剂洗剂冲洗剂灌肠剂搽剂涂剂涂膜剂凝胶剂贴剂一般鉴别试验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荧光分析法火焰光度法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二部)柱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柱国内常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色谱柱气相色谱法电泳法毛细管电泳法分子排阻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色谱数据处理系统相对密度测定法馏程测定法熔点测定法凝点测定法旋光度测定法折光率测定法黏度测定法pH值测定法电位滴定法与永停滴定法非水溶液滴定法氧瓶燃烧法氮测定法乙醇量测定法(气相色谱法)甲氧基、乙氧基和羟丙氧基测定法脂肪与脂肪油测定法维生素A测定法维生素D测定法(第一法)氯化物检查法硫酸盐检查法硫化物检查法硒检查法氟检查法检查法铁盐检查法重金属检查法砷盐检查法铵盐检查法干燥失重测定法费休氏水分测定法炽灼残渣检查法易炭化物检查法残留溶剂测定法热分析法制药用水中总有机碳测定法制药用水的电导率测定法溶液颜色检查法澄清度检查法不溶性微粒检查法结晶性检查法粒度与粒度分布测定法X射线粉末衍射法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法可见异物检查法崩解时限检查法融变时限检查法溶出度测定法释放度测定法含量均匀度检查法最低装量检查法片剂脆碎度检查法吸入气雾剂、吸入粉雾剂、吸入喷雾剂的雾滴(粒)分布测定法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青霉素酶活力测定法β-内酰胺抗生素高分子杂质测定法异常毒性检查法热原检查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升压物质检查法升压素生物检定法降压物质检查法无菌检查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锥入度测定法核磁共振波谱法拉曼光谱法近红外光谱分析法离子色谱法细胞色素C活力测定法过敏反应检查法溶血与凝聚检查法生物活性效价和生物活性限度测定的统计方法灭菌法抑菌剂效力检查法玻璃酸酶测定法肝素生物测定法绒促性素生物测定法缩宫素生物测定法胰岛素生物测定法精蛋白锌胰岛素延缓作用检查法硫酸鱼精蛋白生物测定法洋地黄生物测定法葡萄糖酸锑钠毒力检查法卵泡刺激素(FSH)生物测定法——幼大鼠卵巢增重法黄体生成素(LH)生物测定法——幼大鼠精囊增重法降钙素生物活性测定生长激素生物活性的测定方法滴定液分析天平使用与称量有效数字和数值的修约及其运算中药补充部分中药丸剂中药散剂中药颗粒剂中药片剂煎膏剂(膏滋)中药糖浆剂合剂中药胶囊剂酒剂膏药中药注射剂搽剂洗剂涂膜剂中药眼用制剂贴膏剂凝胶剂药材和饮片取样法显微鉴别法薄层色谱法(一部)薄层色谱扫描法铅、镉、砷、汞、铜测定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铅、镉、砷、汞、铜测定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水分测定法有机氯类农药残留量测定法有机磷类农药残留量测定法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测定法中药注射剂有关物质检查法甲醇量检查法浸出物测定法鞣质含量测定法膏药软化点测定法药材和饮片检定通则酸败度测定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PCR法)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黄曲霉毒素测定法《2010年版药品检验仪器操作规程》定价:380.00元收载的内容主要是各项仪器常规使用的基本的规范性操作。
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2010年版甲氧基
文件内容: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2)2、引用标准 (2)3、简介 (2)4、仪器与试药 (2)5、操作程序 (3)6、考前须知 (3)7、记录与计算 (4)8、更改信息 (4)颁发部门:质量管理部。
分发清单:QC办公室、中药室、化学室、稳定性考察室。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程序规定了甲氧基测定的方法和考前须知,使其标准化、标准化,并描述了更改信息。
本程序适用于甲氧基含量的测定。
2 引用标准中国药典2021年版二部附录Ⅶ F “甲氧基测定法〞、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标准2021年版P185“甲氧基测定法〞。
3 简介甲氧基测定法〔中国药典2021年版二部附录Ⅶ F〕系利用含有甲氧基的供试品在下述装置的圆底烧瓶A中,与氢碘酸加热反响℃〕,经洗涤管B导入吸收管C和D中,与溴作用产生溴化碘,并氧化成碘酸;经转移至碘瓶中,参加甲酸除去过量的溴后,参加碘化钾和稀硫酸,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滴定析出的碘,即可计算出甲氧基的含量。
化学反响式如下:ROCH3+HI→ROH+CH3ICH3I+Br2→CH3Br+IBrIBr+2Br2+3H2O→HIO3+5HBrBr2+HCOOH→2HBr+CO2HIO3+5I-+5H+→3I2+3H2OI 2+2Na2S2O3→Na2S4O6+2NaI4 仪器与试药装置如中国药典2021年版二部附录Ⅶ F图。
A为50ml圆底烧瓶,侧部具一内径为1mm的支管供导入二氧化碳或氮气流用;瓶颈垂直装有长约25cm、内径为9mm的直形空气冷凝管E,基上端弯曲成出口向下、并缩为内径2mm的玻璃毛细管,浸入内盛水约2ml的洗涤管B中;洗涤管具出口为内径约7mm 的玻璃管,其末端为内径4mm可拆卸的玻璃管,可浸入两个相连接的吸收管C、D中的第一个容器C内液面之下。
试剂均为分析纯。
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应符合中国药典2021年版二部附录的规定。
试液的配制应符合中国药典2021年版二部附录的规定。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 2010年版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 简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通过被测物质在紫外光区或可见光区的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吸光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本法在药品检验中主要用于药品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
定量分析通常选择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出吸光度,然后用对照品或吸收系数求算出被测物质的含量,多用于制剂的含量测定;对已知物质定性可用吸收峰波长或吸光度比值作为鉴别方法;若该物质本身在紫外光区无吸收,而其杂质在紫外光区有相当强度的吸收,或杂质的吸收峰处该物质无吸收,则可用本法作杂质检查。
物质对紫外辐射的吸收是由于分子中原子的外层电子跃迁所产生,因此,紫外吸收主要决定于分子的电子结构,故紫外光谱又称电子光谱。
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如含有共轭体系、芳香环等发色基团,均可在紫外区(200~400nm)或可见光区(400~850nm)产生吸收。
通常使用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工作波长范围为190~900nm。
紫外吸收光谱为物质对紫外区辐射的能量吸收图。
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为光的吸收定律,它是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依据,其数学表达式为:式中A为吸光度;T为透光率;E为吸收系数;c为溶液浓度;l为光路长度。
如溶液的浓度(c)为1%(g/ml),光路长度(l)为1cm,相应的吸光度即为吸收系数,以E1%1cm表示。
如溶液的浓度(c)为摩尔浓度(mol/L),光路长度为1cm时,则相应的吸收系数为摩尔吸收系数,以表示。
2 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光源、单色器、样品室、检测器、记录仪、显示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等部分组成。
为了满足紫外-可见光区全波长范围的测定,仪器备有两种光源,即氘灯和碘钨灯,前者用于紫外区,后者用于可见光区。
单色器通常由进光狭缝、出光狭缝、平行光装置、色散元件,聚焦透镜或反射镜等组成。
色散元件有棱镜和光栅两种,棱镜多用于天然石英或熔融硅石制成,对200~400nm波长光的色散能力很强,对600nm以上波长的光色散能力较差,棱镜色散所得的光谱为非匀排光谱。
液相-2010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2.3 重复性
用于评价连续进样后,色谱系统响应值的重复性 色谱系统响应值的重复性 能。采用外标法时,通常取各品种项下的对照品 通常取各品种项下的对照品 溶液,连续进样5次,除另有规定外 除另有规定外,其峰面积 测量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应不大于2.0%;采用内 测量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应不大于 标法时,通常配制相当于 通常配制相当于80%、100%和120% 的对照品溶液,加入规定量的内标溶液 加入规定量的内标溶液,配成3 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分别至少进样 分别至少进样2次,计算平 均校正因子,其相对标准偏差也应不大于 其相对标准偏差也应不大于2.0%。
1.1 色谱柱
最常用的色谱柱填充剂为化学键合硅胶 。反相 色谱系统使用非极性添充剂 ,以十八烷基硅烷 键合硅胶最为常用,辛基硅烷键合硅胶和其他类 辛基硅烷键合硅胶和其他类 型的硅烷键合硅胶(如氰基键合硅烷和氨基键合 如氰基键合硅烷和氨基键合 硅烷等)也有使用。正相色谱系统使用极性填充 正相色谱系统使用极性填充 剂,常用的填充剂有硅胶等 常用的填充剂有硅胶等。离子交换色谱使用 离子交换填充剂;分子排阻色谱使用凝胶或高分 分子排阻色谱使用凝胶或高分 子多孔微球等填充剂;对映异构体的分离通常使 对映异构体的分离通常使 用手性填充剂。
对于必须使用特定牌号的填充剂方能满足分离要 求的品种,可在该品种项下注明 可在该品种项下注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系统适用性试验
色谱系统的适用性试验通常包括理论板数、分离 色谱系统的适用性试验通常包括理论板数 度、重复性和拖尾因子等四个参数 重复性和拖尾因子等四个参数。其中,分离 度和重复性尤为重要。 按各品种项下要求对色谱系统进行适用性试验, 按各品种项下要求对色谱系统进行适用性试验 即用规定的对照品溶液或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在 规定的色谱系统进行试验,必要时,可对色谱系 规定的色谱系统进行试验 统进行调整,以符合要求 以符合要求。
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2010年版95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
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1 简述生素微生物检定法系在适宜条件下,通过检测抗生素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计算抗生素活性(效价)的方法。
依试验设计原理不同,可分为稀释法、比浊法和琼脂扩散法。
后二者被列为抗生素微生物检定的国际通用方法。
《中国药典》也采用这两种方法。
抗生素微生物检定管碟测定法系琼脂扩散法,是利用抗生素在摊布特定试验菌的固体培养基内成球面形扩散,形成含一定浓度抗生素球形区,抑制了试验菌的繁殖而呈现出透明的抑菌圈。
此法系根据抗生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数剂量与抑菌圈直径(面积)呈直线关系而设计,通过检测抗生素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比较标准品与供试品产生抑菌圈的大小,计算出供试品的效价。
抗生素微生物比浊法是将一定量的抗生素加至接种有试验菌的液体培养基内,混匀后,经培养,测量培养基的浊度。
此法系根据抗生素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其浓度或浓度的数学转换值与试验菌生长产生的浊度(浊度与细菌数量、细菌群体质量及细菌细胞容积的增加之间存在直接关系)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而设计,通过测定培养后细菌浊度值的大小,比较标准晶与供试品对试验菌生长抑制的程度,计算出供试品的效价。
抗生素效价以“单位(U)”或“微克(μg)”表示。
抗生素管碟测定法2 仪器与用具2.1 操作室光线明亮,操作室应分为两部分,彼此分开,其中一部分为一般操作室,一部分为半无菌操作室。
半无菌操作室应设有紫外线灭菌灯,并附设空气净化(空气净化级别为100~10000级)及空调设备,控制室温在20~25℃之间,达到无菌或半无菌状态。
操作台应稳固,台面用玻璃板,并用水平仪调节至水平。
注意操作,避免室内抗生素污染。
2.2 双碟内径约90mm,高16~17mm硬质玻璃或塑料培养平皿,碟底厚薄均匀,水平透明,无色斑气泡。
碟底平度检查,可将双碟放在水平台上,下垫一张白纸,碟内加水2~3ml,再滴加蓝墨水,观察蓝色深浅是否一致。
用过的双碟经高压灭菌倒出培养基后,置清洗液中浸泡过夜,冲洗,沥干,置150~160℃干热灭菌2h或高压121℃蒸气灭菌30min,备用。
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2010年版--滴定液
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2010年版滴定液1.0 简述1. 1 滴定液系指在容量分析中用于滴定被测物质含量的标准溶液,具有准确的浓度(取4 位有效数字)。
1. 2 滴定液的浓度以“mol/L”表示,其基本单元应符合药典规定。
1. 3 滴定液的浓度值与其名义值之比,称为“_F”值,常用于容量分析中的计算。
1 . 4 本操作规范适用于《中国药典》20 1 0年版二部附录X V F“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
2 .0仪器与用具2 . 1 分析天平其分度值(感量)应为O . l m g或小于O.lmg;毫克组砝码需经校正,并列有校正表备用。
2.2 10、2 5和5 0 m l滴定管应附有该滴定管的校正曲线或校正值。
2.3 10、15、2 0和2 5 m l移液管其真实容量应经校准,并附有校正值。
2.4 2 5 0 m l和1 0 0 0 m l量瓶应符合国家A 级标准,或附有校正值。
3.0 试药与试液3 . 1 均应按照《中国药典》附录X V F“滴定液”项下的规定取用。
3 . 2 基准试剂应有专人负责保管与领用。
4.0 配制滴定液的配制方法有间接配制法与直接配制法两种,应根据规定选用,并应遵循下列有关规定。
4.1所用溶剂“水”,系指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在未注明有其他要求时,应符合《中国药典》“纯化水”项下的规定。
4.2采用间接配制法时,溶质与溶剂的取用量均应根据规定量进行称取或量取,并且制成后滴定液的浓度值应为其名义值的0 . 9 5〜1.05;如在标定中发现其浓度值超出其名义值的0 . 9 5〜1.05范围时,应加人适量的溶质或溶剂予以调整。
当配制量大于1000ml时,其溶质与溶剂的取用量均应按比例增加。
4.3采用直接配制法时,其溶质应采用“基准试剂”,并按规定条件干燥至恒重后称取,取用量应为精密称定(精确至4 〜5 位有效数字),并置1000ml量瓶中,加溶剂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
配制过程中应有核对人,并在记录中签名以示负责。
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2010年版中药补充部分20铅、镉、砷、汞、铜测定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铅、镉、砷、汞、铜测定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1 简述本法系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中药材中的铅、镉、砷、汞、铜进行限量检查。
2 仪器与用具2.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应配备有火焰原子化器、石墨炉原子化器和适宜的氢化物发生装置,并具有氘灯或塞曼效应背景校正功能;铅、镉、砷、汞、铜等元素的空心阴极灯;普通或热解涂层石墨管;乙炔气、高纯氩气或高纯氮气;空气压缩机及冷却循环水泵等。
2.2 微波消解仪内罐为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具有适宜的耐压密封装置和过压安全保护装置;具有程序控制、功率可调的微波发生装置;可采用适宜的方式监控反应罐内的温度和压力。
2.3 电热板应具有温度均匀的加热表面和温度控制装置。
2.4 纳氏比色管或量瓶应尽可能使用耐腐蚀的塑料器具,以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为好,玻璃器皿易吸附或吸收金属离子,因此仅适于短时间内对溶液的容量使用。
3 试药与试液3.1 铅、镉、砷、汞、铜单元素标准溶液及国家一级标准物质杨树叶中国剂量科学研究院提供,单元素标准溶液用于制备标准曲线,杨树叶或茶树叶可作为工作对照物质,检查方法的可靠性。
3.2 硝酸、高氯酸应采用高纯试剂,盐酸、硫酸、磷酸二氢铵、硝酸镁为优级纯,碘化钾、抗坏血酸、盐酸羟胺为分析纯,使用前应检查各试剂中的相关金属元素含量符合测定的要求。
3.3 水去离子水或用石英蒸馏器蒸馏的超纯水,使用前应检查其中的相关金属元素含量符合测定的要求。
3.4 25%碘化钾溶液取碘化钾25g,加水100ml使溶解,即得。
本液应临用新制。
3.5 10%抗坏血酸溶液取抗坏血酸10g,加水100ml使溶解,即得。
本液应临用新制。
3.6 含1%磷酸二氢铵溶液和0.2%硝酸镁溶液的混合溶液取磷酸二氢铵1g,硝酸镁0.2g,加水100ml使溶解,即得。
3.7 1%硼氢化钠和0.3%氢氧化钠混合溶液取氢氧化钠3g,加水1000ml使溶解,加入硼氢化钠3g,使溶解,即得。
本液应临用新制。
3.8 4%硫酸溶液取硫酸4ml,加入水中稀释,并加水至100ml,即得。
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2010版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标准操作程序
文件内容: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2)2、引用标准 (2)3、简介 (2)4、仪器 (3)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检定 (3)6、样品测定方法 (5)7、注意事项 (6)8、结果判断 (8)9、吸收系数测定法 (8)10、更改信息 (9)颁发部门:质量管理部。
分发清单:QC办公室、中药室、化学室、稳定性考察室。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程序规定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测定方法和影响因素,使其规范化、标准化,并描述了更改信息。
本程序适用于药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测定。
2 引用标准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Ⅴ A和二部附录Ⅳ“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2010年版P5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3 简介紫外光-可见分光光度法是通过被测物质在紫外光区或可见光区的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本法在药品检验中主要用于药品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
定量分析通常选择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出吸收度,然后用对照品或吸收系数求算出被测物质的含量,多用于制剂的含量测定;对已知物质定性可用吸收峰波长或吸光度比值作为鉴别方法;若该物质本身在紫外光区无吸收,而其杂质在紫外光区有相当强度的吸收,或杂质的吸收峰处该物质无吸收,则可用本法作杂质检查。
物质对紫外辐射的吸收是由于分子中原子的外层电子跃迁所产生,因此,紫外吸收主要决定于分子的电子结构,故紫外光谱又称电子光谱。
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如含有共轭体系、芳香环等发色基团,均可在紫外区(200~400nm)或可见光区(400~850nm)产生吸收。
通常使用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工作波长范围为190~900nm,紫外吸收光谱为物质对紫外区辐射的能量吸收图。
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为光的吸收定律,它是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依据,其数学表达式为: A=log(1/T)=Ecl式中:A为吸光度;T为透光率;E为吸收系数;c为溶液浓度;l为光路长度。
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
99.5.2
20~25℃培养 5~7 天,使大量的孢子产生。加入 3~5ml 含 0.05%(ml/m1)聚山梨酯 80 的 0.9%无菌氯化钠溶液,用无菌玻棒或接种环轻轻将孢子洗脱。然后可用一支 l0ml 无菌 球形毛细吸管,其管口用无菌棉花或纱布包扎且能过滤菌丝的装置,吸出孢子悬液至无菌 试管内,将孢子悬液稀释至每毫升含 50~l00cfu。 9.5.4 进行验证试验时,若因没有适宜的方法消除供试品中的抑菌作用而导致微生物
9.3
结果判定对照组的菌回收率均应不低于 70%。若供试品组的菌回收率均不低于
70%,则可按该供试液制备方法和菌落计数法测定供试品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若任 一次试验中供试品组的菌回收率低于 70%,应建立新的方法,消除供试品的抑菌活性,并 重新验证。 9.4 9.5 验证试验可与供试品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同时进行。 注意事项 黑曲霉菌的菌液制备 将黑曲霉菌接种至改良马丁琼脂斜面培养基上,于
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2010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第22页共27页控制菌检查用培养基适用性检查项目菌株及判断指标培养基测试菌株测试特性测试指标胆盐乳糖培养基大肠埃希菌促生长能力浑浊铜绿假单胞菌浑浊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能力未见浑浊mug培养基大肠埃希菌促生长能力浑浊大肠埃希菌指示能力366nm有荧光或麦康凯琼脂大肠埃希菌促生长能力回收率乙型副伤寒沙门菌回收率大肠埃希菌指示能力颜色形态同对照乙型副伤寒沙门菌颜色形态同对照乳糖胆盐发酵管大肠埃希菌促生长能力浑浊产气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能力未见浑浊乳糖发酵培养基大肠埃希菌促生长能力浑浊大肠埃希菌指示能力营养肉汤乙型副伤寒沙门菌促生长能力浑浊金黄色葡萄球菌促生长能力浑浊四硫磺酸钠亮绿培养乙型副伤寒沙门菌促生长能力上清浑浊
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2010 版
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2010年版注射剂检验程序
文件内容: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2)2、引用标准 (2)3、定义 (2)4、检查项目 (2)5、更改信息 (5)颁发部门:质量管理部。
分发清单:QC办公室、化学室、微生物室、稳定性考察室。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程序规定了注射剂的检查项目、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使其规范化、标准化,并描述了更改信息。
本程序适用于注射剂的检验。
2 引用标准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Ⅰ B“注射剂”、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2010年“注射剂”。
版P43 定义注射剂(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ⅠB)系指药物与适宜的溶剂或分散介质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以及供临用前配制或稀释成溶液或混悬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
注射剂可分注射液(其中供静脉滴注用的大体积注射液也称静脉输液)、注射用无菌粉末与注射用浓溶液。
4 检查项目注射剂除应按药典品种项下规定的检验项目外,还应检查“装量”或“装量差异”、“可见异物”和“无菌”。
静脉用注射剂应加查“热原”或“细菌内毒素”;溶液型静脉用注射液、溶液型静脉注射用粉末及注射用浓溶液应加查“不溶性微粒”。
静脉输液及插管注射用注射液应加查“渗透压摩尔浓度”。
4.1装量本法适用于50ml及50ml以下的单剂量注射液的装量检查,其目的在于保证单剂量注射液的注射用量不少于标示量,以达到临床用药剂量要求。
标示装量为50ml以上的注射液和注射用浓溶液,按最低装量检查法标准操作规范检查,应符合规定。
凡规定检查含量均匀度的注射液(如塞替派注射液),可不进行“装量”检查。
4.1.1仪器与用具注射器及注射针头。
量具(量入型)规格1、2、5、10、20及50ml的量具,均应预经标化。
4.1.2操作方法4.1.2.1按下表规定取用量抽取供试品。
4.1.2.2取供试品,擦净瓶外壁,轻弹瓶颈部使液体全部下落,小心开启,将每支内容物分别用相应体积的干燥注射器(包括注射器针头)抽尽,注入预经标化的量具内,在室温下检视。
偏差要求--2010年版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P58~59):含量测定时供试品应称取2份,如为对照品比较法,对照品一般也应称取2份。
吸收系数检查也应称取供试品2份,平行操作,每份结果对平均值的偏差应在±0.5%以内。
作鉴别或检查可取样品1份。
吸收系数测定法样品应同时测定2份,同一台仪器测定的2份结果,对平均值的偏差应不超过±0.3%,否则应重新测定。
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P70):供试品要求制备2份样品溶液,各测定3次。
取平均值从标准曲线上求得相应的浓度。
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应不大于3%,石墨炉法可适当放宽。
样品测定离散性大时应多测几次,以增加读数的可靠性。
《明胶药用空心胶囊铬检测方法指导原则》铬测定:由于微量测定,结果的偏差会较大,一般两份样品的相对偏差≤10%,取平均值即可。
3、荧光分析法(P73):2份供试品测定结果,每份结果对平均值的偏差应在±1.5%以内,否则应重做。
4、火焰光度法(P75):定量分析采用第一法或第二法时,要求制备2份供试品溶液,各测定3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应不大于5%。
样品测定离散性大时应多测几次,以增加读数的可靠性。
5、高效液相色谱法(P81):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每份至少进样2次,由全部注样平均值(n ≥4)求得平均值,相对标准偏差(RSD)一般应不大于1.5%。
(此规定为05版药品操作规程上描述,10版无此规定)6、气相色谱法(P102):精密称取供试品和对照品各2份,按-----。
每份校正因子测定溶液(或对照品溶液)各进样2次,2份共4个校正因子相应值的平均标准偏差不得大于2.0%。
多份供试品测定时,每隔5批应再进对照品2次,供试品测定完毕,最后再进行对照品2次,核对下仪器有无改变。
7、毛细管电泳法(P111):标准品(对照品)溶液每份至少进样2次,由全部进样结果(n>4),求得平均值,相对标准偏差(RSD)一般应不大于3.0%。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 2010年版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 简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通过被测物质在紫外光区或可见光区的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吸光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本法在药品检验中主要用于药品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
定量分析通常选择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出吸光度,然后用对照品或吸收系数求算出被测物质的含量,多用于制剂的含量测定;对已知物质定性可用吸收峰波长或吸光度比值作为鉴别方法;若该物质本身在紫外光区无吸收,而其杂质在紫外光区有相当强度的吸收,或杂质的吸收峰处该物质无吸收,则可用本法作杂质检查。
物质对紫外辐射的吸收是由于分子中原子的外层电子跃迁所产生,因此,紫外吸收主要决定于分子的电子结构,故紫外光谱又称电子光谱。
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如含有共轭体系、芳香环等发色基团,均可在紫外区(200~400nm)或可见光区(400~850nm)产生吸收。
通常使用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工作波长范围为190~900nm。
紫外吸收光谱为物质对紫外区辐射的能量吸收图。
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为光的吸收定律,它是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依据,其数学表达式为:A=lg 1T=Ecl式中A为吸光度;T为透光率;E为吸收系数;c为溶液浓度;l为光路长度。
如溶液的浓度(c)为1%(g/ml),光路长度(l)为1cm,相应的吸光度即为吸收系数,以E1%1cm表示。
如溶液的浓度(c)为摩尔浓度(mol/L),光路长度为1cm时,则相应的吸收系数为摩尔吸收系数,以ε表示。
2 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光源、单色器、样品室、检测器、记录仪、显示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等部分组成。
为了满足紫外-可见光区全波长范围的测定,仪器备有两种光源,即氘灯和碘钨灯,前者用于紫外区,后者用于可见光区。
单色器通常由进光狭缝、出光狭缝、平行光装置、色散元件,聚焦透镜或反射镜等组成。
色散元件有棱镜和光栅两种,棱镜多用于天然石英或熔融硅石制成,对200~400nm波长光的色散能力很强,对600nm以上波长的光色散能力较差,棱镜色散所得的光谱为非匀排光谱。
药品旋光度测定法
药品旋光度测定法一目的:制定旋光度测定法法,规范旋光度测定的操作。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旋光度的测定。
三责任者:品控部。
四正文1 简述旋光度测定法是利用平面偏振光,通过含有某些光活性化合物的液体或溶液时,能引起旋光现象,使偏振光的平面向左或右旋转,此种旋转在一定条件下有一定度数,称为旋光度。
使偏振光向右旋转者(顺时针方向)称为右旋物质,常以“+”号表示。
使偏振光向左旋转者(反时针方向),称为左旋物质,常以“-”号表示。
影响物质旋光度的因素很多,除化合物特性外,还有偏振光通过供试品液层的浓度和厚度,通过光线的波长和测定时的温度。
当偏振光通过长1dm、每1ml中含有旋光性物质1g的溶液,使用光线波长通常用为钠光D线(589.3nm)或汞的404.7、546.1nm等谱线,测定温度为20℃时,测得的旋光度称为该物质20表示。
比旋度是物质的物理常数。
因此可用以区别或检查某些药品的光的比旋度,以[α]D学活性和药品的纯杂程序。
由于旋光度在一定条件下与浓度呈线性关系,故而还可以用来测定含量。
平面偏振光的产生,过去都是使用尼科尔棱镜,这是用一种天然的晶体如方解石等经切割后制成,现在大都用塑料膜涂上某些具有光学活性的化学物质,使其产生偏振光。
最早的圆盘旋光仪,就是由钠光灯光源、起偏镜、检偏镜、测试管、半影板调零装置和支架六部分组成。
由于用人的眼睛观察视野光强是否一致,比较费力,而且主观误差也大,因此目前大都被光电机相互结合组成的自动指示旋光仪或数字显示旋光仪所取代。
2 仪器与性能测试2.1 旋光仪又称旋光计,是较早出现的商品分析仪器。
六十年代前我们使用的仪器大都是国外的圆盘旋光仪,规格为0.05°或0.01°。
其后,我国上海等地仪器厂也生产一些圆签署旋光仪,但精度不高。
七十年代后国外由于自动指示旋光仪的出现,圆盘旋光仪逐渐被淘汰,同时在我国也相继出现了不同型号的自动指示旋光仪。
八十年代数显式自动指示旋光夜和投影式自动指示旋光仪相继出现。
旋光仪操作规程201012
旋光仪作业指导书(蒋芸苏州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一.概述1. 旋光仪基本原理:假如有机分子是具有手性的,即分子和它的镜像互相不能重叠,当平面偏振光通过它时,偏振面便发生旋转,即所谓该物质具有“旋光性”。
偏振面所旋转的角度称之为旋光度,可用旋转检偏镜进行测定。
如果某种物质对于左旋偏振光和右旋偏振光的折射率nl≠nr,则左旋光和右旋光的旋转速度会有所不同,它们的和与原来没有样品时相比旋转了一个角度(见图),这种现象称为"旋光"。
面对入射光,使入射光的偏振方向顺时针旋转的物质叫"右旋物质",使入射光的偏振方向逆时针旋转的物质叫"左旋物质",习惯上用"+"号表示右旋物质,用"-"号表示左旋物质。
通常用钠光D线(≈589.3nm),来测量。
对于光学各向异性物质,它对左旋园偏振光和右旋园偏振光的折射率nl和nr是不同的,二者之差Δn= nl- nr 称为圆双折射。
由于n=c/v (c: 为真空中的光速, v: 为光在介质中的速度),因此某种物质存在圆双折射,入射的平面偏振光之左旋分量和右旋分量将以不同的传播速度通过介质,通过该物质后,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位差,若该介质对左旋分量和右旋分量的吸收相同,出射的两束圆偏振光分量将重新合成平面偏振光(而不是圆偏振光或椭圆偏振光),其偏振面与入射平面偏振光之偏振面间的夹角为α(见图1)。
图1. 园双折射和旋光现象使自然光依次经过起偏器和检偏器,以起偏器和检偏器的通光方向正交时作为零位,检偏器偏离正交位置的角度α与入射检偏器的光强I之间的关系按马吕斯定律为I=KφS2α。
即:当α为零度时,光强I =0;当α为90度时,光强I 最强;旋光仪采用光学零位原理。
旋光现象就是一种圆双折射,旋光性的本质就是旋光物质具有两个不同的折射率。
平面偏振光通过样品后其偏振面旋转的角度αobs。
α与光穿透的样品厚度l、溶液样品中旋光性物质的浓度c成正比 (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且与该光波长λ、样品温度T有比例系数[α]λT称为比旋或旋光率 [α]λT=αobs /(l×c)定义比旋光度[α]D为:[α]D =(α实/ C L)× 100式中,α实是实际观察到的旋光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旋光度测定法
1 简述
许多有机化合物具有光学活性,即平面偏振光通过其液体或溶液时,能引起旋光现象,使偏振光的平面向左或向右发生旋转,偏转的度数称为旋光度。
这种特性是由于物质分子中含有不对称元素(通常为不对称碳原子)所致。
光学异构体数为2n,n为分子中不对称碳原子数。
使偏振光向右旋转者(顺时针方向,朝光源观测)称为右旋物质,常以“+”号表示;使偏振光向左旋转者则称为左旋物质,常以“—”号表示。
影响物质旋光度的因素很多,除化合物的特性外,还与测定波长、使用的溶剂偏振光通过的供试液浓度与液层的厚度以及测定时的温度有关。
当偏振光透过长1dm、每1ml中含有旋光性物质1g的溶液,在一定波长与温度下测定的旋光度称为该物质的比旋度,以 [α]λt表示。
t为测定时的温度,λ为测定波长。
通常测定温度为20℃,使用钠光谱的D线(589.3nm)表示,表示为[α]D20。
比旋度为物质的物理常数,可用以区别或检查某些物质的光学活性和纯杂程度。
旋光度在一定条件下与浓度呈线性关系,故还可以用来测定含量。
2 仪器
2.1 旋光仪又称旋光计,是药品检验工作中较早使用的仪器。
早期的圆盘式旋光仪由钠光灯光源、起偏镜、测定管、检偏镜、半影板调零装置和支架组成。
起偏镜是一组可以产生平面偏振光的晶体,称为尼科尔棱镜,用一种天然晶体如方解石按一定方法切割再用树胶黏合而制成。
现今则多采用在塑料膜上涂上某些具有光学活性的物质,使
其产生偏振光。
早期旋光仪用人眼观测误差较大,读数精度为0.05°。
20世纪80年代数显自动指示旋光仪和投影自动指示旋光仪相继问市。
仪器的读数精度液提高到了0.01°和0.001°。
《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使用读数精度达到0.01°的旋光仪。
2.2 仪器的性能测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旋光仪及旋光糖量计检定规程”JJG536-98目视旋光仪的准确度等级有二种:0.02与0.05,自动旋光仪准确度的等级有三种:0.01、0.02与0.05,检定项目有准确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还有对测定管盖玻片内应力与长度误差等的检查。
《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规定准确度可用标准石英旋光管(+5°与﹣1°两支)进行校准,方法可参照JJG536-1998,在规定温度下,重复测定6次,两支标准石英旋光管的平均测定结果均不得超出示值±0.01°。
测定管旋转不同角度与方向测定,结果均不得超出示值﹣0.04°。
《中国药典》1990年版之前曾收载用蔗糖作为基准物进行校准。
取经105℃干燥2h的蔗糖(化学试剂一级),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含0.2g的溶液,依法测定,结果在20℃时的比旋度应为±66.60°。
但用蔗糖校准时,蔗糖的纯度与水分必须符合要求,必须准确称量与稀释,否则易造成误差。
而且蔗糖溶液容易生霉,不能长时间放置,目前已很少采用。
国际统一糖分析委员会(ICUMSA)也推荐用标准石英旋光管进行校验。
3 测定方法
《中国药典》旋光度测定法主要用于某些药品性状项下比旋度的
测定,还用于一些制剂的含量测定。
3.1 比旋度的测定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进行操作。
除另有规定外,供试液的测定温度应为20℃±0.5℃,使用波长589.3nm的钠D线,(汞的40
4.7nm和546.1nm也有使用)。
纯液体样品测定时以干燥的空白溶剂用同一测定管,每次测定应保持测定管方向、位置不变。
旋光度读数应重复3次,取其平均值,按规定公式计算结果。
以干燥品(药品标准中间层干燥失重)或无水物(药品标准中检查水分)计算。
3.2 含量的测定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进行操作,配制样品浓度尽量与要求的一致,其他同3.1。
4 注意事项
4.1 通电开机之前应取出仪器样品室内的物品,各示数开关应置于规定位置。
先用交流供电使钠光灯预热启辉,启辉后光源稳定约20min 后再进行测定,读数时应转换至直流供电。
不读数时间如果较长,可置于交流供电,以延长钠光灯的寿命。
连续使用时,仪器不宜经常开关。
有的仪器测定波长可调,除钠光灯外,还装有其他光源,如卤素灯、汞灯、氙灯、钨灯等,可按操作说明书进行操作。
4.2 温度对物质的旋光度有一定影响,测定时应注环境温度,必要时,应对供试液进行恒温处理后再进行测定(如使用带恒温循环水夹层的测定管)。
4.3 测定应使用规定的溶剂,使主药溶解完全。
如辅料致使供试液不澄清,应滤清后再用;加入测定管时,应先用供试液冲洗数次;如有气泡,应使其浮于测定管凸颈处;旋紧测试管螺帽时,用力不要过大;
两端的玻璃窗应用滤纸与镜头纸擦拭干净。
4.4 测定管不可置干燥箱中加热干燥,因为玻璃管与两端的金属螺帽的线膨胀系数不同,加热易造成损坏,用后可晾干或用乙醇等有机溶剂处理后晾干。
注意,使用酸碱溶剂或有机溶剂后,必须立刻洗涤晾干,以免造成金属腐蚀或使螺帽内的橡胶垫圈老化、变黏。
仪器不用时,样品室内可放置硅胶以保持干燥。
4.5 按规定或根据读数精度配制浓度适当的供试品溶液,通常使读数误差小于±1.0%。
如供试品溶解度小,可用使用2dm的长测定管,以提高旋光度,减小测定误差。
供试液配制后应及时测定,对于已知易发生消旋或变旋的供试品,应注意严格操作与测定时间。
5 计算与结果测定
5.1 供试品的比旋度[α]按下列公式计算:
液体样品[α]λt=α
ld
固体样品[α]λt=100α
lc
式中λ为使用光源的波长,如使用钠光谱的D线可用D代替;
t为测定温度;
l为测定管的长度,dm;
α为测得的旋光度;
d为液体的相对密度;
c为100ml溶液中含有被测物质的重量,g(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计算)。
5.2 结果的判断旋光法多用于比旋度测定,《中国药典》规定的比
旋度多有上下限度或最低限度,可根据上述计算公式得出供试品的比旋度,判断样品是否合格。
测定含量时,取2份供试品测定读数结果其极差应在0.02°以内,否则应重做。
修订人:王杰(山东省药品检验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