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单选题
中国法制史试题
![中国法制史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231551f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19.png)
一. 单选题(共6题,共12分)二. 判断题(共44题,共88分)3. 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父系家长制为核心,按尊卑长幼确定的等级身份制度。
宗法制主要5. 都察院是明初洪武年间扩大监察机构,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其职掌:一是纠察百司;二是监督刑部6. 宋代官制有官、职、差遣之别,史称“差遣制”。
差遣制的要旨在于使官职名称与实际职务相脱离。
官名只用来表示官位和俸禄高低,并不一定担任与官职名称相符合的职务,官员担任的实际事务由皇8. 九卿是明、清中央最高官员合称九卿,分别由六部尚书和通政使、左都御史、大理卿组成。
()(29. 云梦秦简1970年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秦墓竹简,云梦秦简共有1155枚,为我们了解秦朝的10. 三司唐代设置,作为中央理财机构,三司为盐铁司、度支司、户部司,三司长官被称为计相,权任11. 租调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的赋役制,租为土地税,征纳谷物;调为户调,征纳绢绵。
()(215.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进行了广泛的立法,颁布了大量的法律、法令以及判例、解释例,最终确立了由宪法、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及行政法等组成的“六法体系”,宣告了中国法律近代18. 科是隋唐主要的法律形式之一,科规定的是国家机关公文程式和活动细则,具有行政法规的性质。
20. 式是隋唐主要的法律形式之一,式规定的是国家机关公文程式和活动细则,具有行政法规的性质。
24. 先秦法家以法治国思想的核心是反对奴隶制贵族的法律特权,强调“垂法而治”、“一断于法”,坚持“26. 《大清商律草案》,包括总则、商行为、公司法、票据法、海船法等,共1010条。
()(229. 式是隋唐主要的法律形式之一,式是皇帝临时颁布的国家机关必须遵守的各种单行敕令、指示的汇31. 《中华民国约法》所规定的总统制,总统权力远较其他总统制国家总统的权力更大。
()(232. 辟举:汉代选任官吏常用的方式之一,是高级主管官吏向中央推荐人才或自选属吏的制度。
法制史单选题完整版
![法制史单选题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db1ef533a0116c175e0e4887.png)
法制史单选题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1.将“法”改为“律”,是在()。
CA夏朝B西周 C战国时期的秦D汉2.夏朝有五种刑罚,共()条。
DA五百B一千C二千D三千3.“威侮五刑,怠弃三正”是夏启讨伐有扈式时发布的()。
B A习惯B战争动员令 C祭祀D礼仪4.“昏、墨、贼,杀”中的刑名是()。
DA昏B墨 C贼D杀5.夏朝有“昏、墨、贼,杀”的制度。
据叔向解释:“杀人不忌为( )”。
CA昏B墨C贼D杀6.在我国,首次制定赎刑是在()。
A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7.《竹书纪年》记载:“夏后芬三十六年作( )”。
DA囹圄B夏台C均台D圜土8.夏朝有“昏、墨、贼,杀”的制度。
据叔向解释:“己恶而掠美为( )”。
AA昏B墨 C贼D杀9.夏朝有“昏、墨、贼,杀”的制度。
据叔向解释:“贪以败官为( )”。
BA昏B墨 C贼D杀10.相传夏桀时,曾把商汤“囚之()”。
AA夏台B均台 C囹圄D圜土11.夏朝出现了一种制度,可以用财物折抵刑罚,这种制度叫做()。
CA禹刑B甘誓 C赎刑 D 圜土12.夏启在准备讨伐有扈氏时,发布的战争动员令叫做(),它也是夏朝的法律。
BA禹刑 B甘誓 C赎刑D 圜土13.我国奴隶制国家的第一个国王是()。
DA舜B禹 C有扈氏D启14.14、原始社会部落首领的继承实行()。
AA禅让制B世袭制 C占卜制D天命制15.夏、商、周三代的法律以()命名。
AA刑B法 C律D法律16.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法产生于(A)A. 夏朝B.商朝C.秦D.汉17.奴隶制国家最早的刑法(C)A. 吕刑B.九刑C.禹刑D.汤刑18.下列哪个含义是不正确的(A)A. 不吉不迪:不顺应天命,不去执行。
B. 颠越不恭:指狂妄放肆,不遵守法纪,不恭敬国王。
C. 暂遇奸宄:诈欺、奸邪、外乱、内乱。
D. 舍弃啬事:不事农业。
不吉不迪:为人不善,不行正道19.夏朝的刑罚有(D)A.墨、劓、膑B.劓、膑、宫C.墨、劓、宫D.劓、墨、膑、宫20.商汤灭夏之后,吸取夏桀灭亡的教训,告戒他的诸侯们,禁止( D )。
中国法制史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法制史自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77848d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47.png)
中国法制史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A. 法经B. 九章律C. 唐律疏议D. 宋刑统答案:B2. 西周时期,以德治国的思想主要体现在()。
A. 礼B. 法C. 刑D. 政答案:A3. 秦朝时期,负责司法审判的中央机关是()。
A. 御史大夫B. 太尉C. 丞相D. 廷尉答案:D4. 汉代的“春秋决狱”是指()。
A. 以《春秋》为依据进行审判B. 以《春秋》为依据进行立法C. 以《春秋》为依据进行教育D. 以《春秋》为依据进行行政答案:A5. 唐代的“律”、“令”、“格”、“式”中,“格”是指()。
A. 刑事法规B. 行政法规C. 单行法规D. 礼仪法规答案:C6. 宋代的“折杖法”是指()。
A. 将死刑减为杖刑B. 将杖刑减为徒刑C. 将徒刑减为流刑D. 将流刑减为徒刑答案:A7. 元代的“四等人制”是指()。
A. 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B. 蒙古人、汉人、南人、色目人C. 汉人、南人、蒙古人、色目人D. 南人、汉人、色目人、蒙古人答案:A8. 明朝的“大诰”是指()。
A. 皇帝的诏令B. 皇帝的训诫C. 皇帝的敕令D. 皇帝的法令答案:D9. 清朝的“秋审”是指()。
A. 对死刑案件的复审B. 对流放案件的复审C. 对徒刑案件的复审D. 对杖刑案件的复审答案:A10. 清朝的“八旗制度”是指()。
A. 军事组织B. 行政组织C. 经济组织D. 社会组织答案:A11. 中国近代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是()。
A. 《钦定宪法大纲》B. 《临时约法》C. 《中华民国约法》D. 《中华民国宪法》答案:B12.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废除了()。
A. 科举制度B. 八股文C. 缠足D. 剃发易服答案:A13. 国民政府时期,负责司法审判的最高机关是()。
《中国法制史》题库
![《中国法制史》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2736eb96168884868662d61a.png)
《中国法制史》题库中国法制史题库(一)一、单项选择题:(10×1=10分)1 我国古代将刑事、民事案件区分为 ( )A、眚与非眚B、傅别质剂C、狱讼D、钧金束矢2 封建制五刑最初确立于 ( )A、春B、汉C、隋D、唐3 “婚姻六礼”按顺序应为 ( )A、纳采、问名、纳币、纳吉、请期、亲迎B、问名、纳采、纳币、纳吉、请期、亲迎C、纳采、问名、纳币、纳吉、请期、亲迎D、问名、纳采、纳吉、纳征、请期、亲迎4 唐朝法律形式为 ( )A、律令格式B、律令科比C、律典疏例D、律令敕例5 《名例律》的最早确立在 ( )A、北齐律B、北周律C、北魏律D、隋律6 秦朝以身高为标准确定刑事责任,其中女子承担刑事责任应为身高 ( )A、四尺B、五尺C、六尺D、六尺五寸7 元朝由地方官抄集的法律汇编是 ( )A、大元通制B、风宪宏纲C、元典章D、至元新格8 宋朝理雪的时效为 ( )A、一年B、二年C、三年D、五年9 规定新疆管理的特别法规在清朝是 ( )A、番例B、西宁番子条例C、理藩院则例D、回疆则例10 清末时地方“议会”被称为 ( )A、众议院B、资政院C、咨议局D、参议局二、多项选择题:(10×1=10分)1 夏朝给予重惩的犯罪有 ( )A、昏B、墨C、贼D、杀2“三不去”的内容包括 ( )A、与更三年丧B、前贫贼后富贵C、有所娶无所归D、妻子患病3 战国时期楚国的立法有 ( )A、铸刑书B、仆区法C、茆门法D、铸刑鼎4 秦朝的羞辱刑为 ( )A、髡B、耐C、完D、赀5 属于汉律六十篇的组成有 ( )A、朝律B、越宫律C、傍章律D、九章律6 唐律规定共犯中的首犯为 ( )A、造意者B、家长C、监主D、化外人7 元朝的立法有 ( )A、《至元新格》B、《元典章》C、《至正条格》D、《大元通制》8 明朝除五刑外又增加了 ( )A、充军刑B、枷号刑C、剌配刑D、廷杖9 适用少数民族地区的专门法规有 ( )1A、《蒙古律例》B、《西藏通制》C、《苗例》D、《回疆则例》10 《大清商律草案》除总则外还包括 ( )A、商行为B、公司律C、票据法D、海船律三、名词解释:(5×4=20分)1 《临时约法》2 九刑3 七出4 阿党附益5 张杜律四、简答题:(6×5=30分)1 如保评价《法经》的本质。
(完整版)中国法制史题目及答案
![(完整版)中国法制史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81e295f111f18583d05ade.png)
中国法制史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政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政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1.传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法官是()。
A.蚩尤B.皋陶C.共工D.黄帝2.中国古代法制的雏形形成于( )。
A.夏B.商C.周D.秦3.夏朝法律的总称是()。
A.肉刑B.夏政C.禹刑D.五刑4.夏朝中央最高司法官叫()。
A.蒙士B.大理C.大司寇D.小司寇5.夏启夺取政权后将所征服的地域划分为()。
A.九牧B.九州C.九鼎D.九洲6.最早出现的军法出现在()。
A.《礼记.王制》B.《左传》C.《尚书.甘誓》D.《尚书.汤誓》7.夏启作为夏朝第一个帝王,打破了传统的禅让制,确立了()。
A.王位世袭制B.皇帝世袭制C.爵位世袭制D.总通世袭制8.我国首次制定赎刑是在()。
A.夏B.商C.西周D.秦朝9.“禹刑”最先见于()。
A.《史记》B.《左传》C.《尚书》D.《竹书记年》10.夏朝的“五刑”有墨、劓、膑、宫和()。
A.罚金B.杀C.鞭刑D.徒刑11.夏朝中央监狱的名称是()。
A.圜土B.夏台C.畿内D.社12.夏朝法的主要形式是假借天意发布的()。
A.王命B.天命C.禹刑D.礼仪13.《五刑》又称为()。
A.汤刑B.甫刑C.赎刑D.正刑14.关于《五刑》的起源,最早见于()。
A.《尚书.大传》B.《尚书.尧典》C.《尚书.甘誓》D.《尚书.汤誓》15.“威侮五行,怠弃三正”是夏启讨伐有扈式时发布的()。
A.习惯B.战争动员令C.祭祀D.礼仪16.炮烙之刑出现于()。
A.夏朝B.西周C.春秋D.商朝17.商朝假托天意断罪、具有一定司法权的人是()。
A.商王B.贵族C.卜者D.掌戮18.商朝已较通行的古老的五刑是( )。
A.孥戮、劓殄、炮烙、剖心、人殉B.断手、刖、劓、宫、大辟C.墨、劓、刖、宫、大辟D.醢、脯、劓、墨、大辟19.商朝法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特点是()。
中国法制史考试
![中国法制史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4bd3a0629b6648d7c1c7460f.png)
1.在西周有一种刑罚是把犯罪者捣成肉酱,这种刑罚叫做(B)。
A.炮烙B.醢C.脯D.劓殄
2.在我国,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是郑国的(C)。
A.叔向B.孔子
C.子产D.邓驷颛
3.秦朝的最高司法审判机关叫(C)。
A.大理寺B..廷行事
C.廷尉D.宗正府
4.首次将“亲亲得相首匿”原则规定下来的法典是(C)。
A.唐律疏义B.秦律
C.汉律D.开皇律 ;
5.《唐律疏义》规定:债务人负债不偿时,债权人可以强制扣押债务人的财物。这叫做(C)。
A.赁庸B.强制履行
C.牵挚D.举息
6.我国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法典是(C)。
A.九章律B.唐六典
C.宋刑统D.大明律
7.清朝负责复核重大案件的中央司法机关是(B)。
A.刑部B.大理寺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名例(1分)
(2)卫禁(1分)
(3)职制(1分)
(4)户婚(1分)
(5)厩库(1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擅兴(1分)
(7)贼盗(0.5分)
(8)斗讼(1分)
(9)诈伪(1分)
(10)杂律(0.5分)
(11)捕亡(0.5分)
(12)断狱(0.5分)
3.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特点有哪些?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C.都察院D.清吏司
8.武昌起义后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共四章(A)。
A.21条B.20条
C22条D.24条
9.太平天国后期的革命性纲领文件是(D)。
A.十款天条B.天朝田亩制
C太平刑律D.资政新篇
10.《中共中央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简称“五四指示”)颁布于(D)
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58cef7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cc.png)
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中国古代法制的雏形形成于A.夏B.商C.周D.秦2、夏朝中央监狱的名称是A、圜土B、夏台C、畿内D、社3.商朝已较通行的古老的五刑是A.孥戮、劓殄、炮烙、剖心、人殉B.断手、刖、劓、宫、大辟C.墨、劓、刖、宫、大辟D.醢、脯、劓、墨、大辟4、西周时期,法官在审讯中要察言观色,注意当事人的表情,这种审讯方法被称为A、五刑B、五听C、五行D、九刑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系统的、并为以后历代法典滥觞的封建法典是A、竹刑B、法经C、宪令D、大府之宪6.汉九章律是在法经六篇的基础上增加了户律、兴律和A.具律B.盗律C.杂律D.厩律7、凌迟刑作为法定刑始于A、宋B、清C、唐D、明8、在汉朝,由秦的“课”发展而来的针对某类事的一个方面制定的单行法规称为A、律B、令C、科D、比9、三国时期的法制指导思想是A、“拨乱之政,以刑为先”B、“拨乱之政,以礼为先”C、“拨乱之政,以德为先”D、“拨乱之政,以律为先”10.将新律之刑名篇分为刑名与法例两篇的律典是A.九章律B.晋律C.北魏律D.北齐律11.隋朝的律有开皇律和A.大律B.泰始律C.武德律D.大业律12.唐律中大致相当于现今刑法总则篇的是A.名例B.刑名C.法例D.具律13.封建五刑和“十恶”最早规定于A.北齐律 B.晋律 C.唐律疏议 D.开皇律14.唐律规定,殴打或谋杀祖父母、父母的行为构成A.不孝 B.恶逆 C. 大不敬 D.不义15.充军作为正式刑名,始自A.宋朝 B.明朗 C.清朝 D.元朝16.明代中央的审判机关是A.大理寺 B.都察院 C.刑部 D.御史台17、大明律共有A、6篇B、7篇C、9篇D、12篇18.清朝特别创立的刑罚有A.发遣 B.充军 C.枷号 D.刺字19.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以刑为主、诸法合体的法典是A.大清律集解附例 B.大清律例C.大清新刑律 D.大清会典20、元朝类似前代大理寺的中央审判机关是A、刑部B、在宗正府C、宣政院D、审刑院21.太平天国的刑罚简单而残酷,包括A.笞、杖、死刑B.廷杖、死刑C.发遣、充军、死刑D.枷、杖、死刑22、中国近代第一部专门的刑法典是A、大清现行刑律B、大清新刑律C、暂行新刑律D、中华民国刑法23、中国近代唯一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宪法性的文献是A、钦定宪法大纲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民国宪法24.大清民律草案仿照的是A.法国式民法B.德国式民法C.英国式民法D.美国式民法25.首次规定废除帝制、确立共和制的立法是A.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C.“天坛宪草” D.“贿选宪法”26.北洋政府的刑法典是A.暂行新刑律B.暂行刑律C.中华民国刑法D.暂行现行刑律27.在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律体系中,所占比重很大、地位极隆的是A.民法B.刑法C.诉讼法D.行政法28.南京国民政府实施时间最长的宪法性文件是A.中华民国宪法 B.“五.五宪草”C.训政纲领 D.训政时期约法29.抗日民主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是A.党中央 B.参议会 C.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 D.人民代表会议30、抗日战争初期各抗日根据地一般在名义上实行三级三审制,其第三审级为A、县地方法院B、边区高等法院C、南京国民政府最高法院D、省裁判部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一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商朝的肉刑有 ;A.墨B.劓C.刖D.宫E.笞2.九章律在法经基础上增加 ;A.兴律B.厩律C.盗律D.贼律E.户律3.唐律所规定的五刑包括 ;A.笞刑B.杖刑C.徒刑D.流刑E.死刑4.明初“刑乱国用重典”的内容包括A.“重典治史” B.镇压“犯上作乱” C.德主刑辅D.治乱世用重典 E.推行法治5、大清民律草案的编目包括A、总则B、债权C、特权D、亲属E、继承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禹刑2、公室告3、义绝4、资政院5、井冈山土地法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1.简述“重罪十条”;2.简述“八议”入律;3.“准五服以制罪”的原则是什么五、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1.试述汉朝刑事立法指导思想;2.试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禹刑:传说为夏朝法律的总称;1分大抵是启及其后继者根据氏族晚期习俗陆续积累的习惯法,具体内容无可详考2分2、公室告:秦律规定允许告官的案件,如贼杀伤、盗他人财物;1.5分凡公室告,官府应予受理;1.5分3、议绝:1唐律规定:在夫妻一方对另一方或其一定范围内的亲属或双方一定范围内的亲属有殴打、通奸、杀伤等情况下,经官府判决强制解除婚姻关系;2分2不执行判决者徒一年;1分4、资政院:1资政院章程规定其宗旨是“取决公论,预立上下议院基础;”1分2实际上是清政府用以装潢门面的御用机构;1分31907年筹建;1分5、井冈山土地法:1928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颁行的土地法规1分;规定:没收一切土地,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但所有权属于政府2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1.简述“重罪十条”北齐律中规定的十种重大犯罪;2分即反逆、大逆、叛、降、恶逆、不道、不敬、不孝、不义,内乱;每二种1分2.简述“八议”入律;1魏新律将周礼中的“八辟”,改为“八议”,首次入律;2“八议”指作八类人犯罪,依法可以享有免刑或减刑的规定;3指“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3.“准五服以制罪”的原则是什么晋律第一次将之列入律典,作为定罪量刑的原则;封建礼制以丧服为标志表示亲属间的远近关系,共有五等,即“五服”制;按五服制的标准,愈亲近者,卑犯尊,处罚越重;尊犯卑,处罚越轻;愈疏远者,卑犯尊,处罚较亲近者为轻;尊犯卑,处罚较近者为重;这一原则使法律成为“峻礼教之防”的工具,从而确立了后世法定亲等制度;五、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1.试述汉朝刑事立法指导思想;约法省禁是汉初的立法指导思想,2分德刑并用是汉武帝以后的立法指导思想;3分顺天行刑,是指判处死刑者一般要在霜降以后执行;3分理论分析较好者;2分2.试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特点及意义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点是,试图从各个方面限制和防范袁世凯的复辟,巩固辛亥革命的成果;其中包括:第一,改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以“防总统之独裁”;其二,进一步扩大了参议院的权力,加强国会对总统的监督;其三,规定了严格的修改程序,以防袁世凯随意撕毁约法;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唯一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宪法性文献,其主流是好的,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具有积极的意义;但也有局限性,其旨在约束反革命力量,却又拱手交出政权,没有涉及土地问题,没有充分地发动群众,因而最终被袁世凯所背弃;。
中国法制史练习题-选择题
![中国法制史练习题-选择题](https://img.taocdn.com/s3/m/9b20ce3b376baf1ffc4fadea.png)
中国法制史练习题(《选自司法考试辅导》)一、单项选择题1.买卖兵器,珍异等小件物品使用的较短契券称为( )。
A.傅 B.别, C.质 D.剂2.西周法官在审判中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方式叫做( )。
A.“五刑” B.“五听”C.“五行” D.“九刑”3.秦朝强制男性犯人服修城墙、女性犯人服舂米的劳役,这种刑罚称为( )。
A.司寇,作如司寇B.鬼薪,白粲C.城旦,舂D.迁4.秦朝法律中对轻微罪适用的强制缴纳定财物的刑罚是( )。
A.赀刑 B.赎刑C.夏作 D.罚作5.最早确定“亲亲得相首匿”原则的皇帝是( )。
A.汉武帝 B.汉文帝C.汉献帝 D.汉宣帝6.“重罪十条”首次规定于( )A.《晋律》 B.《魏律》C.《唐律》 D.《北齐律》7.首创流刑五等之制的是( )。
A.《北周律》 B.《北齐律》C.《新律》 D.《晋律》8.唐朝中央最高审判机关是(A.刑部 B.御史台C.大理寺 D.中书省9.“诸断罪而无正条者,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人罪者,则举轻以明重”是唐律中有)的规定。
A.类推 B.法律适用C.法律解释 D.自由裁量10.宋代不计利息的消费借贷称为()A.举取 B.举债C.负债 D.出举11.唐律中有关拷讯的限制没有以下哪A.依法案有议、请、减等特权的不得刑讯B.老小废疾不得刑讯C.女犯不得刑讯D.拷囚不得超过三次12.中华法系形成—个完整的体系是在()A.隋朝 B.唐朝C.清朝 D.明朝13.宋朝路一级设置的司法机关称(A.提刑按察使司B.提点刑狱司C.肃政廉访司D.行御史台14.明朝的立法指导思想是( )。
A.明德慎罚 B.刑无等级C.重典治国 D.德主刑辅15.明朝中央审判机关是( )。
A.大理寺 B.刑部C.都察院 D.御史台16.廷杖制度设立于( )。
A.隋朝 B.唐朝C.元朝 D.明朝17.明代地方省一级的司法机关是(A.提刑按察使司B.提点刑狱使司C.肃政廉访司D.通政使司18.我国最后一部封建法典是(A.《大清律集解附例》B.《大清新刑法》C.《大清会典》D.《大清律例》19.《大清民律草案》的编排体例是(A.总则、物权、债权、亲属、继承B.总则、债权、物权、亲属、继承C.总则、物权、继承、诉讼、人法D.总则、人法、物法、家制、诉讼20.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仿效资产阶级刑法体例和原则制定的刑法典是( )。
中国法制史最新完整
![中国法制史最新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d074c24e0b4e767f5acfce97.png)
中国法制史一.单选题1. 夏朝的法律总称为A. 禹刑B. 汤刑C. 九刑D. 吕刑2. 嫡长子继承制度确立于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春秋3. 西周时期的借贷契约称为A. 傅别B. 质剂C. 左券D. 合同4. 春秋时期,邓析私造的刑书称做A. 竹刑B. 刑书C. 刑鼎D. 爰书5.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是A. 唐律B. 法经C. 秦律D. 汉律6. "式"作为一种法律形式最早出现于A. 秦朝B. 西周C. 汉朝D. 唐朝7.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在秦朝确立了A. 国王制度B. 皇帝制度C. 君主立宪制度D. 分权制度8. 东汉时尚书台下设六曹,"主断狱"的是A. 三公曹B. 二千石曹C. 民曹D. 五曹9. 汉初以黄老之学为法制指导思想,主张是A. 德主刑辅B. 礼法并用C. 约法省刑D. 专任刑罚10. <晋律>共分为A. 九篇B. 十八篇C. 十二篇D. 二十篇11. 唐代中央最高审判机关是A. 御史台B. 大理寺C. 刑部D. 中书省12. 明律关于化外人的刑法适用原则是A. 属人主义B. 属地主义C. 属人与属地结合D. 无明文规定13.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的政权体制是A. 责任内阁制B. 总统制C. 君主制D. 君主立宪制14. "袁记约法"中参政院是一个A. 立法机关B. 行政机关C. 司法机关D. 总统咨询机关15. 西周时期民事诉讼被称为A. 讼B. 狱C. 傅别D. 质剂16. 西周初期土地实行A. 私有B. 国王所有C. 宗族所有D. 君臣共有17. 中国历史上,"改法为律"的是A. 李悝B. 商鞅C. 韩非D. 子产18. 汉代<九章律>的制定者是A. 萧何B. 赵禹C. 张汤D. 贾谊19. <北齐律>中的"重罪十条",同隋唐律中的"十恶"从罪名上看,最大区别是A. "叛"换成了"不睦"B. "反逆"换成了"不睦"C. "降"换成了"不睦"D. "不义"换成了"不睦"20. 唐高宗时期的重要立法活动是制定了A. 唐六典B. 开元律C. 贞观律D. 永徽律21. 宋代在法制指导思想上强调A. 立法贵乎中B. 重义轻利C. 重利轻义D. 禁止谈判22. 中国古代经济立法最活跃的朝代是A. 唐朝B. 宋朝C. 西周D. 明朝23. 明朝时国家的最高审判机构是A. 大理寺B. 刑部C. 都察院D. 内阁24. 太平天国初期的纲领性文件是A. 姿政新篇B. 天朝田亩制度C. 十款天条D. 太平刑律25.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的司法机关是A. 中央审判所B. 司法部C. 法院D. 大理寺二. 多选择1. 旧五刑包括A. 墨C. 宫D. 刖2. 春秋时期,反对郑国\晋国公布成文法的有A. 孔子B. 子产C. 叔向D. 邓析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新确立的制度有A. "八议"B. "官当"C. "重罪十条"D. "准五服以治罪"4. 清代针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主要立法有A. 西藏通例B. 苗例C. 蒙古例D. 大清律例5. 西周时期婚姻成立的条件有A. 六礼B. 父母之命C. 媒妁之言D. 同姓不婚6. 秦朝的法律形式有A. 律B. 令C. 式D. 科7. 1911年公布的<十九信条>A. 缩小了皇权B. 扩大了皇权C. 缩小了国会权力D. 扩大了国会权力8. 春秋时期楚国先后制定了A. 仆区法B. 宪令C. 被庐法D. 茆门法9. 汉朝的<九章律>在<法经>的基础上增加了A. 户律B. 兴律C. 职制律D. 厩律10. 西周时期的王命具有法律效力,形式有B. 诰C. 命D. 诏11. 汉代用于打击镇压农民反抗的罪名有A. 大逆无道B. 群饮罪C. 首匿罪D. 通行饮食罪12. 唐律有关贵族官员犯罪减免刑罚的规定有A. 八议B. 请C. 减D. 免罪13. 清末预备立宪的活动主要有A. 筹建咨议局B. 筹建资政院C. 颁布<宪法大纲>D. 颁布<十九信条>14. 中国的法形成的特点有A. 礼法结合B. 早熟性C. 维护专制王权D. 刑事法规发达15. 抗日民主政权的婚姻法所基于的原则是A. 男女平等B. 父母主婚C. 婚姻自由D. 一夫一妻16. 秦代连坐的范围有A. 室家连坐B. 什伍连坐C. 军伍连坐D. 官吏连坐17. 秦律规定,定罪量刑时加重处罚的有A. 集团犯罪B. 累犯C. 过失D. 共犯18. 唐律对当时周边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包括A. 日本B. 朝鲜C. 印度D. 越南19. 抗日民主政权的司法体制特点包括A. 司法行政与审判合一B. 审检合一C. 审检分立D. 司法行政与审判分立20. 人们一般认为汉律共计60篇,是由以下哪些法律构成A. 九章律B. 傍章律C. 越宫律D. 朝律21. 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法制指导思想是A. 一断于法B. 刑无亲疏C. 重其轻罪D. 亲亲,尊尊22. 清朝的会审制度包括A. 热审B. 朝审C. 秋审D. 大审23. 宋代增设的新刑罚有A. 枭首B. 折杖法C. 刺配D. 凌迟24. 唐代的御史台包括A. 殿院B. 察院C. 台院D. 都察院25. 抗日民主政权刑罚制度中附加刑有A. 死刑B. 拘役C. 罚金D. 没收财产。
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e50745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63.png)
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国古代最早的成文法典是:A. 汉谟拉比法典B. 秦律C. 周礼D. 唐律疏议2. 以下哪部法律是中国古代法律体系中最早的刑法典?A. 汉律B. 唐律疏议C. 宋刑统D. 明律3. “五刑”在中国古代法律体系中指的是:A. 笞、杖、徒、流、死B. 笞、杖、徒、死、罚金C. 笞、杖、徒、流、罚金D. 笞、杖、徒、流、迁徙4. 清朝末年,中国法制开始现代化改革的标志性事件是:A. 康熙字典的编纂B. 光绪皇帝颁布《新刑律》C. 慈禧太后颁布《大清律例》D. 光绪皇帝颁布《大清会典》5.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古代的法律思想流派?A. 儒家C. 道家D. 墨家6. 秦朝的法律体系中,哪一项是其特有的刑罚制度?A. 宫刑B. 劓刑C. 车裂D. 凌迟7. 明朝时期,哪一部法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律”命名的法律?A. 大明律B. 明律C. 明会典D. 大明会典8.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这一原则在哪个朝代得到体现?A. 商朝B. 周朝C. 秦朝D. 汉朝9.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古代的司法机构?A. 御史台B. 刑部C. 都察院D. 礼部10. “以德治国”是哪个朝代的治国理念?A. 秦朝B. 汉朝D. 宋朝答案:1. D2. A3. A4. B5. D6. C7. A8. B9. D10. B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
2. 阐述明清两代法律制度的异同。
3. 描述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演变过程。
4. 简述中国古代司法审判的程序。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中国古代法律与儒家思想的关系。
2. 分析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对现代法制建设的影响。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20分)某朝代,一官员因贪污受贿被查,根据当时的法律,他将面临哪些可能的刑罚?请结合当时的法律背景进行分析。
五、论文题(20分)请以“中国古代法律与现代社会的联系”为题,撰写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论文。
中国法制史最全的单选题
![中国法制史最全的单选题](https://img.taocdn.com/s3/m/689f9e53804d2b160b4ec0c6.png)
单选题1.史书上说夏朝已经有了五种刑罚,共(D)条。
A.五百条B.一千条C.二千条D.三千条2.中国奴隶制国家产生于(B)。
A.商朝B.夏朝C.西周D.春秋3.“夏有乱政,而作(A)。
A.禹刑B.汤刑C.九刑D.五刑4.讨伐有扈氏时发布战争动员令《甘誓》的是(D)。
A.周武王B.秦始皇C.黄帝D.夏启5.“昏、贼、贼,杀”是夏朝法律内容,其中“杀人不忌为(D)”。
A.昏B.杀C.墨D.贼6.我国古代赎刑最早出现在(A)。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7.夏朝奴隶制国家的第一个国王是(C)。
A.尧B.禹C.启D.周公8.商朝的立法指导思想是(A)。
A.神权法 B.明德慎罚 C.义刑义杀D.法令由一统9.西周的中央司法审判机关叫(A)。
A.大司寇B.士C.廷尉D.大理10.西周的判例叫(A)。
A.成B.判C.例D.券书11.西周时期设立了掌管婚姻事务的机构叫(A)。
A.媒氏B.司徒C.司户D.调人12.西周的婚姻管理机关是(A)。
A.媒氏B.司徒C.司约D.司土13.周穆王时命司寇吕侯制定(D)。
A.五刑B.九刑C.汤刑D.吕刑14.西周时公族犯死罪磐于(D)。
A.司徒B.乡士C.遂士D.甸人15.在西周有一种刑罚是把犯罪者捣成肉酱,这种刑罚叫做(B)。
A.炮烙 B.醢 C.脯 D.劓殄16西周时吕刑制定了赎刑和有关刑法原则的内容.吕刑的作者是(B)。
A.周公B.吕侯C.李悝D.邓析17.西周的《吕刑》作于(D)。
A.成王时期B.康王时期C.昭王时期D.穆王时期18.《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周有乱政,而作”(C)。
A.禹刑B.汤刑C.九刑 D.赎刑19.春秋时期最早公布成文法的诸侯国是(C)。
A.晋国B.楚国C.郑国D.齐国20.春秋时期楚国的最高司法官叫(B)。
A.司寇B.廷理C.廷尉D.大理21.中国奴隶制瓦解,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公布成文法始于(D)。
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22.战国时期在楚国制定“宪令”的是(B)。
中国法制史单选题(整理好)
![中国法制史单选题(整理好)](https://img.taocdn.com/s3/m/85db94d276eeaeaad1f33022.png)
1.秦朝有一种以极端残忍的死刑与肉刑并用的刑罚,叫做(D·具五刑)。
2.汉朝有一种法律形式是针对某类事的一个方面制定的单行法规,此法律形式为(C.科)3.最早确立封建制法典十二篇体例的法典是(A.魏律)。
4.最早确立“十恶”罪名的封建制法典是(D·《开皇律》)。
5.宋朝将判案的成例叫做(C..断例)。
6 通过胡惟庸案,可以总结朱元璋时期法律制度的特点之一是(A.重典治吏)。
7.在我国,程序法和实体法分开,始于(B.鸦片战争后清朝)。
8.在太平天国的法律中,主张发展近代经济、提倡修铁路、造轮船的法典是(B.《资政新篇》)。
9.《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采取的政体是(A.总统制)。
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苏维埃国家政治制度是(B.工农兵代表大会)。
2.商朝“立纣为太子案”进一步说明了王位继承实行严格的(c. 嫡长继承)。
2.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为(A.质剂)。
3.我国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人是春秋郑国的(D. 子产)。
4.秦朝的判案成例叫做(B.廷行事)。
5.汉武帝之后,汉朝的法律指导思想的核心是(C. 儒家思想)。
6.最早规定“封建制五刑”的法典是(B.《开皇律》)。
7.典卖制度法律化的完备始于(C. 宋朝)。
8.为防止臣下结党,最早设置奸党罪名的法典是(C. 《大明律》)。
9.《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夏有乱政,而作(A. 禹刑)。
”1.秦朝的中央行政机关实行(B.三公九卿制)。
2.在我国,首次以年龄确定刑事责任年龄的是(B. 汉朝)。
3.中华法系的代表法典是(C. 唐律疏议)。
4.保存至今一部最早的、最完整的、具有封建国家行政法典性质的文献是(A. 《大唐六典》)。
5.宋代初年出现的官府承认土地私有权的凭证,叫做(A. 红契)。
6.采用“重典治乱世”的开国皇帝是(D.朱元璋)。
7.《钦定宪法大纲》的正文称为(A. 君上大权)。
8.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华民国第一届政府得以成立的法律基础是(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9.史书上记载:“吕命穆王,训夏(D. 赎刑)。
中国法制史测试题及答案
![中国法制史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0a42fd700abb68a982fb0f.png)
中国法制史测试题答案先秦时期一、单选题1.西周时期的法制思想为(C)A.德主刑辅B.法家思想C.以德配天、明德慎罚D.儒家思想【解析】为了修补神权政治学说中的缺漏,并确定周王朝新的统治策略,进一步提出了“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政治法律主张,代表了西周初期统治者的基本政治观和基本的治国方针2.“五过”为西周有关法官责任的法律规定,下列内容不属于的是(D)A.惟官B.惟反C.惟内D.惟私【解析】“五过”为西周有关法官责任的法律规定,具体内容为,惟官,畏权势而枉法;惟反,报私怨而枉法;惟内,为亲属裙带而徇私;惟货,贪赃受贿而枉法;惟来,受私人请托而枉法。
3.下列不属于西周婚姻缔结的原则的是(D) A.一夫一妻制B.同姓不婚C.母之命,媒妁之言D.一夫一妻多妾制【解析】西周婚姻缔结的原则包括: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男女同姓,其生不藩”影响民族发展,另外“附远厚别”为了加强与异姓贵族的联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4.西周时期,“礼”为重要的法律形式。
“礼”通常有“五礼”、“六礼”之说等,其中“五礼”不包括:(D)A.吉礼B.嘉礼C.宾礼D.丧礼【解析】“五礼”包括吉、嘉、宾、军、凶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丧葬之礼的表述是凶礼,而非丧礼。
5.“五礼”包括吉、嘉、宾、军、凶等五个方面的礼仪。
其中“吉礼”是指(C)A.冠婚之礼B.迎宾之礼C.祭祀之礼D.行军作战之礼【解析】“五礼”包括吉、嘉、宾、军、凶等五个方面的礼仪。
其中“吉礼”是指祭祀之礼,“嘉礼”是指冠婚之礼,“宾礼”是指迎宾之礼,“军礼”是指行军作战之礼,“凶礼”是指丧葬之礼。
6.周代就已经开始区分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
刑事案件被称为(A):A.狱 B.讼 C.刑 D.诉【解析】周代就已经开始区分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
刑事案件被称为狱,民事案件被称为讼,审理刑事案件被称为断狱,审理民事案件被成为听讼。
7.西周时期“婚姻六礼”中男家送财礼至女家,正式缔结婚姻称为(B)A.纳吉B.纳征C.纳贝D.纳采【解析】“婚姻六礼”具体包括:(1)纳采,即男方请媒氏携礼物到女方家提亲;(2)问名,即在女方家长答应议婚后,男家请媒氏问明女子的生辰、身份,并卜于祖庙以问吉凶;(3)纳吉,在卜得吉兆以后,男家携礼物至女家确定缔结婚姻;(4)纳征,也称纳币,男家送财礼至女家,正式缔结婚姻;(5)请期,即男家携礼物至女家,确定婚期;(6)亲迎,即在确定之日,新郎至女家迎娶,至此婚礼始告完成,婚姻也最终成立。
中国法制史试卷10套
![中国法制史试卷10套](https://img.taocdn.com/s3/m/aa23e5f7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4c.png)
中国法制史试卷10套中国法制史试卷(共10套)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1、最早记载的军法出现在()。
A、《尚书•汤誓》B、《尚书•甘誓》C.《左传》D.《礼记•王制》2、“法律答问”作为一种法律形式始于()。
A、汉朝B、战国C、秦朝D、春秋3、西周法官在审判中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方式叫做()。
A、“五刑”B、“五听”C、测罚D、测立4、XXX在定罪量刑时有区分故意与过失的规定,故意犯罪称为()。
A、眚B、不眚C、端D、不端5、秦朝刑罚中的“具五刑”是指()。
A、一种死刑C、一种赀刑B、一种作刑D、一种自由刑6、《开皇律》确立下的封建制五刑指()。
A、墨、劓、膑、宫、大辟B、笞、杖、鞭、流、死刑C、笞、杖、徒、流、死刑D、笞、鞭、徒、耐、死刑7、汉朝废除人肢体的肉刑的刑罚改革始于()。
A、XXXB、华文帝C、汉景帝D、XXX8、XXX被正式作为封建制后期的法定死刑,始于()。
A、XXX、五代C、元D、明9、“诸断罪而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是唐律中有关()的划定。
A、类推B、法律适用C、法律解释D、自由裁量10、将传统的篇目初次改为名例、吏、户、礼、兵、刑、工各律的是()。
A、《唐律疏议》B、《元典章》C、《大明律》D、《大清律例》11、西周时期,以“誓”、“诰”、“命”等形式发布的、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A.刑书B.礼制C.XXXD.《吕刑》12、宋朝的基本法典不称律,而称为()。
A、条格B、刑统C、条法事类D、通制113、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以刑为主、诸法合体的法典是A、《大清律集解附例》B、《大清律例》C、《大清新刑律》D、《大清会典》14、下面对于明清时律与例的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律与例都是国家的重要法律规范,都对社会关系起到调节作用B、例即“条例”,在明清时期是律外一种制订法,实质上是判例法C、律是国家最根本标准,例是对律文的补充,是以律为根蒂根基和按照的D、在司法实践和一些具体问题中,存在“以例破律”的现象15、1906年,清当局改刑部为法部,主要职责是()。
中国法制史试题5套及答案
![中国法制史试题5套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6456926bec0975f465e22b.png)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50分)1.为讨伐有扈氏而发布战争动员令《甘誓》的是( )A.黄帝B.启C.汤D.周武王2.赎刑作为一个制度始于( )A.夏B.商C.西周D.春秋3.西周在王位继承上实行( )A.兄弟相宗制B.嫡庶继承制C.嫡长子继承制D.父死子继制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系统的,并为以后历代法典滥觞的封建法典是( )A.《大府之宪》B.《宪令》C.《法经》D.竹刑5.依秦律,发布反对或推翻秦朝统治的言论则构成( )A.以古非今罪B.妄言罪C.非所宜言罪D.怨望诽谤政治罪6.增设加役流作为死罪的减刑的是( )A.《开皇律》B.《贞观律》C.《武德律》D.《永徽律》7.北宋末年查检无主田收归国有的法律,称为( )A.屯田制B.限田制C.均田法D.公田法8.现存关于遗嘱继承的最早的法规是唐代制定,宋代沿用的( )A.《户令·应分条》B.《户绝法》C.《丧葬令》D.《户绝条贯》9.在元朝建立前后的立法活动中,被《新元史·刑法志》称为元朝“一代法制之始”的是( )A.《大札撒》B.《条画五章》C.《至元新格》D.《大元通制》10.元代死刑定制为( )A.绞、斩二等B.斩、陵迟二等C.绞、斩、陵迟三等D.绞、斩、枭首、陵迟四等11.元代地方官吏自行编制的一部法律汇编是( )A.《元典章》B.《至元新格》C.《大元通制》D.《经世大典》12.《大明律》最后完成于( )A.洪武元年B.洪武七年C.洪武二十二年D.洪武三十年13.明朝统治者为加重对官吏贪赃受贿罪的处刑,在明律中特设“受赃”一卷于( )A.《吏律》B.《刑律》C.《礼律》D.《名例律》14.文学评论家金圣叹死于( )A.科场案B.哭庙案C.明史案D.字贯案15.太平天国后期的纲领性文件是( )A.《天朝田亩制度》B.《太平刑律》C.《资政新篇》D.《太平条规》16.将死罪按是否秋后处决分为斩立决、斩监候、绞立决、绞监候始于( )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17.以下哪项不是《大清新刑律》中规定的刑种( )A.罚金B.遣刑C.拘役D.无期徒刑18.清末设立的咨议局,依其章程规定,其性质是( )A.地方议会B.各省采取舆论之所C.地方行政管理机构D.中央咨询机构19.以根本法的形式彻底否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规定的民主共和制度,而代之以袁世凯的个人独裁制度的是( )A.《中华民国宪法草案》B.《中华民国约法》C.《中华民国宪法》D.《训政时期约法》20.南京国民政府的普通法院实行( )A.三级三审终审制B.三级二审终审制C.四级三审终审制D.四级四审终审制21.中国古代法制的雏形形成于( )A.夏B.商C.周D.秦22.商朝已较通行的古老的五刑是( )A.孥戮、劓殄、炮烙、剖心、人殉B.断手、刖、劓、宫、大辟C.墨、劓、刖、宫、大辟D.醢、脯、劓、墨、大辟23.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为( )A.质剂B.傅别C.合同D.券书24.春秋时期法律制度的重大改革就是各诸侯国公布了成文法,这些成文法的中心内容是( )A.保护私有财产B.保护公有财产C.保护工商业D.保护周王的土地所有权25.商鞅变法时期,为改变秦国父子无别、同室而居的旧习俗,颁布了( )A.《垦草令》B.《为田开阡陌令》C.《分户令》D.连坐法26.秦朝的法律形式有( )A.律、令、比、式B.律、令、科、比C.律、令、式、课、程D.律、令、格、式27.汉《九章律》是在《法经》六篇的基础上增加了《户律》、《兴律》和( )A.《具律》B.《盗律》C.《杂律》D.《厩律》28.曹丕称帝时,以书中监、令为长官,始设( )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尚书台29.《晋律》颁行后,张斐、杜预两大律学家为之作注,经朝廷批准颁行天下,称为( )A.《法律答问》B.《大杜律》C.《小杜律》D.《张杜律》30.将《新律》之《刑名》篇分为《刑名》与《法例》两篇的律典是( )A.《九章律》B.《晋律》C.《北魏律》D.《北齐律》31.南朝规模最大的一次立法活动是( )A.宋对律、令、科的修撰B.齐对律、令、科的修撰C.梁对律、令、科的修撰D.陈对律、令、科的修撰32.以“法令明审,科条简要”而着称的律典是( )A.《新律》B.《泰始律》C.《北齐律》D.《大律》33.首创流刑五等之制,并为后世所沿用的律典是( )A.《新律》B.《泰始律》C.《大律》D.《北魏律》34.隋朝的律有《开皇律》和( )A.《大律》B.《泰始律》C.《武德律》D.《大业律》35.唐律中大致相当于现今刑法总则篇的是( )A.《名例》B.《刑名》C.《法例》D.《具律》36.宋代颁行的条法事类流传至今的是( )A.《淳熙条法事类》残本B.《淳礻右条法事类》残本C.《庆元条法事类》残本D.《淳化条法事类》残本37.元代地方官吏自行编制的一部法律汇编是( )A.《至元新格》B.《大元通制》C.《经世大典》D.《元典章》38.为防止臣下结党营私,明律专门设立( )A.“谋叛”罪名B.“奸党”罪名C.“盗贼窝主”罪名D.“谋反”罪名39.中国法制史上最后一部以“令”为名的法典为( )A.《武德令》B.《开皇令》C.《大明令》D.《大清令》40.清朝绝大多数文字狱判刑且都是比照( )A.谋反B.谋叛C.谋大逆D.内乱41.在清朝,地位进一步上升种类繁多、实用性强,成为主要法律形式的是( )A.律B.例C.会典D.诰42.太平天国的刑罚简单而残酷,包括( )A.笞、杖、死刑B.廷杖、死刑C.发遣、充军、死刑D.枷、杖、死刑43.《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公布于( )A.1908年B.1909年C.1910年D.1911年44.《大清民律草案》仿照的是( )A.法国式民法B.德国式民法C.英国式民法D.美国式民法45.南京临时政府在总统之下设法制局,负责起草重要法令,其主持人是( )A.宋教仁B.孙润宇D.雷奋 D.马君武46.北洋政府的刑法典是( )A.《暂行新刑律》B.《暂行刑律》C.《中华民国刑法》D.《暂行现行刑律》47.在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律体系中,所占比重很大、地位极隆的是( )A.民法B.刑法C.诉讼法D.行政法48.《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颁布于( )A.1927年B.1929年C.1930年D.1931年49.抗日民主政权边区、县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A.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B.参议院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参议会50.《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专门审理违抗、破坏土地改革案件的机构是( )A.人民法院B.人民法庭C.农民法庭D.农民代表大会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完整word版)中国法制史复习题
![(完整word版)中国法制史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6a55e4ef121dd36a22d8276.png)
中国法制史复习题(课程代码362144)一、单项选择题1、夏代奴隶制国家的第一个国王是( )。
A.尧B.禹 C. 启 D. 周公2、春秋期间在晋国铸刑鼎的是( )。
A. 赵鞅B.叔向 C. 郑驷颛 D. 子产3、战国早期魏国的李悝拟订的一部封建法典,叫做( )。
A.仆区法 B. 法经 C. 秦律 D. 盗法4、西周期间,法官在审问中要察言观色,注意当事人的表情,这种审问方法被称为()。
A.五刑B.五听C.五行D.九刑5、清代每年复审各省极刑案件的司法制度叫做()。
A.秋申 B. 大审 C. 热审D.朝审6、元朝由地方官吏自行编制的一部法律汇编是()。
A.《大元通制》B.《泰和律》C.《元典章》D.《至正条格》7、鸦片战争后清代的特意负责司法行政的机关是( )。
A.刑部B.大理寺C.法部D.大理院8、旧中国草拟的第一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刑法典是( )。
A.《中华民国约法》B.《清会典》C.《暂行新刑律》D.《大清爽刑律》9、南京公民政府的立法机关是( )。
A.大理寺B.法部C.立法院D.国务院10、1946 年 5 月 4 日党中央公布指示,改减租减息为充公地主土地,这个指示即为()。
A.《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B.《人权条例》C.“五四指示”D.《中领土地法纲领》11、中国古代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法典是( )。
A.大统式B.至元新格C.元典章D.宋刑统12、上请原则开始于以下哪个皇帝在位期间?( )A.秦始皇B.汉高祖C.汉宣帝D.隋文帝13、中国古代强迫男性犯人修建城墙等劳役、女性犯人服舂米劳役的刑罚是( )。
A.鬼薪白粲B.城旦舂C.复作D.作如司寇14、北宋初年推行的刑罚制度方面的一项新规定是( )。
A.折杖法B.贼盗重法C.重法地法D.刺配之刑15、唐太宗时增设的、作为对某些极刑犯宽宥办理的流三千里并劳役三年的刑罚叫( )。
A.刺配B.流刑C.充军刑D.加役流16、唐朝对大案、疑案常由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长官共同审理,称( )。
中国法制史习题
![中国法制史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0038dd5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7a.png)
中国法制史习题一、单选题库1、赎刑首次出现在哪个朝代()A夏 B商 C西周 D东周2、魏文王曾命()进行变法改革。
A商鞅 B子产 C李悝 D邓析3、西周民事案件的诉讼费用是()A 束矢 B钧金 C傅别 D质剂4、西周中央最高司法官名为()A大理 B士 C蒙士 D大司寇5、商代惩治官吏犯罪的专门法律是()A官刑 B汤刑 C九刑 D茆门法6、春秋时期“竹刑”的作者是()A子产 B邓析 C叔向 D荀寅7、《法经》中相当于现代刑法“总则”的部分是()A具法 B盗法 C贼法 D杂法8《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夏有乱政,而作”( )A.《汤刑》B.《九刑》C.《吕刑》D.《禹刑》9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A 九刑 B官刑 C汤刑 D吕刑10、春秋时郑国“铸刑书”遭到()的反对。
A孔子 B叔向 C子产 D赵鞅11、西周刑罚的主体是()A嘉石之制 B圜土之制C五刑D赎、流刑12、西周时期,实行()的婚姻制度。
A一夫多妻制 B一夫多妾制C一夫一妻制 D嫡长子继承制13、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我国西周婚姻制度中婚姻缔结的原则?()A.一夫一妻制B.同姓不婚C.“父母之命,媒妁之言”D.“七出”、“三不去”14、西周时,格伯以良马四匹折价,购买倗生三十田。
双方签订买卖契约,刻写竹简之上,中破为两半,双方各执一半。
依西周礼法,该契约的称谓是下列哪一种?()A.傅别B.质剂C.券书D.书券15、西周时期用来买卖牛、马、奴隶等有生命物品的契约称为( )A.质B.剂C.合同D.傅别16、春秋时,反对晋国将法典铸在鼎上公布的人是( )A.李悝B.孔子C.赵鞅D.荀寅17、下列属于西周司法官员法律责任制是()A 官刑 B五过之疵 C茆门之法 D五听18、春秋后期,率先“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的是()A晋国B.郑国 C.楚国D.宋国19、郑国执政子产于公元前536年“铸刑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
中国法制史单选题
![中国法制史单选题](https://img.taocdn.com/s3/m/0219acc1a0116c175e0e480a.png)
1.将“法”改为“律”,是在()。
CA夏朝B西周C战国时期的秦D汉2.夏朝有五种刑罚,共()条。
DA五百B一千C二千D三千3.“威侮五刑,怠弃三正”是夏启讨伐有扈式时发布的()。
BA习惯B战争动员令C祭祀D礼仪4.“昏、墨、贼,杀”中的刑名是()。
DA昏B墨C贼D杀5.夏朝有“昏、墨、贼,杀”的制度。
据叔向解释:“杀人不忌为()”。
CA昏B墨C贼D杀6.在我国,首次制定赎刑是在()。
A 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7.《竹书纪年》记载:“夏后芬三十六年作()”。
DA囹圄B夏台C均台D圜土8.夏朝有“昏、墨、贼,杀”的制度。
据叔向解释:“己恶而掠美为()”。
AA昏B墨C贼D杀9.夏朝有“昏、墨、贼,杀”的制度。
据叔向解释:“贪以败官为()”。
BA昏B墨C贼D杀10.相传夏桀时,曾把商汤“囚之()”。
AA夏台B均台C囹圄D圜土11.夏朝出现了一种制度,可以用财物折抵刑罚,这种制度叫做()。
CA禹刑B甘誓C赎刑D圜土12.夏启在准备讨伐有扈氏时,发布的战争动员令叫做(),它也是夏朝的法律。
BA禹刑B甘誓C赎刑D圜土13.我国奴隶制国家的第一个国王是()。
D A舜B禹C有扈氏D启14.14、原始社会部落首领的继承实行()。
AA禅让制B世袭制C占卜制D天命制15.夏、商、周三代的法律以()命名。
AA刑B法C律D法律16.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法产生于(A)A. 夏朝B.商朝C.秦D.汉17.奴隶制国家最早的刑法(C)A. 吕刑B.九刑C.禹刑D.汤刑18.下列哪个含义是不正确的(A)A. 不吉不迪:不顺应天命,不去执行。
B. 颠越不恭:指狂妄放肆,不遵守法纪,不恭敬国王。
C. 暂遇奸宄:诈欺、奸邪、外乱、内乱。
D. 舍弃啬事:不事农业。
不吉不迪:为人不善,不行正道19.夏朝的刑罚有(D)A.墨、劓、膑B.劓、膑、宫C.墨、劓、宫D.劓、墨、膑、宫20.商汤灭夏之后,吸取夏桀灭亡的教训,告戒他的诸侯们,禁止(D)。
A舍弃啬事B不从誓言C不吉不迪D不有功于民21.下列哪个为夏朝的法律形式(C)A.秘密刑法B.誓C.习惯法D.王命22.下列哪个不是夏朝的刑罚种类?(C)A.死刑B.肉刑C.徒刑D.流刑23.商朝的肉刑中哪一个与夏朝的执行方式不同?(C)A.墨刑B. 劓刑C. 膑刑D. 宫刑刖刑:断足的刑罚膑刑:去膝盖骨的刑罚24.夏商时期地方与基层司法官叫什么?(D)A.司寇B.正、史C.大理D.士、蒙士25.在夏朝的死刑中,哪一个有两种解释?(D)A.诛B. 杀C.戮D孥戮.孥戮.:解释一:将罪犯及其子一起处死的刑罚,类似后世的族诛解释二:仅施与本人26.下列哪个不是商朝的主要罪名(D)A 不吉不迪B 颠越不恭C 暂遇奸宄D违反天时舍弃墙事、不有功于民27.夏朝的死刑有哪几种(A)A.诛杀戮孥戮B.孥戮炮烙剖心脯C.炮烙戮斩膊D.诛戮脯炮烙28.官刑要是商朝最着名的行政法律,它的主要内容是惩办惯例的三风十愆,那么三风是指(B)A污风贪风乱风B 诬风乱风淫风C污风贪风淫风D贪风乱风淫风29.下列哪个是夏朝的法律的法律形式(D)A.秘密刑法B.誓C.王命D.命令30.以下哪一种不属于夏朝的死刑(D)A.诛 B.杀 C.戮 D.大辟31.下列那种不是商朝的法律形式(B)A秘密刑法 B.自然法 C.王命D誓32.夏朝的主要罪名不包括(D)CA.不孝B.违反天时C盗D 墨33.秦朝法律内容丰富,体系庞杂,其中包括(A)1.物权2.债权3.婚姻4.畜牧业5.军事 6.外交7.农业A.1234567B.34567C.12345D.2345634.秦朝选任官吏的方式主要有哪些?(A)1.荐举2.任子3.征召4.道德5.才能A.123B.234C.1245D.1234535.下列是秦朝立法思想的是(A)A.以法为本B. 事断于君C.立法宽简D.出礼入刑36.下列不属于《秦律十八种》的是(C)A.《工律》B.《徭律》C.《傍章律》D.《属邦律》37.按秦时的标准,男子高(B )为成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将“法”改为“律”,是在(C战国时期的秦)2、夏朝有五种刑罚,共(D三千)条。
3、“威侮五刑,怠弃三正”是夏启讨伐有扈式时发布的(B战争动员令)4、“昏、墨、贼,杀”中的刑名是(D杀)5、夏朝“昏、墨、贼,杀”的制度。
据叔向解释:“杀人不忌为(C贼)”6、在我国,首次制定赎刑是在(A夏朝)7、《竹书纪年》记载:“夏帝芬三十六年作(D圜土)8、夏朝有“昏、墨、贼,杀”的制度。
据叔向解释:“已恶而掠美为(A昏)”9、夏朝有“昏、墨、贼,杀”的制度。
据叔向解释:“贪以败官为(B墨)”10、相传夏桀时,曾把商汤“囚之(A夏台)”11、夏朝出现了一种制度,可以用财物折抵刑罚,这种制度叫做(C赎刑)12、夏启在准备讨伐有扈氏时,发布的战争动员令叫做(B甘誓),它也是夏朝的法律。
13、我国奴隶制国家的第一个国王是(D启)14、原始社会部落首领的继承实行(A禅让制)15、夏、商、周三代的法律用来命名的是(A刑)16、商汤讨伐夏桀时发布的命令是(B《汤誓》)17、炮烙之刑出现于(D商朝)18、夏商时期将死刑称为(A大辟)19、大奴隶制五刑中,破坏犯罪者的生殖器官,进而残害机能的刑罚是(D宫刑)20、商朝法律制度的总称叫做(B汤刑)21、“刑名从商”是(A荀子)针对商朝的刑事法律制度而总结的。
22、商朝初期王位继承实行(B兄终弟及),辅以父死子继。
23、商纣王曾囚周文王于(B 里)。
24、商汤讨伐夏桀时,宣布了夏桀的一条罪名,即(A 舍弃啬事)25、史料记载,商朝的九侯触犯了商王,而受到(C醢)的刑罚。
26、商汤灭夏之后,吸取夏桀灭亡的教训,告诫他的诸侯们,禁止(D不有功于民)27、商朝有一种罪名相当于后世的诈伪、内乱、谋反等罪名,这个罪叫做(D暂遇奸宄)28、《吕刑》的作者是(D吕侯)29、西周奴隶制社会的根本法,即成文刑书是(A《九刑》)30、西周的判例叫(C成)31、西周有一种法律形式,是指商代法律规定有利周朝统治的那些内容,即(D殷彝)32、西周初期,为了调整统治集团内部的秩序,巩固宗法等级制度,将夏商原有的礼加以补充、厘定使之成为法定的典章制度的那个人是(C周公)33、西周的立法指导思想是(A明德慎罚与以德配天)34、西周规定了“寇攘与杀越人于货罪”,即后世的(B 强盗罪)35、周朝统治者吸取商场灭亡的教训,要求官吏勤于政务,不要饮酒,规定了一条罪名收做(D群饮罪)36、西周的拘役来于(C坐嘉石)37、西周的诸侯和臣属对土地只有占用、使用权而无处分权,不许买卖,所谓的(D田里不鬻)38、西周的买卖契约叫(A质剂)39、西周结婚要遵循“六礼”的程序。
其中男家请媒人到女家提亲,女家答应议婚之后,男家用一只大雁并备上其他礼物前去求婚,请求女家收下的程序是(A纳采)40、《周礼》规定,丈夫可以以多种理由休弃妻子,叫做(B七出)41、西周自成王以后,王位继承开始实行(D嫡长继承制)42、西周时期,中央直辖地区的司法机关为(D小司寇)43、西周的民事诉讼叫做(A讼)44、西周法律规定,民事案件要缴纳诉讼费,形式为(B束矢)45、西周法律规定,刑事案件要缴纳诉讼费,形式为(A钧金)46“命夫命妇不躬坐狱讼”最早规定在(C西周)47、“以五声听狱讼”中“五听”作为断案的依据,最早规定的时间在(C西周)48、晋国赵鞅公布成文法时遭到(A孔子)的反对。
49、子产是春秋时期(A郑国)的贵族。
50、我国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人是春秋郑国的(D子产)51、春秋时期最早公布成文法的是(B郑国)52、竹刑的作者是春秋郑国的(A邓析)53、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将刑罚条写在(C铜鼎)上。
54、春秋时期郑国的邓析将刑罚条写在(A竹简)上。
55、晋国的“常法”是(B赵盾)制定的。
56、“被庐之法”是春秋(B晋国)制定的。
57、战国时期魏国制定了一部法典,其作者认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这部法典是(D法经)58、改“法”为“律”是战国时期的(C商鞅)59、商鞅入秦国变法改革,携带了李悝的(D法经)60、战国时期楚国在悼王时任用(B吴起)任令尹,实行变法。
61、战国时期的立法指导思想“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的中心思想是(A取消旧奴隶主贵族在法律上享受的特权)62、我国封建社会最早的一部初具体系的法典是(A《法经》)63、《法经》共(C六)篇。
64、《法经》的作者是(A李悝)65、秦朝关于案件的调查、勘验、审讯等程序的文书程式的法律形式是(B式)66、秦朝的法廷成例叫做(B廷行事)67、在秦朝中央的三公中,掌管军事的是(B太尉)68、秦朝对官吏考课的内容是(B五善五失)69、秦朝有一种将罪犯活着投入水中使其淹死的刑罚,叫做(A定杀)70、秦朝有一种以极端残忍的死刑与肉刑并用的刑罚,是(D具五刑)71、秦朝多对麻风病人犯罪所适用的刑罚是(C定杀)72、秦朝一种徒刑,即强制男犯白天修筑长城。
这种刑罚是(C城旦)73、秦朝的鬼薪适用于男犯,它的刑期为(C三年)74、在秦朝,多用于惩罚轻微犯罪官吏的刑罚是(D谇)75、秦朝有一种罪名,即以过去的事例指责现时的各项政策的制度,此罪叫做(D以古非今罪)76、秦律规定,禁止偷偷地移动田界的标志,否则构成(B盗徙封罪)77、秦朝关于自然资源保护方面的立法主要是(A《田律》)78、秦朝的最高司法审判机关叫(C廷尉)79、秦律规定,宣判后,如果当事人不服,可以上诉,秦朝叫做(C乞鞫)80、“君权神授”理论的最早提出者是(D董仲舒)81、皇帝制度的理论化、神秘化,开始于(C汉朝)82、汉初至文景时期的法制指导思想的主导是(A黄老思想)。
83、汉武帝之后,汉朝的法制指导思想的主导是(C儒家思想)84、汉武帝之后,法制指导思想的核心是(B德主刑辅)85、在历史上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人是(D董仲舒)86、两汉的立法活动始于汉朝建立前的(D约法三章)87、汉朝律典的代表是(C九章律)88、汉朝以典型判例作为法律形式的一种,称做(C决事比)89、汉朝针对某类事的一个方面制定的单行法规,叫做(C科)90、汉代对特定人才的任用方式叫做(C征辟)91、汉代致仕年龄是(C七十)92、最早提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思想的人是(B孔子)93、汉朝首次下诏废除肉刑的皇帝是(C汉文帝)94、汉律规定,女子犯罪量刑,可以不亲自服徒刑,每个月出钱三百以顾人,此刑罚叫做(A女徒顾山)95、在汉朝,如为农民起义通风报信、提供饮食,则构成(D通行饮食罪)96、汉朝规定,吏民如知有人犯法,必须举告,否则就是(D见知故纵)97、汉代诸侯百官的器用、服饰、乘各有规制,如有“逾制”,即构成(B僭越罪)98、汉代的买卖契约叫做(C券书)99、汉代的起诉叫(A告劾)100、汉代对被告人进行审讯叫(C鞫狱)101、汉代对当事人进行判决叫(D断狱)102、汉代经过审讯,得到口供,三日后再行复审,叫做(D传复)103、汉朝中央最高司法审判机关同秦朝一样,叫做(B廷尉)104、汉律规定,如果官吏不执行而且阻碍皇帝诏令,侵犯皇权,则定为(D废格诏书罪)105、“八议”最早规定在(A魏律)106、开始区分律和令的是(A晋律),其中规定“律以正罪名,令以存事制”。
107、以下确立封建制法典十二篇体例的是(C北齐律)。
108、北周的中央审判机关叫做(D秋官大司寇)109、中国古代设置“登闻鼓”始于(B西晋)110、封建法典的(A十恶)源于“重罪十条”。
111、改具律为刑名,冠于律首的法典是(A魏律)。
112、第一次将儒家的“服制”列入律典的是(B晋律)113、晋律规定买卖田宅牛马要向国家缴纳总价值4%的税收,称为(A契税)。
114、北齐时,将廷尉改为(D大理寺)115、御史台发展为独立的中央监察机关是在(C三国两晋南北朝)。
11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纳礼入律的典型代表是(D服制入律)117、最早规定封建制五刑的法典是(B《开皇律》)118、唐宣宗时期,将刑律分类为门,附以有关的令、格、式,编成(B《大中刑律统类》)119、唐律关于户籍、赋役、土地、婚姻方面的内容规定在(C《户婚》)律。
120、最早确立“十恶”罪名的封建法典是(D《开皇律》)121、在唐朝遇重大案件,常由大理寺卿会同刑部尚书、御史中丞共同审理,叫做(B三司推事)122、《开皇律》规定的笞刑分(C五)等。
123、隋朝以(B刑部)为中央司法行政机关。
124、狭义上的唐律,指(A《唐律疏议》)125、《永徽律疏》的篇目共(C十二篇)126、《唐律疏议》中相当于现代法典总则的篇名为(D名例律)127、《唐律疏议》的第十二篇的篇名为(D断狱律)128、隋唐时期最高行政机关是(B三省六部)129、唐代官吏退休的年龄是(C七十)130、在“十恶”中,将侵犯皇帝尊严的行为称为(D大不敬)131、唐宣宗时期编成的《大中刑律统类》共(D121)门。
132、“八议”中有“议宾”一项,指的是(D前朝皇帝的后代)。
133、加役流作为死刑的减刑始于(C《贞观律》)134、唐律中凡是不列入其他“分则”篇的犯罪,都归于(A《杂律》)135、唐朝全国设十个监察区,监察区的名称叫(A道)136、《开皇律》的篇章体例主要依据(B《北齐律》)137、唐律中的五刑制度分为(C二十)等。
138、根据唐律规定,图谋侵害皇帝的宫殿、宗庙、山陵的行为是(D谋大逆)139、唐律规定,不同国家侨居中国的外国人相犯,处理的原则上适用(B唐朝的法律)140、一部保存至今最早的、最完整的、具有封建国家行政法典性质的文献是(A《大唐六典》)141、唐律为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不受损失,允许其扣押债务人的财产抵债,这叫做(C牵掣)142、法典体例在宋朝发生了变化,采用(C刑统)作为法律形式。
143、宋朝将判案的成例叫做(C断例)144、宋朝尚书省和中央其他官署对某事所作的指示或决定,对以后同类事件具有约束力,与敕、令并行,这种法律形式叫做(B指挥)145、宋朝中央官署可依就某项法令作解释,所作的解释叫做(C申明)146、宋朝中央官署根据过去敕文或其他案卷所作出的决定,叫做(D看详)147、宋朝规定了一种法律,即在开封府诸县加重处罚犯犯罪,强化京畿地区的治安,这种法律叫做(A重法地法)148、宋代初年出现了官府承认土地私有权的凭证是(A 红契)149、典卖法律关系制度化,始于(C宋朝)150、宋太祖为了巩固新建立的政权,缓和阶级矛盾,取得民心,制定了旨在改革“五刑之苛”、减轻刑罚的(A 折杖法)151、宋太祖统治后以宽恕死罪为借口,为了赦免死罪者的死刑,而用其他刑代替,推行(B刺配之法)152、《宋刑统》与《唐律疏议》的重大区别之处在于(C 《宋刑统》将敕、令、格、式中的刑事规范附于律文之后)153、宋朝用以制裁“口语狂悖致罪者”的刑罚是(C凌迟)154、宋太祖为了加强对司法权的控制,在皇宫内设置了一种司法机关,即(B宗政府)155、元朝有一部法典,它不是元朝中央政府颁布的法典,而是当时地方政府所篡集的自元初至英宗至二年五十余年间有关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等方面的圣旨、条画的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