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水疱病与猪口蹄疫的比较分析
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的鉴别诊断及防治

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的鉴别诊断及防治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是两种常见的猪病,它们都会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正确识别和诊断这两种疾病,并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于保护猪群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利益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的鉴别诊断及防治进行详细阐述。
一、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的病因和症状1. 猪口蹄疫的病因和症状猪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感染了口蹄疫病毒的猪会出现高烧、口腔和蹄部的疼痛、腹泻、厌食、虚弱、鼻涕增多等症状。
患病猪的口蹄部会出现溃疡、疱疹和溃烂,甚至会出现脱蹄、跛行等现象。
口蹄疫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不仅会导致猪只的死亡率增加,还会对养猪业的发展造成重大损失。
2. 猪水泡病的病因和症状猪水泡病是由猪水泡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感染了猪水泡病病毒的猪会出现高烧、食欲减退、虚弱、站不稳、呼吸急促、结膜炎等症状。
患病猪的口腔、舌头、喉咙、蹄部等部位会出现水泡、溃疡和出血等情况。
猪水泡病也会对养猪业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1. 临床症状的鉴别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在临床症状上有一些区别。
猪口蹄疫患病猪只的口蹄部出现的疱疹、溃疡和溃烂较为明显,患病猪只会出现跛行、脱蹄等情况;而猪水泡病患病猪只的口腔、舌头、喉咙等部位出现的水泡、溃疡和出血比较典型,患病猪只呼吸急促、站不稳等情况较为明显。
2. 实验室检测的鉴别通过实验室检测也可以对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进行鉴别。
口蹄疫病毒可以通过PCR、ELISA等方法检测出来,猪水泡病病毒也可以通过PCR、病毒分离等方法检测出来。
通过实验室检测可以明确疾病的病原体,从而做出准确的诊断。
1. 疫苗接种针对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目前有相应的疫苗可以接种。
对于已知疫情较为普遍的地区或者养殖场,可以考虑对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进行预防性的疫苗接种,以提高猪只对这两种疾病的免疫力,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2.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对猪舍和猪圈进行消毒,加强饲料、饮水的卫生管理,保持猪只的生活环境清洁卫生,减少病原体的传播和感染途径。
51.猪口蹄疫诊断详解和防治要点总结

最全猪口蹄疫诊断和防治方案口蹄疫是由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猪对口蹄疫病毒特别具有易感性。
临诊上以猪口腔粘膜、鼻吻部、蹄部以及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为特征。
特点是起病急、传播快,可引起仔猪大批死亡。
病症表现:常见的是肉猪群先行发病,然后是种猪群,最后是哺乳仔猪。
潜伏3~7天后,在病毒入侵部位(多是口鼻舌部)出现明显溃疡,随后全身扩散并出现第二次溃疡;急性病例有仅尖叫几声就死亡的;大猪:临床潜伏1~5天,蹄部、舌、唇、齿龈、咽及鼻镜等处出现水疱;体温升高至40~41度,精神不振,食欲差,倚墙呆立,驱赶时有尖叫声呈强迫运动;蹄局部发红、微热、敏感,叩诊时呈疼痛反应,不久逐渐形成米粒大、蚕豆大的水疱;水疱液初呈淡黄色、透明,以后变为粉红色或浑浊;水疱破裂后表面出血,形成糜烂,流涎;若无继发感染,一般一周左右可结痂自愈;若有继发感染,则形成溃疡,发生化脓性和腐烂性炎症;严重者蹄壳脱落,常卧地不起;病猪鼻镜、乳房常有烂斑,甚至死亡;仔猪:有母源抗体的哺乳仔猪可无恙;仔猪日龄越小病情越重,通常呈胃肠炎、肺炎和心肌炎,突然死亡;发病一般以幼龄及未经疫苗免疫接种的猪群较为易发。
病死猪尸体消瘦,鼻镜、唇内黏膜、齿龈、咽喉、气管、支气管可见大小不一的圆形水疱疹和溃疡灶;个别猪局部感染化脓,有脓样渗出物;死亡多因病毒侵害心脏,引起心肌炎而心衰死亡,解剖可见心肌切面有灰白或淡黄斑点条纹,俗称“虎斑心”。
传播形式和流行特点:1.病毒可通过病猪破溃的水疱、排泄的粪便、分泌物、乳汁、尿液、呼出的气体、精液等排出体外;温带地区相对湿度大于60%、风速适宜时,病毒可通过空气传播100公里甚至更远;2.野生动物、鸟类、啮齿类、猫、狗、吸血蝙蝠、昆虫,以及与病畜接触或者与病毒污染物接触过的工具、机械、场地等,均可传播疾病;3.据报道,人咽喉可带毒24h并通过呼气传染给其他动物;4.病毒在干燥的环境中或被污染的饲料中可存活数周,在冻猪肉中可长期保存;5.本病在初春、冬末、秋末寒冷季节多发,春季达到高峰,大型猪场一年四季均可发生;6.病毒可经吸入、摄入、外伤和人工授精等多种途径侵染易感猪;7.如延误了早期扑灭,疫情常迅速扩大并难以根除。
猪水疱病的综合防治

71 .. 加 强 饲 养 管 理 : 根 据 猪 只 的 2 应
不 同 生 长 周 期 相 应 调 整 日粮 配 方 , 喂
毒 药 有 较 强抵 抗 力 , 0 0r n 不 在5 ℃3 i仍 a 失 感 染力 ,0C 0r n O i ̄可 6 q3 i和8 ℃l n l a m l 灭 活 . 低 温 中可 长 期 保存 。 %N O 在 3 aH 溶 液 在 3 ℃ ,4h 杀 死 水 疱 皮 中 病 3 2 能 毒 .%过 氧 乙酸 6 i可 杀死 病 毒 。 1 0rn a
( 重庆 长 寿 区云 集 镇 畜 牧 兽 医站 , 重庆 长 寿
中图分 类 号 :8 8 8 文 献 标识 码 : ¥5 . 2 B
猪 水 疱 病 S iev s ua i ae w n ei l ds s1 c r e
文 章 编 号 :08 0 1( 1)3 07 — 2 10— 4 42 0 — 0 6 0 0 0
周 围 环境 进 行 消 毒 。 死猪 的尸 体 、 病 粪 便 及 被污 染 的 垫 料 、 料 等 . 严 格 执 饲 要 行 无 害化 处 理 。
现 转 圈运 动 、 直 性 痉 挛 等 神 经症 状 。 强
4 1 典 型 型 .
本 病 病 原 为 猪 水 疱 病 病 毒 (V V) 于小 核糖 核 酸 病 毒 科 , 道 SD , 属 肠 病 毒 属 ,病 毒 粒 子 是 球 形 ,病 毒 无 囊 膜 ,不 含 脂 质 和 碳 水 化 合 物 ,对 p H
3 z . 现稳 定 . . 5表 0 0 病毒 对 环境 和 酸性 消
2 流 行 病 学
给全 价 饲 料 . 补充 相 应 的 制剂 。 持 或 保
胀 , 而水疱融合 扩大 , 满水疱液 , 继 充 经 12d , 疱 破 裂 形 成 溃 疡 。真 皮 — 后 水
猪口蹄疫与水疱病的鉴别诊断要点

一起牦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治疗盛文晶(甘肃省玛曲县河曲马场畜牧兽医工作站747300)摘要:牦牛素有“高原之舟”的美称,是甘南高寒藏区经济发展和农牧民群众赖以生存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牦牛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以败血症和组织器官的出血性炎症为特征的传染病,故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病(以下简称牛出败)。
其特征为高热、肺炎、急性肠胃炎以及内脏器官广泛出血。
四季均可发病,一般呈散发性或小范围暴发性流行。
该病发病快,死亡率高,若不及时得到控制,可给牧民群众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该病的防治对牧民的增产增收具有其重要的经济意义。
关键词:牦牛;巴氏杆菌病;防治1发病情况2018年9月下旬,河曲马场某村牦牛养殖牧户放牧的牛群中2头膘情良好的牦牛突然出现因呼吸极度困难窒息死亡,同群还有4头牦牛出现发烧、不食,呼吸困难等症状。
2病因分析巴氏杆菌是家畜的常在菌,平时就存在于家畜体内,在气温骤变、抵抗力下降等因素诱发下极易发病。
9月以来该地区十几天阴雨连绵,温度骤降,异常寒冷是诱发本病的主要原因。
3临床症状病牛表现为精神沉郁,鼻孔有黏脓性鼻液流出,听诊肺部出现湿罗音,发生胸膜肺炎,病牛颈部、咽喉水肿,呼吸困难。
4尸体解剖舌体肿大,并伸出口腔,咽喉肿胀明显,切开水肿部流出微混浊的淡黄色液体,气管黏膜上有多量的泡沫状液体,肺组织颜色从暗红、炭红到灰白,切面呈大理石样病变,胸内淋巴结肿大,切面多汁有出血点,心内外膜有出血点。
肝、肾有出血点。
5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鼻孔常有黏脓性鼻液流出,头颈、咽喉部发生水肿),病理剖检变化(内脏器官出血)以及实验室检查,初步诊断为牛出血性败血症。
6防治6.1治疗:对已发病的4头牛用磺胺嘧啶钠静脉注射,同时,肌肉注射青霉素钾,每天2次,连续注射3d ,基本痊愈。
6.2预防: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抵抗力。
对病牛厩舍及周围环境用3%的来苏儿液进行定期消毒。
对该牧户及所在村的所有牦牛进行紧急免疫注射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疫苗,体重100kg 以上的牦牛6mL ,100kg 以下的4mL 。
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的鉴别诊断及防治

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的鉴别诊断及防治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是两种比较常见的猪类传染病,它们的症状和传播方式非常相似,容易混淆和误诊。
因此,在养猪过程中,必须确保疫情监控和及时治疗,以减少病害对猪类产业的损失。
1、症状表现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的症状非常相似,两种病都会引起猪只的食欲不振、发热、乏力、呼吸急促,并出现口腔、爪子、鼻子、背部等部位的水疱、溃疡、糜烂和出血等症状。
此外,猪水泡病还会影响泌乳和繁殖性能,引起孕妇流产和猪仔出生低体重等问题。
2、病原体鉴别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的病原体也有区别。
猪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是一种唯一的病原体;而猪水泡病是由水泡病病毒引起的,在不同地区可能有多个不同的病原型。
另外,病理学上也可以通过鉴别两种病的损害部位及程度。
猪口蹄疫主要病理损害在蹄部和口腔黏膜,严重者可导致蹄的脱落和死亡;而猪水泡病病理损害主要在皮肤和黏膜,不会导致蹄的脱落和死亡。
1、做好疫情监测和管理养猪场应该开展常规的病原菌检测和疾病监测,及时发现和报告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的疫情,争取最早控制病情的扩散。
同时需要对猪只的衛生管理、饲养环境、饲料等加强管理,以防止交叉感染和传播。
2、注重猪的免疫保护在猪只出生的时候,应该对猪只进行全面的免疫保护。
对于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可以采用疫苗接种预防。
注意选择信誉良好的疫苗生产厂家,按照说明书规定的方法和剂量进行接种。
3、使用药物治疗如果出现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的疫情,应该及时采取药物治疗,降低病死率。
疫情初期发现的病例,可以采用药物治疗;但对于病情严重的猪只,建议及时淘汰,以免影响其他猪只健康。
4、隔离和消毒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的疫情发生后,需要对疫区内的猪只进行隔离和清除,以防止病情扩散。
隔离期内,需要对猪舍和周围环境进行消毒,快速杀灭病原体,彻底消除病情。
总之,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是非常严重的猪类传染病,对于养殖户来说,预防和治疗都非常重要。
在猪只的饲养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疾病预防和管理工作,确保猪只的健康生长,保障猪类产业的稳步发展。
猪水疱病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猪水疱病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王彬,汤德元‘,李春燕.曾志勇,张晓杰(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摘要:猜水疱瘸是猪的一种急牲.热性,接触性病簿性传染瘸,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蹄部和口.彝等缸混水疱或溃烂为特征。
猪水疱瘸的流行对畜牧遭生产韬国际经济贸易构成严麓威胁,由手在临诊症状方面与口蹄疫难以区别,因箍对本瘸的防制爨有菲常鬟要酌经济瓤政治意义,因两对该病的准确诊断极其鬟要。
本文中主要从瘸原学诊断.斑清学诊断,核酸诊断和鉴舅g诊断方面对猪水沲瘸诊断进行了较全露的阐述,为猪水泡瘸的诊颐提供参考,以期为科学防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猪水泡病;诊断技术;研究进展猪水疱病(Swinevesiculardisease,SVD)又称猪传染性水疱病,是由猪水疱病病毒(Swinevesiculardiseasevirus,SVDV)引起猪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
该病的流行性强,发病率高,临床上多以蹄冠、蹄叉出现水疱为特征,偶尔在唇、舌、口部、鼻端和腹部及乳头周围皮肤也发生水疱。
由于本病在临诊症状方面与口蹄疫难以区别,因而对本病的防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和政治意义。
本病1966年于意大利首次被发现,1973年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和欧洲口蹄疫委员会先后召开会议,确认其为一种新病,正式定名为“猪水疱病”(Swinevesiculardisease,s、巾),要求各国加强控制措施,凡发现此病,必须通报OIE,并将猪水疱病列为A类法定传染病之一。
在我国《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实施细则》中SVD也被列为一类传染病。
本病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由于各国采取了有力的防制措施,使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目前,该疾病在部分国家和地区虽仍有零星发生,但均未造成大的流行和损失。
本病除可引起初生仔猪死亡外,通常在无继发感染的情况下死亡率很低。
根据SVDV毒株的毒力、感染的途径、感染量及饲养条件的不同各不相同,临床症状可能是亚I艋床型,温和型、也可能是急性型,后者通常仅见于特别潮湿粗糙地面上饲养作者简介:王彬(1985一),男,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从事动物传染病病原分子生物学专业.・通讯作者:汤德元(1964一),男,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动物传染病和中西兽医结合教学科研工作.30猪业科学SWINEINDUSTRYSCIENCE20lo年第嘲的猪。
猪水泡病的诊断与防治

中国畜禽种业2019.03作者简介:杜萍(1982.3-),女,山东省高密市人,兽医师。
猪水泡病的诊断与防治杜萍(山东省高密市动物卫生监督所261500)摘要:文章对猪水泡病的流行情况、临床诊断、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进行综述,以期对兽医临床猪水泡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建议。
关键词:猪水泡病;诊断;防治;管理猪水疱病是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对养猪业危害极大。
由猪水疱病毒引起。
其发病率高,传播能力强。
猪水泡危害人类健康和动物健康,对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流行情况几乎90%品种的猪均易感猪水泡病,且可以感染任何品种、日龄、性别的猪。
密集或频繁运输单位和地区的生猪数量越多,发病率越高。
在分散育种的情况下很少流行。
猪水泡是接触性传染病,可直接、垂直和通过消化道传播[1]。
该病多发生在冬季,高密度的生猪繁殖可能导致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这种病的主要传染源是隐性感染猪、病猪、康复后的猪但仍带毒,皮肤是这种病最容易传播的传染源,病猪通过唾液、粪便、尿、乳汁排出病毒,病毒主要在水泡皮、水泡液、血液中,本病一般不引起死亡。
猪水泡病发病率差别很大,从20%~100%不等,猪水泡病的症状与口蹄疫很相近,但对羊、牛等偶蹄类家畜不感染,有时与口蹄疫同时发生或交替流行[2]。
一般认为,感染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进行,一种途径是通过口腔进入消化道,通过消化道上皮和黏膜的病毒侵入,通过血液循环进入易感部位,造成水疱性损伤和非化脓性脑脊髓炎等病变。
另一种是上皮组织直接通过受污染部位通过皮肤损伤,病毒增殖后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其他易感部位并产生病变。
水泡性损伤是SVD 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病理改变。
其他病理改变如脑损伤并无特征性。
水疱的外观和显微观察与口蹄疫相似。
2诊断2.1临床诊断猪水疱自然感染潜伏期一般为2~5d ,部分潜伏期延长至7~8d 或更长。
感染的性质因感染数量、感染途径和喂养条件而异[3]。
典型特征的囊泡主要存在于蹄上,早期症状是苍白和肿胀的上皮,3~48h 后囊泡明显突起,充满囊泡。
详解猪水疱病

26猪业科学SWINE INDUSTRY SCIENCE 2010年 第4期猪水疱病的临床意义、防控进展与趋势李凯年1,孟 丹2,孟 昱3,编译(1.吉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吉林 长春 130062;2.吉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 132013;3.吉林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吉林 132013)猪水疱病(Swinevesiculardisease,SVD)又被称为猪传染性水疱病,是猪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由小RNA 病毒科(Picornavividae)肠道病毒属(Enterovirus)的猪水疱病病毒(SVDV)感染所致,以鼻部、口腔黏膜、蹄部和母猪乳头周围发生水疱性损伤为主要特征。
由于猪水疱病常以流行的形式发病,发病率高,在临床上又很难与口蹄疫等水疱性疾病区分,对养猪业以及活猪、猪肉及其产品国际贸易和猪的动物福利产生较大的影响。
1 猪水疱病的临床意义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和世界各国都把猪水疱病视为猪的一种重要的烈性传染病,予以高度重视。
但是,从临床的角度看,猪水疱病似乎并不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疾病,流行区域不很广泛,临床症状不像其他烈性传染病那样严重,主要是口、蹄部发生水疱和损伤,很少引起感染猪的大量死亡,感染流行的时间也比较短。
猪水疱病之所被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疾病对待,主要是由于猪水疱病的临床症状不能与口蹄疫(FMD)、水疱性口炎(VS)和猪水泡疹(VES)等水疱性疾病相区分。
特别是不能与口蹄疫区分。
因此,任何猪水疱病的爆发都必须假定为口蹄疫,先采取与防控口蹄疫等同的措施,直到通过实验室检测和验证,从而妨碍了活猪、猪肉及其产品的流通与国际贸易,引起严重的经济损失并引发公共卫生问题。
猪水疱病在生产上造成的损失主要包括掉膘、发育停滞、育肥期延长(平均延长20%)、母猪流产、仔猪死亡以及检疫和消毒等的费用,如果采取隔离、封锁和扑杀措施则损失更大;在国际贸易上,爆发猪水疱病的国家和地区所生产的活猪、猪肉及其产品将不能出口进入国际市场;在公共卫生上,猪水泡病病毒被认为是人类病原体柯萨奇B5病毒的一个变种,可能是从柯萨奇B5病毒演变进化而来。
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的鉴别诊断及防治

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的鉴别诊断及防治1. 引言1.1 猪口蹄疫病和猪水泡病简介猪口蹄疫病和猪水泡病是两种常见的家畜疾病,对养猪业产生了严重的经济影响。
猪口蹄疫病,又称猪口-蹄-皮疹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疾病。
该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或直接接触感染,猪只是其唯一自然宿主。
病毒侵入猪体后会引起发热、红肿溃疡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导致猪蹄部溃疡、烂掉。
猪水泡病是由猪水泡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在皮肤和黏膜上出现水疱。
病毒通过经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疫区爆发时易造成大规模的疫情。
猪口蹄疫病和猪水泡病的传播途径和病理特点不同,而临床表现却有一些相似之处,因此对两者做出正确的鉴别诊断至关重要。
针对这两种疾病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案也有一些区别,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控制病情蔓延至关重要。
1.2 病原学特征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是两种常见的猪类传染病,它们都是由RNA 病毒引起的。
猪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急性、高传染性的疾病,是猪、牛、羊等多种动物的共同危害。
口蹄疫病毒是一种聚乙烯腺病毒科病毒,分为七个典型的血清型,分别为O、A、C、Asia1、SAT1、SAT2和SAT3型。
这些不同类型之间的差异主要在结构和抗原性上,导致不同的流行性和疫病特点。
而猪水泡病则是由猪水泡病病毒(CSFV)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也属于病毒性疾病。
猪水泡病病毒是一种病毒性病原,属于黄病毒科的病毒。
病毒具有核衣壳结构,外表面有一层凸起的结构,内含有一条单链RNA。
这种病毒具有较高的传染性,易在猪群中迅速传播,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病原学特征是区分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的关键之一,通过对病原学特征的了解,可以更好地制定防治策略和进行疫苗接种。
对于这两种疾病的病原学特征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提高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水平,为猪类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2. 正文2.1 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的临床症状猪口蹄疫和猪水泡病是两种常见的猪类传染病,它们在临床症状上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猪五种常见病毒性传染病的诊治要点

1猪瘟猪瘟又称为“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其特征性病变为脾脏边缘梗死和淋巴结大理石样出血。
根据临床特征,可分为急性、慢性和迟发性3种类型。
临床表现。
早起食欲不振、精神沉郁。
喉头有出血点或出血斑,四肢皮肤出血,淋巴结呈大理石样出血,肾脏点状出血,膀胱点状出血;急性感染时,盲肠浆膜有出血点和出血斑,脾脏边缘梗死。
防治措施。
猪瘟防治,免疫是关键。
疫情严重的猪场,仔猪吃初乳前2h,注射猪瘟疫苗,即“超免”。
商品猪免疫后进行抗体检测,确定免疫程序是否合理。
种猪免疫监测进行1~2次·年-1,抗体不达标者补免后监测,再次不达标则坚决淘汰之。
加强免疫。
引入猪群前进行猪瘟病毒抗原和抗体检测,购买猪群进入猪场后进行隔离饲养,排除有带毒可能后方可进入猪场。
2猪伪狂犬病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猪和多种野生动物均可感染的急性传染病。
临床表现:患伪狂犬病的猪主要的临床特征表现为体温升高和神经综合征。
其中新生仔猪最为敏感,偶见呕吐腹泻,主要症状:体温升高和四肢划水样等运动;育肥猪则大多数伴有体温升高,呼吸困难,但多数只呈现隐性感染,并长期带毒或排毒。
母猪如在怀孕初期感染可在感染后约20d发生流产,如在怀孕中期感染伪狂犬病病毒,常产出死胎和木乃伊胎。
此外,公猪感染伪狂犬病病毒后,常表现睾丸肿胀或萎缩,并逐渐丧失种用能力。
防治措施:目前防治伪狂犬病还没有特效药物,疫苗免疫是防治伪狂犬病的唯一有效手段。
加强猪场环境卫生的监管工作也是防治本病的措施之一,由于鼠类是伪狂犬病病毒的主要传播者,因此灭鼠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严格对猪、牛等牲畜进行分群饲养,可以避免伪狂犬病病毒在不同家畜间的交互感染。
要采取措施,净化猪群,采用基因缺失疫苗配合血清学检测方法,淘汰IgE 抗体阳性猪,逐步建立伪狂犬病阴性猪群,从而根除猪伪狂犬病。
3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又称“蓝耳病”,其主要特征:母猪发热、厌食和流产、木乃伊胎、死产、弱仔等繁殖障碍及仔猪的呼吸症状。
养猪技术5种常见猪病的诊断

养猪技术5种常见猪病的诊断猪场中常见的猪病主要有:皮肤的充血、出血症状;体表有水疱;呼吸道疾病和神经症状还经常出现腹泻等症状的出现,现就经常出现的症状进行辨别诊断。
一、猪皮肤有充血、出血症状的诊断方向猪皮肤出现充、出血症状的疾病有很多,目前常见的主要有猪瘟、猪弓形猪场中常见的猪病主要有:皮肤的充血、出血症状;体表有水疱;呼吸道疾病和神经症状还经常出现腹泻等症状的出现,现就经常出现的症状进行辨别诊断。
一、猪皮肤有充血、出血症状的诊断方向猪皮肤出现充、出血症状的疾病有很多,目前常见的主要有猪瘟、猪弓形虫病、猪丹毒、猪链球菌病、仔猪副伤寒等。
遇到这种情况,首先应根据其充、出血的部位和性质及流行病学特点等进行分析并做出鉴别诊断,然后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如遇发病快、死亡率高的情况,则应立即采取隔离、消毒等防控措施,并及时上报疫情。
(1)从临床症状上分析。
在皮肤充、出血的同时出现明显的咽部肿胀:炭疽和最急性猪肺疫病例均会出现咽喉部肿胀的症状,但最急性猪肺疫有明显的急性肺水肿症状,口鼻流泡沫样分泌物,呼吸特别困难。
在皮肤充、出血的同时不出现咽部肿胀:疑似猪瘟:无年龄限制,皮肤红斑指压不褪色。
疑似猪弓形虫病:多发架子猪,皮肤红斑指压褪色。
红斑不突出,皮肤也无棱角和边界。
疑似猪丹毒:多发架子猪,皮肤红斑指压褪色。
红斑突出,皮肤有棱形、方形、长方形等。
疑似猪链球菌病:多发生于仔猪,红斑多见于肢体末梢。
伴有跛行和神经症状。
疑似子猪副伤寒:多发生于仔猪,红斑多见于肢体末梢,伴有腹泻、皮肤湿疹。
(2)鉴别要点。
猪瘟:各种年龄猪发病率、死亡率高,流行猛烈、稽留热,脓性结膜炎,皮肤红斑点指压不褪色。
先秘后泻,粪带黏液。
猪肺疫:发病急,呼吸困难,鼻涕,咽颈肿。
注意常有猪瘟并发。
猪炭疽:多为咽喉型,咽喉部显著肿胀。
咽喉部肿胀的炭疽病例与最急性猪肺疫相似。
弓形虫:散发,架子猪多。
呼吸难,犬坐势,耳、腹、四肢下部皮肤红。
腹股沟淋巴结肿。
猪口蹄疫与猪水泡病的诊断区别

规模 莽 猪
、
WWW.g m z . o z x sc r n
E ma :x y 1 6c m — i rms @ .o l j 2
猪 口蹄疫 的鉴别和 防治措施
罗银 昌
( 大 集 团技 术 职 能 线 二 区 昆 明 动 保 中 心 病 理 室 , 南 昆 明 6 0 0 ) 正 云 5 3 1 1口 蹄 疫 的 特 点
w W zx z . m W . m sc g o
Emal x y 1 6c m - irms @ .o : j 2
规 模 养 猪
猪 口蹄 疫 与猪 水 泡 病 的诊 断 区别
董 依 满 . 世 纪 衡 ( 海 海 利 生 物 药 品 有 限公 司 天 津 蓟 县 畜 牧 发 展 服 务 中 心 , 津 蓟 县 3 10 ) 上 天 0 9 0
产 , 分死 亡 。 病 猪 和 带 毒 猪 是 主要 的传 染 源 . 部 经 呼 吸 道 ,消 化 道 及 损 伤 的 黏 膜 和 皮 肤 而 感 染 。 空
产前 1 0天 再次接 种一 次 4 5毫升/ 。 一 ~ 头 21 .. 猪 每 3个 月一 次 . 次接 种 4 5毫升/ 4公 每 —
4 致 病 力
5 . 4病毒培 养
将 病 料 接 种 敏 感 细 胞 .如 猪 肾 原 代 或 传 代 细 胞 、原 代 牛 甲状 腺 细 胞 和 原 代 或 传 代 牛 肾 细 胞 , 这
今 日畜 牧 兽 医@ 2 1 0 第 1期 1年
猪 口 蹄 疫 的 免 疫 与 防 控 .企 业 篇
统。
56核 酸 诊 断 .
由 于二者在 临床 表现 上基 本相似 ,而且 对待
两 种 病 的 处 理 方 法 有 很 大 区 别 . 1 有 效 、 速 准 『此 大 快 确 的 早 期 诊 断 有 很 强 的 实 际 意 义 , 格 来 说 , 于 严 由 疑 似 发 牛 口 蹄 疫 而 采 取 封 锁 和 全 群 扑 杀 对 一 些 猪
猪口蹄疫、猪水疱病、腐蹄病的鉴别诊断

2 0 1 5 年
3 1 卷
第7 期
临 床病 的鉴别诊 断
王许艳 石银 亮 周建东 康美红 季晶晶
( 如 东县掘港 畜牧兽医站 ,江苏如东
自参 加工 作 以来 ,本 人 在下 乡为 养殖 户 进行 技 术 宣传 和无 偿 服 务 的过 程 中 发现 ,很 多养 殖 户无 法 区 分猪 口蹄疫 、猪水 疱 病 、 腐 蹄 病 这 三类 疾 病 。只要 生 猪发 生 蹄 部疾 病 或 者 出现 水 泡症 状 , 就 总是 武 断 地 认为 这 是 猪 口蹄 疫 ( 俗 称 五号 病 ),但 实 际 上生 猪 蹄 部疾 病 还 包 括 了一 些其 他 疾 病 ,比如 猪腐 蹄 病 ,生 猪 出 现水 泡 症 状也 可 能 是 猪水 疱 病 。这 些疾 病 病 症 相似 ,但 实际 原 理截 然 不 同 ,现 将 猪 口蹄 疫 、猪水 疱 病 、腐 蹄 病 的形 成 病 因 、易感 动 物 、 传播 途 径 、临床 表 现 、病 理 变化 、主 要症 状 、防治 措 施 区别 诊 断
如下 :
2 2 6 4 0 0 )
空气 传播 的可 能性 很小 。
4 临床表现
4 . 1 猪 口蹄 疫 病 临床 上 以 口腔 黏膜 、蹄部 及 乳 房皮 肤发 生水 疱 、溃烂 为 主要
特征 。
1 形成病 因
猪 口蹄疫 病 :猪 口蹄 疫 是 由小 核糖 核 酸 病 毒科 的 口蹄 疫 病 毒 引起 偶蹄 兽 的 急性 热性 高度 接触 性传 染 病 。 猪 水疱 病 :猪水 疱 病 是 由肠 道 病 毒属 的 猪水 疱 病 病毒 引 起 猪 的一 种 急 性接 触 性 传染 病 。该病 毒 对外 界 环 境适 应 性 强 ,对 一 般 消毒 药 的抵 抗力 也很 强 。 腐 蹄 病 :主 要 成 因包 括 猪舍 水 泥地 面造 成生 猪 蹄 部磨 损 。 尤 其 是 规 模 化养 殖 的 生猪 。生 猪运 动 量 减少 ,水 泥地 面 坚硬 ,使 猪 起 卧对 猪 蹄摩 擦 加 大 。再 加 上夏 季 蚊蝇 攀 爬 叮 咬 。猪 圈 的不 清 洁 等 一 系 列 因 素致 使 蹄病 增 多 ,形 成 腐蹄 病 。主要 表 现 为蹄 趾 间皮 现 强直 性痉 挛 。 肤 化 脓坏 死性 炎症 。 从 临床 角度 看 ,猪 水疱 病 一般 只对猪 的肥育 计 划产 生 轻微 的 2 易感动物 猪 口蹄 疫 病 :主 要 侵 害 偶 蹄 动 物 。 猪 、牛 、羊 都 易感 染 , 影 响 ,但 本 病 的症 状与 口蹄 疫 的症 状 很难 区别 ,从 而妨 碍 了猪 和 人 也 可 以发病 ,并 易 引起 大 流行 。成 年猪 病 死率 低 ,仔 猪 病 死率 猪 产 品 的流 通 与 国 际贸 易 ,国际 兽疫 局 将 其 列为 A 类 动 物疫 病 , 高。 我 国将 其列 为一 类动 物疫 病 。 猪 水 疱 病 :流 行 特 点 该 病 仅 猪 类 动 物 易 感 。 各 种 年 龄 、性 4 . 3 腐 蹄 病 。 别 、品 种 的猪 均 可感 染 ,集 中于 规 模化 猪 场 ,牛 、羊 等家 畜 不 发 患猪不站立或站立不稳 。蹄间和蹄冠皮肤充血 ,红肿。严重 病 ,不易 引起 大 流行 。人 类有 一定 易 感性 。 者 蹄趾 间皮肤 及 蹄 底破 损处 流 黄 色水 样 液 ,蹄匣 松 动 ,触诊 疼 痛 腐蹄 病 :该病 多 见 于牛 、羊 。 反 射敏 感 。蹄 底 及蹄 趾 间皮 肤 肿胀 ,两趾 外 展 ,穿 刺后 很快 渗 出 黄 色脓 汁 。 3 传播途径 猪 口蹄 疫 病 :猪 对 口蹄 疫 病 毒特 别 具有 易 感 性 ,有 时 牛 、羊 5 病理变化 等 偶 蹄兽 不 发 病 ,猪 还 能发 病 ,不 同年 龄 的猪 易 感程 度 不 完 全相 5 . 1 猪 口蹄 疫 病 同 ,一 般 是越 年 幼 的仔 猪 发病 率 越 高 ,病 情越 重 ,死 亡率 越 高 ; 大 猪 解 剖 一 般 特 征 性 病 变 ,少 数 可 见 胃肠 出 血 性 炎 症 。仔 猪 口蹄 疫 发 生 没 有 严 格 的季 节 性 ,流行 有 明 显 的 季 节 性 ,一 般 猪 呈现 典 型 的 “ 虎斑 心 ” ,心 包膜 有 弥散 性及 点 状 出血 ,心肌 松 冬 、春 两 季易 发 生大 流 行 ,尤 以春 季达 到 高 峰 ,但 在大 型 猪 场及 软 ,心 肌 切 面有 灰 白色 或淡 黄 色 的条纹 ,似 老虎 皮 上 的斑纹 ,个 生 猪 集 中 的仓 库 ,一 年 四季 均 可 发 生 。病 猪是 最 危 险 的传 染 源 , 别肺 有不 肿 或气肿 现 象 。 发 病 期排 毒 量 最 多 。水 疱皮 、水疱 液 、奶 、尿 、唾液 及 粪 便含 毒 5 . 2 猪 水 疱 病 量 最 多 ,毒 力 也最 强 ,易 于传 染 。猪 不 能 长期 带 毒 ,病 毒 通过 直 病 毒侵 入 猪体 ,扁 桃 体 是最 易 受害 的组 织 。皮 肤 ,淋 巴结 和 接 接 触传 播 。污染 的畜 产 品 、饲 料 、草 场 、饮 水 和水 源 、交 通工 侧 咽后 淋 巴可 发 生早 期感 染 。原发 性感 染 是通 过 损伤 的皮肤 和 黏 具 、饲养 工 具 都 可成 为 传染 源 。空气 也 是 重要 的传播 媒 介 。 口蹄 膜侵 入体 内经 2 —4 d 在 入侵 部形 成水疱 ,以后 发展 为病 毒血症 。病 疫 传 播迅 速 ,常呈 跳 跃 式流 行 ,主要 发 生 于集 中饲养 的猪 场 、仓 毒 到达 口腔黏 膜 和其 他 波分 皮肤 形 成次 发性 水 疱 。本 病 毒对 舌 , 库 ,城郊 猪 场及 交 通 沿 线 。畜 产 品 、人 、动物 、运输 工 具 等都 是 鼻盘,唇 ,蹄的上皮 ,心肌 ,扁桃体的淋巴组织和脑干均有很强 本病 的传播 媒介 。 的亲 和 力 。上 皮病 变 的发 生 可分 为 两个 过程 ,一是 细 胞死 亡 和 由 猪 水 疱 病 :本 病 主 要 通 过 直 接 接 触 和 消 化 道 传 播 。病 猪 和 于皮 肤 棘 细胞 层松 解 丧失 了亲 和力 ;二 是 细胞 内水 肿 导致 上 皮 细 带 毒 猪是 重 要 的传 染 源 ,它 们 的粪 尿 、鼻液 、 口腔分 泌 物 、水 疱 胞 的网状 变性 。 皮 、水 疱 液 内 均含 有 大量 病 毒 。 易感 猪 与病 猪 的 直接 接 触 或经 被 5 . 3 腐蹄 病 污染 的饲料 、饮水 、运输工具等间接接触均能引起发病。本病常 口腔 、乳 房 以及心 律 、心音 等其 他检查 未见 异 常 。 年 发生 ,呈 地方 流 行性 ,在 高 密度 饲 养 区传 播 较快 ,发 病率 高 达 6 防治措施 7 0 %~ 8 O %,而 死 亡率 低 。 6 . 1 猪 口蹄 疫 病 英 国从 1 9 7 2 年至1 9 7 9 年共 暴 发 了4 4 6 次S V D,其 中6 6 次 是 由污 ( 1 ) 加 强饲 养管 理 ,做好平 时 的免 疫预 防工作 。有 问题 及 时 染 的运 输 设施 引起 ,7 4 次 是 由于从 污 染 的场 地 调运 生 猪 引起 ,6 6 在猪 病 门诊 提 出 ,如 疑 为 口蹄疫 时 ,立 即向上 级有 关 部 门报 告疫 次是 由于 饲 喂污 染 的 泔脚 饲 料 引起 ,其 次是 由于人 员 流 动 、横 向 情 ,并 采集 病 料送 检 ;对 发病 现 场 进行 封锁 ,按上 级业 务 部 门 的 传播 及 二 次 复 发等 原 因 引起 。实 验 表 明S V D 与 口蹄 疫 不 同 ,通 过 规 定 ,执 行 严格 的封锁 措 施 ,按 早 、快 、严 、小 ( 下转 第 5 6 页)
猪水疱病的临床症状、诊断以及防治措施

猪水疱病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发病较急,主要由水疱病毒引发,同时具有较高的传染率,任何品种和任何日龄的生猪都可能染病,同时疾病并不具备性别之分,甚至在牛和羊个体上也可短期携带病毒,但牛羊个体并不会发病,主要将病毒传染于生猪,最后患病。
疾病潜伏期一般在3d 左右,甚至最长可达7d,部分个体有更久的潜伏期。
针对疾病症状进行分析,通常比较类似于口蹄疫,发病后生猪乳头和口鼻部位会出现显著的水疱特征。
当有个体发病后很可能造成群体暴发,同时有着很强的流行性[1]。
我国早已将此疾病列为一类疫病,因为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同时传播速度很快,所以很可能导致养殖者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进行养殖时关于此类疾病防控必须给予足够重视,最大程度上降低损失。
1疾病病原及流行病学1.1疾病病原此疾病病原为猪水疱病毒(s wi n e v e s ic u lar di s ea s e v ir us ,S V D V ),属于一种R N A 病毒,病毒粒子呈圆球状,且直径为23n m 左右,疾病病毒和柯萨奇病毒可以进行交互中和,同时只有一个血清型。
通过对此类病毒开展体外培养可发现在多种细胞中都可进行正常生长,同时还会导致细胞病变。
在猪肾细胞上水疱病毒经过多次传代培养,毒力会逐渐呈下降趋势,但免疫原性相比以往不会出现一定改变,所以基于此特性可将弱毒疫苗制造出来。
外界环境并不会对此类病毒产生一定影响,甚至在-20℃情况下病毒在病猪皮肤和肌肉中可以存活300d 左右,在高温50℃环境下进行60mi n 的处理依然存在一定感染性,通过消毒剂进行灭毒,在短时间内并不能将其有效灭杀,但一般对含碘、含氟消毒剂敏感。
1.2流行病学此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品种的生猪,特别在扩大养殖规模、频繁运输生猪情况下,疾病发生率显著增加。
疾病可垂直传播,或通过消化道、接触损伤皮肤传播。
当皮肤上存在擦痕或小伤口,都可能导致遭受感染。
带毒猪、病猪都是常见传染源,就算经过治疗已经痊愈依然可能携带病毒再次造成感染。
生猪屠宰检疫中口蹄疫鉴别及诊断方法

生猪屠宰检疫中口蹄疫鉴别及诊断方法猪肉作为大众餐桌上的一大肉食种类,就像是人们对蔬菜水果有无农药残留的担忧一样,人们也会担心其是否健康。
当然,在1997年之后我国就对猪肉实行了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的政策。
也就是说,居民在市场中购入的猪肉是经过安全检疫的,那么对于疫病检查的工作人员来说,如何更快,更准的对送检猪肉进行检查,保障人民的食品健康安全就成为了被研究的问题。
在对生猪的屠宰检疫中,会进行多项疫病的检验,其中就有口蹄疫病的检验。
本文以生猪屠宰检疫中的口蹄疫病为中心,深入分析实践中应当如何对口蹄疫病进行检查检验,希望能以此更好的投入检验工作中,为居民的餐桌安全保驾护航。
关键字:生猪屠宰;检疫;口蹄疫引言: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升,大家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一直在不断提高,“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安全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尤其是新冠疫情的爆发,为人们的饮食安全敲响了警钟,入口食品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非洲猪瘟之后,我国的猪肉市场价格也受到影响而节节攀升。
正是在这样的时候,猪肉的安全更加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检疫人员更加应当重视生猪屠宰检疫这一工作。
对于生猪屠宰检疫的技术分析有利于检疫工作的进行,更有利于保障人民的食品安全。
对口蹄疫的专项分析,更加有利于加强疫病检验人员的工作效率。
本文以生猪屠宰检疫中的口蹄疫为出发点,对口蹄疫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将其与其他疫病的特征进行区分,以便于更好的了解口蹄疫病的特征,及时的进行诊断。
一、猪口蹄疫概述口蹄疫以其传播迅速和传染性强而闻名,一旦传播和爆发,往往会给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贸易带来严重的影响。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入A类烈性传染病,我国也将其划入严格控制、强制免疫的一类动物传染病。
1.口蹄疫的病原分析口蹄疫,英文全称foot and mouth disease,英文简称FMD,是一种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偶蹄类动物而产生的疾病。
患有口蹄疫的動物会出现其口、足等部分部位出现水泡的现象。
猪的疾病 猪水疱病 的知识和防治

猪的疾病猪水疱病的知识和防治一、概述:猪水疱病(Swine vesicular disease,SVD)是由猪水疱病病毒(SVDV)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
1966年首次在意大利报道,随后在世界许多国家都有报道。
本病流行性强,发病率高,以蹄部、口部、鼻端和腹部乳头周围皮肤发生水疱为特征。
临诊症状与口蹄疫极为相似,但牛、羊等家畜不发病,猪发生本病时应及时进行实验室确诊。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猪水疱病列为A类传染病。
二、病原:猪水疱病病毒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Picornaviridae)、肠道病毒属(Enterovirus),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基因组全长约为7400个核苷酸,病毒衣壳为二十面体对称。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病毒粒子为近球形,用超薄切片观察到在SVDV感染的仓鼠初代细胞中,细胞质内有大量呈晶格状排列的病毒颗粒,有空心病毒和实心病毒两种,大小均一,直径为22~23nm。
用磷钨酸法测得病毒粒子直径为28~30nm,用沉降法测定为28.6nm.。
本病毒的分子量为10.4×106,在氯化铯中的浮密度为1.33±0.01g/mL,沉降系数为156±3S。
在蔗糖和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中产生148S病毒粒子、无RNA的81S和49S空衣壳3种颗粒,3种颗粒均可与SVDV抗血清产生反应。
猪和人是已知的SVDV的自然宿主。
奶牛、水牛、黄牛、绵羊、山羊、马、驴和鸡等均不发病。
2日龄的吮乳小鼠和1~2日龄的吮乳仓鼠、大鼠可人工感染发病,出现痉挛和麻痹等神经症状。
7日龄以上的小鼠具有抵抗力。
成年小鼠、仓鼠、兔和豚鼠虽不发病,但能产生中和抗体,可制备抗血清。
SVDV不感染鸡胚。
水疱病病毒在乙醚中于4℃下保存10~12h,毒力无明显降低,说明病毒无脂蛋白囊膜;在pH7.0的条件下可于4℃存放160天病毒滴度不降低;在pH5.0、4.0和3.0的缓冲液中保存1h,活力不变,说明SVDV具有抗酸性,这一点与口蹄疫病毒不同。
猪口蹄疫和水泡病、水泡性口炎、猪水泡性疹的鉴别诊断

头孢噻呋钠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现状及真假鉴别
王 东 军
头 孢 噻 呋 钠 是 全 球 第 一 个 畜 禽 专 用 的第 三 体 内动 力 学 过 程 、 低 的 药 物残 留 以及 动 物 专 用 极 具 有 广 阔 的应 用 前 景 。 头 孢 噻 呋钠 的 药 理特 性 :
一
由于 头 孢 噻 呋 钠 具 有 以 上诸 多优 点 , 以 已 所 但 随 着 头 孢 噻 呋 钠 制 剂 在 兽 医临 床 上 的 大
代 头 孢 菌 素 。头 孢 噻 呋 钠 以 其 优 良的抗 菌 活 性 、 被 广 大养 殖 场 大 量使 用 . 获 得 了 良好 的 I碑 。 并 Z l 的属 性 , 为 新 一 代 兽药 的代 表 。在 兽 医 临 床 中 量 使 用 , 冒 伪 劣 产 品开 始 大 量 出 现 , 重 影 响 成 假 严
和吃乳后发生) 、最 后 导致 脱水 消瘦 死 亡 。 哺 乳 仔 猪 和 幼龄 猪 死 亡 率 高 ;
2. 疗 原 理 治 33注意 事 项 .
寒冷季节多发。 1猪 口蹄 疫 防 控 知 识 .
之机 。
根 据免 疫 干 扰 原 理 ,应 用 大 剂 量 的 新 意。 城疫 I 系弱 毒 疫 苗 ,这 是 一 种 免疫 干 扰 素 3 - 合 使 用 抗 生 素 ,如 用 25 - 3配 3 .%的 的诱 生 剂 ,再 加 上 免 疫 增 效 剂 双 价 活 力 素 蒽诺 沙 星 ,每 千 克 体 重 O5 1毫 升 或 每 头 .— ( 由优 质 松 果 菊 、 白细 胞 介 素 一 , 物 血 凝 猪 用 先 锋 霉 素 O ~ 2植 . 2克 ,肌 肉 注 射 可 防 治 5 素 、 疫增 强等构成 ) 诱 导组织 细胞 , 免 可 产 继 发感 染 等 。 生 内源 性 干 扰 素 .这 种 干 扰 素是 猪 本身 产 33 本 疗 法 经 多 年 来 大 量 病 例 治 疗 .. 4 生 , 对 性 强 , 抑 制 病 毒 蛋 白 质 的 合 成 , 安全 有 效 ,若 初 次 使 用 本 法 可 先 作 2 3头 针 能 — 从 而抑 制 和 抗 杀 传 染 性 胃肠 炎 和 流 行性 腹 猪 . 经 05 1 时 观 察 不 出 现 过 敏 反 应 , 若 . 小 — 泻 病 毒 而 达 到 迅 速 治 愈 的 目的 。 即 可 全部 使 用 。 335 治 疗 过 程 中 , 合 饮 服 口服 补 - 在 . 配 液盐 水 或 服 用 葡 萄 糖 ( 或红 糖 )黄 芪 多糖 、 、 新 城 疫 I 弱 毒 疫 苗 每 瓶 5 0羽 , 系 0 用 电解 多 维 复 合 水 , 康 复更 快 。 则 2 0毫 升 注 射 用 水 稀 释 每 1毫 升 中 含 2 5 4 预 防方 法 . 羽; 双价 活 力 素 每 支 用 5毫 升 水稀 释 。 41对妊 娠 母 猪 于产 前 2  ̄ 0天 。 猪 . 03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