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

合集下载

全国高中政治课竞赛一等奖《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教案及点评

全国高中政治课竞赛一等奖《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教案及点评

全国高中政治课竞赛一等奖教案及点评:《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相结合。

开发多种课程资源,将知识的传授过程转变为知识的生成过程,使学生在知识的生成和构建过程中,积极思考,增强辩证思维能力。

紧扣时代特征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将知识探究、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有机统一,力求实现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剖析自然界与社会生活中的实例,领会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列举具体事物,在判断分析中理解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并进一步把握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走出判断新旧事物的认识误区。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三大领域来认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变化与发展的分析判断以及知识网络的构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能力;通过对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的讨论,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并能用发展的观点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能力;从对苏南模式的分析讨论中,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理解和谐社会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关注社会发展,树立科学发展观。

【教学重点】发展的实质。

本框中心内容是讲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而理解发展观的关键是对发展实质的理解,只有理解了这个问题,才有助于认清发展与运动、变化之间的关系,确立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难点】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

这个问题在理论上容易理解,但在实际生活中却难以区分和把握。

因为在实际生活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错误标准,而且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和欺骗性,如果不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就难以分辨和认识其错误的实质。

【教学设计】《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教学点评严伯霓1. 凸显学科理念,落实三维目标。

以“激发思维,引入课题——合作探究,构建知识——学以致用,走出误区——拓展延伸,提升自我” 为教学流程,既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也达到了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目的。

高二政治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

高二政治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

《生活与哲学》第8课学案一、基本原理:1、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1)原理内容: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1>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2>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

<3>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例1】“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

”这体现了A.社会变化总是循环往复的B.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D.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例2】《孙子兵法》曰:“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而制胜者,谓之神。

”这段话表明的哲理是①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是联系的,认识了前者就认识了后者②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③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④事物变化无常,人的认识能力无限A.①②B.②③④C.①④D.②③【例3】许多地区为了促进经济发展都把GDP最大化增长作为唯一目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和矛盾。

在发展观问题上的历史教训主要是…()A.没有把握好量变引起质变的原理B.没有抓住主要矛盾C.没有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D.没有很好地贯彻全局观念【例4】(经典题)温家宝指出:经济发展慢了不行,那样就业压力就会更大,财政收人会减少,许多应该办的事业就会缺乏资金;经济发展过快不行,那样经济运行紧张,难以为继。

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温家宝总理的上述分析体现了()①看问题、办事情要坚持适度原则②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④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P63--64(1)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高考政治哲学主要知识点归纳

高考政治哲学主要知识点归纳

高考政治哲学主要知识点归纳高考政治哲学主要知识点归纳: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原理)原理内容: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因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承认自然界与社会的客观性。

反对:实际工作中,违背世界物质性原理的表现是主观主义。

2、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反对:反对从主观出发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运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从国情出发的依据。

3、意识的能动性原理原理内容:①意识不仅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外表、现象、本质、规律;②而且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重视精神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反对:反对夸大或否认意识的作用。

运用: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唯物论依据。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物质决定意识是第一位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是第二位的,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方法论:正确处理主客观关系,达到主观符合客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同时重视精神的作用。

反对:反对从主观出发;夸大或否认精神的作用。

运用:论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的正确性。

5、规律的客观性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原理原理内容:①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可抗拒,人们不能创造、消灭规律;(规律的客观性包含三层含义:第一、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第二、规律的客观性突出地表现在它是不可抗拒的;第三,还表现在它是不可创造和消灭的。

【高中政治】高中政治知识点(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

【高中政治】高中政治知识点(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

【高中政治】高中政治知识点(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原理内容】:(1)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

(2)发展的实质就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3)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这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1)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2)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

(3)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看待一个人应当坚持变化发展的观点;说明我国的改革事业是新事物,要用创新精神拥护和支持改革,积极投身到改革事业中去;说明必须用发展的观点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制度,看到两种社会制度的不同前途,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说明要用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认识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是毛泽东思想的最新成果,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在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态度上,做到与时俱进,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知识点(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希望同学们阅读后会对自己有所帮助,祝大家阅读愉快。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8.1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8.1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A、事物是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B、物质是变化发展的 ,不存在静止不变的事 物 C、事物的运动变化是具有相对性 D、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和人的意识无关
辨析: 一切事物都在变化发展,变化就是发展。
(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 变化,不变化发展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自然界、 人类社会、人的认识也是发展的。认为一切事 物都在变化发展是正确的。
(2)变化与发展不能等同。变化有两种趋势, 有前进的、上升的,也有向下的、倒退的。只 有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发展 是事物的前进与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 物的灭亡。认为变化就是发展是不科学的。
D
单选:
2、一次山洪爆发,蚂蚁们乱作一团,它们牢记着 冲出火海的成功经验,越聚越多,越抱越紧,愈来 愈大的蚁球很快就沉入水底.这说明 A 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 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性 B 主观不可能与客观相一致 C 事物既有外部联系,也有内部联系 D 必然的联系比偶然更能指导实践到得成功
原理: 二者
,密不可分
方法论: 坚持
统一
(1)部分是 中的部分,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 影响到部分。
方法论: 树立 统筹全局
观念,立足

(2)整体是由 构成的, 方法论: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 搞好 ,用 的功能, 的性能会对整体 推动整体的发展。 的性能状态起 作用
的发展
〖原理内容〗: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 义上就是 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 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 本特征是 、 和 的优化趋 向。 〖方法论〗: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 事物的 ,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 的 .和 ,用 来认识事物。
(1)联系的客观性;(2)联系的普遍性; (3)割裂整体与部分关系

高中政治 哲学生活知识框架

高中政治 哲学生活知识框架

发展的观点1、发展的观点(普遍性及实质原理)【原理内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之中,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方法论】: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2、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事物发展途径原理)【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

【方法论】: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

3、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事物发展状态原理)【原理内容】:⑴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⑵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⑶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不断前进。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①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③.控制量变,坚持适度原则矛盾的观点(全面的观点)1、对立统一原理【原理内容】: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趋势。

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联结的属性、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既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同时存在,不可分割的。

【方法论】:①要求我们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的对立又要看到统一,在统一中注意对立,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高二政治知识点总结:正确认识事物发展

高二政治知识点总结:正确认识事物发展

高二政治知识点总结:正确认识事物发展(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二政治知识点总结:正确认识事物发展本店铺整理了《高二政治知识点总结:正确认识事物发展》供考生参考。

第二章:第一节 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_高二政治教案

第二章:第一节 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_高二政治教案

第二章:第一节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_高二政治教案【教学目的】(一)知识目标1、识记联系的含义2、理解事物的联系既是普遍的,有是客观的3、运用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的原理,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等。

【重点和难点】1、事物联系的普遍性2、事物联系的客观性【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什么是物质?(导入新课)世界的本质是什么?通过第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也了解了马克思哲学对于世界本质问题的基本观点,即: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那么,这个物质世界的状态怎么样?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彼此孤立的还是普遍联系的?是静止不动的还是变化发展的?如果是变化发展的,那么这种变化发展是杂乱无章的还是有规律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对这些问题做出了科学的回答。

所以从今天起我们开始一起学习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一系列内容。

也就是第二章:用联系发展和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接下来老师给大家讲个趣味故事,故事是这样的,很久以前,有个县官,他非常喜欢画画,尤其喜欢画老虎,可是他画得不好,但又霸气得很,不准别人说不好。

有一次他又画了一只老虎挂在堂上,问一个机灵的下属:“你看我画得像吗?”下属答:“我不敢说。

”“为什么?”我怕。

“你怕什么?”“我怕老爷”。

县官一听,有些得意,便追问道:“老爷怕什么?”“老爷怕皇上。

”“皇上怕什么?”“皇上怕天。

”县官一想,对啊,皇上不是“天子”么,当然怕天,“天怕什么?”“天怕云彩遮住。

”“云怕什么?”“云怕风刮”“风怕什么?”“风怕墙挡”“墙怕什么”“墙怕老鼠钻洞。

”“老鼠怕什么?”这时候下属说了:“怕、怕、怕老爷画的这个东西。

”故事讲完了,老师要问了。

这个故事揭示什么哲学道理(提问)?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所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政治哲学高中知识点

政治哲学高中知识点

唯物论部分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原理内容】辨证唯物论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表现: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也是客观的),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1)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

(2)还要求人们在实践中必须要首先承自然界的客观性,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2、意识的反作用原理:【原理内容】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物质和意识辨证关系的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我们要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既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反对割裂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

4、规律客观性的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抗拒的。

【方法论】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主观主义。

5、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原理:【原理内容】(1)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

(2)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3)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人们办事情的过程,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而要把事情办好,就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方法论】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辩证法部分(一)联系的观点1、普遍联系原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原理内容】(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高二政治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高二政治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全国一等奖教案及点评:事物是改变发展的“事物是改变发展的”教学设计教案设计说明:思想支配行动,正确的教学思想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是老师的指挥棒。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里的“发展”是指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特性分层发展和可持续、终身发展。

为了更好地贯彻这一宗旨,在设计中我努力做到四个调整:调整教学目标,调整师生关系,调整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调整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教学分析:1、教材处理:教材是老师教学的基本依据,思想政治课课本因其内容的特殊性,常变常新。

因此,要上好课,就应当吃透教材,明确其编写意图、结构、重难点。

但这绝不是意味着我们要拘泥于教材,要破其卷、取其神、消化教材、优化结构。

以此为指导思想,我对本框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目的是让学生更主动地关注社会现实,提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在教学中,在基本遵循教材编排依次的基础上,个别地方做了调整,对教材的部分内容进行了再加工;同时选取部分事例,运用多媒体课件活化教学内容,激活学生思维,引发学生合作和探究。

2、学情分析:教学受众是中学二年级学生,其思维的独立性虽有显著发展,但总体上仍具有局限性。

特殊是抽象思维实力有待提高,独立思索实力仍有片面性。

但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他们对老师纯粹地讲授哲学概念、原理爱好不大。

所以,课堂教学须要老师很好地把学生的爱好转移到抽象的哲学学问上来,使他们主动学习。

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懂得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在改变发展中,识记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含义,理解发展概念和驾驭推断新旧事物的客观标准。

通过“世界是改变发展的”教学,培育和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实力;通过推断新旧事物标准的教学,提高学生推断是非正误的实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探究法、探讨法、分析法、辩论法,创设详细的情景作为载体,总结分析哲学道理,使哲学道理生活化、通俗化,理解哲学道理过程化、自主化。

情感看法与价值目标:通过教学,培育学生辩证法的思想,并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发展观。

新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4:第8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新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4:第8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8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共2个一级考点)考点一、二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都是变化发展的。

【方法论】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2、发展的实质【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与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概念揭示了万事万物的各种运动变化所包含的前进和上升的趋向性。

【方法论】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培养创新精神。

【拓展】:把握发展要着重注意三点:(1)运动、变化、发展的关系联系:都表明事物不是绝对静止、不是凝固不变和僵化。

区别: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一般变化变化既有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也有下降的、向后的、退步的(运动、变化都没有直接表达或规定运动、变化的总体性质和趋势)发展是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变化(揭示运动变化的趋向性)可见,发展是一种运动变化,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只有那些上升的、前进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2)质变不能等同于发展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质变作为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包含两种情形:一是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上升性的根本变化;另一种是倒退性的根本变化。

发展属于第一种质变,不能把任何质变都看成是发展。

可见,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但有了质变也不一定有发展。

(3)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具有远大前途错误标准之一(时间标准):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以事物出现的时间的先后错误标准之二(力量强弱标准):目前力量强大、发展速度快、成熟和完善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以事物的一时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是否成熟和完善错误标准之三(形式、名称、旗号标准):有人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上判断新旧事物。

3、事物发展的途径:正确认识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关系(1)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提醒】(1)、量变引起质变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事物在数量、程度上的增减到达一定的程度引起质变;另一种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次序上的变化也会引起质变。

高二政治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汇总

高二政治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汇总

高二政治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汇总习高二政治哲学部分需要掌握哲学的原理和方法论,这样才能进行政治的答题,否则不能进行政治的答题,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二政治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汇总,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政治哲学原理及方法论(一)(辩证)唯物论1.自然界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方法论】: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②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

2.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①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1)一切从实际出发(2)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认识。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党的指导思想、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工作计划之间的关系,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说明社会主义既是物质的富有,也是精神的富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3. 规律的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改变或消灭规律,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方法论】:承认规律的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在各项工程、宏观调控等工作中,要按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说明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根本点,正是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才取得了巨大成就。

高二年级政治上册考点归纳

高二年级政治上册考点归纳

高二年级政治上册考点归纳【一】(1)联系的观点【考点梳理】一、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的。

方*: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具体的联系有:因果联系、整体和部分的联系等等)二、事物因果联系的原理(包含两个小原理):1.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一切现象都处于一定的因果联系之中,一定的结果都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有果必有因。

方*:这就要求我们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以提高行动的自觉性。

(注意其侧重点)2.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一切现象都是处于一定的因果联系之中,一定的原因都会引起一定的结果,有因必有果。

方*:这就要求我们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以提高行动的预见性。

(注意其侧重点)三、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包含两个小原理):(★)1.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整体高于局部,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的地位。

方*:这要求我们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目标。

(树立全局观念)(注意侧重点在“整体”重要性)2.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整体都是由部分组成的,部分的变化会影响到整体的变化,有时甚至还会对全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方*:这就要求我们搞好局部,以使整体功能得到发挥。

(注意其侧重点在“不能忽视局部”)(2)发展的观点一、事物变化发展的原理:(★)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处于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

方*: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如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二、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内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注:可以分为两个小原理)方*:我们要坚持用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看问题,但首先要重视内因,其次也不能忽视外因。

高中哲学——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高中哲学——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A、①② B、 ③④ C、①④ D、②③
“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 看”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哲 学道理?
说明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 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永恒变化发展 的世界
探测月球
探索太空
问:人类对宇宙 的深入探求说明
了什么哲理?
(人的认识是变化发 展的)
1、发展的普遍性
世界上的 一切事物
自然界 人类社会 人的认识
都是变化发展的 (原理)
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1、发展的普遍性 2.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实质就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把握发展要着重注意两点
错误标准之二: 现状标准
※有人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 面形式上判断新旧事物。
错误标准之三: 名称、旗号标准
俄国著名作家赫尔岑,有一次应朋友邀请,去参加 音乐会,可节目刚演出不久,他就打起瞌睡来,这是 女主人推了他一下,问:“先生,你不喜欢音乐吗?” 赫尔岑摇了摇头,说:“这种低级轻佻的音乐有什么 好听?女主人惊奇地说,这里演奏的可都是流行的乐 曲啊。赫尔岑平心静气地反问:“难道流行的东西就 是高尚的吗?”。女主人反驳:“不高尚的东西怎么 会流行呢?”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引起事物的变 化,推动事物的发展
动物的演变史
问:这一过程说明了什么?
(自然界是变化发展的)
问:社会形 态的每一次 更替说明了 什么?
(表明人 类社会是 一个不断 发展的过 程。)
“嫦娥奔月”的传说 “把酒问青天”的慨叹 “可上九天揽月”的豪情
讨论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政治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课件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政治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课件

G 、机器人抢险
H 、“大锅饭”观 念
讨论
判断新旧事物时,人们容易出现的 错误标准有哪些?为什么?试举例 说明
讨论
※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错误标准之一: 时间标准
※ 目前力量强大、发展速度快、成 熟和完善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错误标准之二: 现状标准
※有人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 面形式上判断新旧事物。
问:女主人为什么会陷入困境?
(女主人判断高尚音乐的标准是根据形式上、现象 上的新奇,一时的流行等。而新旧事物的根本区 别在于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 和远大的前途。)
教学小结
自然界是变化发展的
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原理)
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人的认识是变化发展的
发展的含义
正确理解发 展的实质
(人的认识是变化发 展的)
二、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自然界 1. 世界上的一切事 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原理) 人类社会 人的认识
二、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1、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2.发展的含义
发展就是新事物的不断产生,旧事 物的不断灭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3、把握发展概念要着重注意两点
讨论
为什么在我国城乡大量出现的多 种多样的股份合作制经济,被中 央认为是改革中的新事物?
举出几个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年 来出现的新事物和被淘汰的旧 事物的例子
新事物:现代企业制度、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
旧事物:计划经济体制、粗放经营等
A、事物是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B、物质是运动的 ,静止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C、事物的运动变化是具有相对性 D、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和人的意识无关

高二政治事物发展的原因2

高二政治事物发展的原因2

备课资料一、必须走开发式扶贫之路[简要评析]扶贫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救济式扶贫;一种是开发式扶贫。

两种方式,两样的结果:一个穷;一个富。

救济式扶贫的特点:等、靠、要;而开发式扶贫则强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利用外援发展自已。

漫画不仅生动形象地揭示了两种方式的差异,而且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哲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二、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哲学思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正式发表了。

党中央、国务院的这个《决定》是新世纪新阶段指导我国林业加快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林业工作的集中体现.是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

对这一文件我们可以从哲学角度作如下思考:事物的发展是内因与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这要求我们既要重视内因也不能忽视外因,要将内因和外因相结合。

《决定》提出,加快林业的发展,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林业发展。

针对我国林业基础薄弱、建设任务繁重的情况,要加大引进力度。

着力引进资金、资源、良种、技术和管理经验。

努力扩大林业利用外资规模,鼓励外商投资造林和发展林产品加工业。

制定有利于扩大林产品出口的政策,完善林产品出口促进机制,提高我国林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这些都体现了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三、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运用内外因的关系原理,分析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重要性。

扩大国内需求,开拓国内市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

但同时我们又要实行对外开放,这是外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与哲学》第8课学案一、基本原理:1、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1)原理内容: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1>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2>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

<3>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例1】“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

”这体现了A.社会变化总是循环往复的B.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D.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例2】《孙子兵法》曰:“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而制胜者,谓之神。

”这段话表明的哲理是①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是联系的,认识了前者就认识了后者②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③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④事物变化无常,人的认识能力无限A.①②B.②③④C.①④D.②③【例3】许多地区为了促进经济发展都把GDP最大化增长作为唯一目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和矛盾。

在发展观问题上的历史教训主要是…() A.没有把握好量变引起质变的原理 B.没有抓住主要矛盾C.没有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D.没有很好地贯彻全局观念【例4】(经典题)温家宝指出:经济发展慢了不行,那样就业压力就会更大,财政收人会减少,许多应该办的事业就会缺乏资金;经济发展过快不行,那样经济运行紧张,难以为继。

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温家宝总理的上述分析体现了()①看问题、办事情要坚持适度原则②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④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P63--64(1)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2)方法论:既要坚定信心,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要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

和人生道路上的曲折。

【例5】(经典题)2005年全球媒体短信收入将达到425亿美元,与2004年相比增长100%。

由于短信在传递信息、沟通感情、增进人际交往等方面给人们带来了快捷和便利,深受人们青睐。

这反映了:A.新出现的事物都是符合人们利益的B.量变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发生质变C.事物在变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必然联系D.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例6】(经典题)胡锦涛指出:“要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栓桔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这段话主要体现了…()A.事物发展的曲折性B.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C.与时俱进的发展观D.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3、量变和质变相互关系原理(1)原理内容:<1>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2>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3>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方法论: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A.坚持适度原则,控制量变的限度B.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C.要重视量的积累,为质变创造条件。

注意:以量变、质变认识的五个误区误区1:量变即事物的变化,质变即事物的发展误区2:量变是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显著的、根本性的变化。

因此,量变与事物性质无关误区3:质变就是由事物数量上的增减才引起的。

误区4:只要有量变,就一定会发生质变。

量变的总和就是质变。

误区5:先有量变,后有质变,量变与质变是截然分开的。

高考实战演练一、单项选择:()1、.“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的做法①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②否认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③否认了矛盾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特殊性之中④肯定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2、“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世界上没有僵死的、一成不变的事物 B.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C.要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D.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永恒变化发展的世界()3、三峡工和建成后,将变水害为水利,将产生巨大的防洪、发电等效益。

这说明A.人们只要认识了规律,就可以变害为利 B.人们改造规律后,可以利用规律C.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D.人们可以认识规律,改变或创造条件,为人类造福()4、“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说,改革会使人人受益”,但“改革不是一首田园诗,它伴随着眼泪和痛苦”。

这两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主要是: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C.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D.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006年7月19日,是西藏和平解放55周年纪念日。

请完成()5、西藏的和平解放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件大事,是西藏发展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折点。

从哲学上讲,这个“转折点”就是①量变②质变③内因④发展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6、西藏的和平解放,开辟了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

这表明了事物发展的A.原因B.趋势 C.状态 D.途径()7、西藏50多年辉煌成就的取得,是国家对西藏大力扶持、全国人民对西藏无私援助的结果,更是西藏各族人民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的结果。

这表明A.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B.奉献精神是西藏发生巨变的决定力量C.只要团结协力,做任何事情都能取得成功 D.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8、西藏作为西部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西藏的广大干部群众要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

“抓住机遇”的哲学理论根据是A.有量变的发生,必有质变的结果B.只有把量变控制在一定范围和限度内,事物才能保持其原有的性质C.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来实现的D.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先从量变开始()9、航空界有个关于飞行安全的“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 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及1000起事故隐患。

“海恩法则”启示我们A. 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规律B.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 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D. 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10.“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亚洲,亚洲的繁荣也需要中国”.这是因为..A.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B.构成事物的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C.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D.事物的共性与个性是不可分割的()11.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体现了①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统一②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③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④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12.近年来,受地方利益的驱使,一些地方内部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地区间恶性竞争频发、产业结构规划布局趋同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区域的整合进程,直接损害了各地方主体的利益,这一事实给我们的启示是A.处理问题必须重视各个局部B.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C.先搞好局部,然后再考虑整体D.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13.2006年10月22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日.各地围绕“红色旅游”开展得风风火火.泸州市在筹建红色旅游的过程中,坚持按旅游规律寓教于乐、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把红色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文物古迹、风情民俗等其他旅游资源整合起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可持续的旅游发展.这说明办事情A.要重视量的积累B.要坚持运用联系、发展的观点C.尊重客观规律,办事情就能获得成功 D.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14.“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下列与水有关的名句中蕴涵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哲理的是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②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A.①③B.②④ C.②③ D.①④()15.“重新排列的词句有了不同的意思,重新摆弄的思想产生新的思想.”这表明A.量变必然引起质变B.事物结构的变化能够引起质变 C.运动、变化就是发展D.质变只是新的排列组合二、不定项选择题()1.陕西省近年来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有效地促进了森林资源的恢复和持续增长,森林覆盖率已由上世纪70年代末的21.7%提高到30.92%,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这一事实说明A.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B.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C.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D.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人们创造的()2.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法律本身也需要适时进行修改。

上述论断体现的哲理是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C.客观与主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之中()3.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学说,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自它创立以来,世界发生的变化实在是太快了,新情况和新问题层出不穷,人们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也在不断发展。

上述材料告诉我们A.在一定条件下,人的认识也是运动的主体B.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C.主观应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D.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的实践活动有重要的指导作用()4.时代在前进,世界在变化,实践在发展。

因此,党必须与时俱进,党的指导思想也必须与时俱进。

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是A.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C.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D.事物的发展是普遍的、永恒的()5.下列说法和“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国家兴亡,匹夫有责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勿以恶习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6.对党员干部发现问题要早打招呼,不要等到小错酿成大错再去处理;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立足于教育和挽救;对极少数腐败分子,要依纪依法坚决查处,绝不手软。

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是A.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矛盾具有普遍性,不能回避矛盾C.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D.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要重视量的积累()7.中日关系主流是好的,各个领域交流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同时也应看到,两国间最近出现了不少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