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基础理论
高中音乐基础理论模块教案
![高中音乐基础理论模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8a5c89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fa.png)
高中音乐基础理论模块教案一、教学目标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乐理基础、视唱练耳、音乐欣赏等关键部分,并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运用能力。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理解并记忆五线谱的基础知识,包括谱号、音符、休止符、音高和音值等;2. 掌握基本的节奏型和旋律型,进行简单的视唱和节奏练习;3. 增强音乐鉴赏能力,了解不同音乐风格和历史时期的特点;4. 培养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尝试音乐创作和即兴演奏。
二、教学内容1. 乐理基础:介绍五线谱的构成,包括各种音符和休止符的时值计算方法,音阶的构成原理,调式的概念及其类型。
2. 视唱练耳:通过听力训练和视唱练习,提高学生的音准和节奏感,锻炼音乐记忆能力和反应速度。
3. 音乐欣赏:选取经典音乐作品进行分析,讲解作品背后的历史背景、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及作品的艺术特色。
4. 实践应用:组织学生参与合唱、乐队或音乐剧等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与互动相结合的方式,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具体方法如下: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音乐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
2. 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促进彼此间的知识交流和思想碰撞。
3. 角色扮演法:模拟音乐会场景,让学生扮演指挥、演唱者等角色,加深对音乐演绎过程的理解。
4. 创意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鼓励个性化表达,培养创新能力。
四、评价方式评价体系应全面、公正,不仅注重结果,更重视过程。
具体评价标准如下:1. 平时成绩: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参与度进行评分。
2. 实践表现: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估,重点考察团队合作能力和实际应用水平。
3. 期末考核:通过书面考试和实践操作两部分来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成果。
小学音乐理论基础知识
![小学音乐理论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445bfb1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e0.png)
小学音乐理论基础知识1. 音乐的定义和作用音乐是一种整合了声音、节奏、旋律和和声的艺术形式。
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凝聚情感、传递信息和表达思想的功能。
音乐可以启发创造力、提升注意力和促进情感表达。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学习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
2. 音乐的要素音乐由多个要素组成,包括声音、节奏、旋律和和声。
•声音:音乐是由声音组成的,音高的高低决定了声音的音调。
•节奏:节奏是一种有规律的音乐时间组织形式,由重复的音符或音乐元素的组合构成,如拍子、节拍和节奏型。
•旋律:旋律是音乐中一系列有序的音符,通过它人们可以感受到音乐的情感表达和发展变化。
•和声:和声是由不同音高的声音同时发出,通过和声可以增加音乐的丰富度和层次感。
3. 音高与音符•音高: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
音乐中使用的音高划分为了七个基本音高,分别是C、D、E、F、G、A、B,然后再重复这个音高系列。
使用不同的记号或符号可以表示不同的音高,例如,高音使用符号“’”表示,低音使用符号“,”表示。
•音符:音符是音乐中表示音高和持续时间的符号。
常见的音符有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等。
音符的形状和符号表示不同的音长和节奏。
4. 节拍与拍子•节拍:节拍是音乐中的基本时间单位。
我们在听音乐时会跟随节拍进行拍手或踩脚,这样可以保持音乐的稳定节奏感。
例如,一个四分音符为一个节拍。
•拍子:拍子是由一定数量的节拍组成的。
常见的拍子有2/4拍、3/4拍和4/4拍。
2/4拍表示每小节有两个四分音符,3/4拍表示每小节有三个四分音符,而4/4拍表示每小节有四个四分音符。
5. 音阶与调式•音阶:音阶是由一组有序的音符组成的音乐段落。
常见的音阶有大调音阶和小调音阶。
大调音阶由八个音符组成,而小调音阶由八个音符和升降号组成。
•调式:调式是指音乐作品在调性上的倾向或基调。
常见的调式有C 大调、G大调和F小调等。
不同调式给人的感觉和情绪也会有所不同。
音乐理论基础课实训报告
![音乐理论基础课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693165c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b7.png)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音乐理论基础课在音乐专业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论基础水平,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我校音乐系特开设了音乐理论基础课。
本课程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旨在让学生在掌握音乐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本报告将对音乐理论基础课的实训过程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实训内容1. 音乐基本理论(1)乐理知识:包括音高、节奏、节拍、调式、和声等基本概念;(2)音乐作品分析: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进行分析,了解音乐发展历程;(3)音乐作品演奏与欣赏:学习不同乐器的演奏技巧,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 音乐史(1)中国古代音乐史: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脉络、代表作品及音乐家;(2)西方音乐史:学习西方音乐的发展历程、代表作品及音乐家;(3)现代音乐史:了解现代音乐的发展趋势、代表作品及音乐家。
3. 音乐教学法(1)音乐教学理论:学习音乐教学的基本原则、方法及技巧;(2)音乐教学案例分析:分析优秀音乐教师的课堂教学案例,总结教学经验;(3)音乐教学实践: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能力。
三、实训过程1. 实训准备(1)学生分组: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个课题进行深入研究;(2)资料收集:学生根据课题,查阅相关书籍、文献、网络资料等,为实训做好准备。
2. 实训实施(1)小组讨论:每组就所选课题进行讨论,明确研究思路和方法;(2)实践操作:根据实训内容,进行音乐基本理论、音乐史、音乐教学法的实际操作;(3)成果展示:每组选定一名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包括音乐作品演奏、音乐作品分析、音乐教学案例分析等。
3. 实训总结(1)小组互评:各小组对其他小组的成果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2)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实训成果进行点评,总结实训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3)撰写实训报告:学生根据实训过程,撰写实训报告,总结实训成果。
四、实训成果1. 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理论基础水平;2. 培养了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3. 增强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4. 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最新义务教育阶段中的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
![最新义务教育阶段中的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1072e3933c1ec5da51e2703b.png)
义务教育阶段中的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对于义务教育阶段中的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我将从以下九个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中学音乐教育,其基本目标,可理解为培养有审美修养的人。
有审美修养的人,往往把个人的审美趣味和崇高的审美理想、丰盈的审美价值取向融为一体,其审美判断实现了主客观的高度统一。
这无疑是审美心理成熟的反映.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1、感知理解音乐音乐美的表现存在于音乐艺术形象之中,没有美的形象就没有艺术。
音乐形象产生的过程就是音乐实践、音乐学习和音乐创造的过程,设有音乐艺术实践,就没有了音乐,没有对音乐艺术实践中音乐美的感知与理解,就无法实施审美教育。
听,是感知与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也是音乐艺术实践最重要的过程。
音乐课的教学设计,一定要围绕聆听即“音响”来进行,2、注重情感体验音乐是最擅长于表现情感、以情动人的艺术.音乐能最直接地表现和激发情感,最有力地拔动人们的心弦。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为学生创设美的情景,让学生在美的教学意境中充分感受歌(乐)的情感。
3、强调重美轻技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
”教师应“根据音乐艺术审美的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第二、兴趣爱好为动力课程标准写道: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
如何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首先是音乐经验的获得。
让学生对音乐本体产生体验,产生兴趣。
要让学生多听,因为熟悉东西才会让人产生感情,才感兴趣。
“音乐就是生活”学习音乐要贴近学生生活。
只有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生活中的事情才会让他们产生共鸣,才会提起他们的兴趣。
培养学生兴趣还应注意多鼓励、肯定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成功感.第三、面向全体学生课程标准写道:“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应面向全体学生。
音乐 教育学 基础理论
![音乐 教育学 基础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53e3a8f59e31433239689393.png)
音乐教育学第一章音乐教育学(定义):是由音乐学和教育学结合而成的学科,是教育科学领域内兴起和形成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是研究音乐教育全过程的学科,是揭示音乐教育规律的各音乐教育的分支学科的总称。
音乐教育的研究方法:1、哲学研究法2、历史研究法3、调查研究法4、个案研究法5、实验研究法6、分析研究法7、比较研究法8、统计研究法。
1、哲学 2观察 3实验 4行动 5经验 6文献 7比较 8调查说课:作为一种教学、教研改革的手段,最早是由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教室于1987年提出来的。
实践证明,说课活动有效地调动了教师投身教学改革,学习教育理论,钻研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是提高教师素质,培养造就研究型,学者型青年教师的最好途径之一。
音乐教育哲学:是从哲学方面,特别是从艺术教育观方面来研究音乐教育的根本方针、原理及指导原则饿一门新兴学科。
音乐的基本特征:1、是音响的艺术2、是时间的艺术3、是表现得艺术 4 感情的艺术音乐教育的性质:最基本的性质是审美性,它通过音乐进行的一种审美教育。
音乐教育的特征:1、情感性(逻辑认知和情感体验是两类不同质的教育层面,认知过程主要是感觉、知觉、表象、回忆和概念、判断、推理的过程,着重训练主体对客体固有属性、特征、本质和规律的把握,是以客体为轴心的描述性活动。
情感教育是以主客体意义关系为轴心的体验性活动。
音乐教育处处离不开情绪唤醒、主观感受和体验,离不开情感层面的活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音乐教育技术是审美情感教育。
其中必要的技能技巧训练只是手段,音乐教育的突出特征是情感性而不是技艺性。
)2、形象性(艺术教育总是以一定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为基础内容的。
音乐是通过音乐语言塑造独特的音乐形象,音乐和客观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复杂的人类艺术形象思维联想、幻想、现象等间接表现出客观世界。
形象性有助于促进受教育者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鉴赏和评价、表现和创造能力。
音乐教育的形象性与情感性不可分。
音乐理论知识:音乐学科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
![音乐理论知识:音乐学科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9897419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54.png)
音乐理论知识:音乐学科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音乐学科是一门涵盖广泛的学科,囊括了音乐的创作、表演、教育、研究等各个领域。
而音乐理论作为音乐学科的一部分,是研究音乐的内部规律和结构的学问。
本文将从音乐理论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对音乐理论进行探究。
一、音乐理论的学科体系1.音乐学基础理论音乐学基础理论包括音乐的基本元素、音乐的起源和发展等方面的研究。
这一学科体系主要研究音乐的音高、节奏、旋律等基本元素,以及音乐的历史渊源和传承发展。
2.音乐形式与结构音乐形式与结构是研究音乐的组成形式,包括音乐的节奏、编曲、和声等内容。
这一学科体系主要研究音乐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和内在结构,探究音乐如何通过内部结构的安排来表现出各种情感和意象。
3.音乐分析与评价音乐分析与评价主要是对作品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探究作者作品创作时的思想和意图。
这一学科体系将音乐作品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通过深入的分析和评价,揭示出其内在的美学规律和审美价值。
4.音乐教育理论音乐教育理论主要是研究音乐教育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
这一学科体系从音乐教育的运行机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旨在为音乐教育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二、音乐理论的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一种重要的音乐理论研究方法,通过阅读各种学术论著、史料资料、刊物杂志等,获取相关音乐理论知识,进行文献综合分析和比较研究,从而深入了解音乐理论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2.实证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是音乐理论研究的一种主要方法,通过实际调查和统计数据的分析,总结出相关音乐理论的规律和特点。
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音乐教育和音乐心理学领域,通过对听众行为和心理反应的测量和分析,探究音乐听众的审美偏好和意向。
3.分析研究法分析研究法是音乐理论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对音乐作品中元素和结构的分析,探求内在的美学规律和艺术表现力,帮助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价值。
4.实践研究法实践研究法是音乐理论研究的一种新兴方法。
教师音乐专业知识点总结
![教师音乐专业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901ca61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f8.png)
教师音乐专业知识点总结一、音乐理论知识音乐理论是音乐教学的基础,教师需要熟悉音乐的基本概念、音符、节奏、音程、和弦等基本元素。
此外,音乐的调性、节奏、节拍、曲式等内容也是音乐理论中的重要知识点。
音乐教师需要能够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传授这些基本理论知识,并在实践中加以巩固和应用。
二、音乐历史知识音乐历史是理解和欣赏音乐的重要基础,教师需要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音乐风格、代表作品、作曲家及其作品。
从古典音乐到现代音乐,从西方音乐到东方音乐,音乐教师需要掌握广泛丰富的音乐历史知识,用以指导学生学习和演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三、音乐演奏技巧对于乐器演奏教师而言,他们需要精通相应乐器的演奏技巧,包括指法、吹奏技巧、拉弦技巧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乐器音响原理和演奏方法,指导学生正确地掌握乐器演奏技巧,提高音乐表现力和演奏水平。
四、音乐教学方法音乐教师需要掌握丰富的音乐教学方法,包括课堂教学、个别辅导、课外指导等。
他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学习特点和音乐素养,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效地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
同时,音乐教师还需要了解音乐教学的评价方法和体系,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五、音乐心理学知识音乐心理学是指音乐与人的心理活动之间的关系。
音乐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音乐认知、音乐情感、音乐表现力等方面的心理活动,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和演奏音乐。
了解音乐的心理学知识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六、音乐教育理论知识音乐教师还需要了解音乐教育的理论知识,包括音乐教育的目标、原则、方法等。
他们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目标,制定合理的课程目标和教学策略,确保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七、教学管理知识音乐教师需要了解一些教学管理知识,包括课程设计、教案编写、学生管理、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知识。
他们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设计合理的课程和教案,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2021年学科教学(音乐)复试科目《音乐教育基础理论》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2021年学科教学(音乐)复试科目《音乐教育基础理论》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https://img.taocdn.com/s3/m/b0761024312b3169a551a41e.png)
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学科教学(音乐)复试科目复试笔试科目:《音乐教育基础理论》考试大纲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2小时二、考试题型: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设计与写作题。
三、课程考试内容:第一章音乐教育概论(一)考试内容音乐教育的目标与任务、性质与特征、功能及意义、音乐教育学的相关概念。
(二)考核要求1、理解国民音乐教育的含义。
2、明确国民音乐教育的目标和任务3、了解国民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在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教育手段与方式、教育评价标准等方面的差异。
4、了解美育的特征及音乐的性质与特征。
5、理解音乐教育在陶冶情感、寓教于乐、启迪智慧、以美促健等方面的功能和意义。
第二章音乐教育哲学(一)考试内容音乐教育哲学与音乐教育的关系,音乐教育哲学在指导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意义及其重要性。
(二)考核要求1、学习音乐教育哲学的目的2、了解几种不同的音乐教育哲学观3、理解不同哲学观在我国音乐教育中的体现第三章音乐教育简史(一)考试内容:音乐教育的起源,古代的音乐教育,近现代音乐教育,当代世界音乐教育发展的概况。
(二)考核要求1、了解原始社会的音乐教育2、理解原始社会中音乐教育在情感教育中的重要性3、了解周朝的音乐教育机构4、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5、了解唐、宋、元、明、清时期的音乐教育概况6、了解学堂乐歌及其推动者的有关知识7、了解当代世界音乐教育的发展概况第四章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审美教育(一)考试内容“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审美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内涵,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态势。
(二)考核要求1、理解审美与美的概念2、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思想3、了解审美教育的过程、方法和原则第五章音乐教育心理(一)考试内容:音乐能力心理结构,音乐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对培养音乐能力的基本认识,音乐感受能力与各种音乐能力发展的辨证关系,以情感体验和聆听位引导的自觉性音乐整体能力的发展,音乐心理对人整体心理发展的作用,音乐能力的测试。
音乐基础理论
![音乐基础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7ef4f7d226fff705cc170adc.png)
音乐基础理论音乐基础理论是音乐教师音乐教育教学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1.音与音高:音的产生及分类;音的特性;乐音体系;音名及其分组;唱名与法;半音、全音、变音;十二平均律。
2.音的长短与记谱法:音符与休止符;五线谱记谱法;简谱记谱法。
3.节奏与节拍:节拍;拍子的分类;切分音;节奏、连音符;音值的组合法。
4.装饰音与常用记号:装饰音;常用记号。
5.音程:音程;音程的级数与音数;音程的扩大、缩小与等音程;单音程与复音程;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音程的转位。
6.调式与大小调式:调式;大调式;小调式;大小调式音级的特性。
7.调与调号:调;调号;等音调;平行调、同主音大小调。
8.中国民族调式:五声调式;七声调式;雅乐音阶、燕乐音阶;调式的识别。
9.和弦:和弦;三和弦;七和弦;大小调式中的属七和弦;和弦在音乐中的应用。
10.曲式:乐曲的基本曲式结构(乐段、一部曲式、单二、单三部曲式、回旋曲式、变奏曲式、复二、复三部曲式、奏鸣曲式)。
(二)音乐鉴赏1.音乐鉴赏的必备知识:怎样欣赏音乐作品;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人声的类别与组合;乐器和乐队的相关知识;常见音乐作品的体裁。
2.中国古代音乐与作品赏析:了解中国音乐发展的主要线索和成就,赏析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主要代表作。
3.中国近现代音乐与作品赏析:学堂乐歌;民族器乐、戏曲音乐、说唱音乐等声乐和器乐音乐作品的赏析。
4.中国当代音乐与作品赏析:民族民间音乐;声乐曲、器乐曲、歌剧舞剧等作品的赏析。
5.了解西方音乐不同发展时期的简要历史,认识、了解不同音乐流派及其重要代表人物的生平、作品、贡献。
分析和欣赏西方古典乐派、浪漫乐派、民族乐派、印象主义乐派、现代乐派作曲家的不同音乐作品。
6.学习中国传统音乐和世界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体验其民族风貌、地域风格和时代风格。
7.赏析具有代表性的通俗音乐作品,认识了解中外通俗音乐的发展简况,并能对其做出评价。
8.能够欣赏丰富多彩的音乐,从中体验音乐的美,享受欣赏音乐的乐趣,能够认识、理解音乐作品的题材内容、常见音乐体裁及表演形式,认识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作用。
音乐教育《基本乐理》课程标准
![音乐教育《基本乐理》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15513b049649b6649d74735.png)
《基本乐理》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学分:课程学时:授课对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二、课程定位与课程设计1.课程定位《基本乐理》是音乐教育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课,它是音乐理论科目中第一门系统讲授音乐理论知识的课程,是学习音乐的基础,也是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基本音乐素质、音乐技能、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是从事以音乐教育为职业的师资所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在人才培养中起到理论支撑的基础作用。
该课程是音乐学科中的前导课程,为学习相关课程(如:视唱、声乐、钢琴)和后续课程(如:和声、钢琴即兴伴奏、小学音乐教学法、合唱指挥)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它也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是学好其它音乐内容、进行音乐实践活动的关键。
2.课程设计《基本乐理》在课程设计中始终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本着以面向全体、注重个性为原则的基本理念,合理选取课程学习内容,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
课程从岗位能力的需求为目标,重视理论联系实践和学科间的融会贯通。
通过“写、唱、弹”一体化教学模式,把理论知识应用化、实践化,将乐理概念化内容实例化,与视唱、声乐、钢琴等课程紧密结合,积极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理解、掌握音乐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最终实现本课程的培养目标。
三、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认识和了解与音乐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基础的音乐理论,丰富、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及知识面,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
⑵通过本学科教学,使学生掌握音乐语言要素和音乐表现手段的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⑴通过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
⑵能够将音乐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演唱、演奏中,提高学生应用工具学习的能力。
⑶通过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3.素质目标⑴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热情,高尚的思想品德,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音乐教育《基本乐理》课程标准
![音乐教育《基本乐理》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cb25345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bb.png)
音乐教育《基本乐理》课程标准2.能力目标⑴能够识别和唱出简单的音程、旋律和节奏。
⑵能够简单地进行和声的组合。
3.素质目标⑴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提高音乐素养。
⑵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
课程内容1.音的产生和基本特性⑴声音的产生和传播⑵音的高低、强弱、长短、音色等基本特性2.乐音体系⑴音名、八度、音程⑵全音与半音3.简单的节奏和旋律⑴基本节奏类型和节拍⑵简单旋律的构成和演唱4.和声的基本概念⑴和弦的构成和分类⑵和声的基本规则和技巧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⑴讲授法⑵实践法⑶启发法2.教学手段⑴多媒体教学⑵互动教学⑶实验教学六、考核方式与标准1.考核方式⑴平时成绩⑵期末考试2.考核标准⑴理论知识掌握情况⑵实践能力表现⑶综合素质评价通过研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
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1.知识目标掌握五线谱上常用的速度、力度、装饰音的标记和使用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运用速度、力度、装饰音的记号,实际演唱、演奏。
3.素质目标通过研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
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章节教学内容1.理论教学内容⑴速度记号:掌握快、慢、中等速度记号的使用方法。
⑵力度记号:掌握强、弱、渐强、渐弱、强弱对比等力度记号的使用方法。
⑶装饰音:掌握颤音、滑音、装饰音符号的使用方法。
2.实践教学内容结合声乐、钢琴作品,实际演唱、演奏,正确运用速度、力度、装饰音的记号。
⑶各种升号调与降号调的记法及特点。
⑷调的五度循环原理及应用。
⑸译谱的概念及方法。
2.实践教学内容⑴演唱一首以升号调为主调的声乐作品。
⑵在钢琴上弹奏一首以降号调为主调的曲子。
⑶译谱一首简单的流行歌曲。
3.课堂互动通过听课、讨论、演奏等形式。
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研究,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研究能力。
调的基本概念本节内容主要介绍调的基本概念,包括调号的写法及识别、调的五度循环、等音调的概念以及超过七个升降号的调的写法及产生原理。
音乐教育专业主要学什么(二)
![音乐教育专业主要学什么(二)](https://img.taocdn.com/s3/m/6f5bf9e9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bf.png)
引言:音乐教育专业是一门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音乐教育能力的学科。
在这个专业中,学生将学习各种音乐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包括音乐理论、乐器演奏、音乐史和教学方法等等。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详细阐述音乐教育专业的学习内容。
概述:音乐教育专业是一个全面的学科,旨在培养学为出色的音乐家和优秀的音乐教育者。
这个专业的学习内容包括音乐理论、乐器演奏、音乐史和教学方法等方面。
学生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来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以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和专业水平。
正文内容:一、音乐理论1.音乐基础知识:学生需要学习音乐的基本概念、符号和术语,以及音乐元素(如节奏、旋律、和声等)的理解和分析。
2.和声学:学生将学习和声学的原理和规律,包括调式、和弦进行、声部编写等方面的知识。
3.曲式分析:学生需要研究和分析不同曲式的结构和形式,以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在逻辑和特点。
4.作曲技巧:学生将学习作曲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包括音乐创作的流程、和声的运用和曲风的表达等等。
5.录音技术:学生需要了解常见的音频录制和编辑技术,以及音乐制作过程中的相关设备和软件的使用方法。
二、乐器演奏1.器乐基础:学生需要熟练掌握一种或多种乐器的演奏技巧,包括正确的手指位置、音阶和音程的练习等。
2.乐器演奏技巧:学生将学习乐器演奏的专业技巧,如音色控制、速度变化、音乐表现等,以提高演奏的质量和表现力。
3.乐器历史和发展:学生需要了解乐器的历史演变和不同乐器的特点,以丰富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
4.室内乐和合奏训练:学生将通过与他人合作,学习室内乐和合奏的基本技巧,包括配合演奏、合奏演奏的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等。
5.指导他人演奏: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指导和引导他人的乐器演奏,包括教授技巧、解读乐谱和指导演奏风格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三、音乐史1.音乐历史概述:学生将学习各个时期音乐的发展和变革,包括古典音乐、浪漫音乐、现代音乐等的概述和特点。
2.音乐家和作品:学生需要研究不同音乐家的生平和作品,包括莫扎特、贝多芬、巴赫等音乐大师的音乐创作和影响。
音乐教师必备乐理基础知识
![音乐教师必备乐理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02bf8c358f5f61fb73666c0.png)
第一章音的基础知识第一节音在物理学中,物体振动在弹性体里的传播,叫做波动,简称为波;在空气中传播的波叫声波;能为人的听觉器官所感觉到的声波叫声音.而包含信息的声音就是音.简而言之就是由听觉器官感觉到的信息就叫做音.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音.但由音构成的艺术形象只有三种:即音乐艺术,语言艺术和由以上两种形式结合而成的声唱艺术.不过在实际的艺术生活中后两种很少单独存在——语言艺术中的一部分经常是和文学艺术在一起构成了所谓的"语言文学",剩下的一部分又和声唱艺术的一部分一起构成了"说唱艺术".声唱艺术的另一部分则构成了音乐艺术的一个分支即"声乐".音乐理论中主要是研究不包括语言的那一部分.所以,本书提到的所有内容,只要和语言不矛盾的地方,均包括声唱艺术.如"乐器" 一词,一般也包括"声带";"演奏"一词,一般均包括"演唱"在内.即使不包括语言,自然界中的音也是非常多的.音乐只使用其中的一小部分.音乐中所使用的是人们在长期的音乐生活中为了构成音乐形象而特意挑选出来的音.绝大多数物体在振动时,振动的不仅是整个物体,它的各个部分也分别在同时振动,这种振动叫复合振动.复合振动所产生的音叫复合音.其中整体振动所产生的音叫基音, 各个部分振动所产生的音叫泛音,统称为分音.把分音按照音的高低从低到高排列起来, 就叫做分音列.从基音开始,分别叫做一分音,二分音,三分音等等.把分音列去掉基音,就叫做泛音列,二分音就是第一泛音,三分音就是第二泛音等等.在复合振动中,如果振动的各部分条件都相同的话(如弦的各部分的粗细,长短,张力等都一样),那么这些部分振动所产生的泛音频率就是基音频率的整倍数,这时的泛音对基音产生润饰和加强的作用,基音的高低就比较明显;反之,泛音频率不是基音频率的整倍数,泛音对基音就起到干扰和削弱的作用,基音的高低则不那么明显.另外,由于发音体的结构,材料及工艺等原因使一些音的高低也不固定.所以我们把在音乐中使用的, 有固定音高的音叫做乐音;而把音高不明显,或者音高不固定的音叫做噪音.在上面的定义里,"固定"的前提是有没有明显的音高.但"明显"这个词本身的概念就是相对的.所以一些打击乐器的音,相对于其它乐器而言是噪音——如大鼓.但在独立使用时就是乐音——如定音鼓.其实在实际应用中有一些音高很明显的音由于不考虑它的音高也不把它作为乐音对待,如爵士鼓.所以在作曲法里的定义就应该是考虑其音高的音叫做乐音;而不考虑音高仅考虑音色的音就叫做噪音.音的性质有四种,即音高,音值,音量和音色.10音高,就是音的高低.是由振动频率的多少来决定的.音值,就是音的长短.是由振动延续的时间长短来决定的.音量,就是音的强弱.是由振动幅度的大小来决定的.音色,就是音的色彩.是由泛音的多少和各个泛音的强弱来决定的.在以上四种性质中,前三种性质里的"振动"主要指的是基音的振动.乐音具有以上全部四种性质;而噪音则由于其音高不明显或音高不固定而主要只考虑其中的后三种.音的这四种性质对于塑造各种不同的音乐形象均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音高和音值对于音的组织起着决定的作用,所以在乐理中作重点研究.尤其是音高,占了乐理的大部分篇幅.是应该引起我们特别注意的.第二节乐音体系在音乐实践中用到的乐音是很多的.但在音乐理论中只挑选出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乐音构成一个体系来进行研究.基本乐音的总和,叫做乐音体系.乐音体系中的音都是乐音,但乐音并不都在乐音体系中.由乐音的定义可知,尽管乐音具有音的全部四种性质,但乐音体系只以音高作为区别音的唯一标准,不考虑音的其它三种性质.乐音体系中的音按照音高关系排列起来,叫做音列.其中从低到高的排列叫做上行音列.由高到低的排列叫做下行音列.乐音体系中的各音叫音级.音,乐音和音级是完全不同的三个概念.音的范围最广,且可以分为有固定音高的音和没有固定音高的音两类,有固定音高的音中的一部分被音乐所使用的音才能叫做乐音. 音乐中不使用的音即就有固定的音高也不能被称为乐音.而乐音中属于乐音体系那一部分的各个音才是音级.乐音体系之外的音即使音乐中使用也不能被称为音级.由于历史的原因,乐音体系中的音级被分为两类:即基本音级和升降音级.具有独立名称的音级叫做基本音级.所有的音级都有两种名称:在唱乐谱时所使用的名称叫做唱名,在书面或口头语言中所使用的名称叫做音名.当然,在大多数情况下也可以用唱名来称呼音级.但是很少用音名来唱乐谱的.基本音级的音名使用英语字母表中的前七个字母,只不过不是从a而是从c开始.唱名是意大利体系,考虑到我国的情况,用汉语拼音来加以说明.例 1-2-1音名 c d e f g a b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11拼音 dou ruai mi fa suo la xi在钢琴里,基本音级都在白键上.尽管上图中只标出了七个白键,但其他的白键都循环使用这七个名称.在七个基本音级中,c和d,d和e,f和g,g和a及a和b之间都是全音关系,而e和f及b和c之间是半音关系.从上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出,凡是两个白键之间没有黑键的都是半音关系,有黑键的都是全音关系.如果不考虑白键和黑键的区别,那么,任何两个相邻的键都是半音关系,而相隔一个键的两个键就构成了全音关系.乐音体系中两个相邻音级(包括基本音级和升降音级)间的音高关系就叫做半音,相隔一个音级的两个音级间的音高关系就叫做全音.也可以说两个半音等于一个全音.例 1-2-2———┐┌———┐┌———┐┌———┐┌———┐┌———┐┌—┐┌———┐┌———┐┌———┐┌———┐┌———┐┌——╲╱╲╱╲╱╲╱╲╱╲╱╲╱╲╱╲╱╲╱╲╱╲╱在例1-2-2里,用"╱╲"符号表示的两个音级之间是半音关系,用"┌———┐"符号表示的两个音级之间是全音关系.半音和全音都是指两个音级在音高上的关系,一个音级是不能叫半音或全音的.有人说fa和si是半音,其它音都是全音,这实际是概念上的错误.尽管升降音级也是独立的音级,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升降音级没有独立的名称,只能根据它与基本音级的关系来命名.比基本音级高或低的音级叫做升降音级.升降音级的名称由两个部分组成,即同它相比较的基本音级的名称和表示它与基本音级关系的符号名称.比基本音级高半个音的音级叫做升音级,用符号"#"(读作升)放在字母的左上方来表示.下面是所有升音级的音名和唱名:音名: #c,#d,#e,#f,#g,#a,#b;唱名: 升do,升re,升mi,升fa,升sol,升la,升si比基本音级低半个音的音级叫做降音级,用符号"b"(读作降)放在字母的左上方来表示.下面是所有降音级的音名和唱名:音名: bc,bd,be,bf,bg,ba,bb;唱名: 降do,降re,降mi,降fa,降sol,降la,降si比基本音级高一个音的音级叫做重(chong)升音级,用符号"x"(读作重升)放在字母的左上方来表示.下面是所有重升音级的音名和唱名:音名: xc,xd,xe,xf,xg,xa,xb唱名: 重升do,重升re,重升mi,重升fa,重升sol,重升la,重升si比基本音级低一个音的音级叫做重降音级,用符号"bb"(读作重降)放在字母的左上方来表示.下面是所有重降音级的音名和唱名:12音名: bbc,bbd,bbe,bbf,bbg,bba,bbb唱名: 重降do,重降re,重降mi,重降fa,重降sol,重降la,重降si升降音级的名称尽管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但它们却是一个统一体.虽然在一些普及读物中把二者分割开来的做法不可取,但在唱乐谱时,由于一个音级只能用一个音节来唱, 所以特别规定所有的升降音级只唱和它相比较的基本音级的唱名.不唱升降号.在音列中两个相邻的具有同样名称的音级叫做八度.八度也是两个音级之间的关系.但八度和半音或全音不同,前者不仅要考虑音高,还要考虑音级的名称:两个音级即使听起来是八度,但如果名称不同也不能叫八度.后者则不考虑名称,只听音高.由于音乐理论基本只研究乐音体系中的音,所以在以后的内容中,在不会混淆的前提下,有时也把音级简称为音.第三节音组在乐音体系中共有128个不同的音.尽管其中绝大部分音的音高都极为相似,但毕竟它们还是各不相同.为了区分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各音,我们把乐音体系分成许多部分. 其中的每一个部分就叫一个音组.音组就是在上行音列中从任何一个c(包括这一个c)到它相邻的下一个c(不包括这一个c)之间所有的音和音与音之间的关系.根据这个定义,一个音组内有从c到b共十二个音高不同的音以及十二个半音关系.当然,这十二个半音关系只是基本关系,其它各音间的所有关系都可以由这些基本关系产生.按照这个定义我们把乐音体系中所有的音分成十个完整的组及一个不完整的组共十一个组.并用字母的大小写及数字的上下标来标记.由于只有基本音级才有独立的名称,所以我们用基本音级来表示各音组:例 1-3-1大字三组:C3 D3 E3 F3 G3 A3 B3 C2大字二组:C2 D2 E2 F2 G2 A2 B2 C1大字一组:C1 D1 E1 F1 G1 A1 B1 C大字组:C D E F G A B c小字组:c d e f g a b c1小字一组:c1 d1 e1 f1 g1 a1 b1 c2小字二组:c2 d2 e2 f2 g2 a2 b2 c3小字三组:c3 d3 e3 f3 g3 a3 b3 c4小字四组:c4 d4 e4 f4 g4 a4 b4 c5小字五组:c5 d5 e5 f5 g5 a5 b5 c6小字六组:c6 d6 e6 f6 g6在前十组(即从大字三组到小字五组)中,最后一个音并不包括在本组.但如果没有13这一个音,就无法体现最后两个音之间的半音关系,所以这一个音用斜体字来表示.注意,大字一,二,三组只能用下标而小字一,二,三,四,五,六组只能用上标.一些普及读物全部用下标或全部用上标,容易造成在书写时大字各组的C和小字各组的c 混淆的情况.大字组的C和小字组的c也容易混淆,这在目前暂时还无法解决.在用唱名唱乐谱时照例是不需要考虑音组的,因为音高本身已经体现出音组来了.但在其他情况下谈到具体音时必须说明是那一组,如大字一组的fa,小字五组的la等.在用音名时也需要说明是哪一组,如大字一组的F,小字五组的a等,书写音名时则不能忘记上下标,如F1,a5等.不带组的音就表示各组的同名音.这在以后接触音程,和弦及调式时会经常遇到.在本书以后的内容中,对这一种音用斜体字来表示.在用斜体字表示遇到c1这样的音名时,并不代表这是小字一组的c,而是指下一组的c.第四节音律标准音乐音的准确高度叫做音律.由于音律研究的是乐音的准确高度,所以就不可能只是乐音体系中的音,因而下文中提到的"音"就不一定都是音级.只有当音高确定之后,才能判断它是否属于乐音体系.也才能知道它是不是音级.为了准确表示音与音之间的音高关系,我们用音分(cent)作为单位,并规定一个八度的两个音之间为1200音分.确定音律的方法叫做律制.在音乐史上出现过各种律制.现在常用的律制从理论上有"五度相生律","纯律"和"十二平均律"三种.由于"五度相生律"和"纯律"都与乐音的分音列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在这里以弦为例先简单的介绍一下乐音的分音列.在下例中,第一行前的图分别表示从全弦到八分之一的各种振动.在实际发音时这些振动是在一条弦上同时产生的;图下的第一行是上图中各振动的编号,同时也是按照音高把乐音的分音列从低到高排列时各音的编号.第二行是各分音的名称,其中的一分音就是基音,从二分音开始都是泛音.第三行是假定基音的弦长为一时各分音的弦长和全弦长度的关系.第四行是各分音的振动频率和基音的振动频率之间的关系.第五行是假定基音的振动频率是110Hz时各分音的振动频率.第六行是第五行各振动频率在现行乐音体系中的音名.由于现行的乐音体系中没有用到音高等于七分音的音级,所以七分音没有名称.另外,前四行对所有乐音的分音列都是一样的.第五行和第六行则根据所用的具体音而不同. 如在一些声学理论研究中就规定小字一组c的振动频率为256并把他们所研究对象的范围扩大到大字六组.第七行就是按这一规定的大字六组的C为基音时各分音的振动频率.第八行是第七行各振动频率的音名.例 1-4-1各部分振动一编号 1 2 3 4 5 6 7 8二名称一分音二分音三分音四分音五分音六分音七分音八分音三弦长 1 1/2 1/3 1/4 1/5 1/6 1/7 1/8四倍数 1 2 3 4 5 6 7 814五频率 110 220 330 440 550 660 770 880六音名 A a e1 a1 #c2 e2 a2七频率 1 2 3 4 5 6 7 8八音名 C6 C5 G5 C4 E4 G4 C3大多数乐音间的音分值都不是一个整数.如二分音和三分音是701.955000865387音分.在一般情况下,只使用它四舍五入后的整数部分702音分.而四分音和五,六,七分音之间的关系分别约为386,702和969音分.五度相生律就是先后按照乐音分音列中二分音和三分音之间的音高关系及三分音和四分音之间的音高关系从一个音起依次产生本组内其它各音.五度相生律来源于三分损益律.而三分损益律则是把发出一个音的弦长分成三份去掉一份(即三分损一)或增加一份(即三分益一)以得到新的音,和五度相生律没有本质的区别.三分损益律也叫隔八相生律——上行音列中任何一个音开始到它后面的第八个音.例 1-4-2F - c - g - d1 - a1 - e2 - b2上例中,任何两个音之间都是702音分.若把它们放到一个八度中并以一个音做基准,就需要进行简单的运算.如F-c之间是702音分,那么c-F之间就是-702音分.把F升高八度到f,也就是加上1200音分,c-f之间就是498音分.又如c-g是702音分,g-d1也是702音分,c-d1就是1404音分.d是d1的低八度音,减去1200音分,c-d就是204音分.依此类推,可得到在五度相生律时各基本音级和c的关系:音名 c d e f g a b c1音分 0 204 408 498 702 906 1110 1200在这里要注意,上面的c1并不是小字一组的c即c1,而是高八度的c.纯律是按照乐音分音列中四分音,五分音和六分音之间的音高关系一次产生两个音:例 1-4-3F - A - c,c - e - g,g - b - d1上例的三组音中,后两个音和第一个音的关系都分别是386和702音分.同样,把它们分别移高或移低八度后就得到在纯律时各基本音级和c的关系:音名 c d e f g a b c1音分 0 204 386 498 702 884 1088 1200十二平均律则是把一个音组分为音高关系完全相同——即100音分的十二个半音,两个半音即一个全音为200音分.十二平均律时各基本音级和c的关系如下:音名 c d e f g a b c1音分 0 200 400 500 700 900 1100 1200这三种律制间的音高关系是不完全一样的,但只要差别不太大,就可以把它们作为同一个音级对待.所以这三种律制所产生的同名音之间在音高上也有些微小的差异.而且有些国家或地区的音乐使用的也不是十二音体系,如印度音乐就使用二十二律;而在波斯- 阿拉伯调式体系中一个音组里竟然有二十四个音!这也就是乐音体系的定义中"乐音"前15面要加一个定语"基本"的原因.我们把基本音级中各音分别在三种律制下和c的关系以音分为单位列表如下:例 1-4-2律制 c d e F G a B c1五度相生律 0 204 408 498 702 906 1110 1200十二平均律 0 200 400 500 700 900 1100 1200纯律 0 204 386 498 702 884 1088 1200可以看出,在五度相生律中所有的半音都是90音分,所有的全音都是204音分,两个半音并不等于一个全音.在纯律中所有的半音都是112音分,全音则分为两种:大全音是204音分,小全音只有182音分,两个半音更不等于一个全音.只有在十二平均律中所有的半音都是100音分,所有的全音都是200音分,两个半音才等于一个全音.确定音律应首先确定一个标准音,然后其它各音根据所使用的律制来确定.现在国际通用的标准音是把每秒钟振动440次的音定为小字一组的a即a1 .不管是那一种律制,在音列中相邻两组同名音间的关系都是按照乐音分音列中一分音和二分音之间的音高关系来确定的.即:下一组音是上一组同名音频率的二倍.或者说上一组音是下一组同名音频率的二分之一.这三种律制都是现在普遍使用的律制.但由于其音高并不完全相同,所以也就各有其不同的特点:五度相生律由于是按照乐音分音列中最简单而又能产生新音的音高关系——一次只产生一个音而得到所有的音,所以在音的先后结合上显得自然协调,适用于单音音乐;纯律由于是按照乐音分音列中四,五,六三个分音之间的音高关系一次产生两个音而得到所有的音,所以在音的同时结合上使人感到纯正和谐,适用于多音音乐.在以后的内容里,对于音程,和弦和音色等方面的内容我们以纯律为基础,而对调式等内容则以五度相生律为基础就是由于这个原因.十二平均律因为它所有的音与音之间的音高关系都完全相同,所以适用于转调较多的音乐.而且由于它在很多乐器的制造和演奏上都比较方便,所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传统乐理是以十二平均律为基础撰写的,所以十二平均律在近年来以压倒一切的优势占领了音乐理论界.包括一些本来不是以十二平均律为律制的音乐也有被十二平均律改造的趋势,以至于有的音乐人只知道有十二平均律而不知道其它律制,对以其它律制表演的音乐一概斥之为"音不准",这也是不太合适的.通过前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不同的泛音列是构成各种乐器(包括人声)不同音色的关键原因,也是五度相生律和纯律的基础.不仅如此,泛音又是弦乐器(包括弓弦乐器,击弦乐器和弹拨乐器)常用的一种定弦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演奏技巧.其次,对管乐或声乐而言,泛音则是扩大音域的一种基本方法:如果没有泛音的话,铜管乐器的音域不可能超过一个八度,木管乐器的音域也不可能有现在这么宽;而且也就不可能有女高音(对管乐而言,泛音就是超吹,对演唱而言,泛音就是假声).最后,泛音列与和声学也有一定的关系.甚至有的人还认为泛音列(分音列)和沉音列(倍音列)是构成大小调调式体系的理论基础.所以,在音乐实践和音乐理论中,泛音至少有以上一些作用.乐音的音高问题是比较复杂的理论问题之一,已由一个专门的学科——即《律学》—16—来研究.但在具体的音乐实践中,乐音的实际音高则受到演奏者音乐环境的影响而和理论高度有一定的差异.即使是音高固定的乐器如钢琴,由于人耳听觉的原因也不可能做到和十二平均律完全一致.只能是尽量接近而已.节第五等音在乐音体系里,任何两个相邻的音级就构成了半音关系.但是在五度相生律或纯律中这些半音之间的音高关系是不完全一样的.如尽管都是半音,但c到bd之间就比c到#c之间的距离小一些——虽然一般情况下我们并不考虑这个差别.只有在十二平均律中,所有半音之间的音高关系才完全一样.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c和bd才一样高.这样就产生了同一个音级有不同的名称的现象,也就是同音异名的现象.我们把这种现象叫等音.音高相同而名称和意义不同的音叫等音.我们知道,在一个八度里只有十二个音高不同的音级,但却有三十五个不同的名称,所以有十一个音级具有三种名称,一个音级具有两种名称.由于钢琴基本是按十二平均律定音的,所以我们在钢琴的键盘上来观察等音.我们用的是小字组的音名,其他各组的道理是一样的.例 1-5-1xB#cbd#dbebbfxe#fbg#gba#abbbbc1#Bcbbdxcdbbexdebf#efbbgxfgbbaxgabbbxabbc1上图第一行是重升音级,第二行是升音级,第三行是基本音级,第四行是降音级,第五行是重降音级.每行七个,共三十五个音级.如果从左下方斜着向右上方看的话,就是一个基本音级和比它高及比它低的四个升降音级,也就是不考虑升降号的五个同名音之间的关系.纵排的各列就是等音.从上图的左上角也可以看出,小字组的升si是比大字组的si高半个音, 小字组的重升si是比大字组的si高一个全音;而右下角小字组的降do是比小字一组的do低半个音,小字组的重降do是比小字一组的do低一个全音.也就是说,小字组的升si和升小字组的si不是一回事,小字组的降do和降小字组的do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音.等音可以分为两种情况来记忆.对于白键上的音,第一个名称是基本音级的名称.第二个名称则看它比左边的白键高多少,高半个音则用左边白键的基本音级名称加升号,高一个全音则用左边白键的基本音级名称加重升号.第三个名称同理,只是用右边的白键基本音级名称加降号或重降号.对于黑键上的音,由于没有独立的名称,所以前两个名称只能用它左右白键的基本音级名称加升降号,第三个名称则要看它左右的白键有没有半音, 如果是左边的白键有半音,则用其再左边白键的基本音级名称加重升号.右边的白键有半音同理,只是用其再右边白键的基本音级名称加重降号.通过上面记忆的方法也可以看出,由于g和a左右的白键都是全音,所以它们之间的那个黑键除#g和ba外没有第三个音名.由等音的名称我们可以知道,基本音级都在白键上,但白键上不完全都是基本音级.17同样,黑键上都是升降音级,但升降音级不完全都在黑键上.这三十五个音级可分为三类, 即白键上的基本音级,黑键上的升降音级和白键上的升降音级.等音只是在十二平均律中存在.由上一节的内容我们知道,音乐中使用着各种律制,而我们后面所介绍的内容并不只限于十二平均律.所以,在以后的内容中,若非在十二平均律中,若非只考虑音高,是不存在等音的.节第六半音和全音的种类在乐音体系中,任何两个相邻音级之间的半音关系从音高来看基本都是一样的.但由不同名称的音构成的半音则有不同的意义.如c到bd之间和c到#c之间的半音,从音高来看没有什么区别,尤其在十二平均律中是完全相同的.但由于名称不同,所以这两种半音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类型:前者是自然半音,后者则是变化半音.仅从音高来看,我们目前所接触到的音的关系只有半音和全音两种,但是由于名称的不同,它们又各自分为自然和变化两类.这样就形成了自然半音,自然全音,变化半音和变化全音四种类型.在不考虑升降号的前提下,音的名称相邻的半音和全音就是自然半音和自然全音.否则就是变化半音和变化全音.我们用表格来说明这些关系:例 1-6-1要考虑升降号只考虑音高只考虑名称半音全音音的名称相同变化半音变化全音音的名称相邻自然半音自然全音不考虑升降号音的名称相隔变化半音变化全音下面是一些实例.自然半音 e-f,#e-#f,#g-a,g-ba,xg-#a,bg-bba自然全音 c-d,#c-#d,e-#f,be-f,#e- xf,bbe-bf变化半音 c-#c,#c- xc,bbd-bd,#d- bf,xc-be,#c- bbe变化全音 c-xc,bbd-d,bd-#d,#c-be,xc-e,c-bbe从上面的实例可以看出,在变化半音和变化全音里音的名称不相邻——当然不考虑升降号,而且这些例子又可以分成两类:前三例都是由同一名称加不同的升降号构成的半音或全音,后三例则都是由隔一个名称加升降号构成的半音或全音.由本节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音的名称和音的高低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侧面,虽然它们针对的都是同一个对象,但又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二者之间既有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又有性质不同的根本区别.传统乐理的相当篇幅就在于在分清它们区别的前提下加。
音乐教育基础
![音乐教育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7e00b3f29b89680203d825aa.png)
第一章音乐教育基础一、1、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媒介,以审美为核心的一种教育形式。
它是一种艺术教育,是我国教育方针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2、音乐教育具有审美性,其本质是通过音乐媒体进行教育的一种审美教育。
3、学校的音乐教育可分为专业音乐教育和普通音乐教育。
二、音乐学科教育学、音乐教学论、音乐教学法三者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所谓“学”“论”“法”哪一个体系更完整、而在于其研究对象有宽窄之别。
三、1、世界音乐教育的基本特点表现在音乐教育理念和音乐教育实践两个方面。
2、对世界音乐教育有着广泛影响的音乐教育体系有哪些?德国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匈牙利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瑞士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音乐教育体系。
3、国际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趋势和突出特点是明确提出音乐教育的价值在于人的发展。
4、“美国音乐教育”之父洛威尔·梅森、开创音乐心理学独立学科的卡尔·西肖尔、著有几乎影响了整整一代美国音乐教育的《学校音乐教育心理学》的默赛尔和格连。
5、提出“与音乐打交道的方式”的是德国的丹克玛尔·维努斯。
四、1、1901年建立的上海南洋公学附属小学,是我国最早设立音乐课程的一所学校。
2、1950年8月,《小学音乐课程暂行标准(草案)》和《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规定了小学、初中及高一各年级都开设音乐课。
小学一至三年级每周2课时,其他各年级每周1课时。
3、1981年3月3月国家修订发布中小学教学计划,调整了音乐课时,规定小学一至六年级均开设音乐课,每周2课时,初中一至三年级音乐课每周1课时。
4、1986年4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贯彻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确立了美育在国家教育方针中的地位。
《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初稿)》小学一、二年级每周音乐课达到了3课时。
5、1994年,教育部规定普通高中开设音乐选修课、五、1、瑞士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在欧洲被称作节奏教学法,在北美洲被称作律动舞蹈体操,在我国被译为体态律动教学法、和乐动作。
幼儿音乐教育的理论基础与科学特点
![幼儿音乐教育的理论基础与科学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66ec74a7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8e.png)
幼儿音乐教育的理论基础与科学特点音乐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理论基础和科学特点两个方面,探讨幼儿音乐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一、理论基础1.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目的是培养具有全面发展的人。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幼儿的审美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幼儿音乐教育中,我们应关注幼儿的个性发展,尊重他们的兴趣和需求,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2.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强调,幼儿阶段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在这一时期,音乐教育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音乐活动可以锻炼幼儿的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促进大脑神经元的发育,提高幼儿的智力水平。
3.艺术教育理论艺术教育理论认为,音乐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它通过音乐作品、音乐活动等手段,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审美情感和审美创造力。
音乐教育应注重幼儿的审美体验,引导他们感受音乐的美,激发他们对艺术的热爱。
二、科学特点1.游戏性幼儿音乐教育应具有游戏性,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美。
音乐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合作精神,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丰富多样的音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然地接触音乐。
2.情境性音乐教育应注重情境创设,让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音乐。
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图片、动作等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进入音乐情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情境性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
3.互动性音乐教育应强调师生互动,让幼儿在互动中学习音乐。
教师应关注幼儿的学习需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音乐活动,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互动性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4.实践性音乐教育应注重实践,让幼儿在实践中提高音乐素养。
教师应组织多种形式的音乐实践活动,如演唱、演奏、舞蹈等,让幼儿亲身体验音乐的魅力。
实践性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审美创造力。
音乐教育音乐理论的关键基础知识点
![音乐教育音乐理论的关键基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ac84250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6d.png)
音乐教育音乐理论的关键基础知识点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起着重要作用。
而要提供高质量的音乐教育,了解音乐理论的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音乐教育音乐理论的关键基础知识点,包括音符、音阶、节拍和调式等。
一、音符音符是音乐的基本单位,用来表示音的高低和时值。
在音符系统中,常见的有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
音符的时值越长,音的持续时间就越长。
音符的高低则通过五线谱来表示,五线谱中每一线和每一个间隔都代表一个音。
二、音阶音阶是一组有序排列的音高,是音乐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之一。
常见的音阶有大调音阶和小调音阶。
大调音阶是由全音和半音交替排列而成的,而小调音阶则偏向于降低音高,具有一种独特的情感色彩。
三、节拍节拍是音乐中的一个基本要素,它给音乐赋予了节奏感和节奏变化。
节拍在乐谱中以小方块的形式出现,每一个方块代表一个拍子。
常见的节拍有2/4、3/4和4/4等。
2/4表示每小节有两个拍子,4/4表示每小节有四个拍子。
四、调式调式是指音乐中的音高分布和音乐的基调。
常见的调式有大调和小调。
大调音乐通常具有明亮、欢快的氛围,而小调音乐则具有较为悲伤或忧郁的情感色彩。
了解调式的基本特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演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五、和弦和弦是指由两个或更多个音同时演奏而成的音组。
不同的和弦可以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和和谐感。
了解和弦的构成和使用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和声和伴奏的创作与演奏。
六、节奏节奏是音乐中时间的有序组织,它给音乐带来了动感和活力。
节奏的演奏方式可以是均匀连贯的,也可以是断断续续的,这取决于音乐作品的风格和表现要求。
七、音乐符号音乐符号是用来记录音乐的标记系统。
音乐符号包括五线谱、音符、休止符、附点和连线等。
它们的使用可以准确地表示音的高低、时值、连续性等信息。
八、音乐历史音乐历史是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和作曲家的创作特点。
通过学习音乐历史,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演变和发展。
幼儿艺术类幼儿音乐教育的理论基础与科学特点
![幼儿艺术类幼儿音乐教育的理论基础与科学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52d2f115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50.png)
音乐教育是教育科学中的一个分支。
音乐教育学科是以音乐艺术为基础,同时又兼跨音乐美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音乐教育学科是运用上述各学科的有关原理、原则、方法与音乐教育艺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门独立、完整的新学科。
音乐教育学科。
音乐教育学科应该有自己的、艺术的、教育的、科学的价值。
不应当把音乐教育凑成音乐+教育+心理的互不相干的“拼盘,幼儿音乐教育是在教幼儿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进行的教育工作。
学校音乐教育分大、中、小、幼等几个不同年龄阶段,婴幼儿音乐教育是人一生中最早的音乐教育。
在我国,能够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广大婴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的场所是托儿所各幼儿园。
音乐家的历史和当前音乐启蒙的良好时机,童年时期形成的“童子功”,无论是技能技巧方面的,还是艺术素养方面的都将使人终生受益。
各年龄阶段的音乐教育有共同规律,不同年龄阶段的音乐教育在内容和方法上又有不同的要求。
音乐教育的理论基础音乐教育的理论基础包括:音乐艺术的基本理论和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乐艺术的基本理论lo音乐艺术理论:包括音乐美学、音乐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由于音乐艺术理论与社会学是有关联的。
音乐技术理论:包括音乐理论基础、和声学、曲式学、音乐创作、音乐欣赏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以及钢琴(风琴)弹奏、声乐演唱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技能技巧。
音乐艺术是音乐教育学科的基础,掌握音乐基本理论和技能技巧是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必须具备的条件。
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幼儿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教学工作的原则、方法。
儿童发展的生理、心理特点,教育心理学的音乐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幼儿音乐教育必须以幼儿发展的生理、心理特点,幼儿教育的原则、方法等基本理论为指导进行教育工作,违反这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教育工作或事倍功半,或收效甚微,或给幼儿带来心理、生理上的损伤。
譬如:同样一首歌曲,一位音乐技能技巧纯熟,熟悉幼儿年龄特点,按照正确的教育原则、方法对幼儿实施教育的老师,会教得又快又好;反之,一位不具备上述条件的老师,就教不到点子上,自己干着急,幼儿学不会。
音乐教育理论基础
![音乐教育理论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d09bd038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dc.png)
1.第1题获取评价信息的方法有问卷调查法;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
答案:测验法;自评与互评标准答案:测验法;自评与互评您的答案: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0.02.第2题当代课程内容的基本取向为“学科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三种。
答案:当代社会生活经验学习者的经验标准答案:当代社会生活经验学习者的经验您的答案: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0.03.第3题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具体方法有体验、模仿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综合。
答案:探究合作标准答案:探究合作您的答案: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0.04.第4题教学过程是指对设计的教学程序进行实施的过程,从教学结果来看是一个___________ 要素,对它的阐述应为___________。
答案:客观性;描述性的标准答案:客观性;描述性的您的答案: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0.05.第5题按柯达依的节奏时值读法,十六分音符读成___________ ;全音符读成___________ 。
答案:tiritiri; da-a-a-a标准答案:tiritiri; da-a-a-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0.06.第9题按柯达依的节奏时值读法,四分音符读成___________ ;八分音符读成___________ ;答案:da; ti标准答案:da; ti您的答案: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0.07.第10题音乐新课程的“感受与欣赏”领域包含的内容有音乐表现要素;音乐风格与流派;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
答案:音乐标准答案:音乐您的答案: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0.08.第13题音乐课标中“过程与方法”目标中涵盖的内容除了“音乐基础知识、音乐基本技能”,还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答案:音乐创作与历史背景;音乐与相关文化标准答案:音乐创作与历史背景;音乐与相关文化您的答案: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0.09.第14题音乐的教学中的“双基”是指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简答题
1、现行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内容的“感受与鉴赏”是指哪些教学内容?
2、现行高中音乐课程由哪几个模块组成?各占几个学分?
3、教学程序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4、当代教学评价改革的国际特点有哪些?
5、举例说明柯达依教学法中的节奏唱名法。
6、什么是奥尔夫的声势教学法?
7、《音乐课程标准》的十大理念是什么?
8、音乐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是指什么?
9、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内容中关于“表现”的教学内容有哪些?
10、举六种以上音乐课的导入手段
11、教学目标设计中常见的问题有哪些?
12、现行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内容包含哪几个领域?
13、说课要“说清”什么?
14、当代教学评价改革的国际特点有哪些?
15、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内容中关于“创造”的教学内容有哪些?
二、论述题
1、举例说明音乐新教材的特点(例子请不要与教材的一样)。
2、举例说明音乐教学评价的理念及针对学生的评价手段。
3、如何理解《音乐课程标准》中对当今音乐课程的性质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