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本无善恶而习有善恶
人之性恶文言文翻译
自古圣贤,论及人性,或言性善,或言性恶,纷纭莫定。
然吾辈深究,吾人之所以为人,实乃天性使然。
然天性之中,善恶之分,犹如阴阳,此消彼长,难分难辨。
是以,吾欲阐发一论,以正视听,名曰《人之性恶》。
夫人性恶,非一日之言也。
昔者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孔子虽未直言性恶,然其言性相近,而习相远,已隐含性恶之理。
盖人性本恶,而习善者少,习恶者多,故善恶之别,日益分明。
性恶者,何也?盖人性如水,其初皆平,然遇物则形,随势而流。
水之本性,无定形,无定势,故可随物而迁,随势而变。
人性亦然,初皆纯朴,然受外界影响,或习善,或习恶,遂成善恶之别。
夫习恶者,其源有三:一曰物欲,二曰情欲,三曰恶习。
物欲者,人生之欲,如饮食男女,无不欲之。
然欲之过度,则生恶。
情欲者,人心之欲,如喜怒哀乐,无不欲之。
然情之过激,则生恶。
恶习者,人性之恶,如贪婪、嫉妒、仇恨,无不恶之。
然习之既久,则恶行成性。
习善者,其途亦有三:一曰教化,二曰修养,三曰自省。
教化者,国家之政,父母之教,师长之导,皆所以教人为善。
修养者,个人之德,如仁义礼智信,皆所以修养心性。
自省者,个人之悟,如反躬自问,知过能改,善莫大焉。
然人性之恶,非一朝一夕之故,亦非一蹴而就之善。
故圣人教化,需百年树人;君子修养,需终身不懈。
是以,人性之恶,虽难改,然非不可改。
善者,人之所以异于禽兽也;恶者,人之所以为人也。
善恶之争,人性之辩,实乃千古之论。
夫性恶论,非贬低人性,实为提醒世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积善成德,积恶成性。
人之初,性本恶,然教化之力,修养之功,自省之明,皆可使人由恶转善。
是故,人性虽恶,而善者可求,恶者可改。
总之,人性恶论,非无稽之谈,实为对人性之深刻剖析。
人应正视自身之恶,努力修身养性,以善为本,以恶为戒,方能成为真正之人。
孟子人性善恶的深刻阐述
孟子人性善恶的深刻阐述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对人性善恶的论述中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见解。
他认为人性本善,同时也承认在具体行为中人也会犯错。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孟子在人性善恶方面的看法。
一、人性本善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这是他人性观的基本立场。
他相信,每个人都具备天生的道德良知和善心,可以要求和追求最高的道德行为。
他认为,善是人类的本质,正是由于每个人都有天生的善良品质,才能够让人与人之间产生互相关心、互助、互爱的情感,进而形成一个和谐的社会。
孟子还提出了“四端”、“四悔”的理论,即:仁爱(仁)、礼节(义)、智慧(智)、勇气(勇)是人类应该具备的“四端”,而鄙短、慝恶、非礼、妄诞是人类应该避免的“四悔”。
这都是建立在“人性本善”观点中的义理伦常思想。
二、善恶二分孟子在人性论述中也承认人性有善恶之分。
他认为人性具有“天道合一”的特性,在优化自身道德素质的同时也会理解并遵守社会文化的规范和法律法规等外在因素。
换言之,这种“天道合一”的特性成就了人性的善良和恶劣之间善恶二分的关系。
孟子进一步提出了“外因”和“内因”相结合的说法。
从外面看,人性的恶是因为社会的不良环境和不当教育等外在因素所造成的。
而从里面看,人性的恶也有内在的因素,比如人类本身的贪得无厌和冷酷无情。
三、教化的重要性孟子认为每个人都可以化育成为善良美好的人。
在他看来教化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帮助人们识别和驾驭自己的内心,并树立起人的善良本质。
孟子的教化思想是与儒家的教育思想息息相关的,他强调,教育的核心任务是教育人民成为有道德、自信、知识的公民,并以大家的专业素养为中心,推动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
总结综上所述,孟子人性善恶的论述是儒家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他的人性观既有天生的道德良知和善心之说,同时也承认了在具体行为中,人会犯错。
此外,他对教育和教化有着十分明确的看法,通过教育及教化,能够将人的本善本质充分发挥,从而创造出和谐的社会和令人满意的自己。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就是《传习录》中记载了为王学继承人争论不休的"四句教"。
王阳明的本意是说,作为人心本体的至善是超经验界的,它不是具体的善的行为。
有所为而为的善是手段,无所为而为的善才是至善。
人心的至善超越世间具体的善恶。
具体的善行只是无善而至善之心的自然发用流行。
王阳明说人心之无善恶是要人们不要去执著具体的善行而认识本心。
王阳明的学生钱德洪说,王阳明这样说是针对那些“先有乎善者”的。
王阳明本人也说过:“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一有谋计之心,则虽正谊明道,亦功利耳。
” 四句教对人心本体的界说和心学开创人程颢的思想是一致的。
程颢说:"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
故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
"王阳明说的无善无恶就是无心无情,没有先入之见。
有了这种心,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
因此,人惟一可作的就是去“致良知”,也就是为善去恶,去私存公,来恢复良知的觉悟。
人之本心本无善恶,做出善恶之事不过是意念之动。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王阳明提出了其著名的“知行合一”的论断。
正如王阳明所说:“心之所发处便是行,一念不善,便是恶行”。
在这一点上,王阳明的论断是伟大的,也是独特的。
因为他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化解了哲学史上有关人性善恶的争论。
把“善行”同“人性本善”、“恶行”同“人性本恶”区别了开来。
在王阳明看来,人行为之善恶完全取决于这个人在当时情景下的“一念”之间,而不能由此推断这个人的本性是“善”还是“恶”。
对于人的本性而言,是无所谓善恶的,正所谓“无善无恶心之体”。
一个所谓的好人,在某个特定的情景下可能会因一念之差做出恶事,同样,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也可能去做好事。
人心难测,更多的时候是一念之差,怎能通过一个行为或一件事情盖棺而论呢?正如金庸在武侠小说中所告诉我们的:正邪、善恶就在一念之间,名门正派作恶事也是邪教;邪教替天行道、行侠仗义也是正派。
性本善辩论
或上智”了。同样,对于极少数人而言,他们的质性决定了无法被善所濡染而极易被恶所濡染,这就是“恶人或下愚” 了。孔子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绝对正确。对于绝大多大多数人(中人)而言,他们对善恶的沾染都有一定的接 受度,所以他们的善恶基本取决于后天的影响。当然,“中人” 对善恶沾染接受度是有差别的。这样就可以解释告子 的人性无善恶论所难以回答的问题了。
所谓善恶,是一种的道德评价。道德是人类社会交互作用中形成的关于人的行为规则和行为评价标准。何谓善? 何谓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体系下道德标准。对于一个具体的问题,不同文化体系里,善恶评价不一样,甚至相 反。譬如被好多假洋鬼子奉为民主楷模的西方国家,其实在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评价体系里不过是魔鬼而已。强盗似的 哥伦布、麦哲伦之流,被西方人和被西方文化奴化了的中国人奉为英雄,而下西洋的郑和完全有能力做强盗却没有抢掠 和殖民,至今还被号称精英的中国人所讥笑和诟病。英法等西方国家大肆贩卖黑奴的罪行,向其它国家武力倾销鸦片、 杀戮掠夺和殖民的罪行,至今未见西方人反省认罪,而假洋鬼子们却甚而歌颂其功德!当年英法等西方国家的流氓、强 盗、冒险家等侵入美洲大陆,喊着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对印第安人等土著居民进行欺骗、掠夺,甚至进行种族灭 绝式的排斥、屠杀,最后鸠占鹊巢,建立了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何曾见过把这些口号喊得更响的现代西方人(包括美国 人)忏悔过?!何曾见过假洋鬼子们谴责过?!美国白人们倒是年年过所谓的“感恩节”,可他们感谢的不是原来曾帮 助接纳他们的印第安人,而是他们所谓的“上帝”!为什么?因为在西方文化体系下的道德标准跟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下 的道德标准不一样。历史上的游牧民族如匈奴,以抢掠他人财物为荣,其道德评价标准也与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下的道德 标准相反。可见,我认为是善的,也许别人认为是恶的。我认为是恶的,别人却不认为是恶的。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解读王阳明500年前的观点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解读王阳明500年前的观点此乃王阳明“心学四诀”,为其对自己的毕生研究简单的一个归纳总结。
我个人对于其中有着一些自己的观点,今天就和大家逐字逐句来聊一聊这“心学四诀”。
无善无恶心之体人的本质是动物。
任何动物出生之后,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生存本能,这是由它们所在的种类决定的。
生存本能是什么?幼体一生下来就只会想着吃,它不会想到:“我吃饱了,我父母有没有吃?”它没有这种思维方式,只有身体的本能在驱使它们的行动,浑浑噩噩。
至于善恶的定义,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我就不在这里讲了,以后可能会专门写一篇文章再来论述。
不过大家都能理解:新出生的幼儿是没有善恶观的,因为它根本不想,不思考。
而“善恶”只是一种主观的、相对的“看法”。
比如一件事,对你而言是善,对他而言却是恶。
这种例子很多,大家应该也见惯不怪。
还是那个例子:幼儿把粮食吃了,父母就没有粮食了,所以说幼儿是恶;父母把仅有的粮食给了孩子,自己没有,所以说父母是善。
这样对吗?一般人会说:“父母是善,但孩子不是恶。
”所以在此基础上,什么“人之初性本善”还是“人之初性本恶”,在我看来,无需讨论。
王阳明说的对:“无善无恶,为心之体。
”那如果幼儿不是幼儿,是30岁的孩子,父母是60岁的父母,还是同样的事情,那父母是不是善?孩子是不是恶?这就涉及到了第二条:有善有恶意之动上文讲,善恶是主观的一种“看法”,针对事、针对行为的一种“看法”,而这种看法对每个人来说未必是一致的。
我们总说孔子是圣人,但是接触过儒家的朋友有很多都不觉得孔子有多么的伟大,甚至评价他虚伪、做作、口是心非,等等。
我觉得呢,孔子最伟大的地方,就是统一了大部分人的“善恶观”,从而建立起整个社会的道德体系。
尽管孔圣人建立的“善恶观”未必是正确的,但起码他做到了统一。
就好像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也并不是使用怀柔手段一样。
甚至他的天下没传完一辈儿就完蛋了,但是他在历史中的崇高地位,还是不可撼动的。
论人性善恶
论人性善恶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本”没有善恶之分的。
从“善恶”本身来说,可以说在世界自然理论中跟本就不存在,善恶只是人类为了更好的生存,对破坏人类群体存在与人类求独立生存的分划。
标签:人性;善恶;根源我们太需要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真正的善与恶了!千百年以来若干的先哲们为此而奋斗不息,归根到底是在于追寻人类生存之真正价值所在,从道德伦理的评判到社会政治体制的设置,从文明的走向到追求幸福的全人类,从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建构到全球人类生活的点点滴滴,几乎涉及到人类文明的各个方面。
历览古今中外,当一国的文明和政治利益诉求与另一个国家的文明或政治利益诉求相互冲突时,便造成了难以估量的人类生命和财富的巨大损失;而在同一个国家之内,又因不同的阶层或者阶级因为善恶观衍生出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不同而造成“人与人的战争”的局面。
因此,建构与时俱进而又为全人类所认同的善恶观,成为所有哲学家毕其一生共同追寻的目的。
人性是指个人还没有真正接触社会时所最初表现的行为举止以及思想观念。
“善”与“恶”是相对的范畴,是两个紧密相连、时时相伴、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矛盾统一整体。
人性是有善恶之分的,我们可以明察善与恶,对于错。
但是人性的善恶不能以“人之初”说起,即“人之本”并无善恶之分。
.“人之初,性本善”意思是说,人在刚生下来的时候,本性是善良的。
孟子主张“人之初性本善”,他在《性善》中指出“人性皆善,及其不善,物乱之也。
”即人在幼小的时候,禀性没有不善良的。
而至于他们不好的品行,原因是受到外界事物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放纵自己,胡作非为,导致恶劣品质日渐滋长和恶化。
人性本恶论认为,人刚生下来就具备了邪恶的本性。
荀子主张人性本恶。
荀子在《性恶》中提到“人性恶,其善者伪也。
性恶者,以为人生皆得恶性也:伪者,长大之后,勉使为善也。
”他认为人性本来是恶的,禀性是消极的,其好的品行是人为的结果。
告子则认为人性本无善无恶,指出.人性没有善恶的区分。
人性善恶论
人性善恶论三字经曰:“人之初,性本善。
”这是孟子的基本观点,他认为人在初生伊始,体内就存有种种善的因素,仁、义、礼、智的“四端”是天生的,只要经过适当的引导,充分发挥这“四端”,每个人都能成为圣人。
但是荀子的论点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他认为凡是没有教养过的东西,都不会是善的。
在这儿,他的意思就是人在出生时,本质上就是恶的,和孟子的观点正好相反。
西方的很多哲学家也都认为人生来就是有罪的,人性本恶,如阿奎那、但丁、马基雅维利、马丁﹒路德、加尔文、斯宾诺莎等,基本上,大多数西方人都是这样认为的,这是由于他们宗教文化的影响。
我认为人生来是无所谓善恶的,每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是没有意识的,一切活动都靠的是求生的本能,这个时候的人都是一样的,在根本上并没有善恶之分。
就像两只花猫,你能说这只猫是好猫,那只猫是坏猫吗? 对于一个自己不能思考的东西,他根本就不了解我们所谓的善恶,我们怎么能说他是善或者恶呢?更何况我们对于善恶的划分标准又是什么呢?一切概念都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人为定义的,没有任何先天的成分,是社会的产物,不属于社会的动物和人是没有办法具有这些东西的。
而且善恶的划分标准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域内都是不同的,每个人心中的善恶尺度也是有所差异的。
人们用不同的价值尺度衡量同样的事物,得出来的结论当然也是不同的。
人的意识来源于现实世界,人所有的情感,观念都来源于我们所处的人类社会,离开了社会,没有后天的教育,人和动物是没有区别的,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就是我们所知道的狼孩,狼孩的生活习惯和思想完全和狼一样,不同于人类,就是因为他所处的环境是狼的环境,他并没有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人类的意识,具有一个人应该具有的品质,除了身体长得像人,他再也没有和人相似的地方了。
所以说,影响一个人品质的形成不在于他先天的因素,而在于他在成长过程中所处的环境和受到的教育,先天基因影响的只是人的性格,而不是人的品质,一个人善良与否,在于他所接触的环境和受到的教育是否良好,根本没有所谓人性本善或者本恶之分。
《人性的善恶辩证》
人性的善恶辩证引言人类作为一种集体生活的动物,其行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人性作为个体内心深处的本能和倾向,一直是哲学和心理学领域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对人性进行分析时,有些学者认为人性本善,而有些则主张人性本恶。
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常常观察到人们既有善行也有恶行的表现。
因此,笔者将从辩证的角度出发,探讨人性既包含善良也包含邪恶这两个方面。
人性的善面尽管每个人都可能犯错或做出不道德的行为,但我们不能否认许多人对善良和正义有着强烈的渴望和追求。
以下是支持“人性本善”的观点:同理心与合作意愿在社会交往中, 许多人表现出同理心和合作意愿。
同理心是指能够感受并理解他人情感并同情他们的能力。
它促使个体关注他人的痛苦并帮助缓解它;合作意愿指个体在诸如团体合作、互助等场景中愿意与他人共同努力。
社会契约和道德观念社会契约理论认为,人们在社会中生活往往遵守一定的规则和道德观念,以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
这种遵守是出于对他人利益和公平正义的关注。
人们内心深处都有一种对道德的追求,以保护自己的尊严和促进社会公平。
人性的恶面与善良相对立,我们不能否认人性中存在着邪恶倾向。
以下是支持“人性本恶”的观点:自私与利益最大化某些情况下,个体可能追求自己的私利而牺牲他人的利益,这种自私心态可视为人性的一部分。
一些理论家主张,从进化角度看,生存竞争导致了我们做出自私行为。
道德堕落与欲望驱动在现代社会中, 许多道德问题不断浮出水面,并暴露了我们内心深处某种欲望或堕落趋向。
贪欲、嫉妒、报复心理等都是人性的一部分,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们做出各种邪恶行为。
辩证观点:人性的善恶相容对于人性是否本善或本恶的争议可以通过辩证的方式进行更全面地思考。
辩证观点认为,人类内心同时存在着善良和邪恶的元素,而他们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
外部环境影响外在环境对人性具有重要影响。
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积极正向的家庭教育往往能够培养出更多积极正向的品质;相反,一个糟糕的环境可能导致个体产生消极和邪恶行为。
人性本善辩论完整版
人性本善辩论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人性本善》论据“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相信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句子,也是《三字经》里十分经典的句子了。
这句话道出了人性本善,人所产生的恶来自于“习”,“习”的不同,人便向各个方向发展了。
有的向好的方面发展,有的则向坏的方向发展,由此而产生了不同的人,有善人,有恶人,有品德高尚的人,有自私的人。
但总之,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
一、孟子说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而这正体现了仁义礼智四个方面,这些都不是后天造就的,而是先天的、生下来就有的。
二、人性本善的一大体现——天赋良知。
每个人,或多或少他都是有良知的,只是深浅不一。
而这每个人都所具有的良知便是人性本善的最好的体现。
良知是人与生俱来的,也是每个人都所共有的。
关于这一点,不仅是中国人如此认为,西方的文字中也有所暗示。
由此可见西方国家所谓的“良知”便是大家所共有的知识和认识,这就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了“良知”是大家所共有的。
而良知是天赋的认知,与后天学习无关。
无论一个人是如何的穷凶极恶,还是如何的心地善良,他也是有良知的。
这便说明了人性本善。
三、人性本善的另一体现——后悔的感觉。
当一个人做了一件坏事时,无论是谁他都是会后悔的。
无论是谁都会做后悔事的,只是有的人做的后悔事多,有的人做的后悔事少而已。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作为一个很平常的人,我就做过很多小坏事,也让我后悔不已。
比如说有时候受到自己的懒惰的驱使乱扔垃圾,在我行完恶之后,我就会感觉十分后悔,就觉得自己的素质有待提升了。
在我反省的这过程中,我便会有所意识,其实人的骨子里是善良的,因为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过为这样的事而后悔的经历,不管是一个平凡的人,或是不平凡的人甚至是一个罪犯。
人性本善(辩论)
《人性本善》论据“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相信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句子,也是《三字经》里十分经典的句子了。
这句话道出了人性本善,人所产生的恶来自于“习”,“习”的不同,人便向各个方向发展了。
有的向好的方面发展,有的则向坏的方向发展,由此而产生了不同的人,有善人,有恶人,有品德高尚的人,有自私的人。
但总之,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
一、孟子说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而这正体现了仁义礼智四个方面,这些都不是后天造就的,而是先天的、生下来就有的。
二、人性本善的一大体现——天赋良知。
每个人,或多或少他都是有良知的,只是深浅不一。
而这每个人都所具有的良知便是人性本善的最好的体现。
良知是人与生俱来的,也是每个人都所共有的。
关于这一点,不仅是中国人如此认为,西方的文字中也有所暗示。
由此可见西方国家所谓的“良知”便是大家所共有的知识和认识,这就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了“良知”是大家所共有的。
而良知是天赋的认知,与后天学习无关。
无论一个人是如何的穷凶极恶,还是如何的心地善良,他也是有良知的。
这便说明了人性本善。
三、人性本善的另一体现——后悔的感觉。
当一个人做了一件坏事时,无论是谁他都是会后悔的。
无论是谁都会做后悔事的,只是有的人做的后悔事多,有的人做的后悔事少而已。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作为一个很平常的人,我就做过很多小坏事,也让我后悔不已。
比如说有时候受到自己的懒惰的驱使乱扔垃圾,在我行完恶之后,我就会感觉十分后悔,就觉得自己的素质有待提升了。
在我反省的这过程中,我便会有所意识,其实人的骨子里是善良的,因为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过为这样的事而后悔的经历,不管是一个平凡的人,或是不平凡的人甚至是一个罪犯。
中国古代人性善恶的观点
中国古代人性善恶的观点作者:汪锐来源:《金田》2015年第02期人性善恶是中国哲学的重大问题,自古以来人们争论不休,可归结为四种观点: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恶论、性亦善亦恶论。
1.性善论。
中国古代一种主张人性本善的理论。
战国时孟子首先提出。
他认为,人性即/人所以异于禽兽的本质属性,具体指“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等四种道德心理,它们是仁、义、礼、智四德的根始,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肯定四德之善是四端之心的扩充和发展。
后儒的人性论,虽各具形式,但大多肯定人性中具有为善的心理根据,并赋予无不善的价值规定,以为人性之根本。
孟子都以为只有使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人之所以为人者才是人性。
这就将人性与人性的一部分(亦即人的特性、人性的高级部分)等同起来,因而是片面的、错误的。
2.性恶论。
中国古代一种主张人性本恶的理论。
战国荀子首先提出。
荀子认为,论性必先明/性伪之分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
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等不待事而后生的感性欲望就是人之所生而有的自然本性。
礼义道德则是后天的人为。
强调:如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认为孟子视人性为善,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
否定善的先验论,而赋予人的自然属性以恶的价值评价,或以自然属性为后天行为恶的根源。
据此论证了礼义的起源和礼法兼治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同时又为/化性起伪的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提供了理论依据。
汉以后,由于正统儒家一般都尊德性而贬情欲,性恶论的影响不及性善论大。
孟子是性善论的代表,荀子是性恶论的代表。
二者看似相反,实则错误相同。
这可以从两方面看。
一方面,人性本来是多元的:既固有同情心而能利他,又固有自爱心而必利己。
人姓本善恶辩论作文
人姓本善恶辩论作文
人性本善恶辩论作文
人性本善还是本恶,这是一个古老而具有深刻哲学意义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支持人性本善的观点认为,人生而有良知、有同情心、有正义感,人与生俱来就具有善良的品质。
儿童天真无邪、纯真善良就是最好的证明。
人之所以会做出一些不善的行为,是由于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和诱惑,而非与生俱来。
只要给予良好的教育和环境,人就能发扬光大自身的善良本性。
反对者则持人性本恶的观点。
他们认为人都有追求私利、贪婪、嫉妒等负面情绪和欲望,如果放任自流,人就会变得自私自利、伤天害理。
历史上残暴、战争、谋杀等负面事件屡见不鲜,这正说明了人的恶劣天性。
只有通过法律、道德、教育等外力的约束,人才能被驯化、文明,否则就会重蹈覆辙。
在我看来,人性中同时蕴含着善与恶两种面向。
我们每个人生来都有善良的一面,但同时也难免被私欲所驱使。
人性的善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自我约束和外部环境的影响。
良好的家庭教育、社会环境有助于人发扬其善良本性,反之则会助长人的恶劣天性。
因此,我们应该为社会营造一个有利于人性善良一面发展的环境,同时也要自我约束,时刻怀着善良的心,这样人性中的善与恶才能够平衡。
人性善恶之辩没有一个非黑即白的答案,这需要因人而异地去把握和判断。
我们应该一方面相信人性中蕴含着善良的种子,另一方面也要有清醒的认识,约束自身的欲望,扬善抑恶,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荀子论人性之善恶
荀子论人性之善恶荀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之一,他对人性的探讨非常深入而独特。
在他的著作《荀子》中,他详细地阐述了人性善恶两方面的本质,并通过自然界的观察和人类行为的分析,揭示了人性善恶之间的纠缠和平衡。
本文将从荀子的观点出发,深入探讨人性之善恶的根源及其影响。
人性中的善是指具备良好品德和道德行为的本性,而恶则是指人性中蕴藏的邪恶、负面的一面。
荀子认为,人性的善恶源于天性,即人与生俱来的本性。
他认为人性本身是没有善恶之分的,而是受到后天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的善恶倾向。
荀子提出了“性恶论”,他认为人的本性倾向于恶,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纠正恶的本能,发展善的一面。
在荀子看来,人性中的善和恶是同时并存的,人们倾向于追求个体的私利,而淡忘了社会的整体利益。
这种本性在缺乏教育和自我反省的情况下,会日益发展并导致社会的腐化和混乱。
然而,荀子并不认为人性的恶是不可改变的,他强调个体可以通过学习和修身养性来控制和克服恶的本能。
他主张人们应该以道德准则来引导自己的行为,逐渐培养出内在的善良和正直。
他提出了“性即理”和“性即善”的观点,认为人的本性本质上是可以依循道德规范的,通过学习和修养,人们可以逐渐达到理想的善性状态。
荀子还强调了礼仪之道对于培养人性善的重要性。
他认为,通过遵循社会规范和礼仪习俗,人们可以克制自己恶的一面,逐渐培养出善良的品格。
礼仪之道涵盖了各个方面的行为规范,从小至大,从家庭到社会,都是人们修身养性的重要手段。
荀子相信,只有通过恪守礼仪,尊重他人和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性中的善。
然而,荀子也承认人性中的恶并非完全可以消除,只能通过外部的约束和教育来控制。
他认为政府应该建立严格的法律制度和社会规范,对人性中的恶行进行规范和制约,以保证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只有在良好的法制和道德约束下,人们才能通过教化和教育,修养自身的善性,达到个体与社会和谐共处的目标。
综上所述,荀子论人性之善恶提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可塑性。
人性的本质与善恶之辨
人性的本质与善恶之辨众所周知,人性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人们对于人性的本质和善恶之间的界定一直存在争议。
有些人认为人性本善,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人性本恶。
那么究竟人性的本质是什么?善恶是否固定不变呢?有人认为人性本善,他们相信人生而具有善良的本能。
他们引用人类发展的历史证据,例如人类对他人的关心、乐意帮助他人以及人道主义行为等等来支持他们的观点。
他们认为,在适当的条件下,人们能够表现出慷慨、友善、关爱和正义等美好品质。
他们坚信,这些善良的本能是人之所以能够和谐共处的关键。
然而,也有人认为人性本恶。
他们相信人类天生具有自私、贪婪和残忍的本能。
他们指出人类自古以来的各种战争、剥削和暴力行为作为他们的论据。
他们还认为,人们之间的冲突和竞争是人性恶劣的真实体现。
他们认为,人们之所以表现得那么善良,只是因为外部环境的约束和奖惩体系的存在而不得不这样做。
一个更全面的观点认为,人性的本质是复杂多样的。
在不同的情境下,人们可能展现出不同的特质和行为。
人们可能具有善良、慷慨和正义的一面,也可能具有自私、贪婪和残忍的一面。
人性的本质并非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受到环境、文化和个人经历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人们往往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适应自身的需求和欲望。
然而,无论人性的本质如何,善与恶的界限并不是绝对的。
善恶并非是一种二元对立的关系,而是更像是一种连续的谱系。
人们往往在行为中同时表现出善良与自私、正义与不公等多重特质。
一个人可能在某些情境下表现得极其善良,而在其他情境下却会变得冷漠和无情。
这使得善恶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
人性的善恶之间的辨别并不仅仅是一种理论上的探讨,它也带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来说,理解和引导人性的善良是至关重要的。
正如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所设想的,如果每个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那么社会将变得和谐、公平和繁荣。
因此,教育的使命之一就是引导人们发掘和培养自己善良的本质。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经常面临各种道德困境。
荀子性恶论原旨
荀子性恶论原旨冯兵(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导读]荀子所论及的人性,其本质恰是无所谓善恶的“本始材朴”的自然之性,它既有转化为恶的可能,也有发展为善的机会。
对人性的探讨历来就是我国传统哲学与伦理思想的重头戏,荀子则是我国人性论史上性恶论者的代表。
数千年来,由于荀子被视为儒家的“别宗”,因此受到的关注程度远低于孔子和孟子。
而最近几十年里,学术界对于荀子的研究则突然多了起来,关于他的性恶论也有了一些不同角度的阐释,但基本上都没有否认其性恶立场。
荀子在《性恶》等篇中说“人之生,故小人”,强调“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但他所说的“人性恶”是否就真的是人们所通常理解的“人性本质为恶”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弄清楚荀子性恶论的主要内容:第一,性本自然。
在先秦儒家思想中,荀子和孟子的思想有很大的不同,其主要根源就在于两者人性观的差异。
不过,对于人性自然的理解,荀子与孟子却基本一致。
孟子主张天生人有“四端”之善,人之善性与生俱来,“如水之就下也”,是自然而然的。
荀子亦认为所谓的人性指的是“生之所以然”,是人生而即有的自然之性,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
而且,无论是尧舜还是桀纣,是人皆如此。
明代大儒王守仁的《传习录》(下册)中曾提及:“荀子性恶之说,是从流弊上说来”,而“孟子从源头上说性,要人用功在源头上明彻。
荀子从流弊说性,功夫只在末流救正”。
王守仁在这里认为导致孟、荀二人对人性本质的伦理评价的不同,就在于二者对人性判断起点的把握有巨大差异。
他指出荀子的人性思想是从自然之性的“流弊上说来”,不无道理,荀子对人性“恶”的评价就正是从自然之性与社会生活的交感流变中得来。
那么,这种人性的“自然”性体现在何处呢?笔者以为,它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性与生俱来,与身偕行;其二,非善非恶的伦理本质。
当然,这里的“非善非恶”与告子所述及的性无善恶论有着本质区别。
性无善恶论否定了对人性进行善与恶的伦理价值评价的前提,而人性“非善非恶”的“自然”性则为人性的向善或向恶的转变以及相应的善恶判断提供了可能。
性善论文言文翻译
古之圣贤,论性之善恶,各有其说。
孟子曰:“人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荀子则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二氏之说,各执一端,然皆欲明人性之本。
孟子性善论,盖源于心性之论。
孟子云:“心者,身之主也;性者,心之体也。
”心之为主,故能主善;性之为本,故能善善。
是以孟子曰:“人之初,性本善。
”人性之所以善,以其具四端:仁、义、礼、智。
四端者,心之四德,固宜善矣。
孟子又曰:“仁者,爱人;义者,正己;礼者,正人;智者,知人。
”四端具而善道成,故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荀子性恶论,则基于性恶之理。
荀子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不得,则不能无争;争则乱,乱则穷。
由是观之,人之性恶明矣。
”荀子认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必求之,求之不得,必争之。
争则乱,乱则穷,故人性恶。
然荀子亦言:“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性虽恶,然习相近,故善者可教也。
孟子与荀子之论,虽异,然皆欲明人性之本。
孟子言性善,荀子言性恶,实则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同者,皆欲明人性之本;异者,孟子主内,荀子主外。
孟子以内求善,故曰:“求仁得仁,求义得义,求礼得礼,求智得智。
”荀子以外求善,故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吾辈今日,亦当深思孟子、荀子之论。
人性善恶,非一成不变,亦非绝对对立。
性善者,非谓人性皆善,而谓人性有善之可能;性恶者,非谓人性皆恶,而谓人性有恶之可能。
故曰:“人性善恶,各因其习。
”习善者,其性善;习恶者,其性恶。
是故,吾辈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使之善者益善,恶者改恶。
孟子性善论,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荀子性恶论,犹如烈日炎炎,催人奋进。
二者相辅相成,教人明性之善恶,知善恶之源,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是以,吾辈当学孟子之仁义礼智,亦当学荀子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使人性之善,得以发扬光大。
(字数:522字)。
人性本“私”的善恶论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人之性,恶;其善也,伪也。
”而人又为何要有道德?因为人们要生活的好一些,有必要相互合作,所以荀子说:“百技所成,所以养一人也。
而能不能兼技,人不能兼官,离居不相待则穷。
”人必须联合起来才能统治自然界,而有了社会组织那么就一定要有一定的规则,这规则就是人们几千年来约定俗成的“道德”,所以荀子认为:因为人有“智”,所以人能向善。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著名的论证就是“恻隐之心”,这个论点以前在李宗吾的《厚黑学》也有所提及,所以孟子说:“恻隐之心,人之端也;羞耻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他认为“仁义礼智”是人生来而有的,那么人又如何向“善”?孟子认为既然人性本善,那么只要充分发展这“四端”,人就能成为真正的“人”,也就是有“善”才为人,无“善”与禽兽无异。
我觉得将人性原本的东西说成善恶本身就是太过绝对的理论,因为这里的“善恶”是以人类社会约定的是非观的基础上来判定的,而如果要从本质上去探讨人性那么理应抛开社会组织的“善恶论”。
关于人性的本质向来是中国哲学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早在先秦时期便有五种学说:一是孟子认为的人性本善,二是荀子认为的人性本恶,三是告子认为的人性无善无恶,四是汉朝的杨雄认为人性有善有恶,五是人性既可善,也可恶。
最后一个观点我只在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里看到,所以不知道其思想的代表人物。
先前也说若单纯的以“善恶”似乎过于绝对,不过若真是要用这种是非观来讨论人性的本质,我认为人性应当是有善有恶,也就是说人性内含有善恶两种成分。
用一个字来说的话,应该是人性本“私”吧,而这里的“私”虽说有自私的意思,却也并非是贬义词,当然更不是褒义,而是一个客观的形容词来描述人性的本质。
你不能完全反驳其中任何一家的观点,因为不管是荀子还是孟子所阐述的道理都有他正确的一面。
这里我只能用另一种思维尝试去诠释它。
而可能比较可笑更甚滑天下之大稽的是,我的观点来自于与哲学似乎没有一丁点关系的某个数学定律,就是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定律的内容大致为:任意两个质点通过连心线方向上的力相互吸引……我只举出前面的话,因为后面关于引力大小的论述与此无关。
中国古代人性善恶的观点
中国古代人性善恶的观点
1、性本善:孟子提出了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之为善,是他的本性的表现,人之不为善,是违背其本性的。
2、性本恶:荀子所论及的人性,其本质恰是无所谓善恶的“本始材朴”的自然之性,它既有转化为恶的可能,也有发展为善的机会。
荀子的性恶论的思想在先秦百家关于人性的论断中独树一帜,他的思想对后世今天的意义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3、人性无善无恶论
人性无善无恶代表人物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告子。
告子的理论是人性没有什么善和恶之分,犹如水一样无分于东西。
告子的人性观直视人之生性,这种放弃道德判断的世界观,遂形成无善无不善之人性学说。
告子所言之性,实乃生命意义,而非道德意义,告子人性无善无恶论的立说基点,尽在生命肉体之满足,无涉道德评判之高下。
4、人性有善有恶论
人性有善有恶观点的代表人物有汉朝的董仲舒、杨雄、王充,唐朝的韩愈等。
王充在《论衡》一书中记载: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恶性,养而致之则恶长。
杨雄认为“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
人之初性本善恶辩词
人之初,性本善恶辩词人之初,性本善恶。
这是一个古老而又深刻的命题,引发了无数哲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的思考和争论。
对于这个问题,人们常常持有不同的观点和立场。
有人认为人性本善,有人则认为人性本恶。
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这个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人性本善的观点。
支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人类天生具有善良的本性。
他们相信,每个人在出生时都是无辜的,没有恶意和邪恶。
人性中蕴含着对他人的关爱和善意,这是人类社会得以维系和发展的基础。
他们可能指出,婴儿出生时,总是天真无邪和善良的,只有在后来的成长过程中,才受到了负面的外界影响,才会表现出恶劣的行为。
另一方面,有人则主张人性本恶。
他们认为,人类的本质是自私和狡诈的。
他们相信,人们之所以会做出恶劣的行为,是因为这是人性的本质所决定的。
他们可能指出,人们常常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伤害他人,甚至不惜采取不道德的手段。
他们认为,人性的本质是贪婪和邪恶的,只有通过外界的约束和教育,才能使人们的行为更加善良和正直。
然而,我认为人性既不是完全善良也不是完全邪恶,而是包含了善恶两种倾向。
每个人都有善良和恶劣的一面,但是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人们的善恶倾向会有所不同。
善良和恶劣的行为并不是人性的本质,而是在特定环境下的产物。
人类的行为受到遗传、教育、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没有一个单一的因素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善恶倾向。
此外,人性的善恶也是可以培养和改变的。
通过教育和培养,人们可以养成善良的品质和行为习惯。
同样,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恶劣的环境中,受到负面的影响,他的善良倾向可能会被扭曲和破坏。
因此,人性的善恶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随着环境和条件的改变而变化。
最后,人性的善恶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善或恶来概括。
人类是一个复杂多样的生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思维方式。
人们的行为往往是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善或恶。
只有在具体的情境下,通过深入的观察和研究,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人性的复杂性。
人之初,性本善恶辩词
正方辩词“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这是三字经里面的话。
说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来是善良的。
他(她)们后来的不同和巨大差异,是后天形成的。
没有哪个坏人是天生的,只是因图一时享乐,经不住诱惑而迷失了方向。
一般而言,对人性的哲学分歧主要有6种:(1)人之初,性本善(孔子)(2)人之初,性本恶(荀子)(3)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接近本恶说)(4)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5)人的本质属性是理性思维(6)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但是,以笼统的分类应该只有本善说和本恶说,都似乎很有道理,在西方本恶说占上风,因为,西方人没有儒家思想的固有框架,而东方特别是东亚,儒家思想的强势让多数东方特别是中国人无法接受本恶说,主要就是因为这句人之初,性本善(孔子)但是这个“性”应该有多种含义,也就是说应该是广义的。
性质,性情,性格,性别,性欲……都是从“性”开始的。
也说明了它的广义性。
实际上人之初“性”本“色”,这也是毫无疑义的。
因为孔子也说过:“食色,性也!”就是说它本来就是和吃饭一样是人的一种本能。
所以性本来就是天生的。
他后天形成的只是在发展它利用它和操作它。
法国学者Raymond Around 在<知识分子的鸦片>一书中说:我并不否认一场会议里的桌子两边的人有其一定程度的对立,我只是认为,你不可以因为他们有某些观念和见解,就把他们一分为二,说一个阵营是善的化身,属于未来,代表理性,一个阵营是恶的化身,属于过去,代表迷信。
孔子说人之初,性本善,而荀子则说“人之初,性本恶”我认为首先要界定善与恶的界限,然而,这才是不可探讨的,因为,随着时代和人类的发展,每个时期善和恶的标准都很模糊,正是因为这样的模糊,才导致这个问题的不可考!比如,把人逼迫到极端(比如饥荒),人就会表现出动物性,残暴,极端自私,当人们饿到一定程度,就算是同类又有什么不可食用的?英国着名的探险队在18世纪在北极探险的时候,最后全军覆灭,到最后这些被当作英国英雄的人自相残食,而几十年后当人们发现他们的尸骨的时候,人们发现他们尸骨上都有用刀砍割的痕迹,经过权威法医的鉴定认为是互相残割食用的痕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性本无善恶而习有善恶人性本无善恶而习有善恶人性善恶问题为中国传统哲学之重大命题,千载聚讼纷纷。
《三字经》开头四句就说:“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其中前两句语出《孟子·滕文公上》:“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什么是“初”?就是“始”的意思。
制做衣服一定要先将布料裁剪成若干片一定形状的料块,然后把这若干片缝合纫缀起来,才能形成衣裳。
俗称制衣匠为“裁缝”,就是就这两个制衣的基本工序而言的。
裁剪必用刀,故“初”字从“衣”从“刀”以示其始。
所以“人之初”是指人刚生下来的时候。
什么是“性”?就是与生俱来的东西。
“性”的本义就是如此。
古籍中“性”有时作“生”即为明证。
“性相近,习相远”出自《论语·阳货》:“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习”是后天环境的影响。
任何人,不管他父母是什么民族、种族,也无论他的父母是贫贱还是富贵,是好人还是坏人,其与生俱来的“性”都像是素练白绢,没有颜色,没有善恶的痕迹。
——这就是“性相近”的意思;而人既生之后,环境影响各异,性随之而变,如素绢白练沾染了各种颜料,逐渐变得差异越来越大,有了善恶的区别。
——这就是“习相远”的意思。
从“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可以看出,其实孔子是把性和习明确分开的:先天为性,后天为习。
而历来论性,不辨性习,至于混习为性,——性善、性恶的争辩皆由此而生。
人与生俱来的东西有两个方面,一是形体容貌即所谓肉体,二是情志欲望即所谓精神。
性从“心”,故特指精神而言。
后世谈论争辩人性,也都是特指精神而言。
而精神包含广泛:一是知识智能,二是情绪,三是意志,四也品质志趣,五是脾气性格。
知识智能,是就真伪是非而言的;情绪,是就喜怒哀乐而言的;意志,是就抵御外界摧折诱惑所体现出来的差异而言的;品德志趣,是就人面对外界摧折诱惑时的取舍态度以及社会对人的言行的道德评价而言的;脾气性格,是就刚躁柔静而言的。
显然,知识智慧、情绪、意志、脾气性格都无法说它们是善是恶。
因此,人性之“性”,并非指全部精神,而是特指人的品德志趣而已。
先哲论“性”,有五种观点:孟子性善说、荀子性恶说、董子(仲舒)性三品说、扬子(雄)善恶混杂说、告子性无善恶说。
大致以本以三品说为主流,自有宋理学兴起,性善说遂为主流。
孟子主张性善,认为人人皆可以成尧舜。
所以特别重视修身育德,以仁义自持。
孟子的性善说的缺陷在于,无法回答这样的诘问:人性既然是善的,那么人性中的恶从何而来?如果说是由于沾染了社会环境中的恶而来的,那么社会环境中的恶又从何而来?社会不是许许多多个人组成的吗?既然“人人皆可以成尧舜”,那就是说,每个人的人性都是善的,社会里怎么会产生恶呢?而且,如果人性本善,那么向善容易变恶就不易了,为何实际情况却是,人容易向恶而不易向善呢?荀子以为人性本恶,所以特别强调用礼和制度来约束规范人的行为。
到了其弟子李斯,一变而重法,就流入法家了。
性恶说也存在着与性善说类似的问题:人性本恶,谁肯向善?谁又知善?善从何而来?扬雄认为:“人之性也,善恶混。
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法言·修身》)。
扬雄的“善恶混杂说”可以回答善恶从何而来的问题,比“性善说”和“性恶说”要经得起推敲一些。
然而,这种观点仍然无法回答进一步的诘问:初生的婴儿,其啼哭、吃奶、便溺等外在可见的表现是善还是恶?如果说这些无所谓善恶,但婴儿的心中的确有善恶,那么婴儿未表现出来的善恶念头,我们又如何知道?董仲舒认为“善如米,性如禾。
禾虽出米,而禾未可谓米也。
性虽出善,而性未可谓善也。
……以米为饭,以性为善,此皆圣人继天而进也,非情性质朴之能至也,故不可为性。
”他把人分为三种:圣人、斗筲之民和中民。
认为“圣人之性不可以名性,斗筲之性由不可以名性。
名性者,中人之性。
……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
”他给“性”的定义是“无所待而起,生而所自有。
”其实三品说并非董仲舒自创,而是承袭了此前历史上曾经流行的观点。
如《老子》把人分为上士、中士、下士三等,《庄子》则有至人、神人、圣人的分法。
在《论语》中孔子曾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阳货篇》),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因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论语·季氏》)。
《汉书·古今人表第八》对孔子的话有段解释:“传曰:譬如尧、舜,禹、稷、卨与之为善则行,鲧、讙兜欲与为恶则诛。
可与为善,不可与为恶,是谓上智。
桀、纣,龙逢、比干欲与之为善则诛,于莘、崇侯与之为恶则行。
可与为恶,不可与为善,是谓下愚。
齐桓公,管仲相之则霸,竖貂辅之则乱。
可与为善,可与为恶,是谓中人”。
董仲舒首先把人分为三品,然后再论其中绝大多数人的人性问题,这个思路比把每个人的人性一概而论要好。
三品说是把人分为上中下三品,其中上品的“圣人(或上智)”“可与为善,不可与为恶”,下品的“斗筲之民(或下愚)”“可与为恶,不可与为善”,后天环境对他们没什么影响,所以不论。
董仲舒甚至把人性进一步局限到“中人”的“人性”,这是他的不足。
在区分了三品之后,董仲舒开始论“中人”的人性。
不过他似乎在这里不自觉地跑题了:把人性的善恶问题转换为“性”与“善”的关系问题了。
的确,人性与善恶不是一回事,但是也没有人认为“性”就是“善”或“恶”啊。
细品董仲舒关于“善如米,性如禾”的论述,其实跟性善说或善恶混说是一致的。
米虽然不是禾,但米是对禾加工,去除茎叶糠壳后得到的。
那就是说,善本来就存在于人性中,并不是从外界加入的。
一般的禾都有谷实,都可以通过加工得到米;一般的人的本性中都存在善,都可以通过教化得到善。
这不是“中人皆可以为尧舜”嘛!董仲舒没有说禾的茎叶糠壳就是恶,但也没有反对的意思。
如果把禾的茎叶糠壳比做是恶,那么米的加工过程就是一个去恶存善的过程。
这又和杨雄的“人之性也,善恶混。
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的说法一致了。
告子关于人性的观点记载在《孟子》一书中。
告子认为人性本无善恶之分,一个人是善是恶,全在于后天的影响塑造。
既然前面四种人性论都不能经得起诘问,那么告子的观点就很可能是正确的。
而且这种观点无疑极容易被现代人所认同。
我也认同这种说法。
不过,告子的人性无善恶的观点,似乎也是针对一切人而言的。
这就不符合实际的社会现象了。
同样生活在一个正常的环境里,受到的教育也影响都是善的,有些人表现出的是善,但有些人却作恶为非;同样生活在一个坏的社会环境里,受到的教化影响都是坏的,但有些人却能“出污泥而不染”。
这种现象表明,告子的性无善恶说虽然比其它四说经得起推敲,但如果不加区分地把任何人的人性都看做一样,也是有缺陷的。
古人虽然对人性善恶持论不一,但在重视后天教化这一点上还是一致的。
不管人性如何,要想让人良善,就必须用良善的东西去教化影响。
而教化必须从人幼小的时候抓起。
我认为,要解决人性善恶问题,必须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区分性和习,二是弄清什么叫善恶,三是不搞一刀切,要看到个人在人性上的差别。
“性”是与生俱来的东西,是先天性的;“习”是在先天的“性”的基础上受后天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
先天的东西无所谓善恶,不能用后天形成的善恶来评价先天的人性。
通常所说的人性其实是“习”。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性善恶其实是个伪命题。
准确的命题应当是:“人习善恶”。
所谓善恶,是一种的道德评价。
道德是人类社会交互作用中形成的关于人的行为规则和行为评价标准。
何谓善?何谓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体系下道德标准。
对于一个具体的问题,不同文化体系里,善恶评价不一样,甚至相反。
譬如被好多假洋鬼子奉为民主楷模的西方国家,其实在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评价体系里不过是魔鬼而已。
强盗似的哥伦布、麦哲伦之流,被西方人和被西方文化奴化了的中国人奉为英雄,而下西洋的郑和完全有能力做强盗却没有抢掠和殖民,至今还被号称精英的中国人所讥笑和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