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课程自然辩证法概论》答案

合集下载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完整版课后答案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完整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 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 (1)古代朴素自然观以直观性、思辩证和猜测性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认识自然界的本原和发展,但缺乏系统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依据,尤其是将非物质性的东西当作先于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并认为物质世界是它的派生物,为唯心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借口,最终导致人类认识的分化。

(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核心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虽然在实证科学的基础上继承和坚持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但是不懂得一般与个别、运动和静止等的辩证关系,以一种片面的、孤立的和静止的方法观察自然界,即不懂得自然界的辩证法,自然不能把唯物主义坚持到底。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克服了以往哲学自然观的缺陷,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原则,突出了物质世界的整体性和矛盾性,提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强调了人类起源于自然界、依赖于自然并在把握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能动地和改造自然。

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2. 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1.它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奠定了唯物主义思想基础。

它强调自然界存在的客观性、物质性和发展的规律性,冲破了中世纪神学自然观的羁绊,传承了古代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传统。

2.它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提供了方法论前提。

它培植了求实和崇尚理性的科学精神;它促进对自然界的认识从注重神学教义到注重经验事实、从注重思辨和想象到注重观察、实验和数学推理、从注重把宗教作为判定认识标准到注重把实践作为判定认识标准的转变;它强调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等科学方法分门别类地研究自然界。

3. 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 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之间的关系:第一,它们都围绕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主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它们都坚持人类与自然界、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人与生态系统的辩证统一,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习题答案)0.1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和主要内容P20.2自然辩证法是怎样产生的?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怎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自然辩证法P20.3 怎样理解学习自然辩证法的重要意义P21.1 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1.2 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1.3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证的价值和意义1.4 系统自然观的基本特点的基本特点是什么1.5 如何理解系统自组织的实现条件2.1如何理解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2.2 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及其重大现实意义2.3 试论述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及实践3.1 怎样认识科学和技术的区别与联系书903.2 技术的本质和基本特征是什么3.3 如何理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的必要性和现实途径3.4 如何理解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3.5 什么是科学精神,书98如何理解在科学研究中坚持科学精神的重要意义3.6 论述近现代技术革命内容,并比较其不同特点4.1 关于科学评价标准的主要观点有哪些?你认为哪种最合理,试说明理由4.2 波普的证伪主义模式的基本观点和理论局限是什么?4.3 试评价库恩科学发展的历史主义模式4.4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模式有何特点,其合理之处何在?4.5 怎样认识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总体趋势4.6 试分析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化及其对科学发展的意义5.1 创立科学理论的思维过程有哪些阶段?创立科学理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形态有哪些?5.2 如何把握创造性思维特征5.3 怎样认识科研选题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及科学选题的基本原则5.4 试阐述科学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6.1 如何全面认识科学的价值?试分析其内在价值和社会价值6.2 如何看待科学对人的异化和对自然的异化6.3 如何正确认识现代高科技发展带来的伦理困惑6.4怎样认识西方科技批判思潮的成就和不足7.1 如何理解科学共同体与技术共同体社会规范的主要区别7.2 国家创新体系对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有何重要意义7.3 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组织机构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何意义7.4 如何保障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健康持续的运行7.5 从科学技术社会建制的角度说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主要意义和内容绪论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和主要内容?0.1学科性质:自然辩证法已经成为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研究生课程自然辩证法概论答案完整版

研究生课程自然辩证法概论答案完整版

研究生课程自然辩证法概论答案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1、“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恩格斯《自然辨证法》材料反映了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内容:1.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恩格斯指出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

在这里,恩格斯不仅说明了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而且还说明自从有了人,便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自然对于人的这种母体性无疑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逻辑起点,也是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前提。

2.人与自然是依赖性与能动性的统一首先,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

其次,人还能够能动地改造自然界,这一点也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

人类在对自然界进行能动改造的同时,使自己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高,人类成为自然界的主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

人类开始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不断地趋向了统一。

3.人类变革自然引起后果的多元性恩格斯认为人类变革自然引起后果的多元性不仅表现在自然方面的结果,还表现在它在社会方面的后果。

4.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是和谐共处、协调发展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象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恩格斯提醒人们:损害自然就是损害人类自己,要防止自然界对我们的报复,就是要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必须和自然和谐相处、协调一致。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概论_课后题答案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概论_课后题答案

1.1 何谓自然观?它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怎样的联系?(1)自然观是人们对于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总的观点,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2)自然观是建立在科学的发展的基础上,是对自然科学的总结和概括,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渐发展;正确、科学、先进的自然观将指导科学取得更大的进步与发展。

1.2 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试评述古朴和机唯自然观。

(1)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2)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基本特点是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

它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已冲破原始神话和宗教和藩篱,开始运用理性思维去探索自然的本质和规律。

(3)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摒弃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是巨大的进步,对于近代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有历史性的贡献。

但它的局限性表现在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

1.5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有何重大意义?(1)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2)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与社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3)为科学与技术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的理论前提。

(4)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2.2 什么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是自然界物质的普遍存在方式?系统的基本特点是什么?(1)系统的含义:所谓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四个要义:①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要是构成系统的组成部分或单元,单一要素不能成为系统,即系统内部具有可分析的结构;②系统在于“系”,即系统内诸要素之间,系统要素与系统整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特定的结构;③系统还在于“统”,即要素彼此之间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④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对环境表现特定的功能,功能之所以为整体所具有,是由于功能以结构为载体,并在系统诸要素的功能耦合中突现出来。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05-06(上)《自然辩证法概论》试题A (硕士研究生)一、辨析题:(先判断是非,再简述理由。

21分,每小题7分)1、自然辩证法是一门交叉的自然科学。

答:错.因为:自然辩证法的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学科。

2、工业革命进程的加速,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对立。

答:正确。

因为: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随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人对自然的控制与支配能力急剧增强,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重大转变,人的自我意识极度膨胀,自视为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逐渐漠视自身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对自然一味地强取豪夺,从而激化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加剧了人对自然的对立。

3、用系统思想来看,技术进步和技术发展表现为技术的结构和技术的功能之间的矛盾。

答:正确。

因为:技术进步和技术发展是由技术内外的矛盾相互作用的结果.从技术体系内在动因来看,劳动过程中各种要素及其它们之间的矛盾是技术进步和技术发展的内在原因.它们以技术规范和技术实践的矛盾表现出来。

技术是功能的基础,结构决定功能,技术改变、创造结构,从而开发功能.二、简述题:(简述问题要点,并对要点进行阐释。

30分,每小题15分。

)1、简述自组织理论的基本思想及其世界观方法论意义。

答:自组织理论是由耗散结构、协同论、分形理论、超循环理论、突变论和混沌理论所构成的“复杂理论"体系.它从各个不同角度阐明了自组织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行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其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能够形成有序的结构,或从低序向高序的方向演化。

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是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自然界的演化,既不是单调地走向有序和进化,也不是单调地走向无序和退化.有序与无序的不断转化,进化与退化的不断交替,使自然界处于永恒的物质循环之中其方法论意义在于:(1)耗散结构理论解决了达尔文进化论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在自然界演化方向上的矛盾。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习题答案《自然辩证法概论》解答参考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1.古代朴素自然观以直观性、思辩证和猜测性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认识自然界的本原和发展,但缺乏系统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依据,尤其是将非物质性的东西当作先于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并认为物质世界是它的派生物,为唯心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借口,最终导致人类认识的分化。

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核心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虽然在实证科学的基础上继承和坚持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但是不懂得一般与个别、运动和静止等的辩证关系,以一种片面的、孤立的和静止的方法观察自然界,即不懂得自然界的辩证法,自然不能把唯物主义坚持到底。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克服了以往哲学自然观的缺陷,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原则,突出了物质世界的整体性和矛盾性,提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强调了人类起源于自然界、依赖于自然并在把握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能动地和改造自然。

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2.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 唯物主义哲学的第二种形态是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即机械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却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看不到世界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或者只是承认机械的联系和机械的运动,因而表现出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特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产生和形成,同这个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的特点是密切相关的。

这个时期的自然科学还处于分门别类的收集、整理、分析经验材料的阶段,只有力学发展到了比较完整的形态。

这种状况反映到哲学中来,这一时期占统治地位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机械的观点观察和解释世界的思维方式,它造成了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所特有的、在当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另一个局限性是它的不彻底性,这主要表现在它在自然观方面是唯物主义的,而在社会历史观方面则是唯心主义的。

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高教版课后答案

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高教版课后答案

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自然辩证法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 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1)古代朴素自然观以直观性、思辩证和猜测性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认识自然界的本原和发展,但缺乏系统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依据,尤其是将非物质性的东西当作先于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并认为物质世界是它的派生物,为唯心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借口,最终导致人类认识的分化。

(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核心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虽然在实证科学的基础上继承和坚持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但是不懂得一般与个别、运动和静止等的辩证关系,以一种片面的、孤立的和静止的方法观察自然界,即不懂得自然界的辩证法,自然不能把唯物主义坚持到底。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克服了以往哲学自然观的缺陷,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原则,突出了物质世界的整体性和矛盾性,提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强调了人类起源于自然界、依赖于自然并在把握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能动地和改造自然。

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2. 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1.它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奠定了唯物主义思想基础。

它强调自然界存在的客观性、物质性和发展的规律性,冲破了中世纪神学自然观的羁绊,传承了古代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传统。

2.它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提供了方法论前提。

它培植了求实和崇尚理性的科学精神;它促进对自然界的认识从注重神学教义到注重经验事实、从注重思辨和想象到注重观察、实验和数学推理、从注重把宗教作为判定认识标准到注重把实践作为判定认识标准的转变;它强调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等科学方法分门别类地研究自然界。

3.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系统自然观:1.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

2.它实现了从认识存在到认识演化、从认识确定性到认识随机性、从认识简单性到认识复杂性、从认识线性到认识非线性的转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论方面的发展。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05-06(上)《自然辩证法概论》试题A (硕士研究生)一、辨析题:(先判断是非,再简述理由。

21分,每小题7分)1、自然辩证法是一门交叉的自然科学。

答:错。

因为:自然辩证法的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学科。

2、工业革命进程的加速,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对立。

答:正确。

因为: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随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人对自然的控制与支配能力急剧增强,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重大转变,人的自我意识极度膨胀,自视为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逐渐漠视自身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对自然一味地强取豪夺,从而激化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加剧了人对自然的对立。

3、用系统思想来看,技术进步和技术发展表现为技术的结构和技术的功能之间的矛盾。

答:正确。

因为:技术进步和技术发展是由技术内外的矛盾相互作用的结果。

从技术体系内在动因来看,劳动过程中各种要素及其它们之间的矛盾是技术进步和技术发展的内在原因。

它们以技术规范和技术实践的矛盾表现出来。

技术是功能的基础,结构决定功能,技术改变、创造结构,从而开发功能。

二、简述题:(简述问题要点,并对要点进行阐释。

30分,每小题15分。

)1、简述自组织理论的基本思想及其世界观方法论意义。

答:自组织理论是由耗散结构、协同论、分形理论、超循环理论、突变论和混沌理论所构成的“复杂理论”体系。

它从各个不同角度阐明了自组织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行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

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其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能够形成有序的结构,或从低序向高序的方向演化。

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是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自然界的演化,既不是单调地走向有序和进化,也不是单调地走向无序和退化。

有序与无序的不断转化,进化与退化的不断交替,使自然界处于永恒的物质循环之中其方法论意义在于:(1)耗散结构理论解决了达尔文进化论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在自然界演化方向上的矛盾。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习题答案主编: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高等教育出版社绪论0、1.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有什么关系? (5)0、2.自然辩证法在现代有哪些发展? (5)0、3.自然辩证法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意义?ﻩ60、4.学习、研究自然辩证法得意义与方法?ﻩ7第一编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1、1 何谓自然观?它与自然科学得发展有怎样得联系? (7)1、2 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试评述古朴与机唯自然观. (7)1、3 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得自然科学基础与自然哲学思想渊源。

. 7 1、4 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得基本思想与特征.(5星)ﻩ81、5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得创立有何重大意义? (8)2、1 试阐述系统自然观产生得自然科学前提。

................................... 82、2 什么就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就是自然界物质得普遍存在方式?系统得基本特点就是什么?ﻩ82、3何谓演化与进化?怎么样来理解自然得进化方式? ......................... 92、4 、阐述自组织得概念,以及自然系统演化得自组织机制、基本条件. 102、5 、怎样理解自然界循环发展得无限性?ﻩ113、1 从生态自然观得产生说明这种自然观就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得丰富与发展。

ﻩ123、2 如何理解自然界就是人类生存与发展得根基ﻩ123、3 现代生态学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提供了哪些科学结论 (13)3、4 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谈谈您得想法。

(上届考察) (13)第二编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4、1 如何理解科学得本质?ﻩ134、2科学知识有哪些构成要素?说明它们得特点与相互关系.(5星) (14)4、3 什么就是科学精神?举例说明它得重要性. ............................... 145、1科学问题在科学研究中得地位与作用如何.ﻩ415、2 如何理解观察与实验就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得过程. (14)5、3科学假说形成得主要途径就是怎样得?................................. 146、1 什么就是科学思维得基本形式?它们在科学研究中得作用?ﻩ166、2 正确理解直觉、灵感与想象力在创新过程中得意义与作用?.......... 16 6、3 思想模型方法在假说得形成过程中就是如何发挥作用得?ﻩ717、1什么就是科学理论得评价与检验,它们在科学发展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17)7、2科学理论得逻辑评价主要包括那几个方面?举例说明 (17)15-7、3如何对科学理论进行实验检验?举例说明ﻩ-7、4科学得评价与检验得复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P162—163)错误!未定义书签。

研究生课程《自然辩证法概论》答案

研究生课程《自然辩证法概论》答案

1、“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得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得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得结果,但就是在第二步与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得、出乎预料得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恩格斯《自然辨证法》材料反映了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得主要内容:1.人就是自然界得一部分恩格斯指出人就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得产物。

我们连同我们得肉、血与头脑都就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得。

在这里,恩格斯不仅说明了人就是自然界得产物,而且还说明自从有了人,便形成了人与自然得关系问题。

自然对于人得这种母体性无疑就是人与自然关系得逻辑起点,也就是人与自然共同发展得前提。

2.人与自然就是依赖性与能动性得统一首先,人本身就是自然界得一部分,自然界就是人类赖以生存得外部环境。

其次,人还能够能动地改造自然界,这一点也就是人与其她动物得本质区别。

人类在对自然界进行能动改造得同时,使自己得认识能力与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高,人类成为自然界得主人,人与自然得关系发生了质得变化。

人类开始在认识自然规律得基础上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人与自然得关系也不断地趋向了统一。

3。

人类变革自然引起后果得多元性恩格斯认为人类变革自然引起后果得多元性不仅表现在自然方面得结果,还表现在它在社会方面得后果.4。

人与自然关系得实质就是与谐共处、协调发展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象站在自然界以外得人一样,我们对自然界得整个统治就是在于我们比其她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与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恩格斯提醒人们:损害自然就就是损害人类自己,要防止自然界对我们得报复,就就是要改善人与自然得关系,作为自然存在物得人必须与自然与谐相处、协调一致。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得胜利,对于每次这样得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这就是恩格斯对人类历史特别就是近代史演变过程一种有分量得科学总结.这个总结严肃地告诉我们,自然界就是人类生存与发展得基本条件,而自然界本身得发展就是有序得即有理性得,人类在向大自然谋取自身发展所需要得生产与生活资料时,只能按照自然规律行事;否则,必然要遭到大自然得惩罚。

《自然辩证法概论》_课后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_课后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习题答案主编: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高等教育出版社绪论0.1.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有什么关系? (5)0.2.自然辩证法在现代有哪些发展? (5)0.3.自然辩证法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意义? (6)0.4.学习、研究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方法? (7)第一编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1.1 何谓自然观?它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怎样的联系? (7)1.2 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试评述古朴和机唯自然观。

(7)1.3 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自然哲学思想渊源。

..7 1.4 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和特征。

(5星) (8)1.5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有何重大意义? (8)2.1 试阐述系统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

(8)2.2 什么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是自然界物质的普遍存在方式?系统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8)2.3何谓演化与进化?怎么样来理解自然的进化方式? (9)2.4 、阐述自组织的概念,以及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基本条件。

.102.5 、怎样理解自然界循环发展的无限性? (11)3.1 从生态自然观的产生说明这种自然观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

(12)3.2 如何理解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12)3.3 现代生态学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提供了哪些科学结论 (13)3.4 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谈谈你的想法。

(上届考察) (13)第二编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4.1 如何理解科学的本质? (13)4.2 科学知识有哪些构成要素?说明它们的特点与相互关系。

(5星) (14)4.3 什么是科学精神?举例说明它的重要性。

(14)5.1 科学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14)5.2 如何理解观察与实验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过程。

(14)5.3 科学假说形成的主要途径是怎样的? (14)6.1 什么是科学思维的基本形式?它们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16)6.2 正确理解直觉、灵感和想象力在创新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 (16)6.3 思想模型方法在假说的形成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17)7.1什么是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它们在科学发展过程中起什么作用?..17 7.2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主要包括那几个方面?举例说明 (17)7.3如何对科学理论进行实验检验?举例说明 (17)7.4科学的评价和检验的复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P162-163) (18)8.1不同的科学理论累积发展模式各是如何看待理论的归并的? (18)8.2科学发展的否证模式如何看待科学理论的竞争?举例说明之。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汇总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汇总

碩士研究生《自然辯證法概論》試題A(附答案)一、辨析題:(先判斷是非,再簡述理由。

21分,每小題7分)1、自然辯證法是一門交叉の自然科學。

答:錯。

因為:自然辯證法の性質是一門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思維科學相交叉の哲學學科。

2、工業革命進程の加速,加劇了人與自然の對立。

答:正確。

因為:工業革命の發展進程,隨科學技術の迅猛發展和廣泛運用,人對自然の控制與支配能力急劇增強,人與自然の關系發生了重大轉變,人の自我意識極度膨脹,自視為自然の主人和統治者,逐漸漠視自身對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の依賴性,對自然一味地強取豪奪,從而激化了人與自然の矛盾,加劇了人對自然の對立。

3、用系統思想來看,技術進步和技術發展表現為技術の結構和技術の功能之間の矛盾。

答:正確。

因為:技術進步和技術發展是由技術內外の矛盾相互作用の結果。

從技術體系內在動因來看,勞動過程中各種要素及其它們之間の矛盾是技術進步和技術發展の內在原因。

它們以技術規範和技術實踐の矛盾表現出來。

技術是功能の基礎,結構決定功能,技術改變、創造結構,從而開發功能。

二、簡述題:(簡述問題要點,並對要點進行闡釋。

30分,每小題15分。

)1、簡述自組織理論の基本思想及其世界觀方法論意義。

答:自組織理論是由耗散結構、協同論、分形理論、超循環理論、突變論和混沌理論所構成の“複雜理論”體系。

它從各個不同角度闡明了自組織是自然界物質系統自行有序化、組織化和系統化の過程。

一個遠離平衡態の開放系統通過其與外部環境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の交換,能夠形成有序の結構,或從低序向高序の方向演化。

開放性、遠離平衡態、非線性相互作用和漲落,是自然系統演化の自組織機制。

自然界の演化,既不是單調地走向有序和進化,也不是單調地走向無序和退化。

有序與無序の不斷轉化,進化與退化の不斷交替,使自然界處於永恒の物質循環之中其方法論意義在於:(1)耗散結構理論解決了達爾文進化論和熱力學第二定律在自然界演化方向上の矛盾。

《自然辩证法概论》_课后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_课后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习题答案绪论0.1.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有什么关系?..........................................................................................................- 3 -0.2.自然辩证法在现代有哪些发展?..................................................................................................................- 3 -0.3.自然辩证法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意义?..............................................................................................- 4 -0.4.学习、研究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方法?....................................................................................................- 4 -1.1 何谓自然观?它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怎样的联系?..................................................................................- 4 -1.2 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试评述古朴和机唯自然观。

......................- 4 -1.3 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自然哲学思想渊源。

..................................................- 4 -1.4 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和特征。

研究生课程《自然辩证法概论》答案

研究生课程《自然辩证法概论》答案

1、“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恩格斯自然辨证法材料反映了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内容:1.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恩格斯指出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在这里,恩格斯不仅说明了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而且还说明自从有了人,便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自然对于人的这种母体性无疑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逻辑起点,也是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前提;2.人与自然是依赖性与能动性的统一首先,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其次,人还能够能动地改造自然界,这一点也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人类在对自然界进行能动改造的同时,使自己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高,人类成为自然界的主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人类开始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不断地趋向了统一;3.人类变革自然引起后果的多元性恩格斯认为人类变革自然引起后果的多元性不仅表现在自然方面的结果,还表现在它在社会方面的后果;4.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是和谐共处、协调发展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象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恩格斯提醒人们:损害自然就是损害人类自己,要防止自然界对我们的报复,就是要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必须和自然和谐相处、协调一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这是恩格斯对人类历史特别是近代史演变过程一种有分量的科学总结;这个总结严肃地告诉我们,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而自然界本身的发展是有序的即有理性的,人类在向大自然谋取自身发展所需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时,只能按照自然规律行事;否则,必然要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同时还告诉我们,人类在现实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必须摒弃“人定胜天”即人统治自然、征服自然的价值观,因为这种价值观将人与自然摆在对立或对抗的地位;而必须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发展的价值观;应当说,后种价值观,正是我们目前所奉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其相应的一切策略的哲学基础;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首先,必须确立大自然观,真正视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从整体上把握住规律,并以此作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础;其次,必须走出“人类中心”的误区,建立人与自然全面和谐共处和协调发展的关系;其三,必须全方位的探讨自然的价值;不仅要征服自然、利用自然,从自然中获取有利于人类发展的使用价值;同时要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2、“为使你们的工作能够赐福于人类,仅仅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对人类本身及其命运的关心必然是培养出努力学习各种技术的兴趣;对尚未解决的巨大劳动起源和商品分配的问题的关心——为了我们思想意识的建立,将会给整个人类带来幸福而不是灾难;在你们的图表和方程式中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 ---爱因斯坦战争年代,科学为我们可能中毒和相互伤害服务,和平时期,它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匆忙和不稳定;科学即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知识体系;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成为人类能动的认识自然的强大武器,为工业和技术的展开、人类现实地改造自然界和社会提供了潜在的基础和理论前提;科学虽然对人类有着很大贡献,但它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造福于人类,同时也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的后果,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绊脚石;在当代,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全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全球问题”的出现,深刻的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矛盾,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问题是由于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自然而又失去控制所引起的;因此,爱因斯坦在他的演讲中劝诫我们这些即将步入科学大门的年轻学者要“关心人本身及其命运”,不要忘记科学是造福于人类,促进人类幸福,而避免使其成为祸害,危害人类自身;进入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运用于社会时遇到的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面对这些难题,科技本身是难以解决的,只有依赖于人类建立和完善高尚的科学理论与道德建设才能完成;所以爱因斯坦呼吁科技工作者“在埋头于图表和方程式中时,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3、论全面认识技术的生产力功能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技术是人们为了特定目的所应用的手段和方法,包括物质手段工具和设备、知识、经验、技能以及组织形式等等;既不能把技术仅仅理解为一种物质手段而忽视技术中人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也不能把技术看作纯粹的精神因素,而忽视物质因素;技术是人所具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在同一定的物质手段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技术虽然不是生产力结构中的独立要素,但技术渗透到生产力的全部物质要素之中,并和物质要素紧密结合一起,成为直接生产力;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去;必然引起生产力诸要素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也不断加强;通过科学技术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通过科学技术改革和创新生产工具,提高生产力水平;通过科学技术扩大劳动对象范围,不断提高生产力;1正面1、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因素;首先、科学技术是贯穿现代化生产过程的关键因素、是推动生产率提高的最基本动力;其次,科学技术对其他生产力要素质量提高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科学技术介入生产过程越广泛、越深入、它的放大效应也就越大;科技对其他生产力要素的作用,具体反映在:A: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改变劳动力结构B:改革和创新劳动资料C:深化和扩大劳动对象D:提高生产管理水平2、科学技术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复合概念,科学和技术既相区别,又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科学技术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它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人类为了更好的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进而更好的生活而对自然进行的实践活动;2反面科技发展史不断证明,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有有益于人类发展的一面,也有危害人类利益的一面;所谓“物极必反”,任何美好的事物,用之过度,走向极端,便会出现“双刃剑”效应;科学也是如此,在发挥进步功能的同时也表现出负面性,特别是20世纪科学技术的大发展,产生了许多威胁人类生存与尊严的重大问题,如原子核技术产生的巨大核力量足以摧毁地球几十次,基因技术存在破坏人类自然进化规律的可能,抗生素快速研发与滥用破坏了人的抵抗力,加速了病毒的变异,产生了如“非典”、“禽流感”的高危传染病;科学技术负面效应对人类的影响不单单存在于社会物质生活领域,实际上科学技术的负面性还作用于人类社会的精神生活领域,科技伦理问题就是其中之一;“唯科学主义者”忽视了自然赋予我们最完整最宝贵的基本规律,妄图用科学去打破既有的格局,实现一些突破常规,“惊天动地”的“科学壮举”,而将基本的伦理道德,社会价值抛之脑后;科学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动力,从最早的“钻木取火”到如今的“纳米科技”,科技的每一小步,都推动人类发展一大步;但也要懂得“物极必反”,科技是把双刃剑,其负面作用不可小觑,我们人类唯有本着公平正义之心,不违背自然规律之道,才是科学技术发展正途;①我们对自然的看法正经历着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即转向多重性、暂时性和复杂性;长期以来,西方科学被一种机械论的世界观统治着,按照这种世界观,世界就像是一台庞大的自动机;而今天,我们认识到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多元论的世界之中;确实有不少现象在我们看来是决定论的和可逆的,……在这种可逆过程中,无所谓时间的方向性;但是,也许有许多不可逆的过程,他们涉及时间的方向性;……除了决定论的过程外,肯定还存在一个概率的因素,包含在某些基本的过程中,例如,在生物的进化或者人类文化的演变中;——普利高津按照经典看法,自然的基本过程被认为是决定论的和可逆的,包含随机性或不可逆性的过程被看作仅是一些例外情形;虽然西方科学曾经激起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一场极富成果的对话,但它的某些文化上的后果却是灾难性的;“两种文化”的对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起源于经典科学的没有时间的观点与在大多数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中普遍存在的时间定向的观点之间的冲突;人类的历程正处在一个转折点上;在这人口统计的爆炸时刻,科学看来要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因此,保持自然与社会之间的通信渠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西方科学诞生在十七世纪的文化环境中,而当前西方科学的发展已经在这个文化环境的外面打开了自己与社会通信的渠道;②人们过去总是认为:科学研究的成果会导致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但是,先是世界大战,接着是经济危机,都说明了:把科学用于破坏和浪费的目的也同样是很容易的,于是就有人要求停止科学研究,认为这是保全一种过得去的文明的唯一手段;面对这些批评,科学家们自己也不得不开始第一次卓有成效地考虑他们所做的工作同他们自己周围的社会和经济现象有何种关系;……——贝尔纳首先,决不能用孤立、静止的眼光来研究科学的社会功能,而要把它当作一种随着科学的发展不知不觉地发展起来的事物来加以研究;不过由于科学事业的发展很不协调、杂乱无章,结果到目前已经形成了一种极其无效率的体制,无论就其内部组织而言,还是就其应用于生产或福利问题的手段而言,都是如此;要使科学为社会所充分利用,就必须首先把它加以整顿;这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任务,因为要把科学事业组织起来就有破坏科学进步所绝对必需的独创性和自发性的危险;要讨论科学的应用,就必然涉及经济问题;我们不得不追问一下:现行的或者大家所提出的各种经济制度,到底能为最大限度地利用科学造福于人类提供多大机会而且,经济不能同政治割裂开来;法西斯主义的出现,此刻在世界到处燃起的一系列战争,以及迎接一场更为全面更为可怕的战争的准备工作都不仅使科学家们作为公民受到影响,而且还使他们的工作受到影响;自从文艺复兴以来,科学本身似乎也破天荒第一次陷于危机之中;科学家已经开始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不过如果要使科学执行传统所要求于它的功能并且避免威胁着它的危机,就需要科学家们和普通群众都进一步认识科学和当代生活之间的复杂关系;除了便利,科学技术的进步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资源短缺:现代科技使人类对资源的消耗与日俱增;环境污染:现代科技消耗大量资源的同时,也产生大量副产品破坏生态环境;科技负面效应的另一方面是人类由于过分依赖技术造成种种精神困惑和异化问题;科学技术对智力的支配,已经一般地扩展到操纵人的心理活动,包括无意识的领域;人以内部精神上的丧失为代价去获得外部物质上的成就;无限制的技术化的灾难性后果,是人的存在的丧失,人的异化;科技的负效应会伴随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出现,对此没有一劳永逸的万全之策,但是只要我们树立辩证的科技价值观,以人为本,正确地使用科技,把科技的负效应降到最低,社会就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就能保持长久的和谐;。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题答案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题答案

0.1.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有什么关系?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当一个计算机专家去研究分析一个计算机问题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要思考它哲学层次的问题.同时依据哲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哲学层次问题的解决.也需要从自然科学的研究中去总结.归纳.同时很多自然辩证法的问题.在自然科学中得到了解决.在这方面.图灵可以说是计算机学界的哲学大师.在哲学层次上.对于计算机能不能思维.会不会有意识这个问题.他提出了一个检验方法:现有一个人和一台机器.如果对于我们出的任何问题.人写一个答案.机器打印一个答案.如果分辨不出是人的还是机器的答案.就说明机器是可以思维的.这就是著名的[图灵检验法".现在计算机还是做不到这一点.对于有些问题需要推理论证.总是可以找出计算机回答的规律.这与人脑思维是有区别的.这是自然科学对于哲学层次问题的研究.自然辩证法对自然科学研究是有很大的指导作用的.比如机器能不能思维这个问题.对应于这个问题.科学层次上在研究人工智能.如果说自然辩证法已经明白了机器和人脑思维的差异.那么对于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就有指导意义.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很多问题是认识研究自然世界不可回避的问题.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自然辨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自然辨证法的创立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自然辨证法告诉我们.科学技术方法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包括有适用某些学科的特殊研究方法.适用于各门自然科学或技术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即适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的普遍研究方法.自然辨证法是研究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方法论.总体上划分为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三大部分. 0.2.自然辩证法在现代有哪些发展?1.在自然观方面第一,系统自然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为,客观世界是由无数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事物和过程所形成的统一整体,而客观世界普遍联系及其整体性的思想也就是系统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恩格斯《自然辨证法》材料反映了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内容:1.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恩格斯指出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

在这里,恩格斯不仅说明了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而且还说明自从有了人,便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自然对于人的这种母体性无疑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逻辑起点,也是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前提。

2.人与自然是依赖性与能动性的统一首先,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

其次,人还能够能动地改造自然界,这一点也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

人类在对自然界进行能动改造的同时,使自己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高,人类成为自然界的主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

人类开始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不断地趋向了统一。

3.人类变革自然引起后果的多元性恩格斯认为人类变革自然引起后果的多元性不仅表现在自然方面的结果,还表现在它在社会方面的后果。

4.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是和谐共处、协调发展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象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恩格斯提醒人们:损害自然就是损害人类自己,要防止自然界对我们的报复,就是要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必须和自然和谐相处、协调一致。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这是恩格斯对人类历史特别是近代史演变过程一种有分量的科学总结。

这个总结严肃地告诉我们,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而自然界本身的发展是有序的即有理性的,人类在向大自然谋取自身发展所需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时,只能按照自然规律行事;否则,必然要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同时还告诉我们,人类在现实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必须摒弃“人定胜天”即人统治自然、征服自然的价值观,因为这种价值观将人与自然摆在对立或对抗的地位;而必须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发展的价值观。

应当说,后种价值观,正是我们目前所奉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其相应的一切策略的哲学基础。

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首先,必须确立大自然观,真正视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从整体上把握住规律,并以此作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础。

其次,必须走出“人类中心”的误区,建立人与自然全面和谐共处和协调发展的关系。

其三,必须全方位的探讨自然的价值。

不仅要征服自然、利用自然,从自然中获取有利于人类发展的使用价值;同时要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

2、“为使你们的工作能够赐福于人类,仅仅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对人类本身及其命运的关心必然是培养出努力学习各种技术的兴趣;对尚未解决的巨大劳动起源和商品分配的问题的关心——为了我们思想意识的建立,将会给整个人类带来幸福而不是灾难。

在你们的图表和方程式中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

---爱因斯坦战争年代,科学为我们可能中毒和相互伤害服务,和平时期,它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匆忙和不稳定。

科学即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知识体系。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成为人类能动的认识自然的强大武器,为工业和技术的展开、人类现实地改造自然界和社会提供了潜在的基础和理论前提。

科学虽然对人类有着很大贡献,但它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

科学技术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造福于人类,同时也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的后果,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绊脚石。

在当代,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全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

“全球问题”的出现,深刻的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矛盾,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问题是由于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自然而又失去控制所引起的。

因此,爱因斯坦在他的演讲中劝诫我们这些即将步入科学大门的年轻学者要“关心人本身及其命运”,不要忘记科学是造福于人类,促进人类幸福,而避免使其成为祸害,危害人类自身。

进入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运用于社会时遇到的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面对这些难题,科技本身是难以解决的,只有依赖于人类建立和完善高尚的科学理论与道德建设才能完成。

所以爱因斯坦呼吁科技工作者“在埋头于图表和方程式中时,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

”3、论全面认识技术的生产力功能(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技术是人们为了特定目的所应用的手段和方法,包括物质手段(工具和设备)、知识、经验、技能以及组织形式等等。

既不能把技术仅仅理解为一种物质手段而忽视技术中人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也不能把技术看作纯粹的精神因素,而忽视物质因素。

技术是人所具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在同一定的物质手段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

技术虽然不是生产力结构中的独立要素,但技术渗透到生产力的全部物质要素之中,并和物质要素紧密结合一起,成为直接生产力。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

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去。

必然引起生产力诸要素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也不断加强。

通过科学技术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通过科学技术改革和创新生产工具,提高生产力水平;通过科学技术扩大劳动对象范围,不断提高生产力。

(1)正面1、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因素。

首先、科学技术是贯穿现代化生产过程的关键因素、是推动生产率提高的最基本动力;其次,科学技术对其他生产力要素质量提高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科学技术介入生产过程越广泛、越深入、它的放大效应也就越大。

科技对其他生产力要素的作用,具体反映在:A: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改变劳动力结构B:改革和创新劳动资料C:深化和扩大劳动对象D:提高生产管理水平2、科学技术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是一个复合概念,科学和技术既相区别,又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科学技术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它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人类为了更好的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进而更好的生活而对自然进行的实践活动。

(2)反面科技发展史不断证明,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有有益于人类发展的一面,也有危害人类利益的一面。

所谓“物极必反”,任何美好的事物,用之过度,走向极端,便会出现“双刃剑”效应。

科学也是如此,在发挥进步功能的同时也表现出负面性,特别是20世纪科学技术的大发展,产生了许多威胁人类生存与尊严的重大问题,如原子核技术产生的巨大核力量足以摧毁地球几十次,基因技术存在破坏人类自然进化规律的可能,抗生素快速研发与滥用破坏了人的抵抗力,加速了病毒的变异,产生了如“非典”、“禽流感”的高危传染病。

科学技术负面效应对人类的影响不单单存在于社会物质生活领域,实际上科学技术的负面性还作用于人类社会的精神生活领域,科技伦理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唯科学主义者”忽视了自然赋予我们最完整最宝贵的基本规律,妄图用科学去打破既有的格局,实现一些突破常规,“惊天动地”的“科学壮举”,而将基本的伦理道德,社会价值抛之脑后。

科学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动力,从最早的“钻木取火”到如今的“纳米科技”,科技的每一小步,都推动人类发展一大步。

但也要懂得“物极必反”,科技是把双刃剑,其负面作用不可小觑,我们人类唯有本着公平正义之心,不违背自然规律之道,才是科学技术发展正途。

①我们对自然的看法正经历着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即转向多重性、暂时性和复杂性。

长期以来,西方科学被一种机械论的世界观统治着,按照这种世界观,世界就像是一台庞大的自动机。

而今天,我们认识到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多元论的世界之中。

确实有不少现象在我们看来是决定论的和可逆的,……在这种可逆过程中,无所谓时间的方向性。

但是,也许有许多不可逆的过程,他们涉及时间的方向性。

……除了决定论的过程外,肯定还存在一个概率的因素,包含在某些基本的过程中,例如,在生物的进化或者人类文化的演变中。

——普利高津按照经典看法,自然的基本过程被认为是决定论的和可逆的,包含随机性或不可逆性的过程被看作仅是一些例外情形。

虽然西方科学曾经激起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一场极富成果的对话,但它的某些文化上的后果却是灾难性的。

“两种文化”的对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起源于经典科学的没有时间的观点与在大多数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中普遍存在的时间定向的观点之间的冲突。

人类的历程正处在一个转折点上。

在这人口统计的爆炸时刻,科学看来要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因此,保持自然与社会之间的通信渠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西方科学诞生在十七世纪的文化环境中,而当前西方科学的发展已经在这个文化环境的外面打开了自己与社会通信的渠道。

②人们过去总是认为:科学研究的成果会导致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但是,先是世界大战,接着是经济危机,都说明了:把科学用于破坏和浪费的目的也同样是很容易的,于是就有人要求停止科学研究,认为这是保全一种过得去的文明的唯一手段。

面对这些批评,科学家们自己也不得不开始第一次卓有成效地考虑他们所做的工作同他们自己周围的社会和经济现象有何种关系。

……——贝尔纳首先,决不能用孤立、静止的眼光来研究科学的社会功能,而要把它当作一种随着科学的发展不知不觉地发展起来的事物来加以研究。

不过由于科学事业的发展很不协调、杂乱无章,结果到目前已经形成了一种极其无效率的体制,无论就其内部组织而言,还是就其应用于生产或福利问题的手段而言,都是如此。

要使科学为社会所充分利用,就必须首先把它加以整顿。

这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任务,因为要把科学事业组织起来就有破坏科学进步所绝对必需的独创性和自发性的危险。

要讨论科学的应用,就必然涉及经济问题。

我们不得不追问一下:现行的或者大家所提出的各种经济制度,到底能为最大限度地利用科学造福于人类提供多大机会?而且,经济不能同政治割裂开来。

法西斯主义的出现,此刻在世界到处燃起的一系列战争,以及迎接一场更为全面更为可怕的战争的准备工作都不仅使科学家们作为公民受到影响,而且还使他们的工作受到影响。

自从文艺复兴以来,科学本身似乎也破天荒第一次陷于危机之中。

科学家已经开始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不过如果要使科学执行传统所要求于它的功能并且避免威胁着它的危机,就需要科学家们和普通群众都进一步认识科学和当代生活之间的复杂关系。

除了便利,科学技术的进步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资源短缺:现代科技使人类对资源的消耗与日俱增;环境污染:现代科技消耗大量资源的同时,也产生大量副产品破坏生态环境;科技负面效应的另一方面是人类由于过分依赖技术造成种种精神困惑和异化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