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_区域资源环境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第二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问题研究景德镇还要不要走“世界瓷都”之路
(1) 指出景德镇陶瓷产业兴起的主要区位因素。 [答案] 原料丰富;水源充足;森林资源丰富;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等。 [解析] 根据材料“景德镇地处丘陵地带,境内有优质瓷土矿”可知,景德镇陶瓷产业原 料丰富;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景德镇有公路、铁路、水路等分布,交通便利,同时水 源丰富;景德镇森林资源丰富,发展陶瓷的燃料丰富;根据材料可知,景德镇的产品 远销海内外,被誉为“世界瓷都”,市场广阔。
3. 20世纪70年代,芦溪电瓷产品占全国电瓷出口总量的22%,主要得益于当地( B )
A.原料丰富
B.产业基础
C.产品品牌
D.市场销售
[解析] 由材料可知,1905年,芦溪陶瓷业实现了由古代传统生产进入近代化生产阶段,
说明其电瓷产品多,产业基础好,故20世纪70年代,芦溪电瓷产品出口量占全国电瓷
(3) 景德镇继续走“世界瓷都”之路,你是否赞成?请你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 赞成。理由:历史悠久,产业基础好;“世界瓷都”,知名度高;科研基地阵容 大,技术力量雄厚;工艺大师多,经验丰富;交通便利等。 或不赞成。理由:原料枯竭;竞争加剧;企业规模较小;资金不足等。 [解析] 开放性试题,可从赞成或不赞成两个角度说明。赞成角度,景德镇继续走“世 界瓷都”之路,“早在战国时期,这里就开始制陶,明清时期,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 心,产品远销海内外,被誉为‘世界瓷都’”,说明景德镇陶瓷产业基础好,而且景德镇 陶瓷知名度高,科研基地阵容大,技术力量雄厚;工艺大师多,经验丰富;交通便利 等。不赞成角度,景德镇继续发展瓷器行业,会造成过度的产业单一,经济发展受限, 规模扩展不开;优质瓷土矿资源逐渐枯竭,企业的规模较小,资金不足等。
交流和生产协作,B正确。降低运费和能耗、共享基础设施和降低工人工资不是其最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选修2精品课件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章末整合
(1)简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从地理位置、市场和交通三个方面分析)。 (2)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中电力投资比重接近煤炭投资,有何优点? (3)分析山西省应怎样才能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 解析 第(1)题,我国能源消费重心位于东部沿海,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主要运 输方式是铁路。结合题干提示进行分析。第(2)题,煤炭以外的投资增加,势必会影响 产业结构和缓解煤炭外运压力。第(3)题,资源型经济转型一般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 升级和节能环保等方面进行分析。
措施 除 污 染 、 美 化 环 境 ; 发 展 新 兴 工 外运能力;加强煤炭加工转换;调
业;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
[例2]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山西省已经确定把资源综合利用同调整产品产业结构相结合,引导扶持一 批大的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标志着山西省由单纯的煤炭、电力单一产业开始向煤、 电、铝、冶金、建材等产业联合经营的转变。 材料二 山西省煤炭外运主要线路图及各产业投资比重图。
专题二 鲁尔区和山西能源基地的对比
项目
德国鲁尔区
荒漠化 地减少,风沙危害,蚀;过度垦荒、放牧,水资源不垦、防止过度放牧、合理利
沙尘暴
合理利用、工程建设
用水源
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 生物多样 影响生物资源的利不合理的资源开发,环境污染、
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 性破坏 用,影响生态平衡 生态破坏
牧、实行休渔期制度
自 然 原 因 : 自 然 沉 积 物 充 满 湖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退
备用工具&资料
备用工具&资料
(1)简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从地理位置、市场和交通三个方面分析)。 (2)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中电力投资比重接近煤炭投资,有何优点? (3)分析山西省应怎样才能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 解析 第(1)题,我国能源消费重心位于东部沿海,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主要运 输方式是铁路。结合题干提示进行分析。第(2)题,煤炭以外的投资增加,势必会影响 产业结构和缓解煤炭外运压力。第(3)题,资源型经济转型一般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 升级和节能环保等方面进行分析。
区域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分析
(二)区域自然资源评价的方法
1.自然资源量的评价 首先,要搞清区域各类自然资源的绝对数量,研究其 可 能的开发模和开发后可能产生的经济价值以及区 域发展
23征 4用 5用....与方效自自自自地式应然然然然域或的资资资 资组 方 评源源源源合向价质的开开特的的地发发征评评理利利的价价分评布不同此开种筛对用任两会综施发正计价特的开带其生中第一相亩第以构对术据一的同一,发方选实之何个方合中之效一作发动产的步对均明及自上此定切次三四的类在利案出施决对方面权预正应般自开征系响件并方的因与对用后影的地明量占确发然的建生合,,,自的前用从几各策自面和衡先负,和然发的,,和且式。素辅一,能作保位确指有区展资可立产实对在分然自面的技个方与然的环利安效也最资利评明并自在和自。助定明产用程来然标量域方源能质部际于前析资然分方术可案实的效境弊排应不差源用价确抓然生措然对资产确生的度研资通等各向的性量门的已面比源资析式可行的施改应生得好的应的的的有在住资产施资自源业区重几,究源常。类的质、评适结开分较种源评与能方技。造,态失预评缩情地成利一主源(常源然、(域大种并其对用资保的经价合论发析区类或价方性案术和它方,防价小况理本于定要之特常的资优部主经资根区需平源证评济的程。利的域或组的向和。经对不面才措必负,分及揭地资间别是地源势门要济源据域求均的程价上标度用基主组合基提经井济自但。能施须效只布利示域源还是以域地资)自价。保自的占数度也的尺的础要合也础出济同前然表只作,待应有影用自上或存农各组域源结然值证然保有量。应合,评资上几有有上多合时提资现有出以科,这响的然自主在业种合组与构资,程资证量配从理并价源,类不不,种理指要源在正正减学既样到效资然要着生自还合限的源并度源程等合以性用。,分资同同这可性出特的经确确轻、要才其率源资矛相产然是的制适,对和的度表情下以此只则析源的的里供两各别开济分的负客估能被。相源盾互)因影分资合即区现优和示况这及标有应自在利利应选个种指发方析决效观计保开对互对进影上素响析源或筛域状势开。以几需尺这研然数用用该择方方出利面各策应的最证发自联区行响,的地,,保选发生与发如及个求来样究资量方方就的面案,用,方,之态好评利然系域分、利相域必分证出展产潜利人对方上进,其源上式式区方进之以,而面并影度的价用资、生析互用互产须析程开产在力用均区面的行才数相的与与域案行特利都且的在响,情结的源相产。相、制业搞自度发生区。的占域考迫自能量对比方方自,分点于会还正资。既况果先地互力许制改约结清然。规重域潜有产虑切然得对量例向向然并析,开引表负源对不,的后域制发多约造性构主资模要经力量业,性资出现,关,,资对论尤发起现效开资要也可次组约展自的自为的导源大的济。、结即。源客状进系且因源各证其利正在应发源夸要信序合的的然关然依重资组,技并对观,,负社,实开大估程和特关影条系的据要源合, 度。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 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本章整合
本章整合
1 知识网络·整合构建 2 专题归纳·思维深化 3 学科素养·实践拓展
01 知识网络·整合构建
①_自__然__要__素___ ②_自__然__资__源__丰__富__程__度___ ③_水__陆__交__界___ ④_多__大__风___ ⑤_过__度__开__垦___ ⑥_优__化__土__地__利__用__结__构___ ⑦_繁__荣__期___ ⑧__开__发__新__的__资__源__,__培__育__新__的__主__导__产__业___ ⑨_地__处__河__南__西__北__部__,__南__临__黄__河___ ⑩_大__力__发__展__旅__游__业___
2.区域生态环境问题防治措施的确定 (1)根据成因确定措施 根据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确定该区域应采取的防治措施。例如,黄土高原水 土流失严重、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其共同成因为滥伐、滥垦、滥牧、滥采,所 以两区域应采取的防治措施是退耕还林、还草。 (2)根据位置确定措施 根据区域内部不同部分(如河流上、中、下游)的特点,确定某区域应采取的防 治措施。例如,甘肃石羊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具体如下:
02 专题归纳·思维深化
专题一 我国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地区 生态问题 黑土地被开垦 后,黑土层变 薄;沼泽地的
东北 地区 开垦引起生态
破坏;森林生 态和森林资源 被严重破坏
成因
黑土地被开垦后,自然平衡 受到破坏,引起土壤冲刷; 林木超采,采育脱节,毁林 开荒;森林火灾、居民烧 柴;等等
措施
停止对沼泽地的开垦;对坡面、 沟壑进行治理,植树造林,土壤 培肥;合理采伐,营造人工林, 注重木材的综合利用;建设自然 保护区
危害
02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三版)电子教案(第二章)
自然环境(natural environment)
➢ 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和,是由岩石、土壤、水 、大气、生物等自然要素有机结合而形成的自然综合体。
生态环境(eco-environment)
➢ 由各种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系统,即人类周围的自然界,是地球表面岩石圈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一个特殊圈层。
➢ 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使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维持在较好的水平,必 须要有一定的经济付出。
➢ 改善生态环境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区域发展。 ➢ 区域发展也
二、自然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
(一)自然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 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没有必要的自然资源不可能出现某种生产活动。 ➢ 虽然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自然资源的范畴不断扩大,
➢ 3. 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不同种类自然资源的组合,就有可能导致以这些自然资源为利用对 象的不同产业部门的发展,即资源结构对产业结构产生了影响。
第三节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区域自然资源的评价 区域自然资源承载力分析 区域自然资源的利用分配
第三节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一、区域自然资源的评价
(一)自然资源评价的原则
➢ 1. 明确评价目标,有的放矢
不同生产部门的发展和布局,对自然资源的要求是不同的; 同样的自然资源对不同的生产部门具有不同的意义和作用。
➢ 2. 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重点分析相结合
综合分析资源和条件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影响,对主导因素重点深入地研 究和评价。
第三节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二节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一、资源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
(一)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 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
二、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
1. 自然资源是区域发展的物质基础 (1) 在不同发展阶段,影响区域发展的自然资源 _种__类___不同。 (2) 在一定_生__产__力__水__平___下,自然资源丰富程度是 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 ①一种重要能源或关键性_矿__产__资__源___的发现与开发,会使区域经济发生根本性改变。 ②有的区域矿产资源贫乏,成为制约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 (3) 自然资源的_种__类__和__储__量___区域分布与组合极不平衡,有的区域不仅自然资源种 类多而且数量大,对其经济发展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
连线生活
我国河南省林州市地处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当地县志记载从明朝开始此地旱年 总数达400年。当地300多个村庄为了解决饮水及农田灌溉困难的问题,常常穿山挑水, 远的每天要走十几千米。1960—1969年当地人民修建了穿越太行山区的人工引水渠— —红旗渠,引漳河水灌溉,有效缓解了该地区人们饮水和灌溉用水困难的问题。红旗 渠的修建说明区域发展的关键是什么? 提示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和利用是区域发展的关键。
02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探究点一 自然环境与区域发展
情境探究
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指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四大文明古国实际 上对应着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分别是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印度、中国这四个大型 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下图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位置示意图。
结合材料探究: (1)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区域分布的共同点是什么? 提示 都位于大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都位于北温带。 (2) 自然条件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 任何一个区域的发展都离不开自然条件,地理位置、自然要素等都对区域发展有 重要影响,自然条件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 (3) 人类改造自然条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提示 改造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谋求人地和谐。如果人类活动违背自然规律,虽 然在短期内能够获得经济效益,但终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农牧交错带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表现为(B )
①耕地减少 ②水土流失 ③土地荒漠化 ④生物多样性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1.北方农牧交错带位于内蒙古高原向东北平原、华北平原的过渡
地带,①正确;内蒙古高原主要位于半干旱区,华北平原、东北平原主要位于半湿润区,北方农牧交错带位于
反面案例 美国“黑风暴”
典型例题
美济岛(下图)位于我国南海的南沙群岛中东部海域,北距海南岛约1100公里, 是在美济礁的基础上填海造陆而成,因形状优美被誉为“南海之心”。目前美济岛常 住人员上百,且以军人为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美济岛当前适宜发展的产业是(A )
A.高品质海产养殖业 B.深海探测装备制造C.海洋生物医药
1.贵州石漠化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 )
A.过度樵采垦荒,植被破坏严重 B.石灰岩广布,成土过程缓慢
C.人口大量迁出,土地荒废
D.土层较瘠薄,植被根系浅
2.关于图示农业布局的描述,正确的是(C ) A.建设水利设施是为了应对干旱的气候 B.发展沼气解决了当地能源紧张问题 C.充分利用了土地和水热资源 D.机械化和规模化程度高 【解析】1.本题考查石漠化的人为原因。不合理的垦殖活动会破坏原有的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基岩大面 积裸露,出现石漠化问题,A项正确;该地区石灰岩广布,地表崎岖,淋溶作用显著且成土慢,土壤贫瘠,是石漠化 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B、D项错误;石漠化问题主要是人类过度使用土地引起的,C项错误。故选A。2.该地区属 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但贵州多喀斯特地貌,地表水易流失,修建水利设施主要是为了储水,A错误。该布 局条件下生产的沼气有限,可缓解当地能源紧张问题,但不能解决,B错误。在山麓种植粮食作物,在山坡发展林果 业、畜牧业等,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和水热资源,C正确。当地为山区,地势起伏较大,机械化和规模化程度较低,D错 误。故选C。
第二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复习课件)高二地理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
“小老头树”。
降水量<400mm,效果差
(1)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
(2)分析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结果。
(3)说明“小老头树”现象对于生态建设的启示。
黄土高原
北斗P75
树长势不良:"小老树","衰弱树","旺长树","烂脚树"
水资源紧张
树木生长不良(形成“小老头树”)。树木(“小 老头树”)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植被防止水 土流失的功能减弱(不利于当地自然植被的恢复)。 树木(“小老头树”)会蒸腾更多水分,树木根系 吸水会使地下土层更干,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
树木生长不良,形 成“小老头树”
植树造 林--树
加剧水资源紧张 干旱加剧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下图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土流失实施退耕还林(草)措施
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 降水量>400mm,效果好
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
(1)降水量少(低于400毫米),地下水位低,树木生长所需水分不足。地表1米以下存 在干土层,影响树木根系发育和下扎。风大,易动摇树木根系。 (2)树木生长不良(形 成“小老头树”)。树木(“小老头树”)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植被防止水土流失 的功能减弱(不利于当地自然植被的恢复)。树木(“小老头树”)会蒸腾更多水分,树 木根系吸水会使地下土层更干,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3)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应尊重 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在生态脆弱地区,应减少人工干预。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区域发展 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
01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一、资源枯竭型城市及其转型
1. 资源型城市概念:通常把因大规模开采_自__然__资__源___而兴起,并以自然资源的开采和 _加__工__业___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称为资源型城市。 2. 资源型城市的生命周期
产业和人员 自然资源
枯竭
3.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形成过程
技术 水平
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
1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2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课程标准呈现
以某资源枯竭型城 市为例,分析该类 城市发展的方向
核心素养目标 1.结合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案例,分析该类城市产业繁荣的区 位条件、衰落的原因,提高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素养 2.通过对焦作市转型发展的学习,总结资源枯竭型地区可持续发 展的措施,树立人地协调观
活动提示
教材第35—36页活动提示: 1.半导体生产和组装、环保产业、工业遗产旅游业。 2.①基础设施较完善;②技术工人充足;③位置及交通条件好;④政府政策调整;⑤ 培训失业人员;⑥设立工业园区;等等。 3.向高新技术、尖端环境科技、生态与循环经济方向发展。
02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探究点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
视角1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及转型之路
情境探究
2007年12月,《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 若干意见》出台后,在2008年、2009年、2011年,我国国务院 分三批确定了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2017年、2018年资源枯竭 型城市生产总值增速出现过负增长现象的达32个,其中,连续 两年增速为负的城市有14个,转型之路任重而道远。转型比较 成功的城市有大庆市、阜新市、焦作市、石嘴山市等。下图是我国部分资源枯竭型城 市分布图。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课件
亚马孙横贯公路
你们认为雨林公 路该不该修? (评价修建雨林公 路的利与弊)
•28
修建雨林公路的利与弊
发 展
弊:
的 它可能造成林区居民的增加
眼 光
开发公司的蜂拥而至,相应的工厂也乘虚而入
辩 雨林的受损程度日益加大,甚至加速其毁灭
证 地
导致全球生态环境的破坏
看 利:
问 它是人类走向文明的标志
2 、环境资源——环境效益 (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山地、丘陵、河流中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上游、坡地
平原农田周围
保护农田、
干旱、荒漠地区 (三北防护林)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园林区
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繁衍物种
城市道路两旁
吸烟除尘、净化空气、降低噪音、 美化环境、调节气候
请说出下列林地的作用。
例:我国为了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
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 (即:西北、华北、
东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1.“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A.吸烟除尘 B.美化环境
C
C.防风固沙 D.净化空气
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A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__亚__马__孙___河__流域,非洲___刚__果__河__流域, __东___南__亚_____地区
•12
例:分析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面积世 界最大的自然原因。(8分)
①亚马孙平原是世界最大的平原(面积大); ②位于赤道附近,全年高温; ③全年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雨水; ④来自海洋的湿润东北、东南信风带来丰富降水; ⑤暖流经过,暖流经过的地区增温增湿; ⑥东临大西洋,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利于水 汽深入,并在西部安第斯山形成丰富地形雨。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二章 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条件
第三节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三节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区域自然资源承载力分析
(三)自然资源承载力评价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受到多个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资源 要素影响,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出发,“以供定需” ,寻求适 度开发强度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规模和速度。方法如下: ➢1.单因素评价法
第一节 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第二节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二)自然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
第二、自然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大小。 其次,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 经济效益。 再次,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研究区域内单一资源的承载力。忽视了各种资源之间的耦 合关系。 ➢2、多目标决策法
将自然资源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看作是一个整体,选取 反映资源承载力的多个目标,列出影响自然资源承载力的约束 条件,寻求多个目标的整体最优,具体要构建指标体系,确定 指标权重,计算自然资源的承载力。
第四节 资源环境保护与区域可 持续发展
第四节 资源环境保护与区域可持 续发展
第四节 资源环境保护与区域可 持续发展
第四节 资源环境保护与区域可 持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展
第四节资源环境保护与区域可 持续发展
第四节 资源环境保护与区域可持 续发展
第二章 作业 1. 何为自然资源?根据能否再生分为几类?举例 说明它们的特征? 2. 试述自然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3. 自然资源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 何为外部性?如何解决环境污染的外部性问题? 5. 说明生态补偿的主题、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
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复习课件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自然条件只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改造自然。改造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谋 求人地和谐。才会促进区域的发展
如果人类活动违背自然规律,虽然在短期内能够获得经济效益,终究 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不合理改造)
5.下列关于黄河概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发源于青藏高原,注入东海 B.上游和中游水能资源丰富
C.中游航运便利被称为“黄金水道”
D.下游支流稀少的原因是气候干燥
6.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右图中①②两个自然原因分别是( )
A.土质疏松、过度放牧 B.气候干旱、过度垦荒
C.土质疏松、降水集中 D.修路采矿、垦荒造田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
……
……
▋题型突破
“资源诅咒”多指与矿业资源相关的经济社会问题。丰富的自然资源可能是经 济发展的诅咒而不是祝福,大多数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比那些资源稀缺的国 家经济增长的更慢。经济学家将原因归结为贸易条件的恶化等,主要由对某 种相对丰富的资源的过分依赖导致。在全球经济增速低速和大宗商品价格波 动加剧的背景下,南非、沙特阿拉伯等资源型国家仍在艰难地探索转型道路 ,以破解资源依赖引发的国内经济社会问题。据此回答3-4题。 3.推断南非、沙特“资源诅咒”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
▋题型突破
【答案】3.B 4.A 【解析】3.“资源诅咒”多指与矿业资源相关的经济社会问题,主要由对某种相对丰富的 资源的过分依赖导致。南非、沙特“资源诅咒”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经济结构缺陷导致发展 动力不足, B对。资源过度开采会加剧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不能体现过度依赖, A错 。投资于人力资源的资金不足,资金都去投入到与资源有关的产业, C错。资源开发成 本不能体现过度依赖资源, D错。故选B。 4.破解“资源诅咒”最合理的措施是进行产业转型,加大教育投入, A 合理。扩大资源生 产规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会加重相关问题, B不合理。优化生态环境建设,保护本国 资源,从国外进口,不能改变对资源的依赖特点, C 、 D 不合理。故选A。
区域经济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孙久文
第一章:导论1.区域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它要回答一个区域是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地区以及主要城市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应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承担什么样的功能;应该与其他地区建立什么样的技术经济联系,如何建立这样的联系。
这是区域经济学必须回答的问题,是研究任何区域经济发展起码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别的学科不能替代的研究领域。
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区域经济学是以特定的空间为研究对象的,而所有的经济现象都会在这一空间发挥作用,区域经济学必须研究在各种经济现象的交互作用下,区域经济作为一个相对独立整体的一般发展规律。
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学需要熟悉其他相关的经济学知识,研究它们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作用方式和作用特征。
同时,区域经济学是以一定的地理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学必须要熟悉地理学。
实际上,区域经济学是地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产物它是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
2.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作用是如何体现的?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深入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经济学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在中国跨世纪的发展中,中国区域经济学担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
第一,是中国在新世纪发展中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
伴随着进入2l世纪的钟声,人类社会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发达国家及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都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信息高速公路缩短了空间距离,把世界密切地联为一体。
这无疑使经济实力强大的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新的经济发展空间、扩张其经济统治变得更为容易,借助于知识经济的东风,发达国家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
世界经济的发展给中国提出了极其严峻的挑战。
中国在新世纪的发展中,既要完成传统的工业化过程,又要追赶世界知识经济发展的步伐。
2023年高中地理第2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第3节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愿进驻,造成区域经济活力
不足
可能诱发 地质灾害
矿产资源的开发对原有的地形 对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造成
地貌破坏明显,可能诱发山体 严重的负面影响
开裂、崩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
(2)应对措施
角度
具体措施
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和产业转移;改造传统产业,鼓励和 产业方面
引进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如旅游业等)
科技方面 发展科技和教育,为企业改造和转型提供技术支持
(1)问题
问题
原因
影响
经济发展过度依赖非可再生资 产业结构
源,其他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充 单一
分
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差
资源枯竭 对非可再生资源的长期开发
主导产业衰落,经济增长缓 慢,失业人员增多
问题
原因
影响
高新技术产业等其他新兴产
环境污染、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缺少对环 业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不
生态破坏 境的关注
知识点
焦作市以煤炭为基础的产业兴衰
1.焦作市概况 焦作市地处河南省西北部,南临__黄__河____。19世纪末,焦作大规模 开采煤矿,修建铁路,聚落因煤而兴。
2.焦作市工业体系 20世纪80年代,焦作市形成了以煤炭为基础的__化__学____工业、机械 工业、电力工业等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
3.焦作市发展出现的问题 (1)原煤年产量__骤__减____,大批企业开工不足,亏损严重,下岗职工 占全市职工的1/6。 (2)城市基础设施___落__后___、采煤遗留的各类环境破坏。 (3) 多 年 地 下 采 煤 , 形 成 地 下 采 空 区 , 导 致 ___地__面__塌__陷___ 等 地 质 灾 害。 (4)煤矸石堆和废水排放导致__环__境__污__染____。
选修2(区域发展)地理第二章_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选修2(区域发展)地理第二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综合练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1.读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次数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回答以下小题。
(1)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A.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土地沙化现象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D.华北地区土地盐碱化面积扩大(2)为了扭转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土地沙化速度加快的局面,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载畜量C.在农牧交错地带,逐步退耕还草D.在干旱地区禁止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2.读我国新疆(土地总面积166.48万平方千米)荒漠化情况数据统计表,回答下列问题。
表1:新疆的荒漠化土地类型(万平方千米)表2:新疆荒漠化土地形成因素(万平方千米)(1)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荒漠化土地面积小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B.荒漠化主要是滥伐林木造成的C.荒漠化一定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D.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任务(2)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动力是风力,其次是流水B.控制人类活动的规模和强度对防御荒漠化效果不明显C.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农田灌溉不合理D.只要改变了粗放经营的活动方式,就不会形成荒漠化3. 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千米,其中风蚀荒漠化187.3万平方千米,土壤盐渍化17.3万平方千米,冻融荒漠化36.3万平方千米。
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下图所示的9个省级行政区,占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99%。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荒漠化的实质是()A.耕地退化B.草地退化C.土地退化D.林地退化(2)从图中看出,我国土地荒漠化分布较普遍,这些荒漠化形成的原因有()①风蚀、水蚀和盐渍化②风蚀、水蚀和沼泽化③常年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A.①B.②C.①③D.①②③4. 由于灌溉措施不当,在西北干旱气候条件下,最容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B.土壤沙化C.水体富营养化D.土壤次生盐渍化5.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
四、区域自然资源优势评价
(一)自然资源优势度的 评价
自然资源综合优势度评 价方法
(二)中国自然资源总 体评价
中国的自然资源存在 两大不足。
一是人均资源量少; 二是耕地资源、森林 资源和草场资源缺少。
第二章_区域资源环境
自然资源综合优势度评价方法
❖ 自然资源综合优势 评价方法是评价自然 资源的相对丰度,主 要考虑土地资源、水 资源、能源资源、矿 产资源。首先将所有 考虑的各项资源排列 出各地区拥有量占全 国的位次
利用的一切要素及其集合体,包括这些要素互相 作用的中间产物或最终产物。 • 只要它们在生命建造、生命维系、生命延续中不 可缺少;只要它们在经济系统中构成必须的“投 入”并产生积极效益;只要它们在社会经济系统 中带来合理福祉、愉悦和文明,即称为自然资源
第二章_区域资源环境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内涵 2、特点
• 古典的劳动概念把劳动看做从事体力劳动的能 力、这种劳动仅需要少量知识和技能,因而他们 将劳动作为同质的投入品。
第二章_区域资源环境
(二)新古典经济理论与入力资源--初步探讨 1、新古典理论的特点: • 以边际分析为基础,以经济计量分析代替经验分
析,以经济模型代替典型描述,使经济研究计量 化和经济理论模型化,充分就业,稳定增长和均 衡过程成为新古典的中心论点。 • 新古典主义把人口变动作为外生的和已知的。 • 技术积累和知识积累被假设为外生的变量,不是 增长理论研究的核心因素。
v 区域开发一定要以自然的可能性为前提。
第二章_区域资源环境
三、自然条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3.2.自然条件对于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工业从自然界中获取原料,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开采 条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生产效益。
大庆油田平均吨油投资只有资源条件较差的油田的 1/10
中东地区每桶原油成本约6美分,而美国每桶原油平均 成本为1.2美元。成本相差20倍。
第二章_区域资源环境
2、马歇尔和熊波特认识到人力资本的重要性 (1)马歇尔的学说
v 不只注意到现实资源的配置,还注意到资本积累 的来源和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他十分强调通过 教育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性。
(2)熊彼特
v 认为企业家“创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动力, 新的创新不但增加了利润,而且快速地提高了资 本积累。
域性。
v 在煤铁资源基础上兴起的工业区有美国五 大湖南岸工业区,美国伯明翰工业区,德 国鲁尔工业区等。
v 我国黑龙江省四大外调物资——石油、木 材、煤、粮食,都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第二章_区域资源环境
3.自然条件对经济部门的影响 ②每一个自然因子对于不同的经济部门的影响也
有差异。 如气候对各个经济部门的影响顺序大致为: (l)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 (2)运输业,特别是航海业。 (3)建筑业,气温、降水量影响建筑施工费用。 (4)矿业,特别是露天采矿。 (5)旅游业。 (6)加工工业。
第二章_区域资源环境
三、自然条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3.自然条件对经济部门的影响
自然条件对经济部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其一不同的自然条件往往形成不同的产业部门 其二每一个自然因子对各个经济部门的影响程度不 同
第二章_矿业具有强烈的地
(1)稀缺性
v 无论是物质或是能量,一旦被定义为“资源”,都是针对 某一特定对象的“需求”而言的,从人类满足自身需要的 要求是无止境的这一点来看,只要是作为资源,它总是被 消耗的,只要是被消耗的,在需求巨大的情况下,也就表 现出来稀缺的特点,稀缺性是自然资源最根本的特点。
(2)区域性
v 在资源稀缺基础上,资源还具有下述特性:资源的竞争性、 资源的分散性、和资源的增值性。这些特点在不同的地区 显示出不同的倾向,这就是资源分布的区域性
第二章_区域资源环境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
3、自然资源的价值 v 传统的观点认为,自然资
源由于存在于大自然中, 因而是无价值的。 v 随着生态学研究的深入及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崛起, 这一传统的观点日益为人 们抛弃,人们逐步认识到 自然资源是有价值的。
恩格斯 1820-1985
曾指出:政治经济经济学家说,劳动是 一切财富的源泉。
自然资源 的概念及 其内涵
2.自然资 (1)稀缺性。 源的特点 (2)区域性。
3.自然资 源的价值
人类为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发 展所耗费的劳动构成了自然 资源的价值实体。
第二章_区域资源环境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内涵 • 自然资源是由人们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物质 • 人在自然介质中可以认识的、可以萃取的、可以
3、评价--模式最好,但不多见 4、典型国家--美国
第二章_区域资源环境
二、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
(三)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型
1、前提条件:
v 自然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十分贫乏,区域发展在很大程 度上都依赖于区域内社会资源深度开发
2、特征:
v 由于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社会资源丰富,环境 质量状况良好,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得到了 较好的统一,因而是一种符合未来发展趋势和极具发展潜 力的发展模式。
第二章_区域资源环境
二、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 (一)纯自然资源型 1、前提条件 区域的资源禀赋条件非常好,往往有着储量巨大
的一种或多种重要的矿产资源。
2、区域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以自然资源规模开发利用为区域发展基础和动力 3、类型-四种基本类型 (1)高消耗高效益型--美国 (2)高消耗低效益型--苏联、中国 (3)高输出高收益型--中东各石油输出国 (4)高输出低收益型 --非洲资源输出国、西部
第二章_区域资源环境
3.自然条件对经济部门的影响 3.4自然条件对于产品质量和形式的影响 v 自然条件是影响产品质量和形式的自然基础。 如:新疆的哈密瓜、吐鲁番葡萄、库尔勒梨 在中国的名酒,贵州茅台,山西杏花村酒,四川的 泸州老窖、五粮液、剑南春,安徽古井贡酒、遵 义董酒、青岛啤酒等,都因良好水质 v 建筑物形式、服装形式
❖冰雪的地方:北美和北欧等北方国家是冬季奥运会的主 力。在我国,黑龙江和吉林控制着冬季运动会的大部分奖 牌。
根据地理环境特点,制订体育运动发 展战略可以事半功倍。我国采取由小到大、 由巧到力方针与东方人的生理素质有一定 联系。如,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等。 在体操、跳水等灵巧项目中,我国有优势。
第二章_区域资源环境
成了自然资源的价值实体 v 不是因为自然资源的稀缺性使得资源具有价值,而
是在自然资源稀缺的迫使下,人类必须对自然资源 投入劳动,形成新的资源产业,维护或产生新的人 工自然资源。因为耗费了劳动,才使这种进入生态 经济系统运转的自然资源具有了价值。 ⑷自然资源具有价值,把自然资源看做一种财富也就 顺理成章了
第二章_区域资源环境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
一、人力资源的概念
v 与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的是经济 资源。而当经济发展到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的开发变 得比什么资源都重要。
v 区域经济资源:资金、劳动力、技术和区位资源
v 一般而言,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经济资源也就越 丰富;其所吸引人力资源的能力也就越强,经济社会发展 也就越快。
G-经济增长率;S-平均储蓄率; K-资本产出比
• 模型中,人口、知识积累仍被视为外生变量,并 隐含着把劳动力和资本视为同质的假定,资本和 劳动力的固定比例只是在短期分析中有效
• 故仍然排斥教育和于中学形成人力资本的可能性
(3)遗憾
v 不过,这两位经济学家都还没有对知识积累和技 术来源做出定量分析。
第二章_区域资源环境
3、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 • 哈罗德和多马接受了凯恩斯的理论,并将其长期
化和动态化.即把人口、资本、技术等因素在长 期内视为变化的量,分析它们在连续的时间内与 其他变量一起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 哈罗德—多马模型假设生产技术与资本一产出比 例不变.强调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
第二章_区域资源环境
二、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 (二)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型 1、前提条件
v 既有极好的自然资源条件,同时各项社会资源也十分丰富
2、区域发展特征:
(1)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建立和发展那些以资源为基础的 产业,以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2)利用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发 展具有高附加值和高活力的第三产业,使区域发展速度和 发展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第二章_区域资源环境
2020/12/9
第二章_区域资源环境
重点问题
自然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 制度环境对区域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
第二章_区域资源环境
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内涵
1.自然资 自然资源是由人们发现的有 源的定义 用途和有价值的物质。
第二章_区域资源环境
二、人力资源与经济增长理论
(一)古典经济理论与人力资源--不承认
• 以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和马尔萨斯为代表的 古典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储蓄和资本积累是促进 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
• 储蓄与投资是经济的内生变量,是由一定的收入 分配形式,利润率、工资率和节俭的美德决定的
• 由于当时生产发展阶段的限制,多数古典经济学 家不承认人力资本的概念,将人对于自身的投资 都归于消费。
第二章_区域资源环境
4、自然条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从语言、交通规则和体育运动三个社会 生活的侧面,剖析自然环境的痕迹,有助 于理解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间的相互渗透。
第二章_区域资源环境
4、自然条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语言及词汇
语种的词汇与语言形成时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如:英语中关于牲畜的词汇,以牛(ox)为例,有公牛(b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