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合集下载

世博会各国建筑特点

世博会各国建筑特点

中国馆:四根巨柱撑起东方之冠主题:“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由于形状酷似一顶古帽,因此被命名为“东方之冠”。

造型亮点:充满中国元素,同时满足功能需求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

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空间以南北向主轴统领,形成壮观的城市空间序列,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和谐之塔:“螺旋摩天轮”由黄浦江畔具有110年历史的南市发电厂烟囱改造而成,具有观光功能,火电厂主厂房改造为世博会主题馆之一的未来探索馆。

塔高201米,将完整保留烟囱原貌,用25个太空舱沿螺旋轨道进行人员运输,每节太空舱载客6人,预计每小时载客总量可达650人以上。

“世博和谐塔”在夜幕中宛如一支含苞待放的白玉兰,而白玉兰正是上海市花;缓缓升降的太空舱,犹如半空中的点点星光,显示出上海的城市活力。

2010上海世博会主题馆:“无柱展示空间”永久性主题场馆,地上建筑面积为8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4万平方米。

造型围绕“里弄”、“老虎窗”的构思,运用“折纸”手法,形成了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的立体建构;屋顶模仿石窟门“老虎窗”正面开、背面斜坡的特点,做到形神兼备。

三大亮点:双向大跨度亚洲最大、大跨度双弦张拉桁架国内最大;单体太阳能屋面国内最大;生态绿墙世界最大。

世博会期间,主题馆将着重反映当今世界快速城市化和城市人口加速增长背景下的地球、城市、人三个有机系统之间的关联和互动,揭示创造更美好的城市,更美好的生活。

世博会后,主题馆将转变为标准展览场馆,与周边中国馆、星级酒店、世博中心、世博轴和演艺中心共同打造以展览、会议、活动和住宿为主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上海世博会加拿大国家馆2008年1月22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加拿大馆设计方案正式揭晓。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8大亮点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8大亮点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8大亮点作者:暂无来源:《科学之友》 2010年第6期文/杨先碧几乎每一届世博会,都会出现一座经典的建筑。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最引人瞩目的当属中国国家馆(以下简称中国馆),它无疑会成为本届世博会的经典建筑。

中国馆以69 m的高度和16万mz的总建筑面积在世博园区显得特别醒目,其独特而具有中国特色的斗拱造型让人过目不忘,内外墙上鲜艳的中国红令我们兴奋莫名。

最大限度地利用现代科技诠释绿色环保理念,也是中国馆的一大突破。

对于参观世博会的游客来说,最想去的场馆也是中国馆。

然而,世博会每天入园人数在40万左右,并非每一位进入园区的游客都能进入中国馆。

为此,建议游客进入世博园区就立即预约中国馆,并且事先做好功课,这样才能更好地游览中国馆。

接下来,就让我们了解一下中国馆有哪些令人难忘的亮点吧。

鲜艳夺目的中国红在整个世博园区,中国馆因鲜艳的红色而显得特别醒目。

要欣赏中国馆,首先要欣赏的就是这鲜艳夺目的中国红。

这中国红并不是单纯的一种红色,而是由7种不同的红色组成。

其中外墙用了4种红色,内墙用了3种红色。

红色油漆由上到下通过渐变的手法表现出由深到浅的色彩,增加了整个建筑的层次感与空间感。

无论远看还是近看,这红色都赏心悦目。

而为了达到赏心悦目的效果,建设者把不同红色的氟碳漆喷在铝板上,将之作为中国馆的基本建材。

可如果是光滑平整的红色铝板,拼起来以后一定会导致板上有工艺的痕迹。

因此,设计师采用“灯芯绒状肌理”方案处理了这些铝板。

当我们走入中国馆内部,会发现所有红墙的地方全部处在背光位置上。

一般说来,红色处在背光位置会发黑,所以色彩设计师就必须要对内部色彩进行特殊处理。

设计师通过软化中国红,使它形成一种渐变的节奏,这样可以很好地消除发黑现象。

独具中国特色的斗拱欣赏完中国馆的红色后,我们可以在广场上绕着中国馆走一圈,欣赏它的外观造型。

中国馆的造型特色是采用了斗拱,而斗拱是了解中国文化的钥匙。

斗拱造型是从五千年中国文化中具象出来的产物,它架空而起,居中矗立,容易让公众对中国的冠帽、礼器、鼎等传统器物建立起某种联想,而事实上中国馆的确很像夏商周的青铜器——鼎。

从上海世博会看世博建筑的生态建筑美学

从上海世博会看世博建筑的生态建筑美学

历史上,许多世博建筑都成为了经典之作,如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美国 纽约的自由女神像等。这些建筑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成为了城市的标志 性建筑,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
三、生态建筑在世博会上的体现
在世博会上,生态建筑是一个重要的展示内容。生态建筑是指在设计、施工、 运行等全生命周期中,注重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生态平衡的建筑。在世博会的 舞台上,各国都展示了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态建筑,如绿色建筑、智能建筑 等。
五、总结
上海世博会是一个展示世界各国文化和科技的舞台,其中世博建筑是最为重 要的元素之一。通过研究和探讨世博建筑的生态建筑美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 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也让我们更加认识到世博会在推动全球绿色发 展和可持续方面的积极作用。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建筑行业需要更多地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通过生 态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我们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 展。因此,我们应该在未来的建筑设计和建设中,注重生态、注重环保、注重可 持续性,让建筑与自然更加融合,创造更加美好的人居环境。
中国馆是上海世博会的核心场馆之一,其设计灵感来源于“东方之冠”。中 国馆的外观采用了大量的覆膜结构,既体现了现代科技,又节省了能源。此外, 中国馆还展示了各省市的特色建筑和文化遗产,为观众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中 国画卷。
德国馆是上海世博会上另一个备受瞩目的场馆,其建筑设计注重环保和可持 续性。德国馆的外观采用了仿生学的设计理念,将自然与科技相结合,实现了良 好的通风和采光。同时,德国馆还展示了其在环保技术方面的最新成果,如太阳 能发电、雨水收集等。
感谢观看
一、上海世博会概述
上海世博会于2019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举行,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 主题,共吸引了全球13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这一盛会不仅展示了各国在科 技、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成果,还为参观者呈现了一个多元化的城市景观。

上海世博展览馆

上海世博展览馆

上海世博展览馆上海世博展览馆是世界上最大的博览会馆之一,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世博公园内。

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要场馆之一,上海世博展览馆吸引了全球各地的参展商和观众。

它的设计与技术创新使其成为世博会的亮点之一。

本文将探讨上海世博展览馆的建筑特点、设计理念以及举办世博会的影响。

上海世博展览馆的建筑特点独特而引人注目。

整个馆区占地面积约为17.4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超过333,000平方米。

展览馆由四座主体建筑组成,包括中心透明的大厅和三个附属厅。

其中,中心大厅的外部覆盖着具有反射功能的透明材料,使整个建筑看起来非常现代化。

此外,展览馆还采用了可再生能源技术,如太阳能板和雨水收集系统,以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

展览馆的设计理念是展示人类文明与科技创新的交汇点。

整个展览馆被设计成类似于一座巨型的玻璃球,象征着无限的可能性和包容性。

大厅的内部采用了现代化的展示设备,使观众可以亲身体验来自全球各地的科技成果和文化展示。

此外,展览馆还设置了多个展区,分别展示了人类生活的不同方面,如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等。

通过这些展区,观众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到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上海世博展览馆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核心场馆,对于上海及全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世博会的举办为上海提供了一个展示城市形象和发展成果的平台。

通过世博会,上海得到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关注,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

其次,世博会的举办推动了上海的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

许多道路、桥梁和地铁线路的建设与世博会密切相关,并带动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此外,世博会还推动了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合作。

不同国家的展馆展示了各自的文化和发展成果,增进了各国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上海世博展览馆的建设与举办世博会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崛起和发展。

它展示了中国作为一个全球重要城市的实力和影响力。

同时,通过世博会,中国也向世界展示了它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承诺。

上海世博会各国展馆的设计理念解析

上海世博会各国展馆的设计理念解析

上海世博会各国展馆的设计理念解析中国馆中国馆的设计理念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整个馆区被设计成一个现代化的城市,通过技术手段展示了中国城市化的新面貌。

展馆外观采用了融合中西方建筑风格的设计,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完美结合。

在展馆内部,通过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等手段,展示了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历程和成就,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的创新实践。

美国馆美国馆的设计理念是“城市,让生活更好”。

展馆外观采用了现代建筑的设计,结合了大量的玻璃和钢结构,体现了美国在科技创新和建筑设计方面的领先地位。

展馆内部以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为主题,通过多种互动展示方式向观众展示了美国在可再生能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成果和科技进展。

日本馆日本馆的设计理念是“地球的智慧”。

展馆外观采用了植被覆盖的设计,将展馆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展馆内部展示了日本在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方面的成就,重点展示了日本的智能科技和机器人技术。

通过交互式展示和虚拟现实技术,观众可以参与到展览中,体验日本科技创新带来的便利和智慧生活。

德国馆德国馆的设计理念是“多元交融”。

展馆外观采用了融合了德国建筑风格与现代科技创新的设计,展示了德国文化的多元性和科技的创新性。

展馆内部以科技和艺术的融合为主题,通过音乐、影像和装置艺术等形式,向观众展示了德国在科技和文化领域的优秀成果。

印度馆印度馆的设计理念是“多元共融”。

展馆外观采用了印度传统建筑风格的设计,展示了印度古老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特色。

展馆内部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表演、手工艺品和传统技艺的展示,向观众展示了印度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多元民族的共融生活。

综上所述,上海世博会各国展馆的设计理念体现了国家的文化特色和科技创新。

通过不同的设计风格和展示手段,各国展馆向观众展示了自己在科技、文化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就和理念。

这些展馆的设计不仅仅是建筑形态的展示,更是国家形象的展示和文化价值的传承。

世博会上海馆建筑介绍

世博会上海馆建筑介绍

世博会上海馆建筑介绍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该馆的建筑外观造型独特,围绕“里弄”“老虎窗”的构思,运用“折纸”手法,形成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的立体建构,而屋顶则模仿了“老虎窗”正面开、背面斜坡的特点,颇显上海传统石库门建筑的魅力。

世博轴西侧的B片区是中华艺术宫的所在地,它紧邻上海轨道交通8号线的中华艺术宫站,占地约公顷,总建筑面积约万平米,包括地上8万平米和地下万平米。

建筑高度约米。

以上是世博会上海馆的部分建筑介绍,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资料或咨询专业人士。

上海世博——各展馆设计理念

上海世博——各展馆设计理念

上海世博——各展馆设计理念上海世博会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世界级会展活动,也是世博会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

各个展馆的设计理念充分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创造力。

中国国家馆是上海世博会的核心建筑之一,它象征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和发展。

设计师根据中国古代文化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理念,将中国国家馆设计成一艘巨大的“龙舟”。

外观呈现出红色和金色相间的特色,并且采用了传统的屋顶设计,寓意着“天人合一”。

内部展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高科技手段展示中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成就。

法国馆以“城市之树”的概念设计,意在展示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整个馆舍呈现出树屋的形状,透明的玻璃幕墙使整个馆舍显得轻盈飘逸。

馆内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了法国城市的发展历程以及法国在文化、艺术、科技等领域的成果。

同时,法国馆还举办了各类文化活动,展示了法国的文化魅力和创造力。

德国馆以“多彩世界,城市能源实验室”为主题,设计师将德国的“能源之城”概念融入到建筑设计中。

整个馆舍呈现出一个巨大的绿色玻璃长方体,象征着德国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独特能力和创新理念。

馆内通过互动展示和实验室模型,展示了德国在新能源、环境科学、城市规划等领域的领先地位和成就。

美国馆的设计理念是“城市花园”,以绿色、可持续和环保为主题。

馆舍外观呈现出一片绿色花园的形状,内部则展示了美国在城市规划、生态环保和科技创新方面的领先位置。

馆内通过高科技手段和互动展示,展示了美国在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独特魅力和创造力。

日本馆以“自然之舞、未来之歌”为主题,设计师创造性地将传统和现代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富有未来感的设计风格。

整个馆舍呈现出一个巨大的、有机的空间结构,隐喻着日本在科技创新和自然保护方面的独特能力。

馆内通过虚拟现实、全息技术等手段,展示了日本在科技、文化、艺术等领域的创新和领先地位。

总之,上海世博会各展馆的设计理念充分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创造力,同时也展示了各国在科技、文化、艺术等领域的成就和创新。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8大亮点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8大亮点

2010.0682几乎每一届世博会,都会出现一座经典的建筑。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最引人瞩目的当属中国国家馆(以下简称中国馆),它无疑会成为本届世博会的经典建筑。

中国馆以69m 的高度和16万m2的总建筑面积在世博园区显得特别醒目,其独特而具有中国特色的斗拱造型让人过目不忘,内外墙上鲜艳的中国红令我们兴奋莫名。

最大限度地利用现代科技诠释绿色环保理念,也是中国馆的一大突破。

对于参观世博会的游客来说,最想去的场馆也是中国馆。

然而,世博会每天入园人数在40万左右,并非每一位进入园区的游客都能进入中国馆。

为此,建议游客进入世博园区就立即预约中国馆,并且事先做好功课,这样才能更好地游览中国馆。

接下来,就让我们了解一下中国馆有哪些令人难忘的亮点吧。

鲜艳夺目的中国红在整个世博园区,中国馆因鲜艳的红色而显得特别醒目。

要欣赏中国馆,首先要欣赏的就是这鲜艳夺目的中国红。

这中国红并不是单纯的一种红色,而是由7种不同的红色组成。

其中外墙用了4种红色,内墙用了3种红色。

红色油漆由上到下通过渐变的手法表现出由深到浅的色彩,增加了整个建筑的层次感与空间感。

无论远看还是近看,这红色都赏心悦目。

而为了达到赏心悦目的效果,建设者把不同红色的氟碳漆喷在铝板上,将之作为中国馆的基本建材。

可如果是光滑平整的红色铝板,拼起来以后一定会导致板上有工艺的痕迹。

因此,设计师采用“灯芯绒状肌理”方案处理了这些铝板。

当我们走入中国馆内部,会发现所有红墙的地方全部处在背光位置上。

一般说来,红色处在背光位置会发黑,所以色彩设计师就必须要对内部色彩进行特殊处理。

设计师通过软化中国红,使它形成一种渐变的节奏,这样可以很好地消除发黑现象。

独具中国特色的斗拱欣赏完中国馆的红色后,我们可以在广场上绕着中国馆走一圈,欣赏它的外观造型。

中国馆的造型特色是采用了斗拱,而斗拱是了解中国文化的钥匙。

斗拱造型是从五千年中国文化中具象出来的产物,它架空而起,居中矗立,容易让公众对中国的冠帽、礼器、鼎等传统器物建立起某种联想,而事实上中国馆的确很像夏商周的青铜器———鼎。

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建设和设计的三大亮点

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建设和设计的三大亮点

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建设和设计的三大亮点
2008年12月28日
(一)双向大跨度亚洲最大、大跨度双弦张拉桁架国内最大
西展厅南北跨180米,东西跨126米,为矩形超大跨度无柱空间,相当于3个标准足球场大小。

2.5万平方米、14米净高的无柱空间,既符合了世博会的布展要求,也有利于世博会后举办各类展览和活动。

西展厅屋面采用了张弦桁架结构,共9榀,跨度为126米,间距18米,上弦为三角管桁架,下弦索采用两根高强钢丝束索。

如此大跨度的双弦张拉桁架,目前在国内最大。

(二)单体太阳能屋面国内最大
主题馆屋面大面积铺设太阳能板,采用并网发电运行方式,将太阳能发电传回城市电网中。

太阳能总发电量2.57兆瓦,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单体面积太阳能屋面。

太阳能板面积达3万平方米,年发电量可达250万度,每年减少CO2排放量约2500吨。

(三)生态绿墙世界最大
主题馆东西立面设置垂直生态绿化墙面,面积达5000平方米,为目前世界最大的待建生态墙(日本爱知世博会生态墙面积约2500平方米)。

利用绿化隔热外墙在夏季阻隔辐射,并使外墙表面附近的空气温度降低,降低传导;同时在冬季既不影响墙面得到太阳辐射热,同时形成保温层,使风速降低,延长外墙的使用寿命。

上海世博会场馆建筑介绍

上海世博会场馆建筑介绍

上海世博会场馆建筑介绍:总分布图●A片区:中国馆外国国家馆(除东南亚外的亚洲国家)●B片区:主题馆东南亚和大洋洲部分国家馆国际组织馆公共活动中心演艺中心●C片区:外国国家馆(欧洲、美洲和非洲国家)●D片区:企业馆●E片区:企业馆城市文明馆城市最佳实践区单一介绍:◇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东方之冠)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一共有三层。

一楼的“序厅”,通透明亮。

中央的“艺术模型”,集上海新老标志性建筑于一体。

二楼展厅是走进世博,现代化的模型展示了世博的整个规划。

尤其是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以“东方之冠”为构思主题,取自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的元素-斗拱。

三楼展厅中央有按上海市实际面积缩小500倍制作的城市模型、介绍了内环以内的城貌,因为未标路名,我们都找不到自己的居住所在,只能以黄浦江为界分清浦东和浦西。

“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

主色调运用传统、沉稳的“故宫红”。

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上海世博会英国国家馆(创意之馆)造型亮点:会发光的盒子上海世博会英国国家馆最终确定设计方案为“创意之馆”(a Pavilion ofIdeas)。

计划2009夏天之前将开工建设。

创意展馆是一个独特的展示装置。

它安置在一个乡村田间,上面是森林遮盖,两侧是草地形成的斜坡,观众席,展览区,商店以及接待区均座落其中。

◇上海世博会尼泊尔国家馆展馆主题:加德满都城的故事——寻找城市的灵魂;探索与思考造型亮点:异域之魂尼泊尔国家馆的主题是“加德满都城的故事——寻找城市的灵魂;探索与思考”,截取了加德满都在两千余年历史上作为建筑、艺术、文化中心的几个辉煌时刻,通过建筑形式的演变来展现城市的发展与扩张。

尼泊尔展馆将重点突出本国在环保、可再生能源,绿色建筑方面所做的努力。

◇上海世博会瑞士国家馆瑞士馆充满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从空中俯瞰,其轮廓是一个想象中的未来世界的轮廓。

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建筑风格特点作文

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建筑风格特点作文

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建筑风格特点作文《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建筑风格特点》篇一《独特的融合:传统与现代》上海世博文化公园的建筑风格那可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一走进这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种传统与现代建筑元素的奇妙融合。

就说那公园入口附近的一座建筑吧,它的外形乍一看有点像古老的上海石库门建筑,有着那种规规矩矩的形状,让人感觉特别稳重。

外墙是那种质朴的灰色砖石,一块一块的,摸起来还特别有质感,就像在触摸上海的历史。

但是呢,你再仔细看看,就能发现现代元素巧妙地穿插在其中。

屋顶不再是传统石库门那种纯瓦片顶,而是有一部分采用了透明的玻璃材质。

我上次去的时候啊,正好是个大晴天,阳光透过那玻璃洒下来,在建筑里面形成一片片光斑,就像满地的金币。

窗户也不再是那种小小的、木框的窗户,而是大大的落地窗,从里面可以清楚地看到外面的绿树假山,外面的人也能瞅见里面那些现代化的展出品之类的东西。

感觉在这里啊,过去和现在就像两个老朋友,正手拉着手愉快地交谈呢。

篇二《绿色中的建筑和谐》世博文化公园里的建筑还有个厉害的地方,就是和周边的绿色环境特别和谐。

有次我在公园里瞎逛,走着走着就来到了一片大草坪旁边的建筑处。

这建筑的颜色像是经过精心调配的,与周围的绿草、翠绿的树木相得益彰。

可不是那种突兀的对比,而是一种暖暖的呼应。

建筑的外墙上还爬着不少藤蔓植物,就像给房子穿上了一件天然的绿色外衣。

那些藤蔓的叶子随风轻轻摇曳,偶尔还能看到有小昆虫在叶子上爬来爬去。

建筑的布局也很巧妙,不是那种规规矩矩的方形排列,而是错落有致地分散在绿丛中。

有的建筑半隐在一片树林后面,只露出一部分,像是在跟游客玩捉迷藏。

从建筑里面走出来有很多小道通向各个绿意盎然的角落,有通向种满鲜花的小园子,有通向静谧的湖边。

仿佛这些建筑一出生,就注定要和这里的绿色共同谱写大自然与人类建筑完美结合的乐章。

篇三《多功能建筑的魅力》这里的建筑还有个迷人的特点,就是多功能性。

我记得有一座挺大的建筑,从外面看啊,有着很气派的大门,墙壁上还有一些很有艺术感的雕刻。

建筑欣赏_上海世博会(部分)展馆亮点

建筑欣赏_上海世博会(部分)展馆亮点

沙特阿拉伯展馆 的“丝路宝船”
可持续生活方式”为主题
泰国馆
亮点:屋顶花园,瀑布外墙
美国馆
又称“鹰巢”(外观宛如一只展开双翅的雄 鹰 ),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是中国2010 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最大的国家展馆之一。
远看如同一把平躺着的吉他。 自中世纪以来出口欧洲的“中 国瓷”再度回到中国。
奥地利馆
补充1:
世博中心作为世博永久性 场馆中最重要的场馆之一, 在世博会期间,将承担世 博会运营指挥中心、庆典 会议中心、新闻中心、论 坛活动中心等功能。
世博中心
主题馆群总建 筑面积约12.9 万平米,相当 于3个足球场 。
亚洲最大无柱展馆
上海世博会 主题馆
世博演艺中心造型呈飞碟状,在不同角度与不同时间 会呈现出不同形态。白天如“时空飞梭”、似“艺海 贝壳”,夜晚则梦幻迷离,恍如“浮游都市”。
法国馆
“自然之城”
新西兰国家馆
主题为“充满生机的 宜居住城市:包容性、 可持续发展与创造 性
”。
加拿大国家馆
波兰馆
这座将产生丰富视觉体验 的建筑物外部由相互交织 的剪纸图案所组成,阳光 可以透过缝隙进入大厅。 当黄昏降临,变换色泽的 室内光线穿透剪 面构成折叠的“剪纸板”, 另一方面又构成有趣的几 何形状的内表,空间灵活, 可以创造性地分割成不同 部分,为展览、音乐会和 其它内部需要分割成不同 的功能区域。
英国馆 “创意之馆”
展示英国在物种保护方面居于全球领导地位。 种子库里起码有6万颗活的植物种子。
钢结构
非盟(43国+1组织)
非洲联合馆
世博轴
世博轴是世博园区最重要的人行立体交通枢纽,全长约1公里,由地上2层、 地下2层组成,连接主题馆等永久性场馆以及主要轨道交通线。自然光通过 “阳光谷”既可满足世博轴地下空间的采光要求还具备雨水采集功能。世博 轴上6个喇叭状阳光谷,则是以阳光和雨水“为食”的“杂食建筑”。让阳 光自然泻入地下,并保持空气流通,让绿色植物在地下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喇叭口”还兼下水口、蓄水池的作用,大量雨水将通过阳光谷,被储存在 世博轴的地下室,经过层层过滤,不仅可以自用,还可用于周围其他场馆的 灌溉与清洁。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兰是“白云覆盖下的土地”。展馆建筑包含了新西兰文化、风景、
人文等元素,如白云、花园、自然风光。
PPT文档演模板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澳大利亚馆
• 橙色的澳大利亚馆外表呈不规则状,俯瞰时就好像是 澳大利亚的标志性景观,红色沙漠中的“艾亚斯岩”。澳大 利亚馆利用特殊的钢材,令建筑不仅能完全适应上海的气候, PPT文档还演模板会随着气候改变颜色,最终呈现出浓重的XX赭上海色世博。会建筑特色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 韩国馆展馆外立面以立体化的韩文和五彩像素画
装饰。远观展馆,由几个硕大的韩文字母连接而成;
近看外墙,则为无数凹凸有致的韩文字母。
PPT文档演模板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 以色列国家馆因其独特设计被称作“海贝壳”,这一名
称也恰好呼应了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以及上海沿海城市的
特点。 PPT文档演模板
塑造了俄罗斯建筑的历史形象,而红色底色加上富
有俄罗斯各民族元素的图案,则赋予了塔楼顶部镂
空部分以生命力。
PPT文档演模板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 瑞士展馆由底层展厅营造的都市空间和馆顶的自然空 间组成。观光缆车往返其间,给人以在城市和乡村之间 悠游的身临其境的美好感受。
PPT文档演模板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种子圣殿”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 委内瑞拉馆用“莫比斯环”的表现形式,它的三维立体
结构被称为“克莱因瓶”,意为一个没有边界的,连续的闭合 曲面,外面与内面相融汇。展馆在平面结构上近似数字8,以 循环线结构模糊淡化了层次的界限,加强了空间的整体感。
PPT文档演模板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PPT文档演模板

上海世博会各展馆设计介绍

上海世博会各展馆设计介绍

上海世博会各展馆设计介绍首先是中国馆,中国馆是世博园区内面积最大的展馆,整体设计风格独特,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

展馆的外观呈方形,整体造型犹如一座古代建筑,充满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韵味。

馆内的展品分为5个展区,分别展示了中国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城市发展和人文景观等方面的内容。

中国馆的整体设计充分展现了中国作为东方文明的传承者和发展者的形象,引人入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国际馆是世博会的国家馆群,共有56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参展。

每个国家馆都有独特的展示方式和主题,展示了各国的文化、科技和发展成果。

国际馆的设计风格多种多样,既有现代化的建筑,也有传统的风格,每个馆内的展品和布展方式也各具特色。

国际馆展示了不同国家的风貌和个性,为游客展现了一个多元化的世界。

企业馆是世博会的商业展馆,各大企业利用这个平台展示自己的产品和技术。

企业馆的设计风格多样,有些采用了现代建筑的设计手法,有些则融入了企业的品牌元素。

企业馆的展览主题也各不相同,有些是科技创新,有些是城市发展,还有一些是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企业馆的设计既展示了企业的形象和实力,也宣传了企业的价值观和理念。

最后是城市最佳实践展示馆,这个展馆是世博会的一个特色展区,展示了来自全球各个城市的最佳实践案例。

展馆的设计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通过展示各个城市在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创新做法和成果,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展馆的设计注重互动性和参与感,让游客可以亲身体验和感受各种城市发展的成果和改变。

总体而言,上海世博会各展馆的设计充分展现了世博会的主题和理念,不仅展示了各个国家和企业的成果和形象,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这些设计不仅注重外观的美观,更注重内涵和内容的展示,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和各展馆的精彩设计,为世界各国的城市发展提供了一个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上海世博会展馆的设计理念解析

上海世博会展馆的设计理念解析

上海世博会展馆的设计理念解析2024年11月3日,上海主办的世博会展馆设计方案正式揭晓,由霍金建筑设计事务所负责设计。

展馆设计采用了现代化和创新化的理念,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将城市与人的生活紧密结合,展现了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的风采。

1.包容性: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展馆设计充分考虑了世界各国的文化差异和城市风貌,以包容性的姿态迎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展馆。

展馆设计尊重每个国家和地区展览的独特特点,同时也通过布局和建筑风格的统一性,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2.可持续性:上海世博会展馆设有许多绿色和可持续的设计元素,包括太阳能发电系统、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自然通风和光控制系统等。

这些设计不仅能够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还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开放性:上海世博会展馆的设计力求开放和互动性,将展览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相融合,为游客创造了多样化的体验和互动机会。

展馆内设有大型的屋顶花园和观景平台,游客可以在此欣赏到整个世博园区的美景,并通过体验式的展览方式,亲身感受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城市文化。

4.可拆卸性:上海世博会展馆的设计在建筑材料和结构上注重可拆卸性,以便在世博会结束后进行集体拆除或转移。

这种设计理念不仅能够最大化地降低世博会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影响,还可以在世博会结束后,将展馆转变为可再利用的公共设施,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留下遗产。

总之,上海世博会展馆的设计理念融合了城市生活、可持续发展、文化包容和开放互动等多个方面,旨在通过展馆的设计和功能,展现上海这个国际都市的独特魅力。

展馆的设计不仅满足了世博会期间的展览需求,更注重了展馆在世博会后的可持续利用和城市发展的长远影响。

上海世博会各展馆简介

上海世博会各展馆简介

◇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

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空间以南北向主轴统领,形成壮观的城市空间序列,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上海世博会英国国家馆展馆主题:创意之馆造型亮点:会发光的盒子上海世博会英国国家馆最终确定设计方案为“创意之馆”(a Pavilion of Ideas)。

计划2009夏天之前将开工建设。

创意展馆是一个独特的展示装置。

它安置在一个乡村田间,上面是森林遮盖,两侧是草地形成的斜坡,观众席,展览区,商店以及接待区均坐落其中。

◇上海世博会尼泊尔国家馆展馆主题:加德满都城的故事——寻找城市的灵魂;探索与思考造型亮点:异域之魂尼泊尔国家馆的主题是“加德满都城的故事——寻找城市的灵魂;探索与思考”,截取了加德满都在两千余年历史上作为建筑、艺术、文化中心的几个辉煌时刻,通过建筑形式的演变来展现城市的发展与扩张。

尼泊尔展馆将重点突出本国在环保、可再生能源,绿色建筑方面所做的努力。

◇上海世博会瑞士国家馆展馆主题:城市与乡村的互动造型亮点:未来世界的轮廓高智能瑞士馆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错综复杂的建筑结构、太阳能科技和网状帷幕、互不包容的元素,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此外,设计师参照中国阴和阳的原则,将缆车作为一个游戏性元素纳入到设计中,它带着乘客从负荷沉重的城市进入馆顶的自然世界。

该设计完美地呼应了2010年博览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基本主题。

◇上海世博会卢森堡国家馆展馆主题:亦小亦美造型亮点:“袖珍”的森林和堡垒卢森堡国家馆在设计理念上将突出卢森堡被称为“欧洲绿色心脏”的国家特殊身份。

上海世博会各国展馆设计

上海世博会各国展馆设计

上海世博会各国展馆设计上海世博会是世界各国展示国家成就和文化的重要平台,其各国展馆的设计是各国参展的重要标志之一、这些展馆不仅展示了各国的独特风貌和建筑特色,还体现了各国对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的关注。

下面将对上海世博会各国展馆设计进行介绍。

首先,中国国家馆是整个世博会的核心建筑,它的设计灵感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和“阴阳五行”理念。

整个建筑有着独特的波浪形外形,象征着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巨龙。

馆内展示了中国各省市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统。

此外,国家馆采用了多项环保设计,如太阳能发电、雨水收集和再利用等,体现了中国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美国国家馆是一个以高科技为特色的建筑,其外形为一个巨大的圆球,装饰着大量的太阳能板。

馆内展示了美国的创新和科技成就,如航空航天、能源技术等。

此外,美国国家馆还采用了多层环保设计,如用雨水冲厕、太阳能供电等。

法国国家馆设计独特,由一个巨大的金属花朵组成,象征着法国对艺术和文化的追求。

馆内展示了法国的科技创新和美食文化等。

此外,法国国家馆还采用了一系列环保设计,如被动式散热、雨水收集和再利用等。

德国国家馆的设计充满创意,由一个巨大的白色云状结构组成,象征着德国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视。

馆内展示了德国的科技创新和绿色技术等。

此外,德国国家馆还采用了多项环保设计,如太阳能供电、被动式散热等。

俄罗斯国家馆是一个巨大的圆顶建筑,外形如彩色宝石一样,体现了俄罗斯深厚的文化底蕴。

馆内展示了俄罗斯的科技创新和文化传统等。

此外,俄罗斯国家馆还采用了多项环保设计,如太阳能供电、雨水收集等。

日本国家馆的设计简洁而富有现代感,由一个纤细的白色建筑物组成,象征着日本的精致和创新。

馆内展示了日本的科技创新和传统文化等。

此外,日本国家馆还采用了一系列环保设计,如太阳能供电、节能灯光等。

韩国国家馆是一个由大量竹子组成的建筑,体现了韩国传统文化的特色。

馆内展示了韩国的科技创新和文化传统等。

此外,韩国国家馆还采用了多项环保设计,如太阳能发电、雨水收集等。

XXXX上海世博会展馆建筑

XXXX上海世博会展馆建筑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00:17:3800:17:3800:1712/23/2020 12:17:38 A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2.2300:17:3800:17Dec-2023-Dec-20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00:17:3800:17:3800:17Wednesday, December 23, 2020

爱情,亲情,友情,让人无法割舍。20.12.232020年 12月23日星期 三12时 17分38秒20.12.23
谢谢大家!
卢森堡
尼泊尔
荷兰
西班牙
西班牙馆是一个不规则的篮子形状,整个展馆是用钢建 筑建成,然后用柳枝、竹子等材料覆盖钢结构,呈现一栋亲 近自然的“藤编”建筑物,预计造价1800万欧元。 藤编是 西班牙的传统工艺。
西班牙大城、小镇的中心区域都有供人休憩的广场,故 西班牙馆的中心位置,也专门设计了1000平方米的广场,
女建筑师贝娜蒂塔·塔格利亚布。 她曾经参与过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场 馆和游泳馆设计方案的评选,其去 世的丈夫为西班牙继高迪之后天才 建筑师米拉赖斯
奥地利馆
德国馆
波兰馆灵感来自民间剪纸

波兰馆外部由相互交织的剪纸图案组
成,阳光可以透过缝隙照入大厅。

展馆的展示空间呈几何状,可以被分
割成几个小区域,用于小型展览、音乐演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年12月 上午12时17分20.12.2300:17D ecember 23, 2020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020年12月23日星期 三12时17分38秒00:17:3823 December 20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丹麦馆
• 整座建筑是一 个巨大的管状钢结 构,就像一艘钢铁 巨轮的船身。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 匈牙利馆无论馆外馆内,都能看见一根根大约直径10厘
米的木套筒“从天而降”。仅展馆内,就有600根木棍,一半固
定,一半可动,固定的有8米高,可动的有3.5米高,形成了
加坡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妥善地处理了这两大环境元素
,并取得了平衡。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约旦馆
•也门馆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 阿富汗展馆的外形仿造历史名城赫拉特著名的蓝色清真
寺,外墙镶嵌着蓝色、绿色的瓷砖,色泽饱满,光彩夺目,
将参观者直接带入“东方之夜”的故事中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 土库曼斯坦:别具一格的网格状展馆外 形和简洁的现代元素融为一体,显现了土库曼 斯坦作为中亚大国的风姿。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埃及展馆外观以黑白两色为主色调,现代感十足。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塞拉利昂馆
• 展馆以橙色为主色调,用小棚屋、手工地毯和石器制品进 行装饰,展现浓郁的非洲风情。
中层通透,构成独特的视觉效果,象征着香港和香
港人的无限想象力和创意空间。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台湾馆 山水心灯—自然、心灵、城市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造型亮点:外形宛如一盏巨大的孔明灯。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 以色列国家馆因其独特设计被称作“海贝壳”,这一名称
也恰好呼应了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以及上海沿海城市的特
点。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马来西亚馆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 印尼馆顶部将有数根竹子穿墙而出。展馆将通过采用木头 、
学识习创改造变未•竹命来运,子知 等一系列天然环保材料,展示印XX尼上海对世博自会建然筑特资色 源的良性利用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沙特馆主体建筑像一艘高悬于空中的巨船——月亮船 。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 斯洛伐克馆:断开的弧形墙面,代表着从过去向现
在和未来的过渡;兼作投影屏幕,讲述着城市及其居民的
故事。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 新加坡馆景观设计的两大元素是水与花园,代表着新
学习改风变命吹运,知过,似感“沙丘”移动。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 韩国馆展馆外立面以立体化的韩文和五彩像素画
装饰。远观展馆,由几个硕大的韩文字母连接而成;
近看外墙,则为无数凹凸有致的韩文字母。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 巴基斯坦馆的外观按16世纪修建的拉合尔古堡以“1:1” •比例复制而成。世界遗产拉合尔古堡是巴基斯坦文化中拉合 学识习创改造变未•命来尔运,知的地标性建筑,有“巴基斯坦故宫XX”上之海世称博会。建筑特色
• Uluru也叫艾尔斯岩石,这块著名的沙岩石就位于 澳大利亚的红土中心。庞大的岩石结构和周围地区被列入 了世界遗产 。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 墨西哥展馆外观是由色彩斑斓的风筝和碧绿的草地组
成的“风筝森林”,“风筝”的支撑柱上布满小孔,会喷出清
凉的水汽。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筑,从上往下俯视犹如瑞典国旗上的十字图案。建筑外墙
呈现象征城市的网格,内墙则布满了大自然元素。展馆外
墙平铺开来就是一张艺术化的斯德哥尔摩市中心地图。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 葡萄牙展馆拥有一个以软木建成的 外立墙。软木是一种具有葡萄牙特色的材 料,不仅环保而且可以回收。
•澳门馆外形为玉兔宫灯,寓意“和谐相容”和“机灵通达”。 外层以双层玻璃薄膜为材料,全透明的结构隐喻着开放、 毫无保留的和谐社会。“兔头”和“兔尾” 是两个巨大着氢气 球 ,可通过灯光更换红、绿、橙、蓝等各种颜色。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法国馆 •展馆被一种新型混凝土材料制成的线 网“包裹”,仿佛“漂浮”于地面上的“白 色宫殿”,尽显未来色彩和水韵之美。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 俄罗斯馆由12个塔楼和“悬浮在空中”的立方体组
成,外形设计类似古代斯拉夫人的小村落,象征着生
命之花、太阳以及世界树(斯拉夫人枝叶繁茂的橡树)的
根。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 塔楼由白、金、红三种颜色构成,白色和金色
塑造了俄罗斯建筑的历史形象,而红色底色加上富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 新西兰展馆外形如飘逸的云朵,似飞翔的翅膀,寓意新西
兰是“白云覆盖下的土地”。展馆建筑包含了新西兰文化、风景、
人文等元素,如白云、花园、自然风光。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澳大利亚馆
• 橙色的澳大利亚馆外表呈不规则状,俯瞰时就好像是 澳大利亚的标志性景观,红色沙漠中的“艾亚斯岩”。澳大利 亚馆利用特殊的钢材,令建筑不仅能完全适应上海的气候, 学识习创改造变未还命来运会,知 随着气候改变颜色,最终呈现出X浓X上海重世博的会建赭筑特色色 。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叙利亚展馆以叙利亚的传统元素——大马士革
民居为设计灵感,通过三世同堂的庭院建筑映射出世
界文明古国叙利亚独特的建筑和文化。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 阿曼馆外观体现尼兹瓦古城和苏哈尔港口城市的风貌 。
•苏哈尔城在历史上是阿曼通往中国的重要入口。
• 展馆外部的蓝色玻璃将让人联想起阿曼传统航海古船漂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 泰国展馆设计突出泰国视角和泰式风格,以红色和
金色为主色调,融入泰国传统建筑、艺术以及泰式生活方
式中的经典元素。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 伊朗展馆设计体现了伊斯兰传统建筑的特色,以水、土
、光和色彩为主要设计元素:在听觉和视觉上制造水的流动感
,象征宇宙;土象征着人类与创造;光象征大自然与神圣精神
之源;色彩象征缤纷的物种。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 阿联酋馆:远观,犹如烈焰红唇;近看,仿佛是流动
的沙丘。建筑表面的玫瑰金色不锈钢板材呈现出的富于变幻
的色彩。角度、色泽不同,形成流动沙丘的光感。 每当微
• 英国馆由6万根蕴含植物种子的透明亚克力杆组成的巨型“
种子殿堂”,顶端都带有细小的彩色光源,可以组合成多种图案
和颜色。触须会随风轻微摇动,形成各种可变幻的光泽和色彩。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冰岛馆的外墙布 满冰晶的图案, 夜晚,在灯光的 映衬下,冰晶的 图案栩栩如生。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马尔代夫馆充满岛国风情。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 日本馆犹如一个巨大的紫蚕宝宝。外观基调色为红藤色,由
象征太阳的红色与象征水的蓝色交融而成。展馆的外壁会随着日
光的变化及夜晚的灯光变换各种“表情” 。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有俄罗斯各民族元素的图案,则赋予了塔楼顶部镂
空部分以生命力。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 瑞士展馆由底层展厅营造的都市空间和馆顶的自然空 间组成。观光缆车往返其间,给人以在城市和乡村之间 悠游的身临其境的美好感受。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 瑞典展馆是一个由四个立方体结构组成的十字布局建
色中央穹顶,造型类似泰姬陵。中央穹顶象征着 “万象和谐
”的主题,它的设计灵感来自桑奇佛塔,是印度教等宗教中
学习改经变命常运,知出现的建筑风格。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 尼迫尔馆
• 异域之魂:充满艺术色彩的尼泊尔馆将以大型佛塔形式为主
体,周围环绕数个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尼泊尔民间房舍。
高低不同、错落有致的布局。每个木套筒都配有灯光和音响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XX上海世博会建筑特色
• 西班牙国家馆整座建筑采 用天然藤条编织作外立面,看 上去形似篮子。8524个藤条板 不同质地颜色各异,略带抽象 地拼搭出“日”、“月”、“友”等 汉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