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论文
本科生毕业论文
第5页
每年一度的奖励时,绩效考核结果是重要的依据。 4)人事调整:人事调整必须严格与人事考核的结果结合起来,各类企 业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升迁基准和等级。 5)薪资调整:根据绩效考核的结果对薪资做适当的调整,以调动员工 的积极性。 6)横向比较:将工作成果与目标比较,考察员工工作绩效如何。 7)纵向比较:员工之间的绩效比较,找出不足之处。 (2)对主管来说 1)帮助下属建立职业工作关系。 2)借以阐述主管对下属的期望。 3)了解下属对其职责与目标任务的看法。 4)取得下属对主管、公司的看法和建议。 5)提供主管向下属解释薪资处理等人事决策的机会。 6)共同探讨员工的培训和开发的需求及行动计划。 (3)对员工来说 1)加深了解自己的职责和目标。 2)成就和能力获得上司的赏识。 3)获得说明困难和解释误会的机会。 4)了解与自己有关的各项政策的推行情况。 5)了解自己在公司的发展前程。 6)在对自己有影响的工作评估过程中获得参与感。 现归结如图 2-1。
组织共同目标组织绩效的衡量标准
部门特定目标部门绩效的衡量标准
上司为下属列示 目标和衡量标准
员工为自己计划 目标和衡量标准
与员工达成共同的目标与衡量标准 回顾组织的 绩效状况 中期考核提供有关已建立目 标完成程度的反馈信息
不适部分调整 新增部分加入
按照已建立或修正的目 标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估 图 2-2 目标管理法程序[5]
3
本科生毕业论文
第4页
2 绩效考核理论概述
2.1 绩效考核的概念
2.1.1 绩效考核的定义 绩效考核[1]是一种正式的员工评估制度,它是通过系统的方法、原理来 评定和测量员工在职务上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员工绩效考核是“按照一 定的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检查和评定企业员工对职务所规定的职责的履 行程度,以确定其工作业绩的一种有效的管理办法”。 就像 Bates 和 Holton(1995)提出的那样,“绩效是一个多维建构[2], 观察和测量的角度不同,其结果也不同”。我们从不同的科学领域出发来认 识绩效,所得到的结果也有所差异。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绩效是组织期望的结果,是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展 现在不同层面上的有效输出,它包括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两个方面。组织绩 效是建立在个人绩效实现的基础上,但是个人绩效的实现并不一定保证组织 是有绩效的。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绩效与薪酬是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对等承诺关系,绩 效是员工对组织的承诺, 而薪酬是组织对员工做出的承诺。 一个人进入组织, 对组织要求的绩效做出承诺,是进入组织的前提条件。当员工实现了他对组 织的承诺,组织就实现其对员工的承诺。这种关系体现了等价交换的原则, 而这一原则正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则。 从社会学的角度上看,绩效以每个社会成员按照社会上所确定的角色承 担他的那一份职责。他的生存权利是由其他人的绩效保证的,而他的绩效又 保证其他人的生存权利。因此,出色的完成他的绩效是他作为社会成员的义 务,他受惠于社会就必须回馈社会。 2.1.2 绩效考核的作用 (1)对公司来说[3] 1)员工培训:管理者以及培训工作负责人,在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时, 应把人事考核的结果作为员工是否需要培训,对员工实行 有针对性的指导,改善和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 3)适时激励:对考核结果优异者或突出者,给予一定的奖励。在决定
管理学02-组织环境的层次类型
环境是由众多因素交错而 成的整体, 管理学研究中有许 多不同的分类方法。这里采用 较常见的—种分类, 即把环境 分成三大层次或三个大类, 即 —般或宏观环境、具体或微观 环境以及组织内部环境。
(一 ) 一般或宏观环境
任何时期对所有组织均能产生影响的外部环境因素。
物力资 源环境
人力资 源环境
财力资 源环境
信仰、 价值观
成员行 为方式
准则
物质环境
文化环境
(四) 环境各层次间的关系
一般环境的改变对组织的影响往往是通过具体环境对组织产生 作用力表现出来的。在组织管理中, 一般环境和具体环境是相对 的。一般环境和具体环境还可以相互转化。
一般 具体 环境 环境
经济环境
技术环境
社会环境
政策与法律
自然资源
(二) 具体或微观环境
对组织的影响更频繁、更直接的外部环境因素; 与某一具体的决 策活动和处理转换过程直接相关的各种特殊力量; 与组织目标的制定 与实施直接相关的因素。
顾客
供应商 盟伙伴
(三 ) 组织内部环境
对组织影响最频繁、最直接的环境因素, 也可以认为组 织内部环境因素就是组织的一部分。
ahp层次分析法
ahp层次分析法Ahp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是一种综合决策分析方法,主要用于复杂环境下的决策分析和优选。
它是由美国管理学家托马斯Saaty于1970年提出的,是一种更具体的优先级决策分析方法。
AHP能有效的提高复杂环境下的决策效率,这个方法可以显著减少企业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和复杂度。
AHP层次分析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AHP可以深入理解用户的需求,一个AHP决策结果可以迅速完成,并且可以改变决策的方向;第二,AHP的处理结果是单一的,而不会出现多种可能的结果;第三,AHP易于操作和理解;第四,AHP可以使用大量的数据量,可以得到准确的结果;第五,AHP可以获得多个决策者的协调意见;第六,AHP 简洁明了,可以迅速给出满意的决策。
AHP决策分析包括四个关键步骤:数据收集、层次结构建模、比较矩阵构建以及最后的决策结果确定。
首先是数据收集,数据收集的目的是获得参与者的意见,定义参与者关于决策的偏好,以及对不同可能解决方案的评估。
其次,层次结构建模,层次结构建模是一个重要步骤,它将决策问题和多个偏好绩效方案结合在一起,使得决策者能够更好的理解不同可能解决方案之间的区别。
第三,比较矩阵构建,比较矩阵帮助权衡不同偏好绩效方案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最终准确定义出最优解决方案。
最后,决策结果确定,通过矩阵的计算,将最终的决策结果定义出来。
Ahp层次分析法用到的模型可以大致分为三类:全局序数模型、本地序数模型和组合序数模型。
全局序数模型是指直接使用参与者提供的相对评价数据,以及计算耦合权矩阵中的权重,并利用矩阵的迭代解耦合矩阵,最终获得最优解。
本地序数模型是指首先使用参与者提供的评价数据,然后建立一个本地评价矩阵来存储这些提供的数据,然后使用全局序数模型来计算权重值,来计算最后的决策结果。
组合序数模型是指将全局序数模型和本地序数模型组合在一起,以更有效的计算出最终的决策结果。
管理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什么
管理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什么定量研究方法:1.实证研究法:通过收集及分析大量数量化的数据,以验证或推翻其中一特定理论假设。
-横断面研究:对其中一特定时间点进行调查,获取一时点的数据。
-纵向研究:对一段时间内的数据进行跟踪观察,常用于分析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对照试验:通过随机分组将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来检验项政策或措施对变量的影响。
2.抽样调查:通过设计问卷或面访等方式,对一定数量的代表性样本进行调查,以获得对总体的推论。
-随机抽样:在总体中随机选择样本,以保证得到的样本具有代表性。
-系统抽样:在总体中按照一定规则抽取样本,通常适用于总体有一定顺序的情况。
-分层抽样:将总体划分为若干层次,然后在每个层次内分别抽取样本。
3.实验研究法:建立人为的实验场景,控制和操作变量,以观察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实验组:接受特定处理或干预的群体。
-对照组:与实验组具有相似特征但没有接受处理或干预的群体。
-随机分组: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以保证两组之间的相似性。
定性研究方法:1.参与观察法:研究者深入其中一群体或组织内,参与其中的活动并观察和记录相关情况。
-直接参与观察:研究者成为群体的一员,真实体验和记录活动。
-间接参与观察:研究者观察其中一群体或组织的活动,但并不真正参与其中。
2.深度访谈法:通过与受访者进行面对面的深入交流和访谈,以获得受访者的观点和经验。
-结构化访谈:采用预定的问题和顺序,提供指导性回答。
-半结构化访谈:研究者事先准备好一定数量的问题,但对回答的顺序和深度灵活处理。
-未结构化访谈:没有预定问题的访谈形式,让受访者自由发表观点。
3.文件分析法:通过分析组织、团体产生的文件资料,了解其决策、活动和意图。
-公共档案:政府、机构、企业等公开的相关文档。
-私人档案:个体或组织内部留存的文件资料。
-大众媒体:报纸、杂志、电视等大众传媒中公开报道的信息。
除了以上介绍的方法,管理学研究还可以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综合研究。
管理学决策方法有哪些
管理学决策方法有哪些管理学决策方法是管理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用于帮助管理者在复杂的环境中做出明智的决策。
这些方法旨在通过系统性的思考和分析来识别问题、收集信息、评估各种方案,并选择最佳的决策方案。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管理学决策方法。
1. 数量化决策方法:数量化决策方法基于数学和统计分析的原理,将问题转化为具有可计算量的形式。
常用的数量化决策方法包括线性规划、目标规划、模拟等。
线性规划通过确定性的数学模型来解决决策问题,而目标规划则着重于处理多个目标之间的冲突。
模拟方法通过建立模型来模拟和预测未来的情况,帮助管理者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2. 主观决策方法:主观决策方法主要基于管理者个人的经验、直觉和判断来做出决策。
常见的主观决策方法包括直觉法、案例分析法、个案决策法等。
直觉法是指管理者凭借直觉和个人经验做出决策,而案例分析法则通过分析过去类似情况的案例来指导决策。
个案决策法则是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具体方案,强调个案的独特性和实际性。
3. 经验决策方法:经验决策方法基于管理者的经验和知识来做出决策,包括基于规则的决策、基于模式的决策和基于直觉的决策。
基于规则的决策是根据已经制定的规则和程序来做出决策,而基于模式的决策则是基于对现象和事件的分类与归纳,通过识别相似模式来做出决策。
基于直觉的决策则是根据管理者的直觉和第六感来做出决策。
4. 决策树分析法:决策树分析法是一种图形化的决策支持工具,可以清晰地表达各项决策的关系和结果。
它通过建立决策树来分析问题,从而帮助管理者做出决策。
决策树分析法将问题分解为多个决策节点和结果节点,并分析各个节点之间的关系,以确定最佳的决策路径。
5. SWOT分析法:SWOT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战略决策方法,用于评估企业内外环境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通过对SWOT分析的结果进行比较和评估,管理者可以识别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制定相应的战略。
6. BCG矩阵:BCG矩阵是一种常见的产品组合决策方法,用于评估企业产品组合的业绩和潜力。
分层法的概念-定义说明解析
分层法的概念-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分层法是一种重要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维方式,通过将复杂的事物或问题划分成不同的层次,从而更容易理解和处理。
这种方法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管理学等。
分层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提出了“逻辑分层”的概念,为后人对分层法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分层法不断被应用和完善,成为解决复杂问题的重要工具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分层法的定义、基本原理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这一强大的思维工具。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介绍了整篇文章的框架和组织方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文章内容。
本文的文章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分层法进行简要概述,介绍文章的结构和撰写目的,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认识和预期。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深入探讨分层法的定义和起源、基本原理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分析,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分层法在实践中的重要性,并讨论其优势和局限性,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为读者提供对分层法的全面认识和思考。
通过清晰的文章结构,我们希望能够引导读者逐步理解和掌握分层法这一概念,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1.3 目的在本文中,我们的目的是探讨分层法在不同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通过对分层法的定义、起源、基本原理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一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
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撰写,为读者提供关于分层法的全面介绍,同时展望其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分层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从而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思考。
2.正文2.1 分层法的定义和起源分层法是指通过将一个系统或者事物按照一定的规则或者标准分成几个层次或者级别,从而进行分析和研究的方法。
管理学分析工具
管理学分析工具在管理学中有许多分析工具和模型,用于解决各种管理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本科论文中需要了解的管理学分析工具和模型。
1. SWOT分析:SWOT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战略分析工具,用于评估组织内外部环境。
SWOT代表着组织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
通过对这四个方面的评估,组织可以制定出相应的战略以优化其竞争力。
2. 五力模型(Porter's Five Forces):由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五力模型,用于评估一个行业的竞争力。
这五个力量包括供应商的谈判能力、客户的谈判能力、新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和现有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
通过对这些力量的分析,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行业的竞争情况,并制定相应的策略。
3. 价值链分析(Value Chain Analysis):价值链分析用于评估一个组织的内部运作,从原材料供应到产品销售的整个过程。
通过分析各个环节的成本和附加值,组织可以找到改进的空间,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4. 波特的三元管理理论(Porter's Three Generic Strategies):波特提出了三种基本的竞争战略,包括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专注战略。
成本领先战略通过提供低价格来获得竞争优势,差异化战略通过提供独特的产品或服务来获得竞争优势,专注战略通过专注于特定细分市场来获得竞争优势。
组织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和竞争环境选择适合的竞争战略。
5.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需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从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到更高层次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了解这个理论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满足员工的需求,提高员工的工作动力。
6. PDCA循环(Plan-Do-Check-Act Cycle):PDCA循环是一种持续改进的管理方法。
句子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
句子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句子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是语言学和逻辑学中常用的两种分析方法,它们在句子结构和逻辑推理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首先,句子成分分析法是一种对句子结构进行分析的方法,它主要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成分的划分和分析。
通过对句子成分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句子的结构和语法关系,从而更准确地理解句子的含义。
比如,在句子“小明昨天买了一本新书”中,我们可以通过句子成分分析法将其分解为“小明(主语)昨天买了(谓语)一本新书(宾语)”,从而更好地理解句子的结构和含义。
其次,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对复杂问题进行逐层分解、逐层分析的方法,它主要包括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个相对简单的子问题,然后逐层进行分析和求解。
通过层次分析法,我们可以更系统地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从而更有效地进行决策和规划。
比如,在管理学中,层次分析法常常用于对决策问题进行分析和权衡,通过逐层分解和比较,找到最优的决策方案。
另外,句子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在实际应用中也常常相互结合,相辅相成。
比如,在逻辑推理中,我们可以通过句子成分分析法对句子结构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层次分析法对推理过程进行逐层分解和分析,从而更准确地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
又如,在写作中,我们可以通过句子成分分析法对句子结构进行精准把握,然后通过层次分析法对文章结构进行逐层分解和安排,从而更清晰地表达思想和观点。
总之,句子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是两种在语言学和逻辑学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分析方法,它们在句子结构和逻辑推理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句子结构和复杂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句子的含义和解决复杂问题,从而更有效地进行表达和决策。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两种分析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和逻辑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言和逻辑学的知识。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决策分析方法,它通过构建层次结构和比较矩阵,来对不同因素进行排序和权重分配,帮助决策者做出合理的决策。
本文将介绍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以及一些实际案例。
一、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层次分析法由美国运筹学家托马斯·L·塞蒂提出,它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能够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的重要性和相互关系。
它的基本原理如下:1. 层次结构:将决策问题分解成多个层次,从上至下逐级细化。
顶层是目标层,中间层是准则层,最底层是方案层。
2. 比较矩阵:在每个层次内,通过构建比较矩阵来判断各因素之间的重要性。
比较矩阵是一个n×n的正互反矩阵,其中n是该层次因素的个数。
通过对各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得出相对重要性的判断。
3. 加权优先向量:通过对比较矩阵进行特征向量的计算,可以得到各个因素的权重。
特征向量是对比较矩阵的主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也称为特征向量法。
4. 一致性检验:通过一致性指标和一致性比率的计算,判断构建的比较矩阵是否合理。
一致性指标表示了矩阵的内部一致性程度,一致性比率则是对一致性指标进行归一化,判断是否满足一致性。
5. 综合评价:通过计算得出的权重,进行乘积运算和累加运算,得到方案的综合评价值。
综合评价值越高,方案越优。
二、层次分析法的应用领域层次分析法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经济学、管理学、环境科学、社会科学等。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投资决策:在投资决策中,可以将不同的投资方案作为方案层,通过比较各个方案的风险性、收益性等因素,来确定投资方向。
2. 供应链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中,可以将供应商的价格、质量、交货周期等因素作为准则层,通过比较不同供应商的重要性,来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3. 项目评估:在项目评估中,可以将项目的成本、时限、风险等因素作为准则层,通过比较各个因素的重要性,来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和优先级。
4. 人才选拔:在人才选拔中,可以将候选人的学历、工作经验、专业技能等因素作为准则层,通过比较各个因素的重要性,来确定最佳人选。
管理学名词解释重要理论整理
18、风险型决策:决策问题涉及的条件中有些事随机因素,它虽然不是确定型的,但是我们 知道它们的概率分布。 (如果连概率也不知道,就属于不确定型决策) 19、小中取大法:决策者对未来持悲观态度,认为未来会出现最坏的情况。决策时,对各种 方案都按它带来的最低收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虑,然后比较哪种方案的最低收益最高。 企业竞争模拟:运用计算机技术模拟企业的竞争环境,供模拟参加者进行经营决策的练习。 20、计划: (1) 、名词: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示的,组织及组织内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未来一定 时期内,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安排的管理文件。 (2) 、动词:为了实现决策所确定的目标,预先进行的行动安排。 △战略性计划: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未来较长时期(通常 5 年以上)设立总体目标和 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特点是有长期性和整体性。 21、职能部门化:按照生产、财务管理、营销、人事、研发等基本活动相似或者技能相似的 要求,分类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 22、组织层级化:组织在纵向结构设计中需要确定层级数目和有效的管理幅度,需要根据组 织集权化的程度, 规定纵向各层级之间的权责关系, 最终形成一个能够对内外环境要求做出 动态反应的有效组织结构形式。 23、授权:组织为了共享内部权力,激励员工努力工作,而把某些权力或职权授予下级。 (授权的含义略大于分权, 授权是上级把权力授予下级, 分权是上级把决策权力分配给下级 机构和部门负责人。 ) 24、彼得原理:员工在被提拔后会经历从“表现平平”到“超越职务需要”的过程,但当其被 提拔到某个高层次的职务后, 可能能力达不到职务要求, 即所谓爬到了“能力所不逮的阶层”。 对个人来说,失去了继续晋升的机会,对组织来说则会引起效率的下降甚至滑坡。 (通过设
管理学名词解释
管理:通过信息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职能的发挥来分配、协调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以实现单独的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
管理的职能:信息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管理者技能: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人际技能――成功与别人打交道并与人沟通的能,包括对下属的领导能力和处理不同小组之间关系的能力;概念技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及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
管理的属性:管理是社会劳动过程的一般要求,管理在社会劳动过程中具有特殊作用,只有通过管理才能把实现劳动过程所必须的各种要素组合起来,使其发挥各自的作用。
管理思想要点:顺道、重人、人和法治、守信预谋、利器、求实、节俭、对策。
外国早期管理思想:①查理*阿克莱特科学管理实践;②亚当*斯密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③小瓦特和小博尔顿的科学管理制度;④马萨诸塞车祸与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⑤罗伯特*欧文为人事管理的创始人;⑥查理*巴贝奇的作业研究和报酬制度;⑦尤尔的工厂秩序和法典;⑧汤尼的收益分配制度和哈尔西的奖金方案。
管理理论的发展:①古典管理理论,包括科学管理理论、组织管理理论;②行为管理理论,梅奥及霍桑试验;③数量管理理论;④系统管理理论;⑤权变管理理论;⑥质量管理理论。
泰罗的科管理论(提高单个工人生产率)内容:①工作定额;②标准化;③能力与工作相适应;④差别计件工资(付酬)制;⑤计划与执行相分离。
贡献:①在管理中提倡科学方法和他本人的科学实践精神②创造和发展了一系列有助于改善管理的技术和方法。
局限:①对工人有错误的看法,假定其为“经济人”;②不重视人群社会的因素;③没有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该如何管理的问题(关注操作过程和计划及现场管理)。
科学管理理论其他人的贡献:吉布尔雷斯夫妇在动作研究和工作简化方面作出了贡献;甘特的主要贡献之一是创造了“甘特图”――用线条表示的计划图表,现在常被用来编制进度计划,贡献之二是提出了“计件奖励工资”――除支付日工资外,超额完成定额的,超额部分以记件方式发给奖金,完不成定额的只支付日工资。
(完整word版)管理学(马工程)教案
《管理学》第一章——管理学基本概念教学目标:1. 理解管理学的定义和功能2. 掌握管理学的五大基本职能3. 理解管理者层次和管理幅度4. 掌握组织的基本类型和结构教学内容:1. 管理学的定义和功能2. 管理学的五大基本职能3. 管理者的层次和管理幅度4. 组织的类型和结构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管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管理学的定义、功能、基本职能、管理者层次、管理幅度、组织类型和结构等内容。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管理学的应用。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彼此对管理学的理解和看法。
5.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管理学的定义、功能、基本职能、管理者层次、管理幅度、组织类型和结构等内容。
2.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管理学的应用。
3. 课堂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管理学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3. 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管理学》第二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教学目标:1. 理解管理道德的含义和意义2. 掌握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概念和内容3. 理解管理道德和企业社会责任在实践中的重要性教学内容:1. 管理道德的含义和意义2. 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概念和内容3. 管理道德和企业社会责任在实践中的重要性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管理道德和企业社会责任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管理道德的含义、意义、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概念、内容以及管理道德和企业社会责任在实践中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管理道德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应用。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彼此对管理道德和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和看法。
简述层次分析法的实施步骤
简述层次分析法的实施步骤什么是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一种用于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
它通过将问题拆分成多个层次和准则,让决策者进行多个两两比较,从而得出最终的决策结果。
层次分析法在管理学、工程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特别适用于具有多个影响因素、多个目标的决策问题。
实施层次分析法的步骤第一步:建立层次结构首先,需要明确决策问题的目标和准则。
将问题拆解成多个层次和准则,形成一个层次结构。
一般来说,层次结构由3个层次组成:顶层目标、中间层准则和底层备选方案。
第二步:两两比较准则利用配对比较法,对准则之间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
决策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和经验,结合专家意见,判断每个准则相对于其他准则的优先级。
比较结果一般采用1到9的尺度表示,1表示相等,而9表示绝对优先。
第三步:构造判断矩阵根据两两比较的结果,构造一个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是一个正互反矩阵,它的每个元素都表示对应准则之间的比较权重。
矩阵的每一行表示一个准则,每一列表示一个准则与其他准则的比较权重。
第四步:计算权重向量利用判断矩阵,通过数学计算方法,可以得到每个准则的权重。
常用的计算方法有特征值法和特征向量法。
最终,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权重向量,其中每个元素表示对应准则的权重。
第五步:一致性检验在进行层次分析法时,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来评估决策者的一致性程度。
一致性检验通过计算一致性指标和随机一致性指标的比值(即一致性比率),来判断决策者所提供的两两比较矩阵是否具有一致性。
第六步:计算方案权重利用判断矩阵和权重向量,可以计算每个备选方案的权重。
具体做法是,将每个方案与准则之间的两两比较结果,乘以每个准则的权重,得到每个方案的总权重。
第七步:综合评价与决策综合所有备选方案的权重,得到每个方案的综合评价结果。
根据这些评价结果,可以做出最终的决策。
总结层次分析法作为一种常用决策方法,通过将问题拆分为多个层次和准则,采用两两比较的方式,综合各层次和准则的权重,最终得出决策结果。
管理学中常用30个工具归纳总结
第一步:确定新创公司的市场在哪里;第二步:分析影响市场的每一种因素;
第三步:找出市场的需求点;第四步:做市场供应分析
第五步:找出新创空间机遇;第六步:创业模式的细分;第七步:风险投资决策。
18.木桶理论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 又称水桶原理或短板理论,水桶短板管理理论,所谓“水桶理论”也即“水桶定律”,其核心内容为:一只水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
1.企业的理念识别(mind identity简称mi);
一般包括企业的经营信条,企业精神,座右铭,企业风格,经营战略策略,厂歌,员工的价值观等.
2.企业行为识别(behavior identity,简称bi);
包括对内和对外两部分.对内包括对干部的教育,员工的教育(如服务态度,接待技巧,服务水准,工作精神等),生产福利,工作环境,生产效益,废气物处理,公害对策,研究发展等;对外包括市场调查,产品开发公共关系,促销活动,流通政策,银行关系,股市对策,公益性,文化性活动等.
* 需求条件――主要是本国市场的需求。
* 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这些产业和相关上游产业是否有国际竞争力。
* 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
波特认为,这四个要素具有双向作用,形成钻石体系(如右图)。
在四大要素之外还存在两大变数:政府与机会。
机会是无法控制的,政府政策的影响是不可漠视的。
16. 麦肯锡7S模型(Mckinsey 7S Model)
麦肯锡7S模型,简称7s模型,是麦肯锡顾问公司研究中心设计的企业组织七要素,指出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全面地考虑各方面的情况,包括战略(strategy)、结构(structure)、制度(system)、风格(style)、员工(staff)、技能(skill)、共同的价值观(sharedvision)。
[管理学]609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2
人员测评一、识记1、人员测评涉及到素质测评,能力测评,绩效评估三个概念2、素质是个体完成任务,形成绩效及继续发展的前提3、素质是指个体在完成一定活动与任务时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特点,是行为的基础与根本因素。
4、素质是由遗传,环境,个体能动性三个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并非天生不变5、核心素质是基本素质的基础,基本素质又是生成素质的基础个体素质一般划分为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两大类。
身体素质是个体发展与事业的生理基础,指个体的体质,体力和健康状况的总和。
心理素质是个体发展与事业的关键因素,包括智能素质,品德素质,人格素质,文化素质等。
6、智能素质包括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和思维力。
人格素质指人们所具有的个体独特的,稳定的对待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品德素质包括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及其他个性品质。
文化素质品质包括文化的广度与深度及工作生活的经验。
7、心理健康与创新意识,是衡量一个具体人才身心发展的综合素质指标内容,在未来社会人才身心发展的综合素质中居于重要地位。
8、素质测评是通过科学的手段与方法,对人员素质及其功能行为进行定量描述和评鉴的过程。
9、人员素质测量用间接的方法。
绩效是指工作主体在一定时间条件下完成某一任务所取得的业绩,成效,效果,效率和效益。
10、绩效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工作效率,工作完成的质与量,工作效益11、绩效评估是运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对员工在一定时期内所完成本职工作或履行职务的质量,数量,效率,效益等绩效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价的人事活动。
包括考核和评价两个环节。
12、绩效评估的目的:确认员工个体的绩效品质;确认相同岗位或同一级员工之间的绩效差异。
试图找出影响员工业绩的因素和提高业绩的办法13、人员测评方法有测量与评鉴14、评鉴三要素是定量描述,权衡,价值判断15、测量与评鉴的区别与联系是:测量是定量分析,评鉴是定性分析,前者是客观性描述,后者是主观性判断,联系在于他们的对象是同一个个体素质要素及绩效的质与量的两个方面。
管理学决策方法有哪些
管理学决策方法有哪些管理学决策方法是指在管理实践中,根据不同的决策情境和问题,通过运用科学的、系统的方法,从多个可能的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的过程。
管理学决策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对于有效地解决问题、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管理学决策方法。
一、定量方法1.线性规划:线性规划是一种数学方法,通过建立线性的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从可行解集中找到最优解。
在管理决策中,线性规划常被用于生产计划、资源配置等问题的优化。
2.整数规划:整数规划是线性规划的一种扩展,在决策变量中加入整数要求,将决策问题转化为整数优化问题。
整数规划适用于那些需要整数决策变量的问题,如项目调度、设备布局等。
3.多目标决策方法:多目标决策考虑到决策问题中存在多个决策目标的情况,通过建立目标函数,通过权衡不同目标的权重来进行决策。
二、专家系统方法1.知识工程方法:知识工程方法是将专家的知识和经验转化为计算机程序的一种方法。
在管理决策中,可以通过构建专家系统,将专家的决策知识整合到系统中,以辅助决策过程。
2.神经网络方法:神经网络是通过模拟人脑神经元之间的相互连接来进行信息处理的一种方法。
在决策中,可以通过神经网络的学习能力和泛化能力,进行预测、分类、优化等决策分析。
3.遗传算法方法:遗传算法是模拟生物进化过程的一种启发式搜索算法。
在管理决策中,可以通过模拟自然界的遗传、变异、选择等机制,搜索最优解,寻找最佳决策方案。
三、风险管理方法1.风险评估方法:风险评估是对决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分析,以便及早采取风险控制和应对措施。
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包括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法(FMEA)、风险概率分析法(FPPA)等。
2.决策树方法:决策树是一种基于概率、统计和决策论的方法,通过将决策问题分解为一系列判断节点和叶节点的判断过程,来找到最佳的决策路径。
决策树方法适用于那些需要考虑多个决策因素和不确定性的问题。
3.蒙特卡洛模拟方法:蒙特卡洛模拟是一种基于随机抽样的统计仿真方法。
管理学常见模型和分析方法
管理学常见模型和分析方法管理学涉及到多个领域和专业,其中包括组织管理、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运营管理等等。
在这些领域中,常见的模型和分析方法是帮助决策者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和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工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管理学模型和分析方法,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进行决策。
1.SWOT分析:SWOT分析是一种用于评估组织内外部环境的方法,用于确定组织的优点、劣势、机会和威胁。
通过分析这些因素,管理者可以制定适应性策略并有效应对挑战。
2.管理层次理论:这个理论由管理学先驱亨利·明特伯格提出,将管理分为三个层次:战略层面、战术层面和运营层面。
通过理解和应用这个模型,管理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所处的层次,并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
3.五力模型:五力模型是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一种分析产业竞争力的工具,包括竞争对手、供应商、顾客、替代品和新进入者。
通过分析这五个力量的相互作用,管理者可以了解行业的竞争情况,并相应地调整战略。
5.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用于评估不同决策方案的经济效益的方法。
通过比较决策的成本和相应的效益,管理者可以选择具有最低成本和最高效益的方案。
6.财务比率分析:财务比率分析是一种用于评估组织财务状况的方法,包括利润率、资产回报率、流动比率等。
通过分析这些财务比率,管理者可以了解组织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运营效率。
7.人力资源计划:人力资源计划是一种用于评估组织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的方法。
通过分析组织人力资源的现状和未来需求,管理者可以制定相应的招聘、培训和绩效管理策略。
8.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通过协调供应商、生产商和销售商的活动,以实现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效益优化的方法。
通过分析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管理者可以优化整个供应链的运作,实现减少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增加市场份额的目标。
总结起来,管理学常见的模型和分析方法包括SWOT分析、管理层次理论、五力模型、BCG矩阵、成本效益分析、财务比率分析、人力资源计划和供应链管理等。
层次分析法在土壤环境评价中的应用评价
层次分析法在土壤环境评价中的应用评价土壤环境的质量是决定土壤能否提供足够的营养和肥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土壤环境做出准确的评估和识别是土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层次分析法(AHP)是一种多属性决策分析方法,它是一种重要的土壤环境评价方法。
一、层次分析法介绍。
层次分析法(AHP)是由美国管理学家洛伦瓦斯(Ralph L.Vose)于1970年开发出来的一种多属性决策分析方法,它能够在多属性决策情境下,帮助采用最优决策。
它采用层次结构的方式,将总体问题分解和细化,再按照各自的特点分析,最终确定总体最佳决策。
层次分析法主要包括多层次感知、层次评价、层次划分等步骤。
二、层次分析法在土壤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1.次分析法可以帮助土壤科学家分析土壤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而评估土壤环境质量。
层次分析法可以捕捉复杂环境系统中的各个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帮助土壤科学家发现土壤污染物的概率和行为规律。
这样土壤环境质量的评估和调查工作得以简化,更容易准确识别决定土壤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
2.次分析法可以有效地识别出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的相关因子,从而为土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层次分析法可以将复杂的土壤环境系统分解为具有明确分类结构的一系列因子,识别不同因子之间的关系,最终分析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从而为采取有效管理措施提供重要的依据。
三、层次分析法的缺点。
层次分析法的缺点是它的结果可能受到数据和模型的偏差的影响,因此应用时需要小心谨慎。
缺乏科学的数据收集和研究方法会导致最终的评价结果准确率比较低,从而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的管理和利用。
四、层次分析法在土壤环境评价中的未来发展。
随着研究进步,层次分析法将可以更快地捕捉和分析土壤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更有效地评估土壤环境质量。
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层次分析法将更容易识别出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的更多因素,可以把复杂的土壤环境分解为更多的子因素,以确定更精确的土壤环境质量变化方向。
管理学原理完整版
管理学原理完整版管理学原理是指在管理实践中所运用的基本原则、概念和方法,它以组织的目标为核心,通过规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达到使组织在不断发展的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实现长期稳健的发展。
本文将从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管理学的职能、管理学的方法和管理学的实践应用四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一、管理学的基本原理1.目标原则:目标是管理的核心,管理者应该明确组织的目标,并指导员工一起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2.效率原则:当资源有限时,应该使资源的利用达到最佳效果。
3.合理组织原则:将工作分解、分类、分工和分层,使之形成有机的组织,从而使组织运行高效且秩序井然。
4.权责相关原则:权力与责任应当相互匹配,在分配职责和权限时应注重平衡。
5.控制原则:管理者应对组织运行的情况进行不断监控与调整,确保组织实现预期目标。
6.合作原则:协调各种不同意见,合作和协同工作来解决问题。
7.适应原则:管理者要不断适应变化的外部环境,进行必要的战略调整和创新。
二、管理学的职能管理学的职能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
1.计划:即确定目标和选定达成目标的途径,制定计划是决策的一个重要环节。
2.组织:将具有相互关联的各种工作活动组合成整体,达到全面协调和有效管理目的。
3.领导:管理者应对组织成员和资源进行有效的激励,使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最大化。
4.协调:促进不同个体之间或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从而最大化效率和提高质量。
5.控制:对组织运行的情况进行监控,包括各项指标的跟踪,对运行情况出现问题时进行调整,确保组织实现预期目标。
三、管理学的方法管理学的方法包括:规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五项管理职能所用到的相关技术和工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规划方法:SWOT分析、长期规划、中期规划、短期规划等。
2.组织方法:组织结构、工作流程、分工细化、优化整合等。
3.领导方法:灵活的激励机制、良好的团队氛围,领导者的能力与知识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 层次分析法是社会、经济系统决策中的有效工具。其特 征是合理地将定性与定量的决策结合起来,按照思维、 心理的规律把决策过程层次化、数量化。是系统科学中 常用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
❖ 该方法自1982年被介绍到我国以来,以其定性与定量相 结合地处理各种决策因素的特点,以及其系统灵活简洁 的优点,迅速地在我国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内,如工程计 划、资源分配、方案排序、政策制定、冲突问题、性能 评价、能源系统分析、城市规划、经济管理、科研评价 等,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
单位与毕业生都有各自的选择标准和要求。就毕业生来 说选择单位的标准和要求是多方面的,例如: ❖ ①能发挥自己才干作出较好贡献(即工作岗位适合发挥 自己的专长); ❖ ②工作收入较好(待遇好); ❖ ③生活环境好(大城市、气候等工作条件等); ❖ ④单位名声好(声誉等); ❖ ⑤工作环境好(人际关系和谐等) ❖ ⑥发展晋升机会多(如新单位或前景好)等。
5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层次分析法概述
❖ 人们在对社会、经济以及管理领域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 时,面临的经常是一个由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众多因 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层次分析法则为研究这类复杂的系 统,提供了一种新的、简洁的、实用的决策方法。
❖ 层次分析法(AHP法) 是一种解决多目标的复杂问题的定 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该方法将定量分析与 定性分析结合起来,用决策者的经验判断各衡量目标能 否实现的标准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并合理地给出每个 决策方案的每个标准的权数,利用权数求出各方案的优 劣次序,比较有效地应用于那些难以用定量方法解决的 课题。
爱好到世界各地旅 游
气质
清纯、阳光
优雅
高贵、性感
18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 但可惜你不是泰国人或阿拉伯人,只能按照中国的法律 一夫一妻,所以你不得不做出选择。这时候我们的AHP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层次分析法就华 丽丽地登场了!
19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AHP方法适合的场合
方案层
P1
P2
P3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工作作风 政策水平
口才 写作能力
业务知识 健康情况
⑵构造成对比较矩阵及 层次单排序
健康情况 1 1 1 4 1 1/ 2
业务知识 1 1 2 4 1 1/ 2
写作能力
A
1
1/ 2
1
5
3
1/
2
口才 1/ 4 1/ 4 1/ 5 1 1/ 3 1/ 3
政策水平
28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假设3人关于6个标准的判断矩阵为:
健康情况
业务知识
写作能力
1
B(3) 1
4
1/ 4 1
1/ 2
1
3
B(3) 2
4
1/ 4 1
1/ 4 1/ 2
1
B(3) 3
1/ 3
3 1
1/ 3 1
2 1/ 3 1
5 2 1
3 1 1
口才
1 1/ 3
B(3) 4
3
1
1/ 5 1/ 7
1
1 1/3 3 1
1
工作作风 2 2 2 3 1 1
A的最大特征值 max 6.35, 相应的特征向量为:
W (2) (0.16,0.19,0.19,0.05,0.12,0.30)T
一致性指标 CI 6.35 6 0.07 随机一致性指标 RI=1.24 (查表)
6 1
一致性比率CR=0.07/1.24=0.0565<0.1
0.14 0.10 0.32 0.28 0.47 0.77
( 3 )
W 0.63 0.33 0.22 0.65 0.47 0.17
0.24 0.57 0.46 0.07 0.07 0.05
均通过一致性检验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⑶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0.16
从而有
0.14
W
W
W (3) (2)
❖ (1)你对三个比较要素的侧重程度。也就是说,你更看 重相貌身材,还是更看中学识智慧或气质,这三者在后 面比较中的权重各占多少
❖ (2)三个美女在“相貌身材”上的两两比较矩阵 (3)三个美女在“学识智慧”上的两两比较矩阵 (4)三个美女在“气质”上的两两比较矩阵
22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买车
23
版权所有
9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极端重要
2,4,6,8 上述两相邻判断的中值
倒数
因素i与j比较的判断aij,则因素j与i比较的判断aji=1/aij
16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用AHP层次分析法挑选最佳结婚对象
❖ 来给你介绍对象的媒人踏破家门。经过初赛、复赛、泳 装、晚装、才艺展示之后,仍然有三位佳丽胜出。她们 各有所长,但又无法量化比较,让你无法取舍。如下表
简洁性——计算简便,结果明确,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人 即可以了解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并掌握该法 的基本步骤,容易被决策者了解和掌握。便于 决策者直接了解和掌握。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层次分析法的局限
囿旧——只能从原有的方案中优选一个出来,没有办法得出 更好的新方案;
粗略——该法中的比较、判断以及结果的计算过程都是粗 糙的,不适用于精度较高的问题。;
17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相貌身材
如花
身材娇小,苗条 五官有点像刘亦菲
如月
身材高挑 声音比较甜
如云
身材性感 五官有点像林志玲
学识智慧
硕士, 绘画专业目 前职业是时装设计 师平时爱呆在家里 看闲书,或画画
本科, 舞蹈专业目 前职业是舞蹈演员
钢琴和声乐上受过 专门训练,有一定 水准
本科, 表演专业目 前职业是平面模特
❖ 1、有决策目标、有几种可选方案,并且能在方案之间提 炼出比较要素 2、各方案在比较要素上只有定性的描述,无法定量衡量 3、你只能凭直觉或经验,对某两方案的某两要素进行两 两比较 3、需要对所有方案排出座次。
20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21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填写判断矩阵
❖ 如上面所述的选老婆场景,判断矩阵一共有有4个。分别 是:
0.63
0.24
0.10 0.33 0.57
0.32 0.22 0.46
0.28 0.65 0.07
0.47 0.47 0.07
000...170775
0.19 0.19 0.05 0.12
0.40
0.30
W 0.34
0.26
即在3人中应选择A担任领导职务。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7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应用层次分析法的注意事项
层次分析法的优点
系统性——将对象视作系统,按照分解、比较、判断、综合 的思维方式进行决策。成为成为继机理分析、统 计分析之后发展起来的系统分析的重要工具;
实用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能处理许多用传统的最优 化技术无法着手的实际问题,应用范围很广, 同时,这种方法使得决策者与决策分析者能够 相互沟通,决策者甚至可以直接应用它,这就 增加了决策的有效性;
政策水平
工作作风
5 7
B(3) 5
1 1
1
1/ 7
1 1 1/ 7
7 7 1
1
B(3) 6
1/
7
1/ 9
7 1 1/ 5
9 5 1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由此可求得各属性的最大特征值和相应的特征向量。
各属性的最大特征值
特征值 健康情况 业务知识 写作能力 口才 政策水平 工作作风
max 3.02 3.02 3.05 3.05 3.00 3.02
15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2. 构造判断(成对比较)矩阵
❖ 心理学家认为成对比较的因素不宜超过9个,即每层不要 超过9个因素。
标度
含义
1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具有同样重要性
3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稍微重要
5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明显重要
7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强烈重要
方案层
P1 桂林
P2 黄山
P3 北戴河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层次分析法的思维过程的归纳
❖ 将决策问题分为3个或多个层次:
❖ 最高层:目标层。表示解决问题的目的,即层次分析要 达到的总目标。通常只有一个总目标。
❖ 中间层:准则层、指标层、…。表示采取某种措施、政 策、方案等实现预定总目标所涉及的中间环节;
❖ 最低层:方案层。表示将选用的解决问题的各种措施政 策、方案等。通常有几个方案可选。
❖ 每层有若干元素,层间元素的关系用相连直线表示。
❖ 层次分析法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关于最低层对最高层的相 对权重问题,按此相对权重可以对最低层中的各种方案、 措施进行排序,从而在不同的方案中作出选择或形成选 择方案的原则。
10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将决策的目标、考虑的因素(决策准则)和决策对象按 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分为最高层、中间层和最低层,绘 出层次结构图。
❖ 最高层:决策的目的、要解决的问题。 ❖ 最低层:决策时的备选方案。 ❖ 中间层:考虑的因素、决策的准则。
11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 例1 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问题 ❖ 获得大学毕业学位的毕业生,在“双向选择”时,用人
❖
加强做责任心,责任到人,责任到位 才是长 久的发 展。20 .11.72 0.11. 7Saturday, November 07,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