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泻心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合集下载

【甘草泻心汤:上热下寒便溏、心烦、口腔溃疡、手脚冰凉】

【甘草泻心汤:上热下寒便溏、心烦、口腔溃疡、手脚冰凉】

【甘草泻心汤:上热下寒便溏、心烦、口腔溃疡、手脚冰凉】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方子来自医圣张仲景,它不仅治急慢性胃肠炎症、还有因为心下痞硬而满导致一系列上下气机不畅的上热下寒的症状,还能治狐惑病(金匮要略说的)。

什么是狐惑病:以咽喉、口腔、眼及外阴溃烂为主证,并见精神恍惚不安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

与西医之白塞氏综合征(眼、口、生殖器三联综合征)类似。

先说常见的“上热下寒” 症吧现在坐办公室的白领中很多人有一种“病”,很流行,这种“病”叫上热下寒。

为什么会出现上热下寒?因为上面动得太多。

眼睛老在动,看手机;嘴巴老在动,吃各种各样的垃圾食品,喝各种各样的冰镇饮料,服用各种各样的抗生素;脑子老在动,各种念头潮水一样袭来,操心完国家大事又操心自个小事……唯独不动的就是下半身,老坐着。

上面动的太多,血不足,气有余便是火,这火本来可以引到下面,温暖我们的手脚。

但由于久坐与饮食的原因中焦脾胃不通了,火被阻挡了,咋办?只好反弹上去呗,于是出现了上热下寒。

具体来说,上热的症状是:动不动就上火,脸上长痘痘、口腔溃疡、喉咙痛、眼干眼涩是常有的事,有时还牙龈出血,流鼻血……下寒的症状是:大便不成形,便溏,腰膝酸冷,手脚冰凉,尿频,还有宫寒痛经……简单来说,上热下寒就是由于中焦不通、阴盛于下、虚阳上浮导致的一系列症状。

一定要记住一点:上热下寒并不是你真的阳虚得厉害,而是身体里的火没有被利用起来。

真正阳虚的人全身都会是一片寒凉的迹象,而不仅仅是下半身。

上热下寒到底怎么调理?张仲景不仅给了我们思路,还给了我们方子,善哉善哉。

思路是:打通我们的中焦脾胃,再把上面的火往下引,这样上下对流,自然就上不热下不寒了。

打通中焦脾胃是扶正,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引火下行是祛邪,扶正祛邪双管齐下,既治标又治本,岂不妙哉?我们来看张仲景的方子,它就是大名鼎鼎的甘草泻心汤:前几天给大家介绍的另一个“泻心汤”,大家参考回顾一下: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炙甘草15克、黄芩9克、干姜9克、半夏9克、大枣12枚(擘开) 、黄连5克。

中医教你用甘草泻心汤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健脾益胃有很大的好处!

中医教你用甘草泻心汤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健脾益胃有很大的好处!

中医教你用甘草泻心汤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健脾益胃有很大的
好处!
甘草泻心汤是一款传统的中药方剂,其中的甘草、大枣均为健脾养胃的常用中药,对于治疗肠胃疾病都有很好的作用,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甘草泻心汤的功效!
甘草对人体的黏膜有很强的修复作用,在这首方剂中也可以得到相对好的体现。

方中人参作为补胃气之药,也是至关重要的。

干姜、半夏、黄连、黄芩等药合用辛开苦降,将蕴结于中焦的湿热之气扫除干净,是打开中焦脾胃郁结的钥匙。

而历来被忽视的大枣,其实也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矫正气味,如果在药中不加入大枣,苦味是难以入口的,但是加入大枣之后,苦味会相对减轻,另外大枣也是补脾胃好药。

如急慢性胃炎、溃疡病、胆囊炎、慢性胰腺炎、结肠炎等。

属于“痞”证虚实互见、寒热错杂者。

特别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我临床上经常用甘草泻心汤,效果挺好的。

甘草泻心汤对于治疗恶心呕吐现象也有明显的疗效,如果患者出
现肠胃疾病,也可以适量的喝一些,这样可以帮助调理脾胃,也可以帮助促进肠道蠕动。

而且甘草泻心汤,具有开胃的作用,所以平时也可以适量的喝一些,但不要喝得太多,这样都可以帮助更好的治疗。

甘草泻心汤,最擅长“治虚”,所谓虚者,一个体现在脾胃消化不良:从局部看则食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鞕而满;从整体看,则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不欲饮食,恶闻食臭。

故重用“甘草四两”,重用甘草,有滋补胃部气阴之力。

在加减上,有灼烧感者,加蒲公英;有反酸者,加海螵蛸或者瓦楞子;满闷不适感甚者,加陈皮或者枳实;舌苔滑腻者,加厚朴;脘腹痛者,加木香;胸腹胁肋闷痛者,加香附,乌药;隐隐刺痛者,加延胡索。

甘草泻心汤

甘草泻心汤

甘草泻心汤展开全文在临床上,我们常遇到寒热错杂的症状,如口腔溃疡、大便溏泻的上火下寒症,应当如何处理?这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

清上热要用苦寒药,苦寒伤胃则大便又要受影响;温下焦要用热药,温燥药必然加重口腔溃疡的发作。

这是胃中有热,肠中有寒,应当用《伤寒论》中的甘草泻心汤治疗。

方剂组成:甘草15g黄芩9g黄连6g党参12g半夏9g炮姜9g 大枣4枚。

甘草泻心汤是治疗脾胃之方。

因胃虚不能调理上下,故出现上火之口腔溃疡,下寒之大便溏泻,中焦之脾胃痞满。

所以用甘草泻心汤,可以上治口腔溃疡,下治大便溏泻,中治脾胃胀满。

如果在临床上遇到上火、下寒、中满的病症,都可以应用甘草泻心汤来进行解决。

功效主治:伤寒痞证,胃气虚弱,腹中雷鸣,下利,水谷不化,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

常用于治疗口腔糜烂,急慢性胃肠炎,狐惑病(白塞氏综合症),痤疮,毛嚢炎,阴部口糜,慢性泄泻,胃虚便秘等。

病理分析:从本方之药物配伍分析,患者必为先脾胃气虚,中焦水饮积聚,久郁化热,热又蒸水,遂成湿热之证。

湿热之邪居无定所,如狐之多变,故古人称之为狐惑病也。

其证多见于九窍之处或毛发之处。

仲师治之先以姜参枣草补中益气治其本;半夏祛中焦之水邪兼化痰湿,则中焦可安;芩连配姜苦降辛升湿热之邪无所藏也。

各家论述:1.《古方选注》:甘草泻心,非泻结热,因胃虚不能调剂上下,致水寒上逆,火热不得下降,结为痞。

故君以甘草、大枣和胃之阴,干姜、半夏启胃之阳,坐镇下焦客气,使不上逆;仍用芩、连,将已逆为痞之气轻轻泻却,而痞乃成泰矣。

2.《医宗金鉴》:方以甘草命名者,取和缓之意。

用甘草、大枣之甘温,补中缓急,治痞之益甚;半夏之辛,破客逆之上从;芩、连泻阳陷之痞热,干姜散阴凝之痞寒。

缓急破逆,泻痞寒热,备乎其治矣。

3.《金匮要略释义》:湿热肝火生虫而为狐惑证,故宜清湿热,平肝火;由于虫交乱于胃中,又当保胃气,因人以胃气为本,故选用甘草泻心汤。

君甘草以保胃气;连、芩泻心火,去湿热。

甘草泻心汤--清热利湿·补中和胃

甘草泻心汤--清热利湿·补中和胃

甘草泻心汤--清热利湿·补中和胃甘草泻心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炙甘草12g 黄芩9g 干姜9g 半夏9g g黄连3g 人参9g 大枣工2枚上7味,以水2000ml,煮取1200ml,去滓,再煎取600ml,温服200ml,日三服。

(功效]清热利湿,杀虫解毒;补中和胃,消痞降逆。

(主治)狐惑病,身微热,常默默,神疲乏力,目不得闭,不欲饮食,干呕心烦,卧起不安,咽喉、口唇、眼睑溃破,声音嘶哑,或前后二阴溃破,苔黄滑腻,脉虚数;胃肠不和,心下痞满而硬,按之濡软,腹中雷鸣,下利频作,完谷不化,干呕心烦,苔白或黄滑腻,脉濡或弦细无力。

(临证加减) 1.中药治疗眼口生殖器三联综合征(白塞氏综合征)用甘草泻心汤如减内服,有斑疹者加用犀角地黄汤;阴部溃疡皆用苦参煎水外洗。

[中医杂志.1979,c8,:53] 2.甘草泻心汤治疗白塞氏综合征:白塞氏综合征是一种以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及经常引起失明的眼色素膜炎为特点的证候群。

类似结节性红斑的皮肤血管炎、脑膜疾患都可成为本病综合征一部分。

药用黄芩15g,黄连lOg,干姜15g,半夏20g,人参lOg,大枣15g,生甘草lOg。

水煎服,每日2次服用。

偏湿热者,加佩兰15g,升麻6g,葛根15g,蝉衣工2g;偏血瘀者,加生地20g,丹皮20g,当归25g;合并感染者,加连翘15g,石膏20g,银花20g,青黛12g。

本病为湿热内蕴,毒火熏蒸,津伤正虚所致。

本方具有清热解毒,益气化湿之功。

临床可随证加减用之。

3。

甘草泻心汤加减治疗药物过敏:药用生甘草40g,黄芩 20g,干姜6g,黄连6g,清半夏6g,泽泻lOg。

每日l剂。

治疗因服磺胺类、解热止痛类药物过敏所致咽、龟头糜烂者,均在7 日内痊愈。

[河南中医,1983,c4,;413 4.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笔者认为甘草泻心汤是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三个主方之一。

其中,寒热夹杂型用甘草泻心汤,虚寒型用黄芪建中汤,胃阴亏型用甘草一贯煎。

经方心裁(71)甘草泻心汤:妊娠...

经方心裁(71)甘草泻心汤:妊娠...

经方心裁(71)甘草泻心汤:妊娠...甘草泻心汤【原文】1.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

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

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伤寒论》(163)2.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

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一作嗄),甘草泻心汤主之。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组成与用法】甘草四两,炙黄芩人参干姜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擘半夏半升上七味,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效】1.益气和胃,消痞止呕。

(《伤寒论》)2.清热燥湿解毒。

(《金匮要略》)【医案】1.妊娠恶阻初诊:2006年6月7日。

陈某,30岁,妊娠2个月,恶心呕吐半月,每次进食10分钟之后即呕吐食物,多涎,口不渴,嗳气少,纳差。

初诊投小半夏加茯苓汤合橘皮汤、苏梗5剂,服药期间呕吐已止,停药2天,症状加重,食后即吐胆汁,每日10次左右,多涎,口不渴,嗳气少,纳略减,晨起口苦,胃脘不适,喜温喜按,倦怠,大便溏软。

舌淡红,苔薄微腻,脉细滑。

西医诊断:妊娠剧吐。

治法:益气和胃,消痞止呕。

方剂:甘草泻心汤合左金丸(《丹溪心法》)加味。

炙甘草9g 半夏10g 炒黄芩6g 黄连3g 干姜3g 大枣5个党参12g 吴茱萸4g 炒粳米30g,3剂。

二诊:2006年6月10日。

恶心呕吐明显减轻,已不呕吐胆汁,每日仅呕吐1次。

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滑。

中药守上方以巩固疗效,7剂。

2.阴痒初诊:2006年12月1日。

李某,37岁,毛际部连及外阴瘙痒反复发作已经2年多,伴带下增多如涕状。

近半年月经每提前10天左右,5~6天净,纳可,大便软。

2002年曾行右侧卵巢囊肿剥除术。

末次月经11月12日来潮。

生育史:1-0-1-1。

妇科检查:毛际部及外阴均无异常,阴道通畅,宫颈中度糜烂,宫体后位,正常大小,活动,质地中等,轻压痛,两侧附件轻压痛。

甘草泻心汤---补中益气,消痞降逆

甘草泻心汤---补中益气,消痞降逆

甘草泻心汤---补中益气,消痞降逆甘草泻心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炙甘草12g 黄芩9g 干姜9g 半夏9g 黄连3g 人参9g 大枣12枚上7味,以水2000m1,煮取1200ml,去滓,再煎取600ml,温服200ml,每日3次。

注:赵开美本《伤寒论》中,本方无人参。

林亿等认为:。

其方必有人参,今甘草泻心中无者,脱落之也”,又据《金匮要略》、《千金方》、<<外台秘要》本方均有人参。

再者,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均有人参,故本方应有人参。

(功效)补中益气,消痞降逆。

(主治) .主证:心下痞满而硬,按之濡软,腹中雷鸣,下利频作,完谷不化,干呕心烦.副证:苔白或黄滑腻,脉濡或弦,亦与半夏泻心汤相似。

(临证加减}1。

本方甘草之用量:一般多为15g以上,若用其治疗溃疡病,或兼有便秘者,可用至30~45g。

2。

甘草泻心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症见反复发作的腹痛,尤以左下腹、脐周痛为多见,伴腹胀、肠鸣、泄泻,泄泻多在餐后出现,部分患者泄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粪便检查无特殊发现,均排除器质病变。

药用炙甘草、法半夏各12g,干姜、大枣各 10g,黄连5g,党参、白芍各20g。

水煎服,每日1剂,一般服 4~6周。

[新中医,1994,t9,:25]3。

甘草泻心汤治疗口腔溃疡:药用炙甘草9—15g,半夏12g,干姜、黄连各6g,黄芩、党参各9g,大枣5枚。

每日l 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连服3—7剂。

4。

甘草泻心汤合重剂板蓝根治疗狐惑病远期疗效:病情反复发作7—20余次。

①急性发作期:肌肉注射100%板蓝根注射液4ml,或口服板蓝根冲剂lO--20g,均每日2次,5-10日为1 个疗程;甘草泻心汤(用生甘草)随证化裁。

肌肤糜烂、溃疡者,先用板蓝根30一lOOg煎水冲洗患处,再撒溃疡粉(黄芩、黄柏各lOg,冰片、硼砂各3g,外阴糜烂加苦参)外敷。

②缓解期:每间隔10-20日或出现急性发作征兆时口服板蓝根冲剂10 —20g,每日2次,3—5日为1个疗程;或用板蓝根30~60g煎水代茶饮。

大医张仲景名方——善治精神心理疾病的甘草泻心汤

大医张仲景名方——善治精神心理疾病的甘草泻心汤

大医张仲景名方——善治精神心理疾病的甘草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乃千年古方、经典名方,能治疗狐惑病、口腔溃疡、手足口病、皮肤病等,一方多能,值得深入探索传承运用。

除了前面说的疾病之外,甘草泻心汤在治疗神志病方面也十分有效,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

今天就带大家跟随黄煌教授学习此方治疗精神心理疾病的经验。

甘草泻心汤组方半夏半升,黄芩三两,干姜三两,人参三两,甘草,炙,要四两,另外,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

甘草泻心汤在《伤寒论》上面有,《金匮要略》上也有。

我们来看看甘草泻心汤的经典方证。

《伤寒论》说:“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甘草泻心汤主之。

”《金匮要略》说:“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

”“心烦不得安”是张仲景原文中常用的一个词,这是重要的方证语言词汇。

“心烦不得安”,描述的是一个精神心理症状,在狐惑病条文下有“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心烦不得安”。

这提示甘草泻心汤能够治疗一些精神心理疾病。

这种病的特征首先表现为睡眠障碍,表现为烦躁,甚至出现精神失常。

这也提示甘草泻心汤可以除烦。

方子里面除了黄连、黄芩可以除烦以外,甘草本身也有除烦、缓急的作用,还可以除躁,像大家知道脏躁用甘麦大枣汤。

所以,大量的甘草能够治疗一些精神心理疾病。

这张方日本人用得比较多,日本人把它用来治疗精神心理疾病。

日本古方派有一个医生,叫中神琴溪,是江户时代的一个医生,江户时代相当于我国晚清时期。

这个医生曾经治疗了一个16岁女孩子的梦游。

梦游这个女孩子每到夜里,家人入睡以后,就会暗自起床翩翩起舞,舞姿绝妙娴雅。

跳完之后,她就会上床睡觉,第二天起床问她怎么回事,她却什么也不知道。

因为已经订婚了,但婆家人很怕,就要求退婚。

于是就找到中神琴溪医生治疗。

中神先生一看,说这就是狐惑病,用甘草泻心汤治疗。

甘草泻心汤及医案

甘草泻心汤及医案

甘草泻心汤及医案来源】《伤寒论》。

ﻫ【组成】甘草12克(炙) 黄芩9克干姜9克半夏9克(洗)大枣12枚(擘) 黄连3克ﻫ【用法】上六味,以水2升,煮取1.2升,去滓,再煎取600毫升。

温服200毫升,一日三次。

【功用】益气与胃,消痞止呕。

ﻫ【主治】伤寒痞证,胃气虚弱,腹中雷鸣,下利,水谷不化,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狐惑病;常用于急慢性胃肠炎症、白塞氏综合症等;产后口糜,泻痢、ﻫ附注:《金匮》有人参三两。

在临床上,我们常遇到寒热错杂得症状,如口腔溃疡、大便溏泻得上火下寒症,应当如何处理?这就是一个比较难得问题。

清上热要用苦寒药,苦寒伤胃则大便又要受影响;温下焦要用热药,温燥药必然加重口腔溃疡得发作。

这就是胃中有热,肠中有寒,应当用《伤寒论》中得甘草泻心汤治疗。

方剂组成:甘草15g黄芩9g黄连6g党参12g半夏9g炮姜9g大枣4枚、甘草泻心汤就是治疗脾胃之方。

因胃虚不能调理上下,故出现上火之口腔溃疡,下寒之大便溏泻,中焦之脾胃痞满。

所以用甘草泻心汤,可以上治口腔溃疡,下治大便溏泻,中治脾胃胀满。

如果在临床上遇到上火、下寒、中满得病症,都可以应用甘草泻心汤来进行解决。

功效主治:伤寒痞证,胃气虚弱,腹中雷鸣,下利,水谷不化,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常用于治疗口腔糜烂,急慢性胃肠炎,狐惑病(白塞氏综合症),痤疮,毛嚢炎,阴部口糜,慢性泄泻,胃虚便秘等。

病理分析:从本方之药物配伍分析,患者必为先脾胃气虚,中焦水饮积聚,久郁化热,热又蒸水,遂成湿热之证、湿热之邪居无定所,如狐之多变,故古人称之为狐惑病也。

其证多见于九窍之处或毛发之处、仲师治之先以姜参枣草补中益气治其本;半夏祛中焦之水邪兼化痰湿,则中焦可安;芩连配姜苦降辛升湿热之邪无所藏也。

各家论述:1。

《古方选注》:甘草泻心,非泻结热,因胃虚不能调剂上下,致水寒上逆,火热不得下降,结为痞。

故君以甘草、大枣与胃之阴,干姜、半夏启胃之阳,坐镇下焦客气,使不上逆;仍用芩、连,将已逆为痞之气轻轻泻却,而痞乃成泰矣。

甘草泻心汤的功效与作用

甘草泻心汤的功效与作用

甘草泻心汤的功效与作用
甘草泻心汤是中国传统中药方剂,以中药甘草为主药,加入黄苓连和黄芩等多种中药材制成的一种中药药汤,可直接口服,能清热解毒也能补脾健胃,常用于治疗脾胃系统疾病,对维持人体健康有很大好处。

甘草泻心汤的功效与作用
1、清热泻火,润体解毒,甘草泻心汤能清除身体内的热毒,消炎杀菌,加快人体内多种毒素代谢,可以良好的预防上火,减轻口舌生疮、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的症状。

2、化痰止咳,清肺润喉,甘草泻心汤含有的甘草浸膏和甘草黄酮等天然的止咳成分,可以稀释人体内的痰液,扩张气管,可加快身体内痰液排出,减轻咳嗽痰多的症状,防止气管炎和肺炎等高发疾病发生的几率。

3、抗炎抗过敏,甘草泻心汤可以增强身体的抗炎抗过敏能力消灭人体内的敏感菌和致病菌,消除或减轻身体内的炎症症状,保护人类的胃肠黏膜和气管黏膜并防止其受损,预防气管炎、咽喉炎以及肠胃炎等病症。

4、益气和胃,消痞止呕,可缓解食欲不振、心烦气躁的现象,增强食欲和营养吸收,改善体质。

服用甘草泻心汤的注意事项
1、不能过量服用,以免加重身体器官负担,造成血压升高、肌肉萎缩和体倦无力等多种不良症状,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2、儿童、孕妇以及老人不可随意用药,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3、使用一段时间后症状没有缓解的需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4、日常饮食需以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为主,不可挑食,不宜食用辛辣、生冷有刺激性的食物,忌烟酒,忌浓茶咖啡。

5、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和睡眠质量,可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

甘草泻心汤原文用法用量与原方组成注解

甘草泻心汤原文用法用量与原方组成注解

甘草泻心汤原文用法用量与原方组成注解甘草泻心汤《伤寒论》《金匮要略》【原文用法与原方用量】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1],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

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

此非结热[2],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

甘草泻心汤主之。

(伤寒论:158)甘草泻心汤方甘草四两(炙)黄芩三两干姜三两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黄连一两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臣亿等谨按:上生姜泻心汤法,本云理中人参黄芩汤。

今详泻心以疗痞,痞气因发阴而生,是半夏、生姜、甘草泻心三方,皆本于理中也。

其方必各有人参,今甘草泻心中无者,脱落之也。

又按《千金》并《外台秘要》治伤寒璧食,用此方皆有人参,知脱落无疑。

注释:[1]谷不化:食物不消化,或指下利物中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

[2]结热:指实热内结。

【功效配伍】甘草泻心汤和胃补中,消痞止利。

本方即半夏泻心汤将炙甘草由三两加至四两组成。

炙甘草甘平,甘缓补中,健脾益胃为主药;人参、大枣甘温,助炙甘草补益脾胃,甘缓急迫;干姜、半夏温中散寒,降逆止呕,开结消痞;黄芩、黄连苦寒清泻中焦热壅。

诸药相合,仍属寒热并用,消补兼施,辛开苦降之剂,但以甘缓补中为主。

上七味药,水煮,去濘后,再煎煮,分三次温服。

《伤寒论》原书所载甘草泻心汤无人参,《金匮要略》所载之甘草泻心汤有“人参三两”,《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载此方亦有人参。

故本方无人参当属脱漏。

【方证论治辨析】甘草泻心汤治心下痞,寒热错杂兼下利证。

症见伤寒、中风,医反下之,下利日数十行,腹中雷鸣,谷不化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安。

伤寒或中风皆属太阳表证者,法当汗解,而反下之,损伤脾胃,使外邪乘虚内陷,致寒热错杂于中焦。

因误下脾胃重伤,腐熟运化失职,气机壅塞,则下利日数十行,腹中雷鸣,水谷不化;脾胃不和,升降紊乱,气机壅塞,则心下痞硬而满;胃虚气逆不降,则干呕;邪热内扰,则心烦不安。

甘草泻心汤加减方的功效与作用

甘草泻心汤加减方的功效与作用

甘草泻心汤加减方的功效与作用
关于《甘草泻心汤加减方的功效与作用》,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你了解甘草泻心汤交互方吗?生活起居时要怎样运用甘草泻心汤交互方医治呢?甘草泻心汤交互方的治疗效果如何呢?一起来简易的了解一下吧。

生产药方疫苗
生甘草9克,川连4.5克,柴胡9克,炮姜4.5克,红枣5枚,制半夏6克。

生产功效与作用疫苗
苦辛通降,清化寒湿。

主寒湿长虫,左右相蚀,寒湿阻络,气虚血瘀。

生产使用方法使用量疫苗
水煎服,每天1剂,日服2次。

生产摘抄疫苗
朱仁康方
看完了上边的详细介绍后,大伙儿是不是对甘草泻心汤交互方有一定的了解了呢。

实际上甘草泻心汤交互方自身是没什么坏处的,可是由于每一个人的身体素质不一样,有的人不宜服食,因此大
伙儿一定要在吃以前,咨询医师,问清晰后再服用。

甘草泄心汤——治疗上热下寒这个时代通病

甘草泄心汤——治疗上热下寒这个时代通病

甘草泄心汤——治疗上热下寒这个时代通病上热下寒是这个时代的通病,80%的人都中招,仲景的这个方子最管用!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通病。

我们现代这个时代也有一个通病,十个人里面八个人都有,这种病叫做上热下寒。

最近有太多的人跟毛毛姐诉苦,感觉自己每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上半身是热的,还时不时上火,长口疮、长痘痘、还特别心烦,但是下半身又很寒凉,肚子、腿、脚特别容易凉,经常拉肚子,女性会痛经,男性会夜尿频繁。

上热下寒的人身体很矛盾,想清清上火,稍微吃点寒凉的是拉肚子,想补补下寒,吃点温燥的就上火,真是太痛苦了。

为什么现代人“上热下寒”现象比较严重呢?首先,上面动得太多,眼睛在动,手在动,脑子也一刻不得停息,嘴巴也一直吃东西,上边动得太多,气有余变成了火。

其次,下面动得太少,我们一天的时间是有大半天坐着,下半身很少活动,经络不通,脾胃难以运化,火无法引领到下半身,造成了下寒。

现代人太爱生气,肝气不顺。

人一生气,气就上跑,肝气郁结,全身气机不通,上下交通不顺,上面的火下不来,下面的寒化不掉。

肾阳不足,现代人平时吃了太多冷饮,损伤体内阳气,还有就是女人经、带、胎、产都需要肾阳的参与支持,经期或产后养护不当,就容易损伤肾阳。

从中医的角度来讲,胃气不降,脾气不升,肾气不藏是上热下寒的根本原因。

人体最好的状态是阳气在下部,自下而上温煦全身,阴液在上部,自上而下灌溉全身,也就是我们的心火往下走,温暖下半身,肾水往上走,滋润我们上半身。

这样我们身体才会阴阳平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心肾相互交融。

怎样使身体才能达到心火往下走,肾水往上走的水火交融的最佳状态呢?当然要依赖我们脾胃这个枢纽,胃气下降、脾气上升,带动全身的气机升降有序。

如果中焦脾胃虚弱或者受损,气机运行就会收到阻遏,就会导致该往下走的心火上炎,该往上走的肾水堆积下焦,造成生热下寒的病理状态。

所以要想我们身体阴阳平衡、水火既济,首先第一要务就是保护好我们脾胃这个枢纽。

甘草泻心汤的功效与作用,甘草泻心汤证临床新用

甘草泻心汤的功效与作用,甘草泻心汤证临床新用

甘草泻心汤的功效与作用,甘草泻心汤证临床新用甘草泻心汤的功效清热化湿,杀菌解毒。

药物组成甘草4两,黄芩3两,人参3两,干姜3两,黄连1两,大枣12枚,半夏0.5 L。

服法与禁忌上7味,水1斗,煮取6 L,去滓再煎,温服1 L,日3服。

经方方论甘草泻心汤出自《伤寒论》。

甘草泻心汤属于苦寒与辛燥相合的代表方剂。

方中黄芩、黄连清热燥湿,杀菌解毒;干姜、半夏温化湿邪以除湿毒,二组药相合,除湿热蕴毒;人参甘草大枣益气扶正,和胃安中,共奏清利湿热,扶正解毒之效。

经方新用●甘草泻心汤配蚤休9g,虎杖20g,土茯苓30g,治疗白塞氏病。

●甘草泻心汤治寒热中阻呕逆下利,证属湿热蕴毒,配吴茱萸8g,生姜20g,厚朴15g。

●甘草泻心汤加白头翁30g,青木香15g,海螵蛸20g,五倍子9g,治疗湿热蕴毒,肠道溃疡,下利脓血,肛门灼热。

医案举例患者,女,38岁。

于1992年患一种疑难病,口腔、下阴溃疡,关节痛,发热目赤,下肢有出血点,注射针眼起脓疱。

经化验检查诊断为白塞氏病。

治疗至1995年病情得不到控制,继发消化道溃疡突出,时常胃痛,腹泻连绵,日行4~5次。

形瘦乏力,气短心慌,日常家务都难以维持,眼结膜出血较重。

经眼科检查:玻璃体混浊,前房积脓,视力仅0.2。

于1996年北京协和医院、同仁医院、北医大、广安门中医研究院反复检查,均诊断为白塞氏病(重度),当时注射激素,口服秋水仙碱,也服过多剂中药(方药不详),病情依然日益加重。

至此,病人产生了绝望情绪。

经人介绍,河北医大沧州分校中医马斌副主任医师能治此病,马主任诊断其符合湿热蕴毒之胃肠型白塞氏病,面黄少泽,气短乏力,自汗心悸,周身酸痛,下肢关节痛,有散在出血点,更为突出的是食欲不振,恶闻食臭,食后胃痛,腹泻较明显,大便4~5次/日,质稀有沫无血,腹胀肠鸣,黏膜溃疡。

治则:杀菌解毒,愈溃生肌。

处方:甘草泻心汤加白头翁30g,生地榆20g,银花30g,蚤休8g,当归15g,白芍15g。

中医:甘草泻心汤,可治“上热下寒”

中医:甘草泻心汤,可治“上热下寒”

中医:甘草泻心汤,可治“上热下寒”我们这个时代有一种病,很流行,十个人当中九个人都有,这种病叫上热下寒。

为什么会出现上热下寒?因为上面动得太多。

眼睛老在动,看手机;嘴巴老在动,吃各种各样的垃圾食品,喝各种各样的冰镇饮料,服用各种各样的抗生素;脑子老在动,各种念头潮水一样袭来,操心完国家大事又操心自个小事……唯独不动的就是下半身,老坐着。

上面动的太多,血不足,气有余便是火,这火本来可以引到下面,温暖我们的手脚,但由于久坐与饮食的原因中焦脾胃不通了,火被阻挡了,咋办?只好反弹上去呗,于是出现了上热下寒。

天地有大宇宙,地气温煦向上,天气下降,天地交泰,才有了万物生灵。

人体也有自己的小宇宙,心火要往下走,温暖我们的下半身,肾水要往上走,滋润我们的上半身,这样我们的身体才会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平衡,就像太极图一样,是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具体来说,上热的症状是:动不动就上火,脸上长痘痘、口腔溃疡、喉咙痛、眼干眼涩是常有的事,有时还牙龈出血,流鼻血……下寒的症状是:大便不成形,便溏,腰膝酸冷,手脚冰凉,尿频,还有宫寒痛经……简单来说,上热下寒就是由于中焦不通、阴盛于下、虚阳上浮导致的一系列症状。

一定要记住一点:上热下寒并不是你真的阳虚得厉害,而是身体里的火没有被利用起来。

真正阳虚的人全身都会是一片寒凉的迹象,而不仅仅是下半身。

上热下寒到底怎么调理张仲景不仅给了我们思路,还给了我们方子。

思路是:打通我们的中焦脾胃,再把上面的火往下引,这样上下对流,自然就上不热下不寒了。

打通中焦脾胃是扶正,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引火下行是祛邪,扶正祛邪双管齐下,既治标又治本。

我们来看张仲景的方子,它就是大名鼎鼎的甘草泻心汤:炙甘草15克、黄芩9克、干姜9克、半夏9克、大枣12枚(擘开) 、黄连5克。

以上六味,以水2升,煮取1.2升,去滓,再煎取600毫升。

温服200毫升,一日三次。

小伙伴们注意哦,煎药时一定要煮后去掉药渣,把汤液倒出来再煮哦。

名家名方:上热下寒,用张仲景“甘草泻心汤”

名家名方:上热下寒,用张仲景“甘草泻心汤”

名家名方:上热下寒,用张仲景“甘草泻心汤”现在上热下寒,虚不受补的人特别多。

有的说看过中医,一补就上火,一上火医生给开寒凉药吃,又加重病情,反反复复,苦不堪言。

对于这个问题,汉代医学家张仲景早有好方,就是甘草泻心汤。

为什么现在上热下寒的人特别多呢?这是由我们的生活方式导致的,上面动得多(动脑动眼动嘴,吃得多等等),下面动得少(一坐一天不运动),上面耗血过量不平衡,导致血亏而气往上冲,久而久之,就是上热下寒,湿气困住中焦,上下隔绝,各种毛病丛生。

处方如下:炙甘草15克,黄芩9克,干姜9克,半夏9克,大枣12枚(擘开)、黄连5克。

用法:以上六味,以水2升,煮取1.2升,去滓,再煎成600毫升。

每次温服200毫升,一日三次,饭前服。

注意事项:煎药时一定要煮后去掉药渣,把汤液倒出来再煮,只有这样,方子中的药物才可以寒热并行,攻补同施,以达到最大的功效。

此方最大的作用是打通中焦,使人体上下贯通,解决虚不受补,上热下寒,热气不往下走,湿气不往下排的问题。

此方阴阳并举,有升有降,有守有攻,有温药也有凉药,可以说是寒热并治。

不象学院出来的某些中医,一看见上火就只用凉药,结果火是暂时下去了,但很快就反攻上来,而且比上次更猛,频率也越来越多,这样就形成恶性循环,让患者苦不堪言。

一听说畏寒怕冷,腿脚寒凉,就说是肾阳虚,开些补药,一补就上火,这个症状还没下去呢,那个症状就被补出来,门患者不知如何是好。

此方最妙之处在于,凡是湿寒或湿热困阻中焦,使中焦不通所致炎症,它都可以治疗,尤其是对头面部反反复复迁延不愈的各种炎症,对于身体各入口出口炎症、瘙痒等有奇效。

比如口腔溃疡、扁桃体炎,还有结膜炎、慢性胃炎、胃溃疡、肠炎痔疮、肛门瘙痒,阴道炎、尿道炎、外阴瘙痒等等。

请在当地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甘草泻心汤,主治脾胃虚弱、口腔溃疡的典型表现!

甘草泻心汤,主治脾胃虚弱、口腔溃疡的典型表现!

甘草泻心汤,主治脾胃虚弱、口腔溃疡的典型表现!口腔溃疡虽然不是大病,但也挺烦人的。

尤其是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更是影响生活,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发作起来疼得要命,喝口水都疼。

治疗口腔溃疡很重要的一点是,反复性口腔溃疡千万别老吃清热解毒的药,更不能用抗生素来治疗。

清热解毒的药只能加重病情,伤害脾胃,损耗阳气。

抗生素更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更要命的是抗生素对反复性口腔溃疡一点用都没有,用它来治疗口腔溃疡简直是驴唇不对马嘴。

特别复杂特别顽固的口腔溃疡,就是那种中焦脾胃不通了,寒热错综复杂,上热下寒导致的口腔溃疡。

这种口腔溃疡用凉药不行,用热药也不行,用补药也不行,用补药一准就上火,一准就口腔溃疡。

好多人的口腔溃疡,尤其是女人,多数就是这种。

针对这一情况,中医有独到的治疗方法——甘草泻心汤中医常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结合患者体质,紧紧围绕本病脾胃虚弱、湿热内蕴的主要病机,运用甘草泻心汤治疗内科杂病,经多年临床验证,疗效颇佳。

本方的使用剂量及加减规律为:方中生甘草用量一般为15 ~ 30 g,黄芩与黄连的用量遵原方3∶ 1 比例,黄芩10 g,黄连3 g,干姜用量一般为9 ~12 g,清半夏20 ~ 30 g,党参15 ~ 20 g。

口腔溃疡为辨证运用甘草泻心汤必具之症,但并非患者就诊之时必有口腔溃疡之症状。

(1)若伴发热者,加柴胡至30 g;(2)外感咳嗽者,可加麻黄6 ~ 10 g、款冬花12 g;(3)脱发或月经量少者,加当归12 g;(4)真菌感染者加,生白术30 g;(5)毛囊样皮疹或痤疮者,加荆芥、防风各10 g,甚者加地肤子、土茯苓各30 g;(6)目赤、视物模糊或色素沉着者,可加当归12 g、赤小豆30 g,即合赤小豆当归散;(7)结节性红斑者,则合麻杏薏甘汤;关节疼痛者,合防己黄芪汤。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汉代古方甘草泻心汤,止吐止泻还止痛

汉代古方甘草泻心汤,止吐止泻还止痛

汉代古方甘草泻心汤,止吐止泻还止痛一位腹泻病人,住院输液7天,腹泻没有止住。

病人遂来就诊,问还有什么好办法吗?细问其病情,患者10天前因贪食生冷,致腹痛腹泻,口服西药3天,腹痛停止,腹泻反重。

到县医院输液7天,腹泻不减,大便稀溏,伴有不消化的食物,每日排便7-8次,且有呕吐,胃胀的症状。

观其舌苔白厚,诊其脉弦。

综合判断病属饮食伤胃,加之输液药性偏凉,影响脾胃气机升降,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肠胃炎。

于是,嘱咐病人用甘草泻心汤即可,先用3剂,水煎服。

服药1剂,腹泻减轻,3剂用完,吐泻皆止,惟饮食不佳。

遂在上方基础上加茯苓10克、白术10克。

再用3剂,诸证消失。

甘草泻心汤《伤寒论》的经方之一,由炙甘草12克、法半夏9克、黄芩10克、干姜10克、黄连3克、大枣12枚(煎时掰开)、人参10克组成。

功善辛开苦降,益气和胃,止吐止泻。

用于治疗寒热错杂,气机逆乱所致的胃脘胀满、恶心呕吐、腹泻便溏、完谷不化等证。

甘草泻心汤治疗吐泻,最早见于《伤寒论》158条,原文说:“……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患者的病证就是由于脾胃气虚,升降失调,胃气上逆所致。

应用甘草泻心汤辛开苦降,补中益气。

方中半夏、干姜辛散以开结,黄芩、黄连苦寒以降泄,以人参、甘草、大枣补脾胃之虚,而复其升降之职。

诸药合用辛开苦降,寒热并用,从而达到恢复脾胃升降、止泻止吐的目的。

原方未载人参,据宋代林亿等考证属于错简脱漏,验之临床,加用人参更符合本证病机。

本方是通过调理脾胃,恢复升降来治疗吐泻,是一种治本方法。

经方的使用需要准确辩证。

本文旨在科普并供同行参考。

患者请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杏花岛作者王叔文,河北赞皇县执业中医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甘草泻心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中药方剂甘草泻心汤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而且甘草泻心汤营养丰富,含有很多医药成分,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
中药方剂甘草泻心汤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而且甘草泻心汤营养丰富,含有很多医药成分,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甘草(炙.三钱)干姜(炮.三钱)黄芪(一钱半)黄连(一钱半)人参(一钱半)半夏(一钱半)
【功能主治】治伤寒,医反下之,并自利,心下痞硬,干呕,心烦不安。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红枣三枚,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别名】伊尹甘草泻心汤(《证治准绳·类方》卷二)。

【处方】甘草12克(炙)黄芩9克干姜9克半夏9克(洗)大枣12枚(擘)黄连3克
【功能主治】益气和胃,消痞止呕。

治伤寒中风,医反下之,以致胃气虚弱,其人下利日数十行,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

【用法用量】上六味,以水2升,煮取1.2升,去滓,再煎取600毫升。

温服200毫升,一日三次。

【摘录】《伤寒论》
【处方】甘草1两(炙微赤,锉),黄芩半两,黄连半两(去须),干姜半两(炮裂,锉),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木通半两(锉)。

生活常识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