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类药物莫与糖皮质激素合用
(2020年更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药物治疗学》期末题库和答案
![(2020年更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药物治疗学》期末题库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86639eba0d4a7302763ad7.png)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药物治疗学》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药物治疗学》题库及答案一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
共20分)1.麻醉药品2.药物相互作用3.中毒4.出血性疾病5.骨质疏松症二、填空题(每空l分,共l5分。
选择下列适合的内容。
填在相应的下划线上)处理药品质量事故革兰阴性杆菌氨基水杨酸类药物治疗疾病阿司匹林医药合理用药氢化可的松非阿片类糖皮质激素铜绿假单胞菌医疗诉讼免疫抑制剂医疗事故肾上腺皮质1.药物治疗学是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一门学科,是——的结合点,药物治疗学的核心是——。
2.药品不良反应不作为——、——和---------- 的依据。
3.头孢他啶、头孢哌酮除适用于敏感肠杆菌科细菌等---------所致严重感染外,还能用于-------------所致的各种感染。
4.糖皮质激素是—--------—分泌的激素之一,其代表药物是--——。
5.癌症疼痛的第一阶梯用药是以 ------为代表的----------- 药物。
6.目前炎症性肠病治疗药物包括:---------、----------.-----------中药等。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共30分)1.非甾体抗炎药的镇痛作用机制是由于( )A.抑制前列腺素的生成 B.促进前列腺素的释放C.阻断C纤维传导 D.使疼痛感受体敏感性下降2.下列不属于处方前记内容的是( )A.医院名称 B.药品名称C.科别 D.患者名称3.下列循证医学(EBM)证据中,哪一项的可靠性最低( )A.有对照组但未用随机方法分组的试验B.专家意见C.单个的样本量足够的RCT结果D.Cochrane系统评价4.氨基糖苷类与注射用第几代头孢菌素类合用时可能增加肾毒性( ) A.第一代头孢菌素类 B.第二代头孢菌素类C.第三代头孢菌素类 D.第四代头孢菌素类5.服药后,进入血液的药物呈现活性的状态是( )A.游离状态 B.络合状态C.吸附状态 D.复合体状态6.药学信息服务不包括( )A.建立医院基本药物目录和协定处方集B.药品的使用进行评价C.参与药品不良事件的报告和分析D.进行新药的研究和开发7.奥美拉唑的作用机制,哪一项是正确的( )A.抑制组胺Hz受体 B.中和胃酸C·阻滞胃泌素受体D.抑制H+一K+ATP酶的活性8.有机磷农药中毒症状不包括( )A.毒草碱样症状 B.烟碱样症状C.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D.阿托品样症状9.下面哪项物质缺乏不引起贫血( )A.缺乏铁 B.缺乏维生素B12C缺乏维生素A D.缺乏维生素B610.当使用布洛芬后,疼痛得不到缓解时,宜换用( )A.双氯芬酸钾 B.曲马多C.阿司匹林 D.对乙酰氨基酚11.下列哪一项为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A.吕碳酸镁 B.雷尼替丁C.硫糖铝 D-西沙必利12.关于对利尿剂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主要通过排钠作用降低外周血管阻力B.痛风者及肾功能不全者禁用C.保钾利尿剂常与ACEl联用,可减轻后者的不良反应D.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13.心力衰竭患者不宜选用的降压药物是( )A.利尿剂 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C p受体阻滞剂 D.钙通道阻滞剂14.哪项可视为冠心病的负性危险因素( )A.HDL—C≥60m g/dLB.吸烟C.高直IIW,(BP至140/90mmH9或正在接受降血压药物治疗)D.早发冠心病家族史15.关于他汀类降脂药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孕妇、胆汁郁积及活动性肝病者宜用B.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最强C.临床常用药有: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等D.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类降脂药四、问答题(共35分)1.简述标准治疗指南的优点(10分)2.列出糖皮质激素的主要不良反应(10分)3.简述三阶梯止痛治疗的含义及其之间的关系(15分)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成瘾的药品。
用药护理之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用药护理之糖皮质激素类药物](https://img.taocdn.com/s3/m/d9c381e4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09.png)
05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合理 使用与规范管理
合理用药原则
个体化用药
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重等因素,制 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控制用药剂量和疗
程。
A 严格掌握适应症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主要用于抗炎、 抗过敏、免疫抑制等治疗,应严格
掌握其适应症,避免滥用。
B
C
D
注意观察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能导致多种不良反应 ,如骨质疏松、血糖升高、血压升高等, 应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
常见相互作用药物
利尿药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与利 尿药合用可能导致水盐
代谢紊乱。
抗菌药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与某 些抗菌药合用可能增加
感染的风险。
抗凝药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与抗 凝药合用可能增加出血
风险。
免疫抑制剂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与免 疫抑制剂合用可能产生 协同作用,增强免疫抑
制效果。
相互作用的风险与处理
监测不良反应
禁忌症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禁忌症包括对药物的过敏反应、严重的精神病或癫痫病史、 活动性消化性溃疡、骨质疏松等。此外,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也应慎用糖皮质激素 类药物。
02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用药 护理
用药前的评估
评估患者病情
了解患者的病情状况、病史、过 敏史等,以确定是否适合使用糖 皮质激素类药物。
评估患者身体状况
机制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与其与靶细胞上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有关 。与受体结合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以影响基因转录和蛋白质合成,从而发 挥其药理作用。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炎症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 和某些肿瘤等。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支气管哮喘等。
临床常见的药物配伍禁忌和配伍表
![临床常见的药物配伍禁忌和配伍表](https://img.taocdn.com/s3/m/468946c26137ee06eff9188f.png)
临床常见的药物配伍禁忌和配伍表当应用一种药物疗效不佳时,就需要选择其他的药物进行合理的配伍。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配伍都是合理的,有些配伍使药物的治疗作用减弱,导致治疗失败;有些配伍使副作用或毒性增强,引起严重不良反应;还有些配伍使治疗作用过度增强,超出了机体所能耐受的能力,也可引起不良反应,乃至危害病人等。
这些配伍均属配伍禁忌。
临床上常见的配伍禁忌1.β-内酰胺类药物与丙磺舒合用,可使前者在肾小管的分泌减少、血药浓度增加、作用时间延长。
因此,二者合用时,应注意减少前者的用药剂量。
2.β-内酰胺类药物不可与酸性或碱性药物配伍。
如:氨基糖苷类、氨基酸、红霉素类、林可霉素类、维生素C、碳酸氢钠、氨茶碱、谷氨酸钠等。
因此,输液时只能用生理盐水溶解药物,不能用葡萄糖注射液溶解。
3.氟氯西林勿与血液、血浆、水解蛋白及脂肪乳配伍。
其他β-内酰胺类药物也应注意。
4.头孢菌素类(特别是第一代头孢菌素)不可与高效利尿药(如速尿)联合应用,防止发生严重的肾损害。
青霉素类中的美西林也不可与其配伍。
5.头孢西丁钠与多数头孢菌素均有拮抗作用,配伍应用可致抗菌疗效减弱。
与氨曲南配伍,在体内外均起拮抗作用,与萘夫西林、氯唑西林、红霉素、万古霉素等,在药效方面不起相互干扰作用。
6.氨基糖苷类药物不宜与具有耳毒性(如红霉素等)和肾毒性(如强效利尿药、头孢菌素类、右旋糖苷类、藻酸钠等)的药物配伍,也不宜与肌肉松弛药或具有此作用的药物(如地西泮等)配伍,防止毒性加强。
本类药物之间也不可相互配伍。
7.大环内酯类药物可抑制茶碱的正常代谢。
两者联合应用,可致茶碱血浓度的异常升高而致中毒,甚至死亡,因此联合应用时应进行监测茶碱的血浓度,以防意外。
此外,本类药物对酸不稳定,因此,在5%-10%葡萄糖输液500ml中,添加维生素C注射液(含抗坏血酸钠1g)或5%碳酸氢钠注射液0.5ml使pH升高到6左右,再加红霉素乳糖酸盐,则有助稳定。
另外,β-内酰胺类药物与本类药物配伍,可发生降效作用;与口服避孕药合用,也可使之降效(因本类药物可阻挠性激素类的肠肝循环)。
糖皮质激素合理应用1
![糖皮质激素合理应用1](https://img.taocdn.com/s3/m/4e8d49e6172ded630b1cb65d.png)
【抗炎作用机制】
糖皮质激素抗炎作用的基本机制是基因
效应。糖皮质激素(GCS)与靶细胞胞浆
内的糖皮质激素受体(GR )相结合后影
响了参与炎症的一些基因转录而产生抗
炎效应。
糖皮质激素受体示意图
C 端:与GCs结合后活化受体 中央锌指:与靶基因DNA结合部位 N 端:活化或抑制基因转录
激素ADR的预防与控制
① 根据患者所患疾病特点选择适当的激 素品种和剂型,因为不同种类的激素的 ADR存在差异。 ②激素顿服的患者服药时问应定在早晨8 时前,饭后服用,以尽可能符合皮质激 素的生理分泌规律并减少对肠道的刺激。 在撤药时,应采取逐渐减量的方式, 以 使自身的皮质功能得以逐渐恢复。
激素ADR的预防与控制
相互作用
(6)与抗胆碱能药如阿托品长期合用,可致 眼压增高。 (7)与肝药酶抑制剂西米替丁、大环内酯类 抗生素、环孢素、酮康唑、雌激素及含雌激素 的避孕药合用,可加强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 和不良反应;与肝药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苯 妥因钠、利福平等合用,会加快糖皮质激素的 代谢,应适当增加剂量。 (8)与口服抗凝药合用时可使抗凝药效果降 低,因此可适当增加抗凝药的剂量。
【药理作用】
1. 抗炎作用:
作用强大,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炎症,对炎症的各个
时期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早期:红肿热痛 晚期:肉芽组织,疤痕„„ ※注意:在减轻症状的同时,也降低了防御功能, 也使炎症后期组织的修复功能降低。
【药理作用】
抗炎机理: (1) 抑制炎症介质产生与释放: (2) 抑制炎症细胞产生相关细胞因子:IL1-8、 11-13,TNF (3) 抑制白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渗出和游走 (4) 降低炎症的血管反应 (5)抑制NOS活性→NO↓,渗出、损伤减轻。 (6) 抑制炎症后期肉芽组织的增生。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28ecb563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af.png)
糖皮质激素使用注意事项
慎重使用糖皮质激素
库欣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肠道疾病或慢性营养不良的患者 及近期手术后的患者慎用。
急性心力衰竭、糖尿病、有精神病倾向、青光眼、高脂蛋白血症、 高血压、重症肌无力、严重骨质疏松、消化性溃疡病、妊娠及哺乳 期妇女应慎用,感染性疾患必须与有效的抗生素合用,病毒性感染 患者慎用;儿童也应慎用。
30
60
200
180 >200 100~ 300 100~ 300
8~12 8~12 12~36 12~36 12~36 12~36
36~54
36~54
糖皮质激素的适用范围
内分泌系统疾病
用于原发性和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先天性肾上腺 皮质增生症的替代治疗;肾上腺危象、垂体危象、甲状腺危象等 紧急情况的抢救;重症亚急性甲状腺炎、Graves眼病、激素类生 物制品药物过敏的治疗等诊断和病因鉴别诊断库欣综合征 。
疗程
冲击治疗 •疗程多小于5天。适用于危重症病人的抢救
•须配合其他有效治疗措施,可迅速停药
短程治疗
•疗程小于1个月。适用于感染或变态反应类疾病 •须配合其他有效治疗措施,停药时需逐渐减量至停药
中程治疗
•疗程3个月以内。适用于病程较长且多器官受累性疾病 •生效后减至维持剂量,停药时需要逐渐递减
长程治疗
的化学结构,其中5种具有生物活性,包括可的松、氢化可的松等 1946年,美国默克研究实验室L.H.Sarett首次合成Cortisone 1950年,Kendall获诺贝尔奖 1956年,合成糖皮质激素7000种之多。
人工合成糖皮质激素目的:
扩大糖皮质激素正常的代谢功能 抑制糖皮质激素中盐皮质激素类活性的副作用
性脊髓损伤,急性脑损伤等。 慢性运动系统损伤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使用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507043a0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b5.png)
(二)妊娠期妇女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者不宜怀孕。孕妇慎用糖皮质激素。特殊情况下临床医师可根据情况决定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例如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及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患者妊娠期应坚持糖皮质激素的替代治疗,严重的妊娠疱疹、妊娠性类天疱疮也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三)哺乳期妇女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哺乳期妇女应用生理剂量或维持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对婴儿一般无明显不良影响。但若哺乳期妇女接受中等剂量、中程治疗方案的糖皮质激素时不应哺乳,以避免经乳汁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对婴儿造成不良影响。
五、临床应用原则
(一)严格掌握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适应证。糖皮质激素是一类临床适应证尤其是相对适应证较广的药物,但是,临床应用的随意性较大,未严格按照适应证给药的情况较为普遍,如单纯以退热和止痛为目的使用糖皮质激素,特别是在感染性疾病中以退热和止痛为目的使用。糖皮质激素有抑制自身免疫的药理作用,但并不适用于所有自身免疫病治疗如慢性淋巴细胞浸润性甲状腺炎(桥本病)、1型糖尿病、寻常型银屑病等。
(五)其他-解热作用
GCs可直接抑制体温调节中枢,降低其对致热原的敏感性,又能稳定溶酶体膜而减少内热原的释放,而对严重感染,如败血症、脑膜炎等具有良好退热和改善症状作用。不作为常规退热剂。
四、分类与常用药物
它们的磷酸钠盐及琥珀酰钠盐为水溶性制剂,可用于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剂。混悬剂吸收缓慢,关节腔内注射可维持约1周。糖皮质激素在体内的分布,以肝中最多,血浆次之,脑脊液、胸水、腹水再次之,肾和脾中分布少。可的松和泼尼松需在肝内分别转化成氢化可的松和氢化泼尼松才有生物活性。
五、临床应用原则
(1)冲击治疗:疗程多小于5天。适用于危重症病人的抢救,如暴发型感染、过敏性休克、严重哮喘持续状态、过敏性喉头水肿、狼疮性脑病、重症大疱性皮肤病、重症药疹、急进性肾炎等。冲击治疗须配合其他有效治疗措施,可迅速停药,若无效大部分情况下不可在短时间内重复冲击治疗。(2)短程治疗:疗程小于1个月,包括应激性治疗。适用于感染或变态反应类疾病,如结核性脑膜炎及胸膜炎、剥脱性皮炎或器官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等。短程治疗须配合其他有效治疗措施,停药时需逐渐减量至停药。(3)中程治疗:疗程3个月以内。适用于病程较长且多器官受累性疾病,如风湿热等。生效后减至维持剂量,停药时需要逐渐递减。(4)长程治疗:疗程大于3个月。适用于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的预防和治疗及反复发作、多器官受累的慢性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溶血性贫血、系统性血管炎、结节病、大疱性皮肤病等。维持治疗可采用每日或隔日给药,停药前亦应逐步过渡到隔日疗法后逐渐停药。(5)终身替代治疗:适用于原发性或继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并于各种应激情况下适当增加剂量。
莫匹罗星软膏联合糖皮质激素药物外用治疗湿疹特应性皮炎的价值分析
![莫匹罗星软膏联合糖皮质激素药物外用治疗湿疹特应性皮炎的价值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028b2e0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21.png)
莫匹罗星软膏联合糖皮质激素药物外用治疗湿疹特应性皮炎的价值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探究莫匹罗星软膏联合糖皮质激素药物外用治疗湿疹特应性皮炎的价值。
方法此次研究采取随机盲选法,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进入我院治疗的5100例湿疹特应性皮炎患者划分为2组,各组平均为2550例;其中,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实行莫匹罗星软膏联合糖皮质激素药物外用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临床指标。
结果对比统计结果发现,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及临床指标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明显,2组数据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 <0.05)。
结论湿疹特应性皮炎患者实行莫匹罗星软膏联合糖皮质激素药物外用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治疗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关键词】莫匹罗星软膏;糖皮质激素药物;湿疹特应性皮炎湿疹特应性皮炎作为临床常见皮肤病之一,具有发生率高、复发率高及治疗难度大等鲜明特点,一旦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则存在加重病情的可能性,对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1]。
有研究资料显示,湿疹特应性皮炎的发生机制相对复杂,与皮肤功能障碍、感染、自身抗原、吸入过敏原刺激、食物过敏原刺激及遗传易感性等因素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如何保证湿疹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提高其治疗安全性,得到越来越多从业人员的关注及重视。
鉴于此,本文重点探究莫匹罗星软膏联合糖皮质激素药物外用治疗湿疹特应性皮炎的价值,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此次研究纳入5100例患者,纳入时间为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所有患者均符合“湿疹特应性皮炎”的诊断标准,并且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于知情条件下签署实验同意书;此外,排除失语、合并精神疾病及合并传染性疾病者。
按随机盲选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255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586:964,年龄分布为18岁至51岁,平均年龄为(34.58±1.29)岁;观察组255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593:957,年龄分布为19岁至52岁,平均年龄为(34.59±1.28)岁。
兽医常用药物配伍禁忌
![兽医常用药物配伍禁忌](https://img.taocdn.com/s3/m/1777ba8d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f2.png)
前言在畜禽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为了获得更好的疗效或便于使用药物,常将数种药物配合在一个处方中,这就要求兽医临床工作者了解各种药物的配伍禁忌;配伍禁忌就是某些药物在一起发生的不良反应,如药效降低甚至失效或变成有毒物质;研究药物配伍使用及产生配伍变化的原因、原理与防止和克服配伍禁忌的方法,达到提高药剂生产质量与临床疗效的目的,是药剂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物理性配伍禁忌物理性配伍禁忌是指某些药物配合在一起会发生物理变化,即改变了原先药物的溶解度、外观形状等物理性状,给药物的应用造成了困难;物理性配伍禁忌常见的外观有4种,即分离、沉淀、潮解、液化;1分离:常见于水溶剂与油容剂2种液体物质配合时出现,是由于2种溶剂比重不同而出现配伍时分层的现象,因此在临床配伍用药时,应该注意药物的溶解特点,避免水溶剂与油剂的配伍;2沉淀:常见于溶剂的改变与溶质的增多,如樟脑酒精溶液和水混合,由于溶剂的改变,而使樟脑析出发生沉淀;又如许多物质在超饱和状态下,溶质析出产生沉淀,这种现象既影响药物的剂量又影响药物的应用;3潮解:含结晶水的药物,在相互配跟由于条件的改变使其中的结晶水被析出,而使固体药物变成半固体或成糊状,如碳酸钠与醋酸铅共同研磨,即发生此种变化;4液化:2种固体物质混合时,由于熔点的降低而使固体药物变成液体状态,如将水含氯醛溶点57℃与樟脑熔点171—176℃等份共研时,形成了熔点低的热合物熔点为-60℃,即产生此种现象;化学性配伍禁忌化学性配伍禁忌即某些药物配合在一起会发生化学反应,不但改变了药物的性状,更重要的是使药物减效、失效或毒性增强,甚至引起燃烧或爆炸等,化学性配伍禁忌常见的外观现象有变色、产气、沉淀、水解、燃烧或爆炸等;1变色:主要由于药物间发生化学变化或受光、空气影响而引起,变色可影响药效,甚至完全失效,易引起变色的药物有碱类、亚硝酸盐类和高铁盐类,如碱类药物可使芦荟产生绿色或红色荧光,可使大黄变成深红色,碘及其制剂与鞣酸配合会发生脱色,与淀粉类药物配合则呈蓝色;高铁盐可使鞣酸变成蓝色;2产气:指在配制过程中或配制后放出气体,产生的气体可冲开瓶塞使药物喷出,药效会发生改变,甚至发生容器爆炸等,如碳酸氢钠与稀盐酸配伍,就会发生中和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3沉淀:由2种或2种以上药物溶液配伍时,产生1种或多种不溶性溶质,如氯化钙与碳酸氢钠溶液配伍,则形成难溶性碳酸钙而出现沉淀;弱酸强碱与水杨酸钠溶液、磺胺嘧啶钠溶液等与盐酸配伍,则生成难溶于水的水杨酸和磺胺嘧啶而产生沉淀;如生物碱类的水溶液遇碱性药物、鞣酸类、重金属、磺化物与溴化物,也产生沉淀等;4水解:某些药物在水溶液中容易发生水解而失效,如青霉毒在水中易水解为青霉二酸,其作用丧失;5燃烧或爆炸:多由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配伍所引起,如高锰酸钾与甘油、甘油和硝酸混合或一起研磨时,均易发生不同的燃烧或爆炸,常用的强氧化剂有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漂白粉、氯化钾、浓硫酸、浓硝酸等;常用的还原剂有各种有机物、活性炭、硫化物、碘化物、磷、甘油、蔗糖等;药理性配伍禁忌药理性配伍禁忌即2种或2种以上药物互相配伍后,由于药理作用相反,使药效降低、甚至抵消的现象,属于本类配伍禁忌的药物很多,如中枢神经兴奋药与中枢神经抑制药、氧化剂与还原剂、泻药与止泻药、胆碱药与抗胆碱药等;因此,只有正确掌握药物的药理作用,才能在临床用药时避免配伍禁忌的发生;另外,必须了解本类药配伍禁忌也是根据临床用药的情况出现的,有时会出现转化,它们在发挥其防治作用时是配伍禁忌,而当某一药物中毒时应用药理作用相反的药物进行解救,即不属于配伍禁忌;抗生素类药物的配伍禁忌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类即青霉素类抗生素,主要适用于青霉素敏感菌各种革兰氏阳性细菌和少数革兰氏阴性细菌所致的各种疾患;临床上适用于链球菌性感染如牛乳腺炎、马腺疫、猪链球菌病等;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如牛乳腺炎、脓肿、败血症等;1β-内酰胺类药物不可与酸性或碱性药物配伍;如:氨基糖苷类、氨基酸、红霉素类、林可霉素类、维生素C、碳酸氢钠、氨茶碱、谷氨酸钠、碳酸氢钠、恩诺沙星、磺胺嘧啶钠等;因此,输液时不能用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只能用生理盐水溶解药物,滴注时间不可过长;2β-内酰胺类不可与含醇的药物合用,如氢化可的松,以乙醇为溶媒,乙醇能加速β-内醚胺环水解,而β-内酰胺类降效;3青霉素与酚妥拉明、去甲肾上腺素、阿托品、扑尔敏、辅酶A、细胞色素C、维生素B6、催产素、利血平、苯妥英钠、氯丙臻、异丙臻等药混合后,可发生沉淀、混浊或变色,应禁忌混合静滴;4β-内酰胺类药物与丙磺舒合用产生竞争性拮抗作用,可使前者在肾小管的分泌减少、血药浓度增加、作用时间延长;因此,二者合用时,应注意减少前者的用药剂量;5青霉素和头孢菌素不可与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合用;因为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快效抑菌剂,在这些药物的作用下,细菌蛋白质合成迅速抑制,细菌停止生长繁殖,使青霉素和头孢菌素为快效杀菌剂无法发挥杀菌作用,从而降低药效;例外的是治疗脑膜炎时,因青霉素不易透过血脑屏障而应采用青霉素与磺胺嘧啶合用,但要分别注射,否则会发生理化性配伍禁忌;6头孢菌素类特别是第一代头孢菌素不可与高效利尿药如速尿联合应用,以防止其发生严重的肾损害;7头孢菌素类药物与维生素B族或维生素K配伍,可减轻由于其强力抑制肠道菌群而致维生素B族及维生素K的缺乏;8头孢菌素主要经过肾脏排泄,对肾功能不良的动物用药剂量应注意调整,尤其小动物应避免头孢菌素与氨基糖苷类合用,以免造成肾毒性大大增强;氨基糖苷类这类抗生素主要对结核杆菌和多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如布氏杆菌、巴氏杆菌、沙门氏杆菌、大肠杆菌、产气杆菌、鼻疽杆菌等有效;如链霉素用于大肠杆菌引起的乳腺炎、肠炎、子宫炎、膀胱炎和败血症等;1氨基糖苷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损害第八对脑神经,对肾脏有毒性及对神经肌肉有阻断作用;2氨基糖苷类同类药物不可联合应用以免增强毒性,与碱性药物联用其抗菌效能可能增强,但毒性也会增大;3链霉素与磺胺类药物同一容器配伍应用会发生水解失效;4患畜如有脱水、低钠血症、酸中毒以及近期用过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时,应尽可能不用氨基糖苷类药物,因为在上述情况下,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其肾毒性更大;5硫酸安普霉素与支原净配伍会引起中毒,如一起给雏鸡饮水,小时后3%的雏鸡出现瘫痪,一侧或两侧的腿向后伸直而无法走动;6新霉素在氨基糖苷类中毒性最大,一般禁用于注射给药;7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能与钙离子结合,若与含钙中药如龙骨、牡蛎、海螵蛸、鹿角、枸杞等联用,会增加氨基糖苷类药的神经毒性;含金属离子的中药如石膏、珍珠母、磁石、牛黄清心丸等中药含金属离子,不能与卡那霉素、新霉素等联合使用,否则会在胃肠道形成不溶性盐类和络合物而失效,如需联用,其间隔时间应以3~4小时为宜;氟喹诺酮类此类抗生素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菌包括绿脓杆菌有效;1氟喹诺酮类药物不应与DNA、RNA及蛋白质合成抑制剂联合应用;利福平RNA合成抑制药、可使本类药物的作用降低,例如使诺氟沙星的作用完全消失及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作用部分抵消;2不能与含多价金属阳离子镁、铝、钙、锌和铁的药物混饲或混用,因为氟喹诺酮类药物结构中基本活性基团可与多价阳离子发生螯合反应,从而影响了喹诺酮类的吸收和抗菌活性;3本类药对负重关节的软骨组织生长有不良影响,禁用于幼龄动物尤其是犬、马和孕畜;4氟喹诺酮类药物胃肠道反应大,剂量过大可导致动物食欲下降或废绝,饮欲增加,腹泻等;5诺氟沙星与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合用,可减轻其引起的周围神经刺激症状、四肢皮肤针扎感及轻微的灼热6碱性药物、抗胆碱药物、H2受体阻滞剂均可降低胃液酸度而使喹诺酮类药物的吸收减少,应避免同服7与抗凝血药如华法林合用可延长凝血酶原消除时间,若必需合用时要减少华法林的剂量;8大剂量或长期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易导致肝细胞变性或坏死,以环丙沙星尤为明显;9部分药物如依诺沙星、氧氟沙星、培氟沙星有光敏反应,用药后避免和阳光接触,用药过程一旦受紫外线照射,皮肤暴露部位可出现灼伤症状,有时可形成水疱;四环素类四环素类为广谱抗生素,除细菌外,对衣原体、支原体、各种立克次氏体、螺旋体、放线菌和某些原虫也有抑制作用;临床可用于巴氏杆菌病、炭疽、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感染等;1四环素类药物有严重的胃肠道反应;2四环素类避免与抗酸药、钙盐、铁盐及其他含重金属离子的药物配伍,以防发生螯合反应,阻滞四环素类的吸收;牛奶也有类似的作用;3肝肾功能不全的动物慎用四环素类药物,与强利尿剂合用,会加大对肾脏的损害,与其他肝毒性药物如竹桃霉素、氯丙嗪等药物合用,也可加重肝毒性;4四环素类可降低血浆凝血酶原的活性而增加出血倾向,故不宜与抗凝血剂肝素钠、枸橼酸钠合用;5四环素类药物有严重的光敏反应,用药期间的畜禽尽量避免日光照射;6四环素类药物和强的松不能合用,会产生二重感染;氯霉素类氯霉素是广谱抗生素,对各种感染性疾病有效,在临床上用于防治肠道感染幼畜副伤寒、幼畜白痢、鸡伤寒、鸡白痢、禽副伤寒、幼畜肺炎;一般认为对禽的沙门氏菌病最为有效;氟苯尼考有胚胎毒性,故妊娠动物禁用;氟苯尼考对正常鸡体液免疫具有抑制作用,但使用低限临床治疗量50毫克/升饮水不存在免疫抑制的不良反应;大环内酯类大环内酯类的代表药是红霉素,抗菌谱与青霉素G相似.主要用于治疗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引起的严重感染.临床上用于肺炎、子宫炎、乳腺炎和猪丹毒;1大环内酯类药物可抑制氨茶碱的正常代谢;两者联合应用,可使氨茶碱血浓度的异常升高而致中毒,甚至死亡,因此联合应用时要减少氨茶碱的用量,以防出现氨茶碱中毒;应尽量避免联合使用;2红霉素与洁霉素合用易发生拮抗作用,二者均与细菌的核苷酸大基团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可导致其中一种抗生素核蛋白体的构型变化,影响其作用;3红霉素不宜与β-内酰胺类、林可霉素、四环素联用;4替米考星禁止静脉注射,可引起负性心力效应;5红霉素不能与莫能菌素、盐霉素等抗球虫药合用;磺胺类磺胺药的抗菌谱较广,能抑制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及一些阴性菌;可用于各种家畜乳腺炎、子宫炎、腹膜炎、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泌尿道感染以及炭疽、巴氏杆菌和败血病等;1碱性电解质可减少本品对肾脏的毒性,如与碳酸氢钠同服,以碱化尿液,促进排出;2液体型磺胺类药呈现碱性,不能与酸性药物如维生素C、盐酸麻黄素、四环素、青霉素等合用,否则会析出沉淀;当磺胺药与含有机酸的中草药加乌梅、山茱萸及中药糖浆剂配伍时,由于有机酸对抗碳酸氢钠的碱化尿液的作用,从而增加了磺胺类药对肾脏的损害;3磺胺类药物不宜与含对氨苯甲酰基的局麻药如:普鲁卡因、苯佐卡因、丁卡因等合用,以免降低疗效;4该类药物对家禽特别是雏鸡具有一定毒性,如以%浓度混饲8天,会引起雏鸡脾脏出血、梗死、坏死和肿胀;对成鸡则会影响食欲,降低产蛋量;其他抗生素1林可胺类抗生素对家兔敏感,易引起严重反应或死亡,不宜使用;2多粘菌素B与其他有肾毒性或神经肌肉阻滞作用的药物不可配伍,以防意外; 3乙酰半胱氨酸会减弱青霉素、四环素、头孢菌素类的抗菌活性,故不宜合用,必要时可间隔4小时交替使用;4聚醚类抗生素包括莫能菌素、盐霉素、马杜霉素和拉沙菌素等,有抗球虫和抑菌作用,目前这类药物使用较多,但对鸡常用剂量的安全范围较窄,易产生毒性;这类药物禁止与泰妙菌素支原净合用;5有些药物对血脑屏障的穿透性好,在脑膜炎时脑脊液药物浓度可达血液浓度的50%~100%,如磺胺嘧啶、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异肼、5-氟胞嘧啶、甲硝唑等均属此类;6抗菌药物可穿透血-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透过胎盘较多的抗菌药物有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青霉素G、磺胺类、四环素类,此类药物致胎儿血清浓度与母体血清浓度之比率达50%~100%;7影响免疫效果的药物:甲砜霉素、卡那霉素、磺胺类、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轻化可的松等;总之,发挥各种药物的特长,了解配伍禁忌,掌握联合用药,针对合适的患病畜禽,在恰当的时机,使用正确的抗菌药物,是关系到能否降低病畜禽死亡率、缩短病程和减少治疗费用的关键;常见抗生素的配伍禁忌列表1青霉素配伍禁忌药:氯霉素、土霉素、红霉素、卡那霉素、维生素B1、磺胺类、高锰酸钾、碘酊、碳酸氢钠、维生素C、去甲肾上腺、阿托品、氯丙嗪;2链霉素配伍禁忌药:氯霉素、土霉素、红霉素、卡那霉素、磺胺类、碳酸氢钠、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K3;3氯霉素配伍禁忌药:青、链霉素、土霉素、卡那霉素、喹诺酮类、呋喃类、磺胺类、维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K3;4土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配伍禁忌药:卡那霉素、喹诺酮类、维生素B2、维生素C;5红霉素配伍禁忌药:青、链霉素、土霉素、庆大霉素、磺胺类、喹诺酮类; 6庆大霉素配伍禁忌药:青、链霉素、新霉素、磺胺类、红霉素;7磺胺类磺胺嘧啶钠、磺胺二甲嘧啶等配伍禁忌药:青、链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硫酸钠、人工盐、维生素B1、维生素C;8呋喃类痢特灵、呋喃西林配伍禁忌药:氯霉素、喹诺酮类;9喹诺酮类氟哌酸、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氧氟沙星配伍禁忌药:土霉素、红霉素、氯霉素、电解质类;10多粘菌素配伍禁忌药:新霉素;11新霉素配伍禁忌药:氯霉素、多粘菌素、庆大霉素等;盐代谢平衡药物的配伍禁忌这类药物较多,其有,9g/L氯化钠、50g/L葡萄糖,100g/L葡萄糖、复方氯化钠、葡萄糖氧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禁忌见一上述抗生素类药物的配伍禁忌;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注射液可使新霉素变色、影响其抗菌活性,因此不宜与新霉素混合使用;60g/L右旋糖苷除可与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配伍外,与多种药物均为配伍禁忌;氯化钾注射液在动物尿量很少或尿闭未得到改善时严禁使用;晚期慢性肾功能不全、急性肾功能不全病畜应慎用;用本品在静脉滴注的浓度不宜过高、速度不宜过快,否则会抑制心肌收缩,甚至导致心跳骤停;本品在临床上除不与肾上腺素、磺胺嘧啶钠注射液配伍外,可与多种药物混合使用;氯化钙注射液静脉滴注时必须缓慢,免血钙骤升,导致心率失常;本品对组织有强烈的刺激性,注射时严防漏到血管外,以免引起局部肿胀或坏死,若不慎漏出应立即用注射器吸漏出液,再在漏出局部注入250g/L硫酸钠溶液10-25mL以便形成无刺激的硫酸钙,严重时应进行局部切开处理;本品忌与强心苷、肾上腺素、硫酸链霉素、硫酸卡那霉素、磺胺嘧啶钠、地塞米松磷酸钠、硫酸镁注射液合用;另外,氯化钙葡萄糖注射液与葡萄糖酸钙注射液不是同一种药,不可混淆;葡萄糖酸钙注射液静脉注射速度也应缓慢,忌与强心苷、肾上腺素、碳酸氢钠、CoA、硫酸镁注射液并用;碳酸氢钠注射液为碱性药物,忌与酸性药物配合使用;碳酸氢根离子与钙离子、镁离子等形成不溶性盐而沉淀,故本品不与含钙、镁离子的注射液混合使用;对患有心脏衰弱、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缺钾并伴有二氧化碳储留的病畜应慎用;临床不宜与碳酸氢钠注射液配伍的药物有氢化可的松、维生素K3、杜冷丁、硫酸阿托品、硫酸镁、盐酸氯丙嗪、青霉素G钾、青霉素G钠、复方氯化钠、维生素C、肾上腺素、ATP、CoA、细胞色素C注射液等;一般情况下,50g/L碳酸氢钠只与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配伍;维生素类药物的配伍禁忌维生素B1不宜与氨苄青霉素、头抱菌素、邻氯霉素、氯霉素等抗生素配伍;维生素B1在临床上未见与任何药物配伍禁忌的报道,维生素K,不宜与巴比妥类药物、碳酸氢钠、青霉素G钠、盐酸普鲁卡因、盐酸氯丙嗪注射液配伍使用,维生素C注射液在碱性溶液中易被氧化失效,故不宜与碱性较强的注射液混合使用,另外不宜与钙剂、氨茶碱、氨苄青霉素、头抱菌素、四环素、卡那霉素等混合注射;能量性药物的配伍禁忌这类药物临床常见的包括ATP、CoA、细胞色素C、肌苷等注射液,其中不宜与ATP、肌苷注射液配伍的药物有碳酸氢钠、氨茶碱注射液等;宜与细胞色素C注射液配伍的药物有碳酸氢钠、氨茶碱、青霉素G钠、青霉素G钾、硫酸卡那霉素等;不宜与CoA注射液配伍的药物有青霉素G钠、青霉素G钾、硫酸卡那霉素、碳酸氢钠、氨茶碱、葡萄糖酸钙、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磷酸钠、止血敏、盐酸土霉素、盐酸四环素、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等;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的配伍禁忌临床常用的有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这类药物如果长期大量使用会出现下列严重的不良反应;1诱发或加重感染:要求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或体弱家畜疾病时应配合使用抗菌药物;(2)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症:长期过量用药会引起矿物质代谢和水盐代谢紊乱,而出现负氮平衡、组织水肿、低血钾、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糖尿、幼畜生长停滞等,停约后症状会自行消失,因此在骨软症、糖尿病、骨折治疗期间不宜使用本类药物;(3)影响伤口愈合:使用本类药物会影响伤口愈合,因此对家畜在术后慎用; 4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长期大量使用本类药物,可使肾上腺皮质机能低下、皮质萎缩,突然停药可发生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软弱无力、食欲不振、血糖和血压下降,某些病畜在突然停药后疾病即复发甚至加剧,因此使用本类药物在1周以上时,一般不应突然停药,而应逐渐减量至停药,同时本类药物在临床上一般不与盐酸土霉素、盐酸四环素、盐酸普鲁卡因、CoA、氯化钙、止血敏注射液配伍使用;强心剂的配伍禁忌临床常用的有安钠加、洋地黄毒甙、肾上腺素注射液等;洋地黄毒甙注射液性质不稳定,易被酸、碱水解,故单独使用为好;肾上腺素注射液作用强、快,剂量过大可导致心率失常,重者可发生心室颤动,用时要严格控制剂量;病畜使用过氟烷、水合氯醛和酒石酸锑钾时,心脏有器质性病变的动物不可使用本品;同时本品禁止与洋地黄、钙剂等配合使用,以免发生心跳停止;不宜与安钠加注射液配伍的药物有硫酸卡那霉素、盐酸土霉素、盐酸四环素、盐酸氯丙嗪注射液等;其它药物的配伍禁忌1200ml/L甘露醇注射液:高渗生理盐水,因氯化钠等能促进甘露醇的排出,用本品治疗严重脑水肿时应每隔6-12h注射1次,用量不可过大以免脑组织严重脱水,静脉注射时避免药物漏出血管外;2碘及其制剂:与硫代硫酸钠、氧化脱色;与生物碱共享会变蓝色;与龙胆紫共享疗效减弱;与挥发油、脂肪油共享分解失效,与一些呋喃类药物合用有拮抗作用,与碱性药物、抗胆碱药、H2受体阻断剂合用使本类药物的吸收减少;3敌百虫:不能与碱性药物混合使用;溶液长久放置分解失效,与阿托品磷毒一起用拮抗失效呋喃类;不能与荼淀酸、制酸剂苯巴比妥配伍;4福尔马林:不能与漂白粉、鱼康、鱼安、高锰酸钾、甲基蓝等氧化性药物混用;5止血敏注射液:盐酸氯丙嗪、维生素K、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磷酸钠、CoA; 6生石灰:不能与漂白粉、鱼康、鱼安、钙、镁、重金属盐、有机络合物等混用;7漂白粉:不能与酸类、福尔马林、生石灰等混用;8高锰酸钾:与有机物如甘油、酒精等会还原脱色失效,与氨及其制剂呈絮状沉淀失效;9盐酸氢丙嗪、盐酸普鲁卡因、硫酸阿托品注射液等药物在临床上一般主张单独使用;中药与西药的配伍禁忌-物理性配伍禁忌两种或两种以上西药与中药配伍时常会引起物理变化;如在服用龙胆酊等苦味健胃药时,不能同服蜂蜜、大枣、甘草等甜味中药;因其甜味可掩盖苦味,从而减少苦对味觉神经末梢的刺激,降低其健胃的作用;中药与西药的配伍禁忌-化学性配伍禁忌地榆、石榴皮、五倍子、侧柏叶等中药含有大量鞣质,其与酶制剂同用时,由于酶制剂含蛋白质,其结构中的酰胺键或肽键可与鞣质形成牢固的氢键缔合物而致性质改变,疗效降低;含鞣质的中药亦不可与含金属离子的制剂、生物碱类药配伍,因它们可在消化道内形成难吸收的沉淀而影响疗效;含金属离子的中草药或中成药,如牛黄解毒片、牡蛎含钙、磁石含铁、滑石粉含镁、明矾含铅等,不可与四环素类药物联用,因后者的分子结构中含酰胺基和多个酚羟基,能与重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而影响吸收、降低疗效;中药与西药的配伍禁忌-药理性配伍禁忌罗布麻、人参等中草药含强心甙,故不能与西药强心甙类药配伍,以防强心甙中毒;牛黄或含牛黄的中成药,可增加水合氯醛、吗啡、苯巴比妥等西药的中枢抑制作用,故不宜相互配伍使用;临床上使用碘胺类药物,同时服用碳酸氢钠等药物的目的是碱化尿液,防止磺胺代谢产物在尿中析出沉淀;当磺胺药与含有机酸的中草药加乌梅、山茱萸及中药糖浆剂配伍时,由于有机酸对抗碳酸氢钠的碱化尿液的作用,从而增加了碘胺药对肾脏的损害;中药配伍禁忌遵循中药本草学理论,一般参考“十八反”和“十九畏”;“十八反”的具体内容是: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芨;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十九畏”的具体内容是: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临床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艾拉莫德,与甲氨蝶呤、糖皮质激素、依那西普、美洛昔康等联合用药禁忌及用法用量
![临床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艾拉莫德,与甲氨蝶呤、糖皮质激素、依那西普、美洛昔康等联合用药禁忌及用法用量](https://img.taocdn.com/s3/m/d30b742c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c5.png)
临床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艾拉莫德,与甲氨蝶呤、糖皮质激素、来氟米特、托法替布、依那西普、美洛昔康等联合用药禁忌、作用及用法用量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病。
发病初期的关节表现为关节晨僵、肿胀、疼痛等,最后可发生关节畸形,并丧失关节正常的功能。
RA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非甾类抗炎药、慢作用抗风湿药、免疫抑制剂等。
艾拉莫德是新一代有机小分子抗风湿药,具有抗炎、抑制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生成、抗骨吸收和促骨形成作用。
IGU作为免疫调节剂类抗风湿药物,不仅作用于T淋巴细胞,也作用于B淋巴细胞,调节免疫平衡,还通过抑制典型的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如核因子-κB( NF-κB) 和IL-17R通路发挥抗炎作用,IGU 可以下调循环中前炎症因子及部分炎症因子水平,从而减轻全身炎症,改善患者整体状态。
IGU用法用量:口服25mg(1片),2次/d,饭后服用,早、晚各1次。
IGU+甲氨蝶呤甲氨蝶呤仍是RA治疗的首选药物,部分患者对MTX没有表现出足够反应,出现耐药性或者不良反应对身体造成负荷过大,导致放弃继续接受MTX治疗,失去早期治疗的最佳时间,面临更严重的疾病表现。
MTX联合IGU的疗效比MTX联合羟氯喹更为明显。
MTX和IGU的联合治疗可以发挥协同作用,更好的发挥免疫调控和抗炎作用。
IGU 联合MTX可以明显缩短RA患者的晨僵时间,减少其关节疼痛数,增加关节活动度还可以明显降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清类风湿因子(RF)、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的表达水平。
用药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IGU,用法用量同上;口服MTX每周10 mg,1次/周。
疗程3个月。
IGU联合MTX治疗中重度RA临床疗效确切,可促进骨代谢,有效减轻机体炎性反应,改善关节病变,延缓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难治性RA主要指被确诊为RA后经过2种及以上抗风湿药物持续治疗半年以上,病情仍处于活动状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莫匹罗星软膏联合糖皮质激素药物外用治疗湿疹特应性皮炎的临床效果
![莫匹罗星软膏联合糖皮质激素药物外用治疗湿疹特应性皮炎的临床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277e4cf4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4c.png)
莫匹罗星软膏联合糖皮质激素药物外用治疗湿疹特应性皮炎的临床效果史可俊.涂红琴.孙文洁.吴伟庆(宜兴市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江苏 无锡 214200)【摘要】目的:研究莫匹罗星软膏联合糖皮质激素药物外用治疗湿疹特应性皮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9年1~12月150例湿疹特应性皮炎患者,随机抽签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接受糖皮质激素药物外用治疗,观察组75例接受莫匹罗星软膏联合糖皮质激素药物外用治疗,持续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皮肤病学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炎症水平。
结果:观察组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EASI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与对照组6.67%对比差异不大(P>0.05);观察组治疗2周结束时、停药后1个月DLQI评分分别为(6.57±1.06)分、(4.12±1.13)分,对照组分别为(7.89±1.26)分、(5.72±1.37)分,观察组治疗2周结束时、停药后1个月DL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停药后3个月内复发率为2.67%,低于对照组停药后3个月的复发率12.00%(P<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25、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莫匹罗星软膏联合糖皮质激素药物外用治疗湿疹特应性皮炎能较单一外用糖皮质激素药物更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复发,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治疗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湿疹;特应性皮炎;莫匹罗星软膏;糖皮质激素;外用;治疗【中图分类号】R758.23.R751.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2)05-00011-03Clinical effect of mopilroin ointment combined with corti-costeroid topical treatment for atopic dermatitis in eczemaShi Ke-jun,Tu Hong-qin,Sun Wen-jie,Wu Wei-qing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Yixing People's Hospital,Wuxi 214200,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opirocin ointment combined with glucocorticoid drug topical treatment of eczema atopic dermatitis.Methods:The study subjects were 150 patients with eczema atopic dermatitis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9,The random draw was divided into 2 groups:75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glucocorticoid topical treatment,75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mopirocin ointment combined with glucocorticoids,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 were compared after two weeks of continuous treatment score,Dermatology Quality of Life Index score,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recurrence rate,and level of inflammation.Results:The observation group EASI score was lower after 1,2week of treatment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ed group was 4.00% during the treatment period,which was not very different from 6.67%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DLQI scores at the end of 2 weeks of treatment and 1 month after drug withdrawal were(6.57±1.06)points and(4.12±1.13)poi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and(7.89±1.26)points and(5.72±1.37)points in the control group,respectively. The DLQI scores at the end of 2 weeks of treatment and 1 month after drug withdrawal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recurrence rate within 3 months after drug withdrawal in the observed group was 2.67%,lower than that observed at 12.00%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levels作者简介:史可俊(1983.10-),男,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皮肤病性病of IL-1,IL-4,IL-25 and TNF-α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2 weeks of treatment(P<0.05).Conclusion:Topical treatment of eczematous atopic dermatitis with Mobic ointment combined with glucocorticoids can more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disease than topical glucocorticoids alone,reduce recurrence,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nd have good treatment safety.【Key words】Eczema;Atopic dermatitis;Mopiroin ointment;Glucocorticoid;External use;Treatment特应性皮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湿疹,特应性皮炎与湿疹有接近的临床表现,但特应性皮炎病程常超过6个月,且停止治疗后的复发率更高,另外湿疹一般无过敏遗传病史,但特应性皮炎患者多有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家族遗传史[1]。
药物在体外相互作用药物配伍禁忌
![药物在体外相互作用药物配伍禁忌](https://img.taocdn.com/s3/m/61e8638b998fcc22bdd10d2e.png)
药物在体外相互作用药物配伍禁忌(1)静脉滴注药物配伍禁忌表①各种氨基酸营养液中不得加入任何药物②葡萄糖溶液不能加入下列药物:氨茶碱、巴比妥类、维生素B12、红霉素、氢化可的松、卡那霉素、新生霉素、磺胺药、华法令③生理盐水中不能加入两性霉素B④林格氏液中不能加入促皮质素、两性霉素B、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四环素类⑤维生素C和双黄连粉针(化学性配伍禁)(2)高风险药物※抗癫痫药物(苯妥应钠)※心血管系统的药物(普萘洛尔)※口服降糖药(格列本脲)※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红霉素)※消化系统用药(西咪替丁)1、可使地高辛血药浓度增加的药物奎尼丁、口服青霉素、四环素、红霉素、氯霉素、维拉帕米、地尔硫卓、胺碘酮、普鲁本辛、阿托品、哌唑嗪、尼卡地平、普鲁帕酮、硝苯地平、卡托普利、吲哚美辛、螺内酯等。
2、与地高辛合用有协同作用的药物双嘧达莫、吗导敏、肼屈嗪、非强心苷类强心剂、酚妥拉明等。
3、与地高辛合用可加重病情药物普萘洛尔、利血平、两性霉素B、皮质激素、排钾利尿剂、胍乙啶、依酚氯胺、硫酸镁、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琥珀胆碱、钙剂、Ⅰa类抗心律失常药等。
4、使地高辛浓度减小的药物对氨水杨酸、硝普钠、三硅酸镁、白陶土、果胶、考来烯胺、柳氮磺吡啶、新霉素、甲氯普胺、硝酸甘油等。
(二)与喹诺酮类药物相互作用的药物(1)利福平是肝药酶促剂,能增强肝药酶的活性,拮抗喹诺酮药物的活性,因此两药不宜合用。
(2)双脱氧肌酐,该药与喹诺酮类药物同时服用可增高胃内pH值,从而降低喹诺酮类药物在消化道的吸收。
(3)铁剂的螯合作用和对消化道吸收能力的影响可降低喹诺酮类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4)含铝、钙、铁等多价阳离子制剂(如氢氧化铝、乳酸钙等)由于阳离子与喹诺酮类药的4-酮氧基-3羟基发生络合反应,因此减少喹诺酮类药物的吸收。
(5)碳酸钙、小苏打、硫酸镁等药物,若与喹诺酮类药物同时服用,可明显降低喹诺酮类药物的吸收。
(6)万古霉素对喹诺酮类药物有拮抗作用,同时使用可降低喹诺酮类药物的疗效。
糖皮质激素合理应用
![糖皮质激素合理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04cf7a1ad02de80d4d840f2.png)
• 点击添加文字模板 GCs生理作用--水和电解质代谢
皮质醇在生理情况下有较弱的盐皮质激素的作用,可
通过糖皮质激素受体促进钠离子的再吸收和钾、钙、 one
磷离子的排泌,即保钠排钾钙磷作用。
皮质醇过多时,大量皮质醇可使11-羟类固醇脱氢酶的 代谢能力达到饱和而与盐皮质激素受体结合,促进肾远 曲小管钠、钾离子交换而致水钠潴留、钾离子丢失。
2. 严重感染或炎症 ➢ 严重细菌性疾病:如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重症肺炎,若伴有休克、脑病或其他与感染有关的器质性损伤等,在有 效抗感染的同时,可加用糖皮质激素以缓解中毒症状和器质性损伤;严 重病毒性疾病如急性重型肝炎等,也可用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 ➢ 病毒性感染一般不应用糖皮质激素
36
12~ 注:表中曲水安盐代西谢龙、糖代1谢.9、0抗炎作用0的比值均以5氢.化0可的松为1计5;.0等效剂量4以.0氢0化可的>松为20标0准计
• 点击添加文字模板
使用时三类药物可以相互换算如:
1、计量换算(mg): 可的松25=氢化可的松20=强的松5=强的松龙5=甲强龙4=曲安西龙4=倍他米松0.8=地塞米松0.75=氯地米松0.5
龙、氢化可的松 ,甲泼尼龙
短效激素:肾上 腺皮质功能不全 的替代治疗
品种
有钠水潴留 :泼尼松龙 、甲泼尼龙
中效激素:适合需要长期用激素治 疗的疾病,如自身免疫病(如系性 红斑狼疮)、肾病综合征、某些血 液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等。
长效激素:常
为临时性用药, 如抗过敏。
隔日疗法:泼尼松、 泼尼松龙、甲泼尼龙 冲击治疗:甲泼尼龙
• 点击添加文字模板 GCs应用的一般原则(续-4)
乳期妇女、病毒性 感染、儿童。
常见的8种用药矛盾效应【推荐下载】
![常见的8种用药矛盾效应【推荐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253facdabb4cf7ec4afed02e.png)
常见的8种用药矛盾效应【推荐下载】导语高血压患者长期服药治疗,倘若突然停药,不少病人可发生停药反应,导致血压反跳,甚至可以出现高血压危象。
安全用药很重要,如果用药不当,则很容易产生各种用药矛盾效应,少数患者尽管正常用药,依然会出现用药矛盾效应。
因此,要警惕用药不当,防止用药矛盾效应的发生,方可安全!下面列出常见的8种用药矛盾效应:1、镇静催眠药引起兴奋不安。
久用巴比妥类镇静催眠药,可产生成瘾性。
成瘾后一旦突然停药,则可产生兴奋、焦虑、头痛、震颤,甚至惊厥。
少数病人,特别是老年人,应用巴比妥类药物后可表现为兴奋,而不是抑制。
安定是一种常用的镇静催眠药,有逐渐取代巴比妥类药物的趋向,但少数人服用后也会发生兴奋、多言现象。
2、抗组胺药引起过敏反应。
临床上常用的抗组胺药苯海拉明、异丙嗪、扑尔敏等,主要用于治疗过敏性疾病,如荨麻疹、枯草热、过敏性鼻炎和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但近年来这些药物引起过敏反应的报道时有所闻。
有的可使原有过敏症状加重,有的则能产生新的过敏症状,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
3、平喘药加剧哮喘。
异丙肾上腺素舌下或喷雾给药,具有疗效迅速而强烈的优点,常可用于控制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
然而,倘若长期吸入异丙肾上腺素,则可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使哮喘更为加剧,严重者甚至可以发生猝死;色甘酸钠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支气管哮喘的预防药物,但由于该药物的药粉对呼吸道具有刺激作用,可使少数病人发生恶心、气急、胸闷,甚至还可以诱发或加剧哮喘。
因此,该药物最好与异丙肾上腺素合用。
4、糖皮质激素诱发和加重感染。
氢化可的松、强的松、地塞米松等激素类药物,具有抗炎、抗毒等作用,可用于抗严重感染。
但这类药物也能诱发和加重感染。
因为糖皮质激素本身无抗菌和抗病毒作用,长期应用能降低机体免疫力,故而容易发生继发感染。
5、抗心律失常药导致心律失常。
有些人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后,可出现心律失常或使原有的心律失常加重。
强心甙的心脏毒性可加重原有的心衰症状,并可引起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奎尼丁、达舒平有抗迷走神经功能失调作用,能加重心律失常;β-受体阻断药能抑制儿茶酚胺作用,促成折返性心律失常;洋地黄也可导致多种心律失常。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f7b45a5a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ef.png)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一、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基本概述
1.1 糖皮质激素的定义和分类
1.2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
1.3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范围
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2.1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常见适应症
2.2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剂型和用法用量
3.1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常见剂型介绍
3.2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用法用量指导
四、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和风险
4.1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
4.2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潜在风险及监测
五、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注意事项和药物相互作用
5.1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注意事项
5.2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禁忌药物及相互作用
六、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安全用药指导原则
6.1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合理用药原则
6.2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剂量减量指导
七、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监测与评估
7.1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疗效评估指标
7.2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安全监测和评估要点
八、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药物管理与质控
8.1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存储与配送
8.2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质控要求
九、附件
附件1: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常见剂型介绍表
附件2: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监测表法律名词及注释:
1.法律名词1:注释1
2.法律名词2:注释2
3.法律名词3:注释3
注: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应用中请按照药物的具体情况进行细化和完善。
我院门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处方分析
![我院门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处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71ced1f856a561253d36f34.png)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ꎬ随着社会发展ꎬ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ꎬ健康和美容的意识也在逐年增强ꎮ由于粉刺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外貌ꎬ尤其是面部ꎬ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带来了很大影响ꎮ我们应对其进行多方位和更深入地分析研究ꎬ使患者早日摆脱困扰ꎮ我院皮肤科粉刺门诊中药处方用药符合中医理论ꎬ有针对性ꎮ对中医药治疗而言ꎬ辨证论治是根本ꎬ合理配伍是关键ꎬ安全有效是目的ꎮ希望通过这次的处方统计和分析ꎬ对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提供有益参考ꎮ参考文献1 郭际ꎬ沈映君ꎬ解宇环ꎬ等 连翘挥发油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J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ꎬ2005ꎬ27(3):136 ̄1372 高光武ꎬ李玲ꎬ等 黄芩提取物的抗炎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ꎬ2014ꎬ30(6):550 ̄5523 候小亮ꎬ崔应珉 薏苡仁为主治疗脂溢性痤疮 J 中医学报ꎬ2012ꎬ5:634 ̄635我院门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处方分析朱毓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海警总队医院ꎬ浙江嘉兴314000)摘要:目的㊀了解我院门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ꎮ方法㊀抽取我院2018年4月~6月所有的门诊处方ꎬ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品种㊁数量㊁使用科室㊁合理性等进行统计分析ꎮ结果㊀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门诊各科使用广泛ꎬ占总处方数的13 88%ꎬ其中以内科和皮肤科使用率最高ꎮ结论㊀我院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基本合理ꎬ但仍存在部分不合理㊁滥用情况ꎬ需待改进ꎮ关键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ꎻ处方分析中图分类号:R969 3㊀文献标识码:B㊀文章编号:1006 ̄3765(2019) ̄11 ̄08108 ̄0243 ̄02㊀㊀糖皮质激素属于类固醇激素ꎬ是由肾上腺皮质最中层束状带分泌的一种代谢调节激素ꎬ在体内作用广泛ꎮ生理情况下主要是影响正常物质的代谢过程ꎬ包括糖代谢㊁蛋白质代谢㊁脂肪代谢㊁水和电解质代谢等 1 ꎮ药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还具有抗炎㊁抗毒㊁抗休克和免疫抑制等作用ꎮ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ꎬ严重程度与用药时间和用药剂量成正比ꎬ与一些药物合用时ꎬ会增加病情ꎬ例如与蛋白质同化激素一起使用后ꎬ会导致水肿现象的增加ꎬ与三环类抗抑郁药合用ꎬ可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进一步的升高 2 ꎮ因此临床上应根据卫生部颁布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使用指导原则»ꎬ规范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ꎬ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ꎮ1㊀资料与方法1 1㊀一般资料㊀抽取我院2018年4月~6月门诊处方共计107656张ꎬ涉及多个科室ꎮ1 2㊀方法㊀根据«新编药物学» 3 ㊁«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㊁«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药品说明书等资料ꎬ对我院门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品种㊁数量㊁处方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ꎮ2㊀结果在门诊107656张处方中ꎬ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处方有14950张ꎬ占总处方数的13 88%ꎬ其中口服用糖皮质激素使用最多的是醋酸泼尼松片ꎬ其次是甲泼尼龙片和地塞米松片ꎻ静脉用糖皮质激素使用最多的是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ꎬ其次是倍他米松注射液㊁氢化泼尼松针和甲泼尼龙针ꎻ吸入用糖皮质激素最多的是普米克令舒ꎮ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各科室的使用情况(见表1)ꎮ表1㊀4月~6月各科室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情况外科内科骨科儿科皮肤科五官科肝病科肿瘤科眼科口腔科总计泼尼松片380208080510410020072011205401009830地塞米松片40020008004000380920甲泼尼龙片1805010606010802040510630009570地塞米松针5218044108815015112471436倍他米松针008904050000134氢化泼尼松针0060074000080甲泼尼龙针00000000404普米克令舒6635232223814300008243㊀分析与讨论3 1㊀概况㊀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作用多样ꎬ临床使用广泛ꎬ我院使用情况基本合理ꎬ使用率达到13 88%ꎬ特别是泼尼龙片ꎬ因其费用低㊁适用范围广㊁副作用小ꎬ临床使用最多ꎮ但也342StraitPharmaceuticalJournalVol31No 112019存在个别科室有滥用情况ꎮ在这次抽取的三个月门诊处方中ꎬ发现临床存在一些不规范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情况ꎮ3 2㊀各科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分析㊀外科有临床诊断发热待查㊁腹痛待查使用泼尼龙片和地塞米松针ꎬ临床不应把激素药作为 解热镇痛 药使用ꎬ在发热原因未明前ꎬ过快退热会掩盖症状ꎬ增加诊断和治疗难度ꎮ内科和儿科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主要存在的不合理现象是适应症不适宜和遴选药品不适宜ꎮ上呼吸道感染主要为病毒性感染ꎬ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无抗病毒作用ꎬ用后反而使机体防御能力降低ꎬ感染扩散ꎬ病情加重ꎮ急性扁桃体炎联合使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或甲泼尼龙)以达到消炎止痛的目的ꎬ虽然能改善早期的红肿热痛症状ꎬ但糖皮质激素也会导致机体免疫抑制ꎬ诱发或加重感染ꎬ增加治疗难度ꎮ在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的患者中ꎬ选择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ꎮ吸入用糖皮质激素品种的选择不能随意被全身用糖皮质激素代替ꎬ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为水溶性ꎬ需经肝脏转化后在全身起作用ꎬ局部雾化吸入时ꎬ产生的雾化颗粒较大ꎬ大多沉积在大气道ꎬ肺内沉积率低下ꎬ局部抗炎作用弱ꎮ肾内科使用最多的是甲泼尼龙片ꎮ甲泼尼龙是甲泼尼松的活性代谢产物ꎬ服用后不需要肝脏转化就可产生作用ꎬ更适合肝功能损伤的患者ꎮ器官移植患者ꎬ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排异反应ꎮ另外ꎬ糖皮质激素对吞噬细胞也有抑制作用ꎬ可促进其吞噬处理ꎬ减缓淋巴细胞的分裂与繁殖ꎬ对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有治疗效果ꎮ骨科临床诊断为手外伤的患者联合使用抗生素和地塞米松或泼尼松ꎬ诊断为关节炎的患者开具倍他米松针ꎮ根据«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使用指导原则»ꎬ糖皮质激素不应用于创伤修复期ꎬ防止创伤愈合迟缓ꎬ常规的软组织挫伤㊁骨挫伤都不建议使用糖皮质激素ꎮ对肌肉骨骼和软组织疾病ꎬ糖皮质激素疗法是常规疗法的辅助治疗ꎬ不能代替常规疗法ꎮ非甾体类药物ꎬ如美洛昔康或塞来昔布ꎬ不建议与糖皮质激素联用ꎬ糖皮质激素能刺激胃酸㊁胃蛋白酶的分泌并抑制胃黏液分泌ꎬ降低胃黏膜的抵抗力ꎬ可诱发或加剧胃十二指肠溃疡ꎬ严重者甚至造成消化道大出血或穿孔等并发症 4 ꎬ二者合用会加重消化道损伤ꎮ皮肤科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率仅次于内科ꎮ皮肤科临床诊断带状疱疹ꎬ处方中使用甲泼尼龙片来达到止痛效果ꎬ带状疱疹患者本身免疫力低下ꎬ使用激素后会导致免疫力更差ꎬ反而加重病情ꎮ临床诊断为湿疹的儿童患者ꎬ皮肤科开具泼尼松片口服也是不合理的ꎬ一般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即可ꎬ无需应用全身性的糖皮质激素ꎬ五官科使用糖皮质激素主要用于急性咽炎㊁过敏性鼻炎㊁中耳炎等ꎬ以甲泼尼龙片使用率最高ꎮ地塞米松针使用最多的是加入滴耳液中治疗急性中耳炎ꎬ虽有文献报道过这类用法可以提高疗效ꎬ但每种剂型都有特定的用途ꎬ建议换用含有糖皮质激素的滴耳液ꎮ眼科主要用于急性结膜炎㊁角膜炎㊁角膜异物等ꎬ使用频率不高ꎬ但建议根据疾病特点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ꎬ避免口服糖皮质激素和外用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ꎬ能单一使用就避免联合用药ꎬ以免加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ꎮ肝病科主要用于急慢性肝炎ꎬ建议使用时选用适合肝功能损伤的甲泼尼龙片ꎮ肿瘤科抽查中发现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与利尿药联用ꎮ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㊁免疫抑制作用ꎬ在恶性肿瘤治疗过程中ꎬ可以作为化疗方案的组成药物直接抗肿瘤ꎬ还可以治疗恶性肿瘤的某些合并症和相关不良反应ꎮ而恶性肿瘤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水肿又需要服用利尿药ꎬ此时两类药物需要合用ꎮ糖皮质激素联合排钾利尿药使用可致严重低血钾ꎬ并由于水钠潴留而减弱利尿药的排钠利尿效应ꎮ因此两药合用应采取适当的解决措施ꎬ比如减少钠的摄入㊁注意钾离子的补充等ꎮ口腔科主要为单一用药ꎬ主要使用地塞米松治疗冠周炎㊁尖周脓肿㊁根尖周炎㊁软腭黏膜糜烂等ꎬ用于改善炎症㊁肿胀等症状ꎮ主要的不合理是对于一些局部的炎症治疗ꎬ糖皮质激素已被作为常规用药了ꎮ3 3㊀讨论㊀从这次抽查结果分析来看ꎬ我院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基本上合理ꎬ但有些临床科室还是存在一些不合理和滥用现象ꎮ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上的治疗效作用和效果是肯定的ꎬ但治疗同时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往往对患者造成严重的损伤ꎬ尤其是不合理使用和滥用ꎬ如诱发或加重感染ꎬ消化道出血等ꎮ规范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是临床合理用药需要重视的问题ꎬ应加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学习ꎬ提高医生对糖皮质激素的认识ꎬ严格掌握适应症㊁禁忌症ꎬ不可盲目应用ꎬ要根据疾病的性质㊁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激素ꎬ足量足疗程ꎬ不宜随意选用ꎬ能用小剂量就不用大剂量ꎬ能口服或外用就不静脉给药ꎬ能短期用药就避免长期应用ꎮ医院要限制没有适应症而使用糖皮质激素的现象ꎬ药师做好处方审查和点评工作ꎬ及时与临床医生沟通ꎬ共同促进合理用药ꎬ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ꎮ参考文献1 张红雨 某三甲医院门诊糖皮质激素全身用药使用情况分析 J 北方药学ꎬ2017ꎬ14(10):178 ̄1792 罗英龙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及其不良反应分析 J 特别健康论著ꎬ2018ꎬ2(14):223 陈新谦ꎬ金有豫ꎬ汤光 新编药物学 M 1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ꎬ2011ꎬ609 ̄6174 卫生部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使用指导原则 S 2011 ̄02 ̄16442海峡药学㊀2019年㊀第31卷第11期。
临床常见药物配伍禁忌
![临床常见药物配伍禁忌](https://img.taocdn.com/s3/m/9e9d149c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f7.png)
临床常见药物配伍禁忌在临床治疗中,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常常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药物。
然而,并非所有的药物都能随意搭配使用,不恰当的药物配伍可能会导致药效降低、不良反应增加,甚至产生严重的毒性反应。
因此,了解临床常见药物的配伍禁忌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
一、化学性配伍禁忌化学性配伍禁忌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从而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1、酸碱中和反应酸性药物如维生素 C 注射液与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注射液混合,会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导致药物失效。
2、沉淀反应某些药物混合后会产生沉淀,如氯化钙注射液与碳酸氢钠注射液混合,会生成碳酸钙沉淀。
同样,头孢曲松钠与含钙溶液(如葡萄糖酸钙注射液)配伍时,会形成不溶性沉淀。
3、氧化还原反应维生素 C 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与具有氧化性的药物如高锰酸钾混合,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两者的药效降低。
4、络合反应四环素类药物能与钙、镁、铝等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从而影响其吸收和药效。
二、物理性配伍禁忌物理性配伍禁忌是指药物混合后,出现物理性质的改变,如溶解度降低、混悬液分层、溶液变色等。
1、溶解度改变有些药物在混合后溶解度会降低,如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在水中溶解度较小,当与其他水溶性药物混合时,可能会因溶解度降低而析出结晶。
2、混悬液分层一些混悬剂在混合后容易分层,影响药物的均匀性和使用效果。
3、溶液变色某些药物混合后会发生颜色变化,如多巴胺注射液与碳酸氢钠注射液混合后会逐渐变成粉红色至紫色。
三、药理性配伍禁忌药理性配伍禁忌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时使用时,由于药理作用相反或相似,导致药效降低或增强,甚至产生不良反应。
1、作用相反的药物如吗啡具有中枢抑制作用,而纳洛酮是阿片受体拮抗剂,具有中枢兴奋作用,两者配伍使用会抵消彼此的药效。
2、作用相似的药物同时使用两种作用机制相似的降压药,如硝苯地平与氨氯地平,可能会导致血压过度下降,增加低血压的风险。
社区抗过敏和糖皮质激素药物的综合合理用药
![社区抗过敏和糖皮质激素药物的综合合理用药](https://img.taocdn.com/s3/m/8578c996f121dd36a32d8280.png)
社区抗过敏和糖皮质激素药物的综合合理用药作者:钱宁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0年第41期过敏性疾病在社区也是比较常见的,这讲我们将结合2009年国家基本药品目录,介绍抗过敏药的综合合理使用。
虽然糖皮质激素也用于抗过敏,但是还有其他的用途,所以我们单独介绍。
社区主要抗过敏药物种类抗组胺类药物这类药物中氯苯那敏、苯海拉明、赛庚啶、异丙嗪等已经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而西替利嗪(仙特敏)、阿伐斯汀、阿司咪唑(息斯敏)没有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主要用于治疗皮肤科、呼吸科、鼻科、眼科等的过敏性疾病。
其他雷公藤多苷、硫唑嘌呤已经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酮替芬没有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类风湿疾病,其中酮替芬主要用于治疗过敏性哮喘。
社区糖皮质激素种类短效类氢化可的松已经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而泼尼松龙未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主要用于治疗过敏性疾病、非感染性炎症、类风湿疾病等。
中效类泼尼松已经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而甲泼尼龙未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主要用于治疗过敏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的化疗等。
长效类地塞米松已经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主要用于治疗过敏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的化疗等。
主要利尿剂和良性前列腺增生药的综合合理使用抗组胺类药物此类药物除了特别注意本身的不良反应外(如头晕头痛、恶心、乏力嗜睡等),社区使用时特别需要注意的是:①因有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故服用期间不宜驾驶车辆、操作机器或从事高空作业;②新生儿、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青光眼、症状性前列腺肥大及肠梗阻者禁用;③本品可增强中枢神经抑制药的作用,应避免合用;④本品可干扰口服抗凝药(如华法林)的活性,降低其疗效。
其他类抗过敏药物此类药物除了注意本身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作用、生育抑制等)外,社区使用时特别需要注意的是:①肝或肾功能不全、严重心血管疾病和造血系统病变患者慎用;②哺乳妇女、孕妇不宜使用;③本品与糖皮质激素合用可增强疗效,合用时应减少激素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类药物莫与糖皮质激素合用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主要有氢化可的松、泼尼松、泼尼松龙、地塞米松、甲泼尼龙、曲安奈德、倍他米松等。
此类药物具有抗炎、抗免疫、抗毒素、抗休克等作用,可用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活动性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性红斑狼疮等胶原性疾病、严重的支气管哮喘、皮炎、过敏性疾病、急性白血病及感染性休克等,在临床中应用广泛。
但在应用过程中,有些药物会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相互作用,在使用时应注意。
排钾利尿药这类药物主要有呋塞米、布美他尼、托拉塞米、氯噻酮、吲达帕胺、氢氯噻嗪、碳酸酐酶抑制剂等。
糖皮质激素与这些排钾利尿药联用,可导致严重的低血钾,并且糖皮质激素的水钠潴留作用会减弱利尿药物的利尿效应。
抗真菌药两性霉素B为抗人体深部组织真菌感染的药物,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合用,会导致或加重低血钾,使真菌病灶扩散,还会造成肝损害等。
酮康唑、伊曲康唑可抑制糖皮质激素在体内的消除,抗真菌药物会抑制肝药酶对糖皮质激素在肝脏中的代谢,还有可能使内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受到抑制,出现不良反应。
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巴比妥等。
这类药物为肝药酶诱导剂,可促使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肝脏中的排泄,使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药效降低。
抗菌药氨基糖甙类药物如与糖皮质激素合用,同样会导致糖皮质激素的作用降低,因氨基糖甙类等也为肝药酶诱导剂,也可使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肝脏中的代谢加快。
氯霉素可使糖皮质激素效力增强,氯霉
素为肝药酶抑制药,抑制糖皮质激素在肝脏中的代谢。
此外,糖皮质激素可使甲硝唑从体内排泄加快,与肝药酶有关。
解热消炎镇痛药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双氯芬酸、布洛芬、酮洛芬、萘普生等解热消炎镇痛药与糖皮质激素联用,易导致消化性溃疡等并发症。
糖皮质激素可使水杨酸盐的消除加快,疗效也降低,与对氨基乙芬合用,可增加对肝脏的毒性。
降糖药糖皮质激素可促进糖异生,减少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与利用,从而使血糖升高,减弱口服降血糖药物或胰岛素的作用。
强心甙糖皮质激素与强心甙联用,能增加洋地黄毒性及心律失常的发生,其原因是糖皮质激素的水钠潴留和排钾作用而致。
蛋白质同化激素如甲睾酮、比唑甲氢龙、达那唑、丙酸睾酮等,蛋白质同化激素与糖皮质激素合用,可增加水肿的发生率,诱发或加重痤疮。
此外,糖皮质激素能使灭活疫苗抗体减少,故在接种前2周内应禁止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
还有些药物与糖皮质激素合用会发生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与糖皮质激素联用可能发生高血压危象;与抗凝剂联用,可降低抗凝作用等。
所以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时,要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