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语文15古代诗歌四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思念故乡的家书要传到哪里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3.读懂诗情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交流点拨】首联:点题。“青山”指北固山,诗人在船上,“客路”即驿道,想象船到镇江后, 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 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句,又是为颈联中“江春”句作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 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这么快,怎能不令人感慨系之!这两句不仅写景逼真,叙事贴切,而 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尾联:诗人离家日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新年来到,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自己旅食他乡,久 不得归,见到此景,情何以堪?由此他自然想到要借大雁来给他传递家书了。全诗陈陈相因, 浑然一体。 ②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交流点拨】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 乡思愁绪。 ③探究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 【交流点拨】“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 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 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 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 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全诗和谐优美。 ④名句赏析。 【交流点拨】“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章法上看,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也就是说它 跟诗人的乡愁有关。“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 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 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 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 使人愁”相比,显得开朗一些。 ⑤小结: 《次北固山下》这首诗抒写诗人泛舟东行,停船北固山下,见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而引发的 怀乡情思,融写景、抒情、说理于一炉。全诗和谐优美,妙趣横生,堪称千古名篇。 拓展延伸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当堂训练 教学至此,��
15 古代诗歌四首 第一课时
《观沧海》《次北固山下》 出示目标 1.学习《观沧海》《次北固山下》,了解诗词有关知识,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提高古诗文修养。 3.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准确背诵诗歌。 4.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预习导学 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有哪些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唐诗、宋词、元曲) 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文体链接 乐府诗:乐府诗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 来的汉代诗歌。汉乐府掌管的诗歌按作用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 使用的效庙歌词,其性质与《诗经》中的“颂”相同;另一部分则是采集民间流传的无主名 的俗乐,世称之为乐府民歌。《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都是汉乐府民歌,后者是我国古 代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 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律诗:律诗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 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 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次北固山下》每句五个字,所以称五言律诗, 简称五律;《钱塘湖春行》每句七个字,所以称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一首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第一联(第 1、2 句)称“首联”(或起联),第二联(第 3、 4 句)称“颔联”,第三联(第 5、6 句)称“颈联”,第四联(第 7、8 句)称“尾联”(或结联)。 律诗既讲平仄、押韵,又讲对仗,故写作较难。 作者链接 曹操(公元 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今安徽省亳县)。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和 诗人。曹操雅爱诗章,好作乐府歌词,今存二十一篇。著作有《魏武帝集》,已佚。他的诗 歌散文清峻整洁,气魄雄伟,慷慨悲凉,篇中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了汉末人民的苦 难生活。 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官洛阳尉。早有 文名,往来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其诗流传不多。 背景链接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他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的途中。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 建安十一年(公元 206 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 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北上征伐 乌桓。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 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把前后的事件联系起来,我们可以 看出,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战争了。而《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途中经过 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 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一定会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
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因而成为一篇优秀的作 品。 《次北固山下》是王湾在先天年间或开元初年游历江南时所作,格调壮美,意境开阔,预示 了盛唐诗歌健康发展的前景。据说,宰相张说曾亲自将这首诗题写于政事堂。明代胡应麟认 为诗中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二句,是区别盛唐与初唐、中唐诗界限的标志。可见 这首诗在当时及后世受到普遍重视。 合作探究 (一)《观沧海》 1.读准字音: 碣(jié)澹(dàn)竦峙(sǒng zhì)瑟(sè) 2.读通诗意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真是幸运极了,就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3.读懂诗情 ①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交流点拨】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②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交流点拨】 1 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 2 层(3~8 句):描写海水与山岛。(实景) 3 层(9~12 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想象)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③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诗人是怀着怎样的感情描绘大海形象的? 【交流点拨】此诗前一部分写大海景象,视野广阔,也能见出诗人胸怀之博大,但跟后一部分 比,气象则略逊一筹。“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 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诗人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 为即将挥师南下统一中国解除了后顾之忧。在踌躇满志的时候,他借大海的形象抒发了建功 立业的愿望,写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雄浑诗句。 ④小结: 《观沧海》以诗言志,借景抒情,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 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字里行间洋溢 着饱满的激情。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实景给人身临其境之 感,虚景以其新奇激发读者的想象,诗人以沧海自比,表现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二)《次北固山下》 1.读准字音:悬(xuán) 2.读通诗意 在青山之外旅行,在绿水之中行舟。 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显得更宽阔。顺风行船一帆高挂。 夜将尽未尽的时候,一轮红日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思念故乡的家书要传到哪里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3.读懂诗情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交流点拨】首联:点题。“青山”指北固山,诗人在船上,“客路”即驿道,想象船到镇江后, 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 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句,又是为颈联中“江春”句作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 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这么快,怎能不令人感慨系之!这两句不仅写景逼真,叙事贴切,而 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尾联:诗人离家日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新年来到,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自己旅食他乡,久 不得归,见到此景,情何以堪?由此他自然想到要借大雁来给他传递家书了。全诗陈陈相因, 浑然一体。 ②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交流点拨】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 乡思愁绪。 ③探究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 【交流点拨】“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 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 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 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 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全诗和谐优美。 ④名句赏析。 【交流点拨】“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章法上看,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也就是说它 跟诗人的乡愁有关。“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 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 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 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 使人愁”相比,显得开朗一些。 ⑤小结: 《次北固山下》这首诗抒写诗人泛舟东行,停船北固山下,见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而引发的 怀乡情思,融写景、抒情、说理于一炉。全诗和谐优美,妙趣横生,堪称千古名篇。 拓展延伸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当堂训练 教学至此,��
15 古代诗歌四首 第一课时
《观沧海》《次北固山下》 出示目标 1.学习《观沧海》《次北固山下》,了解诗词有关知识,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提高古诗文修养。 3.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准确背诵诗歌。 4.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预习导学 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有哪些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唐诗、宋词、元曲) 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文体链接 乐府诗:乐府诗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 来的汉代诗歌。汉乐府掌管的诗歌按作用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 使用的效庙歌词,其性质与《诗经》中的“颂”相同;另一部分则是采集民间流传的无主名 的俗乐,世称之为乐府民歌。《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都是汉乐府民歌,后者是我国古 代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 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律诗:律诗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 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 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次北固山下》每句五个字,所以称五言律诗, 简称五律;《钱塘湖春行》每句七个字,所以称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一首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第一联(第 1、2 句)称“首联”(或起联),第二联(第 3、 4 句)称“颔联”,第三联(第 5、6 句)称“颈联”,第四联(第 7、8 句)称“尾联”(或结联)。 律诗既讲平仄、押韵,又讲对仗,故写作较难。 作者链接 曹操(公元 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今安徽省亳县)。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和 诗人。曹操雅爱诗章,好作乐府歌词,今存二十一篇。著作有《魏武帝集》,已佚。他的诗 歌散文清峻整洁,气魄雄伟,慷慨悲凉,篇中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了汉末人民的苦 难生活。 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官洛阳尉。早有 文名,往来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其诗流传不多。 背景链接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他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的途中。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 建安十一年(公元 206 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 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北上征伐 乌桓。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 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把前后的事件联系起来,我们可以 看出,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战争了。而《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途中经过 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 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一定会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
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因而成为一篇优秀的作 品。 《次北固山下》是王湾在先天年间或开元初年游历江南时所作,格调壮美,意境开阔,预示 了盛唐诗歌健康发展的前景。据说,宰相张说曾亲自将这首诗题写于政事堂。明代胡应麟认 为诗中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二句,是区别盛唐与初唐、中唐诗界限的标志。可见 这首诗在当时及后世受到普遍重视。 合作探究 (一)《观沧海》 1.读准字音: 碣(jié)澹(dàn)竦峙(sǒng zhì)瑟(sè) 2.读通诗意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真是幸运极了,就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3.读懂诗情 ①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交流点拨】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②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交流点拨】 1 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 2 层(3~8 句):描写海水与山岛。(实景) 3 层(9~12 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想象)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③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诗人是怀着怎样的感情描绘大海形象的? 【交流点拨】此诗前一部分写大海景象,视野广阔,也能见出诗人胸怀之博大,但跟后一部分 比,气象则略逊一筹。“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 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诗人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 为即将挥师南下统一中国解除了后顾之忧。在踌躇满志的时候,他借大海的形象抒发了建功 立业的愿望,写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雄浑诗句。 ④小结: 《观沧海》以诗言志,借景抒情,诗人写沧海,抒发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 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字里行间洋溢 着饱满的激情。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实景给人身临其境之 感,虚景以其新奇激发读者的想象,诗人以沧海自比,表现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二)《次北固山下》 1.读准字音:悬(xuán) 2.读通诗意 在青山之外旅行,在绿水之中行舟。 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显得更宽阔。顺风行船一帆高挂。 夜将尽未尽的时候,一轮红日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