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技术及其应用》PPT课件
核体系培训学习课件
了解事故处置的程序和方法,包括事故调查、原因分析、责任追究和 整改措施等。
06
核体系的未来发展
新型核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第四代核能技术
研究更高效、更安全的核反应堆设计,提高核燃 料的利用率和减少核废物的产生。
聚变能技术
探索利用核聚变反应产生能量的可行性,解决能 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
核废料处理、核安全、未来核能技术等。03ຫໍສະໝຸດ 核体系的基础理论原子物理基础
01
02
03
原子结构
电子云模型、能级与轨道、 自旋与磁矩
原子光谱
发射与吸收光谱、精细结 构与超精细结构
原子性质
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电 负性
原子核结构模型
原子核的组成
质子、中子、核子间的相互作用
原子核的大小与形状
核半径、核密度分布、核形变
反应截面的定义与测量、反应速率与反应 截面的关系
核反应动力学
核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动量、角动量守恒 定律
04
核体系的应用领域
能源领域:核能发电与核燃料循环
核能发电原理与技术
介绍核裂变和核聚变两种发电方式, 阐述核电站的工作原理、主要设备及 其运行过程。
核能发电的优势与挑战
分析核能发电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和 作用,探讨其经济性、环保性、安全 性等方面的优势与挑战。
法。
剂量评估
掌握剂量评估的方法和工具,如 个人剂量计、环境剂量率仪等。
健康影响评估
了解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健康的潜 在影响,学习健康影响评估的方
法和流程。
应急响应与处置措施
应急计划
熟悉核设施应急计划的内容和实施流程,了解应急组织、通讯和协 调等方面的要求。
《核能及其应用》 知识清单
《核能及其应用》知识清单一、核能的基本原理核能,也被称为原子能,是通过核反应从原子核释放的能量。
这一过程主要基于两种核反应方式:核裂变和核聚变。
核裂变是指重原子核(如铀、钚)在吸收一个中子后分裂成两个或多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和中子。
这个过程会产生连锁反应,因为释放出的中子可以继续引发其他原子核的裂变。
核聚变则是将轻原子核(如氢的同位素氘和氚)在极高的温度和压力下结合成较重的原子核(如氦),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核聚变是太阳等恒星产生能量的主要方式。
二、核能的优点1、能量密度高核能的能量密度远远高于传统的化石能源。
少量的核燃料就能产生大量的电能,这使得核能在满足大规模能源需求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2、低碳排放与燃烧化石燃料相比,核能发电在运行过程中几乎不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3、稳定性高核能发电不受气候、季节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能够稳定地供应电力,为电网提供可靠的基础负荷。
4、占地面积小相比其他一些能源生产方式,核电站的占地面积相对较小,能够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产生大量的电能。
三、核能的缺点1、核废料处理问题核反应产生的放射性废料具有高度的危险性,需要妥善处理和长期储存。
目前,核废料的处理仍然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难题。
2、安全风险虽然核电站采取了多重安全措施,但一旦发生严重的核事故,如切尔诺贝利和福岛核事故,其后果将是极其严重的,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长期的影响。
3、建设成本高核电站的建设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包括前期的研发、设计、建造以及后期的维护和退役处理等。
4、公众认知和接受度由于核事故的影响以及对放射性的恐惧,公众对核能的接受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
四、核能的应用领域1、核能发电这是目前核能最主要的应用领域。
核电站通过核反应堆产生热能,将水加热成蒸汽,驱动涡轮机转动,进而带动发电机发电。
2、核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放射性同位素在医疗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液相色谱-核磁共振技术及其应用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五、液相色谱-核磁共振技术及其应用
(一)方法特点
NMR对所有含检测核的化合物均有响应,
具有极大的通用性;NMR存在的明显不足是 灵敏度较低,要求达到良好的分离,另外溶 剂峰抑制技术会损失附近的样品信号,影响 结构的准确解析。
五、液相色谱-核磁共振技术及其应用
(二)基本操作模式
连续流动操作模式 停流操作模式 峰存贮操作模式
五、液相色谱-核磁共振技术及其应用
(一)连续流动操作模式
样品通过HPLC常规检测器出口,用毛细 管直接连接到专用NMR探头的液槽,随着色谱 分离连续获得NMR图谱,一次分析可得到所有 组分的NMR信息。
五、液相色谱-核磁共振技术及其应用
(二)停流操作模式
当样品色谱峰最高点到达NMR液槽的中 心位置时,停止流动,进行一维或二维的 NMR采样,直至获得良好的NMR谱。然后再 启动输液泵,恢复正常的HPLC条件,继续下 一色谱峰的NMR测定。
第十七章 药品质量控制中现代分析方法的进展
五、液相色谱-核磁共振技术
五、液相色谱-核磁共振技术及其应用
MS无法完全解决位置异构、立体异构 等化学问题,20世纪90年代后期液相色 谱技术-核磁共振联用(LC-NMR)分析 技术已进入实用阶段,弥补了MS的不足, 正成为药物杂质鉴定、药物体内外代谢产 物结构鉴定、天然产物化学筛选等研究领 域最有价值的分析技术之一。
五、液相色谱-核磁共振技术及其应用
(三)峰存贮操作模式
当欲分析组分较多而各组分的含量较低时, 为避免由于多次暂停液相分离而带来的峰扩散 现象,可采用此模式。正常色谱分离时,当紫 外检测器检测到色谱峰时,将流出物收集并暂 时贮存到不同的毛细管回路中,由NMR谱仪逐 一离线测定各流分。
核能及其应用二
核反应堆中反应处于临界 状态
2.临界状态、临界尺寸、临界质量
临界状态时,反应堆内核燃料的质量称为临界质量, 堆芯体积称为临界体积
可证明:
临界尺寸
其中L 为中子扩散长度
L ke 1
临界体积
L3 Ke 1 32
临界质量
rL3 Ke 1 32
r是堆中物质的平均密度。
一座天然铀石墨反应堆的临界体积: 立方形,229m3,每边6.12m; 圆柱形,211m3, 高6.44m,半径 3.23m; 球形181m3,半径3.51m。
零功率堆也是一种试验堆,其功 率低于100W。主要用于模拟研究新型 准的各种物理性能,取得数据为新型 堆的设计提供依据。相对地说,这种 反应堆就很小,但与一般实验室的仪 器设备相比,它也算庞然大物。此堆 可建在城市中。
动。 力堆
用于核潜艇生产蒸汽,推动汽轮机。 民用方面,用一种强烈感情影响而产生的 奇怪现象。工业化国家中,那些非常关注 潜伏着的、由散发到大气中的数十亿吨温 室气体引起的灾难性温室效应的人,基本上 也是那些最反对核能的人。或者说,那些 能够非常透彻地看清楚全球变暖问题的那 些人,往往是最强烈反对这一问题最现实 解决方案的人。
《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及其应用》 讲义
《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及其应用》讲义一、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基本概念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将一个动物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另一个去掉细胞核的卵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成一个新的个体。
这个过程就像是给一个失去核心的“房子”重新安装一个“指挥中心”,让它能够重新运作起来。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了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通过细胞核移植,我们可以将优良的遗传物质传递下去,创造出具有特定性状的动物个体。
二、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的操作步骤1、供体细胞的准备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供体细胞。
这些细胞可以来自已经分化的体细胞,比如皮肤细胞、肌肉细胞等,也可以是未分化的胚胎干细胞。
选取的细胞要处于良好的生理状态,以确保细胞核的完整性和功能正常。
2、受体细胞的准备受体细胞通常是去核的卵细胞。
去除卵细胞的细胞核是一个精细的操作,需要借助显微镜和微操作工具,以保证去核的准确性,同时又不损伤卵细胞的其他结构和功能。
3、细胞核的移植将准备好的供体细胞的细胞核,小心地注入到去核的卵细胞中。
这一步骤要求非常高的操作精度,以确保细胞核能够完整地进入卵细胞,并与卵细胞的细胞质相互融合。
4、重组细胞的激活和培养细胞核移植完成后,需要对重组细胞进行激活,使其开始发育。
这可以通过化学物质或者电刺激等方法来实现。
激活后的重组细胞会被放入适宜的培养环境中,让其继续发育。
5、胚胎移植当重组胚胎发育到一定阶段后,将其移植到代孕母体的子宫内,让其继续发育直至出生。
三、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应用领域1、畜牧业在畜牧业中,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可以用于快速繁殖优良品种。
比如,对于产奶量高、肉质好的奶牛或肉猪,可以通过细胞核移植技术大量复制具有这些优良性状的个体,从而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头奶牛产奶量特别高,通过细胞核移植,我们可以让更多的奶牛拥有这样的高产奶基因,是不是就能为奶制品行业提供更多的优质奶源呢?2、医学领域(1)器官移植利用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可以培育出具有人类基因的动物器官,用于人类的器官移植。
第六章 核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90Y
2.667 d
β- 2280.1(99.99) 90Sr(β-);89Y(n,γ)
109Pd 13.701 h
β-
1027.9(99.9) 108Pd(n,γ)
131I 8.0207 d
β-
606.3(89.9) 131Te(β-)
153Sm 46.284 d
β-
635.3(32.2); 808.2(17.5)
目前最常用的PET显像剂为18F-FDG(18F标记的一种 葡萄糖的类似物-氟化脱氧葡萄糖)。
2020/3/4
核技术应用概论——核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12
PET/CT
将PET和CT整合在一台仪器上,两者轴心一致,共 用一个扫描床,组成一个完整的显像系统,可以同时获 得CT解剖图像和PET功能代谢图像,两种图像优势互补, 使医生在了解生物代谢信息的同时获得精准的解剖定位, 从而对疾病做出全面、准确的判断。
11
主要原理——“活体生化显像”
PET利用发射正电子的核素标记一些生理需要的化合 物或代谢底物如葡萄糖、脂肪酸、氨基酸、水等,引入 体内后,应用正电子扫描机而获得体内化学影像,也称 之为“活体生化显像”。广泛用于肿瘤、冠心病和脑部 疾病的诊断和指导治疗。
PET使无创伤性的、动态的、定量评价活体组织或 器官在生理状态下及疾病过程中细胞代谢活动的生理、 生化改变,获得分子水平的信息成为可能,这是目前其 它任何方法都无法实现的。
α粒子的LET(传能线密度)高,能量为4MeV~8MeV的α粒子 在组织中的射程约为25~60μm,与细胞的直径相当,用α放射性核 素体内治疗肿瘤其能量聚积最集中。
β粒子在组织中具有一定的射程,药物不一定必须跨膜进入细胞 才能起治疗作用。β粒子在组织中聚积的能量均匀而分散,不如α粒 子集中,尽管β粒子的能量沉积还是局限在较小的范围,即使药物 的肿瘤选择性非常好,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大量杀伤正常 细胞。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辐射工艺辐射消毒灭菌)课件
1921年,美国出现了利用X 射线杀死肉类 中螺旋线虫的专利。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辐射工艺、辐射消毒、灭菌)
6
一、原子辐射研究的历史发展
美国最早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开始进行辐射 (照)保藏食品的研究,当时主要是用于军 事上。1943年发表了对汉堡包进行辐照杀 菌的论文后,美国由此解决了海军食品保 存问题。尔后研究遍及美国90多所大学及 科研单位。
➢ 单位时间内的剂量当量称为剂量当量率, 其单位用rem·s-1或rem·h-1等表示。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辐射工艺、辐射消毒、灭菌)
15
二、食品辐射装置
➢食品的辐射装置包括辐射源、防 护设备、输送系统和自动控制与 安全系统。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辐射工艺、辐射消毒、灭菌)
16
二、食品辐射装置
1. 辐射源
✓食品辐照应用现状及展望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辐射工艺、辐射消毒、灭菌)
3
第一节 食品辐射(照)的意义及特点
食品的辐射保藏?
是利用射线照射食品,灭菌、杀虫,
抑制鲜活食品的生命活动,从而达
到防霉、防腐、延长食品货架期目
的的一种食品保藏方法。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辐射工艺、辐射消毒、灭菌)
4
一、原子辐射研究的历史发展
➢辐射源是食品辐射加工的核心部分,它可以 分为放射性同位素和电子加速器两大类。
(1) 放射性同位素 60Co辐射源、 137Cs辐射源
(2) 电子加速器
电子射线、X射线
核技术应用及进展(辐射工艺、辐射消毒、灭菌)
17
二、食品辐射装置
1. 辐射源
2. (2) 电子加速器 电子射线
电子射线射程短,密度大,穿透力差,一 般适用于食品表面的照射。如对易腐食品 辐射时,选定适当的“加速能”,就可使 射线不穿透食品内部,只进行表面杀菌。
核技术及其应用
二、核武器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1、核武器分类 核武器可从释放能量原理、作战使用目的、运 载(投送)方式等角度分类。 (1)运载(投送)方式分类 核导弹 核航弹 核炮弹 核地雷 核鱼雷 核深弹 核水雷
二、核武器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2)由于爆炸原理和杀伤因素的不同,可以分 为:
A、第一代核武器(原子弹) B、第二代核武器(氢弹) C、第三代核武器-特殊效能核武器 (中子弹、冲击波弹shock weapon、 增强X射线弹、核电磁脉冲弹、 等离子体武器、感生放射弹 ) D、第四代核武器(聚变弹、反物质弹、粒子束武器、金属氢武器)
(13) 1972~1973年,以色列宣布制造成功第一 枚核武器。 (14) 1974年5 月18日,印度进行了第一次地下 核试验1998年5月11日和13日连续进行了代号为 “沙赫迪”的 5 次地下核试验,并宣称已掌握了 热核武器技术。 (15) 1998年5月28日和30日,巴基斯坦进行了6 次地下核试验。
三、核武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五个主要核国家的核武库情况
年份 1945 1951 1961 1971 1981 1991 2002 美国 6 640 24111 26365 23031 18306 10600 苏/俄 0 25 2471 13092 32049 28595 8600 英国 0 0 50 220 350 300 200 法国 0 0 0 45 274 540 350 中国 0 0 0 100 330 435 400 总数 6 665 26632 39822 56034 48176 20150
三、核武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发展趋势 2001年12月,美国国防部《核态势评估》:把 俄罗斯、中国、朝鲜、伊拉克、伊朗、叙利 亚、利比亚作为核攻击对象。 美国——“新三位一体”战略力量 俄罗斯——继续以陆基导弹为主体发展核 力量,同时加强空基核力量。 日本——具备发展战略核武器的实力基础。
核医学课件教学图片
核能源的应用范围
1
军事应用2Βιβλιοθήκη 核武器是核能源的一种重要应用。
3
能源生产
核能源作为清洁能源,用于发电和供应 能源。
科学研究
核能源用于物理学和化学等领域的研究。
核医学概述
1 定义
核医学是一门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进行诊断、治疗和研究的医学领域。
2 发展历史
核医学起源于20世纪中叶,迅速发展成为一门重要的医学专业。
核医学的风险防控
放射性物质防护
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降低暴露 于放射性物质的风险。
辐射监测
定期对工作环境和人员进行辐射 监测,确保安全。
应急疏散与救援
制定应急疏散方案,并进行定期 演练,提高应对能力。
案例分析与探讨
1
病例研究
通过实际病例的分析,了解核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2
讨论和分享
探讨核医学的挑战和发展,分享经验和解决方案。
核医学课件教学图片
欢迎来到核医学课件教学图片的世界,通过精美的图片和布局,带你领略核 医学的广阔领域和临床应用。
示意图及其作用
示意图的重要性
核医学示意图可以帮助解释抽象 的概念,提供可视化的理解。
诊断过程中的示意图
示意图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理解 核医学诊断过程,增加信心。
安全示意图
安全示意图可提醒人们在核医学 环境中注意放射性物质的风险和 预防措施。
3 技术原理
核医学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发出的射线进行诊断或治疗。
放射性同位素的种类
γ-射线 β-射线 α-射线
多用于诊断,也可用于放疗 用于放疗和治疗 多用于研究和治疗
核医学临床应用
癌症诊断
核医学可用于早期癌症的检测 和分析。
文本挖掘核心技术及其应用ppt
关键需求
分析商品之间的内在关联 发现有价值客户 对用户行为进行预测
28
应用
——电子商务网站
网站产品评论挖掘:IT168网站是中国指导IT产品采购的知名媒体品牌,是国内最大、最
权威的导购咨询网站之一。从IT168网站下载三种产品的评论,分别是:诺基亚5320XM的 206篇评论、诺基亚5800XM的205篇评论和富士S5205EXR的72篇评论。如,以下是诺基亚 5320XM的一篇评论:
23
应用
——网络舆情监控
通过对网络信息中的犯罪信息量的 分析计算来反映网民的安全感, 并进行分级; 通过对政府工作相关语料的褒贬分 析计算来描述公众对政府工作的满 意程度,并进行分级。
24
应用
——企业竞争情报系统
面临的问题
企业情报采集效率低和实时性差 信息孤岛,缺少跨部门情报资源共享 情报内容存在重复性,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
类别2: 关键词:旅游、黄金、游客、记者、旅行社、 中国、国家、假日、北京、线路
类别3: 关键词:公司、企业、招聘、面试、求职、专业、 职业、学生、大学、人才
……
9
信息抽取
信息抽取是从文本中抽取指定的一类信息(事件、事实)并将其形成结构化的数据, 填入一个数据库中以供用户查询使用。
10
信息抽取
11
步骤: 文本源 原始数据
预处理 分词
词性标注 去除停用词
特征识别 特征词提取
特征标注
如功能、价格、 屏幕等
分:褒、中、贬 强度:良好、优秀
语义极性分析 分类和结果评价
极性词识别
分类
和强度确定 句子极性
结果评价
分析
程度副词和极性词
应用
MR检查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TE(回波时间):900脉冲 与产生回波之间的时间。TE 的长、短决定着能否显示出 组织间T2的差别,使用长TE 能显示出组织间T2信号强度 的差别。
精选ppt
18
TR,TE与加权像的关系
加权成像 TR(ms)
T1WI T2WI PdWI
短 ≤500 长 ≥2000 长 ≥2000
TE(ms) 短 ≤30 长 ≥60 短 ≤30
或三种信号改变的影像。
精选ppt
78
4、流动效应:在SE序列中,由于血 管内血流的快速流动,MR接收不 到信号,使流空的血管腔呈黑影 ,称为流空现象。当然,流动血 液的信号还与流动方向、流动速 度以及层流和湍流等有关。在某 些状态下,流动的血液也可表现 为明显高信号。
精选ppt
79
人体正常组织在T1WI和 T2WI上的灰度
精选ppt
71
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 ):是静注高浓度Gd-DTPA 进行MRI的动态成像,借以评 价毛细血管床的状态与功能 。主要用于肿瘤和心、脑缺
血性病变的诊断。
精选ppt
72
脑皮质功能定位:应用血
氧浓度依赖(BOLD)技术
显示刺激诱发的脑局部灌注
官组织之间的结构显示清
楚,有利于病变的三维定
位。
精选ppt
77
3、MR的图像是以不同灰度的黑白 影构成,在描述时,不论在那种图像上 ,都用信号的高低来表示,高信号表 示白影,中等信号表示灰影,低信号 表示黑影。也可用T1或T2的长、短 来描述,如长T1和短T2表示为低信 号黑影,短T1和长T2表现为高信号 白影。混杂信号表示包括上述两种
1978年才用于临床。
核技术应用农业
▪ 1958年,美国国家原子能实验中心开展了大规模田间辐射育种研究。日本用射 线对水稻农林8号进行田间照射,获得545个突变体,提高了蛋白质的含量。
▪ 1964年美国利用热中子辐射,培育出抗倒伏、早熟、高产的“路易斯”软粒小 麦…
插入
指一个或一段核苷酸插入到DNA链中。
DNA分子结构变化
▪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通常可引起一定的表型变化,对生物可能产生4种后果: 致死性; 丧失某些功能; 改变基因型(Genotype)而不改变表现型(Phenotye); 发生了有利于物种生存的结果,使生物进化,这正是诱变育种的基
础。
DNA分子结构变化
▪ 这种利用射线诱发生物遗传性的改变,经人工选择培育新的 优良品种的技术就称为辐射育种技术。
辐射育种的发展历程
▪ 自1927年美国Muller发现X射线能诱发果蝇产生大量多种类型的பைடு நூலகம்变以 来,辐射技术在农业育种上的应用,在20世纪经历了一个突飞猛进的发 展历程,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辐射育种的发展历程
▪ 中国的辐射育种起步于1958年,起步晚但成绩巨大,育成的品种数与推 广面积均居世界领先地位。
▪ 自20世纪50年代后半叶以来,已先后育成水稻、小麦、大豆等各种作物品种品 系20多个;采用辐射育种方法以及辐射育种与其他育种方法相结合,选育出大 面积推广应用的植物良种达数百个。
▪ 年增产粮食30亿千克~40亿千克,皮棉4亿千克~4.5亿千克,油料2.5亿千克 ~3亿千克,经济效益达30亿元~40亿元。
电离辐射损伤生物大分子 DNA分子结构变化
▪ 脱氧核糖核酸(DNA)是生物体中一类最基本的大分子,是遗传信息的 载体,指导着蛋白质和酶的生物合成,主宰着细胞的各种功能。
《核能及其应用》 讲义
《核能及其应用》讲义一、核能的基本原理核能,这个听起来神秘而强大的能源形式,其实源于原子核内部的结构变化。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某些方式使原子核发生分裂或聚合,从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当原子核发生裂变,比如铀-235吸收一个中子后分裂成两个较小的原子核,并同时释放出两到三个中子和大量的能量。
而这些释放出的中子又能继续引发其他铀-235原子核的裂变,形成链式反应,持续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核聚变则是让轻原子核,比如氢的同位素氘和氚,在极高的温度和压力下聚合在一起形成较重的原子核,如氦原子核,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二、核能的优点核能具有许多显著的优点,这使得它在能源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首先,核能的能量密度极高。
少量的核燃料就能产生大量的能量。
与传统的化石燃料相比,核能所需的燃料量极少,就能持续供应大量的电力。
其次,核能是一种相对清洁的能源。
在正常运行情况下,核能发电不会像燃烧化石燃料那样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和污染物,对缓解气候变化和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再者,核能的供应相对稳定。
不像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受到天气和季节的影响,核电站可以持续稳定地运行,为电网提供可靠的电力支持。
三、核能的应用领域1、核能发电核能发电是目前核能最主要的应用领域。
核电站通过核反应堆将核能转化为热能,再通过蒸汽轮机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最后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营需要严格的安全标准和监管措施,以确保核辐射不会对环境和公众造成危害。
目前,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发展核能发电。
一些国家如法国,其核能发电占总发电量的比例相当高。
我国也在稳步推进核电站的建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
2、核能在医学中的应用核能在医学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放射性同位素可以用于诊断和治疗疾病。
例如,碘-131 常用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钴-60 可用于肿瘤的放射治疗。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技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药物,能够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癌症和其他疾病。
核医学ppt【130页】
放射卫生防护
防护目的Objective of radioactivity protection
防止一切有害的非随机效应。是基于任何照射 都将产生一定的危害,应避免一切不必要的 照射的观点。
将随机效应的发生机率降低到被认为可以接受 的水平。
防护基本原则 放射实践正当化 放射防护最优化 个人剂量限制化
核医学的主要任务
应用核科学技术探索生命现象的本质和 客观规律;
揭示在正常及异常条件下疾病发生发展 和转归的机理;
在临床医学上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 提供评价依据及手段;
核物理基础
原子的基本结构 与基本概念
X代表元素符号 N代表中子数 Z代表质子数 A代表原子的质量数
AZXN
核素: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与能量 nuclide 状态的一类原子 AZXN
AZX——
A-4 Z-2
Y
+
42He+Q
衰变
核衰变时放射出粒子的衰变
-衰变(beta decay) AZX——ZA+1Y+ -++Q
+衰变 AZX——ZA-1Y+ + + +Q
电子俘获 AZX +-01e——ZA-1Y+
衰变(gamma decay)
核衰变时放射出粒子的衰变
AM Z
X——
屏蔽和准直作用 保证影像的分辨率和定位的准确
信号分析和 数据处理系统
SPECT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 SPECT相当于大视野照相机,其探头系统为一 旋转型照相机,它围绕病人作1800或3600旋转, 每隔一定角度采集图象,通常是以每隔30或60采 集一帧图象或3600采集64张图象。然后通过计 算机处理、重建成断层显像。目前探头已发展到
核磁共振技术及应用
MRI is used for imaging of all organs in the body.
NMR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 ①利用一维、二维甚至三、四维谱进行 蛋白质的三维结构以及蛋白质与其它分 子相互作用的研究; • ②利用一维、二维谱,进行核酸的三维 结构及其与其它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 • ③利用一维、二维谱研究生物膜的动态 结构等。
核磁共振在医学上的应用
NMR成象技术与临床检测 NMR成像技术以其无辐射损伤、无 破坏性、无试剂侵入、能获得全立体图 像等突出优点很快就受到科学界的重视, 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其几乎集各种医学 成像的优势于一身,很快就在临床定位、 诊断和治疗监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用核磁共振层析“拍摄”的脑截面图象
NMR在植物代谢研究中的应用
生态型植物代谢组学研究: Kim 等对中国卷心菜和韩国卷心菜提取物进行1H-NMR 和主成 分分析,结果表明对 2 种地区卷心菜代谢组分分类起主要贡献 作用的化合物被定性为 4- 氨基丁酸、甲酸、天冬酰氨酸、亮氨 酸、异亮氨酸、O- 磷酸胆碱、乙酸苯酯、苯基丙氨酸、丁酸盐 、蔗糖、酪氨酸和缬氨酸,这些代谢物主要受到气候和地质条 件影响有所变化。 受外界刺激后植物自身免疫应答: Canam 等应用基于核磁共振代谢轮廓分析和 PCA 分析技术研究 伊索比亚芥黄籽和褐籽的耐盐性,发现黄籽代谢产物中色氨酸 和甲酸含量增加,脯氨酸和苏氨酸也有所变化,结果表明褐籽 比黄籽有更好的耐盐性
THE END
THANKS
• Ratnayske 等发现熟南瓜的细胞壁多糖成分与生种类植物代谢物组学研究: • Yang 等通过对爵床科植物穿心莲代谢物中 4 种主要 的萜类化合物1H-NMR 的定量检测,得到结果与高效 液相色谱检测结果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冲击波 (3)早期核辐射 (4)核电磁脉冲 剩余核辐射: (5)放射性沾染 日本遭受打击情况 核杀伤破坏因素视频 “核冬天” “核夏天”
三、核武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五个主要核国家的核武库情况
年份 1945 1951 1961 1971 1981 1991 2002
(中子弹、冲击波弹shock weapon、 增强X射线弹、核电 磁脉冲弹、 等离子体武器、感生放射弹 ) D、第四代核武器(聚变弹、反物质弹、粒子束武器、金属氢武器)
2、爆炸二方式、核武器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1)大气层核爆炸
(2)高空核爆炸(爆炸高度大于30千米)
(3)地(水)下核爆炸
二、核武器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6) 1941年,日军偷袭珍珠港和美国参战促使
“曼哈顿计划”出台。
(7) 1942年,芝加哥大学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反 应堆。
(8) 1945年7月,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西
部的沙漠中爆炸。 视频1
视频2
1、核武器的诞生 (9)“曼哈顿工程” 耗资20亿美元,在二战即将结束时研制出三颗原子弹:
“小玩意儿”——内爆式钚弹
第十四章 核化生武器
西安交通大学军事教研室
核化生武器
定义:分别利用核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原理所制造的,是性质完全不同的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特点:破坏大
毁伤广
投掷方式相近
第一节
核技术及其应用
第二节
化学武器
第三节
生物武器
第一节 一、核技术与核武器的发展
二、核武器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三、核武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四、核裁军与核军控 五、核武器的防护
美国 苏/俄 英国
6
0
0
640 25 0
24111 2471 50
26365 13092 220
23031 32049 350
18306 28595 300
10600 8600 200
法国 0 0 0 45 274 540 350
中国 0 0 0 100 330 435 400
总数 6 665 26632 39822 56034 48176 20150
第三节 一、生物武器概述
二、生物武器的伤害作用 三、生物战剂的伤害特点 四、生物武器的防护
生物武器
1、什么是生物一武器、生物武器概述
生物武器是指生物战剂及其施放装置。
伤害人员、牲畜和危害农作物,致病微生物 (包括细菌、立克次体,衣原体、病毒等)所产 生的毒素叫生物战剂,装有生物战剂的各种炸弹、 导弹弹头和气容胶发生器等叫生物武器。
2012年12月31日之前,美俄核弹头数量
1700~2200枚
四、核裁军与核军控 2、关于《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1963年,美、苏、英《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
1996年9月,联合国大会《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149个条约签署国
1、观测:光学五器、材核、雷武达器、核的爆防炸观护测仪
2、防护: (1)对人员的防护 A、利用地形地物防护B、开阔地上防护 C、利 用建筑物防护D、利用工事防护(警报器、人防工 事与国防工事)E、伤员抢救 (2)对放射性沾染的防护。着装;遮盖等。
毒剂再生云
2、毒剂二的分、类 化学武器的分类及其特点
根据其毒理作用,可分为六种: (1)神经性毒剂(又称含磷毒剂,如沙林 、VX等)。 (2)糜烂性毒剂(主要有芥子气、路易氏气)。 (3)全身中毒性毒剂(主要有氢氰酸、氯化氰等)。 (4)失能性毒剂 猫失能后怕老鼠 (5)窒息性毒剂 (6)刺激性毒剂
化学武器视频
1、发现 三、化学武器的防护
(1)听 (2)看 根据植物颜色判毒 (3)综合判断 德国“狐”式侦毒车 2、防护 对人、物资、器材进行防护。 英国s-10面具;我国64、65式面具;德国透气防护服 3、急救 针对6种毒剂分别挽救。 4、消毒 对人员的皮肤、眼睛、呼吸道、服装及地面 等进行消毒。
(2) 1939年3月,费米他还向美国海军提出了用铀的裂变释放能量的原理制造 原子弹的设想,未引起美国海军领导人注意。
(3) 1939年8月,爱因斯坦受美国科学家们的委托,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写信, 建议美国尽早研制原子弹。
1、核武器的诞生
(4)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5) 1939年10月11日,罗斯福果断地决定成立 “铀顾问委员会”。
存放的化学弹。
一、化学武器发展简况
3、 二战后,美国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使用化学武器。 4、1980年9月至1988年8月的两伊战争中大规模使用化学武器。
美国演习化学战
1、化二学、武器化的学伤害武形器式及的特分点类及其特点
(1)伤害形式:
毒剂初生云 毒剂液滴
(2)杀伤特点: 剧毒性 多样性 空间流动性 持续性
核军备竞赛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 (古巴导弹危机)
70年代初开始谈判
《美苏第一阶四段限、制战核略裁武器军条约与》核军控
《美苏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
《消除美军中程和中近程导弹条约》
《削减战略武器条约》
《关于进一步削减战略武器条约》
美国2001年12月13日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
2002年5月24日《美俄关于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
美国演习化学战
日本在我国放置的化学弹
失能的猫怕老鼠
根据植物颜色判毒
德国“狐”式侦毒车
英国S-10面具
我国64、65式面具
德国透气防护服
鼠疫杆菌、炭疽杆菌、葡萄球菌
霍乱弧菌、布鲁氏杆菌
天花、牛痘苗、单纯疱疹、牛痘病毒
光辐射伤害
光辐射伤害
核冬天
大火
浓烟
尘埃
黑死病肆虐欧洲
黑死病传播途径
体试验数据 侵华日军第731部队遗址“调查731部队活体实验罪行的美军获得的情
报,对于未来的美国细菌武器计划,拥有最大限度的价值”——威洛比
731部队细菌战诉讼团代表和 日本声援者在日游行
日本遭受核打击惨象
日本遭受核打击惨象
日本遭受核打击惨象
大爆炸
感谢下 载
四、生物武器的防护
1、侦察和判断 (1)从袭击景象进行判断 (2)从发病情况判断
2、防护 (1)对生物战剂气溶胶的防护 (2)对敌投带菌昆虫的防护。
3、预防措施
封存在仓库中的美核导弹
W79型中子弹
中国的原子弹研制情况
中国的原子弹研制情况
我们今天要比昨天更强大,我们不但要 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还要有原子弹。在今 天这个世界上,我们要不受别人的欺负,就 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1346年引起的欧洲黑死病;
一、生物武器概述
2、生物战剂分类,共分6类28种,有细菌类(如鼠 疫杆菌、炭疽杆菌等);病毒类,立克次体类、衣 原体类、毒素类、真菌类。 各种生物病毒
731细菌部队
3、基因武器 一、生物武器概述
在生物遗传工程技术的基础上,用人为的方 法,按照军事上的需要,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复 制大量致病微生物的遗传基因,并制成生物战所 用的制剂将其放入施放装置内,就构成了基因武 器。基因武器也叫遗传工程武器,由于是用来攻 击特定人类种族,故也称为“种族武器”和“种 族炸弹”。
(4) 1953年8月6日,苏联也进行了氢弹的原 理性试验。
2、核武器发展与核军备竞赛
(5) 1954年2月,美国进行了可作实战应用的氢弹试 验。
(6) 1955年11月23日,苏联也进行了实用性的氢弹 试验。
(7) 1957年5月15日,英国成功地爆炸了一枚百万吨 级的氢弹。
(8) 1960年2月13日,法国在北非撒哈拉沙漠地区成 功地进行了首次核试验。
SARS病毒
一、生物武器概述
4、禁止生物武器公约 1971年12月,联合国就批准通过了《禁止生物武器公约》
美国国防部前部长科恩在注射 炭疽疫苗,前参联会主度谢尔
顿在排队等候
美军士兵进行防化演习
1、生二物、战剂生侵物入人武体器的途的径伤害作用
2、生物战剂的致病症状
三、生物战剂的伤害特点
1、有传染性 2、传染途径多、救治复杂 3、不易侦检,杀伤范围广 4、作用时间长,危害作用大 5、有潜伏期
三、核武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发展趋势 2001年12月,美国国防部《核态势评估》:把俄罗斯、中国、朝鲜、伊拉克、伊朗、
叙利亚、利比亚作为核攻击对象。 美国——“新三位一体”战略力量 俄罗斯——继续以陆基导弹为主体发展核
力量,同时加强空基核力量。 日本——具备发展战略核武器的实力基础。
1、美俄(苏)的核四裁军、条约核裁军与核军控
“埃博拉”病毒
沙林毒气事件
沙林毒气事件
现代化学战之父——佛里茨•哈伯
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被日军毒气毒死的中国儿童
731本部大楼 731部队俯瞰图
731部队
731部队
731部队
筱冢良雄站在中国受害者碑旁忏悔
“他们说,我也是侵略战争的受害者“
美国政府档案:美曾购买日731部队人
3、消除 (1)对地面的消除。 (2)对人员服装的消除。
第二节
一、化学武器发展简况 二、化学武器的分类及其特点 三、化学武器的防护
化学武器
一、化学武器发展简况 1、用来毒害人畜的化学物质叫毒剂。
“化学武器之父”哈伯教授, 1915年4月22日首次使用。 钢瓶吹送,李文斯投射器;导管发射化学弹、火箭炮发射化学弹 2、二战时,德国研究使用;美国等国研究使用;日本在我国使用情况,日本所
(9) 1961年10月30日,苏联在新地岛上空进行了当 量为5000万吨级的氢弹试验。图片
2、核武器发展与核军备竞赛
(10) 1964年10月16日,我国在新疆罗布泊地区成功地进行了首次原子弹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