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的机遇与眼光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1905年至1924年之间,爱因斯坦的研究兴趣主 要在广义相对论。作为科学革命,广义相对论在人类历 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其设想宏伟、美妙、广邃,催生了令 人敬畏的宇宙学,而且它是一个人独自孕育并完成的, 这一切让我想起《旧约》里的创世篇(不知爱因斯坦本 人是否曾想起这个比较)。
当然,我们很自然也会想起其他的科学革命,例如 牛顿的巨著、狭义相对论、量子力学。不同之处在于: 牛顿的工作确实是宏伟、美妙、广邃的。对。可是在他 之前有伽利略、开普勒,还有更早的数学家和哲学家们 的成果。他也不是当时唯一在寻求万有引力定律的人。 狭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也都是影响深远的革命。可是 它们是当时许多人研究的热门课题,都不是由一个人 所创建的。
自地。”
的确,孤持、距离、自由的眼光是互相联系的特
征,是所有科学、艺术与文学创造活动中一个必要因
素。
1905年,爱因斯坦另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成果是
他于3月间写的论文“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启发
性观点”。这篇文章首次提出了光是带分立能量为 hv
的量子。常数 h 由普朗克于1900年在其大胆的关于黑
体辐射的理论研究中提出。然而,在接下来的几年里,
的意义是两回事。每一个重要的理论都被它的发现者
之前的人说过了。”
洛伦兹和庞加莱都没有抓住那个时代的机遇。他
们致力于当时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即运动系统中的电
动力学,可是他们都错失良机,因为他们死守着旧观
念,正如洛伦兹自己后来所说的一样。爱因斯坦没有错
失良机是因为他对于时空有更自由的眼光。
他追寻此更简单的理解方式,六年以后提出了狭
时,推荐书上说:“总之,我们可以说几乎没有一个现代
物理学的重要问题是爱因斯坦没有做过巨大贡献的。
当然他有时在创新思维中会错过目标,例如,他对光量
子的假设。可是我们不应该过分批评他,因为即使在最
准确的科学里,要提出真正新的观点而不冒任何风险
是不可能的。”
这封推荐书写于1913年,其中被嘲笑的光量子假
设指的就是上述爱因斯坦于1905年大胆提出的想法。
何的时期以后,他就改变了。他改变了他的想法。他的 那种对物理学的伟大创意也随之改变了。”
拉比是否正确?爱因斯坦有没有改变呢? 答案是:爱因斯坦的确改变了。改变的证据可以在 他1933年的斯宾塞演讲《关于理论物理的方法》中找 到:“……理论物理的公理基础不可能从经验中提取, 而是必须自由地创造出来……经验可能提示适当的数 学观念,可是它们绝对不能从经验中演绎而出……但 是创造源泉属于数学。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我认为单 纯的思考可以抓住现实,正如古人梦想的一样。” 虽然你可以同意或反对这些非常简要的论点,但 是你必须同意它们强有力地描述了爱因斯坦在1933年 关于如何做基础理论物理的想法,而且此想法相对于 他早年的想法有极大的变化。 爱因斯坦自己对这一变化非常清楚。在他70岁出
而广义相对论却是爱因斯坦独自一人通过深邃的 眼光,宏伟的设想,经过七八年孤独的奋斗,建立起来 的一个难以想像的美妙体系。这是一次纯粹的创造。
他的新眼光 改写了基础物理学的发展进程
爱因斯坦逝世50年来,他的追求已经渗透了整个 理论物理基础研究的灵魂,这是他的勇敢、独立、倔强 和深邃眼光的永久证明。
广义相对论代表引力场的几何化。自然而然它使 爱因斯坦接着提出电磁场的几何化。从而又产生了将 所有自然力几何化的想法,即统一场论。此发展成为他 后半生的研究重点,但他的努力没能成功。
可是爱因斯坦不理这些嘲笑,继续把他的想法向前推
进,于1916至1917年确定了光量子的动量,进而发展为
1924年对康普顿效应的划时代的认识。
在那些年里,即在1924年康普顿效应确立之前,
爱因斯坦完全孤立,因为他对光量子的深邃眼光不被
物理学界所接受。
广义相对论是他的一次纯粹的创造
关于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没有抓住什么机遇:他 创造了这个机遇。这是一次纯粹的创造。
英国科学家认为,这个观 点并不违背大脑神经科学,同时 还揭示了大脑的另外一个秘密, 那就是大脑可能需要1万小时的 时间消化、吸收,才能真正掌握 和运用一种专业技能。还是以爱 迪生为例,他之所以能修炼成天 才,其中的奥秘就在于他从小就 喜欢玩新花样,琢磨新东西,长 此以往,他发明创造的灵感就超 乎常人了。
爱因斯坦有机会修正200多年前牛顿所创建的体 系。可是这个机会当然也对同时代的科学家们开放。的 确,自从1881年迈克尔逊-莫雷首次实验以及1887年第 二次实验以来,运动系统中的电动力学一直是许多人在 钻研的热门课题。令人惊奇的是,当爱因斯坦仍在苏黎 世念书时,他已经对这个课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899 年他曾写信给他后来的太太米列娃:“我还了赫姆霍 兹的书,现正在非常仔细地重读赫兹的电力传播的著 作,因为我以前没能明白赫姆霍兹关于电动力学中最 小作用量原理的论述。我越来越相信今天所了解的运 动物体的电动力学与实际并不相符,而且可能有更简单 的理解方式。”
这里,拉格朗日引用的是牛顿的巨著《自然哲学的 数学原理》中第三卷即最后一卷前言中的话:“现在我 要演示世界体系的框架。”
拉格朗日显然非常嫉妒牛顿的机遇。可是爱因斯 坦对牛顿的公开评价给我们不一样的感觉:“幸运的 牛顿,幸福的科学童年……他既融合实验者、理论家、 机械师为一体,又是阐释的艺术家。他屹立在我们面 前,坚强、自信、独一无二。”
有哲学,但也没有物理学。正是26岁的爱因斯坦敢于质
疑人类关于时间的直觉观念,坚持同时是相对的,才从
而打开了通向微观世界的新物理学之门。
几乎今天所有的物理学家都同意是爱因斯坦创
建了狭义相对论。这对庞加莱和洛伦兹是否公平?要
讨论这个问题,让我们先引用英国数学家怀特海的话:
“科学的历史告诉我们:非常接近真理和真正懂得它
普朗克变得胆怯,开始退缩了。而1905年的爱因斯坦不
仅没有退缩,还勇敢地提出关于光量子的“启发性观
点”。这一大
胆的观点当时
完全没有受到
人们的赞赏,
从以下的几句
话就可以看出
这一点:八年
后,当包括普
朗克在内的一
些德国知名科
学家提名爱因
德国物理学家、量子物理学 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普朗克
斯坦为普鲁 士科学院院士
由于没成功,也由于自20世纪20年代初,爱因斯 坦将其注意力几乎全部放在这项研究上而忽略了像固 体物理和核子物理这些新发展的领域,他经常遭受批 评,甚至嘲笑。他对于统一场论的投入被描述为着魔。 这种批评的一个例子是拉比于1979年在普林斯顿举行 的爱因斯坦百年纪念上所讲的话:“当你想起爱因斯坦 于1903或1902年至1917年的工作时,那是极其多彩的, 非常有创造力、非常接近物理,有非常惊人的洞察力; 然而,在他不得不学习数学,特别是各种形式的微分几
大、辉煌?
更自由的眼光使他抓住了时代的机遇
26岁的爱因斯坦敢于质疑人类关于时间的直觉观 念,从而打开了通向微观世界的新物理学之门。
19 0 5 年通常 称为阿尔伯 特·爱 因 斯 坦 的“奇 迹 年”。在那一年,爱因斯坦引发了人类关于物理世界的 基本概念(时间、空间、能量、光和物质)的三大革命。 一个26岁、默默无闻的专利局职员如何能引起如此深 远的观念变革,因而打开了通往现代科技时代之门?当 然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可是,我们也许可以分析 他成为这一历史性人物的一些必要因素。
河南省商丘市一高 张东 29
科学人文 CULTURE
术和文学创作上的重要性。我认为他的观念与上述的
远距离眼光是一致的,只是在不同的学术领域而已。在
最权威的爱因斯坦的科学传记《上帝是微妙的……》
中,作者选择这样一个词来描写爱因斯坦的性格:孤
持,并且在第三章的最开始引述《牛津英文词典》对该
词的解释:“与其他人保持距离;单独地、孤立地、独
因斯坦,而是庞加莱。庞加莱在1905年的前一年的演 光。按照这一比喻,我们可以说洛伦兹失败了是因为他
讲《新世纪的物理学》中有这样一段:“根据相对性原 只有近距离眼光,而庞加莱失败了是因为他只有远距
则,无论是对于固定不动的观察者,或是对于作匀速 离眼光。
运动的观察者,物理现象的规律应该是同样的。这样
星际交流
30
十载寒窗为一朝功成名就,百年孤独求一纸鱼跃龙门,预祝江苏省泰州中学09年高考再创佳绩! 江苏省泰州中学 严浩
破解爱迪生的秘密 ◆ 赵尚泉/文
说到电灯和录音机的祖师爷, 人们马上会想到闻名世界的 伟大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人 们在赞叹他的成功时,往往说他 是个天才,但他自己却反对这种 说法,他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 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伟大的相对论变换公式的人。之
前,荷兰物理学家洛伦兹曾写出
这个公式,所以当时这个公式以 洛伦兹变换命名,现在仍然是这
荷兰物理学家、相对论的先驱洛伦兹
法国数学家、相对论的先驱庞加莱
星际交流
云飘飘兮,天湛蓝,大科技兮,惊层颠。愿《大科技》越办越好,与世界同类杂志齐头并进。愿爱
《大科技》的朋友加我QQ:514586643。
名人名言
28
为寻求真理的努力所付出的代价,总是比不担风险地占有它要高昂得多。
——莱辛
本文作者像
样。可是洛伦兹也没能抓住同时的相对性这个革命性 思想。1915年他写道:“我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我死守一
个观念:只有变量 t 才能作为真正的时间,而当地时间 t′ 仅能作为辅助的数学量。”
这就是说,洛伦兹有数学,但没有物理学;庞加莱
首先,爱因斯坦极其幸运:他出生于合适的时代, 当物理学界面临着重重危机时,他的创造力正处于巅 峰。换句话说,他有机会改写物理学的进程,这也许是
爱因斯坦
自从牛顿时代以来独一无二的机遇。这种机遇少之又 少。E.T.贝尔的《数学精英》引用了法国数学家拉格朗 日的话:“虽然牛顿确实是杰出的天才,但是我们必需 承认他也是最幸运的人:人类只有一次机会去建立世 界的体系。”
科学人文 CULTURE
爱
因Fra Baidu bibliotek
编者按:今年是爱因斯坦诞辰130周年,我们摘编了杨振 宁先生于2005年7月在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上所作的演讲,
以此来纪念这位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伟人。
斯
坦
20世纪初对物理学
的
家来说是难得一遇的时 机。历史上从来没有那么
机
多革命性的新思想、新发 现在短短二三十年内如潮
水般涌现出来。有人说,
中国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强调过“心理距离”在艺
我们不能,也不可能辨别我们是
处于静止还是处于匀速运动状
态。”
这一段不仅介绍了相对性
这个概念,而且显示出了异常的
哲学洞察力。然而,庞加莱没有
完 全 理 解这 段 话在 物 理学上 的
意义:同一演讲的后几段证明他
没有抓住同时的相对性这个关键
性、革命性的思想。
爱 因 斯 坦也 不是首位 写 下
遇
在那个年代,即使是才能 上属于二流、三流的科学
与
家也能做出一流的工作。 科学史上也从来没有过在
那么短的时间内出现那么
眼
多的天才。但是即使群英 荟萃,有一个人也依然那
光
么醒目,像大熊星座一样 ◆
居于群星之首,他就是爱 杨 振 因斯坦。在对他无限景仰
宁
的同时,人们不禁要问,
\
文
是什么机遇和个人特质成
就了爱 因 斯 坦 一 生 的 伟
要有自由的眼光,必须能够同时近观和远看同一
义相对论。
问题。远距离眼光这一常用词就显示了保持一定距离
当时许多科学家对这个课题也极感兴趣。庞加莱 在任何研究工作中的必要性。可是只有远距离眼光还
是当时两位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他也正在钻研同一 不够,必须与近距离的探索相结合。正是这种能自由调
个问题。事实上,相对性这一名词的发明者并不是爱 节、评价与比较远近观察的结果的能力形成了自由的眼
美国一位作家所著的《出类 拔萃之辈》一书中讲述的一个真 实故事,恰巧能生动印证这个观 点。这个故事讲述了英国甲壳虫 乐队的成功秘决。这个乐队4名
成员在早期职业生涯中每周演出 7天、每天8小时;到成名时, 他们已公开表演1200次,所有 演出时间累计达1万小时,远远 超过其他乐队各自全部的演出时 间。
但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应该 怎样度量?喜欢叫真儿的研究人 员对这一谜题进行了研究。德国 柏林音乐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 一般人要想成为顶尖运动员、音 乐家、棋手等天才式的人物,至 少要苦练1万小时。换句话说, 成就天才的“百分之九十九的汗 水”就是大约1万小时的苦练。 研究人员以一组小提琴练习者为
研究对象,调查研究的结果显 示,这些小提琴练习者从5岁开 始学拉小提琴,每周练习2至3 小时,练习时间随年龄增长而增 加;到20岁时,这批学生中的佼 佼者人均练习时间累计已达1万 小时左右;而那些表现相对逊色 的学生,练习时间累计不到8千 小时。研究人员据此认为,灵感 和天分固然重要,但苦练时间长 短才是成为天才或庸才的决定性 因素。
当然,我们很自然也会想起其他的科学革命,例如 牛顿的巨著、狭义相对论、量子力学。不同之处在于: 牛顿的工作确实是宏伟、美妙、广邃的。对。可是在他 之前有伽利略、开普勒,还有更早的数学家和哲学家们 的成果。他也不是当时唯一在寻求万有引力定律的人。 狭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也都是影响深远的革命。可是 它们是当时许多人研究的热门课题,都不是由一个人 所创建的。
自地。”
的确,孤持、距离、自由的眼光是互相联系的特
征,是所有科学、艺术与文学创造活动中一个必要因
素。
1905年,爱因斯坦另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成果是
他于3月间写的论文“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启发
性观点”。这篇文章首次提出了光是带分立能量为 hv
的量子。常数 h 由普朗克于1900年在其大胆的关于黑
体辐射的理论研究中提出。然而,在接下来的几年里,
的意义是两回事。每一个重要的理论都被它的发现者
之前的人说过了。”
洛伦兹和庞加莱都没有抓住那个时代的机遇。他
们致力于当时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即运动系统中的电
动力学,可是他们都错失良机,因为他们死守着旧观
念,正如洛伦兹自己后来所说的一样。爱因斯坦没有错
失良机是因为他对于时空有更自由的眼光。
他追寻此更简单的理解方式,六年以后提出了狭
时,推荐书上说:“总之,我们可以说几乎没有一个现代
物理学的重要问题是爱因斯坦没有做过巨大贡献的。
当然他有时在创新思维中会错过目标,例如,他对光量
子的假设。可是我们不应该过分批评他,因为即使在最
准确的科学里,要提出真正新的观点而不冒任何风险
是不可能的。”
这封推荐书写于1913年,其中被嘲笑的光量子假
设指的就是上述爱因斯坦于1905年大胆提出的想法。
何的时期以后,他就改变了。他改变了他的想法。他的 那种对物理学的伟大创意也随之改变了。”
拉比是否正确?爱因斯坦有没有改变呢? 答案是:爱因斯坦的确改变了。改变的证据可以在 他1933年的斯宾塞演讲《关于理论物理的方法》中找 到:“……理论物理的公理基础不可能从经验中提取, 而是必须自由地创造出来……经验可能提示适当的数 学观念,可是它们绝对不能从经验中演绎而出……但 是创造源泉属于数学。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我认为单 纯的思考可以抓住现实,正如古人梦想的一样。” 虽然你可以同意或反对这些非常简要的论点,但 是你必须同意它们强有力地描述了爱因斯坦在1933年 关于如何做基础理论物理的想法,而且此想法相对于 他早年的想法有极大的变化。 爱因斯坦自己对这一变化非常清楚。在他70岁出
而广义相对论却是爱因斯坦独自一人通过深邃的 眼光,宏伟的设想,经过七八年孤独的奋斗,建立起来 的一个难以想像的美妙体系。这是一次纯粹的创造。
他的新眼光 改写了基础物理学的发展进程
爱因斯坦逝世50年来,他的追求已经渗透了整个 理论物理基础研究的灵魂,这是他的勇敢、独立、倔强 和深邃眼光的永久证明。
广义相对论代表引力场的几何化。自然而然它使 爱因斯坦接着提出电磁场的几何化。从而又产生了将 所有自然力几何化的想法,即统一场论。此发展成为他 后半生的研究重点,但他的努力没能成功。
可是爱因斯坦不理这些嘲笑,继续把他的想法向前推
进,于1916至1917年确定了光量子的动量,进而发展为
1924年对康普顿效应的划时代的认识。
在那些年里,即在1924年康普顿效应确立之前,
爱因斯坦完全孤立,因为他对光量子的深邃眼光不被
物理学界所接受。
广义相对论是他的一次纯粹的创造
关于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没有抓住什么机遇:他 创造了这个机遇。这是一次纯粹的创造。
英国科学家认为,这个观 点并不违背大脑神经科学,同时 还揭示了大脑的另外一个秘密, 那就是大脑可能需要1万小时的 时间消化、吸收,才能真正掌握 和运用一种专业技能。还是以爱 迪生为例,他之所以能修炼成天 才,其中的奥秘就在于他从小就 喜欢玩新花样,琢磨新东西,长 此以往,他发明创造的灵感就超 乎常人了。
爱因斯坦有机会修正200多年前牛顿所创建的体 系。可是这个机会当然也对同时代的科学家们开放。的 确,自从1881年迈克尔逊-莫雷首次实验以及1887年第 二次实验以来,运动系统中的电动力学一直是许多人在 钻研的热门课题。令人惊奇的是,当爱因斯坦仍在苏黎 世念书时,他已经对这个课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899 年他曾写信给他后来的太太米列娃:“我还了赫姆霍 兹的书,现正在非常仔细地重读赫兹的电力传播的著 作,因为我以前没能明白赫姆霍兹关于电动力学中最 小作用量原理的论述。我越来越相信今天所了解的运 动物体的电动力学与实际并不相符,而且可能有更简单 的理解方式。”
这里,拉格朗日引用的是牛顿的巨著《自然哲学的 数学原理》中第三卷即最后一卷前言中的话:“现在我 要演示世界体系的框架。”
拉格朗日显然非常嫉妒牛顿的机遇。可是爱因斯 坦对牛顿的公开评价给我们不一样的感觉:“幸运的 牛顿,幸福的科学童年……他既融合实验者、理论家、 机械师为一体,又是阐释的艺术家。他屹立在我们面 前,坚强、自信、独一无二。”
有哲学,但也没有物理学。正是26岁的爱因斯坦敢于质
疑人类关于时间的直觉观念,坚持同时是相对的,才从
而打开了通向微观世界的新物理学之门。
几乎今天所有的物理学家都同意是爱因斯坦创
建了狭义相对论。这对庞加莱和洛伦兹是否公平?要
讨论这个问题,让我们先引用英国数学家怀特海的话:
“科学的历史告诉我们:非常接近真理和真正懂得它
普朗克变得胆怯,开始退缩了。而1905年的爱因斯坦不
仅没有退缩,还勇敢地提出关于光量子的“启发性观
点”。这一大
胆的观点当时
完全没有受到
人们的赞赏,
从以下的几句
话就可以看出
这一点:八年
后,当包括普
朗克在内的一
些德国知名科
学家提名爱因
德国物理学家、量子物理学 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普朗克
斯坦为普鲁 士科学院院士
由于没成功,也由于自20世纪20年代初,爱因斯 坦将其注意力几乎全部放在这项研究上而忽略了像固 体物理和核子物理这些新发展的领域,他经常遭受批 评,甚至嘲笑。他对于统一场论的投入被描述为着魔。 这种批评的一个例子是拉比于1979年在普林斯顿举行 的爱因斯坦百年纪念上所讲的话:“当你想起爱因斯坦 于1903或1902年至1917年的工作时,那是极其多彩的, 非常有创造力、非常接近物理,有非常惊人的洞察力; 然而,在他不得不学习数学,特别是各种形式的微分几
大、辉煌?
更自由的眼光使他抓住了时代的机遇
26岁的爱因斯坦敢于质疑人类关于时间的直觉观 念,从而打开了通向微观世界的新物理学之门。
19 0 5 年通常 称为阿尔伯 特·爱 因 斯 坦 的“奇 迹 年”。在那一年,爱因斯坦引发了人类关于物理世界的 基本概念(时间、空间、能量、光和物质)的三大革命。 一个26岁、默默无闻的专利局职员如何能引起如此深 远的观念变革,因而打开了通往现代科技时代之门?当 然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可是,我们也许可以分析 他成为这一历史性人物的一些必要因素。
河南省商丘市一高 张东 29
科学人文 CULTURE
术和文学创作上的重要性。我认为他的观念与上述的
远距离眼光是一致的,只是在不同的学术领域而已。在
最权威的爱因斯坦的科学传记《上帝是微妙的……》
中,作者选择这样一个词来描写爱因斯坦的性格:孤
持,并且在第三章的最开始引述《牛津英文词典》对该
词的解释:“与其他人保持距离;单独地、孤立地、独
因斯坦,而是庞加莱。庞加莱在1905年的前一年的演 光。按照这一比喻,我们可以说洛伦兹失败了是因为他
讲《新世纪的物理学》中有这样一段:“根据相对性原 只有近距离眼光,而庞加莱失败了是因为他只有远距
则,无论是对于固定不动的观察者,或是对于作匀速 离眼光。
运动的观察者,物理现象的规律应该是同样的。这样
星际交流
30
十载寒窗为一朝功成名就,百年孤独求一纸鱼跃龙门,预祝江苏省泰州中学09年高考再创佳绩! 江苏省泰州中学 严浩
破解爱迪生的秘密 ◆ 赵尚泉/文
说到电灯和录音机的祖师爷, 人们马上会想到闻名世界的 伟大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人 们在赞叹他的成功时,往往说他 是个天才,但他自己却反对这种 说法,他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 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伟大的相对论变换公式的人。之
前,荷兰物理学家洛伦兹曾写出
这个公式,所以当时这个公式以 洛伦兹变换命名,现在仍然是这
荷兰物理学家、相对论的先驱洛伦兹
法国数学家、相对论的先驱庞加莱
星际交流
云飘飘兮,天湛蓝,大科技兮,惊层颠。愿《大科技》越办越好,与世界同类杂志齐头并进。愿爱
《大科技》的朋友加我QQ:514586643。
名人名言
28
为寻求真理的努力所付出的代价,总是比不担风险地占有它要高昂得多。
——莱辛
本文作者像
样。可是洛伦兹也没能抓住同时的相对性这个革命性 思想。1915年他写道:“我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我死守一
个观念:只有变量 t 才能作为真正的时间,而当地时间 t′ 仅能作为辅助的数学量。”
这就是说,洛伦兹有数学,但没有物理学;庞加莱
首先,爱因斯坦极其幸运:他出生于合适的时代, 当物理学界面临着重重危机时,他的创造力正处于巅 峰。换句话说,他有机会改写物理学的进程,这也许是
爱因斯坦
自从牛顿时代以来独一无二的机遇。这种机遇少之又 少。E.T.贝尔的《数学精英》引用了法国数学家拉格朗 日的话:“虽然牛顿确实是杰出的天才,但是我们必需 承认他也是最幸运的人:人类只有一次机会去建立世 界的体系。”
科学人文 CULTURE
爱
因Fra Baidu bibliotek
编者按:今年是爱因斯坦诞辰130周年,我们摘编了杨振 宁先生于2005年7月在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上所作的演讲,
以此来纪念这位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伟人。
斯
坦
20世纪初对物理学
的
家来说是难得一遇的时 机。历史上从来没有那么
机
多革命性的新思想、新发 现在短短二三十年内如潮
水般涌现出来。有人说,
中国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强调过“心理距离”在艺
我们不能,也不可能辨别我们是
处于静止还是处于匀速运动状
态。”
这一段不仅介绍了相对性
这个概念,而且显示出了异常的
哲学洞察力。然而,庞加莱没有
完 全 理 解这 段 话在 物 理学上 的
意义:同一演讲的后几段证明他
没有抓住同时的相对性这个关键
性、革命性的思想。
爱 因 斯 坦也 不是首位 写 下
遇
在那个年代,即使是才能 上属于二流、三流的科学
与
家也能做出一流的工作。 科学史上也从来没有过在
那么短的时间内出现那么
眼
多的天才。但是即使群英 荟萃,有一个人也依然那
光
么醒目,像大熊星座一样 ◆
居于群星之首,他就是爱 杨 振 因斯坦。在对他无限景仰
宁
的同时,人们不禁要问,
\
文
是什么机遇和个人特质成
就了爱 因 斯 坦 一 生 的 伟
要有自由的眼光,必须能够同时近观和远看同一
义相对论。
问题。远距离眼光这一常用词就显示了保持一定距离
当时许多科学家对这个课题也极感兴趣。庞加莱 在任何研究工作中的必要性。可是只有远距离眼光还
是当时两位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他也正在钻研同一 不够,必须与近距离的探索相结合。正是这种能自由调
个问题。事实上,相对性这一名词的发明者并不是爱 节、评价与比较远近观察的结果的能力形成了自由的眼
美国一位作家所著的《出类 拔萃之辈》一书中讲述的一个真 实故事,恰巧能生动印证这个观 点。这个故事讲述了英国甲壳虫 乐队的成功秘决。这个乐队4名
成员在早期职业生涯中每周演出 7天、每天8小时;到成名时, 他们已公开表演1200次,所有 演出时间累计达1万小时,远远 超过其他乐队各自全部的演出时 间。
但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应该 怎样度量?喜欢叫真儿的研究人 员对这一谜题进行了研究。德国 柏林音乐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 一般人要想成为顶尖运动员、音 乐家、棋手等天才式的人物,至 少要苦练1万小时。换句话说, 成就天才的“百分之九十九的汗 水”就是大约1万小时的苦练。 研究人员以一组小提琴练习者为
研究对象,调查研究的结果显 示,这些小提琴练习者从5岁开 始学拉小提琴,每周练习2至3 小时,练习时间随年龄增长而增 加;到20岁时,这批学生中的佼 佼者人均练习时间累计已达1万 小时左右;而那些表现相对逊色 的学生,练习时间累计不到8千 小时。研究人员据此认为,灵感 和天分固然重要,但苦练时间长 短才是成为天才或庸才的决定性 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