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理论:各学派观点
第二节劳动关系的各学派理论、历史和在各国的发展
第二节劳动关系的各学派理论、历史和在各国的发展【本节考点】【考点】劳动关系各学派理论【考点】劳动关系氛围理论【考点】劳动关系的调整模式及其特征【考点】劳动关系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背景及其特点【考点】世界各典型国家劳资关系的不同模式【考点】劳动关系各学派理论1. 韦伯夫妇的产业民主理论(1)中心主张:劳工运动既要有政治方向,又要有经济方向。
(2)工会是将民主带进产业内的主要机制。
【关键】民主。
2. 康芒斯的集体行动理论◆劳资冲突:源于不同经济利益的对立◆制度的实质:就是“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最主要的是法律制度。
◆特别重视和强调:国家和法律制度的作用◆工会看作是一种经济制度◆极力主张包括国家干预在内的“集体行动”,强调政府在调节和管理经济中的作用。
【关键】集体、国家和法律。
3. 邓洛普的劳动关系系统理论◆劳动关系系统构成:输入部分(主体、环境、意识形态)+ 输出部分(规则网—劳动关系研究的中心)◆首次将劳动关系领域分散的理论建成一个系统化的思想体系。
◆最早以统合模式对劳、资、政三方的经济、政治关系进行了分析【例题:多选】邓洛普的劳动关系系统的构成包括()。
A. 主体B. 环境C. 意识形态D. 规则网E. 政府【答案】ABCD【解析】邓洛普的劳动关系系统的构成包括主体、环境、意识形态和规则网。
【考点】劳动关系氛围理论【2015新增】(一)劳动关系氛围的概念组织内部环境所特有的、相对持久的属性,是一系列可以通过个体主观知觉和感受测量的工作场所环境的特征集合。
(二)劳动关系氛围的类型以及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例题:多选】关于对立-消极的劳动关系氛围表述正确的是()。
A. 被动参与B. 信息分享C. 怠工D. 劳动争议E. 绩效最低【答案】CE【解析】A属于合作-消极(绩效处于中间水平);B属于合作-积极(绩效最高);D属于对立-积极(绩效处于中间水平)。
(三)劳动关系氛围的影响因素社会因素、组织因素、个体因素【考点】劳动关系的调整模式及其特征★◆表现形式:雇佣劳动和剩余价值的生产◆本质: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美国)认为市场是决定就业状况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工会或工会运动对市场机制的运行和发展具有负面影响,主张减少政府对劳动关系的干预。
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作业一:试述现代西方劳动关系的主要学派及其观点。
1、新保守派:减少政府的税收,强调发挥市场规律对工人收入的调节作用2、管理主义学派:政府间接干预经济,重视人力资源的培训和开发,用管理手段实现高度认同。
3、正统多元论学派:政府承担更多的对经济结构和培训的责任,主张较庞杂,如工人委员会制度等。
4、自由改革主义学派:强势劳动法,工人代表制度和劳工运动5、激进派:工会参与社会活动,雇员所有制和企业的雇员控制制度。
二:结合实践,谈谈劳动关系的几种调整模式。
1、斗争模式:以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为指导,认为劳资关系是简历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具有阶级斗争性质的关系,其表现形式是雇佣劳动和剩余价值的生产,其本质hi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因此在劳资关系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要将工厂、土地及一切生产资料收归公有,同时呀消灭资产阶级,以斗争模式解决劳动问题。
2、多元放任模式:秉承新保守派劳动关系理论,认为市场是决定就就业状况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工会或工会运动对市场机制的运行和发展具有负面影响,主张减少政府对劳动关系的干预。
3、协约自治模式:具体分为两种形式:劳资抗衡模式和劳资制衡模式。
劳资抗衡模式认为雇主与受雇人联盟之间订立的集体协议,对其成员均具有规范效力,主张以协约自治原则处理劳资事务。
劳资制衡模式的基本思想是对劳工的保护从消极转向积极,由劳资双方共同参与决定企业经营活动,尤以德国、奥地利等国为代表。
4、综合模式:表现为产业关系系统模式、对产业关系系统的改进:冈得森模型和综合模式的具体形式。
产业关系系统模式归纳了所有劳动关系领域的现象和内容,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主体、环境、意识形态以及规则。
对产业关系系统的改进:冈得森模型:该产业关系系统是由投入、主体、转换过程和产出四个相互连续相关的部分组成,并且投入与主体两个部分的性质同时也受到转换过程和传出两个部分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综合模式的具体形式分为国家统合、社会统合和经营者统合三类。
劳动关系学(第二章)
第二节 劳动关系理论:各学派的观点
争论的焦点主要有:
➢ 对雇员和管理方之间的目标和利益差异的重要程度 、认识 各不相同
➢ 在市场经济中,对这些差异带来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解决 方案
➢ 对双方的力量分布和冲突的作用持不同看法,尤其是对冲 突在劳动关系中的重要程度以及雇员内在力量相对于管理 方是否存在明显劣势这两个问题上存在明显分歧。
第二章 劳动关系历史与理论
三、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劳动关系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形成,国家逐步 从自由放任转向国家干预。
劳动关系的特点:
1、劳资矛盾的焦点没有变化,但矛盾激烈程度与方式有些变 化,集体谈判制度得到确认,成为解决劳资矛盾的有效途径
2、工会的广泛建立以及社会主义运动的出现,日趋强大有组 织的劳工运动,迫使资方及其政府做出让步,劳资矛盾有所缓 和 3、政府调整和改变了劳资关系政策,逐步转向国家干预,出 现大量劳工立法,组建相应机构,劳资关系的调整开始有序化 和法律化
第二章 劳动关系历史与理论
第一节 劳动关系的历史发展
▪ 由于劳动关系的冲突与合作的本质特征,劳 动关系的发展是伴随关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 而兴起的。
▪ 基于不同经济利益的矛盾和斗争贯穿于西方 市场经济国家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在不同 的历史时期,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 具体特点不同,决定了在该时间劳动关系的 表现方式和内容特征也各不相同。
第二章 劳动关系历史与理论
四、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劳动关系
20世纪上半期的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是从初期的国家干预 向下一阶段全面进入制度化、法律化过渡阶段。
劳动关系的特点:
1、战争、危机和革命极大地影响着这一阶段劳资关系的发展, 劳资关系领域的许多重大变化都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第二章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曹菁老师第二章劳动关系理论第二章劳动关系理论西方学者从不同的立场、理念和对现象的认识出发,对劳动关系进行研究,得出了各不相同的结论,形成了比较有代表性的五大理论学派。
按照从政治趋向上的“右翼”(保守)到“左翼”(激进)的顺序排列为:新保守派管理主义学派正统多元论学派自由改革主义学派激进派这些学派的相似之处在于,都承认劳动双方之间存在目标和利益的差异。
(多选题或单选题)一、新保守派的主要观点【020101】——经济效率最大化(1)市场化是解决效率与公平两大问题的最佳途径。
(2)具有经济理性的员工与管理方有不同的利益和目标,但同时他们又能互相协调这些目标。
(3)工会的作用是负面的,减少政府和工会对市场的干扰。
(4)在奉行新保守派思想的国家中,以美国模式最为典型。
(新保守派也被称为新自由派或新古典派,基本由保守主义经济学家组成。
)(5)思想渊源:西方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国富论》。
二、管理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020102】——强调劳资平等,对工会态度模糊(1)更关注员工的动机、对企业的认同度和忠诚度,主要研究企业对员工的管理政策、策略和实践。
(2)双方利益基本一致的。
(3)该学派对于工会的态度是模糊的,对集体谈判制度的态度是灵活的。
(4)解决方法:高绩效模式,可避免冲突,推进进步的管理实践并增强劳动者和管理方合作。
日本劳动关系模式成为该学派主张的典范。
与管理主义学派主张比较接近的还有英国模式。
三、正统多元论学派的观点【020103】——寻求效率与公平的平衡,提倡工会和集体谈判该学派主要关注经济体系中对效率的需求与雇用关系中对公平的需求之间的平衡,主要研究劳动法律、工会和集体谈判制度。
(1)该学派认为对员工公平和公正待遇的关心,同管理方对生产效率和组织效率的关心是相互矛盾的,员工处于不利地位,工会和集体谈判具有积极作用。
(2)核心假设是:通过劳动法和集体谈判确保公平与效率的和谐发展,是建立最有效的劳动关系的途径。
第二章 劳动关系理论
各学派观点的比较
• • • • • • 主要关注的问题 主要研究的领域 对双方力量差异的重要程度的认识 所设想的内部冲突的严重程度 工会在集体谈判中的作用 为改进员工和管理方之间的关系的手段
劳动关系理论溯源
• 马克思与资本主义理论 • 埃米尔·迪尔凯姆与工业主义理论 • 马克斯·韦伯和工业资本主义理论
各学派的相似处与区别
• • 五大学派的相似处:都承认雇员和管 理方存在目标和利益的差异。 五大学派的区别:
两主体之间的目标和利益的差异的重要程度 对差异带来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 对双方的的力量分布和冲突的作用看法不同 对工会的作用持不同看法
新保守派
• 主要观点 劳动关系是具有经济理性的劳资双方之间的自 由、平等的交换关系,双方具有不同的目标和 利益。从长期看,供求双方是趋于均衡的。 • 解决冲突的手段 假如市场运行和管理方的策略不受任何其他因 素的干扰,那么劳资双方都会各自履行自己的 职责并获得相应的利益,从而实现管理效率和 生产效率的最大化。
正统多元论学派
• 主要观点 雇员对公平和公正待遇的关心,同管பைடு நூலகம் 方对经济效率和组织效率的关心是相互 冲突的。在劳动力市场上雇员大多处于 相对不利的地位。 • 解决冲突的手段 通过谈判和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
激进派
• 主要观点 在经济中代表工人的“劳动”的利益, 与代表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资本” 的利益,是完全对立的。 • 解决冲突的手段 建立雇员集体所有制
马克思与资本主义理论
• • • • • • 阶级和阶级斗争 剥削 异化 工会、国家和意识形态 两极分化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埃米尔·迪尔凯姆与工业主义理论 埃米尔 迪尔凯姆与工业主义理论
• 劳动分工理论 • 工业社会理论 • 后工业社会理论 • 工业主义理论的内涵
自考 劳动关系 第二章 劳动关系理论
第二章劳动关系理论第一节劳动关系理论:各学派的观点比较有代表性的五大理论学派,把他们按照从政治趋向上的“右翼”(保守)到“左翼”(激进)的顺序排列:新保守派、管理主义学派、正统多元论学派、自由改革主义学派、激进派。
这些学派观点的相似之处在于,都承认劳动关系双方之间存在目标和利益差异。
其主要区别体现在:(1)对雇员和管理方之间的目标和利益差异的重要程度、认识各不相同;(2)在市场经济中,对这些差异带来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3)对双方的力量分布和冲突的作用持不同看法;(4)在工会的作用,以及当前体系所需的改进等方面各执一词。
一、新保守派:新保守派也称新自由派或新古典学派,基本由保守主义经济学家组成。
这一学派主要关注经济效率的最大化,主要研究、分析市场力量的作用,认为市场力量不仅能使企业追求效率最大化,而且能够确保雇员得到公平合理的待遇。
新保守派一般认为,劳动关系是具有经济理性的劳资双方之间的自由、平等的交换关系,双方具有不同的目标和利益。
资方获得高利润,雇员获得高工资、福利和工作保障,形成“双赢”格局。
劳资双方的冲突就显得微不足道。
工会的作用就不大了。
典型模式:美国模式二、管理主义学派:管理主义学派多由组织行为学者和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组成。
该学派更关注就业关系中员工的动机,以及员工对企业的高度认同、忠诚度问题,主要研究企业对员工的管理政策、策略和实践。
该学派认为,雇员与企业的利益基本是一致的,劳资之间存在冲突的原因,在于雇员认为自己始终处于被管理的从属地位,管理与服从的关系是雇员产生不满的根源。
该学派对工会的态度是模糊的。
应尽量避免建立工会。
同工会领导人建立合作关系。
管理主义学派主张采用新的、更加弹性化的工作组织形式,更强调员工与管理方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合作。
典型模式:日本模式三、正统多元论学派:正统多元论学派由传统上采用制度主义方法的经济学家和劳动关系学者组成,该学派主要关注经济体系中对效率的需求与雇佣关系中对公平的需求之间的平衡,主要研究劳动法律、工会和集体谈判制度。
自考《劳动关系学》学习重点
自考《劳动关系学》学习重点第一章一、劳动关系的概念(一)识记:1.是劳动者与雇主之间在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的统称。
是指劳动者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经济社会关系。
2.合作、冲突、力量、权力对劳动者来说有罢工、旷工、怠工、抵制、辞职;对资方来说有关闭工厂、惩处、解雇。
是阻碍劳动关系结果的能力,是相互冲突的利益、目标和期望以何种形式表现再来的决定因素。
劳动力市场的力量、双方对比关系的力量退出、罢工、岗位三种力量最为重要是治理方拥有的权威,即对劳动者进行指挥和安排,以及阻碍劳动者行为和表现的各种方式。
3.是指劳动关系中劳动力的所有者和劳动力的使用者,即拥有劳动力的雇员和使用劳动力的雇主。
从狭义上讲包括两方面:一方是雇员以及以工会为要紧形式的雇员团体,另一方是雇主以及雇主协会。
从广义上讲,劳动关系的主体还包括政府。
雇员、雇员团体、雇主、雇主组织、政府劳动关系立法的制定者、公共利益的爱护者、公共部门的雇主、提供有效的服务4.个别性与集体性;平等性与隶属性;对等性与非对等性;经济性、法律性与社会性(二)领会:1.是指治理方与劳动者个人及团体之间产生的。
由双方利益引起的表现为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力关系的总和,它会受到一定社会的经济、技术、政策、法律制度和社会文化背景的阻碍。
劳动关系双方要进行生产,就要共同合作,遵守一套既定的制度规则。
同时,由于双方的利益、目标和期望常常会显现分歧,产生冲突,甚至背道而驰,因而冲突也在所难免。
劳动关系双方选择合作依旧冲突,取决于双方的:力量对比力量是阻碍劳动关系结果的能力,是互相冲突的利益、目标和期望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决定因素。
在劳动关系中,治理方享有决策权力。
决策权力是治理方拥有的权威,即对劳动者进行指挥和安排,以及阻碍劳动者行为和表现的各种方式。
拥有决策权力,使治理方在劳动关系中处于主导优势地位,但这种优势地位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在某些时刻和场合,也可能会发生逆转。
1章劳动关系理论第1节各学派观点
五大学派,从右翼保守派到左翼激进派的顺序排列为:新保守派,管理注意学派,正统多元论学派,自由改革主义学派,激进派一新保守派的主要观点1,主要关注经济效率最大化,研究市场力量的作用,认为市场不仅能使企业追求效率最大化,而且取保雇员得到公平合理的待遇2这一学派认为,劳动关系具有经济理性的劳资双方之间的自由,平等的交换关系,双方具有不同的目标和利益,从长远看供求双方是均衡的,假若市场运行和管理方的策略不受任何其他因素干扰,那么劳资双方都会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实现管理效率和生产效率的最大化。
3由于劳动力市场机制保证双发利益的实现,因为劳资双方的冲突就显得微不足道,工会的作用就不大了4在奉行新保守派思想的国家中,以美国模式最为典型,加拿大和爱尔兰的主流思想也是新保守派思想。
5新保守主义政策的负面影响表现再三方面:1美国是收入水平差距第二大的国家,收入差距是日本荷兰瑞典的两倍2美国是平困指标比较高的国家,也是预期寿命不足60岁的人口百分比最高的国家3美国工人的年工时也很高,无疑会增加人均GDP,降低社会绩效。
二管理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1这学派关注就业关系中员工的动机,以及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度,忠诚度问题,主要研究企业对员工的管理政策,策略和实践。
2该学派认为雇员与企业的利益是基本一致的,劳资之间的冲突原因在于雇员认为自己始终处于被管理的从属地位,管理与服从的关系是雇员产生不满的根源,企业采用高绩效模式的进步的或高认同感管理策略,冲突就可以避免,会使双方保持和谐的关系。
3该学派对公会的态度是模糊的420世纪70年代日本劳动关系称为该学派的主张典范,接近的还有英国模式。
三正统多元论学派的观点1该派主要是关注经济体系中对绩效的需求和雇佣关系中对公平的需求之间的平衡,主研劳动法,公会和集体谈判制度。
2该派认为,雇员对公平和公正待遇的关心,与管理方对经济效率的组织效率的关心是相互冲突的。
3正统多元论学派观点的基础是雇佣关系多元主义的信念和价值观4核心假设是,通过劳动法和集体谈判确保公平与效率的和谐发展是建立最有效的劳动关系途径,这也是战后许多国家奉行的劳动关系制度。
劳动关系理论:各学派观点
我赞同正统多元论学派的观点。
在劳动关系中,雇主的利益在于支付雇员报酬的最小化,以及从雇员那里获得利益最大化,而雇员的利益在于工资福利的最大化,以及在保住工作的前提下尽量少工作。
这就构成了劳动关系冲突的必然性。
正统多元论学派观点的基础是雇佣关系多元主义的信念和价值观。
正统多元论学派认为雇佣组织就是一个微型社会,组织中有不同是利益群体,他们都有追求某些目标的需求,但是达到目的的方式却不一致。
管理者对于组织的整体效果和目标的实现负有责任。
雇员关心的更多是个人利益,特别是希望获得更有利的雇佣条款和条件。
同一组织中不同群体对于有效资源进行分配时,难免会有利益冲突。
这就要求有一系列的机制来防止利益冲突演变成为混乱,进而有效解决方法和机制。
我认为,劳动法和集体谈判是确保公平和效率的有效途径。
正统多元论学派提出工会和集体谈判是较为有效和民主的方法。
这相对于新保守派依赖于“纯市场”调配更具科学性和时代性。
在劳动关系中,雇主无论是在力量还是在资源上都占有绝对的优势,雇主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性是建立在压榨雇员,剥削雇员劳动剩余价值的基础之上的。
所以“纯市场”调节只是一个美好的假想而已,并不具有科学性。
管理主义学派基于“关系一元主义”的信念也是不现实的。
正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会有”,一个企业是不可能有完全一致价值观的雇员的。
不同岗位的雇员可能利益也会不同,利益不同必将导致对于同一事件的不同看法和不同价值取向。
管理学派过于看重组织内的一致性,而认为工会等组织的存在是对雇佣关系的一种干扰的观点更是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
自由改革主义学派既通过“结构不公平”理论提出集体谈判的重要性同时又批判当前的工会,认为工会难以战胜强大的权利资方,从而无法为成员提供有效的保护,甚至在严重影响是无法保全自己。
这是一种较为松散的观点。
激进派基于马克思的阶级基础提出带有很重的阶级斗争性。
首先劳动关系是基于市场经济的基础上的,脱离经济基础谈劳动关系就像无根之树,是经不起考究的。
第十章劳动关系-第二节劳动关系的各学派理论、历史和在各国的发展(一)
第二节劳动关系的各学派理论、历史和在各国的发展【本节考点】【考点】劳动关系各学派理论【考点】劳动关系氛围理论★【考点】劳动关系的调整模式及其特征★【考点】劳动关系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背景及其特点【考点】世界各典型国家劳资关系的不同模式★【本节内容精讲】一、劳动关系各学派理论劳动关系各学派理论劳动关系学派主要观点理论评述1. 韦伯夫妇的产业民主理论(1)中心主张:劳工运动既要有政治方向,又要有经济方向。
(2)劳工运动的真实原因:在于工人要求提高自己在工业社会中经济和社会地位。
工会是将民主带进产业内的主要机制。
(3)一方面赞同产业的社会主义化,另一方面也相信私人企业和国有企业可以共存。
(1)关于集体协商活动的理论以及私营和国有企业共存的理论对于西方国家集体谈判和混合经济的形成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2)由产业民主思想而演进成的社会改良和社会整合思潮成为欧洲劳工运动的主流。
2. 康芒斯的集体行动理论(1) 劳资冲突:源于不同经济利益的对立(2) 制度的实质:就是“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最主要的是法律制度。
(3)特别重视和强调:国家和法律制度的作用,认为法律制度是决定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社会力量,主张依靠法律来管理经济。
(4) 工会看作是一种经济制度,当工会作为一种经济制度的代表就工资和有关雇佣问题与雇主进行谈判时,便可以将其界定为“双边集体行动”,也就是集体谈判。
美国制度学派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学说被称为制度主义的“社会法律学派”。
极力主张包括国家干预在内的“集体行动”,强调政府在调节和管理经济中的作用。
3. 邓洛普的劳动关劳动关系系统由四个相关部分构成:(1) 主体(输入部分)1.劳动力经济学制度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系系统理论●各级管理阶层●雇员系列●与劳动关系有关的特定的政府机构.(2) 环境(输入部分)●工作场所和工作团体的技术条件●市场或预算约束●整个社会系统中的权利所在和分配(3) 意识形态(输入部分)(4) 规则网(输出部分:劳动关系研究的中心)●补偿制度●操作规程●奖惩制度●解雇制度2.首次将劳动关系领域分散的理论建成一个系统化的思想体系。
员工关系各学派[精解]
第三章员工关系理论第一节各学派观点按照政治趋向上从“右翼”保守到“左翼”激进的顺序依次是:新保守派、管理主义学派、正统多元论派、自由改革主义学派、激进派。
一、新保守派:信奉市场效率1、人员组成:保守主义经济学家2、关注重点及研究内容:经济效率的最大化,信奉市场效率,研究、分析市场力量的作用,认为市场力量不仅能使企业追求效率最大化,而且也能确保雇员得到公平合理的待遇。
3、主要观点:4、解决冲突的手段5、对工会的态度:6、实践模式:美国、加拿大、爱尔兰7、思想渊源:亚当斯密二、管理主义学派:强调劳动关系和谐与员工忠诚1、人员组成:组织行为学者、人力资源管理专家2、关注重点及研究内容:3、主要观点:4、对工会的态度:模糊5、实践模式:日本、英国6、思想渊源:迪尔凯姆工业主义劳动关系理论三、正统多元派:追求以市场代表的效率和以工会、劳动法律制度代表的公平之间的均衡1、人员组成:传统采用制度主义方法的经济学家和劳动关系学者组成。
2、关注重点:追求以市场代表的效率和以工会劳动法律制度代表的公平之间的平衡。
3、研究内容:劳动法律、工会、集体谈判制度4、主要观点:5、对工会的态度:加强6、实践模式:德国7、思想渊源:迪尔凯姆工业主义劳动关系理论四、自由改革主义学派:强调产业民主和工人自治1、主要观点:劳动关系是一种不均衡的关系,管理方凭借特殊权力处于主导地位。
2、研究内容:3、学派特点:最松散,但是提出了“结构不公平”理论4、对工会的态度:非常必要5、实践模式:瑞典6、理论渊源:马克斯韦伯工业资本主义劳动关系理论五、激进派:建立雇员所有制为目标1、人员组成:西方马克思主义者2、关注内容3、主要观点:4、对工会的态度。
03325劳动关系学(2010年笔记)
1. 个别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个人与雇主之间通过书面或口头的劳动合同,来确定和规范双方的权利义 务。其特点有:人格上的从属性、经济上的从属性 ★
2. 集体劳动关系:是劳动者通过行使团结权,组成工会来实现自我保护,并进而平衡和协调劳动关系。 其特点有:独立自主性、明确的团体利益意识 ★
3. 劳动:是人们改变劳动对象,使之适合自己需要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4. 我国劳动关系意义上的劳动:指劳动者为谋生而从事的、履行劳动义务的、有组织的、岗位相对固定
(3) 跨国工会和工会联盟发展的相对滞后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ÿ
03325 劳动关系学笔记 群号:56582517 (4) 发展中国家面临新问题 (5)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工会也面临着知识经济的挑战
第 4 頁,共 14 頁
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权变理论还认为,人们加入工作组织的目标和需要是互不相同的,他们对管理方
式的要求也有差别,员工的培训和工作分配、工资报酬和对工人的控制程度等管理政策应该随着工作
性质、工作目标等因素而变化;当一个目标达到后,可以继续激发员工的胜任感,使之为新的更高目
标而努力。
16. 成熟的劳动关系及其特点:
第4章 雇 主
一、识记
1. 雇主:也称用人单位,是指一个组织中,使用雇员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且向雇员支付工资报
酬的法人或自然人。
2. 我国的雇主涵义:雇主是经营者、雇主所属的单位是企业、雇主范围包括各种所有制企业
3. 雇主组织:是指由雇主依法组成的,旨在代表、维护雇主利益,并努力调整雇主与雇员以及雇主与工 会之间关系的团体组织。
4. 管理模式:是雇主对待雇员和处理特殊问题的一种参考原则,是管理方的行动指南。 5. 根据职权结构,可以管理模式分类:独裁型、权威型、自主型
第二章 劳动关系理论2
本章思考题: 本章思考题:
1.试述现代西方劳动关系的主要学派及其观 试述现代西方劳动关系的主要学派及其观 点。 2.结合实际,谈谈劳动关系的几种调整模式。 结合实际, 结合实际 谈谈劳动关系的几种调整模式。 3.比较自由改革主义学派与激进派的观点之 比较自由改革主义学派与激进派的观点之 间的区别与相似之处。 间的区别与相似之处。
第二节 劳动关系调整模式
一、斗争模式 斗争模式以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为指导, 斗争模式以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为指导, 认为劳资关系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 基础上的具有阶级斗争性质的关系, 基础上的具有阶级斗争性质的关系,其 表现形式是雇佣劳动和剩余价值的生产, 表现形式是雇佣劳动和剩余价值的生产, 其本质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因此, 其本质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因此, 在劳资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 在劳资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
三、正统多元论学派的观点
正统多元论学派由传统上采用制度主义 方法的经济学家和劳动关系学者组成, 方法的经济学家和劳动关系学者组成, 该学派的观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 达市场经济国家一直奉行的传统理念的 延续。 延续。该学派主要关注经济体系对效率 的需求与雇用关系中对公平的需求之间 的平衡,主要研究劳动法律、 的平衡,主要研究劳动法律、工会和集 体谈判制度。 体谈判制度。德国是实施正统多元论学 派政策最典型的国家, 派政策最典型的国家,德国模式也是该 学派最推崇的现实模式。 学派最推崇的现实模式。
四、统合模式
美国著名的劳动关系学者邓洛普最早以 统合模式对劳、 统合模式对劳、资、政三者之间的关系 加以说明,提出了“产业关系系统” 加以说明,提出了“产业关系系统”理 论,该理论归纳了所有劳动关系领域的 现象和内容。后经克雷格、伍德、 现象和内容。后经克雷格、伍德、冈德 森等人的修改、发展而完善起来, 森等人的修改、发展而完善起来,随后 学术界对统合模式纷纷进行研究, 学术界对统合模式纷纷进行研究,并将 其分为国家统合、 其分为国家统合、社会统合和经营者统 合三类。 合派更加深刻的思想内涵, 激进派具有比其他学派更加深刻的思想内涵, 主要由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组成。 主要由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组成。激进派关注的 问题与自由改革主义学派有许多是相同的, 问题与自由改革主义学派有许多是相同的,但 它更关注劳动关系中双方的冲突以及对冲突过 程的控制。激进派认为, 程的控制。激进派认为,在经济中代表工人的 劳动”的利益, “劳动”的利益,与代表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 资本”的利益是完全对立的。 的“资本”的利益是完全对立的。这种对立关 系在劳动关系中比其他地方都表现得更明显。 系在劳动关系中比其他地方都表现得更明显。 至今仍很成功的西班牙巴斯克地区的蒙作根体 系曾受到该学派的特别关注。 系曾受到该学派的特别关注。
劳动关系学重点笔记(自考)
劳动关系学重点笔记(自考)第一章劳动关系导论一、劳动关系的概述1、劳动关系的概念:劳动关系是劳动者(雇员)与雇主(我国称用人单位)之间在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的统称。
2、劳动关系不同的称谓是从不同角度对于特定劳动关系的性质和特点的把握和表述:劳资关系是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关系,其主体明确、关系清晰,含有对立的意味劳工关系在英文与劳动关系是同一个名词。
在中文中,劳工关系则更强调以劳动为中心所展开,着重于劳动力,以劳动者为本位进行思考,强调劳工组成的团体,比较强调工会与雇主之间的互动过程,尤其是集体谈判的过程。
劳雇关系又称为雇佣关系,它以雇佣法律关系为基础,强调受雇者与雇主之间的关系,重点在于权利义务结构.劳使关系的称谓源自日本,主要是为了更准确地说明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强调其技术性意义,力图排除其价值判断,替代劳资关系这个具有对抗意味的概念.产业关系又称工业关系,源自美国。
狭义指劳资关系,主要包括劳动者、工会与雇主之间的关系。
广义则指产业及社会中管理者与受雇者之间的所有关系,包括了雇佣关系的所有层面,以及相关的机构和社会、经济环境.产业关系的主体,不仅包括了劳资双方,还包括了政府一方.3、我国劳动关系的具体含义是指劳动者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经济社会关系。
劳动关系是发生在劳动过程中的社会关系,劳动过程的实现,必须以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两个要素结合为前提。
4、劳动关系中的“劳动”的内涵:劳动是人们改变劳动对象,使之适合自己需要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它具有自然性质和社会性质。
劳动关系意义上的劳动,专指劳动者为谋生而从事的、履行劳动义务的、有组织的、岗位相对固定的集体劳动。
主要包括:⑴从主体上看,它是以职工(雇员)身份所从事的劳动。
⑵从目的上看,它是作为一种谋生手段的职业劳动.即为获取报酬作为其生活主要来源,而相对固定在一定劳动岗位上所从事的劳动。
⑶从性质上看,它是履行劳动法律义务的劳动,也就是说,它是为了向用人单位(雇主)履行以法定形式确定的义务的劳动。
劳动法学 重点归纳
环境因素对劳动关系的影响:劳动关系理论:各学派的观点比较有代表性的五大理论学派,把他们按照从政治趋向上的“右翼”(保守)到“左翼”(激进)的顺序排列:新保守派、管理主义学派、正统多元论学派、自由改革主义学派、激进派。
这些学派观点的相似之处在于,都承认劳动关系双方之间存在目标和利益差异。
其主要区别体现在:(1)对雇员和管理方之间的目标和利益差异的重要程度、认识各不相同;(2)在市场经济中,对这些差异带来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3)对双方的力量分布和冲突的作用持不同看法;(4)在工会的作用,以及当前体系所需的改进等方面各执一词。
新保守派:新保守派也称新自由派或新古典学派,基本由保守主义经济学家组成。
这一学派主要关注经济效率的最大化,主要研究、分析市场力量的作用,认为市场力量不仅能使企业追求效率最大化,而且能够确保雇员得到公平合理的待遇。
新保守派一般认为,劳动关系是具有经济理性的劳资双方之间的自由、平等的交换关系,双方具有不同的目标和利益。
资方获得高利润,雇员获得高工资、福利和工作保障,形成“双赢”格局。
劳资双方的冲突就显得微不足道。
工会的作用就不大了。
典型模式:美国模式管理主义学派:管理主义学派多由组织行为学者和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组成。
该学派更关注就业关系中员工的动机,以及员工对企业的高度认同、忠诚度问题,主要研究企业对员工的管理政策、策略和实践。
该学派认为,雇员与企业的利益基本是一致的,劳资之间存在冲突的原因,在于雇员认为自己始终处于被管理的从属地位,管理与服从的关系是雇员产生不满的根源。
该学派对工会的态度是模糊的。
应尽量避免建立工会。
同工会领导人建立合作关系。
管理主义学派主张采用新的、更加弹性化的工作组织形式,更强调员工与管理方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合作。
典型模式:日本模式正统多元论学派:正统多元论学派由传统上采用制度主义方法的经济学家和劳动关系学者组成,该学派主要关注经济体系中对效率的需求与雇佣关系中对公平的需求之间的平衡,主要研究劳动法律、工会和集体谈判制度。
劳动关系理论
对工会在集体谈 判中的影响的评 估 改进雇员与管理 方之间关系的办 法
对经济和社会产 生负面影响 减少工会和政府 对市场的干预
在“周边”无效; 在资本主义社会, 周边” 在“核心”有有 核心” 工会的效率具有 限效用 内在局限性 增加政府干预和 增强劳动法改革 激进的制度变化; 雇员所有和员工 自治
从这一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同样的行为,企业与劳动者的 观点发生了根本分歧。孰是孰非,就涉及一个价值判断问题。 通过本章学习,需要达到以下目的: 描述劳动关系主要学派及观点 理解正统多元论的内容 熟悉管理主义学派的主要思想 阐述新保守派的劳动关系理论 了解一元论与多元论 理解劳动关系调整模式
第一节 劳动关系理论:各学派的观点
劳动关系的经济和社会背景的理论比较
资本主义理论 主要解释原因 主要代表人物 相应的劳动关系 的学派 主要的社会形式 资本主义制度 卡尔· 卡尔·马克思 激进学派 阶级 工业主义理论 工业化进程 工业资本主义理 论 资本主义工业化 进程 自由改革主义学 派 分层制:多个阶 层和社会地位的 群体 理性化,官僚组 织统治的制度化
减少体系内的力 量不均衡 冲突和控制
主要研究的领域
劳动力市场
工会、劳动法和 集体谈判 一般重要
对双方力量差异 的重要性认识
不重要——由市 不重要——由市 场力量救济
若管理方接受进 步的管理方法, 就不很重要 若管理方接受进 步的实践,则冲 突就很少 持矛盾心理;取 决于双方合作的 愿望 推进进步的管理 实践,增强劳资 双方的合作
第二章 劳动关系理论
引导案例
2001南海本田工人罢工事件 南海本田工人罢工事件
在2010年5月17日,200多名身着工作服、头戴印有Honda字样红色帽子的南海本田零部件厂工人, 数次从厂区排队走出,他们高喊着“罢工到底”的口号,要求提高待遇,并重新签订劳动合同; 要求重整工会,重新选举工会主席和相关工作人员;要求公司改善薪酬机制和变革管理制度。5月 20日,劳资双方展开谈判,复工工人等待结果。5月21日,公司公布了加薪方案,工厂正式员工加 薪55元,实习生暂不加薪。这一方案引发更多的工人参加罢工。5月22日,公司宣布解雇罢工发起 者,激起工人的更大愤怒,罢工扩大到全厂工人。5月26日,劳资继续谈判,公司提出将每月补贴 的增加额由120元——155元升至350元,但员工并不接受,罢工仍在继续。5月27日,公司要求占 企业工人三分之一的实习工人签署《承诺书》,要求他们保证“绝不领导、组织、参与怠工、停 工、罢工”。工人全部拒绝签署。同日,针对公司的《承诺书》,罢工工人代表提出四点:基本 工资提高到每月800元;追加工龄补贴;保证不对罢工参加者进行追究;重整工会。5月31日,当 地工会在劝阻工人罢工、要求工人返回工作岗位的过程中,与罢工工人发生冲突,个别工人受伤。 6月1日,广汽集团总经理曾庆洪介入罢工事件,进行调解斡旋,声称三日后给工人满意答复。工 人有条件复工。同日,与罢工工人发生冲突的南海区总工会和狮山镇总工会发出公开的道歉信。6 月3日,南海本田罢工工人谈判代表团发出《致全体工人和社会各界的公开信》。呼吁工人保持团 结,避免被资方所分化。要求资方拿出诚意,展开善意谈判,答应合理要求。谴责工会成为老板 帮凶并暴力伤害罢工工人。并宣布三天复工期限结束后不能得到满意答复,将继续罢工。6月4日, 工人重新选举30人代表,参加劳资谈判。6月4日晚,在第三方调解下,南海本田劳资双方通过集 体谈判达成协议,工人的工资在1544元的基础上,加薪500元,即 1544元(原工资)+300元(基本工 资)+66元(奖金补贴)+134元(年终奖金),加薪幅度提高将近33%。罢工持续19天,导致本田中国、 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等三家整车企业的四个组装厂全部被迫停产。有报道称:“本田零部件公司 高层对媒体估计的日损失产值4000万元,这5家工厂的日产值损失合计约为2.4亿元。”
第02章劳动关系论
第二章劳动关系理论一、劳动关系理论:各学派的观点1、五大理论学派:新保守派、管理主义学派、正统多元论学派、自由改革主义学派、激进派。
这些学派观点的相似处:都承认劳动关系双方之间存在目标和利益差异。
区别在于:⑴对雇员和管理方之间的目标和利益差异的重要程度、认识各不相同⑵在市场经济中,对这些差异带来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⑶对双方的力量分布和冲突的作用持不同看法,尤其是对冲突在劳动关系中的重要程度,以及雇员内在力量相对于管理方是否存在明显劣势这两个问题上存在明显分歧⑷在工会的作用,以及当前体系所需的改进等方面各执一词2、新保守派的主要观点①由保守主义经济学家组成②关注经济效率的最大化,主要研究、分析市场力量的作用,认为市场力量不仅能使企业追求效率最大化,而且也能确保雇员得到公平合理的待遇。
③劳动关系是具有经济理性的劳资双方之间的自由、平等的交换关系④由于劳动力市场机制可以保证劳资双方利益的实现,所以劳资双方的冲突就显得微不足道,研究双方的力量对比,也就没有意义,工会开展集体谈判只会对经济和社会起到负面作用⑤改进雇员与管理方之间关系的方法:要将市场“规律”引入工资和福利的决定过程,采用额外支付计划,使雇员的收入和绩效联系得更紧密。
应该赋予管理方更大的管理弹性,减少限制管理权力的法律和法规,尤其是减少劳动法对管理方的限制。
⑥以美国模式最为典型。
3、管理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①由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组成②关注就业关系中员工的动机,以及员工对企业的高度认同、忠诚度问题。
主要研究企业对员工的管理政策、策略和实践。
③认为雇员与企业的利益基本是一致的,管理和服从的关系是雇员产生不满的根源。
如果企业能够采用高绩效模式下的“进步的”或“高认同感的“管理策略,冲突就可以避免,并且会使双方保持和谐的关系。
④对工会的态度矛盾,取决于双方合作的愿望⑤改进雇员与管理方之间关系的方法:主张采用新的、更加弹性化的工作组织形式,更强调员工与管理方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合作,尤其赞赏高绩效模式中的“高度认同“的内涵,包括工作设计改革、雇员参与改革,以及积极的雇佣政策。
第二章 劳动关系理论学派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描述劳动关系的主要学派及其观点 2 掌握管理主义学派、正统多元论学派的内容 3 理解新保守派、自由改革主义学派和激进派 的观点
不同学派的区别
1 对劳资双方目标和利益差异的重要程度 2 差异带来问题的解决方案 3 劳资双方力量分布 4 冲突的程度 5 工会的作用 6 当前体系的改进
一 新保守派——美国
1 也称新自由派,由保守主义经济学家组成 2 主要关注经济效率最大化、迷信市场力量 3 劳资双方利益和目标不同 4 劳资双方力量均衡 5 工会的作用不大,集体谈判具有负面作用 6 理想的劳动法应禁止或削弱工人团结权
二 管理主义学派——日本
1 由组织行为学者和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组成 2 关注员工动机及其忠诚度,主要研究劳动关系 管理政策和实践 3 雇员与企业利益基本是一致的, 4 冲突的原因在于“从属性”认知,可以采取 “高认同感的”管理策略避免 5 对工会的态度是模糊的:尊重已建、避免再建 6 主张采用新的、更加弹性化的工作组织形式, 强调员工和管理方的相互信任和合作
四 自由改革主义学派——瑞典
1 关注如何减少和消灭工人受到的不平等和不 公正待遇 2 劳动关系是不均衡的关系,管理方居于主导 地位 3 现行的劳动法和就业法不能为工人提供足够 的保护,必须加大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力度 4 “结构不公平”理论 5 当前劳动关系体系下周边部门工会无效 6 支持强有力的劳动法和各种形式的工人代表 制度,反对市场化,主张强势工会,认为其 应更加关心更为广泛的社会问题和事物
五 激进派——蒙作根体系
1 由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组成 2 更关注冲突及冲突过程的控制 3 劳资双方的利益是完全对立的 4 “和谐的劳动关系”只是一种假象 5 在资本主义经济系下,工会的作用是有限的 6 开展广泛的与资本“斗争”的运动,挑战资本 的主导权
劳动关系
• 典例:
美国:税率和社会支出相对较低,其劳动法律体系虽然比 较完整,但功能较弱。而且,雇员也相信、遵从“意思自治、 契约自由”的理念。
二、管理主义学派
• 关注方向:就业关系中员工的动机及员工 对企业的高度认同、忠诚度问题,主要研 究企业对员工的管理政பைடு நூலகம்、策略和实践。
劳动关系学派
一、新保守派
• 主要关注方面:经济效率的最大化,研究分析市 场力量的作用。 • 观点:劳动关系是具有经济理性的劳资双方之间 的自由、平等的交换关系,双方具有不同的目标和 利益。 • 认为工会所起的作用是负面的,工会实际形成的垄 断制度,干扰了管理方与雇员个人之间的直接联系, 阻碍了本来可以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市场关系,破坏 了市场力量的平衡,使管理方处于劣势地位。由于 工会人为地抬高工资,进而抬高了产品的价格,干涉 了管理方的权力,最终会伤害雇主在市场上的竞争 地位,也会削弱对雇员工作保障的能力。
• 政府劳动关系政策上:主张减少政府的收支规模, 强调要减少税收,尤其是经营税收以及针对管理者 和技术工人的税收。主张将市场运行规律和准则 引入工资和福利的决定过程,采用额外支付计划,使 雇员的收入和绩效联系得更紧密。 • 应该赋予管理方更大的管理弹性,减少限制管理权 力的法律和法规,尤其是减少劳动法对管理方的限 制。 • 理想的劳动法应该使工人难以组织工会,或者即使 有工会,其权力也很小。这样,劳动和资源的配置才 会更加灵活,也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9人力1 陈晓敏09250190406
我赞同正统多元论学派的观点。
在劳动关系中,雇主的利益在于支付雇员报酬的最小化,以及从雇员那里获得利益最大化,而雇员的利益在于工资福利的最大化,以及在保住工作的前提下尽量少工作。
这就构成了劳动关系冲突的必然性。
正统多元论学派观点的基础是雇佣关系多元主义的信念和价值观。
正统多元论学派认为雇佣组织就是一个微型社会,组织中有不同是利益群体,他们都有追求某些目标的需求,但是达到目的的方式却不一致。
管理者对于组织的整体效果和目标的实现负有责任。
雇员关心的更多是个人利益,特别是希望获得更有利的雇佣条款和条件。
同一组织中不同群体对于有效资源进行分配时,难免会有利益冲突。
这就要求有一系列的机制来防止利益冲突演变成为混乱,进而有效解决方法和机制。
我认为,劳动法和集体谈判是确保公平和效率的有效途径。
正统多元论学派提出工会和集体谈判是较为有效和民主的方法。
这相对于新保守派依赖于“纯市场”调配更具科学性和时代性。
在劳动关系中,雇主无论是在力量还是在资源上都占有绝对的优势,雇主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性是建立在压榨雇员,剥削雇员劳动剩余价值的基础之上的。
所以“纯市场”调节只是一个美好的假想而已,并不具有科学性。
管理主义学派基于“关系一元主义”的信念也是不现实的。
正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会有”,一个企业是不可能有完全一致价值观的雇员的。
不同岗位的雇员可能利益也会不同,利益不同必将导致对于同一事件的不同看法和不同价值取向。
管理学派过于看重组织内的一致性,而认为工会等组织的存在是对雇佣关系的一种干扰的观点更是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
自由改革主义学派既通过“结构不公平”理论提出集体谈判的重要性同时又批判当前的工会,认为工会难以战胜强大的权利资方,从而无法为成员提供有效的保护,甚至在严重影响是无法保全自己。
这是一种较为松散的观点。
激进派基于马克思的阶级基础提出带有很重的阶级斗争性。
首先劳动关系是基于市场经济的基础上的,脱离经济基础谈劳动关系就像无根之树,是经不起考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