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鉴赏
外国文学赏析

包法利夫人的形象分析包法利夫人的形象前后分为两个阶段,前期的她热情美丽纯洁,是个没有见过世面的弱女子,农村姑娘,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幻想;后期的她却变成腐化生活的追求者,最后走向毁灭,是一个为社会所毁灭的小资产阶级女性形象。
而这其中的变化却是社会环境所造成的。
在修道院度过青年时代,会跳舞、绘画、绣花、弹琴,饱读浪漫派作品。
在修道院所受到的教育对爱玛的一生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
结婚后平庸,呆板的丈夫无法满足她的幻想更是使得她那颗躁动不安的心逐渐为资产阶级腐败社会风气所俘虏。
在同上流社会的接触中,她狂热地梦想着享受一下巴黎生活的乐趣,很快就成为了流氓,高利贷者,投机分子围猎的对象。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包法利夫人最大的不幸可能是没有人理解她,她身边没有一个可以倾诉的朋友,无疑她是孤独的,内心的孤独最容易令人堕落,她丈夫显然不能帮她解决这一问题,她的心也早已飞走了,是和她的欲望一起飞走的。
所以当罗道耳弗一提起那“疯狂的欢乐”,她就甘愿为此牺牲一切;赖昂只说了句“巴黎就这样做”,她就乖乖地委身于他。
这又是多么可怜的人啊!她周围的那些人,如狼似虎,都在她身上榨取,掠夺,满足他们各自的可耻欲望,而她自己却浑然不觉,可见欲望的驱使往往是盲目的。
筒·爱的人物形象分析一、敢于反抗,争取平等,由于简·爱钟爱读书,她从书中明白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她常常问自己:“怎么我总是受折磨,受侮辱,怎么就摆脱不了厄运呢?”她开始对自己所经受的虐待和折磨表示不满,并公开反抗,一次被表兄欺侮时,她生气地指责她的表兄说:“你像杀人犯,虐待奴隶的人。
”简·爱追求独立的个性和不敢侮辱的反抗精神,势必会与传统社会发生冲突,她被冷漠无情的舅妈送到了一所打着上帝旗号的孤儿院一洛伍德孤儿院。
二、自尊自强,勇于追求真爱,她不卑不亢的性格和自己的才干赢得了罗彻斯特的爱情,面对气势咄咄逼人的英格拉姆,她沉着冷静,毫不失自尊。
外国文学评论及鉴赏

外国文学评论及鉴赏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外国文学在中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许多读者对于外国文学作品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希望通过评论和鉴赏来深入了解这些作品。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外国文学的评论和鉴赏,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些思考和启示。
外国文学评论应该以人类的视角进行写作。
评论者应该从人性的角度来审视作品,深入挖掘其中的情感和思想,而不仅仅是对故事情节或文学技巧的简单描述。
例如,在评论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时,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故事的悬念和荒诞上,而应该更加关注主人公内心的挣扎和痛苦,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只有以人类的视角来评论作品,才能使文章富有情感,让读者感到仿佛是真人在叙述。
外国文学评论应该注意保持文章的自然度和流畅度。
避免使用过于繁复的句式和术语,尽量使用准确的中文进行描述。
评论者应该尽量避免使用依赖图像的语句,而是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例如,在评论弗兰兹·卡夫卡的《变形记》时,我们可以用“人类在现代社会中的异化和无奈”来描述主题,而不是依赖于插入图片或图表来说明。
通过使用丰富多样的词汇和流畅的句式,评论者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增强阅读的流畅性。
外国文学评论和鉴赏应该确保文章内容的独一性,避免内容重复出现和歧义或误导的信息。
评论者在撰写文章时应该进行充分的阅读和研究,确保自己对作品有深入的理解和独特的观点。
避免在文章中反复提出同一个问题,而应该通过阐述不同的观点和角度来丰富文章的内容。
同时,评论者应该确保文章的准确无误,避免误导读者或传递错误的信息。
外国文学评论和鉴赏需要结构合理,段落明晰,并使用适当的标题来增强阅读流畅性。
文章应该有清晰的开头、中间和结尾,每个段落都应该有明确的主题和主要观点。
使用适当的标题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提高阅读的效果和体验。
外国文学评论及鉴赏是一项充满挑战和意义的工作。
评论者应该以人类的视角进行写作,使文章富有情感,并使读者感到仿佛是真人在叙述。
西方文学名著鉴赏

西方文学名著鉴赏文学是一个民族或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文学也是世界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西方文学则是人类文学中的重要分支之一,包含着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被广泛地传播和鉴赏。
本文将就几部西方文学名著的鉴赏进行讨论。
《傲慢与偏见》《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最偉大的愛情小說之一。
此书的主题是婚姻与尊严,具有较大的社会、历史、性别和人性现实意义,是奥斯汀对英国社会的批评和考察。
在小说中,奥斯汀刻画了主人公伊丽莎白·班内特的生动形象。
在村庄里住着五个相貌和性格各不相同的姐妹,父亲虽然富有但态度庸俗无礼,母亲则希望女儿们能嫁入豪门,为家族提高身份地位。
在这样的背景下,伊丽莎白在面对邻居达西和柯林斯的热烈追求时,既要维护自己的尊严,又要处理好家庭和事业的关系。
通过小说人物的台词和行为,作者贯穿了作品的道德主题。
奥斯汀通过对角色的刻画来探究人类的价值观和人性的本质。
她以隐喻、比喻等手法刻画出每个人物的特点,不但把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生动鲜明,而且深入人心,引起了读者共鸣。
《飘》《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美国文学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小说主要讲述南北战争前后的美国南方,女主角斯佳丽由于对爱情的执着和对财富的渴望,逐渐成为了南方奴隶制下一个具有争议性的角色。
斯佳丽的性格在小说中体现得非常鲜明。
为了获得利益和个人愿望,她经常不择手段。
同时她也是一个具有韧性和坚韧不拔的人物,尤其在美国南方战争之后生活面临重大变故的情况下,她十分的自我保护和自强不息。
同时,小说也揭示了美国历史上种族和社会阶层的问题,呈现了南方的文化特征,成为一个美国历史和文化的窗口。
通过小说中的经历和观察,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美国南方文学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百年孤独》《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文学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现当代文学史上的经典巨著。
西方文学作品赏析

西方文学作品赏析
西方文学作品涵盖了丰富多样的题材和风格,每一部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西方文学作品及其赏析的要点:- 《哈姆雷特》(作者:威廉·莎士比亚):这部作品探索了复仇、正义、人性和命运等主题。
通过复杂的角色和深刻的对话,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挣扎。
- 《战争与和平》(作者:列夫·托尔斯泰):以史诗般的规模描绘了19 世纪俄国社会的生活。
它探讨了战争、爱情、家庭和人生的意义。
- 《巴黎圣母院》(作者:维克多·雨果):通过对巴黎圣母院的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善恶、美丑和社会的不平等。
同时也探讨了爱情、命运和宗教等主题。
- 《老人与海》(作者:欧内斯特·海明威):讲述了一个老渔夫与大海搏斗的故事,强调了人类在面对困难时的坚韧和勇气。
- 《简·爱》(作者:夏洛蒂·勃朗特):这部小说关注女性的自我认知和追求平等的权利。
它展现了爱情、自尊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与鉴赏

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与鉴赏在高中语文的学习中,外国文学作品是一扇通向不同文化和思想世界的重要窗口。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翻译与鉴赏,我们能够跨越语言和地域的障碍,领略到世界各地的文学魅力,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
它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递和沟通。
译者需要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考虑到目标语言的语法、词汇和表达习惯,力求让译文既准确又流畅。
同时,还要充分理解原作者的意图和作品所蕴含的文化背景,将这些微妙之处在译文中恰如其分地展现出来。
比如,在翻译一些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汇或习语时,译者需要格外谨慎。
如果简单地直译,可能会让读者感到困惑,甚至误解原文的意思。
以《老人与海》为例,书中多次提到的“海明威式的硬汉形象”,如果只是生硬地翻译成“a tough guy image in Hemingway's style”,对于不了解海明威写作风格和美国文化的读者来说,可能难以理解其中的深意。
而一个优秀的译者可能会通过加注或者在译文中巧妙地解释,让读者明白“硬汉形象”所代表的坚韧、勇敢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翻译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我们对外国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一个好的翻译能够让我们仿佛置身于原作者所创造的世界中,感受到原汁原味的情感和思想。
相反,一个糟糕的翻译可能会让作品失去原本的韵味,甚至变得晦涩难懂。
在鉴赏高中语文中的外国文学作品时,我们首先要关注作品的主题和思想。
很多外国文学作品都蕴含着对人性、社会、生命等深刻问题的思考。
比如《巴黎圣母院》通过描写吉普赛女郎爱斯梅拉达和钟楼怪人卡西莫多的故事,揭示了美与丑、善与恶的鲜明对比,以及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黑暗。
我们在阅读时,要深入思考作者通过这些故事想要传达的价值观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其次,作品的人物形象也是鉴赏的重要方面。
许多外国文学作品塑造了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他们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复杂的内心世界。
例如《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他的犹豫、挣扎和复仇的决心,展现了人性的多面性和矛盾性。
外国文学鉴赏

外国文学鉴赏外国文学鉴赏是一门非常独特且有趣的学科。
通过对外国文学的学习,我们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并了解外国文化及其思维方式,从而更好地理解世界。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阐述外国文学鉴赏的重要性。
首先,外国文学鉴赏可以帮助我们拓展文化视野。
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通常反映了本国民族文化、历史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特点,因此通过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国家及其文化。
例如,通过阅读英国莎士比亚的作品可以学习英国文化的发展历程、社会等级和价值观等方面,而通过阅读日本村上春树的作品可以感受日本的文化氛围和人文情怀。
其次,外国文学作品常常反映出作者的思想及其对于社会的看法,因此通过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我们可以加深对世界的理解并拓宽自己的思考方式。
例如,奥斯卡·王尔德的作品常常反映出他对英国上流社会虚荣和伪善的批判,而美国作家哈珀·李则在她的长篇小说《杀死一只知更鸟》中深刻地反映出了美国南部种族歧视和社会阶层的不平等现象。
第三,外国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和文学技巧也是我们学习外国文学鉴赏的重要内容。
例如,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运用内心独白、梦幻和恶魔等手法,刻画出一系列具有后现代性特征的复杂人物形象;法国作家雨果运用夸张和双重意义等手法,塑造出一些充满想象力的寓言式的人物形象。
最后,除了以上所述的一些好处,学习外国文学鉴赏还有一个实质性的好处,那就是帮助我们提高文化素养和人文修养。
通过阅读外国文学经典作品,我们可以学会欣赏诗意、审美和哲学思想,从而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学习外国文学鉴赏对于我们的文化视野、思维方式、语言修养和人文素养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外国文学鉴赏,并通过阅读外国文学经典作品来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加深对世界的理解。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赏析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赏析外国文学作品是人类文明的珍贵遗产,其中涵盖了许多经典之作。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人性探索,引领读者进入一个与现实世界截然不同的境界。
本文将就几部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进行赏析,通过解读小说中的细节和情节,帮助读者深入了解作品的内涵,从而更好地欣赏这些杰出的文学作品。
《人类群星闪耀时》《人类群星闪耀时》是法国作家塞弗林的作品,这部小说通过对法国高等教育体制下的种种不公以及社会底层的贫困生活的生动描绘,深刻地反映了人性的丑陋和社会的黑暗。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阿兰,是一个渴望知识和自由的年轻人,他通过不屈不挠的努力考上大学,但面对封闭的体制和权力的阻碍,他感到无力和困惑。
他的努力和追求代表了社会底层的人们渴求改变现状的心声。
通过对阿兰的塑造,塞弗林用细腻的笔触刻画出了人性中的复杂和纠结,引发读者对社会问题的深思。
《百年孤独》《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杰作。
这部小说以布恩迪亚家族为主线,讲述了一百年来这个家族的兴衰和命运。
马尔克斯通过奇幻、写实、荒诞的手法,展现了布恩迪亚家族世代循环的悲剧。
小说中丰富的人物和众多的情节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一幅庞大而壮丽的画卷,同时也揭示了人类命运中的孤独和无奈。
马尔克斯以精湛的笔触塑造了许多色彩鲜明的人物形象,使读者更容易投身到故事中,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麦田里的守望者》《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代表作。
这本小说通过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的视角,描述了一个年轻人在大都市中的迷茫和无助。
霍尔顿对社会的虚伪和偏见感到失望,并向往纯真和正直的生活。
他试图保护那些他认为在混乱世界中还保有纯洁的孩子们,以此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世界腐败现象的忧虑。
塞林格通过鲜明的写实风格和霍尔顿的独特性格,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深思和触动的内心世界。
《傲慢与偏见》《傲慢与偏见》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之一。
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人物形象鉴赏

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人物形象鉴赏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通常是作者用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手段,不仅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形象特征,还承载着作者对于社会、人性、命运等问题的思考和观察。
本文将选取几个高中语文中常见的外国文学作品,对其中的人物形象进行鉴赏。
一、《简爱》中简·爱《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于1847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小说的主人公简·爱是一个具有坚强意志和独立人格的女性形象,她的形象塑造了勃朗特对于女性地位、婚姻制度和个体自由的思考和观察。
简·爱生活在一个贫困而封闭的家庭中,受尽了家庭成员的冷落和虐待。
但她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希望和追求,她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赢得了一份教师的职位。
这是简·爱独立自强的一个体现,她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并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
简·爱是一个内心坚强而独立的女性,她对于自己的感情和婚姻有着清晰的认知和坚定的态度。
当她爱上了罗切斯特先生时,她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尊严。
她不愿意成为罗切斯特先生的情妇,因为她明白这样的妥协将会伤害自己的尊严和自由。
简·爱的形象通过对于婚姻制度的思考和批判,展现了勃朗特对于女性地位和个体自由的关注和呼吁。
二、《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于1719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人在荒岛上的生存和自救的故事。
小说的主人公鲁滨逊是一个坚强、聪明和乐观的人物形象,他的形象塑造了笛福对于人类意志和智慧的赞美和探索。
鲁滨逊在一个航海事故中被困在了荒岛上,他面临着食物短缺、野兽猛兽的威胁和孤独寂寞的困境。
他并没有放弃希望和生活的意志,他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努力,建造了一个小屋,种植了粮食,驯化了野兽,最终成功地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
鲁滨逊的形象展现了人类的意志和智慧的力量,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克服了荒岛上的种种困难,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生存和自救。
外国文学赏析

外国文学赏析引言外国文学是指除了中国文学以外的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文学作品。
由于各国文化和语言的不同,每个国家的文学都有其独特之处。
本文将对外国文学进行赏析,介绍几个不同国家的文学名著,并分析其中的艺术特点和主题。
一、法国文学1. 《红与黑》《红与黑》是法国作家斯坦达尔的作品,被称为法国19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小说以19世纪法国社会为背景,通过男主人公朱利安的经历,揭示了社会阶层固化、地位不平等等社会问题。
斯坦达尔以深刻的剖析描写,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残酷性。
2. 《追忆似水年华》《追忆似水年华》是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代表作,是一部长篇小说。
小说通过主人公马塞尔的回忆,描绘了他的成长经历和对爱情的追忆。
普鲁斯特以细致入微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探讨了时间、记忆和人生意义等深刻的主题。
二、英国文学1. 《傲慢与偏见》《傲慢与偏见》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作品,是一部受人喜爱的爱情小说。
小说以早19世纪英国乡村社会为背景,讲述了女主人公伊丽莎白与富家子弟达西之间的纠葛和最终的爱情故事。
奥斯汀以幽默风趣的笔触,揭示了社会偏见和爱情追求的复杂性。
2. 《哈利·波特》系列《哈利·波特》系列是英国作家J·K·罗琳的魔幻小说系列,成为全球畅销的文学作品。
故事讲述了孤儿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冒险经历。
罗琳以奇幻的世界观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友情、勇气和成长的主题。
三、俄罗斯文学1. 《战争与和平》《战争与和平》是俄罗斯作家托尔斯泰的巨著,被认为是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
小说以拿破仑战争为背景,详细描绘了一系列人物的命运和人性的善恶。
托尔斯泰以纷繁复杂的情节和深刻的人物塑造,探讨了战争对人类命运的影响和和平的重要性。
2. 《罪与罚》《罪与罚》是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讲述了主人公罗迪翁·罗斯科尔尼科夫的犯罪与良知之间的斗争。
陀思妥耶夫斯基以深刻的心理描写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展示了罪恶与赎罪的主题。
外国文学名著赏析

外国文学名著赏析外国文学名著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充满了智慧和艺术的光芒。
它们通过文字和故事展现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成为人们心灵的引导和启迪。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介绍几部著名的外国文学名著,从中品味其中的魅力与价值。
一、《傲慢与偏见》——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秀的爱情小说之一。
小说以19世纪英国上层社会为背景,通过描绘女主角伊丽莎白·班内特和达西先生之间的曲折爱情,展现了社会阶级、婚姻与爱情等主题。
奥斯汀以深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以及人性中的傲慢和偏见。
读者通过阅读这部小说,不仅可以欣赏到美妙的爱情故事,还可以从中领悟到珍视真爱、超越偏见的道理。
二、《堂吉诃德》——米格尔·德·塞万提斯《堂吉诃德》被誉为西班牙文学的杰作,是作家米格尔·德·塞万提斯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以揭露人性的善良和善变为主题,通过讲述堂吉诃德对抗信念和现实的奋斗,展现了人的豪情壮志和追求理想的勇气。
塞万提斯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夸张的情节,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既捧腹大笑,又感慨万分。
这部小说不仅是一部喜剧,更是对人生哲理和人性的深刻思考,给人以启示和反思。
三、《战争与和平》——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被公认为世界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
小说以拿破仑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一幅宏大而复杂的画卷,描绘了不同阶层人物在战争中的命运、爱情的多变、内心的挣扎与和平的渴望。
托尔斯泰以其卓越的叙事技巧和深刻的洞察力,塑造了众多丰满的角色形象,并融入了对历史、战争以及人生意义的思考。
这部小说引人入胜的情节和深刻的思考,使读者沉浸其中,深切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宝贵。
四、《麦田里的守望者》——J·D·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J·D·塞林格的代表作,被誉为20世纪美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外国文学名著鉴赏

外国文学名著鉴赏外国文学名著鉴赏《济南的秋天》老舍上次说了济南的秋天,这回该说冬天。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是奇迹; 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
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
请闭上眼...《骆驼祥子》老舍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
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
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
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
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
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
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
怎样过这个“双寿”呢?祥子有主意:头一个买卖必须拉个穿得体面的人,绝对不能是个女的。
最好是拉到前门,其次是东安市场。
拉到了,他应当在最好的饭摊上吃顿饭,如热烧饼夹爆羊肉之类的东西。
吃完,有好买卖呢就再拉一两个;没有呢,就收车;这是生日!《爱玛》她盯着这个字谜,沉思着,捕捉着其中的含义,重新阅读一遍,前后参看后理解得更加深刻一些,然后把那纸片递给哈里特,自己微笑着坐下来。
哈里特却糊里糊涂望着那张纸苦思冥想。
爱玛坐在那里想:“想的好,埃尔顿先生,想得真好。
我读过比这还糟的字谜。
是‘求婚’非常好的暗示。
我给你打个高分。
这正是你的感情。
这等于是非常直截了当地说:‘史密斯小姐,请你允许我想你求婚。
一眼猜出我的谜和我心中的意图吧。
——愿那柔和的眼睛闪烁出赞成的光芒——哈里特,对极了。
柔和,这个字眼用来描写她的眼睛真是太贴切了,所有定语中最恰如其分的就是这个字眼。
外国文学赏析

外国文学赏析
外国文学赏析是指对外国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解读和评价
的过程。
在进行外国文学赏析时,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
如作品的文学风格、艺术价值、社会背景等方面进行分析。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外国文学赏析的方法和技巧。
1. 文学风格分析:分析作品的叙事方式、语言风格、表达
手法等,探讨作者的写作风格和创作特点。
2. 主题分析:探究作品所揭示的核心主题和思想,对作品
的深层含义进行解读。
3. 人物塑造分析: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探讨人物的性
格特点、动机和命运,并分析作者通过人物塑造所表达的
意图。
4. 结构分析:分析作品的结构和组织方式,如故事线索、章节设置等,探讨作者如何通过结构来传递信息和构建作品的整体效果。
5. 文化背景分析:分析作品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对作品的影响,探讨作品与所处时代的关系。
6. 文学批评分析:运用各种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如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等来分析作品。
7. 比较分析:将不同作品进行比较,探讨它们的差异和联系,从而深入理解作品的独特性。
另外,外国文学赏析还可以结合相关的历史、哲学、心理学等知识来进行分析,以丰富文学赏析的视角和深度。
需要注意的是,赏析应该注重文本本身,准确把握作品的基本内涵和表达,避免过度主观臆断和夸大解读。
外国文学鉴赏《墙 上 的 斑 点》

法加以控制——和我们的文明相比,人的生活
带有多少偶然性啊——我只要列举少数几件我
们一生中遗失的物件就h够了。
16
主题探讨
2. 但是这种概括毫无价值。只要听听概括这个 词的音调就够了。它使人想起社论,想起内阁大臣 ——想起一整套事物,人们在儿童时期就认为这些 事物是正统,是标准的、真正的事物,人人都必须 遵循,否则就得冒打入十八层地狱的危险。……每 件事都有一定的规矩。 ……男性的观点支配着我 们的生活,是它制定了标准,订出惠特克的尊卑序 列表……我们希望很快它就会像幻影、红木碗橱、 兰西尔版画、上帝、魔鬼和地狱之类东西一样遭到 讥笑,被送进垃圾箱,给我们大家留下一种令人陶 醉的非法的自由感——如果真存在自由的话……
h
25
想通过这种结构扩大了小说的表现范围,拓宽了作品的视
域和透视层次,使作者在短暂的时空中得以构建更大容量
的“内在的真实”。
h
21
写作技巧
3.蒙太奇
小说中的主人公面对墙上的一个斑点而展开沉
思冥想,可能仅仅是短短的一瞬,然而就是在这样一
个“重要的瞬间”,主人公在内心深处已经自由往返于
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对历史的思索、现实的感
表!
h
18
主题探讨
追求精神自由 嘲讽现实单调
h
19
1.内心独白 写作技巧
第一人称的直接内心独白,让主人公由一个
斑点而进行自我内省,从而将人物的沉思冥想、意
识印象和盘托出,使读者一览无余。如:“让我稳住
自己,抓住第一个一瞬即逝的念头..莎士比亚..对啦,
不管是他还是别人,都行。”“我一定要跳起来亲眼看
以意识流动为结构,采用象征、暗示等手法,透视
人物内心奥秘。
如何鉴赏外国名著

想要赏析外国文学名著,首先要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和诗人。
他的作品是人文主义文学的最杰出代表,对后代作家的影响颇为深远,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莎士比亚是英国人。
幼年家境不错,在当地接受基础教育,接触过戏剧并产生了兴趣。
后来因家道中落而被迫辍学。
曾去伦敦谋生,当过剧院的打杂工、演员和编剧等。
正是莎士比亚的坎坷人生经历给了他日后写作丰富的灵感和思考。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部悲剧,它突出地反映了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
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理想人物。
他是王子,按照传统,是王权的当然继承者。
但是,他的美好前途被颠倒了的时代颠倒了。
戏一开头,作者就展现了一幅丑恶的社会画面:国家发生宫廷政变,国王被害,阴谋家窃取了王位;王后改嫁;满朝臣子趋炎附势等等。
世界仿佛到了末日。
于是这个王子喊出了“时代整个儿脱节了”的吼声。
人们强烈地感受到这是“时代的灵魂”本身在呼喊。
哈姆雷特本是个正直、乐观、有理想的青年,在正常的环境下,他可以成为一位贤明君主;但是现实的社会迫使他不得不装疯卖傻,进行复仇。
他是英国那个特定的动荡不安时代的产物。
在《哈姆雷特》这部戏剧中,处处可以看出作者着意把自己心目中的典型人物塑造成一个英雄形象的匠心:哈姆雷特很有心计,在敌强我弱的恶劣情况下,他敢于针锋相对地进行斗争,他击破了奸王设下的—个个圈套:先是戳穿了波洛涅斯和罗森克兰等人进行刺探和监视的把戏;又使王后发现天良;接着采用“调包计”除掉了奸王的两个走卒,把奸王“借刀杀人”的阴谋击得粉碎;最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把双重陷阱——毒剑和毒酒还给了奸王。
在每一回合的斗争中,哈姆雷特都显得形象高大。
所以有评论说,《哈姆雷特》是一出“巨人型”的悲剧,此话不无道理。
作者能成功塑造出哈姆雷特这一人物形象于作者的人生经历十分不开的。
还有,赏析外国名著还需了解时代背景1830年28岁的维克多·雨果开始奋笔疾书他的“命运三部曲”之一《巴黎圣母院》。
外国文学鉴赏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外国文学鉴赏论文范文精选3篇外国文学作为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主要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外国文学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熟悉重要作家的创作情况,具备一定的理解、分析、鉴赏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审美感受能力和阐释分析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打好基础。
外国文学课程具有时间跨度大、内容多、系统性强、理论知识抽象等特点,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表现为被动、机械的学习状态,这种学习状态的结果是相关文学知识的强行记忆,很难实现培养学生分析和鉴赏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
基于“动”式教学的改革理念,怎样才能在课堂上使学生“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真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笔者在外国文学教学实践中引进了“习明纳尔”(Seminr)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
一、习明纳尔教学法简介“习明纳尔”是英文Seminr一词的音译,来源于拉丁文Seminrium,基本含义是人们常说的“专题讨论会”、“研究班”、“研习会”,是学生为研究某一问题而与教师共同讨论的一种学术交流形式。
是西方发达GJ大学文科教学的基本形式。
它起源于英国,流行于欧美,经过不断改造,现已在世界大多数GJ广泛采纳。
习明纳尔(Seminr)教学法是以教师和学生为共同的教学主体,就某些共同关怀的问题,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进行讨论。
该模式重在强调学生的参与,其核心是充分挖掘课程参与者的学习潜能,最大限度地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互动,从而深化对某一主题的认识,实现学术交流的最佳效果,真正达到“学有所获,教学相长,日学日进”的教育目的。
习明纳尔教学法的实施方式的种类很多,既可以整节课讨论,也可以用几分钟讨论;既可以是全班讨论,也可以是小组讨论。
教师可根据具体课时安排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
二、外国文学教学中习明纳尔教学法的具体运用在外国文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同时采纳传统的教师讲授和习明纳尔(Seminr)两种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时数具体安排该教学模式的操作时间和形式,以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外国文学赏析

外国文学赏析
外国文学赏析是一项分析解读外国文学作品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文学作品的社会背景、文学主题、人物塑造、文学手法、文体分析等。
其中,文学主题是作品表达出来的思想意念,可以是对社会问题的深度思考,如尼采《无知的救赎》中的“欲
望的力量”;也可以是对个人经历、情感等的抒写,如福楼拜
的《雌鹰的叫声》中的“爱的重量”。
文学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引用、夸张等,旨在丰富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文体分析指根据作品的文体特点全面考察作品的内容,如查尔斯·狄更斯
的小说大多使用叙事手法丰富小说情节,描绘出具体的地点、人物等,而罗素的哲学著作则重点使用推理手法,将抽象的概念变成具体的证明。
外国文学鉴赏

1.拉玛苏是亚述/巴比伦神话中的人首半狮半牛怪,保卫着亚述人的神庙和宫殿。
它们有翅膀,可以飞翔,而且力量很大。
2.楔形文字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楔形文字被誉为“古代东方的拉丁语”。
在西方世界中,希罗多德的《历史》曾提及“亚述文字”。
近代世界最早发现并给予命名的是意大利17世纪旅行家瓦利。
经德国的格罗特芬特和英国的罗林逊、乔治·史密斯等于19世纪50年代译读出来了。
3.《神秘的苏美尔人》空中花园,巴别塔4.古代巴比伦文学在文化渊源上,巴比伦文学与远古的苏美尔、阿卡德文明血脉相通,它们一般被视为一个整体。
其主要的文学成就有神话传说、史诗和箴言诗三种体裁,其他文学类型还有劳动歌谣、寓言、赞歌、祈祷文等。
(1)神话苏美尔人崇奉自然神,其宗教很少超出原始多神教阶段。
太阳神舍马什、风雨神恩利勒、生育和生命女神英安娜、瘟神内尔各勒是他们所崇拜的神祗中主要的几个。
苏美尔创世神话认为:宇宙万物和它们的秩序是由水神(又是智慧之神)恩基创造和确立的。
阿卡德人流传最广的神话有两部:《埃努玛·埃立什》、《伊什妲尔下降冥府》(它是对苏美儿人的《英安娜下降冥府》神话的一种改造)(2)史诗古巴比伦文学的最高成就当推原始英雄叙事史诗《吉尔伽美什》《吉尔加美什》:这部亚述语楔形文字所刻的泥板书共有3000多行,诗体,是目前世界文学史上已发现的最古老的一部史诗。
主要取材于苏美尔——阿卡德神话故事、英雄传说。
5.<<吉尔伽美什>>作者:乔治史密斯乔治史密斯在考古学上的发现:1.破译泥板上的楔形文字2. 揭秘《圣经》中的诺亚方舟及大洪水神话吉尔伽美什:大洪水后苏美尔人的著名城邦乌鲁克第一王朝第五位“恩”或“恩西”(意为国王或执政)。
执政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700年至公元前2600年之间。
据考古资料《苏美尔王表》证明,吉尔伽美什的名字被编在苏美尔最古老的国王名录里面。
人间英雄,但古代人们往往赋予英雄以神奇浪漫色彩,吉尔伽美什在人们长期口头传颂过程中有了“神”的色彩,他成了大神阿鲁鲁所创造的“三分之二是神,三分之一是人”的英雄,在巴比伦神话中相当于太阳神。
外国文学鉴赏《墙上的斑点》

自我认知
通过对斑点的自由联想和内心独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主 人公的内心世界和思想动态。
社会批判
通过对斑点意义的探讨,隐喻性地批判了社会现实和人性问题,呼 吁人们关注和思考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03
人物形象分析
主要人物形象
主人公
小说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典型的英国中 产阶级男性,他通过墙上的斑点这一 意象,展开了一场关于生命、自由和 意义的思考。
结构特点
01
开放式结构
小说的结构非常开放,以墙上的斑点为起点,不断引出新的思考和回忆,
没有明确的结局或结论,使得作品具有很大的解读空间。
02 03
片段式叙述
小说由许多片段组成,每个片段都独立成章,但相互之间又有机地联系 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结构特点使得小说的叙述更加灵 活多变。
反复和循环
配角
小说中的配角包括主人公的朋友、家 人等,他们的存在丰富了故事情节, 也为主人公的思考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人物塑造手法
01
心理描写
作者通过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和心 理活动,展现了人物复杂的内心 世界和思想感情。
语言描写
02
03
行为描写
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和对话, 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观 念。
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行为和动作, 展现了人物的生活态度和处事方 式。
生命意义
通过对斑点意义的探讨, 引发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 探索。源自主题表现手法意识流手法
通过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思 想动态。
象征手法
通过墙上的斑点这一象征,暗示了更深层次的主题和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拉玛苏是亚述/巴比伦神话中的人首半狮半牛怪,保卫着亚述人的神庙和宫殿。
它们有翅膀,可以飞翔,而且力量很大。
2.楔形文字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楔形文字被誉为“古代东方的拉丁语”。
在西方世界中,希罗多德的《历史》曾提及“亚述文字”。
近代世界最早发现并给予命名的是意大利17世纪旅行家瓦利。
经德国的格罗特芬特和英国的罗林逊、乔治·史密斯等于19世纪50年代译读出来了。
3.《神秘的苏美尔人》空中花园,巴别塔4.古代巴比伦文学在文化渊源上,巴比伦文学与远古的苏美尔、阿卡德文明血脉相通,它们一般被视为一个整体。
其主要的文学成就有神话传说、史诗和箴言诗三种体裁,其他文学类型还有劳动歌谣、寓言、赞歌、祈祷文等。
(1)神话苏美尔人崇奉自然神,其宗教很少超出原始多神教阶段。
太阳神舍马什、风雨神恩利勒、生育和生命女神英安娜、瘟神内尔各勒是他们所崇拜的神祗中主要的几个。
苏美尔创世神话认为:宇宙万物和它们的秩序是由水神(又是智慧之神)恩基创造和确立的。
阿卡德人流传最广的神话有两部:《埃努玛·埃立什》、《伊什妲尔下降冥府》(它是对苏美儿人的《英安娜下降冥府》神话的一种改造)(2)史诗古巴比伦文学的最高成就当推原始英雄叙事史诗《吉尔伽美什》《吉尔加美什》:这部亚述语楔形文字所刻的泥板书共有3000多行,诗体,是目前世界文学史上已发现的最古老的一部史诗。
主要取材于苏美尔——阿卡德神话故事、英雄传说。
5.<<吉尔伽美什>>作者:乔治史密斯乔治史密斯在考古学上的发现:1.破译泥板上的楔形文字2. 揭秘《圣经》中的诺亚方舟及大洪水神话吉尔伽美什:大洪水后苏美尔人的著名城邦乌鲁克第一王朝第五位“恩”或“恩西”(意为国王或执政)。
执政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700年至公元前2600年之间。
据考古资料《苏美尔王表》证明,吉尔伽美什的名字被编在苏美尔最古老的国王名录里面。
人间英雄,但古代人们往往赋予英雄以神奇浪漫色彩,吉尔伽美什在人们长期口头传颂过程中有了“神”的色彩,他成了大神阿鲁鲁所创造的“三分之二是神,三分之一是人”的英雄,在巴比伦神话中相当于太阳神。
“吉尔伽美什”(Gilgamesh)的含义是“火与斧的人”,赫罗兹尼认为他是普罗米修斯的原型,是最古老的“灵智英雄”。
成书过程:《吉尔伽美什》的原始形式是民间口头流传的文学,史诗的基本内容于公元前3000年代的苏美尔——阿卡德时期已形成雏形,它同早期的苏美尔的英雄传说《吉尔伽美什和生物之国》、《吉尔伽美什和天牛》、《吉尔伽美什之死》、《吉尔伽美什、恩启都和另一世界》、《吉尔伽美什和阿伽》等有直接联系。
确切地说,“它是公元前2000年代的巴比伦人对公元前3000年代苏美尔人的文学遗产进行加工改造的结果。
”从一个口头文学演变成为泥板文书。
其成书过程长达一千多年。
故事内容:第一部分,写暴君吉尔伽美什的残酷和他与蒙昧英雄恩启都的结交。
这一部分包括在第一、二块泥板上。
第二部分,写吉尔伽美什一改暴戾的脾性,转而成为为百姓除害造福的英雄,与恩启都一起诛杀雪杉之妖芬巴巴。
这一部分包括在第三、四、五块泥板上。
第三部分,写水性杨花的女神伊什妲尔的求爱和遭到拒绝后的报复。
这一部分包括在第六块泥板上。
第四部分,写恩启都遭众神的惩罚患致命的疾病暴亡,吉尔伽美什的悲悼。
这一部分包括在第七、八块泥板上。
第五部分,写吉尔伽美什为寻访人类始祖乌特那庇什提姆、探求死和求生的奥秘的长途远游。
这一部分包括在第九、十、十一块泥板上。
第六部分,写吉尔伽美什与友人恩启都的幽灵对话。
这一部分见于第十二块泥板上。
象征性内涵:这部古老的英雄史诗艺术魅力的主要源泉。
与处于世界文学史上顶峰位置的古希腊荷马史诗相比,东方史诗显得较为原始与散漫,黑格尔把希腊史诗称作为古典型史诗,把东方史诗看作是“其中心是象征型的”。
这种诠释的理论基础就是苏美尔· 巴比伦人以象征为中心的神话思维。
数字象征、情节象征、人物象征、意象象征数字象征:神秘的数字、宇宙之大数7:“七贤”、“七身索子甲”、“七年歉收”、“造船七天竣工”、“船在尼什尔山搁浅七天”、“祭神时的七只又七只酒盏”、“烤了七个面包”等。
神秘的数字12:12块泥板、12个月、一天12个时辰(古巴比伦历法规定)、恩启都从患病到死恰好12天、巴比伦人按太阳运行的黄道圈即太阳轨迹分成12部分和12个黄道星座。
“11”。
载在第11块泥板上的洪水浩劫和方舟救渡神话与巴比伦历法中的11月份称为“大雨天灾之月”暗合。
情节象征:代表着城邦文化的吉尔伽美什与代表着游牧文化的恩启都的决斗以及和解,象征着苏美尔人的城邦文化与阿卡德人、巴比伦人的游牧文化之间的冲突以及融合。
英雄历险、吉尔伽美什为寻访人类始祖乌特那庇什提姆、探求死与永生之谜的长途跋涉、方舟救渡与人类再造、生命之草得而复失、幽冥地府的故事,象征着人与自然环境、自然法则的不懈拼搏、协调,又象征着人对生命奥秘的不断探索、理解,人认识自身、发现自我的社会化进程。
吉尔伽美什与恩启都:吉尔伽美什从恩启都这个对象化的“我”中认识了自身。
死亡意识推进着自我意识的觉醒,正是由于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限度,才可能进而去思考在这个必然限度中怎样争取自由。
换言之,人知道了必然死,才进而知道如何生的问题。
死亡是人类最大的恐惧。
所以,对死的关注可视为人生哲学的开端,对永生不朽的探索追求,是世界文学史上许多民族在神话阶段所共有的憧憬。
生命树:神话学家们认为,《吉尔伽美什》中的长生草是最早见于文献的“生命树” 。
在世界文学中,与吉尔伽美什寻求生命之草的故事在性质上最接近的可以说是中国神话中后羿与嫦娥的传说。
都是克服死亡这一母题的重现。
6.古印度两大史诗古印度文学的总体特质1、文学内容的泛神化文学作为宗教的组成部分,是以“超自然”为中心的“神本主义”文化的体现;文学的根本目的是将观念中的神的形象呈现出来;2、文学现象的泛众生化“众生”指的是一切有生命的东西,特别是人和诸种动物,由此形成“众生平等”观念、人体形象众生化、神之形象泛众生化;3、文学形式的泛音乐化文学作品在语言、情节、结构布局等方面上,普遍存在着与音乐作品相类似的某些特征;古代印度(又称“五印度”、“五天竺”)文明:1、中国古籍称之为“身毒”、“天竺”、“贤豆”等。
“印度”,美好明亮之意。
2、摩汉卓达罗、哈拉巴3、达罗毗荼人4、雅利安人5、孔雀王朝、笈多王朝6、月护王的孙子阿育王7、种姓制度。
“四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8、吠陀教、婆罗门教、佛教、耆那教、印度教印度河流域是印度文化的发源地阿育王:月护王的孙子。
孔雀王朝最伟大的人物,被史学家认为是世界文明史上最杰出的当政者之一。
尚佛、礼佛、拜佛。
7。
古代印度文学时期(1)、吠陀时期文学(公元前15世纪——前5世纪)(2)、史诗时期文学(公元前5世纪——公元后3、4世纪)(3)、古典时期文学(公元前后——12世纪)8.吠陀时期文学又叫做《吠陀》文献印度最古老的诗歌总集“吠陀”原意是知识、学问、智慧,后转化为教义、经典之意。
(1)狭义的吠陀指《吠陀本集》(简称《吠陀》),即“四吠陀”,包括《梨俱吠陀本集》、《娑摩吠陀本集》、《夜柔吠陀本集》、《阿闼婆吠陀本集》四部。
《吠陀本集》是吠陀教的圣经。
(2)广义的吠陀除了《吠陀本集》外,还包括《梵书》(15部)、《森林书》(8种)、《奥义书》(200多种)。
(3)吠陀语《吠陀本集》大都使用诗体,所使用的语言叫“吠陀语”;吠陀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拼音文字之一,从左到右横写,属于印欧语系,是印度的“雅语”,有如中国的“文言文”,也是印度古典梵语的前身。
(4)梵语梵语属于印欧语系,是古代印度的文学语言和标准语言,也是印度的宗教语言,用一种叫“天城书”(Devanagari )的字母书写。
天城书字母是从古普塔手写体的变体——七世纪出现的最早的碑文——发展起来的。
梵语从左至右书写,它的字母表由四十八个符号组成,其中三十四个是辅音,十四个是元音或双元音。
这个字母表被看作是迄今为止最完善的文字系统之一。
从公元1至12世纪,梵语是印度古代通用的标准语言。
印度古典文学时期又叫做“梵语古典文学时期”。
9.史诗时期文学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往世书史诗》(36部)佛教文学:《佛本生经》(佛教寓言故事集)佛经文学:佛教经典10古典时期文学《五卷书》、《故事海》首陀罗迦的《小泥车》迦梨陀娑的《云使》(抒情长诗)、《沙恭达罗》(诗剧)文艺理论著作《舞论》(又译《戏剧学》)“味”、“情由”、“情态”、“不定情”11.迦梨陀娑古代印度最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古典梵剧的最高代表,“印度的莎士比亚”。
“迦梨陀娑”的意思是“迦梨(时母)女神的奴仆”抒情长诗《云使》三部传世剧作:《摩罗维迦与火友王》、《优哩婆湿》、《沙恭达罗》。
1956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把迦梨陀娑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加以纪念。
12.《沙恭达罗》:国王豆扇陀和净修女沙恭达罗的爱情悲剧.席勒在一封信中断言:“在古希腊没有一部诗剧能够在美妙的女性的温柔方面,或者在美妙的爱情方面与《沙恭达罗》相比于万一。
”1791年歌德曾写诗赞美说:“倘若要用一言说尽——春花秋实,大地天国,心醉神迷,惬意满足,那我就说‘沙恭达罗!’”13.两大史诗(古代叙事诗中的长篇作品,反映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或以古代传说为内容塑造著名英雄形象,结构宏大,充满幻想和神话色彩。
史诗说是世界通行的说法,沿用了18、19世纪的欧洲人的定义。
而印度传统习惯是把《摩诃婆罗多》称为“历史传说”,称《罗摩衍那》为“大诗”。
)印度两大史诗的形成是一个以民间口头创作为基础的长期流动、不断膨胀的漫长过程,带有流动性、随意性和开放性,是印度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
世界文学中最长的史诗,仅《摩诃婆罗多》的篇幅就是荷马史诗总和的8倍,全部《圣经》篇幅的3倍。
以古代印度最流行的诗律输洛迦写成。
每颂即一节诗,共32个音节,分两行排列——双行诗体,作四句吟唱,没有尾韵。
《摩诃婆罗多》10万颂,即20万行;《罗摩衍那》2.4万颂,即4.8万行。
14《.摩诃婆罗多》作者是毗耶婆,这是音译,意译为广博仙人;又名岛生黑仙人。
形成于公元前4世纪直至公元4世纪。
反映的是比较原始落后的印度西部文化。
《摩诃婆罗多》题意:“伟大的婆罗多族的故事”。
印度教把四吠陀当作宗教神圣经典,《摩诃婆罗多》又被认为是阐明印度教全部实质的“第五吠陀”,它是印度人民心目中的圣经。
“酥酪中的醍醐,医药中的长生酒,水中的海洋,四足兽中的牛”。
一部能征服敌人、占领土地的“胜利之歌”。
“史诗中的史诗”。
(1)基本结构10万颂,分为18篇:①初篇;②大会篇;③森林篇;④毗罗吒篇;⑤备战篇;⑥毗湿摩篇;⑦德罗纳篇;⑧迦尔纳篇;⑨沙利耶篇;⑩夜袭篇;11妇女篇;12和平篇;13教诫篇;14马祭篇;15林居篇;16杵战篇;17远行篇;18升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