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浅析《爱玛》中社会阶级对婚姻观念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i b i n U n i v e r s i t y
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题目浅析《爱玛》中社会阶级对婚姻观念的影响二级学院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
学号年级
指导教师职称
年月日
摘要
本文介绍了此次研究的缘起和研究问题的背景,并阐述了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目前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和分析,总结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为今后关于社会阶级对婚姻观念影响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爱玛》;社会阶级;婚姻观念
为了更好的完成论文的写作,我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在中国知网中进行相关文献的检索。在中国知网中首先以“社会阶级”关键词进行搜索,相关的文献有900篇;以“婚姻观念”为关键词,相关的文献有1100篇。下面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论述:
国内关于社会阶级对婚姻观念的影响的研究:费孝通认为,由于社会需要维护结构的完整以完成其维持群体的生存作用,必须解决内部成员的新陈代谢的问题,而规定产生、抚育新成员的办法,形成了“生育制度潘光旦也说过“中国是一个家族主义的国家,婚姻原是一个比较个人的功能,但是在家族主义浓厚的空气里,个人的地位很小,个人既为家族才存在,所以婚姻便为了家族才举行了。婚姻
的家族效用有二;一是父母的侍奉,二是宗族的承继。李银河认为,随着中国现代化特别是都市进程和中外文化的相互影响,三位一体的传统两性模式——性生活、家庭生活与生育三位一体的行为模式,将逐渐被打破,会有更多的人在婚姻家庭生活中做出多种选择,中国社会在性生活、家庭生活、生育行为三个方面将会变得越来越轻松。中国政法大学巫昌祯教授认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细胞处于动荡中,社会何以稳定,为解决婚姻家庭方面的问题,她提出这次修改应贯彻三个“强调”——强调夫妻之间的忠诚;强调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强调法律的伦理性。
北京社科院商果他倡导离婚分级制。他认为,无过失离婚法在显示其积极意义的同时,负面效应也很快出现,某些婚姻不仅变为“廉价的东西”,而且它重要的生育功能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李银河认为,随着中国现代化特别是都市进程和中外文化的相互影响,三位一体的传统两性模式——性生活、家庭生活与生育三位一体的行为模式,将逐渐被打破,会有更多的人在婚姻家庭生活中做出多种选择,中国社会在性生活、家庭生活、生育行为三个方面将会变得越来越轻松。徐安琪的《世纪之交中国人的爱情和婚姻》的课题研究中,选取了上海、广州、甘肃和哈尔滨作为调查点,代表中国东北、西北、华南地区,对世纪之交的中国人的婚姻和爱情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沈崇麟的《世纪之交的城乡家庭》一书,从城乡比较的视角,勾勒出世纪之交城乡家庭和婚姻的现状,勾画出城乡家庭变动的轨道,在此书中,他提出“城乡一体化”的观点,即当某一农村地区工业化和现代化达到了一定水平,并且已经实现了城市化的时候,它的婚姻和家庭制度也将发生变迁,接近城市的家庭制度和婚姻模式,并在最后与城市的制度和模式高度类似,这一变化已经发生,并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几乎同步。在杨善华的《城乡家庭——市场经济与非农化背景下的变迁》一书,从市场经济和非农化的社会变迁背景,考察城乡家庭制度变迁方面的差异,比较向现代化迈进的中国农村家庭与城市家庭在现状与变迁方面的异同,从而探索了城乡家庭变迁的一般规律。
国外对婚姻观念的研究。W.J 古德的现代化理论首先指出了在现代化和夫妇式家庭之间存在的适应。他指出,在迈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世界革命过程中,不同类型的扩大家庭趋向于向夫妇式家庭制度的某些类型转变。古德在《家庭》中还指出:现代化的发展,会出现三个削弱传统家庭控制制度的主要过程。T·帕森
斯认为现代家庭是恰好与现代工业经济相适应的,工业经济促进了劳动的流动性和儿童的社会化,并且家庭还给在竞争激烈、不稳定和没有个人情感的社会性中的成年人提供了一个情感依托的根源。Elliot,FaithRobertson认为现代平等的婚姻摆脱了相互间的奴役与束缚,是作为个人自由和相互成长的许诺,包含了对传统婚姻的彻底否定,他们认为,平等是一种态度,一种心理状态,是夫妻间的了解,两个人有同等的个人发展的机会。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发现,国内学者对婚姻家庭的研究与国外研究相比,立足于中国,符合中国国情,调查了特定时间上婚姻领域的变化,阐述了市场经济给婚姻领域带来的变化,但往往社会阶级对婚姻领域变化原因的深入理性的思考,没有说明社会阶级与婚姻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本文力求探讨社会阶级对中国婚姻观念的影响,分析社会阶级和婚姻观念的内在联系,从而在社会上确立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 吴鲁平. 中国青年婚恋性观念的变动轨迹[J]. 中国青年研究.2010(05)
[2] 陈一筠. 同居关系会替代婚姻吗?——美国的最新研究报告[J]. 国外社会科学. 2010(04)
[3] 范海燕,胡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妇女婚姻观念的变迁[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2(04)
[4] 叶文振. 论市场经济对婚姻关系的影响和对策[J]. 人口研究.2011(03)
[5] 赵子祥. 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婚姻家庭演进的态势[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03)
[6] 卢淑华. 婚姻观的统计分析与变迁研究[J]. 社会学研究. 2014(02)
[7] 曹英. 独身:人生的一种选择[J]. 社会. 2014(10)
[8] 周晓燕. 对当代青年几种婚恋观的思考[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2(03)
[9] 李银河,冯小双. 独身现象及其文化含义[J]. 中国社会科学. 2011(03)
[10] 安秀玲. 清末民初婚姻家庭观念的变化[J]. 历史教学问题. 2012(05)
[11] 徐胜萍. 五四时期中国妇女地位的变迁[J]. 东北师大学报. 2010(06)
[12] 徐永志. 晚清婚姻与家庭观念的演变[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2)
[13] 梁景时. 近代中国维新派婚姻观透视[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1997(01)
[14] 徐永志,吕炳丽. 近代华北民间婚姻述论[J]. 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01)
[15] 徐永志. 清末民初婚姻变化初探[J]. 中州学刊. 1988(02)
[16] 梁同贵. 我国城镇第一代独生子女的受教育程度对其婚姻的影响[D]. 华东师范大学2011
[17] 安起锌. 社会转型对中国城市婚姻观念的影响[D]. 吉林大学2004
[18] 张超. 80后婚姻价值观研究[D]. 东北农业大学2015
[19 ] 张颖. 冀中农村招赘婚姻现象的研究[D]. 长春工业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