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工业与城乡人口流动
近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近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近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一个迅速发展的历史时期,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面貌。
本文将就城市化的背景、原因、影响等方面展开讨论,以便更好地理解近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一、背景在近代中国,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城市化进程得以推动。
首先,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影响,使中国城市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现代化的探索。
其次,科技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推动,为城市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再者,人口增长和农村转移也是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动力。
二、原因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工业化进程的推动。
随着工业技术的引进和发展,传统的手工业生产逐渐被机械化和大规模生产所取代,这促使许多人从农村迁往城市,寻找新的就业机会。
其二,城市的资源和市场优势。
城市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发达的市场,能够吸引周边地区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前来,从而推动城市化进程。
其三,社会变革和观念转变。
近代中国社会经历了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变革,人们的观念也有了明显的转变,开始追求城市生活的机会和多样性。
三、影响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给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社会方面,城市化加速了人口迁移和城乡人口结构的变化,改变了传统的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
经济方面,城市化推动了工商业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转型,为产业化进程提供了基础。
与此同时,城市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例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以及人口聚集带来的社会问题。
文化方面,城市化推动了文化交流和多元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文化冲突和传统文化的转变。
四、城市规划与管理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规划和管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城市规划可以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良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城市管理则包括政府部门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以及对城市生活秩序的规范和管理。
近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一个复杂动态的历史过程,不仅是中国现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城市化进程,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的脉络,为今后的城市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与社会变革
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与社会变革近代工商业的发展是中国社会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期,中国逐渐走上了工商业化的道路,这一过程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与社会变革。
第一,工商业的起步和发展。
19世纪末以来,中国的工商业逐渐兴起。
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中国开始引进西方的科技和工艺,开办了一些近代工厂和矿山。
比如张謇办的、沈葆祯办的矿山和重工业企业等。
这些工业企业的兴起,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契机。
同时,工商业也催生了一批新兴的社会阶层,如资本家、工人和技术人员等。
他们的出现使中国社会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第二,工商业的崛起对中国社会的变革。
工商业的兴起促进了城市化和社会分工的加强。
大批农民涌入城市,成为工人阶级,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
同时,城市流动人口的增加,引发了城市问题,如住房、环境和社会秩序等方面的困扰。
工商业的崛起也改变了传统的社会关系和价值观念。
封建等级制度逐渐瓦解,代之以以劳动力和资本积累为基础的社会关系。
这种变革虽然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如工人阶级面临的劳动条件不合理、资本家剥削工人等。
第三,工商业的发展与国家现代化的关系。
中国的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与国家现代化的进程相互影响。
一方面,工商业的兴起为国家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撑。
中国逐渐走入了世界工业经济体系,国家工商业产值大幅度增长。
而这种工商业的发展又为国家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也推动了工商业的发展。
近代国家机器的建立,为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和支持。
国家的投资、税收、法律和政策等对工商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工商业的发展。
总之,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是社会变革的重要因素。
这一过程既为经济提供了支撑,也推动了社会结构和关系的变革。
同时,工商业的发展与国家现代化的进程相互促进。
我们应该从历史中汲取经验,不断推进工商业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知识点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知识点一城市化的演进1.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1)工业革命以来,工业生产逐渐向城市集中,越来越多的人从乡村走向城市。
(2)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一方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所需的劳动力与消费市场,另一方面对城市的设施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西方国家的城市化(1)到1851年,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
(2)之后,其他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加快了城市化步伐。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
3.中国的城市化(1)鸦片战争后,随着通商口岸的开辟,近代化性质的工商业城市陆续出现、发展、壮大,吸引了大量乡村人口进城,开启了近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市化进入新阶段。
(3)1978年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
(4)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迅猛发展。
拓展:近代中国的城市化(1)原因:列强侵略下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推动;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活跃;通商口岸的开放。
(2)表现: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们物质生活和习俗发生重大变化;城市经济日益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贫富分化严重。
(3)特点:起步晚,发展缓慢且不均衡;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具有近代化特点;受西方工业文明影响大;传播西方思想、价值观念;空间布局不均衡。
(4)分布: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长江流域和平津等地。
(5)影响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破坏主权、冲击传统);②有利于中国近代社会。
拓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拓展:工业革命对城市化的积极推动作用(1)机器生产和工厂制度的兴起,推动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和新工业城市的兴起。
(2)工厂制盛行,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成为工业劳动力,城市人口与城市数目迅速增长。
(3)水路和陆路交通的便利,加强了城市之间及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了交通枢纽地位的城市和城镇的发展。
近代中国城乡划分与市辖区的形成(1909—1936年)
近代中国城乡划分与市辖区的形成(1909—1936年)1. 引言1.1 背景介绍近代中国城乡划分与市辖区的形成是中国近代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这段时间里,中国城乡之间的划分和城市市辖区的形成经历了一系列变革和发展,深刻影响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轨迹。
近代中国城乡划分与市辖区的形成的背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治改革的需要,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在清末民初时期,随着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的实施,中国开始进行一系列政治和社会改革,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使得城市管理面临了新的挑战。
近代工商业的兴起和经济结构的变革也对城市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了更有效地管理城市和促进城市发展,中国开始对城乡进行划分,并设立市辖区,建立起相应的管理体制和功能机构。
这些背景因素共同推动了近代中国城乡划分与市辖区的形成,为城市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1.2 研究意义近代中国城乡划分与市辖区的形成是中国现代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理解中国城市发展、城乡结构变迁以及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城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城乡划分的演变过程和市辖区的形成,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把握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关系的演变规律和市场经济下城市功能区划的发展趋势。
研究近代中国城乡划分以及市辖区形成的历史背景和演变过程,有助于深入了解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联系与矛盾,为今后城市规划、乡村振兴提供借鉴和启示,促进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
通过研究国内外城市化的影响及城市管理体制的建立过程,可以加深对于近现代中国城市转型的认识,为探讨城市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提供理论依据。
对于城市规划、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人口流动和社会经济发展也会产生积极的启示作用。
2. 正文2.1 城乡划分的背景城乡划分的背景早在清朝末年,中国就开始了城市与乡村的划分。
在清朝末年,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封建官僚体制的腐化,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逐渐出现了不均衡的现象,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流动人口利与弊
1. 从历史的角度看,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是社会工业化,城市化这个历史进程的必然要求。
大家知道,工业化、城市化,在近代以来,已经在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被验证并加以推崇,已经成为一个现代过国家发展不可逆转的过程。
纵观世界历史发展,无论是近代的美国还是法国,亦或日本、英国,都通过工业化实现了民族的腾飞与发展。
中国的暂时落后恰恰从反面说明没有现代化发展所需要的工业化发展以及伴随其发展的城市化发展,就没有农村人口正常有序,大量地向城市流动,也就没有社会的快速发展进而导致落后。
而工业化的发展必然带来劳动力的集中,造成农村人口向城镇区域集中,人群的集中就必然带来市场活动、商业活动已服务业的发展,再次创造就业机会。
这种聚集于发展是环环相扣的过程,也是工业化与城市化一体发展的直接表现。
所以农村人口正常有序,大量地向城市流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与工业化发展是与城市化发展紧密相连。
2. 从现实中看,解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人口的出路问题是社会和谐发展所必须的。
城镇化不是把农村建造成为城镇,我国许多边远地区的农村,很不适合人口居住,除了“封山育林”之外,很难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
城镇化,只有把农村人口吸纳到城镇,提升城镇的人气指数,扩大城镇建设规模,健全城镇的社会功能,进而克服传统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弊端,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
3. 妥善处理好农村大量人口向城市正常,有序,合理的流动是解决三农问题,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的根本途径之一。
这是一个十分浅显的道理:城市不可能独立于农村独自享受现代文明,就像一个人不可能抓住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一样。
诚然,城市里有富余劳动力存在,失业人口存在,但与此同时城里也有很多工作岗位,城里人不愿意干或干不好,农村劳动力来,却能找到相应的岗位;从另一方面看,城市人口增加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人多了,衣食住行需求增加,相应的服务岗位需求也增加了。
此外,随着各大城市的的发展,以及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推力与城市吸力的共同作用,必将进一步促进一些大中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业的发展,促进人口向城市中的二、三产业集聚,促进城市化发展。
中国近代社会城乡分割的产生原因及影响
中国近代社会城乡分割的产生原因及影响近代以来,中国的城乡分割现象一直广泛存在,而且影响深远。
这种分割不仅是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更是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因素交织所致。
本文将探讨中国近代社会城乡分割的产生原因及其影响。
一、产生原因1. 历史原因中国历史上长期以来就存在城乡差别。
在农业社会时期,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农村则是生产基地。
这种分工使得城市相对富裕,而农村则相对贫困。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别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在近代,农民没有土地所有权,被剥夺了经济基础,这导致了城乡差距的加大。
2. 经济原因在中国,城市化进程比较缓慢,农村占据了绝大多数的人口。
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相对滞后,发展受限,农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这直接导致了城乡分割现象的产生。
城市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工业和现代服务业,而农村地区以农业为主,这导致了城乡经济结构的巨大差异。
3. 政治制度原因中国的户籍制度长期以来就是城乡分割的重要原因。
在户籍制度下,城市与农村的户籍是不同的,这导致了农民在城市生活和工作时所面临的诸多限制和歧视。
这种限制直接导致了城市的公共资源不能充分为农民公共所用,使得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二、影响1. 社会结构与人口问题城乡分割导致了中国的社会结构出现分异化现象,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和生活方式吸引了农村居民的大量迁移,城市人口剧增,城市的社会问题日益严重。
而农村地区则出现了“留守老人”的问题,很多农村地区的年轻人都到城市打工或者务工,导致了农村的老龄化问题。
城乡分割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体现之一。
城市经济的现代化发展带动了一部分人的生活水平提高,而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却相对滞后,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
这种不平衡的发展导致了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平等,使得城市富裕地区的贫富差距愈发加大。
3. 社会稳定问题城乡分割严重影响了中国的社会稳定。
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发展
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发展近代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
自19世纪末,西方强国侵略中国后,尤其是1840年以后,中国开始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进入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时代,虽然在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挫折,但从整体上看,中国在工业化和城市化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展。
一、工业化进程在工业化方面,中国经历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历程。
如果说,1840年开始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工业化的开端,那么直到1952年机械工业统计年报的出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才迈上较为规范的轨道。
不难看出,在这一百余年中,中国工业化的进程步履维艰,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难,包括由于国内统治者的腐败和失职,以及国际和地缘政治环境的影响导致的工业化缓慢和停滞。
然而,尽管在近代工业化方面的起步、发展和进程都较为困难,但是中国还是在这一领域中创造出了一系列的“第一”。
例如,1907年,沈阳烟草制造厂是中国第一个已知的连续生产商业品的机械化工厂。
1916年,天津发电厂是今“电力二十厂”的前身,是中国大陆第一个大规模的电厂。
1927年,汉阳轻轨车辆厂是中国第一家生产轻轨车的轨道交通装备生产厂。
另外,在20世纪初叶,中国有一支由商帮所组成的强大民间工业队伍,他们重视科技创新和专业人才的引进,创办了一批集机器制造、矿山、轻纺、印刷、造船、造枪等行业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
例如,创办于1903年的“三百工”的代表之一浏阳机器制造所,创造出了当时中国最先进的两台“横式外转子涡轮发电机”。
针对这种情况,中国的政府也在不断调整工业化的方向和途径。
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进行钢铁、电力、石油化工、化学肥料、航天等大规模投资以及大搞人才培养等工作,这给中国的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且推进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如中国自主发明了第一架无人机(1974年),第一架飞毯式飞机(1983年)和第一架游弋式导弹鱼雷(1985年)等等。
当前,随着中国近代工业化的逐渐深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能够在技术、产业和市场等多方面强势施展,从而在全球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关于中国近代城市发展问题研究的回顾
关于中国近代城市发展问题研究的回顾论文报告:中国近代城市发展问题研究回顾一、引言随着近代以来工业革命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渐加速,城市成为了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心。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其城市化进程同样也经历了许多变迁和转型,具有丰富的历史和经验。
本文将围绕近代中国城市发展问题展开研究,通过案例分析和回顾性总结来探讨中国城市发展的演变和规律。
二、城市化进程与经济转型近代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体现了中国经济转型与社会变革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从19世纪末期的开埠以来,满清政府逐渐为了促进对外贸易、融入国际市场而陆续开放多个港口。
以此为契机,中国传统经济开始向现代经济转型,城市化进程逐步得以展开。
1.1 传统城市的衰落中国传统城市的衰落源于其繁华与凋亡的原因。
封建主义的剥削压迫和人民贫困的生活状态,促使着个体商贩和手工业者逐渐走向衰落。
传统城市商贾阶层的财富逐渐流向西方列强在中国控制的港口城市。
1.2 引进外国经济模式与城市创新西方列强的来临,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现代的经济管理方式。
如1898年湖南张謇创建了江南制造局,成功引进了洋务运动和西方工业,并嫁接在传统社会背景之上,为中国现代工业奠定了基础。
此时,中国城市发展经历了一次创新性的工业革命。
1.3 城市贫困问题的产生20世纪初,中国进入了新帝国主义时代,外国势力在中国开展侵华政策,中国城市正逐渐陷入分裂和贫困的困境中。
同时,政府财政压力增大,传统的土地税和盐税也无法维持现代城市规模的财政支出,城市的贫富差距逐渐扩大。
三、近代城市发展中的政府角色中国在工业化进程中,政府在推动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从20世纪初至今,中国城市的变迁和转型,离不开政府投入和协调。
2.1 政府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国政府为了拓展城市的发展空间和满足城市人口的居住需求,制定了许多城市规划和建设计划,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例如,上海进城规划,定于1927年至1930年;香港英国殖民政府落实知事梁士诒中学区拨地计划,打通新披香隧道,开辟新地盘,提高了香港的城市化水平。
近代中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
近代中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近代中国自19世纪末开始,经历了从封建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本文将从农业、工业、城市化以及社会福利等方面,探讨近代中国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成就。
一、农业的发展近代中国农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农业生产方式方面,传统的自给自足农业逐渐演变为商务农业。
引进外来改良品种和先进技术,推广农田水利设施,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同时,国家出台了多项农村改革政策,强调土地私有化和流转,让农民更好地发挥自身经营的积极性。
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增加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二、工业的崛起近代中国工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工业化发展的关键是引进西方的先进工业技术和管理经验。
近代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工业化进程,设立工业学院和技工学校培养人才,建立了一批国有工业企业和民营企业。
国家还实行了一系列产业政策,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产业的发展。
这些措施促进了近代中国工业的崛起,大大提高了国家的工业化水平。
三、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流动,城市人口逐渐增加。
政府积极引导农民进城务工,并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国家加大了对城市规划和管理的力度,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城市,提高了城市的品质和居住环境。
近代中国城市化的进展,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四、社会福利的改善近代中国社会福利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社会保障政策,保障公民的基本权益。
建立了健全的医疗保健体系,提供普及的教育和文化设施,加强了劳动法律的保护。
此外,社会团体和慈善机构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弱势群体提供援助和帮助。
这些措施有效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综上所述,近代中国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这些成就是政府的积极推动和人民的共同努力的结果,为今天的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将继续致力于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近代中国社会城乡关系的特点及其原因
城乡关系问题是中国国情的重要方面,它能把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和文化等联系起来。
毛泽东在深入研究和科学分析近代中国国情,尤其是近代中国城乡关系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武装夺取政权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理论,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一、自从1840年英帝国主义用大炮轰开闭关自守的清廷大门,随后,其他的东西方帝国主义国家便接踵而来侵人中国。
它们既争夺又勾结,采取一切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侵略手段,残酷地压迫和掠夺中国人民,用征服者的铁蹄和刺刀,在古老的中国辽阔土地上刻下了一幅幅血迹斑斑的图画,并与中国反动腐朽落后的封建势力相勾结,把中国由一个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的封建社会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他们长期占据着城市,控制着“全中国的政治、经济、交通、文化的枢纽或命脉”.而近代中国的城市由于资本主义经济不发达,具有浓厚的消费性.因此,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的封建势力便凭着他们所掌握的全国政权,依靠其强大的反革命武装,以消费的城市作为反革命的堡垒和据点,对中国人民进行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使中国在政治上主权丧失,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压迫。
在经济上,财富被掠夺,尤其是农村成了外资掠夺的原料产地,农民成了外资的原料供应者。
他们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这样,城乡差距便不断扩大,城乡对立空前严重。
针对这种情况,毛泽东正确地指出:“经济上城市和乡村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面(那里资产阶级统治的城市残酷地掠夺乡村),在中国的国民党统治区域里面(那里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买办大资产阶级所统治的城市极野蛮地掠夺乡村),那是极其对抗的矛盾。
”①这种情况表明,“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的矛盾”。
近代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与城市发展
近代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与城市发展近代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发展是中国社会变革的重要标志。
此过程不仅带来了经济的增长和工业的兴起,而且对社会结构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经济、技术、社会等角度来探讨这一主题。
近代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始于十九世纪末,但最为显著的变革发生在二十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之后。
长期受到外国列强的压迫和剥削,中国经济一度衰落。
而在兴起的中国工业领域,一些企业家和工商业者积极引进西方现代企业管理和技术,促进了工业化的进程。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过程不仅依赖于国内资源的利用,还依赖于中外合作和技术交流。
例如,许多外国企业在中国设立了工厂,为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提供了技术和资金支持。
中国的城市发展也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而快速发展。
工业化带动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形成了大量的城市人口。
这些农民工在城市找到了工作机会,改善了自己的生活水平。
同时,城市也成为了各种产业和商业机会的集中地。
这种城市化的过程在科技和相关基础设施的支撑下变得更加顺利。
例如,电力的普及使得工厂能够更高效地运行,而铁路和公路的发展则加速了商品的流通。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深,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
工业化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工业排放和废物处理不当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和企业需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绿色工业的发展,并制定相应的环境政策。
另外一个问题是社会的不平等。
随着城市的发展,富富贵贵的生活已经变得越来越令人羡慕,而穷人仍然生活在贫困的边缘。
城市的发展对于一些阶层的人而言确实带来了更好的生活,但对于另一些人来说,他们在城市中难以融入社会,生活条件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
因此,解决社会不平等问题已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除此之外,工业化和城市化还对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城市化过程中,许多传统文化元素逐渐消失,被西方文化所替代。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人口问题
巾国工业化进 程巾昀人 口问题
邢 台职 业技 术 学 院服 装 工程 系 夏 兰芹
[ 摘 要] 人 口的工业化 、 城镇化是我 国工业化进程 中不 可回避 的一个严峻课 题与挑战 , 本 文通过 一些数 据和搜 集到的资料揭示 了我 们在人 口工业化 、 城镇化过程 中的实现 途径及 面临的瓶 颈 , 以期引发 些许思考。 [ 关键词 ] x - &4  ̄ 人 口城镇化 大学生 农 民工
主要 因 素 是 农 村 人 口的 迁 入 。 1 9 5 8 年至 1 9 6 0年是城镇 化超速 发展 阶段。这一 时期 由于取 国家正规大 中专 院校 的学生 为其 主 力, 他 们是 “ 三部 曲” 几 乎 同时完成 的 , 身 份变更 ( 农转 非 ) 、 地域转 移 ( 从农村流入城市 ) 、 职业转换 ( 生存 方式的转化 ) 。 我国高校统一招生 自1 9 5 2 年始 , 1 9 6 6 年因“ 文革 ” 被 迫 中断 , 1 9 7 1 — 1 9 7 6 年 改 由基层 推荐 工农 兵学 员上大学 , 1 9 7 7 年 又恢 复 高考 制 度 。文 革前我们 高校招 生人数相对 较少 , 以1 9 5 2 年为例 , 全 国高校 招 生仅 6 . 6 万人 。据不完全统计 , 文革前二 十年间我 国高校共计招 生 2 2 0 余万人。1 9 7 7 年恢复高考以后 , 为适应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 , 我国高校 招生突飞猛进 , 特别是 以 1 9 9 9 年大规模扩招 为契机 , 从上一年的 1 0 8 万 人, 猛增 至 1 6 4 万人。2 0 0 0 年招 生人数达 2 2 1 万, 超过文革前二 十余 年 的招生 总数 。其后 历年均 有大幅度 提升 , 2 0 0 8 年招 生人数接 近 6 0 0 万 人( 5 9 9 万) 。从 1 9 7 7 至2 0 1 2 年 的3 5 年 间, 高考为中国选拔人才逾 8 0 0 0 万, 我 国的高等教育经历 了一个超 常规发展 过程之后 , 逐步完成了从精 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化。 我们不 能说高校招生 的生源全部来 自农村 , 但很 长一段时 间农 村 大学生 的确 占了相 当比重 , 2 0 0 9 年1 月 5日, 新华 社播发 了国务 院总理 温家宝 的署名 文章 《 百年大计 教育 为本 》 , 温总理提及 自己上 大学时班 里有 8 0 %的学生来 自农村 。物转星移 , 时代 变换 , 近几年农村大学生 比 例下移引人关 注 , 即便 如此 , 2 0 1 0 年1 月《 人民F I 报》 引用 教育部的权威 数据显 示 : “ 从1 9 8 9 年至 2 0 0 8 年, 我 国高校农 村新 生的 比例 逐年上 升 从1 9 8 9 年 的4 3 . 4 %N 2 0 0 3 年的与城市生源 比例 持平 , 再到 2 0 0 5 年
近代中国的城市发展与工业化进程
近代中国的城市发展与工业化进程近代中国的城市发展与工业化进程是一个令人瞩目的话题。
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的城市数量和规模都得到了巨大的增长,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和经济发展也取得了相应的成就。
然而,这一进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国内的动荡,中国迅速陷入了危机之中。
当时的中国城市几乎都是古老的封建城镇,经济基础薄弱,技术落后,甚至缺乏现代基础设施。
这些城市大多数是以农业为主导,工业几乎没有什么起色。
因此,中国城市的现代化之路面临巨大的困难。
然而,在20世纪初,中国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与现代化尝试。
南京成为了当时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北京则成为了国家的首都。
工业化开始在一些城市摇篮中扎根,如上海、广州和天津。
这些城市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艰苦工作,逐渐实现了现代化的突破。
到了20世纪40年代,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迎来了重大的转折点。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开始大力推动工业化进程,提出了一系列的五年计划。
这些计划鼓励人们投资兴办工厂和企业,推动城市的发展。
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此时展开,铁路、公路、桥梁等交通设施使得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进一步加快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步伐。
然而,工业化进程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
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带来了就业、住房和环境等方面的挑战。
当时的城市规划和管理并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导致了一些城市的混乱和拥堵。
由于缺乏相应的环保措施,城市面临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
同时,工业化也引发了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农村地区的贫困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然而,中国政府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并开始采取行动。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城市也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和升级。
城市规划和管理得到了加强,建设更为现代化和人性化的城市成为了当下的发展目标。
同时,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的环保政策和措施,以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近年来,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近代社会城乡分割的产生原因及影响
中国近代社会城乡分割的产生原因及影响近代社会城乡分割是指城市与农村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和不平衡。
这种分割的产生与中国近代历史的特殊背景和各种因素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角度分析近代社会城乡分割的产生原因,并探讨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一、政治原因1. 封建制度下的城市特权:封建制度使城市成为地方政权、商贾势力的重要基地,享有诸多特权,如商业特权、人口特权等。
这使得城市在政治上拥有相对优势,而农村则陷入相对边缘化的境地。
2. 清政府的城市政策:清朝政府实行“罢市禁贾”政策,对商业和手工业等城市经济进行限制和压抑,导致城市经济发展缓慢,资源和机会集中在城市以外的农村地区,使城乡差距进一步加大。
3. 外国列强入侵:19世纪以来,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许多沿海城市成为了列强的租界和势力范围,而内地农村地区则相对独立于列强的控制之外。
这种外国侵略对城乡差距的形成和扩大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经济原因1. 传统经济结构的限制:在封建社会的传统经济结构下,农村是主要的经济活动区域,而城市则以封建官僚的管理和商业贸易为主导。
农村依赖于农业生产,而城市则集中了较多的商业、手工业和服务业等非农业经济活动。
2. 钦差大臣和都督的统治:清朝时期,钦差大臣和都督等官员拥有在一定范围内的地方政治和军事权力,他们在地方上享有一定的土地和人口特权。
这使得他们在农村地区掌握了相对较多的资源和财富,进一步加大了城乡分割的差距。
3. 租界经济的独立:外国列强在中国开设的租界享有特殊的经济地位和特权,他们的商业活动在贸易、金融、制造业等方面处于相对较高水平。
这使得中国的城市与外国租界之间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加剧了城乡分割。
三、社会原因1. 社会地位的不平等:封建社会下存在严重的社会等级制度,城市的官僚贵族和商贾阶层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特权,而农村人口则普遍处于社会地位较低的农民阶层。
这种社会地位的不平等也导致了城乡分割的产生和加剧。
中国近代社会城乡分割的产生原因及影响
中国近代社会城乡分割的产生原因及影响中国近代社会城乡分割的产生原因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下半叶的晚清时期,主要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外来侵略和不平等条约:19世纪下半叶,中国遭受了一系列的外来侵略,先后签订了多个不平等条约,割让领土和开放大片土地给西方列强,这使得中国相对割带离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剧了城乡发展的差异。
二、国家政策的失误:晚清政府在农村和城市发展上的政策失误也是城乡分割的原因之一。
晚清政府长期以来对农民的掠夺严重,加上将农业作为国家政策的附属品,造成了农村资源、经济和人口的极度贫困,城乡发展的差异逐渐扩大。
三、农民起义与战乱的影响:中国近代历史上多次发生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和战乱,这使得农村地区经济破坏严重,农民大量流离失所,造成了农村地区资源匮乏、经济停滞的状况。
四、经济发展的不平衡:19世纪后半叶,中国开始接触西方工业化的影响,进入近代化转型期。
但由于政府的发展政策偏向于重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忽视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得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以上原因导致了中国近代社会城乡分割的形成,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农村的贫困与落后:由于长期受到政府的忽略和掠夺,农村地区的资源稀缺,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普遍贫困,生活水平低下。
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薄弱,教育和医疗水平低下,农民长期以来未能获得公平的待遇和发展机会。
二、城市的迅速发展与富裕:相比之下,城市在近代社会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工商业繁荣,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城市人口大量增加,生活水平相对较高,享受到了更多的社会福利和机会。
三、社会不稳定和社会矛盾加剧:城乡分割导致农村地区生活水平低下,农民待遇不公,社会不稳定因素加大。
农民不满和反抗情绪逐渐增多,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化,农村地区的社会动荡和冲突日益频发,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四、城乡资源优势的形成:城市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源供给,农村地区提供了大部分的人力资源和农产品,形成了城乡资源的严重不平衡。
中国近代社会城乡分割的产生原因及影响
中国近代社会城乡分割的产生原因及影响近代中国是一个动荡的时期,社会变革和现代化进程同时进行。
在这一时期,城乡之间的分割也逐渐显现出来,这种分割给中国社会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国近现代社会城乡分割的产生原因及其影响。
一、产生原因1. 经济发展不平衡在近代,中国的城市经济开始蓬勃发展,而农村经济却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
城市的商业、工业和服务业发展较快,吸引了大量农民进城,形成了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
而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和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导致了城乡之间巨大的经济差距。
2. 政策和法律限制在中国的近代时期,政府对于城市和农村的管理政策有所不同。
对于城市的发展,政府给予了更多的支持和优惠政策,例如扶持工业发展、引导外商投资等;而对于农村地区,政府的政策则相对保守,对于土地所有权、税收政策等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限制和不公平的现象,这导致了城乡之间权益和发展机会的不平等。
3. 教育和文化差异在中国的近现代时期,城市的教育资源和文化传播渠道更加广泛和完善,城市人口更容易获取到新知识和新技术,而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和文化传播受到了较大程度的限制,导致了城乡之间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素养的巨大差距。
二、影响1. 社会不公平现象加剧由于城乡经济、政策、教育和文化方面的差异,使得城乡之间的社会不公平现象愈发严重。
城市的富裕和发达与农村的贫困和落后形成鲜明的对比,导致了城乡之间的贫富分化,社会不公平现象加剧。
2. 劳动力失衡城乡分割导致了大量农民进城务工,这使得城市的劳动力市场过剩,而农村地区则缺乏劳动力,导致农业生产的效率降低。
因为缺乏城市户口,进城务工的农民无法享受城市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生活条件较差。
3. 社会稳定问题城乡分割也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
城市的高失业率和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激烈,会造成一些社会问题,例如犯罪率上升、社会治安不稳定等;而农村地区由于缺少劳动力和资源,生活水平低下,使得一些地方社会秩序紊乱、矛盾激化。
近现代中国人口增长
1980 年到 2006 年这段时间内,中国出台了针对汉族人口的计划生育政策, 限制了人口增长。此时中国人口增长速度只有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一半,中国现在 已经是发展中国家中,人口增长最慢的国家。
近代区域人口流动呈现两个较为显著的趋势: 1、从同一区域内部看,东部沿海沿江地区乡村人口流向城市规模大于西部内 陆地区; 2、从不同区域来看则呈现由内陆地区向东部沿江沿海或东北地区单向流动。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加强了中西部地区城市的建设,但东密西疏的城市空间布 局因袭着近代以来的发展格局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中国城市空间分布偏集于沿海, 尤其是集中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和辽中南地区。
近现代中国人口增长
一、 概况
中国人口从 1840 年 就有 4 亿人,到 1949 年, 大概增长到 5 亿人。在这 100 多年内,增加了一亿 人。这段时间内,中国人口 增长非常缓慢。可能达不 到当时世界的平均水平。 中国从 1840 年到 1949 年 的人口增长,是科学技术 水平的提高与新土地的开 发这两个因素导致的。
平均增加 8000 万,中国不到 800 万。中国此时的人口总量,占世界人口的 20%。
三、 近代人口流动
中国区域间人口 流动在近代以前就已十 分普遍,但当时人口流 动却并非以城市为主要 目的地,基本上是从一 个农业地区向另一个农 业地区的迁移。
近代帝国主义侵 略同时民族工业起步, 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国 的人口流动进入了一个 新的发展阶段。出现了 人口在乡村与城市之间 以及城市与城市之间的 较大规模流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工业自清末始,有了较明显的发展。
与此相联系,很多农村人口迫于生计进入城市谋生,而当时城市的就业机会远不敷需求,由此出现众多流动人口辗转于城乡之间、彷徨失所的局面。
对此,学术界尚少专论。
[1]因此,揭示这种局面及其成因和影响,将有助于加深学界对中国现代化的空间进程及其历史特点的认识。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随着列强在华经济扩张的加速,同时受实业救国思潮和清朝政府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推动,中国的民族工商业和近代城市经济都有了明显的发展,与原先因战乱涌人城市而呈现潮汐形态的人口升降不同,这一时期进入城市谋生的人口表现为持续增长的态势。
一项综合性的研究表明,“1910年代都市人口增加是与那个时期中民族工业扩大相对应的”。
[1](p223)据统计,1895—1911年上海工业产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9.36%,1911一1925年上升至12.O5%;1925—1936年有所减缓,但仍达到6.53%。
[2](p137)其总体的增长态势及其在全国所占的比重,可见表1。
此外,从工业产出来衡量,据估计,1936年,y海中外资本工业的总产值已达1182亿元,比1895年增加40多倍,约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50%。
[3](p219)与此相联系的是,上海工人总数猛增。
据估计,1933年上海工人总数为35万人,比甲午战争前增加了8.5倍,而同期上海的城市总人口数由90万人增至340万人,增长幅度不到3倍,足见工人的增速更快。
[4](p429)对于晚清众多江南城市人口及其变动状况,除了上海以外,尚缺乏较全面的确切统计。
有学者利用海关资料,编制了晚清江南口岸城市的人口数量表,其中除上海以外的城市分别是(见表2):另据估计,1906年南京城市人口约为40万。
[5](P105)1910年,苏州城市人口约有25万余人。
[6](p98)1911年,“宁波城区大约有40万名居民,而整个地区估计有400万人;英国人约有140人,除10人外其余都是传教士”。
同年,“温州、处州两府人口为350万人,温州城估计有10万至12万个固定居民”。
1910年的调查显示,杭州及其郊区人口为231171人,其中男性145852人,女|生85319人,海关报告认为“这个数字似乎比实际要少”。
[7](p346,167,247)与此相比较,流人中国最大都市上海的农村人口之多,远非其他城市可及。
正如邹依仁在其《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一书中所指出的:“上海地区人口的快速增加决不是仅仅由于辖区的扩大以及人口的自然增加,而主要是由于人口从广大内地迁入的缘故……广大内地的人民,尤其是破了产的农民经常地流入上海,这是上海市区,特别是租界地区百余年来人口不断增加的主要因素。
”[8](p13,14)从更大的范围内来考察,也有同样的揭示。
有学者指出,中国农民的贫穷化,主要“是高税率、高地租、高利息、内战的破坏与掠夺所造成的”。
[9](p150)2O世纪30年代,有社会学家强调:“中国农村经济的崩溃的原因至多,然其中足以造成及加速农民离村者,择其言之,一为天灾,一为兵祸。
”[10]吴至信在对江苏、河北、河南、广东等省的农村进行调查后,认为:“中国的离村现象,除极少数靠近工业城市之区域与工业化有关,而十九由于天灾兵祸之驱迫而成,是被动的而不是自动的,是病态的而不是常态的。
”[10] 据统计,1929年上海全市的28.5万多名工业职工中,纺织业有近20万人,其中大多数纺织女工是来自外地的农村妇女。
此外,在交通运输业中,又有近3万名码头装卸工人和8万多名人力车夫,他们几乎都是来自外地的破产农民。
在商业方面,全市约有72858家商业企业,共雇佣了24万多名职工,其中也是以外地籍居多。
综合以上各业及其家属,总数不下数十万人之多。
至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上海的工厂职工已增至近50万人,加上商业职工、手工业工人、码头工人、人力车夫等,全市从事工商业及相关行业的人口已有128万多人。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是外来移民,连同其家属在内,成为总人口达数百万的上海城市人口的主干。
[11](p384)从工人的来源地来看,其中,有些来自上海近郊。
民国《上海县续志》载:“商市展拓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夫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近年东北各乡机厂林立,女工大半入厂工作”。
民国《川沙县志》称:“女工本事纺织,今则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该县北乡,原先“男事耕耘,女勤纺织,近来壮强男子多往沪地习商,或习手艺,或从役于外国人家,故秧田耘草,妇女日多,竟有纤纤弱者不惮勤劳者,此则今昔之不同也”。
在嘉定黄渡农村,“许多男子都去上海谋生,每一家普遍总有一二人离着家乡奔入都市,因此剩余在农村的农力是妇女儿童和少数男子”。
[12]民国《宝山县续志》载:“境内工厂,邑人所创办者,大都为棉织类,盖一因妇女素诸纺织,改习极易;一因土布价落,设厂雇工兼足维持地方生活也。
淞口以南接近沪埠,水陆交通尤宜于工厂,故十年之间江湾南境客商之投资建厂者视为集中之地,而大势所趋,复日移而北。
”当时,“郭乐在上海吴淞口建造永安第二纱厂的时候,就想到上海的郊区农村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13](p159)有的则来自毗邻上海的江浙地区。
据1929年对在沪游民的一份抽样调查,在被调查者中,“以江苏人为多,占51%;浙江次之,占22%。
然以籍贯言,除不明者外,固18省皆有也。
大致以与上海交通联络便利者,其在沪流落之人数亦愈多,故苏为冠而浙次之,鲁有80余人,皖有60余人,鄂有50余人,河南、河北各30余人,湘、粤、赣各20余人。
此外如黑、甘、滇、新以距沪较远,于此1471人中竞无一人”。
[14](p304)1917年,留学美国的蒋梦麟回到其家乡浙江余姚蒋村,看到“许多人已经到上海谋生去了,上海自工商业发展以后,已经可以容纳不少人”。
村里的老人告诉他:“很多男孩子跑到上海工厂或机械公司当学徒,他们就了新行业,赚钱比以前多,现在村子里种田的人很缺乏。
”[15](P123,125)1927年2月14日《时报》载:“上海近年以来人口日增,所需佣工亦日多,苏、松、常、镇、扬各地乡妇赴沪就佣者,岁不知几千百人。
”江苏常熟的贫苦农民,“唯有向城市另谋生活之道,内地城市,工业尚未发达,无法容纳,大都转趋大城市,男子人工厂充劳役,女子多做人家的奴仆”。
[16]据1937年的调查,上海丝织业职工,“大多来自浙东、浙西、江苏及其他地区,人数最多的首为浙东的嵊县、东阳、新昌,次为浙西的杭、绍、湖州,再次为浙东义乌、诸暨,江苏的苏州、常州,其他地方的人为数很少”。
[17](P137)在英商开办的上海电车公司,“工人的来源大多数是从农村中来的,按籍贯来说,车务部方面以苏北人占多数,其中尤以盐城人为多;其次为无锡、苏州、镇江一带的也不少。
假若以省份来划分,则以江苏籍者占绝对多数;次为浙江、山东及其他。
机务部则以宁波籍者为多,约占十分之六;其次为扬州、无锡、安徽籍者占十分之二,苏北帮占十分之二,大都为铁匠和小工”。
[17](P242)据调查,当时流入上海的外来人口,“大多数为失业之后,无业可得,以及毫无把握莽莽撞撞至上海谋事”。
[14](p304)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并没有如其所愿,在城市里找到稳定的工作,而是依旧难有温饱。
人力车夫,是其中引人注目的一个社会群体。
1897年时,上海公共租界内人力车执照数为48888张,1901年时为60915张,1908年增至98071张,到1924年,租界内人力车数量已超过13000辆。
20世纪30年代时,上海街头有执照运营的人力车已有2万多辆,城市人口平均每150人一辆,人力车成为除电车、汽车以外,市民外出主要的交通工具。
[18](p138)全凭体力谋生的人力车夫,原先都是农民。
据1934年上海市社会局对304名人力车夫的抽样调查,其中95.7%是苏北人。
[19]另一项社会调查也记载,上海人力车夫的籍贯“多属于苏北东台、盐城、阜宁、高邮、泰县等处,少数则属于南通、海门”。
他们分早晚两班,“早班每月约可拉20天,晚班每月约可拉15天,平均每天可赚1元左右,家庭生活万分清苦,终年住草棚,穿破衣,吃小米”。
[17](p674-675)上海的情形,在其他口岸城市也有程度不同的表现。
1846—1906年间,天津的城市人口从19万增至42万,增长了1倍多;1906—1928年间,城市人口从42万增至112万多,增长了2.6倍,人口增速仅次于同一时期的上海,成为华北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城市。
其中,因为天灾和战乱被迫逃离家乡的农民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20](p1,111)《津海关十年报告(1922—1931)》亦载:“比岁以还,萑苻遍野,地方不靖,乡村富户既多移寓平、津,而贫苦农民亦因农村破产,无以资生,群相麇集工业中心,谋求生路,因而津埠人口大见增加。
查1922年仅有80万,1931年则增为1388747矣。
”[21](p196)这些贫苦农民中有人进了工厂,据1927年的统计,天津棉纺织、面粉、化工、机械等行业的工人总数有7万多人。
到20世纪30年代初,工人和佣工合计超过10万人,其中女性有万余人。
[20](p236)1931年2月7日的《大公报》描述了这些女工的日常生活:“最吓人者为洋行工厂之汽笛,天尚未明即呜呜怪叫,是为妇女之起床号。
一闻此声,即手忙脚乱,成群结队,栉风冒霜,向工作目的地拼命奔波,一日去晚则无工作,日日去晚则除名”;“工钱最多不过三角,少则一角以下,以手眼敏捷迟钝为标准,碾核桃,择羊毛……日作十二个小时,夜深始得回家,往返行一二十里而无所代足。
破房烂被,夜则缩成一团,以岁暮为尤甚。
”1910年以后,武汉的近代工商业有了较快的发展。
据统计,1911—1926年间,武汉三镇共有工厂301家,至1936年底增至536家,另外还有小型手工业工场1200多家;城市人口也从1920年代前的50万人,增至抗战前夕的123万人,其中工业人口占十分之一以上,计13.4万人。
[11](p260)20世纪30年代的《江海关十年报告》称:“武汉这座大都会,随着劳动力需求的增加以及吸引力的增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家园,其中一些人在此定居下来,更多的人根据家庭农事需要走走停停。
”[22](p104)九江开埠后,“每值春夏之交,以茶商生意为大宗,城内外之开茶栈者共四十余家,各栈伙以及诸色人等应用千余人。
红绿茶开秤时,城厢远近之妇女拣茶者约以数千计”。
最盛时,因此汇聚的农家妇女“约有万计”。
[23]芜湖开埠后,工商业的发展,吸引了周边农村人口的迁入。
据统计,1904年前后,芜湖城区人口有74756人,1915年增至92627人,1928年达140554人,与1915年比,增长了近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