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常见11个虚词的用法

合集下载

初中文言虚词归纳整理

初中文言虚词归纳整理

初中文言虚词归纳整理
初中文言虚词包括:
1. 之:表示所属关系或动作的结果,如之所以、之一、之外等。

2. 乎:表示疑问和反问,如何乎、安乎等。

3. 者:表示人或事物的属性或身份,如各位读者者、明者不说暗话等。

4. 也:表示肯定、强调或转折,如说也奇怪、见人见智也、三人成虎
也等。

5. 而:表示转折、递进、并列或补充,如不敬而议、欢笑而散、亲切
而真实等。

6. 乃:表示推断、结果、原因或目的,如若不然,何乃如此等。

7. 兮:表示加强语气或表示疑问,如声兮甚、黄河之水天上来兮。

8. 与:表示并列、与人或物的关系,如与其如此、唯利是图与。

9. 其:表示所指的事物或对前文事物的转述,如其人、其余等。

10. 而已:表示说明事物的范围或限度,如尽人事听天命,勤劳而已。

人教版七年级文言虚词用法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文言虚词用法汇总

七年级文言虚词用法汇总1、安:疑问代词表疑问,可译为“怎么、哪里”。

双兔傍(bàng)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2、彼:第三人称代词,他彼其受之天也3、但:○1范围副词,可译为“只、仅仅”。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闻燕山胡骑(jì)鸣啾啾○2连词,表示轻度的转折,可译为“只是”、“只不过”等。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4、而(1)连词。

○1表顺接,可译为“然后”“就”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马无故亡而入胡丁壮者引弦而战肃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怒而触不周之山○2表转折,可译为“却”“可是”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而楼上人往来屑(xiâ)屑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堕而折其髀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3表并列。

可译为“并且”,或不译。

使之冲烟而飞鸣任重而道远妇拍而呜之○4表修饰。

可译为“地”,或不译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暮而果大亡其财。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道渴而死。

○5表因果关系。

可译为“因而”。

○6放在主谓之间,起连接作用。

(2)复音虚词“而已”。

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城市依稀而已。

得为众人而已耶?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既而风定天清*俄而雪骤*既而儿醒*俄而百千人大呼5、耳:用于句尾,表限止、肯定和反诘语气,相当于“罢了”“而已”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止增笑耳。

6、夫:(1)指示代词,念“fú”,表远指,相当于“彼”,可译为“那”“那个”。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2)语气助词①用于句尾。

表感叹,相当于“啊”。

文言虚词18个及用法

文言虚词18个及用法

文言虚词18个及用法文言虚词18个及用法如下:一、而1.连词:(1)转折关系。

(但、却)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修饰关系。

(位于状语和谓语之间)例:吾尝跂而望矣。

(3)假设关系。

(假如、如果,主谓之间)例:死而有知。

(4)并列关系。

(又、而且)例:蟹六跪而二螯。

(5)承接关系。

(于是、就)例:撞而破之。

(6)递进关系。

(并且、而且)例: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7)因果关系。

(因而、因此)例: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8)目的关系。

(来、用来)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2.代词: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的”。

例:某所,而母立于兹。

偶尔也做主语,译为“你”。

3.通假字:通“如”,译为“好像、如同”。

4.固定结构:(1)而已:放在句末,相当于“罢了”。

(2)而后:才、方才。

(3)既而:不久、一会儿。

▲注意:判断“修饰关系”和“承接关系”时,看前后两个动作发生的时间是否一致。

动作同时进行为修饰关系,动作有先后为承接关系。

二、何1.疑问代词:(1)作宾语,“什么、哪里”。

何+动词/介词构成动词/介词的宾语后置。

例:大王来何操?(2)作谓语,“为什么”。

后常与“哉、者、也”等连用,用于询问原因。

例:余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为之,何哉?(3)作定语,“什么”。

何+名词。

例:何人?何物?何时?何地?何事?(4)做主语,“什么”。

例:何谓阁子也?2.副词:(1)程度副词,“多么”。

何+形容词。

例:开国何茫然?(2)疑问副词,“怎么、为什么、何必”。

何+动词,位于句首。

例:何不按兵束甲。

3.固定结构:(1)何如:“怎么样、怎样”,等同于“奈何、若何”。

(2)无何:不久、没多久。

(3)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拿什么、凭借什么”。

(4)何乃:怎能。

(5)何之:等于“之何”,译为“到什么地方”,此处“之”作动词“到”。

三、乃1.副词:(1)承接关系,“就、于是、才”。

例:度我入军中,公乃入。

(2)转折关系,“却、竟然、反而”。

初中文言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一览表

初中文言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一览表

附初中通假字表: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论语》十则)3、诲女知之乎!(女通汝,人称代词。

《论语》十则)4、是知也。

(知通智。

《论语》十则)8、尊君在不?(不通否,《陈太丘与友期》)9、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通攀,引。

《伤仲永》)10、对镜帖花黄。

(帖通贴。

《木兰诗》)1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语气词。

《孙权劝学》)12、满坐寂然。

(坐通座。

《口技》)13、止有剩骨。

(止通只。

《狼》)14、便要还家。

(要通邀,邀请。

《桃花源记》)15、舟首尾八分有奇。

(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核舟记》)16、诎右臂支船。

(诎通屈,弯曲。

《核舟记》)17、右手倚一衡木。

(衡通横。

《核舟记》)18、荡胸生曾云。

(曾通层。

《望岳》)19、略无阙处。

(阙通缺。

《三峡》)20、蝉则千转不穷。

(转通啭,鸟叫声。

《与朱元思书》)21、窥谷忘反。

(反通返。

《与朱元思书》)2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通饲,喂。

《马说》)23、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

《马说》)24、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

《送东阳马生序》)25、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

《送东阳马生序》)26、百废具兴。

(具通俱,全,皆。

《岳阳楼记》)27、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通嘱。

《岳阳楼记》)28、玉盘珍羞直万钱。

(羞通馐,美味的食物。

《行路难》)29、玉盘珍羞直万钱。

(直通值。

《行路难》)30、为天下唱。

(唱通倡,首发。

《陈涉世家》)31、固以怪之矣。

(以通已。

《陈涉世家》)32、故不错意也。

(错通措。

《唐雎不辱使命》)33、仓鹰击于殿上。

(仓通苍。

《唐雎不辱使命》)34、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通伸,伸张。

《隆中对》)35、自董卓已来。

(已通以。

《隆中对》)36、子墨子九距之。

(距通拒。

《公输》)37、公输盘诎。

屈,理屈。

《公输》)38、亲戚畔之。

(畔通叛。

《孟子》两章)39、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

《孟子》两章)40、法家拂士。

初中文言文虚词整理

初中文言文虚词整理

初中文言文虚词整理初中文言文虚词整理初中文言文虚词主要包括:之、乎、者、也、矣、焉、哉、邪、耳等。

这些虚词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具有不同的意义和用法,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理解。

一、之1、用作代词:表示人、事、物,相当于“他”、“她”、“它”、“他们”、“它们”、“这种情况”等。

例如:《论语》中“之子知之矣”,意思是“他知道了”。

2、用作连词:表示修饰或解释,相当于“的”、“而且”、“于是”、“因为”等。

例如:《荀子》中“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意思是“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因此虚胜实,不足胜有余”。

二、乎1、用作语气助词:表示疑问、反问、推测、命令、感叹等语气,相当于“吗”、“呢”、“吧”、“呀”等。

例如:《诗经》中“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意思是“长远的天啊,这究竟是什么人呢?”2、用作介词:表示比较、比例、等同、被动等意义,相当于“比”、“像”、“在……上”、“被”等。

例如:《庄子》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意思是“我的生命有限,而知识无限”。

三、者1、用作助词:表示提顿、解释、命令等语气,相当于“的”、“……的话”、“……的事情”、“……的人”、“……的地方”等。

例如:《论语》中“论百家中以儒者为本”,意思是“论百家中以儒家最为重要”。

2、用作代词:表示人、事、物,相当于“他”、“她”、“它”、“他们”、“它们”等。

例如:《荀子》中“天地者,生之本也”,意思是“天地是生命的本源”。

四、也1、用作助词:表示解释、判断、疑问、命令、提顿等语气,相当于“了”、“呢”、“吗”、“啊”等。

例如:《诗经》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意思是“青色的衣领,悠扬的心。

纵然我不曾去找你,你难道就不回音吗?”2、用作代词:表示强调,相当于“如此”、“这样”等。

例如:《左传》中“晋侯谓伯瑕曰:吾不如也”,意思是“晋侯对伯瑕说:我不如你啊”。

五、矣1、用作助词:表示完成时态,相当于“了”、“呢”等。

初中文言文常考虚词用法总结

初中文言文常考虚词用法总结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整理初中语文常见虚词一览表(一)常用虚词用法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词或作用例句代词1 、代人、代事、代物。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他(们)、她(们)、它(们)公与之乘。

(《曹刿论战》)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出师表》)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桃花源记》)谨食之,时而献焉。

(《捕蛇者说》)2 、代第一人称的。

我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3 、指示代词,表近指。

这(这件事)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助词1 、结构助词:定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

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咨臣以当世之事。

(《出师表》)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之2 、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不译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

(《捕蛇者说》)3 、结构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

不译何陋之有?(《爱莲说》)4 、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不译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岳阳楼记》)5 、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

无义,译时应省去。

公将鼓之。

(《曹刿论战》)期年之后。

(《邹忌讽齐王纳谏》)数月之后。

(《邹忌讽齐王纳谏》)怅恨久之。

(《陈涉世家》)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动词到、往、到……去辍耕之垄上。

(《陈涉世家》)至之市,而忘操之。

(《郑人买履》)其代词1 、第三人称代词。

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

他的、它的(包括复数)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乎。

(《岳阳楼记》)竭其庐之入。

(《捕蛇者说》)其妻献疑曰……(《愚公移山》)而置之其座。

(《古代寓言二则》)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岳阳楼记》)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狼》)2 、第三人称代词。

一般他、它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文言文常见虚词的用法

文言文常见虚词的用法

文言文常见虚词的用法之:(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陈涉世家》③肉食者谋之。

——《曹刿论战》)2、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上枢密韩太尉书》(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3、音节助词。

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何陋之有?——《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

——《满井游记》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②北顾黄河之奔流。

——《上枢密韩太尉书》(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者:(一)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

——《愚公移山》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出师表》③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为学》④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

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愚公移山》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隆中对》而: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初中必考的11个文言文虚词(附课本原句及翻译)

初中必考的11个文言文虚词(附课本原句及翻译)

初中必考的11个文言文虚词(附课本原句及翻译)学习文言文,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每个词的含义,这是我们了解文言文含义的基础。

昨天,我们学习了50个常考的文言文实词。

今天,我们整理出了初中必考的11个文言文必考虚词。

1、之“之”可以作代词,多为第三人称代词;也可以作动词,是“到”“往”的意思。

“之”作代词、动词时是实词,这里只说明其作虚词时的用法及意义。

“之”为虚词时常作助词。

①结构助词,译为“的”。

例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结构助词,放在主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例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③音节助词,用来调整章节,无意义,一般不翻译。

例如:公将鼓之。

久之,日似瞑,意暇甚。

怅恨久之。

④结构助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如:何陋之有?宋何罪之有?⑤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以“以”作动词时,是“认为”的意思,如“皆以美于徐公”。

下面着重讲“以”作虚词时的用法。

(1)介词①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例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前一个“以”表原因,因为;后一个“以”表目的,来)②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例如: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凭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按照)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依靠)③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

例如:屠惧,投以骨。

(把)徐喷以烟(用)以衾拥覆。

(拿)(2)连词①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

例如:无从致书以观。

属予作文以记之。

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杀之以应陈涉。

以光先帝遗德。

②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

例如: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以伤先帝之明。

③有时相当于连词“而”,表修饰。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虚词是语言中的一类词语,它们在句子中没有独立的意义,主要起到一些语法和语用的作用。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和运用一定数量的虚词,因此对虚词进行总结和归纳是十分必要的。

下面是关于初中语文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的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虚词。

一、副词1. 了: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完成、结束。

如:已经完了。

2. 得:表示程度。

如:跑得快。

3. 地:表示方式、程度。

如:高兴地笑。

4. 处:表示情况、状态。

如:悲痛之处。

5. 却:表示转折、让步。

如:困难重重,他却决心不放弃。

6. 还:表示退还、回复,也可表示让步。

如:还我钱!二、介词1. 于:表示处所、时间、关系等,相当于“在”。

如:于乎!2. 乎:表示疑问、反问。

如:何乎?3. 之:表示处所、时间、关系等。

如:书之密乎?4. 以:表示手段、依据等。

如:以道德约束自己。

5. 在:表示处所、时间等。

如:在官位上人才得以表现。

6. 为:表示目的、原因等。

如:为学而来。

7. 自:表示动作的起始点、来源等。

如:自杀。

8. 为:表示动作的对象、目标等。

如:为人民服务。

9. 以:表示手段、理由等。

如:以观后效。

三、连词1. 而:表示并列关系、转折关系等。

如:假借而已。

2. 乃:表示原因、结果等。

如:巧为乃工。

3. 无:表示否定。

如:无效。

4. 使:表示目的、结果等。

如:使之成为现实。

四、助词1. 也:表示转折、让步。

如:虽然如此,也要坚持。

2. 之:表示动作的主体、客体等。

如:天地之间。

3. 乎:表示疑问、反问等。

如:哪乎?4. 辞:表示离开。

如:辞世。

5. 焉:表示状态、动作等。

如:副篇罗裳,焉得哉?6. 所:表示所受的动作影响。

如:所知若何?7. 以:表示手段、理由等。

如:以观后效。

五、语气词1. 呜呼:表示惊叹、悲伤等。

如:呜呼哀哉!2. 咄:表示怒斥、责备。

如:咄咄逼人。

六、其他1. 嗟:表示叹息、感叹。

如:嗟乎!吾心也。

2. 且:表示又、还要。

初中文言文虚词总汇

初中文言文虚词总汇

初中文言文虚词总汇在古代汉语中,虚词是一类没有实际意义但对语言结构和语法有很大影响的词语。

虚词大多数起到连接句子成分的作用,用以标明关系或修饰性质,使句子更加严谨、完整、一致、流畅。

虚词在汉语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其中有很多常用词汇,但也有些较为生僻或容易混淆。

下面我们将会一一介绍虚词的分类和用法。

一、连词类1.和:表示并列、且、一致、加入等意思。

例如:百度和谷歌都是网络搜索引擎。

2.与:主要用于文言文,表示并列、串连、转折等意思。

例如:如今臣与君俱老,老以重忆之,欣以相劝之。

3.以:表示手段、条件、方式、动作等,常与动词连用。

例如:以目送别,哀不自禁。

4.虽:表示转折,意为“尽管”的意思。

例如:虽然我不想去,但是我还是答应了他。

5.然:表示转折,相当于“但是”的意思。

例如:我很想帮你,然我真的没有时间。

6.若:表示条件,意为“如果”的意思。

例如:若不是你帮我,我一定做不到。

7.既:表示同时、二者都、已经等意思。

常与“而且”连用,表示双重含义。

例如:我既喜欢运动,而且也喜欢看电影。

8.亦:表示也、同样等意思。

例如:你喜欢看书,我亦是如此。

二、助词类1.的:表示所有、修饰意义和他关系密切。

例如:这是我的书,不是你的。

2.地:表示方式、方法等。

常在副词后面使用。

例如:慢慢地走,不要着急。

3.得:表示结果、程度等意思。

常与动词连用。

例如:他跑得非常快。

4.了:表示完成、变化等。

常与动词连用。

例如:你已经考过了,不用再担心了。

5.过: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经历。

常与动词连用。

例如:昨天我去过了你家。

6.吗:表示疑问。

例如:你是不是喜欢他?7.呢:表示提问、询问、强调等意思。

例如:你那天在哪里呢?8.罢:表示责备、劝止等。

常与动词连用。

例如:别玩了,都快放学了,都该回家了罢。

三、介词类1.在:表示位置、场所、状态等。

例如:他在教室里学习。

2.中:表示处在两个、幾个当中、在一段时间里、在行为或活动中等。

例如:他站在人群中心。

文言虚词字的用法大全

文言虚词字的用法大全

文言虚词字的用法大全
1.呃、欤、噫、哎:表示惊讶、疑问、反应等语气。

2.兮:用于句末,表示疑问、反问、加强语气等。

3.而:表示递进、转折、句首的衔接等。

4.乎:用于疑问句末,表示疑问、加强语气。

5.何、奈、焉:用于疑问句中,表示疑问、加强语气。

6.矣:用于句末,表示肯定、否定、陈述、补充等。

7.也:用于句末,表示肯定、推测、反问等。

8.之:用于名词前,表示所属关系、补充说明等。

9.乃:用于句首,表示因果关系、转折关系等。

10.焉:用于句末,表示疑问、反问、加强语气等。

11.此、彼、夫、斯、尔:用于名词前,表示指示、强调等。

12.若、若夫:用于句首,表示条件、假设等。

13.乎、胡:用于疑问句末,表示疑问、加强语气。

14.各、末、凡:用于名词前,表示泛指、总括等。

15.乃、汝、尔:用于代词前,表示称呼、指示等。

16.者:用于名词或动词前,表示角色、身份等。

17.哉:用于句末,表示反问、加强语气等。

18.乃、而、故:用于句首,表示因果关系、转折关系等。

这些文言虚词的具体用法还需要结合具体的文句语境来理解和应用。

12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例句

12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例句

12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例句一、文言虚词的概念文言虚词是指在古代汉语中具有虚化、功能隐蔽的词语,常用来表示语气、态度等,起到连接上下文和修辞表达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12个常见的文言虚词,包括“乃”、“则”、“耳”、“焉”、“也”、“矣”、“尔/而”、“何”、“其”、“亦”、“若”和“故”,并给出相应使用例句。

二、乃1.含义:表示递进关系、结果推论或重要性。

2.例句:吾闻明主之道,则臣不自从乃迷。

三、则1.含义:表示假设条件、附加说明或结果。

2.例句:士可杀不可辱,则礼为法。

四、耳1.含义:表示转折关系或引起后续解释。

2.例句:天下者,岂非一人之仓廪哉!上则有官府之粟帛,下则有农夫之劳耳。

五、焉1.含义:表示疑问、选择或陈述事实。

2.例句:吾欲遨游于山川之间焉。

六、也1.含义:用于肯定或否定的陈述中。

2.例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其味可人也。

七、矣1.含义:表示动作完成或陈述事实。

2.例句:君子喻于义,而施不必待于言;计正而不先矣。

八、尔/而1.含义:代词“你”或副词“还”。

2.例句: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九、何1.含义:引导疑问词组或感叹语气。

2.例句:余闻汝乃天下公敌,果然何事?十、其1.含义:表示所指或关系归属。

2.例句:欲速则不达者其所均也。

十一、亦1.含义:表示相似关系或转折意思。

2.例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亦知今夕是何年?十二、若1.含义:表示假设条件或比喻。

2.例句:昔日龙舸已渡黄河矣,今朝羊车复至若。

以上是12个文言虚词及其用法的介绍。

这些虚词具有丰富多样的功能,在文言文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理解和运用这些虚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言文的意思,并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希望本文能为读者对这些虚词的理解和应用提供一些帮助。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意义总结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意义总结

一、【之】1.代词⑴人称代词①第三人称——可代人、事、物,译为:“他(们)”、“它(们)”。

例:A 臣请入,与之同命。

(《鸿门宴》)B 子孙视之不甚惜。

(《六国论》)C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谏太宗十思疏》)②第一人称(较少见),译为:“我”。

例:A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B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信陵君窃符救赵》)⑵指示代词——表近指,译为:“这(种)、这样、这些”。

例:A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B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C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师说》)D 之二虫又何知。

(《逍遥游》)2.助词⑴用于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译为:“的”。

例:A 是寡人之过也。

(《烛之武退秦师》)B 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谏太宗十思疏》)⑵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例:A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寡人之于国也》)B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逍遥游》)C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⑶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例: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B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⑷表明定语后置,不译。

例: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B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⑸音节助词,不译。

例:A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寡人之于国也》)B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师说》)3.动词作谓语(该义项为实词用法),译为:“到、往”。

例:A 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五人墓碑记》)B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兰亭集序》)C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二、【为】1.动词作谓语(该义项为实词用法),翻译比较灵活,如:⑴做、作例:A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过秦论》)B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⑵治、治理例: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⑶担任、充当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举例

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举例

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举例【因】(一)介词。

1.依照,根据。

①罔不因势象形。

(《核舟记》)②变法者因时而化。

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2.依靠,凭借。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③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屈原列传》)3.趁着,趁此。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

(《鸿门宴》)②因击沛公于坐。

(《鸿门宴》)4.通过,经由。

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鸿门宴》)5.因为,由于。

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②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谏太宗十思书》)(二)副词。

1.于是,就;因而。

①因拔刀斫前奏案。

(《赤壁之战》)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2.原因,缘由,机缘。

①于今无会因。

(《孔雀东南飞》)(三)动词1.根据①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2.沿袭,继续。

①蒙故业,因遗策。

(《过秦论》)②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于】(一)介词。

1.在,从,到①乃设九宾礼于庭。

(在)《廉颇蔺相如列传》②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前一个于:从)(《劝学》)④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到)《廉颇蔺相如列传》2.在方面从中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

(《游褒禅山记》)3.由于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4.向,对,对于。

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②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赤壁之战》)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师说》)5.被。

①君幸于赵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6.与,跟,同。

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②燕王欲结于君。

《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

《赤壁之战》7.比。

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后一个于:比)(《劝学》)【于是】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

初中文言文常见的二十个虚词用法

初中文言文常见的二十个虚词用法

初中文言文常见的二十个虚词用法(一)且1. 副词(1)用在动词或数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可译为“将”,“将要”、“将近”。

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愚公移山》)(2)表示行为的状态,可译为“姑且”、“暂且”。

例:存着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2.连词(1)表示递进,可译为“况且”。

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2)表示让步,可译为“尚且”、“还”。

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马说》)(3)表示并列或递进,可译为“和”、“而且”、“并且”。

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送东阳马生序》)(二)乃1.副词(1)可译为“竟然”。

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2)可译为“于是”、“才”、“就”。

例:乃重修岳阳楼。

(于是,就)(《岳阳楼记》)/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才)(《狼》)2.判断词,可译为“是”、“就是”。

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3.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你的”。

例: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三)矣1.句末语气词,表示肯定或判断推测语气,相当于“了”、“啊”。

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啊)(《岳阳楼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了)(《论语》十则)2.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了”。

例:甚矣,汝之不惠!(了)(《愚公移山》)3.语气词,表命令或请求,相当于“了”、“啦”。

例: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曹刿论战》)(四)乎1.语气助词(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

例: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2)表反问,可译为“吗”。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3)表推测,可译为“吧”。

例: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4)表感叹,可译为“啊”。

例: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2.介词,引出动作行为发出的处所,相当于“于”。

例:醉翁至于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五)所1. 与动词结合,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情况”。

(完整版)文言文的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完整版)文言文的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2.【何】(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初中文言文常见11个虚词的用法

初中文言文常见11个虚词的用法

初中文言文常见11个虚词的用法之(一)代词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陈涉世家》)③肉食者谋之。

(《曹刿论战》)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上枢密韩太尉书》)(二)助词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如: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3.音节助词。

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如: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

(《满井游记》)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②北顾黄河之奔流。

(《上枢密韩太尉书》)(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者(一)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

如: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③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④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

如: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隆中对》)而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初中文言文虚词用法归纳

初中文言文虚词用法归纳

初中文言文虚词用法归纳一、之:(一)作代词1、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他,指鲁庄公)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他,指吴)③下车引之.
(他,指陈元方)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 (它,指学习内容)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它,指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它,指知识)④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它,指骨头)
肉食者谋之。

(它,指打仗)(二)作助词1、结构助词,译作"的",有的可不译。

①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②水陆草木之.花③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④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短语独立性。

不译。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③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④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语气助词,凑足音节。

无义,一般不翻译。

①公将鼓之.。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③怅恨久之.。

4、结构助词,提前宾语的标志。

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②何陋之.有? ③此之.谓失其本心。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②马之.千里者。

(三)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

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②辍耕之.垄上。

③已而之.细柳营。

二、而(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可译为"又""而且""也"等,有时也可不译。

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又,而且)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而且)
2、表转折关系的连词,译作"但是""然而""却""可是"。

语文文言文虚词归纳

语文文言文虚词归纳

语文文言文虚词归纳文言文虚词是文言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虽然数量不多,但用法灵活多变,对于理解文言文的含义起着关键作用。

以下是对常见文言文虚词的归纳。

一、“之”1、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如:“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中的“之”代指曹刿。

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

如“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2、用作助词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译为“的”。

如“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如“何陋之有?”(《陋室铭》)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音节助词,无实义。

如“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3、用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二、“而”1、用作连词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表递进,可译为“并且”“而且”。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却”。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

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表修饰,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

如“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三、“其”1、用作代词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她、它)的”“他们(她们、它们)的”。

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在句中作主语,可译为“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

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如“则或咎其欲出者。

初中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

初中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

初中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初中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一、之1、用作代词(1)常用于代指人或事或物,相当于“他(她、它)们”、“它”、“这” 等。

一般用在动词后面,作宾语。

例句:1、问所从来,俱答之。

《桃花源记》——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2、操蛇之神闻之。

《愚公移山》——代事,指愚公移山,可译作“这件事”3、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狼》——代物,指狼,相当于“它”。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代词,指学过的知识)5、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代人。

他,指曹刿。

)5、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代人。

他,指吴广。

)6、肉食者谋之。

(代这件事。

)7、默而识之。

(代学习所得。

)8、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指代前面的“骨头”)9、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指代前面的狼。

)10、渔人甚异之。

(指代渔人前面所看到的景象。

)闻之,欣然规往。

(指代渔人进桃花源这件事。

)11、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去。

(指代小石潭的情景。

)12、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代千里马)13、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代乐趣)14、环而攻之而不胜。

(代城)15、属予作文以记之。

(代重修岳阳楼这件事)16、下视其辙,登軾而望之。

(代齐军)17、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代齐威王纳谏这件事)2、用作助词①用于定语和名词之间,相当于“的”。

例句: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为学》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5、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②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例句: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2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鹊见蔡桓公》)3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4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隆中对》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6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唐雎不辱使命》7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文言文常见11个虚词的用法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陈涉世家》)③肉食者谋之。

(《曹刿论战》)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上枢密韩太尉书》)(二)助词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如: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3.音节助词。

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如: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

(《满井游记》)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②北顾黄河之奔流。

(《上枢密韩太尉书》)(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二、者(一)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

如: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③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④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

如: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隆中对》)三、而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

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

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

如: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始得西山宴游记》)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④环而攻之而不胜。

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如: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始得西山宴游记》)6、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译作“因此”“所以”“因而”。

①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醉翁亭记》)②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他。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③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黄生借书说》)7、表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狼》)②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

(《出师表》)③故为之说,以俟夫人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④诚直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出师表》)8、表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9、表并列或承接,因果关系,属予作文以记之四、其(一)代词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③屠大署,恐前后受其敌(《狼》)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我”。

如:偶然得之,非其所乐。

(《上枢密韩太尉书》)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如: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③以勉其学者也(《墨池记》)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如:①其一犬坐于前(《狼》)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为学》)(二)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

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

③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

(《唐雎不辱使命》)(三)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

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

(《送东阳马生序》)五、以(一)介词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

)(《出师表》)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

如:①屠惧,投以骨(《狼》)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③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峡江寺飞泉亭记》)(二)连词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④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

如: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

如: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②醉则更相枕以卧(《始得西山宴游记》)(三)“以”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

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②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

(《〈世说新语〉三则》)六、焉1.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

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2.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可译为“呢”。

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3.代词,相当于“之”。

如: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4.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从这里”“在那里”。

如:①不复出焉(《桃花源记》)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③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判论战》)七、虽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

如:①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

如: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八、然(一)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

如:①父利其然也(《伤仲永》)②谓为信然。

(《隆中对》)③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始得西山宴游记》)(二)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

如:①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②然志犹未已。

(《隆中对》)(三)语气助词,分三种情况: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地”。

如:杂然相许(《愚公移山》)2.用于词尾,译作“……的样子”。

如:①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

(《墨池记》)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醉翁亭记》)3.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 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好像……似的”。

如: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九、乃(一)作副词。

有三种情况。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

如:①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狼》)②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世说新语〉三则》)2.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就”。

如: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陈涉世家》)3.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

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4.用于判断动中,相当于“是”“就是”。

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二)作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

如:①乃入吴寻二陆。

(《周处》)②乃重修岳阳楼。

(《岳阳楼记》)(三)作代词,译为“你、你的”。

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十、于介词“于”的主要用法有: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

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

如: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②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墨池记》)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

如:“受制于人”的“于”。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

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鱼我所欲也》)5.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

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二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