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肿瘤-教学课件,PPT

合集下载

肠肿瘤讲课PPT课件

肠肿瘤讲课PPT课件
鉴别诊断:与肠炎、肠息肉、 肠结核等疾病进行鉴别
良性与恶性肠肿瘤的区别
生长速度:良性肠肿瘤生长缓慢,恶性肠肿瘤生长迅速 形态:良性肠肿瘤多为圆形或椭圆形,恶性肠肿瘤形态多样 边界:良性肠肿瘤边界清晰,恶性肠肿瘤边界不清晰 质地:良性肠肿瘤质地较软,恶性肠肿瘤质地较硬 转移:良性肠肿瘤不转移,恶性肠肿瘤容易转移 预后:良性肠肿瘤预后良好,恶性肠肿瘤预后较差
增强患者治疗信心:心理支持可以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提高治 疗效果。
促进患者康复:心理支持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疾病,促进康复。
提高患者满意度:心理支持可以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的满意度,减 少医患纠纷。
护理方法与技巧
倾听与理解:倾听患者的感受和需求,理解他们的恐惧和焦虑
提供信息:提供关于肠肿瘤和治疗的准确信息,帮助患者了解病情和治 疗方案
最新治疗方法与技术的研究进展
免疫疗法:通过激活人体 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
靶向治疗:针对肿疗肿瘤
细胞疗法:通过移植或改 造细胞来治疗肿瘤
纳米技术:利用纳米材料 来治疗肿瘤
机器人手术:通过机器人 进行微创手术,提高手术 精度和成功率
饮食指导:家属应根据患者的病 情和治疗方案,调整患者的饮食 结构
护理指导:家属应了解患者的病 情和治疗方案,配合医生进行护 理
康复指导:家属应帮助患者进行 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期注意事项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食、运动、睡眠等 定期复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面对疾病 加强与家人、朋友的沟通,获得心理支持
其他治疗方法
放射治疗:通过放射线杀死肿瘤 细胞
靶向治疗:针对肿瘤细胞特定基 因或蛋白质进行治疗
化学治疗:使用化学药物杀死肿 瘤细胞

胃肠道间质瘤ppt课件

胃肠道间质瘤ppt课件
1969年,在WHO的肿瘤分类中称之为上皮样平滑 肌母细胞瘤。
1983年,Mazur、Clark发现大多数胃肠道间叶源 性肿瘤缺乏平滑肌细胞的特征,提出胃肠道间质 瘤的概念,将GIST(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定义为包括生物学行为与起源不明的全 部胃肠道梭形细胞肿瘤
胃肠道间质瘤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
1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 源性肿瘤,既往对其起源、分化、命名、
分类等一直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
2
近年来:细胞免疫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对 这一类肿瘤研究的深入,发现其对通常用 来治疗其他部位的平滑肌肉瘤的标准化疗 方案表现耐药,其某些亚型缺乏体内其他 部位平滑肌肉瘤的特征性肌肉抗原。
.
34
三 临床表现
GISTs的发生部位:
胃 (50~70%) 小肠 (20~30%) 结直肠(10~20%) 食道 (0~6%) 肠系膜、网膜及腹腔后均较罕见
.
35
GIST生长部位
GIST may occur anywhere along the GI tract or elsewhere in the abdomen or retroperitoneum
.
16
HE

17
2、组织学特点
依据两种细胞的多少可分为
梭形细胞型 上皮样细胞型 梭形和上皮细胞混合型
.
18
2、组织学特点
梭形细胞占70%左右(既往被认为是平滑肌 肉瘤),细胞质丰富,核呈梭形,端钝或细 长,排列方式有编织状、漩涡状、栅栏状 上皮细胞以及圆形细胞占20%(既往被认为 是平滑肌肿瘤)。瘤细胞呈圆形或多角形、 星芒状,细胞质丰富。

结直肠癌PPT演示课件

结直肠癌PPT演示课件
免疫功能下降
放化疗可能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下降 ,易感染,需加强抗感染治疗及免 疫支持治疗。
长期随访与康复指导
定期随访
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需定期随访,包括体格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影 像学检查等,以便及时发现复发或转移。
饮食指导
建议患者术后保持均衡饮食,增加蛋白质摄入,减少高脂肪食物摄入 ,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放疗
利用高能射线照射肿瘤部位,破坏癌细胞的DNA,达到杀死 癌细胞的目的。放疗通常作为术前或术后的辅助治疗。
免疫治疗与靶向治疗进展
免疫治疗
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例如,PD-1/PD-L1抑制剂可阻断 癌细胞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增强T细胞的抗癌活性。
靶向治疗
针对癌细胞特定的分子靶点进行治疗。例如,EGFR抑制剂可阻断癌细胞生长所 需的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预后因素
生活质量和心理支持
肿瘤分要因素。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并发 症和心理问题,需要关注患者的生活 质量和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生存期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经过规范治疗,5 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而晚期患者 5年生存率显著降低。
未来发展趋势及研究方向
精准医学
利用基因测序、生物标志物等技术,实现结 直肠癌的精准诊断和治疗。
免疫治疗
研究和开发针对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方法, 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人工智能辅助诊疗
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医生进行结直肠癌 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多学科协作模式的完善
加强多学科之间的协作和交流,提高结直肠 癌的综合治疗水平。
遗传综合征
某些遗传综合征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林奇综 合征(Lynch syndrome)等可增加患结直肠癌的风险, 相关人群应加强监测和筛查。

小肠肿瘤课件ppt

小肠肿瘤课件ppt
小肠肿瘤的临床表现
❖小肠癌的症状出现要早得多 50%小肠肿瘤患者 表现为梗阻或穿孔等急腹症 且随肿瘤增大而出现 比例增高
❖ 小肠腺癌与其他恶性类型相比更易出现疼痛和梗 阻 肉瘤经常表现为急性消化道出血 而淋巴瘤更 常见的是肠穿孔
❖不同亚型好发部位不同 腺癌主要位于十二指肠 ❖神经内分泌肿瘤多位于回肠 肉瘤和淋巴瘤可发生
Through t his pu blicit y camp aign, furthe r impr ove th e sens e of b usines s inte grity of t为ou深ri入sm学e习nt习er近pr平is新es时t代o 中he国lp特t色ou社ri会sm主c义on思su想me和rs党a的nd十o九pe大ra精to神rs,贯to彻s全af国eg教u a育rd大t会h e精l神eg,i充ti分ma发te挥r中ig小ht学s 图an书d 室in育te人re功st能s, t o ensu re tha t our City's touri sm sus tainab le, he al thy and c oordin ated D evelop ment.
十二指肠
❖ 十二指肠长约2530厘米 位于胃幽门与空肠 之间 呈马蹄铁形状 包饶胰头
十二指肠分为上部 降部 横部和升部
❖ 空肠 回肠为腹膜 内位器官
Through t his pu blicit y camp aign, furthe r impr ove th e sens e of b usines s inte grity of t为ou深ri入sm学e习nt习er近pr平is新es时t代o 中he国lp特t色ou社ri会sm主c义on思su想me和rs党a的nd十o九pe大ra精to神rs,贯to彻s全af国eg教u a育rd大t会h e精l神eg,i充ti分ma发te挥r中ig小ht学s 图an书d 室in育te人re功st能s, t o ensu re tha t our City's touri sm sus tainab le, he al thy and c oordin ated D evelop ment.

胃肠道上皮下肿瘤PPT课件

胃肠道上皮下肿瘤PPT课件

• 病理学特点:分化良好的神经内分泌肿瘤; 分化良好的神经内分泌癌(不典型类癌 瘤),因可存在转移而侵袭较强;分化程 度差的神经内分泌癌,其为高度恶性,预 后不良。 • 转移的风险与肿瘤大小具有相关性;发生 的主要部位为淋巴结。
女性,69岁,胃分化好的神经内分泌肿瘤。 (a)动脉期增强CT影像示一1.2cm富血管壁内肿块(箭),病 灶位于胃小弯;然而该影像并未完好地显示肿瘤被覆完整的粘膜。 (b)增强CT影像门静脉期示增强较前a中较度减低;
• GI神经鞘瘤最常见的CT特点为在其较大的 瘤体内密度均匀。尽管大的瘤体可出现囊 性变,但总体极少呈囊性。钙化也少见。 • 增强CT影像可表现为动脉期无强化或轻度 强化,但于平衡期可见延迟强化。因此, GI神经鞘瘤在CT影像上不常为血供丰富的 肿块的表现。
女性,54岁,胃神经鞘瘤。 (a)动脉期增强CT影示胃窦部一2 cm大小 均质腔外生长型肿块(箭),伴轻度强化。 (b)肝静脉期增强CT影像示肿块(箭)较 a明显强化。
胃肠道上皮下富血供肿瘤及鉴别
汇报人:朱海滨 2011-03-16
引言
• 上皮下肿块(subepithelial mass):以前 称为粘膜下肿块(submucosal mass), 定义为表面被覆正常形态粘膜的肿块。
• 分类:肿块不一定仅来源于粘膜下(壁内 型),也可来源于其他胃肠道各层,或一 些正常或异常腹腔内结构(壁外型)。
临床症状
• 大多数上皮下肿块无临床症状,是在内镜 检查、影像学检查或实验室检查中偶然发 现。 • 病灶较大或溃疡形成时可引起腹痛、胃肠 道出血或梗阻症状。
影像学检查选择
• 内镜及内镜超声:分层、定位;小病灶显 示。 • CT及MRI :不能区分胃肠道壁层次价值受 限;有助于了解肿瘤血供、肿块病灶的发 生部位、显示整体病变的全貌,并确定局 部侵犯及远处转移。

肠肿瘤正式PPT课件

肠肿瘤正式PPT课件

适度运动
适量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 动,减少肠道毒素的积累 ,降低肠肿瘤的风险。
避免长时间久坐
长时间久坐会增加肠道负 担,容易引起肠道问题, 应适时起身活动。
03
肠肿瘤的治疗
手术疗法
手术切除
通过手术将肿瘤及其周围 组织切除,以减少肿瘤负 荷并降低复发风险。
淋巴结清扫
在手术过程中,彻底清除 肿瘤附近的淋巴结,以降 低转移风险。
公共卫生策略与全球合作
公共卫生策略
公共卫生策略是预防和控制肠肿瘤的重 要手段。通过改善饮食习惯、加强锻炼 、减少吸烟和饮酒等措施,可以降低肠 肿瘤的发病率。
VS
全球合作
全球合作是推动肠肿瘤科研和治疗的重要 力量。通过国际间的合作,可以共享科研 成果、交流治疗经验,促进全球范围内肠 肿瘤防治水平的提高。
筛查与早期发现
定期进行肠镜检查
定期体检
通过肠镜检查可以发现肠道内的异常 病变,有助于早期发 的迹象,提高治愈率。
关注排便习惯和便血情况
如出现排便习惯改变、便秘或腹泻、 便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的影响
01
02
03
规律作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 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 于肠道健康。
02
肠肿瘤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策略
保持健康体重
避免过度肥胖,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控 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
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
少吃或不吃红肉和加工肉类,如香肠、火腿 、培根等,以降低肠癌风险。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类、蔬菜 、水果和豆类,以促进肠道蠕动。
戒烟限酒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有助于预防肠肿瘤的发 生。

结直肠肿瘤教学ppt

结直肠肿瘤教学ppt

治疗
如无手术禁忌证,应以手术治疗为主,佐以化疗、放疗及免疫治疗。
1、手术治疗:
低位直肠癌:距齿状线5.0cm以下,行经腹会阴直肠肛管切除术(Miles 手术)。
高位直肠癌:距齿状线5.0 cm以上,行直肠前切除术(Dixon手术)。

它:如Hartmann手术,拖出式手术等。
2、化疗:化疗:5-FU、亚叶酸钙、或联合铂剂。
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
3、血行转移:癌细胞侵犯静脉,形成癌栓 、转移到肝。
临床表现 1、直肠刺激症状:早期直肠癌无明显临床症状。便意
频繁、排便习惯改变、便前下坠感或里急后重、排便不尽 感。
2、肠腔狭窄症状:肿瘤侵犯肠壁致狭窄,初时大便变形、 变细,当造成肠管狭窄部份梗阻时,有腹痛、腹胀、肠鸣 音亢进等不完全性肠梗阻症状。
1 伴远处脏器转移(如肝、肺、骨、脑等处之转移)

2
Dukes ‘ D 3 4
伴远处淋巴结转移(如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等)或供血管根部淋巴结广泛 转移无法全部切除者 伴腹膜广泛播散无法全部切除者 病变已广泛浸润邻近器官而无法全部切除者
国际TNM分期
T:原发癌灶;
Tis:原位癌;
T0:临床未见肿瘤; T1:癌灶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包括腺瘤癌变); T2:癌侵犯肌层或浆膜层,但未超出肠壁; T3:癌穿透肠壁侵入邻近器官和组织; T4:癌穿透肠壁侵入邻近器官组织并已形成瘘管; T5:癌直接扩散已超出邻近组织或器官; Tx:侵犯深度不能肯定;
结肠癌
概述
结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以41~51岁发病率高。在我国近 20年来尤其在大城市,发病率明显上升。从病因看半数以上来自腺瘤 癌变,从形态上可见到增生、腺瘤及癌变各阶段以及相应的染色体改 变。

《直肠癌》PPT课件

《直肠癌》PPT课件

2. 直肠指检 约90%的直肠癌,尤其是直肠下段癌、仅靠 指检即可发现。对便血,粘液便及里急后重 等排便习惯改变者,应常规直肠指检(digital rectal examination,DRE)。指检时应注意肿 瘤大小、肿瘤侵及肠壁周径的范围、肿瘤下 缘至肛缘的距离、肿瘤向肠外浸润状况等。

直肠解剖

直肠是结肠的终末端,上端相当于第三骶椎平面,下端至尾 骨平面与肛管相连,全长约15cm。下端扩大的部分为直肠 壶腹,它已失去结肠的特征,无结肠带、结肠袋、无肠脂垂。 直肠下部的粘膜皱襞为纵形的肛柱,在肛柱下端肛柱之间连 成的线称齿状线,是粘膜与皮肤的交界线,亦即是肛管与直 肠壶腹的分界线,线以上是直肠上静脉、动脉(痔上动、静 脉)分布的区域。直肠在额面有向左、右方向凸出的弯曲。 直肠上l/3前面和两侧面有腹膜覆盖,位于腹膜之间,中1 /3前面有腹膜,向前反折成直肠膀胱陷窝或直肠子宫陷窝, 直肠下l/3全部位于腹膜外,因此,直肠为腹腔内外各半的 肠道。

反折以下的直肠淋巴引流主要向上,同时也 可向两侧 只有在向上的淋巴引流被阻塞时,才逆转向 下

临床表现

患者早期可无明显症状,病情发展到一定程 度才出现下列症状:大便习惯改变,如排便 次数多,大便不成形,或稀便,排便困难或 大便带血,肛门疼痛,或肛门下坠等。便血 占所有症状88.5%,多为鲜血。晚期患者可 表现肿瘤热,腹水,下肢、阴囊或水肿,会 阴部皮肤弥漫性小结节等。

直肠癌腔内超声图
诊疗流程



病史、体征 体格检查(直肠癌早期发现的最基本、 最简易的有效方法——直肠指检!!! )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粪便隐血试验、CEA、 CA19-9 影像学检查:X线造影、超声、CT/MRI、PET-CT 内窥镜检查:直肠镜、乙状结肠镜、纤维/电子结肠 镜+活检病理疑似病例无法病理确诊或各种急诊情 况下可剖腹探查明确诊断 确定分期

胃肠间质瘤的外科治疗PPT课件

胃肠间质瘤的外科治疗PPT课件

恶性危险度

< 5 cm 低 无到少有 < 5/50HPF 非浸润性 无

> 5 cm 高 较明显
> 5/50HPF 可侵犯临近结构 常有
注:HPF = 高倍镜视野,400 ×(高放大显微镜)
20
各危险度组的总体生存率
Estimated proportion surviving
1.0
Risk Groups
function)变异,它导致了c-kit蛋白结构的改变,反过 来引起了受体的非配体依赖性活化,不可调节的c-kit活 性被认为可产生不可控制的信号传导,从而导致细胞增 生加速和/或凋亡的减少,最终导致含有c-kit突变的细 胞产生了生存优势。
6
GIST中KIT的突变
KIT
PDGFRA
Overall mutation frequency: 87.2%
PET扫描:目前还没有被大多数医师接受
17
GIST定义:
发生于胃肠道的有c-kit/CD117阳性表达,并 常有CD34表达的间叶性(间质性或结蒂组织) 肿瘤,同时具有特异性的组织学特点。当胃肠肿 瘤的组织学特点和临床表现与GIST一致时,ckit/CD117染色阳性可确定诊断。
﹡所有组织学和临床特点都应由一个有经验 的病理学家来评价并做出正确的诊断。
Kindblom等提出了卡哈尔细胞的概念 (Interstitial Cell of Cajal,ICCs)
1998年,在几乎所有GISTs中都发现了ckit蛋白(受体酪氨酸激酶)的表达
2
卡哈尔细胞(ICCs)
胃肠道内的卡哈尔细胞(ICCs)在胃肠道肌 层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他们作为肌肉的 起搏系统来控制内脏运动,调节胃肠蠕动。 目前认为ICCs是GISTs起源的细胞类型。更 深入的研究表明ICCs与间质瘤细胞在免疫组 化及显微结构上有许多重要的相似之处,它 们都是CD117(+)及CD34(+)的细胞。由于 这些原因,GIST也偶尔称为胃肠起博细胞肿 瘤(GIPACT)。

直肠癌PPT课件

直肠癌PPT课件

8
辅助检查
▪ 1.大便隐血实验 有利于早期诊断。可作为大规模普查或 一定年龄组的高危人群初筛检查,持续阳性者应作进一步 检查
▪ 2.直肠指检 是诊断直肠癌的主要方法,75%以上的直肠 癌为低位,能经直肠指检触及,并了解癌肿的部位,范围 及周围组织的关系
▪ 3.内镜检查 是诊断直肠癌的最有效,可靠方法。
(六)应用抗生素 19
并发症护理
1)切口感染:应注意预防 ①术后给予抗生素。 ②保持伤口周围清洁、干燥,及时换药。③观察 体温变化及局部切口有无红、肿、热、痛。 ④ 若发生感染,则开放伤口,彻底清创。 2)吻合口瘘:手术造成局部血供差、肠道准备不 充分,低蛋白血症等都可导致吻合口瘘,应注意 观察术后有无吻合口的瘘的表现。术后7~10天 不可灌肠,以免影响合口的愈合。若发生瘘,应 行盆腔持续滴注、吸收,同时予肠外营养支持。 若瘘口大、伴有腹膜炎或盆腔脓肿,则必须作横 结肠造口以转流粪便,并作腹腔灌洗,彻底清除则
手术为主综合治疗,根据癌肿在直肠的位 置主要用以下根治性手术方式:
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Miles手术) —适用于距肛门7CM以内的直肠癌。乙状结肠近
端在左下腹作永久性结肠造口术,术后终生用 人工肛门袋。
经腹直肠癌切除术(Dixon手术) —适用于距肛门10CM以上的直肠上段癌。保留
正常肛门。
社会、家庭等影响 病人的全身营养状况,有无消瘦、贫血、淋巴结
3 及腹部有无肿块、肿块大小、活动度、有无黄疸、
腹水 直肠指诊、X线检查、B超、CT检查及内镜检查结
4 果,特别是肿瘤浸润的范围大小,活组织检查结 果,癌肿的病理类型等
13
护理诊断:
(1)排便方式的改变:与疾病和化疗放疗 有关。 (2)营养失调:摄入低于机体需要量,与 排便次数增多、放化疗后胃纳差有关。 (3)潜在并发症:感染,出血,吻合口瘘。 (4)焦虑:担心疾病预后,放疗的副反应 和 家庭经济过重有关。 (5)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相关知识与自我 护理的知识。

胃肠道肿瘤病理ppt课件

胃肠道肿瘤病理ppt课件

良恶性分级:
WHO将GIST分为良性、不确定的潜在恶性、恶性。 由于目前病理学诊断水平有限,不能准确确定良 性GIST,美国NIH提出按危险程度分级,分为极 低、低、中度、高度四级。 中国亦采用这一分级系统。分级的标准主要是根 据肿瘤的大小和核分裂象的多少。
胃淋巴瘤
粘膜相关淋巴瘤 (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胃癌病理
一.早期胃癌
定义:癌组织浸润不超过粘膜下层,不管肿瘤 大小或是否有淋巴结转移
大体形态:

I型——隆起型
病变明显高于周围正 常粘膜,隆起高度超 过 正常粘膜厚度的2 倍以上。少见,约占 4%。

II型——表浅型
病变无明显隆起或凹 陷,较平坦。进一步 分为三个亚型:IIa, IIb,IIc
• 1-6个(PN1)
• 7-15个(PN2) • >15个(PN3)
5年生存率 44% 30% 11%
浸润深度
粘膜及粘膜下层 肌 浆

层 层
95% 60-Hale Waihona Puke 0% 50% 侵犯十二指肠
浸润并跨越出门环
8% 浸至出门环 22% 无明显十二指肠浸润 58%
组织病理学分型与预后的相关性有争议
Borrmann分型
I型 息肉型,向胃腔内生长,呈息肉状,浸润不明显,


界限较清楚,转移发生较晚 II型 溃疡限局型,溃疡明显,向周围浸润不明显 III型 溃疡浸润型,有明显溃疡形成,浸润明显,界 限不清楚 IV型 弥漫浸润型,无明显溃疡或隆起,弥漫浸润生 长,胃壁增厚僵硬,皱襞消失不规整,富于纤维间质 特殊类型 浅表扩散型,浸润较浅,范围较大;Borrmann O型; 不能归入以上类型者,称Borrmann II型。

《肠肿瘤课件》PPT课件

《肠肿瘤课件》PPT课件

整理课件ppt
11
整理课件ppt
12
整理课件ppt
13
结肠的神经支配 迷走神经支配右半结肠,盆腔神经支配左
半结肠。交感神经纤维则分别来自肠系膜上和 肠系膜下神经丛。
结肠的生理 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储存和转运粪便,
也能吸收葡萄糖、电解质和部分胆汁酸。吸收 功能主要发生于右侧结肠。此外,结肠能分泌 碱性的粘液以润滑粘膜,也分泌数种胃肠系激 素。
整理课件ppt
20
整理课件ppt
21
整理课件ppt
22
整理课件ppt
23
结肠癌的Dukes分期: A期 癌仅限于肠壁内,又分为三个亚期, A1期即癌局限于粘膜内者及穿透粘膜肌层达粘膜下层。 A2及A3期累及肠壁浅及深肌层者。 B期穿透肠壁但无淋巴结转移者。 C期有淋巴结转移者,其中 C1期淋巴结转移仅限于癌肿附近如结肠壁及结肠旁淋巴 结者; C2期淋巴结转移至系膜和系膜根部淋巴结者为期。 D期已有远处转移或腹腔转移,或肿瘤广泛侵及邻近脏 器无法切除者。
整理课件ppt
14
结肠癌(colon cancer)
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以4l一5l岁发 病率最高。在我国近20年来尤其在大城市,发病 率明显上升,且有结肠癌多于直肠癌的趋势。
整理课件ppt
15
整理课件ppt
16
病因: 半数以上来自腺瘤癌变,从形态学上可见到
增生、腺瘤及癌变各阶段以及相应的染色体的改 变。
肠肿瘤和肠息肉
整理课件ppt
1
一、小肠肿瘤
小肠肿瘤的发病率占胃肠道肿瘤的2% 左右,恶性肿瘤占3/4左右。小肠肿瘤诊 断比较困难,容易延误治疗。
整理课件ppt
2
小肠肿瘤有良性及恶性两类。 良性肿瘤有:腺瘤、平滑肌瘤、脂肪瘤、纤维瘤、 血管瘤等。 恶性肿瘤有:恶性淋巴瘤、腺癌、平滑肌肉瘤、类 癌等。

结直肠肿瘤专题知识讲座培训课件

结直肠肿瘤专题知识讲座培训课件
未确,但从癌的发生发展过程看出,是一个多因素 参予的、涉及多种基因改变的病理过程。
危险因素:高动物脂肪、动物蛋白、少纤维素、 结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等。
结直肠肿瘤专题知识讲座
7
病理与分型 1、肿块型 2、浸润型 3、溃疡型
结直肠肿瘤专题知识讲座
8
癌的分布与癌发率
结直肠肿瘤专题知识讲座
结直肠肿瘤专题知识讲 座
结直肠息肉(polyp of colon and rectum) 大肠粘膜的隆起性病变称为息肉。结肠息肉一
般呈圆形、有蒂、大小不等、表面光滑易出血,有 的有溃烂。发病率1.6%~12%,60岁以上发病率 增加,>70岁达40%。
结直肠肿瘤专题知识讲座
2
息肉分类 1、单发性息肉:指只有一枚息肉。 2、多发性息肉:指有两枚以上的息肉。 3、息肉病:指有100颗以上的腺瘤性息肉。 腺瘤 性息肉的恶变率:<1cm恶变约1%, 1~2cm 约10%, >2cm约30%~50%。 4、家族性结肠息肉病:
2、化疗:每天照射200rad,总剂量5000~6000rad。
3、化疗:5-Fu、DDP、LV
4、免疫疗法:γ-干扰素、胸腺素等。
结直肠肿瘤专题知识讲座
29
中,男性占第4位,女性占第5位。
各地区直肠癌发病率
欧美国家
11.7—21.7/10万
日本
7.9—13.9/10万
香港
11.6/10万
上海
9.0/10万
美国
50.9/10万
我院每年收治结直肠癌 300余例,其中直肠癌
120余例。
结直肠肿瘤专题知识讲座
20
我国直肠癌的特征: 1、发病年龄比国外低。 2、低位直肠癌多见。 3、青年直肠癌比例高,10%—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道肿瘤
结肠癌(colon cancer)
结肠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 以41一51岁发病率较高
病因
➢ 食物因素:高蛋白脂肪食物摄入过多 ➢ 遗传因素: ➢ 肠道其他疾病,腺瘤,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
病肉芽肿等。
病理与分型
➢ 大体形态: 1.肿块型——多发生在右半结肠 2.浸润型——多发生在左半结肠 3.溃疡型——结肠癌多见类型
➢ 组织分型: 1.腺癌:多见 2.粘液癌:预后较差 3.未分化癌:预后最差
➢ 分期按Dukes法分
A期:一癌仅限于肠壁内
A1癌仅局限在粘膜层或粘膜下层 A2癌侵及肠壁浅层肌肉 A3癌侵及肠壁深层肌肉 B期:穿透肠壁无淋巴结转移 C期:穿透肠壁有淋巴结转移 D期:癌肿远处转移,侵及邻近组织
治疗
➢ 大便潜血检查 ➢ 直肠指诊 ➢ 直肠镜检 ➢ X光钡灌肠 ➢ 其他“B”超、CT等
治疗
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术前应作肠道准备 ➢ 手术根治常规手术, 有三
1保留肛门的根治方法:Dixon式 2不保留肛门治疗法:Miles式 3单纯乙状结肠选口术(肿块不能切除) 目前因强调提高生活质量,尽量保肛但不能为保肛而 保肛,即不能为保肛而切除范围不够。现在吻合器的 发明使过去因操作不便而切除肛门患者而保留肛门, 保肛术式增多。
转移
➢ 直接侵润 ➢ 淋巴转移 ➢ 血行转移 ➢ 种植转移
临床表现
➢ 直肠刺激症状:便意频,里急后重,下腹痛 ➢ 梗阻症状:排便困难,大便变细,梗阻 ➢ 肿破溃后:感染、出血、粘液血便 ➢ 侵犯邻近组织:膀胱刺激症,骶骨痛 ➢ 晚期:黄疸、腹水、恶液质 ➢ 直肠指诊:75%通过指诊即可诊断
诊断
➢ 化疗或放疗 化疗以5-Fu及铂类为主的药物化疗
A 肿块切除,远端封闭,近端造口,以后再 还纳
B肿块切除一期吻合,在吻合口近端造口, 以后再还纳 C肿块不能切除则行肿块近远端吻合(短路) 或肿块近端造口
直肠癌
概述
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占消化道急 性肿瘤第二位我国直肠癌特点有三
1、 直肠癌多于结肠癌 2、 低位直肠癌比例高(75%) 3、发病年龄较小30岁者占10%一15%
病因
➢ 饮食因素:高蛋白,高脂食物能分解不饱和多 环烃能治癌
➢ 直肠慢性炎症 ➢ 癌前病变一腺瘤,(尤其是绒毛状腺瘤) ➢ 遗传因素
分型
➢ 大体分型,1、溃疡型,2、肿块型,3、狭窄型 ➢ 组织分型,1、腺癌25一85% 2、粘液腺癌12一20%
3、位分化癌4、鳞状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
分期
Dukes分期 Dukes A癌肿侵润肠壁内,未超过浆肌层,无淋巴结转移 Dukes B癌肿侵润超过浆肌层,无淋巴结转移 Dukes C癌肿侵犯肠壁全层,有淋巴结转移 C1期转移淋巴结仅或局部广泛侵润不能切除
➢ 手术前准备: (1)一般术前准备 (2)肠道准备 ➢ 手术方式: (1)右半结肠切除 (2)横结肠切除 (3)左半结肠切除 (4)乙状结肠切除
➢ 化疗:以5-Fu为主的化疗
附:结肠癌并发急性梗阻手术原则
➢ 右半结肠切除后可一期吻合 ➢ 左半结肠切除,凡病情符合“空、松、通”者也可一
期吻合。 ➢ 若不符合“空、松、通”则可二期手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