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授课讲解
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 PPT课件-第五章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
![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 PPT课件-第五章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https://img.taocdn.com/s3/m/6d267c3faf45b307e8719769.png)
5、持续训练法
持续训练法释义 持续训练法是指负荷强度较低,负 荷时间较长,无间断地连续进行练习的 训练方法。 持续训练法的类型 短时间持续训练法 中时间持续训练法 长时间持续训练法
分解训练法的应用范例一
采用分解训练法的四种不同类型进行标 枪技术的训练,可将整个标枪技术过程 分解成三个部分或环节,即持抢加速跑、 最后交叉跑、挥臂投掷三部分。
分解训练法的应用范例二
采用分解训练法的四种类型训练排球快 球掩护下的平拉开战术。将整个战术分 解成四部分,即接发球、快球掩护、传 平拉开球、扣球四部分。
5、依训练时不同的外部条件 语言训练法 示范训练法 助力训练法 加难训练法
三、运动训练方法体系
与运动训练学三层次相对应
一般训练方法
群组训练方法
专项训练方法
运动训练方法体系的三个层次
(一)一般训练方法
具有宏观指导意义的一般训练方法,主 要有运动训练控制方法及运动训练基本 方法。
运动训练控制方法:
2、完整训练法
完整训练法释义 完整训练法是指从技术动作或战术配 合的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环节,完 整地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完整训练法的应用 可用于单一动作的训练,也可用于多 元动作的训练;也可用于个人成套动作 的训练,也可用于集体配合动作的训练。
3、重复训练法
重复训练法释义 是指多次重复同一练习,两次(组) 练习之间安排相对充分休息的练习方法。 重复训练法的构成因素:单次(组)练习 的负荷量、负荷强度及每两次(组)练习 之间的休息时间。 重复训练法的类型
排球运动训练理论与使用方法
![排球运动训练理论与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b069a52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29.png)
排球运动训练理论与使用方法一、排球运动的基本技术要求1. 排球传接球技术:传接球是排球比赛中最基本的技术动作,包括正面拦网、正面接发球、正面接传球、正面控制球等动作。
2. 排球发球技术:发球是排球比赛中的第一次进攻机会,发球技术包括跳发球、跨发球、起跳发球等不同的方式。
3. 排球扣球技术:扣球是排球比赛中最为重要的进攻手段,主要有正面扣球、侧面扣球、背面扣球等不同的处理方式。
4. 排球拦网技术:排球比赛中,拦网是防守和进攻的有机结合,主要包括起跳拦网、探手拦网、飞身拦网等不同的动作形式。
二、排球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1. 全面性原则:排球运动训练应该注重培养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同时坚持综合性的培养原则,提高运动员的技术、体能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
2. 个体化原则:针对不同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术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使每个运动员能够发挥最佳水平。
3. 计划性原则:排球运动训练应该具有系统性和计划性,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按照计划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4. 适度原则:排球运动训练应该根据运动员的年龄、身体状况和训练水平,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和训练量,避免过度训练导致运动损伤。
5. 科学性原则:排球运动训练应该遵循科学、高效、实用的原则,引入合理的训练方法和技术手段,提高训练效果。
四、排球运动训练的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排球运动训练中,要特别注意保护运动员的安全,避免因训练过度或不当导致运动损伤。
2. 个性发展:根据不同运动员的特点和潜力,培养他们的个性化发展,注重培养运动员的特长和优势。
3. 积极激励:对于排球运动训练中的成功和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和激励,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和动力。
4. 环境创设:排球运动训练要提供良好的训练环境和设施,保障运动员的训练质量和效果。
5. 持之以恒:排球运动训练需要长期坚持,需要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共同努力和坚持不懈。
总结:排球运动训练需要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通过针对性的训练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意识。
运动训练学教案讲解
![运动训练学教案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4ebcceecc77da26925c5b0ca.png)
《运动训练学》教案
张远方
教师姓名:张远方授课对象:体育教育专业2014级授课时间:第一周
教师姓名:张远方授课对象:体育教育专业2014级授课时间:第二周
教师姓名:张远方授课对象:体育教育专业2014级授课时间:第三周
教师姓名:张远方授课对象:体育教育专业2014级授课时间:第四周
教师姓名:张远方授课对象:体育教育专业2014级授课时间:第五周
教师姓名:张远方授课对象:体育教育专业2014级授课时间:第六周
教师姓名:张远方授课对象:体育教育专业2014级授课时间:第七周
教师姓名:张远方授课对象:体育教育专业2014级授课时间:第八周
教师姓名:张远方授课对象:体育教育专业2014级授课时间:第九周
教师姓名:张远方授课对象:体育教育专业2014级授课时间:第十周
教师姓名:张远方授课对象:体育教育专业2014级授课时间:第十一周
教师姓名:张远方授课对象:体育教育专业2014级授课时间:第十二周
教师姓名:张远方授课对象:体育教育专业2014级授课时间:第十三周
教师姓名:张远方授课对象:体育教育专业2014级授课时间:第十四周
教师姓名:张远方授课对象:体育教育专业2014级授课时间:第十五周
教师姓名:张远方授课对象:体育教育专业2014级授课时间:第十六周
教师姓名:张远方授课对象:体育教育专业2014级授课时间:第十七周
教师姓名:张远方授课对象:体育教育专业2014级授课时间:第十八周。
排球运动训练理论与使用方法
![排球运动训练理论与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f262ef7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4b.png)
排球运动训练理论与使用方法排球运动是一项有氧运动项目,它可以让运动员在比赛中挑战自我,锻炼协调性和反应能力、提高心肺功能。
在排球运动中,训练理论与使用方法是很重要的,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手球1、场上位置概述手球是排球基本技术之一,是球员在比赛中掌握的基本动作之一。
手球的场上位置可以分为发球、接球、传球、扣球等几种。
这些场上位置分别对应着不同的技术要求,球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学习和练习。
2、手球动作的步骤手球动作的步骤主要包括:接球、控球、出球。
通过练习手球的各个步骤,运动员可以逐渐掌握手球技巧。
二、拦网1、防守理论拦网是排球中的防守技术之一,通过防守对方进攻球可以有效地减少对方得分。
因此,防守理论也是拦网练习的重要内容。
2、拦网方法和技巧拦网的方法和技巧可以分为站位、跳跃和防守等几个方面。
其中,站位和跳跃是拦网的重要基础,球员必须熟练掌握这两个动作。
三、扣球扣球是排球中最具有攻击性的技术之一,它可以让运动员在场上发挥出比较强的攻击能力。
扣球理论的核心包括发力、准确性和速度。
2、扣球练习的方法扣球的练习方法可以分为站位、手球动作、发力等几个步骤。
通过逐步训练,运动员可以逐渐提高扣球技术的水平。
四、队伍战术的训练对于一支排球队伍来说,训练队伍战术至关重要。
在训练中,教练需要针对实际情况来确定队伍战术,然后让球员根据战术要求进行训练。
五、使用排球装备的方法排球装备主要包括排球、鞋子、护具等。
在使用排球装备时,需要注意球的质量、鞋子的舒适度和护具的质量等方面。
同时,还需要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装备。
总而言之,排球运动的训练理论与使用方法是比较重要的,球员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练习,才能够掌握排球技巧,提高技术水平。
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课件
![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a5a819f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d4.png)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3
运动训练的方法与手段
力量训练
总结词
通过重量训练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的 方法。
详细描述
力量训练是运动训练中的基础,通过 使用哑铃、杠铃等器械进行重量训练 ,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提高运 动员的爆发力和身体控制能力。
速度训练
总结词
通过快速重复练习提高运动速度的方法。
心理技能训练
心理技能训练包括认知调节、情绪调节、自我暗示、表象 训练等多个方面,通过这些心理技能训练能够帮助运动员 更好地应对比赛中的挑战和压力,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和竞 技表现。
跨学科合作
运动训练与心理训练的结合需要跨学科的合作和支持,如 心理学、生理学、生物力学等,这些学科能够为运动训练 提供全面的理论和实践支持,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4
运动训练的计划与实施
训练计划的制定
01
02
03
04
明确训练目标
首先需要明确训练的目标,包 括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评估运动员状态
对运动员的身体状况、技术水 平、心理状况等进行全面的评
估。
制定训练计划
根据目标和评估结果,制定具 体的训练计划,包括训练内容 、训练方法和训练负荷等。
科技支持
个性化训练需要借助科技手段的支持,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这些技术能够帮助教练员更好地了 解运动员的特点和需求,为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提供有力支持。
运动训练与心理训练的结合
01 02 03
心理因素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排球运动训练理论与使用方法
![排球运动训练理论与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b793a91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0a.png)
排球运动训练理论与使用方法排球是一项团队性强的运动项目,它要求队员们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卓越的技术水平。
为了让队员们在比赛中发挥出最佳水平,进行科学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关于排球运动训练理论和使用方法的详细介绍。
一、训练理论1. 身体素质训练身体素质是排球运动员取得高水平成绩的基础,包括力量、耐力、敏捷性、速度等方面的训练。
力量训练可以通过举重、俯卧撑等方式进行;耐力训练可以采用长跑、体能训练等方式进行;敏捷性训练可以通过练习侧跳、变向跳等方式进行;速度训练可以通过短跑、爆发力训练等方式进行。
2. 技术训练排球的技术包括发球、接发球、扣球、拦网、传球、组织进攻等方面的训练。
在技术训练中,要注重基本动作的练习,如正确的站姿、传球姿势、扣球动作等。
还要注重与之相关的技术练习,如发球的准确性、扣球的力量和角度掌握等。
3. 心理训练心理训练是排球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持良好状态的关键。
要加强运动员的自信心,注重他们的竞技意识和斗志。
在心理训练中,可以通过思维训练、放松训练、注意力训练等方式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二、训练使用方法1. 制订合理的训练计划根据队员的实际情况,制订一份合理的训练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训练计划要包括身体素质训练、技术训练和心理训练等内容,根据每个队员的具体需求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和强度。
2. 重视系统性训练排球运动是一个系统性的训练项目,各项技术之间相互依赖、相互配合。
在训练过程中要注重系统地进行技术训练,从基本功开始逐步提高,逐渐形成技术体系。
3. 注重实战训练实战训练是排球运动员熟悉比赛场景、培养比赛意识的重要手段。
在训练中要加强实战模拟,让队员们在实战中不断调整和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增强比赛的应变能力。
4. 加强教练指导教练在训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应加强对队员的指导和引导。
教练要根据队员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做到个别差异化教学,帮助队员们克服困难、提高技术。
5. 积极培养团队精神排球是一项需要团队协作的运动,队员们的团队精神非常重要。
体能训练基本理论与实用方法ppt课件
![体能训练基本理论与实用方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d6fab5402d276a201292e37.png)
• 近义:器械训练,哑铃训练,拉力带训练等
•
完整版课件
23
• 抗阻训练 狭义:抗阻负荷的训练
近义:减轻负荷的训练
抗阻训练:指抗阻负荷的训练,抗阻负荷的手段队了重量以外, 还包托拉力和空气抗阻等。由于“重量训练”一词覆盖面有限, 因此使用这种称谓。“抗阻训练”一词经常被体育科学研究者 们广泛使用。
•
1.结缔组织 硬骨、软骨、纤维性结缔组织、血管、血液。
2.神经组织 @骨骼的功用 支持、保护、运动、造血〈红
骨髓〉、储存脂质 〈黄骨髓〉及矿物质。 @骨骼的
种类: 长骨、短骨、扁平骨、不规则骨、圆骨〈种子骨〉
1.长骨----肱骨(humerus)、股骨(femur)〈长比 宽=非常大〉 2.短骨----腕骨(carpals)〈长比宽 =非常小,近似立方形〉 3.扁平骨----肩胛骨 (scapula)〈板状〉 4.不规则骨----脊柱骨 (vertebra) 5.圆骨〈种子骨〉----膑骨(patella) 〈通常很小,位于关节内层〉
成年人的肌肉约占人体体重的40%(女性为35%),而四肢肌又 占全身肌肉的80%,其中下肢占全身肌肉的50%。
• 肌肉由肌腱、血管和神经构成。
• 在肌肉周围有一些协助肌肉活动的结构,称为肌肉的辅助结构。
主要的有筋膜,腱鞘,滑液完囊整版,课籽件 骨和滑车等。
15
• 肌肉的分类 • 根据肌肉的形态可分为长肌、短肌、扁肌和轮匝肌。
• 3、调整力量平衡; • 4、掌握安全的动作
完整版课件
28
• 1、提高缓解外部撞击的能力 • 体育运动的病痛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因受到一次强烈的外力撞
击而造成的“外伤”,另一种是多次受到外力撞击或运动疲劳 而引发的“慢性病”。 • 后者产生的原因多为反复重复同样的错误动作或运动疲劳等。 造成伤害的直接原因基本上来自外部施加的负荷和撞击,因此, 通过增强力量来提高缓解外部负荷和撞击的能力对于预防伤病 尤为重要。 • 2、改善关节的稳固性 • 有许多人有过多次意外脚踝扭伤的经历。其主要原因是保持踝 关节稳定的主要组织“韧带”撕裂或断裂,导致踝关节不稳定 引起的。为了预防脚部扭伤加强脚踝周围的力量、改善关节的 稳定性是非常必要的。 • 另外,有许多棒球投球手在投球时,因肩关节放松、动作不稳 定等原因,经常造成肩部损伤,久而久之形成了肩部劳损。为 了预防肩部损作,不仅要强化肩部周围肌肉的力量,还要强化 肩关节深处与肩部旋转有关的肌肉(即深层肌肉)。
运动训练学讲义
![运动训练学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ea16a0fe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c7.png)
运动训练学讲义运动训练学讲义篇章⼀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第⼀节竞技体育的概述⼀、竞技体育的形成与发展(⼀)竞技体育的起源体育运动是在⼈类发展过程中逐步开展起来的,竞技体育同样如此。
狩猎是原始⼈类重要的⾷物来源,原始⼈在其长期⽣活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能否获取赖以⽣存的猎物取决于他们同被追击的猎物之间在速度、耐⼒、⼒量等各种⾝体素质和搏⽃技巧的实⼒⽐较。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体活动形式被⼈类不断地加以分类、提炼和总结,并相互⽐较,渐渐演化出了区分胜负的竞技活动。
史学资料表明,⼈类在旧⽯器时代晚期⼰经有了初步的区分胜负的⽐赛意识和⼀定的体育竞赛形式。
在原始公社末期,由于部落间的武装冲突⼗分频繁,为增强社会成员的作战能⼒,加强内部团结,常常进⾏不同⽬的的宗教活动,在世界的⼀些地区出现了以竞技运动为主要内容随着⼈类社会⽂明的发展,⼈们的价值取向逐渐由单纯的⽣存需要转⽽为包括娱乐、愉悦在内的多元需要,⼈们出于强⾝健体的⽬的⽽参加竞技活动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竞技运动的审美观念也逐渐形成,竞技运动逐渐与宗教、军事和⽣产活动的联系明显地减弱,成为⼀种更具相对独⽴性的社会现象。
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是⽣物学因素,⼈们为了更好地提⾼⾃⾝活动能⼒⽽逐步形成竞技体育;⼆是个性⼼理因素,⼈的“取胜和对抗的本能”及“追求胜过对⼿”的动机推进了竞技运动的形成;三是社会学因素,⼈们逐渐认识到竞技体育在培养、教育及审美等⽅⾯的功能,因此推进了竞技体育的发展。
⼆、竞技体育的构成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赛优胜为主要⽬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从不同实践过程来看,竞技体育包含着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四个有机组成部分。
(⼀)运动员选材运动员选材是竞技体育的开始,是挑选具有良好运动天赋及竞技潜⼒的⼉童少年或后备⼒量参加运动训练的起始性⼯作。
选材时,应注意考虑各个运动项⽬的特点,⼒求使⽤科学的测试和预测⽅法,努⼒提⾼选材的成功率。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知识课件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知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d6c65b1227916888586d758.png)
教练员及其他辅助人员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 广泛运用科技成果,采用先进的技术与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对 体能训练的全过程实施最佳调控,从而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水 平,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和良好的运动成绩。如利用各种仪器测试 运动员的机能状况和运动素质水平等使整个运动训练系统的调节、 控制更为精确。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
袁运平
前言
在现代竞技体育中,发展和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是运 动训练的根本目的;而在一些体能要求较高的竞技运动项 目中,挖掘运动员的体能潜力则是提高其竞技能力的重要 因素。在我国竞技体育中,提起体能训练、或者聘请体能 教练都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当年全国足球联赛体能测 验中的12分钟跑就导致了各个足球队聘请田径教练来指导 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增强运动员的 耐力,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增强运动员的力量和身体对抗能 力等。大量运动实践证明,在比赛双方实力均衡或者接近 的情况下,哪一方的体能占优势,哪一方就能最终夺取最 后的比赛胜利。
不仅仅是狭义上的跑,跳,投,而是与训练学,人体运动生物学(解
剖学,生物力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营养学等)有机融合的综合性
学科, 因此, 体能训练的专家常常是跨学科,跨专业的复合型人
才。
二.运动员体能系统的结构
体能内部基础要素 体能内部核心要素 体能内部系统 与体能有关的外部环境
图1 运动员体能结构宏观示意图
排球运动训练理论与使用方法
![排球运动训练理论与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5bfa597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2c.png)
排球运动训练理论与使用方法排球是一种受欢迎的体育运动项目,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广泛的参与者和观众。
为了更好地提高排球运动员的竞技水平,训练理论和方法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排球运动训练的理论和使用方法,希望对排球运动员的发展和提高有所帮助。
一、排球运动训练理论1. 运动生理学排球是一种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对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要求较高。
排球训练需要考虑到运动生理学方面的知识,包括对心肺功能、肌肉系统和运动能力的理解。
通过针对性的训练和恢复,可以更好地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水平。
2. 运动心理学排球是一种需要高度集中和敏捷的运动项目,因此排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特别重要。
运动心理学的理论可以帮助教练更好地了解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从而制定更加有效的训练方案。
也可以通过相关心理训练方法提升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和心理品质。
3. 运动技术学排球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技术要求非常高。
排球训练需要注重提高运动员的基本功和技术水平。
教练要结合运动技术学的理论知识,针对运动员的技术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并且适时进行技术调整和提高。
4. 运动管理学排球训练不仅仅是对运动员个人技术的提高,还包括整个队伍的管理和协调。
教练需要了解运动管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包括队伍组建、训练计划设计、比赛准备等方面的知识,以更好地管理整个队伍。
二、排球运动训练使用方法1. 针对性训练根据运动员的具体情况和技术水平,教练要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借助体能测试和技术评估,对运动员的弱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整体水平。
2. 训练计划制定教练需要根据比赛季节和具体比赛安排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
在训练计划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术要求,合理安排不同类型的训练内容和训练强度。
3. 多元化训练排球是一项多样性运动项目,运动员需要具备较好的全面素质。
教练在训练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体能训练、技术训练、心理训练等,提高运动员的整体素质。
田径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ppt课件
![田径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15cb7d95acfa1c7aa00ccbc.png)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2)运动员要养成在紧张、剧烈的练习之后做必要的放 松练习。如在大强度的力量之后的放松跑和抖动肢体等; 在每次训练课后做整理活动。
(3)采用医学手段进行恢复。
(4)合理安排生活制度和业余时间。
一、世界田径运动训练理论发展的几个 阶段。
(一)自然发展的训练阶段。(1896年前后) (二)新技术新方法训练阶段。(20世纪20-30年
代,如跳高技术的演变,辅助训练法、间歇训练法 等) (三)大运动量训练阶段。(20世纪40-50年代, 如捷克著名运动员爱弥尔.扎托皮克用超量训练法 19次打破5000米、10000米、马拉松记录。瑞典 长跑家发明的“法特莱克”训练法。) (四)不断加强的科学化训练阶段。(20世纪60年 代至今。高原训练法、念动训练、放松训练、无形 训练等。)
4、在应用中注意的几点: (1)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应根据运动员完成练习的情 况和疲劳表现,及时调整运动量和强度,使运动负荷节奏 有助于恢复运动能力,消除疲劳,如果出现过度疲劳,应 通过降低运动负荷,做积极性休息,甚至暂时停止训练以 保证身心机能的尽快恢复;合理安排练习的间歇方式和时 间。间歇时间取决于练习的目的和运动员的机能状态,间 歇休息的方式一般采用走步、慢跑等活动。
(六)理论学习与教育 1、任务:通过基础理论知识讲授,专题报告,阅
读专业文献资料等形式掌握本专业的有关知识理论, 了解和握专项训练理论与方法,理解和参加训练计划 的制定与训练过程的组织等。
2、分类:概述;基础应用理论;田径竞赛;专项 技术原理等。
11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排球运动训练理论与使用方法
![排球运动训练理论与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0474ecb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47.png)
排球运动训练理论与使用方法排球是一项极为受欢迎的体育运动项目,它既可以锻炼身体素质,又可以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而要想在排球运动中取得成功,除了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外,科学的训练理论和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排球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和使用方法,以帮助运动员和教练员更好地进行排球训练。
一、排球运动训练理论1.身体素质训练身体素质是进行排球运动的基础,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协调性和灵敏性等方面。
在排球训练中,要注重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力求力量和速度相结合,耐力和柔韧性相统一,协调性和灵敏性相统一。
力量训练主要包括引体向上、杠铃、哑铃、弹力带等器械训练;速度训练主要包括短跑、爆发力训练等;耐力训练主要包括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结合的训练;柔韧性训练主要包括拉伸训练和瑜伽训练;协调性和灵敏性训练主要包括平衡训练和反应训练。
2.技术训练技术训练是排球训练的重点,包括发球、传球、进攻、拦网和防守等方面。
在技术训练中,要注重基本功的打好,包括站姿、脚步、动作、用力等方面的训练,力求技术动作标准、规范、精准。
同时要注重技术动作的复合训练,即将各种技术动作进行组合训练,提高技术动作的灵活性和多变性。
最后要注重技术动作的应用训练,即在实战中不断进行技术动作的应用训练,提高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和比赛能力。
3.战术训练战术训练是排球训练的灵魂,主要包括进攻战术、防守战术和配合战术等方面。
在战术训练中,要注重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强调分工合作和相互配合,力求在比赛中形成严密的战术体系和战术关系。
同时要注重战术的灵活性和多变性,即在一定战术框架下灵活运用,根据对手的不同变化而作出相应的应对和调整,做到战术的多样性和变化性。
最后要注重战术的应用训练,即在实战中不断进行战术的应用训练,提高运动员的战术执行能力和整体协调能力。
4.心理素质训练心理素质在排球运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信心、决心、毅力、抗压能力等方面。
在心理素质训练中,要注重培养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运动员的自信心和对抗挫折的能力。
田径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课件
![田径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1495a3aa32d7375a4178070.png)
道德意志与心理训练
理论学习与教育
3
(一)身体训练: 1、概念:身体训练是指发展力量、速度、耐力、灵敏、 协调和柔韧性等身体素质的训练。 2、任务:身体训练是为了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增强人 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能力。 3、分类:身体训练分为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 一般身体训练也称全面身体训练,目的是各项身体素质 得到专项所需要的均衡发展,为专项训练作好充分准备, 一般采用多种方式、多种内容和多种手段进行。但选择 的内容应与田径专项相适应。 专项身体训练是指与专项有密切关系,能直接促进掌握 专项技术和提高成绩的身体训练。专项身体训练的内容主 要是发展专项所需要的肌肉力量、速度、耐力和运动协调 性等。
3.身体训练的安排应有针对性 运动员年龄、性别、身体条件、素质起点的差异,以 及所从事专项的不同,其身体训练的内容、负荷安排都 不同。 4.身体训练应与其它训练相结合 高水平的运动成绩是基于运动训练有机整体综合效用 基础之上的。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和心理训 练构成了运动训练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 核心内涵,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掌握技术、战术的前提和 保证。
(3)位移速度训练的方法 方法1:计时跑。运动员可以采用120米以下的各种段落 的计时跑来发展位移速度。 方法2:借助外力练习法。运动员可采用30-60米的牵引 跑、下坡跑。这种练习要注意牵引的速度,一般要超过 运动员最大速度的5-10%。 方法3:利用跑的专门练习。训练中可以用海绵方块摆出 小于运动员实际步长10-30%的段落让运动员做小步高频 的高抬腿跑、后蹬跑。练习的距离为40~60米。运动员要 尽量做到自己的极限频率。 方法4: 发展运动员的速度力量。速度力量是提高运动 员跑速的重要途径之一。速度力量的提高对运动员的跑 速有直接关系。
田径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课件
![田径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28b7b58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eb.png)
增强腿部与核心力量
跳的技术训练
• 详细描述:通过力量训练,如深蹲、硬拉、仰卧 起坐等,增强腿部肌肉与核心力量,提高跳跃表 现。
跳的技术训练
总结词
提高平衡与协调能力
详细描述
通过平衡训练、柔韧性训练和协调性训练,提高运动员的平衡与协调 能力,减少失误。
总结词
培养心理素质与抗压能力
详细描述
通过模拟比赛和心理辅导,培养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提高 比赛表现。
05
田径运动心理训练
心理训练的重要性
1 2
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
通过心理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建立自信心、增 强意志力,提高应对压力和挫折的能力,从而更 好地应对比赛中的挑战。
促进技术动作的发挥
心理训练能够帮助运动员在比赛中更好地集中注 意力,减少失误,使技术动作更加稳定和准确。
3
提高比赛表现
心理训练能够帮助运动员调节情绪,保持积极心 态,从而在比赛中发挥出更好的水平。
投的技术训练
总结词
提高投掷速度与远度
详细描述
通过训练正确的投掷姿势、用力方式、出手角度等,提高投掷速度与远度,增 加投掷距离。
投的技术训练
总结词
01
增强上肢与核心力量
详细描述
02
通过力量训练,如卧推、划船、平板支撑等,增强上肢肌肉与
核心力量,提高投掷表现。
总结词
03
提高技术稳定性与准确性
投的技术训练
间歇训练法
在练习过程中设置一定的间歇时间,以提高 运动员的耐力和速度。
竞赛训练法
模拟比赛场景,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 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
训练计划
年度训练计划
根据年度目标,制定全年的训练计划 ,包括各阶段的任务、重点和时间安 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预见力: 指对另一方运动员场上行动的预先判定。 测试方法:观看比赛录相,运动员根据录 相提供的信息,预测对方运动员所要采 取的行动,或者预测对方行动的结果。 按时间编辑录相 按空间编辑录相
(二)专项视觉技能与竞技能力的关系
1、优秀运动员探测快速运动目标时速度更 快, 2、优秀运动员识别专项运动模式的能力远 超过一般运动员。 (目前无法确定模式识别能力是多年运动的 结果,还是使运动员优秀的原因) 3、优秀运动员具有优越的预见能力
8、视觉信息处理效率: 短时间内根据大量视觉信息作出正确反应 的能力。影响技能类对抗性项目 9、周边视觉: 视觉信息来自视场边缘,有助于剧烈运动 中确定物体位置、物体运动速度和自身 运动速度。
(二)一般视觉技能与竞技能力关系
1、静视力与竞技能力相关度较低 2、视觉优势与竞技能力间关系尚不确定 3、尚无证据表明优秀运动员具有超常的一 般视觉能力
(一)一般视觉技能指标 2、视觉优势:一只眼 睛瞄准视力超过另一 只眼睛的现象。 (1)手眼同侧优势:对静 止准确瞄准项目影响
(2)手眼异侧优势: 对准确击打项目影响
3、眼肌平衡: 瞄准距离不同 的物体时,两 眼横肌的对称 程度。影响准 确瞄准项目
4、视调节: 指视焦距的 调节能力。 影响处理快 速运动物体 的项目。
二、遗传与竞技能力
创造优异运动成绩相关的因素主要有: 1、 运动员的基因型 2、 适宜的训练、营养与休息 3、基因型对训练、营养和休息的适应 能力
三、其他因素
1、 可训练性:指运动员通过训练可能改进的潜力, 其又受遗传、年龄、训练经历和现实机能状况影响。 2、 神经肌肉效率:指运动员精确、有力地运用某种 技术完成特定动作的能力。 3、 心理因素:包括动机、进取心、注意力、胜负态 度、痛苦的耐受力、应付压力和放松能力。 4、 恢复能力:恢复在现代训练中,是训练的有机组 成部分,是消除疲劳和诱发训练适应所必不可少的。 恢复的表述有两种方式: (1) 指一天或者一周内训练课间的间隔时间, (2)指训练时期或者阶段间的时间
(一)一般视觉技能指标 5、深度知觉: 指能够精确判断自己 与其他物体距离, 而且能够对视场中 两个以上物体的相 互距离、深度作出 判断能力。对技能 类、对抗项目均具 有重要影响。
6、色觉:辨别 颜色的能力。 集体球类项 目有影响。 7、视反应时: 从感受到一 个意外视觉 刺激到作出 反应的时间。
基本素质 专项素质 运动能力 关系 力量耐力
最大力量
专项力量
爆发力
运动能力 技术水平 成熟
专项耐力 专项速度
有氧能力
速度耐力
最大速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二讲 运动技能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进展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知觉运动技能及训练 第二节 运动决策技能及训练 第三节 动作和动作控制技能及训练
第一节 知觉运动技能及训练 一、知觉及信息来源 (一)知觉是人的基本心理过程之一,运动员 根据知觉判定: 环境变化(外部和内部) 身体的位置 身体与外部物体的关系
(二)专项本体感受能力 2、自我用力控制:体能类项目运动中精确 控制自身生理状态的能力。 运动员能够按照预定的速度 、时间运动 通常在游泳、自行车、长跑和划船等项目 中具有重要作用。
(三)专项本体感受技能与竞技能力的 关系
1、肢体定位能力是衡量难美类项目运动水 平的重要标准 2、自我用力控制能力影响体能类耐力项目 竞技能力。 自我用力控制能力训练方法: 生物反馈训练
二、专项视觉技能
(一)专项视觉技能指标 1、快速信息拾取: 指运动员在快速运动中,探测、捕获视场 中的物体的速度和准确程度。 测试方法:观看从运动员角度 拍摄的幻灯 片,快速搜索、定位目标物(幻灯打出时 间少于100毫秒)
2、模式识别: 对于运动场上各种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路线、 速度等的预见能力。代表运动员获得本专项运 动的固有结构或者运动形式的识别能力。 测试方法: 展示表现比赛形势的幻灯片5-8秒,运动员回忆每 一个进攻和防守运动员的位置。把回忆的结果 记录下来。
(二)运动中知觉信息的来源 1、内感受性信息:内部感受器 2、外感受性信息:视觉感受器 3、本体感受性信息:本体感受器 4、超本体感受性信息(超验感受) 视觉感受器是知觉信息的主要感受来源
二、一般视觉技能 (一)一般视觉技能指标 1、视敏度:辨别物体细节的能力。用标准 视力表可测量。 (1)静视敏:静止方式测量的视敏度,对射 击、射箭项目有影响, (2)动视敏:相对运动中辨别细节能力。
二、训练负荷 训练负荷是训练强度、持续时间和密度的 综合。在一次课或者一个小周期中,训 练负荷可分为超负荷、可训练负荷、维 持负荷、恢复负荷和无用负荷。
三、训练的5S因素 1、 训练的专项化。运动员竞技能力是力量、速 度、耐力与技能综合的结果。 2、 柔韧性:人体柔韧性影响技术的学习和掌握。 3、 身材:身材主要指体重、脂肪肌肉比例等, 这些对于竞技能力优化具有影响。 4、 膳食:膳食因素主要指良好的营养和恢复。 可以积极地消除疲劳。 5、 心理
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
体育社会学系 吴贻刚
授课内容
序号 教学内容 讲授 2 2 2 学时数 讨论、观摩、自学 2(训练方法录相) 2(训练方法录相) 2 1 2 3 运动训练全过程的理论解释框架(1) 运动训练过程的理论解释框架(2) 运动技能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进展
4
5 6
训练周期与计划
体能训练的新思路 心理训练的理论与实践进展 机动 合计
第二节 训练的要素
一、训练强度、持续时间和量 训练强度:其是性质要素,决定训练的性质。 不同的项目,强度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 训练频率:指在一段时间内,如一天或者一周 内训练的次数。根据项目、训练水平和训练目 标不同,通常一周训练次数可在5至14次间选 择。 训练持续时间:训练持续时间是一次训练的时 间或者训练数量。
2、训练方法 录相 对手比赛活动的技术统计与分析 本方技术战术风格的分析
(三)连续快速决策技能
1、两刺激应答法 2、训练方法: 克服心理不应期。不对假动作进行反应。
(三)提高专项视觉运动技能方法
1、常规训练与比赛 2、观摩法:反复观看对手比赛的录相
三、本体感受技能及训练
(一)一般本体感受能力 静态肢体位置感受能力 (二)专项本体感受能力 1、肢体定位:在表现难美的技能类项目运 动中,确定特定的全身位置的能力。 需要根据非视觉信息,把特定的肢体放到 规定的位置
四、运动决策技能及训练
(一)运动决策过程 运动员利用知觉信息决定作出何种反应的 过程。根据当时的情况和过去的经验, 选择正确的行动。 1、运动决策的品质: 决策速度 决策准确程度
2、影响运动决策速度与准确度的因素 可以采取的选择数量 可用于决策的时间 作出错误决策耗费的时间 3、抑制运动决策能力的因素 多样选择抑制:有多种选择,但必须选 择其一时,犹豫不决,导致延误 快速连续选择抑制:在极短暂时间内, 连续作出两个以上选择,产生延误
4
4 2 2 32
2
4 2
第一讲运动训练过程基础
内容提要: 第一节 竞技能力的结构 一、竞技能力的要素 二、基因与竞技能力 三、其他的竞技能力要素
影响竞技能力的因素
可训练
性练性
年龄
心理学 生理学
生物力学 整合机制
遗传素质 训练 健康状况 损伤 疲劳
(运动员)
竞技能力
膳食 药物
竞技能力
运动能力 竞技定型 技能
(二)快速选择技能测量与训练
1、测量项目: (1)反应时: 运动员反应时与比赛中需要处理的信息量成正比。 如果运动中的刺激减少,或者对手行为和可预 测性提高,反应时就会下降。 反应时构成:简单反应时:对单个刺激进行处理 所必须的时间。 第二个成份是增加刺激后所必须的处理时间。可 用于表示决策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