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苏论战
浅析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的起因及影响
浅析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的起因及影响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苏两国关系恶化的一种典型表现或曰结果。
它发生在推行扩张主义的勃列日涅夫政府不断挑起中苏边界事端、中国内政与外交皆反苏联修正主义的历史背景下,是中方进行的一次边界自卫反击战。
这次边界自卫反击战对中国的内政、外交乃至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标签:中苏边界冲突;中苏关系;中美关系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两大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与中国由结盟走向分裂。
两国关系恶化的典型表现或曰结果之一便是边界冲突。
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是这一时期两国关系史上发生的一起影响深远的事件。
一、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的经过(一)珍宝岛事件珍宝岛,苏联称达曼斯基岛,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县境内,在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面积0.74平方公里。
该岛原为乌苏里江中国一侧江岸的一部分,受江水冲刷而于1915年形成,枯水期仍与中国江岸相连。
根据国际法,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就是边界线,珍宝岛无可争议属于中国领土。
在1964年中苏边界谈判时,苏方也承认该岛属于中国。
20世纪60年代末,苏方不顾先前达成的协议,声称“达曼斯基岛”是苏联的领土,在珍宝岛地区频繁挑衅。
“到1968年末1969年初,苏边防军频繁出动装甲车、卡车运载携带武器的军人登上珍宝岛,拦截、殴打巡逻的中国边防军人;1969年2月7日还发生了苏军用冲锋枪向中国巡逻队方向点射的严重挑衅事件。
”[1]556对于苏方不断挑起的边界事端,中方由忍让走向了反击,决定在珍宝岛以武力反击苏联。
1969年3月2日、15日、17日,中苏两国边防部队在珍宝岛上爆发了三次较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双方均有伤亡,中方缴获了苏军的1辆T62型坦克。
中苏边界争端达到了顶峰。
(二)珍宝岛事件余波——新疆铁列克提事件珍宝岛事件发生后,苏联选择了中方交通不便、防守薄弱的苏中西段边界新疆方向实施军事报复行动。
1969年8月13日,苏军300余人侵入新疆裕民县铁列克提地区,向中国边防巡逻队30多人发起突然袭击。
中苏大论战中的中联部
M EM 0Ry
中苏大论战中的中联部
面对这场 “ 防修 反修 ”的政治热潮 ,中联部 3位部 长甘 冒风险致信 中央 ,建议对 外采取缓和的方针 。 因为事涉敏感 ,没有像往 常一样上报 “ 小平同志并中央” ,而是 以个人名义写给了周恩来等 3人
本刊 特 约撰稿 , 昊兴 的中共中央书记处,最后 由毛泽东和中央
常委审定。
对于这场 “ 防修反修”的政治热潮 ,头脑冷静的王 稼祥一直是有一些忧虑的。他感到,中国刚经历了三年 困难时期 ,在国际上又同苏联、美国和印度严重对立, 强调斗争太多,不太讲究策略,“ 失言失算” ,给人以一 种“ 四面树敌” 的感觉 , 会造成内外形势十分不利的局面。 对王稼祥讲求实际、注重调查的作风,我有亲身体
目。西柏林 是被东德 领土包 围的一块 飞地 ,由三条 “ 空 中走 廊” 同西德 保持 联 系 。上 世 纪 6 O 年代 初 ,赫 鲁 晓
作秘密报告 《 关 于个 人 崇拜及 其后果 》 中 方发表 《 关 于 无产 阶
级专 政的历 史经验 》
和 《 再 论 无 产 阶 级专 政 的历 史经验 》 。表示 不 同意 其 全盘 否定 斯l 大林的 做法。
读了苏共中央致中共中央的通知书,对中共发起突然袭 击 ,指责中共是 “ 教条主义… ‘ 宗派主义”和 “ ‘ 左’倾 冒险主义” 。以彭真为团长的中共代表团则发表书面声 明称 : 我们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系列基本原则上 ,是 同赫鲁晓夫有分歧的。 至此,始于 1 9 5 6 年的中苏论战,从内部争议和影 射攻击,逐步走向了公开争论。 这次会议也成了我命运的一个转折点。6月底的一 天中午 ,正在北京外国语学院读四年级的我 ,突然被系 党总支书记找去谈话。这一年,学校从四年制改为五年 制,没有毕业生。为了论战的需要,学德语的我 ,与学 法语和西班牙语的两个同年级同学一起 , 被选入中联部,
中苏十年论战的缘起新论
没 有认识到马克思恩格斯有关未来共产主 义社会的设想建 立在普遍而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之上, 从而使他有关社
会主义的认识在实践中产生了消极影响。如在向社会主义
过渡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 始终追求纯而又纯的生产关
系, 试图 彻底将资 本主 义经济消灭, 在改革所有制方面发生
恩 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的论述, 但具体论争则主要是围绕 如 何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斯大林模式展开的。
在斯大林看来,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 础, 全民 所有制和 集体 所有制是其两种基本形式, 集体所有 制要向全民所有制发展; 国民经济必须有计划按比例发展 , 社会主义的计划是“ 指 令性的计划, 这种计划各领导机关必 须执行, 这种计划能决定我国经济在全国 范围内将来发展
了多次冒进; 在苏联这样经济文化落后国 家搞单一的 计划
, -基金项 目: 湖 南省教 育厅重点科 学研 究项 目“ 中苏论 战期 同中 国经 济体制探 索的成效及 当代 价值研 究” ( 项 目编号 :
1 1 Y B B 0 0 4 ) ; 国家社科基金后 期资助项 目“ 中苏论战与 中国社会主义发展” ( 项 目编号 : 1 2 F D J 0 0 3 ) 。 | I作者简 介 : 陈立 中, 长沙理工大 学马克思主义 学院副教 授 , 博 士, 湖南长沙 , 4 1 0 0 0 4 。
括在某种程度上深化了 马克思恩格斯有关思想。 但由 于教
条式地理解、 机械地照 搬了 马克思恩格斯的 一些理论观点,
1 9 5 6 年苏共二十大对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揭露, 促进了
中国共产党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问 题的重新思考, 中苏两 党 对此理解的分歧成为日 后论战的缘由 与内 容。 中苏两 党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解, 虽然都是根据马克思
邓小平与中苏论战
邓小平与中苏论战作者:高志中来源:《党史文苑·纪实版》 2016年第6期高志中20世纪60年代的中苏论战,是那个世纪国际共运史上的重大事件。
邓小平率领中共代表团到莫斯科谈判,“没有屈服于苏修”,其出色表现得到了毛泽东的充分肯定。
“一场痛快的争论”1960年4月,列宁诞辰九十周年时,中国发表了《列宁主义万岁》《在列宁的革命旗帜下团结起来》等纪念文章,不指名地批评苏共领导人此前提出要在中国建立中苏共管的长波电台和共同潜艇舰队,以及中印武装冲突时发表袒护印度的声明等损害中国主权的事情。
6月下旬,在罗马尼亚工人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12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团举行了一次会议。
会议前夕,苏共代表团突然散发苏共6月21日致中共中央的通知书,对中国进行全面攻击;会上,苏共动员各兄弟党批判中国党,赫鲁晓夫在最后发言中激烈攻击中国共产党。
以彭真为团长的中共代表团对此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在中共不为压力所屈服的情况下,这年7月,苏联政府突然照会中国,片面决定召回在华工作的全部苏联专家,废除两国经济技术合作的各项协议。
7、8月间,中共中央北戴河工作会议,其中一项议程就是研究中苏关系问题。
8月10日,毛泽东说,中苏关系问题不大也不小,天不会塌下来,也不必无穷忧虑。
无非是不给设备,把中国共产党逐出教门,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一风吹,对中国实行军事威胁,甚至同美国人一起来打我们,极而言之,无非如此。
中国这个地方历来是不好惹的,进得来就出不去。
虽然赫鲁晓夫损害中苏关系,但中共还是不愿看到两党关系继续恶化下去,造成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
这年8月,越南劳动党主席胡志明建议中苏两党举行会谈,然后召开全世界的共产党工人党会议,通过一个宣言,共同对付美国。
中共中央接受了这个建议,并决定派出以邓小平为团长、彭真为副团长的代表团,赴莫斯科参加中苏会谈。
9月12日,约见苏联驻华大使,将《通知书》的《答复书》交给他,并通知中共将于15日动身到莫斯科谈判。
中苏论战论文国际共运论文国际共产主义论文
中苏论战论文国际共运论文国际共产主义论文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中苏论战对产生的影响摘要:中苏论战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论战造成了国际共运的动荡、分裂和曲折,统一的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另一方面,论战打破了苏联共产党长期以来对国际共运一统天下的局面,解放了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的思想,对于各国独立自主地把马克思主义同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具有积极意义。
中苏论战给国际共运造成的消极影响告诉我们,无产阶级政党之间必须坚持党际关系四项原则,不能根据本国的经验和实践来论断和评价国际共运的是非,更不能用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取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关键词:中苏论战;国际共运;国际主义发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苏论战是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重大事件。
由于当时中苏两党是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两个大党,中苏两国均是世界大国,中苏论战和中苏对抗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国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历史面貌,而且对社会主义阵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当代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都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并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一、中苏论战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从总体上看,中苏论战是新的历史时期国际共运告别旧模式、探索新模式历程中的一段插曲,然而这场论战对国际共运的影响是巨大的。
一方面,中苏大论战造成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动荡、分裂和曲折,统一的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另一方面,论战打破了苏共长期以来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一统天下的局面,给予苏共大党主义和大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解放了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的思想,促使各国认真地重新思索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许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对于各国党独立自主地把马克思主义同本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具有积极意义。
(一)造成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严重分裂中苏论战对国际共运造成的严重影响是由中苏两党和两国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历史赋予了苏共特殊的使命:一方面,它对其他国家的革命斗争负有支援的义务;另一方面,苏联的革命和建设经验又对其他国家从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在客观上具有借鉴作用。
除了大党主义、大国主义,就没有别的了吗?——论20世纪60年代中苏大论战的背景【精品文档】
除了大党主义、大国主义,就没有别的了吗?——论20世纪60年代中苏大论战的背景 [字体:大中小][摘要] 本文通过对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国际共运中一些重大事件的分析和研究,提出大论战的发生主要是因为中苏两党在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上的矛盾和冲突,而造成这种矛盾和冲突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党从“左”的角度来理解、实施这些理论与实践。
[关键词] 苏共中共大论战修正主义上个世纪60年代发生在中苏两党之间的大论战,无论对中苏两国还是对整个世界共产主义运动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所以,对于它的前因后果的研究探讨,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重点问题。
对于它的缘起,国内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是苏联的大党主义、大国主义与中国共产党坚持的独立自主政策之间的冲突。
不能说这种观点没有道理,可是,除了苏联的大党主义、大国主义,就没有别的因素了吗?本文拟通过考察1956~1963年间的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试对中苏大论战的缘起之因做出不同的回答。
一、莫斯科会议的悖论1957年11月,为了统一思想、加强团结、增进合作,全世界64个共产党和工人党利用十月革命40周年之际派出代表团到莫斯科参加庆祝活动。
14~16日,参加庆祝活动的12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举行代表会议。
这次会议的重要目的就是要通过一个能表明社会主义阵营团结统一的声明。
但是,围绕着声明的内容,中苏两党发生激烈的争论。
第一,以苏联为首问题。
让苏联为社会主义阵营之首,是由中国党提出来。
“以苏联为首是我党代表团到莫斯科以后,起草一个提交中苏两党讨论的宣言草案里首先提出来的。
苏共开始不同意。
” 中共提法的以苏联为首是什么意思?苏共为什么不同意?从毛泽东与赫鲁晓夫、哥穆尔卡等人的交谈中可以看出,中国党提出“以苏联为首”主要考虑的因素在两方面:一是当时世界上存在着一个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二是苏联的国力最强,社会主义的资历也最老,其它社会主义国家都无法与之相比。
与此同时,这种“以苏联为首”也是有两个基本条件限制,一是各党必须平等,苏共不能搞大党主义和大国主义;二是“为首”的含义也仅仅负责做一点事务性的工作,如召集会议等等。
中苏论争的实质是“争夺领导还是争取平等
中苏论争的实质是“争夺领导权”还是争取平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在中苏同盟关系的研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共与苏共之间的论争,是为争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头”,从而导致了中苏同盟关系的紧张与冲突加剧。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个中原因,主要是中共为争取同盟者的党际关系和国家关系的平等地位而与苏共进行了坚决斗争。
某些问题上做了让步,中苏同盟得以建立。但对这些有损中国权益的不平等的做法,毛泽东感到很不满意,后来他称这次莫斯科之行是“虎口夺食”。可见,中苏合作一开始就投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二
中苏之间矛盾的激化与分歧加剧,不平等的党际与同盟关系是最重要的诱因,也是中苏论争的实质所在。
毛泽东是为中国的独立、自由、平等而奋斗的坚强斗士,认为平等是对外交往的基本原则。在筹建新政府提上中共议事日程后,“平等”就被列为新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之一。1949年初,毛泽东在西柏坡与米高扬的会谈中就表达了废除不平等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意向。4月30日,他以解放军发言人的名义宣布,新中国愿意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与外国建立外交关系。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的民族和各国人民,共同奋斗”作为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两条主要的和基本的经验之一。正是在这一原则及其他原则的指导下,谱写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
一
1950年初建立的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是一种国家关系同盟,但由于中苏两国同为社会主义大国,两党又都是各国的***,而且两党之间又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这样就使中苏同盟具有双重性质:国家关系和党际关系。如果说中苏之间的斗争是中共为着争当国际共运的“头”,那只是注意到党际关系的嬗变而忽略了同盟关系的实质。况且党际之间的斗争也并非如此,而是充满着中方为争取平等而与同盟者进行的不懈斗争。
中苏论战
第九单元中苏论战一、中苏两党发生矛盾的根源。
1、国家利益的巨大矛盾。
中国的切身利益与苏联国际战略需要上的尖锐矛盾是中苏关系变化的现实基础与基本原因。
苏联在5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变化而调整了对外战略构想。
苏联领导人认为社会主义将有可能通过竞赛战胜资本主义,由此确定苏联对美新政策—减少对抗、争取妥协、争取国际局势缓和,实行和平共处。
苏联为了实现自己的战略构想,加强对社会主义阵营的控制,不惜牺牲其他国家的民族利益。
中国认为,苏美合谋主宰世界,却以出卖中国利益为前提,最终必将导致与中国的巨大矛盾。
2、国家关系上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
苏联大国主义政策与中国独立自主原则的尖锐矛盾是中苏盟国间矛盾分歧的根本原因。
苏联的大国主义、大党主义由来已久,他一向将自己的利益完全等同于社会主义的利益,把任何兄弟对其命令的不服从都视为反叛。
在中国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苏共的不平等的关系模式一直存在,并且愈演愈烈。
面对这些不平等和控制,中共为维护本国人民利益,力图摆脱苏联控制,最终独立自主地走上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意识形态因素。
苏共20大之后,赫鲁晓夫提出“三和论(和平共处、和平竞争、和平过渡)”和“三无论(争取建立一个没有武器、没有军队、没有战争的世界)”。
并且苏共主张对内缓和阶级矛盾,对外缓和国际关系,这些观点,让毛泽东认为苏共与赫鲁晓夫已经是彻头彻尾的修正主义,因为毛认为不讲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就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大背叛。
并且一直以来,毛泽东及中共都以掌握着列宁主义、斯大林主义的正统自居。
这种意识形态的分歧必然将导致两党矛盾的加深。
二、中苏论战的影响和后果。
1、积极方面:苏论战深刻地反映了世界各国共产党改变过去国际共运中党派关系上不正常做法的迫切要求。
通过论战,中国共产党不仅维护了自己的民族尊严及独立地位,打破了苏共一统天下的格局,而且大大增强了其他要求独立自主的党的信心,使平等协商、独立自主真正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历史潮流,这是中苏论战最显著的积极意义。
刍议中苏大论战及苏联解体的警示
吴付 山
摘
要
事物是发展 的, 事物的发展是新事物的产 生, 旧事物的灭亡。虽然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将是一个漫长 的、
曲折的历史过程, 但是通过采取各种灵活多样的斗争方式, 跨过“ 两个绝不会” 必定到达“ , 两个必然” !苏联解体只是苏联 模 武 的 社会 主义 的失 败 , 非社 会 主 义 制度 的失败 ,有 中国特 色 的社 会 主义 正 欣 欣 向荣 。 联 解体 的教 训是 深 刻 的 , 并 苏 苏联
的解体 对 我 们有 什 么 重要 的启 示 呢? 本 文 中苏大 论 战 时期 中苏 两党 争 论提 供 解 体
中的社 会 主 义 国家 是 多 么 的有 必 要 。 而对 于只 寄希 望 于 所谓 “ 和 平过渡” 的党 , 即便是在掌握政权 的条件下 , 那将是多么的有害 , 、 中苏论战的回顾与评价 如果无产阶级政党还没掌握政权 , 那种结果就更 可想而知了。 15 年是中苏两 国关系史上 的重要转折点。15 年后 , 98 98 随 着两个 国家国内政策和对外政策上分歧 的扩大 ,中苏两国在 战 略利益上的巨大差异也 日益暴露出来 ,双方都改变了在两 国关 二、 中苏两党关 于向社会主义过渡途径的争论 系上的忍让 和克制态度 ,分歧和矛盾逐步升级并公 开化 。15 99 1苏共 的观 点 。 年, 中苏的这种 战略不信任和 冲突进一步发展 , 逐步由相互怀疑 苏共 中央在 1 6 9 3年 3 3 月 0日信件 中再次阐述了 自己对这 走 向公开拆 台。15 9 9年初 , 苏共召开第二十一次代表大会 , 进一 个问题的立场 : 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 , 步 明确了以和平共处 、 和平竞赛 、 和平过渡为核心 的对美缓和战 争取 以和平方法 , 不通过内战来实现社会 主义革命 。 这种可能性 略 的 “ 和 ” 线 。16 年 l 苏 共二 十二 大 召 开 , 提 出 “ 的实现符合 工人 阶级和全体人 民的利益 ,符合本 国全 民族的利 三 路 91 0月 并 全 民党 、 民国家 ” 全 的思想并进一步全盘否定斯大林 , 毛泽东坚决 益 。 另外 , 苏共高度评价资本主义国家内以共产党人为首的工人 反对 , 中苏大论战至此全面爆发 。 斯大林 问题是中苏论战中争论 阶级的忘我斗争 ,并认 为给他们 以一切援助和支持是 自己的义 最激烈 、 并且也是最主要和后果最严重的问题 。 三和” “ 路线 问题 务” 。 但是 , 苏共又强调 , 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任务是 : 最大限度 是 中苏 论 战 的另 一 个 主 题 , 谓 “ 和 ” 所 三 即两 种 社 会 制 度 不 同 的 地利用 现有 的可能性 以采取和平的 、不 同国内战争相联 系的社 国家摒弃战争 , 实行 和平共处 , 进行和平竞赛 , 最终在 资本 主义 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 同时又准备采取非和平 的道路 、 准备对资产 国家实现没有暴力革命的和平过渡。中苏论战一直持续到 16 阶级反抗实行武装镇压 ;一般 的民主斗争是争取社会主义斗争 94 年 1 赫鲁 晓 夫 下 台才 基 本 结 束 , 列 日涅 夫 担 任 苏 共 中 央第 的 必要 的 组 成部 分 1 现 时代 世 界革 命 过 程发 展 的 基 本道 路 就是 0月 勃 7 ] 。 书记后 , 仍然坚持赫鲁晓夫的对华政策 , 并于 16 9 5年 3月强 这样 的,现阶段 国际共产 主义运动总路线的基本论点就是这样 行召集 以集体谴责中共 为 目的的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会议 的筹 的。 争取和平民主民族独立和社会主义 的斗争 , 就是这一总路线 备会, 遭到 了包括 中共在内的七个 国家共 产党 的拒绝 。这样 , 的实质概貌 。 自 始终一贯地在实践中执行这一路线 , 是世界共产 主 16 96年 3月 中共决定不派代表出席苏共二十三大起 , 中苏两党 义 运 动胜 利 的保 证[ 8 1 。 关 系 中断 , 中苏大 论 战 才就 此停 止 。 可是 , 赫鲁 晓夫 在 苏共 第 二 十 次 代 表 大会 的总 结 报 告 中 , 借 18 93年 1 1月 6 日 , 小 平 在 会 见 澳 大 利 亚共 产 党 ( 列 ) 口世 界 情 况 已经 发 生 “ 本 变 化 ”提 出 了所 谓 “ 平 过 渡 ” 观 邓 马 根 , 和 的 主席希尔时说 :从现在的观点看 , “ 好多观点是不对的。 我们的错 点。 他说 , 十月革命的道路 “ 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 “ , 唯一正确的 误 不 在个 别 观 点 , 个别 观 点 上谁 对 谁 错 很 难 讲 , 该 说 … … 我们 道 路 ” 现在 情 况 变化 了 , 可 能 通 过 “ 会 的 道 路 ” 资 本 主义 应 , 有 议 从 的真 正错 误 是根 据 中 国 自己 的经 验 和 实践 来 论 断 和 评 价 国 际共 向社会主义过渡 。 这种错误论点 , 实质上是公开地修正了马克思 运的是非 , 因此有些东西不符合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原则 。 主要 列 宁主义关 于国家与革命的学说 , 公开地否定了十月革命道路。 是这个问题。” 18 m 99年 5 1 月 6日, 邓小平会见苏共 中央总书记 苏联 、中国都是走十月革命之路 一 革命而非和平的道路 戈尔巴乔夫时还说过 :多年来 , “ 存在一个对 马克思主义 、 社会主 取得胜利 的。但是 , 苏共认为 自进入核武器时代之后 , 应该强调 义 的理 解 问题 … …从 六 十 年代 中期 起 , 我们 的关 系 恶 化 了 , 本 走和平过渡之路。在 15 年 , 基 9 6 赫鲁晓夫代表苏共中央在苏共二 上割 断 了 。 不 是 指意 识 形 态争 论 的那 些 问题 , 方 面现 在 我 们 十 大 的报 告 中首次 提 出来 , 由资本 主义 向社 会 主义 过 渡 的形 式 这 这 也不认为 自己当时说的都是对的。 真正 的实质问题是不平等, 中 是多样 的, 除了暴力革命这种形式之外 , 另外还有 和平过渡等其 国人感到受屈辱 。” 所以 ,各 国的事情 , 口 “ 一定要尊重各 国的党 、 他 的形 式 。 且 在 和平 过 渡这 种 形 式 中 , 又强 调 议会 道 路 的 可 并 他 各 国的人 民, 由他们 自己去寻找道路 , 去探索 , 去解决 问题 , 能 能性 。 不 虽然赫鲁晓夫在报告中也提到了暴力革命 的必要性, 但他 由别的党充当老子党 , 去发号施令 ”1 1 3 。历史经验告诫人们 : 一个 把和平过渡作为从资本 主义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形式 、新途径 党根 据 已有 的公 式 或 者某 些 定 型 的 方案 评 价 外 国兄 弟 党 的是 与 提 了出来 , 侧重 于强 调 和 平 过 渡 。正 是 这 种 论 调 , 下 了苏 联 解 埋 非 ,事 实证 明这 是行 不 通 的 ”1 中 苏两 党 之 间 这 场 “ 有 胜 利 体 的 罪恶 的种 子 。 “ [ 4 。 没 者” 的大论战 又进一 步证 明了这一点 。但历 史的发展却又证 , 2中共 的观 点 。 . 明, 中共担心的当时苏共 的做法可能会 导致资本主义的复辟 , 却 中共在 2 0世纪 5 0年代 就对苏共 的和平过 渡观点提 出批 不 幸 言 中 了 , 一 定 程度 上 说 明 中 共 的坚 定 立 场 , 于现 实 世 界 评。中共认为 :从策略观点 出发 , 在 对 “ 提出和平过渡的愿望 , 是有益
中苏论战中的个人崇拜问题今探
设 的规律和增强贯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的坚 定性
1 1 9 5 6 年2 月 .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 首 次 揭 露 了斯 大 林 大 力 制 造 对 他 自己的个 人 崇
拜 及惨 重后 果 。这 一揭 露 在 当时 确实 震 聋发 聩 。
间内几乎所有 的错误 . 亦 即斯大林 的个人性格导 致苏联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 内几乎所有的错误 :
人 崇 拜 的勇敢 之 举 . 指斥为“ 违反 了列 宁 关 于 领 袖、 政党 、 阶级 、 群 众之 间相 互关 系 的完 整学 说 , ”
产党领导苏联人 民就是在这样 的土地上开创 自 己 的新 生活 的 。 所 以. 苏 联建设 社会 主义新 世界 . 不可避免地需要认清并在很长时期 内花费极大 的气力 去完 成一 个 异常 繁复 、特殊 的历 史任 务 :
和苏联经验的迷信 . 促使人们反思 . 客观上有助 于开启独立思考 、 独立 自主的时代风气 ; 触及到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中一直未能很好解决 的领袖 与政党 、 领袖与群众的关 系问题。 可是 , 赫鲁晓夫
在具 体 分 析 个人 崇 拜 这 个 复 杂 的 社 会 现象 时犯 了原则 性错误 。从《 关 于个 人崇拜 及其 后果 》 的秘 密报告 和 许多 文 件来 看 . 他把 个人 崇 拜看 作斯 大 林 时期 几 乎一 切错 误 的原 因 . 又把 斯 大林 的个 人
由于阶级斗争等状况的长期存在社会主义社会就是很长的历史阶段因为阶级斗争等状况和社会主义社会是紧密相连的这些状况消失了共产主义社会就到来了并不是要着重说明世界资本主义过渡到世界社会主义只有到这时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才能最后消除将是漫长的也不是要着重说明社会主义社会在自身全部因素特别是生产力因素充分成熟后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需要很长时间更不是要着重说明中国社会主义将有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
中苏论战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原因研究综述
中苏论战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原因研究综述李明斌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苏论战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国际政治中的重大事件,它导致了中苏关系走向对抗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大分裂。
中苏大论战中,双方论战的文字汗牛弃栋,而由于种种原因,对这场大论战的研究却近乎空白。
20世纪80年代之后,特别是苏联解体以来,国内外一些学者对中苏两党两国关系破裂的原因进行过一些研究,并提出过不少有益的见解。
不过,由于这一问题涉及面非常广,情况十分复杂,加之各种非学术因素的影响,不仅学者们众说纷纭,而且很多研究并不十分客观。
如有些国内外论著把中苏论战的原因单纯归结为文化差异、国际共运中的权利之争、地缘政治冲突、种族不和、体制缺陷及双方领导人个人性格与行为因素,等等,这些都是不准确、不全面的。
现对上述研究进行综述,以促进对中苏论战问题研究的深化和扩展。
一、有多少因素引起中苏论战从已发表的学术论文看,对中苏论战的研究大多是对历史过程的叙述或对论战原因的分析。
关于中苏论战的原因,学者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其原因比较复杂,其中主要的原因有国家利益的矛盾和意识形态分歧。
意识形态分歧始于苏共二十大,主要是对斯大林的评价和“三和”路线问题上的分歧。
中苏关系的恶化是1958年苏共提出建立长波电台和共同舰队开始的,中共认为苏联想控制中国,伤害了中国的民族感情。
在之后的一系列事件中,如台湾海峡危机,苏联撕毁《国防新技术协定》,中印冲突,苏美缓和战略等,双方发生了争论和争吵,增加了不信任,矛盾逐步加深。
关于到底有哪些原因引起中苏论战并使论战逐步升级,学者们发表了不同的见解。
叶书宗认为,赫鲁晓夫的“改革”引爆中苏大论战。
斯大林确立的斯大林模式,到50年代其狭窄的框架就已经容纳不下发展着的、多种多样的社会主义实践的内容。
时代在呼唤改革,理论需要发展。
斯大林逝世后,客观上对社会主义各国特别是苏联的体制改革变得非常有利。
1953年9月,赫鲁晓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立即在中央全会上提出忧患意识,着手改革斯大林模式。
中苏论战名词解释
中苏论战名词解释中苏论战:中苏论战指的是在1956年至1960年间中国和苏联之间的对立期。
这是一段时期政治复杂且激烈的历史,在此期间,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共产主义国家之间的冲突占据了主要舞台,中苏论战和美苏冷战友谊以及后来的关系发展成为当时的主要热点问题。
一、起因一方面,中苏论战是自然结果,中国和苏联之间存在着长期的两大不同思潮:即特赦特变定律和社会主义中央集权定律。
特赦特变定律的成立者认为改革和实践的权利属于每个马克思主义国家的公民,而非中央政府;而社会主义中央集权定律的倡导者认为,只有中央政府才能代表人民确定改革和实践的正确方向。
1976年以后,中苏两者结合,一方面坚持特变定律,另一方面也坚持中央集权定律,尶更复杂了当时的状态。
另一方面,中苏论战也是外部环境的影响。
在冷战时期,美国和当时苏联经常围绕在政治和军事上的问题展开了争论,围绕的焦点有高科技的分歧、经济关系的竞争以及苏联对其周边国家影响的争论等。
而从1949年开始,中国一直是苏联的军事同盟,两国合作以及交流非常活跃。
不可否认的是,在中美关系的紧张状态中,中苏之间的关系迅速变得更复杂。
二、不同的地区在中苏论战期间,中苏之间所影响的地区也大不相同。
中苏两国对外政策相对自由,所以影响地区很广泛,从欧洲到亚洲、从非洲到美洲,中苏论战影响了世界各地的国家,中国也在全球范围搞活跃,争取支持。
三、表现形式在中苏论战期间,中苏之间真正体现其表现形式的主要有三个:首先是在政治、经济及文化方面的交流,在期间,中苏出现大量的交流表现,比如在政治上的会谈、政策的传达、科学家交流、军事项目会议等;其次是在军事和安全领域的交流,中苏论战使得中苏两国在政策上发出了全面反战、和平共处的信息,鉴于中苏已经是盟友,双方在军事和安全领域开展了密切的合作。
中苏论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当代启示
中苏论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当代启示叶政[内容提要]对中苏论战进行深刻反思和经验总结,有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其当代启示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在意识形态建设方面,应破除刚性与泛化,实现建设方式的现代性转化;在探索社会主义国家及党际交往模式方面,应摒弃“中心论”,合理区分党际关系与国家关系以及保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的必要限度;在处理两制关系问题上,对两制和平共处的现实性和可行性、两制竞争共处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应有比较理性的认识;在执政党建设方面,必须明确党的历史方位与中心任务、加强和改进干部队伍建设以及推进党内民主化和制度化建设。
[关键词]中苏论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验教训[分类号]D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505(2011)01-0092-04 中苏论战,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共运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对中苏两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国际共运格局的演变乃至世界政治经济关系的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就中国方面来说,论战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选择、党的历史方位的判断、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变迁、内外政策的制定与调整等,均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鉴往知来,对中苏论战进行深刻反思,总结中苏论战的经验教训和启示,必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一、中苏论战对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启示如大多数学者所言,中苏论战肇始于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不同认知与理论分歧。
这场论战无论是其涉及的意识形态争议之内容,抑或是其采取的解决争议之方法,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对主流意识形态建构逻辑的认知水平以及对意识形态发展趋向的把握能力。
总结论战期间党在意识形态建设上的经验教训,对我们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以下重要启示:(一)破除意识形态的刚性与泛化“意识形态刚性”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意识形态的僵化。
在中苏论战中,“意识形态刚性”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所体现,其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解的教条化与绝对化。
中苏论战与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信, 帮助我们考虑问题。 搞社会主义建设不一定完全按照苏 统天下。 经济学界质疑斯大林关于价值规律的内容, 展开了 联那一套公式, 可以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 , 提出适合本国国 对商品 货币等问 题的热烈争论, 引发了 轰动全苏的“ 别尔 利 情的方针、 政策。 [ 从此, ”】 中共中央一边同苏共进行论 曼建议” 讨论。苏联文化观念初步变更 , 原有文化体制开始 战, 一边着手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道路。
松动。 但是, 由于文化建设指导思想上的缺陷, 联社会主 苏
从根本上说, 苏联文化体制的主要弊端是对文化实行 义文化体制 中的文化专制主义残 留难 以从根本上克服 , 所
收 稿 日期 :2 0 —71 0 90 —5
基金项 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项 目“ 中苏论 战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0 Y 03 的阶段性 成果 ; (9 BB 0 ) 长沙理工 大学 马克思 主义理论重点建设学科资助 作者简介 :陈立 中(9 5 )女 , 1 7 ., 湖南益阳人 , 长沙理工大学文法学院讲 师 , 法学博士。
是必 要的”也“ , 基本上符合了国 家建设的 需要” 】 但是随 [。 J 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与社会主义建设 的全面展开 , “ 照搬” 苏联文化建设经验的弊端逐渐暴露, 共产党人 中国 开始考虑结合 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的问
的公式和原理更加准确” “ ,根据社会生活的变化来改变理
中苏论 战与 中 国社会 主义文化建设
陈立 中
( 长沙理工 大学 文法 学院,湖 南 长 沙 4 0 7 ) 10 6
中苏论战原因的研究综述
中苏论战起因的研究综述摘要:近年来,中国学者对中苏论战的起因进行了较多的深入研究,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全面而深刻。
从现今出版的论文著作来看,众多学者观点趋于一致,主要有中苏之间民族传统的差异、历史的积怨、意识形态的分歧、国家利益的冲突、对外战略的不同、领导人之间的好恶、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理论的争论等观点。
总结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观点:综合因素论、意识形态分歧论、国家利益冲突论以及新视角下的其他因素论。
关键字:中苏论战;中苏关系;起因;综述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的中苏大论战,是一件涉及面广、影响尤为深渊的重大历史事件。
这两个社会主义大国的执政党之间发生如此大规模的论战,实属罕见,且令人不解。
多年来众多中国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尤其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国内外有关历史档案纷纷解禁,关于中苏论战起因的研究硕果累累。
近几年又有不少学者从新视角重新解读这段历史,提出了新的观点。
因而,本文对此进行简要的综述。
一、综合因素论对于中苏论战的起因问题,相当多的学者都认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
据已发表的学术论文来看,包括有中苏之间民族传统的差异、历史的积怨、意识形态的分歧、国家利益的冲突、对外战略的不同、领导人之间的好恶、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理论的争论、在与第三国关系上的不协调、在民族解放运动和革命道路上意见的不同等等。
对此问题有较早研究的学者何飞认为,中苏论战是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以及中苏两国的国内形势都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发生的,是由多种因素、多种矛盾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综合作用的产物。
中苏论战首先起因于中苏两党意识形态上的分歧,但它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主义之争”,国家民族利益的矛盾冲突是论战的内在原因。
中苏两国及两党在长期交往过程中结下的宿怨,则是论战的深层的历史因素。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50、60年代,中苏两国的政治体制上都存在着党和国家的民主制度不健全,权力过分集中等严重弊病。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中苏论战得失论
中苏论战得失论中苏论战从1956年2月苏共20大开始,到1965年前后,双方围绕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等重大问题进行公开论战。
这场论战争锋相对、旷日持久,不仅对两国两党关系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苏论战的发生,是中苏国家关系迅速恶化的产物;是中苏两党意识形态分歧尖锐化的结果;就中国方面来说,也是中国共产党“左”倾指导思想急剧变化的结果。
中苏论战的实质,既是国家之间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也是在意识形态方面一场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统”之争。
论战对全局指导上日益“左”倾的中国政治,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指导思想不仅迅速发展,而且进一步系统化、体系化,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斯大林、赫鲁晓夫等苏联领导人经常对中国事务采取指手画脚的态度。
早在革命战争时期,斯大林操纵的第三国际曾经多次给中国共产党错误指示,险些让中国共产党毁灭。
解放后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多次提出与中国共建一支海军、建立长波电台事情,被毛主席拒绝,不久苏联同中国在意识形态上就分化了,双方先是论战,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苏联终于下决定撤走了所有苏联驻华专家以及一切援助。
1950 年 2 月 14 日 ,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苏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结成了全面的同盟关系。
然而,到了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苏关系却发生了逆转:党际的友好变成了公开的论战、国家关系上的同盟变成了互相拆台和攻讦 ,贸易急剧下降 ,军事摩擦不断 ,1969年双方更是发生了直接的大规模的武装冲突。
中苏论战虽然主要集中在中苏两党之间进行,但涉及到国际共运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中苏不仅是社会主义阵营的两个大党,而且都是世界大国,所以其影响是世界性的,对国际共运的发展,乃至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都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
<1>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中苏论战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造成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分裂。
评中苏大论战及其经验教训研究
一部研究中苏大论战的创新之作——评《中苏大论战及其经验教训研究》聂运麟发生在20世纪中叶的中苏两党大论战,是一件涉及范围广泛、影响极其深远的重大历史事件。
直接和间接参与这场大论战的包括了当时世界五大洲的100多个共产党,论战的时间长达十年之久(1956—1966),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对新的国际政治格局的形成,对当事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之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首先,中苏大论战至今仍然是一个没有完全弄清楚的问题。
对于这一问题,由于研究者指导思想和所处地位的不同,还由于有些论战材料尚未完全解密等多方面的原因,其结论也是不一样的,甚至是完全相左的。
时至今日,在有关中苏论战的不少问题上还存在着巨大的分歧,许多问题的研究还有待深入,继续对其研究的空间还相当大。
其次,中苏大论战是中苏两党矛盾发展的产物。
两党是当时世界上两个最大的无产阶级政党。
它们之间所发生的这种令人费解的事情,在现代资产阶级政党的相互关系中也是不多见的。
产生这等事情的原因,除了两党各自的缺点使然以外,在历史上形成的共产主义政党相互关系传统中的诸多严重问题,也是引发事件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总结中苏大论战中党际关系的历史教训,建立新型的党际关系,以利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就具有了迫切的意义。
再次,中苏大论战中争论的问题,都是事关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归结起来就是两个基本问题,即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以及如何建设党的问题。
深入研究中苏两党在论战中的理论和实践,站在新世纪的发展高度来判断其是非曲直,究其原因,吸取其经验和教训,无疑会加深我们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加深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和发展规律的认识,从而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推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基于以上几点,中苏大论战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学科的前沿性研究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苏论战的由来
1950 年2 月14 日,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苏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结成了全面的同盟关系。
然而,到了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苏关系却发生了逆转:党际的友好变成了公开的论战、国家关系上的同盟变成了互相拆台和攻讦,贸易急剧下降,军事摩擦不断,1969年双方更是发生了直接的大规模的武装冲突。
中苏论战的影响
[1]中苏论战,是60年代中国际共运中的重大事件,对中苏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它的发生,是中苏国家关系迅速恶化的产物;是中苏两党意识形态分歧尖锐化的结果;就中国方面来说,也是中国共产党“左”倾指导思想急剧变化的结果。
中苏论战的实质
中苏论战的实质,既是国家之间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也是在意识形态方面一场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统”之争。
论战对全局指导上日益“左”倾的中国政治,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指导思想不仅迅速发展,而且进一步系统化、体系化,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
2.论中苏论战的历史意义
谭乃彰
国际上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两大阶级的斗争,必然反映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来,它的主要表现就是不断地产生机会主义、修正主义。
因此,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马克思主义同机会主义、修正主义这样重大政治路线的斗争。
可以说,这是一条规律。
恩格斯说过,看来大国的任何工人政党,只有在内部斗争中才能发展起来,这是符合一般辩证发展规律的。
列宁也说过,反对社会主义的叛徒,反对改良主义和机会主义——这条政治路线在一切斗争领域中都可以推行而且应当推行。
毛泽东揭示和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规律。
他说,马克思主义在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思想作斗争中发展起来,而且只有在斗争中才能发展起来。
从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马克思主义同机会主义、修正主义的斗争,有过三次全局性的大论战。
这些大论战,尽管它们的背景、形式、内容和特点不尽相同,但是,结果都推动和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大发展。
(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三次大论战
第一次大论战,是发生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同蒲鲁东、巴枯宁和拉萨尔的斗争。
这次大论战,是无产阶级革命准备和打基础时期,当时还不具备无产阶级直接夺取政权的革命形势。
在这场斗争中,马克思主义战胜工人运动中的一切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又创立了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奠定了国际无产阶级争取社会主义斗争的基础。
列宁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要功绩,就是引导社会主义同工人阶级结合起来:他们创立了革命理论,阐明这种结合的必要性,指出社会主义者的任务就是组成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
第二次大论战,是发生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列宁领导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同伯恩施坦、考茨基和托洛基茨基的斗争。
这场斗争的重要特点,就是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的胜利和它在工人运动中取得统治地位,逼得它的敌人装扮成马克思主义者,公开“修正”马克思主义,力图从工人运动内部来破坏和瓦解社会主义事业。
列宁把这种机会主义称为修正主义。
修正主义的特征,就是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反马克思主义。
这场大论战,战胜了第二国际修正主义,产生了列宁主义,取得了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三次大论战,是发生在二十世纪中叶,是毛泽东领导我们党同赫鲁晓夫等现代修正主义的斗争。
这场斗争的实质,是关系到全世界人民的命运问题,影响是深远的。
吴冷西的名著《十年论战》,从实践到理论,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这场大论战的背景、性质、过程和内容及其重大意义。
《十年论战》的写作和出版,是我国政治生活中一件大事。
可以相信,这本书会流传下去,成为这方面的经典著作,是忠诚的共产党人、革命者和进步人士必读的思想理论和历史读物。
(二)第三次大论战同第二次大论战的不同特点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三次大论战,后两次有个共同的重要特点,都是马克思主义同修正主义的斗争。
然而在这里,我们要着重研究它们之间不同点,它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如果把后两大论战在发生背景上加以比较,我们就会发现一些非常重要的历史现象。
比如,第二次大论战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前,而第三次大论战却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之后。
这些历史现象的出现,决不是偶然的,有必要透过历史现象,寻找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
那么,在这些历史现象背后隐藏些什么本质问题呢?至少有如下几点:
第一,主要任务问题。
历史表明,意识形态的大论战通常都是即将来临的一场社会大革命的舆论准备和斗争序幕。
封建地主阶级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都是这样的。
那么,第二次大论战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前说明什么问题呢?这个事实说明,这次大战论的主要任务是在马克思的基本理论指导下,解决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具体战略和策略问题,这也是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出的主要课题。
从这场大论战的主要内容和斗争焦点来看,也是如此。
而第三次大论战却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39年和中国革命胜利7年以后,恰恰在这个时候,又是由在列宁故乡出现的赫鲁晓夫等叛徒集团挑起这场大论战。
这个历史现象,集中地说明第三次大论战的主要任务不是解决无产阶级武装夺取政权的战略和策略问题,这个问题由马克思和列宁已经解决了的:而是解决社会主义国家巩固政权,继续革命,防止和平演变和资本主义复辟的理论和政策问题,这也是现阶段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出的主要课题。
从第三次大论战的主要内容和斗争焦点来看,也是这样的。
因此,毛泽东领导我们党在第三次大论战中,提出和论述的社会主义国家巩固政权,继续革命,防止和平演变和资本主义复辟的理论和政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划时代的贡献。
第二,危害程度问题
第二次大论战是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前发生的,当时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还没有国家政权的力量。
这是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
因此,他们只能依靠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政权,来反对和破坏无产阶级革命。
与此不同,第三次大论战是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发生的,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赫鲁晓夫等叛徒集团篡夺党和国家的领导权而挑起的,他们是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
这是现代修正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
他们利用自己掌握和控制的国家政权,来反对和破坏国内外的无产阶级革命。
他们勾结帝国主义,利用国家的外交关系和非政府组织,在世界各地制造事端,分化瓦解,阴谋颠覆,甚至公开武装侵入。
因此,现代修正主义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危害,比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破坏性更大、更凶残和更危险。
第三,预示革命问题
历史上的大论战,它的实质是世界矛盾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集中反映,尽管它是以思想政治理论形式出现的;但是,它却都是预示着一场大的革命风暴将要来临和爆发的先兆。
可以说,这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前导性和深刻性。
大论战的影响范围,是由当时的社会条件、历史状况和斗争特点决定的。
第二次大战论的斗争,也是相当激烈的。
但是,它当时的直接影响范围,主要在欧洲。
这场大论战,迎来了伟大的俄国十月革命。
第三次大论战无论从广度还是从深度来看,都要比第二次大论战复杂、尖锐和深刻得多。
第二次世界大结束以后,在中国革命的影响和带领下,世界范围内的反帝反殖的革命风暴席卷全球,直接动摇帝国主义统治。
垄断资产阶级与赫鲁晓夫等叛徒集团相勾结,千方百计地反对和破坏这些国家的民族解放斗争和各国共产党的革命斗争。
这些情况,决定了第三次大论战的影响范围遍及世界各大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甚至也包括一些较小的国家和地区;同时,也涉及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各个阶级及其政党。
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这场大斗争,预示着将在全球内爆发更大的革命风暴;而这场大革命将彻底埋藏资本主义、帝国主义。
第四,继续关系问题
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史上,爆发过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这样三次震撼世界的大革命。
这三次大革命,尽管背景、情况和特点不同;但是,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首先,是列宁把俄国十月革命看作是巴黎公社的继续;在当时,巴黎公社的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经验是唯一可以学习和借鉴的。
毛泽东是把中国革命看作是俄国十月革命的继续;俄国革命的经验,是巴黎公社经验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唯一可以学习和借鉴的。
随着第二次大论战的爆发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世界革命中心转移到俄国。
在这以后,各国的革命斗争,都是在俄国革命的旗帜下进行的;俄国革命,是各国革命的榜样。
同样,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第三次大论战的爆发,世界革命中心转移到中国。
在这以后,各国的革命也是中国革命的继续。
而中国革命经验,是巴黎公社和俄国革命经验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在这个时候的各国革命斗争,都是在中国革命旗帜下进行的;中国革命,是各国革命的榜样。
当然,世界革命中心还会继续转移的。
而当它最后转移到美国和西欧的时候,将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围剿和歼灭资产阶级巢穴的伟大时刻,是彻底埋葬资本主义和无产阶级世界革命最终胜利的伟大时刻,也是人类社会从史前时期进入美好的理想社会的伟大时刻。
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与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