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食物中毒安全知识讲座
食物中毒预防知识科普讲座
食物中毒预防知识科普讲座(二○一一年七月)一、概述(一)食品概念: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
(二)食品要求:食品应当无毒、无害,并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会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二、食源性疾病(一)食源性疾病概念:食源性疾病顾名思义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
(二)食源性疾病种类:包括食物中毒、食源性肠道传染病、食源性寄生虫病,食源性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及由食物中有害污染物引起以慢性毒害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三)食源性疾病病原物:生物性病原物、化学性病原物、动植物天然毒素。
1、生物性病原物:细菌及其毒素、病毒、真菌、寄生虫及其卵。
(1)细菌及其毒素1)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副溶血性弧菌等。
2)引起人类肠道传染病:如志贺菌引起痢疾,霍乱弧菌引起霍乱等。
3)引起人与畜共患疾病:如生猪5号病(口蹄疫),系人畜共患疾病等。
(2)病毒1)引起婴儿秋季腹泻:如轮状病毒等。
2)引起甲肝:食用被甲型肝炎病毒污染的食物可引发甲型肝炎流行。
(3)真菌1)引起人类赤霉病麦中毒: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被一种叫做镰刀菌的真菌污染,当人食用了用赤霉病麦面粉制成的面食,可引起中毒性疾病(醉谷病)。
2)引起人类肝细胞坏死中毒性疾病:黄曲霉毒素B1毒性和致癌性最强,其中以花生和玉米被污染最常见,可引起人类急、慢性肝细胞坏死为主要特征的中毒性疾病。
(4)寄生虫及其卵很多动物肉类、水产品等食物携带有寄生虫病原体,人吃了未煮熟的携带有寄生虫病原体的食物可能得寄生虫病。
2、化学性病原物1)蔬菜中有机磷农药超标,或食物及其使用的工具、容器被有机磷农药污染。
2)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生产经营工具、容器、包装材料。
3)违法添加非食用添加剂。
4)食物被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污染或含有有毒有害化学物质。
5)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毒化学物质。
食物中毒安全知识讲座稿
食物中毒安全知识讲座稿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那么你想知道食物中毒安全知识讲座发言要说些什么吗?下面由小编向你推荐食物中毒安全知识讲座稿,希望你满意。
食物中毒安全知识讲座稿篇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预防食物中毒》。
同学们,你们的吃、住、行和安全息息相关,而你们的安全又是社会、家长、老师所关心的大问题,如果你们出现任何事故的话,将是一个让大家头痛的问题,预防食物中毒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首要。
那么怎样预防食物中毒呢?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饭前便后要洗手。
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会把病菌从人体带到食物上去。
比如说,手上沾有病菌,再去拿食物,被污染的食物就会引起食物中毒。
2、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品。
购买食品时,要注意查看是否有腐败变质。
尤其是对小食品,不要只看其花花绿绿的外表诱人,要查看其生产日期、保质期,是否有厂名、厂址等。
不要买过期食品和没有厂名厂址的产品。
否则,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无法追究责任。
3、食品在食用前要彻底清洁。
尤其是生吃瓜果蔬菜要清洗干净;需加热的食物要加热彻底。
如菜豆和豆浆,不彻底加热会引起中毒。
4、尽量不吃剩饭剩菜。
如需食用,应彻底加热。
剩饭剩菜,剩的甜点心、牛奶等,不彻底加热会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
5、不吃霉变的粮食、甘蔗、花生米,其中的霉菌会引起中毒。
6、警惕误食有毒有害物质引起中毒。
装有消毒剂、杀虫剂或鼠药的容器用后一定要妥善处理,防止用来喝水或误用而引起中毒。
7、不到没有卫生许可证的小摊贩处购买食物。
8、饮用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
不喝生水或不洁净的水。
9、提倡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抵御细菌的侵袭。
10、如发现中毒情况后应立即向有关部门和学校主要领导汇报。
总之我们要做好一切安全工作,想别人没有想到的,共创和谐有序的平安校园。
谢谢大家!食物安全知识讲座稿篇【1】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如今,很多人都已将对食品价格的在意转向了对安全卫生的关注,因为食品安全关乎个人性命,关乎人类的生存与健康。
预防食物中毒安全培训知识
预防食物中毒安全培训知识在日常生活中,食物是我们维持生命所必需的。
然而,如果我们不注意食物的安全,就有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发生。
为了保护我们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预防食物中毒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分析一些预防食物中毒的安全培训知识,帮助大家了解如何确保食物安全。
1. 清洁保持清洁是预防食物中毒的基本原则之一。
在食物的准备过程中,我们需要确保双手、菜刀、砧板以及其他所用工具的干净。
在开始烹饪之前,用肥皂和温水彻底洗手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砧板和菜刀应该经常清洗和消毒,以防止细菌的滋生。
2. 分开将生熟食物区分开也是预防食物中毒的关键之一。
生食和熟食应该用不同的砧板和菜刀来处理,以避免交叉污染。
此外,在冰箱和储存设备中,应该将生食和熟食分开存放,以防止细菌的传播。
3. 煮熟确保食物煮熟也是预防食物中毒的重要措施之一。
适当的烹饪温度可以杀灭细菌和病毒,确保食物安全。
例如,肉类和禽类应该煮熟到内部温度达到70°C以上。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食用过期或变质的食物,即使它们已经煮熟。
4. 储存正确的食物储存也是预防食物中毒的关键。
生鲜食材应该尽快放入冰箱中冷藏,以防止细菌的滋生。
储存食物的容器应该洁净、密封,以防止细菌的污染。
此外,要定期检查冰箱的温度,确保达到适当的冷藏温度。
5. 避免生食生食很容易成为食物中毒的源头之一。
为了预防此类中毒,尽量避免食用生的或未经烹饪处理的食物,特别是海鲜和肉类。
烹饪可以有效地消灭细菌和病毒,减少食物中毒的风险。
总的来说,预防食物中毒需要我们保持清洁,分开生熟食物,确保煮熟食物,正确储存食物,并尽量避免食用生食。
这些预防食物中毒的安全培训知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只有充分了解并遵循这些知识,我们才能真正保护自己和家人的食物安全,享受健康和美味的饮食。
食物中毒知识培训
谢谢
控制时间:即尽量缩短食品存放时间,不给病原菌生长繁殖的机会。 熟食品应尽快吃掉;食品原料应尽快使用完。
控制加工量:食品的加工量应与加工条件相吻合。食品加工量超过加 工场所和设备的承受能力时,难以做到按食品安全要求加工,极易造成食 品污染,引起食物中毒。
消除危害
清洗和消毒:这是防止和消除食品污染的主要措施。接触食品的所有 物品应清洗干净,凡是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物品,还应在清洗的基础上进 行消毒。一些生吃的蔬菜水果也应进行清洗消毒。蔬菜粗加工时以食品洗 涤剂(洗洁精)溶液浸泡30分钟后再冲净,烹任前再经烫泡1分钟,可有 效去除蔬菜表面的大部分农药。
食物中毒应急处置
食物中毒应急处置
食物中毒自救方法: 催吐:如果进食时间在1至2小时内,可使用催吐的方法。立即取 食盐20克,加开200毫升,冷却后一次喝下。如不吐,可多喝几次, 迅速促使呕吐。亦可用鲜生姜100克,碎取汁用200毫升温水冲服, 如果吃下去的是变质的食品,则可服用十滴水来促进迅速呕吐。 导泻:如果病人吃下去中毒的食物时间超过2小时,且精神尚好, 则可服用些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一般用大黄30克,1 次煎服。 解毒:如果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 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释后一次服下。此外,还可采用紫苏 30克、生甘草10克一次煎服,若是误食了变质的饮料或防腐剂, 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质的饮料灌服。
充分加热:大多数病菌、毒素可通过充分加热后破坏。如豆浆引起的 食物中毒,煮生豆浆加热至80℃时,会有许多泡沫上浮,出现“假沸”现 象,将上涌泡沫除净,煮沸后再以文火维持煮沸5分钟左右,可使其中的 胰蛋白酶抑制物彻底分解破坏。四季豆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在烹饪时先将 四季豆放入开水中烫煮10分钟以上再炒。
校园食品安全知识讲座
校园食品安全知识讲座1. 引言感谢大家参加今天的校园食品安全知识讲座。
在这个讲座中,我们将分享一些关于校园食品安全的重要知识和实用建议。
希望通过这次讲座,能够增强大家对校园食品安全的意识,保障大家的健康与安全。
2. 校园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校园食品安全是每个学生和教职员工都应关注的重要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的存在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毒和健康问题。
保证学校食品的安全与卫生不仅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也是学校安全和信誉的重要方面。
3. 食品安全相关法规和标准为了保障校园食品的安全性,国家制定了一系列食品安全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在这次讲座中,我们将简要介绍一些常见的法规和标准,例如《食品安全法》和《校园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帮助大家了解食品安全的法律要求。
4. 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在校园食堂和周边的食品销售点,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包括食品污染、食物中毒和不当储存等。
我们将详细讲解这些问题的可能原因和预防方法,以及如何正确识别和购买安全的食品。
5. 提高食品安全意识的建议除了了解食品安全的问题和法规,我们还将分享一些提高食品安全意识的实用建议。
通过正确的饮食惯、选购安全食品、合理储存和处理食品等方式,我们可以降低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概率,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安全。
6. 结语校园食品安全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和关注的问题。
希望通过这次讲座,大家可以增强对校园食品安全的认识和理解,学会预防食品安全问题,并共同创建一个安全、健康的校园食品环境。
谢谢大家的参与!以上是本次校园食品安全知识讲座的简要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请大家记得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确保自己的饮食安全。
谢谢!。
食品卫生安全知识、食物中毒防范知识讲座
食品卫生安全知识、食物中毒防范知识讲座食品卫生安全知识、食物中毒防范知识食品卫生安全知识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套、勤晒被褥。
保持教室、卧室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惯。
其次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
再就是要从食品标签上注意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从口入"的第一关。
一、认识食物中毒特征。
潜伏期短:一般食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发病。
胃肠道症状:腹泻、腹痛,有的伴随呕吐、发热。
二、提高自我救护意识出现上述症状,应怀疑是否食物中毒,并及时到医院就诊,同时报告老师。
三、预防发生食物中毒养成良好的卫生惯,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用除菌香皂,洗手液洗手。
不吃生、冷、不清洁食物。
不吃变质剩饭菜。
少吃、不吃冷饮。
少吃、不吃零食。
不要长期吃辛辣食物。
不要随便吃野果,吃水果后不要急于喝饮料特别是水。
剧烈运动后不要急于吃食品或喝水。
不到无证摊点购买油炸、烟熏食品,尽可能在学校食堂就餐。
千万不要去无照经营摊点饭店购买食品或者就餐。
不喝生水,建议喝标准的纯净水。
四、谨慎选购包装食物,认真查看包装标识,查看市场准入标志(QS)。
查看基本标识,厂家厂址、电话、生产日期、保质期是否标示清楚、产品是否合格。
简介市场准入标志QS:为了保护人们饮食卫生平安,XXX自2002年起,在全国规模内施行食物平安市场准入制度,对出厂食物,经过强制检验合格后,加贴市场准入标志,方便选购。
第一批必须标注QS的食物共5类,分别是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醋。
第二批必须标注QS标志的食品共分10类,主要包括肉制品、乳制品、饮料、调味品(糖和味精)、方便面、饼干、罐头食品、冷冻饮品、膨化食品及速冻米面制品。
第三批必须标注QS的食品共分13类,主要包括糖果制品、茶叶、葡萄酒及果酒、啤酒、黄酒、酱腌菜、蜜饯、炒货、蛋制品、可可制品、咖啡、水产加工品、淀粉及淀粉制品。
食品卫生安全知识讲座
尹长庄小学食品卫生安全知识讲座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来说一下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
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对维护社会稳定、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关系到我们全体师生的身心健康问题。
因此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把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
如果忽略了这项工作。
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大家都知道病从口入。
如果吃了不干净、腐败、变质的食物,或者食物没有煮熟、煮透,吃了未经洗净、开水烫过的瓜果等,就会导致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主要明显症状为腹痛、腹泻、呕吐、脸色苍白,全身出冷汗,轻微者可影响工作,重者危及生命。
那怎样才能防止食物中毒呢?希望同学们不要随便到小摊小贩购买食品,应注意个人卫生贺公共卫生。
预防病从口入,大家要做到“六要”“六不要”。
1.食品要新鲜,不要吃变质食品;
2.食品要煮熟、煮透,不要吃生冷的食品;
3.要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
4.要饮用清洁卫生水,不要用未经消毒的水和喝生水;
5.饮前便后要洗手,不要用手直接抓取熟食品;
6.要搞好环境卫生和防蝇、灭蝇、灭蟑,不要吃苍蝇叮爬过的食物。
同学们,学校是我们的安全港湾,我们应该时刻把安全装在心中,老师和父母的心一样,希望我们健康成长。
同学们,构建和谐校园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和谐不仅是校园的主题,同时也是祖国的主题。
创造和谐社会,更是世界的主题。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牢记“生命只有一次,我会自觉远离危险”,携手共创和谐平安校园。
华山镇尹长庄小学宋益民
2015年11月。
防食物中毒安全教育知识
防食物中毒安全教育知识1.引言食物中毒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它通常由于食用受污染或不新鲜的食物而引起。
为了保障人们的健康和安全,提供一些基本的食物中毒防护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档旨在提供防食物中毒安全教育知识,帮助人们预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2.食物中毒的危害食物中毒会给人们的健康造成不可忽视的威胁。
它可能引发腹泻、呕吐、胃痛等消化系统疾病,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肠道感染,对身体健康造成长期影响。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老人、孕妇、儿童等,食物中毒的危害更加严重。
3.食物中毒的常见源头食物中毒的源头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食物中毒原因:- 细菌和寄生虫感染:包括沙门氏菌、隐孢子虫等。
- 食物储存不当:不正确的温度、湿度等条件可能导致食物受到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污染。
- 食物加工过程中的卫生问题:不洁净的厨房设备、人员不洁的操作等可能导致食物受到污染。
- 食用不新鲜的食物:过期的食物或食物保存时间过长可能导致细菌生长,从而引发食物中毒。
- 化学物质污染:如农药残留、有害添加物等。
4.防食物中毒的措施预防是防止食物中毒的最好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食物中毒的措施:- 要选择新鲜的食材:尽量购买新鲜、没有异味的食品,避免购买已经过期的食物。
- 正确储存食物:生肉和易腐食物要分开储存,使用冷藏柜存放食物,并保持适当的温度。
- 注意食物加工的卫生:在食物加工过程中,要确保使用洁净的厨具和操作环境,避免将生食和熟食混合。
- 彻底煮熟食物:将食物煮熟可以有效杀死潜在的细菌和寄生虫。
- 避免生食:尽量避免食用生的海鲜、肉类和蔬菜水果。
- 定期清洁冰箱:定期清洗冰箱内部和存放食物的,以防止细菌滋生。
- 注意食品安全标识:购买食品时要注意查看食品安全标识,选择合格的产品。
5.食物中毒事件的应对措施尽管我们采取了预防措施,有时食物中毒事件仍然会发生。
当遇到食物中毒事件时,以下是一些应对措施:- 及时就医:如果疑似食物中毒,应立即就医,获得专业的诊疗指导。
幼儿园《食堂预防食物中毒知识》培训课件
幼儿园《食堂预防食物中毒知识》培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幼儿园食堂预防食物中毒的知识。
教学内容主要依据《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手册》第四章“食品安全与预防食物中毒”,详细内容包括食物中毒的定义、常见食物中毒类型、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食堂操作规范及应急处置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食物中毒的定义、常见类型及危害。
2. 掌握食堂预防食物中毒的基本措施和操作规范。
3. 提高食堂工作人员对食物中毒的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及食堂操作规范。
2. 教学重点:食物中毒的定义、常见类型及应急处置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展示(如食品安全标识、食物样品等)。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食品安全事故案例,引发学生对食物中毒的关注。
2. 知识讲解(15分钟):(1)食物中毒的定义、常见类型及危害。
(2)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
(3)食堂操作规范。
3.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一道关于食物中毒预防的例题,引导学生掌握食物中毒的预防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针对讲解内容,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案例分析(10分钟):分析食品安全事故案例,让学生了解食物中毒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6. 应急处置方法讲解(10分钟):讲解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置方法。
六、板书设计1. 幼儿园食堂预防食物中毒知识培训2. 内容:(1)食物中毒定义、常见类型及危害(2)食物中毒预防措施(3)食堂操作规范(4)应急处置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食物中毒的定义及常见类型。
(2)列举三种预防食物中毒的措施。
(3)简述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置方法。
2. 答案:(1)食物中毒是指摄入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或物理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物,引起的非传染性急性或亚急性疾病。
常见类型有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等。
食品卫生安全知识讲座
何庄小学食品卫生安全知识讲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学生的健康牵动着千万个家庭的心,学校一旦发生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往往影响到一个大群体,轻者影响学生学习,重者影响社会的稳定性。
同时发生食品卫生安全问题也影响学校的正常学习和工作秩序,使学校陷于被动局面。
因此,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要想把这项工作做好,要求我们掌握必要的食品卫生安全知识。
一、食品安全形势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前不久,由3位副总理和15位部长组成的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正式设立,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得到空前显示。
食品安全牵涉到农业、卫生、工商、质检、交通运输等十多个部门 .十多个部门坚决打击食品安全领域各种违法生产经营的行为,严肃查处并追究监管不力的行为,真正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马克思说: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铤而走险;如果有2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藐视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润,那么资本家们便会践踏世间的一切。
总有一些商家,对于利益唯命是从。
就是在近期30万婴儿尚未走出病痛的阴霾,婴儿家长仍在泣血心痛的时候,又发生了奶粉改头换面再次登上货架这样的事情。
这些无良心商家,通过倒换包装、套用批次的方法,将问题奶粉改头换面再次登上货架,置消费者的安全利益于不顾。
工商部门要坚决打击食品安全领域各种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并坚决予以查处。
查处举措如果能逐一落实,我国食品安全将实现“无缝监管”,食品安全也将渐渐淡出两会热点话题之列。
食品作为一种特殊产品,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食品安全问题涉及面广、种类繁多复杂,这都与社会治安具有一定的可比性,而借鉴公安部门比较成熟的社会监管机制,将110报警执法模式移植到食品安全领域,应该是可行的。
长期以来,中国的食品供应体系主要是围绕增加食品供给数量问题而建立起来的,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中国在农业投入品供给、产地环境、动物防疫体系、农产品生产、食品加工以及销售等环节仍然存在安全隐患,假冒伪劣食品屡禁不止、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屡有发生初级农产品源头污染仍然较重。
预防野生菌食物中毒知识讲座
预防野生菌食物中毒知识讲座一、野生菌的潜在风险野生菌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其中不乏有毒品种。
有毒野生菌和野生食用菌的宏观特征没有明显区别,即使是野生菌专家也难以仅靠其外形特征就能确定品种,需要经过动物试验、化学分析、形态比较等多方面工作。
因此,即使在熟悉的山林里采摘,也不能保证安全。
二、预防措施不要自信能自己采摘和鉴别野生菌。
常在市区居住的市民更不要仅凭图片等资料就去尝试自己采摘野生菌来食用。
购买时应选择正规市场,并仔细检查。
不要因为觉得好玩或自信而尝试不认识的野生菌。
许多有毒野生菌看起来和食用菌非常相似,普通人难以区分。
避免同时食用多种野生菌,以降低风险。
即使是有毒的野生菌,其毒素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与其他菌种的毒素相互作用,导致中毒症状加重。
在烹饪过程中,尽量做到煮熟、炒透,以破坏毒素。
不要生食或半熟食用,以免毒素未被完全破坏而引发中毒。
对不熟悉的野生菌,可以先少量尝试,观察是否有不适反应。
如有不适,应立即就医。
烹饪野生菌时,尽量不要加入其他调料或香料,以免影响对毒素的判断。
存放野生菌时,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同时,不要混合存放,以免混淆。
三、中毒后的处理如果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中毒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可能的中毒食物,并尽快就医。
同时,保留剩余的食物样本,以供医生诊断。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尽量保持平躺姿势,避免剧烈运动。
如有必要,可以进行催吐,但要注意孕妇慎用催吐。
尽量保持中毒者的体温,避免其因毒素作用而出现体温过低的现象。
对于已经出现昏迷或呼吸困难的中毒者,不宜进行人为催吐,以免引起窒息。
对于已经清醒的中毒者,应鼓励其多喝水,以加快毒素的排出。
但应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所有与中毒者共同食用过相同野生菌的人,即使没有出现症状,也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对于已经出现中毒症状的人,应尽快将其送往医院进行洗胃、灌肠等治疗措施,以减少毒素的吸收。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野生菌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预防食物中毒知识
凤阁领中学预防食物中毒知识讲稿一、食物中毒基本概念1. 什么是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2.常见的食物中毒有哪些?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食用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
常见的有沙门氏菌食物中毒、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等。
化学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食用被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
常见的有“瘦肉精”食物中毒、有机磷农药食物中毒、亚硝酸盐食物中毒、桐油食物中毒等。
有毒动植物中毒:是指人们食用了一些含有某种有毒成份动植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
常见的有河豚鱼中毒、高组胺鱼类中毒、四季豆中毒、豆浆中毒、发芽马铃薯中毒、毒蘑菇中毒等。
3.食物中毒有什么特征?一般发病突然,发病人数多且较集中,少则几人,几十人,多则数百人、上千人。
潜伏期根据中毒种类的不同可从数分钟到数十小时,大多数食物中毒的病人在进食后经2-24 小时内发病,通常化学性食物中毒潜伏期较短,细菌性食物中毒潜伏期较长。
病人的症状表现类似。
大多数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人都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道症状,但根据进食有毒物质的多少及中毒者的体质强弱,症状的轻重会有所不同。
人与人之间无传染性。
中毒患者有共同的就餐史,病人往往均进食了同一种有毒食品而发病,未进食者不发病。
细菌性食物中毒季节性较明显,5~10 月份气温较高,适宜细菌生长繁殖,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发时期。
大部分的化学性食物中毒和动植物性食物中毒季节性不明显。
二、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最为常见的食物中毒,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对于控制食物中毒的发生、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1.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怎么会发生的?1)生熟交叉污染生的肉、水产品或其他食品原料、半成品,往往带有各种各样致病菌,在加工处理过程中如果生、熟食品混放,或者生、熟食品的工用具混用,就会使熟食受到致病菌的污染,而熟食在食用前一般不再经过加热,因此一旦受到致病菌污染,极易引发食物中毒。
预防食物中毒健康安全教育知识
预防食物中毒健康安全教育知识凡是吃了被细菌(如沙门氏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肉毒杆菌等)和它的毒素污染的食物,或是进食了含有毒性的化学物质的食品,或是食物本身含有自然毒素,这些原因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都叫食物中毒。
如河豚鱼中毒、有毒贝类中毒、亚硝酸盐类中毒、毒蘑菇、霉变甘蔗、未加热透的豆浆、菜豆和发芽的土豆等。
一、食物中毒的特点:(1)发病呈暴发性,潜伏期短,来势急剧,短时间内可能有多数人发病。
(2)中毒病人具有相似的临床症状。
常常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3)发病与食物有关。
患者在近期内都食用过同样的食物,发病范围局限在食用该类有毒食物的人群,停止食用该食物后发病很快停止。
(4)食物中毒病人对健康人不具有传染性。
二、症状:食物中毒多发生在气温较高的夏秋季,其它季节也有集体中毒发生(如发生在食堂及宴会上)。
食物中毒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剧烈的呕吐、腹泻,同时伴有中上腹部疼痛,常会因上吐下泻而出现脱水症状,如口干、眼窝下陷、皮肤弹性消失、肢体冰凉、脉搏细弱、血压降低等,最后可致休克。
三、急救措施:一旦有人出现上吐下泄、腹痛等食物中毒,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冷静地分析发病的原因,针对引起中毒的食物以及吃下去的时间长短,及时采取如下三点应急措施:1、催吐:如食物吃下去的时间在一至二小时内,可采取催吐的方法。
立即取食盐二十克,加开水二百毫升,冷却后一次喝下。
如不吐,可多喝几次,迅速促进呕吐。
亦可用鲜生姜一百克,捣碎取汁用二百毫升温水冲服。
如果吃下去的是变质的荤食品,则可服用十滴水来促进迅速呕吐。
有的患者还可用筷子、手指或鹅毛等刺激咽喉,引发呕吐。
2、导泻:如果病人吃下去中毒的食物时间超过二小时,且精神尚好,则可服用些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
一般用大黄三十克,一次煎服,老年患者可选用元明粉二十克,用开水冲服即可缓泻。
老年体质较好者,也可采用番泻叶十五克,一次煎服,或用开水冲服,亦能达到导泻的目的。
预防食物中毒知识讲座总结
预防食物中毒知识讲座总结预防食物中毒知识讲座总结1. 引言食物中毒是指人们通过食用受污染或不安全的食物而引发的健康问题。
“预防食物中毒”是一个关乎我们日常生活和健康的重要主题。
在这次讲座中,我将为大家介绍关于食物中毒的知识,并提供有关如何预防食物中毒的实用建议。
2. 什么是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是由于人们摄入受污染食物或食物受到有害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的感染而引发的疾病。
常见的食物中毒症状包括腹泻、呕吐、腹痛、发热和恶心等。
在严重的情况下,食物中毒可导致肠道出血、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3. 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食物中毒通常与以下几个原因相关:1) 生熟食物交叉污染:当我们将已经煮熟的食物接触到生食或已受污染的食物时,交叉污染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毒。
2) 不适当的存储和处理:食物在储存和处理过程中若未保持适当的温度、卫生条件和时间,就容易遭受微生物的侵害。
3) 使用已过期或受损的食物:过期食物和受损食物更容易被微生物污染,从而导致食物中毒。
4) 不正确的食物处理:如未洗手、交叉切割不同食材、未彻底煮熟等,也会增加食物中毒的风险。
4. 预防食物中毒的建议为了预防食物中毒,以下是一些建议:1) 保持食品卫生:在烹饪前、烹饪中和食用后要注意洗手、清洗烹饪工具和餐具,并保持厨房环境干净整洁。
2) 安全购买食品:购买食品时要注意产品包装是否完好,是否过期,不购买受损食品。
3) 储存食品正确:将食物存放在适当的温度下,生肉和其他食材要分开储存以避免交叉污染。
4) 彻底煮熟食物:食物在烹饪过程中要达到适当的温度,确保杀死微生物。
5) 注意食品的来源:购买来自可信任的供应商的食品,避免摄入受污染食材。
5. 我的观点和理解食物中毒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健康构成威胁。
通过参加这次预防食物中毒知识讲座,我对食物中毒的原因和预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作为个人,我认为预防食物中毒是每个人的责任。
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培养良好的食品安全卫生习惯,并传播这些知识给身边的人。
预防食物中毒安全知识讲座
食品卫生安全知识讲座同学们,在这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金秋时节,你们是祖国的花朵,学校是你们成长的摇篮,学校的各位领导和全体教职工时刻关心着你们的健康成长。
学生的健康牵动着千万个家庭的心,学校一旦发生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往往影响到一个大群体,轻者影响学生学习,重者影响社会的稳定性。
同时发生食品卫生安全问题也影响学校的正常学习和工作秩序,使学校陷于被动局面。
因此,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要想把这项工作做好,要求我们学生掌握必要的食品卫生安全知识。
一、食品安全形势食品中毒案例1 、 6 月13 日上午,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第一中学的78 名师生陆续浮现嘴唇发麻、呕吐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被送到州人民医院就治。
目前食物中毒原因已查明, 中毒师生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
经调查, 中毒师生均食用过州一中校门外苏某(食品摊贩) 所卖的糯米饭。
苏某在蒸煮糯米饭时,雇工莫某误将亚硝酸钠(食品添加剂)当做食盐放入糯米饭,导致师生食物中毒。
目前, 苏某的摊点已被查封。
2、记者从河北省成安县政府获悉,在9 月1 日发生的成安县横城小学食物中毒事件中,截至4 日12 时,十多名学生已经出院,留院观察的12 名学生目前已无任何症状,有望 4 日下午全部出院,周一正常上课。
同时,成安县还提醒该校凡怀疑可能吃了同样食物的学生,都可自愿来县医院免费检查。
3 、8 月11 日,江西省瑞昌市举办龙虾节,开设了“万人龙虾宴”,当地约4000 人参加了品尝龙虾美食活动。
200 多人因为食用龙虾浮现腹泻或者呕吐现象,部份食用者还浮现发热、寒颤等症状,“龙虾节”成为了“龙虾劫”。
短短一个月时间,仅江西省就发生 3 起规模较大的食物中毒事件。
发生食物中毒的不仅有小餐馆,也有大酒店,甚至还发生在政府举办的活动中,让原本因使用地沟油、不洁餐具声名受损的餐饮行业蒙上更深的阴影。
二、了解食品安全的必要性长期以来,中国的食品供应体系主要是环绕增加食品供给数量问题而建立起来的,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中国在农业投入品供给、产地环境、动物防疫体系、农产品生产、食品加工以及销售等环节仍然存在安全隐患,假冒伪劣食品屡禁不止、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屡有发生初级农产品源头污染仍然较重。
幼儿园食品安全教育讲座(3篇)
第1篇一、讲座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幼儿园作为儿童成长的重要阶段,食品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食品安全知识,我们特举办本次幼儿园食品安全教育讲座。
二、讲座目的1. 提高幼儿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2. 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避免食品安全问题对幼儿健康造成危害。
3. 帮助家长了解食品安全知识,共同关注幼儿饮食健康。
三、讲座内容一、食品安全基本知识1. 食品安全是指食品在生长、加工、储存、运输、销售、食用等过程中,不发生任何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 食品安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食品原料安全:确保原料来源合法、无污染。
b. 食品加工安全:确保食品加工过程符合卫生标准。
c. 食品储存安全:确保食品在储存过程中不发生变质、霉变。
d. 食品运输安全:确保食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污染、损坏。
e. 食品销售安全:确保食品销售渠道合法、无假冒伪劣产品。
二、幼儿园食品安全问题及预防措施1. 幼儿园食品安全问题:a. 食品来源不明:部分幼儿园食堂使用来源不明的食品原料,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b. 食品加工不当:食品加工过程中,可能存在操作不规范、设备不清洁等问题。
c. 食品储存不当:食品储存过程中,可能存在温度、湿度控制不当,导致食品变质。
d. 食品运输不当:食品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受到污染、损坏。
2. 预防措施:a. 选择合法、有资质的食品供应商,确保食品原料安全。
b. 加强食品加工过程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加工规范。
c. 严格控制食品储存条件,确保食品在储存过程中保持新鲜。
d. 加强食品运输管理,确保食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污染、损坏。
三、幼儿食品安全教育方法1. 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a. 培养幼儿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习惯。
b. 教育幼儿不要食用过期、变质、不卫生的食品。
c. 培养幼儿养成洗手、剪指甲等卫生习惯。
2. 提高幼儿食品安全意识:a. 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让幼儿了解食品安全知识。
食品安全知识讲座
食品安全知识讲座一、食品安全常识1.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标识,不能购买三无产品。
2.打开食品包装,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感官性状。
不能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若蛋白质类食品发粘,油脂类食品有“哈喇”味,碳水化合物有发酵的气味或饮料有异常沉淀物等均不能食用。
3.不到校园周边无证摊贩处购买盒饭或食物,减少食物中毒的隐患。
4.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不在食堂乱扔垃圾防止蚊蝇孳生。
5.少吃油炸、油煎食品。
二、如何防范食品安全六要:一要看证件;《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二要看包装;包装有无破损,文字、图案印刷是否工整,清晰,是否伪劣三要看标签;生产信息,地址,成分配料,质量等级,净含量,中文标识四要看日期;五要看文号;卫生批准,生产批准,食品标准认可编号,进口产品还要看CIQ六要认准QS标-1-志;国家对28大类525种产品,强制性认证管理七要索要购物凭证。
六慎:一、慎重购买过“艳”食品;食品添加剂:化学合成物质或天然物质,改善食品质量,以及“色”、“香”、“味”。
二、慎重购买过“白”食品;可能添加漂白剂,增白剂,面粉处理剂。
三、慎重保存时间过“长”的食品;低温保存时间过长,易产生致病菌。
四、慎重购买“小”摊点食品;抽检合格率低。
五、慎重购买价格过“低”的食品。
六、慎重购买“散”装食品。
三、青少年常见的营养误区(一)、零食代替主食;应该怎样吃:1、易消化2、有营养3.两餐之间吃。
(二)、常吃洋快餐;高温油炸食品,脂肪高,(营养过剩),影响消化吸收。
三高劣势:“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易造成肥胖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
(三)、精粮摄入过多;维生素摄入减少,纤维素不足,蔬菜太少,粗粮太少。
(四)、偏食;营养不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卫生安全知识讲座
同学们,在这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金秋时节,你们是祖国的花朵,学校是你们成长的摇篮,学校的各位领导和全体教职工时刻关心着你们的健康成长。
学生的健康牵动着千万个家庭的心,学校一旦发生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往往影响到一个大群体,轻者影响学生学习,重者影响社会的稳定性。
同时发生食品卫生安全问题也影响学校的正常学习和工作秩序,使学校陷于被动局面。
因此,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要想把这项工作做好,要求我们学生掌握必要的食品卫生安全知识。
一、食品安全形势
食品中毒案例
1、6月13日上午,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第一中学的78名师生陆续出现嘴唇发麻、呕吐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被送到州人民医院就治。
目前食物中毒原因已查明,中毒师生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
经调查,中毒师生均食用过州一中校门外苏某(食品摊贩)所卖的糯米饭。
苏某在蒸煮糯米饭时,雇工莫某误将亚硝酸钠(食品添加剂)当做食盐放入糯米饭,导致师生食物中毒。
目前,苏某的摊点已被查封。
2、记者从河北省成安县政府获悉,在9月1日发生的成安县横城小学食物中毒事件中,截至4日12时,十多名
学生已经出院,留院观察的12名学生目前已无任何症状,有望4日下午全部出院,周一正常上课。
同时,成安县还提醒该校凡怀疑可能吃了同样食物的学生,都可自愿来县医院免费检查。
3、8月11日,江西省瑞昌市举办龙虾节,开设了“万人龙虾宴”,当地约4000人参加了品尝龙虾美食活动。
200多人因为食用龙虾出现腹泻或呕吐现象,部分食用者还出现发热、寒颤等症状,“龙虾节”成了“龙虾劫”。
短短一个月时间,仅江西省就发生3起规模较大的食物中毒事件。
发生食物中毒的不仅有小餐馆,也有大酒店,甚至还发生在政府举办的活动中,让原本因使用地沟油、不洁餐具声名受损的餐饮行业蒙上更深的阴影。
二、了解食品安全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中国的食品供应体系主要是围绕增加食品供给数量问题而建立起来的,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中国在农业投入品供给、产地环境、动物防疫体系、农产品生产、食品加工以及销售等环节仍然存在安全隐患,假冒伪劣食品屡禁不止、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屡有发生初级农产品源头污染仍然较重。
有的产地环境污染、污水浇灌、滥用甚至违禁使用高毒农药;有的饲养禽畜滥用饲料添加剂,非法使用生长激素及“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有的在水产养殖中滥用氯霉素等抗生素和饲料添加剂,造成虾、蟹、鱼等水产品质
量下降。
食品生产加工领域假冒伪劣问题突出,有的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有的滥用或超量使用增白剂、保鲜剂、食用色素等加工食品,有的掺杂使假,生产假酒、劣质奶粉,用地沟油加工食用油等,食品企业鱼龙混杂,其乱像是:一是为数众多的食品经营企业小而乱,溯源管理难,分级包装水平低,甚至违法使用不合格包装物。
二是有些企业在食品收购、储藏和运输过程中,过量使用防腐剂、保鲜剂。
三是部分经营者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变质食品。
还有的在农村市场、城乡接合部及校园周边兜售无厂名厂址、无出厂合格证、无保质期的“三无”食品、假冒伪劣食品,严重危害农民和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
(“三无”食品: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的“三无”食品,多数是用有毒、有害、变质或劣质原料制作的食品。
“三无”食品是最不安全食品。
)三、食品安全中相关注意事项
1“QS”食品标志
“QS”标志是食品市场准入标志,由“质量安全”的美文(Quality Safety)字头“QS”的和“质量安全”中文字样组成。
“QS”标志主色为蓝色,字母“Q”与“质量安全”四个中文字样为蓝色,字母“S”为白色。
所有“QS”号码均由12位数字组成,前4位为认证受理机关的编号,一般是
指企业所在地行政区划的代码,中间4位数字为产品类别代号,后4位数字为该产品通过QS认证的顺序号。
将QS码输电脑,从国家质检总局网站查询,立即可辨真伪。
2、食品保质期与保存期有什么区别?
(1)保质期(最佳食用期)是指在标签上规定条件下保持食品质量(品质)的期限。
(2)保存期(推荐的最终食用期)是指在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食品可以食用的最终日期,超过此期限,产品质量(品质)可能发生变化,食品不再适于销售和食用。
(3)区别:过了保质期的食品未必不能吃,但过了保存期的食品就一定不能吃。
3、什么是食品添加剂?食品防腐剂都有害吗?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分天然、化学合成两大类,目前使用的大多属于化合物。
食品的防腐剂是否安全?限量标准内的化学防腐剂的使用是安全的。
我国的限量标准比国标标准还要严格得多。
四、一般食物中毒的种类、原因、特点
1、㈠四季豆中毒;
㈡发芽马铃薯中毒;
㈢豆浆中毒。
2、食物中毒的特点
㈠中毒者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中毒食品,没有食用者不中毒。
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
㈡潜伏期短,发病急剧,病程也比较短。
㈢所有中毒者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
㈣一般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
3.中毒原因
<1>四季豆中毒的原因
四季豆的含毒成分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皂素和植物血凝素有关。
中毒者多有进食未烧透的四季豆史。
中毒表现:潜伏期为1—5小时,症状为恶心、呕吐、胸闷、心慌、出冷汗、手脚发冷、四肢麻木、畏寒。
预防措施:应彻底加热、炒,充分加热以破坏毒素,故加工四季豆宜炖食,不宜水焯后做凉菜。
<2>发芽马铃薯中毒
有毒成分:幼芽及芽眼部分含有大量龙葵素(龙葵碱),人食入0.2~0.4克即可引起中毒。
中毒表现:中毒初期,先有咽喉抓痒感及烧灼感,其后出现胃肠道症状,剧烈地吐、腹泻。
<3>豆浆中毒。
豆浆中毒的原因同四季豆的中毒。
那怎样才能防止食物中毒呢?希望同学们不要随便到小滩小贩购买食品,应注意做好个人卫生。
预防病从口入,严格服从学校管理,做到以下几点。
1食品要新鲜,不要吃变质食品;这里要强调的是我们的住读生家长比较关心我们,初来到学校,生怕我们吃不好,星期天专门从家里为我们炒点好菜,带来学校来,所以我提醒大学一定要尽快吃掉,不能一放几天,它就会变质,发生霉变,就有毒了,你千万在注意。
2.食品要煮熟、煮透,不要吃生冷的食品;不随便喝冷饮。
尤其是喜欢喝牛奶的学生,要购买正宗的牛奶,最好订学校的学生饮用奶。
他和主管教育单位签定的安全合同,另外它不存在长时间积压,导致过期等一系列问题。
3.要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双休在家里);
4.要饮用清洁卫生水,不要用未经消毒的水和喝生水;值日生经常擦洗教室的饮水机(断电作业)
5.饮前便后要洗手,不要用手直接抓取熟食品;
6.要搞好环境卫生和防蝇、灭蝇、灭蟑,不要吃苍蝇叮爬过的食物。
7、不酗酒,不从家里带酒到学校,以免发生酒精中毒。
8、不随便出入校园,凭证出入。
不在校外购早餐或盒饭。
9、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寝教室干净、避免苍蝇、蚊虫、细菌接近你的食物或身体。
五、食物中毒的处理
1、立即停止供应食用可疑中毒食物。
2、采用指压咽部等紧急催吐办法尽快排出毒物。
3、在学校发生食物中毒应立即向班主任老师或领导反映,将病人送附近医院救治。
4、班干部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身体状况、发现学生身体不适,(所有中毒者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一般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症状,如腹痛、腹泻、呕吐等)。
要第一时间报告给老师,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我们学生本人也要时刻警觉,感觉身体不适,立即向班主任老师请假,班主任临时不在时,应向课任老师请假或向教导处报告。
不要以为是小事,就掉以轻心。
同学们,学校是我们的安全港湾,我们应该时刻把安全装在心中,积极参加尊重生命。
蓝天和白云的心一样,希望白鸽自由翱翔。
老师和父母的心一样,希望我们健康成长。
同学们,构建和谐校园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和谐不仅是校园的主题,同时也是祖国的主题。
创造和谐社会,更是世界的主题。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牢记“生命只有一次,我会自觉远离危险”,携手共创美好的明天。
l。